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9040A - 弹性波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弹性波滤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9040A
CN101729040A CN200910205422.1A CN200910205422A CN101729040A CN 101729040 A CN101729040 A CN 101729040A CN 200910205422 A CN200910205422 A CN 200910205422A CN 101729040 A CN101729040 A CN 101729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refers
idt
busbar
elastic 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54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29040B (zh
Inventor
津田忠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hon Dempa Ko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hon Dempa Ko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hon Dempa Ko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hon Dempa Kog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29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9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29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90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125Driving means, e.g. electrodes, coils
    • H03H9/145Driving means, e.g. electrodes, coils for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14544Transducers of particular shape or position
    • H03H9/14547Fan shaped; Tilted; Shifted; Slanted; Tapered; Arched; Stepped finger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02535Details of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 H03H9/02637Details concerning reflective or coupling arrays
    • H03H9/02685Grating lines having particular arrangements
    • H03H9/02716Tilted, fan shaped or slanted grating lin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125Driving means, e.g. electrodes, coils
    • H03H9/145Driving means, e.g. electrodes, coils for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14544Transducers of particular shape or position
    • H03H9/14558Slanted, tapered or fan shaped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125Driving means, e.g. electrodes, coils
    • H03H9/145Driving means, e.g. electrodes, coils for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14544Transducers of particular shape or position
    • H03H9/14561Arched, curved or ring shaped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125Driving means, e.g. electrodes, coils
    • H03H9/145Driving means, e.g. electrodes, coils for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14544Transducers of particular shape or position
    • H03H9/14564Shifted fingers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125Driving means, e.g. electrodes, coils
    • H03H9/145Driving means, e.g. electrodes, coils for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14544Transducers of particular shape or position
    • H03H9/14564Shifted fingers transducers
    • H03H9/14567Stepped-fan shaped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64Filter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6423Means for obtaining a particular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 H03H9/643Means for obtaining a particular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the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being determined by reflective or coupling array characteristic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64Filter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6489Compensation of undesirable effects
