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68825B - 筒状针织物编织用横机及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筒状针织物编织用横机及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68825B
CN101768825B CN2009102663677A CN200910266367A CN101768825B CN 101768825 B CN101768825 B CN 101768825B CN 2009102663677 A CN2009102663677 A CN 2009102663677A CN 200910266367 A CN200910266367 A CN 200910266367A CN 101768825 B CN101768825 B CN 1017688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knitting
bar
coil
hole enlar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663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68825A (zh
Inventor
田村彰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68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8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688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88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42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9/44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elongated tubular articles of small diameter, e.g. coverings for cabl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 D04B1/26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stocking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06Sinker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42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使边界部不易显眼的筒状针织物编织用横机及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从织针(13、14)脱圈而向齿口(18)转移时编织宽度减少,因此来自编织宽度的终端的织针(13)的旧线圈(25)在从新线圈(21)向编织宽度的内侧偏移的位置收缩而形成。如果使扩径部件(15)的位置与旧线圈(25)的位置一致而设置,则能够使扩径部件(15)的前端进入齿口(18)而插入旧线圈(25)内。如果使扩径部件(15)的前端形状形成为整体较细且直径变化小的尖细状,则能够容易地插入旧线圈(25)而对旧线圈(25)逐渐地进行扩径。即使反转供给针织纱(20)的方向而最后形成的新线圈(21)的大小变小,也能够在环绕编织后作为旧线圈(25)向齿口(18)转移后,通过扩径部件(15)进行扩径,恢复线圈的大小。

Description

筒状针织物编织用横机及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横机筒状地编织针织物的筒状针织物编织用横机及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所述横机具有隔着齿口相对的一对针床。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隔着齿口而在前后具有针床的横机中,通过筒状编织编织筒状针织物。在筒状编织中,跨越两方的针床使针织纱以一定方向环绕而喂纱,在各针床上分别编织平针编织的针织物。筒状编织产生的筒状针织物,利用于例如手套、袜子等。
