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2386B - 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 Google Patents

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32386B
CN101732386B CN2008102341490A CN200810234149A CN101732386B CN 101732386 B CN101732386 B CN 101732386B CN 2008102341490 A CN2008102341490 A CN 2008102341490A CN 200810234149 A CN200810234149 A CN 200810234149A CN 101732386 B CN101732386 B CN 1017323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atile oil
oral formulations
gout
alcohol extraction
alcoh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341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32386A (zh
Inventor
萧伟
丁岗
李明慧
曹亮
陈俊
刘世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eukov Pharmaceutical S & T Inc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eukov Pharmaceutical S & T Inc,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eukov Pharmaceutical S & T Inc
Priority to CN20081023414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323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32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2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32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23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刘寄奴1~15;秦皮1~15;野菊花1~30;它还可以加入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海风藤1~15;黄芩1~15;还可以加入泽兰1~15;还可以加入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桂枝1~15;黄芪1~30。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够有效的降低血尿酸的浓度,能够有效减轻痛风各期症状,特别适用于治疗痛风潜伏期(高尿酸血症)。

Description

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痛风(gout)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产生过多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水平持续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及软组织所致的一组代谢性疾病。
痛风临床表现可分为4个阶段:潜伏期(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无症状期只表现为高尿酸血症而无任何症状,由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发展至痛风一般经历数年至数十年,但也有终生不发生痛风,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是痛风的重要生化基础。痛风性关节炎是原发性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85%的病人有促发因素,常见促发因素有受寒、体力或脑力劳动过度、高蛋白饮食、过度激动、酗酒(啤酒)、高嘌呤食物、感染、创伤等。70%的病人有前驱症状,前驱症状如局部不适感、头痛、失眠、易怒、疲劳、消化道症状、下肢静脉曲张、肾绞痛等。急性期发病急骤,初发时多数为单关节,随后累及多关节。第一跖趾关节为好发部位,其次为足底、踝、足跟、膝、腕、指和肘关节。大关节如肩、髋、脊椎极少累及。通常在夜间剧痛而惊醒,疼痛剧烈“刀割样”,轻压便可有剧烈痛,24~48h达到高峰。受累关节局部即出现红肿、热及明显压痛,活动受限,并伴有发热、白细胞增多与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状。痛风发作间歇期为两次发作之间无症状阶的静止期。大多数患者反复发作,少数只发作一次,60%的患者于第1年内复发,一般间隔时间为0.5~1年,少数长达5~10年,未用抗尿酸药物者,发作次数渐趋频繁,严重者出现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痛风反复发作者逐渐进展为慢性关节炎期,多见于未经治疗或治疗不佳的患者,早期防止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可无此期。后期还可以导致肾脏病变,表现为尿酸性肾病、肾尿酸结石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约10%,约1.2亿人。痛风发病率约1%,患者约1200万。其流行病学调查有如下特点:(1)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2)发病率东部高于西部,南方高于北方。秋冬季节是痛风发病和发作的高峰;(3)属于富贵病,随着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嘌呤食物(海鲜、鱼类及肉类食物)摄入增加,发病率也随之上升;(4)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5)有遗传倾向。
现代医学对痛风的治疗仍处于对症治疗阶段,根据药物作用方式,化药可分为五类:(1)抑制粒细胞浸润药,如秋水仙碱;(2)抑制尿酸生成药,如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别嘌醇;(3)促尿酸排泄药,如丙磺舒、苯磺唑酮、苯溴马隆;(4)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如萘普生、吲哚美辛、保泰松或羟基保泰松、炎痛喜康;(5)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其中(1)、(4)、(5)类主要用于痛风急性期,(2)、(3)类则用于痛风的间歇期、慢性期。其中许多品种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发的老药,副作用较大,如药物刺激性、过敏反应、肝肾毒性、骨髓抑制等,患者难以持续应用。