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03755B -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03755B
CN101703755B CN2009102112674A CN200910211267A CN101703755B CN 101703755 B CN101703755 B CN 101703755B CN 2009102112674 A CN2009102112674 A CN 2009102112674A CN 200910211267 A CN200910211267 A CN 200910211267A CN 101703755 B CN101703755 B CN 1017037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ortions
weight
gel
weight portion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112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03755A (zh
Inventor
张国霞
张樱山
陈丽娟
李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Qizheng Tibetan Medic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Qizheng Tibetan Medic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Qizheng Tibetan Medic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su Qizheng Tibetan Medic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1126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037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03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03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03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037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白脉病的药物组合物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传统藏药白脉软膏的处方为基本方通过改剂型制备得到的凝胶剂。本发明采用部分药材提取部分药材超微的制备方法,既有效地保留药材中有效成分,又大大提高了生药成分的含量,提高了生物利用度,使疗效更佳。本发明凝胶剂具有无异物感、在病变处附着性强、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性、不污染衣物等优点,而且涂抹方便、均匀细腻、无油腻感、透皮吸收速度快,本发明凝胶剂采用超微粉碎的制备方法,加快了药物的溶解、释放、溶出,从而提高了生物利用度,使疗效更佳。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白脉病的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白脉软膏是藏族民间医生根据《藏医医决补遗释难》、《四部医典》二书记载,结合实践经验组成的经典藏医药验方,白脉软膏原收载于《卫生部颁药品标准》95年版藏药第一册310页。白脉软膏的处方为:
姜黄150g、肉豆蔻50g、甘松80g、阳起石50g、甘草70g、人工麝香或麝香0.7g、山奈100g、藏茴香130g、藏菖蒲70g、花椒50g、碱花75g。
制法:以上十一味,除人工麝香或麝香另研细粉外,其余共研成细粉,过筛,加入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配研,用酥油和猪油调成软膏,即得。
功能与主治:舒筋活络。用于白脉病,瘫痪,偏瘫,筋腱强直,外伤引起的经络及筋腱断伤、手足挛急、跛行等。
根据藏医理论,脉病分为白脉和黑脉,其中白脉是人体在胚胎阶段首先生出的脉络,也是胚胎发育获得营养的脉络,出生后这些脉络又起着吸收饮食精华、输送糟粕,以保证三因素七物质的正常循环,如若这些脉络的功能发生紊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白脉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剧烈活动,损伤机体脉络;瘟毒热邪等降入脉中;兵器棍棒等机械损伤引起风湿;机能紊乱而入于脉道。藏医对白脉病的整治原则是理气活血通络。藏族人民根据《四部医典》、《晶珠本草》记载,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以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山奈、麝香、藏茴香、花椒、碱花为原料生产的藏药白脉软膏,以显著的质量效果受到广大患者的信任,但是传统藏药白脉软膏制备工艺是将所有原药材细粉混合后调制成软膏,其工艺繁杂,批生产周期长,生产工艺不稳定;原料及辅料来源不稳定,不利于工业化生产;部分药物渗透能力差,生物利用度低,不能完全保证疗效,不宜发挥药物的疗效;另外产品不宜存放,携带不便;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极大地影响了产品的疗效及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公开一种以传统藏药白脉软膏的处方为基本方通过改剂型制备得到的治疗白脉病的凝胶剂,本发明目的还在于公开该凝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凝胶剂的原料药组成及用量为:
姜黄30-40重量份、肉豆蔻10-15重量份、甘松15-25重量份、阳起石10-15重量份、甘草15-20重量份、人工麝香或麝香0.15-0.2重量份、干姜20-28重量份、藏茴香28-35重量份、藏菖蒲15-20重量份、花椒10-15重量份、碱花15-20重量份。
本发明凝胶剂的原料药组成及用量优选为:
姜黄36.3重量份、肉豆蔻12.1重量份、甘松19.4重量份、阳起石12.1重量份、甘草17.0重量份、人工麝香或麝香0.17重量份、干姜24.2重量份、藏茴香31.5重量份、藏菖蒲17.0重量份、花椒12.1重量份、碱花18.2重量份。
本发明凝胶剂的辅料组成及用量为:
凝胶基质:卡波姆20-180重量份、明胶50-150重量份、阿拉伯胶50-150重量份、海藻酸钠50-180重量份、甲基纤维素30-130重量份、羟丙基甲基纤维20-80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0-150重量份、液体石蜡50-120重量份和聚氧乙烯30-12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保湿剂:甘油0-100重量份、聚乙二醇0-100重量份、山梨醇0-80重量份、丙二醇0-85重量份、石蜡油045重量份、矿物油0-45重量份、石蜡0-80重量份、角鲨烷0-80重量份、硅油脂肪醇0-100重量份和蜡脂0-10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透皮促进剂:氮酮0-60重量份、二甲基亚砜0-50重量份、丙二醇0-85重量份、薄荷脑0-45重量份、松节油0-30重量份、十四烷基硫酸钠0-60重量份、油酸0-60重量份、杜香萜烯0-55重量份、枫香油0-30重量份、当归挥发油0-30重量份、丁香挥发油0-30重量份、丁香油酚0-50重量份、丁香提取物0-50重量份、桉叶油0-30重量份、香芹酚0-30重量份、沉香醇0-25重量份和小豆蔻提取物0-3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防腐剂:羟苯乙酯0-10重量份、苯甲酸钠0-10重量份、山梨醇钾0-10重量份、尼泊金甲酯0-10重量份和尼泊金丁酯0-1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凝胶剂的辅料组成及用量优选为:
凝胶基质:卡波姆50-150重量份、明胶80-120重量份、阿拉伯胶80-120重量份、海藻酸钠80-120重量份、甲基纤维素50-110重量份、羟丙基甲基纤维30-70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钠30-130重量份、液体石蜡70-100重量份和聚氧乙烯50-10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保湿剂:甘油20-80重量份、聚乙二醇20-80重量份、山梨醇20-60重量份、丙二醇15-70重量份、石蜡油10-35重量份、矿物油10-35重量份、石蜡20-60重量份、角鲨烷20-60重量份、硅油脂肪醇20-80重量份和蜡脂20-8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透皮促进剂:氮酮10-50重量份、二甲基亚砜10-40重量份、丙二醇15-70重量份、薄荷脑10-35重量份、松节油5-25重量份、十四烷基硫酸钠10-50重量份、油酸10-50重量份、杜香萜烯10-45重量份、枫香油5-25重量份、当归挥发油5-25重量份、丁香挥发油5-25重量份、丁香油酚10-40重量份、丁香提取物10-40重量份、桉叶油5-25重量份、香芹酚5-25重量份、沉香醇5-20重量份和小豆蔻提取物5-2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防腐剂:羟苯乙酯2-8重量份、苯甲酸钠2-8重量份、山梨醇钾2-8重量份、尼泊金甲酯2-8重量份和尼泊金丁酯2-8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凝胶剂的辅料组成及用量优选为:
凝胶基质:卡波姆100重量份、明胶100重量份、阿拉伯胶100重量份、海藻酸钠115重量份、甲基纤维素80重量份、羟丙基甲基纤维50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钠80重量份、液体石蜡85重量份和聚氧乙烯7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保湿剂:甘油50重量份、聚乙二醇50重量份、山梨醇40重量份、丙二醇42重量份、石蜡油23重量份、矿物油23重量份、石蜡40重量份、角鲨烷40重量份、硅油脂肪醇50重量份和蜡脂5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透皮促进剂:氮酮30重量份、二甲基亚砜25重量份、丙二醇43重量份、薄荷脑22重量份、松节油15重量份、十四烷基硫酸钠30重量份、油酸30重量份、杜香萜烯22重量份、枫香油15重量份、当归挥发油15重量份、丁香挥发油15重量份、丁香油酚25重量份、丁香提取物25重量份、桉叶油15重量份、香芹酚15重量份、沉香醇13重量份和小豆蔻提取物1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防腐剂:羟苯乙酯5重量份、苯甲酸钠5重量份、山梨醇钾5重量份、尼泊金甲酯5重量份、尼泊金丁酯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凝胶剂的辅料组成及用量优选为:
凝胶基质:卡波姆25重量份、明胶145重量份、阿拉伯胶55重量份、海藻酸钠175重量份、甲基纤维素35重量份、羟丙基甲基纤维75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5重量份、液体石蜡115重量份和聚氧乙烯3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保湿剂:甘油95重量份、聚乙二醇5重量份、山梨醇75重量份、丙二醇5重量份、石蜡油40重量份、矿物油5重量份、石蜡75重量份、角鲨烷5重量份、硅油脂肪醇95重量份和蜡脂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透皮促进剂:氮酮5重量份、二甲基亚砜45重量份、丙二醇5重量份、薄荷脑40重量份、松节油5重量份、十四烷基硫酸钠55重量份、油酸5重量份、杜香萜烯50重量份、枫香油5重量份、当归挥发油25重量份、丁香挥发油5重量份、丁香油酚45重量份、丁香提取物5重量份、桉叶油25重量份、香芹酚5重量份、沉香醇20重量份和小豆蔻提取物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防腐剂:羟苯乙酯5重量份、苯甲酸钠1重量份、山梨醇钾5重量份、尼泊金甲酯1重量份、尼泊金丁酯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凝胶剂的辅料组成及用量优选为:
凝胶基质:卡波姆175重量份、明胶55重量份、阿拉伯胶145重量份、海藻酸钠55重量份、甲基纤维素125重量份、羟丙基甲基纤维25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45重量份、液体石蜡55重量份和聚氧乙烯11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保湿剂:甘油5重量份、聚乙二醇95重量份、山梨醇5重量份、丙二醇80重量份、石蜡油5重量份、矿物油40重量份、石蜡5重量份、角鲨烷75重量份、硅油脂肪醇5重量份和蜡脂9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透皮促进剂:氮酮55重量份、二甲基亚砜5重量份、丙二醇80重量份、薄荷脑5重量份、松节油25重量份、十四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油酸55重量份、杜香萜烯5重量份、枫香油25重量份、当归挥发油5重量份、丁香挥发油25重量份、丁香油酚5重量份、丁香提取物25重量份、桉叶油5重量份、香芹酚25重量份、沉香醇5重量份和小豆蔻提取物2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防腐剂:羟苯乙酯1重量份、苯甲酸钠5重量份、山梨醇钾1重量份、尼泊金甲酯5重量份、尼泊金丁酯1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凝胶剂的辅料组成及用量优选为:
卡波姆100重量份、甘油50重量份、氮酮20重量份和羟苯乙酯3.5重量份;
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0重量份、甲基纤维素35重量份、聚乙二醇20重量份、甘油30重量份、丙二醇35重量份和苯甲酸钠4.5重量份;
或卡波姆40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钠25重量份、丙二醇25重量份、甘油5重量份、薄荷脑15重量份和尼泊金甲酯2.5重量份;
或明胶105重量份、山梨醇20重量份、甘油30重量份、十四烷基硫酸钠30重量份和山梨醇钾2重量份;
或阿拉伯胶95重量份、甘油64重量份、当归挥发油14重量份、丁香挥发油16重量份和羟苯乙酯3重量份;
或海藻酸钠120重量份、石蜡油20重量份、矿物油25重量份、油酸28重量份和尼泊金丁酯2.5重量份;
或甲基纤维素80重量份、石蜡15重量份、甘油30重量份、松节油15重量份、枫香油13重量份和羟苯乙酯4.5重量份;
或卡波姆100重量份、角鲨烷20重量份、甘油20重量份、杜香萜烯25重量份和尼泊金甲酯3.5重量份;
或卡波姆110重量份、硅油脂肪醇45重量份、甘油20重量份、丁香油酚25重量份和苯甲酸钠5重量份;
或卡波姆110重量份、蜡脂20重量份、甘油45重量份、香芹酚15重量份、沉香醇10重量份和羟苯乙酯5重量份;
或海藻酸钠110重量份、甘油65重量份、二甲基亚砜25重量份和苯甲酸钠5重量份;
或卡波姆110重量份、聚乙二醇40重量份、甘油25重量份、丁香提取物25重量份和尼泊金甲酯5重量份;
或羟丙基甲基纤维110重量份、甘油65重量份、桉叶油15重量份、小豆蔻提取物10重量份和山梨醇钾5重量份;
或液体石蜡80重量份、聚氧乙烯60重量份、丙二醇38重量份、甘油5重量份、薄荷脑15重量份、尼泊金甲酯2.5重量份。
本发明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甘油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0.1-150μm的药粉;
③将凝胶基质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保湿剂、透皮促进剂和防腐剂,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药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300-1000重量份,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本发明凝胶剂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0.1-1μm的超微粉;
