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6534B -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打环器机构 - Google Patents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打环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36534B
CN101736534B CN200910221545.4A CN200910221545A CN101736534B CN 101736534 B CN101736534 B CN 101736534B CN 200910221545 A CN200910221545 A CN 200910221545A CN 101736534 B CN101736534 B CN 1017365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looper device
lubricating oil
wire
c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15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36534A (zh
Inventor
村井健二
杉山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36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6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36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653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00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ornamental pattern seams,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reinforcing openings, or for fastening articles, e.g. buttons, by sewing
    • D05B3/06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ornamental pattern seams,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reinforcing openings, or for fastening articles, e.g. buttons, by sewing for sewing buttonhol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7/00Loop takers, e.g. loopers
    • D05B57/06Loop takers, e.g. loopers for overedge-stitch sew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71/00Lubric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纽扣孔缝纫机的打环机构,其可以防止污染缝线。其具有两个打环器、两个拉线器、可旋转地被支撑的打环器基座、打环器安装台以及拉线凸轮,前述打环器安装台以使各打环器及各拉线器与缝针的上下移动路径接近/分离而移动的方式,可摆动地支撑在打环器基座上,前述拉线凸轮具有两个凸轮,该凸轮可摆动地支撑在打环器基座上,并且与各拉线器的抵接部抵接,将润滑油供给体固定安装在打环器基座上,前述润滑油供给体通过打环器安装台的摆动与各拉线器的抵接部抵接,涂敷润滑油。

Description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打环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打环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例如如专利文献1记载,已知一种打环器机构,其在圆头孔锁边缝纫机的缝纫机底座部内,配置在针棒正下方的位置,且可以与针棒同心旋转地被支撑。
对于现有的打环器机构,如图12所示。
打环器机构100具有:打环器基座(图示略);打环器安装台102,其在打环器基座的上部,利用朝向水平方向的支撑轴101而向左右方向进行摆动;以及拉线凸轮103,其与打环器安装台102并列设置,利用支撑轴101进行摆动。
并且,在打环器安装台102上,隔着缝针的上下移动路径而在左右两侧设置打环器(图示略),在各打环器附近分别配置拉线器106、107。在上述拉线凸轮103上,设置向上方延伸出的左右一对凸轮部104、105,打环器安装台102和拉线凸轮103,与缝针的上下移动同步,以彼此相反的相位,错位地进行摆动。
