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2660B - 电气装置的机壳及天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气装置的机壳及天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2660B
CN101752660B CN200910007532.7A CN200910007532A CN101752660B CN 101752660 B CN101752660 B CN 101752660B CN 200910007532 A CN200910007532 A CN 200910007532A CN 101752660 B CN101752660 B CN 1017526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ase portion
cover
hole
screw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75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52660A (zh
Inventor
佐藤久一
铃木弘
镰田谦一
加藤隆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52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2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526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26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2Housings not intimately mechanically associated with radiating elements, e.g. radome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能够实现外螺纹等连结部所贯通的孔中的防水性、气密性、及罩和基部之间的间隙中的防水性、气密性。天线装置(1)具有:基部(3);罩(4),覆盖在基部(3)的上方;垫圈(2),载置在基部(3)的上表面,夹在罩(4)的下端部和基部(3)之间;电路基板(5),被收容在基部(3)和罩(4)所包围的内部空间;连结螺钉(9),从基部(3)的下表面到上表面贯通基部(3),并以与罩(4)的内侧连结且旋合到基部的下表面而将基部引到罩(4)侧的方式紧固;密封件(21),与垫圈一体形成,在基部的上表面上方包围连结螺钉所贯通的贯通孔(32);盖罩(47),以包围连结螺钉和罩的部分的方式设置在罩的内表面,并推压密封件。

Description

电气装置的机壳及天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装置的机壳及天线装置,尤其是关于防水性及气密性优良的机壳及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天线装置等电气装置中,在机壳的内侧收容有电路基板,电路基板在机壳内被支承,作为机壳是用于组装基部和罩的部件,基部设置成板状,罩的下部开口,罩覆盖基部,罩的开口被基部堵塞(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将罩固定在基部时,使用螺钉结合部。即,在罩的内表面形成有内螺纹,在基部上形成有贯通孔,外螺纹的轴部通过该贯通孔,该轴部与内螺纹螺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为提高机壳的气密性、防水性,使用橡胶制的衬垫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即,橡胶制的衬垫部件从基部的下表面覆盖外周部分,在衬垫部件和基部被组装的状态下,嵌入罩的下部开口。衬垫部件的外周部分被夹在罩的内表面下端部和基部的外周部分之间,从而提高机壳的气密性、防水性。
使用衬垫部件的情况下,通过该衬垫部件保障螺纹孔的防水性、气密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也就是,外螺纹的轴部从下向上穿过衬垫部件及基部,并且外螺纹的头部旋合在衬垫部件的下表面,外螺纹的轴部与罩的内表面的内螺纹螺合。通过紧固外螺纹,衬垫部件及基部被引到罩侧,由于在外螺纹的头部和基部的下表面之间夹有衬垫部件,所以能够保障螺纹孔的防水性、气密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02031号公报
但是,紧固外螺纹时,外螺纹的头部被压接到衬垫部件上,在螺纹孔的周围衬垫部件被压缩。这样,衬垫部件变形时,基部被引向罩侧的力变弱。由此,衬垫部件的外周部分几乎不被压缩,罩的内表面下部和基部的外周部分之间存在间隙,导致这部分的气密性、防水性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实现外螺纹等连结部所贯通的孔中的防水性、气密性、及罩和基部之间的间隙中的防水性、气密性。
