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65804A - 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65804A
CN101765804A CN200880101161A CN200880101161A CN101765804A CN 101765804 A CN101765804 A CN 101765804A CN 200880101161 A CN200880101161 A CN 200880101161A CN 200880101161 A CN200880101161 A CN 200880101161A CN 101765804 A CN101765804 A CN 101765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idewall
display device
received block
support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1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65804B (zh
Inventor
李贞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Inno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7005386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80105809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7006030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921139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65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5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658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58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22Mechanical guidance or alignment of LCD panel support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 G02F2201/503Arrangements improving the resistance to shock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接收座、液晶面板和背光组件,该接收座包括侧壁部分和从该侧壁部分的内侧延伸的支撑部分,该液晶面板和背光组件中的至少一个接收在接收座中。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LCD(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功耗低、重量轻且体积小的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已经广泛用于计算机工业、电子工业、信息通信工业等。特别地,该显示设备已经以多种方式应用于多种便携式终端的显示设备。
显示设备包括液晶面板、背光组件、模框和底座,其中,液晶面板设有用于显示图像信息的TFT(薄膜晶体管)面板,背光组件用于向液晶面板提供光,模框用于接收液晶面板和背光组件,并且底座与模框联接。
背光组件和液晶面板固定至模框。底座与模框联接以增加背光组件的强度,并具有与模框的外观相对应的结构。
底座与模框联接或通过插入式注模工艺与模框一体形成。此时,模框必须具有适于插入式注模工艺的厚度。由此,由于模框的厚度而增大了显示设备的厚度。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具有改良强度的显示设备。
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包括:接收座,其包括侧壁部分和从该侧壁部分的内侧延伸的支撑部分;以及液晶面板和背光组件,该液晶面板和背光组件中的至少一个接收在该接收座中。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包括如下步骤:形成第一底座,该第一底座设有用于接收液晶面板和背光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侧壁;形成第二底座,该第二底座设有与所述第一底座联接的侧壁;并且将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联接。
有益效果
根据该实施方式,改变了显示设备的结构以使该显示设备具有改良的强度以及纤薄的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接收座的平面图;
图2是沿图1中的线I-I′所取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了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接收座中形成有冲击吸收构件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了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接收座中形成有锁定槽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5至8是示出了一种用于制造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接收座的方法的平面图和截面图;
图9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显示设备的截面图;
图11是示出了图10中所示显示设备的另一种光学片的截面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接收座的第一底座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了在图12中所示的第一底座中形成有接收槽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接收座的第二底座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接收座的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彼此联接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6是沿图15的线A-A′所取的截面图;
图17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接收座的第一底座与具有另一形状的第二底座联接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8是沿图17的线C-C′所取的截面图;
图19和20是沿图15的线B-B′所取的截面图,并且是示出了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之间的联接方法的截面图;
图21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截面图;
图22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截面图;
