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2933B - 马达框架的底座 - Google Patents

马达框架的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2933B
CN101752933B CN2008101834698A CN200810183469A CN101752933B CN 101752933 B CN101752933 B CN 101752933B CN 2008101834698 A CN2008101834698 A CN 2008101834698A CN 200810183469 A CN200810183469 A CN 200810183469A CN 101752933 B CN101752933 B CN 1017529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foration
base plate
coating portion
blind end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834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52933A (zh
Inventor
洪银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8346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529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52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29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529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29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马达框架的底座,包含一底板及一轴管,该底板为金属板片,该底板中央具有一固定区域,该固定区域内包含一穿孔及一结合部,其中该固定区域于该穿孔以外的部位即为该结合部;该轴管为中空状的塑胶管体,该轴管一端形成一封闭端,另一端形成一开放端,该轴管的封闭端结合于该底板的固定区域,以便在射出成型该轴管的过程中,使该封闭端可同时封闭该穿孔并包覆该结合部,以有效提升该底板与该轴管彼此之间的结合稳固性。

Description

马达框架的底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的框架,尤其是一种借助一塑胶轴管一体包覆一金属底板所构成的马达框架的底座。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现有马达框架,大致是由一底座及一框体所构成,且该现有马达框架可供结合如定子及转子等构件,以组成一马达结构。一般而言,前述现有马达框架的底座及框体可以以塑胶材料一体射出成型,只是当该马达框架的整体结构皆以塑胶材料制成时,则具有结构强度不佳等问题。
又,为改善前述以塑胶材料制成的马达框架所衍生的问题,市面上有些现有马达框架的整体结构皆以金属材料一体压铸成型,以便增加结构强度及提升散热效果;或者,现有马达框架也有借助价格较低的塑胶材料制成该框体,再以金属材料制成该底座,以便维持一定的结构强度及兼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等优点。因此,如以提升现有马达框架的结构强度及散热效果作为前提条件,则较佳仍以选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底座为优先选择。
请参照图1所示,针对以金属材料所制成的现有马达框架的底座9为例提出说明,该底座9包含有一底板91及一轴管92。该底板91为金属材料所制成,且该底板91中央具有一套接部911;该轴管92具有一第一端921及一第二端922,该第一端921及第二端922皆为开放状。在实际进行组装时,该轴管92的第一端921组装于该底板91的套接部911,并必须额外利用一封闭件(未绘示)封闭该第一端921。借此,该底板91即可结合一框体(未绘示)以构成现有马达框架结构。
上述以金属材料所制成的现有马达框架的底座9虽可在构成马达框架结构后提供较佳的结构强度,只是在实际使用时仍具有以下诸多缺点:
1、结合稳固性不佳:该轴管92通常以紧配合方式组装于该底板91的套接部911,只是该底板91的套接部911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因热胀冷缩等因素而产生变形,导致该轴管92无法稳固紧配合于该套接部911内,造成该轴管92可能会自该底板91上松脱。
2、组装便利性不佳:该底板91与该轴管92的组装方式,主要是将该轴管92紧配合组装于该底板91上,由于组装过程中,必须考虑该轴管92的第一端921与该底板91的套接部911彼此之间的组装对位关系,因此,造成组装上的诸多不便;再者,当完成该轴管92的组装作业后,也必须额外利用该封闭件(未绘示)封闭该第一端921,故造成组装步骤过于繁琐复杂。
3、轴管垂直度不佳:当该底板91的套接部911或该轴管92的第一端921在制造完成后产生组装尺寸误差时,则该轴管92组装于该底板91的套接部911时,除会产生如同前述的容易脱落及组装不便等问题外,也会导致该轴管92相对于该底板91的水平面的垂直度不符合标准,因此,当该底座9结合定子及转子等构件组成一马达结构时,也容易影响该马达的产品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马达框架的底座,其主要的发明目的是改善前述以金属材料所制成的现有马达框架所具有的结合稳固性不佳、组装便利性不佳及轴管垂直度不佳等诸多缺点。
