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00300B - 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或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或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00300B
CN101700300B CN2009102331262A CN200910233126A CN101700300B CN 101700300 B CN101700300 B CN 101700300B CN 2009102331262 A CN2009102331262 A CN 2009102331262A CN 200910233126 A CN200910233126 A CN 200910233126A CN 101700300 B CN101700300 B CN 1017003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atile oil
content
weight
mixed
basic iden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331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00300A (zh
Inventor
杨星昊
郭升
吴剑波
谷春先
倪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xin Runtian Cott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1023312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003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00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003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003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003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或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特征是该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如下:广藿香挥发油:0~3,白术挥发油:0~4,陈皮挥发油:0~8;其中,至少两个组分的重量份大于0。优化方案中:广藿香酮或广藿香醇的含量为中药挥发油组合物总量的4~55%;苍术酮的含量为中药挥发油组合物总量的8%~65%;D-柠檬烯的含量为中药挥发油组合物总量的15%~75%。本发明较之复方粗提取物有质的飞跃,能使有效成分更加富集,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增强、降低临床剂量,利于质量控制水平提高。

Description

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或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该中药挥发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该中药挥发油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药物中的应用。该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可用于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特别是用于治疗肠易激综合症。
背景技术
胃肠功能紊乱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约占胃肠道疾病的40~60%。其中肠易激综合症(IBS)在成人中的患病率为10%~22%,女性略多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无器质性病变的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其病因是胃肠道功能紊乱。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IBS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由于现代医学对于其病理学以及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发病机理比较复杂,诱发因素较多,化学药物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疗效,同时这些药物存在抗IBS谱窄、副作用大、易复发等缺陷。近年来,国内外在抗IBS药的研制与开发方面越来越注重传统药物,使得传统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004 1 00 1 4704.0号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包括:白术15~30克,白芍8~25克,陈皮5~20克,防风5~20克。或者是:白术、陈皮和防风的挥发油组分;白术、陈皮、防风,和白芍一起的乙醇提取组分;植物油适量。
03 125472.1号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涉及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其成分由白术、白芍、陈皮、木香、广藿香五味中药材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上药材先用水蒸馏提取挥发油,将药渣加水或/和乙醇进行提取并将提取液浓缩成浸膏,将浸膏与辅料和包合或不包合的挥发油混合,最后制剂成型几个步骤。
虽然白术,陈皮和广藿香已见于某些中药复方,临床治疗肠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症等疾病。但由于其有效物质尚不完全明确等原因,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制剂工艺复杂,质量控制困难、临床疗效不稳定、患者服用不便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这些药材的应用效果。
目前临床多将这三种药材与其他药材组成复方后临床应用,多采用挥发性成分与水溶性成分或脂溶性成分合并用于制备各类临床药物。传统观点甚至认为合并应用中药原料药的各类成分部位,临床效果要好于某类成分提取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或肠易激综合症(IBS)的提取组合物(中药挥发性成分)。该提取物可用于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特别是用于治疗肠易激综合症。本发明还将提供这种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或肠易激综合症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这种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或肠易激综合症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或抗肠易激综合症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挥发油组合物,具有以下优势:通过本发明的合理组合,使组合物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本发明挥发油去除了粗提物大量杂质或无关成分,给药量小,更易被病人接受,不仅可以制备各类新给药剂型,简化了制剂工艺,而且使得质量更容易控制。
完成上述发明任务的方案是:一种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或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如下:
广藿香挥发油       0~3、
白术挥发油         0~4、
陈皮总挥发油       0~8;
其中至少两个组分的重量份不等于0。
换言之,以上各组分中,最多只有一个组分等于0。
本申请推荐,该有效部位组合物可以是下列两种或三种组分组合而得,其中:
广藿香挥发油组分1~3重量份、
白术挥发油组分2~4重量份、
陈皮总挥发油2~8重量份。
更优化的方案是,以上各组分的具体组成是:
所述的广藿香挥发油是指,其中广藿香酮、广藿香醇的含量之和为广藿香挥发油总量35~75%的广藿香挥发油;
所述的白术挥发油是指,其中苍术酮的含量为白术挥发油总量30~70%的白术挥发油;
所述的陈皮挥发油是指,其中D-柠檬烯的含量为陈皮挥发油总量60~80%陈皮挥发油。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更具体的方案是:所述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中:
广藿香酮(Pogostone)或广藿香醇(patchouli alcohol)的含量为中药挥发油组合物总量的4~55%;
苍术酮(Atractylon)的含量为中药挥发油组合物总量的8%~65%;
D-柠檬烯(D-limonene)的含量为中药挥发油组合物总量的15%~75%。