图23和24是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接收座的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彼此联接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5是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接收座的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彼此联接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6是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接收座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彼此联接的状态的立体图;和
图27是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接收座的平面图,图2是沿图1的线I-I′所取的截面图。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部分(未示出)和接收座1。
参照图1和2,接收座1包括侧壁部分10和支撑部分20。
例如,接收座1的侧壁部分10包括划分为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4、第三侧壁16和第四侧壁18的四个侧壁。
第一侧壁12面对第三侧壁16并且第二侧壁14面对第四侧壁18。第一至第四侧壁12、14、16和18互连以形成闭环。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第一至第四侧壁12、14、16和18形成矩形框架。
第一至第四侧壁12、14、16和18的宽度W1分别为约0.1mm至3.0mm。支撑部分20与接收座1的侧壁部分10一体形成。此外,支撑部分20从接收座1的侧壁部分10内侧的下端部延伸或突出预定长度。
支撑部分20包括第一支架22、第二支架24、第三支架26和第四支架28。
第一支架22从第一侧壁12的内侧突出,并且第二支架24从第二侧壁14的内侧突出。第三支架26从第三侧壁16的内侧突出,并且第四支架28从第四侧壁18的内侧突出。
从第一至第四侧壁12、14、16和18突出的第一至第四支架22、24、26和28的宽度W2可分别为约0.5mm至2.0mm。此外,第一至第四支架22、24、26和28的厚度D可分别约为0.1mm至1.0mm。
根据该实施方式,包括第一至第四支架22、24、26和28的支撑部分20可彼此一体形成。此外,侧壁部分10和支撑部分20可包括诸如不锈钢、铁、铝、铝合金或铜的金属。另外,侧壁部分10和支撑部分20可包括多种金属。
再次参照图1,至少一个突起29可从构成支撑部分20的第一至第四支架22、24、26和28中的至少一个的侧部突出。例如,三个突起29从第二支架24的侧部突出。突起29彼此间隔开预定间距。在突起29之间可设置有诸如发光二极管的光源(未示出)。
图3是示出了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接收座中形成有冲击吸收构件的状态的截面图。
参照图3,接收座1包括侧壁部分10、支撑部分20和冲击吸收构件3。
支撑部分20与侧壁部分10一体形成。当接收座1包括不易于吸收外部冲击和/或振动的金属时,设置在接收座1中的光学构件和液晶可能因外部冲击和/或振动而易于破损。
因此,可在侧壁部分10的内侧中设置冲击吸收构件3,以便防止所设置的光学构件和液晶因外部冲击和/或振动而破损。
冲击吸收构件3可包括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以便吸收外部冲击和/或振动。
冲击吸收构件3可沿侧壁部分10的内侧连续设置。此外,可沿侧壁部分10的内侧设置多个冲击吸收构件3,同时使它们彼此间间隔开预定间距。此外,冲击吸收构件3可设置在支撑部分20的上表面上以及侧壁部分10的内侧上。
冲击吸收构件3可通过有效吸收外部冲击和/或振动来防止所设置的光学构件和液晶破损。此外,冲击吸收构件3可通过去除渗入到接收座1中的微粒来防止背光组件的内侧受到污染。
图4是示出了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接收座中形成有锁定槽的状态的平面图。示于图4中的接收座除了锁定槽以外与图1和2中所示的接收座基本相同。
参照图4,接收座1包括侧壁部分10、支撑部分20和锁定槽50。
锁定槽50可设置在接收座1的侧壁部分10的一部分中。根据该实施方式,锁定槽50分别设置在第一侧壁12和第三侧壁16中。设置在第一侧壁12中的锁定槽50将称之为第一锁定槽52,并且设置在第三侧壁16中的锁定槽50将称之为第二锁定槽54。
在第一侧壁12和第三侧壁16中可分别设置多个第一锁定槽52和第二锁定槽54。另外,还可在侧壁部分10的第二侧壁14和/或第四侧壁18中设置锁定槽50。
还可在连接至侧壁部分10的支撑部分20以及侧壁部分10中设置锁定槽50。
此外,设置在诸如光导板或光学片的光学构件中的锁定突起与设置在支撑部分20或侧壁部分10中的锁定槽50联接,以便能够防止光学构件在接收座1中移动。
图5至8是示出了一种用于制造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接收座的方法的平面图和截面图。
参照图5,设置金属板5以制造显示设备的接收座。根据该实施方式,金属板5可包括不锈钢、铁、铝、铝合金、铜等,以保护设置在接收座中的光源、光学构件和液晶面板免受外部冲击和/或振动。
参照图6,金属板5主要由压制设备7进行加工。压制设备7压制图5中所示的金属板5的中央部分,从而制成包括侧壁部分10和底板21的主接收座1a。
根据该实施方式,通过经由压制装置7压制金属板5的中央部分而形成的主接收座1a的侧壁部分10包括第一至第四侧壁12、14、16和18。此外,第一至第四侧壁12、14、16和18的宽度可分别为约0.1mm至3.0mm。可通过调整压制装置7的尺寸来自由地调整第一至第四侧壁12、14、16和18的宽度。
此外,由压制装置7形成的底板21的厚度可为约0.1mm至1.0mm。
此外,如果通过经由压制装置7加工金属板5来制造主接收座1a,那么第一至第四侧壁12、14、16和18以及底板21可具有窄的宽度和薄的厚度,这在通过利用合成树脂经由注模工艺来制造它们时是不容易实现的。
另外,当经由压制装置7形成侧壁部分10和底板21时,可在侧壁部分10的内侧中形成有锁定槽(未示出)。此外,从诸如光导板或光学片的光学构件突出的锁定突起与锁定槽联接,以防止光学构件移动。
参照图8,在经由压制装置7制成设有侧壁部分10和底板21的主接收座1a后,可在侧壁部分10的内侧形成冲击吸收构件3。
冲击吸收构件3吸收外部冲击和/或振动,从而防止易碎的光源和/或光学构件破损。
冲击吸收构件3可通过涂覆工艺或注模工艺形成在侧壁部分10的内侧。多个冲击吸收构件3可沿侧壁部分10的内侧连续形成,同时彼此间隔开预定间距。此外,冲击吸收构件3还可形成在支撑部分20的上表面上以及侧壁部分10的内侧上。
再次参照图1、6和8,在经由如图6中所示的压制装置7制成设有侧壁部分10和底板21的主接收座1a后,由切割机8切割底板21以制成设有侧壁部分10和支撑部分20的接收座1。
通过经由切割机8切割底板21而形成的支撑部分20包括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至第四支架22、24、26和28。第一支架22从第一侧壁12的内侧延伸,并且第二支架24从第二侧壁14的内侧延伸。第三支架26从第三侧壁16的内侧延伸,并且第四支架28从第四侧壁18的内侧延伸。
分别从第一至第四侧壁12、14、16和18的内侧延伸的第一至第四支架22、24、26和28的延伸长度可为约0.5mm至2.0mm。此外,第一至第四支架22、24、26和28支撑光学构件和/或液晶面板。
再次参照图1和8,多个突起29可从利用切割机8经由切割工艺形成的支撑部分20的第二支架24的侧部突出。诸如发光二极管的光源(未示出)与突起29联接。
