CN101794200B - 数据转换装置、打印装置以及数据转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转换装置、打印装置以及数据转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4200B
CN101794200B CN200910168601.2A CN200910168601A CN101794200B CN 101794200 B CN101794200 B CN 101794200B CN 200910168601 A CN200910168601 A CN 200910168601A CN 101794200 B CN101794200 B CN 1017942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isplay
print job
control data
pr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86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94200A (zh
Inventor
守屋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94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42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94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42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5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ncreased flexibility in print job configuration, e.g. job settings, print requirements, job tick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5/00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 G06F1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digital computers each having at least an arithmetic unit, a program unit and a register, e.g. for a simultaneous processing of several progra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6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ncreased flexibility in input data format or job format or job typ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4Job translation or job parsing, e.g. page banding
    • G06F3/1247Job translation or job parsing, e.g. page banding by conversion to printer ready forma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06F3/1256User feedback, e.g. print preview, test print, proofing, pre-flight che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转换装置、打印装置以及数据转换方法。所述数据转换装置配置有接收单元、转换单元、显示器、以及编辑单元。转换单元将由接收单元接收的具有用于打印的第一格式的第一数据转换为具有用于显示的第二格式的第二数据。显示器显示转换后的第二数据。编辑单元针对第一数据或第二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显示用编辑。

Description

数据转换装置、打印装置以及数据转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转换装置、打印装置以及数据转换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个人计算机或主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装置向经由网络连接到该信息处理装置的打印装置发送具有打印装置能够解析的打印语言格式的打印数据。打印装置将具有该打印语言格式的打印数据转换为具有位图格式的打印数据,并且基于转换后的具有位图格式的打印数据进行打印。
作为上述的打印装置,已经提供了如下的打印装置:其将接收的具有打印语言格式的打印数据转换为具有例如PDF(便携文档格式)等的电子文档格式的电子文档数据(例如,参见日本特开(JP-A)2007-2535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转换装置、打印装置以及数据转换方法,与将具有用于打印的格式的第一数据转换为具有用于显示的格式的第二数据、并且显示所转换的第二数据而不对第一数据或第二数据进行用于显示的编辑的情况相比,所述数据转换装置、打印装置以及数据转换方法更易于观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转换装置,该数据转换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其接收具有用于打印的第一格式的第一数据;转换单元,其将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数据转换为具有用于显示的第二格式的第二数据;显示器,其显示由所述转换单元转换的所述第二数据;以及编辑单元,其针对所述第一数据或所述第二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显示用编辑。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中,所述第一数据的格式可以是打印语言格式,所述第二数据的格式可以是电子文档格式,所述编辑单元可以针对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数据进行所述显示用编辑,并且所述转换单元可以将由所述编辑单元编辑的所述第一数据转换为所述第二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第一方面,所述第一数据的格式可以是打印语言格式,所述第二数据的格式可以是电子文档格式,所述编辑单元可以针对由所述转换单元转换的所述第二数据进行所述显示用编辑,并且所述显示器可以显示由所述编辑单元编辑的所述第二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第一方面中,作为所述显示用编辑,所述编辑单元可以进行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任一个:删除对应于空白页的数据的第一编辑、删除除了对应于第一副本的数据之外的数据的第二编辑、以及改变由于指定打印方向和装订边位置而翻转了顶边和底边的页的对应于方向的数据的第三编辑。