在具有在针床之间转移线圈的移圈功能的通用的横机中,分别使用两方的针床编织一侧的针织物,也能够形成在编织宽度的端部上两侧的针织物连结的筒状针织物。通过以编织手套、袜子等为目的的横机,如果使用地纱和毛圈纱为针织纱,并利用具有分离地纱和毛圈纱的功能的沉降片,则也能够进行毛圈编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通过横机编织筒状针织物的情况下,编织宽度的端部上的针织纱的喂纱方向在一侧的针织物和另一侧的针织物上反转。对在喂纱方向即将反转之前编织的一侧的针织物的线圈进行卡定的织针上,在编织另一侧的针织物时,与卡定的线圈相连的针织纱越过齿口而供给到相对的针床一侧。如果朝向相对的针床一侧针织纱的张力提高,则担心线圈形成时被引入针床的织针被向齿口侧引出,卡定的线圈变小,从而筒状针织物的品质降低(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2中,通过装载于三角座滑架的三角将卡定最后形成的线圈的织针引入针床,而向相对的针床一侧喂纱,从而编织针织物,由此防止织针的引出。在装载于三角座滑架的三角中至少使用弯纱三角,另外也使用下拉三角。
图6表示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毛圈编织中使用的毛圈编织用沉降片1的例子,1A表示正视的构成,1B表示俯视的构成。毛圈编织用沉降片1使前端侧的作用臂2面对齿口而使用。作用臂2的前端分开为地纱用挂爪3和毛圈纱用挂爪4。作为织针,通过针舌开闭前端的针钩,还使用在针舌部分的与针钩相对的内侧缘具有地纱卡定用钩的毛圈用织针。地纱卡定用钩相当于专利文献1所述的毛圈用织针的针织纱卡定用钩。在毛圈编织用沉降片1的尾端侧设有片踵5。向作用臂2和片踵5之间的凹部插入板状的三角。三角上设有与作用臂2一侧抵接的三角面和与片踵5一侧抵接的三角面。毛圈编织用沉降片1相对于齿口的进退,通过作用臂2一侧或片踵5一侧的三角产生的按压方向进行切换。
在使用毛圈编织用沉降片1的毛圈编织的编织中,首先,打开毛圈用织针的针舌而使针钩进入齿口,以使地纱挂在地纱卡定用钩上的方式进行喂纱。接着,将毛圈纱用挂爪4的前端插入地纱卡定用钩和针钩之间的位置,向针钩内供给毛圈纱时,能够将地纱和毛圈纱在针钩上分离而进行喂纱。线圈形成时,将针钩向相比地纱用挂爪3的位置远离齿口的方向引入。对地纱和毛圈纱共同地在针钩上形成线圈中的针编弧。地纱通过地纱用挂爪3的地纱用沉降片部3a形成沉降弧。毛圈纱通过毛圈纱用沉降片部4a形成比地纱的沉降弧长的毛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60-593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06/103957号小册子
通过横机编织筒状针织物时,担心在面对齿口的针织物终端部上线圈变小,而相当于齿口的边界部的线圈间扩宽,从而使稀弄显眼。作为使稀弄不显眼的对策,在专利文献2中,需要通过三角拉下卡定喂纱方向反转前的线圈的织针这样通过三角来切换引导路径,因此,在三角中需要添加引导路径,并需要用于切换路径的控制。
在使用如图6所示的毛圈编织用沉降片1而编织毛圈编织的筒状针织物的情况下,需要使作用臂2相对于齿口进退,因此齿口扩宽。在喂纱方向反转的编织端部上,毛圈纱也被向相对的针床一侧拉引,结果毛圈变小。在毛圈编织的筒状针织物上,不仅是边界部上的地纱的线圈不同,而且还出现毛圈的长度的不同,因此边界部容易变得显眼。此外,毛圈编织的筒状针织物作为涂覆橡胶材料等的手套等使用。橡胶材料等的涂覆是浸入材料液体中而进行,但边界部的线圈间距扩大时,材料液体容易浸透到内部。此外,毛圈的大小不同时,材料液体附着的厚度会产生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边界部不易显眼的筒状针织物编织用横机及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筒状针织物编织用横机,其具备隔着齿口相对的一对针床,以使针织纱以一定方向环绕的方式喂纱,在各针床上从编织宽度的始端到终端编织针织物,能够在针床之间从一方的针床的终端连结到另一方的针床的始端而筒状地编织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扩径部件,在各针床上相对于作为编织宽度的终端的织针在编织宽度的始端侧的方向上相邻而配置,能够使前端插入卡定于该织针的线圈脱圈并向齿口侧转移而形成的旧线圈,从而对该旧线圈进行扩径;以及
进退机构,以使扩径部件的前端进入齿口或从齿口后退的方式进行切换,能够在进入齿口时使扩径部件的前端插入该旧线圈。
此外,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针床上,在织针之间具有可使前端相对于齿口进退的可动沉降片,
所述扩径部件替换可动沉降片而设置,
使可动沉降片相对于齿口进退的机构作为所述进退机构,使扩径部件的前端相对于齿口进入或后退。
此外,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机并行供给地纱和毛圈纱作为所述针织纱而编织毛圈布的筒状针织物,所述地纱用于形成筒状针织物的基本部分,所述毛圈纱附加于该基本部分的各线圈而形成毛圈部分,