一种马达框架的底座,包含一底板及一轴管,该底板为金属板片,该底板中央具有一固定区域,该固定区域内包含一穿孔及一结合部,其中该固定区域在该穿孔以外的部位即为该结合部;该轴管为中空状的塑胶管体,该轴管一端形成一封闭端,另一端形成一开放端,该轴管的封闭端结合于该底板的固定区域,且该封闭端封闭该穿孔并包覆该结合部。借此,达到增加结合稳固性、组装便利性及提升产品品质等诸多功效。
所述封闭端区分为一第一包覆部及一第二包覆部,该第一包覆部及第二包覆部共同夹持该底板的结合部。借此,可进一步提升该轴管与该底板彼此之间的结合稳固性。
所述结合部包含形成于该穿孔的孔缘内侧的数个凸片,以及围绕且接邻该穿孔的一结合周缘,各该凸片的一端于径向上朝向该穿孔的中心方向水平延伸;又该封闭端的第一包覆部及第二包覆部较佳可包覆各该凸片及该结合周缘。借此,可利用各该凸片增加该轴管与该底板彼此之间的结合面积,并兼可有效防止该轴管于该穿孔内任意转动。
所述结合部包含形成于该穿孔的孔缘内侧的数个倾斜片,以及围绕且接邻该穿孔的一结合周缘,各该倾斜片的一端于径向上朝向该穿孔的中心方向倾斜延伸;又该封闭端的第一包覆部及第二包覆部较佳可包覆各该倾斜片及该结合周缘,且该封闭端的第二包覆部形成于该穿孔内侧。借此,同样可利用各该倾斜片增加该轴管与该底板彼此之间的结合面积,并兼可有效防止该轴管于该穿孔内任意转动,另也可有效减少该底座的整体轴向高度。
所述结合部包含形成于该穿孔的孔缘内侧的数个延伸片,以及围绕且接邻该穿孔的一结合周缘,各该延伸片一端轴向延伸而凸出于该底板的顶面,且各延伸片一端分别形成一扣钩;又该封闭端的第一包覆部及第二包覆部较佳可包覆各该延伸片、该结合周缘及各该扣钩,且该封闭端的第二包覆部形成于该穿孔内侧。借此,可利用各该扣钩进一步提升该底板与该轴管彼此之间的结合强度。
所述结合部另设有数个穿孔,以及围绕且接邻该穿孔的数个结合周缘,各该结合周缘相互连接;又该封闭端的第一包覆部及第二包覆部较佳可包覆各该结合周缘。借此,则具有精简结构的功效。
所述底板的底面相对于该固定区域的位置另形成一凹陷部,该第二包覆部埋入于该凹陷部内。借此,同样可达到减少该底座的整体轴向高度的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增加结合稳固性、组装便利性及提升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现有马达框架的底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2:现有马达框架的底座的组合剖视图。
图3: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的立体组合剖视图。
图4: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的平面组合剖视图。
图5: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的底板的立体外观图。
图6: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的立体组合剖视图。
图7: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的平面组合剖视图。
图8: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的底板的立体外观图。
图9: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的立体组合剖视图。
图10: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的平面组合剖视图。
图11: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的底板的立体外观图。
图12: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的立体组合剖视图。
图13: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的平面组合剖视图。
图14: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的底板的立体外观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本发明
1、2、3、4底座    10底板    11固定区域    12穿孔
13结合部       131凸片          132结合周缘       14通风孔
20轴管         21封闭端         211第一包覆部     212第二包覆部
22开放端       30底板           31固定区域        32穿孔
33结合部       331倾斜片        332结合周缘       40轴管
41封闭端       411第一包覆部    412第二包覆部     42开放端
50底板         51固定区域       52穿孔            53结合部
531延伸片      532结合周缘      533扣钩           60轴管
61封闭端       611第一包覆部    612第二包覆部     62开放端
70底板         71固定区域       72穿孔            73结合部
