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5176B - 混凝土制品的接合方法及压入部件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制品的接合方法及压入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5176B
CN101725176B CN2009102063555A CN200910206355A CN101725176B CN 101725176 B CN101725176 B CN 101725176B CN 2009102063555 A CN2009102063555 A CN 2009102063555A CN 200910206355 A CN200910206355 A CN 200910206355A CN 101725176 B CN101725176 B CN 1017251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king agent
concrete product
elastomerics
joining
junction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63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25176A (zh
Inventor
野村公康
岸秀树
清水和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hi Concrete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Concrete 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Concrete 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Concrete Work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25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51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251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51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45Underground structures, e.g. tunnels or galleries, built in the open air or by methods involving disturbance of the ground surface all along the location line; Methods of making the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0Tunnels or galle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house conduits, e.g. oil pipe-lines, sewer pipes ; Making conduits in situ, e.g. of concrete ; Casings, i.e. manhole shafts, access or inspection chambers or coverings of boreholes or narrow we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300/00Materials
    • E02D2300/0004Synthetics
    • E02D2300/0025Adhesives, i.e. glu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600/00Miscellaneous
    • E02D2600/20Miscellaneous comprising details of connection between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Sewage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混凝土制品的接合方法及压入部件,可更有效发挥粘接剂具有的弹性,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制品间的阻水性。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箱式涵洞(100)的接合方法的特征是,由把表面当作不与粘接剂(4)进行粘接的皮层(21b、21b)的弹性体(2),在涂布粘接剂(4)的接合面(1)上划定粘接面区域(3),由与划定了粘接面区域(3)的箱式涵洞(100)相向的接合面(1)和弹性体(2)限定粘接面区域的边界,将粘接剂(4)填充到边界被限定了的粘接面区域中而将箱式涵洞(100)彼此接合。

Description

