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0704B - 用于在打印周期中移动转印辊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打印周期中移动转印辊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70704B
CN101670704B CN200910171858.3A CN200910171858A CN101670704B CN 101670704 B CN101670704 B CN 101670704B CN 200910171858 A CN200910171858 A CN 200910171858A CN 101670704 B CN101670704 B CN 1016707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roll
image
power
transfer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18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70704A (zh
Inventor
M·E·琼斯
B·E·布鲁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ero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Xero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erox Corp filed Critical Xero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70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07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707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07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05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where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receives the ink before transferring it on the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2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by selective transfer of ink from ink carrier, e.g. from ink ribbon or sheet
    • B41J2/33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by selective transfer of ink from ink carrier, e.g. from ink ribbon or sheet from ink roll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7/00Inking apparatus
    • B41J27/10Inking apparatus with ink applied by rollers; Ink supply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41J27/12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03G15/16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the transfer un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k Jet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提出了一种这样的打印机和方法,该打印机和方法改变转印辊施加至成像构件的力。所述打印机包括:成像构件;转印辊,其紧邻所述成像构件定位;控制器,其被配置为产生控制转印辊的移动的信号;以及可移置的联动机构,该联动机构联接至控制器以从控制器中接收控制转印辊的移动的信号,并且该联动机构联接至转印辊以将该转印辊移入接触成像构件,或者移出不再接触成像构件,所述可移置的联动机构以指令的第一力向所述转印辊施加第一移动使其接触成像构件以形成转印辊隙,所述可移置的联动机构以指令的第二力向所述转印辊施加第二移动,以及所述可移置的联动机构以指令的第三力向所述转印辊施加第三移动。

Description

用于在打印周期中移动转印辊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文本总体涉及具有成像构件的打印机,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控制打印机中辊移动的部件和方法。
背景技术
固体油墨或相变油墨打印机通常接收固体形式——或者颗粒或者墨棒——的油墨。固体油墨颗粒或者墨棒被放置在进料滑道中然后传送至加热器组件。可使用重力、或者机电机构或机械机构、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实现固体油墨的传送。在加热器组件处,加热器板将紧密接触该板的固体油墨熔化为液体,该液体被收集并传输至打印头以喷射到记录介质上。
