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2728A - 数控装置及数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控装置及数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52728A
CN101652728A CN200780052737A CN200780052737A CN101652728A CN 101652728 A CN101652728 A CN 101652728A CN 200780052737 A CN200780052737 A CN 200780052737A CN 200780052737 A CN200780052737 A CN 200780052737A CN 101652728 A CN101652728 A CN 1016527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control device
interpolation
numerical contro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52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52728B (zh
Inventor
山田喜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52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27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527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27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G05B19/414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e.g. common controller or multiprocessor systems, interface to servo, programmable interface controller
    • G05B19/4142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e.g. common controller or multiprocessor systems, interface to servo, programmable interface cont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microprocessor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50Machine tool, machine tool null till machine tool work handling
    • G05B2219/50229Synchronize axis by simulating several virtual axis to control real axi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50Machine tool, machine tool null till machine tool work handling
    • G05B2219/50234Synchronize two spindles, axis, electronic transmission, line shaf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得到一种数控装置及数控系统,该数控系统可以进行超出1台数控装置的性能规格的多轴多系统数控加工。其具有第一数控装置(101)及第二数控装置(201),该第一数控装置(101)具有假想轴设定部(155),其将与第二数控装置(201)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自己控制的轴,该第二数控装置(201)具有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254),其对由外部切换轴设定部(256)设定的轴的控制权进行切换,即,是由自己控制还是由第一数控装置控制,在通过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254)将控制权赋予第一数控装置(101)的情况下,第一数控装置(101)对与第一数控装置(101)结合的规定轴和与第二数控装置(201)结合的由第一假想轴设定部(155)设定的规定轴进行同步控制。

Description

数控装置及数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多个系统的数控(Numerical Control;以下称为NC)装置及NC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轴多系统的NC装置,如图30所示构成,在1台NC装置内具有多个系统的解析处理部111、112,对于各系统,分别一个程序块一个程序块地读出存储在存储器(未图示)中的各系统的NC程序,为了利用插补控制部120进行插补处理而进行解析。插补控制部120生成插补处理的结果、各控制轴的移动脉冲,轴控制部123向驱动该轴的伺服控制部102、103、202、203以及主轴控制部104、204输出移动脉冲。
伺服控制部102、103、202、203根据被指令的移动脉冲,分别驱动所结合的伺服电动机105、106、205、206,另外,主轴控制部104、204根据被指令的移动脉冲,分别驱动所结合的主轴电动机107、207。NC装置所具有的轴控制部123,可以实现所结合的伺服控制部102、103、202、203或者主轴控制部104、204的控制轴的驱动。
上述NC装置在一个硬件内实现多组控制系统,在各个系统中,通过独立的加工程序以及各控制信号进行控制,在具有该NC装置的NC工作机械中,可以通过多个控制系统分别对一个或者多个相同或者不同的制品进行加工。
此外,在图30所示的NC装置的例子的情况下,具有:显示装置130、PLC控制部121以及轴交换控制部122,另外,伺服控制部102、103、主轴控制部104、伺服电动机102、106以及主轴电动机107属于第一系统,而伺服控制部202、203、主轴控制部204、伺服电动机202、206以及主轴电动机207属于第二系统。
另外,现有的多轴多系统的NC装置构成为,可以通过轴交换控制部122,在系统之间对属于各系统的控制轴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进行交换。
图31表示可以通过现有的多轴多系统的NC装置控制的工作机械的一个例子。在图31的例子的情况下,第1系统由下述部分构成,即:X1轴,其驱动刀架#1;以及Z1轴,其使在主轴上设置的工件沿长度方向移动,第2系统由驱动刀架#2的X2轴以及Z2轴构成。