完成本申请第2个发明任务的方案是:以上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或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广藿香、白术、陈皮中的两种或三种为原料,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将中药原料分别粉碎成粗粉,分别采用水蒸汽蒸馏或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挥发油,分别收集广藿香挥发油、白术挥发油陈皮挥发油;将各部分挥发油按所需的比例混合即得。
更优化和更具体地说,该方法为:
分别将中药原料粉碎成粗粉,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将药材粗粉置圆底烧瓶中6~8倍量水浸泡3~6小时,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6~8小时,分别收集挥发油,过滤,分别得到广藿香挥发油、白术挥发油,和陈皮挥发油。将各部分挥发油按所需的比例混合,即得。或
将中药原料分别粉碎成粗粉,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装置提取挥发油。设定分离器压力8~30MPa,温度30~35℃,粗粉装入萃取罐内,按CO2气瓶→冷却系统→高压泵→萃取罐→分离器I→分离器II→循环的流程进行超临界CO2萃取,萃取60~90min至无萃取物产生,从分离器I和分离器II收集并合并提取物,分别得到广藿香挥发油、白术挥发油,和陈皮挥发油。
将各挥发油按所需的比例混合,即得。
所使用的原料药物广藿香、白术、陈皮可以是采用相应植物(以中国药典规定的植物种为准)的新鲜原料或经炮制后的生药材。
由于所用的药材原料产地、收获季节等因素,提取物中化学成分含量或提取物收率可以产生如本专利所述的在一定程度范围内的变化。
完成本申请第3个发明任务的方案是:以上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取组合物经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证明具有良好的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或抗肠易激综合症(IBS)的作用,可用于胃肠功能紊乱和抗肠易激综合症(IBS)药物的制备。
按药剂学方法,可以将本发明的组合物加入相应辅料制备成各种临床药物剂型,包括口服制剂、非肠道给药制剂、皮肤粘膜给药制剂、吸入制剂等,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微丸、混悬剂、合剂、注射剂、气雾剂、喷雾剂、吸入剂、软膏剂、巴布剂、栓剂、乳剂、凝胶剂等。
特别是,所述的挥发油组合物,可以通过口腔含服或者舌下含服或者口服给药发挥药效,优选舌下含服;通过鼻腔或口腔喷射或通过鼻或口吸入肺部给药,或者喷射至口腔粘膜或者体表皮肤透皮给药。也可以直接喷至鼻腔粘膜,通过鼻粘膜给药。
本发明组合物还可用于制备吸人性挥发油药芯及含药芯的治疗保健用品,可以满足各种使用场合的需要。药芯可以采用药棉、亲水性无纺布或棉织物等载体制成多种形式,进一步制备药用鼻通管、药囊或口罩等用品。
所述的药学辅料可以是溶剂包括水、乙醇、丙醇、异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PEG)400、二甲基亚矾(DMSO)、油酸等;表面活性剂包括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司盘类或吐温类、两性表面活性剂或天然表面活性剂等;油溶性基质包括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醇等;高分子包括适宜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环糊精(CD)、卡波姆树脂、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醋酸纤维、聚丙烯、硅橡胶、压敏胶类、脂肪酸类或脂肪醇类等。促渗剂包括氮酮、胆酸、胆酸盐等;抛射剂包括氟氯烷烃、氢氟烷、丙烷、正丁烷、异丁烷、二氧化碳或氮气等。
本发明的优势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本发明是对中药的创新开发,通过挥发性组分的合理组合,可剔除了大量的不必要成分及干扰因素,使作用更加具有专一性,所得到挥发油组合物较之复方粗提取物有质的飞跃,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增强。
(2)应用本发明组合物制备药品,可以显著降低临床服用量、便于新剂型制备,更易被病人接受。
(3)本发明组合物中主要有效化学组分基本清楚,可使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和质量的控制更加具有针对性,药品质量更加稳定可控。
所述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中苍术酮的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条件是: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相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甲醇-水(95∶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或
采用气相色谱法。条件:色谱柱:5%苯甲基聚硅氧烷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x-0.25mmx0.25m),进样口温度:250℃,柱室温度:初始温度80℃,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25℃(保持10min),载气:高纯氦气,柱前压58.9kPa,流速1mL/min。
所述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中D-柠檬烯的含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主要条件是:色谱柱:CP-Sil 8 CB,30m×0.25mm×0.25um,进样口温度250℃,分流比:10∶1,载气:He,流速:1ml/min,升温程序:初始温度60℃(保持2min),以10℃/min升温至240℃(保持5min)。
所述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中广藿香酮、广藿香醇的含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主要条件是:色谱柱:BP1石英毛细管柱,60m×0.25mm×0.25um,气化室温度280℃,分流比:10∶1,载气:He,流速:1ml/min,升温程序:初始温度60℃,以2℃/min升温至160℃,以1℃/min升温至230℃,以5℃/min升温至260℃;MS-EI(70ev)源,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
色谱条件
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型号GC-DB-1(0.25mmX30m,进样口温度250℃,接口温度230℃,,柱前压80kpa,分流比60∶1,进样量10ul。
升温程序为柱初始温度60℃,平衡后10min 3℃/min----140℃,1℃/min----160℃,10℃/min---230℃,保持使出峰完全,达到较好分离。
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经动物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评价无显著毒副作用,提示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临床使用是安全的。
药效研究根据胃肠功能紊乱或肠易激综合症的临床症状,对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组合物能明显改善小鼠脾虚体征,对脾虚型小鼠有复健效果;明显拮抗肠功能亢进,改善肠功能抑制,起到调节肠功能作用;对大鼠胃肠道功能紊乱具有调节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肠平滑肌收缩增加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对氯化钡引起的肠平滑肌振幅增加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对醋酸所致的疼痛反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肠道菌群紊乱具有调节作用。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药理效果明显优于任一挥发油单独使用或传统应用的挥发油成分+水提取成分组合或挥发油成分+醇提取成分组合。以上结果提示本发明组合物对胃肠功能紊乱或肠易激综合症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本发明方案加强了有利组分的作用,避免了不利组分的作用,能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具体区别特征分别说明和实验证明如下:
样品制备方法