混凝土制品的接合方法及压入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作为用箱式涵洞(ボツクスカルバ一ト)等混凝土预制品构筑的构造物的下水道、排水道、公共管道中,用来维持施工后的混凝土制品彼此间的接合的混凝土制品的接合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将混凝土制品彼此接合时,使用粘接剂将混凝土制品接合的方法(专利文献1)。该专利文献1的技术提出了这样一种构成,把主剂和硬化剂被分离收纳的粘接剂包,在进行接合的时候拆下将主剂与硬化剂分离的部件并揉搓粘接剂包,从而使主剂与硬化剂混合,把粘接剂从粘接剂包挤出并涂布到接合面上,然后使混凝土制品彼此在涂布了粘接剂的接合面贴紧而进行接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在把混凝土制品彼此接合的时候使用具有弹性的粘接剂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具体来说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把粘接剂填充到弹性体与混凝土制品自身围合成的空间中,将混凝土制品彼此接合,从而可以使粘接剂不泄漏而进行硬化,而且大大改善了混凝土制品间的阻水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925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3149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2的技术,弹性体与粘接剂在施工时固定,所以,具有弹性的粘接剂也良好地追随弹性体的弹性变形,从而实现了稳定的阻水性。而且现在的现状是,具有弹性的粘接剂提高了其性能,不仅伸缩性比用作弹性体的材料丰富,而且可以有效用于混凝土制品的接合。即,从现在开始,希望通过更有效地发挥有如此弹性的粘接剂所具有的弹性,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制品间的阻水性。
本发明着眼于这样的不良情况提供一种混凝土制品的接合方法,其可以更有效地发挥粘接剂所具有的弹性、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制品间的阻水性。
本发明为了达成上述目的,采取如下的技术手段。即,本发明涉及的混凝土制品的接合方法,把至少两个在相向的两端具有接合面的混凝土制品,在接合面上涂布具有弹性的粘接剂进行接合,其特征在于,由把表面当作不与所述粘接剂进行粘接的皮层的弹性体,在涂布粘接剂的接合面上划定粘接面区域,所述弹性体由非极性的树脂一体成形而成,由与划定了粘接面区域的混凝土制品相向的混凝土制品的接合面和弹性体,限定粘接面区域的边界,将粘接剂填充到边界被限定了的粘接面区域中,而将混凝土制品彼此接合,所述皮层,为通过将所述弹性体挤压成形而在该弹性体的表面形成的无气泡的层,所述粘接面区域,被安装在混凝土制品的接合面上的U字形的外侧弹性体和安装在所述外侧弹性体的内侧的环形或U字形的内侧弹性体划定为U字形,从所述U字形的粘接面区域的一方的端部注入粘接剂,并压入粘接剂直至所述粘接剂到达另一方的端部。
如此一来,成为具有弹性的粘接剂隔着皮层与弹性体相接的构成。因此,可以使弹性体与粘接剂接合和分离。由此,当混凝土制品彼此接合和分离时,弹性体和粘接剂可以分别独立地伸缩。因此,可以避免粘接剂的伸缩与弹性体的伸缩的范围发生干涉。结果,可以有效发挥粘接剂所具有的弹性,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制品间的阻水性。使粘接面区域呈U字形,使粘接面区域的端部开放,由此,与使粘接面区域呈闭锁状的场合相比,在进行接合的时候也可以使端部开放而防止粘接面区域的内压上升(实施方式:无需对混凝土制品实施用来另行进行注入的加工就可以将粘接剂压入。仅仅从一个部位压入就可以完成粘接剂的压入操作。)。
而且,为了良好地进行弹性体相对于混凝土制品的定位、可靠填充粘接剂,优选为,在所述混凝土制品的接合面的一方或双方,设置用来安装所述弹性体的槽状的凹部。
而且为了使弹性体与粘接剂容易分别独立地进行伸缩,优选为,所述凹部具有安装所述弹性体的安装台阶部,和设置在与所述安装台阶部形成台阶的位置用来填充所述粘接剂的填充台阶部。
而且,由于被称作高弹性粘接剂的粘接剂比一般作为弹性体被采用的材料显示更高的伸缩性,所以优选为,所述凹部的所述安装台阶部形成得比所述凹部的填充台阶部深,粘接剂的厚度尺寸形成得相对较小,通过该构成,可以进一步明确弹性体的安装位置。
而且,作为适用于具有一对侧板和与所述一对侧板相连的底板的箱式涵洞或水道等被称作混凝土预制品的场合的具体方式,该接合方法可列举出,从一方的侧板的上端压入粘接剂,直至所述粘接剂到达另一方的侧板的上端这样的方式。由此,由于仅通过从混凝土制品的上侧的作业就可以完成粘接剂的压入,因此,可以有效提高作业时的安全性。尤其可以有效回避在适用于小尺寸的混凝土制品的场合出现的、作业者在用来进行粘接剂的压入作业的狭窄场所难以进行作业的不良情况。
而且,作为更为可靠而且迅速地将粘接剂压入的一个手法,可列举出,在从所述一方的侧板的上端把压入部件向下方插入的状态下将粘接剂压入的手法。
为了可靠并迅速地压入粘接剂,优选为,粘接剂的使用时的粘度被设定为10,000mPa·S以下。而且不仅为该粘度,作为具有适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粘接性能、弹性的粘接剂,具体还优选为,粘接剂使用环氧树脂与变性硅酮树脂的二元(二液性)粘接剂。而且,同一粘接剂,其性能也会随使用粘接剂的场合的温度发生改变,所以,如后文中的实施例中详述的那样,该粘接剂优选为,对应温度选择使用多种粘接剂。
而且,可良好地适用于从U字形的粘接面区域的一方的端部将粘接剂注入并压入该粘接剂直至粘接剂到达另一方的端部的场合的本发明涉及的压入部件,特征是,把所述粘接剂从一方的侧板的上端插入,对粘接剂进行压入直至所述粘接剂到达另一方的侧板的上端。作为该压入部件的具体构成,可列举出,将管状部件贯穿弹性体,在贯穿弹性体的管状部件的一端侧连接着可注入粘接剂的软管的构成。