图9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分解立体图,并且图10是图9中所示显示设备的截面图。
参照图9和10,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单元和接收座1。
显示单元包括液晶面板40和设置有光学反射构件60和光学构件30的背光组件2。
接收座1包括侧壁部分10和支撑部分20。
例如,接收座1的侧壁部分10包括划分为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4、第三侧壁16和第四侧壁18的四个侧壁。
第一侧壁12面对第三侧壁16并且第二侧壁14面对第四侧壁18。第一至第四侧壁12、14、16和18互连以形成闭环。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第一至第四侧壁12、14、16和18形成矩形框架。
第一至第四侧壁12、14、16和18的宽度可分别为约0.1mm至3.0mm。
支撑部分20与接收座1的侧壁部分10一体形成。此外,支撑部分20从接收座1的侧壁部分10内侧的下端部延伸或突出预定长度。
支撑部分20包括第一支架22、第二支架24、第三支架26和第四支架28。
第一支架22从第一侧壁12的内侧突出,并且第二支架24从第二侧壁14的内侧突出。第三支架26从第三侧壁16的内侧突出,并且第四支架28从第四侧壁18的内侧突出。
从第一至第四侧壁12、14、16和18突出的第一至第四支架22、24、26和28的宽度可分别为约0.5mm至2.0mm。此外,第一至第四支架22、24、26和28的厚度D可分别约为0.1mm至1.0mm。
根据该实施方式,包括第一至第四侧壁12、14、16和18的侧壁部分10与包括第一至第四支架22、24、26和28的支撑部分20一体形成。此外,侧壁部分10和支撑部分20可包括诸如不锈钢、铁、铝、铝合金或铜的金属。另外,侧壁部分10和支撑部分20可包括多种金属。
此外,至少一个突起29可从构成支撑部分20的第一至第四支架22、24、26和28中的至少一个的侧部突出。根据本实施方式,三个突起29从第二支架24的侧部突出。突起29彼此间隔开预定间距。在突起29之间可设置有诸如发光二极管32的光源。
支撑部分20与侧壁部分10一体形成。当接收座1包括不易于吸收外部冲击和/或振动的金属时,设置在接收座1中的光学构件和液晶可能因外部冲击和/或振动而易于破损。
因此,可在侧壁部分10的内侧中设置冲击吸收构件3,以便防止所设置的光学构件和液晶因外部冲击和/或振动而破损。
冲击吸收构件3可包括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以便吸收外部冲击和/或振动。
冲击吸收构件3可沿侧壁部分10的内侧连续设置。此外,可沿侧壁部分10的内侧设置多个冲击吸收构件3,同时使它们彼此间间隔开预定间距。此外,冲击吸收构件3可设置在支撑部分20的上表面上以及侧壁部分10的内侧上。
冲击吸收构件3有效吸收外部冲击和/或振动,从而防止所设置的光学构件和液晶破损。此外,冲击吸收构件3去除渗入到接收座1中的微粒,从而防止背光组件2的内侧受到污染。
此外,可在接收座1的侧壁部分10的一部分中设置锁定槽50。例如,锁定槽50分别设置在第一侧壁12和第三侧壁16中。设置在第一侧壁12中的锁定槽50称之为第一锁定槽52,并且设置在第三侧壁16中的锁定槽50称之为第二锁定槽54。
此外,在第一侧壁12和第三侧壁16中可分别设置多个第一锁定槽52和第二锁定槽54。另外,还可在第二侧壁14和/或第四侧壁18中设置锁定槽50。
同时,还可在侧壁部分10以及连接至侧壁部分10的支撑部分20中设置锁定槽50。
此外,设置在诸如光导板34或光学片38的光学构件30中的锁定突起36和39与设置在支撑部分20或侧壁部分10中的锁定槽50联接,以便能够防止光学构件30在接收座1中移动。
再次参照图9,在接收座1的背面上设置有光学反射构件60,以覆盖由支撑部分20形成的通孔。光学反射构件60防止由诸如发光二极管32的光源产生的光通过由支撑部分20形成的通孔泄露到接收座1的背面,并导致光的亮度降低。
光学反射构件60可包括具有高光反射率的白色的合成树脂。此外,光学反射构件60可包括具有高光反射率的金属板。另外,光学反射构件60可包括涂覆在金属板上的白色的合成树脂膜。
光学构件30设置在接收座1中。例如,光学构件30包括光源32、光导板34和光学片38。
光源32与从形成在接收座1中的支撑部分20突出的突起29联接,并产生用于显示图像所必需的光。例如,光源32可包括发光二极管,CCFL(冷阴极荧光灯)等。
光导板34提高了由光源32产生的光的亮度均匀性。光导板34设置在由支撑部分20和光学反射构件60形成的空间中。在光导板34的侧部中设置有与锁定槽50联接以防止光导板34移动的锁定突起36,该锁定突起36与形成在接收座1中的锁定槽50对应。
光学片38设置在光导板34上。光学片38可包括扩散片或棱镜片,用于通过允许从光导板34以预定倾角输出的光垂直入射到液晶面板40中来提高图像的亮度或亮度均匀性。
在光学片38的一侧中设置有与锁定槽50联接以防止光学片38移动的锁定突起39,该锁定突起39与形成在接收座1中的锁定槽50对应。
此外,液晶面板40可设置在安装于接收座1中的背光组件2上。
参照图10,液晶面板40包括TFT基板43和彩色滤光片基板44,该TFT基板43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和连接至这些薄膜晶体管的像素电极,该彩色滤光片基板44包括彩色滤光片、公共电极等,同时面向TFT基板43。此外,液晶面板40包括插设在TFT基板43与彩色滤光片基板44之间的液晶层、设置在TFT基板43的下表面处的第一偏光镜41、以及设置在彩色滤光片基板44上的第二偏光镜42。
图11是示出了联接在示于图10中的显示设备的接收座中的另一类光学片的截面图。图11的显示设备除了背光组件的光学片以外与图9和图10的显示设备基本相同。因此,将省略掉有关相同元件的详细描述,并且相同的参考名称和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元件。
参照图11,该显示设备包括接收座1以及设置有背光组件2和液晶面板40的显示单元。背光组件2包括光学反射构件60和光学构件30。
根据该实施方式,光学构件30的光学片38覆盖支撑部分20的上表面,并且光学片38的一部分形成弯曲部分38a,该弯曲部分38a是弯曲的以使弯曲部分38a能够沿侧壁部分10的内侧设置。
弯曲部分38a沿侧壁部分10的内侧设置,从而在未安装用于吸收冲击和/或振动的附加吸收构件的情况下,吸收从接收座1外部施加的冲击和/或振动。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2至21详细描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单元(未示出)和接收座。
图12至14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接收座的第一底座100和第二底座200的视图。
参照图12,第一底座100接收包括背光组件和液晶面板中的至少一个的显示单元。第一底座100包括多个侧壁。
例如,第一底座100可包括形成矩形框架的四个侧壁。在下文中,这四个侧壁将被称之为第一侧壁110、第二侧壁120、第三侧壁130和第四侧壁140。
第一侧壁110面对第三侧壁130并且第二侧壁120面对第四侧壁140。第一至第四侧壁110、120、130和140互连以形成闭环。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第一至第四侧壁110、120、130和140形成矩形框架。
此外,可在第四侧壁140的内侧中形成有灯接收槽145,以便可在灯接收槽145中接收背光组件的光源。
参照图13,在第一侧壁110和第三侧壁130中可形成有具有诸如三角形或矩形的多种形状的用于接收光导板的槽105,从而能够将背光组件的光导板接收在槽105中。
例如,第一至第四侧壁110、120、130和140的宽度W1可分别为约0.1mm至3.0mm。此外,第一至第四侧壁110、120、130和140的高度H1可分别为约0.1mm至2.0mm。
