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67759A - 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67759A
CN101667759A CN200910165704A CN200910165704A CN101667759A CN 101667759 A CN101667759 A CN 101667759A CN 200910165704 A CN200910165704 A CN 200910165704A CN 200910165704 A CN200910165704 A CN 200910165704A CN 101667759 A CN101667759 A CN 1016677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magnet
anglec
mentioned
testing ag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5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本将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ELECTRONICS SHIBAUR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ELECTRONICS SHIBAUR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ELECTRONICS SHIBAURA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ELECTRONICS SHIBAUR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67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77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02K1/276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rotating magnetic parts on to, or to, the roto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3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9/00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non-mechanical commutating devices, e.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2K29/06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non-mechanical commutating devices, e.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position sensing devices
    • H02K29/08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non-mechanical commutating devices, e.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position sensing devices using magnetic effect devices, e.g. Hall-plates, magneto-resis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Of Sensor Element Out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机及其制造方法。该电机设有转子和旋转角度检测机构,所述转子把磁铁配置在转子铁心的缝隙内,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根据从所述磁铁产生的磁场对所述转子的角度位置进行检测,不仅可以对在该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端部的密封树脂飞边的产生极力加以抑制,而且可以谋求提高上述磁铁的保持力。在转子(3)中,在从所述转子(3)的轴向观察所述转子的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端部时,至少包含磁铁(25)的范围被密封树脂(27)密封。

Description

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有转子和旋转角度检测机构的电机,该转子在把磁铁保持在转子铁心的缝隙中的状态下至少一部分被密封树脂密封,该旋转角度检测机构根据该磁铁的磁场来检测转子的角度位置,本发明尤其涉及通过密封树脂对该转子进行密封的构造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机被用作各种装置的驱动源。一般结构的电机,设有大致圆筒形的具有多个相的卷线的定子,和具有多个磁铁并可旋转地配置在该定子的内方的转子。作为该转子的结构,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那样,把磁铁配置在由多个钢板层合而成的转子铁心的缝隙内的,被称作磁铁埋入式的电机(IPM电机)。
这样的IPM电机,在把磁铁配置在转子铁心的缝隙内的状态下,通过密封树脂将该磁铁与转子铁心一起密封,由此将该磁铁相对于转子铁心固定。
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机,通常顺次对上述定子的多个相的卷线通电,在该定子内产生旋转磁场,由此,将驱动设有上述磁铁的转子旋转。即,上述电机通过对上述定子的卷线通电的时间进行控制,来控制上述转子的转速,为了进行该控制,要检测该转子的角度位置,并将其检测结果反馈给上述卷线的通电控制。
作为对上述转子的角度位置进行检测的方法,现有技术中,已知通过多个传感器检测上述转子内的磁铁产生的磁场,根据这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转子的角度位置的方法。
例如,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结构的场合,在上述转子的轴向端部中的传感器侧的端部,以把上述磁铁的转子外周侧露出的方式,用密封树脂将除了该转子的外周侧部分之外的其它部分密封。而且,虽然上述专利文献1中没有特别公开,但是,通过传感器对上述露出的磁铁产生的磁场进行检测,由此确定转子的角度位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580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上述那样的将磁铁的转子外周侧露出的结构,虽然由于能把传感器配置在磁铁附近,因而可以通过该传感器以良好的精度检测磁铁产生的磁场,但是,在转子的传感器侧的端部,如果用密封树脂将该转子的外周侧以外的部分密封的话,在该转子的端部就会形成由密封树脂跨转子铁心和磁铁将转子铁心和磁铁覆盖的的部分,和露出部分。
在此,通过把熔化了的密封树脂注射到配置了在内部收容有磁铁的转子铁心的成形模具内,使该密封树脂固化,从而形成该转子。因此,如上所述,在跨转子铁心和磁铁的位置,在形成被密封树脂覆盖的部分与露出部分的边界部分的场合,磁铁沿轴向从转子铁心突出时,该转子铁心与成形模具之间可能会产生间隙,使密封树脂从该间隙溢出到露出部分而产生飞边的不良情况。当产生这样的密封树脂的飞边时,不仅外观上影响美观,而且有时会成为转子旋转时的噪音的起因,或出现飞边剥离等问题。
而且,在上述现有例的结构中,配置在上述转子的缝隙内的磁铁没有整体上被密封树脂覆盖,而露出了一部分,因此,相应降低了磁铁在该转子铁心内的保持力。
本发明鉴于上述诸多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获得一种电机,该电机设有转子和旋转角度检测机构,该转子把磁铁配置在转子铁心的缝隙内,该旋转角度检测机构根据该磁铁产生的磁场检测该转子的旋转角度,其中,不仅可以对在该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端部产生密封树脂飞边的情况极力加以抑制,而且可以谋求提高上述磁铁的保持力。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电机,用密封树脂对在转子铁心的缝隙内配置有磁铁的转子进行密封,并且从轴向端部观察,密封树脂至少将上述磁铁覆盖,由此,可以尽量抑制密封树脂的飞边的产生,并可以进一步可靠地将上述磁铁保持在转子铁心内。