根据本发明,可有效避免出现弹性体与粘接剂粘接在一起的情况,能使弹性体与粘接剂可接合和分离。由此,在混凝土制品彼此接合和分离的时候,弹性体和粘接剂可分别独立地伸缩。因此,可以避免粘接剂的伸缩与弹性体的伸缩的范围发生干涉。结果,可以有效发挥粘接剂所具有的弹性,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制品间的阻水性。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压入部件,由于可以从任意部位压入粘接剂,所以可以更为安全、可靠而且迅速地填充粘接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地下构造物的外观图。
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涉及的箱式涵洞的正面图。
图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涉及的弹性体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涉及的箱式涵洞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5是图4涉及的作用说明图。
图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涉及的压入部件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涉及的作用说明图。
图8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涉及的另一作用说明图。
图9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变型例涉及的箱式涵洞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10是图9涉及的作用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图表的图。
图12是表示该实施例涉及的另一图表的图。
图13是表示该实施例涉及的另一图表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混凝土制品(箱式涵洞)
100a  侧板
100b  底板
1     接合面
12    凹部
13    安装台阶部
14    填充台阶部
2     弹性体
21    外侧弹性体(第一衬垫部件)
22    内侧弹性体(第二衬垫部件)
21b、22b...  皮层
3     粘接面区域
4     粘接剂
6     压入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混凝土制品,使用箱式涵洞100,例如对构筑下水道等地下构造物200的场合的混凝土制品进行说明。具体来说,该地下构造物200,多个箱式涵洞100间通过弹性体2、粘接剂4以及连接部5连接着。
箱式涵洞100,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一对侧板100a、与该一对侧板100a相连的底板100b,和位于与底板100b相向的位置的顶板100c,为所谓的正方形截面的方筒形态,而且,在纵向的两端设有接合面1,通过将多个所述箱式涵洞100在接合面1进行接合而连接构筑地下构造物200。接合面1,其外周形状为正方形,而且内周形状也大致为正方形,因而形成四边形的环形形状。本实施方式中,对图示的方筒形状的混凝土制品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当然也适用于用来构成由一对侧板100a和底板100b构成的上方开放的混凝土制品形成的三面水道。
作为本发明涉及的混凝土制品的箱式涵洞100的接合方法是,把至少两个在相向的两端具有接合面1的箱式涵洞100,在接合面1上涂布具有弹性的粘接剂4进行接合,其特征在于,由把表面当作不与所述粘接剂4进行粘接的皮层21b、22b的弹性体2,在涂布粘接剂4的接合面1上划定粘接面区域3,由与划定了粘接面区域3的箱式涵洞100相向的接合面1和弹性体2,限定粘接面区域的边界,将粘接剂4填充到边界被限定了的粘接面区域中,而将箱式涵洞100彼此接合。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方法,使用压入部件6从特定的一个部位压入粘接剂4,该方法将在后文中详述。
下面与各部的构成的说明一起详述箱式涵洞100的接合面1的接合方法。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接合面1形成在箱式涵洞100的纵向两端部,一方的接合面1,为可通过安装弹性体2而特定粘接面区域3的凹凸面10,另一方的接合面1除了后述的连接部5涉及的构成之外,为形成为平坦状的平面11。
凹凸面10形成了用来将弹性体2和粘接剂4定位的呈槽状的凹部12。而且该凹部12,如图1、图2所示,形成了沿箱式涵洞100的侧板100a以及底板100b形成为U字形的后述的第一衬垫部件21、沿盘绕在箱式涵洞100的周缘的第二衬垫部件22形成的用来安装弹性体2的安装台阶部13、在与该安装台阶部13形成台阶的位置设置着的用来填充粘接剂4的填充台阶部14,和与这些安装台阶部13和填充台阶部14相邻形成的倾斜面15。
如图4和图5所示,安装台阶部13形成为,使弹性体2,具体来说使后述的第一衬垫部件21和第二衬垫部件22位于隔开固定距离的位置。在其两端形成有倾斜面15,该倾斜面15通过朝使该安装台阶部13扩开的方向倾斜而形成,在箱式涵洞100制造时起到所谓起模坡度的作用。