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第一方面中,作为所述显示用编辑,所述编辑单元可以将预先打印的纸张或者条码图像的指定信息改变为与所述指定信息对应的图像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包括根据第一到第五方面中的任一个所述的数据转换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数据转换方法,该数据转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具有用于打印的第一格式的第一数据;将由所接收的所述第一数据转换为具有用于显示的第二格式的第二数据;显示所转换的所述第二数据;并且,针对所述第一数据或所述第二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显示用编辑。
根据基于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发明,与将具有用于打印的格式的第一数据转换为具有用于显示的格式的第二数据、并且显示所转换的第二数据而不对第一数据或第二数据进行用于显示的编辑的情况相比,可以改进观看的容易程度。
在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即使使用通用显示器,与显示所转换的第二数据而不对第一数据或第二数据进行用于显示的编辑的情况相比,可以改进观看的容易程度。
在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发明中,当第一数据的内容与第二数据的内容相同时,与显示所转换的第二数据而不对第一数据或第二数据进行用于显示的编辑的情况相比,可以改进观看的容易程度。
在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发明中,与不使用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可以改进观看的容易程度。
在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的发明中,与不使用本结构而获得的显示的打印结果相比,可以改进显示数据的观看容易程度。
根据基于本发明第六方面的发明,与将具有用于打印的格式的第一数据转换为具有用于显示的格式的第二数据、并且显示所转换的第二数据而不对第一数据或第二数据进行用于显示的编辑的情况相比,可以改进观看的容易程度。
根据基于本发明第七方面的发明,与将具有用于打印的格式的第一数据转换为具有用于显示的格式的第二数据、并且显示所转换的第二数据而不对第一数据或第二数据进行用于显示的编辑的情况相比,可以改进观看的容易程度。
附图说明
将基于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企业打印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关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企业打印装置、图像处理装置、服务器、以及主计算机的通信线路网络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服务器的硬件资源的框图。
图4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服务器的主控制器中执行的打印作业数据管理控制的功能框图。
图5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打印作业数据管理控制例程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服务器的主控制器中执行的打印作业数据管理控制的功能框图。
图7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打印作业数据管理控制例程的流程图。
图8示出在指定了双面打印、带封面打印并且双副本的情况下,当不进行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和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编辑时获得的表示情况。
图9示出在指定了双面打印、带封面打印并且双副本的情况下,当进行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和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编辑时获得的表示情况。
图10示出在指定了双面打印且短边装订的情况下,当不进行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和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编辑时获得的表示情况。
图11示出在指定了双面打印且短边装订的情况下,当进行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和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编辑时获得的表示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打印语言格式是用于打印并可由打印单元解析的数据格式。打印语言格式例如是页面描述语言的PS(Post Script)、打印数据格式的LCDS(行调节数据流)和IPDS(智能打印机数据流)。打印单元的制造商提出了各种打印语言。注意,存在这样的情况:很少将PDF(便携式文档格式)文档格式等用作不仅用于显示而且用于打印的格式。然而,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将用于打印而不用于显示的数据格式定义为打印语言格式。
电子文档格式是用于显示并可由在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显示器解析的数据格式。电子文档格式例如是PDF文档、WORD(Microsoft OfficeWord)文档、以及EXCEL(Microsoft Office Excel)电子表格。专用应用软件解析这些电子文档格式,接着,将解析出的电子文档显示在显示屏上。
(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企业打印装置10。企业打印装置10设置在企业系统中,例如全部中心公司活动的管理,如销售管理、生产管理、HR、工资单等。按照从图1的左手侧起的顺序,企业打印装置10宽泛地分为图像形成单元12、纸张存储单元14、以及后处理单元16。