    • H03H9/6493Side lobe suppress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urface Acoustic Wave Elements And Circuit Network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弹性波滤波器,其在通频带的高频带侧或低频带侧得到陡峭的衰减,选择性高。在弹性波的传输方向看时,构成输入侧锥型IDT电极和输出侧锥型IDT电极的各电极指群的各电极指的宽度尺寸相互相同,并且相邻的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形成为与上述电极指的宽度尺寸相同的大小,在上述弹性波的传输方向看时,上述格栅反射器的电极指群与构成该电极指群的各电极指的宽度尺寸相同,并且相邻的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形成为与上述宽度尺寸相同的大小,上述电极指的宽度尺寸和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设定为上述输入侧锥型IDT电极和输出侧锥型IDT电极的电极指的宽度尺寸和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的最小值以上或最大值以下,这样构成弹性波滤波器。

Description

弹性波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性波滤波器,例如SAW(Surface Acoustic Wave:声表面波)滤波器。
背景技术
SAW器件是利用弹性表面波的器件,在压电基板上配置称为IDT(inter digital transducer:叉指式换能器)的电极指,进行电信号与弹性波之间的电-机械相互变换,具有频率选择(带通滤波器)特性。SAW器件之一的SAW滤波器作为高功能化、小型化的各种通信设备例如移动电话机等的带通滤波器使用,伴随着近年来的无线数据通信的高速化和大容量化,要求具有插入损失(输出电力相对于输入电力的衰减量)小、且频率选择性出色的滤波器特性,而且要求宽频带、平坦、小型。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例如锥型(taper)IDT滤波器是有利的。
图18表示作为一般的结构的锥型IDT滤波器的滤波器100。滤波器100具备在压电基板101上形成的作为锥型的电极的输入侧锥型IDT电极102和输出侧锥型IDT电极103,从输入侧锥型IDT电极102一侧向输出侧锥型IDT电极103一侧传输弹性波。在这些电极102、103之间,设置有用于抑制电极102、103之间的耦合的屏蔽件104,该屏蔽件104构成为矩形的面状金属膜(所谓的整面膜)。另外,锥型IDT电极也有被称为倾斜型编带状电极、SFIT或倾斜型电极等。
各个电极102、103包括具有多个电极指106的2条平行的汇流条105,在各个电极102、103中,与汇流条105连接的电极指106相互相对,另外,电极指106例如每2条为1组,相互不同地延伸,成为梳齿形,由此构成SPLIT电极。
在各个电极102、103中,将电极指106形成为:相对于弹性波的传输方向电极指106的宽度尺寸一定,另外,电极指106、106之间的间隔尺寸也一定。由该电极指106的宽度和电极指106、106之间的间隔构成的排列图形被设计成重复某长度的周期单位λidt。在本例子中,由4条电极指106和该电极指106之间的间隔区域构成一个周期单位λidt,在该滤波器100中,与周期单位λidt为相同长度的波长的弹性波从输入侧锥形IDT电极102向输出侧锥型IDT电极103传输。而且设计成:相对于弹性波的传输方向,在从一个汇流条105朝向另一个汇流排105的正交的方向,该周期单位λidt的长度逐渐变宽,即电极指106的宽度以及电极指106、106之间的间隔分别逐渐变宽。另外,关于IDT电极的结构,由于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因此在这里没有详细记载,关于附图,为了方便也简略地表示,将电极指106的宽度以及电极指106、106之间的宽度表示为一定。
通过这样将电极指106的排列图形逐渐展宽而构成锥型IDT,在该滤波器100中,能够传输从与周期单位λidt狭窄的区域对应的高频至与周期单位λidt宽的区域对应的低频的弹性波。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实现滤波器100的宽带化。
但是,强烈希望实现选择性更出色的SAW滤波器,当前正在研究实现从通带到阻带的频率区域中的滤波器特性的陡峭化的各种方法。特别是,在这种SAW滤波器100中,由于存在与低频侧(低频带侧)的衰减量相比,高频侧(高频带侧)的衰减特性差这样的问题,因此要求进行其改善。
简单说明衰减特性这样恶化的原因。如果将形成有与弹性波的波长对应的周期单位λidt的传输路径称为轨迹(track),则在SAW滤波器100的IDT电极102、103中,在形成有电极指106的区域中,在形成通频带的从低频到高频的轨迹中具有相同的激振信息。即,在形成有电极指106的区域中,弹性波的传输状态(传输速度)相同。但是,因为在未形成该电极指106的区域与形成有该电极指106的区域中其传输状态产生差异,所以例如像图中L0所表示的那样,当通过输入侧锥型IDT电极102的规定的轨迹后的弹性波从输入侧锥型IDT电极102的输出侧锥型IDT电极103一侧的边缘向该输出侧锥型IDT电极103发射时,该弹性波发生折射,不射入输出侧锥形IDT电极103的对应的轨迹,产生能量损失。由于该能量损失,在高频带侧、低频带侧的任一侧均发生衰减特性的恶化。
此外,与传输低频的轨迹的周期单位λidt相比,传输高频的轨迹的周期单位λidt被形成得较小。从而,在从通过图示的例如λidt狭窄的高频侧的弹性波传输区域Tr1的弹性波和通过λidt宽的低频侧的弹性波传输区域Tr2的弹性波分别观看输入侧IDT电极102与输出侧IDT电极103之间的传输距离L的情况下,从通过Tr1的弹性波观看时该传输距离L变长。如果传输距离L这样变长,则易于产生由上述的折射引起的能量损失。
进而,因为从输入侧锥型IDT电极102的端部发射的弹性波发生衍射,所以在输入侧锥型IDT电极102与输出侧锥型IDT电极103之间的能量传输中发生基于该衍射的损失,上述传输距离L越长,则该衍射损失也越增大。由于这些理由,与低频带侧相比,高频带侧的衰减特性的劣化加大。
而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SAW滤波器,该SAW滤波器在锥型输入侧IDT电极与锥型输出侧IDT电极之间,以规定的间隔配置有反射规定频率的SAW的格栅(grating)构造物,从而获得在通频带中形成频率阻带即陷波滤波器特性。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方法:在输入侧IDT、输出侧IDT之间设置格栅反射器,使该反射器的反射频带宽度与发生寄生(spurious)信号的频带一致,抑制寄生信号。然而,在这些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并没有记载上述的问题,不能解决该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289714(图4以及图5等)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335848(图1以及段落0027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选择性高的弹性波滤波器,其在通频带的高频侧或者低频侧中均能够得到陡峭的衰减。
