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9344B - 用于制备取代的杂芳族化合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备取代的杂芳族化合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79344B
CN101679344B CN200880019412.2A CN200880019412A CN101679344B CN 101679344 B CN101679344 B CN 101679344B CN 200880019412 A CN200880019412 A CN 200880019412A CN 101679344 B CN101679344 B CN 1016793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thiophene
general formula
methyl ether
chlor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194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79344A (zh
Inventor
安特耶·希罗尼米
拉尔斯·罗德费尔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ltigo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altigo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ltigo GmbH filed Critical Saltigo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1679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93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79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93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3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3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333/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not substituted on the ring sulphur atom
    • C07D333/0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not substituted on the ring sulphur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atoms,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carbon atoms
    • C07D333/08Hydrogen atoms or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hydrogen and carbon ato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具有通式(I)的取代的杂芳族化合物的方法,其中X表示氧、硫或NR5,其中R5是氢、C1-C20-烷基或C5-C6-芳基,并且R4表示C1-C20-烷基、C5-C6-芳基或杂芳基,R1、R2、R3是氢、卤素、C1-C20-烷基、C5-C6-芳基或杂芳基,通过A)使具有通式(II)的卤代的杂芳族化合物,其中X具有对于式(I)所指定的含义,并且R6表示溴、碘或氯,用具有通式(III)的格氏试剂进行转化,其中R4具有对于式(I)所指定的含义,并且Hal表示溴、碘或氯,或者B)使具有式(II)的卤代的杂芳族化合物用镁首先转化成具有通式(IIIa)的格氏化合物,转化A)或B)各自是在Ni或Pd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的,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环烷基烷基醚作为溶剂以及可能的另外的溶剂的存在下进行的。

Description

用于制备取代的杂芳族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取代的杂芳族化合物的方法。对迄今已知的方法的改进在于选择性上的改进。