具体来说,本发明第一方面,以设有转子和旋转角度检测机构的电机作为对象,所述转子把磁铁分别保持在大致圆柱形的转子铁心上形成的多个缝隙内、至少一部分被密封树脂密封;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配置在该转子的轴向外方,根据从所述磁铁产生的磁场对所述转子的角度位置进行检测。
而且,所述转子,在从所述转子的轴向观察其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端部时,至少包含所述磁铁的范围被所述密封树脂密封着。
通过上述构成,在转子的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端部,从转子的轴向观察,包含被配置在转子铁心的缝隙内的磁铁的范围被密封树脂密封,由此,可以把该磁铁可靠保持在转子铁心的缝隙内。而且,如上所述,从转子的轴向观察至少包含磁铁的范围被密封树脂密封,由此,与使所述磁铁的一部分露出来地用密封树脂进行密封的现有技术的构成不同,仅仅在转子铁心的外表面上形成被密封树脂覆盖的部分和未被密封树脂覆盖的部分的边界部分,因此,可以减少因上述转子铁心与磁铁的高低差而在该转子上产生的密封树脂的飞边。
如上所述,通过旋转角度检测机构根据从转子内的磁铁产生的磁场检测该转子的角度位置,在此情况下,如上述本发明第一方面那样,磁铁的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被密封树脂覆盖,于是该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与磁铁的距离因所述密封树脂的厚度而变远,有时从该磁铁产生的磁场不能被旋转角度检测机构正确检测。这样,上述转子的角度位置的检测精度就可能降低。
于是,所述转子上,在所述转子的轴向两端部的外表面形成有由所述密封树脂构成的树脂层;所述转子,由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检测磁场的部分的树脂层的厚度,比与所述转子的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相反的那一侧的轴向端部的树脂层的厚度薄(本发明第二方面)。
由此,上述转子上由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检测磁场的部分的树脂层的厚度,比与其相反的那一侧的轴向端部的树脂层的厚度薄,因而密封树脂不会损害磁铁保持在转子铁心中的保持力,可以把上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配置在转子的缝隙内的相对于磁铁更为接近的位置,可以通过该旋转角度检测机构更为可靠地检测上述磁铁的磁场。因此,借助上述构成,可以谋求提高转子的角度位置的检测精度。
而且,如上所述,通过在上述转子的轴向两端部的外表面形成树脂层,可以通过该树脂层吸收转子铁心上的轴向的尺寸偏差,因此可以对转子的轴向两端部的密封树脂飞边的产生加以抑制。
在上述本发明第二方面中优选为,上述转子,在把所述转子铁心和磁铁配置在成形模具内的状态下,熔化了的所述密封树脂从所述成形模具内的与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注射并固化,由此使所述转子被所述密封树脂密封(本发明第三方面)。
这样,通过在上述转子的轴向两端部中,从树脂层的厚度较厚的与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注射熔化了的密封树脂,从而使该密封树脂易于流入成形模具内,可谋求提高树脂成形时的作业性。
另外优选为,所述转子,在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端部,由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检测磁场的部分的树脂层的厚度比除此以外的部分的树脂层的厚度薄(本发明第四方面)。
这样,在转子的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端部,可以使旋转角度检测机构接近该转子的缝隙内的磁铁,可以谋求提高该旋转角度检测机构对转子的角度位置检测精度,而且由于磁场检测部分以外的树脂层较厚,所以熔化了的密封树脂流入时,在上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端部的密封树脂的流动可以得到改善。
即,为了使上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接近磁铁,需要减小转子的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树脂层的厚度,但在该场合下,在成形模具中,在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流动熔化了的密封树脂的间隙变窄,该密封树脂的流入会变得困难。对此,通过上述那样的构成,可以谋求使上述转子的角度位置检测精度提高和树脂成形时的作业性提高二者兼得。
另外优选为,上述转子,在把所述转子铁心和磁铁配置在成形模具内,并且借助保持件将所述多个缝隙内的磁铁保持以使其在所述转子的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端部排列在相同的轴向位置的状态下,熔化了的所述密封树脂从所述成形模具内的与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注射并固化,由此使所述转子被所述密封树脂密封(本发明第五方面)。
即,所述转子上,在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端部,形成被所述保持件保持着的部分未被密封树脂覆盖而露出的露出部,而且,在设于与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的所述树脂层上形成有注射所述密封树脂时作为入口部分的浇口痕部(本发明第六方面)。
这样,在转子的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端部,用保持件把缝隙内的磁铁保持成使其排列在相同的轴向位置,使熔化了的密封树脂从用于该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端部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进入,由此,可以通过该密封树脂的注射压力(与熔化了的密封树脂在成形模具内流动时的流动压相当)把磁铁朝上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推压而确实地与上述保持件抵接。因此,可以将上述多个磁铁以良好的精度排列在转子的轴向相同的位置,所以可以通过旋转角度检测机构正确检测该各磁铁的磁场,谋求提高上述转子的角度位置的检测精度。
而且,在上述第五或第六方面中,优选为,所述转子上,在设于与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的所述树脂层上,借助第二保持件的前端部形成凹部,所述第二保持件以注射所述密封树脂时从所述端部向轴向离开规定距离的方式被配置着(本发明第七方面)。
由此,在转子的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端部,在由保持件保持磁铁并从与其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注射密封树脂的场合,可以通过第二保持件,可靠防止该密封树脂的注射所造成的、使转子铁心内的磁铁朝上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浮起规定量以上的情况。
而且,上述第二保持件以从转子的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端部向轴向离开规定距离的方式被配置着,所以,可以防止从该第二保持件对磁铁作用过大的力而使该磁铁破损。即,虽然把上述磁铁夹在上述保持件和第二保持件之间时会担心多大的力施加在脆的磁铁上造成该磁铁破损,但是如上所述,通过使上述第二保持件从磁铁离开,可以可靠防止对该磁铁作用过大的力。
进而,如上所述,通过使第二保持件从磁铁离开,即便该磁铁的尺寸有偏差也可以容易地把转子配置在成形模具内,可以谋求提高该转子在树脂成形时的作业性。