因此从中医药中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痛风药物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中医认为,痛风主要是由于平素过食高梁厚味,湿浊毒邪内蕴,外感风寒,气血不畅,加之脾肾失调,湿、痰、瘀、热诸邪痹阻经脉而成,因此,多采用清热解毒、利湿泄浊、疏风通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健脾补肾的治则治法,目前治疗痛风的中成药尚不多,主要有清痹通络药酒、复方伸筋胶囊、痛风定片、痛风舒胶囊和颗粒、痛风定胶囊、槟藿痛风合剂等,尚不能满足市场对能够有效降低血尿酸的抗痛风中成药急剧上升的需求。而且目前市场上治疗药物均为用于痛风急性发作期,或者痛风间歇期和关节炎期,痛风潜伏期即高尿酸血症的治疗药物尚属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配方简单合理、疗效较佳的治疗痛风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如上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适用于痛风病,特别适用于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痛风潜伏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点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刘寄奴1~15;秦皮1~15;野菊花1~30。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点是,它还加入了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海风藤1~15;黄芩1~1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点是,它还加入了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海风藤1~15;黄芩1~15;泽兰1~1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点是,它还加入了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
桂枝1~15;海风藤1~15;黄芪1~30;
黄芩1~15;泽兰1~15。
在以上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中,所述的刘寄奴优选南刘寄奴(Artemisia anomala)。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制备,按重量配比取全部中药原料进行水煎或醇提,提取液浓缩后制成合剂或口服液;或者浓缩后经干燥制成口服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也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制备,按重量配比取全部中药原料进行醇提,提取液回收乙醇,得醇提取物;药渣水煎,浓缩后,与醇提取物合并,制成口服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也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制备,取海风藤、桂枝、野菊花、泽兰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醇提液浓缩,加入挥发油,制成口服制剂;或将醇提液浓缩、干燥,得干膏粉,加入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也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制备,取海风藤、桂枝、野菊花、泽兰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提取液回收乙醇,得醇提取物;药渣水煎,水提取液浓缩,与醇提取物合并,加入挥发油,制成口服制剂;或者将水提取液浓缩,与醇提取物合并,干燥,加入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也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制备,取海风藤、桂枝、野菊花、泽兰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刘寄奴合并水提,水提取液浓缩;黄芪、黄芩、秦皮醇提,醇提取液浓缩;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及挥发油合并,制成口服制剂;或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干燥,加入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也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制备,取海风藤、桂枝、野菊花、泽兰提取挥发油,药渣水提,水提取液浓缩;黄芪、黄芩、秦皮、刘寄奴醇提,醇提取液浓缩;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及挥发油合并,制成口服制剂;或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干燥,加入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也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制备,黄芪水提,水提取液浓缩;海风藤、桂枝、野菊花、泽兰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醇提取液浓缩;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及挥发油合并,制成口服制剂;或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干燥,加入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也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制备,海风藤、桂枝、野菊花、泽兰提取挥发油,药渣与黄芪合并水提,水提取液浓缩;黄芩、秦皮、刘寄奴醇提,醇提取液浓缩;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及挥发油合并,制成口服制剂;或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干燥,加入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也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制备,海风藤、桂枝、野菊花、泽兰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醇提取液浓缩;药渣与黄芪一起水提,水提取液浓缩;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及挥发油合并,制成口服制剂;或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干燥,加入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制剂。
以下是发明人所做的药效作用实验。
一、实验药物:
1、TF4:组方是,刘寄奴、秦皮、野菊花,重量配比为1:1:2;
2、TF3:组方是,刘寄奴、秦皮、野菊花、海风藤、黄芩,重量配比为1:1:2:1:1;
3、TF2:组方是,刘寄奴、秦皮、野菊花、海风藤、黄芩、泽兰,重量配比为1:1:2:1:1:1;
4、TF1:组方是,刘寄奴、秦皮、野菊花、桂枝、海风藤、黄芪、黄芩、泽兰,重量配比为1:1:2:1:1:2:1:1。