通常,在第1系统中对X1轴、Z1轴、S1轴进行程序指令,通过刀架#1和主轴S1的组合而进行加工,另外,在第2系统中对X2轴、Z2轴、S2轴进行程序指令,通过刀架#2和主轴S2的组合而进行加工。
现有的多轴多系统的NC装置,可以进一步通过轴交换控制部,在系统之间使第1系统的Z1轴和第2系统的Z2轴进行交换,以在例如第2系统中,可以对X2轴、Z1轴、S1轴进行指令,由此利用刀架#2和主轴S1轴的组合进行加工,从而可以缩短加工时间或进行复杂的加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上述现有的NC装置存在下述课题,即,由于必须在一个硬件上控制所有的系统及轴,所以可控制的系统数及轴数自然受到存储器或CPU处理速度的制约。
因此,存在下述问题点,即,如果需要控制的系统数及轴数的要求增加,则必须重新开发搭载有更大容量的存储器或更高速CPU的NC装置,从而使开发成本增加。
另外,存在下述课题,即,如上述所示,要求较多的系统数及轴数的被控制对象,在多半情况下为特殊的专用工作机械或者大规模的NC加工系统,如果与可以应用于通常的NC工作机械中的NC装置共通地进行开发,则在应用于通常的NC工作机械中时,由于硬件具有高于其所需的性能,所以使制造成本增加。
作为解决一部分上述问题点的技术,公知下述方法,即,使系统由作为主装置的1台NC装置及多个作为从属装置的NC装置构成,一边使从属侧的各NC装置通过来自主NC装置的信号等进行同步,一边在各NC装置中进行同步控制。
由于上述方法使多个从属的NC装置与作为主装置的1台NC装置同步运行,所以通过增设作为从属装置的NC装置,可以使可同时运行的系统数增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外,公知一种自动机械控制系统,其经由通信线路对多个自动机械进行控制,其中,对具有由多个控制装置间接控制的共有轴的自动机械,排他地进行管理,从而安全且稳定地控制多个自动机械。
该自动机械控制系统,对于可从其他的自动机械经由通信线路间接控制的共有轴进行排他控制,以控制共有轴的占有,使得不能从多个控制装置同时进行间接控制。上述自动机械控制系统,使主自动机械和被主自动机械获得占有权的从属自动机械进行协调动作,在控制从属自动机械的主自动机械存在大于或等于2台的情况下,由于从属自动机械从不同的自动机械接收多个指令,而无法确保动作,所以通过对由其他控制装置控制的自动机械的占有权进行控制,从而进行安全且稳定的控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289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14662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1738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NC装置中,存在下述难点,即,能够在系统之间进行轴交换的,仅限于可由同一CPU控制的轴,即使通过增设NC装置使同时运行的系统数增多,也无法同时自由地控制不同的NC装置的系统的控制轴。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自动机械控制系统的情况下,仅记载了各自动机械的动作是由控制该自动机械的控制装置进行的,从属控制装置针对来自于被允许占有从属自动机械的主自动机械的位置指令,进行动作控制,而没有明确记载任何主自动机械和从属自动机械的移动中的相关关系,因此不能保证主控制装置的轴与从属控制装置的轴之间的插补及同步。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NC装置及NC系统,其即使对于不同的NC装置的控制轴,也能够将轴进行组合而自由地进行插补控制或同步控制。
本发明的数控装置具有:假想轴设定部,其将与外部的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自己控制的轴;外部通信部,其将由该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向所述外部的数控装置发送,并且,接收来自所述外部的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解析处理部,其解析NC程序;插补控制部,其基于所述反馈数据对该解析处理部的解析结果进行插补处理;以及假想轴控制部,其在该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为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的情况下,将该插补数据通过所述外部通信部向所述外部的数控装置输出,该数控装置基于所述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对与自己结合的规定轴和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与外部的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轴进行同步控制。
另外,本发明的数控装置具有:外部切换轴设定部,其将与自己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由外部的数控装置控制的轴;外部通信部,其将自己的反馈数据向所述外部的数控装置发送,并且,从所述外部的数控装置接收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解析处理部,其解析NC程序;插补控制部,其对该解析处理部的解析结果进行插补处理;以及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其对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控制权进行切换,即,是由自己控制还是由所述外部的数控装置控制,在通过该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将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控制权赋予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的情况下,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基于来自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的插补数据,被所述外部数控装置控制,从而同步于与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结合的轴。