③将凝胶基质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保湿剂、透皮吸收促进剂和防腐剂,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超微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500重量份,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本发明凝胶剂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1-10μm的超微粉;
③将凝胶基质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保湿剂、透皮吸收促进剂和防腐剂,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超微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600重量份,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本发明凝胶剂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10-40μm的超微粉;
③将凝胶基质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保湿剂、透皮吸收促进剂和防腐剂,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超微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400重量份,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本发明凝胶剂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40-60μm的药粉;
③将凝胶基质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保湿剂、透皮吸收促进剂和防腐剂,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药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700重量份,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本发明凝胶剂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60-90μm的药粉;
③将凝胶基质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保湿剂、透皮吸收促进剂和防腐剂,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药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900重量份,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本发明凝胶剂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90-150μm的药粉;
③将凝胶基质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保湿剂、透皮吸收促进剂和防腐剂,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药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1000重量份,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本发明凝胶剂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具有无异物感、在病变处附着性强、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性、不污染衣物等优点。
2、本发明还具有涂抹方便、均匀细腻、无油腻感、透皮吸收速度快等优点。
3、本发明采用超微粉碎的制备方法,加快了药物的溶解、释放、溶出,从而提高了生物利用度,使疗效更佳。
下面实验例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实验例1本发明凝胶剂辅料筛选实验
1、凝胶基质的优选试验
①凝胶基质的选择
称取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将处方量的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其余药材粉碎成细粉或粒径为1-10μm超微粉;分别称取100g凝胶基质,加适量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氮酮20g、甘油50g、羟苯乙酯2.5g制成混合凝胶基质;将超微粉、人工麝香细粉加入到混合凝胶基质中,加水至500g,搅拌均匀,静置,分装,观察凝胶外观情况,结果见表1。
表1不同凝胶剂外观情况结果
Figure G2009102112674D00081
②凝胶基质用量的选择
按下表2设计方案表进行试验,制成不同凝胶基质的凝胶剂,观察凝胶外观情况,结果见表3。
表2不同凝胶基质试验设计方案表
Figure G2009102112674D00082
表3不同凝胶剂外观情况结果
Figure G2009102112674D00091
注:好是指凝胶剂的均匀性很好、粘性很好、细腻度好;
良好是指凝胶剂的均匀性良好、粘性良好、细腻良好;
不好是指凝胶剂的均匀性差、粘性一般、细腻度差。
实验结果表明,凝胶基质的最佳用量为:卡波姆占原料药的0.4-0.8倍,明胶占原料药的0.4-0.6倍、阿拉伯胶占原料药的0.4-0.6倍、海藻酸钠占原料药的0.4-0.8倍、甲基纤维素占原料药的0.3-0.5倍、羟丙基甲基纤维占原料药的0.4-0.6倍、羧甲基纤维素钠占原料药的0.3-0.5倍、液体石蜡占原料药的0.4-0.5倍、聚氧乙烯占原料药的0.3-0.5倍。
2、透皮促进剂的优选试验:
①透皮促进剂的选择
称取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将处方量的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其余药材粉碎成细粉或粒径为1-10μm超微粉;称取100g卡波姆加适量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甘油50g、羟苯乙酯2.5g及不同种类的透皮促进剂各20g,制成混合凝胶基质;将超微粉、人工麝香细粉加入到混合凝胶基质中,加水至500g,搅拌均匀,静置,分装,测定药物透皮吸收情况。
本发明采用离体透皮试验方法,取小白鼠,乙醚麻醉,用剪刀小心剪去背部毛,处死,剥离背部皮肤,去除皮下脂肪及粘液组织,用无菌生理盐水洗净后,置于Franz立式扩散池的结合部,皮肤真皮面向接收液,准确称取上述不同透皮促进剂的凝胶剂,均匀涂布于皮肤表面,接收池加入30ml接收介质(恒温(32±1)℃,搅拌速度100r/min)。分别于1,3,6,9,12,24h取样2ml(同时补充接收介质2ml)置25ml量瓶中,用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以空白样品同法操作,制得空白对照溶液,于43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结果见表4。
表4姜黄素累计透过量结果
Figure G2009102112674D00092
本发明中所用透皮促进剂均有明显的透过效果,其中氮酮、丙二醇、薄荷脑、二甲基亚砜透过效果最好。
②透皮促进剂用量的选择
按下表5设计方案表进行试验,制成不同透皮促进剂的凝胶剂,采用离体透皮试验方法,取小白鼠,乙醚麻醉,用剪刀小心剪去背部毛,处死,剥离背部皮肤,去除皮下脂肪及粘液组织,用无菌生理盐水洗净后,置于Franz立式扩散池的结合部,皮肤真皮面向接收液,准确称取上述不同透皮促进剂的凝胶剂,均匀涂布于皮肤表面,接收池加入30ml接收介质(恒温(32±1)℃,搅拌速度100r/min)。分别于1,3,6,9,12,24h取样2ml(同时补充接收介质2ml)置25ml量瓶中,用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以空白样品同法操作,制得空白对照溶液,于43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结果见表6。
表5透皮促进剂试验设计方案表
Figure G2009102112674D00101
表6姜黄素透过量试验结果
Figure G2009102112674D00102