二、实验过程及结果。
1、TF4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作用研究。
1.1TF4对次黄嘌呤致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影响。
取ICR小鼠60只,雌性各半,体重18~22g。小鼠均分笼饲养,自由饮水,饲以实验动物配合饲料,保持室温20~25℃,湿度40~70%。
取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TF4大、中、小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其中TF4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3.8、7.5、15.0g生药/kg)的药物生理盐水混悬液,阳性对照组给予6.5mg/kg的苯溴马隆生理盐水液,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每日一次,共给药5日。末次给药后1h,除空白组外各组小鼠腹腔注射次黄嘌呤1g/kg,空白组注射等溶剂生理盐水。注射次黄嘌呤后1h,各组小鼠眼眶取血,常规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尿酸水平,结果采用SPSS13.0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TF4对次黄嘌呤致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影响(x±s)
Figure G2008102341490D00071
**表示与空白组相比P<0.01,ΔΔ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1
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尿酸含量明显升高(P<0.01),说明造模成功。并且TF4大、中、小和阳性对照组小鼠血清尿酸含量于模型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TF4大剂量组小鼠尿酸水平大致与阳性药相当。表明TF4具有能够降低次黄嘌呤所致小鼠尿酸增高的作用。
1.2 TF4对氧嗪酸钾致小鼠高尿酸模型的影响。
取ICR小鼠60只,雌性各半,小鼠均分笼饲养,自由饮水,饲以实验动物配合饲料,保持室温20~25℃,湿度40~70%。
取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TF4大、中、小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其中TF4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3.8、7.5、15.0g生药/kg)的药物生理盐水混悬液,阳性对照组给予39mg/kg的别嘌呤醇生理盐水液,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每日一次,共给药5日。末次给药后1h,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小鼠腹腔注射氧嗪酸钾300mg/kg,空白对照组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注射氧嗪酸钾后1h,各组小鼠眼眶取血,常规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尿酸水平,比较各组间差异。计量数据均采用SPSS13.0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TF4对氧嗪酸钾致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影响(x±s)
Figure G2008102341490D00081
**表示与空白组相比P<0.01,Δ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5,ΔΔ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1
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尿酸含量显著升高(P<0.01),表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TF4组小鼠血清尿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TF4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血清尿酸含量有极显著降低(P<0.01)。表明TF4具有能够抑制氧嗪酸钾致小鼠尿酸增高的作用。
2、TF1、TF2、TF3、TF4抗痛风性高尿酸血症的作用研究。
2.1 TF1、TF2、TF3、TF4对次黄嘌呤致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影响。
取ICR小鼠70只,雌性各半,体重18~22g。小鼠均分笼饲养,自由饮水,饲以实验动物配合饲料,保持室温20~25℃,湿度40~70%。
取ICR小鼠,随机分为7组,雌雄各半,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TF1组、TF2组、TF3组、TF4组和阳性对照组。其中TF1~4组分别灌胃给予(15.0g、12.0、9.0、7.5g生药/kg)的药物生理盐水混悬液,阳性对照组给予39mg/kg的别嘌呤醇生理盐水液,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每日一次,共给药5日。末次给药后1h,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小鼠腹腔注射次黄嘌呤1g/kg,空白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注射次黄嘌呤后1h,各组小鼠眼眶取血,常规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尿酸水平,结果采用SPSS13.0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TF1、TF2、TF3、TF4对次黄嘌呤致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影响(x±s)
Figure G2008102341490D00091
表示与空白组相比P<0.01,ΔΔ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1
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尿酸含量明显升高(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各治疗组小鼠血清尿酸含量均有极显著降低(P<0.01),并且以TF1组降低最为明显。说明药物TF1、TF2、TF3和TF4组都具有能够抑制次黄嘌呤致小鼠尿酸增高的作用,并且以TF1效果最好。
2.2 TF1、TF2、TF3、TF4对氧嗪酸钾致小鼠高尿酸模型的影响。
取ICR小鼠60只,雌性各半,体重18~22g。小鼠均分笼饲养,自由饮水,饲以实验动物配合饲料,保持室温20~25℃,湿度40~70%。