另外,本发明的数控装置具有:假想轴设定部,其将与外部的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自己控制的轴;外部切换轴设定部,其将与自己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由外部的数控装置控制的轴;外部通信部,其将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及自己的反馈数据,向所述外部的数控装置发送,并且,从所述外部的数控装置接收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及所述外部的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解析处理部,其解析NC程序;插补控制部,其基于所述外部的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对该解析处理部的解析结果进行插补处理;假想轴控制部,其在该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为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的情况下,将该插补数据通过所述外部通信部向所述外部的数控装置输出;以及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其对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控制权进行切换,即,是由自己控制还是由所述外部的数控装置控制,该数控装置,基于所述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对与自己结合的规定轴和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与外部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轴进行同步控制,并且,在通过所述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将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控制权赋予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的情况下,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基于来自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的插补数据,被所述外部数控装置控制,从而同步于与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结合的轴。
另外,本发明的数控装置具有:假想轴设定部,其将与外部的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自己控制的轴;外部切换轴设定部,其将与自己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由外部的数控装置控制的轴;外部通信部,其将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及自己的反馈数据,向所述外部的数控装置发送,并且,从所述外部的数控装置接收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及所述外部的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轴交换控制部,其进行轴交换,使与自己结合的规定系统的轴、和与所述外部的数控装置结合的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规定系统的轴进行交换;解析处理部,其解析NC程序;插补控制部,其基于所述外部的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对该解析处理部的解析结果进行插补处理,并且,在由所述轴交换控制部交换的轴的组合的系统中,进行插补处理;假想轴控制部,其在该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为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的情况下,将该插补数据通过所述外部通信部向所述外部的数控装置输出;以及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其对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控制权进行切换,即,是由自己控制还是由所述外部的数控装置控制,该数控装置,在通过所述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将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控制权赋予自己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将与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结合且已经和与自己结合的规定系统的轴进行了轴交换的轴,作为与自己结合的规定系统的轴而进行控制,使其同步于与自己结合的轴;在通过所述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将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控制权赋予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的情况下,与自己结合且已经和与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系统的轴进行了轴交换的规定轴,基于从所述外部数控装置发送的插补数据,作为与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系统的轴而被所述外部数控装置控制。
另外,本发明的数控装置,在所述数控装置中设置延迟控制部,其使向与该数控装置自己结合的轴的插补输出延迟,以使与该数控装置自己结合的轴和与外部数控装置结合的轴的控制定时一致。
另外,本发明的数控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为速度指令数据,来自所述外部的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为位置数据。
另外,本发明的数控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为位置指令数据,来自所述外部的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为位置数据。
另外,本发明的数控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插补控制部对应于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对速度指令数据及位置指令数据中的某一个进行插补输出。