另外,在上述构成中,所述转子铁心由多个钢板层合而成(本发明第八方面)。这样,在转子铁心由多个钢板层合而成的情况下,因钢板尺寸的偏差等,使得该转子铁心中的钢板的层合方向的尺寸产生偏差,该转子铁心的轴向端部与成形模具之间容易产生间隙,所以,从该间隙溢出的密封树脂会变成飞边。即,在上述那样的构成的场合,虽然密封树脂容易产生飞边,但是,通过使用上述第一方面的构成,可以极力抑制密封树脂飞边的产生。
另外优选为,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被配置成,从所述转子的轴向观察,在所述磁铁的转子外周侧与所述磁铁重叠(本发明第九方面)。一般情况下,转子的内周侧容易受到转子整体的磁场的影响。因此,最好把旋转角度检测机构设置在转子的外周侧,但是,外周端部不存在磁铁而只有转子铁心,且容易受到定子侧的磁场的影响。对此,如上述那样,通过把上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配置在从转子的轴向观察在所述磁铁的转子外周侧与所述磁铁重叠的位置,从而可以尽量不受外界干扰影响,可靠检测磁铁产生的磁场。
在本发明第十方面涉及的电机的制造方法中,在多个钢板层合而成的转子铁心的缝隙内,通过保持件保持该磁铁,从而使得磁铁在转子的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被密封树脂覆盖并且排列在轴向的大致相同位置,从与其相反侧注射密封树脂,由此能够对密封树脂飞边的产生极力加以抑制、把磁铁可靠保持于转子铁心。
具体来说,以制造设有转子和旋转角度检测机构的电机的方法作为对象,所述转子把磁铁分别保持在大致圆柱形的转子铁心上形成的多个缝隙内、至少一部分被密封树脂密封;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配置在该转子的轴向外方,根据从所述磁铁产生的磁场对所述转子的角度位置进行检测。
而且,具有:通过把形成有构成所述缝隙的缝隙部的多个钢板层合,从而形成所述转子铁心的转子铁心形成工序,和树脂注射工序,在所述树脂注射工序,通过保持件把所述多个磁铁保持在所述转子铁心的缝隙内,从而使所述磁铁的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整体被所述密封树脂覆盖,并且使所述磁铁在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被配置在所述转子的轴向的相同位置;同时,从与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相反的那一侧对配置在成形模具内的所述转子铁心和磁铁注射所述密封树脂。
根据上述方法,被配置在转子的缝隙内的多个磁铁,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整体被密封树脂覆盖,所以,与磁铁的一部分露出的场合相比,可以把磁铁相对于转子铁心可靠进行保持,而且由于仅在转子铁心的外表面上形成被密封树脂覆盖的部分与未被覆盖的部分的边界部分,所以可以对该转子的密封树脂飞边的产生加以抑制。
而且,通过保持件把多个磁铁保持在转子铁心的缝隙内,从而使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被密封树脂覆盖并且使该磁铁排列在转子的轴向的相同位置,并在该状态下从相反侧使密封树脂进入,因此,可以使上述多个磁铁在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排列在轴向的相同位置,通过该旋转角度检测机构对全部磁铁的磁场可靠并正确地进行检测。
基于上述说明,根据本发明涉及的电机,该电机设有转子和旋转角度检测机构,所述转子在把磁铁保持在转子铁心的缝隙内的状态下被密封树脂密封;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根据从磁铁产生的磁场对所述转子的角度位置进行检测,在从所述转子的轴向观察所述转子的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端部时,至少包含所述磁铁的范围被所述密封树脂密封着,所以,可以更为可靠地保持该磁铁,并可以极力抑制密封树脂的飞边的产生。因此,可以谋求提高上述转子的强度和改善其外观。
而且,根据第二方面,所述转子,由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检测磁场的部分的树脂层的厚度,比与所述转子的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的树脂层的厚度薄,因此,可以谋求提高上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对转子的角度位置的检测精度。
另外,根据第三方面,上述转子,在被配置在成形模具内的状态下,被从所述相反侧的端部注射的密封树脂密封,所以密封树脂容易流入该成形模具内,可以谋求提高树脂成形时的作业性。
另外,根据第四方面,上述转子中的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端部的树脂层厚度,比除此以外的部分的树脂层的厚度薄,因此,不仅可以谋求提高旋转角度检测机构对转子的角度位置的检测精度,而且可谋求提高树脂成形时的作业性。
另外,根据第五方面,上述转子,缝隙内的磁铁被保持件保持成使其排列在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端部的大致相同的轴向位置,被从其相反侧的端部注射的密封树脂密封,因此可以通过上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以良好的精度检测转子的角度位置。
另外,根据第六方面,在具有上述第五方面的构成的转子中,在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端部,借助上述保持件形成露出部,在相反侧的端部形成注射密封树脂时作为入口部分的浇口痕部,因此,如此构成的转子,可以取得与上述第五方面相同的效果。
另外,根据第七方面,在上述转子的制造过程中,相对于上述转子的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端部沿轴向离开规定距离地配置第二保持件,因此,不仅可以防止磁铁破损,而且在注射密封树脂时,可以可靠防止该磁铁浮起规定量以上。
另外,根据第八方面,所述转子铁心由多个钢板层合而成,因此,虽然密封树脂容易产生飞边,但是通过上述第一方面的构成,可以对密封树脂的飞边的产生加以抑制。
另外,根据第九方面,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被配置成,从转子的轴向观察在磁铁的转子外周侧与所述磁铁重叠,因此,不会受到转子整体的磁场的影响、定子的磁场的影响,可以可靠并且正确地检测磁铁的磁场。
根据第十方面涉及的电机的制造方法,多个钢板层合而成的转子铁心的缝隙内保持着的多个磁铁,其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被密封树脂覆盖,所以能够获得不仅可以提高该磁铁的保持力,而且可以极力抑制密封树脂飞边的产生的电机。而且,上述磁铁被保持件保持,而使磁铁在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排列在轴向的大致相同位置,而且被从其相反侧向成形模具内注射的密封树脂密封,因此,可以谋求提高旋转角度检测机构对转子的角度位置的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机的概要构成的纵截面图。
图2是表示转子的概要构成的轴测图。
图3(A)是转子的图2中IIIa-IIIa线截面图,图3(B)是转子的仰视图。
图4(A)是转子铁心的俯视图,图4(B)是图4(A)中IVb-IVb线截面图。
图5是将对转子注射密封树脂之后的磁铁部分的状态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6是将对转子注射密封树脂之后的转子铁心部分的状态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7是将基板的保持构造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电机
2   定子
3   转子
21  转轴
23  转子铁心
24  缝隙
25  磁铁
27  密封树脂
28  树脂层
28a 露出部
28b 非覆盖部
29  树脂层
29a 浇口痕部
29b 凹部
30  薄壁层
31  厚壁层
41  传感器(旋转角度检测机构)
51、55  成形模具
52  保持销(保持件)
57  防浮起销(第二保持件)