取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雌雄各半,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TF1组、TF2组、TF3组、TF4组和阳性对照组。其中TF1~TF4组分别灌胃给予(15.0g、12.0、9.0、7.5g生药/kg)的药物生理盐水混悬液,阳性对照组给予6.5mg/kg的苯溴马隆生理盐水液,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每日一次,共给药5日。末次给药后1h,各组小鼠腹腔注射氧嗪酸钾300mg/kg,注射氧嗪酸钾后1h,各组小鼠眼眶取血,常规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尿酸水平,数据均采用SPSS13.0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见表4。
表4 TF1、TF2、TF3、TF4对氧嗪酸钾致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影响(x±s)
Figure G2008102341490D00101
表示与空白组相比P<0.01,ΔΔ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1
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尿酸含量明显升高(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各治疗组小鼠血清尿酸含量均有极显著降低(P<0.01),并且以TF1组降低最为明显。说明药物TF1、TF2、TF3和TF4组都具有能够抑制次氧嗪酸钾致小鼠尿酸增高的作用,并且以TF1效果最好。
2.3TF1、TF2、TF3、TF4对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影响。
取Wistar大鼠70只,雌性各半,体重180~220g。大鼠均分笼饲养,自由饮水,饲以实验动物配合饲料,保持室温20~25℃,湿度40~70%。
取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雌雄各半,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TF1组、TF2组、TF3组、TF4组和阳性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每组大鼠均腹腔注射用灭菌水配制的氧嗪酸+吡嗪酰胺混悬液,其中含氧嗪酸2g/100ml、含吡嗪酰胺1g/100ml。注射剂量为1.5ml/100g体重,每日给药2次。空白对照组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其余5组分别给予TF1、TF2、TF3、TF4(7.5g、6.0、4.5、3.8g生药/kg)及阳性对照药别嘌呤醇19.5mg/kg体重,每日灌胃给药一次,于末次给药一小时后每组每只大鼠眼眶取血,常规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尿酸(UA)和黄嘌呤氧化酶(XOD)含量,数据采用SPSS13.0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见表5。
表5 TF1、TF2、TF3、TF4对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血清UA含量及XOD水平的影响(x±s)
Figure G2008102341490D00111
**表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Δ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5,ΔΔ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1
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血清UA和XOD与空白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造模成功。对于血清UA来说,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其含量,其中阳性对照组和TF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TF2和TF1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TF4组血清UA含量也有所下降,但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治疗组血清XOD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所下降,只有TF4组与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治疗组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药物TF1、TF2、TF3和TF4都具有能够抑制此种大鼠高尿酸模型血清尿酸增高的作用,并且以TF1效果最好,药物发挥作用的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XOD的活性来实现的。
3、TF1、TF2、TF3、TF4抗炎作用研究。
3.1 TF1、TF2、TF3、TF4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响。
取ICR小鼠60只,雄性,体重18~22g。小鼠均分笼饲养,自由饮水,饲以实验动物配合饲料,保持室温20~25℃,湿度40~70%。
取ICR小鼠,适应性喂养三日后开始试验。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TF1组、TF2组、TF3组、TF4组和阳性对照组。其中TF1组、TF2组、TF3组、TF4组分别灌胃给予四种药物(15.0g、12.0、9.0、7.5g生药/kg)生理盐水混悬液,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乙酰水杨酸的生理盐水液0.4g/kg,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5天。于末次给药后30min,各组小鼠静脉注射0.5%伊文思蓝生理盐水溶液0.1ml/10g,随即腹腔注射0.6%醋酸0.2ml/只,20min后处死,立即剪开腹部皮肤肌肉,用5ml生理盐水洗涤腹腔,吸出洗涤液,3000转离心15min,取上清液稀释一倍,于590nm比色测定每个样品管吸光度。结果采用SPSS13.0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见表6。
表6 TF1、TF2、TF3、TF4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的性影响(x±s)
Figure G2008102341490D00121
Figure G2008102341490D00131
Δ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5,ΔΔ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1
结果表明,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OD值均有所降低,其中TF1、TF2和阳性对照组降低最为显著(P<0.01),TF3和TF4组同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TF1、TF2、TF3和TF4均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并且以TF1和TF2效果最为显著。
3.2 TF1、TF2、TF3、TF4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取ICR小鼠60只,雄性,体重18~22g。小鼠均分笼饲养,自由饮水,饲以实验动物配合饲料,保持室温20~25℃,湿度40~70%。