如图4和图5所示,填充台阶部14设置在与所述安装台阶部13形成台阶的位置,即夹着倾斜面15设置在比较浅的位置,该填充台阶部14是与所填充的粘接剂4接合的部分。即,上述安装台阶部13形成在比该填充台阶部14深的位置,关于弹性体2与所填充的粘接剂4的接合方向的尺寸,弹性体2的尺寸被设定得比较大。在本实施方式中,顶板100c侧的第二衬垫部件22上方也从安装台阶部13夹着倾斜面15形成得比较浅,但是,省略了该构成的详细图示。
如图1~图5所示,弹性体2沿上述安装台阶部13安装在凹凸面10上,例如通过把聚乙烯、聚丙烯这样的非极性的树脂一体成形而成。具体如图3所示,通过挤压成形来进行成形,从而在表面设置不存在气泡b的皮层21b、22b,而且,在中心部形成孔洞21a、22a。
如上图所示,弹性体2具有外侧弹性体2即第一衬垫部件21,和内侧弹性体2即第二衬垫部件22。第一衬垫部件21呈U字形位于接合面1的最外周,上端从顶板100c的表面稍稍突出。第二衬垫部件22在第一衬垫部件21的稍内方甚至盘绕到顶板100c侧,从而构成环形。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接合面区域3就箱式涵洞100的接合方向限定接合面1,具体来说由平面11和凹凸面10的填充台阶部14进行限定,而且,在接合面1的面的方向上,形成由弹性体2,即第一衬垫部件21和第二衬垫部件22、具体来说由皮层21b、22b划定的、一边弯曲或折曲成大致U字形一边连通而成的四角柱状的空间。而且,填充到该粘接面区域3内的粘接剂4不能与设置在弹性体2上的皮层21b、22b粘接,所以,可构成仅仅与接合面1相接的双面粘接状态。
粘接剂4,例如是被称作高弹性粘接剂4的粘接剂,本实施方式中,该粘接剂4使用粘接性能优异的环氧树脂和伸缩性、耐候性优异的变性硅酮树脂混合而成的双液性的粘接剂4。而且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粘接剂4,通过按施工时期的温度分别使用三种粘接剂4,从而能够满足以下全部条件,即基于JIS K 6833的粘度总是在10,000mPa·s以下、可使用时间为20分钟以上、且指触硬化时间为6小时以内,对于该粘接剂4将在后文中详述。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连接部5用来把箱式涵洞100彼此在接合方向不错动地进行接合,通过形成把连接杆52的两端分别插入被埋在接合面1的四个角落附近的插座51中的状态,可以将两接合面1正确接合。即,如图4和图5所示,通过该接合部5接合着的箱式涵洞100,其在接合面1的面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被很好地阻止,由此,设置在接合面1上的弹性体2和粘接剂4基本上是沿接合方向进行伸缩。
于是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作为弹性体2的第一衬垫部件21和第二衬垫部件22的表面设置上述皮层21b、22b,从而,成为尤其如图5所示的粘接剂4不与弹性体2的皮层21b、22b进行粘接而与其分离开的状态、成为仅粘接在与箱式涵洞100相面对的接合面1的两个面上的状态。因此,可以使粘接剂4不被束缚在弹性体2的伸缩范围内、使粘接剂4在图中比弹性体2的尺寸更大地进行伸长。
而且,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接合方法,作为把粘接剂4涂布在上述粘接面区域3的方法,把该粘接剂4从位于一方的侧板100a上端的U字形的粘接面区域3的一方的端部压入到使该粘接剂4到达另一方的端部即侧板100a的上端。具体来说,采用在把图6所示的压入部件6从一方的侧板100a的上端插入的状态,从所述一点将粘接剂4压入的方法。
如图6所示,压入部件6为,例如把作为长度为20cm的管状部件的铝管61,插入、贯通到例如与上述弹性体2材质、尺寸相同的长度为15cm左右的弹性插入部63的管插通孔63a中,然后,通过捆束带62把用来注入粘接剂4的塑料管BH安装到所贯通的铝管61的一端侧。而且压入部件6,例如设有通过双面胶带固定在该弹性插入部63的自由端和根端的粘接部61a。
而且,如图7和图8所示,在把压入部件6从粘接面区域3的一方的端部插入的状态下,将粘接剂4注入,并压入粘接剂4使该粘接剂4到达另一方的端部。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最后,在安装在顶板100c上的第二衬垫部件22的上侧也施加粘接剂4,从而,完成用粘接剂4将箱式涵洞100接合的作业。
通过上述这样的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混凝土制品的接合方法为,通过表面为不能粘接粘接剂4的皮层21b、22b的弹性体2来划定粘接面区域3,进而填充粘接剂4使箱式涵洞100彼此接合,因而,能够有效避免弹性体2与粘接剂4粘接、可接合和分离。由此,当箱式涵洞100彼此进行接合和分离时,弹性体2和粘接剂4可以分别独立地进行伸缩。因此,可以避免粘接剂4的伸缩范围与弹性体2的伸缩范围发生干涉。而且其结果是,可以更为有效地发挥粘接剂4所具有的弹性,进一步提高箱式涵洞100间的阻水性。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皮层21b、22b是通过将弹性体2挤压成形从而在该弹性体2的表面形成没有气泡b的层,由此,例如可以有效避免在弹性体2的表面形成单独的被膜、可由单纯的结构实现皮层21b、22b。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弹性体2相对于箱式涵洞100的定位良好、粘接剂的填充可靠,而在箱式涵洞100的一方的接合面1上设有用来安装弹性体2的槽状的凹部12。