第一底座100可包括金属。例如,第一底座100可包括不锈钢、铁、铝、铝合金和铜中的至少一种。另外,第一底座100可包括多种金属。
参照图14,第二底座200与第一底座100联接以接收包括背光组件和液晶面板中的至少一个的显示单元。第二底座200包括多个侧壁。
例如,第二底座200包括形成矩形框架的四个侧壁。在下文中,这四个侧壁将被称之为第一侧壁210、第二侧壁220、第三侧壁230和第四侧壁240。
第一侧壁210面对第三侧壁230并且第二侧壁220面对第四侧壁240。第一至第四侧壁210、220、230和240互连以形成闭环。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第一至第四侧壁210、220、230和240形成矩形框架。
第二底座200的长度和宽度可与第一底座100的长度和宽度基本相同。
此外,第二底座200的长度和宽度可大于或小于第一底座100的长度和宽度。
此外,第二底座200的侧壁210、220、230和240的宽度W2可小于第一底座100的侧壁110、120、130和140的宽度W1。例如,第二底座200的第一至第四侧壁210、220、230和240的高度可分别为约0.1mm至2.0mm。此外,第二底座200的第一至第四侧壁210、220、230和240的高度H2可分别约为0.1mm至2.0mm。
第二底座200可包括金属。例如,第二底座200可包括不锈钢、铁、铝、铝合金和铜中的至少一种。另外,第二底座200可包括多种金属。
图15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接收座的平面图,并且图16是沿图15的线A-A′所取的截面图。
参照图15和16,第二底座200联接在第一底座100的上表面上。第一底座100的侧壁110、120、130和140的宽度W1大于第二底座200的第一至第四侧壁210、220、230和240的宽度W2。
如果第二底座200联接在第一底座100的上表面上,那么在第一底座100与第二底座200之间形成阶梯差。
如图16中所示,当第一底座100联接在第二底座200的下表面上时,第一底座100的第二侧壁120和第四侧壁140比第二底座200的第二侧壁220和第四侧壁240向内突出。
图17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另一种接收座的平面图,并且图18是沿图17的线C-C′所取的截面图。
参照图17,第二底座200a的尺寸小于图14的第二底座200,并且可与第一底座100联接。
参照图17,如果第二底座200a联接在第一底座100的上表面上,那么在第一底座100与第二底座200a之间形成阶梯差。此外,第二底座200a的长度和宽度小于第一底座100的长度和宽度。如果第二底座200a与第一底座100联接,那么第一底座100的第一至第四侧壁110、120、130和140的上表面可以部分露出。
如图18中所示,如果第二底座200a联接在第一底座100的上表面上,那么可通过第二底座200a的第二侧壁220a和第四侧壁240a选择性地露出第一底座100的第二侧壁120和第四侧壁140的表面。
图19和20是沿图15的线B-B′所取的截面图。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9和20描述一种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接收座的联接方法。
参照图19,在第一底座100与第二底座200之间插设有粘合构件270,从而可使第一底座100与第二底座200彼此联接。例如,可以树脂或双面胶带的形式准备粘合构件270。
当通过利用树脂将第一底座100固定于第二底座200时,将合成树脂或硅涂覆在第一底座100的侧壁(例如,第一侧壁110和第三侧壁130)的上表面上,然后将第二底座200坐置在合成树脂或硅上,以便能够将第二底座200固定于第一底座100。
此外,当通过利用双面胶带将第一底座100固定于第二底座210时,将双面胶带粘附于第一底座100的侧壁(例如,第一侧壁110和第三侧壁130)的上表面,然后将第二底座200坐置在双面胶带上,以便能够将第二底座200与第一底座100一体形成。
参照图20,第一底座200可通过超声波焊接与第二底座200联接。
根据超声波焊接,两个焊接对象受到预定的压力,以使一个焊接对象相对于另一个焊接对象振动,从而去除在扩散部周围形成的氧化物并且在焊接对象的分子之间发生扩散,从而实现金属焊接。
当通过超声波焊接将第一底座100焊接于第二底座200时,由于在焊接区域中不产生热,因此,第一底座100可在不存在由焊接区域的融化所导致的破损的情况下牢固地焊接至第二底座200。
此外,超声波焊接不会导致环境污染,同时缩短了焊接时间。另外,在焊接操作过程中,无论产品的数量如何,超声波焊接均无需诸如引线或焊剂的处置部件。
此外,由于超声波焊接可应用于材料彼此不同的部件,因此,即使是在第一底座100与第二底座200材料彼此不同的情况下,也可将第一底座100焊接至第二底座200。
当通过超声波焊接将第一底座100固定于第二底座200时,将第二底座200坐置在第一底座100上,然后将超声波焊接装置280放在第二底座200的侧壁(例如,第一侧壁210和第三侧壁230)上,从而可通过超声波焊接装置280将第一底座100与第二底座200一体形成。
如上所述,在将包括金属的第一底座100与第二底座200彼此联接后,如果液晶面板和背光组件中的一个接收在第一底座100和第二底座200中,那么可增强显示设备的强度。
此外,由于通过利用金属来制造第一底座100和第二底座200,因此,能够容易地调整第一底座100和第二底座200的厚度。因此,可将显示设备制成为具有纤薄的结构和小的尺寸。
此外,由于无需现有的模框,因此,省略了框架注模工艺或插入式注模工艺。因此,可降低制造成本。
图21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截面图。
参照图12、14和21,第一底座100的第一至第四侧壁110、120、130和140的宽度W1可大于第二底座200的第一至第四侧壁210、220、230和240的宽度W2。
由于第一底座100的第一侧壁110和第三侧壁130比第二底座200的第一侧壁210和第三侧壁230向内突出,因此,在第一底座100与第二底座200之间形成阶梯差。
包括液晶面板40和背光组件2的显示单元可接收在彼此一体形成的第一底座100与第二底座200中,同时与第一底座100和第二底座200的侧壁相接触。包括液晶面板40和背光组件2的显示单元与图10中描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单元基本相同。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和名称用于指代图10的显示设备的相同元件。
通过在TFT基板43与彩色滤光片基板44之间注入液晶层而形成液晶面板40。可在液晶面板40上及其下方分别形成有第一偏光镜41和第二偏光镜42。
背光组件2包括光源(未示出)、光学构件30和光学反射构件60。
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光源包括诸如发光二极管或冷阴极荧光灯的灯,并将从灯产生的光输出至光学构件30。
光学构件30可包括光导板34和光学片38。
光导板34接收从发光部分产生的光,并将光均匀分布在背光的整个发光区域上。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可在光导板34的侧壁处形成有与用于接收第一底座100的光导板的槽105对应的锁定突起。
光学片38附连于光导板34,并且选择性地包括棱镜片、扩散片、保护片等。
光学反射构件60附连于光导板34的底面,以将通过光导板34向下漏出的光朝液晶面板40反射。
将液晶面板40与背光组件2安装在通过将第一底座100与第二底座200联接形成的接收座中。
随后,光导板34被安装在第一底座100中,同时与第一底座100的侧壁110、120、130和140配合接触。这里,光导板134与第一底座100的槽105联接。
此外,光学片38和液晶面板40接收在第一底座100的侧壁110、120、130和140的上表面上。此时,由于第二底座200固定于第一底座100的上表面,因此,第二底座200可保护背光组件2和液晶面板40。