用于控制企业打印装置10的整个系统的主控制器20设置在上述图像形成单元12的壳体18的上表面。主控制器20配备有控制器主体22、键盘24、以及显示器26。
如在图1中所见到的,具有矩形形状的开口单元设置在主控制器20的右手侧(即图像形成单元12的顶面)。可打开的盖32安装在开口单元上。
图像形成单元12被壳体18覆盖。图像形成单元12配备有光扫描单元、感光鼓、显影单元、转印单元、以及定影单元。光扫描单元扫描响应于从主控制器20提供的图像数据而发射的光束。感光鼓接收光扫描单元扫描的光束并形成所谓的静电潜像。显影单元向在感光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提供例如调色剂的显影剂,并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转印单元将由显影单元显影的图像转印到记录纸上。定影单元对转印到记录纸上的图像进行定影。讲上述一系列处理称为“整个图像形成处理”。另外,如果需要,则将“图像形成处理”称为打印。
如图1所示,容纳上述图像形成单元12的壳体18的正面的几乎全部区域都是开放的。在正面上安装一对所谓的双门型开/关门34。
当对图像形成单元12进行维护操作时,由于将一对开/关门34打开,所以提供与壳体18的整个表面大致相同的表面面积的维护操作空间。
有选择地从设置在可打开的盖32下方的多个纸盘36、或者从设置在纸张存储单元14中的多个纸盘38中,取出传送到图像形成单元12的转印单元的记录用纸50。换句话说,这些多个纸盘36和38能够存储具有不同大小(有时是相同大小)的记录纸50。响应于从图像形成单元12基于从主控制器20发出的指示而发出的指示,选择纸盘36或38中的一个或另一个,因而,例如,从记录纸50的最顶上一张起依次送出记录纸50。
第一实施方式中应用的记录纸50例如是已经预先做成了预定图像(记录纸打印图像)的形式。
如图1所示,纸张存储单元14的顶部构成传送由图像形成单元12打印的记录纸50的传送单元40。换句话说,当需要后处理时,经由传送单元40将由图像形成单元12打印的记录纸50传送到后处理单元16。相反,将不需要由后处理单元16处理的记录纸50排出到设置在可打开的盖32下方的出纸盘单元42。
后处理单元16还可以称为结束单元。结束单元进行处理工序(例如装订、扣紧、开孔和折叠),并且按照作业或按照份数进行分类处理。
存在这样的情况:其中,基于指定的打印作业属性,图像数据的顶边和底边的方向可能翻转,缩放率可能改变,并且可能重复地使用图像数据。
如图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企业打印装置10经由通信线路网络52连接到主计算机54,并且能够与主计算机54进行数据发送和/或接收。具有与上述企业打印装置10的结构不同的结构的图像处理装置56连接到通信线路网络52。通信线路网络52可以是所谓的有限范围网络,例如LAN(局域网)、WAN(广域网)或因特网。
打印作业数据存储在主计算机54中。打印作业数据是要由连接到通信线路网络52的企业打印装置10和图像处理装置56打印的数据。
图像处理装置56在打印功能、复印功能、以及传真功能中至少具有打印功能。如果图像处理装置56具有以上这些功能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功能,则可以将图像处理装置56称为“多功能装置”。由于图像处理装置56的打印功能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单元12的结构大致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描述。即,图像形成单元12的结构例如是所谓的“Xerography”,其中利用调色剂形成并显影静电潜像。作为打印机功能的结构,可使用喷墨打印机或热转印打印机。
在图1中说明了其结构的企业打印装置10的打印能力对应于相对大量的打印。图像处理装置56的打印能力对应于相对少量的打印。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企业打印装置10(参见图1)起到如下作用:企业打印装置10从主计算机54接受打印作业数据,以执行大量打印(在下文称为“主打印处理”)。在另一方面,图像处理装置56起到如下作用:例如,在企业打印装置10已经完成了大量打印之后需要对打印的一部分进行重新打印的情况下,图像处理装置56基于打印作业数据执行少量打印(在下文称为“重新打印处理”)。重新打印可以是相对大量的打印或者相对少量的打印。
从主计算机54接收的打印作业数据作为电子数据存储在服务器58中。
图像处理装置56从服务器58读出必要的打印作业数据,以执行图像形成处理。
图3示出服务器58的硬件资源的结构。服务器58包括主控制器60(图2所示的塔状物58A)和用户接口62(图2所示的键盘58B、鼠标58C以及监视器58D)。主控制器60设置有用作微计算机的CPU(中央处理单元)64、RAM(随机存取存储器)66、ROM(只读存储器)68、I/O(输入/输出)端口70、以及诸如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的总线71。总线71将主控制器60的上述结构部件相互连接。
硬盘驱动器72连接到I/O接口70,同时硬盘驱动器72用作存储打印作业数据等的具有大存储容量的存储介质。
打印作业数据包含图像数据和控制数据。图像数据被实际打印在记录纸50上。控制数据代表在基于图像数据的打印时的通用属性和与企业打印特有的处理相关的特殊属性,如表1所示。打印作业数据以打印语言格式描述。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称为LCDS(行调节数据流)的打印语言用作示例。作为打印语言格式,可以另选地使用不同于LCDS的其他打印语言,例如PS(Post Script)、IPDS(智能打印机数据流)等。请注意,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关的控制数据不仅限于表1所示的属性。
[表1]
  打印作业属性   内容
  BINDING   装订方向(短边/长边)
  COLLATE   分类(按页/按副本数)
  COPIES   副本数量(按页/按副本数)
  DUPLEX   双面打印/单面打印
  PMODE   图像处理方向(垂直/水平)
  FACE-UP   图像处理结果的封面页方向(上封面页/下封面页)
  FEED   送纸(记录纸传送机构的选择)
  N-UP   按N个分区对单页进行打印
  COVER   从用于封面的图像处理送纸机构送进起始封面和/或结束封面
  PFORM   指定应用于封面的电子形式
  RTEXT   指定在封面页上处理其图像的字符串
由于存在控制数据,当图像处理装置56进行重新打印时,图像处理装置56能够在与当企业打印装置10进行打印时的属性相同的属性下执行重新打印处理。如下给出重新打印处理时基于控制数据的属性的示例。
(属性示例1)
在打印多份副本时的边界中或者在指定部分夹入具有不同颜色的纸张(书签)。
(属性示例2)
当在总页数是奇数的情况下进行双面打印时,最后一页的背面是空白。
(属性示例3)
页基于打印方向和装订边附近的位置相对于记录纸50而转动。
在另一方面,在企业打印中,除了上述“主打印处理”和“重新打印处理”之外,还提供另一处理以确认打印作业数据的内容(在下文称为“显示确认处理”)。在显示确认处理中,例如,将打印内容显示在构成服务器58的一部分的监视器58D上(不仅仅限于监视器58D,而是可以准备观众用的显示装置)。