而且为了使弹性体2与粘接剂4易于分别独立地进行伸缩,本实施方式中,凹部12形成了安装弹性体2的安装台阶部13,和在与该安装台阶部13夹着台阶的位置设置着的用来填充粘接剂4的填充台阶部14。
而且,由于一般被称作高弹性粘接剂4的粘接剂4比用作弹性体2的材料显示更高的伸缩性,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凹部12将安装台阶部13形成得比填充台阶部14更深,使粘接剂4的厚度尺寸相对较小。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粘接面区域3划定为U字形,把粘接剂4从该U字形的粘接面区域3的一方的端部即一方的侧板100a的上端注入,并压入粘接剂4使该粘接剂4到达另一方的端部即另一方的侧板100a的上端。
这样,由于使粘接面区域3为U字形并将粘接面区域3的端部开放,由此,与使粘接面区域3呈封闭形状的场合相比,即便在进行接合的时候,也可以将端部开放、防止粘接面区域3的内压上升。而且通过形成与U字形连通的粘接面区域3,无需对箱式涵洞100实施用来注入粘接剂4的特别加工就可以将粘接剂4压入。尤其是,仅仅从箱式涵洞100的上侧的一个部位开始进行压入,就可以完成粘接剂4的压入作业。因此,操作者仅仅从箱式涵洞100的上侧进行作业就可以完成粘接剂4的压入,因而可以有效提高作业时的安全性。所述作业性的提高,尤其可以有效避免在用于小尺寸的箱式涵洞100的情况下出现的、操作者为了进行粘接剂4的压入作业而不得不勉强在狭窄的场所进行作业的不良情况。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具有这样的特征,即采用了在从一方的侧板100a的上端把压入部件6向下方插入的状态下将粘接剂4压入这样的手法,因此,不仅可以确实且迅速地实现粘接剂4的填充,而且可望实现更为安全的混凝土制品的接合方法。
(变型例)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型例加以说明。对于本变型例,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本变型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在设置在箱式涵洞100两端的接合面1的双方设置凹凸面10,由此,成为设有用来安装弹性体2的呈槽状的凹部12的构成。即,在相向的接合面1的双方形成上述实施方式中详细描述了的安装台阶部13、填充台阶部14以及倾斜面15。
而且,按照该构成,弹性体2可从接合方向的两方可靠地被定位。而且,如图10所示,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粘接剂4不能与皮层21b、22b粘接,因此,粘接剂4可以与弹性体2不发生干涉地进行伸长。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各部的具体构成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型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种种变型。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皮层是通过在制造弹性体时的挤压成形形成的,但是当然也可以利用与弹性体分开形成的部件当作皮层。例如,也可以在弹性体的表面涂覆另外的膜,或将另外的膜卷绕在弹性体的表面。
另外,各部的具体的构成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可进行各种变型。
(实施例)
下面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粘接剂采用被称作高弹性粘接剂的粘接剂,使用粘接性能优异的环氧树脂和伸缩性、耐候性优异的变性硅酮树脂混合而成的双液性的粘接剂。而且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粘接剂4,通过按施工时期的温度分别使用三种粘接剂,从而能够满足以下全部条件,即基于JIS K 6833的粘度总是在10,000mPa·s以下、可使用时间为20分钟以上、且指触硬化时间为6小时以内。
作为可用于本发明的粘接剂表示为“冬用”、“一般用”、以及“夏用”。具体来说,这些粘接剂为环氧树脂与变性硅酮树脂混合成的双液性的粘接剂。而且本实施例中,通过适当改变触媒的种类,如后述中那样,成为显示图11~图13中所描述特性的“夏用”、“冬用”以及“一般用”的粘接剂。“冬用”的粘接剂,为了降低粘度,还特别使用了稀释剂。
在图11~图13中,对这三种粘接剂测定了各个温度条件下的粘度、可使用时间以及指触硬化时间。
图11为测定这三种粘接剂的粘度的图。具体来说,在基于JIS K6833“粘接剂的一般试验方法6.3粘度”的方法中,使用BH型粘度计,按20rpm的转速进行测定。
图12为测定这三种粘接剂的可使用时间的图。具体来说,把所述三种粘接剂各300g作为试料,随时间测定其中心部的温度,从而特定出可使用时间。
图13为测定这三种粘接剂的指触硬化时间的图。具体来说,使用RCI式干燥时间测定器(干燥记录装置(ドライニングレコ一ダ一)),把到达2次线状痕消失点的时间判定为硬化终了,作为指触硬化时间。而且该数据示出了涂布厚度为0.5mm的场合。
而且,为了确实并迅速地压入粘接剂,优选为把粘接剂使用时的粘度设定在10,000mPa·S以下。而且,作为不仅具有该粘度而且具有适合上述样式的粘接性能、弹性的粘接剂,具体来说,优选为使用环氧树脂与变性硅酮树脂混合成的双液性的粘接剂。而且,由于在使用粘接剂的场合即使同一粘接剂其性能也会因使用时的温度而改变,因此,该粘接剂,如实施例中详细描述的那样,优选为按温度而分别使用数种粘接剂。