取ICR小鼠,适应性喂养三日后开始试验。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TF1组、TF2组、TF3组、TF4组和阳性对照组。其中TF1组、TF2组、TF3组、TF4组分别灌胃给予四种药物(15.0g、12.0、9.0、7.5g生药/kg)的生理盐水混悬液,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乙酰水杨酸的生理盐水液0.4g/kg,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3天。末次给药一小时后每组小鼠右耳廓前后均匀涂抹0.04ml的二甲苯致炎,致炎45min后处死小鼠,沿耳廓基线剪下左右两耳,用打孔器(直径9mm)分别在同一部位取下圆耳片,电子天平称重,以小鼠左右耳廓重量之差值作为耳廓肿胀度,并计算肿胀百分率。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PSS13.0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结果见表7。
Figure G2008102341490D00132
表7 TF1、TF2、TF3、TF4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x±s)
*表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表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1
结果表明:各给药组小鼠致炎后耳肿胀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TF1、TF2、TF3组及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TF4组与模型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TF1、TF2、TF3和TF4均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并且以TF1和TF2效果最好。
3.3TF1、TF2、TF3、TF4对角叉菜胶性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
取Wistar大鼠60只,雄性,体重180~220g。大鼠均分笼饲养,自由饮水,饲以实验动物配合饲料,保持室温20~25℃,湿度40~70%。
取大鼠适应性喂养三日后开始试验。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TF1组、TF2组、TF3组、TF4组和阳性对照组。其中TF1组、TF2组、TF3组、TF4组分别灌胃给予四种药物(7.5g、6.0、4.5、3.8g生药/kg)的生理盐水混悬液,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乙酰水杨酸的生理盐水液0.4g/kg,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3天。末次给药30min后,在大鼠右后肢足跖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0.05ml/只,致炎前与致炎后0.5、1、2、4、6h分别测量足跖厚度。以肿胀前后足厚之差值为肿胀程度,并计算肿胀百分率。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PSS13.0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结果见表8。
结果说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2h时TF1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足肿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4h时TF4组与模型组足肿率也降低明显(P<0.05),其余各给药组降低更为显著(P<0.01);6h时各给药组足肿率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TF1、TF2、TF3和TF4均有较好的抑制角叉菜胶引起大鼠足趾炎症的作用。
表8 TF1、TF2、TF3、TF4对角叉菜胶性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x±s)
Figure G2008102341490D00152
表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表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够有效的降低血尿酸的浓度,能够有效减轻痛风各期症状,特别适用于治疗痛风潜伏期(高尿酸血症),填补了痛风潜伏期临床药物的空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1。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1;秦皮1;野菊花1。
制备时,加入常规药用辅料,按常规工艺制成口服制剂。也可适用于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痛风潜伏期)。
实施例2。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15;秦皮15;野菊花30。
按重量配比取全部中药原料进行水煎或醇提,提取液浓缩后制成合剂或口服液;或者浓缩后经干燥制成口服制剂。
实施例3。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8;秦皮8;野菊花15。
制备时,加入常规药用辅料,按常规工艺制成口服制剂。
实施例4。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10;秦皮10;野菊花20。
按重量配比取全部中药原料进行醇提,提取液回收乙醇,得醇提取物;药渣水煎,浓缩后,与醇提取物合并,制成口服制剂。
实施例5。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5;秦皮5;野菊花10。
制备时,加入常规药用辅料,按常规工艺制成口服制剂。
实施例6。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12;秦皮12;野菊花5。
制备时,加入常规药用辅料,按常规工艺制成口服制剂。
实施例7。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3;秦皮14;野菊花18。
制备时,加入常规药用辅料,按常规工艺制成口服制剂。
实施例8。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1;秦皮1;野菊花1;
海风藤1黄芩1。
制备时,加入常规药用辅料,按常规工艺制成口服制剂。
实施例9。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15;秦皮15;野菊花30;
海风藤15;黄芩15。
按重量配比取全部中药原料进行水煎或醇提,提取液浓缩后制成合剂或口服液;或者浓缩后经干燥制成口服制剂。
实施例10。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9;秦皮9;野菊花16;
海风藤9;黄芩9。
制备时,加入常规药用辅料,按常规工艺制成口服制剂。也可适用于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痛风潜伏期)。
实施例11。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6秦皮12;野菊花15;
海风藤10;黄芩12。