在具有中间成像构件的公知打印系统中,打印过程包括成像阶段、转印阶段和悬空阶段(overhead phase)。在油墨打印系统中,成像阶段是打印过程的一部分,在该部分中油墨通过组成打印头的压电元件以图像图案喷射到打印鼓或者其他中间成像构件上。转印或转印阶段是打印过程的一部分,在该部分中将成像构件上的油墨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通常通过使转印辊接触到成像构件以形成一转印辊隙(nip)来进行图像转印。当成像构件将图像旋转通过转印辊隙时,记录介质到达辊隙处。辊隙中的压力帮助将延展性图像油墨从成像构件转印到记录介质。在悬空阶段中,记录介质的后缘移出辊隙,转印辊解除与成像构件的接触。当图像记录基材的图像区域已经通过转印辊隙时,悬空阶段开始。当基材的后缘通过辊隙时,转印辊可立即从成像构件中收回,或者其可继续以减小的力靠在成像构件上滚动然后被收回。转印辊和/或中间成像构件可以,但不必然,被加热以便于图像的转印。在一些打印机中,转印辊被称为热熔辊(fusing roller)。为了简便,本文使用的术语“转印辊”通常指,用于便于将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纸张或者将图像热熔到纸张的所有被加热或不被加热的辊。
许多打印机包含多个托盘,其中存储有不同类型的记录介质。这些不同介质可以是不同尺寸的纸张或者聚合物膜记录介质。这些各种不同介质也具有不同厚度。当介质被引入转印辊隙中时,转印辊在介质进入辊隙时攀住介质的前缘。在辊隙处在压力下将图像转印到介质,公知为转印或刺穿(transfix),名义上发生在均匀且恒定的力的作用下,因为转印辊和中间成像构件之间的力已被调节。用于在辊隙处攀住介质纸张的边缘所需的转矩是关于,但并不局限于,转印辊靠在中间成像构件上的压力、进入辊隙的介质的厚度以及中间成像构件的旋转速度的函数。较厚的介质和较高的转印辊压力会阻塞中间成像构件驱动系统,伴随着过度的驱动带打滑或驱动伺服随动误差。配置转印辊使其向容纳所有各种厚度的介质的中间成像构件施加单一的压力的努力,已牵涉到输出量和/或图像质量/耐久性之间的折衷。
发明内容
提出了一种这样的打印机和方法,这种打印机和方法确定多个力用于施加至靠在成像构件上的转印辊,以便于在与辊隙中的介质相接触的不同阶段中控制辊隙力。打印机包括:成像构件,其用于接收打印头所喷射的油墨;转印辊,其紧邻所述成像构件定位;控制器,其被配置为产生控制转印辊移动的信号;以及可移置的联动件,该联动件联接至控制器以从控制转印辊移动的控制器中接收信号,并且该联动件联接至转印辊以将该转印辊移入接触成像构件,或者移出不再接触成像构件,所述可移置的联动件以指令的第一力向转印辊施加第一移动使其接触成像构件以形成一转印辊隙,所述可移置的联动件以指令的第二力向转印辊施加第二移动,以及所述可移置的联动件以指令的第三力向转印辊施加第三移动。所述指令的力相应于与辊隙中的介质纸张相互作用的不同阶段,并且这些力可彼此互不相同。可向转印辊施加附加的指令力,以与辊隙中随后的纸张相互作用。用于随后纸张的指令力可能相当于或者不同于在处理先前纸张中相应阶段所用的指令力。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产生的信号之一用于在图像基材的前缘进入转印辊隙之前移动转印辊。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所述前缘接近转印辊隙中的预定位置时,产生一信号用于指令的第二力。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成像构件上的图像区域移出所述转印辊隙时,产生一信号用于指令的第三力。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图像基材的后缘接近转印辊隙中的预定位置时,产生一信号用于指令的第四力。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打印机,包括:成像构件,其用于接收至少一个打印头所喷射的油墨;转印辊,其紧邻所述成像构件定位;可移置的联动机构,该联动机构联接至转印辊以将转印辊移入接触所述成像构件,或者移出不接触所述成像构件,所述可移置的联动机构包括:保持器臂,其用于可旋转地保持所述转印辊的一末端;连接件,其联接至所述保持器臂;扇形齿轮,其联接至所述连接件以移动该连接件和保持器臂;齿轮,其具有与所述扇形齿轮相互啮合的齿;以及电动机,其具有旋转的输出轴;用于产生信号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联接至可移置的联动机构以使得所述电动机旋转齿轮并移动转印辊,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产生信号以使得电动机移动转印辊;以及所述电动机响应于一个产生的信号以旋转所述齿轮,以向所述转印辊施加第一力,从而移动转印辊并形成与所述成像构件的转印辊隙,所述电动机响应于另一个产生的信号以旋转所述齿轮,以向所述转印辊施加第二力,该第二力不同于第一次所施加的力,从而能够使转印辊攀住进入所述转印辊隙的图像基材,以及所述电动机响应于另一信号以旋转所述齿轮,从而向所述转印辊施加大于第一次所施加的力的第三力。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所述成像构件上的图像基材的后缘离开所述转印辊隙时,产生另一电动机信号;以及所述电动机响应于所述另一电动机信号,向所述转印辊施加第四力。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所述图像基材的后缘接近所述转印辊隙中的预定位置时,产生另一电动机信号;以及所述电动机响应于所述电动机信号,将所述转印辊移动远离所述成像构件。
