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2812B -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方法、记录装置以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方法、记录装置以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52812B
CN101652812B CN2008800112550A CN200880011255A CN101652812B CN 101652812 B CN101652812 B CN 101652812B CN 2008800112550 A CN2008800112550 A CN 2008800112550A CN 200880011255 A CN200880011255 A CN 200880011255A CN 101652812 B CN101652812 B CN 1016528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record
recording power
writing speed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112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52812A (zh
Inventor
宫下晴旬
日野泰守
中村敦史
东海林卫
大西完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52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2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52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28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36Auxiliary data, e.g. lead-in, lead-out, Power Calibration Area [PCA], Burst Cutting Area [BCA], control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6Overwriting
    • G11B7/0062Overwriting strategies, e.g. recording pulse sequences with erasing level used for phase-change medi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6Circuits,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laser control or stabilisation
    • G11B7/1263Power control during transducing, e.g. by monitor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6Circuits,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laser control or stabilisation
    • G11B7/1267Power calib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适合于多个记录速度,预先记录有所述多个记录速度的记录条件,所述记录条件包含:按照每个所述记录速度,以该记录速度进行记录时的记录功率相关的参数和记录波形相关的参数;以及使用以该记录速度进行记录时的记录功率相关的参数,以该记录速度以外的记录速度进行记录时的记录功率相关的其他参数。

Description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方法、记录装置以及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记录介质、将信息记录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记录方法、将信息记录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记录装置以及用于该记录装置的集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决定记录时所使用的记录功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广泛应用使用激光来进行信息记录的追记型信息记录介质(CD-R、DVD-R、BD-R)和改写型信息记录介质(CD-RW、DVD-RW、BD-RE)等记录型信息记录介质。一般将这种使用激光来进行信息记录的信息记录介质称为光盘。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将信息记录介质只叫作光盘。 
在使用激光将信息记录到这种记录型光盘上的光盘装置中,保证记录到光盘上的信息的记录质量是最重要的课题。但是,记录到光盘上的信息的记录质量被记录该信息时的光盘装置的使用环境和温度等所左右。并且,也因光盘的种类和产品质量的偏差等而变动。因此,当不按照与信息记录时的这种要因对应的激光记录功率来写入信息时,就不能正确地写入信息,后来就会产生不能读出该信息或者读出的信息不正确这样的问题。因此,以往在光盘装置中,为了使记录到光盘中的信息的记录质量稳定,在将信息记录到光盘之前,求出信息记录时的最佳记录激光功率。 
例如具有进行功率校准来求出信息记录时的最佳记录激光功率的方式(Optimum Power Control:最佳功率控制,简称为OPC)。该OPC首先在光盘上的功率校准区域(简称为PCA,也称为OPC区域),用多个步骤改变激光功率来记录预定的信息。接着,再现所记录的各信息,检测相对于所获得的RF信号(再现信号)的基准电平C的最大值(峰值)A1和最小值(谷值)A2。图15示出RF信号的一例。用于求出β值的基准电平C是RF信号的全部振幅的平均电平,与通过使RF信号经过设定有预定频带的高通滤波器(HPF)而得到的信号的电平等价。如图15所示,以 该基准电平C为基准求出RF信号的振幅最大值A1和RF信号的振幅最小值A2。根据最大值A1和最小值A2,基于下式(1)来求出β值。 
β=(A1+A2)/(A1-A2)……(1) 
在所求出的β值中,将与目标值一致时的激光功率设定为记录时的最佳记录激光功率,用该最佳记录激光功率将信息记录在光盘的记录区域(用户区域)中(例如,参照专利文件1)。 
并且,在最佳记录激光功率的决定中可以使用RF信号的调制度。在该情况下也是,在光盘上的功率校正区域中,用多个步骤改变激光功率来记录预定的信息。接着,再现所记录的各信息,检测相对于所获得的RF信号的基准电平D的最大值(峰值)B1和最小值(谷值)B2。如图15所示,用于求出调制度值的基准电平D是用于测定RF信号振幅的基准DC电平,例如与对激光进行了消光时的电平等价。以该基准电平D为基准求出RF信号的振幅最大值B1和RF信号的振幅最小值B2。基于下式(2)来求出调制度值。 
调制度=(B1-B2)/B2……(2) 
将所求出的调制度值与目标值一致时的激光功率设定为记录时的最佳记录激光功率,用该最佳记录激光功率将信息记录在光盘的记录区域中(例如,参照专利文件2)。 
使用这种β或调制度之类的信号测定指标来求出最佳的记录激光功率,通过使用该功率来记录信息,确保记录在光盘上的信息的记录质量。 
β值和调制度的目标值例如记录到光盘的PIC(Permanent Informationand Control data:固定信息和控制数据)区域中,作为预先记录到光盘中的一个记录条件参数。 
另一方面,向光盘的记录速度的控制方法具有CLV(Constant LinearVelocity:恒定线速度)方式和CAV(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恒定角速度)方式。 
CLV方式是不管记录位置如何都用恒定的线速度来向光盘进行记录的方式,能够进行最稳定的写入。CAV方式是不管记录位置如何都用恒定的旋转速度来向光盘进行记录的方式,能够进行最高速的写入。 
并且,也知道Z-CLV(Zone-Constant Linear Velocity:区域恒定线速度) 方式和P-CAV(Partial-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局部恒定角速度)方式,在所述Z-CLV方式中,用按照每个决定区域所决定的恒定线速度来进行写入。在所述P-CAV方式中,用CAV方式写入到途中,然后在达到最高速的时刻切换为CLV。 
近年来,要求缩短将信息写入到光盘上的时间,也就是说,要求提高记录速度,以更高的速度进行记录。例如,要求以尽量短的时间将记录到硬盘驱动器中的信息拷贝或移动(move)到光盘上。记录速度由线速度或传送速度(rate)所表示。在本说明书中,所谓记录速度具体是指线速度。并且,光盘中都预定有标准记录速度,记录速度用表示是标准记录速度的几倍速度的“~倍速”这样的表现来表示。例如,表现为2倍速、4倍速、6倍速等,有时也省略表示为×2、×4、×6或2×、4×、6×。 
如图16所示,一般光盘601具有用于记录信息的螺旋状的轨道602,通过向轨道602照射光束,形成标记(mark)和标记与标记之间的空间(space)。由此,由标记和空间记录编码后的用户数据等信息。光盘每旋转一圈时,形成标记和空间的轨道的长度因半径位置而不同。因此,为了在光盘的内周部分和外周部分用相同的线速度记录信息,在内周部分需要比在外周部分提高旋转速度。例如,在DVD的情况下,当用16倍速记录最内周部分时,需要每分钟约22000转的旋转速度。当换算为1秒钟时,每秒钟约为360转。 
从作为光盘的基盘原材料的聚碳酸酯的耐久性的观点来看,考虑约10000转/分的强度能够安全使用光盘。因此,如上所述,在DVD的最内周部分不能用16倍速来进行记录。需要控制记录速度,使得从内周部开始逐渐增加记录速度,最高达到16倍速的记录速度。 
在BD的情况下,标准(×1)记录速度(线速度)约为4.9m/s。在BD的作为最内周位置的半径24mm处,为了用该记录速度进行记录,需要将光盘的旋转速度设为约1950转/分。因此,考虑聚碳酸酯的耐久性,在将光盘的转速限制为10000转/分以下的情况下,能够在作为最内周位置的半径24mm处记录的记录速度需要设为5倍速(×5)以下。也就是说,在为了缩短将信息写入到光盘上的时间而提高记录速度的情况下,需要对记录速度进行控制,使得能够在作为最内周位置的半径24mm处记录的记录速 度为5倍速(×5)以下,并且,在其他半径位置处也不超过10000转/分。 
以往BD的记录速度最大为4倍速。因此,在作为最内周位置的半径24mm处即使用4倍速来进行记录,旋转速度也不超过10000转/分。但是,要求以更高的速度记录信息,在用超过5倍速的速度将信息记录到BD中的情况下,如上所述,需要进行记录速度的控制,使得光盘的旋转速度不超过10000转/分。 
【专利文件1】日本特许第3259642号 
【专利文件2】日本特开2006-147125号公报 
如果考虑由上述聚碳酸酯的耐久性的观点而产生的旋转速度的限制,在BD中,为了更高速地进行记录,考虑用CAV方式或Z-CLV来进行向BD的记录。然而,预先记录在上述光盘中的记录条件参数以CLV记录方式为基准,只在各记录速度中定义。 
例如,在DVD的情况下,如表1所示,在光盘对应×4、×6、×8的记录速度的情况下,各个记录速度对应的×4、×6、×8的记录条件是独立于PIC而记录的。 
【表1】 
Figure DEST_PATH_G65841939150138000D000011
记录条件至少包含用于决定记录功率的参数和用于定义记录波形的参数。例如,用于决定记录功率的参数是成为用于决定记录功率的目标的β值、调制度值和成为基准记录功率的记录功率、功率比等。如表1所示,×4的PIC如记录条件1所示的那样,只包含用于决定在用4倍速进行记录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上述记录功率的参数和用于定义记录波形的参数。并且×6和×8的PIC分别如记录条件2和3所示的那样,只包含用于决定在用6倍速和8倍速进行记录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上述记录功率的参数和用于定义记录波形的参数。每个记录速度的这些参数保证只在其记录速度中使用,不保证在其他速度中使用。 
例如,×6的记录条件2在为了决定用于用6倍速进行记录的记录功率和记录波形而使用的情况下,保证能够确保预定的记录质量。但是,在使用×6的记录条件2决定了用于用比×6慢的记录速度例如4倍速来进行记录的记录功率和记录波形的情况下,不保证基于所决定的条件的记录质量。也就是说,使用按照记录速度恒定的CLV方式来定义的记录条件参数,即使按照记录速度变化的CAV方式进行记录也不能保证记录质量。 
因此,与以往的DVD同样,在与×4、×6、×8的记录速度对应的BD中,即使如表1所示那样记录CLV记录方式中的记录条件参数,也不能按照CAV记录方式向BD进行记录。 
并且,在BD的情况下,保证了膜特性的功率校准区域仅存在于光盘的最内周部分。如上所述,由于最内周位置的最大记录速度是5倍速,所以在保证了膜特性的功率校准区域中,不能求出6倍速以上的记录条件。也有在最外周存在功率校准区域的情况,但有时不能保证最外周的记录膜特性,不能最佳地求出×6的记录条件。因此,在考虑了通过Z-CLV在内周侧的区域用5倍速以下的CLV进行记录、在外周侧的区域中用6倍速以上的CLV进行记录的情况下,不能最佳地求出外周侧区域的记录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以往技术的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能够比CAV方式和以往高速地写入的光盘中,能够决定最佳的记录条件例如记录功率的信息记录介质、记录方法、记录装置和集成电路。 
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适合于多个记录速度,预先记录有所述多个记录速度的记录条件,所述记录条件包含:按照每个所述记录速度,以该记录速度进行记录时的记录功率相关的参数和记录波形相关的参数;以及使用以该记录速度进行记录时的记录功率相关的参数,以该记录速度以外的记录速度进行记录时的记录功率相关的其他参数。 
