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0193B - 图像形成设备和显影盒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和显影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0193B
CN101770193B CN200910215123.6A CN200910215123A CN101770193B CN 101770193 B CN101770193 B CN 101770193B CN 200910215123 A CN200910215123 A CN 200910215123A CN 101770193 B CN101770193 B CN 1017701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member
delevoping cartridge
photosensitive drums
input part
drum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151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70193A (zh
Inventor
冈部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70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0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70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01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4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 G03G15/0178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 G03G15/0194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primary transfer to the final recording medi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 G03G2221/1684Frame structures using extractable subframes, e.g. on rails or hing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8Cartridge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支持多个感光鼓的鼓单元,为每个感光鼓设置的显影盒,被设置成可线性移动的平移构件,和用于每个显影盒的可移动构件。可移动构件包括在其一个端部被支撑轴可旋转支撑的主体,设置在其另一个端部并且随着其线性运动通过平移构件向其输入按压力的输入部;被设置在主体的一个和另一个端部之间并且在可移动构件绕支撑轴旋转的同时抵接鼓单元的抵接部;在可移动构件绕作为支点的中间部旋转时向支撑轴施加用于移动显影盒的力的操作部。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和显影盒
相关申请的交互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8年12月26日提交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8-334379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主题内容通过引用而结合在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诸如彩色激光打印机的图像形成设备和可拆卸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显影盒。
背景技术
作为电子照相彩色打印机,众所周知的是串联电子照相彩色打印机,在这种串联电子照相彩色打印机中彼此互相平行地安置分别对应于黄色、红紫色、青色和黑色的感光鼓。
串联彩色打印机配备有支持显影辊以使每个感光鼓相对的显影装置。静电潜像被形成在感光鼓的表面上。当静电潜像随着感光鼓的旋转与显影辊相对时,从显影辊向静电潜像供应色粉,从而在感光鼓的表面上形成色粉图像。具体地,对于彩色图像的形成,形成分别对应于感光鼓的颜色的色粉图像,并且各自颜色的色粉图像叠加并转印到通过带传送的纸张上。对于单色图像的形成,仅在黑色的感光鼓上形成黑色色粉图像,并且黑色色粉图像被转印到纸张。
在单色图像的形成方面,由于除了黑色以外没有任何色粉图像形成在黄色、红紫色和青色的感光鼓上,所以使显影辊与感光鼓分离有利于降低或者防止显影辊的磨损。
串联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在感光鼓的排列方向上可线性运动的平移凸轮构件,和通过平移凸轮构件的线性运动而移位且向上按压显影装置以使感光鼓与显影辊分离的中间构件(见JP-A-2007-178654)。具体地,平移凸轮构件的线性运动实现在所有颜色分离状态、黑色接触状态和所有颜色接触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有颜色分离状态是显影辊与所有感光鼓分离的状态,黑色接触状态是显影辊接触黑色的感光鼓并且其他显影辊与黄色、红紫色和青色的感光鼓分别分离的状态,所有颜色接触状态是显影辊分别接触所有感光鼓。
另外,在串联图像形成设备中,四种颜色的感光鼓被共同支持在鼓单元中,并且该鼓单元被可拆卸安装在设备本体中。此外,各自颜色的显影装置被可拆卸安装在鼓单元中。
但是,在上述串联图像形成设备中,当显影装置被中间构件向上按压并且该显影装置被移动时,由于显影辊和鼓单元之间存在摩擦力等,相对于设备本体,一个向上的力均匀作用在鼓单元上。因此,鼓单元相对于设备本体的位置可能会偏离。如果鼓单元的位置偏离,那么要形成在纸张上的图像的位置也会偏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和可拆卸地安装在该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显影盒,该图像形成设备能够降低或者防止当显影辊与感光鼓分离时感光鼓单元相对于设备本体的位置的偏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串联感光鼓单元,该串联感光鼓单元支持多个感光鼓以使其彼此互相平行,并且被可移动地沿感光鼓的排列方向安装在设备本体中;显影盒,该显影盒是为每个感光鼓设置的,支撑用于向对应的感光鼓供应显影剂的显影辊,并且被可拆卸安装在串联感光鼓单元中;平移构件,该平移构件被设置在设备本体中以在排列方向可线性移动;支撑轴,该支撑轴被设置在每个显影盒上;和可移动构件,该可移动构件被支撑轴可旋转地支撑,并且被设置在平移构件沿其线性运动方向抵接的位置处。可移动构件包括:主体,该主体在垂直于支撑轴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其纵向方向上由支撑轴可旋转支撑在主体的第一端部;输入部,该输入部被设置在与第一端部相反的主体的第二端部处,并且在平移构件抵接输入部之后随着平移构件的线性运动通过平移构件向输入部输入按压力;抵接部,该抵接部被设置在主体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并且可移动构件通过向输入部输入按压力的作用而绕支撑轴旋转的同时抵接串联感光鼓单元;和操作部,随着可移动构件在抵接部抵接串联感光鼓的同时通过向输入部输入按压力而绕作为支点的中间部旋转,操作部向支撑轴施加一个力以将显影盒从显影辊接触感光鼓的第一位置移动到显影辊与感光鼓分离的第二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拆卸地可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的设备本体中的显影盒。该显影盒包括:显影辊,该显影辊被构造成向感光鼓供应显影剂;支撑轴;和可移动构件,该可移动构件被支撑轴可旋转地支撑。