为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电气装置的机壳,其具有:基部;罩,覆盖在上述基部的上方;垫圈,载置在上述基部的上表面,夹在上述罩的下端部和上述基部之间;连结部,从上述基部的下表面到上表面贯通上述基部,以与上述罩的内侧连结且将上述基部引到上述罩侧的方式紧固;密封件,与上述垫圈一体形成,在上述基部的上表面上方包围上述连结部所贯通的贯通孔;盖罩,以包围连结上述连结部和上述罩的部分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罩的内表面,并推压上述密封件。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其具有:基部;罩,覆盖在上述基部的上方;垫圈,载置在上述基部的上表面,夹在上述罩的下端部和上述基部之间;电路基板,其收容在上述基部和上述罩所包围的内部空间中;连结部,从上述基部的下表面到上表面贯通上述基部,以与上述罩的内侧连结且将上述基部引到上述罩侧的方式紧固;密封件,与上述垫圈一体形成,在上述基部的上表面上方包围上述连结部所贯通的贯通孔;盖罩,以包围连结上述连结部和上述罩的部分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罩的内表面,并推压上述密封件。
根据上述说明,由于垫圈被夹在罩的下端部和基部之间,所以能够提高罩和基部之间的间隙中的防水性、气密性。另外,密封件包围连结部所贯通的贯通孔并设置在基部的上表面,盖罩以包围连结部和罩的连结部的方式设置,由于该盖罩推压密封件,所以能够提高连结部的贯通孔中的防水性、气密性。
而且,由于连结部旋合到基部的下表面并将基部引到罩侧,所以能够以强力压缩垫圈及密封件的双方。由此,不会导致连结部的贯通孔中的防水性、气密性降低,也不会导致罩和基部之间的间隙中的防水性、气密性降低。
另外,由于垫圈和密封件被一体形成,在组装时将垫圈设置在基部的上表面,也设置密封件,能够削减组装的成本及时间。
优选,上述机壳还具有:螺纹固定部,从上述罩的内表面向上述贯通孔延伸,并被上述盖罩包围。上述连结部为外螺纹,该外螺纹的轴部贯穿上述贯通孔并与螺纹固定部螺合,并且该外螺纹的头部旋合到上述基部的下表面。上述基部的上表面侧中的上述贯通孔的开口部扩开成锥状,上述螺纹固定部的前端进入上述基部的上表面侧中的上述贯通孔的开口部,并与该开口部的锥面抵接。
另外,上述天线装置还具有:螺纹固定部,从上述罩的内表面向上述贯通孔延伸,并被上述盖罩包围。上述连结部为外螺纹,该外螺纹的轴部贯穿上述贯通孔并与螺纹固定部螺合,并且该外螺纹的头部旋合到上述基部的下表面。上述基部的上表面侧中的上述贯通孔的开口部扩开成锥状,上述螺纹固定部的前端进入上述基部的上表面侧中的上述贯通孔的开口部,并与该开口部的锥面抵接。
根据上述说明,由于螺纹固定部的前端进入贯通孔的开口部,与该开口部的锥面抵接,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连结部的贯通孔中的防水性、气密性。另外,也能够提高罩和基部之间的定位效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连结部的贯通孔中的防水性、气密性、及罩和基部之间的间隙中的防水性、气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同实施方式中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同实施方式中的天线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4是表示变形例中的天线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5是表示其他变形例中的天线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6是表示其他变形例中的天线装置的纵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天线装置
2垫圈
3基部
4罩
5电路基板
9连结螺钉
10机壳
21密封件
32贯通孔
33圆锥面
42螺纹固定部
47盖罩
91轴部
92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但是,在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为实施本发明,在技术上增加优选的各种限定,但以下的实施方式及图示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从斜上观察时的天线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从斜下观察时的天线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天线装置1的纵剖视图。作为电气装置的天线装置1是安装在汽车的顶棚、交通工具的顶棚及其他设置位置的部件。