本发明的弹性波滤波器的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侧锥形IDT电极,其具有在压电基板上相互平行地形成的一对汇流条,和从这一对汇流条的各个相互交替地伸出而形成为梳齿形的电极指组,电极指的宽度和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形成为随着从上述汇流条的一侧朝向另一侧而变宽;
输出侧锥型IDT电极,其具有在上述压电基板沿着上述输入侧锥型IDT电极的上述汇流条的延长方向延伸、且从该输入侧锥型IDT电极在弹性波的传输方向隔开间隔设置的一对汇流条,和从这一对汇流条的各个相互交替地伸出而形成为梳齿形的电极指组,电极指的宽度和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形成为随着从上述汇流条的一侧朝向另一侧而变宽;和
格栅反射器,其具有在上述输入侧锥型IDT电极与输出侧锥型IDT电极之间沿着弹性波的传输方向排列、且以与上述传输方向正交的方式延伸的电极指组,
在上述弹性波的传输方向看时,上述输入侧锥型IDT电极和输出侧锥型IDT电极的构成各电极指组的各电极指的宽度尺寸相互相同,并且,相互相邻的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形成为与上述电极指的宽度尺寸相同的大小,
在上述弹性波的传输方向看时,上述格栅反射器的电极指组的构成该电极指组的各电极指的宽度尺寸相同,并且,相互相邻的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形成为与上述宽度尺寸相同的大小,上述电极指的宽度尺寸以及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设定为上述输入侧锥型IDT电极和输出侧锥型IDT电极的电极指的宽度尺寸以及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的最小值以下或最大值以上。
为了增大通频带的高频带侧的陡峭度,上述格栅反射器的电极指的宽度尺寸以及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也可以构成为与上述IDT电极的电极指的宽度尺寸以及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的最小值相同或者比该最小值稍小,另外,为了增大通频带的低频带侧的陡峭度,上述格栅反射器的电极指的宽度尺寸以及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也可以构成为与上述IDT电极的电极指的宽度尺寸以及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的最大值相同或者比该最大值稍大。
与弹性波的传输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上述格栅反射器的电极指的宽度尺寸以及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可以分别相同,也可以在与弹性波的传输方向正交的方向看时上述格栅反射器的电极指的宽度尺寸以及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逐渐变宽。上述格栅反射器的电极指组例如以从输入侧锥型IDT电极或输出侧锥型IDT电极的一侧的汇流条的延长区域跨至另一侧的汇流条的延长区域的方式形成。
发明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的弹性波滤波器,设置在输入侧锥型IDT电极与输出侧锥型IDT电极之间的格栅反射器的电极指的宽度尺寸以及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的大小为IDT电极的电极指的宽度尺寸以及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的大小的最小值以下或其最大值以上。从而,能够增大阻带中的衰减,通过使该衰减与通频带的高频侧或低频侧的附近一致,能够在这些高频带侧或低频带侧得到陡峭的衰减,能够提高滤波器的选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图2是将上述弹性波滤波器的一部分放大而得到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上述弹性波滤波器中的弹性波的传输状况的概略图。
图4是表示上述弹性波滤波器中的频率的衰减特性的概略的曲线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的平面图。
图6是将上述弹性波滤波器的一部分放大而得到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上述弹性波滤波器中的频率的衰减特性的概略的曲线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的平面图。
图9是将上述弹性波滤波器的一部分放大而得到的平面图。
图10是表示上述弹性波滤波器中的频率的衰减特性的概略的曲线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的平面图。
图12是将上述弹性波滤波器的一部分放大而得到的平面图。
图13是表示上述弹性波滤波器中的频率的衰减特性的概略的曲线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的平面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的平面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的平面图。
图17是表示上述的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以及现有技术的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的曲线图。
图18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弹性波滤波器的平面图。
符号的说明
10:弹性波滤波器
11:压电基板
12:输入侧锥型IDT电极
12a、12b:汇流条
13:输出侧锥型IDT电极
13a、13b:汇流条
15:电极指
16:格栅反射器
16a、16b:汇流条
18:电极指
Tr:轨迹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以及图2,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10。该弹性波滤波器10设计成通频带的高频带侧的衰减陡峭,在压电基板11的表面形成有与图18所示的滤波器100的输入侧锥型IDT电极102和输出侧锥形IDT电极103为相同结构的输入侧锥型IDT电极12和输出侧锥形IDT电极13。输入侧锥型IDT电极12和输出侧锥型IDT电极13在弹性波的传输方向上隔开间隔设置。另外,在表示滤波器的结构的各图中,为了区别压电基板与电极、反射器,为了方便,对这些电极和反射器标注大量的点进行表示。
在输入侧锥型IDT电极12中,12a、12b分别是一侧的汇流条和另一侧的汇流条,形成为相互平行且相对。一侧的汇流条12a与输入端口21连接,另一侧的汇流条12b接地。
另外,15是输入侧锥型IDT电极12中的电极指。由这些多个电极指15构成的电极指组成为SPLIT电极,每2条为1组,这些组相互不同地排列成梳齿形,从汇流条12a朝向汇流条12b延伸,并且从汇流条12b朝向汇流条12a延伸。