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在将液晶面板40与背光组件2安装在接收座中后,可将诸如硅的树脂注入到接收座与液晶面板40之间以及接收座与背光组件2之间的边界中。
由此,可通过硅将液晶面板40与背光组件2固定于接收座。因此,可加强显示设备的抗冲击性。
图22是示出了液晶面板和背光组件安装在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接收座中的状态的截面图。
第一底座300的形状和结构可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底座100的基本相同。但是,第一底座300的侧壁(例如,第一侧壁310和第三侧壁330)的狭窄宽度W3可为0.1mm至0.2mm。此外,第一底座300的侧壁(例如,第一侧壁310和第三侧壁330)的低的高度H3可为0.1mm至0.2mm。
尽管在图22中未示出,但是第一底座300的第二侧壁320和第四侧壁340的宽度和高度同样可分别与其第一侧壁310和第三侧壁330的宽度和高度基本相同。
第二底座400的尺寸大于第一底座300的尺寸,从而使得第二底座400可接收第一底座300。即,第一底座300的侧壁的外周面可与第二底座400的侧壁的内周面相接触。
因此,第二底座400的尺寸可与第一底座300的尺寸成比例。
第二底座400的侧壁的高度H4可长于第一底座300的侧壁的高度H3。例如,第二底座400的侧壁(例如第一侧壁410和第三侧壁430)的高度H4可为0.2mm至4.0mm。
尽管在图22中未示出,但是第二底座400的第二侧壁420和第四侧壁440的宽度和高度同样可分别与其第一侧壁410和第三侧壁430的宽度和高度基本相同。
为了将第一底座300与第二底座400联接,将粘合构件附连于第一底座300的侧壁的外周面,然后将第二底座400的侧壁的内周面定位在第一底座300的侧壁的外周面上。
此外,为了将第一底座300与第二底座400联接,将第一底座300的侧壁的外周面定位在第二底座400的侧壁的内周面上,然后对第二底座400的侧壁的外周面进行超声波焊接。
当如上所述将第一底座300与第二底座400联接时,第一底座300接收在第二底座400中。
由于第二底座400的侧壁的高度H4大于第一底座300的侧壁的高度H3,因此,当将第二底座400与第一底座300联接时,第二底座400突出超过第一底座300的上表面高度H4与高度H3之间的差。
因此,可将液晶面板40和背光组件2安装在彼此一体形成的第一底座300与第二底座400中。
然后,光导板34被安装在第一底座300中,同时与第一底座300的侧壁相接触,并且光学片38和液晶面板40接收在第一底座300的侧壁的上表面上。
由于将第二底座400固定于第一底座300的侧壁的外周面,因此,第二底座400可保护背光组件2与液晶面板4的侧部。
图23与24是示出了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彼此处于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接收座中的状态的立体图。
由于第一底座100与参照图12和13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基本相同,因此,将省略详细说明。
参照图23,第二底座600选择性地形成在第一底座100上。第二底座600形成有选择性地露出第一底座100的表面的槽650。
即,选择性地形成第二底座600的第一侧壁610和第三侧壁630以部分露出第一底座100的第一侧壁110和第三侧壁130。此外,第二底座600的第二侧壁620和第四侧壁640覆盖第一底座100的第二侧壁120和第四侧壁140。
如果在第二底座600的第一侧壁610和第三侧壁630中形成有一个或多个槽650,那么可容易地将第二底座600与诸如外壳的外部联接结构(未示出)联接。
参照图24,可选择性地形成第二底座600的侧壁。例如,同样可去除如图23中所示的第二底座600的第二侧壁620或第四侧壁640。
此外,槽650可形成在第二底座600的第一侧壁610和第三侧壁630处。
图25是示出了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在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接收座中彼此联接的状态的立体图。
由于第二底座200与参照图14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基本相同,因此将省略详细说明。
第一底座500的结构和形状除了槽550以外可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底座的结构和形状基本相同。此外,槽550可选择性地形成在第一侧壁510和第三侧壁530中。
如上所述,如果在第一底座500的第一侧壁510和第三侧壁530中形成有一个或多个槽550,那么就能够容易地将第一底座500与诸如外壳的外部联接结构(未示出)联接。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26和27详细描述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接收座。
图26是示出了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在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接收座中彼此联接的状态的立体图,并且图27是示出了液晶面板和背光组件与接收座联接的状态的截面图。
参照图26和27,第一底座700接收背光组件2和液晶面板40中的至少一个,并包括多个侧壁。
例如,第一底座700可包括形成矩形框架的四个侧壁。在下文中,这四个侧壁将称之为第一侧壁710、第二侧壁720、第三侧壁730和第四侧壁740。
第一侧壁710面对第三侧壁730并且第二侧壁720面对第四侧壁740。第一至第四侧壁710、720、730和740互连以形成闭环。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第一至第四侧壁710、720、730和740形成矩形框架。
第一至第四侧壁710、720、730和740是竖直弯曲的。即,第一至第四侧壁710、720、730和740包括用于接收光导板34的水平部分750和从水平部分750竖直向上延伸的竖直部分760。
例如,第一至第四侧壁710、720、730和740的水平部分750的长度D1可为0.1mm至3.0mm。此外,第一至第四侧壁710、720、730和740的竖直部分760的长度D2可为0.1mm至3.0mm。
可通过卷边工艺实现第一至第四侧壁710、720、730和740的竖直弯曲。
由于第二底座800的形状与参照图14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形状基本相同,因此将省略详细说明。第二底座800的宽度短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二底座200的宽度。
如果第一底座700与第二底座800联接,那么第二底座800接收在形成于第一底座700中的第一至第四侧壁710、720、730和740的水平部分750和竖直部分760中。
即,形成于第一底座700中的第一至第四侧壁710、720、730和740的水平部分750和竖直部分760分别与第二底座800的侧壁810、820、830和840的下表面和外侧相接触,从而可将第二底座800接收在第一底座700中。
第一底座700和第二底座800可通过利用粘合构件或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而彼此一体形成。
然后,由于第二底座800的侧壁810、820、830和840的下表面和外侧由形成在第一底座700中的第一至第四侧壁710、720、730和740的水平部分750和竖直部分760固定地支撑,因此,可将第一底座700与第二底座800牢固地联接。