单一挥发油:分别将中药原料粉碎成粗粉,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将药材粗粉置圆底烧瓶中经12倍量水浸泡2h,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8h,分别收集挥发油,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分别得到A部分(白术总挥发油)B部分(陈皮总挥发油),和C部分(藿香挥发油)。
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将A部分(白术总挥发油)B部分(陈皮总挥发油),和C部分(广藿香挥发油)挥发油按1∶1∶1的重量比例混合。
挥发油+水提取成分:将一种中药原料粉碎成粗粉,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药渣水煎煮2次,每次10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水煎液,以上两滤过液合并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离心除杂后得到含生药1g/ml的水提取成分。将挥发油与水提取成分充分混合,备用。
挥发油+醇提取成分:将一种中药原料粉碎成粗粉,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药渣用95%乙醇回流2次,每次8倍量,1.5小时;合并提取液,以上两滤过液合并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离心除杂后得到含生药1g/ml的醇提取成分。将挥发油与醇提取成分充分混合,备用。
根据要求,将各组样品按需要用蒸馏水配成适当浓度,备用。
给药剂量:低剂量组:相当于1.0g生药/kg;中剂量组:相当于2.0g生药/kg;高剂量组:相当于4.0g生药/kg。
实验例一、对脾虚小鼠的不同影响
1.动物及分组:雄性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随机分组,每组10只饲养。(1)正常对照组:灌胃等容量蒸馏水;(2)模型组;(3)样品:按高、中、低剂量分别给药。
2.给药及实验方法: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灌胃给予200%的大黄水煎液,0.25ml/10g,复制小鼠脾虚模型。自给大黄水煎液第5天起,各组连续灌胃给药一周。末次给药后小鼠灌胃5%的伊文氏蓝溶液,处死小鼠后取出胃肠段,记录伊文氏蓝前沿至幽门的距离,计算其占小肠全长的百分比。取出各小鼠胸腺、脾脏,称重。将各给药组之间进行组间t检验。
3.结果:模型组小鼠连续给予大黄水煎液后,即出现眯眼、懒动、稀便、体重明显减轻、双耳后背、便溏、毛枯、沾有排泄物等现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高、中剂量组均能明显改善上述脾虚体征,显著增加脾虚小鼠的体重、增加脾虚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P<0.05),说明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具有健脾和调节胃肠的功能。并且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高、中剂量组显著优于与其它样品相应剂量组(P<0.05)。
实验例二对肠运动功能的不同调节作用
1.动物及分组: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随机分组,每组10只饲养。
2.实验方法:(1)正常对照组:灌胃等容量蒸馏水;(2)模型组:每日灌胃等容量蒸馏水;(3)样品组:分别灌服供试样品高、中、低剂量。各组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7d。末次给药后,除正常对照组外,新斯的明负荷各组小鼠均皮下注射新斯的明1mg/kg;阿托品负荷各组小鼠均皮下注射阿托品5mg/kg。10min后,所有小鼠均灌胃5%的伊文氏蓝溶液0.1ml/10g,15min后处死,迅速剖腹取出胃肠段,记录伊文氏蓝前沿至幽门的距离,计算其占小肠全长的百分比。将各给药组之间进行组间t检验。
3.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高、中剂量组能明显抑制新斯的明负荷引起的小鼠小肠功能亢进(P<0.05),改善阿托品引起的小鼠小肠功能受抑状态(P<0.05),提示其对肠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并且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高、中剂量组显著优于与其它样品相应剂量组(P<0.05)。
实验例三对肠道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
1.动物及分组: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随机分组,每组10只饲养。
2.给药及实验方法:(1)正常对照组灌胃等容量蒸馏水;(2)模型组:每日灌胃大黄药液1g/只;(3)样品组:每日灌胃大黄药液1g/只,同时灌服各样品高、中、低剂量。连续5d后,无菌条件下剖开腹腔,采集肠道内成型粪便。用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液体培养基分别将粪便稀释成10-7浓度,各取0.1ml分别接种于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固体培养基上,厌氧条件下37℃培养72h,记数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菌落数。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总数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组能明显提高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菌落数(P<0.05,P<0.01),提示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对肠道菌群紊乱具有调节作用。并且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高、中剂量组显著优于与其它样品相应剂量组(P<0.05)。
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本发明组合物高、中剂量组对醋酸所致的疼痛反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P<0.05),明显提高CRBC致敏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P<0.05)。并且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高、中剂量组显著优于与其它样品相应剂量组(P<0.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均能实现上述实验例的效果。
实施例1
将陈皮原料粉碎成粗粉,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将药材粗粉置圆底烧瓶中经6倍量水浸泡3h,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8h,分别收集挥发油,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即得到陈皮挥发油3.5g。其中D-柠檬烯的含量为60.0%。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收集得到挥发油4.4克。其中D-柠檬烯的含量为70.5%。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收集得到挥发油2.4克。其中D-柠檬烯的含量为80.0%。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将广藿香原料100g粉碎成粗粉,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将药材粗粉置圆底烧瓶中经8倍量水浸泡6h,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6h,分别收集挥发油,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即得到广藿香挥发油1.3g。其中广藿香酮和广藿香醇的含量之和为75.0%。
实施例5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但收集得到挥发油1.8克。其中广藿香酮和广藿香醇的含量之和为35.0%。其余同实施例4。
实施例6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但收集得到挥发油0.9克。其中广藿香酮和广藿香醇的含量之和为65.0%。其余同实施例4。
实施例7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但收集得到挥发油2.9克。其中广藿香酮和广藿香醇的含量之和为48.0%。其余同实施例4。
实施例8将白术原料100g分别粉碎成粗粉,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挥发油。设定分离器I的压力11MPa,温度35℃;分离器II的压力18MPa,温度34℃,粗粉装入萃取罐内,按CO2气瓶→冷却系统→高压泵→萃取罐→分离器I→分离器II→循环的流程进行超临界CO2萃取,萃取80min,从分离器I和分离器II收集并合并提取物,过滤,得到白术挥发油1.4g。其中苍术酮的含量为70.0%。
实施例9.与实施例8基本相同,但收集得到挥发油2.9克。其中苍术酮的含量为30.0%,其余同实施例8。