如图2所示,在弹性波的传输方向看时,各电极指15的宽度尺寸一定,而且相互相邻的电极指15、15之间的间隔尺寸(间距)一定,并且形成为与上述宽度尺寸相等。而且,各电极指15配置成由从一侧的汇流条12a延伸的2条电极指15的组、和从另一侧的汇流条12b延伸的2条电极指15的组形成的长度构成重复λidt的周期单位的排列图形。在该弹性波滤波器10中,传输与该周期单位λidt的长度为相同长度的波长的弹性波。
在这个例子中,如上所述,通过4条电极指15、更详细而言通过4条电极指15以及电极指15、15之间的间隔形成周期单位λidt,因此在相邻的电极指15、15中,通过电极指15的中心的直线彼此之间的尺寸成为λidt/4。而且,在该例中,由于使电极指15的宽度尺寸为λidt/8,因此电极指15、15之间的间隔尺寸也成为λidt/8(λidt/4-λidt/8=λidt/8)。
该排列图形从图中上侧朝向下侧,在相对于弹性波的传输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电极指15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宽,另外,关于各自的宽度,也随着从上侧朝向下侧逐渐变宽。从而,在相对于弹性波的传输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从上述的周期单位λidt窄的区域即Tr1至宽的区域即Tr2,作为弹性波的传输路径的轨迹遍及宽的频带被形成。另外,在图1中,电极指15的宽度,为了简化图示,描绘成一定的宽度。
输出侧锥型IDT电极13与输入侧锥型IDT电极12同样构成,具备成对并且相互相对的汇流条13a、13b。汇流条13a设置在汇流条12a的延长线上,汇流条13b设置在汇流条12b的延长线上,汇流条13a与输出端口22连接,汇流条13b接地。
另外,输出侧锥型IDT电极13具备与输入侧锥型IDT电极12成相同的排列图形的多个电极指15,这些电极指15在弹性波的传输方向上周期单位λidt一定,以在与弹性波的传输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上述周期单位λidt从轨迹Tr1到Tr2扩展的方式形成。而且形成为,在(向)弹性波的传输方向看时,输出侧锥型IDT电极13的电极指15的宽度尺寸以及相邻的电极指15、15之间的间隔尺寸与已经叙述过的输入侧锥型IDT电极12中的电极指15的宽度尺寸以及相邻的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相同。
这样,周期单位λidt从轨迹Tr1到轨迹Tr2发生变化。而且,将构成形成轨迹Tr1的最小的周期单位λidt的电极指15的宽度以及电极指15、15之间的间距记为最小λidt/8,将构成形成轨迹Tr2的最大的周期单位λidt的电极指15的宽度以及电极指15、15之间的间隔尺寸记为最大λidt/8。
在输入侧锥型IDT电极12与输出侧锥型IDT电极13之间,如图1和图2所示,与这些电极隔开间隔地形成有格栅反射器16。该格栅反射器16用于反射具有与后述的设置在该反射器16中的电极指18的排列周期相应的波长λgr的弹性波,抑制该弹性波从输入侧锥型IDT电极12向输出侧锥型IDT电极13的传输,形成使与该波长λgr对应的频率的信号强度衰减的所谓的阻带(stop band)。而且,在本例子中,将上述电极指18形成为使上述阻带与比SAW滤波器10的通频带更高的频带侧的阻带一致,使其高频带一侧的衰减特性陡峭。如上所述,因为在该SAW滤波器10中传输与周期单位λidt的长度范围为相同的长度范围的波长的弹性波,所以,在这里,上述波长λgr是比最小的周期单位λidt稍小的值。
该格栅反射器16具备成对且相互相对的汇流条16a、16b,汇流条16a设置在汇流条12a、13a的延长线上,汇流条16b设置在汇流条12b、13b的延长线上。
另外,格栅反射器16具备:从汇流条16a的输入侧的端部向汇流条16b的输入侧的端部伸出的电极指17a、和从汇流条16a的输出侧的端部向汇流条16b的输出侧的端部伸出的电极指17b。
此外,在电极指17a、17b之间,沿着弹性波的传输方向设置有多个从汇流条16a向汇流条16b延伸的上述电极指18,电极指18以与各汇流条的伸长方向、即弹性波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式伸长。如上所述,电极指18是为了反射波长λgr的弹性波,抑制从输入侧向输出侧的传输而形成的,为了达到该目的,在本例子中,其宽度尺寸形成为λgr/4,另外,电极指18、18的间隔尺寸(间距)与上述宽度尺寸相同地形成为λgr/4。
如上所述,在本例中,因为波长λgr的值比周期单位λidt的最小值稍小,所以作为该电极指18的宽度尺寸以及电极指18、18的间隔尺寸的λgr/4形成为比形成轨迹Tr1的作为电极指15的宽度和电极指15、15的间隔尺寸的上述最小λidt/8稍小的值。所谓稍小的值是指能够使滤波器的高频带一侧的衰减特性陡峭的范围的值。
此外,电极指17a、17b以及电极指18与IDT电极12、13的电极指15一起形成弹性波的传输区域,如上所述,具有λgr以外的波长的弹性波沿着该传输区域传输,经过格栅反射器16,从输入侧朝向输出侧传输。
在以上说明的弹性波滤波器10中,当向输入侧锥型IDT电极12输入频率信号时,即,在输入端口21与接地之间输入频率信号时,产生作为声波的弹性表面波(SAW)。该弹性波在输入侧锥型IDT电极12中,在形成有与其波长的长度(λidt)对应的周期单位λidt的轨迹中向输出侧(图中右侧)传输。这样,在规定的轨迹中,主要传输具有与该轨迹的周期单位λidt对应的波长的弹性波,而如在背景技术中所说明的那样,在轨迹中,也向输出侧传输具有与周期单位λidt不对应的波长的弹性波。
图3是表示该弹性波的传输状况的模式图,直线L1、L2、L3表示在电极指15、18的长度方向的3个位置传输的弹性波。L1表示沿上述的电极指15的宽度以及电极指之间被最小地形成的轨迹Tr1传输的弹性波,L2表示沿电极指15的宽度以及电极指15之间被最大地形成的轨迹Tr2传输的弹性波,L3表示在轨迹Tr1、Tr2之间传输的弹性波,在这种情况下,按照L1<L3<L2的顺序波长变长。虽然这样在图3中仅表示3种从输入侧朝向输出侧的弹性波,而在该弹性波滤波器10中,实际上存在由电极指15、17、18形成的与从最小轨迹Tr1至最大轨迹Tr2之间的各波长对应的轨迹,传输与各个轨迹对应的弹性波。
从输入侧锥型IDT电极12向输出侧发射的弹性波射入格栅反射器16,从输入侧向输出侧传输,但是这时具有波长λgr的弹性波如图3所示被格栅反射器16的电极指18反射,抑制向输出侧的传输。此外,传输到格栅反射器16的输出侧的端部的弹性波从格栅反射器16射入输出侧锥型IDT电极13,在形成有与其波长的长度(λidt)对应的周期单位λidt的轨迹中,向输出侧(图中右侧)传输。之后,输出与沿着上述IDT电极13的各个轨迹传输的弹性波对应的电信号。
图4以实线的曲线表示该弹性波滤波器10的滤波器特性的概略。另外,在图4中,为了表示如上所述那样抑制具有波长λgr的弹性波的传输的效果,以虚线的曲线表示除没有设置格栅反射器16以外具有与弹性波滤波器10相同的结构的滤波器的特性的概略。图中,弹性波滤波器10的通频带表示为a~b,a、b是分别与λidt的最大值、λidt的最小值对应的值。在弹性波滤波器10中,如上所述,因为与频率比通频带稍高的一侧的阻带中的波长λgr对应的频率信号c被衰减,所以如曲线图所示,高频带一侧的衰减与没有设置格栅反射器16的情况相比变得陡峭。从而,与没有格栅反射器16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滤波器的选择性。如已经叙述过的那样,因为在具备锥型IDT电极的弹性波滤波器中,高频带一侧的衰减特性易于恶化,所以这样使高频带一侧的衰减陡峭特别有效。在图4中,a对应于λidt的最大值,b对应于λidt的最小值,c对应于λgr。