所述可动沉降片在所述新线圈形成时插入地纱和毛圈纱之间而分离地纱和毛圈纱。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在具备隔着齿口相对的一对针床的横机中,以使针织纱以一定方向环绕的方式喂纱,在各针床上从编织宽度的始端到终端编织针织物,在针床之间从一方的针床的终端连结到另一方的针床的始端而筒状地编织针织物,该编织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各针床上相对于作为编织宽度的终端的织针在编织宽度的始端侧的方向上相邻而配置扩径部件,所述扩径部件能够使前端插入旧线圈而对该旧线圈进行扩径,
在各针床上向作为编织宽度的终端的织针新供给针织纱而形成新线圈时,使扩径部件的前端插入卡定于该织针的线圈脱圈并向齿口侧转移而形成的旧线圈,从而对该旧线圈进行扩径。
根据本发明,筒状针织物编织用横机具备隔着齿口相对的一对针床,以使针织纱以一定方向环绕的方式喂纱,在各针床上从编织宽度的始端到终端编织针织物,在针床之间从一方的针床的终端连结到另一方的针床的始端而筒状地编织针织物。在各针床上相对于作为编织宽度的终端的织针,在编织宽度的始端侧的方向上相邻而配置扩径部件。卡定于作为编织宽度的终端的织针的线圈脱圈并向齿口侧转移而形成的旧线圈,收缩而向编织宽度的始端侧偏移位置。如果通过进退机构使扩径部件的前端进入齿口,则扩径部件的前端插入旧线圈,对暂时收缩的旧线圈进行扩径。对旧线圈进行扩径的针织纱被从边界部的线圈间引出,因此,能够恢复旧线圈的大小,并减少边界部的线圈间隔的扩大,从而能够使边界部不易显眼。
此外,根据本发明,利用使可动沉降片相对于齿口进退的机构,即使在终端的织针上卡定的线圈脱圈然后收缩,也能够对其进行扩径。可动沉降片也能够使用于向形成线圈时的沉降片、形成针织物的齿口的下拉。
此外,根据本发明,在编织毛圈编织的筒状针织物时,能够减少在边界部上线圈变小而线圈间隔扩大从而显眼的问题。
而且,根据本发明,对于在边界部上线圈变小而线圈间隔扩大的问题,对从织针脱圈而收缩的线圈进行扩径,能够使其不易显眼。通过对脱圈后的线圈直接进行扩径,从而能够将扩径的针织纱从边界部的线圈间引出而减少扩大,使边界部不易显眼。
附图说明
图1是对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横机10的构成中主要部分示意性地进行表示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横机30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剖面图。
图3是表示图1及图2所示的扩径部件15的构成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图4是表示用于在图2的横机30上的齿口18附近进行编织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5是将在图2的三角座滑架41的织针三角安装板49上安装而驱动织针33的三角40和沉降片三角43的关系以同一相位的状态进行表示的图。
图6是表示一直以来的毛圈编织用沉降片1的构成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标号说明
10、30横机
11、31前针床
12、32后针床
13、14、33、34织针
15扩径部件
18齿口
19喂纱口
20针织纱
21、22新线圈
23、24、25旧线圈
39毛圈纱喂纱口
40三角
41、42三角座滑架
52扩径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对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横机10的构成中主要部分示意性地进行表示。横机10具有前针床11和后针床12。在前针床11和后针床12上,分别排列设置多个织针13、14。在各织针13、14的前端上设有针钩13a、14a。前针床11的织针13和后针床12的织针14以相遇的位置错开的方式配置。以使针织纱以一定方向环绕的方式喂纱而编织筒状针织物。例如在通过顺时针方向的喂纱而编织筒状针织物的情况下,对前针床11的织针13以图中的从右向左的方向喂纱而对后针床12的织针14以从左向右的方向喂纱,如此切换供纱方向进行编织。以在左侧的端部上前针床11的终端侧相比后针床12的始端侧处于编织宽度的外方的方式使用织针13、14。相对于前针床11上使用的织针13中作为终端的织针13,在编织宽度的始端侧的方向上相邻而配置扩径部件15。在后针床12上也是,与作为编织宽度的终端的织针14的始端侧相邻而配置扩径部件15。但是,在图中仅表示了编织宽度的左侧的端部,而省略了右侧的端部。在各织针13、14之间,在未配置扩径部件15的位置上,配置有可动沉降片16。各可动沉降片16安装于在前针床11和后针床12的齿口侧分别配置的进退用的沉降片座上。扩径部件15也安装在可动沉降片16的沉降片座上。扩径部件15中,与毛圈编织用沉降片1的作用臂2相当的部分的前端发生变化,使前端插入线圈时,能够对线圈进行扩径。关于扩径部件15的形状,利用图3在后述中进行说明。