优选地,在形成转印辊隙之后一预定时间,所述控制器产生该电动机信号。
优选地,当所述图像基材接近转印辊隙中的预定位置时,控制器产生该信号以施加第三力。
可对打印机执行一种用于确定力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转印辊施加第一指令力,以将转印辊移入接触成像构件从而形成转印辊隙;在图像基材进入转印辊隙之前,向转印辊施加第二指令力;然后在图像基材的前缘紧邻于转印辊隙中的预定位置之后,向转印辊施加第三指令力。所施加的指令力相应于与辊隙中的介质纸张相互作用的阶段,并且这些指令力可能彼此互不相同。可将附加的指令力施加至转印辊,以与辊隙中随后的纸张相互作用。用于随后的纸张的指令力可能相当于或者不同于在处理先前纸张中相应阶段所用的指令力。
优选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成像构件上的图像区域移出所述转印辊隙时,产生另一信号以移动所述转印辊。在实施方案中,优选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当图像基材的后缘接近所述转印辊隙中的预定位置时,产生一信号以施加第四指令力从而移动转印辊。
附图说明
在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中解释了油墨打印机的上述发明点和其它特征,该油墨打印机实现一种用于改变由转印辊或其他辊所维持在成像构件上的压力的系统和方法。
图1是固体油墨打印机的系统示意图,描述该油墨打印机的主要子系统。
图2是用于相对于成像构件移动转印辊的转印辊控制系统的立体图。
图3是一个连续过程的流程图,其中转印辊位置和力在一实例打印操作过程中受到控制。
图4是一个描述在成像构件的旋转速度、转印辊的指令速度与施加至转印辊的力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油墨打印机10的系统示意图,这种现有技术油墨打印机可被修改为以这样的方式控制施加至转印辊的力,使得减少了转印操作中成像构件传动带打滑或者其他故障的风险。阅读者应理解的是,下面所讨论的打印过程的实施方案能以许多替代的形式和变体被实施。另外,可使用任何合适尺寸、形状或类型的元件或材料。
现在参照图1,示出了一种图像制造器(image producing machine),诸如高速相变油墨图像制造器或者打印机10。如图所示,该机器10包括框架11,在该框架上直接或间接地安装有如下所述的操作子系统和部件。高速相变油墨图像制造器或打印机10包括中间成像构件12,虽然该中间成像构件以鼓的形式示出,但是其可等价地是受支撑的环形带的形式。中间成像构件12具有可沿方向16移动的成像表面14,并且在该成像表面上形成有相变油墨图像。
高速相变油墨图像制造器或打印机10也包括相变油墨传送子系统20,该相变油墨传送子系统具有至少一个固体形式的单色相变油墨源22。由于相变油墨图像制造器或打印机10是一种多色图像制造器,油墨传送系统20包括四个(4)源22、24、26和28,它们代表相变油墨的四种(4)不同颜色CYMK(青色、黄色、品红、黑色)。相变油墨传送系统也包括熔化和控制装置,其用于将相变油墨的固体形式熔化或者相变为液体形式,然后将所述液体形式供给至包含至少一个打印头组件32的打印头系统30。由于相变油墨图像制造器或打印机10是高速、或高输出量的多色图像制造器,如图所示,打印头系统包括四个(4)分立的打印头组件32、34、36和38。
继续参照图1,相变油墨图像制造器或打印机10包括基材供给和处理系统40。例如,基材供给和处理系统40可包括基材供给源42、44、46和48,其中例如,供给源48是一种大容量纸张供给或进给器,其例如用于存储和供给以切割纸张为形式的图像接收基材。基材供给和处理系统40包括基材处理和加工系统50,该基材处理和加工系统具有基材预加热器52、基材和图像加热器54以及热熔设备60。如图所示,相变油墨图像制造器或打印机10也可包括原始文件进给器70,该原始文件进给器具有文件保持托盘72、文件纸张进给和取回设备74,以及文件曝光和扫描系统76。
在控制器或电子子系统(ESS)80的帮助下,进行机器或打印机10的各种子系统、部件以及功能元件的操作和控制。例如,ESS或控制器80是一种具有中央处理器单元(CPU)82、电子存储器84和显示器或用户界面(UI)86的整套(self-contained)、专用的微型计算机。例如,ESS或控制器80包括传感器输入和控制装置88以及像素设定和控制装置89。另外,CPU82读取、截取、准备和管理在图像输入源——诸如,扫描系统76或者在线或工作站连接90——与打印头组件32、34、36和38之间的图像数据流。同样地,ESS或控制器80是用于操作和控制所有其他机器子系统和功能元件(包括机器的打印操作)的多任务主处理器。
控制器可以是执行被存储在存储器内的编程指令的通用微型处理器。控制器也包括用于从打印机接收状态信号并将控制信号提供至打印机部件的接口和输入/输出(I/O)部件。可替代地,控制器可以是在基材上的专用处理器,在基材上还提供有必要的存储器、接口以及I/O部件。这种设备有时被公知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控制器也可以下述形式实施,即适当配置的分离的电子部件,或者主要作为计算机程序或者作为适当配置的硬件与软件部件的结合。存储在控制器的存储器中的编程指令也将控制器配置为执行下面所描述的用于调节转印辊移动和施加至转印辊的力的过程,包括在介质纸张进入转印辊隙(nip)之前、当纸张接受图像时、以及当纸张离开转印辊隙时,改变施加至转印辊的力。