另外,本发明的数控系统具有第一数控装置和第二数控装置,第一数控装置具有:假想轴设定部,其将与第二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自己控制的轴;第一外部通信部,其将由该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向所述第二数控装置发送,并且,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第一解析处理部,其解析NC程序;第一插补控制部,其基于所述反馈数据对该解析处理部的解析结果进行插补处理;以及假想轴控制部,其在该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为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的情况下,将该插补数据通过所述外部通信部向所述第二数控装置输出,第二数控装置具有:外部切换轴设定部,其将与自己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由第一数控装置控制的轴;第二外部通信部,其将自己的反馈数据向所述第一数控装置发送,并且,从所述第一数控装置接收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第二解析处理部,其解析NC程序;第二插补控制部,其对该解析处理部的解析结果进行插补处理;以及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其对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控制权进行切换,即,是由自己控制还是由所述第一数控装置控制,该数控系统,在通过所述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将控制权赋予所述第一数控装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数控装置基于其第一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对与第一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轴和与所述第二数控装置结合的由所述第一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规定轴进行同步控制。
另外,本发明的数控系统具有第一数控装置和第二数控装置,第一数控装置具有:第一假想轴设定部,其将与第二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自己控制的轴;第一外部切换轴设定部,其将与自己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由第二数控装置控制的轴;第一外部通信部,其将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及自己的反馈数据,向所述第二数控装置发送,并且,从所述第二数控装置接收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及所述第二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第一解析处理部,其解析NC程序;第一插补控制部,其基于所述第二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对该解析处理部的解析结果进行插补处理;第一假想轴控制部,其在该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为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的情况下,将该插补数据通过所述外部通信部向所述第二数控装置输出;以及第一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其对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控制权进行切换,即,是由自己控制还是由所述第二数控装置控制,第二数控装置具有:第二假想轴设定部,其将与第一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自己控制的轴;第二外部切换轴设定部,其将与自己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由第一数控装置控制的轴;第二外部通信部,其将由所述第二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及自己的反馈数据向所述第一数控装置发送,并且,从所述第一数控装置接收由所述第二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及所述第一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第二解析处理部,其解析NC程序;第二插补控制部,其基于所述第一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对该解析处理部的解析结果进行插补处理;第二假想轴控制部,其在该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为由所述第二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的情况下,将该插补数据通过所述第二外部通信部向所述第一数控装置输出;以及第二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其对由所述第二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控制权进行切换,即,是由自己控制还是由所述第一数控装置控制,该数控系统,在所述第二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将控制权赋予所述第一数控装置的情况下,第一数控装置基于其第一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对与第一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轴和与所述第二数控装置结合的由所述第一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规定轴进行同步控制,并且,在所述第一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将控制权赋予第二数控装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数控装置基于其第二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对与第二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轴和与所述第一数控装置结合的由所述第二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规定轴进行同步控制。