显示确认处理是这样的处理:从服务器58读取打印作业数据,接着将所读取的打印作业数据显示在监视器58D上。
然而,由于在所读取的打印作业数据中将表1所示的控制数据添加到的图像数据,因此,服务器58按照类似于在图像处理装置56重新打印图像数据时的方式,基于控制数据对图像数据进行转换处理,之后在监视器58D上显示经转换的图像数据。此时,当进行监视器58D的显示处理时,还执行上述的重新打印时的以上属性示例1到3的处理。
结果,存在如下情况:当指定了多份打印副本时,显示第二副本和后继副本;当指定了双面打印时,显示对应于背面的空白页;并且,当指定了打印方向和装订边位置时,顶边和底边翻转地显示打印纸张。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服务器58对图像数据进行用于在监视器58D上显示图像数据的显示用编辑,接着产生显示用数据。
换句话说,对于相同的打印作业数据,产生彼此不同的2种数据。将所产生的2种不同数据与图像数据关联地存储。响应于重新打印处理或监视器显示处理的指示来选择所产生的数据之一,并且执行所指示的处理。
显示用数据是具有电子文档格式的数据,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以PDF(便携式文档格式)格式描述。PDF格式是一种电子文档格式,用以形成例如由布局软件形成的文档的电子版本。不仅按照PDF格式存储字符信息,而且存储诸如字体、字符大小、字符装饰、嵌入图像和布局的其他信息。
通过使用针对打印处理的打印作业数据并将该数据转换为显示用数据,无需设计用于直接解析打印作业数据的新应用程序,就可以利用现有的应用程序来显示打印作业数据的内容。
当将具有打印语言格式的数据转换为具有PFD格式的数据时,即,当将打印用数据转换为显示用数据时,由于执行稍后详细说明的显示用编辑,因此,当在监视器58D上显示数据时可以抑制无用的显示、难以观看的显示等,结果,可以改善当用户在监视器58D上观看经编辑的显示用数据时的观看容易程度。
更具体地说,可以抑制下列显示模式。
(显示模式1)
当指定了打印材料的多个副本时,显示第二个和后继副本。
(显示模式2)
当进行双面打印时,显示背面的空白页。
(显示模式3)
当指定了打印方向和装订边位置时,顶边和底边翻转地显示打印纸张。
为了抑制以上显示模式1到3中的至少一种,从打印数据转换出显示用数据。
图4是用于说明服务器58的主控制器60中执行的打印作业数据管理控制的功能框图。图4中的框仅仅是根据功能分类的,因此硬件结构不限于此。
信号发送/接收I/F(接口)单元100连接到通信线路网络52,以管理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也就是说,当从通信线路网络52输入了信号时,信号发送/接收I/F单元100向输入信号分析单元102发送该信号。在信号发送/接收I/F单元100连接到输出目的地指定单元104的同时,当信号发送/接收I/F单元100从输出目的地指定单元104接收了输出数据时,将该输出数据输出到通信线路网络52。输出目的地例如是图像处理装置56。输入信号分析单元102连接到打印作业数据接收单元106、重新打印指示单元108、以及监视器显示指示单元110。
作为输入信号分析单元102进行的分析的结果,当输入数据是打印作业数据时,将该打印作业数据发送到打印作业数据接收单元106。打印作业数据接收单元106用作接收单元的一个示例。
编辑单元116连接到打印作业数据接收单元106。编辑单元116从所接收的打印作业数据提取控制数据。编辑单元116参照存储有控制数据的信息的表而从打印作业数据提取控制数据,接着,编辑单元116从打印作业数据中删除控制数据。编辑单元116连接到关联执行单元114,以向关联执行单元114发送编辑期间提取的控制数据。
编辑单元116连接到显示用数据产生单元118。编辑单元116用作编辑单元的一个示例。
显示用数据产生单元118获取具有打印语言格式的数据,其中已经从打印作业数据中删除了控制数据,接着分析所获取的数据以将其转换为具有电子文档格式的数据。换句话说,将其中已经从打印作业数据中删除了控制数据的具有打印语言格式的数据转换为在监视器58D上显示的电子文档格式的显示用数据,由此产生显示用数据。将显示用数据转换为具有PDF格式的数据。显示用数据产生单元118连接到关联执行单元114。显示用数据产生单元118向关联执行单元114发送所产生的显示用数据。显示用数据产生单元118用作转换单元的一个示例。
结果,在关联执行单元114中准备了显示用数据和控制数据,将显示用数据和控制数据在显示用数据和控制数据彼此关联的状态下发送到作业数据存储单元120。
在输入信号分析单元102对输入信号的分析结果是重新打印指示的情况下,输入信号分析单元102向重新打印指示单元108发送重新打印指示信号。
当接收到重新打印指示信号时,重新打印指示单元108向重新打印数据读取单元122输出启动信号。基于该启动信号,重新打印数据读取单元122从打印作业存储单元120读出显示用数据和控制数据,并且向重新打印格式数据产生单元124发送所读取的数据。
重新打印格式数据产生单元124基于显示用数据和控制数据通过进行打印用格式调整而产生重新打印用数据,接着向输出目的地指定单元104发送所产生的重新打印用数据。输出目的地指定单元104经由信号发送/接收I/F单元100和通信线路网络52向图像处理装置56发送所接收的重新打印用数据。
当输入信号分析单元102对输入信号的分析结果是监视器显示指示时,输入信号分析单元102向监视器显示指示单元110发送监视器显示指示信号。
当接收到监视器显示指示信号时,监视器显示指示单元110向显示用数据读取单元126输出启动信号。基于该启动信号,显示用数据读取单元126从作业读取存储单元120读出具有PDF格式的显示用数据,并且向监视器显示用格式数据产生单元128发送所读取的数据。
监视器显示用格式数据产生单元128基于具有PDF格式的该显示用数据,通过进行监视器显示用格式调整而产生监视器显示用数据,接着向显示驱动器130发送所产生的监视器显示用数据。显示驱动器130向监视器58D发送所接收的监视器显示用数据。
将参照图5所示的流程图描述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操作。
在流程图的步骤200,判断是否接收了信号。当判断结果为肯定时,处理进入步骤202,对输入结果进行分析。
在步骤204,判断所分析的信号(输入信号)是否是打印作业数据。
当步骤204中的判断结果为肯定时,即当将输入信号判断为打印作业数据时,处理进入步骤206。在步骤206,从打印作业数据提取控制数据,并且将打印作业数据编辑为其中不反映控制数据的具有打印语言格式的数据(显示用数据编辑)。接着,处理进入步骤208。
在步骤208,将具有打印语言格式的数据转换为具有电子文档格式的显示用数据。处理进入步骤210,将具有电子文档格式的显示用数据和控制数据二者相互关联地存储。接着,结束此例程。
当步骤204的判断结果为否定时,即,当输入信号不是打印作业数据(即,输入信号是打印指示数据或显示指示数据)时,处理进入步骤212,并且判断指示信号的种类。
在步骤212将输入信号判断为重新打印指示信号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214,读出具有电子文档格式的显示用数据和控制数据。接着,处理进入步骤216,产生重新打印用格式数据。处理进入步骤218。