Figure G2009102112674D00111
实验结果表明,透皮促进剂的最佳用量为:氮酮占原料药的0.1-0.2倍,薄荷脑占原料药的0.1-0.15倍、丙二醇占原料药的0.15-0.3倍、二甲基亚砜占原料药的0.1-0.2倍。
3、保湿剂的优选试验:
①保湿剂的选择
称取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将处方量的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其余药材粉碎成细粉或粒径为0.1μm超微粉;称取100g卡波姆加适量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氮酮20g、羟苯乙酯2.5g及不同种类的保湿剂各50g,制成凝胶基质;将超微粉、人工麝香细粉加入到凝胶基质中,加水至500g,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室温放置,观察3-5天内药物保湿性情况。(结果见表7)
表7各种保湿剂的保湿效果比较
Figure G2009102112674D00112
注:不好:皮肤表面干燥且有不适感;
好:皮肤表面润湿无不适感;
较好:皮肤表面基本润湿且稍有不适感;
本发明中所用保湿剂均有明显的保湿作用,其中甘油、聚乙二醇、山梨糖醇、丙二醇的保湿作用最好。
②保湿剂用量的选择
按下表8设计方案表进行试验,制成不同保湿剂的凝胶剂,室温放置,观察3-5天内药物保湿性情况,结果见表9。
表8保湿剂考察设计方案表
Figure G2009102112674D00121
表9保湿效果结果
Figure G2009102112674D00122
实验结果表明,保湿剂的最佳用量为:甘油占原料药的0.2-0.4倍,丙二醇占原料药的0.1-0.3倍、聚乙二醇占原料药的0.2-0.3倍、山梨醇占原料药的0.1-0.3倍。
实验例2药理实验资料-本发明凝胶剂对巴豆油性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1、试药、动物及仪器
(1)试药
传统剂型的白脉软膏(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白脉软膏1(制备方法:①将姜黄18g、肉豆蔻6g、甘松12g、阳起石6g、甘草8g、人工麝香0.08g、干姜12g、藏茴香16g、藏菖蒲8g、花椒6g、碱花9g进行净制,粉碎,混合均匀,备用;②称取混合药粉总重量的50%,加水煎煮1次,同时收集挥发油,加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20倍,温度80℃,煎1.5小时,收集煎液;合并煎液和挥发油,滤过,浓缩成比重为1.0的浓缩液,备用;③将剩余药粉(50%)粉碎成0.01~200μm的药粉后、与浓缩药液、45g十八醇、200g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75℃备用;④取100g羊毛脂,升温至75℃时加入③中所得混合液,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0.09MPa的条件下置于均质机内快速搅拌20分钟,待温度降至30℃,加入人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
白脉软膏2(制备方法:①将姜黄18g、肉豆蔻6g、甘松12g、阳起石6g、甘草8g、人工麝香0.08g、干姜12g、藏茴香16g、藏菖蒲8g、花椒6g、碱花9g进行净制,粉碎,混合均匀,备用;②称取混合药粉总重量的50%,用50%的乙醇回流提取1次,提取1.5小时,加醇量为药材总重量的20倍,温度50℃,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比重为1.0的浓缩液,备用;③将剩余药粉(50%)粉碎成0.01~200μm的药粉后、与浓缩药液、45g十八醇、200g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75℃备用;④取100g羊毛脂,升温至75℃时加入③中所得混合液,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0.09MPa的条件下置于均质机内快速搅拌20分钟,待温度降至30℃,加入人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
白脉软膏3(制备方法:①将麝香0.08份研磨成细粉;②将姜黄20份、肉豆蔻5份、甘松10份、阳起石5份、甘草8份、、山奈12份、藏茴香15份、藏菖蒲8份、花椒7份、碱花10份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10~40μm的超微粉;,③取步骤②的超微粉20份置于容器中,在其中加入8份的液体石蜡,8份的甘油,9份聚山梨酯-80,0.2份尼泊金甲酯,加水至100份,在75~85℃搅拌制膏,待降温至35~40℃时加入麝香搅拌均匀,制成软膏,出料,室温放置3~8小时,加入防腐剂适量,分装即得。);
本发明涂膜剂(根据本发明说明书中实施例1制备而成),巴豆油等。
(2)仪器
打孔器,分析天平,等。
(3)动物
昆明种小鼠,体重20±2g,雄性。
2、方法与结果
(1)方法
取昆明种小鼠7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别设对照组(I)、基质组(II)、传统剂型的白脉软膏组(III)、白脉软膏1组(VI)、白脉软膏2组(V)、白脉软膏3组(IV)、本发明凝胶剂组(VII)。实验前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用硫化钡将动物背部毛脱净。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按照表1所示剂量,每日背部脱毛处涂抹给药,每天1,连续给药3天。基质组涂抹不含药物的空白基质。末次给药后,将2%巴豆油致炎剂0.05ml滴于每只小鼠右耳壳致炎,2h后,脱颈处死,剪下左右耳,用直径9mm打孔器打下同一部位耳片,称重,以两耳重量之差(Δmg)作为耳肿胀度。
(2)结果
SPSS11.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I组和II组没有差异,I、II和其它各组比较,肿胀程度高,均极显著性差异(P<0.01),IV、V、VI组数据没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均优于III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VII组结果和I、II、III组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和IV、V、VI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发明凝胶剂抗炎作用优于白脉软膏1,白脉软膏2,白脉软膏3和传统剂型的白脉软膏,结果见表10。
表10本发明凝胶剂对巴豆油性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Figure G2009102112674D00141
(和I组比较△P<0.05,△△P<0.01;和II组比较*P<0.05,**P<0.01;和VII组比较★P<0.05,★★P<0.01)
实验例3本发明凝胶剂涂抹舒适度调查表,调查结果见下表11。
表11凝胶剂涂抹舒适度调查表
Figure G2009102112674D00142
下述实施例均能实现上述实验例所述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凝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为:
卡波姆100g、甘油50g、氮酮20g、羟苯乙酯3.5g。
制备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0.1-1μm的超微粉;
③将卡波姆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甘油、氮酮及羟苯乙酯,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超微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500g,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实施例2:本发明凝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为: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0g、甲基纤维素35g、聚乙二醇20g、甘油30g、丙二醇35g、苯甲酸钠4.5g。