该天线装置1具有机壳10及2张电路基板5,这些电路基板被收容在机壳10内。在电路基板5上组装入分波电路及增幅电路等。2张电路基板5中的一个是AM/FM用的基板,另一个是GSM用的基板。可由这些电路基板5处理的电波的方式、规格不限于AM/FM、GSM,也可以是其他的方式。
在机壳10中,垫圈2被安装在板状的基部3的上表面的缘部分,罩4覆盖基部3的上方,橡胶制的垫圈2夹在罩4和基部3之间,通过外螺纹即连结螺钉9接合罩4和基部3。由此,形成由罩4和基部3包围的内部空间,电路基板5被收容在该内部空间。
基部3形成为长圆状。在基部3的下表面以凸状设置有插入部6,从插入部6的突端到基部3的上表面,贯通有配线用孔7。在该配线用孔7中贯穿有配线。
在基部3的上表面以凸状设置有凸部8。凸部8沿着基部3的上表面的缘形成为框状。另一方面,垫圈2形成为环状,凸部8嵌入垫圈2,垫圈2包围凸部8并载置在基部3的上表面。
基部3、插入部6及凸部8一体形成。基部3、插入部6及凸部8由导电性材料构成,尤其由锌这种金属材料构成。
罩4形成为圆锥状,罩4的下侧开口。在罩4的头顶部设置有支承金属部件45,该支承金属部件45上安装有棒状的天线元件。
基部3为进入式嵌入罩4的开口,其开口被基部3闭塞。在罩4的内表面,在下部开口附近,形成有阶梯部41。阶梯部41沿着罩4的下部开口形成为环状。垫圈2夹在该阶梯部41和基部3的上表面缘部之间。由垫圈2保持防水性、气密性。
电路基板5以立在凸部8的内侧即基部3的上表面的状态被收容在罩4内。在基部3的上表面前侧,左右一对肋部62设置成凸状,在基部3的上表面后侧,左右一对肋部66设置成凸状。电路基板5的下端的前端部51夹在一对肋部62间,电路基板5的下端的后端部54夹在一对肋部66间,由此电路基板5被保持成立设的状态。此外,左右一对肋部62成为一组,共设置二组,左右一对肋部66成为一组,共设二组,2张电路基板5相互平行并立设在基部3的上表面。
在电路基板5的前端部51及一对肋部62的上方载置有弹性片22,电路基板5的前端部51及弹性片22被罩4的内表面上凸设的推压部43推压在基部3侧。同样,在电路基板5的后端部54及一对肋部66的上方载置有弹性片23,电路基板5的后端部54及弹性片23被罩4的内表面上凸设的推压部44推压,由此固定电路基板5。弹性片22、23与垫圈2一体形成。
立设的电路基板5的上端部被罩4的内表面的支承部46支承。另外,在电路基板5的上端部安装有端子58,该端子58与支承金属部件45接触。
在基部3的上表面即凸部8的内侧,左右一对台座31设置成凸状。左右一对贯通孔32从基部3的下表面到台座31的头顶面贯通有基部3。台座31的头顶面侧中的贯通孔32的开口部扩开成圆锥状,在该贯通孔32的开口部形成有圆锥面33。另一方面,在罩4的内表面形成有左右一对螺纹固定部42,筒状的螺纹固定部42从罩4的内表面向贯通孔32延伸,螺纹固定部42的前端位于与贯通孔32对应的位置。螺纹固定部42的前端部进入台座31的头顶面侧的贯通孔32的开口部,与其开口部的圆锥面33抵接。此外,在螺纹固定部42的前端安装有橡胶制的O(オ一)形环,也可在螺纹固定部42的前端和圆锥面33之间夹入O形环。
另外,在螺纹固定部42的内表面,通过后述的组装方法形成有内螺纹。另一方面,连结螺钉9通过螺纹固定部42与罩4的内表面连结。即,连结螺钉9的轴部91从基部3的下方贯穿贯通孔32,与螺纹固定部42螺合。连结螺钉9的头部92在贯通孔32的周围旋合到基部3的下表面。通过紧固连结螺钉9的轴部91,基部3从连结螺钉9的头部92被引到罩4侧。由此,垫圈2及弹性片22、23被压缩。由于在连结螺钉9的头部92和基部3的下表面没有夹入橡胶弹性体,所以通过连结螺钉9的紧固力就能够强力地压缩垫圈2及弹性片22、23。
在基部3被罩4覆盖的状态下,圆锥状的罩4的中心线相对于基部3的上表面倾斜。而且,螺纹固定部42的中心线相对于圆锥状的罩4的中心线平行,连结螺钉9的轴部91的轴心相对于罩4的中心线大致平行。
在台座31的周围即基部3的上表面,形成有隆起部34。隆起部34从基部3的上表面隆起,隆起部34的高度与凸部8的高度相等,隆起部34与凸部8相连。在台座31的前后形成有倾斜面35。倾斜面35以从基部3的上表面缘部到隆起部34的头顶面横切凸部8的方式设置。倾斜面35以从基部3的上表面缘部向隆起部34的头顶面升高的方式倾斜。
台座31被框状的密封件21包围。密封件21以从垫圈2向其内侧延伸的方式设置。密封件21为橡胶制,并与垫圈2一体形成。密封件21载置在倾斜面35上横切凸部8,并载置在隆起部34的头顶面,在与台座31的侧面抵接的状态下包围台座31。通过将台座31嵌入密封件21,贯通孔32也被密封件21包围。
另一方面,在罩4的内表面形成有左右一对盖罩47。螺纹固定部42设置在盖罩47内,盖罩47包围螺纹固定部42,并且盖罩47的下侧开口。台座31进入盖罩47的下部开口,盖罩47的下端与密封件21压接。盖罩47和密封件21的压接是通过紧固连结螺钉9而形成。密封件21被盖罩47压缩,由此保证贯通孔32的周围的防水性、气密性。
对该天线装置1及机壳10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电路基板5立设在基部3的上表面,将电路基板5的前端部51插入肋部62和肋部62之间,将后端部54插入肋部66和肋部66之间。