在步骤218,将所产生的重新打印用格式数据发送到输出目的地指定单元104(参照图4)。在步骤220,将重新打印用格式数据的发送指示标志置位,结束此例程。
在另一方面,当在步骤212将输入信号判断为监视器显示指示信号时,处理进入步骤222,读出具有电子文档格式的显示用数据。接着,处理进入步骤224,产生监视器显示用格式数据。之后,处理进入步骤226。
在步骤226,基于所产生的监视器显示用格式数据来执行监视器58D的显示处理,并且结束此例程。
当步骤200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定时,处理进入步骤228。在步骤228,判断发送指示标志是否已置位(步骤220中定义的标志设置处理)。当步骤228的判断结果为肯定时,处理进入步骤230。在步骤230,进行向图像处理装置56发送打印用格式数据的处理,结束此例程。当步骤228的判断结果为否定时,判断为这不是打印用格式数据的发送时刻,结束此例程。
(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型例)
在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由于将打印作业数据输入到服务器58,所以从输入的打印作业数据提取控制数据,以产生在监视器58D上显示的显示用数据。另选的是,可以通过执行不同于服务器58的任何其他单元/位置(例如连接到通信线路网络52的计算机等的控制装置)中的转换处理程序而进行转换处理,在转换处理中基于显示用显示数据将打印作业数据转换为监视器显示用格式数据。在此情况下,可以将打印作业数据、监视器显示用显示数据和控制数据输出到不同于服务器58的上述单元/位置,以将它们彼此关联地存储。
(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
接着,将说明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将使用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示的附图标标记相同的附图标标记来代表相同的结构部件,并且省略其描述。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反映控制数据而将打印作业数据从具有打印语言格式的数据转换为具有电子文档格式的数据,之后,将其中反映了控制数据的具有电子文档格式的数据编辑并转换为其中不反映控制数据的具有电子文档格式的数据。在发出监视器显示指示之后,将具有打印语言格式的数据转换为具有电子文档格式的数据,并且对具有电子文档格式的数据进行编辑。另选的是,在发出监视器显示指示之前,可以将具有打印语言格式的数据转换为具有电子文档格式的数据,并且可以对具有电子文档格式的数据进行编辑。另选的是,可以在与发出监视器显示指示的时刻不同的时刻进行上述处理。
图6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服务器58的主控制器60中执行的打印作业数据管理控制的功能框图。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类似,图6所示的框仅仅是根据功能的分块,因此硬件结构不限于此。请注意,使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功能框图(参见图4)中使用的相同附图标记来代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同结构块,因此,省略其描述。
在输入信号分析单元102分析出输入信号是打印作业数据的情况下,输入信号分析单元102向打印作业数据接收单元132发送打印作业数据。
打印作业数据接收单元132连接到打印作业数据存储单元134。打印作业数据存储单元134按原样存储输入的具有打印语言格式的打印作业数据。打印作业数据接收单元132用作接收单元的一个示例。
在输入信号分析单元102对输入信号的分析结果是重新打印指示的情况下,输入信号分析单元102向重新打印指示单元108发送重新打印指示信号。
当接收了重新打印指示信号时,重新打印指示单元108向重新打印数据读取单元142输出启动信号。基于该启动信号,重新打印数据读取单元142从作业数据存储单元134读出打印作业数据,并且向重新打印格式数据产生单元124发送所读取的数据。
重新打印格式数据产生单元124基于该打印作业数据,通过进行打印用格式调整来产生重新打印用数据,接着向输出目的地指定单元104发送所产生的重新打印用数据。输出目的地指定单元104经由信号发送/接收I/F单元100和通信线路网络52向图像处理装置56发送所接收的重新打印用数据。
打印作业数据存储单元134连接到显示用数据产生单元136。
当接收了从监视器显示指示单元112发出的执行指示时,显示用数据产生单元136将存储在打印作业数据存储单元134中的打印作业数据转换为具有电子文档格式的数据,接着,将转换后的具有电子文档格式的数据发送到编辑单元138。在控制数据包含在打印作业数据中的情况下,显示用数据产生单元136将控制数据反映到打印作业数据,接着,将反映后的打印作业数据转换为具有电子文档格式的数据,以产生电子文档格式的数据。显示用数据产生单元136用作转换单元的一个示例。
在打印作业数据包含不能反映到具有电子文档格式的数据的控制数据的情况下,将该控制数据记载在与具有电子文档格式的数据的显示无关的空区域中。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电子文档格式是PDF格式,可利用PDF格式的书签区域。
编辑单元138基于具有电子文档格式的输入数据而进行编辑,以获得具有第二电子文档格式的数据。换句话说,编辑单元138参照存储了控制数据的信息的表,从具有电子文档格式的输入数据中提取控制数据所反映的数据,接着编辑所提取的数据以获得其中不反映控制数据的数据。编辑单元138用作编辑单元的一个示例。
当将监视器显示指示信号输入监视器显示指示单元112时,监视器显示指示单元112向显示用数据读取单元140输出启动信号。基于所输入的启动信号,显示用数据读取单元140从编辑单元138读出具有第二电子文档格式的数据,并且向监视器显示用格式数据产生单元128发送所读取的数据。
监视器显示用格式数据产生单元128基于具有第二电子文档格式的数据,通过进行格式调整而产生监视器显示用数据,接着向显示驱动器130发送所产生的监视器显示用数据。显示驱动器130向监视器58D发送所接收的监视器显示用数据。
下面将参照图7所示的流程图描述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操作。
在流程图的步骤250,判断是否已经接收了信号。当判断结果为肯定时,处理进入步骤252,对输入信号进行分析。
在步骤254,判断所分析的信号(输入信号)是否是打印作业数据。
当步骤254的判断结果为肯定时,即,当将输入信号判断为打印作业数据时,处理进入步骤256。在步骤256,存储打印作业数据,结束此例程。
当步骤254的判断结果为否定时,即,当输入信号不是打印作业数据(输入信号是打印指示数据或显示指示数据)时,处理进入步骤258,判断指示信号的种类。
在步骤258中将输入信号判断为重新打印指示信号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260,产生重新打印用格式数据。处理进入步骤262。