另一方面,各拉线器106、107轴支撑在打环器安装台102上,并且,以该支撑轴为中心,在半径方向的一侧延伸设置用于扩张缝线的线环的缝线勾挂部106a、107a,在其相反侧设置与拉线凸轮的各凸轮部104、105抵接的抵接部106b、107b。并且,在缝制时,通过使打环器安装台102和拉线凸轮103以彼此相反的相位进行摆动,在拉线器106的缝线勾挂部106a靠近缝针时,使其抵接部106b与拉线凸轮103的凸轮部104抵接,施加缝线勾挂部106a的摆动,使打环器捕捉到的缝线的线环扩张。另外,同样地,在拉线器107的缝线勾挂部107a与缝针接近时,其抵接部107b与拉线器103的凸轮部105抵接,施加缝线勾挂部107a的转动,使打环器捕捉到的缝线的线环扩张。
在上述现有的打环器机构100中,由于各拉线器106、107的抵接部106b、107b反复与拉线凸轮103的凸轮部104、105滑动接触,所以为了防止磨损及确保动作顺滑性,必须进行润滑油供给。
因此,一般用手向前述滑动接触部供给润滑油。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打环器机构100中,沿各凸轮部104、105,在拉线凸轮103的一个平面上形成润滑油的供给槽108、109,利用拉线凸轮103摆动时的离心力,将从油芯110供给的润滑油进一步通过各供给槽108、109,供给至上方的各凸轮部104、105。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7-0613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为了用手供给润滑油,需要将缝纫机底座内的打环器机构打开而进行复杂的作业,显著降低作业效率。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打环器机构100中,因为是通过沿大致上下方向形成的供给槽108、109,向各凸轮部104、105进行润滑油供给的构造,所以存在由于拉线凸轮103的摆动动作的离心力而使润滑油向该凸轮103上方飞溅的问题。并且,在拉线凸轮103的上方配置针板(图示略),在穿过针板的缝线上会附着润滑油,污染被缝制物,其结果,会出现品质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防止作业效率降低,或抑制润滑油的附着。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为一种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打环器机构,其具有:两个打环器,其捕捉缝线而形成线环;两个拉线器,其使前述缝线的线环扩张;打环器基座,其在缝针的下方,以沿铅直方向的中心线为基准,可旋转地被支撑;打环器安装台,其使前述各打环器及各拉线器隔着缝针的上下移动路径而相对配置,并且,该打环器安装台可摆动地支撑在前述打环器基座上,以使前述各打环器及各拉线器与前述缝针的上下移动路径接近/分离移动;以及拉线凸轮,其具有两个凸轮部,该凸轮部可摆动地支撑在前述打环器基座上,并且与前述各拉线器的抵接部抵接,拉线凸轮向前述各拉线器施加用于扩张前述线环的转动动作,前述拉线凸轮对向前述缝针前进移动的一个拉线器施加转动动作,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打环器基座上固定安装润滑油供给体,该润滑油供给体通过前述打环器安装台的摆动,与前述各拉线器的抵接部抵接而涂敷润滑油。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前述润滑油供给体配置在以下位置处,即,在该位置处,前述各拉线器通过向远离缝针的上下移动路径的方向移动而与该润滑油供给体抵接。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前述润滑油供给体配置为,在前述打环器安装台的摆动的停止位置,对各拉线器涂敷润滑油。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前述各拉线器以其转动支撑轴为中心,使勾挂前述缝线而扩张线环的缝线勾挂部、和前述抵接部,设置在彼此相反的一侧。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前述各拉线器的前述抵接部上形成槽。
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前述各拉线器的前述抵接部具有可使润滑油浸透的浸透部件。
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前述各拉线器的前述抵接部具有与前述拉线凸轮的凸轮部抵接而转动的滚轮。
技术方案8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润滑油储存箱,其远离前述润滑油供给体而配置。
技术方案9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利用共用的支撑轴轴支撑前述打环器安装台和前述拉线凸轮,并且,在设置于支撑轴内的收容孔中配置向该支撑轴供给润滑油的油芯,前述油芯配置为,与前述润滑油供给体接触而获得润滑油供给。
技术方案10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圆板状的第1毛毡,其与前述润滑油储存箱连接,固定在机架上,与前述打环器基座的下表面相对配置;以及圆弧状的第2毛毡,其与前述润滑油供给体连接,固定在前述打环器基座的下表面,与前述打环器基座的旋转中心同心地配置,前述第1毛毡和第2毛毡上下接触。