在电子工业中,取代的杂芳族化合物是有价值的中间体。它们被用于多种应用领域中,例如照明、太阳能电池、以及显示器,并且在设计、处理、以及能效上创造了新的可能性。与已被接受的产品相比,因为它们的制备显著地降低了复杂性而另外提供了经济上的激励因素。具体而言,由于噻吩类在聚合反应之后建立了共轭双键的特性,它们可以被用于特定应用中的不同结构元件。
用于从卤代的芳香族化合物和格氏试剂起始来制备取代的杂芳族化合物的第一种方法是由Kumada等(Tetrahedron 1982,38,3347-3354)开发的。在此,宽泛种类的烷基和芳基基团被引入到噻吩类、吡啶类、以及喹啉类的不同位置。通过将多卤化的杂芳族化合物与格氏化合物(Grignard compounds)在镍的催化作用下进行反应进行了多烷基化作用。使用乙醚作为这些反应的溶剂。缺点不仅是低沸点乙醚(它具有形成过氧化物的强烈倾向)的使用,而且在这个方法中显著量的自身偶联(homocoupling)产物(例如,在3-溴噻吩与正己基镁化溴反应的情况下的二噻吩)形成,这使得进一步的纯化很困难。
此外,由Zimmer等的Synth.Commun.1986,16,689-696描述了溴噻吩与烷基镁化卤的Kumada偶联。在此,除其他之外,3-溴噻吩与正己基镁化溴的偶联是在乙醚下进行的,作者获得了71%的分离产率。
US 2006/0155134披露了3-卤噻吩类与烷基-和芳基镁化卤的Kumada偶联可以在甲基四氢呋喃中进行。在这种溶剂中的过程与使用例如乙醚或四氢呋喃的方法相比减小了副产物光谱。这种方法的一个缺点是,以大约0.5%的数量级生成了同分异构的、分支的二级组分。
US 2006/0155134描述了叔丁基甲醚在所描述的烷基基团到3-卤噻吩上的Kumada偶联过程中的使用产生了关于二级组分光谱的一个差的结果,特别是在二噻吩的形成中。
一个目的是开发一种用于制备取代的杂芳族化合物的改进的方法,这种改进的方法导致更少的二级组分。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具有以下通式(I)的取代的杂芳族化合物的方法,
Figure G2008800194122D00021
其中
X是氧、硫、或NR5,其中R5是氢、C1-C20-烷基、或C5-C6-芳基,并且
R4是C1-C20-烷基、C5-C6-芳基或杂芳基,
R1、R2、R3是氢、卤素、C1-C20-烷基、C5-C6-芳基或杂芳基,通过
A)具有以下通式(II)的一种卤代的杂芳族化合物
Figure G2008800194122D00031
其中
X具有对于式(I)所给出的含义,并且
R6是溴、碘、或氯,并且
R1、R2以及R3具有对于式(I)所给出的含义,
与具有以下通式(III)的一种格氏试剂进行反应
R4MgHal    (III)
其中
R4具有对于式(I)所给出的含义,并且
Hal是溴、碘、或氯,或者
B)具有式(II)的一种卤代的杂芳族化合物首先与镁反应以给出具有以下通式(IIIa)的一种格氏化合物,
Figure G2008800194122D00032
其中
Hal是溴、碘、或氯,并且
X以及R1、R2和R3具有对于式(I)所给出的含义,
并且进一步与具有以下通式(IV)的一种卤代的化合物反应
R4Hal    (IV)
其中
R4具有对于式(I)所给出的含义,并且
Hal是溴、碘、或氯,
其中在每种情况下反应A)或B)是在一种Ni或Pd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的,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环烷基烷基醚作为溶剂以及任选一种或多种另外的溶剂的存在下进行的。
该环烷基烷基醚优选是环戊基甲醚。
所使用的催化剂是一种镍或钯化合物,优选一种氯化镍(II),特别优选[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氯化镍(II),其化学剂量为0.001-20mol%、优选0.05-1.5mol%、特别优选0.1-0.5mol%。
镁是以80-150mol%、优选100-140mol%、特别优选105-130mol%的化学计量来使用的。
形成格氏试剂的具有通式(IV)的烷基卤化物或芳基卤化物具有的化学计量为80-150mol%,优选100-140mol%,特别优选105-130mol%。
具有通式(III)的格氏试剂的溶液应该具有的浓度为0.1-4mol/l,优选0.5-4mol/l,特别优选1.5-3.5mol/l。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如在格氏反应的情况下所常规的,是在惰性条件下进行的。例如,将该反应的装置加热(如果要求的话)并且用氮气或氩气填充。在原料的加入和样品的移除过程中同样维持这种惰性气氛,其中特别是要考虑无水。
