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7518B - 婴儿车 - Google Patents

婴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7518B
CN101687518B CN2008800112828A CN200880011282A CN101687518B CN 101687518 B CN101687518 B CN 101687518B CN 2008800112828 A CN2008800112828 A CN 2008800112828A CN 200880011282 A CN200880011282 A CN 200880011282A CN 101687518 B CN101687518 B CN 1016875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grip
foot
wheel
rear foot
perambu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112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7518A (zh
Inventor
舟仓健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omb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9863838&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687518(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i Corp filed Critical Comb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87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7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7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75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7/00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 B62B7/04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 B62B7/06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collapsible or foldable
    • B62B7/08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collapsible or foldable in the direction of, or at right angles to, the wheel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7/00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 B62B7/04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9/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s carriages or perambulators
    • B62B9/20Handle bars; Ha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2301/00Wheel arrangements; Steering; Stability; Wheel suspension
    • B62B2301/04Wheel arrangements; Steering; Stability; Wheel suspension comprising a wheel pivotable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e.g. swivelling castors
    • B62B2301/046Wheel arrangements; Steering; Stability; Wheel suspension comprising a wheel pivotable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e.g. swivelling castors with means restricting the rotation about that axis
    • B62B2301/0463Wheel arrangements; Steering; Stability; Wheel suspension comprising a wheel pivotable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e.g. swivelling castors with means restricting the rotation about that axis by blocking the rotation at a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2301/00Wheel arrangements; Steering; Stability; Wheel suspension
    • B62B2301/04Wheel arrangements; Steering; Stability; Wheel suspension comprising a wheel pivotable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e.g. swivelling castors
    • B62B2301/046Wheel arrangements; Steering; Stability; Wheel suspension comprising a wheel pivotable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e.g. swivelling castors with means restricting the rotation about that axis
    • B62B2301/0465Wheel arrangements; Steering; Stability; Wheel suspension comprising a wheel pivotable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e.g. swivelling castors with means restricting the rotation about that axis by urging the wheel into a position, e.g. into a straight forward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9/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s carriages or perambulators
    • B62B9/20Handle bars; Handles
    • B62B9/203Handle bars; Handles movable from front end to rear end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婴儿车,该婴儿车可以根据手把的位置更稳定并可靠地进行车轮的状态的切换操作。婴儿车具备:车架部;手把(50),其以能够摇动的方式连结到车架部上;脚轮机构,其以能够回旋的方式保持车轮;切换机构(100),其具有设在手把(50)上的切换部件(105)。在脚轮机构上设有限制车轮的回旋的锁定装置。切换部件随着手把的摇动而能够以手把的摇动中心为中心移动。设有与切换机构的动作连动而操作锁定装置的传递装置(120),(130)。