在步骤262,将所产生的重新打印用格式数据发送到输出目的地指定单元104(参照图6)。在步骤264,将重新打印用格式数据的发送指示标志置位,结束此例程。
在另一方面,当在步骤258将输入信号判断为监视器显示指示信号时,处理进入步骤266。在步骤266,读取打印作业数据。将所读取的打印作业数据转换为具有电子文档格式的数据。接着,产生显示用数据,处理进入步骤268。在步骤268,对具有电子文档格式的数据进行编辑以产生具有第二电子文档格式的数据(显示用数据编辑)。在步骤270,将具有第二电子文档格式的数据转换为监视器显示用格式数据。接着,处理进入步骤272。
在步骤272,基于所产生的监视器显示用格式数据执行监视器58D的显示处理,结束此例程。
当步骤250的判断结果为否定时,处理进入步骤274。在步骤274,判断发送指示标志是否已经置位(步骤264定义的标志置位处理)。当判断结果为肯定时,处理进入步骤276。在步骤276,进行打印用格式数据向图像处理装置56的发送处理,结束此例程。当步骤274的判断结果为否定时,判断出这不是打印用格式数据的发送时刻,结束此例程。
图8和图9以及图10和图11示出当进行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编辑时以及不进行所述编辑时的表示情况,并且说明了编辑的内容。
在不进行编辑的情况下,当将具有打印语言格式的数据转换为具有电子文档格式的数据时,控制数据反映到表示。换句话说,在表示中,将具有打印语言格式的数据直接转换为具有电子文档格式的数据。相反,在进行编辑的情况下,当将具有打印语言格式的数据转换为具有电子文档格式的数据时,控制数据不反映在表示中。
图8示出当指定了双面打印、有封面打印并且双副本时不进行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编辑而获得的表示。如果将“COLLATE”、“COPIES”、“COVER”、以及“DUPLEX”(参照表1)设定为“双面打印、有封面打印并且双副本”作为打印作业数据(打印输出特性控制命令),那么,当发出了监视器显示指示时,在监视器58D上显示额外的空白页面并且显示第二副本和后继副本的页。结果,存在过大量的无用表示以至于不能确认信息,用户难以观看显示的图像。
与图8相反,图9示出当指定了双面打印、有封面打印并且双副本时通过执行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编辑而获得的表示。尽管将“COLLATE”、“COPIES”、“COVER”、以及“DUPLEX”(参照表1)设定为“双面打印、有封面打印并且双副本”作为打印作业数据(打印输出特性控制命令),但是以如下的方式进行编辑:考虑到观看,当发出了监视器显示指示时,在监视器58D上不显示额外的空白页面以及第二副本和后继副本的页。结果,可以获得适当的表示以确认信息,用户可以容易地观看所显示的图像。
图10示出当指定了双面打印且短边装订时不进行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编辑而获得的表示。
如果将“BINDING”和“DUPLEX”(参照表1)设定为“双面打印和短边装订”作为打印作业数据(打印输出特性控制命令),那么,当发出监视器显示指示时,奇数页在其顶边和底边翻转的状态下显示在监视器58D上。结果,即使图像显示在监视器58D上,用户也难以观看所显示的图像。
与图10相反,图11当指定了双面打印且短边装订时通过执行进行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编辑而获得的表示。
尽管将“BINDING”和“DUPLEX”(参照表1)设定为“双面打印和短边装订”作为打印作业数据(打印输出特性控制命令),但是执行编辑,以使得即使在发出监视器显示指示时在监视器58D上显示奇数页面,其图像的顶边和底边也可以与监视器58D的顶边和底边相一直。结果,可以适当地显示图像以确认信息,并且用户可以容易地观看所显示的图像。
(其他示例)
在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和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对格式数据进行转换以用于监视器显示时,进行编辑以防止在显示打印用格式时的观看困难。另选的是,可以通过使用监视器显示特有的功能或者显示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监视器58D)的功能来增加用于使得观看容易的功能。
例如,可以增加以下的功能。
(1)在指定了预打印的情况下,从指定的信息中获取预打印的图像,并且显示所获取的预打印图像,从而可以按伪似方式给出实际打印的打印材料。
(2)在指定了条码的情况下,从指定的信息中获取条码图像,并且显示所获取的条码图像,从而可以按伪似方式给出实际打印的打印材料。
(3)辨别字符信息或诸如照片的图像信息
(4)额外地记载关于转换的信息,例如“此画面是封面”、“此画面是前一页的背面,因此当进行重新打印时顶边和底边翻转”等。
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前述描述是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而提供的。其并非旨在穷举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许多变型和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并描述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是为了最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适用于所构想特定用途的各种实施方式和各种变型。旨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数据转换装置,该数据转换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其接收指定了双面打印且短边装订的打印作业数据,其中所述打印作业数据包括图像数据和控制数据,所述控制数据包括打印作业属性;
转换单元,其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打印作业数据中提取所述控制数据以生成用于显示的电子文档格式数据;
编辑单元,其针对所述电子文档格式数据进行显示用编辑以产生显示用数据,在所述显示用数据中,进行双面打印时对应于背面的页的顶边和底边翻转,其中通过所述显示用编辑产生所述显示用数据时不反映所述打印作业数据中的包括所述打印作业属性的所述控制数据;
关联执行单元,其将所述编辑单元所产生的显示用数据与所述转换单元所提取的控制数据相关联;
存储单元,其存储由所述关联执行单元所关联的所述显示用数据和所述控制数据,响应于打印请求提供存储的所述显示用数据和所述控制数据,并且响应于监视器显示请求提供存储的显示用数据;
显示器,其响应于所述监视器显示请求显示所述存储单元提供的所述显示用数据。
2.一种数据转换装置,该数据转换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其接收指定了打印一组图像数据的多个副本的打印作业数据,其中所述打印作业数据包括图像数据和控制数据,所述控制数据包括打印作业属性;