发明的效果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因为利用固定安装在打环器基座上的润滑油供给体,向各拉线器的抵接部供给润滑油,所以与使用进行摆动动作的拉线凸轮供给润滑油的情况不同,可以抑制由摆动引起的润滑油向上方飞溅,减轻缝线及被缝制物被润滑油污染,实现品质提高。
另外,因为通过打环器安装台的摆动而相对于缝针进行接近/分离移动的各拉线器,从润滑油供给体接受润滑油的供给,所以即使在拉线器的移动动作方向上出现润滑油飞溅,其也不会向上方飞溅,从这一方面来说,可以减轻缝线及被缝制物被润滑油污染,实现品质提高。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将润滑油供给体配置在各拉线器通过向远离缝针的方向移动而与其抵接的位置。各拉线器因为在向接近缝针的方向移动时与拉线凸轮的凸轮部抵接,所以可以通过在向其相反方向移动时,与润滑油供给体接触,避免润滑油供给体与拉线凸轮的干涉,维持各拉线器的顺滑动作。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润滑油供给体配置为,在打环器安装台的摆动中的停止位置,向各拉线器涂敷润滑油。因此,可以进一步减轻涂敷时的润滑油的飞溅,进一步实现缝线及被缝制物被润滑油污染的减轻,从而实现品质的进一步提高。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因为将各拉线器的缝线勾挂部和抵接部以转动支撑轴为中心设置在彼此相反一侧,所以润滑油不会因拉线器的转动动作而向缝线勾挂部侧移动,从而可以进一步实现缝线及被缝制物被润滑油污染的减轻,实现品质的进一步提高。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因为在各拉线器的抵接部形成槽,所以供给的润滑油沿槽扩散,可以使抵接部在较宽的范围内高效滑动。
另外,因为可以在槽内保持润滑油,所以可以长时间地进行润滑。
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因为各拉线器的抵接部具有浸透部件,可以在浸透部件上保持润滑油,所以可以长时间地进行润滑。
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因为各拉线器的抵接部具有滚轮,所以可以实现拉线器与凸轮部抵接引起的磨损的进一步减轻,并实现拉线器的进一步的顺滑的转动动作。
技术方案8记载的发明,因为具有润滑油储存箱,所以不需要对润滑油供给体直接进行润滑油补给作业,并且利用润滑油储存箱实现向该储存箱供油的频率降低。
技术方案9记载的发明,因为支撑轴内的油芯与润滑油供给体接触而获得润滑油供给,所以对支撑轴的供油作业不需要在支撑轴上准备固有的供油路径,可以实现供油作业负担的减轻、供油单元等的部件数量的减少。
技术方案10记载的发明,即使打环器基座旋转,也可以始终可靠地将润滑油供给至润滑油供给体。
附图说明
图1是圆头孔锁边缝纫机的侧视图。
图2是打环器机构的斜视图。
图3是从正面侧斜上方观察打环器机构的主要机构的斜视图。
图4是从斜下方观察打环器机构的背面侧和侧面侧的斜视图。
图5是沿穿过打环器支架的旋转中心的Y-Z平面的剖面的剖面图。
图6是打环器机构的拉线器周围的分解斜视图。
图7是左拉线器的斜视图。
图8是打环器机构的俯视图。
图9是从斜上方观察打环器机构的背面侧和侧面侧的分解斜视图。
图10是左拉线器的其它例子的斜视图。
图11(A)是左拉线器的另一其它例子的斜视图,图11(B)是左拉线器的抵接部的剖面图。
图12是现有的打环器机构的分解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
根据图1至图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即圆头孔锁边缝纫机1的打环器机构10。
如图1所示,打环器机构10配置在圆头孔锁边缝纫机1的机架2中的底座部2a内,且位于保持缝针3的针棒4的正下方的位置。此外,针棒4为了进行圆头孔锁边缝制,被支撑为,可以以朝向铅直方向的状态为基准,从该状态开始倾斜规定角度而进行针摆动,并且,可以以朝向铅直方向的状态下的针棒4的铅直轴线为中心旋转。并且,打环器机构10也被支撑在底座部2a内,以可以使后述的打环器支架60与针棒进行同心旋转。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使铅直方向为Z轴方向,使与Z轴方向正交且为底座部2a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为Y轴方向,使与Y轴方向和Z轴方向这两个方向正交的方向为X轴方向。
打环器机构10具有:左打环器11,其捕捉作为缝线的上线而形成线环,并且缠绕作为缝线的下线,进行双线环缝制;左拉线器20,其与左打环器11并列设置,在双线环缝制时,使上线的线环扩张;右打环器12,其捕捉上线,进行单线环缝制;右拉线器30,其与右打环器12并列设置,在单线环缝制时,使上线的线环扩张;作为打环器基座的打环器支架60,其被支撑在机架2上,可围绕与平行于Z轴方向的针棒4相同的中心线转动;打环器安装台70,其可摆动地支撑在打环器支架60上,以使左右打环器11、12及左右拉线器20、30隔着缝针3的上下移动路径而相对配置,并且,使各打环器11、12及各拉线器20、30相对于缝针3的上下移动路径接近/分离移动;拉线凸轮40,其向左右各拉线器20、30施加用于扩张线环的转动动作;驱动机构,其对各打环器11、12及各拉线器20、30施加缝制动作;以及供油机构50,其对打环器机构10的各部分进行润滑油的供给。