实施例10.与实施例8基本相同,但收集得到挥发油1.3克。其中其中苍术酮的含量为51.9%,其余同实施例8。
实施例11.分别提取广藿香、白术挥发油。将A部分(藿香挥发油)与B部分(白术挥发油)按1∶4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广藿香酮的含量为4.0%,苍术酮的含量为65.0%。
实施例12.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但将A、B部分挥发油按1∶2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广藿香酮的含量为15.0%,苍术酮的含量为35.7%。其余同实施例11。
实施例13.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但将A、B部分挥发油按1∶3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广藿香醇的含量为4.0%,苍术酮的含量为45.6%。其余同实施例11。
实施例14.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但将A、B部分挥发油按2∶1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广藿香醇的含量为36.0%,苍术酮的含量为25.0%。其余同实施例11。
实施例15.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但将A、B部分挥发油按2∶2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广藿香酮的含量为39.0%,苍术酮的含量为45.0%。其余同实施例11。
实施例16.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但将A、B部分挥发油按2∶4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广藿香醇的含量之和为18.0%,苍术酮的含量为49.0%。其余同实施例11。
实施例17.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但将A、B部分挥发油按3∶2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广藿香酮的含量为55.0%,苍术酮的含量为8.0%。其余同实施例11。
实施例18.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但将A、B部分挥发油按3∶3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广藿香酮的含量为28.0%,苍术酮的含量为15.0%。其余同实施例11。
实施例19.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但将A、B部分挥发油按3∶4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广藿香醇的含量为55.0%,苍术酮的含量为32.0%。其余同实施例11。
实施例20.分别提取白术、陈皮挥发油。将B部分(白术挥发油)与C部分(陈皮挥发油)按2∶8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苍术酮的含量为8.0%,D柠檬烯的含量为75.0%。
实施例21.与实施例20基本相同,但将B、C部分挥发油按2∶2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苍术酮的含量为19.0%,D柠檬烯的含量为33.0%。其余同实施例11。
实施例22.与实施例20基本相同,但将B、C部分挥发油按2∶3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苍术酮的含量为13.0%,D柠檬烯的含量为47.0%。其余同实施例20。
实施例23.与实施例20基本相同,但将B、C部分挥发油按2∶4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苍术酮的含量为26.0%,D柠檬烯的含量为38.0%。其余同实施例20。
实施例24.与实施例20基本相同,但将B、C部分挥发油按2∶5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苍术酮的含量为28.0%,D柠檬烯的含量为51.0%。其余同实施例20。
实施例25.与实施例20基本相同,但将B、C部分挥发油按2∶6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苍术酮的含量为27.0%,D柠檬烯的含量为58.0%。其余同实施例20。
实施例26.与实施例20基本相同,但将B、C部分挥发油按2∶7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苍术酮的含量为13.0%,D柠檬烯的含量为41.0%。其余同实施例20。
实施例27.与实施例20基本相同,但将B、C部分挥发油按3∶2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苍术酮的含量为33.0%,D柠檬烯的含量为31.0%。其余同实施例20。
实施例28.与实施例20基本相同,但将B、C部分挥发油按3∶3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苍术酮的含量为42.0%,D柠檬烯的含量为40.0%。其余同实施例20。
实施例29.与实施例20基本相同,但将B、C部分挥发油按3∶4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苍术酮的含量为26.0%,D柠檬烯的含量为61.0%。其余同实施例20。
实施例30.与实施例20基本相同,但将B、C部分挥发油按3∶5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苍术酮的含量为31.0%,D柠檬烯的含量为25.0%。其余同实施例20。
实施例31.与实施例20基本相同,但将B、C部分挥发油按3∶6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苍术酮的含量为27.0%,D柠檬烯的含量为47.0%。其余同实施例20。
实施例32.与实施例20基本相同,但将B、C部分挥发油按3∶7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苍术酮的含量为8.0%,D柠檬烯的含量为65.0%。其余同实施例20。
实施例33.与实施例20基本相同,但将B、C部分挥发油按3∶8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苍术酮的含量为24.0%,D柠檬烯的含量为75.0%。其余同实施例20。
实施例34.与实施例20基本相同,但将B、C部分挥发油按4∶2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苍术酮的含量为45.0%,D柠檬烯的含量为25.0%。其余同实施例20。
实施例35.与实施例20基本相同,但将B、C部分挥发油按4∶3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苍术酮的含量为41.0%,D柠檬烯的含量为35.0%。其余同实施例20。
实施例36.与实施例20基本相同,但将B、C部分挥发油按4∶5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苍术酮的含量为39.0%,D柠檬烯的含量为52.0%。其余同实施例20。
实施例37.与实施例20基本相同,但将B、C部分挥发油按4∶6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苍术酮的含量为31.0%,D柠檬烯的含量为57.0%。其余同实施例20。
实施例38.与实施例20基本相同,但将B、C部分挥发油按4∶7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苍术酮的含量为15.0%,D柠檬烯的含量为38.0%。其余同实施例20。
实施例39.与实施例20基本相同,但将B、C部分挥发油按4∶8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苍术酮的含量为23.0%,D柠檬烯的含量为43.0%。其余同实施例20。
实施例40.分别提取广藿香、陈皮挥发油。将A部分(广藿香挥发油)与C部分(陈皮挥发油)按1∶2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广藿香酮和广藿香醇的含量为7.4%,D柠檬烯的含量为15.0%。
实施例41.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将A、C部分挥发油按1∶8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广藿香酮的含量为7.0%,D柠檬烯的含量为75.0%。其余同实施例40。
实施例42.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将A、C部分挥发油按1∶3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广藿香醇的含量为26.4%,D柠檬烯的含量为48.9%。其余同实施例40。
实施例43.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将A、C部分挥发油按1∶4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广藿香醇的含量为7.4%,D柠檬烯的含量为57.0%。其余同实施例40。