在某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该记录速度以外的记录速度比所述该记录速度慢。 
在某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记录速度包含标准记录速度的4倍的记录速度和6倍的记录速度。 
在某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记录功率相关的参数和所述记录功率相关的其他参数至少分别包含一个目标β值。 
在某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设定各个所述目标β值,使得通过对所记录的区域进行再现所得到的信号的调制度大致相同。 
在某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包含BCA区域或PIC区域,所述记录条件记录在所述BCA区域或所述PIC区域中。 
本发明的记录方法以最佳的记录功率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所述记录介质预先记录有各记录速度的记录条件,所述记录条件包含成为与各记录速度对应的记录功率的目标的参数,使用所述参数,按照每个记录速度来计算功率的目标值,使得对所记录的区域进行了再现的调制度大致相同,由此来控制记录功率。 
在某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成为与所述各记录速度对应的记录功率的目标的参数是β指标值。 
在某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成为与所述各记录速度对应的记录功率的目标的参数只包含预定的记录速度,上述记录条件未记载的记录速度的记录功率的目标,是对所记载的倍速的参数进行直线近似而计算出的。 
本发明的记录装置以最佳的记录功率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所述记录介质适合于多个记录速度,预先记录有各记录速度的记录条件,所述记录条件包含成为与各记录速度对应的记录功率的目标的参数,使用所述参数,按照每个所述记录速度来计算记录功率的目标并控制所述记录功率,使得通过对所记录的区域进行再现所得到的信号的调制度相互之间大致相同。 
在某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成为与所述各记录速度对应的记录功率的目标的参数是β。 
在某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成为与各记录速度对应的记录功率的目标的参数只对应预定的记录速度,用于预定的记录速度以外的速度中的记录功率的目标通过对只与所述预定的记录速度对应的参数进行直线近似来计算。 
本发明的集成电路以最佳的记录功率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所述记录介质适合于多个记录速度,预先记录有各记录速度的记录条件,所述记录 条件包含成为与各记录速度对应的记录功率的目标的参数,使用所述参数,按照每个所述记录速度来计算所述功率的目标并控制所述记录功率,使得通过对所记录的区域进行再现所得到的信号的调制度相互之间大致相同。 
在某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成为与所述各记录速度对应的记录功率的目标的参数是β指标值。 
在某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成为与所述各记录速度对应的记录功率的目标的参数只包含预定的记录速度,上述记录条件未记载的记录速度的记录功率的目标通过对所记载的倍速的参数进行直线近似来计算。 
本发明的记录方法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数据记录,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形成有多个同心圆状或螺旋状的轨道,通过对轨道的记录面照射光束,由标记和所述标记与标记间的空间来记录所述数据,当决定用于进行记录的光束的照射功率时,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或记录装置的预定区域记录下述值:第1脉冲位置参数值、使用所述第1脉冲位置参数值以第1线速度记录数据时的第1记录功率值、以及使用所述第1脉冲位置参数值以比所述第1线速度慢的第2线速度记录数据时的第2记录功率值,根据所述第1记录功率值、所述第2记录功率值以及使用所述第1脉冲位置参数值以第2线速度进行了测试记录时的第2记录功率,来运算以所述第1线速度记录数据时的第1记录功率。 
本发明的记录方法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数据记录,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形成有多个同心圆状或螺旋状的轨道,通过对轨道的记录面照射光束,由标记和所述标记与标记间的空间来记录所述数据,当决定用于进行记录的光束的照射功率时,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或信息记录装置的预定区域记录下述值:第1脉冲位置参数值、使用所述第1脉冲位置参数值以第1线速度记录数据时的第1记录功率值、第2脉冲位置参数值、以及使用所述第2脉冲位置参数值以比所述第1线速度慢的第2线速度记录数据时的第2记录功率值,根据所述第1记录功率值、所述第2记录功率值以及使用所述第2脉冲位置参数值以第2线速度进行了测试记录时的第2记录功率,来运算以所述第1线速度记录数据时的第1记录功率。 
本发明的记录方法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数据记录,所述信息记录介质 形成有多个同心圆状或螺旋状的轨道,通过对轨道的记录面照射光束,由标记和所述标记与标记间的空间来记录所述数据,当决定用于进行记录的光束的照射功率时,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或信息记录装置的预定区域记录以第1线速度记录数据时的第1脉冲位置参数值,根据使用所述第1脉冲位置参数值以比所述第1线速度慢的第2线速度进行了测试记录时的第2记录功率、以及使用所述第1脉冲位置参数值以比所述第2线速度慢的第3线速度进行了测试记录时的第3记录功率,来运算以所述第1线速度记录数据时的第1记录功率。 
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数据记录,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形成有多个同心圆状或螺旋状的轨道,通过对轨道的记录面照射光束,由标记和所述标记与标记间的空间来记录所述数据,当决定用于进行记录的光束的照射功率时,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或信息记录装置的预定区域记录:第1脉冲位置参数值、使用所述第1脉冲位置参数值以第1线速度记录数据时的第1记录功率值、以及使用所述第1脉冲位置参数值以比所述第1线速度慢的第2线速度记录数据时的第2记录功率值,根据所述第1记录功率值、所述第2记录功率值以及使用所述第1脉冲位置参数值以第2线速度进行了测试记录时的第2记录功率,来运算以所述第1线速度记录数据时的第1记录功率。 
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数据记录,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形成有多个同心圆状或螺旋状的轨道,通过对轨道的记录面照射光束,由标记和所述标记与标记间的空间来记录所述数据,当决定用于进行记录的光束的照射功率时,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或信息记录装置的预定区域记录:第1脉冲位置参数值、使用所述第1脉冲位置参数值以第1线速度记录数据时的第1记录功率值、第2脉冲位置参数值、以及使用所述第2脉冲位置参数值以比所述第1线速度慢的第2线速度记录数据时的第2记录功率值,根据所述第1记录功率值、所述第2记录功率值以及使用所述第2脉冲位置参数值以第2线速度进行了测试记录时的第2记录功率,来运算以所述第1线速度记录数据时的第1记录功率。 
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数据记录,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形成有多个同心圆状或螺旋状的轨道,通过对轨道的记录面照射光束,由 标记和所述标记与标记间的空间来记录所述数据,当决定用于进行记录的光束的照射功率时,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或信息记录装置的预定区域记录以第1线速度记录数据时的第1脉冲位置参数值,根据使用所述第1脉冲位置参数值以比所述第1线速度慢的第2线速度进行了测试记录时的第2记录功率、以及使用所述第1脉冲位置参数以比所述第2线速度慢的第3线速度进行了测试记录时的第3记录功率,来运算以所述第1线速度记录数据时的第1记录功率。 
本发明的再现方法再现上述任意一个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该再现方法包含:对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照射光束的步骤;以及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中读出所述记录条件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在光盘等记录信息介质中,通过在记录信息介质中预先具有满足预定条件的记录参数,能够在内周的功率校准区域中求出比能够在最内周进行记录的记录速度高的记录速度的最佳记录条件。并且,将以CAV控制方式记录时的功率控制方式设定为调制度恒定而不是β恒定,以此按照各记录速度来计算成为目标的β,从而求出记录功率,由此能够求出功率范围始终最大的记录功率。因此,在光盘的任何区域都能保持预定的记录质量,并且能够提供使高速记录和良好的记录质量兼得的系统。 
并且,根据本发明,能够预测以在CAV记录中不进行尝试记录的记录速度来进行记录时的最佳记录功率,能够进行准确的记录。 
因此,本发明对BD这样的因高密度记录而要求高于以往的高精度的记录功率控制的光盘的记录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光盘的轨道构造的图。 
图2是表示记录速度、记录功率、β和调制度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的×4×6ZCLV记录控制中的光盘的半径位置的关系的图。 
图3是表示记录速度、记录功率、β和调制度相对于第2实施方式的×6PCAV记录控制方式中的光盘的半径位置的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在×6PCAV记录控制方式中,将β控制为恒定的情况下的调制度的变化的图。 
图5是表示记录速度、记录功率、β和调制度相对于第2实施方式的×8PCAV记录控制方式中的光盘的半径位置的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7A是第4实施方式中的光盘的平面图。 
图7B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中的光盘的轨道构造的图。 
图8是第4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的框图。 
图9是图8的光盘装置的再现部的框图。 
图10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中的光脉冲波形的图。 
图11是说明第4实施方式中的测试记录的配置的图。 
图12是说明RF信号的调制度的求法的图。 
图13A是用于决定第4实施方式中的记录功率的曲线图。 
图13B是用于决定第4实施方式中的记录功率的曲线图。 
图13C是用于决定第4实施方式中的记录功率的曲线图。 
图14是用于决定第4实施方式中的记录功率的曲线图。 
图15是说明RF信号的调制度的求法的图。 
图16是表示以往的光盘构造的图。 
图17是说明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记录速度的控制方法的图。 
图18是表示能够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记录脉冲波形的一例的图。 
图19是表示能够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记录脉冲波形的其他例的图。 
图20是表示能够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记录脉冲波形的其他例的图。 
符号说明 
100:光盘;131:光学头;132:电动机;133:伺服电路;134:轨道地址再现电路;135:CPU;136:数据记录再现电路;137:数据地址再现电路;110:BCA区域;120:导入区域;130:用户区域;151:光盘;202:光学头;204:再现部;208:记录功率决定部;210:记录功率设定部;212:激光驱动电路;214:记录数据生成部;215:再现部A;217:伺服位置设定部;221:前置放大器;222:抽样保持电路;223:A/D变换器;224:运算器;151:轨道;152:控制信息记录区域;153:测试记录区域;154:用户数据记录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图17示出能够以更高速向BD进行记录、本发明能够应用的记录速度的控制方法的例子。如图17所示,为了用比以往的BD高的速度进行记录,有必要研究例如以下的×6PCAV、×4×6PZCLV、×8PCAV、×4×6×8PZCLV、×10CAV、×12CAV等方式。在曲线图中,横轴表示光盘的半径位置,纵轴表示记录速度。并且,在图17中,×4CLV表示从内周(24mm)到外周(58mm)以×4的恒定线速度来记录的以往方式。 
在×6PCAV中,从内周(24mm)到半径Amm用CAV方式进行记录,从Amm到外周(58mm)用×6CLV方式进行记录。 
在×4×6PZCLV中,从内周(24mm)到半径Amm用×4CAV方式进行记录,从Amm到外周(58mm)用×6CLV方式进行记录。 