按重量配比取全部中药原料进行醇提,提取液回收乙醇,得醇提取物;药渣水煎,浓缩后,与醇提取物合并,制成口服制剂。
实施例12。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3;秦皮14;野菊花28;
海风藤3;黄芩14。
制备时,加入常规药用辅料,按常规工艺制成口服制剂。
实施例13。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7;秦皮11;野菊花23;
海风藤13;黄芩8。
制备时,加入常规药用辅料,按常规工艺制成口服制剂。
实施例14。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1;秦皮15;野菊花30;
海风藤15;黄芩1;泽兰1。
制备时,加入常规药用辅料,按常规工艺制成口服制剂。
实施例15。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15;秦皮1;野菊花1;
海风藤1;黄芩15;泽兰15。
按重量配比取全部中药原料进行水煎或醇提,提取液浓缩后制成合剂或口服液;或者浓缩后经干燥制成口服制剂。
实施例16。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7;秦皮7;野菊花7;
海风藤7;黄芩7;泽兰7。
制备时,加入常规药用辅料,按常规工艺制成口服制剂。也可适用于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痛风潜伏期)。
实施例17。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9;秦皮9;野菊花26;
海风藤12;黄芩9;泽兰9。
按重量配比取全部中药原料进行醇提,提取液回收乙醇,得醇提取物;药渣水煎,浓缩后,与醇提取物合并,制成口服制剂。
实施例18。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4;秦皮4;野菊花22;
海风藤4;黄芩14;泽兰14。
制备时,加入常规药用辅料,按常规工艺制成口服制剂。
实施例19。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10;秦皮10;野菊花15;
海风藤12;黄芩7;泽兰11。
制备时,加入常规药用辅料,按常规工艺制成口服制剂。
实施例20。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9;秦皮9;野菊花30;
海风藤15;黄芩9;泽兰9。
制备时,加入常规药用辅料,按常规工艺制成口服制剂。
实施例21。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6;秦皮6;野菊花12;
桂枝1;海风藤9;黄芪1;
黄芩6;泽兰6。
制备时,加入常规药用辅料,按常规工艺制成口服制剂。
实施例22。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12;秦皮12;野菊花20;
桂枝15;海风藤15;黄芪30;
黄芩12;泽兰12。
按重量配比取全部中药原料进行醇提,提取液回收乙醇,得醇提取物;药渣水煎,浓缩后,与醇提取物合并,制成口服制剂。
实施例23。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9;秦皮9;野菊花16;
桂枝9;海风藤12;黄芪16;
黄芩9;泽兰9。
按重量配比取全部中药原料进行水煎或醇提,提取液浓缩后制成合剂或口服液;或者浓缩后经干燥制成口服制剂。
实施例24。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8;秦皮10;野菊花18;
桂枝5;海风藤10;黄芪10;
黄芩8;泽兰10。
制备时,取海风藤、桂枝、野菊花、泽兰提取挥发油,药渣水提,水提取液浓缩;黄芪、黄芩、秦皮、刘寄奴醇提,醇提取液浓缩;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及挥发油合并,制成口服制剂;或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干燥,加入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制剂。
实施例25。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10;秦皮8;野菊花14;
桂枝12;海风藤12;黄芪15;
黄芩10;泽兰10。
制备时,取海风藤、桂枝、野菊花、泽兰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刘寄奴合并水提,水提取液浓缩;黄芪、黄芩、秦皮醇提,醇提取液浓缩;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及挥发油合并,制成口服制剂;或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干燥,加入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制剂。
实施例26。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7;秦皮7;野菊花17。
桂枝3;海风藤14;黄芪5;
黄芩7;泽兰11。
制备时,取海风藤、桂枝、野菊花、泽兰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提取液回收乙醇,得醇提取物;药渣水煎,水提取液浓缩,与醇提取物合并,加入挥发油,制成口服制剂;或者将水提取液浓缩,与醇提取物合并,干燥,加入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制剂。
实施例27。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11;秦皮11;野菊花13。
桂枝13;海风藤10;黄芪25;
黄芩11;泽兰7。
制备时,取海风藤、桂枝、野菊花、泽兰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醇提液浓缩,加入挥发油,制成口服制剂;或将醇提液浓缩、干燥,得干膏粉,加入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制剂。
实施例28。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6;秦皮6;野菊花20;
桂枝6;海风藤15;黄芪20
黄芩6;泽兰6。
制备时,黄芪水提,水提取液浓缩;海风藤、桂枝、野菊花、泽兰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醇提取液浓缩;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及挥发油合并,制成口服制剂;或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干燥,加入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制剂。
实施例29。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12;秦皮12;野菊花12;
桂枝12;海风藤12;黄芪12
黄芩12;泽兰12。
制备时,海风藤、桂枝、野菊花、泽兰提取挥发油,药渣与黄芪合并水提,水提取液浓缩;黄芩、秦皮、刘寄奴醇提,醇提取液浓缩;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及挥发油合并,制成口服制剂;或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干燥,加入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制剂。
实施例30。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10;秦皮10;野菊花14;