实施例44.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将A、C部分挥发油按1∶5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广藿香酮的含量为28.4%,D柠檬烯的含量为48.5%。其余同实施例40。
实施例45.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将A、C部分挥发油按1∶6的重量比例混合,其中广藿香醇的含量为28.4%,D柠檬烯的含量为48.5%。其余同实施例40。
实施例46.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将A、C部分挥发油按1∶7的重量比例混合,其中广藿香酮的含量为11.4%,D柠檬烯的含量为68.3%。其余同实施例40。
实施例47.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将A、C部分挥发油按2∶2的重量比例混合,其中广藿香酮的含量为55.0%,D柠檬烯的含量为38.7%。其余同实施例40。
实施例48.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将A、C部分挥发油按2∶3的重量比例混合,其中广藿香酮的含量为25.4%,D柠檬烯的含量为48.5%。其余同实施例40。
实施例49.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将A、C部分挥发油按2∶4的重量比例混合,其余同实施例40。
实施例50.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将A、C部分挥发油按2∶5的重量比例混合,其余同实施例40。
实施例51.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将A、C部分挥发油按2∶6的重量比例混合,其余同实施例40。
实施例52.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将A、C部分挥发油按2∶7的重量比例混合,其余同实施例40。
实施例53.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将A、C部分挥发油按3∶2的重量比例混合,其中广藿香醇的含量为39.4%,D柠檬烯的含量为22.6%。其余同实施例40。
实施例54.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将A、C部分挥发油按3∶4的重量比例混合,其余同实施例40。
实施例55.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将A、C部分挥发油按3∶5的重量比例混合,其余同实施例40。
实施例56.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将A、C部分挥发油按3∶7的重量比例混合,其余同实施例40。
实施例57.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将A、C部分挥发油按3∶8的重量比例混合,其余同实施例40。
实施例58.分别提取广藿香、白术、陈皮挥发油。将A部分(藿香挥发油)、B部分(白术挥发油)与C部分(陈皮挥发油)按1∶2∶2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广藿香酮的含量为12.0%,苍术酮的含量为38.9%,D柠檬烯的含量为42.9%。
实施例59.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1∶2∶3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60.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1∶2∶4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61.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1∶2∶5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62.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1∶2∶6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63.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1∶2∶7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提取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64.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1∶2∶8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广藿香酮的含量为4.0%,苍术酮苍术醇的含量为8.9%,D柠檬烯的含量为55.0%。
实施例65.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1∶3∶2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提取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65.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1∶3∶3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66.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1∶3∶4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提取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67.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1∶3∶5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68.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1∶3∶6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69.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1∶3∶8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广藿香酮的含量为4.0%,苍术酮的含量为8.0%,D柠檬烯的含量为55.0%。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70.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1∶4∶2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71.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1∶4∶3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72.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1∶4∶5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73.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1∶4∶7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74.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1∶4∶8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75.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2∶2∶2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广藿香醇的含量为28.4%,苍术酮苍术醇的含量为23.6%,D柠檬烯的含量为27.3%。
实施例76.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2∶2∶3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77.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2∶2∶4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77.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2∶2∶5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78.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2∶2∶7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79.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2∶2∶8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80.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2∶3∶2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广藿香酮的含量为27.3%,苍术酮的含量为30.9%,D柠檬烯的含量为17.3%。