另外,本发明的数控系统具有第一数控装置和第二数控装置,第一数控装置具有:第一假想轴设定部,其将与第二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自己控制的轴;第一外部切换轴设定部,其将与自己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由第二数控装置控制的轴;第一外部通信部,其将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及自己的反馈数据,向所述第二数控装置发送,并且,从所述第二数控装置接收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及所述第二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第一轴交换控制部,其进行轴交换,使与自己结合的规定系统的轴、和与所述第二数控装置结合的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规定系统的轴进行交换;第一解析处理部,其解析NC程序;第一插补控制部,其基于所述第二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对该解析处理部的解析结果进行插补处理,并且,在由所述轴交换控制部交换的轴的组合的系统中,进行插补处理;第一假想轴控制部,其在该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为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的情况下,将该插补输出通过所述外部通信部向所述第二数控装置输出;以及第一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其对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控制权进行切换,即,是由自己控制还是由所述第二数控装置控制,第二数控装置具有:第二假想轴设定部,其将与第一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自己控制的轴;第二外部切换轴设定部,其将与自己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由第一数控装置控制的轴;第二外部通信部,其将由所述第二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及自己的反馈数据,向所述第一数控装置发送,并且,从所述第一数控装置接收由所述第二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及所述第一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第二轴交换控制部,其进行轴交换,使与自己结合的规定系统的轴、和与所述第一数控装置结合的由所述第二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规定系统的轴进行交换;第二解析处理部,其解析NC程序;第二插补控制部,其基于所述第一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对该解析处理部的解析结果进行插补处理,并且,在由所述第二轴交换控制部交换的轴的组合的系统中,进行插补处理;第二假想轴控制部,其在该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为由所述第二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的情况下,将该插补输出通过所述第二外部通信部向所述第一数控装置输出;以及第二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其对由所述第二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控制权进行切换,即,是由自己控制还是由所述第一数控装置控制,该数控系统,在所述第二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将控制权赋予第一数控装置的情况下,第一数控装置基于其第一插补控制部的输出,将与第二数控装置结合且已经和与自己结合的规定系统的轴进行了轴交换的轴,作为与自己结合的规定系统的轴而进行控制,使其同步于与自己结合的规定系统的轴,并且,在所述第一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将控制权赋予第二数控装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数控装置基于其第二插补控制部的输出,将与第一数控装置结合且已经和与自己结合的规定系统的轴进行了轴交换的轴,作为与自己结合的规定系统的轴而进行控制,使其同步于与自己结合的规定系统的轴。
另外,本发明的数控装置系统,在所述第一数控装置及第二数控装置的至少一个中设置延迟控制部,其使向与该数控装置自己结合的轴的插补输出延迟,以使与该数控装置自己结合的轴和该数控装置所连接的另一个数控装置上结合的轴的控制定时一致。
另外,本发明的数控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补控制部及第二插补控制部的至少一个的插补输出为速度指令数据,来自所述第一、第二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为位置数据。
另外,本发明的数控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补控制部及第二插补控制部的至少一个的插补输出为位置指令数据,来自所述第一、第二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为位置数据。
另外,本发明的数控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补控制部及第二插补控制部的至少一个,对应于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对应,对速度指令数据及位置指令数据中的某一个进行插补输出。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将与硬件不同的各NC装置结合的控制轴自由地进行组合,而进行插补控制或同步控制。
因此,在应用于需要进行超出1台硬件可以实现的能力的加工的工作机械中的情况下,即使进一步增加NC装置,机械操作人员也不会意识到正通过多台NC装置进行控制,就如同通过1台NC装置进行控制一样,进行NC装置间的协调加工(同步控制加工)等。
另外,即使使用廉价的硬件,每个NC装置的性能较低,也可以实现功能强大的多轴系统控制,所以只要集成对于通常的机械最合适的性能的NC装置即可,不需要在1台硬件上开发具有全部规格的多轴多系统的NC装置,这些规格对于通常的机械而言是过剩的,由此可以削减开发成本及制造成本。
另外,可以使跨越NC装置之间的轴的控制定时一致,进而可以高精度地进行跨越NC装置之间的轴的同步控制。
另外,即使在由各系统进行速度指令的主轴与其他NC装置结合的情况下,机械操作人员也不会意识到与主轴结合的NC装置,就如同由1台NC装置控制一样,进行主轴的控制系统的切换、主轴速度控制、使各系统的直线轴或者旋转轴的坐标值同步的圆周速度一定控制、使主轴的旋转同步的每次旋转进给或螺纹切削加工。