(打环器支架)
打环器支架60如图2至图5所示,由位于其下部的轴部61和位于上部的基座部62构成,轴部61经由未图示的轴承,由机架2可旋转地支撑。此外,如前所述,轴部61与位于基准位置的针棒4同心,针棒4和打环器支架60的轴部61可以沿Z轴方向在该轴上旋转。另外,在轴部61上,其中心部上下贯通,形成为圆筒状。
基座部62具有:圆形的基部63,其位于基座部下部,与轴部61一体地形成;立板部64,其直立设置于基部63的上表面且靠近背面的位置;轴支撑部65,其直立设置于基部63的上表面且靠近正面的位置;以及支撑轴66,其架设在立板部64和轴支撑部65之间。
此外,该打环器机构10的打环器支架60可旋转地被支撑,但该打环器支架60以上述支撑轴66与Y轴方向平行且轴支撑部65位于正面侧的状态为基本状态,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根据X、Y、Z轴方向说明的全部记载,只要未特别声明,均表示打环器支架60处于基本状态的方向、朝向、位置。
上述基部63形成为与轴部同心的大致圆板状。
立板部64与基部63一体地形成,形成为沿X-Y平面的大致平板状。并且,在立板部64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未图示的针板。
另外,轴支撑部65与立板部64相对,以直立设置在其正面侧的状态固定在基部63上。
并且,在立板部64及轴支撑部65每一个的上部,均在平行于Y轴方向的成为同一个轴的位置形成支撑轴66的插孔。插入立板部64及轴支撑部65的各插孔中的支撑轴66,在立板部64侧,利用螺塞67固定,以不会拔出及发生旋转。
支撑轴66具有可摆动地支撑打环器安装台70及拉线凸轮40的功能。另外,该支撑轴66在其中心,沿长度方向形成后述油芯57的收容孔66a,该收容孔66a在立板部64侧开口,在轴支撑部65侧闭塞。另外,从收容孔66a向支撑轴66的外周面形成多个通孔66b,从油芯57进行润滑油供给,以可以使打环器安装台70及拉线凸轮40相对于支撑轴66顺滑地进行摆动。
(拉线凸轮)
图6是拉线器周围的分解斜视图。
拉线凸轮40如图6所示以平板状形成,垂直于其板面,形成支撑轴66插入的支撑孔41,支撑孔41的内周面与支撑轴66的外周面滑动接触,可以进行拉线凸轮40的摆动。
并且,拉线凸轮40具有两个延伸部42、43,其以支撑孔41为中心,以规定的开角,向半径方向的两个方向延伸出,整体形成为大致V字状。并且,在两个延伸部42、43的彼此成为外侧的端缘部,形成左凸轮部44和右凸轮部45。该左凸轮部44通过拉线凸轮40的往复摆动动作与左拉线器20抵接,施加用于使线环扩张的转动动作,该右凸轮部45通过拉线凸轮40的往复摆动动作与右拉线器30抵接,施加用于使线环扩张的转动动作。
此外,拉线凸轮40具有向与各延伸部42、43不同的方向延伸出的输入腕部46,从该输入腕部46,利用驱动机构施加往复摆动动作。
(打环器、拉线器及打环器安装台)
打环器安装台70,在其下部具有插入支撑轴66中的圆筒状的插入部71,在其上部具有:块状的支撑部72、73,其分别进行左打环器11及左拉线器20的支撑和右打环器12及右拉线器30的支撑;以及输入腕部74,其从驱动机构对打环器安装台70施加往复摆动动作,这些部件一体地形成。
插入部71是圆筒状,插入部71的内周面与支撑轴66的外周面滑动接触,使打环器安装台70可以摆动。
各支撑部72、73分别以插入部71为中心,以规定的开角,沿半径方向的两个方向配置,该开角设定得小于前述拉线凸轮40的两个延伸部42、43的开角。
另外,打环器安装台70,其往复摆动角度设定为,使平行于Z轴方向的缝针3的上下移动路径始终位于两个支撑部72、73之间。
各支撑部72、73的上表面,形成垂直于各支撑部72、73的延伸设置方向的平坦面,在支撑部72的平坦面上安装左打环器11及左拉线器20,在支撑部73的平坦面上安装右打环器12及右拉线器30。
并且,左打环器11,以使捕捉上线的其前端部向缝针的上下移动路径侧(右打环器12侧)延伸出的状态,相对于支撑部72固定安装,右打环器12,以使捕捉上线的其前端部朝向缝针的上下移动路径侧(左打环器11侧)延伸出的状态,相对于支撑部73固定安装。
如图6及图7所示,左拉线器20,其用于扩张上线环的缝线勾挂部21朝向缝针的上下移动路径侧(右拉线器30侧)延伸出,为了实现使该缝线勾挂部21转动而使线环扩张的功能,其相对于支撑部72可围绕其轴部22转动地被支撑。另外,右拉线器30也同样地,使用于扩张上线环的缝线勾挂部31向缝针的上下移动路径侧(做拉线器20侧)延伸出,为了实现使该勾挂部31转动而使线环扩张的功能,其相对于支撑部73可围绕其轴部(图示略)转动地被支撑。
另外,左拉线器20具有抵接部23,其以轴部22中心,向与该缝线勾挂部21相反一侧延伸出,该抵接部23的正面侧始终被螺旋弹簧75向背面侧按压,前述拉线凸轮40的左凸轮部44与该抵接部23抵接,抵抗上述按压力而将其压回,从而左拉线器20进行用于线环扩张的转动动作。另外,在该抵接部23的背面侧(与拉线凸轮40抵接的表面侧),横向设置两道槽部24。利用后述的供油机构向左拉线器20的抵接部23供给润滑油,可以使供给的润滑油布满槽部24,并且在槽部24内保持润滑油。