在操作过程中,或者从扫描系统76或者经由在线或工作站连接90,将关于待制造图像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控制器80以进行处理并输出至打印头组件32、34、36和38。另外,例如,经由用户界面86的操作者输入,控制器确定和/或接受相关的子系统和部件控制,并相应地执行这些控制。从而,熔化适宜颜色的固体形式的相变油墨并将其传送至打印头组件。另外,像素设定控制是相对于成像表面14进行的,从而依据此图像数据形成预期图像,然后通过源42、44、46和48中的任一个供给接收基材,并且这些接收基材受子系统50的处理与在记录表面14上的图像形成定时配准。控制器接下来产生激活联接至转印辊94的传动系统的信号,正如下面更加详细描述的,以移动转印辊使其接触中间成像构件12从而形成转印辊隙92。接下来当转印辊94攀住基材时,接收基材进入辊隙,然后将图像从构件12的表面14转印到接收基材上,用以在热熔装置60处进行后续热熔。
图2中示出了一种用于相对于于中间成像构件12移动转印辊94的现有技术转印辊控制系统120。系统120在转印辊94的一末端包括转印辊控制组件210,以及在转印辊94的另一末端包括转印辊控制组件220。由于转印辊控制组件210和220基本上相同,以下描述仅针对辊控制组件210。组件210包括在输出轴上具有一皮带轮(未示出)的电动机224。环形带228卷绕在电动机224的输出轴上的皮带轮和皮带轮230周围。在皮带轮230的中心,该皮带轮具有齿轮齿234,所述齿轮齿与扇形齿轮238的齿啮合。在扇形齿轮238的外侧末端,连接件(link)240安装至保持器臂244。在所述保持器臂244内有一开口,轴颈轴承248安装在该开口内以接收转印辊94的一末端。在保持器臂的近端是一个枢轴销,该枢轴销允许保持器臂244能根据连接件240的运动所调节的围绕轴线243旋转。转印辊控制组件220被类似地进行布置。
当控制器产生一信号以操作电动机224时,电动机的输出轴旋转,导致环形带228旋转皮带轮230。随着皮带轮230旋转,齿轮齿234使扇形齿轮238围绕轴承轴线239旋转。扇形齿轮238的外侧末端处的连接件240通过枢轴销241联接至扇形齿轮238,并通过枢轴销242联接至保持器臂244。扇形齿轮238的旋转促使连接件240移动,而连接件240促使保持器臂244围绕轴243旋转。因此,轴承248内的转印辊的末端通过电动机224的双向控制而移动。组件210内的电动机224以及组件220内的相应电动机的运行是由控制器协调的,从而使转印辊94平滑移进与成像构件12啮合,以及移出不再与成像构件12啮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这些电动机的运行是被独立控制的。组件210和220也可包括传感器,诸如安装至连接件240的应变仪或者测量连接件240的偏转的传感器。这些组件内的传感器提供了关于转印辊94正在向成像构件12施加的压力的指示。这些压力信号可被控制器用作反馈以用于信号调节,所述信号控制组件210和220中的电动机并从而调节转印辊94相对于成像构件12的力。
尽管已描述了转印辊控制组件的一个实施方案,也可使用其他的实施方案。其他的实施方案可为转印辊的各末端包含一个辊控制组件,或者它可以包含一个单独组件用于控制该转印辊的两个末端。对各种转印辊控制实施方案的要求在于,转印辊控制作为一可移置的联动装置运行,以响应控制信号将转印辊移进与成像构件啮合以及移出不再与成像构件啮合,所述控制信号在一运动范围内移动该联动装置。运动范围的一端被定义为与成像构件分离,运动范围的另一端被定义为以充分压力压紧成像构件以形成转印辊隙。另外,类似的控制组件可与在打印过程中的其他辊一起使用,以选择性地啮合布置在整个打印机中的成像构件。可使用下面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来控制这些辊的移动以及施加至这些辊的力。
下文更全面描述的系统和方法操纵可移置的联动装置以实现一种调节转印辊施加的力的方法。通常,控制器可被配置为将辊朝向成像构件移动,并在不同时间向辊施加不同的力。例如,控制器能以第一力移动转印辊以形成转印辊隙,接下来施加第二力以便于攀住介质纸张的前缘,然后施加第三力以提供图像转印,接着施加第四力以帮助纸张从辊隙中离开。继续该实施例,如果另一介质纸张直接跟随之前所处理的纸张,则控制器可施加同一等级的第四力,或者如果没有其他纸张直接可提供,则施加不同等级的第四力。如果随后有第二纸张,第四力可提供一个短暂时间段,在该短暂时间段中辊接触对立的结构,这形成辊隙,然后攀住接下来的纸张。第五力可被控制器指令,以便将图像转印到第二纸张,然后控制器可指令第六力以用于第二纸张的离开。由控制器所指令的力可被设置在一预定等级,或者设置在由控制器根据辊隙内的介质纸张的厚度以及成像构件的表面速度而确定的等级。
图3中示出了用于进行辊控制的一种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控制器发出结合第一指令力信号的第一开环速度指令信号(first open loopvelocity command signal)(方框302),以将转印辊移进与成像构件接触以形成转印辊隙。转印辊和成像构件之间的接触导致转印机构中的传感器生成信号,所述信号确定由转印辊所施加的力的幅度。这些信号可被控制器用来响应于控制器在过程300中所指令的任何给定力,调节转印辊所施加的转印力。控制器指令的第二力不同于用于形成第一辊隙的第一力(方框304)。该第二力帮助使转印辊攀上在辊隙形成之后进入该辊隙的第一图像基材的前缘。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施加第二力以响应于控制器产生的攀缘信号。一旦完成攀缘,则第三力被施加到转印辊,以将第一图像从成像构件转印到第一图像基材(方框306)。
在图3所描述的实施例过程中,依次将两个图像转印到两个分立的图像基材。在完成第一图像过程之后,控制器指令一不同于指令的第三力的第四力。在该实施例中,第四力小于第三力(方框308)。该第四力帮助转印辊攀上第二图像基材的前缘。转印辊滚离第一图像基材的后缘并在成像构件上滚一短距离(该短距离被称为复制间隙),然后攀住第二图像基材的前缘(方框310)。一旦完成攀缘,控制器指令一第五力,第五力在该实施例中大约相同于第三力(方框312)。在转印了第二图像之后,控制器指令一第六力,以准备滑离第二基材的后缘(方框314)。基材离开辊隙并且转印辊再次滚到成像构件上。控制器发出一开环速度指令信号,转印辊移动远离成像构件(方框316)。