在本方法中,优选最初时在一个合成装置中将镁引入环戊基甲醚中。在此,镁可以是以例如碎片、锉屑、颗粒、或粉末、或这些使用形式的混合物的形式来使用。镁在根据本发明的环戊基甲醚中的浓度是0.1-4mol/l,优选0.5-4mol/l,特别优选1.5-3.5mol/l。同样有可能最初时将镁引入环戊基甲醚与另一种溶剂的混合物中,这种溶剂例如但不局限于:甲苯、而且还有醚类,例如四氢呋喃、甲基四氢呋喃、叔丁基甲醚或乙醚、或上述溶剂的混合物。
然后将如上所述的具有通式(IV)或(II)的一种烷基卤化物或芳基卤化物与镁进行反应以给出具有式(III)或(IIIa)的一种格氏试剂。在此,烷基是具有C1-C20、优选C4-C20、特别优选C4-C10的一个烷基基团,并且芳基优选具有式(II),给予特别优选的是使用单卤化的、烷基化的噻吩类或双卤化的二噻吩类。在两种情况下,卤素优选是氯、溴、或碘,特别优选溴。
该烷基卤化物或芳基卤化物可以按纯的或稀释在溶剂中而加入。此类溶剂是例如环戊基甲醚、四氢呋喃、甲基四氢呋喃、叔丁基甲醚、乙醚、甲苯或上述溶剂的混合物。格氏试剂的摩尔浓度优选是0.5-4mol/l,特别优选1.5-3.5mol/l。
格氏试剂的一般特性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格氏试剂。它们对空气和水是敏感的并且因此应该在一种氮气气氛或稀有气体气氛下操作并且保存。总体而言应该使保存过程尽可能的短,即如果可能的话,此类格氏试剂应该是新制备的。此外,格氏试剂与水的反应是高度放热的并且释放出氢气。出于此原因,应该保护格氏试剂的容器以免水进入。
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具有式(III)或(IIIa)的格氏试剂在反应过程中进入与具有通式(IV)的一种卤化物或具有通式(II)的一种卤化的杂芳族化合物(具有如上所述的基团)的一种过渡金属催化的反应。在此,该卤化物的卤素被格氏试剂的相应基团所代替。在此给予优选的是反应A),其中R6被交换为来自格氏试剂的R4
用于本发明中所描述的方法的催化剂可以是氧化态为O或II的镍或钯,即Ni(II)、Ni(O)、Pd(II)、或Pd(O)。对于这种方法,给予优选的是[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氯化镍(II)和二氯化镍以及它们的混合物或这些催化剂其中之一的悬浮体或这些催化剂的混合物的悬浮体。还有可能进一步使用选自下组的优选的镍类催化剂,该组的构成为:镍(II)乙酸盐、[1,2-双(二苯基膦基)乙烷]氯化镍(II)、氯化镍(II)六胺络合物、镍(II)乙酰丙酮化物、或镍(II)乙酰丙酮化物与三叔丁膦的络合物、1,3-双(2,4,6-三甲基苯基)咪唑烷基氯化物(1,3-bis(2,4,6-trimethylphenyl)imidazolidinium chloride)、1,3-双(2,6-二异丙基苯基)咪唑烷基氯化物、1,3-二金刚烷基咪唑氯化物、三金刚烷基膦、1,3,4-三苯基-4,5-二氢-1H-1,2,4-三唑-5-亚基、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2-(二环己基膦基)联苯基、以及还有所有上述催化剂和它们的悬浮体的组合。在本发明的方法中,给予特别优选的是以一种悬浮体的形式或作为纯的原料材料使用[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氯化镍(II)。
在本发明中,例如将[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氯化镍(II)作为固体或悬浮体加入到如以上所描述而制备的格氏溶液中。同样有可能的是将格氏溶液加入催化剂在环戊基甲醚或另一种合适的溶剂中的悬浮体中,该溶剂是诸如四氢呋喃、甲基四氢呋喃、叔丁基甲醚、二烷、甲苯、或乙醚、或所有上述溶剂的混合物。同样,卤化的杂芳族化合物可以已经是溶解在这种悬浮体中。然而,在特别优选的过程中,将没有另外溶剂的[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氯化镍(II)计量加入格氏试剂中。所需要的催化剂的量在0.001-20mol%、优选0.05-1.5mol%、特别优选0.1-0.5mol%之间。在合适的溶液中,可能的催化剂悬浮体的浓度是在按重量计20%与80%之间。
通过将卤化物加入格氏试剂与催化剂的混合物(如上所述而制备)中来引发格氏试剂与具有通式(IV)的上述卤化物R4Hal的反应。它同样可以通过将格氏试剂加入该卤化物和催化剂在环戊基甲醚中或在环戊基甲醚与另一种溶剂的混合物中的混合物中来引起。在本过程中,给予优选的是将一种卤化的杂芳族化合物滴加到相应的格氏试剂和[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氯化镍(II)在环戊基甲醚中的混合物中。