Description

婴儿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把能够在向前方倾斜的位置和向后方倾斜的位置之间摇动的婴儿车,特别地,本发明涉及设在前脚或后脚上的车轮根据手把的位置自动地切换成相对于婴儿车的前后方向能够回旋或不能回旋的状态的婴儿车。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以婴幼儿朝向行进方向的前方的方式使婴幼儿乘坐的婴儿车是公知的。而且,近来,还广泛普及具备能够在从侧面看比垂直轴更向前方倾斜的第1位置(对面推位置)和比垂直轴更向后方倾斜的第2位置(背面推位置)之间摇动的手把的婴儿车。在这样的婴儿车中,在手把位于第2位置的情况下,操作者(保护者)从婴幼儿的背面侧抓住手把,可以以婴幼儿朝向行进方向的前方的方式推婴儿车使其前进。另一方面,在手把位于第1位置的情况下,操作者从与婴幼儿相对的前脚侧的位置抓住手把,可以以后脚侧成为行进方向的前方的方式推婴儿车使其推进。
可是,如果考虑婴儿车的操作性,则优选的是,安装在行进方向的前方侧的脚上的车轮相对于前后方向能够回旋,安装在行进方向的后方侧的脚上的车轮相对于前后方向不能回旋。而且,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284015号中公开了设在前脚和后脚上的车轮根据手把的位置自动地切换成相对于前后方向能够回旋或不能回旋的状态的婴儿车。
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284015号中所公开的婴儿车中,滑动部件(锁定切换部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在前脚上。而且,滑动部件由向第1位置(对面推位置)摇动的手把推压而滑动,由此,将车轮切换成能够回旋的状态或不能回旋的状态。
然而,考虑乘车舒适度和操作性等,使前脚的倾斜角度和手把的摇动范围与婴儿车的其他构成相关联而设定。而且,一般地,手把的摇动中心不是配置在设有滑动部件的前脚的附近。即,滑动部件配置在远离手把的摇动中心的位置上。因此,在例如手把摇动时的游隙很大的情况下,还存在无法通过手把稳定并可靠地进行滑动部件的操作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这点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车,该婴儿车可以根据手把的位置更稳定并可靠地进行车轮的状态的切换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婴儿车具备:具有前脚和后脚的车架部;手把,其以能够摇动的方式连结到所述车架部上;脚轮机构,设在所述前脚和所述后脚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车轮、以能够转动并且能够回旋的方式保持所述车轮的车轮保持件、以及能够在限制所述车轮的回旋的锁定位置和能够进行所述车轮的回旋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锁定装置;切换机构,它是设在所述手把上的切换部件,具有随着所述手把的摇动而能够以所述手把的摇动中心为中心进行动作的切换部件;传递装置,其设在所述切换机构和所述脚轮机构之间,将所述切换机构的动作传递给所述锁定装置,使所述锁定装置从所述锁定解除位置向所述锁定位置移动或者从所述锁定位置向所述锁定解除位置移动。
在根据本发明的婴儿车中,也可以是,所述切换部件设在所述手把的所述摇动中心上,随着所述手把的摇动而能够以所述手把的摇动中心为中心转动。或者,在根据本发明的婴儿车中,也可以是,所述切换部件配置在所述手把的所述摇动中心的附近,随着所述手把的摇动而能够以所述手把的摇动中心为中心移动。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婴儿车中,也可以是,所述切换机构还具有设在所述后脚上并且相对于所述后脚能够滑动的滑动部件,所述切换部件包括在随着所述手把的摇动而进行动作时与所述滑动部件抵接并且使所述滑动部件沿着所述后脚滑动的抵接面。在这样的婴儿车中,优选的是,手把的摇动中心配置在后脚的附近。另外,在这样的婴儿车中,也可以是,所述传递装置具有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切换机构的所述滑动部件和所述脚轮机构的所述锁定装置上的线材。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在所述前脚的下端设有前脚用的所述脚轮机构,所述线材在所述车架部的所述后脚内延伸至所述后脚的上端,而且,从所述前脚的上端通过所述前脚内而延伸至所述前脚用脚轮机构。
或者,在根据本发明的婴儿车中,所述传递装置也可以具有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切换机构的所述切换部件和所述脚轮机构的所述锁定装置上的线材。
或者,在根据本发明的婴儿车中,也可以是,所述切换部件是设在所述手把的所述摇动中心上并且随着所述手把的摇动而能够以所述手把的摇动中心为中心转动的板状部件,所述传递装置具有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切换机构的所述切换部件和所述脚轮机构的所述锁定装置上的线材,所述手把的摇动中心配置在后脚的附近,所述传递装置被保持在所述后脚上并且延伸至所述切换机构的所述切换部件。
而且,在根据本发明的婴儿车中,也可以是,所述传递装置还具有被保持在所述车架部上的管状部件,所述线材以相对于所述管状部件能够滑动的方式插通所述管状部件内。
而且,在根据本发明的婴儿车中,所述传递装置也可以被保持在所述车架部的前脚的外面上或后脚的外面上。或者,在根据本发明的婴儿车中,所述线材也可以在所述车架部的前脚内或后脚内延伸。
而且,在根据本发明的婴儿车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前脚的下端设有前脚用的所述脚轮机构,并且,在所述后脚的下端设有后脚用的所述脚轮机构,在所述前脚用的脚轮机构和所述切换机构之间设有第1所述传递装置,并且,在所述后脚用的脚轮机构和所述切换机构之间设有第2所述传递装置。在这样的婴儿车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手把向婴儿车的后方摇动的情况下,所述前脚用的脚轮机构的所述车轮的回旋成为可能,并且,所述后脚用的脚轮机构的所述车轮的回旋被限制,在所述手把向婴儿车的前方摇动的情况下,所述前脚用的脚轮机构的所述车轮的回旋被限制,并且,所述后脚用的脚轮机构的所述车轮的回旋成为可能。
依照根据本发明的婴儿车,可以根据手把的位置更稳定并可靠地进行车轮的状态的切换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婴儿车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在手把配置在第2位置(背面推位置)上的状态下的婴儿车的侧面图。图3是显示在手把配置在第1位置(对面推位置)上的状态下的婴儿车的侧面图。图4是显示前脚用脚轮机构的侧面图。图5是图4所示的前脚用脚轮机构的纵截面图,显示锁定装置配置在锁定解除位置上的状态。图6是与图5对应的截面图,显示锁定装置配置在锁定位置上的状态。图7是沿图6的VII-VII线的截面图。图8是显示后脚用脚轮机构的侧面图。图9是图8所示的后脚用脚轮机构的纵截面图,显示锁定装置配置在锁定位置上的状态。图10是用于说明切换机构的图,是显示在手把配置在第1位置(对面推位置)上的状态下的切换机构的周边的部分截面图。图11是用于说明切换机构的图,是显示在手把配置第2位置(背面推位置)上的状态下切换机构的周边的部分截面图。图12是显示切换机构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1至图1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婴儿车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其中,在图1至图3中显示婴儿车的整体构成。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婴儿车10具备具有前脚22和后脚24的车架部20和以能够摇动的方式连结到车架部20上的手把50。另外,在车架部20的前脚22的下端设有具有前轮61的前脚用的脚轮机构60,并且,在车架部20的后脚24的下端设有具有后轮81的后脚用的脚轮机构80。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所广泛普及的那样(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6-117012号),婴儿车10以能够折叠的方式构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婴儿车10中,通过使手把50相对于车架部20摇动,操作者(保护者)从婴幼儿的背面侧抓住手把50而操纵婴儿车10,以婴幼儿朝向行进方向的前方的方式使婴儿车10行走,以及,操作者从与婴幼儿相对的前脚侧的位置抓住手把50而操纵婴儿车10,以婴儿车10的后脚侧成为行进方向的前方的方式使婴儿车10行走,这两种情况都成为可能。