而且从以上的粘接剂,可按所测定的各个温度,特定出满足上述条件的粘接剂。详细来说,在气温为5℃的场合,仅“冬用”可以满足所要的全部特性。10℃、20℃的场合,“冬用”和“一般用”可以满足所要的全部特性。30℃的场合,仅“一般用”可以满足所要的全部特性。而且40℃的场合,仅“夏用”可满足所要的全部特性。
本实施例中证明了,只要从特性不同的多种粘接剂对应气温变化等使用适当的粘接剂,就可以在各种状况下良好实施本发明。

Claims (10)

1.一种混凝土制品的接合方法,把至少两个在相向的两端具有接合面的混凝土制品,在接合面上涂布具有弹性的粘接剂进行接合,其特征在于,
由把表面当作不与所述粘接剂进行粘接的皮层的弹性体,在涂布粘接剂的接合面上划定粘接面区域,所述弹性体由非极性的树脂一体成形而成,
由与划定了粘接面区域的混凝土制品相向的混凝土制品的接合面和弹性体,限定粘接面区域的边界,
将粘接剂填充到边界被限定了的粘接面区域中,而将混凝土制品彼此接合,
所述皮层,为通过将所述弹性体挤压成形而在该弹性体的表面形成的无气泡的层,
所述粘接面区域,被安装在混凝土制品的接合面上的U字形的外侧弹性体和安装在所述外侧弹性体的内侧的环形或U字形的内侧弹性体划定为U字形,
从所述U字形的粘接面区域的一方的端部注入粘接剂,并压入粘接剂直至所述粘接剂到达另一方的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制品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凝土制品的接合面的一方或双方,设置用来安装所述弹性体的槽状的凹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制品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具有安装所述弹性体的安装台阶部,和设置在与所述安装台阶部形成台阶的位置用来填充所述粘接剂的填充台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制品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所述安装台阶部形成得比所述凹部的填充台阶部深。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制品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制品具有一对侧板和与所述一对侧板相连的底板,从一方的侧板的上端压入所述粘接剂,直至所述粘接剂到达另一方的侧板的上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制品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一方的侧板的上端把压入部件向下方插入的状态下将粘接剂压入。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混凝土制品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粘接剂的使用时的粘度被设定为10,000mPa·s以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制品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粘接剂使用环氧树脂与变性硅酮树脂的二元粘接剂。
9.一种压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入部件用于权利要求4~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制品的接合方法,把所述粘接剂从一方的侧板的上端插入,对粘接剂进行压入直至所述粘接剂到达另一方的侧板的上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入部件,其特征在于,将管状部件贯穿弹性体,在贯穿弹性体的所述管状部件的一端侧通过捆束带连接着软管。
CN2009102063555A 2008-10-29 2009-10-15 混凝土制品的接合方法及压入部件 Active CN1017251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78759A JP4805325B2 (ja) 2008-10-29 2008-10-29 コンクリート製品の接合方法及び圧入部材
JP2008-278759 2008-10-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5176A CN101725176A (zh) 2010-06-09
CN101725176B true CN101725176B (zh) 2012-07-11

Family

ID=42274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63555A Active CN101725176B (zh) 2008-10-29 2009-10-15 混凝土制品的接合方法及压入部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805325B2 (zh)
KR (1) KR101083874B1 (zh)
CN (1) CN1017251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2171B (zh) * 2011-11-21 2015-12-11 Asahi Concrete Works 混凝土構造物之接合方法