此外,加强了彼此一体形成的第一底座700和第二底座800的强度,从而可保护液晶面板40与背光组件2免受外部冲击。
在本说明书中提及的任何“一个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示例性实施方式”等意指结合该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的多个位置中的这种短语的出现并不一定全部指的是同一个实施方式。此外,当结合任一实施方式描述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时,认为它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范围内,以结合实施方式中的其它特征、结构或特性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特性。
尽管已经参照其多种说明性的实施方式来描述了实施方式,但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设想到将落入到本发明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多种其它的变型和实施方式。更具体而言,在本公开、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主题组合布置的组件和/或布置方面的多种变型和改变都是可能的。除了在组件和/或布置方面的变型和改变以外,替代的用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同样是显而易见的。
工业实用性
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述显示设备用于显示模块。

Claims (20)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接收座,所述接收座包括侧壁部分和从所述侧壁部分的内侧延伸的支撑部分;以及
液晶面板和背光组件,所述液晶面板和背光组件中的至少一个接收在所述接收座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侧壁部分和所述支撑部分包括金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在所述支撑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处形成有多个突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在所述侧壁部分的内侧处设置有冲击吸收构件,以吸收冲击和振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在所述侧壁部分和所述支撑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内侧形成有至少一个锁定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背光组件包括:
光学反射构件,所述光学反射构件设置在所述接收座的背面上,以覆盖由所述支撑部分形成的通孔;
设置在所述接收座中的光学构件;和
设置在所述接收座的一侧处的光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学构件包括突起和光导板,所述突起与所述锁定槽联接,所述光导板设置在由所述支撑部分和所述光学反射构件形成的空间中。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学构件包括由所述支撑部分支撑的光学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学片的一部分以平行于所述侧壁部分的内侧同时覆盖所述侧壁部分的内侧的方式弯曲。
10.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液晶面板和背光组件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包括用于接收所述显示单元的侧壁;和
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包括侧壁,从而将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一底座联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底座具有由所述侧壁限定的矩形框架形状,并且所述第一底座的侧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灯接收部分和用于接收光导板的部分。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底座包括至少两个侧壁或形成矩形框架的四个侧壁,所述侧壁中的至少一个是敞开的。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底座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底座的尺寸,并且所述第二底座的侧壁的宽度短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侧壁的宽度,从而使所述第二底座位于所述第一底座中或在所述第一底座上。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底座的侧壁包括水平部分和从所述水平部分竖直延伸的竖直部分,所述第二底座容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中同时与所述第一底座的侧壁相接触。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底座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底座的尺寸,从而将所述第一底座容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中。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中的至少一个的侧壁中选择性地形成有槽。
17.一种用于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形成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设有用于接收液晶面板和背光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侧壁;
形成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设有与所述第一底座联接的侧壁;并且
将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二底座联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利用粘合构件或经由超声波焊接工艺而将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二底座联接。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底座具有由所述侧壁限定的矩形框架形状,所述第二底座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底座的尺寸,并且所述第二底座的侧壁的宽度短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侧壁的宽度,从而使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一底座的上部联接。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底座具有由所述侧壁限定的矩形框架形状,并且所述第二底座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底座的尺寸,从而将所述第一底座容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中。