其次,将基部3的凸部8嵌入垫圈2,在凸部8的周围将垫圈2载置在基部3的上表面。此时,调整垫圈2的圆周方向上的位置,将弹性片22载置在肋部62及电路基板5的前端部51的上方,并且将弹性片23载置在肋部66及电路基板5的后端部54的上方,并将台座31嵌入密封件21并将密封件21配置在台座31的周围。由于弹性片22、23及密封件21与垫圈2成为一体,所以在组装垫圈2时,确定弹性片22、23及密封件21的位置。由此,组装性提高。
其次,用罩4从电路基板5的上方覆盖,将基部3嵌入罩4的下部开口。由此,将垫圈2夹入罩4的内侧的阶梯部41和基部3之间,将弹性片22夹入电路基板5的前端部51和推压部43之间,将弹性片23夹入电路基板5的后端部55和推压部44之间,将密封件21夹入盖罩47的下端和基部3的上表面之间。通过将基部3嵌入罩4的下部开口,由此电路基板5的上端部被支承部46支承,端子58与支承金属部件45接触,另外,螺纹固定部42的前端朝向贯通孔32的上侧开口部。
其次,将连结螺钉9从基部3的下方贯穿贯通孔32,并将连结螺钉9紧固到螺纹固定部42。连结螺钉9使用例如自攻螺钉,通过与螺纹固定部42螺合,在螺纹固定部42的内表面形成内螺纹并紧固。由此,将罩4引到基部3的上表面,使弹性片22、23、密封件21及垫圈2压缩,并且使螺纹固定部42的前端进入贯通孔32的上侧开口并与圆锥面33接触。通过将盖罩47压接到密封件21,由此封闭连结螺钉9的周围,通过将阶梯部41压接到垫圈2,由此封闭罩4的下端部和基部3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另外,电路基板5的端部51、54被推压部43、44推压到基部3,由此固定电路基板5的下部。
之后,在支承金属部件45安装天线元件,做成天线装置1。
将该天线装置1安装到汽车的顶棚及其他的设置位置时,在设置面上加工孔部,插入部6插入该孔部,并将基部3载置在设置面上,并将插入部6固定在孔部上。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连结螺钉9的头部92旋合到基部3的下表面,并将基部3引到罩4侧,从而以强力压缩垫圈2及密封件21的双方。也就是,连结螺钉9的紧固力不被减轻地被用于垫圈2及密封件21的压缩。由此,不会导致贯通孔32中的防水性、气密性降低,也不会导致罩4和基部3之间的间隙中的防水性、气密性降低。
另外,密封件21与垫圈2一体形成,由此确保贯通孔32中的防水性、气密性。由此,在组装时,不需要将液状的硅橡胶涂布到贯通孔32的周围之后使硅橡胶干燥的工序。由此,能够实现组装的成本、时间削减。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良和设计上的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密封件21载置在隆起部34的上方,但如图4所示,密封件21也可以载置在台座31的上方。另外,如图5所示,也可以不设置台座31及隆起部34。另外,如图6所示,也可以不设置台座3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连结部为外螺纹,但也可以是铆钉。该情况下,代替图3所示的螺纹固定部42,铆钉形成在罩4的内表面,该铆钉从罩4的内表面向下方延伸。该铆钉从上向下贯穿贯通孔32,铆钉的前端部被铆接。通过使铆钉的前端部变形,由此该前端部在贯通孔32的周围旋合到基部3的下表面。铆接铆钉时,将基部3推压到罩4侧,使垫圈2、密封件21及弹性片22、23。

Claims (4)

1.一种电气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具有:
基部;
罩,其覆盖在上述基部上;
垫圈,其载置在上述基部的上表面,并夹在上述罩的下端部和上述基部之间;
连结部,其从上述基部的下表面到上表面贯通上述基部,并以与上述罩的内侧连结且将上述基部引到上述罩侧的方式紧固;
密封件,其与上述垫圈一体形成,并在上述基部的上表面上方包围上述连结部所贯通的贯通孔;
盖罩,其以将上述连结部和上述罩的连结部分包围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罩的内表面,并推压上述密封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结部和上述罩的连结部分包括螺纹固定部,该螺纹固定部从上述罩的内表面向上述贯通孔延伸,并被上述盖罩包围,
上述连结部为外螺纹,该外螺纹的轴部贯穿上述贯通孔并与螺纹固定部螺合,且该外螺纹的头部旋合到上述基部的下表面,
上述基部的上表面侧中的上述贯通孔的开口部扩开成锥状,上述螺纹固定部的前端进入上述基部的上表面侧中的上述贯通孔的开口部,并与该开口部的锥面抵接。
3.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基部;
罩,其覆盖在上述基部上;
垫圈,其载置在上述基部的上表面,并夹在上述罩的下端部和上述基部之间;
电路基板,其收容在上述基部和上述罩所包围的内部空间中;
连结部,其从上述基部的下表面到上表面贯通上述基部,并以与上述罩的内侧连结且将上述基部引到上述罩侧的方式紧固;
密封件,其与上述垫圈一体形成,并在上述基部的上表面上方包围上述连结部所贯通的贯通孔;