在×8PCAV中,从内周(24mm)到半径Bmm用CAV方式进行记录,从Bmm到外周(58mm)用×8CLV方式进行记录。 
在×4×6×8PZCLV中,从内周(24mm)到半径Amm用×4CLV方式进行记录,从Amm到Bmm用×6CLV方式进行记录,从Bmm到外周(58mm)用×8CLV方式进行记录。 
在×10CAV中,从内周(24mm)到外周(58mm)用恒定的转速(约7800转/分)进行记录。 
在×12CAV中,从内周(24mm)到外周(58mm)用恒定的转速(约9800转/分)进行记录。 
以下,具体说明在使用这些记录速度的控制方法向BD进行记录的情况下,能够决定最佳记录条件例如记录功率的信息记录介质、记录方法、记录装置和集成电路。 
(第1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首先,在参照图1的同时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光盘100的轨道构造。光盘100包含记录层。记录层通过形成记录标记和记录标记与记录标记之间的空间,将数据记录到光盘100上。光盘100如参照图16所说明的那样,形成有同心圆状的轨道。 
光盘100包含BCA(Burst Cutting Area:群刻区)区域110、导入区域120、用户区域130和导出区域140。 
BCA区域110预先记录有条码状的信号。该信号包含有每张光盘的介质识别用的固有编号、著作权信息、光盘特性信息。该光盘特性信息包含有记录层数和地址管理方法的识别信息。 
用户区域130构成为用户能够记录数据,用户区域130记录有用户数据。用户数据例如包含有audio数据和Visual数据。 
导入区域120与用户区域130不同,不构成为用户能够记录数据。导入区域120包含PIC(Permanent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data)区域121、OPC(Optimum Power Calibration)区域(也称为PCA区域)122和INFO区域123。 
PIC区域121包含有光盘特性信息。该光盘特性信息记录有记录层数和地址管理方法的识别信息、存取参数。存取参数包含:与用于在光盘100上形成记录标记、并且在追记型的情况下进一步形成空间/在改写型的情况下进一步进行消除的激光束的记录功率相关的参数、和与用于形成记录标记的记录脉冲的幅度等记录波形相关的参数。 
PCA区域122是用于记录或再现测试数据的区域。测试数据的记录或再现由对光盘100进行存取的光盘装置进行存取参数的调整,具体来讲例如进行记录功率和脉冲幅度等的调整。 
INFO区域123记录有对光盘100进行存取的装置所需要的用户区域130的管理信息和用户区域130的缺陷管理用的数据。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记录速度和记录功率的控制方法、即在BD中用于以6倍速来进行记录的记录速度和记录功率的控制方法的一例。本实施方式的光盘适合于例如用4倍速(×4)、6倍速(×6)和8倍速(×8)进行的记录。示出使用该光盘,控制基于×4×6ZCLV的记录速度和记录功率的方法。图2中,三个曲线图的横轴表示从光盘的内周(24mm)到外周(58mm)的范围的半径位置[mm]。图中,上面的曲线图的纵轴表示记录速度,中央的曲线图的纵轴表示记录功率,下面的曲线图的纵轴表示β和调制度。 
如图2所示,将光盘从内周到外周的区域分成位于内周侧的ZONE0和位于外周侧的ZONE1。如图2的上面的曲线图所示,在ZONE0中,用4倍速的CLV进行记录,在ZONE1中,用6倍速的CLV进行记录。因此, 在ZONE0中,使用×4的记录条件参数,在ZONE1中,使用×6的记录条件参数。这些记录条件参数预先记录在光盘的PIC等中,光盘装置再现该PIC等,获得该记录条件。 
ZONE0和ZONE1的边界例如设定为如下的半径位置:满足光盘的转速为10000转/分以下的条件,能够实现×6的记录速度。图中半径Amm表示切换记录速度的半径位置。例如,在从内周向外周进行记录的情况下,用4倍速进行Amm内周侧的半径位置的记录,用6倍速进行Amm和Amm外周侧的半径位置的记录。 
图2的中央的曲线图表示用于记录的光束的记录功率。如图所示,ZONE0中的记录功率是xmW,ZONE1中的记录功率是ymW。y比x大,在ZONE0和ZONE1的边界,记录功率变化。由于在图2中示出了理想的状态,因此ZONE0和ZONE1中的记录功率分别恒定。但是,在以同一记录速度进行记录的情况下也可以改变记录功率。例如,在进行将β值作为指标的功率控制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光盘装置中的各种控制偏差和光盘中的每个半径位置的膜特性,来改变最佳的记录功率。 
图2的下面的曲线图表示将β值作为指标一边控制记录功率一边进行记录,并再现所记录的信息而得到的β和调制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在ZONE0和ZONE1中按照β值为5%来控制记录功率,并记录信息。该情况下,调制度始终记录为60%。这样,在被记录的记录介质的记录膜中,通过在整个面上按照以最佳记录状态记录的区域的调制度来进行记录功率控制,能够使记录质量最佳。其结果,能够按照使记录的功率范围最大的方式进行记录。 
使用了β值的记录功率控制目的是使调制度保持恒定来进行记录,本质上并不是要使β值为预定的。关于调制度,具有对记录功率变化迟钝的记录功率区域,有时很难进行使用了调制度的记录功率控制。相对于此,由于β是相对于记录功率变化非常敏感地变化的指标,所以对记录功率控制有用。用于最好地保证记录质量的记录功率控制的本质是按照使调制度为预定的来控制记录功率。 
表2示出记录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盘中的记录条件。如前所述,光盘记录有以×4、×6和×8进行记录的记录条件。记录条件包含与记录功率相关 的参数、即用于决定最佳的记录功率的参数、以及与记录波形相关的参数。在表2中,其中示出了与记录功率相关的参数的一部分。 
【表2】 
  记录速度   ×4   ×6   ×8
  ×4PIC   Pw44,β44   β46   β48
  ×6PIC   β64   Pw66,β66   β68
  ×8PIC   β84   β86   Pw88,β88
如前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光盘由于对应于以×4、×6和×8进行的记录,所以在PIC区域中,以用于求出以×4、×6和×8进行记录的记录功率的参数来进行记录,使得在以×4、×6和×8进行记录时能够获得最佳的记录功率。具体来讲,用于求出×4的记录功率的×4PIC包含Pw44和β44。同样地,用于求出×6的记录功率的×6PIC包含Pw66和β66。用于求出×8的记录功率的×8PIC包含Pw88和β88。这些是与如上所述用于以光盘适合的×4、×6和×8来进行记录的记录功率相关的参数。 
在表2中,Pw和β的后缀中的左侧意味着与所使用的记录波形相关的参数所对应的记录速度。并且,右侧的后缀意味着进行实际记录或尝试写入时的记录速度。因此,×4PIC、×6PIC和×8PIC分别包含与×4、×6和×8的记录速度对应的记录波形所相关的参数,在使用×4PIC、×6PIC和×8PIC的情况下,不管记录时的记录速度如何,都使用与×4、×6和×8的记录速度对应的记录波形所相关的参数。 
并且,各记录速度的Pw**包含成为目标(推荐值)的记录功率与各功率电平的比、目标调制度、功率调整时的系数等。这些值如前所述,用于决定其记录速度下的记录功率。因此,以×6进行记录的最佳记录功率实际上需要用×6进行尝试写入。并且,例如使用Pw66和β66不能求出用于以×4进行记录的记录功率。 
本实施方式的光盘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除了上述的记录条件以外,还包含使用与以光盘适合的×4、×6和×8来进行记录时的记录功率相关的参数,以其记录速度以外的记录速度来进行记录时的记录功率所相关的参数。例如,将使用用于求出×6的记录功率的×6PIC(具体来讲是Pw66和β66)来决定×4的记录功率所使用的β64记录为×6PIC。使用Pw66和β66来决定×4的记录功率的方法如下所述。 
步骤1 
首先,在内周的功率校准区域中,使用×6PIC以×4的记录速度来进行测试记录。具体来讲,使用×6PIC,在多个步骤中使激光的记录功率变化,以×4的记录速度记录预定的信息(测试记录图形)。 
步骤2 
再现被记录的区域的图形,根据式(1)从所获得的RF信号中求出在使用了各记录功率的情况下所获得的RF信号的β值。求出获得了与记录在光盘中的β64一致的β值的RF信号的记录功率PP。在没有与β64一致的β值的情况下,利用插值或者近似,从使用了各记录功率的情况下所获得的RF信号的β值中求出记录功率PP。由此所求出的记录功率PP是使用×6PIC进行×4记录的情况下的最佳的记录功率。 
步骤3 
记录功率PP乘以预先作为记录条件来记录的Pw66与Pw44的比(Pw66/Pw44)。由此,能够求出以×6的记录速度进行记录的情况下的最佳记录功率。β64在使用×6PIC以×4的记录速度进行了记录的情况下和以×6的记录速度进行了记录的情况下,优选决定为使所记录的区域的调制度相同。由此,用×4的记录速度进行尝试写入,能够决定×6记录中的最佳的记录功率。 
如上所述,从光盘所使用的聚碳酸酯的耐久性的观点来看,最好不用10000转/分以上的速度来旋转光盘。因此,在BD的情况下,在设于内周的功率校准区域中,不能决定用×6CLV方式的记录速度进行尝试写入的记录功率的条件。 
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功率校准区域中,按照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过程,用×4的记录速度来进行测试记录,由此能够决定×6的记录中的最佳的记录功率。该记录功率的决定由于使用保证了质量的内周侧的功率校准区域,所以能够高精度地决定记录功率。因此,能够保证使用这样决定的记录功率所进行的记录的质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对基于×4×6ZCLV的记录速度和记录功率进 行控制的方法,但由于光盘适合于×8,所以能够以×8进行记录。因此,如表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盘也可以进一步记录用于使用×8的PIC以×4的记录速度求出记录功率的参数β84。由此,用×4的记录速度进行尝试写入,能够决定×8的记录中最佳的记录功率。具体的过程如下所述。 
步骤1 
首先,在内周的功率校准区域中,使用×8PIC以×4的记录速度来进行测试记录。具体来讲,使用×8PIC在多个步骤中使激光的记录功率变化,以×4的记录速度记录预定的信息。 
步骤2 
再现被测试记录的区域,根据式(1)从所获得的RF信号中求出在使用了各记录功率的情况下所获得的RF信号的β值。求出获得了与记录在光盘中的β84一致的β值的RF信号的记录功率PP。在没有与β84一致的β值的情况下,利用插值或者近似,从使用了各记录功率的情况下所获得的RF信号的β值中求出记录功率PP。由此所求出的记录功率PP是使用×8PIC进行×4记录的情况下的最佳的记录功率。 
步骤3 
记录功率PP乘以预先作为记录条件来记录的Pw88与Pw44的比(Pw88/Pw44)。由此,能够求出以×8的记录速度进行记录的情况下的最佳记录功率。β84在使用×8PIC以×4的记录速度进行了记录的情况下和以×8的记录速度进行了记录的情况下,优选决定为使所记录的区域的调制度相同。由此,用×4的记录速度进行尝试写入,能够决定×8记录中的最佳的记录功率。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包含使用与以光盘适合的记录速度×4、×6和×8来进行记录时的记录功率相关的参数,以其记录速度以外的记录速度来进行记录时的记录功率所相关的参数。因此,能够计算实际上未记录的记录速度中的最佳记录功率。特别是,通过包含用比光盘适合的记录速度×4、×6和×8慢的记录速度来进行记录时的记录功率所相关的参数,以较慢的记录速度进行尝试写入,由此能够计算出以较快的记录速度进行记录时的记录功率。具体来讲,通过将β64、β84、β86作为记录条件记录在光盘中,以×4的记录速度进行尝试写入,由此能够计算出以×6、×8的记录 速度进行记录时的记录功率。并且,通过以×6的记录速度进行尝试写入,能够计算出以×8的记录速度进行记录时的记录功率。 
如表1所示,光盘还可以进一步记录β46、β48、β86、β68。这些值在通过CAV方式进行记录的情况下的记录功率控制中有用。关于CAV方式的记录,在第2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 
(第2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图3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记录速度和记录功率的控制方法、即在BD中用于用6倍速进行记录的记录速度和记录功率的控制方法的一例。本实施方式的光盘适合于例如用4倍速(×4)、6倍速(×6)和8倍速(×8)进行的记录。示出使用该光盘,控制基于×6CAV的记录速度和记录功率的方法。图3中,三个曲线图的横轴表示从光盘的内周(24mm)到外周(58mm)的范围的半径位置[mm]。图中,上面的曲线图的纵轴表示记录速度,中央的曲线图的纵轴表示记录功率,下面的曲线图的纵轴表示β和调制度。 
如图3的上面的曲线图所示,内周的记录速度是×4,从内周到半径Amm用CAV方式进行记录,从Amm到外周用×6CLV方式进行记录。当在内周按照×4的记录速度,以恒定的旋转速度持续旋转BD的情况下,随着半径位置变大,记录速度比×4快。记录速度达到×6的半径位置为Amm。 
并且,如图3的上面的曲线图所示,将光盘从内周到外周的区域分成位于内周侧的ZONE0和位于外周侧的ZONE1。当记录时,在ZONE0中使用×4的记录条件参数,在ZONE1中使用×6的记录条件参数。ZONE0和ZONE1的边界期望设定在记录速度×4和×6之间,例如可以采用×5的记录速度的半径位置。 
图3的中央的曲线图示出用于记录的光束的记录功率。示出在内周(24mm)的半径位置,是×4的记录速度,例如用xmW的记录功率来进行记录。随着被记录的半径位置向外周侧移动,记录功率具有某种关系地上升,在半径位置Amm处为×6的记录速度,以ymW的记录功率来进行记录。从该半径位置Amm到外周,由于是通过×6CLV控制进行记录的区域,所以记录功率为恒定。由于该例子示出了理想的情况,所以在CAV记录控制区域中记录功率按照恒定的比例增加,在CLV记录控制方式区 域中记录功率为恒定。但是,不限于这样的控制,例如在进行了将β值作为指标的功率控制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光盘装置中的各种控制偏差和光盘中的每个半径位置的膜特性来改变最佳的记录功率。 