CN2008801011612A 2007-06-01 2008-05-28 显示设备 Active CN1017658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053864A KR20080105809A (ko) 2007-06-01 2007-06-01 표시장치용 수납용기,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갖는백라이트 유닛
KR10-2007-0053864 2007-06-01
KR1020070060307A KR100921139B1 (ko) 2007-06-20 2007-06-20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007-0060307 2007-06-20
PCT/KR2008/002979 WO2008147102A2 (en) 2007-06-01 2008-05-28 Display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5804A true CN101765804A (zh) 2010-06-30
CN101765804B CN101765804B (zh) 2013-01-30

Family

ID=40075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11612A Active CN101765804B (zh) 2007-06-01 2008-05-28 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10633B2 (zh)
EP (1) EP2153273B1 (zh)
CN (1) CN101765804B (zh)
WO (1) WO2008147102A2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7427A (zh) * 2013-04-12 2013-07-10 福建泰德视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裸眼3d led显示屏及其生产工艺
CN106873211A (zh) * 2014-04-07 2017-06-20 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组件、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7065302A (zh) * 2017-05-04 2017-08-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框体、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25839B1 (ko) * 2009-05-25 2015-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US8681288B2 (en) * 2009-11-16 2014-03-25 Yoshihide Koyama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therewith
US20120293719A1 (en) * 2010-01-19 2012-11-22 Sharp Kabushikii Kaisha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KR101810998B1 (ko) * 2011-06-29 2017-12-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9733408B2 (en) * 2012-07-24 2017-08-1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US9851593B2 (en) * 2012-09-11 2017-12-26 Apple Inc. LCD frame assembly
US9768271B2 (en) 2013-02-22 2017-09-19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related to forming semiconductor power devices with a handle substrate
KR20200103922A (ko) 2019-02-25 2020-09-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653775B1 (ko) * 2019-07-04 2024-04-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02368A (en) * 1989-05-31 1991-03-26 Poqet Computer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unting structure
KR100452419B1 (ko) * 1997-03-28 2004-1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장치 구조
KR100524486B1 (ko) 1998-07-29 2006-01-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엘시디 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524488B1 (ko) 1998-07-29 2005-12-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Lcd 모듈 고정 케이스
KR100568019B1 (ko) 1998-12-24 2006-07-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의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조립 방법
TW569059B (en) * 1999-12-09 2004-01-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0739527B1 (ko) * 2000-10-13 2007-07-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닛
JP4659291B2 (ja) * 2001-07-27 2011-03-30 富士通東芝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装置
KR100840235B1 (ko) * 2001-08-29 2008-06-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0840715B1 (ko) * 2002-05-28 2008-06-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 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040071833A (ko) 2003-02-07 2004-08-16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US7495717B2 (en) * 2003-02-28 2009-02-24 Lg.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having a light sheet with hardened part