制备方法:
①将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0.1-1μm的超微粉;
③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聚乙二醇、甘油、丙二醇及苯甲酸钠,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超微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500g,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实施例3:本发明凝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为:
卡波姆40g、羧甲基纤维素钠25g、丙二醇25g、甘油5g、薄荷脑15g、尼泊金甲酯2.5g。
制备方法:
①将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1-10μm的超微粉;
③将卡波姆、羧甲基纤维素钠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丙二醇、甘油、薄荷脑及尼泊金甲酯,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超微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600g,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实施例4:本发明凝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为:
明胶105g、山梨醇20g、甘油30g、十四烷基硫酸钠30g、山梨醇钾2g;
制备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1-10μm的超微粉;
③将明胶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甘油、山梨醇、甘油、十四烷基硫酸钠及山梨醇钾,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超微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600g,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实施例5:本发明凝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为:
阿拉伯胶95g、甘油64g、当归挥发油14g、丁香挥发油16g、羟苯乙酯3g;
制备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10-40μm的超微粉;
③将阿拉伯胶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甘油、当归挥发油、丁香挥发油及羟苯乙酯,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超微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400g,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实施例6:本发明凝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为:
海藻酸钠120g、石蜡油20g、矿物油25g、油酸28g、尼泊金丁酯2.5g;
制备方法:
①将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10-40μm的超微粉;
③将海藻酸钠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石蜡油、矿物油、油酸及尼泊金丁酯,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超微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400g,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实施例7:本发明凝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为:
甲基纤维素80g、石蜡15g、甘油30g、松节油15g、枫香油13g、羟苯乙酯4.5g;
制备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40-60μm的药粉;
③将甲基纤维素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石蜡、甘油、松节油、枫香油及羟苯乙酯,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药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700g,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实施例8:本发明凝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为:
卡波姆100g、角鲨烷20g、甘油20g、杜香萜烯25g、尼泊金甲酯3.5g;
制备方法:
①将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40-60μm的药粉;
③将卡波姆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角鲨烷、甘油、杜香萜烯及尼泊金甲酯,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药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700g,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实施例9:本发明凝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为:
卡波姆110g、硅油脂肪醇45g、甘油20g、丁香油酚25g、苯甲酸钠5g;
制备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60-90μm的药粉;
③将卡波姆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硅油脂肪醇、甘油、丁香油酚及苯甲酸钠,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②中制得的药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细粉混合后,加水至900g,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实施例10:本发明凝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为:
卡波姆110g、蜡脂20g、甘油45g、香芹酚15g、沉香醇10g、羟苯乙酯5g;
制备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60-90μm的药粉;
③将卡波姆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蜡脂、甘油、香芹酚、沉香醇及羟苯乙酯,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药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900g,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实施例11:本发明凝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为:
海藻酸钠110g、甘油65g、二甲基亚砜25g、苯甲酸钠5g;
制备方法:
①将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90-150μm的药粉;