桂枝8;海风藤10;黄芪8;
黄芩10;泽兰10。
制备时,海风藤、桂枝、野菊花、泽兰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醇提取液浓缩;药渣与黄芪一起水提,水提取液浓缩;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及挥发油合并,制成口服制剂;或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干燥,加入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制剂。也可适用于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痛风潜伏期)。
实施例31。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1;秦皮1;野菊花30;
桂枝15;海风藤15;黄芪1;
黄芩1;泽兰15。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9。
实施例32。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15;秦皮15;野菊花1;
桂枝1;海风藤1;黄芪15;
黄芩15;泽兰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0。

Claims (14)

1.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1~15;        秦皮1~15;        野菊花1~30。
2.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1~15;        秦皮1~15;        野菊花1~30;
海风藤1~15;      黄芩1~15。
3.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1~15;        秦皮1~15;        野菊花1~30;
海风藤1~15;        黄芩1~15;        泽兰1~15。
4.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刘寄奴1~15;        秦皮1~15;        野菊花1~30;
桂枝1~15;          海风藤1~15;      黄芪1~30;
黄芩1~15;          泽兰1~15。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刘寄奴为南刘寄奴(Artemisia anomala)。
6.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配比取全部中药原料进行水煎或醇提,提取液 浓缩后制成合剂或口服液;或者浓缩后经干燥制成口服制剂。
7.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配比取全部中药原料进行醇提,提取液回收乙醇,得醇提取物;药渣水煎,浓缩后,与醇提取物合并,制成口服制剂。
8.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海风藤、桂枝、野菊花、泽兰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醇提液浓缩,加入挥发油,制成口服制剂;或将醇提液浓缩、干燥,得干膏粉,加入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制剂。
9.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海风藤、桂枝、野菊花、泽兰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提取液回收乙醇,得醇提取物;药渣水煎,水提取液浓缩,与醇提取物合并,加入挥发油,制成口服制剂;或者将水提取液浓缩,与醇提取物合并,干燥,加入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制剂。
10.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海风藤、桂枝、野菊花、泽兰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刘寄奴合并水提,水提取液浓缩;黄芪、黄芩、秦皮醇提,醇提取液浓缩;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及挥发油合并,制成口服制剂;或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干燥,加入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制剂。
11.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海风藤、桂枝、野菊花、泽兰提取挥发油,药渣水提,水提取液浓缩;黄芪、黄芩、秦皮、刘寄奴醇提,醇提取液浓缩;将水提浓缩液、 醇提浓缩液及挥发油合并,制成口服制剂;或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干燥,加入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制剂。
12.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黄芪水提,水提取液浓缩;海风藤、桂枝、野菊花、泽兰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醇提取液浓缩;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及挥发油合并,制成口服制剂;或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干燥,加入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制剂。
13.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海风藤、桂枝、野菊花、泽兰提取挥发油,药渣与黄芪合并水提,水提取液浓缩;黄芩、秦皮、刘寄奴醇提,醇提取液浓缩;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及挥发油合并,制成口服制剂;或将水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干燥,加入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制剂。
14.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作为有效成份在制备治疗高尿酸血症药物中的用途。 
CN2008102341490A 2008-11-04 2008-11-04 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Active CN1017323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341490A CN101732386B (zh) 2008-11-04 2008-11-04 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341490A CN101732386B (zh) 2008-11-04 2008-11-04 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2386A CN101732386A (zh) 2010-06-16
CN101732386B true CN101732386B (zh) 2012-03-21