在此,在本说明书中,在没有特别指出的情况下,相对于婴儿车的“前”、“后”、“上”、“下”、“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用语意味着以乘坐在处于展开状态的婴儿车10上的婴幼儿为基准的“前”、“后”、“上”、“下”、“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更详细地,婴儿车10的“前后方向”是连结图1中的纸面的左下和右上的方向,相当于图2和图3中的纸面的左右的方向。而且,只要没有特别指出,“前”就是乘车的婴幼儿所朝向的一侧,图1中的纸面的左下侧以及图2和图3中的纸面的左侧成为婴儿车10的前侧。另一方面,婴儿车10的“上下方向”是与前后方向垂直并且与接地面垂直的方向。所以,在接地面是水平面的情况下,“上下方向”是指垂直方向。另外,“横方向”是宽度方向,是与“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任意一个都垂直的方向。
首先,作为婴儿车的整体构成,对车架部20和手把5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婴儿车10从整体上以沿着前后方向的横方向中心面为中心而成为大概对称的构成。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车架部20具有分别配置在左右的一对前脚22、分别配置在左右的一对后脚24、分别配置在左右的一对扶手28以及分别配置在左右的一对连结杆26。
前脚22、后脚24以及连结杆26可以由筒状部件,例如铝合金制的管形成。另一方面,扶手28可以由例如树脂形成。前脚22的上方端部以能够转动(能够摇动)的方式连结到配置在对应的一侧(左侧或右侧)上的扶手28的前方部分上。同样地,后脚24的上方端部以能够转动(能够摇动)的方式连结到配置在对应的一侧(左侧或右侧)上的扶手28的前方部分上。另外,连结杆26的上方部分以能够转动(能够摇动)的方式连结到配置在对应的一侧(左侧或右侧)上的扶手28的后方部分上。
车架部20还具有连结左前脚22和左连结杆26的左侧方连结部件32以及连结右前脚22和右连结杆26的右侧方连结部件32。各侧方连结部件32的前方部分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到前脚22的中间部分上,其后方部分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到连结杆26的下方部分上。侧方连结部件32可以由例如铝合金制的板材形成。另外,车架部20还具有连结左后脚24和左连结杆26的左托架34以及连结右后脚24和右连结杆26的右托架34。各托架34的一部分以能够转动(能够摇动)的方式连结到后脚24的中间部分上,其它部分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到连结杆26的下方部分上。
而且,作为沿横方向延伸的构成要素,本实施方式中的婴儿车10具有连结一对前脚22之间的前侧上部连结撑条36和脚踏板38以及连结1对后脚24之间的后侧上部连结撑条40。另外,在一对扶手28之间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设有能够弯曲的保护部件42。
相对于由这样的构成组成的车架部20,手把50以能够摇动的方式连结。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手把50包括相互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大致直线状的一对直线部51a和连结一对直线部51a之间的中间部51b,手把50作为整体具有大致U字状的形状。手把50的U字的两端部以能够转动(能够摇动)的方式连结到对应侧的托架34上。而且,手把50相对于托架34的转动轴线(摇动中心)与托架34和连结杆26的转动轴线以及连结杆26和侧方连结部件32的转动轴线一致。如图2和图3所示,通过这样的构成,手把50相对于车架部20摇动,从而手把50的直线部51a沿着扶手28在扶手28的侧方移动。
手把50在能够在扶手28的侧方移动的一对直线部51a上分别具有卡合部件55。各卡合部件55能够沿着直线部51a相对于直线部51a滑动。而且,手把50在中间部51b上具有远距离操作卡合部件55的滑动的远距离操作装置53。另一方面,如图2和图3所示,在各扶手28上设有与卡合部件55卡合而限制手把50的转动的一对卡合突起(在图1中省略卡合突起)30a,30b。而且,通过操作远距离操作装置53而使卡合部件55向上方滑动,可以解除卡合部件55和卡合突起30a,30b的卡合。
如图3所示,通过设在前方的卡合突起30a和卡合部件55卡合并相互卡止,将手把50固定在第1位置(对面推位置)P1上。在手把50被固定在第1位置P1上的情况下,手把50成为从侧面看以沿着垂直轴的方式从倒立在转动轴线(摇动中心)上的位置(图3中的单点划线的位置)向婴儿车10的前方倾斜的状态(向前脚侧倾斜的状态),与后脚24大致平行地延伸。然后,操作者从与婴幼儿相对的婴儿车10的前脚侧的位置抓住手把50,可以推婴儿车10前进。此时,婴儿车10的后脚侧成为行进方向前方。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通过设在后方的卡合突起30b和卡合部件55卡合并相互卡止,将手把50固定在第2位置(背面推位置)P2上。在手把50被固定在第2位置P2上的情况下,手把50成为从侧面看以沿着垂直轴的方式从倒立在转动轴线(摇动中心)上的位置(图2中的单点划线的位置)向婴儿车10的后方倾斜的状态(向后脚侧倾斜的状态),与连结杆26大致平行地延伸。然后,操作者从成为婴幼儿的背面侧的婴儿车10的后脚侧的位置抓住手把50,可以以婴幼儿朝向行进方向的前方的方式推婴儿车10前进。此时,婴儿车10的前脚侧成为行进方向前方。
而且,通过使各构成部件相互转动,可以折叠具有以上那样的整体构成的婴儿车10。具体地,通过暂且将配置在第2位置P2上的手把50向后上方提起然后向下方下压,使托架34相对于后脚24沿图2中的顺时针转方向转动。随着该操作,扶手28和侧方连结部件32相对于连结杆26沿图2中的顺时针转方向转动。通过这样的操作,从侧面看,手把50和前脚22大致平行地配置,并且手把50的配置位置下降。通过以上的方式,可以折叠婴儿车10,可以令沿着婴儿车的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尺寸小型化。另一方面,为了将婴儿车10从折叠状态展开,可以执行与上述折叠操作相反的步骤。
接着,主要参照图4至图7来对前脚用的脚轮机构60进行说明。如上述那样,在一对前脚22的下端分别设有前脚用脚轮机构60。两个前脚用脚轮机构60彼此相同地构成。如图4至图6所示,脚轮机构60具有前轮(车轮)61、以能够转动并且相对于婴儿车10的前后方向能够回旋的方式保持前轮61的车轮保持件62以及设在车轮保持件62上并且能够在限制车轮61的回旋的锁定位置P11和能够进行车轮61的回旋的锁定解除位置P12之间移动的锁定装置75。如图5和图6所示,车轮保持件62具有固定在前脚22上的基部63、通过销63a固定在基部63上的轴66以及连结到轴66的保持部67。