P   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实施方式本质上是优选实施例,本发明不限于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物品,或其用途的范围。
-整体构成-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机1的概要构成。该电机1在大致圆筒形的定子2内配置大致圆柱形的转子3,通过未图示的控制电路按照规定的时间向该定子2的卷线12供电,由此驱动上述转子3相对于该定子2进行旋转。上述电机1,例如被用作空调室外风扇的驱动马达等、用来使风扇旋转的电机。
上述定子2设有由多个钢板层合而成的定子铁心11,和卷绕在该定子铁心11上的多个卷线12、12...。特别是,虽然未图示,但是构成上述定子铁心11的各个钢板,具有环形的铁心背部和从该铁心背部朝内方突出的多个齿部,通过将这些钢板层合而构成定子铁心11的铁心背部和齿部。而且,在齿部上卷绕上述多个卷线12、12...。即,这些卷线12、12...呈大致环形地配置在轴线P的周围,从而形成可以收容上述转子3的大致圆柱形的空间。
如上述图1所示,在上述定子铁心11上的卷绕卷线12的部分,设置着用来将该定子铁心11与卷线12之间电绝缘的绝缘部13。
而且,上述定子2整体被密封树脂密封。即,上述定子2被埋设在由上述密封树脂构成的上述电机1的大致一端封口的圆筒状的壳体4内。该壳体4的开口侧被大致为圆盘形的盖部件5覆盖,由此,在该壳体4内形成用来收容上述转子3的大致圆柱形的空间。
在上述壳体4的内周面上,通过树脂制的基板支架42设置着基板40,该基板40形成有包含用来检测上述转子3的角度位置的传感器41(旋转角度检测机构)的旋转位置检测回路。该基板支架42被螺钉固定在上述壳体4的规定位置,如后文所述,上述基板40上的传感器41被构成为,使其位于能够以良好的精度检测上述转子3的角度位置的位置。
下面简单说明上述旋转位置检测回路的结构,该旋转位置检测回路具有隔开120度电角配置着的3个传感器41(例如由霍尔元件等构成的磁传感器),对应上述转子3的角度位置将来自该传感器41的输出信号合成,检测该转子3的角度位置。被上述旋转位置检测回路检测出的转子3的角度位置,被当作旋转位置信号传送到未图示的控制机构,在由该控制机构控制向上述定子2的卷线12的通电时间时使用。
本实施方式中,上述传感器41是能够检测从上述转子3内的磁铁25产生的磁场的磁传感器,因此,必须将上述传感器41配置在能够可靠并且精度良好地检测该磁铁25的磁场的位置。具体来说,上述磁铁25如后述那样呈放射形被配置在转子3内,因此,当把上述传感器41配置在该转子3的内周侧时,转子3内的各磁铁25彼此接近而距离所述各磁铁25产生的各磁通量集中的部分近,不能正确检测各个磁铁25的磁场。而且,在把上述传感器41配置在上述转子3的外周端侧的情况下,由于受到从上述定子2的卷线12产生的磁通量的影响,或处于不存在上述磁铁25的部分,所以也不能精度良好地检测磁铁25的磁场。进而,在上述传感器41的安装位置偏移的情况下,只要是相同的偏移量,由于外周侧相对于周向长度的误差比例比内周侧相对于周向长度的误差比例小,所以优选为将各个传感器41尽量配置在外周侧。
因此,考虑这些因素,不把上述传感器41配置在转子3的内周侧、而且不将其配置在外周端部的位置,即,只要把该传感器41配置在该转子3的外周侧且俯视观察时与上述磁铁25重叠的位置上即可。所谓上述转子3的外周侧,例如优选为,比上述磁铁25上的转子3的径向中央位置靠外方侧的位置。而且,上述传感器41的位置也可以是通过实际试验等求得的能够精度良好地检测磁铁25的磁场的位置。
如图7所示,上述基板40通过螺钉43安装在上述基板支架42上。详细地说,在上述基板支架42的基板安装侧的面上一体地设有突出高度与上述基板40的厚度大致相同的凸部42a,而且,在该凸部42a上以沿厚度方向贯通上述基板支架42的方式设置着在内周面形成有螺纹槽的螺纹孔部42b。另一方面,在上述基板40上形成有可以插通上述基板支架42的凸部42a的插通孔40a。基于该构成,在将上述基板支架42的凸部42a插通到上述基板40的插通孔40a内的状态下,使螺钉43与该凸部42a的螺纹孔部42b螺纹接合,由此,可以将上述基板40夹在该螺钉43的头部与基板支架42之间。因此,即使在上述螺钉43转动过量的情况下,由于该螺钉43的头部与上述基板支架42的凸部42a抵接,因而可以防止来自螺钉的头部的推压力使上述基板40变形、受损伤。
如上述图1所示,上述转子3被构成为与插通其中心部分的转轴21一体进行旋转。上述转轴21在其两端部被轴承6、7可进行旋转地支撑着,而且,一个端部朝壳体4外突出,可以将转子3的旋转朝外部输出。具体来说,上述轴承6被配置在大致一端封口的筒状的上述壳体4的底部,上述转轴21插通该壳体4的底部。另一方面,上述轴承7被配置在覆盖上述壳体4的开口侧的盖部件5上,上述转轴21的另一个端部位于比该盖部件5更处于壳体4的内方的位置。上述轴承6、7分别隔着金属制的支架8、9相对于树脂制的壳体4和铝合金制的盖部件5进行安装。
如图4所示,上述转子3设有多个钢板层合而成的转子铁心23,和在形成在该转子铁心23内的多个缝隙24、24...内分别收容着的大致立方体形的磁铁25。构成上述转子铁心23的各个钢板,具有环形的中央部,和从该中央部朝径向外方呈放射形延伸地一体形成着的、俯视观察时大致二等边三角形的极片部,通过将它们层合,而构成转子铁心23的中央部23a和极片部23b。基于这样的构成,在上述转子铁心23中,用来收容上述磁铁25的各个缝隙24,在上述极片部23b彼此间以上述中央部23a为中心呈放射形形成。因此,配置在上述缝隙24内的磁铁25也以上述轴线P为中心呈放射形配置。在构成上述转子铁心23的各个钢板中,形成在极片部彼此间的狭缝部分与本发明的缝隙部对应。
上述缝隙24被形成为俯视观察时呈长方形,而且,其外周端部的宽度尺寸被形成得较小。即,在形成上述缝隙24的上述各个极片部23b上,在其外周端部设有朝周向突出的突出部23c。从轴向被插入上述缝隙24内的上述磁铁25,在被密封树脂27密封之前的状态下,其朝径向外方的移动被该突出部23c限制,而允许其朝轴向的移动。上述磁铁25,与上述极片部23b的侧面相向的那一侧被磁化为N极或S极,夹着上述极片部23b同极相向地被配置在上述多个缝隙24、24...内。
在上述各个极片部23b上设有当把多个钢板层合时用来通过焊接或凿密将钢板彼此接合的敛缝部23e、23e。而且,在上述极片部23b上还设有贯通厚度方向(钢板的层合方向)的贯通孔26。该贯通孔26如后述那样,是在用密封树脂27将上述转子3密封时,用来使熔化了的密封树脂27在该转子3的厚度方向容易流动的。
上述中央部23a,为了能够在其内侧嵌合上述转轴21,而将内径形成得比该轴部21的外径小。而且,在上述中央部23a的外周面上、且上述极片部23b彼此之间,设有跨轴线P方向朝径向外方突出的俯视呈大致三角形的突条部23d。通过设置这样的突条部23d,可以把收容在上述缝隙24内的上述磁铁5从径向内方侧进行支撑。
具有上述那样的构成的上述转子3,被例如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密封树脂27密封。具体来说,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将磁铁25收容在上述转子铁心23的各缝隙24内的状态下,以覆盖着该磁铁25的整体的方式,在上述转子3的轴向端部的两面设置着上述密封树脂27。由此,在上述转子铁心23的轴向端部中的、上述传感器41的检测侧的端部形成树脂层28,在与其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形成树脂层29。所谓上述密封树脂27覆盖磁铁25的整体,意味着这样的构成,即,在该磁铁25收容在缝隙24内的状态下,包含形成在该缝隙24内的间隙,该磁铁25的外表面至少在该缝隙24内的轴向端部被隐藏。
这样,上述磁铁25整体被上述密封树脂27覆盖,从而可以将该磁铁25与转子铁心23确实地一体化,与将该磁铁25的一部分(磁铁25的轴向端部的两面的一部分)露出来的现有的结构相比,可以提高该磁铁25的保持力。
而且,上述树脂层28,被密封树脂27覆盖的部分与未被密封树脂27覆盖的部分28b(以下称为“非覆盖部”)的边界部分,不是形成在现有技术的构成那样的跨转子铁心23和磁铁25的部位,而是仅仅形成在转子铁心23的部位(不存在磁铁25的外周侧和内周侧的部位),因而可以抑制该密封树脂27的飞边的产生。即,按照现有技术的构成那样跨转子铁心23和磁铁25形成上述边界部分时,如后述那样在将密封树脂注射成形时配置在传感器检测侧的成形模具,与跨上述转子铁心23和磁铁5的部位抵接,因而,当磁铁25相对于该转子铁心23突出时,上述成形模具抵接的时候会形成微小的间隙,该间隙会造成密封树脂27的飞边的产生。对此,如上所述那样把上述边界部分仅形成在转子铁心23的部位,则上述成形模具将仅与上述转子铁心23抵接,可以将该转子铁心23和成形模具精度良好地定位,不容易形成会造成在二者之间出现飞边的间隙。