对于右拉线器30,与左拉线器20同样地,具有相同构造的未图示的轴部和抵接部33,该抵接部33被扭转螺旋弹簧76向背面侧按压,前述拉线凸轮40的右凸轮部45与该抵接部33抵接,抵抗上述按压力而将其压回,使右拉线器30进行用于线环扩张的转动动作。另外,在右拉线器30的抵接部33上,也在横向设置两道未图示的槽部,可以使右供油机构供给的润滑油布满,并且对其进行保持。
此外,标号25、35是用于防止各左拉线器20及右拉线器30拔出的止动器。
打环器安装台70从输入腕部74,利用驱动机构施加往复摆动动作。在这里,对于向线环安装台70施加的往复摆动动作的定时和向拉线凸轮40施加的往复摆动动作的定时进行说明。
图8表示右打环器12向缝针上下移动路径进行前进移动的情况。如图所示,动作定时设定为,使得在通过打环器安装台70的摆动,右打环器12及右拉线器30前进移动过程中,右凸轮部45不按压抵接部33,而使右打环器12及右拉线器30的前端部捕捉上线后进入线环,在停止前进的定时,拉线凸轮40开始向图8中的右方摆动,右凸轮部45按压抵接部33,使右拉线器30进行转动动作。
另外,虽未图示,但对于左打环器11及左拉线器20也相同地,动作定时设定为,使得在进入线环而使前进移动停止之后,拉线凸轮40开始向图8的左方摆动,左凸轮部44按压抵接部23,使左拉线器20进行转动动作。
(驱动机构)
上述打环器安装台70及拉线凸轮40的往复摆动动作由驱动机构实现。
驱动机构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圆筒状的打环器驱动轴81,其插入图5所示的打环器支架60的轴部61的通孔内侧;拉线器驱动轴82,其插入打环器驱动轴81的内侧;未图示的连杆,其将拉线器驱动轴81与打环器安装台70的输入腕部74连结;未图示的连杆,其将拉线器驱动轴82与拉线凸轮40的输入腕部46连结;未图示的凸轮机构,其施加前述规定的摆动动作,以使打环器驱动轴81升降;以及未图示的凸轮机构,其施加前述规定的摆动动作,以使拉线器驱动轴82升降。
各凸轮机构利用规定形状的旋转式凸轮板和与凸轮卡合的从动节体,从而与缝针的上下移动同步,对各驱动轴81、82周期性地施加规定的升降动作,前述凸轮板固定在下轴上,该下轴利用作为缝制驱动源的缝纫机电动机进行旋转驱动。
(供油机构)
如图2至图9所示,供油机构50具有:润滑油储存箱51,其配置在打环器支架60的下方,且位于缝纫机底座部2a的底部,储存润滑油;第1毛毡52,其与打环器支架60的基部63的下侧相对而与其抵接,是固定在机架2上的圆板状的润滑油供给体(浸透部件);油芯53,其从润滑油储存箱51向第1毛毡52供给润滑油;第2毛毡54,其配置在设置于基部63的底面的圆弧状的凹部63a内,是圆弧状的润滑油供给体(浸透部件);第3毛毡90,其是设置于打环器支架60的立板部64的背面侧上部的润滑油供给体(浸透部件);毛毡固定板55,其将第3毛毡90维持为规定形状,并且固定在立板部64上;油芯56,其从第2毛毡54向第3毛毡90供给润滑油;以及作为润滑油供给体(浸透部件)的油芯57、58、59,其一端部与第3毛毡90接触,接受润滑油的供给,并且,向周围的各部分供给润滑油。
润滑油储存箱51配置在远离第3毛毡90的位置,是具有可开闭的盖子的密闭容器。可以通过拆下盖子而向内部补给润滑油。
第1毛毡52与打环器支架60的旋转中心同心配置,圆弧状的第2毛毡54配置为,与打环器支架60的下表面为同一平面,或向下方凸出一定量。由此,第1毛毡52和第2毛毡54通过打环器支架60的旋转动作,即使第2毛毡54移动,也始终相互接触,从而从第1毛毡54供给润滑油。
油芯56插入上下贯穿立板部64的通孔64a内,其上端部与第3毛毡90的内侧平面接触,可以将来自第2毛毡54侧的润滑油供给至第3毛毡90。
第3毛毡90具有:主体部91,其与立板部64的背面接触;以及左右侧面部92、93,其位于主体部91的左右。此外,主体部91和左右侧面部92、93是将一块板状的毛毡材料弯曲而形成的,从上方观察形成为大致コ字状。
左侧面部92的位置设定为,使得在左拉线器20利用打环器安装台70向从缝针3的上下移动路径分离的方向摆动并大致停止在最大分离位置时,抵接部23与左侧面部92的侧缘部互动接触。
同样,右侧面部93的位置设定为,使得在右拉线器30利用打环器安装台70向从缝针3的上下移动路径分离的方向摆动并大致停止在最大分离位置时,抵接部33与右侧面部93的侧缘部滑动接触。
毛毡固定板55是以与第3毛毡90大致相同形状形成的一张金属板,以覆盖第3毛毡90的外侧面的大致整体的方式形成。另外,在毛毡固定板55上设置四个爪55a~55d,利用毛毡固定板55的刚性,保持第3毛毡90,以可以维持固定形状。
另外,毛毡固定板55由固定螺钉相对于立板部64固定,由此,可以将第3毛毡90相对于打环器支架60固定。
油芯57收容在前述支撑轴66内的收容孔66a内。支撑轴66插入立板部64的通孔中,成为支撑轴66的收容孔66a开口的端部面向立板部64的背面侧的配置。并且,油芯57的一端部从收容孔66a的开口部凸出,与第3毛毡90的主体部91的内侧面接触。由此,从第3毛毡90向油芯57供给润滑油。
另外,油芯58、59也以插入设置于立板部64上的通孔的状态配置,与在立板部64的正面侧进行动作的各种部件抵接,进行润滑油供给。并且,油芯58、59的一端部也在立板部64的背面侧凸出,与第3毛毡90的主体部91的内侧面接触,从第3毛毡90供给润滑油。
(打环器机构的动作说明)
对由上述结构构成的打环器机构10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打环器机构10的供油机构50中,从润滑油储存箱51经由油芯53向第1毛毡52供给润滑油,从第1毛毡52经由第2毛毡54、油芯56向第3毛毡90供给润滑油,从第3毛毡90向各油芯57、58、59供给润滑油,在打环器机构10的整个范围布满润滑油。