保持部67具有通过轴承70连结到轴66上的第1部件68和通过销72a连结到第1部件68的第2部件72。轴66与处于展开状态的婴儿车10的接地面大致垂直而延伸。第1部件68以轴66的长度方向轴线为中心,通过轴承70相对于轴66能够转动。第2部件72保持转动轴73,前轮61分别被保持在转动轴73的两端部上。即,第2部件7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保持配置在其两侧上的车轮61。另外,通过第1部件68相对于轴66转动,车轮61可以相对于婴儿车10的前后方向回旋。其中,在图4至图6中,省略一个前轮61。
另外,转动轴73沿着婴儿车10的前后方向在从轴66的轴线错开的位置上沿横方向延伸。所以,在使婴儿车10行走的情况下,为了将轴66的轴线与转动轴73相比配置在行进方向的前方,前轮61相对于婴儿车10的前后方向回旋。在此,图5显示婴儿车10以前脚侧作为行进方向前方而行走的情况下的脚轮机构60,图6显示婴儿车10以后脚侧作为行进方向前方而行走的情况下的脚轮机构60。
另外,如图4至图6所示,在第1部件68和第2部件72之间设有由例如橡胶等构成的弹性体71。弹性体71吸收婴儿车10所行走的路面的凹凸,改善婴儿车10的稳定性和乘车舒适度。另外,在第2部件72上通过销74a以能够摇动的方式设有制动部件74。制动部件74相对于第2部件72摇动,与车轮61接触而使车轮61的转动停止。即,制动部件74作为婴儿车10的制动器而起作用。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基部63上设有作为锁定装置而起作用的锁定部件75。锁定部件75通过销76将锁定部件75的一个端部75a连结到基部63上。如图5和图6所示,锁定部件75以销76为中心而相对于基部63能够摇动,在与保持部67卡合的锁定位置P11和不与保持部67卡合的锁定解除位置P12之间移动。另外,如详细后述那样,锁定部件75通过第1传递装置120与切换机构100的滑动部件110连接。第1传递装置120经过由筒状构成的前脚22的外面上和由筒状构成的后脚24的外面上,延伸至切换机构100(参照图10和图11)。如后述那样,锁定部件75的锁定位置P11和锁定解除位置P12之间的切换通过该第1传递装置120由切换机构100操作。
如图6和图7清楚地显示的,与第1部件68的锁定部件75卡合的部分形成为大致圆筒状。而且,如图7所示,在圆筒状外周面69a的一部分上形成锁定部件75所嵌入的凹部69b。上述的锁定部件75的锁定位置P11是锁定部件75进入该凹部69b内并且限制第1部件68相对于轴66的转动的位置。
在这样的构成中,如果锁定部件75配置在锁定位置P11上,则前轮61相对于婴儿车10的前后方向的回旋运动被限制。以下也将这样限制车轮的回旋运动的状态简称为锁定状态。而且,如图6所示,在锁定部件75嵌入第1部件68的凹部69b内的情况下,转动轴73沿横方向延伸,从而前轮61沿着婴儿车10的前后方向,并且轴66的轴线与转动轴73相比配置在婴儿车10的后脚侧。另一方面,如果锁定部件75配置在锁定解除位置P12上,则第1部件68相对于轴66能够转动,从而前轮61相对于前后方向的回旋运动的限制得以解除。
另外,锁定部件75被图中未显示的扭簧从锁定解除位置P12向锁定位置P11施力。所以,如果第1传递装置120松弛,则锁定部件75成为与圆筒状外周面69a抵接的状态或进入凹部69b内的状态。
接着,主要参照图8和图9来对分别设在一对后脚24的下端的后脚用的脚轮机构80进行说明。两个后脚用脚轮机构80彼此相同地构成。另外,后脚用的脚轮机构80与前脚用的脚轮机构60大致相同地构成。即,如图8和图9所示,脚轮机构80具有后轮(车轮)81、以能够转动并且相对于前后方向能够回旋的方式保持后轮81的车轮保持件82以及设在车轮保持件82上并且能够在限制车轮81的回旋的锁定位置P21和能够进行车轮81的回旋的锁定解除位置P22之间移动的锁定装置95。如图9所示,车轮保持件82具有固定在后脚24上的基部83、通过销83a固定在基部83上的轴86以及连结到轴86的保持部87。
如图9所示,保持部87具有通过轴承90连结到轴86上的第1部件88和通过销92a连结到第1部件88上的第2部件92。轴86与婴儿车10的接地面大致垂直而延伸。第2部件92通过转动轴93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保持一对车轮81。另外,通过第1部件88相对于轴86转动,车轮81可以相对于婴儿车10的前后方向回旋。其中,在图8和图9中,省略一个后轮81。
另外,转动轴93沿着婴儿车10的前后方向在从轴86的轴线错开的位置上沿横方向延伸。所以,随着婴儿车10的行进方向的变化,车轮81相对于前后方向容易回旋。另外,如图8和图9所示,在第1部件88和第2部件92之间设有由例如橡胶等构成的弹性体91。而且,在第2部件92上通过销94a以能够摇动的方式设有制动部件94。
如图9所示,在基部83上设有作为锁定装置而起作用的锁定部件95。锁定部件95通过销96将其一个端部95a连结到基部83上。如图9所示,锁定部件95以销96为中心而相对于基部83能够摇动,在与保持部87卡合的锁定位置P21和不与保持部87卡合的锁定解除位置P22之间移动。另外,如详细后述那样,锁定部件95通过第2传递装置130与切换机构100的滑动部件110连接。第2传递装置130经过由筒状构成的后脚24的外面上,延伸至切换机构100(参照图10和图11)。如后述那样,锁定部件95的锁定位置P21和锁定解除位置P22之间的切换通过该第2传递装置130由切换机构100操作。
与前脚用的脚轮机构60相同,与第1部件88的锁定部件95卡合的部分形成为大致圆筒状。而且,在圆筒状外周面89a的一部分上形成有锁定部件95所嵌入的凹部89b。上述的锁定部件95的锁定位置P21是锁定部件95进入该凹部89b内并且限制第1部件88相对于轴86的转动的位置。而且,如图9所示,在锁定部件95进入第1部件88的凹部89b内的情况下,转动轴93沿横方向延伸,从而后轮81沿着婴儿车10的前后方向,并且轴86的轴线与转动轴93相比配置在婴儿车10的前脚侧。
另外,锁定部件95被图中未显示的扭簧从锁定解除位置P22向锁定位置P21施力。所以,如果第2传递装置130处于松弛的状态,则锁定部件95成为与圆筒状外周面89a抵接的状态或者进入凹部89b内的状态。
接着,对切换机构100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婴儿车10上设有分别配置在左右的一对切换机构100。一对切换机构100分别与对应的一侧(右侧或左侧)的脚轮机构60,80以及手把50的直线部51a相关联。两个切换机构100彼此相同地构成。如图2、图3以及图10所示,切换机构100具有设在手把50上的切换部件105和设在后脚24上并且相对于后脚24能够滑动的滑动部件110。其中,在图1中省略切换部件105。
切换部件105随着手把50的动作而以手把50的摇动中心(摇动轴线)L1为中心进行动作(移动或转动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换部件105设在手把50的摇动中心L1上。所以,切换部件105随着手把50的摇动而以手把50的摇动中心L1为中心转动。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从侧面看、即从沿着转动轴线L1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切换部件105包括具有椭圆形状的轮廓的凸轮面(抵接面)105a,从而切换部件105作为凸轮而起作用。
另一方面,滑动部件110具有以插通后脚24的方式配置的筒状部110a和从筒状部110a延伸出并且与切换部件105接触的接触部110b。如图10所示,筒状部110a由一根轴111贯通,该轴111贯通在后脚24上形成的一对细长孔24a。细长孔24a沿着后脚24的长度方向延伸。通过这样的构成,滑动部件110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保持在后脚24上。另外,如图3和图10所示,在位于第2位置的手把50(参照图2和图11)摇动至第1位置时,切换部件105通过凸轮面105a向上方推压接触部110b,使滑动部件110沿着后脚24向扶手侧滑动。另一方面,如图2和图11所示,在位于第1位置的手把50(参照图3和图10)摇动至第2位置时,凸轮面105a向从接触部110b离开的一侧移动,从而滑动部件110向脚轮机构80侧滑动。