可移动构件包括:主体,该主体在垂直于支撑轴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其纵向方向上通过支撑轴可旋转地支撑在该主体的第一端部;输入部,该输入部被设置在与第一端部相反的主体的第二端部处,并且按压力从外部构件被输入到此;抵接部,该抵接部被设置在主体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并且在可移动构件通过向输入部输入按压力绕支撑轴旋转的同时抵接设备本体中的预定部;和操作部,随着可移动构件在抵接部抵接预定部的同时通过向输入部输入按压力绕作为支点的中间部旋转,该操作部向支撑轴施加一个力以将显影盒从显影辊接触感光鼓的第一位置移动到显影辊与感光鼓分离的第二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鼓单元,该鼓单元支持感光鼓,并且被可移动地沿垂直于感光鼓的轴向的第一方向安装;显影盒,该显影盒支撑用于向感光鼓供应显影剂的显影辊,并且可拆卸地安装在鼓单元中,显影盒包括沿轴向延伸的支撑轴;设备本体中的平移构件,该平移构件可在第一方向上线性移动;和可移动构件。可移动构件包括:第一部,该第一部被设置在可移动构件的一端,并且被支撑轴可旋转地支撑;第二部,该第二部被设置在可移动构件的另一端并且位于平移构件线性移动以使可移动构件绕支撑轴旋转的平移构件上的位置;中间部,该中间部被设置在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并且被构造成当可移动构件通过平移构件和第二部之间的抵接来旋转时抵接鼓单元。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方面将从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的实施例的下述说明变得更显而易见和更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显示作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的打印机的侧剖视图;图2是从鼓单元的前左上侧看的立体图,其中在该鼓单元中安装一个显影盒,并且其他显影盒已被拆卸;图3是从鼓单元的前左上侧看的立体图,其中在该鼓单元内一个显影盒正被安装或者拆卸,并且其他显影盒已被拆卸;图4是鼓单元的正视图;图5是第一侧板的左视图;图6A是左第二侧板的左视图;图6B是左第二侧板的右视图;图7A是右第二侧板的左视图;图7B是右第二侧板的右视图;图8是从处于第一位置的显影盒的前右上侧看的立体图;图9是从处于第二位置的显影盒的前右上侧看的立体图;图10是显影盒被安装在其内的鼓单元一部分的立体图,其中省略除了可移动构件和显影盒的显影按压凸起部的以外的部分;图11是当从左侧看鼓单元的局部剖视图;图12是显示在显影盒被安装在鼓单元中的状态下显影盒、感光鼓和按压机构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例性的侧视图;图13是平移凸轮的侧视图;图14是显示所有显影盒压接触感光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5是只有黑色的显影盒压接触感光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6是显示在显影盒与感光鼓分离的状态下显影盒、感光鼓和按压机构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例性的侧视图;图17是显示所有显影盒与感光鼓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8是从处于第一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显影盒的前右上侧看的立体图;和图19是从处于第二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显影盒的前右上侧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参考附图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1.打印机
图1中所示的打印机1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为了便于讨论,在下文的说明中,从操作打印机1的用户观察的角度限定方向。打印机1的顶部或者上侧、底部或者下侧、左边或者左侧、右边或者右侧、前面或者前侧、后面或者后侧由附图中箭头所指示的确定。此外,在这里左右方向也称为宽度方向,并且上下向也称为竖直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也称为水平方向。关于打印机1的各种单个部件,单个部件的侧基于该部件在打印机上/中的部件的安置/附接位置而被类似定义。
打印机1是串联彩色打印机。打印机1包括主体外壳2(作为设备本体的实例)。前盖3被可打开和可闭合地设置在主体外壳2的一个侧面上。
鼓单元4(作为串联感光鼓单元的实例)被设置在主体外壳2内。鼓单元4在前盖3被打开的状态下经由在主体外壳2的前侧形成的开口被安装在主体外壳2内侧和与主体外壳2内侧拆卸。
四个感光鼓5在鼓5为可旋转的状态下沿前后方向被设置在鼓单元4中。栅控式电晕充电器6和显影辊7被设置成面对每个感光鼓5。另外,支撑显影辊7并且存储色粉(显影剂)的显影盒8被设置成邻近于每个感光鼓5。显影盒8可被安装在鼓单元4中并且可从鼓单元4拆卸。显影盒8的色粉被运载到显影辊7的表面上。
在每个感光鼓5的表面被充电器6均匀充电之后,该表面由设置在主体外壳2上部中的扫描单元9发射的激光束(参照虚线箭头)曝光。因此,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被形成在每个感光鼓5的表面上。每个感光鼓5的静电潜像通过运载到对应于每个感光鼓5的显影辊7的表面上的色粉显像为色粉图像。此时,由于存储在每个显影盒8中的色粉的颜色根据每个显影盒8而不同,因此在每个感光鼓5上的色粉图像的颜色根据每个感光鼓5而不同。
存储纸张S的馈纸盒10被设置在主体外壳2的底部。存储在馈纸盒10中的纸张S通过各种辊被传送到传送带11上。传送带11被设置成从下面与四个感光鼓5相对。转印辊12被设置在与感光鼓5相对的每个位置处,并且传送带11的上部在感光鼓5和转印辊之间。传送到传送带11上的纸张S通过移动传送带11相继经过传送带11和每个感光鼓5之间。于是,当色粉图像与纸张S相对时,感光鼓5的表面上的色粉图像通过施加到转印辊12的转印偏压被转印到纸张S。
定影装置13被设置在传送带11的在纸张S的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上。色粉图像已被转印到其上的纸张S被传送到定影装置13。在定影装置13中,色粉图像通过加热和加压被定影到纸张S上。色粉图像已被定影在其上的纸张S通过各个辊被排出到主体外壳2的顶面的出纸托盘14。
2.鼓单元
如图2所示,鼓单元4包括作为一个单元的四个感光鼓5,四个显影盒8,四个鼓亚单元20,前梁21,后梁22,一对第一侧板23和一对第二侧板24,并且该鼓单元4被可滑动地安装在主体外壳2内和从主体外壳2内拆卸(参照图1)。
(1)鼓亚单元
四个鼓亚单元20在前后方向上以一定间隔地被设置在一对第一侧板23之间。每个鼓亚单元20都是由树脂制成的,在宽度方向上延长,并且形成向前下侧开口的大致三角柱型。图1中所示的充电器6和用于清洁感光鼓5表面的清洁构件(未显示)被支持在每个鼓亚单元20中。
(2)前梁
前梁21是由树脂制成的。前梁21被设置在一对第一侧板23的前端之间。
前梁21支持支撑轴25。支撑轴25沿宽度方向穿过前梁21,在宽度方向上从前梁21向外突出,并且穿过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24在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
前侧抓取部26被支撑轴25可旋转支撑。前侧抓取部26被设置在前梁的宽度方向上中部。前侧抓取部26大致呈U型,并且被设置成在每个自由端处被支撑轴25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可在抓取部沿前梁21升起的安放位置和抓取部向前梁21的前侧倾斜的操作位置之间切换。
(3)后梁
后梁22是由树脂制成的。后梁22设置在一对第一侧板23的后端之间。
后侧抓取部27整体形成在后梁22的上面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中部。后侧抓取部27的后视图大致呈U型,并且被设置成在每个自由端处被连接到后梁22,并且从后下侧向前上侧倾斜以从后梁22倾斜向上突出。
(4)第一侧板
左右第一侧板23是通过使用相同的冲模(press die)压制金属板而制成的,并且具有相同的形状。
如图5所示,第一侧板23被形成为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细长矩形板的形状。每个第一侧板23的前端和后端在左右方向上分别与图2和图3中所示的前梁21和后梁22相对。
第一侧板23的前端朝着上前侧延伸。支撑轴25所插入的支撑轴插入孔30被形成在第一侧板23的前端以便穿过该孔。