并且,打环器机构10在缝制时,通过圆头孔锁边缝纫机1的缝纫机电动机的驱动,驱动机构在各规定的定时,使打环器轴81和拉线器驱动轴82升降,使各打环器安装台70和拉线凸轮40分别向左右摆动。
此时,通过打环器安装台70的左打环器11向缝针上下移动路径侧(右方)的摆动,左打环器11从下降的缝针3捕捉上线,形成线环,左拉线器20的缝线钩挂部21也进入上线环。并且,通过拉线凸轮40的摆动,左凸轮部44与左拉线器20的抵接部23抵接,缝线钩挂部21转动以扩张线环。
另一方面,伴随左拉线器20的前进,右拉线器30相对于缝针上下移动路径转动至最大分离位置,此时,抵接部33与第3毛毡90的右侧面部93滑动接触,进行润滑油的涂敷。并且,利用设置于抵接部33上的槽部,在抵接部33中布满润滑油,并且在槽部内保持润滑油。
然后,通过打环器安装台70的右打环器12向缝针上下移动路径侧(左方)的摆动,右打环器12从下降的缝针3捕捉上线,形成线环,右拉线器30的缝线钩挂部31也进入上线环。并且,通过拉线凸轮40的摆动,右凸轮部45与右拉线器30的抵接部抵接,缝线钩挂部31转动以扩张线环。此时,因为在抵接部33的槽部中蓄积润滑油,所以在与拉线凸轮40的右凸轮部45抵接时也顺滑地滑动,以维持动作的顺滑性,抑制磨损。
另外,伴随右拉线器30的前进,左拉线器20转动至最大分离位置,抵接部23与第3毛毡90的左侧面部92滑动接触,进行润滑油的涂敷,沿槽部24布满润滑油,并且在槽部24内保持润滑油。由此,在左拉线器20的前进时,相对于左凸轮部44顺滑地滑动,抑制磨损。
并且,通过反复进行左右摆动,交互进行双线环缝制和单线环缝制,从而沿纽扣孔进行纽扣孔锁边缝制。
(实施方式的效果)
打环器机构10,因为利用固定设置于打环器支架60上的第3毛毡90,向各拉线器20、30的抵接部23、33供给润滑油,所以与使用进行摆动动作的拉线凸轮供给润滑油的情况不同,可以抑制因摆动引起的润滑油向上方飞溅,减轻缝线及被缝制物被润滑油污染,实现品质的提高。
另外,因为通过打环器安装台70的摆动,相对于缝针3进行接近/分离移动的各拉线器20、30从第3毛毡90接受润滑油供给,所以即使在拉线器20、30的移动动作方向上润滑油发生飞溅,也不会向上方飞溅,从这一点也可以减轻缝线及被缝制物被润滑油污染,实现品质的提高。
另外,第3毛毡90的左右侧面部92、93配置在以下位置处,即,在该位置处,各拉线器20、30通过向远离缝针3的上下移动路径的方向移动而与左右侧面部92、93抵接。因此,各拉线器20、30可以在与拉线凸轮40的各凸轮部44、45接触时,避免与第3毛毡90的干涉,从而维持各拉线器20、30的顺滑的动作。
此外,因为第3毛毡90的左右侧面部92、93配置为,在打环器安装台70的摆动中成为相对于缝针上下移动路径的最大分离位置的停止位置附近,对各拉线器20、30涂敷润滑油,所以可以低速进行涂敷,进一步减轻润滑油的飞溅,可以进一步实现缝线及被缝制物被润滑油污染的减轻,实现品质的进一步提高。
另外,因为各拉线器20、30的缝线钩挂部21、31和抵接部23、33,以其转动支撑轴为中心设置在彼此相反一侧,所以润滑油不会因各拉线器20、30的转动动作而向缝线钩挂部21、31侧移动,从而可以进一步实现缝线及被缝制物被润滑油污染的减轻,实现品质的进一步提高。
另外,因为在各拉线器20、30的抵接部23、33上形成槽部24(拉线器30图示略),所以供给的润滑油会沿槽部扩散,可以使抵接部23、33在整个范围内高效地滑动。另外,因为可以在槽部内保持润滑油,所以可以长期进行润滑。
此外,打环器机构10的供油机构50,因为具有润滑油储存箱51、和向各部供给润滑油的毛毡52、54、90及油芯53、56~59,所以能够使润滑油浸透而进行传递,可以不需要向供给目的位置直接进行润滑油补给作业,并且,利用润滑油储存箱51实现向该储存箱的供油频率的降低。
此外,因为作为润滑油供给体使用浸透部件即毛毡材料,所以可以通过使润滑油浸透,长时间保持润滑油,向各拉线器20、30进行供油。因此,可以降低向润滑油供给体的润滑油补给频率。
另外,因为支撑轴66内的油芯57与第3毛毡90接触而获得润滑油供给,所以对于支撑轴66的供油作业不需要在支撑轴66上准备固有的供油路径,可以实现供油作业负担减轻、供油单元等的部件数量减少。
(其它)
此外,在上述打环器机构10的供油机构50中,也可以使用软管或配管(管状体)来代替向第3毛毡90供给润滑油的油芯或其它毛毡。
另外,如图10所示,也可以在取代设置在各拉线器20、30上的槽部,而是在抵接部23、33上配置浸透部件即毛毡材料24A(此外,在图10中仅例示左拉线器,右拉线器的图示省略)。该毛毡材料24A也可以与槽部同样地布满且保持润滑油。
另外,如图11所示,也可以取代设置于各拉线器20、30上的槽部,而是在抵接部23、33上配置使外周面的一部分露出的滚轮24B(此外,在图11中仅例示左拉线器,右拉线器的图示省略)。
利用该滚轮24B,可以进一步减轻由各拉线器20、30的抵接部23、33与拉线凸轮的凸轮部44、45抵接引起的磨损,且实现拉线器20、30的更顺滑的转动动作。

Claims (9)

1.一种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打环器机构,其具有:
两个打环器,其捕捉缝线而形成线环;
两个拉线器,其使前述缝线的线环扩张;
打环器基座,其在缝针的下方,以沿铅直方向的中心线为基准,可旋转地被支撑;
打环器安装台,其使前述各打环器及各拉线器隔着缝针的上下移动路径而相对配置,并且,该打环器安装台可摆动地支撑在前述打环器基座上,以使前述各打环器及各拉线器与前述缝针的上下移动路径接近/分离移动;以及