而且,如从图1至图3所清楚的,手把50的摇动中心L1位于后脚的附近。所以,可以将滑动部件110配置在手把50的摇动中心L1附近,从而没有必要使接触部110b从筒状部110a突出很多。由此,滑动部件110的接触部110b由切换部件105的凸轮面105a向相对于后脚24的长度方向不构成大角度的方向推压。所以,通过切换部件105可以使滑动部件110沿着后脚24平滑地滑动。
如图10和图11所示,后脚24由筒状构成,在后脚24内设有连结件112、固定件116以及连结连结件112和固定件116的弹簧114。连结件112连结到贯通筒状部110a的轴111上,从而能够和滑动部件110一起沿着后脚24移动。另一方面,固定件116被固定在后脚24上。另外,弹簧114使连结件112向固定在后脚24内的固定件116靠近。即,滑动部件110被弹簧114沿着后脚24从扶手侧向脚轮机构侧施力。
接着,对传递装置120,130进行说明。如上述那样,两个第1传递装置120分别设在左侧和右侧的前脚用的脚轮机构60和切换机构100之间。两个第1传递装置120相同地构成。另外,两个第2传递装置130分别设在左侧和右侧的后脚用的脚轮机构80和切换机构100之间。两个第2传递装置130相同地构成。各传递装置120,130将滑动部件110的动作传递给锁定装置75,95,从而使锁定装置75,95从锁定解除位置P12,P22向锁定位置P11,P21移动以及从锁定位置P11,P21向锁定解除位置P12,P22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传递装置120和第2传递装置130虽然配置位置不同,但具有相同的构成。
第1传递装置120具有两端分别安装在切换机构100的滑动部件110和前脚用脚轮机构60的锁定装置75上的引线122以及引线122通过其内部的管状部件124。如图5、图6、图10和图11所示,管状部件124的两端相对于后脚24和前脚用脚轮60的基部63被固定。管状部件124在前脚22的外面上延伸至扶手28,而且,在后脚24的外面上从后脚24的上端延伸至切换机构100。而且,在前脚用脚轮机构60和切换机构100之间,管状部件124适当地被保持并固定在车架部20上。引线122能够在管状部件124内滑动。即,引线122可以相对于管状部件124向切换机构侧相对移动以及向前脚用脚轮机构侧相对移动。
与第1传递装置120相同,第2传递装置130具有两端分别安装在切换机构100的滑动部件110和后脚用脚轮机构80的锁定装置95上的引线132以及引线132通过其内部的管状部件134。如图9至图11所示,管状部件134的两端相对于后脚24和后脚用脚轮80的基部83被固定。管状部件134在后脚24的外面上延伸至后脚用脚轮机构80。而且,在后脚用脚轮机构80和切换机构100之间,管状部件134适当地被保持并固定在车架部20上。引线132能够在管状部件134内滑动。即,引线132可以相对于管状部件134向切换机构侧相对移动以及向后脚用脚轮机构侧相对移动。
通过这样的构成,如果切换机构100的滑动部件110沿着后脚24向扶手侧(上侧)滑动(图10的状态),则第1传递装置120的引线122从管状部件124的切换机构侧的端部向管状部件124内压入,并且,从管状部件124的前脚用脚轮机构侧的端部向管状部件外压出。结果,连结到引线122的脚轮机构侧的端部的锁定部件75能够从锁定解除位置P12向锁定位置P11移动。同样地,第2传递装置130的引线132从管状部件134的切换机构侧的端部向管状部件外引出,并且,从管状部件134的后脚用脚轮机构侧的端部向管状部件内引入。结果,连结到引线132的脚轮机构侧的端部的锁定部件95从锁定位置P21向锁定解除位置P22移动。
另一方面,如果切换机构100的滑动部件110通过弹簧114的施力沿着后脚24向脚轮机构侧(下侧)滑动(图11的状态),则第1传递装置120的引线122从管状部件124的切换机构侧的端部向管状部件外引出,并且,从管状部件124的前脚用脚轮机构侧的端部向管状部件内引入。结果,连结到引线122的脚轮机构侧的端部的锁定部件75从锁定位置P11向锁定解除位置P12移动。同样地,第2传递装置130的引线132从管状部件124的切换机构侧的端部向管状部件134内压入,并且,从管状部件134的后脚用脚轮机构侧的端部向管状部件外压出。结果,连结到引线132的脚轮机构侧的端部的锁定部件95能够从锁定解除位置P22向锁定位置P21移动。
而且,由切换机构100的弹簧114对滑动部件110施加的力大于设在脚轮机构上的扭簧(图中未显示)对各锁定部件75,95施加而将引线122,132向脚轮机构侧引出的力。所以,在切换部件105未将切换机构100的滑动部件110向扶手侧推压的情况下,滑动部件110位于后脚用脚轮机构侧(下侧),另外,各引线122,132成为拉紧的状态。
接着,对使由以上那样的构成组成的婴儿车10的手把50摇动的情况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上述那样,通过使手把50的卡合部件55与设在扶手28上的前方侧的卡合突起30a卡合,可以将手把50固定在向前脚侧倾斜的第1位置P1(参照图3)上。此时,保护者从婴儿车10的前脚侧抓住配置在第1位置P1上的手把50,可以以婴儿车10的后脚侧成为行进方向前方的方式使婴儿车10行走。另外,通过使手把50的卡合部件55与设在扶手28上的后方侧的卡合突起30b卡合,可以将手把50固定在向后脚侧倾斜的第2位置P2(参照图2)上。此时,保护者从婴儿车10的后脚侧抓住配置在第2位置P2上的手把50,可以以婴儿车10的前脚侧成为行进方向前方的方式使婴儿车10行走。而且,无论在向哪个方向推婴儿车10的情况下,配置在行进方向前方的车轮都能够相对于前后方向回旋,配置在行进方向后方的车轮相对于前后方向的回旋被限制,这在操纵性和行走稳定性的观点上是优选的。而且,在上述的婴儿车中,可以根据手把50的位置将前脚用脚轮60和后脚用脚轮80的车轮稳定并可靠地自动切换成能够回旋或不能回旋的状态。
首先,对使手把50从第2位置P2向第1位置P1摇动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以手把50的摇动中心(摇动轴线)L1作为转动轴线,切换机构100的切换部件105随着手把50的摇动而从图11的位置向图10的位置转动。接着,在使手把50从第2位置P2向第1位置P1摇动期间,切换部件105的凸轮面105a推压滑动部件110的接触面110b,从而滑动部件110沿着后脚24向扶手侧(上侧)滑动。此时,由于切换部件105配置在后脚24附近,因而切换部件105沿着与后脚24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推压滑动部件110。结果,可以通过手把50的摇动使滑动部件110极其平滑地移动。
如上述那样,如果滑动部件110沿着后脚24向扶手侧移动,则后脚用脚轮机构80的锁定部件95从锁定位置P21向锁定解除位置P22移动。结果,后轮81自动成为能够回旋的状态。
另外,如上述那样,如果滑动部件110沿着后脚24向扶手侧移动,则在第1传递装置120的管状部件124的前脚用脚轮机构侧的引线122松弛,从而锁定部件75与第1部件68的圆筒状外周面69a抵接。而且,如果以婴儿车10的后脚侧成为行进方向前方的方式使婴儿车10行走,则前轮61的转动轴73沿横方向延伸,前轮61沿着婴儿车10的前后方向,并且,为了将前脚用脚轮的轴66的轴线与转动轴73相比配置在婴儿车10的后脚侧,车轮61相对于婴儿车10的前后方向回旋(参照图6)。由此,锁定部件75在第1部件68的圆筒状外周面69a上滑动而嵌入凹部69b内,前脚用脚轮机构60的锁定部件75向锁定位置P11配置。结果,前轮61自动地成为不能回旋的状态。
通过以上的方式,在使手把50从第2位置P2向第1位置P1摇动的情况下,可以将前轮61从能够回旋的状态稳定并可靠地切换成不能回旋的状态,并且,可以将后轮81从不能回旋的状态稳定并可靠地切换成能够回旋的状态。
接着,对使手把50从第1位置P1向第2位置P2摇动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以手把50的摇动中心(摇动轴线)L1作为转动轴线,切换机构100的切换部件105随着手把50的摇动而从图10的位置向图11的位置转动。此时,由弹簧114施力的滑动部件110沿着后脚24向后脚用脚轮机构侧(下侧)滑动。
如上述那样,如果滑动部件110沿着后脚24向后脚用脚轮机构侧移动,则前脚用脚轮机构60的锁定部件75从锁定位置P11向锁定解除位置P12移动。结果,前轮61自动地成为能够回旋的状态。