图3的下面的曲线图示出将β值作为指标一边控制记录功率一边进行记录,并再现所记录的信息而得到的β和调制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无论在哪个区域都按照60%的调制度来进行记录功率的控制,并记录信息。为了使调制度保持恒定,使用如下的情况:使β在记录条件参数和记录速度的关系中以恒定的关系变化。针对该β,按照每个记录速度来改变目标β,由此使所记录的区域的调制恒定,按照该方式来控制记录功率。 
这样,在被记录的记录介质的记录膜中,通过在整个面上按照以最佳记录状态记录的区域的调制度来进行记录功率控制,能够使记录质量最佳。其结果,能够按照使记录的功率范围最大的方式进行记录。 
使用了β值的记录功率控制目的是使调制度保持恒定来进行记录,本质上并不是要使β值为预定的。关于调制度,具有对记录功率变化迟钝的记录功率区域,有时很难进行使用了调制度的记录功率控制。相对于此,由于β是相对于记录功率变化非常敏感地变化的指标,所以对记录功率控制有用。用于最好地保证记录质量的记录功率控制的本质是按照使调制度为预定的来控制记录功率。 
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盘的PIC区域中记录有第1实施方式所说明的表1所示的记录条件参数。如前所述,光盘记录有以×4、×6和×8进行记录的记录条件。记录条件包含与记录功率相关的参数、即用于决定最佳的记录功率的参数、以及与记录波形相关的参数。在表2中,其中示出了与记录功率相关的参数的一部分。 
如前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光盘由于对应于以×4、×6和×8进行的记录,所以在PIC区域中,以用于求出以×4、×6和×8进行记录的记录功率的参数来进行记录,使得在以×4、×6和×8进行记录时能够获得最佳的记录功率。具体来讲,用于求出×4的记录功率的×4PIC包含Pw44和β44。同样地,用于求出×6的记录功率的×6PIC包含Pw66和β66。用于求出×8的记录功率的×8PIC包含Pw88和β88。各倍速的Pw**包含成为目标(推荐值) 的记录功率与各功率电平的比、目标调制度、功率调整时的系数等。这些值如前所述,用于决定其记录速度下的记录功率。因此,以×6进行记录的最佳记录功率实际上需要用×6进行尝试写入。并且,例如使用Pw66和β66不能求出用于以×4进行记录的记录功率。 
本实施方式的光盘也是,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除了上述的记录条件以外,例如还将使用用于求出×6的记录功率的×6PIC所包含的Pw66和Pw44来决定×4的记录功率所使用的β64记录为×6PIC。使用Pw66和β66来决定×4的记录功率的方法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具体如下所述。 
步骤1 
首先,在内周的功率校准区域中,使用×6PIC以×4的记录速度来进行测试记录。具体来讲,使用×6PIC,在多个步骤中使激光的记录功率变化,以×4的记录速度记录预定的信息(测试记录图形)。 
步骤2 
再现被测试记录的区域,根据式(1)从所获得的RF信号中求出在使用了各记录功率的情况下所获得的RF信号的β值。求出获得了与记录在光盘中的β64一致的β值的RF信号的记录功率PP。在没有与β64一致的β值的情况下,利用插值或者近似,从使用了各记录功率的情况下所获得的RF信号的β值中求出记录功率PP。由此所求出的记录功率PP是使用×6PIC进行×4记录的情况下的最佳的记录功率。 
步骤3 
记录功率PP乘以预先作为记录条件来记录的Pw66与Pw44的比(Pw66/Pw44)。由此,能够求出以×6的记录速度进行记录的情况下的最佳记录功率。β64在使用×6PIC以×4的记录速度进行了记录的情况下和以×6的记录速度进行了记录的情况下,优选决定为使所记录的区域的调制度相同。由此,用×4的记录速度进行尝试写入,能够决定×6记录中的最佳的记录功率。 
如上所述,从光盘所使用的聚碳酸酯的耐久性的观点来看,最好不用10000转/分以上的速度来旋转光盘。因此,在BD的情况下,在设于内周的功率校准区域中,不能决定用×6CLV方式的记录速度进行尝试写入的记录功率的条件。 
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功率校准区域中,按照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过程,用×4的记录速度来进行测试记录,由此能够决定×6的记录中的最佳的记录功率。该记录功率的决定由于使用保证了质量的内周侧的功率校准区域,所以能够高精度地决定记录功率。因此,能够保证使用这样决定的记录功率所进行的记录的质量。 
接着,说明CAV记录中的记录功率的决定和控制方法。其使用表2所示的β46、β48、β68、β84、β86。 
如图3的下面的曲线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内周到外周的整个区域,按照调制度为60%进行记录功率的控制。因此,如上所述,使用β进行记录功率的控制。 
图3的下面的曲线图中的β值XX相当于β46,YY相当于β64。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4的记录条件参数,在到×5的记录速度之前通过CAV方式对ZONE0的区域进行记录。在ZONE1区域,使用×6的记录条件参数,从×5的记录速度到×6的记录速度为止,通过CAV方式进行记录,×6的记录速度以后通过CLV方式进行记录。 
该情况下,需要在内周的功率校准区域求出的记录功率是×4的记录速度中的×4的记录条件的记录功率SS1和×4记录速度中的×6的记录条件的记录功率SS2。 
在ZONE0区域的记录开始位置、即内周(半径位置24mm),×4的记录速度下的记录功率是SS1。SS1按照β44来调整记录功率。即,使用作为×4的PIC的Pw44和β44来决定记录功率。 
从ZONE0区域的开始位置以后到记录结束位置之前,使用×4的记录速度的β44和×6的记录速度的β46(XX%),例如按照将成为目标的β直线近似为半径位置的函数、使β是该近似直线上的值的方式来一边控制记录功率一边进行记录。具体来讲,例如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或预定的半径位置中的间隔来中断记录,测定所记录的区域的β。将所测定的β与通过直线近似而从半径位置求出的目标β之间的差变换为记录功率的差,一边更新记录功率一边进行记录。在本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该成为目标的β根据记录速度例如呈线性变化。 
同样,在ZONE1区域的记录开始位置,使用如上所述用×6的记录条 件按照×4求出的记录功率。从ZONE1区域的开始位置以后到Amm之前,使用β64(YY%)和β66,例如按照将成为目标的β直线近似为半径位置的函数、使β是该近似直线上的值的方式来一边控制记录功率一边进行记录。具体来讲,例如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或预定的半径位置中的间隔来中断记录,测定所记录的区域的β。将所测定的β与通过直线近似而从半径位置求出的目标β之间的差变换为记录功率的差,一边更新记录功率一边进行记录。在本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该成为目标的β根据记录速度例如呈线性变化。 
在从ZONE1区域的半径Amm到外周侧的区域中,通过CLV方式进行记录。因此,不利用β的直线近似来进行记录功率控制,而一边进行将β66作为目标β的记录功率控制一边进行记录。 
通过进行这样的记录功率控制,在光盘的整个区域中,能够进行调制度恒定的记录,能够使记录质量保持恒定。 
另外,β伴随着记录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理由是因为:根据记录时钟,即使与记录速度成比例地改变记录波形,记录脉冲宽度、记录波形的上升沿和下降沿的定时以及边缘形状也不会与记录速度成比例地变化。因此,当进行β不变化的记录功率控制时,进行调制度变化的记录,不能使记录质量保持恒定。图4与图3同样,示出在通过×6PCAV来进行记录的情况下,按照β恒定的方式来控制记录功率时的调制度的变化。如图4的下面的曲线图所示,尤其在按照CAV方式的记录区域中,如果按照例如将β恒定为5%的方式来控制记录功率,则不能够实现调制度恒定的记录。因此记录质量有可能显著劣化。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β64用于使用×6的记录条件,以×4的记录速度求出最适于×6记录的记录功率。并且,也用于在通过CAV方式进行记录的情况下,伴随着记录速度的变化来控制记录功率。β46也用于在通过CAV方式进行记录的情况下,伴随着记录速度的变化来控制记录功率。 
因此,通过事先在光盘上记录β64和β46,在保证了内周质量的功率校准区域中,通过用×4的记录速度进行尝试写入,能够决定最适合×6的记录的记录功率。并且,也能决定通过CAV方式进行记录的情况下的最佳的记录功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对基于×6PCAV的记录速度和记录功率进行控制的方法,但由于光盘适合于×8,所以能够以×8进行记录。因此,如表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盘也可以进一步记录用于使用×8的PIC以×4的记录速度求出记录功率的参数β84。由此,用×4的记录速度进行尝试写入,能够决定×8的记录中最佳的记录功率。具体的过程如下所述。 
步骤1 
首先,在内周的功率校准区域中,使用×8PIC以×4的记录速度来进行测试记录。具体来讲,使用×8PIC在多个步骤中使激光的记录功率变化,以×4的记录速度记录预定的信息。 
步骤2 
再现被测试记录的区域,根据式(1)从所获得的RF信号中求出在使用了各记录功率的情况下所获得的RF信号的β值。求出获得了与记录在光盘中的β84一致的β值的RF信号的记录功率PP。在没有与β84一致的β值的情况下,利用插值或者近似,从使用了各记录功率的情况下所获得的RF信号的β值中求出记录功率PP。由此所求出的记录功率PP是使用×8PIC进行×4记录的情况下的最佳的记录功率。 
步骤3 
记录功率PP乘以预先作为记录条件来记录的Pw88与Pw44的比(Pw88/Pw44)。由此,能够求出以×8的记录速度进行记录的情况下的最佳记录功率。β84在使用×8PIC以×4的记录速度进行了记录的情况下和以×8的记录速度进行了记录的情况下,优选决定为使所记录的区域的调制度相同。由此,用×4的记录速度进行尝试写入,能够决定×8记录中的最佳的记录功率。 
并且,β48、β68、β84、β86特别在实施×8PCAV等CAV记录时是有用的记录参数。 
图5示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进行×8PCAV记录时的记录速度和记录功率的控制方法的一例。与图4同样,三个曲线图的横轴表示从光盘的内周(24mm)到外周(58mm)的范围的半径位置[mm]。图中,上面的曲线图的纵轴表示记录速度,中央的曲线图的纵轴表示记录功率,下面的曲线图的纵轴表示β和调制度。 
在该例子中,将光盘从内周到外周的区域分成位于内周侧的ZONE0、位于外周侧的ZONE2和夹在ZONE0和ZONE2之间的ZONE1。ZONE0、ZONE1和ZONE2分别使用×4的记录条件、×6的记录条件和×8的记录条件。半径位置Bmm表示切换为×8的记录速度的半径位置。并且,半径Amm表示切换为×6的记录速度的半径位置。如图5的下面的曲线图所示,β84相当于ZZ%,是用于以×4的记录速度来求出×8的记录速度的记录条件的记录参数。记录功率的控制方法由于与参照图2所说明的过程相同,所以在这里省略说明。 
β48用于计算在×4的记录速度的记录条件下按照到×8的记录速度为止进行记录的情况下的目标β。β68用于计算在×6的记录速度的记录条件下按照到×8的记录速度为止进行记录的情况下的目标β。并且,β86用于计算在×8的记录速度的记录条件下按照到×6的记录速度为止进行记录的情况下的目标β。如参照图4所说明的那样,成为目标的β被直线近似为半径位置的函数。但是,也可以将β近似为记录速度的函数。在该情况下,β与记录速度的平方根成比例,能够直线近似。 
另外,在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将光盘的记录区域分为多个ZONE,按照每个ZONE来决定记录速度的记录条件,但是,该配置没有特别限定。ZONE数既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也可以不使用多个记录条件而只使用一个记录条件对整个面进行记录。例如,在×6PCAV记录中,也可以使用×4的记录条件,按照从×5的记录速度到×6的记录速度来进行记录。只要能够使记录质量在预定以上,怎样决定ZONE数和该ZONE使用哪个记录速度的记录条件都可以。 
并且,在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在通过CLV来控制记录速度的区域中,使成为目标的β恒定。但是,考虑光盘的膜特性,与CAV控制方式同样,也可以使成为目标的β变化。 
并且,各记录速度中的记录条件不仅限于PIC等预先记录在光盘中的记录参数。光盘装置也可以按照每个光盘预先保持其记录参数,并将该记录参数用作记录条件参数。 
并且,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光盘适合于×4、×6和×8的记录。但是,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光盘也可以适合于2倍速的记录。在该情况下,作 为×2PIC还可以预先记录Pw22、β22、β24、β26、β42、β62。 
并且,光盘也可以适合×2、×4、×6、×8和×10的记录。在该情况下,优选在光盘的PIC区域记录以下表3所示的数据。由此,例如在保证了质量的内周的功率校准区域中,按照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过程,以×4的记录速度进行测试记录,使用β64、β84、β10_4的值,能够决定×6、×8和×10的记录中的最佳的记录功率。 
【表3】 
  记录速度 ×2   ×4   ×6   ×8   ×10
  ×2  PIC Pw22,β22   β24   β26   β28   β2_10
  ×4  PIC β42   Pw44,β44   β46   β48   β4_10
  ×6  PIC β62   β64   Pw66,β66   β68   β6_10