盖罩,其以将上述连结部和上述罩的连结部分包围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罩的内表面,并推压上述密封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结部和上述罩的连结部分包括螺纹固定部,该螺纹固定部从上述罩的内表面向上述贯通孔延伸,并被上述盖罩包围,
上述连结部为外螺纹,该外螺纹的轴部贯穿上述贯通孔并与螺纹固定部螺合,并且该外螺纹的头部旋合到上述基部的下表面,
上述基部的上表面侧中的上述贯通孔的开口部扩开成锥状,上述螺纹固定部的前端进入上述基部的上表面侧中的上述贯通孔的开口部,并与该开口部的锥面抵接。
CN200910007532.7A 2008-12-04 2009-02-17 电气装置的机壳及天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526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09594 2008-12-04
JP2008309594A JP4525823B2 (ja) 2008-12-04 2008-12-04 電気装置のキャビネット及びアンテ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2660A CN101752660A (zh) 2010-06-23
CN101752660B true CN101752660B (zh) 2012-12-19

Family

ID=42194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753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52660B (zh) 2008-12-04 2009-02-17 电气装置的机壳及天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094085B2 (zh)
JP (1) JP4525823B2 (zh)
CN (1) CN101752660B (zh)
DE (1) DE1020090184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10290B4 (de) * 2011-02-03 2016-12-29 Blaupunkt Antenna Systems Gmbh & Co. Kg Antennengehäuse, insbesondere mit Halterung
CN102496770A (zh) * 2011-11-24 2012-06-13 蒋小平 汽车顶置天线安装底座密封装置
US9413062B2 (en) * 2013-12-07 2016-08-09 Ethertronics, Inc. Mounting flange for installation of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JP5937147B2 (ja) * 2014-06-26 2016-06-22 原田工業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ユニット
US9941579B2 (en) * 2015-06-04 2018-04-10 Armstrong Aerospace, Inc. Equipment mounting device
DE102015015034B4 (de) * 2015-11-23 2023-04-27 Baumer Electric Ag Sensoranordnung
DE102016005556A1 (de) * 2016-05-06 2017-11-09 Heinz Lindenmeier Satellitenempfangsantenne unter einer Antennenschutzhaube
CN112186572B (zh) * 2020-10-13 2022-04-01 山东万盛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配电箱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6902A (zh) * 2003-09-26 2006-11-01 歌拉利旺株式会社 汽车用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74230B2 (ja) * 1997-03-31 2005-07-20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平面アンテナ
JP3050849B2 (ja) * 1998-08-20 2000-06-12 日本アンテナ株式会社 多周波用アンテナ
ITVI20020212A1 (it) * 2002-10-15 2004-04-16 Calearo Srl Antenna veicolare a schermatura perfezionata.