另外,如上述那样,如果滑动部件110沿着后脚24向后脚用脚轮机构侧移动,则在第2传递装置130的管状部件134的后脚用脚轮机构侧的引线132松弛,从而锁定部件95与第1部件88的圆筒状外周面89a抵接。而且,如果以婴儿车10的前脚侧成为行进方向前方的方式使婴儿车10行走,则锁定部件95在第1部件88的圆筒状外周面89a上滑动而嵌入凹部89b内,后脚用脚轮机构80的锁定部件95向锁定位置P21配置。结果,后轮81自动地成为不能回旋的状态。
通过以上的方式,在使手把50从第1位置P1向第2位置P1摇动的情况下,可以将前轮61从不能回旋的状态稳定并可靠地切换成能够回旋的状态,并且,将后轮81从能够回旋的状态稳定并可靠地切换成不能回旋的状态。
依照以上的本实施方式,随着手把50的摇动而以手把50的摇动中心为中心进行动作的切换部件105设在手把50上。而且,通过将该切换部件105配置在手把50的摇动中心L1上或摇动中心L1的附近,使切换部件105在摇动中心L1附近进行动作,不受构成部件的弯曲和手把50的游隙等的影响,可以通过传递装置120,130使手把50的摇动动作稳定并可靠地传递给锁定装置75,95。由此,可以根据手把50的位置更稳定并可靠地进行车轮61,81的状态的切换操作。另外,由于引线122,132的移动量与手把50的摇动量(摇动角度)成比例,因而根据手把50的摇动量切换锁定部件75,95的状态成为可能。
另外,依照本实施方式,与切换部件105卡合的滑动部件110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在后脚24上。那么,在将手把50的摇动中心L1配置在后脚24的附近的情况下,可以沿着与后脚24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地方向推压滑动部件110而使切换部件105进行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由切换部件105使滑动部件110沿着后脚24平滑地滑动。所以,可以根据手把50的位置更稳定并可靠地进行车轮61,81的状态的切换操作。
而且,依照上述的实施方式,传递装置120,130被保持在车架部20的前脚22的外面上和后脚24的外面上。所以,可以增加传递装置120,130的配置路线的自由度。另外,由于可以令传递装置120,130的配置路线简单化,因而线材122,132可以在管状部件124,134内平滑地滑动。
而且,关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以下对变更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显示了在前脚用脚轮机构60和后脚用脚轮机构80两者上设有锁定装置75,85的示例,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只设在任意一个上。此时,没有设置锁定装置的脚轮机构的车轮可以相对于婴儿车10的前后方向能够回旋,也可以沿着婴儿车10的前后方向并且不能回旋。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婴儿车10的整体构成只不过是一个示例。例如,也可以以不能折叠的方式构成车架部20。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脚轮机构的构成只不过是一个示例。例如,也可以采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284015号中所公开的脚轮机构的构成。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显示了引线122,132和管状部件124,134在车架部20的前脚22的外面上和后脚24的外面上延伸的示例,但不限于此。例如,引线122,132也可以在车架部20的前脚22内或后脚24内延伸。
在图5,6,9,10以及11中由二点划线表示的示例中,引线122,132的切换机构侧的端部连接到切换机构100的连结件112上。第2传递装置130的引线132在由筒状构成的后脚24的内部延伸至后脚用脚轮机构80。另一方面,第1传递装置120的引线122在后脚内延伸至后脚24的上端,其后,从由筒状构成的前脚22的上端进入前脚内,在前脚22的内部延伸至前脚用脚轮机构60。
依照这样的婴儿车10,可以大幅度地抑制传递装置120,130向外部的露出。所以,在折叠婴儿车10时等,可以防止传递装置120,130挂在其他构成部件和外部上。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显示了随着手把50的摇动动作而将切换部件105的动作传递给滑动部件110并且将滑动部件110的动作通过传递装置120,130传递给锁定装置75,95的示例,但不限于此。另外,将手把50的滑动动作变换成其他动作而取出的切换机构100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中那样的凸轮机构,也可以使用连杆机构等各种已知机构。
在此,参照图12来对切换机构的一个变形例进行说明。其中,在图12中,在与图1至图11所示的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给予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详细说明。
在图12所示的示例中,切换机构100具有安装在手把50上的板状部件,更具体地为圆板(滑轮)106,由该圆板106通过传递装置120,130切换锁定部件75,95的状态。在图12所示的示例中,手把50的摇动中心L1从侧面看配置在后脚24附近。圆板106以其中心与手把50的摇动中心(摇动轴线)L1一致的方式配置在摇动中心(摇动轴线)L1上。各传递装置120,130的引线122,132的一个端部在夹住圆板106的中心而相对的位置上连接到圆板106上。
依照这样的构成,通过使手把50摇动,可以拉伸和放松引线122,132。因此,可以通过手把50的摇动动作切换锁定部件75,95的状态。特别地,在本例中,由于引线122,132的移动量与手把50的摇动量(摇动角度)成比例,因而根据手把50的摇动量切换锁定部件75,95的状态成为可能。另外,由于切换机构100在手把50的摇动中心L1附近进行动作,该动作由传递装置120,130传递给锁定部件75,95,因而手把50的动作可以由切换机构100更稳定地取出,可以通过传递装置120,130可靠地操作锁定部件75,95。而且,通过调整各传递装置120,130的管状部件124,134的端部的方向或者通过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管状部件124,134,可以使引线122,132沿着该管状部件124,134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引线122,132相对于管状部件124,134的滑动变得极其平滑,可以将手把50的摇动动作更稳定并可靠地传递给锁定部件75,95。

Claims (11)

1.婴儿车,具备:
具有前脚和后脚的车架部;
手把,以能够摇动的方式连结到所述车架部上;
脚轮机构,所述脚轮机构设在所述前脚和所述后脚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车轮、以能够转动并且能够回旋的方式保持所述车轮的车轮保持件、以及能够在限制所述车轮的回旋的锁定位置和能够使所述车轮回旋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锁定装置;
切换机构,具有设在所述手把上的切换部件,所述切换部件随着所述手把的摇动而能够以所述手把的摇动中心为中心进行动作;以及
传递装置,设在所述切换机构和所述脚轮机构之间,将所述切换机构的动作传递给所述锁定装置,使所述锁定装置从所述锁定解除位置向所述锁定位置移动或者从所述锁定位置向所述锁定解除位置移动,
所述切换机构还具有设在所述后脚上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后脚滑动的滑动部件,
所述传递装置设在所述切换机构的所述滑动部件和所述脚轮机构之间,将所述切换机构的所述滑动部件的动作传递给所述锁定装置,
所述切换部件包括随着所述手把的摇动而进行动作时与所述滑动部件抵接并且使所述滑动部件沿着所述后脚滑动的抵接面,