另外,即使在由各系统进行位置指令的直线轴或者旋转轴与其他NC装置结合的情况下,机械操作人员也不会意识到与直线轴或者旋转轴结合的NC装置,就如同由1台NC装置控制一样,进行直线轴或者旋转轴的控制系统的切换、定位、将不同的NC装置的轴组合后的移动指令的插补控制。
另外,即使在由各系统进行速度指令的主轴与其他NC装置结合的情况下,或者,在由各系统进行位置指令的直线轴或者旋转轴与其他NC装置结合的情况下,机械操作人员也不会意识到与主轴结合的NC装置、或与直线轴或者旋转轴结合的NC装置,就如同由1台NC装置控制一样,进行主轴的控制系统的切换、主轴速度控制、使各系统的直线轴或者旋转轴的坐标值同步的圆周速度一定控制、使主轴的旋转同步的每次旋转进给或螺纹切削加工,并且,可以进行直线轴或者旋转轴的控制系统的切换、定位、将不同的NC装置的轴组合后的移动指令的插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NC系统的结构的要部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NC系统的轴构成例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NC系统的假想轴及外部切换有效轴的设定例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NC系统的程序例的图。
图5是表示相对于图4的程序例的动作例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NC系统中的插补控制部的主轴指令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NC系统中的假想轴控制部的针对假想主轴的插补输出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NC系统中的控制轴控制权切换的通信时序的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NC系统中的插补控制部的动作的图,是表示S2轴的反馈位置及Z1轴的指令位置的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NC系统中的插补控制部的动作的图,是表示S2轴的反馈位置差分及Z1轴的插补移动量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NC系统的变形例的要部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NC系统的结构的要部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NC系统的时序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NC系统的轴构成例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NC系统的假想轴及外部切换有效轴的设定例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NC系统的程序例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NC系统中的轴交换控制部的轴交换指令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NC系统中的假想轴控制部的针对假想轴的插补输出动作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应用本发明所涉及的NC系统的工作机械的一个例子的构成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应用本发明所涉及的NC系统的工作机械的系统·轴构成例的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应用本发明所涉及的NC系统的工作机械的第1加工过程的系统·轴构成例的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应用本发明所涉及的NC系统的工作机械的第2加工过程的系统·轴构成例的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应用本发明所涉及的NC系统的工作机械的第3加工过程的系统·轴构成例的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应用本发明所涉及的NC系统的工作机械的第4加工过程的系统·轴构成例的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应用本发明所涉及的NC系统的工作机械的第5加工过程的系统·轴构成例的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应用本发明所涉及的NC系统的工作机械的第6加工过程的系统·轴构成例的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应用本发明所涉及的NC系统的工作机械的加工程序的构成例的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应用本发明所涉及的NC系统的工作机械的NC#1的控制轴交换动作的流程图。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应用本发明所涉及的NC系统的工作机械的NC#2的控制轴交换动作的流程图。
图30是表示现有的多轴多系统的NC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31是表示可以通过现有的多轴多系统的NC装置控制的工作机械的轴构成例的图。
符号的说明
101、201NC装置
102、103、108、109、202、203、208、210伺服控制部
104、204主轴控制部
105、106、110、111、205、206、209、211伺服电动机
107、207主轴电动机
111、112、211、212解析处理部
120、220插补控制部
121、221PLC控制部
122、222轴交换控制部
123、123轴控制部
130显示装置
140、240NC程序
141、142、241NC程序
151、251假想轴控制部
152、252延迟控制部
153、253外部通信部
154、254轴控制切换处理部
155、255假想轴设定部
156、256外部切换轴设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利用图1~图1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此外,本实施方式1是将本发明应用于2台NC车床并列的加工线上的情况的例子。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NC系统的结构的要部框图,101、201是分别单独具有CPU并可分别独立地控制的NC装置,NC装置101搭载在一侧的NC车床上,而且,NC装置201搭载在另一侧的NC车床上。