③将海藻酸钠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甘油、二甲基亚砜和苯甲酸钠,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药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1000g,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实施例12:本发明凝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为:
卡波姆110g、聚乙二醇40g、甘油25g、丁香提取物25g、尼泊金甲酯5g;
制备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90-150μm的药粉;
③将卡波姆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聚乙二醇、甘油、丁香提取物及尼泊金甲酯,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药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1000g,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实施例13:本发明凝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为:
羟丙基甲基纤维110g、甘油65g、桉叶油15g、小豆蔻提取物10g、山梨醇钾5g;
制备方法:
①将麝香加甘油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0.1-1μm的超微粉;
③将羟丙基甲基纤维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甘油、桉叶油、小豆蔻提取物及山梨醇钾,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超微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500g,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实施例14:本发明凝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为:
液体石蜡80g、聚氧乙烯60g、丙二醇38g、甘油5g、薄荷脑15g、尼泊金甲酯2.5g。
制备方法:
①将麝香加甘油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0.1-1μm的超微粉;
③将液体石蜡、聚氧乙烯、丙二醇、甘油、薄荷脑、尼泊金甲酯,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超微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500g,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Claims (20)

1.一种治疗白脉病的凝胶剂,其原料药组成为:姜黄30-40重量份、肉豆蔻10-15重量份、甘松15-25重量份、阳起石10-15重量份、甘草15-20重量份、人工麝香或麝香0.15-0.2重量份、干姜20-28重量份、藏茴香28-35重量份、藏菖蒲15-20重量份、花椒10-15重量份、碱花15-20重量份;其特征在于该凝胶剂的辅料组成为:
凝胶基质:卡波姆20-180重量份、明胶50-150重量份、阿拉伯胶50-150重量份、海藻酸钠50-180重量份、甲基纤维素30-130重量份、羟丙基甲基纤维20-80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0-150重量份、液体石蜡50-120重量份和聚氧乙烯30-12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保湿剂:甘油0-100重量份、聚乙二醇0-100重量份、山梨醇0-80重量份、丙二醇0-85重量份、石蜡油0-45重量份、矿物油0-45重量份、石蜡0-80重量份、角鲨烷0-80重量份、硅油脂肪醇0-100重量份和蜡脂0-100重量份中的-种或几种;
透皮促进剂:氮酮0-60重量份、二甲基亚砜0-50重量份、丙二醇0-85重量份、薄荷脑0-45重量份、松节油0-30重量份、十四烷基硫酸钠0-60重量份、油酸0-60重量份、杜香萜烯0-55重量份、枫香油0-30重量份、当归挥发油0-30重量份、丁香挥发油0-30重量份、丁香油酚0-50重量份、丁香提取物0-50重量份、桉叶油0-30重量份、香芹酚0-30重量份、沉香醇0-25重量份和小豆蔻提取物0-3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防腐剂:羟苯乙酯0-10重量份、苯甲酸钠0-10重量份、山梨醇钾0-10重量份、尼泊金甲酯0-10重量份和尼泊金丁酯0-1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胶剂,其特征在于该凝胶剂的辅料组成为:
凝胶基质:卡波姆50-150重量份、明胶80-120重量份、阿拉伯胶80-120重量份、海藻酸钠80-120重量份、甲基纤维素50-110重量份、羟丙基甲基纤维30-70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钠30-130重量份、液体石蜡70-100重量份和聚氧乙烯50-10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保湿剂:甘油20-80重量份、聚乙二醇20-80重量份、山梨醇20-60重量份、丙二醇15-70重量份、石蜡油10-35重量份、矿物油10-35重量份、石蜡20-60重量份、角鲨烷20-60重量份、硅油脂肪醇20-80重量份和蜡脂20-8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透皮促进剂:氮酮10-50重量份、二甲基亚砜10-40重量份、丙二醇15-70重量份、薄荷脑10-35重量份、松节油5-25重量份、十四烷基硫酸钠10-50重量份、油酸10-50重量份、杜香萜烯10-45重量份、枫香油5-25重量份、当归挥发油5-25重量份、丁香挥发油5-25重量份、丁香油酚10-40重量份、丁香提取物10-40重量份、桉叶油5-25重量份、香芹酚5-25重量份、沉香醇5-20重量份和小豆蔻提取物5-2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防腐剂:羟苯乙酯2-8重量份、苯甲酸钠2-8重量份、山梨醇钾2-8重量份、尼泊金甲酯2-8重量份和尼泊金丁酯2-8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胶剂,其特征在于该凝胶剂的辅料组成为:
凝胶基质:卡波姆100重量份、明胶100重量份、阿拉伯胶100重量份、海藻酸钠115重量份、甲基纤维素80重量份、羟丙基甲基纤维50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钠80重量份、液体石蜡85重量份和聚氧乙烯7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保湿剂:甘油50重量份、聚乙二醇50重量份、山梨醇40重量份、丙二醇42重量份、石蜡油23重量份、矿物油23重量份、石蜡40重量份、角鲨烷40重量份、硅油脂肪醇50重量份和蜡脂5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透皮促进剂:氮酮30重量份、二甲基亚砜25重量份、丙二醇43重量份、薄荷脑22重量份、松节油15重量份、十四烷基硫酸钠30重量份、油酸30重量份、杜香萜烯22重量份、枫香油15重量份、当归挥发油15重量份、丁香挥发油15重量份、丁香油酚25重量份、丁香提取物25重量份、桉叶油15重量份、香芹酚15重量份、沉香醇13重量份和小豆蔻提取物1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防腐剂:羟苯乙酯5重量份、苯甲酸钠5重量份、山梨醇钾5重量份、尼泊金甲酯5重量份、尼泊金丁酯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胶剂,其特征在于该凝胶剂的辅料组成为:
凝胶基质:卡波姆25重量份、明胶145重量份、阿拉伯胶55重量份、海藻酸钠175重量份、甲基纤维素35重量份、羟丙基甲基纤维75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5重量份、液体石蜡115重量份和聚氧乙烯3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保湿剂:甘油95重量份、聚乙二醇5重量份、山梨醇75重量份、丙二醇5重量份、石蜡油40重量份、矿物油5重量份、石蜡75重量份、角鲨烷5重量份、硅油脂肪醇95重量份和蜡脂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透皮促进剂:氮酮5重量份、二甲基亚砜45重量份、丙二醇5重量份、薄荷脑40重量份、松节油5重量份、十四烷基硫酸钠55重量份、油酸5重量份、杜香萜烯50重量份、枫香油5重量份、当归挥发油25重量份、丁香挥发油5重量份、丁香油酚45重量份、丁香提取物5重量份、桉叶油25重量份、香芹酚5重量份、沉香醇20重量份和小豆蔻提取物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防腐剂:羟苯乙酯5重量份、苯甲酸钠1重量份、山梨醇钾5重量份、尼泊金甲酯1重量份、尼泊金丁酯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胶剂,其特征在于该凝胶剂的辅料组成为:
凝胶基质:卡波姆175重量份、明胶55重量份、阿拉伯胶145重量份、海藻酸钠55重量份、甲基纤维素125重量份、羟丙基甲基纤维25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45重量份、液体石蜡55重量份和聚氧乙烯11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保湿剂:甘油5重量份、聚乙二醇95重量份、山梨醇5重量份、丙二醇80重量份、石蜡油5重量份、矿物油40重量份、石蜡5重量份、角鲨烷75重量份、硅油脂肪醇5重量份和蜡脂9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透皮促进剂:氮酮55重量份、二甲基亚砜5重量份、丙二醇80重量份、薄荷脑5重量份、松节油25重量份、十四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油酸55重量份、杜香萜烯5重量份、枫香油25重量份、当归挥发油5重量份、丁香挥发油25重量份、丁香油酚5重量份、丁香提取物25重量份、桉叶油5重量份、香芹酚25重量份、沉香醇5重量份和小豆蔻提取物2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防腐剂:羟苯乙酯1重量份、苯甲酸钠5重量份、山梨醇钾1重量份、尼泊金甲酯5重量份、尼泊金丁酯1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胶剂,其特征在于该凝胶剂的辅料组成为:
卡波姆100重量份、甘油50重量份、氮酮20重量份和羟苯乙酯3.5重量份;
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0重量份、甲基纤维素35重量份、聚乙二醇20重量份、甘油30重量份、丙二醇35重量份和苯甲酸钠4.5重量份;
或卡波姆40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钠25重量份、丙二醇25重量份、甘油5重量份、薄荷脑15重量份和尼泊金甲酯2.5重量份;
或明胶105重量份、山梨醇20重量份、甘油30重量份、十四烷基硫酸钠30重量份和山梨醇钾2重量份;
或阿拉伯胶95重量份、甘油64重量份、当归挥发油14重量份、丁香挥发油16重量份和羟苯乙酯3重量份;
或海藻酸钠120重量份、石蜡油20重量份、矿物油25重量份、油酸28重量份和尼泊金丁酯2.5重量份;
或甲基纤维素80重量份、石蜡15重量份、甘油30重量份、松节油15重量份、枫香油13重量份和羟苯乙酯4.5重量份;
或卡波姆100重量份、角鲨烷20重量份、甘油20重量份、杜香萜烯25重量份和尼泊金甲酯3.5重量份;
或卡波姆110重量份、硅油脂肪醇45重量份、甘油20重量份、丁香油酚25重量份和苯甲酸钠5重量份;
或卡波姆110重量份、蜡脂20重量份、甘油45重量份、香芹酚15重量份、沉香醇10重量份和羟苯乙酯5重量份;
或海藻酸钠110重量份、甘油65重量份、二甲基亚砜25重量份和苯甲酸钠5重量份;
或卡波姆110重量份、聚乙二醇40重量份、甘油25重量份、丁香提取物25重量份和尼泊金甲酯5重量份;
或羟丙基甲基纤维110重量份、甘油65重量份、桉叶油15重量份、小豆蔻提取物10重量份和山梨醇钾5重量份;
或液体石蜡80重量份、聚氧乙烯60重量份、丙二醇38重量份、甘油5重量份、薄荷脑15重量份、尼泊金甲酯2.5重量份。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凝胶剂,其特征在于该凝胶剂的原料药组成为:
姜黄36.3重量份、肉豆蔻12.1重量份、甘松19.4重量份、阳起石12.1重量份、甘草17.0重量份、人工麝香或麝香0.17重量份、干姜24.2重量份、藏茴香31.5重量份、藏菖蒲17.0重量份、花椒12.1重量份、碱花18.2重量份。
8.如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甘油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0.1-150μm的药粉;
③将凝胶基质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保湿剂、透皮促进剂和防腐剂,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药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300-1000重量份,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甘油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0.1-150μm的药粉;
③将凝胶基质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药粉与步骤③制得的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300-1000重量份,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甘油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0.1-150μm的药粉;
③将凝胶基质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保湿剂、透皮促进剂和防腐剂,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药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300-1000重量份,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0.1-1μm的超微粉;
③将凝胶基质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保湿剂、透皮吸收促进剂和防腐剂,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超微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500重量份,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1-10μm的超微粉;
③将凝胶基质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保湿剂、透皮吸收促进剂和防腐剂,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超微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600重量份,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10-40μm的超微粉;
③将凝胶基质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保湿剂、透皮吸收促进剂和防腐剂,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超微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400重量份,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40-60μm的药粉;
③将凝胶基质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保湿剂、透皮吸收促进剂和防腐剂,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药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700重量份,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60-90μm的药粉;