所述滑动部件沿着所述后脚施力,在所述手把相对于所述车架摇动的期间,与所述切换部件的所述抵接面持续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部件设在所述手把的所述摇动中心上,随着所述手把的摇动而能够以所述手把的摇动中心为中心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部件 配置在所述手把的所述摇动中心的附近,随着所述手把的摇动而能够以所述手把的摇动中心为中心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装置具有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切换机构的所述滑动部件和所述脚轮机构的所述锁定装置上的线材。
5.婴儿车,具备:
具有前脚和后脚的车架部;
手把,以能够摇动的方式连结到所述车架部上;
脚轮机构,所述脚轮机构设在所述前脚和所述后脚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车轮、以能够转动并且能够回旋的方式保持所述车轮的车轮保持件、以及能够在限制所述车轮的回旋的锁定位置和能够使所述车轮回旋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锁定装置;
切换机构,具有设在所述手把上的切换部件,所述切换部件随着所述手把的摇动而能够以所述手把的摇动中心为中心进行动作;以及
传递装置,设在所述切换机构和所述脚轮机构之间,将所述切换机构的动作传递给所述锁定装置,使所述锁定装置从所述锁定解除位置向所述锁定位置移动或者从所述锁定位置向所述锁定解除位置移动,
所述切换部件是随着所述手把的摇动而能够以所述手把的摇动中心为中心转动的板状部件,
所述传递装置具有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切换机构的所述切换部件和所述脚轮机构的所述锁定装置上的线材,
所述手把的摇动中心配置在后脚的附近,所述传递装置被保持在所述后脚上并且延伸至所述切换机构的所述切换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装置还具有被保持在所述车架部上的管状部件,
所述线材以相对于所述管状部件能够滑动的方式插通所述管状部件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装置被保持在所述车架部的前脚的外面上或后脚的外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在所述车架部的前脚内或后脚内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脚的下端设有前脚用的所述脚轮机构,
所述线材在所述车架部的所述后脚内延伸至所述后脚的上端,进一步地,从所述前脚的上端通过所述前脚内而延伸至所述前脚用的脚轮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脚的下端设有前脚用的所述脚轮机构,并且,在所述后脚的下端设有后脚用的所述脚轮机构,
在所述前脚用的脚轮机构和所述切换机构之间设有第1所述传递装置,并且,在所述后脚用的脚轮机构和所述切换机构之间设有第2所述传递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脚的下端设有前脚用的所述脚轮机构,并且,在所述后脚的下端设有后脚用的所述脚轮机构,
在所述前脚用的脚轮机构和所述切换机构之间设有第1所述传递装置,并且,在所述后脚用的脚轮机构和所述切换机构之间设有第2所述传递装置,
在所述手把向婴儿车的后方摇动的情况下,所述前脚用的脚轮机构的所述车轮的回旋成为可能,并且,所述后脚用的脚轮机构的所述车轮的回旋被限制,
在所述手把向婴儿车的前方摇动的情况下,所述前脚用的脚轮机构的所述车轮的回旋被限制,并且,所述后脚用的脚轮机构的所述车轮的回旋成为可能。 
CN2008800112828A 2007-04-09 2008-04-02 婴儿车 Active CN1016875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01738A JP4994926B2 (ja) 2007-04-09 2007-04-09 ベビーカー
JP101738/2007 2007-04-09
PCT/JP2008/056550 WO2008126735A1 (ja) 2007-04-09 2008-04-02 ベビーカ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7518A CN101687518A (zh) 2010-03-31
CN101687518B true CN101687518B (zh) 2012-12-12

Family

ID=39863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112828A Active CN101687518B (zh) 2007-04-09 2008-04-02 婴儿车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8448976B2 (zh)
EP (1) EP2138376B1 (zh)
JP (1) JP4994926B2 (zh)
KR (1) KR101435540B1 (zh)
CN (1) CN101687518B (zh)
BR (1) BRPI0809659B1 (zh)
CA (1) CA2682806A1 (zh)
ES (1) ES2437620T3 (zh)
HK (1) HK1142574A1 (zh)
RU (1) RU2475399C2 (zh)
TW (1) TWI429549B (zh)
WO (1) WO20081267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36911B2 (ja) * 2009-03-31 2014-03-05 コンビ株式会社 ベビーカー
JP5410312B2 (ja) * 2010-01-22 2014-02-05 コンビ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可能なベビーカー
JP5410313B2 (ja) * 2010-01-22 2014-02-05 コンビ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可能なベビーカー
CN102248961A (zh) 2010-05-19 2011-11-23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可换向婴儿车
JP5613492B2 (ja) * 2010-08-06 2014-10-22 コンビ株式会社 ベビーカー用スタンド装置
JP5992190B2 (ja) * 2012-03-27 2016-09-14 アップリカ・チルドレンズプロダクツ合同会社 折り畳み式乳母車
CN102923174B (zh) * 2012-10-31 2015-10-21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幼儿推车
CN203111278U (zh) * 2012-12-28 2013-08-07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换向儿童推车
US8991854B2 (en) 2013-05-02 2015-03-31 Artsana Usa, Inc. Folding travel stroller latch and wheel positioning system
JP6257938B2 (ja) * 2013-07-04 2018-01-10 コンビ株式会社 乳母車
JP6184777B2 (ja) * 2013-07-04 2017-08-23 コンビ株式会社 乳母車
JP6126478B2 (ja) * 2013-07-05 2017-05-10 アップリカ・チルドレンズプロダクツ合同会社 乳母車
JP6400913B2 (ja) * 2014-01-31 2018-10-03 ピジョン株式会社 ベビーカー
JP6400939B2 (ja) * 2014-04-30 2018-10-03 アップリカ・チルドレンズプロダクツ合同会社 乳母車
US10077062B2 (en) 2014-07-29 2018-09-18 Veer Gear, Llc Wagon with adapter for installing child seat