拉线凸轮,其具有两个凸轮部,该凸轮部可摆动地支撑在前述打环器基座上,并且与前述各拉线器的抵接部抵接,拉线凸轮向前述各拉线器施加用于扩张前述线环的转动动作,
前述拉线凸轮对向前述缝针前进移动的一个拉线器施加转动动作,
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打环器基座上固定安装润滑油供给体,该润滑油供给体通过前述打环器安装台的摆动,与前述各拉线器的抵接部抵接而涂敷润滑油,
前述润滑油供给体配置为,在前述打环器安装台的摆动的停止位置,对各拉线器涂敷润滑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打环器机构,其特征在于,
前述润滑油供给体配置在以下位置处,即,在该位置处,前述各拉线器通过向远离缝针的上下移动路径的方向移动而与该润滑油供给体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打环器机构,其特征在于,
前述各拉线器以其转动支撑轴为中心,使勾挂前述缝线而扩张线环的缝线勾挂部、和前述抵接部,设置在彼此相反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打环器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各拉线器的前述抵接部上形成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打环器机构,其特征在于,
前述各拉线器的前述抵接部具有可使润滑油浸透的浸透部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打环器机构,其特征在于,
前述各拉线器的前述抵接部具有与前述拉线凸轮的凸轮部抵接而转动的滚轮。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打环器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润滑油储存箱,其远离前述润滑油供给体而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打环器机构,其特征在于,
利用共用的支撑轴轴支撑前述打环器安装台和前述拉线凸轮,并且,在设置于支撑轴内的收容孔中配置向该支撑轴供给润滑油的油芯,
前述油芯配置为,与前述润滑油供给体接触而获得润滑油供给。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打环器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圆板状的第1毛毡,其与前述润滑油储存箱连接,固定在机架上,与前述打环器基座的下表面相对配置;以及
圆弧状的第2毛毡,其与前述润滑油供给体连接,固定在前述打环器基座的下表面,与前述打环器基座的旋转中心同心地配置,
前述第1毛毡和第2毛毡上下接触。
CN200910221545.4A 2008-11-20 2009-11-20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打环器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65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96573A JP5241445B2 (ja) 2008-11-20 2008-11-20 ボタン穴かがりミシンのルーパ機構
JP2008-296573 2008-11-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6534A CN101736534A (zh) 2010-06-16
CN101736534B true CN101736534B (zh) 2013-06-19

Family

ID=42025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2154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6534B (zh) 2008-11-20 2009-11-20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打环器机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189564B1 (zh)
JP (1) JP5241445B2 (zh)
KR (1) KR101698062B1 (zh)
CN (1) CN101736534B (zh)
AT (1) ATE513076T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27106A (ja) * 2016-08-15 2018-02-22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及び縫製システム