Family

ID=42456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341490A Active CN101732386B (zh) 2008-11-04 2008-11-04 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323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3512B (zh) * 2012-12-25 2018-11-06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KR101642124B1 (ko) * 2014-12-23 2016-07-22 한국 한의학 연구원 감국 및 계피 혼합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통풍 억제용 조성물
CN111887202B (zh) * 2020-08-26 2021-11-26 安发(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0664A (zh) * 1999-09-07 2000-04-19 陶金山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
CN1695665A (zh) * 2004-11-29 2005-11-16 成都中汇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
CN1803177A (zh) * 2005-01-11 2006-07-19 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0664A (zh) * 1999-09-07 2000-04-19 陶金山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
CN1695665A (zh) * 2004-11-29 2005-11-16 成都中汇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
CN1803177A (zh) * 2005-01-11 2006-07-19 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2386A (zh) 201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9959B (zh)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05107B (zh)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57591B (zh)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直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2813870B (zh) 一种治疗酒精中毒痛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732386B (zh) 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10301636A (zh) 具有保健功能的药食两用粉、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877438B (zh) 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1829265B (zh) 治疗关节炎及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和制备方法及制剂与用途
CN108853433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94141B (zh)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7111A (zh) 一种治疗兔腹泻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3928A (zh) 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706839A (zh)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
CN101953984A (zh)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和制备方法及制剂与用途
CN101829264B (zh) 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相关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制法与用途
CN105106895B (zh) 一种治疗肾炎的复方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工艺
CN102988747B (zh) 一种三刺降三高的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39174A (zh) 一种治疗骨关节病的中药药酒
CN105343506A (zh) 一种制备治疗2型糖尿病的组合物的方法
CN104491101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9820979A (zh) 一种用于治疗肾阳虚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1551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藏药
CN103989940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5582379A (zh) 一种治疗肝胃不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57369A (zh)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JIANGSU ZEUKOV PHARMACEUTICAL S. + T. INC.

Effective date: 201309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22000 LIANYUNGANG, JIANGSU PROVINCE TO: 222047 LIANYUNGANG,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924

Address after: 222047 Jiangn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Lianyungang industrial city

Patentee after: Kangyuan Pharm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2000 Jiangsu Province, Lianyungang city Sinpo District Haichang Road No. 58

Patentee before: Kangyuan Pharmceutical Co., Ltd.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Zeukov Pharmaceutical S. & 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