优选地,在式(I)、(II)和(IIIa)中的X是硫,即所使用的式(II)的卤化物优选是一种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卤噻吩,优选一种氯噻吩、溴噻吩、或碘噻吩,特别优选溴噻吩,非常特别优选3-溴噻吩。它可以按纯的或在溶剂中使用,这些溶剂例如是甲苯、环戊基甲醚、叔丁基甲醚、乙醚、四氢呋喃、或甲基四氢呋喃。
格氏试剂与卤化的杂芳族化合物之比可以是80-150mol%,给予优选的是使用100-140mol%,特别优选105-130mol%。
R1,R2和R3优选是氢并且R4优选是一个C1-C12-烷基基团。R4特别优选是一个C6-C10-或C12-烷基基团(己基基团、癸基基团、十二烷基基团)。因此,根据本发明制备了用一个己基基团、癸基基团、十二烷基基团取代的噻吩,特别是在3位上取代的噻吩。在此,3-己基噻吩是非常特别优选的。
在反应引发以后,通过滴加速度和逆向冷却来控制反应温度。该反应温度应该是在-30℃与106℃(环戊基甲醚的沸点)之间,温度优选是在10℃与90℃之间,温度波动特别优选是在15℃与70℃之间。
该方法在几乎完全的转化中提供了将卤化的杂芳族化合物转化成取代的杂芳族化合物的一种选择,而这样做不会以值得注意的量获得同分异构的二级组分,例如像在3-溴噻吩与己基镁化溴的反应的情况下的异构体3-(1-甲基戊基)噻吩。出人意料地,在此反应过程中,当使用环戊基甲醚或环戊基甲醚与其他溶剂的混合物时,只有非常少量的二噻吩形成。此外,与使用甲基四氢呋喃相比,使用环戊基甲醚提供的优点是,在粗制混合物中发现相当地更小部分的不希望的二级组分3-(1-甲基戊基)噻吩。
因此,起始于同一批正己基溴化物,已发现了以下对比值:
  溶剂   3-(1-甲基戊基)噻吩   3-己基噻吩   二噻吩
  环戊基甲醚   0.5   95   0.0
  环戊基甲醚   0.5   90.2   0.2
  环戊基甲醚   0.6   86.5   n.d.
  2-甲基四氢呋喃   1.1   81.7   3.1
  2-甲基四氢呋喃   1.1   93.9   n.d.
在此处所提出的方法的情况下,关于二级组分3-(1-甲基戊基)噻吩的形成的偶联选择性显然是优于所已知的。
此外,与其他醚类相比,环戊基甲醚提供了多种另外的优点。在此有待提及的例子是更高的沸点并且还有与水的混合性能,这对于有机金属的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环戊基甲醚   2-甲基四氢呋喃 四氢呋喃   叔丁基甲醚 乙醚
  沸点[℃]   106   78   65   55   35
  熔点[℃]   <-140   -136   -108.5   -108.7   -116.3
  蒸发焓[kcal/kg]   69.2   89.7   98.1   81.7   86.08
  与水的共沸混合物,沸点[℃]   83   71   64 -   34
  在23℃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按重量计%] 1.1 14(20℃) 无穷大 4.8 6.5
  在23℃下水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按重量计%] 0.3 4.4(20℃) 无穷大 1.5 1.2
低的形成过氧化物的倾向同样表征了环戊基甲醚作为用于制备取代的杂芳族化合物(具体地是取代的噻吩)的一种操作更安全的溶剂。
因此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环烷基烷基醚(具体地是环戊基甲醚)在用于制备取代的杂芳族化合物(具体地是取代的噻吩)的Kumada反应中的用途。
实例
实例1(对比)
在50℃下将19.8g己基溴滴加到在35ml四氢呋喃中的2.8g镁锉屑中,这样可不断地辨别出放热度(exothermy)。在回流两小时后,加入80mg的[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氯化镍(II)。然后,在5℃下,滴加16.3g的3-溴噻吩。将混合物在23℃下搅拌16小时,然后用60ml四氢呋喃稀释并且倾倒在热处理至0℃的10%浓度(w/w)的盐酸上。将有机相分离出并且用50ml叔丁基甲醚将水相萃取三次。在每种情况下用50ml的水以及氯氯化钠溶液(在23℃下饱和的)洗涤合并的有机相,用2.0g硫酸镁干燥,将其过滤并且通过蒸发进行浓缩。一种固体(二噻吩)从粗制溶液中沉淀出来,并且将其过滤。8.1g粗制产品剩余,在随后的延长的静置下,另外的二噻吩从该粗制产品中沉淀出来。上清液溶液具有73%的含量。以下被鉴为二级组分:9%的十二烷,4%的3-(1-甲基戊基)噻吩。
实例2(对比)
在60-70℃下将19.8g己基溴滴加到在35ml的2-甲基四氢呋喃中的2.8g镁锉屑中,这样可不断地辨别出放热度。在80-85℃下搅拌两小时后,加入80mg的[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氯化镍(II)。然后,在15-20℃下,滴加16.3g的3-溴噻吩。将混合物在23℃下搅拌3小时,然后将混合物倾倒在热处理至0℃的10%浓度(w/w)的盐酸上。将有机相分离出并且用50ml叔丁基甲醚将水相萃取三次。在每种情况下用50ml的水以及氯氯化钠溶液(在23℃下饱和的)洗涤合并的有机相,用2.0g硫酸镁干燥,将其过滤并且通过蒸发进行浓缩。粗制产品具有以下构成:11%的3-溴噻吩,2%的十二烷,1.1%的3-(1-甲基戊基)噻吩,82%的3-己基噻吩,3.1%的二噻吩。