102、103是与NC装置101结合的控制轴的伺服控制部,104是与NC装置101结合的主轴控制部,105、106是伺服控制部102、103驱动的伺服电动机,具有向NC装置101反馈位置信息的位置检测器。
107是主轴控制部104驱动的主轴电动机,在由该主轴电动机控制的主轴上设置位置检测器,其向NC装置101反馈位置信息。另外,202、203、208是与NC装置201结合的控制轴的伺服控制部,204是与NC装置201结合的主轴控制部,205、206、209是伺服控制部202、203、208驱动的伺服电动机,具有向NC装置201反馈位置信息的位置检测器。207是主轴控制部204驱动的主轴电动机,在由该主轴电动机驱动的主轴上设置位置检测器,其向NC装置201反馈位置信息。
此外,向NC装置201的轴控制部223反馈的位置信息,也向NC装置101的插补控制部120反馈。
另外,NC装置101和NC装置201共用的显示装置130具有显示画面、键盘等,是公知的装置。
另外,NC装置101、201具有由CPU、存储器等构成的公知的硬件结构,而以下说明的处理部、控制部、设定部等通过软件构成,并进行搭载。
NC装置101具有:解析处理部111、插补控制部120、PLC控制部121、以及轴控制部123。
另外,NC装置201具有:解析处理部211、插补控制部220、PLC控制部221、以及轴控制部223。
NC装置101的解析处理部111将存储在存储器(未图示)中的NC程序一个程序块一个程序块地读出,为了进行插补处理等而进行解析。插补控制部120接受解析处理部111的解析结果,而且,基于通过轴控制部223、外部通信部253、外部通信部153、假想轴控制部151输送的来自NC装置201的反馈数据(由所述主轴的检测器检测出的位置信息等),以规定时间为单位进行插补处理。另外,该插补控制部120,在针对与NC装置201结合的控制轴(例如由主轴电动机207控制的主轴)设定假想轴的情况下,也进行该假想轴的插补处理。生成插补处理的结果、各控制轴的每个插补单位的移动量后,轴控制部123将进行各控制轴的加减速等处理后的每个单位周期的移动量,向所结合的伺服控制部102、103以及主轴控制部104输出。伺服控制部102、103以及主轴控制部104根据所指示的移动量,驱动所结合的电动机105~107。
另外,NC装置201的解析处理部211将存储在存储器(未图示)中的NC程序一个程序块一个程序块地读出,为了进行插补处理等而进行解析。插补控制部220接受解析处理部111的结果,以规定时间为单位进行插补处理。生成插补处理的结果、各控制轴的每个插补单位的移动量后,轴控制部223将进行各控制轴的加减速等处理后的每个单位周期的移动量,向所结合的伺服控制部202、203、208以及主轴控制部204输出。伺服控制部202、203、208以及主轴控制部204根据所指示的移动量,驱动所结合的电动机205~207、209。
此外,插补控制部120的详细功能,利用图6、图9及图10在后面记述。
另外,PLC控制部121、221处理由NC程序指令的辅助指令(M指令)等,由于是公知的装置,所以省略其说明。
另外,NC装置101具有:假想轴控制部151、外部通信部153、以及假想轴设定部155,NC装置201具有:外部通信部253、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254、以及外部切换轴设定部256。
NC装置101所具有的假想轴控制部151,是为了控制由插补控制部120进行插补处理的控制轴中除了可以由NC装置101的轴控制部123控制的轴以外的轴而设置的,对由假想轴设定部155设定的假想轴进行控制。在图1所示的NC系统的情况下,如果将例如由与NC装置201结合的主轴电动机207控制的主轴设定为假想轴,则假想轴控制部151对该主轴电动机207进行控制。
即,假想轴控制部151通过下述方式,进行假想轴的控制,即,将由插补控制部120进行插补处理后的、针对由假想轴设定部155设定的假想轴的指令位置(进行假想轴的加减速等处理后的每个单位周期的移动量),通过外部通信部153、外部通信部253,向NC装置201的轴控制部223发送。
此外,外部通信部153和NC装置201的外部通信部253,通过双向串行通信、以太网(注册商标)或者总线的通信线路结合,以一定周期彼此进行通信。因此,可以将假想轴控制部151所发送的指令位置(进行假想轴的加减速等处理后的每个单位周期的移动量),通过外部通信部153、253向NC装置201的轴控制部223发送,而且,可以将向NC装置201反馈的位置信息,通过轴控制部223、外部通信部253、153、假想轴控制部151,向NC装置101的插补控制部120发送。
NC装置201所具有的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254,针对可由轴控制部223控制的轴中被NC装置201的外部切换轴设定部256设定为外部切换有效轴的控制轴,进行控制权的切换,即,选择是按照该NC装置201所具有的插补控制部220进行插补处理后所生成的插补移动量进行轴的移动,还是按照外部的NC装置101所具有的插补控制部120进行插补处理后所生成的针对假想控制轴的插补移动量进行轴的移动,该插补移动量经由外部通信部253进行接收。另外,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254,根据在外部的NC装置101中运行的加工程序的指令或者在NC装置201中运行的加工程序的指令,按照优先级切换控制权。
此外,控制权的切换也可以根据来自PLC控制部221的信号进行。
另外,假想轴设定部155以及外部切换轴设定部256的功能,使用图3在后面记述。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NC系统的轴构成例的图。由于NC装置101和NC装置201是利用不同的CPU进行动作的装置,所以各个NC装置独立地通过各自的控制系统,按照各自的NC程序进行运行。另外,NC装置101和NC装置201通过外部通信部153和外部通信部253结合。
在该例子的情况下,NC装置101作为由X1轴、Z1轴、S1轴(主轴)结合而成的1个系统构成的NC装置。通过由NC装置101的第1系统执行的NC程序140,可以利用各个X、Z、S地址对X1轴、Z1轴、S1轴进行程序指令。另外,NC装置201作为由X2轴、Z2轴、Y2轴、S2轴(主轴)结合而成的1个系统构成的NC装置。通过由NC装置201的第1系统执行的NC程序240,可以利用各个X、Z、Y、S地址对X2轴、Z2轴、Y2轴、S2轴进行程序指令。
而且,对于NC装置101,与NC装置101结合的X1轴、Z1轴、S1轴,采用利用NC程序140的X、Z、S地址进行指令的轴构成,在此基础上,设定假想主轴(S2轴),该假想主轴利用G代码(例如G44指令)进行控制主轴的切换,并且利用S地址进行指令,或者利用专用的S指令(S2=)进行指令。
图3表示采用如图2所示的轴构成的NC系统中的假想轴以及外部切换有效轴的设定例。在NC装置101中,通过假想轴设定部155将X1轴、Z1轴、S1轴设定为与NC装置101结合的01站点、02站点、03站点的伺服控制部或者主轴控制部的轴,将S2轴作为假想轴分配给NC装置101的假想轴输出站点V01,将针对NC装置101的S2轴的插补输出移动量向表示NC装置201的M02的输入站点P01发送。