关于上述的弹性波滤波器10,虽然作为电极指18的宽度和电极指18的间距的λgr/4形成为比作为最小的电极指15的宽度和最小的电极指15的间距的最小λidt/8稍小,但是因为即使将它们形成为相互相同,也能够在通频带的高频带一侧的端部获得衰减,所以也能够得到上述的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5、图6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30。该弹性波滤波器30设计成其通频带的低频带一侧的衰减陡峭,以下,以与弹性波滤波器10的结构的差异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弹性波滤波器30的格栅反射器16代替多个电极指18,设置有多个电极指31。电极指31的宽度形成为相等,从汇流条16a向16b延伸,从输入侧向输出侧反复,以等间隔排列。此外,电极指31的宽度尺寸以及相互相邻的电极指31与31的间隔尺寸(间距)λgr/4形成为比IDT电极12、13的电极指15的宽度尺寸以及电极指15、15之间的间隔尺寸的最大λidt/8稍大。这里所说的形成为稍大,指的是在能够使通频带的低频带侧的衰减陡峭的范围内较大地形成。
此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当弹性波从输入侧锥型IDT电极12向输出侧锥型IDT电极13传输时,利用格栅反射器16抑制与电极指31的宽度尺寸和上述间隔尺寸对应的频率的弹性波向输出侧锥型IDT电极13传输。
在图7中以实线的曲线表示在该弹性波滤波器30中,如上述那样通过格栅反射器16抑制具有波长λgr的弹性波的传输的情况下的滤波器特性的概略。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相同,为了表示抑制具有上述波长λgr的弹性波的传输的效果,用虚线的曲线表示没有设置格栅反射器16的情况下的弹性波滤波器30的滤波器的特性的概略。如上所述,在本例中,因为以使得能够在比通频带稍低的低频带侧的阻带获得衰减的方式设计电极指32的排列,所以如用实线表示的那样,与通频带a~b的低频带侧的λgr对应的频率信号c衰减,由此,与在上述低频带侧未设置格栅反射器16的情况相比,能够得到陡峭的衰减特性。在图7中,a对应于λidt的最大值,b对应于λidt的最小值,c对应于λgr。
另外,如上所述,在弹性波滤波器30中,作为电极指31的宽度尺寸和间隔尺寸的λgr/4形成为比作为IDT电极12、13的电极指15的最大宽度尺寸和最大间隔尺寸的最大λidt/8稍大,但λgr/4也可以设定为与最大λidt/8为相同的大小,在此情况下也能够在通频带的低频侧的端部使信号衰减,得到陡峭的衰减特性。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8、图9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40。该弹性波滤波器4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10相同地设计成在其通频带的高频带侧的阻带衰减变得陡峭,但构成为在其阻带使比弹性波滤波器10更宽范围的频率信号衰减。以下,以与弹性波滤波器10的结构的差异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在弹性波滤波器40的格栅反射器16中代替已经叙述过的电极指16而设置的电极指41的排列图形形成为:从图中的上侧朝向下侧,即,在与弹性波的传输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其相互相邻的电极指41、41之间的间隔逐渐变宽,另外,各自的宽度也随着从上侧朝向下侧而逐渐变宽。
此外,当在弹性波的传输方向看时,电极指41的宽度尺寸和相互相邻的电极指41、41之间的间隔尺寸形成为相等。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那样,对于具有波长λgr的弹性波,通过使格栅反射器16的电极指的宽度尺寸和间隔尺寸为λgr/4而能够反射该弹性波,从而能够使与该波长对应的频率信号衰减,因此通过这样使上述宽度和间距从汇流条16a朝向汇流条16b变化,能够使比第一实施方式更宽范围的频率信号衰减。
如上所述,因为在该例中以在通频带的高频带一侧获得衰减为目的,所以在该格栅反射器16中,为了使具有从比IDT电极12、13的周期单位λidt的最小值稍小的值起的更低的值的范围中的波长λgr的弹性波反射,从而能够实现该目的,格栅反射器16的电极指41的最大的宽度尺寸和间隔尺寸(最大λgr/4)形成为比作为IDT电极12、13的电极指15的最小宽度和最小间隔尺寸的最小λidt/8稍小。另外,图9中,为了表示格栅反射器16的电极指41的宽度和间隔与IDT电极12、13的电极指15的宽度和间隔的关系,相对于各部分的上下的长度,比图8更大地表示各部分的横方向的长度,另外,比图8较少地表示电极指41的条数。
在图10中,用实线的曲线表示该弹性波滤波器40的滤波器特性的概略,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相同,为了表示抑制上述弹性波传输的效果,用虚线的曲线表示没有设置格栅反射器16时的弹性波滤波器30的滤波器特性的概略。如上所述,在该弹性波滤波器40中,抑制比弹性波滤波器10更宽的范围中的波长λgr的传输,作为其结果,与其传输被抑制的波长λgr的最大值~最小值对应的通频带的高频带一侧的d~e的范围的频率信号衰减。在该SAW滤波器40的格栅反射器16中,因为电极指的宽度和间距从汇流条16a朝向汇流条16b变化,在每个轨迹反射不同波长的弹性波,因此虽然规定的频率处的衰减量比SAW滤波器10的衰减量变小,但是如上所述,能够在宽范围中得到衰减,能够使高频带一侧的衰减陡峭。另外,在该例子中,反射的弹性波的波长λgr也可以为周期单位λidt以下,因此,最小λidt/8与最大λgr/4也可以设定为相同的大小。在图10中,a对应于λidt的最大值,b对应于λidt的最小值,d对应于λgr的最大值,e对应于λgr的最小值。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11、图12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50。该弹性波滤波器50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20相同地设计成其通频带的低频带一侧的阻带的衰减变得陡峭,但构成为在其阻带使比弹性波滤波器20更宽范围的频率信号衰减。在弹性波滤波器50的格栅反射器16中,其电极指51的排列图形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地形成为从图中的上侧朝向下侧,在与弹性波的传输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电极指51之间的间隔逐渐变宽,另外,关于各自的宽度,形成为随着从上侧朝向下侧逐渐变宽。当在弹性波的传输方向看时,电极指51的宽度尺寸和电极指51、51之间的间隔尺寸相等。
在该格栅反射器16中,为了使具有从比IDT电极的周期单位λidt的最大值稍大的值起的比该值更大的值的范围中的波长λgr的弹性波反射,从而如上所述那样在低频带侧获得衰减,格栅反射器16的电极指51的最小的宽度尺寸和间隔尺寸(最小λgr/4)形成为比作为IDT电极12、13的电极指15的最大宽度和最大间隔尺寸的最大λidt/8稍大。另外,在图12中,为了表示格栅反射器16的电极指51的宽度和间隔与IDT电极12、13的电极指15的宽度和间隔的关系,相对于各部分的上下的长度,比图11更大地表示各部分的横方向的长度,另外,比图11较少地表示电极指51的条数。