③将凝胶基质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保湿剂、透皮吸收促进剂和防腐剂,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药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900重量份,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90-150μm的药粉;
③将凝胶基质加蒸馏水,浸泡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保湿剂、透皮吸收促进剂和防腐剂,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凝胶基质;
④将上述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②中制得的药粉与步骤③制得的混合凝胶基质混合后,加水至1000重量份,搅拌均匀,静置,分装,即得本发明凝胶剂。
1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凝胶剂在制备用于舒筋活络的药物中的应用。
1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凝胶剂在制备用于舒筋活络的药物中的应用。
19.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凝胶剂在制备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2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凝胶剂在制备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09102112674A 2009-11-05 2009-11-05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7037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12674A CN101703755B (zh) 2009-11-05 2009-11-05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12674A CN101703755B (zh) 2009-11-05 2009-11-05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03755A CN101703755A (zh) 2010-05-12
CN101703755B true CN101703755B (zh) 2012-02-29

Family

ID=42374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112674A Active CN101703755B (zh) 2009-11-05 2009-11-05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037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20001A (zh) * 2022-03-30 2023-10-24 福建中益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高尿酸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0154A (zh) * 2006-01-25 2006-10-04 甘肃奇正藏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软膏剂及制备方法
CN101181623A (zh) * 2007-11-17 2008-05-21 甘肃奇正藏药有限公司 白脉软膏的醇提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0154A (zh) * 2006-01-25 2006-10-04 甘肃奇正藏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软膏剂及制备方法
CN101181623A (zh) * 2007-11-17 2008-05-21 甘肃奇正藏药有限公司 白脉软膏的醇提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03755A (zh) 201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3871B (zh) 用于消炎消肿止痛的中草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0355442C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9928B (zh) 治疗痛经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697830B (zh) 一种防治经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41173A (zh) 一种治疗皮炎、湿疹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36677B (zh) 复方三七巴布剂
CN104274546B (zh) 一种外用中药组合物、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732668B (zh) 一种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1703751A (zh)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322895C (zh) 一种中药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19941B (zh) 用于肾功能治疗与保健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在制备肾功能治疗与保健中药巴布剂中的应用
CN101028484B (zh) 用于肿瘤治疗的中药贴及其制作工艺
CN101703755B (zh)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40696A (zh) 中药复方增生平的制备方法
CN104173922B (zh) 一种治疗瘿病的中药
CN101703752B (zh)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药物组合物喷雾剂或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50517C (zh) 一种治疗妇女痛经的中药制剂
CN100569217C (zh) 一种用于皮肤瘙痒的康肤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1711857B (zh)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涂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03753B (zh)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药物组合物散剂或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69682B (zh)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3191399A (zh) 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中药组合物
TWI409076B (zh) 用於消炎消腫止痛之中草藥組成物、製備方法及其應用
CN101698096B (zh)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00385B (zh)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药物组合物酒剂或酊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