731结合周缘    74陷部           75透孔            80轴管
81封闭端       811第一包覆部    812第二包覆部     82开放端
背景技术
9底座         91底板        911套接部    92轴管
921第一端     922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3及4所示,揭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1,该底座1包含一底板10及一轴管20,其中:
该底板10为金属材料所制成的一板片,请配合参照图5所示,该底板10中央具有一固定区域11,该固定区域11为该底板10可供该轴管20结合的预定部位;又,该固定区域11内包含一穿孔12及一结合部13,其中该固定区域11于该穿孔12以外的部位即为该结合部13;于本实施例中,该结合部13包含形成于该穿孔12的孔缘内侧的数个凸片131,以及围绕且接邻该穿孔12的一结合周缘132,各该凸片131的一端于径向上朝向该穿孔12的中心方向水平延伸一预定距离,且各该凸片131的一端彼此之间呈不接触状态。又,该底板10较佳可于该固定区域11周边形成数个通风孔14,以便该底板10结合该轴管20构成该马达框架的底座1时,该底座1也可作为一般风扇的底座等用途。
该轴管20为呈中空状的塑胶管体,该轴管20一端形成一封闭端21,另一端形成一开放端22,且该封闭端21可进一步区分为一第一包覆部211及一第二包覆部212。该轴管20的封闭端21用以结合于该底板10的固定区域11,当该封闭端21结合于该固定区域11时,该封闭端21可透过该底板10的穿孔12而完全包覆该结合部13,并兼可配合封闭该穿孔12;又,其中该封闭端21的第一包覆部211可抵接该底板10的顶面,该第二包覆部212可抵接该底板10的底面,以便利用该第一包覆部211及第二包覆部212共同夹持该底板10的结合部13,以有效提升该轴管20与该底板10彼此之间的结合稳固性。
借助前述该底板10及该轴管20的结构特征,于实际组装时,主要是将该底板10预先置入一射出模具(未绘示)的一模穴内的预定位置,该模穴用以射出成型该轴管20;当该模穴注入塑料以一体射出成型该轴管20的过程中,该轴管20形成可结合于该固定区域11的该封闭端21,进而再利用该封闭端21封闭该穿孔12且同时一体包覆该结合部13;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封闭端21的第一包覆部211及第二包覆部212包覆各该凸片131及该结合周缘132,其中更可借助各该凸片131增加该轴管20与该底板10彼此之间的结合面积,并兼可有效防止该轴管20在该穿孔12内任意转动,以有效提升整体结合稳固性。
请参照图6及7所示,揭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2,该底座2包含一底板30及一轴管40,其中:
该底板30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底板10的结构特征大致相同,该底板30同样具有一固定区域31、一穿孔32及一结合部33等设计,其中针对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结构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又,请配合参照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底板30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底板10的差异仅在于:该结合部33包含形成于该穿孔32的孔缘内侧的数个倾斜片331,以及围绕且接邻该穿孔32的一结合周缘332,各该倾斜片331的一端于径向上朝向该穿孔32的中心方向倾斜延伸一预定距离,且各该倾斜片331的一端凸出于该底板30的顶面。
该轴管40同样具有一封闭端41及一开放端42等设计,且该封闭端41也可进一步区分为一第一包覆部411及一第二包覆部412,其中该轴管40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轴管20的结构特征大致相同,故不再赘述。
借助前述该底板30及该轴管40的结构特征,于实际组装时,同样可于该射出模具成型该轴管40的同时,将该轴管40的封闭端41一体包覆该结合部33且封闭该穿孔32,该封闭端41的第一包覆部411及第二包覆部412则共同包覆各该倾斜片331及该结合周缘332;本实施例中,除同样可借助该结合部33达到如同前述第一实施例的提升结合面积及防止该轴管40任意转动等优点外,由于各该倾斜片331呈倾斜设置状态,故该封闭端41的第二包覆部412可直接形成于该穿孔32内侧,并同样可配合该第一包覆部411夹持各该倾斜片331,使本实施例的第二包覆部412无须如同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包覆部212是凸出于该底板10的底面,以有效减少该底座2的整体轴向高度,进而可朝向轻薄化的方向设计。
请参照图9及10所示,揭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3,该底座3包含一底板50及一轴管60,其中:
该底板50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底板10的结构特征大致相同,该底板50同样具有一固定区域51、一穿孔52及一结合部53等设计,其中针对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结构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又,请配合参照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底板50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底板10的差异仅在于:该结合部53包含形成于该穿孔52的孔缘内侧的数个延伸片531,以及围绕且接邻该穿孔52的一结合周缘532,各该延伸片531一端以轴向延伸一预定距离且凸出于该底板50的顶面,且各延伸片531一端分别形成一扣钩533。
该轴管60同样具有一封闭端61及一开放端62等设计,且该封闭端61也可进一步区分为一第一包覆部611及一第二包覆部612,其中该轴管60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轴管20的结构特征大致相同,故不再赘述。
借助前述该底板50及该轴管60的结构特征,于实际组装时,同样可在该射出模具成型该轴管60的同时,将该轴管60的封闭端61一体包覆该结合部53且封闭该穿孔52,该封闭端61的第一包覆部611及第二包覆部612则共同包覆各该延伸片531、该结合周缘532及各扣钩533,且该封闭端61的第二包覆部612形成于该穿孔52内侧;本实施例中,除同样可借助该结合部53达到如同前述第二实施例的提升结合面积、防止该轴管60任意转动及减少轴向高度等优点外,由于各该延伸片531的一端分别形成该扣钩533,因此,可利用各该扣钩533更进一步提升该底板50与该轴管60彼此之间的结合强度,使该轴管60更不易自该底板50上脱落。
请参照图12及13所示,揭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4,该底座4包含一底板70及一轴管80,其中:
该底板70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底板10的结构特征大致相同,该底板70同样具有一固定区域71、一穿孔72及一结合部73等设计,其中针对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结构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又,请配合参照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底板70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底板10的差异仅在于:该固定区域71内除前述的单一穿孔72及该结合部73外,较佳可另增设数个穿孔72,其中该固定区域71在各该穿孔72以外的部位即为该结合部73,而该结合部73为围绕且接邻各该穿孔72的数个结合周缘731,各该结合周缘731彼此相互连接。又,该底板70的底面相对于该固定区域71的位置另可形成一凹陷部74。
该轴管80同样具有一封闭端81及一开放端82等设计,且该封闭端81也可进一步区分为一第一包覆部811及一第二包覆部812,其中该轴管80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轴管20的结构特征大致相同,故不再赘述。
借助前述该底板70及该轴管80的结构特征,于实际组装时,同样可在该射出模具成型该轴管80的同时,将该轴管80的封闭端81一体包覆该结合部73且封闭各该穿孔72,该封闭端81的第一包覆部811及第二包覆部812共同包覆各该结合周缘731;另外,该底板70也可在该固定区域71周边形成数个透孔75,以便在射出成型过程中,可利用各该透孔75于该轴管80的外周面形成如图12及13所示的阶层状凸缘设计;本实施例中,仅利用各该穿孔72的简易结构设计,而无须设计如同前述各实施例的凸片131、倾斜片331或延伸片531等构件,即可达到如同前述第二及第三实施例的提升结合面积及防止该轴管80任意转动等诸多优点,故具有精简结构的功效;另借助该底板70的凹陷部74设计,则该第二包覆部812可埋入于该凹陷部74内,而同样可有效减少该底座4的整体轴向高度。
如上所述,借助上述本发明各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1、2、3、4的结构设计,本发明主要是在塑胶材料所制成的轴管20、40、60、80射出成型的过程中,可同时包覆该底板10、30、50、70的预定部位,以构成该底座1、2、3、4的结构,因此,本发明确实可以达到如下所述的诸多功效:
1、增加结合稳固性:由于该轴管20、40、60、80是借助该封闭端21、41、61、81一体包覆该底板10、30、50、70的结合部13、33、53、73,因此,该轴管20、40、60、80确可稳固结合于该底板10、30、50、70上,而不会任意脱落。
2、组装便利性佳:借助前述该底板10、30、50、70的结合部13、33、53、73的各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底板10、30、50、70与轴管20、40、60、80彼此之间的结合方式,主要是在一体射出成型该轴管20、40、60、80的同时,也一并包覆该结合部13、33、53、73,因此,于整体组装过程中,无须考虑该轴管20、40、60、80与该底板10、30、50、70的结合部13、33、53、73彼此之间的组装对位关系;再者,当该轴管20、40、60、80形成该封闭端21、41、61、81时,也可同时封闭各该穿孔12、32、52、72,故可有效降低组装作业的困难度。
3、提升产品品质:由于该轴管20、40、60、80是一体射出成型结合于该底板10、30、50、70上,故该轴管20、40、60、80相对于该底板10、30、50、70的水平面的垂直度容易符合标准,借此,当该底座1、2、3、4结合定子及转子等构件组成一马达结构,即可有效提升该马达的产品品质。