对于手套、袜子,重复同一条件下的编织而提高生产率。因此,也可以将作为编织宽度的终端的织针13、14固定,仅在编织宽度的始端侧与该织针13、14相邻的位置配置扩径部件15即可。此外,如果设定扩径部件15可移动,则即使在编织途中编织宽度改变,则也能够有效利用线圈扩径的功能。
在前针床11和后针床12之间,包含中心面17的间隙作为齿口18设置。使织针13、14的针钩13a、14a进入齿口18,从喂纱口19接受针织纱20的供给,然后将针钩13a、14a引入到前针床11和后针床12时,能够形成新线圈21、22。形成新线圈21、22时,卡定于针钩13a、14a的线圈,通过针钩13a、14a进入齿口18,而从织针13、14的针钩13a、14a向针杆侧转移。通过针钩13a、14a的引入,卡定的线圈脱圈而向齿口18侧转移,形成旧线圈23、24。
编织的针织物从织针13、14脱圈而向齿口18转移时,与卡定于织针13、14的状态相比,编织宽度减少。此外,对于织针13、14还存在在前针床11和后针床12之间相遇时的偏移。因此,从编织宽度的终端的织针13脱圈的旧线圈25形成于从新线圈21向编织宽度的内侧、即始端侧偏移的位置。如果使扩径部件15的位置与向内侧偏移的旧线圈25的位置一致而设置,则能够使扩径部件15的前端进入齿口18而插入旧线圈25。使扩径部件15的前端形状形成为例如尖细状时,通过加大插入量能够扩大旧线圈25。因此,即使反转从喂纱口19供给针织纱20的方向而最后形成的新线圈21的大小变小,也能够在环绕编织后作为旧线圈25向齿口18转移后,使扩径部件15的前端插入而对线圈扩径,从而能够维持线圈的大小。
图2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横机30的概略构成。在横机30上,对与图1的横机10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在横机30上,使用图6所示的毛圈编织用沉降片1,编织毛圈编织的筒状针织物。前针床31和后针床32隔着齿口18而相对配置。前针床31和后针床32上,多个针板31a、32a在基板31b、32b上直立设置而形成。针板31a、32a之间形成针槽,收容有织针33、34。织针33、34使用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毛圈用织针。在各针槽的上部设有金属带35、36,防止织针33、34从针槽脱离。以相对于作为编织宽度的终端的织针33在编织宽度的内侧相邻的方式,代替毛圈编织用沉降片1而配置扩径部件15。此外,在后针床32上也是,以相对于作为编织宽度的终端的织针34在编织宽度的内侧相邻的方式,代替毛圈编织用沉降片1而配置扩径部件15,但省略了图示。
毛圈编织用沉降片1和扩径部件15配置于在前针床31和后针床32的齿口18一侧设置的沉降片座37、38上。通过毛圈纱喂纱口39从齿口18的上方供给毛圈纱。沉降片座37、38通过在前针床31和后针床32的两端设置的沉降片座安装板37a、38a而支承两端。
装载三角40的三角座滑架41、42沿垂直于图中纸面的方向往复行走而驱动前针床31的织针33和后针床32的织针34。用于驱动毛圈编织用沉降片1和扩径部件15的沉降片三角43、44也经由沉降片三角用安装板45、46安装在三角座滑架41、42上。三角座滑架41、42通过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贯通的引导轴47、48被引导。三角40安装在织针三角安装板49、50上。扩径部件15能够进入齿口18直到双点划线所示的状态。
图3通过主视图15A和俯视图15B表示图1及图2所示的扩径部件15的构成。扩径部件15在面对齿口18一侧具有作用臂51。作用臂51的前端形成为整体细而直径变化小的尖细状的扩径部52。即,如主视图15A所示,扩径部52比较细,高度的变化程度较小。作用臂51在扩径部52的基端侧设有比较大且高度增大的部分。扩径部件15由于使前端侧的扩径部52较细,因此也易于插入变得较小的旧线圈25,插入后能够渐渐地进行扩径。如俯视图15B所示,在扩径部件15的扩径部52上,直到前端附近厚度为恒定,在前端被进行倒角以使一侧形成倾斜面。图1所示的扩径部件15中,使前端插入旧线圈25的靠右的位置,因此对厚度的右侧进行倒角,以使前端易于插入旧线圈25内。在插入旧线圈25的中央附近的位置关系中,对厚度的两侧进行倒角即可。
本实施方式的扩径部52中,将两方的形状组合后,插入旧线圈25和扩径会变得容易,但也可以仅利用一方的形状。从扩径部52的前端连接到锥部的部分作为沉降片部53而发挥作用。在扩径部件15上远离齿口18的一侧上设有片踵55。在作用臂51和片踵55之间,图2所示的沉降片三角43、44进行工作。
图4表示用于在图2的横机30上的齿口18附近进行编织的构成。前针床31的织针33和后针床32的织针34通过针舌33b、34b使前端的针钩33a、34a开闭。在前针床31一侧相对于作为编织宽度的终端的织针33在编织宽度的内侧相邻而配置扩径部件15。在与织针33相邻的其他位置上配置毛圈编织用沉降片1。对于后针床32也是,相对于作为编织宽度的终端的织针34在编织宽度的内侧相邻而配置扩径部件15,但省略了图示。在与织针34相邻的其他位置上配置毛圈编织用沉降片1。