在一种帮助转印辊94攀住图像基材的前缘的改进式打印机中,转印辊94被移动到中间位置。在该中间位置,在小于图像转印压力的一压力下,转印辊与成像构件12形成转印辊隙。在图4中示出了成像构件速度和转印辊压力之间的关系。成像构件的表面速度由线180描述。转印辊的开环指令速度由线182示出。该指令控制转印辊相对于成像构件12的位置,同时转印辊不与成像构件相接触,并且同时不参照转印机构中传感器的信号而调节正在施加的力。在图4中,线184表示所指令的靠在成像构件上的转印力,线186示出转印机构中的传感器所测量的转印力。在该图中,所示出的转印力针对转印辊的正面,因为一独立的伺服机构联接到该转印辊的各末端。转印辊的一末端被称为正面,另一末端被称为背面。
当构件12上的图像形成接近完成时,设置一指令接触力,其示为大约3000牛的载荷1。载荷1能够使控制器独立使用伺服机构的开环指令速度以在转印辊不与成像构件12相接触时控制转印辊的位置,并且使控制器在指令力不超过转印辊的指令速度控制的情况下使用25mm/s的指令速度。成像构件表面速度被减少至大约30in/s,如定时点190处所示。当成像构件速度逐渐减慢时,转印辊开环指令速度被设置为25mm/s,如点188处所示。该速度指令开始将转印辊从大约1mm的初始间隙处朝向成像构件12移动。在定时点190之后约20ms,转印辊与成像构件接触并开始产生一基本大于零的测量力(曲线186),如点192处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此时,控制器将指令攀缘力——其在图中是载荷2——设置为大约3470牛。线186示出随着测量力增加的响应,并且稍后不久达到指令攀缘力。在设置了指令攀缘力之后大约50ms,转印辊开始攀住图像基材的前缘。相应地,测量力186也增加。在设置了指令攀缘力之后大约55ms,图像基材的前缘在辊隙中被置于中心。现在完成了转印辊攀缘,控制器设置指令转印力,其在图中被表示为载荷3并且在该实施例中大约是5100牛。响应于攀缘作用和施加至转印辊前端的指令攀缘力的伺服机构测量力由线186示出,线186增加并达到指令力线184。阅读者应注意的是,图4中所描述的速度和行进距离仅是一种可能的执行情况的实施例。这些值受到产品机构、驱动能力、图像位置相对于基材边缘的容差、以及打印机部件几何形状的影响。
在该实施方案中,成像构件12上形成有间隔大约28.6mm的两个单独图像。这些图像被转印到两个各自图像基材上。在滚离第一图像基材的后缘之前,指令力被减少到大约4000牛,这相应于点194处的载荷4。当完成第二图像基材的前缘攀缘作用时,指令力被设置为载荷5,这相应于图中的点196。在该实施例中,载荷3和载荷5的幅度相等,尽管它们也可能不同。
在完成了最后一个图像的转印操作之后,控制器产生一信号将指令力减少至载荷6,载荷6大约是2000牛,正如图4中的点198所示。转印辊滚离最后一个图像基材的后缘,并滚上成像构件的表面。转印辊继续相对于成像构件表面滚动,直到所述开环指令速度被设置为-25mm/s,如点200处所示,在该时间处伺服机构将转印辊从成像构件表面收回并将其返回到其起始位置,即保持转印辊和成像构件之间1mm的间隙。尽管已参照转印构件的前末端进行了该讨论,控制器也可以类似方式产生相应信号以操作转印构件后末端的伺服机构。
以该方式操作转印辊已被发现提供了许多优点。其中一个优点是,使用减少的且预定的攀缘力——诸如,对于第一图像基材的前缘的载荷2以及对于第二图像基材的前缘的载荷4——减少了实际施加至图像基材和成像构件的力和压力的过冲。另一优点是减少了相关于带的带打滑,所述带用于驱动所述成像构件。此外,减少了电动机用于驱动成像构件的电流。因此,使用减少的且预定的攀缘力,以改进的操作特性降低了攀缘阶段中所述成像构件上的载荷。
然而,必须将转印辊力(transfer roller force)从较低的攀缘力增加至较高的转印力,以有效地转印图像。这种增加理想地发生在,攀缘结束和正进入间隙的成像构件上的图像开始进入辊隙之间的时间内。预期的是,确定一提供所述最大益处的攀缘力,同时也使对图像起始处转印力的任何损害最小化。根据所测量的带滑程、成像构件电动机电流、成像构件位置误差和所测量的转印力,可以凭经验确定更优的攀缘力。确定最佳指令攀缘力的一个目的在于,通过力的增量增加抵消指令转印力和指令攀缘力之间的差值,这种力的增量增加是在转印机构被攀缘作用转向时因转印机构的系统硬度和结构而引起的。确定这样一最佳攀缘力,能够以最小延迟和最小过冲达到转印力。因此,攀缘力相对于介质厚度的曲线、表格或等式受到转印系统的硬度的影响。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指令攀缘力是由这些响应确定的,并且通过使用输入变量——介质厚度和成像构件速度——的等式计算。因此,指令攀缘力可被这样一个等式表征,该等式将力与介质厚度和成像构件速度相关联,导致改善了成像构件电动机电流、带打滑和接下来的误差响应。进而,提高了转印辊力的响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等式被表示如下:
F=A*V*T+B*V+C*T+D