转换单元,其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打印作业数据中提取所述控制数据以生成用于显示的电子文档格式数据;
编辑单元,其针对所述电子文档格式数据进行显示用编辑以产生显示用数据,在所述显示用数据中,仅显示该组图像数据的单个副本,其中通过所述显示用编辑产生所述显示用数据时不反映所述打印作业数据中的包括所述打印作业属性的所述控制数据;
关联执行单元,其将所述编辑单元所产生的显示用数据与所述转换单元所提取的控制数据相关联;
存储单元,其存储由所述关联执行单元所关联的所述显示用数据和所述控制数据,响应于打印请求提供存储的所述显示用数据和所述控制数据,并且响应于监视器显示请求提供存储的显示用数据;
显示器,其响应于所述监视器显示请求显示所述存储单元提供的所述显示用数据。
3.一种数据转换装置,该数据转换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其接收指定了双面打印和有封面打印的打印作业数据,其中所述打印作业数据包括图像数据和控制数据,所述控制数据包括打印作业属性;
转换单元,其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打印作业数据中提取所述控制数据以生成用于显示的电子文档格式数据;
编辑单元,其针对所述电子文档格式数据进行显示用编辑以产生显示用数据,在所述显示用数据中,不显示封面的背面,其中通过所述显示用编辑产生所述显示用数据时不反映所述打印作业数据中的包括所述打印作业属性的所述控制数据;
关联执行单元,其将所述编辑单元所产生的显示用数据与所述转换单元所提取的控制数据相关联;
存储单元,其存储由所述关联执行单元所关联的所述显示用数据和所述控制数据,响应于打印请求提供存储的所述显示用数据和所述控制数据,并且响应于监视器显示请求提供存储的显示用数据;
显示器,其响应于所述监视器显示请求显示所述存储单元提供的所述显示用数据。
4.一种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到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转换装置。
5.一种数据转换方法,该数据转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指定了双面打印且短边装订的打印作业数据,其中所述打印作业数据包括图像数据和控制数据,所述控制数据包括打印作业属性;
从所接收的所述打印作业数据中提取所述控制数据以产生用于显示的电子文档格式数据;
针对所述电子文档格式数据进行显示用编辑以产生显示用数据,在所述显示用数据中,进行双面打印时对应于背面的页的顶边和底边翻转,其中通过所述显示用编辑产生所述显示用数据时不反映所述打印作业数据中的包括所述打印作业属性的所述控制数据;
将所述显示用数据与所述控制数据相关联;
存储相关联的所述显示用数据和所述控制数据,响应于打印请求提供存储的所述显示用数据和所述控制数据,并且响应于监视器显示请求提供存储的显示用数据;
响应于所述监视器显示请求显示存储步骤提供的所述显示用数据。
CN200910168601.2A 2009-01-29 2009-08-28 数据转换装置、打印装置以及数据转换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42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18472 2009-01-29
JP2009-018472 2009-0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4200A CN101794200A (zh) 2010-08-04
CN101794200B true CN101794200B (zh) 2015-05-06

Family

ID=42353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860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4200B (zh) 2009-01-29 2009-08-28 数据转换装置、打印装置以及数据转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88690A1 (zh)
JP (1) JP5487824B2 (zh)
KR (1) KR101301171B1 (zh)
CN (1) CN1017942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64787B1 (en) * 2010-11-30 2018-12-2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rint to eBook reader
JP5494864B1 (ja) * 2013-05-31 2014-05-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データ管理装置、情報処理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51052B2 (ja) * 2014-01-09 2019-01-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020742A (zh) * 2016-05-05 2016-10-12 北京瑞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动态交互的打印控制系统及方法
JP7293684B2 (ja) * 2019-02-01 2023-06-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サポート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4794A (zh) * 2000-04-14 2007-03-07 皮克塞(研究)有限公司 数字文件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外围设备
US7305620B1 (en) * 1998-02-10 2007-12-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iewing print data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725451T2 (de) * 1996-03-01 2004-08-19 Fmr Corp., Boston Drucken in offenen systemen
JP3689502B2 (ja) * 1996-10-04 2005-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および印刷制御方法
JP3887859B2 (ja) * 1996-12-27 2007-02-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プリンタ
US20020067502A1 (en) * 2000-12-04 2002-06-06 Hansen David R. Methods for digitally printing composite documents