第一侧板23的后端的侧视图形成为大致L型。更具体地,第一侧板23的后端朝着后上侧倾斜,并且被形成为朝着上侧延伸的形状。
第一侧板23的后端形成有切除部31,该切除部31是从第一侧板23的后端边缘被切割成大致V形。具体地,切除部31形成具有上端边缘、下端边缘和前端边缘的形状,其中上端边缘在侧视图中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下端边缘朝着前上侧以预定梯度倾斜,前端边缘接触上端边缘的前端和下端边缘的前端。
第一侧板23形成有四个圆形鼓支撑孔32。鼓支撑孔32在第一侧板23的前端和后端之间在前后方向上以预定间隔形成。
(5)第二侧板
第二侧板24由例如纤维增强树脂(fiber reinforced resin)制成。如图6A至7B所示,第二侧板24在侧视图形成为大致细长矩形板的形状,该第二侧板在上下方向上较宽并且与第一侧板23相比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基本相同的长度(参照图5)。每个第二侧板24的前端和后端在左右方向上分别与图2和图3中所示的前梁21和后梁22相对。
第二侧板24的前端在上下方向上形成得比第二侧板24的中间部窄,并且第二侧板的下端边缘朝着前上侧倾斜。另外,第二侧板24的后端在上下方向上形成得比第二侧板24的中间部窄,并且第二侧板的下端边缘朝着后上侧倾斜。
如图6A和7B所示,第二侧板24的上端形成有宽度方向向外延伸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凸缘部33。凸缘部33的前端形成有从凸缘部33的底面朝着前上侧倾斜的倾斜表面34。
支撑轴25(参照图2和图3)所插入的支撑轴插入孔35被形成在第二侧板24的前端。
具有与切除部31(参照图5)基本相同形状的切除部36形成在第二侧板24后端该切除部在宽度方向上与第一侧板23的切除部31相对的位置上。
如图6B和7A所示,用于引导显影盒8安装到左右第二侧板24和/或者从左右第二侧板24上拆卸(参照图2和图3)的四个盒引导部37在前后方向上以预定间隔形成在第二侧板24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面(左第二侧板24的右侧面和右第二侧板24的左侧面)上。每个盒引导部37由两个脊部形成,该脊部从第二侧板24的内部表面在宽度方向上向内突出并且以预定间隔形成。盒引导部37从第二侧板24的上端朝着后下侧以预定梯度倾斜,并且与盒支持部38连接。盒支持部38被形成为平行于连接图1所示的感光鼓5的中心和显影辊7的中心的线,并且其下端朝着感光鼓5开口。
另外,四个第二支撑轴39在前后方向上以预定间隔被设置在第二侧板24的内表面的上端处以便从此处突出。每个第二支撑轴39被设置在与每个盒引导部37的上端向前隔开的位置。
另外,四个抵接槽50在前后方向上以预定间隔被设置在第二侧板24的内表面的上端。每个抵接槽50被设置在与相应的第二支撑轴39向后隔开的位置。
(5-1)左第二侧板
如图6A和6B所示,左第二侧板24形成有露出每个感光鼓5的轴向左端(参照图2)的鼓联接插入孔40。
四个鼓联接插入孔40在前后方向上以预定间隔形成在第二侧板24的下端。每个鼓联接插入孔40在其在宽度方向上与每个感光鼓5的轴左端和设置在第一侧板23中的鼓支撑孔32相对的位置形成为在厚度方向上穿过第二侧板24的圆形孔。
另外,显影联接插入孔41被形成在左第二侧板24中每个盒引导部37在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如图2所示,在每个显影盒8被安装在左右第二侧板24之间的状态下,设置在显影盒8的左侧面上的显影联接器64与每个显影联接插入孔41相对。
(5-2)右第二侧板
如图7A和7B所示,右第二侧板24形成有四个充电栅极开口(charging gridelectrode opening)43,四个充电线电极开口(chargingwire electrode opening)44和四个进气孔46。
每个充电栅极开口43形成为在厚度方向上穿过右第二侧板24的在侧视图中呈矩形的孔,该孔位于在每个盒引导部37的下端后面电极开口在宽度方向上与用于向充电器6(参照图1)的栅极馈给电力的充电栅极(未显示)相对的位置。因此,由于充电器6的充电栅极通过每个充电栅极开口43被露出,所以能够通过将体侧电极连接到充电栅极而为充电器6的栅极馈给电力。
当组装了鼓单元4时,每个充电线电极开口44形成为在厚度方向上穿过右第二侧板24的在侧视图中呈矩形的孔,该孔位于电极开口在每个盒引导部37的上端之后在宽度方向上面向用于向充电器6(参照图1)的线电极馈给电力的充电线电极(未显示)的位置。因此,由于充电器6的充电线电极通过每个充电线电极开口44被露出,所以能够通过将体侧电极连接到充电线电极而为充电器6的线电极馈给电力。
每个进气孔46被形成在每个充电线电极开口44和每个充电栅极开口43之间。进气孔46被形成为在进气孔面向充电器6(参照图1)的位置在厚度方向上穿过右第二侧板的孔。已经从进气孔46流入的空气被供应到充电器6。另外,由充电器6产生的臭氧可以经由进气孔46从鼓单元4被排出。
(6)感光鼓
如图2和3所示,感光鼓5包括圆柱形鼓体47和两个凸缘构件48,两个凸缘构件48被适配到鼓体47的两端以使彼此之间不发生旋转。
鼓体47的最外层表面由具有正电特性的感光层形成。
凸缘构件48由树脂材料制成的,并且其部分被插入鼓体47的两端。左凸缘构件48的左端面设置有被构造成与设置在主体外壳2内的驱动传输部(未显示)联接的联接槽49。因此,如图1所示,在鼓单元4被安装到主体外壳2中的状态下来自驱动传输部的驱动力被传输到感光鼓5,所以感光鼓5能够被旋转和驱动。
左右凸缘构件48分别被支承构件(未显示)支撑,以便可相对于第一侧板23的鼓支撑孔32(参照图5)旋转。
3.显影盒
如图1所示,显影盒8包括向后下侧开口的箱形显影架51。在显影架51内设置显影辊7,供应辊52,搅拌器53,和厚度调节片54。
显影辊7适应为:其外围表面的部分从显影架51朝着前下侧被露出,并且在显影盒8被安装在鼓单元4中的状态下从前上侧抵接感光鼓5的外围表面。
供应辊52被设置在显影辊7的前面并在显影辊7上方的位置上,并且其外围表面按压接触显影辊7的外围表面。
搅拌器53被设置在显影架51内的上部位置以便可绕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轴旋转。
厚度调节片54的一端被固定到显影架51且其另一端弹性抵接显影辊7的外围表面。对应于每种颜色的色粉被存储在显影架51中。
显影架51内的部分色粉在通过旋转搅拌器53在显影架51内被搅拌的同时被供应到供应辊52。供应到供应辊52的色粉通过供应辊52和显影辊7之间的接触被供应到显影辊7。供应到显影辊7的色粉随着显影辊7的旋转被厚度调节片54调节厚度,并且被运载到显影辊7的外围表面上作为具有预定厚度的薄层。因此,当形成在感光鼓5的外围表面上的静电潜像与显影辊7相对时,色粉从显影辊7被供应到静电潜像,静电潜像被显影。
(1)显影架
如图8和图9所示,显影架51具有一对左右侧壁55,和将一对侧壁55连接在一起的前壁56、后壁57和上壁58,并且该显影架51形成为在侧视图中大致呈三角形。
显影辊7(参照图1)的辊轴59的两个轴端穿过侧壁55的下端,并且在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
另外,支撑轴60被设置在每个侧壁55上的前上位置处。支撑轴60被设置成在宽度方向上从侧壁55外侧向外突出。可移动构件61由支撑轴60可旋转地支撑。
显影受压凸起62(作为受压部的实例)被设置在相对于每个支撑轴60的前上位置以便在宽度方向上从侧壁55向外突出。而且,弹簧(未显示)被设置在支撑轴60周围,并且可移动构件61被弹簧的偏移力以图8和图9中逆时针地偏移。
另外,用于调节可移动构件61的旋转范围的两个调节凸起63被设置在两个位置处,具体为相对于支撑轴60的后位置和后上位置,以便在宽度方向上从侧壁55向外突出。如图3所示,在左侧壁55中,显影联接器64被安置在相对于辊轴59的上前位置处。显影联接器64被连接到用于将旋转驱动力传输到显影辊7和供应辊52(参照图1)的多个齿轮(未显示)。
如图2所示,在每个显影盒8被安装在鼓单元4中的状态下每个显影联接器64与每个显影联接插入孔41相对。那么,用于传输来自设置在主体外壳2(参照图1)中的电动机(未显示)的驱动力的驱动传输部(未显示)被插入穿过每个显影联接插入孔41。当每个驱动传输部与每个驱动联接器64联接时,旋转驱动力能够经由每个驱动传输部和显影联接器64被传输到显影辊7和供应辊52(参照图1)。
(2)可移动构件
如图8和9所示,一对可移动构件61被设置在显影盒8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并且具有在垂直于支撑轴60的方向上延伸的主体70。主体70的一端用作由支撑轴60可旋转支撑的操作部71。主体70的另一端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弯曲,在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并且其突出部用作输入部72。另外,主体70的中间部被放置在两个调节凸起63之间。主体70的中间部被形成有在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的凸起73(作为抵接部的实例)。