US9592846B1 (en) * 2015-10-05 2017-03-14 Helen Of Troy Limited Stroller with wheel swivel mechanism
US9707987B2 (en) * 2015-09-06 2017-07-18 Helen Of Troy Limited Stroller with wheel swivel mechanism
US10507857B2 (en) 2016-03-08 2019-12-17 Veer Gear Llc Wagon with collapsible footwell and position-locking handle
US11124216B1 (en) * 2016-07-15 2021-09-21 Michael Wein Multi-functional stroller
US11001289B2 (en) * 2019-01-10 2021-05-11 Evenflo Company, Inc. Stroller convertible for multiple modes of use
RU192096U1 (ru) * 2019-05-08 2019-09-03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Опт-Юнион" Детская коляска
KR102594794B1 (ko) 2019-06-13 2023-10-27 원더랜드 스위처랜드 아게 휠 달린 이송 장치
WO2021048304A2 (en) * 2019-09-11 2021-03-18 Wonderland Switzerland Ag Wheeled carrying apparatu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9618U (zh) * 1989-03-16 1989-12-2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零四工厂 双向推杆童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79879A (en) 1986-09-02 1988-10-25 Aprica Kassai Kabushikikaisha Baby carriage
JPS63184567A (ja) * 1986-09-02 1988-07-30 アップリカ葛西株式会社 乳母車
DE9112253U1 (zh) 1991-10-01 1991-11-28 Tsai, Cheng Cheh, An-Ting Hsiang, Tainan, Tw
US5215320A (en) * 1992-10-14 1993-06-01 Kiddyco Juvenile Products Corporation Stroller
CN1107110A (zh) * 1993-10-19 1995-08-23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幼儿用座
AUPP059097A0 (en) * 1997-11-27 1997-12-18 Igc (Australia) Pty Ltd Improvements in load carrying assemblies
CN1126679C (zh) * 1999-07-05 2003-11-05 英属维京群岛商育丰有限公司 婴儿车的刹车装置
JP4738608B2 (ja) * 2000-02-17 2011-08-03 コンビ株式会社 ベビーカー用キャスター
JP5100930B2 (ja) 2001-03-23 2012-12-19 コンビ株式会社 ベビーカー
JP4549712B2 (ja) * 2004-03-29 2010-09-22 コンビ株式会社 ベビーカーのハンドルロック連動装置
TWM264187U (en) * 2004-10-05 2005-05-11 Link Treasure Ltd Brake driving structure for direction-changeable baby stroller
JP2006117012A (ja) 2004-10-19 2006-05-11 Combi Corp 折り畳み式ベビーカー
JP4994925B2 (ja) * 2007-04-09 2012-08-08 コンビ株式会社 ベビーカー
TW200920617A (en) * 2007-11-06 2009-05-16 K Y C Caster & Co Ltd A double-wheel caster device having traveling straight and braking control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9618U (zh) * 1989-03-16 1989-12-2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零四工厂 双向推杆童车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63-184567A 1988.07.30
JP特开2005-280451A 2005.10.1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38376A1 (en) 2009-12-30
KR101435540B1 (ko) 2014-08-29
JP2008254693A (ja) 2008-10-23
BRPI0809659A2 (pt) 2014-10-14
TWI429549B (zh) 2014-03-11
US8448976B2 (en) 2013-05-28
US20100109271A1 (en) 2010-05-06
CA2682806A1 (en) 2008-10-23
RU2009141166A (ru) 2011-05-20
RU2475399C2 (ru) 2013-02-20
JP4994926B2 (ja) 2012-08-08
KR20100015444A (ko) 2010-02-12
TW200900295A (en) 2009-01-01
EP2138376B1 (en) 2013-10-02
WO2008126735A1 (ja) 2008-10-23
HK1142574A1 (en) 2010-12-10
EP2138376A4 (en) 2011-01-05
ES2437620T3 (es) 2014-01-13
CN101687518A (zh) 2010-03-31
BRPI0809659B1 (pt) 2018-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7518B (zh) 婴儿车
CN101678852B (zh) 婴儿车
CN202624303U (zh) 婴儿车
EP2441645B1 (en) Baby buggy
CN105539558B (zh) 易操作的童车
JP5465721B2 (ja) キャリアおよびベビーカー
WO2016113943A1 (ja) 折畳式車両
CN107249973B (zh) 可折叠脚蹬踏板车
JP3647383B2 (ja) 三輪スケータ
EP2036806A2 (en) Foldable frame for a vehicle with two or more wheels
CN101605688B (zh) 婴儿车
JP6514096B2 (ja) 折畳式車両
JP6471055B2 (ja) 前二輪型三輪車の前二輪固定機構
LV15230B (lv) Saliekams elektriskais skūteris
JP2024019966A (ja) 後二輪車両
TWM580530U (zh) Baby carriage and bicycle saving device
JP2017007607A (ja) 前二輪型三輪車のステアリング軸固定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4257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4257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