JP2004118243A (ja) * 2002-09-20 2004-04-15 Ricoh Co Ltd ネットワーク印刷システム
JP2005318280A (ja) * 2004-04-28 2005-11-10 Canon Inc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765271B2 (ja) * 2004-06-14 2011-09-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およ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6180343A (ja) * 2004-12-24 2006-07-06 Canon Inc 画像入出力装置
JP2007253598A (ja) * 2006-03-27 2007-10-04 Fuji Xerox Co Ltd 印刷装置
JP5006566B2 (ja) * 2006-03-31 2012-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4796892B2 (ja) * 2006-05-10 2011-10-19 株式会社ハイパーギア 印刷用プログラム
JP4942198B2 (ja) * 2007-11-15 2012-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クライアント端末装置及び印刷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05620B1 (en) * 1998-02-10 2007-12-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iewing print data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CN1924794A (zh) * 2000-04-14 2007-03-07 皮克塞(研究)有限公司 数字文件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外围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088053A (ko) 2010-08-06
JP2010198594A (ja) 2010-09-09
KR101301171B1 (ko) 2013-08-28
CN101794200A (zh) 2010-08-04
JP5487824B2 (ja) 2014-05-14
US20100188690A1 (en) 2010-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5847C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预览方法、打印机系统和控制方法
US7161711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print data and storage medium
JP4194476B2 (ja) 文書処理装置及び文書処理方法
JP4143426B2 (ja) 文書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US886097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2341423A1 (en) Print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JP4708858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デバイス選択方法
US839580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for bookbinding with selected cover layout type
JP2003316549A (ja) 変数を使用したバリアブルデータプリント
US8553241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for generating print data according to an instruction
CN101794200B (zh) 数据转换装置、打印装置以及数据转换方法
US2008026660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inting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US8472075B2 (en) Print job management device, print job management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0403250C (zh) 打印系统、信息处理装置、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CN101847212B (zh) 条形码数据管理装置、打印装置
CN101178640A (zh) 成像装置和防止产生打印错误的方法
US20050280837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age processing, as well as device and method for file preparation
US745439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lassifying print product descriptions
US20130148135A1 (en) Variable printing syste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2385492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04074783A (ja) ほとんど空白のページのプリントを抑制する方法
US20040212819A1 (en) Image printing system, image printing method and image printing apparatus
JP485916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処理方法
JP2006202025A (ja) 文書処理方法及び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CN101202803B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06

Termination date: 201708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