图5将在图2的三角座滑架41的织针三角安装板49上安装而驱动织针33的三角40和沉降片三角43的关系以同一相位的状态进行表示。通过三角座滑架42驱动织针34的三角和沉降片三角44的关系也与此相同。
织针33具有从针槽突出的针踵,在以图示的三角座滑架41为基准的左行时,以相对右行的轨迹33c所示的路径被驱动,形成线圈。在这样的驱动用三角40中,包括导向三角61、罗纹三角62、起口三角63、起针三角64、中三角65、压纱三角66、起口用进出三角67、弯纱三角68、以及导向三角69。在成圈的线圈形成中,通过起针三角64使织针33进入齿口18,通过弯纱三角68将织针33引入前针床31,通过弯纱三角68的引入量决定针织密度。起口用进出三角67在起口时突出,在三角座滑架41右行的情况下与起针三角64同样地使织针33进入齿口18。在起口时,起口三角63与弯纱三角68同样地将织针33引入前针床31。
在后针床32的三角座滑架42上也是同样地,通过以三角座滑架42为基准的左行进行成圈的编织驱动,在起口时也能够形成右行中的线圈。因此,在起口时,同时使用前针床31的织针33和后针床32的织针34,能够以锯齿形地连接齿口18的方式使针织纱20经过。
沉降片三角43基本上以驱动毛圈编织用沉降片1的方式形成。附属于沉降片三角43而设有可动三角71、72。可动三角71在三角座滑架41左行时处于图中的状态,在右行时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可动三角72在三角座滑架41左行时处于图示的沉没状态,在右行时变为突出状态。通过这种可动三角71、72,织针33在中三角65和压纱三角66之间被引导,根据方向调整针钩33a进入齿口18时的毛圈编织用沉降片1的动作。
沉降片三角43中,为了驱动扩径部件15,在作用臂51一侧设有凹部43a以及凸部43b、43c,在片踵侧也设有凸部43d。沉降片三角43引起的扩径部件15的作用臂51和片踵55的驱动轨迹分别由51a、55a表示。在决定通过织针33形成新线圈的针织密度之前,在正通过弯纱三角68将织针33引入前针床31时,旧线圈脱圈。织针33引入时,扩径部件15也进入齿口18,通过沉降片部53形成沉降弧。达到凹部43a时,暂时将扩径部件15的作用臂51从齿口18提升而使其避让,通过凸部43b使作用臂51进入齿口18。此时,脱圈的旧线圈存在于扩径部52的进入目的地,使扩径部52的尖细状的前端刺入旧线圈,能够使旧线圈扩径。三角座滑架41继续左行时,作用臂51被从齿口18提升进而通过凸部43c进入齿口18的状态,在此状态下,扩径部件15脱离沉降片三角43。在三角座滑架41将行走方向反转而右行时,通过片踵55一侧的凸部43d,扩径部件15的作用臂51被从齿口18提升。由于起口用进出三角67变为沉没状态,因此织针33不进入齿口18,而是停留于前针床31内。
在以上说明的扩径部件15中,为了使作用臂51的前端的扩径部52插入旧线圈25,设置沉降片座37而直接使其动作。作为横机的可动沉降片,也使用下述的构成:通过在前针床31和后针床32的前端侧设置支点的摆动,使前端相对于齿口18进退,也有助于针织物的下拉。通过这种摆动位移,也能够实现与扩径部件15同样的功能。此外,也可以将不具备作为沉降片的功能而仅具备旧线圈的扩径功能的扩径部件,例如以与移圈底脚片等相同的构成配置在其他针床上。在其他针床上,如果能够选择性地使扩径部件动作,则即使筒状针织物的直径改变并且作为编织宽度的终端的织针的位置改变,也能够变更动作的扩径部件,能够减轻在边界部上线圈变小的问题,并使边界部不易显眼。特别地,如果是毛圈编织的筒状针织物,则在涂覆橡胶材料等的情况下,还能够消除向内部的浸透、附着不均匀的问题。

Claims (4)

1.一种筒状针织物编织用横机,其具备隔着齿口相对的一对针床,以使针织纱以一定方向环绕的方式喂纱,在各针床上从编织宽度的始端到终端编织针织物,能够在针床之间从一方的针床的终端连结到另一方的针床的始端而筒状地编织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扩径部件,在各针床上相对于作为编织宽度的终端的织针在编织宽度的始端侧的方向上相邻而配置,能够使前端插入卡定于该织针的线圈脱圈并向齿口侧转移而形成的旧线圈,从而对该旧线圈进行扩径;以及
进退机构,以使扩径部件的前端进入齿口或从齿口后退的方式进行切换,能够在进入齿口时使扩径部件的前端插入该旧线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状针织物编织用横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针床上,在织针之间具有可使前端相对于齿口进退的可动沉降片,
所述扩径部件替换可动沉降片而设置,
使可动沉降片相对于齿口进退的机构作为所述进退机构,使扩径部件的前端相对于齿口进入或后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状针织物编织用横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机并行供给地纱和毛圈纱作为所述针织纱而编织毛圈布的筒状针织物,所述地纱用于形成筒状针织物的基本部分,所述毛圈纱附加于该基本部分的各线圈而形成毛圈部分,