另一方面,上述转子铁心23由多个钢板层合而成,该钢板的厚度尺寸、该钢板间的间隙尺寸的误差,对应于层合了的钢板的片数被累积,因此,有时该轴向尺寸的误差会造成飞边的产生。对此,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将树脂层29覆盖着转子铁心23的轴向端部整个(除了内周侧部分的一部分)覆盖地设置着,由此,可以由该树脂层29吸收上述转子铁心23的轴向尺寸的误差,可以抑制该转子铁心23的轴向尺寸误差造成的飞边的产生。
上述树脂层28、29中的,由上述旋转位置检测回路的传感器41对上述磁铁25产生的磁场进行检测的那一侧(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以下也称为“传感器检测面侧”)的树脂层28,在该传感器41对磁场进行检测的部分(与传感器41相向的部分),具有被形成为俯视呈大致圆环形的薄壁层30,和在其径向内方侧形成的壁厚比该薄壁层30厚的厚壁层31。详细地说,该厚壁层31被形成为,具有比上述转子3的直径的一半小的直径,在其周围形成上述薄壁层30。即,上述薄壁层30相对于收容在上述转子3的缝隙24内的磁铁25形成在该转子3的外周侧。而且,上述薄壁层30形成得比上述转子3上由传感器41检测磁场的那一侧的相反侧的树脂层29薄。
这样,在由密封树脂27将上述磁铁25密封的构成中,通过在该磁铁25的磁场被上述传感器41检测的部分设置薄壁层30,从而,可以将传感器41相对于该磁铁25配置得更接近,可以通过该传感器41对上述磁铁25的磁场可靠并且精度良好地进行检测。因此,通过上述构成,可以可靠并且精度良好地检测转子3的角度位置。
而且,如上所述,在上述树脂层28设置厚壁层31,从而,该厚壁层31,在进行注射成形时熔化了的密封树脂27所流动的成形模具内的流路截面面积比上述薄壁层30的大,流路阻力小,因此,如后述那样,在相对于上述转子3从树脂层29侧(由传感器对磁场进行检测的那一侧的相反侧)将熔化了的密封树脂27注射的场合,可以改善密封树脂27朝上述树脂层28侧的流动。由此,可以防止密封树脂27朝成形模具内的充填不足,可以由密封树脂27将磁铁25可靠密封,并可以谋求提高树脂成形作业的作业性。
另外,上述树脂层29上,在由密封树脂27将上述转子3密封时,与将熔化了的密封树脂27导入成形模具51、55内的浇口部分相对应地形成了浇口痕部29a(参照图5)。进而,在上述树脂层29上,如图3(B)所示,形成了多个圆形的凹部29b、29b...。如图5所示那样,该凹部29b借助防浮起销57(第二保持件)的前端部形成,所述防浮起销57,以在将熔化了的密封树脂27向上述成形模具51、55内注射时,使上述转子铁心23的缝隙24内的磁铁25不会因其注射压力而浮起规定量以上的方式,被配置在从该磁铁25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
上述树脂层28上形成有多个上述转子铁心23和磁铁25的表面呈圆形露出的露出部28a、28a...。所述露出部28a,如后述那样,由在由密封树脂27将上述转子3密封时,在成形模具51、55内保持转子铁心23的保持销(图示省略)、在该转子铁心23的缝隙24内保持上述磁铁25的保持销52(保持件)形成。这样,通过设置上述保持销52,当从上述树脂层29侧注射的密封树脂27的注射压力把磁铁25朝该保持销52侧推压时,该磁铁25在上述传感器41的检测面侧被可靠地配置在与转子3的轴向的大致相同位置,因此,在该状态下可以由上述密封树脂27可靠地将磁铁25密封。
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述树脂层28,如上述那样,只要将上述磁铁25整体覆盖即可,所以上述转子铁心23的外周端部没有被密封树脂27覆盖而露出(例如参照图2),但是,不限于此,由上述密封树脂27将该转子铁心23整体覆盖也可以。
-转子的制造方法-
下面根据图4~图6说明具有上述那样的构成的转子3的制造方法。
首先,把构成转子铁心23的多个钢板冲切成上述图4(A)所示那样的形状。而且,将各个钢板沿厚度方向层合,通过敛缝部23e相互凿密,从而构成转子铁心23。
接着,在上述转子铁心23的各个缝隙24内,分别配置磁铁25,将它们配置在用来进行树脂成形的成形模具51、55内。这些成形模具,如图5和图6所示,通过多个(例如2个)模具51、55构成,安装成把上述转子铁心23在轴向夹入。此时,在上述成形模具中,配置成,使形成传感器41的检测面侧的树脂层28的成形模具51位于上述磁铁25的下方、使形成与其相反的那一侧的树脂层29的成形模具55位于该磁铁25的上方。
在上述成形模具51上,从模具的表面突出地设置着用来保持上述转子铁心23的保持销(图示省略)、用来保持磁铁25的保持销52(保持件)。在上述成形模具55上,设置着用来当作把密封树脂27注射到与上述成形模具51间形成的空间中时的入口的浇口56、和用来在注射该密封树脂27时防止上述磁铁25浮起规定量以上的防浮起销57(第二保持件)。该防浮起销57被设置成,在把上述磁铁25配置在成形模具51、55内的状态下,使前端部分从该磁铁25离开规定距离。在密封树脂27的注射工序中,当成为把磁铁25夹持在上述销52、57间的构成时,虽然磁铁25可以与转子铁心23一起固定成形,但是,该磁铁25通常由脆的材质构成,所以,该磁铁25可能破损、或因该磁铁25的尺寸偏差造成将该磁铁25向成形模具51、55内配置时操作困难。对此,如上述那样,使上述防浮起销57不与上述磁铁25接触、使其间隔开,从而,可以可靠防止该磁铁25如上述那样浮起规定量以上,并可以防止产生上述那样的问题。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图5所示,上述保持销52和防浮起销57被配置成,夹着上述转子铁心23和磁铁25排列在上下方向。
另外,如图6所示,上述成形模具51被配置成,与转子3的轴向端部的内外周侧的非覆盖部28b(该图中仅示出了外周侧)抵接并且离开了与树脂层28的厚度相当的距离。上述成形模具55被配置成,使形成在转子3的端部的树脂层29的厚度,大于由上述成形模具51形成的树脂层28的厚度。即,上述成形模具55与转子3的端部之间的间隙比上述成形模具51与转子3的端部之间的间隙大。由此,可以把形成在上述转子3的传感器41的检测面侧的端部的树脂层28的厚度形成得比形成在其相反侧的端部的树脂层29的厚度薄。这样,按照使浇口56侧的树脂层29的厚度较厚的方式形成成形模具51、55,从而,使得熔化了的密封树脂27容易从浇口56流入成形模具51、55间,而且,通过使上述转子3的传感器41的检测面侧的树脂层28的厚度较薄,可以谋求提高由该传感器41对磁铁25的磁场的检测精度。在上述成形模具51上,以形成上述树脂层28的薄壁层30和厚壁层31的方式设置着台阶部51a。
如上所述,在成形模具51、55内配置着转子铁心23和磁铁25的状态下,从该成形模具55的浇口56注射密封树脂27,从而,通过注射压力,可以把该磁铁25在上述传感器41的检测面侧可靠定位在转子3的轴向大致相同的位置、通过上述密封树脂27可靠进行密封。
在此,把冲切成上述图4(A)那样的形状的钢板层合而形成转子铁心23的工序,与形成转子铁心的工序对应;一边通过保持销52将磁铁保持在上述成形模具51、55内一边把熔化了的密封树脂27从浇口56注射的工序,与树脂注射工序对应。
-实施方式的效果-
基于上述,在把磁铁25配置在转子3的内部的构成中,该磁铁25的整体被密封树脂27覆盖,从而,与把该磁铁25的一部分露出来的现有的构成相比,可以把该磁铁25更为牢固地保持在转子3上。而且,在上述转子3的轴向的端部,密封树脂27的边界部分不跨转子铁心23和磁铁25而是仅仅形成在该转子铁心23的部位(树脂层28的场合),或者,该边界部分不形成在外周侧,几乎整个面都被上述密封树脂27覆盖(树脂层29的场合),因此,与上述现有的构成相比,可以对密封树脂相对于该露出部分的溢出(飞边)加以抑制。
另外,上述转子3的轴向的两端部中,由旋转位置检测回路的传感器41检测的那一侧(传感器41的检测面侧)的端部的树脂层28,设有外周侧的薄壁层30和内周侧的厚壁层31,该薄壁层30的厚度形成得比另一方的端部的树脂层29的厚度薄,因此,在上述薄壁层30中,可以通过上述传感器41可靠并且精度良好地检测磁铁25的磁场。
而且,上述传感器41相对于呈放射状配置在上述转子3内的磁铁25,被配置在该转子3的外周侧且在俯视观察时与该磁铁25重叠的位置,因此,不会受到上述转子3整体的磁场的影响、或定子2的卷线12产生的磁场的影响,可以在上述磁铁25存在的范围,精度更为良好地检测该磁铁25的磁场。
进而,由密封树脂27将上述转子3密封时,把该密封树脂27从与上述传感器41的检测面侧相反的那一侧注射,另一方面,由保持销52将该转子3内的磁铁25从传感器41的检测面侧保持,因此,上述密封树脂27的注射压力将上述磁铁25朝保持销52推压,在该状态下被密封树脂27密封。因此,可以在使多个磁铁25在传感器41的检测面侧排列在转子3的轴向的大致相同位置的状态下由密封树脂27密封,所以,可以通过上述传感器41进一步精度良好地检测该磁铁25的磁场。