JP2022509936A (ja) * 2018-11-21 2022-01-25 インティヴァ プロダクツ, エルエルシー ミシン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4147A (zh) * 2005-08-31 2007-03-0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向缝纫机的弯针座供油的供油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70428A (en) * 1932-08-04 1934-08-14 Singer Mfg Co Rotary hook for sewing machines
GB423408A (en) * 1934-05-14 1935-01-31 Singer Mfg Co Pull-off mechanism for sewing machines
DE2928077C2 (de) * 1979-07-12 1981-04-23 Pfaff Industriemaschinen GmbH, 6750 Kaiserlautern Nähmaschine mit einer Vorrichtung zum Schmieren des Greifers
JPS63179981U (zh) * 1987-05-11 1988-11-21
JP3913806B2 (ja) * 1996-05-14 2007-05-09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クランクロッド
JP2003320192A (ja) * 2002-05-01 2003-11-11 Pegasus Sewing Mach Mfg Co Ltd ミシンのルーパ機構
JP4247097B2 (ja) * 2003-11-18 2009-04-02 Juki株式会社 鳩目穴かがりミシン
JP4797518B2 (ja) * 2005-08-31 2011-10-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鳩目穴かがりミシン
JP2008018177A (ja) * 2006-07-14 2008-01-31 Yamato Sewing Mach Co Ltd ミシンの潤滑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4147A (zh) * 2005-08-31 2007-03-0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向缝纫机的弯针座供油的供油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5-143950A 2005.06.09
JP特开2007-61326A 2007.03.1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119645A (ja) 2010-06-03
CN101736534A (zh) 2010-06-16
EP2189564B1 (en) 2011-06-15
KR101698062B1 (ko) 2017-01-19
JP5241445B2 (ja) 2013-07-17
ATE513076T1 (de) 2011-07-15
EP2189564A1 (en) 2010-05-26
KR20100056989A (ko) 2010-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6534B (zh)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打环器机构
JP4959953B2 (ja) ミシンの給油機構
TW201131040A (en) Sewing machine
CN101275345B (zh) 缝纫机
CN100439589C (zh) 缝纫机用跳缝机构
CN1924142B (zh) 圆头锁眼缝纫机
CN100476056C (zh) 包缝机中的上弯针机构的排油装置
JP2009100901A (ja) ミシンの釜機構
CN104131422B (zh) 针杆行程可调的缝纫机
CN102877222B (zh) 珠边线迹缝纫机
JP4650172B2 (ja) ミシンのルーパー土台への給油装置
JP2005034383A (ja) ミシンの釜給油装置、釜給油装置付きミシン及びオイルカートリッジ
JP4127891B2 (ja) ミシン
JP4120921B2 (ja) ミシンのグリース供給機構
CN102002831B (zh) 一种缝纫机中弯针座处的供油机构
US2447987A (en) Lubricating means for sewingmachine loop takers
US2120210A (en) Sewing machine
TW200628653A (en) Oil-feeding device for sewing machine
CN101775710B (zh)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JP2006167035A (ja) ミシン
JPS6031667Y2 (ja) オ−バ−ロツクミシンの上ル−パ−機構部分における給油装置
JP2000225283A (ja) 水平釜の給油装置
CN211199615U (zh) 电脑横机的上油装置
CN1746373B (zh) 缝纫机的构造体的连接构造
JP3102421U (ja) 横式直筒ミシ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