所述可动沉降片在新线圈形成时插入地纱和毛圈纱之间而分离地纱和毛圈纱。
4.一种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在具备隔着齿口相对的一对针床的横机中,以使针织纱以一定方向环绕的方式喂纱,在各针床上从编织宽度的始端到终端编织针织物,在针床之间从一方的针床的终端连结到另一方的针床的始端而筒状地编织针织物,该编织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各针床上相对于作为编织宽度的终端的织针在编织宽度的始端侧的方向上相邻而配置扩径部件,所述扩径部件能够使前端插入旧线圈而对该旧线圈进行扩径,
在各针床上向作为编织宽度的终端的织针新供给针织纱而形成新线圈时,使扩径部件的前端插入卡定于该织针的线圈脱圈并向齿口侧转移而形成的旧线圈,从而对该旧线圈进行扩径。
CN2009102663677A 2008-12-29 2009-12-24 筒状针织物编织用横机及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Active CN1017688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35783A JP5079682B2 (ja) 2008-12-29 2008-12-29 筒状編地編成用横編機および筒状編地の編成方法
JP2008-335783 2008-12-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8825A CN101768825A (zh) 2010-07-07
CN101768825B true CN101768825B (zh) 2013-10-16

Family

ID=42501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663677A Active CN101768825B (zh) 2008-12-29 2009-12-24 筒状针织物编织用横机及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079682B2 (zh)
KR (1) KR101537935B1 (zh)
CN (1) CN1017688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8303A (zh) * 2012-07-20 2012-10-31 浙江百翔科技有限公司 13g全自动电脑毛圈手套编织机
EP4026450A1 (en) * 2017-04-21 2022-07-13 NIKE Innovate C.V. Knitted upper with two sides and an underfoot portion
JP7111509B2 (ja) * 2018-05-31 2022-08-02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パイル編地の編成方法、シンカー、及び横編機
JP7271398B2 (ja) * 2019-11-15 2023-05-11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パイル編み用横編機および編成方法
JP2022189540A (ja) * 2021-06-11 2022-12-22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筒状パイル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筒状パイル編地
JP2023016596A (ja) * 2021-07-21 2023-02-02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によるパイル編地の編成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0749A (zh) * 2002-02-06 2005-06-22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筒状织物的编织方法
EP1801275A1 (de) * 2005-12-20 2007-06-27 H. Stoll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mit Ärmeln versehenen Kleidungsstüc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9333A (ja) * 1983-09-12 1985-04-0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フイルム画像の処理方法
JP2618312B2 (ja) * 1992-07-09 1997-06-11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におけるシンカー装置