  ×8  PIC β82   β84   β86   Pw88,β88   β8_10
  ×10  PIC β10,2   β10_4   β10_6   β10_8   Pw10_10,  β10_10
并且,在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将β作为记录条件来进行了记录,但也可以替换β或者与β一起将在以下的第4实施方式中说明的ρ、Pind、κ、n、εe、εbw记录在光盘的PIC区域和OPA区域中。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对使用各记录速度中的各记录条件来进行最佳的记录功率控制的光盘装置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光盘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框图。在图6中,光盘装置具有光学头131、电动机132、伺服电路133、轨道地址再现电路134、CPU 135、数据记录再现电路136以及激光驱动电路137,对光盘100进行信息记录。 
光盘100如参照图16所说明的那样,具有用于记录数据的轨道,按照轨道上的地址格式来记录地址值。轨道按蛇行方式形成,根据蛇行的频率或相位调制来记录地址值。并且,具有参照图1所说明的那样的轨道构造,导入区域120包含记录了表1等的记录条件参数的PIC区域121和用于尝试写入的PCA(OPC)区域122。 
光学头131向光盘100照射光束,一边扫描轨道一边检测来自光盘100的反射光量,并输出电信号。 
电动机132按照所指定的转速来旋转光盘100。 
伺服电路133从电信号中提取与光束对轨道的聚光状态对应的伺服错误信号,使用伺服错误信号来进行聚焦伺服控制和寻轨伺服控制,使得光学头131在轨道中的光束的聚光状态、轨道的扫描状态为最佳状态。并且,将照射光束的光盘100上的半径位置和电动机132的转速控制为最佳。 
轨道地址再现电路134从电信号中提取与光盘100的轨道的蛇行对应的摆动信号,根据摆动信号来解调预先记录在轨道上的地址值。并且,也进行轨道上的块单位和子块单位的同步位置的检测。 
CPU 135获得轨道地址再现电路134所解调的地址值,对伺服电路133进行指示,检索对数据进行记录和再现的块,在检测到的块位置对数据记录再现电路136发出记录动作、再现动作的指令。 
数据记录再现电路136在从CPU 135接收到数据记录的指示时,对记录数据实施纠错编码的附加、依照预定格式的数据地址的附加、数据调制处理,生成记录信号,根据轨道地址再现电路134所检测出的同步位置的定时,使用激光驱动电路137控制光学头131的光束的强度,使得在轨道上记录与记录信号对应的标记,由此对所指定的块进行数据记录。 
在从CPU 135接收到数据再现指示的情况下,根据轨道地址再现电路134所检测的同步位置的定时,在所指定的块中,从电信号中提取与记录在光盘100的轨道上的标记对应的数据信号,根据数据信号进行与上述记录动作的数据调制相对应的数据解调,进而进行纠错处理,输出再现数据。 
并且,数据记录再现电路136具有从再现信号中检测调制度或β的电路,在求取上述实施方式的记录条件的情况下,从再现信号中检测调制度或β,并将其检测结果输出给CPU 135。 
激光驱动电路137根据从数据记录再现电路136输出的激光发光波形图形,控制光学头131的激光发光动作。 
接着,按照在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过程,对求取记录条件、特别是最佳的记录功率的情况下的光盘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预先记录在光盘100中的记录条件进行再现。具体来讲,CPU 135对伺服电路133进行指示,将光学头131移动到PIC区域121,使用数据记录再现电路136再现包含了记录条件的PIC信息。进而,将光学头131移动到PCA区域122,在将电动机132的转速设定为预定值之后,使用数据记录再现电路136和激光驱动电路137,使用预定的记录条件将预定的记录图形按照不同的记录功率记录到PCA区域122中。使用数据记录再现电路136分别再现按照各记录功率所记录的图形,分别检测调制度和β。如第1实施方式所说明的那样,CPU 135根据检测结果计算与成为目标的β值对应的记录功率。更具体的过程例如在专利文件2中记载。 
这样,光盘装置如第1实施方式所说明的那样,使用内周的转速的上限以上的记录速度的记录条件,在内周侧的测试记录区域中,以在内周能够记录的记录速度进行尝试写入。从尝试写入中检测调制度和β,根据所检测的调制度和β以及预先记录在PIC中的记录条件,可以求出能在内周记录的记录速度下的最佳记录功率和内周的转速上限以上的记录速度下的最佳记录功率。具体来讲,例如如第1实施方式所说明的那样,使用×6的记录速度的记录条件以×4的记录速度进行尝试写入,使用记录条件参数β64,使用×6的记录速度的记录条件能够求出×4的最佳记录功率和×6的最佳记录功率。关于其他的记录速度也使用同样的动作过程,由此能够求出所期望的记录速度的记录条件中的最佳的记录功率。 
并且,如第2实施方式所说明的那样,在通过CAV方式控制记录速度的情况下,根据预先记录在PIC中的记录条件,按照半径位置一边改变目标β一边进行记录功率控制。通过进行这样的记录功率控制,在光盘整个面中,能够使调制度恒定地进行记录,能够良好地保证记录质量。具体来讲,例如在×6PCAV记录控制中,使用预先记录在PIC中的记录条件β64和β66,按照半径位置一边改变目标β一边控制记录功率,由此能够进行调制度恒定的记录。关于其他记录速度也使用同样的动作过程,由此在CAV方式的控制中能够求出最佳的记录功率。 
(第4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光盘的轨道构造。如图7A所示,光盘150具有形成为螺旋状或同心圆状的多个槽状轨道151,通过在轨道151的记录面上照射光束,形成标记和标记与标记 之间的空间,由此来记录用户数据。如图7B所示,光盘150的轨道151具有位于最内周侧的控制信息记录区域152、位于其外周侧的测试记录区域153、以及位于其外周侧的用户数据记录区域154。控制信息记录区域152、测试记录区域153以及用户数据记录区域154分别与图1的PIC区域121、PCA(OPC)区域122和用户区域130对应。 
控制信息记录区域152记录有与记录功率相关的参数和与记录波形相关的参数。这些值被预先记录在光盘中。 
本实施方式的光盘对应×2、×4和×6的记录速度,能够以×2、×4和×6的记录速度来记录数据。表4示出记录在控制信息记录区域152中的控制信息的一例。控制信息包含与记录波形(具体来讲是脉冲位置)相关的参数和与记录功率相关的参数。如表4所示,×2记录时的脉冲位置参数1001和记录功率参数1004、×4记录时的脉冲位置参数1002和记录功率参数1008、×6记录时的脉冲位置参数1003和记录功率参数1012被记载为光盘制造商的推荐值。 
除此之外,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还记录有使用×2记录时的脉冲位置参数1001以×4进行记录的情况下的记录功率参数1004和以×6进行记录的情况下的记录功率参数1010。并且还记录有使用×4记录时的脉冲位置参数1002以×2进行记录的情况下的记录功率参数1005和以×6进行记录的情况下的记录功率参数1011。同样还记录有使用×6记录时的脉冲位置参数1003以×2进行记录的情况下的记录功率参数1006和以×4进行记录的情况下的记录功率参数1009。 
【表4】 
Figure 354223DEST_PATH_G65841939150138000D000061
图8是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光盘装置的构造的框图。图8所示的光盘装置具有光学头202、再现部204、解调/ECC电路206、记 录功率决定部208、记录功率设定部210、激光驱动电路212以及记录数据生成部214。 
光学头202包含激光光源,通过向光盘150的轨道151照射光束来进行数据记录。并且,通过向光盘照射光束,检测与记录在轨道上的标记和空间对应的具有强度变化的反射光,生成RF信号(再现信号)203。RF信号203被输入到再现部204中。 
再现部204如图9所示,包含前置放大器221、抽样保持电路222、AD变换器223、运算器224和二值化数据生成部225。RF信号203被输入到二值化数据生成部225中进行二值化。进行了二值化的RF信号205被输入到解调/ECC电路206中,在解调/ECC电路206中进行解码,实施纠错,提取出用户数据。 
另一方面,输入到前置放大器221中的PF信号203为了决定光束的记录功率,实施各种处理。关于这些处理,以下进行说明。 
图10示出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记录时从光学头202输出的光束波形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用标记边缘记录方式来记录Run LengthLimited(1,7)调制方式的数据。在该情况下,从最短的2T到最长的8T,按照每基准周期T增加,即存在从2T到8T的7种标记和空间。另外,记录方式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的记录方式。在图10中,其中示出了用于形成2T、3T、4T的标记的光束的波形。 
如图10所示,光束的照射功率电平、即记录功率的参数具有峰值功率(Pw)、偏置功率(特别是在追记型的情况下也称为空间功率(Ps)、在改写型的情况下也称为消除功率(Pe)。在图10中作为Pe来例示。)、谷值功率(Pbw)。作为与脉冲位置相关的参数,有Ttop、dTtop、Tmp、dTe。2T标记的记录用一个脉冲进行,3T标记的记录用两个脉冲进行。以下,标记长度每增长T,脉冲数就增加一个。本发明由于涉及记录功率的决定,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说明记录功率的决定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中,峰值功率(Pw)、偏置功率(Pe)、谷值功率(Pbw)对所有标记都是共用的,Tmp也对所有标记都是共用的。Ttop、dTtop、dTe假设能够按照2T、3T、4T以上的分类来进行设定,但分类方法也可以不限于此。并且,用于决定光波形的参数也可以不限于本实施方式。 
表5和表6示出了脉冲位置参数和记录功率参数的一例,如表4所示,示出了在以×4的记录速度进行记录的情况下所使用的脉冲位置参数1002和记录功率参数1008。这里,ρ1201和Pind1202的积相当于Pw的照射功率,Pw和εe的积相当于Pe的照射功率,Pw和εbw的积相当于Pbw的照射功率。 
【表5】 
Figure G2008800112550D00291
【表6】 
Figure G2008800112550D00292
在理想的记录状态下,例如在进行×4的CLV记录时,通过在记录数据生成部214中设定脉冲位置参数值1002,在记录功率设定部210中设定记录功率参数值1008,作为激光驱动电路212的输出213能够照射图10所示的光调制波形。 
同样地,例如在进行内周×4、外周×6的CAV记录时,在内周,在记录数据生成部214中设定脉冲位置参数值1002,在记录功率设定部210中设定记录功率参数值1008。在外周,在记录数据生成部214中设定脉冲位置参数值1003,在记录功率设定部210中设定记录功率参数值1012。由于伴随着从内周到外周的移动线速度变快,所以例如在预定的定时,在 记录数据生成部214中设定在1002和1003之间对脉冲位置参数值进行了线性插值所得到的值,在预定的定时,在记录功率设定部210中设定在1008和1012之间对记录功率值进行了线性插值所得到的值。 
然而,实际上光盘和光盘装置存在个体差异,有时即使使用记录在光盘中的脉冲位置参数和记录功率参数,要记录的信号和要再现的信号的质量也会下降。因此,进行测试记录,进行最适合各个光盘和光盘装置的记录功率的决定。以下,说明该过程。 
光盘150被安装在光盘装置中时,在光盘类型的识别和旋转控制等预定动作结束之后,光学头202向控制信息记录区域302移动,获取后述的决定记录功率所需的控制信息等。然后,为了设定最佳记录功率,向测试记录区域153移动。 
在决定记录功率时,首先利用记录功率设定部210在激光驱动电路212中设定峰值功率、偏置功率和谷值功率。接着,从记录数据生成部214向激光驱动电路212发送用于从预定位置开始连续记录一圈轨道的信号215。 
要记录的信号例如是连续8T标记和8T空间的信号。如图11所示,在1圈中,例如按照A、B、C、D、E、F、G、H这8个条件改变记录功率来进行记录。此时,峰值功率、偏置功率、谷值功率的比是恒定的。在一圈轨道中,通过反复进行多次4个条件,能够吸收光盘101的周方向的倾斜偏差。 
另外,要记录的信号中只要包含多个连续8T标记和8T空间的信号,也可以包含同步信号和地址信号等。并且,在Run Length Limited(1,7)调制方式以外的调制方式的情况下,记录如下的信号,该信号包含连续该方式中的最长标记和最长空间的信号。另外,只要记录单一周期信号时的再现振幅与记录最长标记和最长空间的信号时的振幅大致相同,则可以是任意的单一周期的信号。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峰值功率、偏置功率、谷值功率的比是恒定的,但也可以独立决定峰值功率、偏置功率和谷值功率。例如,在决定峰值功率时,可以独立地决定各个功率,使偏置功率和谷值功率恒定。 
在记录结束时,光学头202的激光光源按照再现功率进行发光,再现 刚才进行了记录的轨道,将根据光盘150上有无记录标记来改变强弱的信号203作为RF信号输入到再现部204中。在再现部204中,由前置放大器221放大信号203,由抽样保持电路222保持8T信号的峰值和谷值。A/D变换器223将峰值和谷值变换为数字值,由运算器224例如计算8T信号的调制度。与调制度相关的信号207被输入到记录功率决定部208中。调制度如图12所示,根据峰值1601和谷值1602定义为调制度=(1601-1602)/1601。另外,图12为了容易明白,在前置放大器221的输出信号波形中示出了RF信号的峰值1601和谷值1602。调制度按照A、B、C、D、E、F、G、H的记录功率来求出。 
记录功率决定部208根据A、B、C、D、E、F、G、H的调制度来决定最佳记录功率。图13A是绘制了各记录功率与各记录功率的调制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3B是绘制了各记录功率与各记录功率的平方和各记录功率的调制度的积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3C是绘制了各记录功率与各记录功率的立方和各记录功率的调制度的积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记录功率决定部208对图13B中的各点排列的直线性和图13C中的各点排列的直线性进行比较,在直线性更高的图13B中,计算记录功率的平方与调制度的积为0的记录功率P500。接着,将所计算出的记录功率P500与记录在光盘150中的预定常数的运算结果作为信号209设定在记录功率设定部110中。 