CN2616924Y (zh) 2003-04-30 2004-05-19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避震结构的液晶显示器面板
KR100603196B1 (ko) 2004-06-21 2006-07-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엘씨디 모듈
KR20060012829A (ko) 2004-08-04 2006-02-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0617116B1 (ko) * 2004-08-06 2006-08-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영상표시장치
KR20060022164A (ko) * 2004-09-06 2006-03-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용 수납용기, 상기 수납용기를 갖는 액정 표시장치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제조방법
KR20060133821A (ko) 2005-06-21 2006-12-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287149B (en) * 2005-08-26 2007-09-21 Innolux Display Corp Backlight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7121339A (ja) 2005-10-25 2007-05-17 Funai Electric Co Ltd 液晶モジュール
KR20070052082A (ko) 2005-11-16 2007-05-21 (주)엘디에스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그를 구비한 단말기
JP5061277B2 (ja) * 2005-11-21 2012-10-3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表示装置
KR100722097B1 (ko) 2005-11-23 2007-05-2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휴대용 표시장치
KR100836488B1 (ko) * 2006-11-09 2008-06-0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휴대용 표시장치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7427A (zh) * 2013-04-12 2013-07-10 福建泰德视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裸眼3d led显示屏及其生产工艺
CN106873211A (zh) * 2014-04-07 2017-06-20 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组件、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6873211B (zh) * 2014-04-07 2020-10-16 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组件、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7065302A (zh) * 2017-05-04 2017-08-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框体、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10633B2 (en) 2016-04-12
CN101765804B (zh) 2013-01-30
EP2153273B1 (en) 2017-05-10
WO2008147102A3 (en) 2009-01-29
EP2153273A2 (en) 2010-02-17
US20100171898A1 (en) 2010-07-08
WO2008147102A2 (en) 2008-12-04
EP2153273A4 (en) 201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5804B (zh) 显示设备
CN102483535B (zh) 背光单元及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
CN102681234B (zh) 液晶显示器
CN102265085B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KR101406978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결합 방법
KR102297074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282326B1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591132B (zh) 显示装置的背光组件
US20100165244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3901642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4235683A (zh) 发光二极管组件和包括它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2540519A (zh) 显示设备
CN101226709A (zh) 显示装置及其外壳
CN104421771A (zh) 发光二极管组件以及包括该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3292213B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
CN1913746B (zh) 印刷电路板及具有其的液晶显示器
CN101583900A (zh) 显示设备
US20120175651A1 (en) Light emittng modul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20100061086A1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KR102192957B1 (ko) 발광소자 어레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CN100501527C (zh) 背光以及具有该背光的液晶显示器件
CN104321582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KR20130010209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표시 장치
KR101333267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539665B1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