(3)显影盒到鼓单元的安装
(3-1)按压机构
参照图10,在显影盒8被安装在鼓单元4中的状态下对应于每个显影受压凸起62的按压机构75被设置在鼓单元4的每个第二侧板24中。每个按压机构75包括按压凸轮76(作为按压构件的实例),和使按压凸轮76弹性压靠显影受压凸起62的按压弹簧77(作为弹簧的实例)。
按压凸起76在侧视图中大致呈三角板形状。第二侧板24的第二支撑轴39(参照图6B和7A)被插入按压凸轮76的一个角,并且可被第二支撑轴39旋转支撑。这样设置按压凸轮76以至于按压凸轮从由支撑轴39支撑的一个角朝着后上侧倾斜延伸。
按压弹簧77被缠绕在第二支撑轴39(参照图6B和7A)周围,并且具有锁定到第二侧板24的凸缘部33的一端和锁定到按压凸轮76的另一端。因此,在显影盒8被安装在鼓单元4中的状态下,按压凸轮76具有朝着后下侧偏移的远端,并且从前上侧抵接在显影受压凸起62上,并且使显影受压凸起62向下偏移。
(3-2)显影盒的安装过程
如图3所示,每种颜色的显影盒8被从上面安装在左右第二侧板24之间。此时,从显影盒8的显影架51的两个侧壁55突出的辊轴59的两端从上侧被导入盒引导部37。然后,在辊轴59的两端被导向盒引导部37的同时,显影盒8被向下移动。当显影盒8被导向盒支持部38(参照图6B和7A),并且如图12所示,显影辊7接触感光鼓5时,显影盒8的进一步推入被调节,并且显影辊7相对于感光鼓5被定位。然后,显影盒8向前侧稍微倾斜。因此,如图11所示,显影盒8的显影受压凸起62经过按压凸轮76和可移动构件61的操作部71之间,并且被安置在按压凸轮76的下面,从而抵抗由按压弹簧77(参照图12)引起的偏移力而从下面举起按压凸轮76。结果,显影受压凸起62被按压凸轮76向下偏移,并且显影盒8被向下按压。在这种状态下,如图12所示,可移动构件61的凸起73进入第二侧板24的抵接槽50,并且被安置在稍微与抵接槽50的底面分开的位置上。
4.主体外壳的内部结构
彼此相对的一对体侧板81被设置在主体外壳2内,该对体侧板在宽度方向上彼此相距一定距离。在图13至图16中,仅显示右体侧板81。
体侧板81的前端具有从下方抵接鼓单元4的每个第二侧板24的凸缘部33的辊构件82,并且将鼓单元4可滑动地导向主体外壳2的内侧。辊构件82通过在宽度方向上从体侧板81向内延伸的辊轴(未显示)被可旋转地支撑。
另外,一个体基准轴83被设置成在左右体侧板81的后端之间延伸。当鼓单元4被安装到主体外壳2中时,首先,打开主体外壳2的前盖(参照图1)。然后,鼓单元4的第二侧板24的凸缘部33的后端边缘从上方抵接在辊构件82上。于是,通过向后移动鼓单元4,第二侧板24的凸缘部33在辊构件82上滑动,并且鼓单元4被导入主体外壳2中。随着辊构件82抵接设置在凸缘部33的前侧上的倾斜表面34(参照图6A至7B),当鼓单元4作为一个整体被向下移动之后第一侧板23的切除部31从前上侧抵接体基准轴83,并且支撑轴25的两端朝着后下侧按压设置在体侧板81中的槽部130时,调节鼓单元4的进一步推入。因此,完成鼓单元4到主体外壳2中的安装。
鼓单元4从主体外壳2的拆卸与上述过程相反。
5.分离机构
分离机构91被设置在主体外壳2内。分离机构91被构造成:将每个显影盒8移位到每个显影盒接触对应的感光鼓5的第一位置和每个显影盒与对应的感光鼓5分离的第二位置。
分离机构91包括平移凸轮92(作为平移构件的实例),分别支持平移凸轮92以便在前后方向上可线性移动的轨道93,和用于同步线性移动平移凸轮92的同步移动机构94。
(1)平移凸轮
平移凸轮92被设置在主体外壳2内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侧上。图14、图15和图17仅显示右侧平移凸轮92。由于左右平移凸轮92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下面将仅说明右平移凸轮92。
平移凸轮92整体包括主体95,和设置在主体95的内表面上的四个凸轮部96。
如图13所示,主体95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大致细长矩形的形状,并且其后端被切除在从上面看的侧视图中呈矩形的形状。主体95具有大致U型截面,并且其上端边缘和下端边缘在宽度方向上向内弯曲。
四个凸轮部96被设置为对应于各颜色的显影盒8(参照图3)。凸轮部96在主体95的内表面上以预定间隔在宽度方向上向内突出,并且侧视图呈大致矩形形状。每个凸轮部96的后端形成从其下端边缘朝着后上侧倾斜的第一倾斜表面97。而且,凸轮部96的下端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向内并且从主体95侧向上倾斜的第二倾斜表面98(作为倾斜表面的实例)。
三个后凸轮部(除了最前面的凸轮部96之外的三个凸轮部96)被形成为彼此相邻的凸轮部96之间的间隔相等。最前面的凸轮部96被设置成为与最前面凸轮部相邻的凸轮部96的间隔大于三个后凸轮部96之间的间隔。
(2)轨道
轨道93被设置在主体外壳2内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侧上。由于左右轨道93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下面将说明右侧轨道93。
如图14所示,轨道93包括主体99,第一凸缘部100和第二凸缘部101,其中,主体99被固定到体侧板81、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在侧视图中呈大致矩形形状,第一凸缘部100在宽度方向上从主体99的上端边缘内侧向内延伸,该第二凸缘部101在宽度方向上从主体99的下端边缘向内延伸。
第二凸缘部101具有在宽度方向上从其侧端边缘朝着上侧进一步延伸的阻档器102。阻尼器102在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分被形成有从其上端被切除的形状的四个凹槽103。
主体99的后端和第一凸缘部100形成有从上面被切除侧视图呈矩形形状的切除部104。平移凸轮92被安置在第二凸缘部101上从而凸轮部96在宽度方向上向内突出。平移凸轮92沿轨道93可滑动地被设置,并且不管平移凸轮92的位置,平移凸轮92的后端总是从切除部104向上露出。(3)同步移动机构
例如,同步移动机构94适用于从左侧平移凸轮92向右侧平移凸轮92传输用于线性运动的驱动力。
具体地,同步移动机构94包括形成在左侧平移凸轮92的后端的上面上的左侧齿条(未显示),与左侧齿条啮合的左侧小齿轮110,形成在右侧平移凸轮92的后端的上面上的右侧齿条(未显示)和与该右侧齿条啮合的右侧小齿轮111,以及左侧小齿轮110和右侧小齿轮111所附接的以使彼此互相不发生旋转的连接轴112。来自电动机(未显示)的驱动力被输入到左侧平移凸轮92。
(4)分离或者按压操作
将参考附图14到17说明分离机构91的操作。如图14所示,在鼓单元4被安装在主体外壳2内,并且平移凸轮92被移动到最前面位置的状态下,每个凸轮部96的第一倾斜表面97和安置在倾斜表面97之后的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在前后方向上以二者之间具有一定间隔的非接触状态下彼此互相面对。最前面的凸轮部96的第一倾斜表面97与被安置在其对应的倾斜表面之后的可移动构件的输入部72之间的间隔大于三个后凸轮部96中的每一个的第一倾斜表面97与被安置在其对应的倾斜表面之后的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之间的间隔。
在这种状态下,每个显影盒8被安置在显影辊7和感光鼓5彼此互相接触的接触位置上。同样,每个按压凸轮76从上方抵接每个显影盒8的显影受压凸起62,并且向下按压每个显影受压凸起62。
当电动机(未显示)的驱动力被输入到左侧平移凸轮92的输入齿条(未显示)并且左侧平移凸轮92从这种状态被向后移动时,左侧小齿轮110随着左侧平移凸轮92的运动而旋转,左侧小齿轮110的旋转经由连接轴112被传输到右侧小齿轮111,并且右侧小齿轮111在与左侧小齿轮110相同的方向上旋转,从而使右侧平移凸轮92向后移动。
当平移凸轮92的向后运动进行时,三个后侧凸轮部96中的每一个的第一倾斜表面97抵靠在被安置在倾斜表面的后下方的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从而朝着后下侧按压三个后可移动构件61中的每一个的输入部72。因此,每个可移动构件绕支撑轴60朝着后下侧旋转。如图16所示,在可移动构件61旋转的过程中,每个可移动构件61的凸起73从上方抵接第二侧板24的抵接槽50的底面。此时,具有向后和向下分力的力被施加到抵接槽50。