Claims (9)

1.一种马达框架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个底板,为金属板片,该底板中央具有一个固定区域,该固定区域内包含一个穿孔及一个结合部,其中该固定区域于该穿孔以外的部位即为该结合部,该结合部包含形成于该穿孔的孔缘内侧的数个凸片,以及围绕且接邻该穿孔的一个结合周缘,各该凸片的一端在径向上朝向该穿孔的中心方向水平延伸;及
一个轴管,为中空状的塑胶管体,该轴管一端形成封闭端,另一端形成开放端,该轴管的封闭端结合于该底板的固定区域,且该封闭端封闭该穿孔并包覆该结合部,该封闭端区分为一个第一包覆部及一个第二包覆部,该第一包覆部及第二包覆部共同夹持该底板的结合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框架的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封闭端的第一包覆部及第二包覆部包覆各该凸片及该结合周缘。
3.一种马达框架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个底板,为金属板片,该底板中央具有一个固定区域,该固定区域内包含一个穿孔及一个结合部,其中该固定区域于该穿孔以外的部位即为该结合部,该结合部包含形成于该穿孔的孔缘内侧的数个倾斜片,以及围绕且接邻该穿孔的一个结合周缘,各该倾斜片的一端在径向上朝向该穿孔的中心方向倾斜延伸;及
一个轴管,为中空状的塑胶管体,该轴管一端形成封闭端,另一端形成开放端,该轴管的封闭端结合于该底板的固定区域,且该封闭端封闭该穿孔并包覆该结合部,该封闭端区分为一个第一包覆部及一个第二包覆部,该第一包覆部及第二包覆部共同夹持该底板的结合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框架的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封闭端的第一包覆部及第二包覆部包覆各该倾斜片及该结合周缘,且该封闭端的第二包覆部形成于该穿孔内侧。
5.一种马达框架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个底板,为金属板片,该底板中央具有一个固定区域,该固定区域内包含一个穿孔及一个结合部,其中该固定区域于该穿孔以外的部位即为该结合部,该结合部包含形成于该穿孔的孔缘内侧的数个延伸片,以及围绕且接邻该穿孔的一个结合周缘,各该延伸片一端轴向延伸而凸出于该底板的顶面,且各延伸片一端分别形成一个扣钩;及
一个轴管,为中空状的塑胶管体,该轴管一端形成封闭端,另一端形成开放端,该轴管的封闭端结合于该底板的固定区域,且该封闭端封闭该穿孔并包覆该结合部,该封闭端区分为一个第一包覆部及一个第二包覆部,该第一包覆部及第二包覆部共同夹持该底板的结合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框架的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封闭端的第一包覆部及第二包覆部包覆各该延伸片、该结合周缘及各该扣钩,且该封闭端的第二包覆部形成于该穿孔内侧。
7.一种马达框架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个底板,为金属板片,该底板中央具有一个固定区域,该固定区域内包含一个穿孔及一个结合部,其中该固定区域于该穿孔以外的部位即为该结合部,该结合部另设有数个穿孔,以及围绕且接邻该穿孔的数个结合周缘,各该结合周缘相互连接;及
一个轴管,为中空状的塑胶管体,该轴管一端形成封闭端,另一端形成开放端,该轴管的封闭端结合于该底板的固定区域,且该封闭端封闭该穿孔并包覆该结合部,该封闭端区分为一个第一包覆部及一个第二包覆部,该第一包覆部及第二包覆部共同夹持该底板的结合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框架的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封闭端的第一包覆部及第二包覆部包覆各该结合周缘。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马达框架的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底板的底面相对于该固定区域的位置另形成一个凹陷部,该第二包覆部埋入于该凹陷部内。
CN2008101834698A 2008-12-17 2008-12-17 马达框架的底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529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834698A CN101752933B (zh) 2008-12-17 2008-12-17 马达框架的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834698A CN101752933B (zh) 2008-12-17 2008-12-17 马达框架的底座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2933A CN101752933A (zh) 2010-06-23
CN101752933B true CN101752933B (zh) 2012-05-23