图13用实线表示在该弹性波滤波器50中,如上述那样,利用格栅反射器16抑制具有λgr的弹性波的传输的情况下的滤波器特性的概略,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相同,为了表示抑制上述弹性波的传输的效果,用虚线表示没有设置格栅反射器16的情况下的弹性波滤波器50的滤波器特性的概略。如上所述,在本例中,与弹性波滤波器10相比,在比通频带更高的高频带一侧的阻带中,抑制宽范围的频率的弹性波的传输。因为该弹性波滤波器50的格栅反射器16的各轨迹也与弹性波滤波器40的格栅反射器的各轨迹相同地分别反射不同波长的弹性波,所以虽然规定的频率下的衰减量比SAW滤波器20的衰减量减小,但是如图所示,能够在宽范围中得到衰减,能够使通频带的低频带一侧的衰减陡峭。在图13中,a对应于λidt的最大值,b对应于λidt的最小值,d对应于λgr的最大值,e对应于λgr的最小值。
另外,在本例中,反射的弹性波的波长λgr也可以为周期单位λidt以上,因此,上述最大λidt/8与上述最小λgr/4也可以设定成相互相同的大小。
在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中,格栅反射器16的电极指和间距随着朝向下侧而变宽,但也可以构成为随着朝向上侧而变宽。
另外,图14表示令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10的输入侧锥型IDT电极和输出侧锥型IDT电极为单方向电极而代替SPLIT电极的例子。在该例的弹性波滤波器60中,与弹性波滤波器10相同地由4条电极指15和该电极指15之间的间隔区域构成周期单位λidt,但在输入侧锥型IDT电极12和输出侧锥型IDT电极13中,由从一侧的汇流条12a、13a延伸的1条电极指15和与该电极指15相邻排列的从另一侧的汇流条12b、13b延伸的3条电极指15的组构成周期单位λidt。而且,将宽度例如为3/8λidt的电极指即反射源61设置在宽度为λidt/8的电极指15之间,构成为DART电极(分布式声反射换能器:Distributedacoustic reflection transducer)。该反射源61与电极指15相同地在各轨迹Tr中其宽度成为3/8λidt,实际上在图的上下方向具有不同的宽度。
输入侧锥型IDT电极12和输出侧锥型IDT电极13也可以形成为EWC-SPUDT(Electlode Width controlled(电极宽度控制)-SPUDT)电极而代替DART电极。
另外,反射源61的宽度例如也可以与格栅反射器的电极指的宽度相同地为λidt/4,另外,在使输入侧锥型IDT电极12和输出侧锥型IDT电极13中的电极指15与各自的汇流条12a(13a)、12b(13b)双方连接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上述反射源31的宽度为5/8λidt以下。
在该弹性波滤波器60中,通过积极地使用多重反射,能够进一步实现低损失,另外提高选择性,此外,通过这样设置反射源31,不会发生基于TTE(triple transit echo:三次渡越回波)的脉动(ripple)增大,能够实现低损失。另外,作为单方向性电极,除了这种结构以外,例如也可以是FEUDT(Floating Electrode type Uni-Direction Transducer:浮动电极型单方向性换能器)电极或DWSF-SPUDT(Different WidthSplit Finger(不同宽度叉指)-SPUDT)电极等。另外,作为上述图1所示的输入侧锥型IDT电极12或输出侧锥型IDT电极13,也可以使用这些单方向性电极的任一种。
另外,在上述的各例子中,锥型IDT电极12、13的各电极指15连续直线性地变宽,但可以如图15所示的弹性波滤波器70的电极指那样曲线地变宽,或如图16所示的弹性波滤波器80那样台阶式地变宽,使得成为所谓的拟锥型。另外,在该图15和图16中,也与上述的各例子相同地配置成:从图中的上侧朝向下侧,由各自的电极指15的宽度和间隔区域构成的排列图形变宽,但为了简化图示而省略。
作为上述的输入侧锥型IDT电极12和输出侧锥型IDT电极13,以2条电极指15为1组交替地配置,使得成为SPLIT电极,但也可以交替配置1条电极指15使得成为单电极。
另外,在以上的例子中,对在压电基板11上形成有一对输入侧锥型IDT电极12和输出侧锥型IDT电极13的组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形成两对以上。
另外,作为以上的各弹性波滤波器,也可以不利用表面波,而利用沿着压电基板11的表层以内的内部传输的弹性波。
另外,在上述的各例子中,在输入侧IDT电极与输出侧IDT电极之间的区域中,从汇流条12a、13a的延长区域朝向汇流条12b、13b延长区域,以遍及这些延长区域之间整体的长度形成有格栅反射器的电极指,即遍及输入侧IDT电极与输出侧IDT电极的开口部分整体地设置有反射器的电极指。但是,也可以不像这样在整个开口部分形成,以覆盖上述延长区域之间的一部分的长度形成反射器的电极指。
(评价试验)
对已经叙述过的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10和在背景技术中说明过的弹性波滤波器100,分别调查了频率特性。图17(a)、(b)分别表示SAW滤波器10的透过特性、弹性波滤波器100的传输特性。在各曲线图中,以圆圈包围通频带的高频带一侧,表示为A、B,比较A、B明显可知,弹性波滤波器10的特性是,高频带一侧的陡峭度变高。此外,针对各个曲线图,测定并比较了形状系数(shape factor)(S.F.)。这里,S.F.作为30dB频带宽度与1dB频带宽度之比进行了计算。作为其结果,弹性波滤波器10的S.F.是1.67,弹性波滤波器100的S.F.是1.70。从该结果可知,弹性波滤波器10的结构对提高衰减的陡峭度有效。

Claims (6)

1.一种弹性波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侧锥形IDT电极,其具有在压电基板上相互平行地形成的一对汇流条,和从这一对汇流条的各个相互交替地伸出而形成为梳齿形的电极指组,电极指的宽度和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形成为随着从所述汇流条的一侧朝向另一侧而变宽;
输出侧锥型IDT电极,其具有在所述压电基板沿着所述输入侧锥型IDT电极的所述汇流条的延长方向延伸、且从该输入侧锥型IDT电极在弹性波的传输方向上隔开间隔设置的一对汇流条,和从这一对汇流条的各个相互交替地伸出而形成为梳齿形的电极指组,电极指的宽度和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形成为随着从所述汇流条的一侧朝向另一侧而变宽;和
格栅反射器,其具有在所述输入侧锥型IDT电极与输出侧锥型IDT电极之间沿着弹性波的传输方向排列、且以与所述传输方向正交的方式延伸的电极指组,
在所述弹性波的传输方向看时,构成所述输入侧锥型IDT电极和输出侧锥型IDT电极的各电极指组的各电极指的宽度尺寸相互相同,并且,相互相邻的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形成为与所述电极指的宽度尺寸相同的大小,