当平移凸轮92的向后运动进行并且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相对于凸轮部96的第一倾斜表面97向前移动时,可移动构件61绕作为支点的凸起73旋转。即,操作部71随着输入部72的向后和向下运动朝着上前侧被举起。因此,指向前上方的按压力经由可旋转支撑操作部71的支撑轴60被施加到显影盒8。这就使得分别对应于黄色、红紫色和青色的显影盒8抵抗由按压凸轮76施加的按压力而被举起。
于是,当平移凸轮92的向后运动进一步进行,并且如图15所示,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抵接三个后凸轮部96中的每一个的第二倾斜表面98时,分别对应于黄色、红紫色和青色的显影盒8被安置在第二位置中,并且每个显影盒8的显影辊7与感光鼓5分离。此时,黑色的显影盒8的显影受压凸起62被按压凸轮76按压。这就使得只有黑色的显影盒8的显影辊7被压靠着感光鼓5。另外,三个后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进入轨道93的凹槽103。第二倾斜表面98从主体95侧在宽度方向上向上向内地倾斜。因此,从凸轮部96的第二倾斜表面98施加到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的按压力包括在宽度方向上指向内的方向上的分力。因此,显影盒8能够在宽度方向上被定位。
此后,当平移凸轮92的向后运动进一步进行时,最前面的凸轮部96的第一倾斜表面97抵接被安置在倾斜表面之后的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从而朝着后下侧按压最前面的可移动构件61的一端。因此,可移动构件61绕支撑轴60向后旋转。如图16所示,在可移动构件61旋转的过程中,可移动构件61的凸起73从上方抵接第二侧板24的抵接槽50的底面。
当平移凸轮92的向后运动进行并且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相对于凸轮部96的第一倾斜表面97向前移动时,可移动构件61绕作为支点的凸起73旋转。即,操作部71随着输入部72的向下运动而被向上举起。因此,指向前的按压力经由可旋转支撑操作部71的支撑轴60被施加到显影盒8。这就使得黑色的显影盒8抵抗由按压凸轮76施加的按压力被向上举起。
于是,当平移凸轮92的向后运动进一步进行,并且如图17所示,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抵接最前面的凸轮部96的第二倾斜表面98时,黑色的显影盒8被安置在第二位置,并且黑色的显影盒8的显影辊7与感光鼓5分离。这就使得所有显影盒8的显影辊7分别与感光鼓5分离。
另外,此时,最前面的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进入轨道93的凹槽103。另外,由于可移动构件61接触第二倾斜表面98,因此显影盒8在宽度方向上被第二倾斜表面98定位。
平移凸轮92通过向前移动平移凸轮92能够从图17所示的状态分别返回到图14和图15所示的状态。此时,当每个凸轮部96的第一倾斜表面97和位于该倾斜表面之后的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彼此互相分离时,从可移动构件61施加到显影受压凸起62的向上力被解除。于是,显影盒8被按压凸轮76向下按压,并且显影辊7和感光鼓5被安置在它们彼此互相接触的接触位置上。
10.优点
如上所述,在鼓被彼此平行安置的状态下,四个感光鼓5被支持在鼓单元4中。分别支持显影辊7的显影盒8被可拆卸地安置在鼓单元4中。每个显影盒8设置有可移动构件61。每个可移动构件61被设置在显影盒8中的支撑轴60可旋转地支撑。鼓单元4沿前后方向被可移动地安装在主体外壳2中。平移凸轮92被设置在主体外壳2内以便在前后方向上可线性移动。
在可移动构件61的旋转过程中,可移动构件61的凸起73抵接鼓单元4。换句话说,在按压力通过平移凸轮92的运动从平移凸轮92被输入到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之后,可移动构件61和鼓单元4并没有立即彼此互相抵接。因此,平移凸轮92的运动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力并没有施加到鼓单元4。于是,当按压力从平移凸轮92被输入到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时,可移动构件61绕支撑轴60旋转。因此,平移凸轮92的运动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力被转换成可移动构件61的旋转方向(大致上下方向)上的力。另外,由于凸起73朝着后下侧按压抵接槽50,所以在与鼓单元4的定位方向一致的抵接之后鼓单元4受到力的作用,并且鼓单元4的位置没有偏离。
于是,当可移动构件61通过平移凸轮92的进一步线性运动而进一步旋转时,力被从可移动构件61的操作部71施加到显影盒8,并且显影盒8从显影辊7接触感光鼓5的第一位置移动到显影辊7与感光鼓5分离的第二位置。这就能够使显影辊7与感光鼓5分离。
当显影辊7与感光鼓5以这种方式分离时,能够防止鼓单元4相对于主体外壳2偏离。
可移动构件61具有在垂轴于支撑轴60的方向上延伸的主体70。支撑轴60可旋转支撑主体70的一个纵向端。输入部72被设置在主体70的另一个纵向端,并且凸起73被设置在主体70的纵向中间部分。
因此,当通过平移凸轮92的线性运动从平移凸轮92向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输入按压力时,可移动构件61绕支撑其一端的支撑轴60旋转。由于可移动构件61的中间部分设置有凸起73,所以通过可移动构件61的旋转能够使可移动构件61的凸起73抵接鼓单元4。
在凸起73抵接了鼓单元4的状态下,通过向输入部72输入按压力,可移动构件61绕作为支点的凸起73旋转。从而,通过利用可移动构件61的凸起73作为支点的杠杆作用原理,由支撑轴60支撑的可移动构件61的一端在与输入部72的旋转方向(大致向下)相反的方向(大致向上)上移动。因此,经由支撑轴60显影盒8在可移动构件61的一端的运动方向上移动。因此,显影盒8通过简单的结构就能够从第一位置被移动到第二位置。此外,由于在与显影盒8的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按压鼓单元4的同时显影盒8能够从第一位置被移动到第二位置,当显影辊7与感光鼓5分离时,能够防止鼓单元4的位置相对于主体外壳2发生偏离。
可移动构件61的凸起73在平行于支撑轴60的方向上从主体70突出。因此,由于能够使直到凸起73抵接鼓单元4为止的可移动构件61的旋转轴和在凸起73抵接了鼓单元4的状态下的可移动构件61的旋转轴彼此互相平行,所以随着平移凸轮92的运动能够平稳实现从可移动构件61绕支撑轴60的旋转到可移动构件61绕凸起73的旋转的转换。
直到来自平移凸轮92的按压力被输入并且可移动构件61开始旋转,可移动构件61才接触鼓单元4。因此,没有必要使从显影辊7和感光鼓5之间的辊隙位置(nip position)到抵接部的距离精确适应显影辊7通过合适的按压力接触感光鼓5的状态。
因此,主体外壳2具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体基准轴83。在鼓单元被安装在主体外壳2中的状态下鼓单元4抵接体基准轴83。因此,鼓单元4相对于主体外壳2被定位。从平移凸轮92向每个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输入的按压力的方向与鼓单元4抵接体基准轴83的方向(图4中向后下方向)基本相同。因此,例如,即使从平移凸轮92经由可移动构件61在鼓单元4上作用一个力,那么该力是在与鼓单元4抵接体基准轴83的方向大致相同方向上的力。所以,当显影辊7与感光鼓5分离时,能够防止鼓单元4相对于主体外壳2发生偏离。
另外,用于按压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的凸轮部96被设置在与可移动构件61对应的平移凸轮92中。当凸轮部96抵接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时,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被凸轮部96按压。另一方面,当凸轮部96与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分离时,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被凸轮部96的按压被解除。因此,通过平移凸轮92设置有凸轮部96这样的简单结构,可移动构件61就能够被旋转并且显影辊7能够与感光鼓5分离。