另外,如上述那样用密封树脂27密封转子3时,为了在注射该密封树脂27时使上述磁铁25不浮起规定量以上,而在该磁铁25的与传感器41的检测面相反的那一侧,在从该磁铁25离开规定距离的状态下配置防浮起销57,由此,通过上述销52、57,可靠防止上述磁铁25浮起规定量以上,从而,不会出现上述磁铁25破损、或因该磁铁25的尺寸偏差而造成向成形模具51、55内进行配置作业时的作业性恶化。
《其它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以下构成。
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转子3上的传感器41的检测面侧形成了由薄壁层30和厚壁层31构成的树脂层28,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仅由薄壁层30形成树脂层。
而且,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把磁铁25配置在转子铁心23的缝隙24内之后,安装成形模具51、55,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把上述转子铁心23安装在成形模具51、55中之后,把磁铁25配置在该转子铁心23的缝隙24内。
进而,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转子3的轴向端部的外周侧设有未形成树脂层28的露出部28a,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由密封树脂将转子3的整个面覆盖。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以上说明了的那样,本发明致力于用密封树脂将在转子铁心的缝隙内配置了磁铁的转子密封的构成,从而可以谋求提高该磁铁的保持力,并对密封树脂的飞边的产生极力加以抑制,因此,例如对于设有模制转子(モ一ルドロ一タ)的电机特别有用。

Claims (10)

1.一种电机,所述电机设有转子和旋转角度检测机构,所述转子把磁铁分别保持在大致圆柱形的转子铁心上形成的多个缝隙内、至少一部分被密封树脂密封;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配置在该转子的轴向外方,根据从所述磁铁产生的磁场对所述转子的角度位置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转子的轴向观察所述转子的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端部时,至少包含所述磁铁的范围被所述密封树脂密封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转子上的轴向两端部的外表面形成有由所述密封树脂构成的树脂层;
所述转子,由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检测磁场的部分的树脂层的厚度,比与所述转子的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相反的那一侧的轴向端部的树脂层的厚度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把所述转子铁心和磁铁配置在成形模具内的状态下,熔化了的所述密封树脂从所述成形模具内的与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注射并固化,由此使所述转子被所述密封树脂密封。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在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端部,由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检测磁场的部分的树脂层的厚度比除此以外的部分的树脂层的厚度薄。
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把所述转子铁心和磁铁配置在成形模具内,并且借助保持件将所述多个缝隙内的磁铁保持以使其在所述转子的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端部排列在相同的轴向位置的状态下,熔化了的所述密封树脂从所述成形模具内的与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注射并固化,由此使所述转子被所述密封树脂密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上,在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端部,形成被所述保持件保持着的部分未被密封树脂覆盖而露出的露出部,而且,在设于与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的所述树脂层上形成有注射所述密封树脂时作为入口部分的浇口痕部。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上,在设于与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的所述树脂层上,借助第二保持件的前端部形成凹部,所述第二保持件以注射所述密封树脂时从所述端部向轴向离开规定距离的方式被配置着。
8.如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心由多个钢板层合而成。
9.如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被配置成,从所述转子的轴向观察在所述磁铁的转子外周侧与所述磁铁重叠。
10.一种电机的制造方法,所述电机设有转子和旋转角度检测机构,所述转子把磁铁分别保持在大致圆柱形的转子铁心上形成的多个缝隙内、至少一部分被密封树脂密封;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配置在该转子的轴向外方,根据从所述磁铁产生的磁场对所述转子的角度位置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把形成有构成所述缝隙的缝隙部的多个钢板层合,从而形成所述转子铁心的转子铁心形成工序;
和树脂注射工序,在所述树脂注射工序,通过保持件把所述多个磁铁保持在所述转子铁心的缝隙内,从而使所述磁铁的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的整体被所述密封树脂覆盖,并且使所述磁铁在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被配置在所述转子的轴向的相同位置;同时,从与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侧相反的那一侧对配置在成形模具内的所述转子铁心和磁铁注射所述密封树脂。
CN200910165704A 2008-09-04 2009-08-06 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166775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27244 2008-09-04
JP2008227244A JP2010063285A (ja) 2008-09-04 2008-09-04 モ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7759A true CN101667759A (zh) 2010-03-10

Family

ID=41804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5704A Pending CN101667759A (zh) 2008-09-04 2009-08-06 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0063285A (zh)
KR (1) KR101206864B1 (zh)
CN (1) CN101667759A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3175A (zh) * 2011-09-20 2013-04-03 信浓绢糸株式会社 电动机转子、制造该转子的方法、内转子型无刷电动机及制造该电动机的方法
CN103107619A (zh) * 2011-11-10 2013-05-1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3238266A (zh) * 2010-11-09 2013-08-07 阿莫泰克有限公司 双转子马达