在所述弹性波的传输方向看时,所述格栅反射器的电极指组的构成该电极指组的各电极指的宽度尺寸相同,并且,相互相邻的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形成为与所述宽度尺寸相同的大小,所述电极指的宽度尺寸和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设定为所述输入侧锥型IDT电极和输出侧锥型IDT电极的电极指的宽度尺寸和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的最小值以下或最大值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波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为了增大通频带的高频带侧的陡峭度,所述格栅反射器的电极指的宽度尺寸和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构成为与所述IDT电极的电极指的宽度尺寸和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的最小值相同或者比该最小值稍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波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为了增大通频带的低频带侧的陡峭度,所述格栅反射器的电极指的宽度尺寸和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构成为与所述IDT电极的电极指的宽度尺寸和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的最大值相同或者比该最大值稍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波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与弹性波的传输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格栅反射器的电极指的宽度尺寸和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分别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波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在与弹性波的传输方向正交的方向看时,所述格栅反射器的电极指的宽度尺寸和电极指之间的间隔尺寸逐渐变宽。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波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格栅反射器的电极指组以从输入侧锥型IDT电极或输出侧锥型IDT电极的一侧的汇流条的延长区域跨至另一侧的汇流条的延长区域的方式形成。
CN200910205422.1A 2008-10-24 2009-10-23 弹性波滤波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290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74660 2008-10-24
JP2008274660A JP4694609B2 (ja) 2008-10-24 2008-10-24 弾性波フィル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9040A true CN101729040A (zh) 2010-06-09
CN101729040B CN101729040B (zh) 2013-08-14

Family

ID=41510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542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29040B (zh) 2008-10-24 2009-10-23 弹性波滤波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07800B2 (zh)
EP (1) EP2180597A1 (zh)
JP (1) JP4694609B2 (zh)
CN (1) CN10172904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6266A (zh) * 2017-04-07 2018-10-23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声波谐振器、滤波器和复用器
CN109417379A (zh) * 2016-06-28 2019-03-0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多工器、高频前端电路及通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42763B2 (ja) * 2007-09-28 2012-10-03 日本電波工業株式会社 弾性波フィルタ
US8941451B2 (en) 2011-02-04 2015-01-27 Epcos Ag Broadband SAW filter
JP5776243B2 (ja) 2011-03-18 2015-09-09 日本電波工業株式会社 弾性波フィルタ
WO2013182229A1 (en) * 2012-06-05 2013-12-12 Epcos Ag Saw filter with improved stop band suppression
DE102012110504B4 (de) 2012-11-02 2019-09-12 Snaptrack, Inc. Elektroakustisches Filter mit Tiefpasscharakteristik
US9726646B1 (en) * 2013-05-29 2017-08-08 National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Solutions Of Sandia, Llc Resonant surface acoustic wave chemical detector
JP6387573B2 (ja) * 2014-03-17 2018-09-12 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
US9698753B2 (en) * 2014-03-19 2017-07-04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Laterally coupled resonator filter having apodized shape
US10404234B2 (en) * 2016-09-02 2019-09-03 Skyworks Filter Solutions Japan Co., Ltd. Filter device with phase compens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s including same
JP2018088678A (ja) 2016-11-29 2018-06-07 スカイワークス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Skyworks Solutions, Inc. 位相をキャンセルするループ回路を含むフィルタ
US10768286B2 (en) * 2017-12-27 2020-09-08 Broadsound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asuring a characteristic loop sensitivity for an acoustic transducer