实施例81.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2∶3∶3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82.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2∶3∶4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83.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2∶3∶5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84.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2∶3∶8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85.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2∶4∶2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广藿香酮的含量为9.6%,苍术酮的含量为34.2%,D柠檬烯的含量为15.0%。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86.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2∶4∶3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87.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2∶4∶5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广藿香酮的含量为5.4%,苍术酮的含量为10.9%,D柠檬烯的含量为15.9%。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88.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2∶4∶8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广藿香酮的含量为4.0%,苍术酮的含量为8.3%,D柠檬烯的含量为41.3%。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89.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3∶2∶2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90.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3∶2∶5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广藿香酮的含量为19.4%,苍术酮的含量为8.0%,D柠檬烯的含量为34.8%。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91.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3∶2∶8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中广藿香酮的含量为10.4%,苍术酮苍术醇的含量为8.0%,D柠檬烯的含量为42.2%。
实施例92.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3∶3∶2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93.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3∶3∶4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94.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3∶3∶8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95.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3∶3∶2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96.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3∶3∶5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97.与实施例58基本相同,但将各部分挥发油按3∶3∶8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58。
实施例98.取广藿香挥发油,白术挥发油,陈皮挥发油置入分子蒸馏装置进行分子蒸馏,收集相关馏分,分别得到广藿香酮、苍术酮和D-柠檬烯。将三种成分按1∶2∶2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本发明组合物。
实施例99.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1∶2∶4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提取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00.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1∶2∶5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01.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1∶2∶8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02.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1∶3∶2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03.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1∶3∶6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04.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1∶3∶8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05.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1∶4∶2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06.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1∶4∶5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07.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1∶4∶8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08.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2∶2∶2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09.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2∶2∶6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10.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2∶2∶8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11.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2∶3∶2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12.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2∶3∶5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13.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2∶3∶8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14.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2∶4∶2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15.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2∶4∶4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16.