Family

ID=42479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346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52933B (zh) 2008-12-17 2008-12-17 马达框架的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529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54201A1 (de) * 2009-11-21 2011-05-26 Vorwerk & Co. Interholding Gmbh Standfuß, insbesondere für eine Tisch-Küchenmaschine
CN105782116B (zh) * 2014-12-24 2017-12-26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风扇、扇框及扇框的制造方法
CN113572284B (zh) * 2021-09-27 2021-12-21 太仓市华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马达基座及马达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419879A (en) * 2003-03-24 2004-10-01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Assembly of base and axial tube for a moto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419879A (en) * 2003-03-24 2004-10-01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Assembly of base and axial tube for a motor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289910A 2004.10.1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2933A (zh) 201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2933B (zh) 马达框架的底座
CN201574978U (zh) 风扇框座
JP2004248496A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そのブラシレスモータ用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04753217B (zh) 一种电动机用拼装减震转子结构
CN201435637Y (zh) 马达框架的底座
CN202260696U (zh) 马达转子
CN102425967A (zh) 一种薄形化复合毛细组织及其成型方法和应用
CN103388953A (zh) 用于冰箱的门体及其装配方法和具有该门体的冰箱
CN202769181U (zh) 马达底座
CN110678046A (zh) 薄型集成结构均温板
CN102138043B (zh) 家用电器,特别是抽油烟机或者烹调器具,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CN103659163A (zh) 扇轮的制造方法
CN102022382B (zh) 风扇框座及具有该风扇框座的散热风扇
CN2934525Y (zh) 组合式框架结构
CN112344627A (zh) 一种冰箱玻璃门体
CN216054094U (zh) 一种粘结钕铁硼磁体及应用该磁体的转子组件
CN212478352U (zh) 一种建筑装潢用电视机背景装饰板
CN202260936U (zh) 具有轴向气隙的马达
CN211307141U (zh) 一种一体成型高压发泡工艺的植物生长箱
CN109915417A (zh) 引风机的蜗壳组件及引风机
CN208755541U (zh) 一种模特道具的肩部结构
CN206302554U (zh) 预埋焊片的扬声器盆架
CN105059755A (zh) 一种酒坛封装装置
CN203454556U (zh) 用于冰箱的门体和具有该门体的冰箱
CN220080593U (zh) 建筑墙体保温装饰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23

Assignee: SUNON ELECTRONICS (KUNSHAN) Co.,Ltd.

Assignor: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3990000343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Base of motor fram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30625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he new Taiwan China Ya Lu Kaohsiung City No. 30 Lane 296

Patentee after: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Are China Taiwan Lingya Kaohsiung No. 120 12 floor 1

Patentee before: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Ltd.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23

Assignee: SUNON ELECTRONICS (KUNSHAN) Co.,Ltd.

Assignor: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8990000122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Base of motor fram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80508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