另外,平移凸轮92的线性运动允许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之间切换,其中第一状态为所有凸轮部96分别抵接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第二状态为对应于黑色的显影盒8的凸轮部96抵接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并且其他凸轮部96与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分离,第三状态为所有凸轮部96分别与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分离。
另外,设置分别对应于黑色、黄色、红紫色和青色的显影盒8。在第一状态下,由于凸轮部96抵接所有颜色的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所以所有颜色的显影辊7与感光鼓5分离。在第二状态下,由于凸轮部96抵接分别对应于黄色、红紫色和青色的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所以黄色、红紫色和青色的显影辊7与感光鼓5分离,黑色的显影辊7接触感光鼓5。在第三状态中,由于凸轮部96与所有颜色的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分离,所以所有颜色的显影辊7接触感光鼓5。因此,当形成单色图像时,通过切换到第二状态能够防止黄色、红紫色和青色的显影辊7的磨损。
另外,凸轮部96与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的抵接表面被形成在相对于感光鼓5的轴向倾斜的第二倾斜表面98上。因此,从凸轮部96向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施加的按压力包括感光鼓5的轴向(宽度方向)上的分力。因此,由于宽度方向上的力作用在鼓单元4上,所以鼓单元4能够在宽度方向上被定位。
另外,用于在显影辊7和感光鼓5彼此相对的方向上按压显影盒8的按压机构75对应于每个显影盒8而设置。显影辊7通过按压机构75能够被压在感光鼓5上。因此,色粉能够从显影辊7被足量供应到感光鼓5。
另外,第二支撑轴39被设置在鼓单元4中以便从此突出。按压机构76被第二支撑轴39可旋转地支撑,并且按压凸轮被弹簧77弹性压靠着显影盒8的显影受压凸起62。通过这种按压,显影辊7能够被压靠着感光鼓5。
另外,可移动构件61被设置在显影盒8的左右侧上。因此,当可移动构件61已通过平移凸轮92的线性运动而旋转时,从第一位置指向第二位置的方向上的力能够被均匀施加到显影盒8。结果,显影盒8能够从第一位置被移动到第二位置而显影盒8的姿态相对于显影辊7的轴向没有任何倾斜。
另外,可移动构件61在显影辊7和感光鼓5彼此相对的方向上从显影辊7侧按照操作部71、凸起73和输入部72的顺序被安置。因此,由于可移动构件61的操作部71被安置在最靠近显影辊7的位置上,所以与操作部71被安装在远离显影辊7的位置的结构相比,显影辊7与感光鼓5相距的距离能够被保持精确恒定。
11.其他示例性的实施例虽然已参照本发明的确定的示例性的实施例显示且说明了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没有背离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各种形式和细节改变。
在上述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已举例说明可移动构件61被设置在显影盒8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上的结构。但是,如图18和图19所示,一对左右可移动构件61的上端(输入部72)可以通过连接部120被连接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连接部120被形成为在正视图中大致呈U型,并且其自由端分别与左右可移动构件61的输入部72连接。另外,连接部120的中间部分被安置在显影架51的上壁58之上。因此,能够抓紧连接部120并且能够操作显影盒8(安装到鼓单元4或者从鼓单元4拆卸等)。另外,一对左右可移动构件61和连接部120能够由树脂模具整体形成。
在上述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已举例说明彩色激光打印机。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打印机1可以是具有黑色的单个显影盒8的单色激光打印机。

Claims (17)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本体;
串联感光鼓单元,该串联感光鼓单元支持多个感光鼓以使其彼此互相平行,并且沿所述感光鼓的排列方向被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设备本体中;
显影盒,该显影盒为每个所述感光鼓而设置,支撑用于向对应的所述感光鼓供应显影剂的显影辊,并且被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串联感光鼓单元中;
平移构件,该平移构件被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中且在所述排列方向上可线性移动;
支撑轴,该支撑轴设置在每个所述显影盒上;和
可移动构件,该可移动构件被所述支撑轴可旋转地支撑,并且被设置在所述平移构件沿其线性运动方向抵接的位置处,
其中,所述可移动构件包括:
主体,该主体在垂直于所述支撑轴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其纵向方向上通过所述支撑轴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主体的第一端部;
输入部,该输入部被设置在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所述主体的第二端部,并且在所述平移构件抵接所述输入部之后随着所述平移构件的线性运动通过所述平移构件向所述输入部输入按压力;
抵接部,该抵接部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并且在通过向所述输入部输入按压力且所述可移动构件绕着所述支撑轴旋转的同时,抵接所述串联感光鼓单元;和
操作部,在所述抵接部抵接所述串联感光鼓单元的同时,随着所述可移动构件通过向所述输入部输入所述按压力而绕着作为支点的所述中间部旋转,所述操作部向所述支撑轴施加用于将所述显影盒从所述显影辊接触所述感光鼓的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分离的第二位置的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包括在平行于所述支撑轴的方向上从所述可移动构件的主体突出的凸起。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本体包括在所述感光鼓的轴向上延伸的体基准轴,
其中在所述串联感光鼓单元被安装在所述设备本体中的状态下,所述串联感光鼓单元抵接所述体基准轴,并且
其中所述串联感光鼓单元抵接所述体基准轴的方向与从所述平移构件向所述可移动构件的输入部输入按压力的方向实质上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移构件包括凸轮部,该凸轮部为每个所述可移动构件而设置,并且抵接对应的所述可移动构件的输入部以按压所述输入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根据所述平移构件的线性移动,所述凸轮部被安置成:所有的所述凸轮部分别抵接所述可移动构件的输入部的第一状态,至少一个所述凸轮部抵接对应的所述可移动构件的输入部的第二状态,和所有的所述凸轮部分别与所述可移动构件的输入部分离的第三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显影盒分别与黑色、黄色、红紫色和青色相对应,和
其中在所述第二状态中,与用于黑色的所述可移动构件的输入部对应的一个所述凸轮部从该输入部分离,并且与用于黄色、红紫色和青色的所述可移动构件的输入部对应的其他所述凸轮部与该输入部相抵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每个所述凸轮部具有被构造为抵接对应的所述可移动构件的输入部的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相对于所述感光鼓的轴向倾斜。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按压机构,该按压机构为每个所述显影盒而设置,以在所述显影盒被安装在所述串联感光鼓单元中的状态下,在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彼此相对的方向上按压对应的所述显影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每个所述按压机构被设置在所述串联感光鼓单元中的第二支撑轴可旋转地支撑,并且