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2∶4∶7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17.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2∶4∶8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18.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3∶2∶2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19.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3∶2∶5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20.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3∶2∶8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21.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3∶3∶2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22.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3∶3∶6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23.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3∶3∶8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24.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3∶4∶2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25.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3∶4∶5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26.与实施例98基本相同,但将三种成分按3∶4∶8的重量比例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其余同实施例98。
实施例127胶囊剂的制备  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加入β环糊精和药用淀粉适量,混合均匀,制备胶囊剂。
实施例128,片剂的制备  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加入β环糊精适量,胶体磨研磨,减压干燥。加入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制粒,压片,制备片剂。
实施例129,软胶囊剂的制备  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加入植物油或PEG适量,混合均匀,用软胶囊机制备软胶囊。
实施例130,注射剂的制备  本发明组合物10g,丙二醇20ml,聚乙二醇400 50ml,注射用水300ml,混合,再用注射用水加至1000ml,在超声波中处理10分钟,调PH值6.5~7.0,过滤,灌封,灭菌即得。
实施例131,微丸剂的制备  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加入植物油或PEG适量,混合均匀,用软胶囊机制备软胶囊。
实施例132,滴丸剂的制备  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加入PEG适量,混合均匀,用滴丸机制备滴丸。
实施例133,口服液的制备  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加入,混合均匀,用软胶囊机制备软胶囊。
实施例134,气雾剂的制备  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加入适量乙醇,灌装于喷雾罐内,加入抛射剂,制备气雾剂。
实施例135,喷雾剂的制备  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用乙醇溶液调整至所需浓度,灭菌,分装于喷雾瓶中,制备喷雾剂。
实施例136,软膏剂的制备  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加入单硬脂酸甘油酯、氮酮适量,制备软膏剂。
实施例137,凝胶剂的制备  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加入卡波姆树脂适量,制备凝胶剂。
实施例138,乳剂的制备  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加入吐温80适量,制备乳剂。
实施例139,巴布剂的制备  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采用压敏胶制备巴布剂。
实施例140,吸入剂的制备  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以药棉为载体,制备吸入剂。

Claims (5)

1.一种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或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如下:
广藿香挥发油组分1~3重量份,
白术挥发油组分2~4重量份,
陈皮挥发油2~8重量份;
所述的广藿香挥发油是指,其中广藿香酮、广藿香醇的含量之和为广藿香挥发油总量35~75%的广藿香挥发油;
所述的白术挥发油是指,其中苍术酮的含量为白术挥发油总量30~70%的白术挥发油;
所述的陈皮挥发油是指,其中D-柠檬烯的含量为陈皮挥发油总量60~80%陈皮挥发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或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中:
广藿香酮或广藿香醇的含量为中药挥发油组合物总量的4~55%;
苍术酮的含量为中药挥发油组合物总量的8%~65%;
D-柠檬烯的含量为中药挥发油组合物总量的15%~75%。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或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广藿香、白术、陈皮为原料,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将各种中药原料分别粉碎成粗粉,分别采用水蒸汽蒸馏或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挥发油,分别收集各药材的挥发油;将各部分挥发油按所需的比例混合即得。
4.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或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分别将中药原料粉碎成粗粉,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将药材粗粉置圆底烧瓶中6~8倍量水浸泡3~6小时,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6~8小时,分别收集挥发油,过滤,分别得到广藿香挥发油、白术挥发油,和陈皮挥发油;将各部分挥发油按所需的比例混合,即得;或
将中药原料分别粉碎成粗粉,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装置提取挥发油;设定分离器压力8~30MPa,温度30~35℃,粗粉装入萃取罐内,按CO2气瓶到冷却系统到高压泵到萃取罐到分离器I到分离器II到循环的流程进行超临界CO2萃取,萃取60~90min至无萃取物产生,从分离器I和分离器II收集并合并提取物,分别得到广藿香挥发油、白术挥发油,和陈皮挥发油;
将各挥发油按所需的比例混合,即得。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或肠易激综合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09102331262A 2009-11-25 2009-11-25 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或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003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331262A CN101700300B (zh) 2009-11-25 2009-11-25 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或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331262A CN101700300B (zh) 2009-11-25 2009-11-25 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或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00300A CN101700300A (zh) 2010-05-05