GB2577361B (en) 2018-07-18 2023-03-01 Skyworks Solutions Inc FBAR filter with integrated cancelation circu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02511A (ja) * 1985-03-06 1986-09-08 Japan Radio Co Ltd 弾性表面波フイルタ
JPS61289714A (ja) * 1985-06-18 1986-12-19 Japan Radio Co Ltd 弾性表面波フイルタ
GB2193060B (en) * 1986-07-16 1991-04-03 Japan Radio Co Ltd Surface elastic wave filter
US4746882A (en) * 1987-06-24 1988-05-24 Unisys Corporation Saw multiplexer using tapered transducers
US5289073A (en) * 1992-11-09 1994-02-2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Unidirectional surface acoustic wave transducer
JPH08335848A (ja) * 1995-06-09 1996-12-17 Meidensha Corp 弾性表面波素子
US5831492A (en) * 1995-09-15 1998-11-03 Sawtek Inc. Weighted tapered spudt saw device
US6023122A (en) 1999-04-15 2000-02-08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Surface wave devices with tapered transducers
US6856214B2 (en) * 2002-12-10 2005-02-1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urface wave devices with low passband ripple
JP4179325B2 (ja) * 2003-10-03 2008-11-1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表面波装置
JP2005150918A (ja) * 2003-11-12 2005-06-09 Murata Mfg Co Ltd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
CN100547919C (zh) * 2005-03-28 2009-10-07 京瓷株式会社 弹性表面波共振子以及通信装置
JP5042763B2 (ja) * 2007-09-28 2012-10-03 日本電波工業株式会社 弾性波フィルタ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7379A (zh) * 2016-06-28 2019-03-0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多工器、高频前端电路及通信装置
CN109417379B (zh) * 2016-06-28 2022-08-12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多工器、高频前端电路及通信装置
CN108696266A (zh) * 2017-04-07 2018-10-23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声波谐振器、滤波器和复用器
CN108696266B (zh) * 2017-04-07 2022-07-15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声波谐振器、滤波器和复用器
US11569433B2 (en) 2017-04-07 2023-01-31 Taiyo Yuden Co., Ltd. Acoustic wave resonator, filter, and multiplex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9040B (zh) 2013-08-14
JP2010103849A (ja) 2010-05-06
US8207800B2 (en) 2012-06-26
JP4694609B2 (ja) 2011-06-08
EP2180597A1 (en) 2010-04-28
US20100102901A1 (en) 2010-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9040B (zh) 弹性波滤波器
CN101399528B (zh) 弹性波滤波器
US5485052A (en) Three electrode type saw longitudinal coupling filter
JP2703891B2 (ja) 表面弾性波フィルタ
US6856214B2 (en) Surface wave devices with low passband ripple
JP5672420B1 (ja)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装置およびデュプレクサ
CN101534106B (zh) 声波滤波器
US3882430A (en)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DE2536408A1 (de) Oberflaechenschallwellen-einrichtung
CN100508382C (zh) 声表面波滤波器
US9019046B2 (en) Elastic wave filter
KR100612056B1 (ko) 탄성 표면파 필터
US7221074B2 (en) Surface acoustic device
US5545940A (en) Multitrack transversely folded surface acoustic wave structure
JP5760321B2 (ja) 弾性波フィルタ
KR19990045458A (ko) 1방향성 탄성 표면파 트랜스듀서 및 이를 구비한 트랜스버셜형 saw 필터
JP5365406B2 (ja) 弾性波フィルタ
US20230130157A1 (en) An alternative structure for realizing a transversal saw filter
SU1039017A1 (ru) Фильтр на поверхностных акустических волнах
JP4843862B2 (ja) 弾性表面波装置
US5808524A (en) Surface wave filter with a specified transducer impulse train that reduces diffraction
US20140292444A1 (en) Elastic wave filter
US20200280297A1 (en) Saw resonator and filter comprising same
JPH069228U (ja)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Termination date: 201510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