其中,结果F是以牛为单位的每侧的指令攀缘力。等式常数在该实施例中凭经验确定,并且这些常数被限定如下:A=11.665,B=0.146,C=-22962.9,D=4962.9。输入变量V是以mm/s为单位的成像构件表面速度,输入变量T是以mm为单位的介质厚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为攀缘力的结果确定一有限范围。当较厚的介质可能导致所计算的指令攀缘力小于范围最小值时,进行这种限制,而使用范围最小值。同样地,当较薄的介质可能导致计算的指令攀缘力大于范围的最大值时,进行这种限制,而使用范围最大值。在该实施例中,指令攀缘力范围是0~5100牛。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攀缘力相对于介质厚度和成像构件速度的等式是由打印机控制器计算的。在一打印周期中,控制器取出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关于被子系统50所处理的图像基材的介质厚度和成像构件转印速度。介质厚度是关于存储在打印机的介质托盘中的各种介质的参数。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户可将介质进给到单纸张进给器,或者加载进入供给托盘。在加载了介质之后,可在开始打印周期之前,询问用户以输入介质厚度。一旦确定了介质厚度,控制器产生信号,该信号导致用于转印辊的前端和后端的伺服机构将转印辊朝向成像构件移动。在与成像构件接触之后,控制器产生信号,该信号导致伺服机构改变被施加至转印辊末端的力为攀缘作用做准备。一旦完成攀缘操作,控制器产生转印信号,并且将被施加至转印辊的末端的力增加至转印力,用于将图像从成像构件转印到图像基材。在图像转印结束时,控制器产生一释放信号,以将转印辊移出不再接触所述成像构件。
如上所述,在释放图像基材的过程中,施加至转印构件的力的选择性控制可用于减少施加至转印辊的末端的力。在这种操作中,所述力被减少为诸如图4中标记为载荷6的力。使用这样的力减少施加至在图像的末端和基材的后缘之间的区域中的转印辊的力,以帮助避免带打滑的状况。通常较厚的介质会遇到这些状况。这种介质包括带有翼片(tab)的纸张、名片、标签(label)、信封、折叠纸、多纸张文件、格式纸或者具有各种厚度油墨的纸张。而且,减小的力降低了需要用于驱动成像构件的功率,随着在完成图像转印之后,转印辊继续相对于成像构件转动,正如一些打印周期中所需要的。
已参照上述可移置的联动机构的实施方案,描述了通过带借助驱动转印运动产生力。然而,这种驱动配置仅是许多驱动选项中的一种,正如其他的驱动系统也可以被使用。例如,也可使用带有旋转或线性电动机、导螺杆、齿轮、或者齿轮齿条式配置、牵引驱动、气动驱动、或者无齿皮带轮系统及其各种组合的直接驱动。选择合适的驱动系统主要取决于效率、成本、速度、和/或响应时间、产品构造兼容性以及力产生和/或力增幅。这些各种参数的优先级是与特定应用相关的。此外,已参照成像构件——诸如,打印鼓或环形带——解释了上述系统和方法,所述成像构件接收随后将被转印到图像基材上的图像。如本文中使用的,成像构件也可指介质,该介质从一个或多个打印头直接接收图像然后使图像固色到基材。例如,一片介质或者一系列纸张可接收图像,然后通过接下来的加热或非加热的辊使油墨图像更加持久固定到基材上。如上所述,术语转印辊包括可用于以可变压力将图像固定到图像接收构件的这些辊。可以通过基材位置、和/或输入或传感的基材厚度、和/或查找表格、和/或传感的或测定的力、位置、速度、和/或用于移动打印和转印过程中的元件的加速度值,确定所施加的压力或者力。
尽管转印辊前末端的力和后末端的力通常是相等的并且都被施加到辊末端,响应于非居中的基材位置、图像基材厚度沿转印辊长度的变化,或者转印辊或其他元件的其他特征,所指令的和被施加的力可能不对称。因此,转印过程信号可能包括对于每侧所指令的和所施加的转印力中的一些或全部的独特值。因为特定的基材差异对于转印力的影响是次要的,可进行上述方法和系统中所使用的力的变化而实时地确定预期的力,所述预期力基于与测得的信号或测定的效果一起在上文描述的计算结果或值的控制器修改,所述测得的信号或测定的效果涉及基材厚度、速度、图像内容的确定效果、以及其他的排除默认值或查表值,或者结合默认值或查表值的可应用参数。
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应意识到,对于上述特定实施方案可以做出多种修改。应理解的是,各种上述公开的和其他的特征,以及功能,或其替代方案,都可被预期结合进许多其他不同的系统或应用中。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随后可以做出各种当前无法预见或者预料不到的替代方案、修改、变体或其改进,它们也都意在被所附权利要求包含。

Claims (7)

1.一种用于在打印周期中移动转印辊的方法,包括:
向转印辊施加第一指令力,以移动所述转印辊来接触成像构件以形成转印辊隙;
在图像基材进入转印辊隙之前,向所述转印辊施加第二指令力,所述第二指令力帮助使所述转印辊攀上进入所述转印辊隙的图像基材的前缘;以及
在图像基材的前缘接近转印辊隙中的预定位置之后,向所述转印辊施加第三指令力,以将图像从所述成像构件转印到所述图像基材;
其中所述第二指令力小于所述第三指令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施加第二指令力进一步包括:
确定一攀缘力,所述攀缘力相应于正进入转印辊隙的图像基材的介质厚度以及成像构件速度;以及
产生信号,以根据所确定的攀缘力移动所述转印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产生信号进一步包括:
产生第一信号,用于联接至所述转印辊的一末端的伺服机构;以及
产生相当于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用于联接至所述转印辊的另一末端的另一伺服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图像基材的前缘进入所述转印辊隙之前,产生所述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所述施加第三指令力进一步包括:
当图像基材的前缘接近所述转印辊隙中的预定位置时,产生一信号以施加第三指令力。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成像构件上的图像区域移出所述转印辊隙时,产生另一信号以移动所述转印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图像基材的后缘接近所述转印辊隙中的预定位置时,产生一信号以施加第四指令力从而移动转印辊。
CN200910171858.3A 2008-09-12 2009-09-11 用于在打印周期中移动转印辊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07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209,786 US7860417B2 (en) 2008-09-12 2008-09-12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rying transfer pressure applied by a transfer roller in a printer
US12/209786 2008-09-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0704A CN101670704A (zh) 2010-03-17
CN101670704B true CN101670704B (zh) 2015-08-12

Family

ID=42007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185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0704B (zh) 2008-09-12 2009-09-11 用于在打印周期中移动转印辊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60417B2 (zh)
JP (1) JP5279668B2 (zh)
KR (1) KR101528501B1 (zh)
CN (1) CN1016707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26362B2 (en) * 2008-09-17 2012-02-28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media thickness with a transfer subsystem in a printer
US8762103B2 (en) * 2010-09-09 2014-06-24 Xerox Corporation Sheet thickness measurement apparatus
US20120189336A1 (en) * 2011-01-21 2012-07-26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Transfer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transfer device
US8696104B1 (en) * 2012-10-16 2014-04-15 Xerox Corporation Motion quality improvement by feed-forward torque control of imaging drum
US9182706B1 (en) 2014-04-29 2015-11-10 Hewlett-Packard Indigo B. V.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a gap between rollers of a printer in accordance with a media or image length
CN104385783B (zh) * 2014-10-24 2016-12-21 合肥东彩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印刷设备
WO2019209305A1 (en) 2018-04-26 2019-10-3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dia management using a media management devi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38A (zh) * 1988-10-31 1990-05-23 施乐公司 小型廉价的精整机
EP1769935A2 (en) * 2005-09-30 2007-04-04 Xerox Corporation Transfix roller load contolled by motor curr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54924A (ja) * 1995-03-15 1996-10-0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記録装置
US6698877B2 (en) * 2002-06-28 2004-03-02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Offset printing apparatus for applying a substance
US6585368B1 (en) * 2002-08-01 2003-07-01 Xerox Corporation Gear clutch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transfix roller and a drum maintenance system