CN101700300B true CN101700300B (zh) 2012-03-21

Family

ID=42155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3312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00300B (zh) 2009-11-25 2009-11-25 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或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003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7421B (zh) * 2010-05-18 2012-10-03 南京中科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7117B (zh) * 2011-10-31 2013-04-10 天津医科大学 广藿香挥发油及制备方法及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02416061A (zh) * 2011-11-28 2012-04-1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复方水包油型白术油纳米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99386A (zh) * 2012-03-31 2012-07-25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提高肉鸡生长性能与胴体性能的中药组合物
CN104306362A (zh) * 2014-09-25 2015-01-28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藿香醇在制备治疗胃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4523930B (zh) * 2014-12-30 2016-10-05 青岛大学 一种减少化疗呕吐的陈皮白术组合物
CN105456846A (zh) * 2016-01-22 2016-04-06 栾凯雍 用于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中药药物
CN105998480B (zh) * 2016-05-16 2020-01-21 濮存海 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00988B (zh) * 2019-01-25 2021-07-09 江西中医药大学 养胃挥发油及含有该养胃挥发油的养胃米糊、养胃微囊和养胃贴剂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亮锋等.广藿香油及藿香油的研究概况.《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第16卷(第2期),第100-102页. *
陈文.白术有效成分的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科技辑》.2007,(第6期),第5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00300A (zh) 2010-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00300B (zh) 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或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US9186385B2 (en) Plant extract composi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nfluenza
CN101933991B (zh) 一种镇痛抗炎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8152A (zh) 桂花苯乙醇苷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579554B (zh) 花生茎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CN101732668B (zh) 一种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2068494A (zh) 对化学性肝损伤有治疗作用的保健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806821A (zh) 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
CN101134057B (zh) 含紫杉醇的天然植物提取物的复方药物及其抗癌应用
CN103156930A (zh) 一种含芍药和甘草提取物的呼吸道给药制剂
CN101933963B (zh) 一种治疗头痛的鼻用原位凝胶剂
CN105395600A (zh) 一种青钱柳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1579394B (zh) 瓜蒌皮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74011B (zh) 一种具有药用活性的新化合物灯盏细辛酸甲酯
CN101744873A (zh) 一种含有独一味环烯醚萜苷的外用液体制剂及其应用
CN101693073B (zh) 复方金凤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34140B (zh) 一种治疗湿疹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766676B (zh) 一种楹树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组合物与用途
CN101468076A (zh) 一种治疗关节炎的中药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76750A (zh) 柴黄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75954B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0453073C (zh) 复方半边莲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40585A (zh) 一种以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为主要成分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256131C (zh) 一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芪麦参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6387A (zh) 一种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ANJING XINTONG RUIY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Effective date: 201406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10046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TO: 210038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618

Address after: 210038 No. 8 Heng Fei Road, Nan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China

Patentee after: NANJING XINTONG RUIYI MEDICINE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Ya Dong New District Yuen Road 210046 in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City No. 1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1

Address after: 251800 Xiaosang street, Diandian Town, Yangxin County, Bin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angxin Runtian Cotton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8, Hengfei Road, Nan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210038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XINTONG RUIYI MEDICINE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1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