CN103329402A (zh) * 2011-01-18 2013-09-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机的转子、模制电动机、空调机及模制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CN103580325A (zh) * 2012-08-07 2014-02-1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转子、马达以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CN103986258A (zh) * 2013-02-12 2014-08-13 阿斯莫株式会社 转子以及电动机
CN104756368A (zh) * 2013-05-21 2015-07-0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转子以及马达
CN104937816A (zh) * 2013-03-15 2015-09-23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转子结构和电动流体泵
CN105048666A (zh) * 2014-04-30 2015-11-11 马渊马达株式会社 转子及无刷电机
EP2696471A3 (en) * 2012-08-07 2015-11-11 Nidec Corporation Rotor
CN105556806A (zh) * 2013-09-20 2016-05-04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设置有用于确定多相电马达转子的角位置和/或旋转速度的装置的多相电马达
CN107482814A (zh) * 2017-08-07 2017-12-15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转子、电机、压缩机及空调器
CN108809011A (zh) * 2017-04-27 2018-11-13 塔科意大利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由稀土元素制成的防水磁性转子的方法
CN110277847A (zh) * 2018-05-31 2019-09-24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转子和电机
CN110447159A (zh) * 2017-03-29 2019-11-1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端板、设有该端板的马达的转子以及马达
CN111245117A (zh) * 2018-11-28 2020-06-05 尼得科索莱电机公司 用于洗衣机的具有改进的磁路的电动马达
CN112140466A (zh) * 2018-07-27 2020-12-29 陈章王 一种用于电机永磁体注塑加工的加工装置
CN112234752A (zh) * 2016-04-13 2021-01-15 詹尼斯机器人移动技术加拿大公司 包括径向内推力轴承和径向外推力轴承的轴向通量电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98820A1 (ja) * 2011-01-18 2012-07-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モールド電動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KR101439004B1 (ko) 2013-02-05 2014-09-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회전자의 영구자석 고정형 금형장치 및 고정방법
US9966821B2 (en) * 2013-10-18 2018-05-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ctric-motor rotor, electric motor, and air conditioner
JP6451454B2 (ja) * 2014-09-17 2019-01-16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DE102015212418A1 (de) 2014-09-17 2016-03-17 Nidec Corporation Motor
CN105576865B (zh) * 2014-10-30 2020-03-06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磁铁埋入型转子及其制造方法与其制造装置
JP2017005854A (ja) * 2015-06-10 2017-01-05 日本電産テクノモータ株式会社 ロータ、モータ、および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18207648A (ja) * 2017-06-02 2018-12-2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モータ
US11469641B2 (en) 2017-08-03 2022-10-11 Lg Innotek Co., Ltd. Rotor and motor comprising same
CN111052548B (zh) * 2017-09-28 2022-11-2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转子、辐条型马达、车辆用马达、无人飞行体、电动助力装置以及机器人装置
JP6530530B2 (ja) * 2018-04-05 2019-06-12 マブチモーター株式会社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72775B2 (ja) 1999-10-18 2005-07-20 松下エコ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無刷子電動機
JP4052845B2 (ja) 2002-02-07 2008-02-27 日本電産シバウラ株式会社 モールドモータ
JP4143631B2 (ja) * 2005-09-01 2008-09-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JP4725442B2 (ja) * 2006-07-10 2011-07-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Ipmロータおよびipm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8266A (zh) * 2010-11-09 2013-08-07 阿莫泰克有限公司 双转子马达
CN103238266B (zh) * 2010-11-09 2016-06-01 阿莫泰克有限公司 双转子马达
US9455600B2 (en) 2011-01-18 2016-09-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otor of electric motor, mold motor,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mold motor
CN103329402B (zh) * 2011-01-18 2016-07-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机的转子、模制电动机、空调机及模制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CN103329402A (zh) * 2011-01-18 2013-09-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机的转子、模制电动机、空调机及模制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EP2667482B1 (en) 2011-01-18 2019-08-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otor rotor, molded motor,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molded motor