其中,每个所述按压机构包括:
按压构件,该按压构件抵接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显影盒中的受压部,和
弹簧,该弹簧将所述按压构件弹性压到对应的所述显影盒的所述受压部。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可移动构件被设置每个所述显影盒的在所述显影辊的轴向上的两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可移动构件的输入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部。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可移动构件被设置成在所述显影辊和所述感光鼓彼此相对的方向上从所述显影辊侧按顺序依次安置所述操作部、所述抵接部和所述输入部。
13.一种显影盒,该显影盒可拆卸地可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的设备本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盒包括:
显影辊,该显影辊构造成向感光鼓供应显影剂;
支撑轴,所述支撑轴设置于所述显影盒的侧壁上;和
可移动构件,该可移动构件被所述支撑轴可旋转地支撑,
其中所述可移动构件包括:
主体,该主体在垂直于所述支撑轴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其纵向方向上被所述支撑轴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主体的第一端部;
输入部,该输入部被设置在与第一端部相反的所述主体的第二端部,并且从外部构件向其输入按压力;
抵接部,该抵接部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并且在通过向所述输入部输入所述按压力且所述可移动构件绕着所述支撑轴旋转的同时,抵接所述设备本体中的预定部分;和
操作部,在所述抵接部抵接所述预定部分的同时,随着所述可移动构件通过向所述输入部输入所述按压力而绕着作为支点的所述中间部旋转,所述操作部向所述支撑轴施加用于将所述显影盒从所述显影辊接触所述感光鼓的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分离的第二位置的力。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可移动构件被设置在所述显影盒的在所述显影辊的轴向上的两侧。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可移动构件的输入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部。
16.如权利要求13至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可移动构件被设置成在所述显影辊和所述感光鼓彼此相对的方向上从所述显影辊侧按顺序依次安置所述操作部、所述抵接部和所述输入部。
17.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本体;
鼓单元,该鼓单元支持感光鼓,并且沿垂直于所述感光鼓的轴向的第一方向被可移动安装;
显影盒,该显影盒支撑用于向所述感光鼓供应显影剂的显影辊,并且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鼓单元中,所述显影盒包括沿所述轴向延伸的支撑轴;
平移构件,所述平移构件在设备本体中且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可线性移动;和
可移动构件,包括:
第一部,该第一部被设置在所述可移动构件的一端,并且被所述支撑轴可旋转地支撑;
第二部,该第二部被设置在所述可移动构件的另一端,并且位于可与线性移动的所述平移构件抵接以使得所述可移动构件绕着所述支撑轴旋转的位置;
中间部,该中间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之间,并且被构造成当所述可移动构件通过所述平移构件和所述第二部之间的抵接而旋转时抵接所述鼓单元。
CN200910215123.6A 2008-12-26 2009-12-25 图像形成设备和显影盒 Active CN1017701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34379 2008-12-26
JP2008334379A JP4692626B2 (ja) 2008-12-26 2008-12-26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0193A CN101770193A (zh) 2010-07-07
CN101770193B true CN101770193B (zh) 2012-08-29

Family

ID=42285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15123.6A Active CN101770193B (zh) 2008-12-26 2009-12-25 图像形成设备和显影盒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46126B2 (zh)
JP (1) JP4692626B2 (zh)
CN (1) CN1017701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73366B2 (ja) * 2010-05-31 2014-08-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
JP5707883B2 (ja) * 2010-11-12 2015-04-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
JP5240314B2 (ja) * 2011-03-31 2013-07-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93966B2 (ja) * 2011-05-30 2015-10-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ユニット
JP2013020112A (ja) * 2011-07-12 2013-01-3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6007596B2 (ja) * 2012-05-31 2016-10-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49226B2 (ja) 2012-07-03 2016-07-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10359B2 (ja) 2012-07-03 2016-04-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202911B2 (ja) * 2012-09-07 2017-09-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142835B2 (ja) * 2014-03-31 2017-06-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ドラムユニット
JP6658094B2 (ja) 2016-02-29 2020-03-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0466625B2 (en) * 2016-04-28 2019-11-05 Hp Indigo B.V. Controlling engagement force