实例3(根据本发明)
在90℃下将19.8g己基溴滴加到在35ml环戊基甲醚中的2.8g镁锉屑中,这样可不断地辨别出放热度。在回流两小时后,加入80mg的[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氯化镍(II)。然后,在10℃下,滴加16.3g的3-溴噻吩。将混合物在23℃下搅拌2小时,然后将其加热到100℃保持30分钟,并且在冷却后,小心地用热处理至0℃的10%浓度(w/w)的盐酸水解。将有机相分离出并且用50ml叔丁基甲醚将水相萃取三次。在每种情况下用50ml的水以及氯氯化钠溶液(在23℃下饱和的)洗涤合并的有机相,用2.0g硫酸镁干燥,将其过滤并且通过蒸发进行浓缩。粗制产品具有以下构成:2.4%的3-溴噻吩,7.4%的十二烷,0.6%的3-(1-甲基戊基)噻吩,86.5%的3-己基噻吩。
实例4(对比)
在60-70℃下将19.8g己基溴滴加到在35ml的2-甲基四氢呋喃中的2.8g镁锉屑中,这样可不断地辨别出放热度。在回流两小时后,加入在1ml的2-二甲基四氢呋喃中的80mg的[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氯化镍(II)。然后,在20℃下,滴加16.3g的3-溴噻吩。将混合物在23℃下搅拌16小时,然后小心地用热处理至0℃的10%浓度(w/w)的盐酸水解。将有机相分离出并且用50ml叔丁基甲醚将水相萃取三次。在每种情况下用50ml的水以及氯氯化钠溶液(在23℃下饱和的)洗涤合并的有机相,用2.0g硫酸镁干燥,将其过滤并且通过蒸发进行浓缩。粗制产品具有以下构成:1.4%的3-溴噻吩,1.7%的十二烷,1.1%的3-(1-甲基戊基)噻吩,93.9%的3-己基噻吩。
实例5(根据本发明)
在80-85℃下将121.4g己基溴滴加到在215ml环戊基甲醚中的17.5g镁锉屑中,这样可不断地辨别出放热度。在80-85℃下搅拌两小时后,加入在8ml环戊基甲醚中的0.49g的[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氯化镍(II)。然后,在15℃下,滴加16.3g的3-溴噻吩。将混合物在23℃下搅拌16小时,然后小心地用热处理至0℃的10%浓度(w/w)的盐酸水解。将有机相分离出并且用50ml叔丁基甲醚将水相萃取三次。在每种情况下用50ml的水以及氯氯化钠溶液(在23℃下饱和的)洗涤合并的有机相,用2.0g硫酸镁干燥,将其过滤并且通过蒸发进行浓缩。粗制产品具有以下构成:0%的3-溴噻吩,6.5%的十二烷,0.5%的3-(1-甲基戊基)噻吩,88.2%的3-己基噻吩。
实例6(对比)
在60-70℃下将19.8g己基溴滴加到在35ml叔丁基甲醚中的2.8g镁锉屑中,这样可不断地辨别出放热度。在回流两小时后,加入80mg的[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氯化镍(II)。然后,在20℃下,滴加16.3g的3-溴噻吩。将混合物在23℃下搅拌16小时并且然后小心地用热处理至0℃的10%浓度(w/w)的盐酸水解。将有机相分离出并且用50ml叔丁基甲醚将水相萃取三次。在每种情况下用50ml的水以及氯氯化钠溶液(在23℃下饱和的)洗涤合并的有机相,用2.0g硫酸镁干燥,将其过滤并且通过蒸发进行浓缩。粗制产品具有以下构成:10.3%的3-溴噻吩,4.7%的十二烷,0.1%的3-(1-甲基戊基)噻吩,77.4%的3-己基噻吩,5.2%的二噻吩。
实例7(根据本发明)
在72℃下将364.5g己基溴滴加到在645ml环戊基甲醚中的52.3g镁锉屑中,这样可不断地辨别出放热度。在80-85℃下搅拌两小时后,加入1.47g的[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氯化镍(II)。然后,在20℃下,滴加309.3g的3-溴噻吩。将混合物在23℃下搅拌16小时,然后加入260ml甲苯并且然后小心地用热处理至0℃的10%浓度(w/w)的盐酸水解。将有机相分离出并且用250ml甲苯将水相萃取三次。在每种情况下用250ml的水以及氯氯化钠溶液(在23℃下饱和的)洗涤合并的有机相,用20g硫酸镁干燥,将其过滤并且通过蒸发进行浓缩。粗制产品具有以下构成:2.2%的3-溴噻吩,4.1%的十二烷,0.5%的3-(1-甲基戊基)噻吩,90.2%的3-己基噻吩,0.2%的二噻吩。
实例8(根据本发明)