直线性的判定例如能够通过如下的方式进行:分别计算连接图13B中的A和B的直线的斜率与连接G和H的直线的斜率之比、以及连接图13C中的A和B的直线的斜率与连接G和H的直线的斜率之比,选择比接近1的一方。直线性的判定方法不限于此,只要是能够比较直线性的方法,可以使用任意方法。 
在BD中,Pind、ρ、κ被记录在控制信息记录区域等预定区域中,ρ和Pind的积是光盘制造商推荐的记录用户数据时的记录功率Pwo。光盘制造商紧接着Pwo的决定之后决定Pind,在Pind的0.9倍~1.1倍的记录功率的范围内,通过记录8T信号来获取调制度。 
图14是绘制了各记录功率与各记录功率的调制度和对应的记录功率的积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通过用直线近似各绘制点,计算出记录功率与 调制度的积为0的记录功率Pthr,决定Pthr与κ的积为Pind的κ。 
这里,通过本实施方式的测试记录和直线性的判定,在选择了图13B的特性时,记录功率决定部208计算图13B中的、记录功率的平方与调制度的积为0的记录功率P500。在记录功率设定部110中设定表示根据式(3)求出的记录功率Pw1的信号209来作为记录用户数据的记录功率。 
Pw1=P500×(-1/κ+2)×ρ      ……(3) 
在直线性的判定中,在选择了图13C的特性的情况下,记录功率决定部208计算图13C中的、记录功率的立方与调制度的积为0的记录功率P600。在记录功率设定部110中设定表示根据式(4)求出的记录功率Pw1的信号209来作为记录用户数据的记录功率。 
Pw1=P600×(3κ-2)/(2κ-1)×ρ……(4) 
表7是这样根据测试记录而计算出的记录功率值。例如,1705是使用×4的脉冲位置参数值1002以×4的记录速度进行测试记录而计算出的×4的记录用的记录功率值。该值在记录结束之后可以记录到光盘中,也可以存储到光盘装置中。通过将利用测试记录所求出的记录功率存储到光盘或光盘装置的预定区域,能够按照适当的记录功率来进行记录,而不用在下次进行测试记录。 
这样根据测试记录求出的记录功率是反映光盘或光盘装置的独立特性而决定的,所以是最适合该光盘和光盘装置的记录功率,通过使用所决定的记录功率来进行数据的记录,能够保证记录在光盘上的信息的记录质量。 
【表7】 
Figure G2008800112550D00321
接下来,对使用×6的记录速度来记录外周时的记录功率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用×4的记录速度能够进行光盘的整个区域的CLV记录。如在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那样,由于光盘150 只在内周存在保证了质量的测试记录区域153,所以不能用×6的线速度来进行测试记录。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式(5)计算:如表7所示那样,用×4的记录速度进行测试记录,根据记录结果所决定的记录功率1705;以及如表4所示那样,使用存储在光盘或信息记录装置的存储器中的记录功率1008、1012,用×6记录用户数据时的记录功率1709。 
这里,记录功率1705被记录在光盘150中或者被存储在光盘装置中,是根据使用介质制造商所推荐的×4的脉冲位置参数值1002、以×4的记录速度进行了测试记录所得的结果,通过上述方法求出的记录功率。并且,记录功率1008是使用介质制造商所指定的×4的脉冲位置参数值1002、以×4的线速度进行记录时介质制造商指定的记录功率。并且,记录功率1012是使用介质制造商所指定的×6的脉冲位置参数值1003、以×6的记录速度进行记录时介质制造商指定的记录功率。 
1709=1012×(1705/1008)……(5) 
式(5)求出在×4的记录速度中用户进行记录时的记录状态与在×4的记录速度中介质制造商进行记录时的记录状态之比,并将其反映到在×6的记录速度中介质制造商进行记录时的记录状态上,由此来估计在×6的记录速度中用户进行记录时的记录功率。由此,即使在因例如透镜上附着尘埃或制造精度等而使光盘特性具有偏差、需要用比平常强的功率进行记录等情况下,也通过用×4的记录速度进行测试记录,利用式(5)的关系来求出×6的记录速度下的记录功率,即使不进行×6的测试记录也能获得最佳的记录功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4的记录速度设为可以进行CLV记录的上限线速度,在CAV记录中,将×6设为外周的记录速度,但是,记录速度的组合不限于此。只要将作为使用大致相同的脉冲位置参数以实际能够进行测试记录的记录速度进行测试记录的结果的记录功率与相同记录速度下的已知记录功率之比,乘以进行用户数据的记录的记录速度中的已知记录功率,可以应用其他任意的记录速度的组合。 
也就是说,只要将第1脉冲位置参数值、使用第1脉冲位置参数值以第1记录速度记录数据时的第1记录功率值、第2脉冲位置参数值、使用第2脉冲位置参数值以比第1记录速度慢的第2记录速度记录数据时的第 2记录功率值记录到光盘中或者存储到光盘装置中即可。在该情况下,根据第1记录功率值和第2记录功率值以及使用第2脉冲位置参数值以第2记录速度进行了测试记录时的第2记录功率,能够运算出以第1记录速度记录数据时的第1记录功率。由此,即使实际不以第1记录速度进行测试记录,也能准确地估计出以第1记录速度记录数据时的第1记录功率。 
或者,也可以根据式(6)计算出以×6记录用户数据时的记录功率1709。为了用式(6)计算记录功率1709,使用以×4进行了测试记录时的记录功率1706以及记录在光盘中或者存储在光盘装置中的记录功率1009、1012。这里,记录功率1706被记录在光盘150中或者被存储在光盘装置中,是根据使用介质制造商所推荐的×6的脉冲位置参数值1003、以×4的记录速度进行了测试记录所得的结果,通过上述方法求出的记录功率。 
并且,记录功率1009是使用介质制造商所指定的×6的脉冲位置参数值1003、以×4的线速度进行记录时介质制造商指定的记录功率。记录功率1012是使用介质制造商所指定的×6的脉冲位置参数值1003、以×6的记录速度进行记录时介质制造商指定的记录功率。 
1709=1012×(1706/1009)……(6) 
式(6)求出在×4的记录速度中用户进行记录时的记录状态与在×4的记录速度中介质制造商进行记录时的记录状态之比,并将其反映到在×6的记录速度中介质制造商进行记录时的记录状态上,由此来估计在×6的记录速度中用户进行记录时的记录功率。由此,即使在例如透镜上附着尘埃等情况下,也能通过用×4的记录速度进行测试记录来适当地求出×6的线速度下的记录功率。 
在该例子中,将×4的记录速度设为可以进行CLV记录的上限线速度,在CAV记录中,将×6设为外周的记录速度,但是,记录速度的组合不限于此。只要将作为使用大致相同的脉冲位置参数以实际能够进行测试记录的记录速度进行测试记录的结果的记录功率与相同记录速度下的已知记录功率之比,乘以进行用户数据的记录的记录速度中的已知记录功率,可以应用其他任意的记录速度的组合。 
也就是说,只要将第1脉冲位置参数值、使用第1脉冲位置参数值以第1记录速度记录数据时的第1记录功率值、使用第1脉冲位置参数值以 比第1记录速度慢的第2记录速度记录数据时的第2记录功率值记录到光盘中或者存储到光盘装置中即可。在该情况下,根据第1记录功率值和第2记录功率值以及使用上述第1脉冲位置参数值以第2记录速度进行了测试记录时的第2记录功率,能够运算出以第1记录速度记录数据时的第1记录功率。由此,即使实际不以第1记录速度进行测试记录,也能准确地估计出以第1记录速度记录数据时的第1记录功率。 
并且,也可以根据式(7)计算出以×6记录用户数据时的记录功率1709。为了用式(7)计算记录功率1709,使用以×2进行了测试记录时的记录功率1703以及以×4进行了测试记录时的记录功率1706。这里,记录功率1703、1706被记录在光盘150中或者被存储在光盘装置中,是根据使用介质制造商所推荐的×6的脉冲位置参数值1003、以×2的记录速度和×4的记录速度进行了测试记录所得的结果,通过上述方法分别求出的记录功率。在式(7)中,为了使记录速度一般化,将×4的记录速度设为V4,将×6的记录速度设为V6(V6>V4)。记录速度例如用线速度来表示。 
1709 = ( 1706 × 1706 / 1703 ) × ( V 6 × V 2 ) / V 4 · · · · · · ( 7 )
式(7)假定所需要的记录功率与线速度比的平方根成比例地增加,根据在×2的记录速度中用户进行记录的记录状态和在×4的记录速度中用户进行记录时的记录状态来算出比例系数,使用该比例系数估计在×6的记录速度中用户进行记录时的记录功率。 
在该例子中,使用式(7)来计算记录功率,但只要是根据以实际能够进行测试记录的多个记录速度进行测试记录的结果,来计算进行用户数据的记录的记录速度中的记录功率,可以应用其他的运算式。 
并且,将×4的记录速度设为可以进行CLV记录的上限线速度,在CAV记录中,将×6设为外周的记录速度,但是,记录速度的组合不限于此。只要根据使用大致相同的脉冲位置参数以实际能够进行测试记录的多个记录速度进行测试记录的结果,来计算进行用户数据的记录的记录速度中的记录功率,可以应用其他任意的记录速度的组合。 
在使用该计算方法的情况下,只要仅将以第1记录速度记录数据时的第1脉冲位置参数值记录到光盘中或者存储到光盘装置中即可。在该情况下,根据使用第1脉冲位置参数值以比第1记录速度慢的第2记录速度进 行了测试记录时的第2记录功率和使用第1脉冲位置参数值以比第2记录速度慢的第3记录速度进行了测试记录时的第3记录功率,能够运算出以第1记录速度记录数据时的第1记录功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进行测试记录来决定记录功率时,在多个记录功率与多个记录功率的平方和各功率的调制度的积之间的第一相关、和多个记录功率与所述多个记录功率的立方和各功率的调制度的积之间的第二相关中,根据直线性高的相关来计算出第1记录功率。但是,根据光盘的构造和记录膜的特性的差异,在用2或3以外的幂数时直线性好的情况下,幂数可以是2或3以外的整数或实数。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判断了使用两个不同的幂数所表示的相关的直线性,但直线性的判断也可以对三个以上的幂数进行,也可以根据记录功率与调制度和记录功率的平方、2.5次方、立方之间的相关来判定直线性。 
另外,也可以将直线性最高的n值记录在光盘的预定区域中。通过预先存储在预定区域中,在再次决定记录功率时,通过使用所存储的n值,能够省略进行直线性判定的处理,能够快速地决定记录功率。 
并且,也可以将直线性最高的n值存储在信息记录装置的存储器中。在存在多个制造公司的光盘或者在同一制造公司中存在多个批次的光盘的情况下,信息记录装置通过具有同一光盘或同一批次的识别单元,在下一次决定相同光盘或者同一批次光盘的记录功率时,通过使用存储器所存储的n值,能够省略进行直线性判定的处理,能够快速地决定记录功率。 
另外,在上述第4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0示出了记录波形的一例,但本发明能够应用的波形不限于此。以下对本发明能够应用的记录波形简单地进行补充。 
对光盘的记录通过如下方式进行:根据预定的调制规则,对要记录的数据(源数据)进行调制,生成多个记录调制编码,照射脉冲状的光束,形成具有分别与上述多个记录调制编码对应的长度的多个记录标记和空间(记录标记和记录标记间的空间)。这里,关于根据哪种记录波形来发出脉冲状的光束,以下说明三个例子。为了方便说明,图18至图20中的任意一个都示出了最短标记为2T(T为基准时钟/调制的基准周期)的情 况,但最短标记的长度不限于2T。 
图18是示出了第1记录波形的图。该第1记录波形是多脉冲型的策略,即:包含多个脉冲(多脉冲),由多个脉冲中配置在前头的开始脉冲(宽度Ttop)、配置在最后的最终脉冲(宽度TLP)和配置在开始脉冲和最终脉冲间的中间脉冲(宽度TMP)构成。另外,作为与记录功率相关的参数,Pw表示记录功率,Pb表示谷值功率,Pc表示冷却功率,Ps(Pe)表示偏置功率(追记型:Ps是空间功率,改写型:Pe是消除功率)。 
用于记录最短标记(2T)的记录波形不包含最终脉冲和中间脉冲,用于记录次短标记(3T)的记录波形不包含中间脉冲。中间脉冲被用于记录第三短标记(4T)的记录波形所包含,每增加1T,中间脉冲的脉冲数也增加一个。该第1记录波形的一个特征在于:用于记录nT标记(n为自然数)的记录波形所包含的脉冲数为(n-1)个。 
这里虽然是各种参数,但也可以如下所述,根据记录标记和相邻的空间的长度来分类设定。 
首先,作为开始脉冲的上升沿位置的dTtop和作为宽度的Ttop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设定:例如将记录标记的长度分类为“2T”、“3T”、“4T以上”这三种,或者/进一步,将相邻的前面空间的长度分类为“2T”、“3T”、“4T”、“5T以上”这四种。 
并且,作为最终脉冲的宽度的TLP,例如通过将记录标记的长度分类为“3T”、“4T以上”这两种来进行设定。 
并且,作为设定冷却功率电平Pc的结束位置(设定偏置功率电平Ps或Pe的开始位置)的dTs,例如可以将记录标记的长度分类为“2T”、“3T”、“4T以上”这三种来进行设定。 
图19是示出了第2记录波形的图。该第2记录波形也是多脉冲型的策略。并且,用于记录最短标记(2T)和次短标记(3T)的记录波形不包含最终脉冲和中间脉冲,用于记录第3短标记(4T)和第4短标记(5T)的记录波形不包含中间脉冲。中间脉冲被用于记录第5短标记(6T)的记录波形所包含,每增加2T,中间脉冲的脉冲数也增加一个。该第2记录波形的一个特征在于:用于记录mT标记(m为自然数)的记录波形所包含的脉冲数为(m÷2)的商个。 
这里虽然是各种参数,但也可以如下所述,根据记录标记的长度来分类设定。 
首先,作为开始脉冲的上升沿位置的dTtop和作为宽度的Ttop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设定:例如将记录标记的长度分类为“2T”、“3T”、“4T,6T,8T”、“5T,7T,9T”这四种。 
并且,作为中间脉冲的上升沿位置的dTMP,例如可以通过将记录标记的长度分类为“6T,8T”、“7T,9T”这两种来进行设定。另外,例如在前者的分类中,可以与基准时钟位置一致,在后者的分类中,可以与基准时钟位置偏离T/2。 