JPH0978413A (ja) * 1995-09-07 1997-03-25 Ikenaga:Kk 編機におけるシンカの支持構造
US7716954B2 (en) * 2005-03-25 2010-05-18 Shima Seiki Mfg.,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tubular knitted fabric and weft-knitting machin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0749A (zh) * 2002-02-06 2005-06-22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筒状织物的编织方法
EP1801275A1 (de) * 2005-12-20 2007-06-27 H. Stoll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mit Ärmeln versehenen Kleidungsstück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6-33348A 1994.02.08
JP特开平9-78413A 1997.03.2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537935B1 (ko) 2015-07-20
CN101768825A (zh) 2010-07-07
KR20100080359A (ko) 2010-07-08
JP2010156085A (ja) 2010-07-15
JP5079682B2 (ja) 2012-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8825B (zh) 筒状针织物编织用横机及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764751B (zh) 横机的导纱器
CN101310056B (zh) 可插入经纱的横机和该横机中的编织方法
CN100503923C (zh) 通过添纱制造阔罗纹组织的编织方法
JP3523501B2 (ja) インレイ編地編成方法およびインレイ編地
CN103789917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1395313B (zh)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筒状针织物
CN101910485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02264962B (zh) 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及针织物
CN100554555C (zh) 横编机
CN1226476C (zh) 用横机形成的针织物的衣领针织方法及其针织设计装置
CN101395312B (zh) 形成放针线圈的方法及在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内侧形成放针线圈的针织物
CN102534980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02859057A (zh) 相邻的针织物部的接合方法及针织物
CN104420069A (zh) 带有可横向于针床运动的导纱器的平针针织机
US6581417B2 (en) Knit wear knitting method
CN102995258A (zh) 针织物的起口方法
EP2180093A1 (en) Cylindrical fabric knitting method, and cylindrical fabric
EP0940491B1 (en) A widening method
CN102140725B (zh) 添纱编织方法
EP2290141B1 (en) Method of knitting a tubular fabric and tubular fabric
EP2546399B1 (en) Set-up method of knitted fabric and knitted fabric
CN102264964A (zh) 具有v型领尖角部的带领子的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编织物
CN115467072B (zh) 筒状绒头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以及筒状绒头针织物
CN115074897B (zh) 由横编机编织的绒头编织物的编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