在72℃下将364.5g己基溴滴加到在632ml环戊基甲醚中的52.9g镁锉屑中,这样可不断地辨别出放热度。在80-85℃下搅拌两小时后,加入1.47g的[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氯化镍(II)。然后,在20℃下,滴加309.3g的3-溴噻吩。加入260ml甲苯。然后将混合物在23℃下搅拌16小时,然后小心地用热处理至0℃的10%浓度(w/w)的盐酸水解。将有机相分离出,在每种情况下用250ml的水以及碳酸氢钠溶液(在23℃下饱和的)洗涤,并且通过蒸发进行浓缩。粗制产品具有以下构成:0.8%的3-溴噻吩,3.3%的十二烷,0.5%的3-(1-甲基戊基)噻吩,95.2%的3-己基噻吩,0%的二噻吩。
实例9(根据本发明)
在70℃下将19.8g己基溴滴加到在35ml环戊基甲醚中的2.8g镁锉屑中,这样可不断地辨别出放热度。在80-85℃下搅拌两小时后,在20℃下加入80mg的[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氯化镍(II)。然后,在85℃下,滴加16.3g的3-溴噻吩。将混合物回流加热1小时并且然后在23℃下搅拌16小时,然后用甲苯将该混合物稀释,并且加入到热处理至0℃的10%浓度(w/w)的盐酸中。将有机相分离出并且用50ml叔丁基甲醚将水相萃取三次。在每种情况下用50ml的水以及氯氯化钠溶液(在23℃下饱和的)洗涤合并的有机相,用2.0g硫酸镁干燥,将其过滤并且通过蒸发进行浓缩。粗制产品具有以下构成:6.1%的3-溴噻吩,4.6%的十二烷,0.6%的3-(1-甲基戊基)噻吩,84.9%的3-己基噻吩,2.5%的二噻吩。
实例10(根据本发明)
在72℃下将364.5g己基溴滴加到在678ml环戊基甲醚中的52.3g镁锉屑中,这样可不断地辨别出放热度。在80-85℃下搅拌三小时后,加入1.47g的[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氯化镍(II)。然后,在20℃下,滴加309.3g的3-溴噻吩。将混合物在23℃下搅拌16小时,然后加入260ml甲苯并且然后小心地将该混合物用热处理至0℃的10%浓度(w/w)的盐酸水解。将有机相分离出,在每种情况下用250ml的水以及碳酸氢钠溶液(在23℃下饱和的)洗涤,并且通过蒸发进行浓缩。粗制产品具有以下构成:0%的3-溴噻吩,6.1%的十二烷,0.6%的3-(1-甲基戊基)噻吩,86.4%的3-己基噻吩。
实例11(根据本发明)
在72℃下将364.5g己基溴滴加到在678ml环戊基甲醚中的52.3g镁锉屑中,这样可不断地辨别出放热度。在80-85℃下搅拌两小时后,加入1.47g的[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氯化镍(II)。然后,在20℃下,滴加309.3g的3-溴噻吩。加入260ml甲苯,并且将混合物在50℃下搅拌4小时之后并且在23℃下搅拌12小时。将该混合物加入到热处理至0℃的10%浓度(w/w)的盐酸中。将有机相分离出,在每种情况下用250ml的水、碳酸氢钠溶液(在23℃下饱和的)洗涤并且用水再次洗涤,并且通过蒸发进行浓缩。粗制产品具有以下构成:4.6%的3-溴噻吩,2.5%的十二烷,0.5%的3-(1-甲基戊基)噻吩,86.2%的3-己基噻吩,0.2%的二噻吩。
实例12(根据本发明)
在70℃下将646.3g己基溴滴加到在1098ml环戊基甲醚中的95.3g镁锉屑中,这样可不断地辨别出放热度。在80-85℃下搅拌三小时后,加入2.4g的[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氯化镍(II)。然后,在20℃下,滴加491.1g的3-溴噻吩。加入415ml甲苯,并且将混合物在此之后在50℃下搅拌4小时并且在23℃下搅拌12小时。将该混合物加入到热处理至0℃的10%浓度(w/w)的盐酸中。将有机相分离出,在每种情况下用780ml的水、碳酸氢钠溶液(在23℃下饱和的)洗涤并且用水再次洗涤,并且通过蒸发进行浓缩。粗制产品具有以下构成:1.3%的3-溴噻吩,2.6%的十二烷,0.5%的3-(1-甲基戊基)噻吩,90.6%的3-己基噻吩,0%的二噻吩。

Claims (7)

1.用于制备具有以下通式(I)的取代的杂芳族化合物的方法,
Figure FSB00000947035000011
其中
X是氧、硫、或NR5,其中R5是氢、C1-C20-烷基或C5-C6-芳基,并且
R4是C1-C20-烷基、C5-C6-芳基或杂芳基,
R1、R2、R3是氢、卤素、C1-C20-烷基、C5-C6-芳基或杂芳基,通过
A)具有以下通式(II)的一种卤代的杂芳族化合物
Figure FSB00000947035000012
其中
X具有对于式(I)所给出的含义,并且
R6是溴、碘、或氯,并且
R1、R2以及R3具有对于式(I)所给出的含义,
与具有以下通式(III)的一种格氏试剂进行反应,
R4MgHal    (III)
其中
R4具有对于式(I)所给出的含义,并且
Hal是溴、碘、或氯,或者
B)具有式(II)的一种卤代的杂芳族化合物首先与镁反应以给出具有以下通式(IIIa)的一种格氏化合物,
其中
Hal是溴、碘、或氯,并且