CN103023175A (zh) * 2011-09-20 2013-04-03 信浓绢糸株式会社 电动机转子、制造该转子的方法、内转子型无刷电动机及制造该电动机的方法
CN103023175B (zh) * 2011-09-20 2017-04-12 信浓绢糸株式会社 电动机转子、制造该转子的方法、内转子型无刷电动机及制造该电动机的方法
CN103107619B (zh) * 2011-11-10 2016-07-0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3107619A (zh) * 2011-11-10 2013-05-1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EP3331131A1 (en) * 2012-08-07 2018-06-06 Nidec Corporation Rotor
EP2696471A3 (en) * 2012-08-07 2015-11-11 Nidec Corporation Rotor
CN103580325B (zh) * 2012-08-07 2016-12-28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转子、马达以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CN103580325A (zh) * 2012-08-07 2014-02-1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转子、马达以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US10326324B2 (en) 2013-02-12 2019-06-18 Denso Corporation Rotor and motor
CN103986258A (zh) * 2013-02-12 2014-08-13 阿斯莫株式会社 转子以及电动机
CN103986258B (zh) * 2013-02-12 2018-01-02 阿斯莫株式会社 转子以及电动机
US9859761B2 (en) 2013-02-12 2018-01-02 Asmo Co., Ltd. Rotor and motor
CN104937816A (zh) * 2013-03-15 2015-09-23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转子结构和电动流体泵
CN104756368B (zh) * 2013-05-21 2017-10-24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转子以及马达
CN104756368A (zh) * 2013-05-21 2015-07-0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转子以及马达
CN105556806A (zh) * 2013-09-20 2016-05-04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设置有用于确定多相电马达转子的角位置和/或旋转速度的装置的多相电马达
CN105048666A (zh) * 2014-04-30 2015-11-11 马渊马达株式会社 转子及无刷电机
US10020701B2 (en) 2014-04-30 2018-07-10 Mabuchi Motor Co., Ltd. Brushless motor having first adhesive part bonding magnet to core and second adhesive part bonding end surface of rotor core to end surface of magnet
CN112234752A (zh) * 2016-04-13 2021-01-15 詹尼斯机器人移动技术加拿大公司 包括径向内推力轴承和径向外推力轴承的轴向通量电机
CN110447159A (zh) * 2017-03-29 2019-11-1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端板、设有该端板的马达的转子以及马达
CN108809011A (zh) * 2017-04-27 2018-11-13 塔科意大利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由稀土元素制成的防水磁性转子的方法
CN107482814A (zh) * 2017-08-07 2017-12-15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转子、电机、压缩机及空调器
CN110277847A (zh) * 2018-05-31 2019-09-24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转子和电机
CN110277847B (zh) * 2018-05-31 2021-08-10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转子和电机
CN112140466A (zh) * 2018-07-27 2020-12-29 陈章王 一种用于电机永磁体注塑加工的加工装置
CN111245117A (zh) * 2018-11-28 2020-06-05 尼得科索莱电机公司 用于洗衣机的具有改进的磁路的电动马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206864B1 (ko) 2012-11-30
JP2010063285A (ja) 2010-03-18
KR20100028476A (ko) 2010-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7759A (zh) 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JP4819889B2 (ja) 差角を検出するためのセンサユニット
US7791335B2 (en) Resolver, motor,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resolver
JP3983722B2 (ja) エンジン用吸気制御装置
CN102801226B (zh) 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以及具备旋转电机的装置
JP5384958B2 (ja) モ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30105823A (ko) 토크 센서 및 회전각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장치
CN1619092B (zh) 用于驱动封闭屏障或遮阳屏障的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设备
CN1783648A (zh) 轴向气隙型电动机
US5583431A (en) Hub unit with rotation speed sensor
CN102244449A (zh) Dc无刷马达
CN101771298A (zh) 模制电动机及电动车辆
CN105143832A (zh) 磁编码器
JP2009145293A (ja) 非接触式回転角度検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2856585U (zh) 泵马达、密封泵以及餐具清洗机
CN107676307A (zh) 电子水泵水循环结构以及电子水泵
JP3279512B2 (ja) 回転センサ
JP4751747B2 (ja) 水力発電装置
CN108028594A (zh) 直线马达
WO2018193616A1 (ja) Dcモータ、egrバルブ、vg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ウエストゲート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11426764U (zh) 环磁铁以及磁传感器
CN203491872U (zh) 直线步进马达
CN104169688A (zh) 旋转变压器
CN101685999A (zh) 电机转子上具有传感器目标的电机组件及其形成方法
CN105890833A (zh) 轴向通量聚焦型小直径低成本转矩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