并且,作为最终脉冲的上升沿位置的dTLP和作为宽度的TLP,例如可以通过将记录标记的长度分类为“4T,6T,8T”、“5T,7T,9T”这两种来进行设定。另外,关于dTLP,例如在前者的分类中,可以与基准时钟位置一致,在后者的分类中,可以与基准时钟位置偏离T/2。 
并且,作为设定冷却功率电平Pc的结束位置(设定偏置功率电平Ps或Pe的开始位置)的dTs,例如可以将记录标记的长度分类为“2T”、“3T”、“4T,6T,8T”、“5T,7T,9T”这四种来进行设定。 
图20是示出了第3记录波形的图。该第3记录波形与作为多脉冲型策略的第1和第2记录波形不同,设定记录功率Pw的脉冲间功率电平不降低到谷值功率Pb,形成为取一定的中间功率Pm的形状(沙堡(castle)脉冲策略)。由配置在前头的开始脉冲(宽度Ttop)、配置在最后的最终脉冲(宽度TLP)和配置在开始脉冲和最终脉冲间的中间脉冲构成。另外,作为与记录功率相关的参数,Pw表示记录功率,Pm表示中间功率,Pc表示冷却功率,Ps(Pe)表示偏置功率(追记型:Ps是空间功率,改写型:Pe是消除功率)。 
用于记录最短标记(2T)的记录波形不包含最终脉冲和中间脉冲,用于记录次短标记(3T)的记录波形不包含中间脉冲,最终脉冲和中间脉冲都被用于记录第三短标记(4T)以上的记录波形所包含。并且,(用于记录3T以上的记录标记的记录波形中的)开始脉冲的结束位置与中间脉冲的开始位置一致,(用于记录4T以上的记录标记的记录波形中的)中间脉冲的结束位置与最终脉冲的开始位置一致。 
另外,假设用其他看法来表现沙堡型策略,则为具有以下形状的记录波形。即,用于形成记录标记的记录脉冲由一个脉冲构成,是具有包含第一区间、第二区间和第三区间的形状的记录波形,所述第一区间从上述记录脉冲的开始位置设定第一功率电平(记录功率Pw),所述第二区间从上述第一区间的结束位置设定比上述第一功率电平低的第二功率电平(中间功率Pm),所述第三区间从上述第二区间的结束位置设定比上述第二功率电平高、并且与上述第一功率电平相同的功率电平(记录功率Pw)或比上述第一功率电平低的功率电平。在图20中,为了便于说明,使第一区间的功率电平与第三区间的功率电平一致,但也可以设定不同的电平。在先前的说明中,将设定了第一区间的功率电平的脉冲表现为开始脉冲,将设定了第二区间的功率电平的脉冲表现为中间脉冲,将设定了第三区间的功率电平的脉冲表现为最终脉冲,在以下的说明中,也使用先前说明(开始脉冲、中间脉冲、最终脉冲)的表现。 
这里虽然是各种参数,但也可以如下所述,根据记录标记和相邻的空间的长度来分类设定。 
首先,作为开始脉冲的上升沿位置的dTtop和作为宽度的Ttop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设定:例如将记录标记的长度分类为“2T”、“3T”、“4T以上”这三种,或者/进一步,例如将相邻的前面空间的长度分类为“2T”、“3T”、“4T以上”这三种。 
并且,作为最终脉冲的宽度的TLP,例如通过将记录标记的长度分类为“4T以上”这一种来进行设定(在包含最终脉冲的4T以上的所有脉冲中设定相同的宽度)。 
并且,作为设定冷却功率电平Pc的开始位置dTc,例如可以将记录标记的长度分类为“3T”、“4T”、“5T以上”这三种来进行设定。 
并且,作为设定冷却功率电平Pc的结束位置(设定偏置功率电平Ps或Pe的开始位置)的dTs,例如可以将记录标记的长度分类为“2T”、“3T”、“4T以上”这三种来进行设定。 
并且,设定各脉冲的各功率电平时的位置和宽度在第1~3记录波形的任意一个中,都可以将T/16调整为单位。 
这里,关于各记录波形和记录速度的关系,可以说第2记录波形比第 1记录波形更适合高速记录,第3记录波形比第2记录波形更适合高速记录。这是因为:第2记录波形的记录功率Pw的发光次数比第3记录波形多,第1记录波形的记录功率Pw的发光次数比第2记录波形多,也就是说,脉冲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所需的累积变多,对高速处理产生影响。考虑该点,在将记录条件保存到光盘上时,可以按如下方式进行。 
首先,在保存与记录速度:×1(标准的记录速度)对应的记录条件的情况下,例如必须保存与第1记录波形相关的参数,也可以选择保存与第2记录波形相关的参数。另外,在记录速度:×1的情况下,例如可以不应用第3记录波形。 
另外,在保存与记录速度:×2(标准的记录速度的2倍速)对应的记录条件的情况下,例如可以选择保存与第3记录波形相关的参数。除此之外或者代替它,例如可以选择保存与第1记录波形相关的参数,选择保存与第2记录波形相关的参数,同时必须保存与第1记录波形相关的参数和与第2记录波形相关的参数中的至少一方。×2这样的速度由于谈不上是高倍速(例如×4前后以及×4以上),所以没必要必须应用沙堡型。但是,如果为了比标准速度快而必须应用多脉冲型,则因光盘的特性和光盘与驱动器的相互性等,未必能够进行合适的记录。因此,如上所述,选择保存沙堡型,并且不问多脉冲型的哪一个(分别选择保存第1、2记录波形),必须保存其中一个,由此能够使光盘的制造和驱动器的设计保持自由度。 
并且,在保存与记录速度:×4(标准的记录速度的4倍速)对应的记录条件的情况下,例如必须保存与第3记录波形相关的参数。另外,在记录速度:×4的情况下,例如可以不应用第1和2记录波形。这是因为在×4这样的高倍速的情况下,中间脉冲产生得比较细,如果考虑激光发光的上升沿/下降沿的累积时间,也存在安装上的界限。 
并且,在保存与记录速度:×6(标准的记录速度的6倍速)对应的记录条件的情况下,与×4的情况同样,例如必须保存与第3记录波形相关的参数,另外,例如可以不应用第1和2记录波形。 
并且,在保存与记录速度:×8以上对应的记录条件的情况下,例如必须保存与×4和×6的情况同样的条件、即与第3记录波形相关的参数,另外,例如可以不应用第1和2记录波形。 
并且,关于上述记录条件的保存,在HTL(记录部的反射率比未记录部的反射率低)的情况和LTH(记录部的反射率比未记录部的反射率高)的情况下,可以保存相同的内容,也可以保存不同的内容。 
在之前的说明中,作为本发明能够应用的光盘的一例,对所接触到的BD进行了稍微详细的说明。BD具有BD-R(追记型蓝光光盘)、BD-RD(改写型蓝光光盘)、BD-ROM(再现专用蓝光光盘)等,蓝光光盘的主要的光学常数和物理格式被“ブル一レイデイスク読本(蓝光光盘读本)”(オ一ム社出版)和蓝光协会的主页(http://www.blu-raydisc.com/)揭示的白皮书所公开。 
在BD中,使用波长405nm(如果设误差范围的允许值为±5nm,则为400~410nm)的激光和NA=0.85(如果设误差范围的允许值为±0.01,则为0.84~0.86)的物镜。BD的轨道间距为0.32μm,记录层设置1层或2层。记录层的记录面是从激光入射侧开始的单面层或双面层的结构,从BD保护层的表面到记录面的距离为75μm~100μm。记录信号的调制方式利用17PP调制,所记录的标记的最短标记长(2T标记)是0.149μm(通道间隔长T为74.50nm)。记录容量为单面单层25GB(更详细地说是25.025GB)或单面双层50GB(更详细地说是50.050GB)。通道时钟频率在BD标准传送速度(×1)中为66MHz(66.000Mbit/s),在BD×4的传送速度中为264MHz(264.000Mbit/s),在BD×6的传送速度中为396MHz(396.000Mbit/s),在BD×8的传送速度中为528MHz(528.000Mbit/s)。标准线速度(基准线速度,1×)是4.917m/sec。2倍(×2)、4倍(×4)、6倍和8倍(×8)的线速度分别为9.834m/sec、19.668m/sec、29.502m/sec、39.336m/sec。比标准线速度高的线速度一般是标准线速度的正整数倍,但也不限于整数,也可以是正实数倍。并且,也能定义0.5倍(×0.5)等比标准线速度慢的线速度。 
关于保护层(覆盖层)的厚度,伴随着数值孔径增加、焦距缩短,为了抑制倾斜引起的光点变形的影响,可以设置更薄的保护层,例如,介质总厚度为1.2mm左右,其中将保护层的厚度设为10~200μm,更具体来讲,在1.1mm左右的基板上,如果是单层光盘则设置0.1mm左右的透明保护层,如果是双层光盘则在0.075mm左右的保护层上设置0.025mm左 右的中间层(spacer layer)。如果是三层以上的光盘则将保护层和/或中间层的厚度设置得更薄。 
并且,如果是从保护层一侧输入激光来再现和/或记录信息的单面光盘,则在记录层为两层以上的情况下,基板和保护层之间可以设置多个记录层,但该情况下的多层构造也可以是如下所述的方式等。即,在与光入射面隔开预定距离的最里侧的位置设置基准层(L0),从基准层开始按照在光入射面侧增加层的方式来积层(L1、L2、……、Ln),并且,将光入射面到基准层的距离设置为与单层光盘中的光入射面到记录层的距离相同(例如0.1mm左右)。这样,不管层数如何,通过将到最里层的距离设为恒定,能够保证对基准层进行存取所涉及的兼容性,并且能够抑制伴随层数的增加导致的倾斜影响的增加(这是因为最里层最受倾斜的影响,但是伴随着层数的增加,到最里层的距离并不增加)。并且,通过将与介质相关的管理信息和控制信息等至少记录到该基准层(L0)上,关于这些信息的读出也能够保证兼容性。 
并且,关于光点的行进方向/再现方向,例如在整个层中是相同的,即,可以是在整个层中从内周方向到外周方向或者在整个层中从外周方向到内周方向这样的并行路径,也可以是逆光道路径(按照如下的方式,每当替换层时,使再现方向相反,即:在将基准层(L0)设为从内周侧到外周侧的方向的情况下,在L1中为从外周侧到内周侧的方向,在L2中为从内周侧到外周侧的方向,…也就是说,在Lm(m为0和偶数)中为从内周侧到外周侧的方向,在Lm+1中为从外周侧到内周侧的方向(或者,在Lm(m为0和偶数)中为从外周侧到内周侧的方向,在Lm+1中为从内周侧到外周侧的方向))。 
并且,关于记录方式,通过在介质上形成槽,由此形成了槽部、槽与槽之间的槽间部,但具有记录在槽部中、记录在槽间部中或者记录在槽部和槽间部二者中的各种各样的方式。这里,将记录在槽部和槽间部中从光入射面看呈凸部一侧的方式称为On-Groove方式,将记录在从光入射面看呈凹部一侧的方式称为In-Groove方式。在本发明中,作为记录方式,没有特别提及使用On-Groove方式、In-Groove方式还是许可两方式中的任意一方的方式。 
另外,在许可两方式中的任意一方的方式的情况下,可以在介质中记录用于表示是On-Groove方式还是In-Groove方式的记录方式识别信息,使得该介质能够容易识别是哪种记录方式。关于多层介质,可以记录针对各层的记录方式识别信息。在该情况下,可以将针对各层的记录方式识别信息集中记录在基准层(从光入射面看最远一侧的层(L0)或者最近一侧的层、启动时最先决定被存取的层等),也可以在各层记录只与该层相关的记录方式识别信息,还可以在各层记录与所有层相关的记录方式识别信息。 
并且,作为用于记录记录方式识别信息的区域,有BCA(Burst CuttingArea)、光盘信息区域(位于数据记录区域的内周侧或/和外周侧,主要保存控制信息的区域,另外在再现专用区域,轨道间距比数据记录区域宽)、摆动(重叠记录在摆动(wobble)上)等,可以记录在任何一个区域或者任何多个区域或者所有区域中。 
另外,关于摆动的开始方向,在On-Groove方式和In-Groove方式中,可以是相互相反的方向。即,如果在On-Groove方式中摆动的开始方向从光盘的内周侧开始,则在In-Groove方式中摆动的开始方向可以从光盘的外周侧开始(或者,如果在On-Groove方式中摆动的开始方向从光盘的外周侧开始,则在In-Groove方式中摆动的开始方向可以从光盘的内周侧开始)。这样,通过使在On-Groove方式和In-Groove方式中摆动的开始方向为相互相反的方向,无论在哪种方式下都能够使寻轨的极性相同。这是因为在On-Groove方式中,记录在从光入射面看为凸部一侧,与此相对,在In-Groove方式中,记录在从光入射面看为凹部一侧,所以假设在两者中槽的深度相同,则寻轨极性是相反的关系。因此,通过使两者中摆动的开始方向也相互相反,能够使寻轨极性相同。 
并且,关于记录膜的特性,根据记录部分与未记录部分之间的反射率关系,有以下两种特性。即,未记录部分的反射率比记录部分高(High-to-Low)的HtoL特性和未记录部分的反射率比记录部分低(Low-to-High)的LtoH特性。在本发明中,作为介质的记录膜特性,没有特别提及是HtoL、LtoH还是许可其中一方的方式。 
另外,在许可其中一方的方式的情况下,可以在介质中记录用于表示 是HtoL还是LtoH的记录膜特性识别信息,使得能够容易识别是哪种记录膜特性。关于多层介质,可以记录针对各层的记录膜特性识别信息。在该情况下,可以将针对各层的记录膜特性识别信息集中记录在基准层(从光入射面看最远一侧的层(L0)或者最近一侧的层、启动时最先决定被存取的层等),也可以在各层记录只与该层相关的记录膜特性识别信息,还可以在各层记录与所有层相关的记录膜特性识别信息。 
并且,作为用于记录记录膜特性识别信息的区域,有BCA(BurstCutting Area)、光盘信息区域(位于数据记录区域的内周侧或/和外周侧,主要保存控制信息的区域,另外在再现专用区域,轨道间距比数据记录区域宽)、摆动(重叠记录在摆动(wobble)上)等,可以记录在任何一个区域或者任何多个区域或者所有区域中。 
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各构成要素能够作为集成电路即LSI来实现。并且,并且用于执行上述第1~第4实施方式即本发明的记录方法的过程可以作为能够读取到计算机上的程序(固件)而存储到LSI中。光盘装置具有的构成要素可以独立地单片化,也可以按照包含一部分或全部的方式来单片化。这里,把集成电路叫作LSI,但根据集成度的不同,有时也叫作IC、LSI、超级LSI(SUPER-LSI)、超LSI(ULTRA-LSI)。并且,集成电路不限于LSI,也可以通过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在LSI制造后,使用能够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能够再构成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另外,如果有利用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者派生的其他技术来置换LSI的集成电路化技术登场,当然也能够利用该技术来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能够适应于影音互动(VAIO)技术。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光学信息的记录方法在向光盘中进行高倍速的记录时有用,特别是在根据电动机的转速限制来决定不能在内周的测试记录区域中实施测试记录区域的线速度的记录功率时有用。 

Claims (3)

1.一种记录方法,以最佳的记录功率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所述记录介质适合于多个记录速度,预先记录有各记录速度的记录条件,