X以及R1、R2和R3具有对于式(I)所给出的含义,
并且进一步与具有以下通式(IV)的一种卤代的化合物反应
R4Hal    (IV)
其中
R4具有对于式(I)所给出的含义,并且
Hal是溴、碘、或氯,
其中在每种情况下反应A)或B)是在一种Ni或Pd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的,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环烷基烷基醚作为溶剂以及任选一种或多种另外的溶剂的存在下进行的,其特征在于,该环烷基烷基醚是环戊基甲醚,该催化剂是[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氯化镍(II),在式(I)、(II)和(IIIa)中的X是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环烷基烷基醚是环戊基甲醚并且该另外的溶剂是选自下组的一种溶剂,该组的构成为:甲苯、四氢呋喃、甲基四氢呋喃、叔丁基甲醚、乙醚、或它们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在-30℃与106℃之间的温度下进行。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4是一个C6-C10-或C12-烷基基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在-30℃与106℃之间的温度下进行。
6.环烷基烷基醚在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中的具有通式(I)的所述取代的杂芳族化合物的Kumada反应中作为溶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环烷基烷基醚是环戊基甲醚,催化剂是[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氯化镍(II)。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取代的杂芳族化合物是一种取代的噻吩。
CN200880019412.2A 2007-06-09 2008-05-27 用于制备取代的杂芳族化合物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93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7026763.2 2007-06-09
DE102007026763A DE102007026763A1 (de) 2007-06-09 2007-06-09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substituierter Heteroaromaten
PCT/EP2008/056442 WO2008151920A1 (de) 2007-06-09 2008-05-27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substituierter heteroaromat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9344A CN101679344A (zh) 2010-03-24
CN101679344B true CN101679344B (zh) 2013-04-24

Family

ID=39719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1941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9344B (zh) 2007-06-09 2008-05-27 用于制备取代的杂芳族化合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258314B2 (zh)
EP (1) EP2158193B1 (zh)
JP (1) JP5306336B2 (zh)
KR (1) KR101244561B1 (zh)
CN (1) CN101679344B (zh)
DE (1) DE102007026763A1 (zh)
ES (1) ES2391598T3 (zh)
WO (1) WO20081519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37671B2 (ja) * 2009-03-17 2014-03-12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グリニヤール試薬の製造方法