JP6529928B2 (ja) * 2016-05-11 2019-06-1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SE541235C2 (en) * 2016-07-11 2019-05-07 Tekniska Verken I Linkoeping Ab Method of providing a liquid proof joint between parts and structure comprising such joint
CN109630763A (zh) * 2018-12-31 2019-04-16 江苏扬桩金源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装的拼接式管廊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73625A (ja) * 1987-05-01 1988-11-10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
JP2911095B2 (ja) * 1994-02-01 1999-06-23 鶴見コンクリート株式会社 ボックスカルバート
JP3762516B2 (ja) 1997-04-18 2006-04-05 株式会社ヤマックス コンクリート製接合物の止水用接合部材
JP2000008504A (ja) 1998-06-24 2000-01-11 Yamax Corp コンクリート製接合物の止水工法および止水用接合部材
KR100332275B1 (ko) 1999-04-03 2002-04-12 박정규 조립식 암거설비
JP3270854B2 (ja) * 1999-07-30 2002-04-02 財団法人国土技術研究センター 函渠構築用弾性継手構造
JP4362495B2 (ja) * 2006-05-23 2009-11-11 旭コンクリート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ート製品の接合方法及びコンクリート製品の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63-273625A 1988.11.10
JP特开2001-40746A 2001.02.13
JP特开2002-54166A 2002.02.20
JP特开2007-314965A 2007.12.06
JP特开平7-216848A 1995.08.1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047794A (ko) 2010-05-10
CN101725176A (zh) 2010-06-09
KR101083874B1 (ko) 2011-11-15
JP2010106510A (ja) 2010-05-13
JP4805325B2 (ja) 201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5176B (zh) 混凝土制品的接合方法及压入部件
KR101650308B1 (ko) 냉장고
US8424923B2 (en) Fluid transfer assembly
CN108468873A (zh) 用于软管的紧固装置
CN109171122A (zh) 用于多材料挤压成型的拉链的系统和方法
CN101909884A (zh) 多层防水带材
KR102379043B1 (ko) 개스킷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330266C (zh) 带有结合在由其连接的带子上的齿的密封滑动紧固件
CN110374293B (zh) 一种装饰面可切换的方砖组件
JP2020525693A (ja) ジオセ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442363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水板
CN102536980A (zh) 用于连接两物体的方法以及使用所述方法的板条
JP4982882B1 (ja) 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に於ける漏水防止用シール材及び漏水防止用シール材を使用した漏水防止方法
CN104632022B (zh) 用于容纳玻璃板的保持轨、玻璃板以及紧固方法
CN206267497U (zh) 一种装饰用复合线条板
CN210920492U (zh) 一种基于铁路系统的给水管道快速连接装置
JP2921626B2 (ja) リブ付帯状体の接続部材およびリブ付帯状体のライニング方法
JP4176666B2 (ja) 配線・配管材支持具及び配線・配管材支持具の固定部材
CN216337398U (zh) 一种自粘型橡胶薄片
CN110822217A (zh) 一种管道保温材料的快速粘结方法
JP2669751B2 (ja) 断熱形材及びその製作方法
CN110714735A (zh) 一种封隔器的胶筒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22804B (zh) 一种简统构造的单面结合反粘式背贴止水带
CN220118624U (zh) 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胶粘剂的粉料输送机盖板密封结构
CN107166034A (zh) 复合自粘密封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