所述记录条件包含成为与各记录速度对应的记录功率的目标的参数,
使用所述参数,按照每个所述记录速度来计算记录功率的目标并控制所述记录功率,使得通过对所记录的区域进行再现所得到的信号的调制度相互之间大致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方法,其特征是,
成为与所述各记录速度对应的记录功率的目标的参数是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方法,其特征是,
成为与各记录速度对应的记录功率的目标的参数只对应预定的记录速度,
用于预定的记录速度以外的速度中的记录功率的目标,是对只与所述预定的记录速度对应的参数进行直线近似而计算出的。
CN2008800112550A 2007-12-04 2008-12-04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方法、记录装置以及集成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28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9213307P 2007-12-04 2007-12-04
US60/992,133 2007-12-04
US99273407P 2007-12-06 2007-12-06
US60/992,734 2007-12-06
US11869508P 2008-12-01 2008-12-01
US61/118,695 2008-12-01
PCT/JP2008/003591 WO2009072287A1 (ja) 2007-12-04 2008-12-04 情報記録媒体、記録方法、記録装置および集積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2812A CN101652812A (zh) 2010-02-17
CN101652812B true CN101652812B (zh) 2013-04-17

Family

ID=40717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1125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2812B (zh) 2007-12-04 2008-12-04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方法、记录装置以及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154315A1 (zh)
EP (1) EP2216778A4 (zh)
JP (1) JPWO2009072287A1 (zh)
KR (1) KR20100083094A (zh)
CN (1) CN101652812B (zh)
BR (1) BRPI0809922A2 (zh)
MX (1) MX2009010446A (zh)
WO (1) WO20090722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49275A (ja) * 2005-11-30 2007-06-14 Hitachi Ltd 情報再生方法
JP2009080895A (ja) * 2007-09-26 2009-04-16 Toshiba Corp 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この媒体を用いたディスク装置
TW201011743A (en) * 2008-08-07 2010-03-16 Panasonic Corp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JP4812881B2 (ja) * 2010-01-20 2011-11-09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条件の調整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TWI400699B (zh) * 2010-03-10 2013-07-01 Quanta Storage Inc 光碟機燒錄方法
JP4988901B2 (ja) * 2010-06-21 2012-08-01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条件の調整方法、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情報記録方法
US8826456B2 (en) * 2011-08-17 2014-09-02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America Llc Benchmark measurement for legitimate duplication validation
KR20160141891A (ko) * 2015-06-01 2016-12-12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집적 회로 및 클럭 데이터 복원 회로
JP6754942B2 (ja) 2016-08-10 2020-09-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7878A (zh) * 2003-12-25 2005-07-1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信息记录方法和光盘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59642B2 (ja) 1996-08-14 2002-02-25 ヤマハ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
JP2003115110A (ja) * 2001-08-01 2003-04-18 Yamaha Corp レーザパワー制御方法、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
JP2003203341A (ja) * 2001-11-02 2003-07-18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方法
JP2003141728A (ja) * 2001-11-05 2003-05-16 Teac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767809B2 (ja) * 2001-12-18 2006-04-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記録装置
JP3735812B2 (ja) * 2002-02-05 2006-01-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媒体への記録方法
JP4026517B2 (ja) * 2003-03-12 2007-12-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記録装置、記録方法
WO2005043515A1 (ja) * 2003-10-31 2005-05-12 Pioneer Corporation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情報記録媒体
JP2006147125A (ja) 2004-01-28 2006-06-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記録パワー決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EP1710790B1 (en) * 2004-01-28 2011-06-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cording power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device
EP1751749B1 (en) * 2004-05-13 2014-12-17 LG Electronics Inc. Recording medium, read/write method thereof and read/write apparatus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7878A (zh) * 2003-12-25 2005-07-1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信息记录方法和光盘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115110A 2003.04.18
JP特开2003-228832A 2003.08.1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09010446A (es) 2009-10-29
CN101652812A (zh) 2010-02-17
US20090154315A1 (en) 2009-06-18
EP2216778A1 (en) 2010-08-11
JPWO2009072287A1 (ja) 2011-04-21
WO2009072287A1 (ja) 2009-06-11
EP2216778A4 (en) 2011-05-18
KR20100083094A (ko) 2010-07-21
BRPI0809922A2 (pt) 2014-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2812B (zh)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方法、记录装置以及集成电路
CA2540150C (en)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reproducing data on/from the same
EP1741094A1 (en)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reproducing data on/from the same
JP2013218782A (ja) 情報記録媒体、記録装置および再生装置
CN100592391C (zh) 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KR100727919B1 (ko) 광정보 저장매체
US20050030853A1 (en)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data
US8233362B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for reproducing information from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4512582B2 (ja) 記録再生方法、及び、記録再生装置
JP2007172693A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記録再生装置
US8400890B2 (e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metho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US20110107134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for reproducing information from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KR20050052380A (ko) 광학 정보 기록 매체의 정보 기록 방법 및 장치, 및 그 매체
CN101377932B (zh) 光盘的焦点位置调整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光盘装置
CN103477389B (zh)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及使用该介质的信息再现与记录方法
US8254229B2 (e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0442362C (zh) 光盘记录控制方法和光盘记录控制装置
JP5238694B2 (ja) 情報記録方法、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
KR100728046B1 (ko) 광정보 저장매체 재생방법
JP2006127562A (ja) 光学式記録媒体とその記録再生方法
CN101359482A (zh) 光盘记录方法、光盘记录再生装置及光盘
JP2007294047A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US20080205216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recording information i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target value determining method
JP2005182984A (ja) 光学式情報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記録装置及び光学式情報記録媒体
JP2007109306A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光ディスク記録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7

Termination date: 201812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