CN104370685A (zh) * 2014-10-20 2015-02-25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一种绿色合成四甲基联苯异构体化合物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02500A1 (fr) * 2001-06-28 2003-01-09 Zeon Corporation Solvants contenant des cycloalkyl alkyl ethers et procede de production de ces ethers
US7205414B2 (en) 2005-01-12 2007-04-17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Process for the Kumada coupling reac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Tamao et al..NICKEL-PHOSPHINE COMPLEX-CATALYZED GRIGNARD COUPLING-II.《Tetrahedron》.1982,第38卷(第22期), *
赵学清 等.盐酸噻加宾的合成.《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6,第37卷(第2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391598T3 (es) 2012-11-28
US20100217015A1 (en) 2010-08-26
KR20100018059A (ko) 2010-02-16
EP2158193B1 (de) 2012-08-08
CN101679344A (zh) 2010-03-24
KR101244561B1 (ko) 2013-03-20
EP2158193A1 (de) 2010-03-03
JP2010529067A (ja) 2010-08-26
WO2008151920A1 (de) 2008-12-18
JP5306336B2 (ja) 2013-10-02
DE102007026763A1 (de) 2009-01-15
US8258314B2 (en) 2012-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50007B2 (ja) ポリチオフェン重合用触媒およびポリ(置換チオフェン)の製造方法
US20110105717A1 (en)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thiophenes
TWI427097B (zh) 製備低聚噻吩之方法
EP1836184B1 (en) Improved process for the kumada coupling reaction
CN101679344B (zh) 用于制备取代的杂芳族化合物的方法
JP5073212B2 (ja) 芳香族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
CN101160345B (zh) 芳族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5964304A (zh) 一种催化合成γ-氯丙基三氯硅烷的方法及其催化剂
JP5340547B2 (ja) 芳香族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
JP4125658B2 (ja) 炭化水素の製造方法
JP2018113444A (ja) ホウ素含有化合物、及び、ホウ素含有重合体
Zhang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 (3, 5-didodecyl-cyclopenta [2, 1-b; 3, 4-b′] dithiophen-4-one)
KR20080103993A (ko) 방향족 중합체의 제조 방법
JP2012077106A (ja) 新規なチオフェンポリマ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1301675A (ja) ジヒドロポリセレノフェン及びこれを成分とする導電性電荷移動錯体
WO2005102967A1 (ja) π共役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EP1892234A1 (en) Novel aryl compound
JP2009215538A (ja) 芳香族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24

Termination date: 2017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