US6930643B2 (en) * 2003-11-03 2005-08-16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Antenna module assembly
US7333065B2 (en) * 2005-11-10 2008-02-19 Receptec Holdings, Llc Modular antenna assembly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US7710333B2 (en) * 2006-05-19 2010-05-04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Fastening and connection apparatus for a panel-mounted vehicle antenna module
US7492319B2 (en) * 2006-09-22 2009-02-17 Laird Technologies, Inc. Antenna assemblies including standar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and captured retainers and fastener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6902A (zh) * 2003-09-26 2006-11-01 歌拉利旺株式会社 汽车用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9018486A1 (de) 2010-06-24
US8094085B2 (en) 2012-01-10
CN101752660A (zh) 2010-06-23
JP2010136070A (ja) 2010-06-17
JP4525823B2 (ja) 2010-08-18
US20100141534A1 (en) 2010-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2660B (zh) 电气装置的机壳及天线装置
JP5316875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の取付構造、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8317544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shielding shell
CN107534227B (zh) 连接器
CN103291717B (zh) 用于不漏流体地附接到片状金属部件的功能元件、构件组件和方法
US8585415B2 (en) Shielding braid termination for a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KR101398266B1 (ko) 휴대폰의 방수 방법 및 구조
JP4015372B2 (ja) 電線のシールド構造
KR20140001247A (ko) 그로밋
CN107305988A (zh) 连接器和带连接器的单元
US8072385B2 (en) Circuit substrate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antenna apparatus
US20150303611A1 (en) Shielded connector
US7946886B1 (en) Contact of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CN109149147A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接触件
CN201061039Y (zh) 编织屏蔽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接头
JP2905654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KR200479340Y1 (ko) 볼트결합용 실링와셔
JP2005158580A (ja) アース電線接続構造
JP2005142472A (ja) 電気機器収納箱における電線貫通部の防水構造
US837890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antenna apparatus
US6149461A (en) Solderless coaxial cable termination mounting device
CN211655665U (zh) 密封装置及自行走设备
WO2013021561A1 (en) Earth terminal
CN213938483U (zh) 外壳结构
CN103166040B (zh) 可拆式防水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