US6731891B1 (en) * 2003-06-13 2004-05-04 Xerox Corproation Transfer roll engagement method for minimizing motion quality disturbances
JP5201520B2 (ja) * 2005-03-17 2013-06-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7325917B2 (en) * 2005-04-25 2008-02-05 Xerox Corporation Phase change ink transfix pressure component with three-layer configuration
US7798633B2 (en) * 2005-11-14 2010-09-21 Xerox Corporation Ink printer using forward direction printing process
US7458671B2 (en) * 2005-12-21 2008-12-02 Xerox Corporation Ink printer having improved release agent application control
US7643767B2 (en) * 2006-03-02 2010-01-05 Ricoh Co., Ltd. Transfer-fix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enhanced image quality
JP4914122B2 (ja) * 2006-06-08 2012-04-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38A (zh) * 1988-10-31 1990-05-23 施乐公司 小型廉价的精整机
EP1769935A2 (en) * 2005-09-30 2007-04-04 Xerox Corporation Transfix roller load contolled by motor curr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067933A1 (en) 2010-03-18
JP5279668B2 (ja) 2013-09-04
CN101670704A (zh) 2010-03-17
JP2010064482A (ja) 2010-03-25
US7860417B2 (en) 2010-12-28
KR20100031479A (ko) 2010-03-22
KR101528501B1 (ko) 2015-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0704B (zh) 用于在打印周期中移动转印辊的方法
CN1623774B (zh) 一种在与转印辊接合的过程中保持成像滚筒的转动速度的方法
CN101907854B (zh) 带件驱动设备以及具有带件驱动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
US7942517B2 (en) Method for lubricating a transfer roller with an image member
CN102398430B (zh) 纸输送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US881431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tension of a continuous web of recording media in a printer
JP5740970B2 (ja)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US8757746B2 (en) Printhead positioning for web gap adjustment
CN101676117B (zh) 在打印机中使用转印子系统测量介质厚度的系统和方法
WO2013081163A1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EP1731454B1 (en)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769157B2 (ja) モーター電流により制御される転写定着ローラー負荷
US8950856B2 (en) Transfer device
CN204256378U (zh) 图像处理装置
US8696104B1 (en) Motion quality improvement by feed-forward torque control of imaging drum
CN100509422C (zh) 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03263048A (ja) 定着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578248B2 (ja) プリンタおよびプリンタの通電制御方法
JP5757381B2 (ja) 印刷ユニット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JP2006218815A (ja) プリン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Termination date: 2018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