JP7119502B2 (ja) * 2018-03-30 2022-08-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7127391B2 (ja) 2018-07-02 2022-08-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0782643B2 (en) * 2018-11-05 2020-09-2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positioning features
US10921731B2 (en) * 2019-03-26 2021-02-1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JP7259481B2 (ja) * 2019-03-28 2023-04-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7290074B2 (ja) * 2019-06-20 2023-06-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67476B2 (ja) * 2019-11-13 2023-10-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9750A (zh) * 2001-02-09 2002-09-18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成像设备和使显影元件与感光鼓分离的分离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06897B2 (ja) * 1988-08-31 1997-05-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0271278A (ja) * 1988-09-06 1990-03-0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073748B2 (ja) * 2002-09-27 2008-04-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22035A (ja) * 2004-01-09 2005-08-18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684732B2 (ja) * 2005-04-27 2011-05-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7114718A (ja) * 2005-09-26 2007-05-10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4345018B2 (ja) * 2005-09-30 2009-10-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タンデム型プロセスユニット
JP4586726B2 (ja) 2005-12-27 2010-1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280769B2 (ja) 2006-01-11 2009-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280770B2 (ja) 2006-01-11 2009-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366400B2 (ja) 2006-01-11 2009-1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56351A (ja) * 2006-03-20 2007-10-04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2007256353A (ja) * 2006-03-20 2007-10-04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4040665B1 (ja) * 2006-12-28 2008-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125172B2 (ja) * 2007-03-28 2013-01-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4919085B2 (ja) * 2007-12-28 2012-04-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9750A (zh) * 2001-02-09 2002-09-18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成像设备和使显影元件与感光鼓分离的分离机构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2-64570A 1990.03.05
JP特开2007-213024A 2007.08.2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92626B2 (ja) 2011-06-01
JP2010156790A (ja) 2010-07-15
CN101770193A (zh) 2010-07-07
US20100166453A1 (en) 2010-07-01
US8346126B2 (en) 2013-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0193B (zh) 图像形成设备和显影盒
CN101923297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2193472B (zh)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US8099018B2 (en) Pressing mechanism for a developing cartridge
US813531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translation cam member
CN100543599C (zh) 成像设备
CN102674031B (zh) 片材进给设备和成像设备
US941759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4583879A (zh) 成像装置和处理盒
JP592917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116325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09200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removable drum unit
US883147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085431B2 (en) Sheet feed cassette
JP608317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423763B2 (en) Exposure unit covering member configuration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737875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retracting a cartridge in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577618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216121B2 (en) Transfer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20237263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70995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ovable drawer
US1079530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withdrawing mechanism and withdrawal holding mechanis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