另一方面,在NC装置201中,通过外部切换轴设定部256将X2轴、Z2轴、Y2轴、S2轴设定为与NC装置201结合的01站点、02站点、03站点、04站点的伺服控制部或者主轴控制部的轴,而且,在选择了输入站点P01的情况下,将S2轴设定为外部切换有效轴,其按照输入站点P01所接收到的插补输出而被控制。另外,输入站点P01与表示NC装置101的M01的输出站点V01进行通信。
此外,上述设定在机械运转前进行,而且,在显示装置130中显示如图3所示的设定画面,操作人员通过NC装置101、201所具有的键盘进行输入。
另外,也可以在各NC程序的头部记述上述设定内容,在读入各NC程序时,使各设定部155、256进行上述设定。
另外,图6是表示通过图4所示的NC程序向主轴发出指令时插补控制部进行主轴选择的流程图。
即,在步骤S501中,对是否为S指令程序块或者G96指令(圆周速度一定控制指令)程序块,即,是否为针对主轴的指令进行判别。在不是针对主轴的指令程序块的情况下,结束处理,在是相对于主轴的指令程序块的情况下,在步骤S502中,判定在模块中是否存在G44指令(设定为假想轴的主轴的选择指令)。
在模块中不存在G44指令的情况下,判定为S1轴选择中(步骤S503),在步骤S504中,根据假想轴设定部的设定信息,对S1轴是否为假想主轴进行判定。在S1轴不是假想主轴的情况下,判断其为该插补控制部所属的NC装置的连接轴,在步骤S505中,向轴控制部输出速度指令。在步骤S504中判定为S1轴是假想主轴的情况下,在步骤S506中,将S1轴的速度控制的插补输出向假想轴控制部输出,如后述所示,在假想轴控制部中,向针对S1轴登录的输出站点进行输出,使该NC装置获得控制权。
在步骤S502中,在模块中存在G44指令的情况下,判定为S2轴选择中(步骤S507),在步骤S508中,根据假想轴设定部的设定信息,对S2轴是否为假想主轴进行判定。在S2轴不是假想主轴的情况下,判断其为该插补控制部所属的NC装置的连接轴,在步骤S509中,向轴控制部输出速度指令。在步骤S508中判定为S2轴是假想主轴的情况下,在步骤S510中,将S2轴的速度控制的插补输出向假想轴控制部输出,如后述所示,在假想轴控制部中,向针对S2轴登录的输出站点进行输出,使该NC装置获得控制权。
在该流程中,在采用图2所示的轴构成,且进行了图3所示的假想轴及外部切换有效轴的设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504中判断为S1不是假想主轴时,进入步骤S505,另外,在步骤S508中判断为S2是假想主轴时,进入步骤S510。
另外,图7是假想轴控制部151的针对假想轴的速度控制插补输出的流程图。在步骤S550中,判定是否进行了假想轴的设定。在进行了假想轴设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551中,对假想轴是否为主轴或者旋转轴(直线轴X轴、Y轴、Z轴周围的A轴、B轴、C轴等)进行判定。在假想轴为主轴或者旋转轴的情况下,在步骤S552中,对是否具有假想轴的控制权进行判定。在具有控制权的情况下,在步骤S553中,向针对假想轴设定的输出站点输出该假想轴的速度控制的插补结果。
另外,在NC装置101中,在被设定为假想轴的S2轴的选择指令由NC程序140执行的情况下,假想轴控制部151经由外部通信部153及外部通信部253,向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254进行控制权的切换请求,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254通过将S2轴的控制权切换为外部输入站点P01的指令,由此向NC装置101赋予控制权。此时的NC装置101与NC装置201之间的S2轴的控制权切换的通信时序,在图8中表示。
即,如图8所示,在NC装置101中执行被设定为假想轴并与NC装置201结合的S2轴的选择指令的情况下,经由外部通信部从NC装置101向NC装置201发送S2轴的控制权切换请求。
然后,NC装置201将外部切换有效轴即S2轴的控制权,切换为输入站点P01,并向NC装置101通知控制权切换完成这一信息。
然后,NC装置101按照针对假想轴S2轴的指令,将移动量以规定的通信周期向NC装置201发送。
然后,在NC装置201中已进行了S2轴的控制权的切换,并将控制权切换为其他NC装置的情况下,NC装置201向NC装置101通知控制权被撤销这一信息。
此外,无论上述的通信时序如何,NC装置201向NC装置101发送S2轴的反馈位置信息,NC装置101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位置信息,执行S2轴的每次旋转进给指令、螺纹切削指令。
在以图2所示的轴构成,如图3所示设定的NC系统中,执行图4所示的NC程序的情况下,即,在NC装置101的第1系统中运行NC程序140、在NC装置201的第1系统中运行NC程序240的情况下,与NC装置201结合并被设定为假想轴的S2轴,如图5所示进行动作。
即,NC程序240在NC装置201的第1系统中运行,在N10程序块中,向S2轴发出1000r/min的速度指令,使其以该速度进行旋转。
然后,在NC装置101的第1系统中运行的NC程序140的N30程序块中,通过G44指令,在NC装置101中执行被设定为假想轴的S2轴的选择指令,通过S500指令发出500r/min的速度指令。此时,NC装置201的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254,以切换请求的顺序确定优先级,将S2轴的控制权切换为NC装置101的指令,使S2轴以由NC装置101发出的速度指令500r/min进行旋转,在N31程序块(G95:每次旋转进给指令(指示主轴每旋转一周使刀具进给多少的切削进给指令))中,相对于S2轴的旋转速度,使Z1轴以每旋转1周进给1mm的每次旋转进给速度移动,而进行车削。此外,每次旋转进给指令是同步控制的一种。
然后,在NC装置201的第1系统中运行的NC程序240的N40程序块中,通过G43指令发出NC装置201的第1系统中的S2轴的选择指令,发出800r/min的速度指令。NC装置201的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254将S2轴的控制权切换为由NC装置201发出的速度指令,使S2轴以由NC装置201发出的速度指令800r/min进行旋转。
然后,在NC装置101的第1系统中运行的NC程序140的N50程序块中,对S2轴发出300r/min的速度指令,在NC装置101中执行被设定为假想轴的S2轴的选择指令,NC装置201将S2轴的控制权切换为NC装置101的指令,使S2轴以NC装置101发出的速度指令300r/min进行旋转。在工作机械采用利用与NC装置101结合的X1轴及Z1轴驱动固定有螺纹车刀的刀具台,并且利用与NC装置201结合的S2轴驱动使工件旋转的主轴的结构的情况下,在N51程序块(G33:螺纹切削指令)中,相对于S2轴的旋转速度,进行0.5mm螺距的螺纹切削加工。此外,螺纹切削指令也是同步控制的一种。
在该螺纹切削加工时,本NC系统如图9及图10所示进行动作。此外,图9表示S2轴的反馈位置及Z1轴的指令位置,另外,图10是表示S2轴的反馈位置差分及Z1轴的插补移动量的图。
即,NC装置101的插补控制部120,在发出螺纹切削指令后,根据经由轴控制部223、外部通信部253、外部通信部153、假想轴控制部151从NC装置201反馈的S2轴的反馈位置数据,对发生超过规定的角度位置(1周旋转基准位置)的变化进行检测,等待S2轴通过规定的角度位置。然后,在检测出S2轴通过1周旋转基准位置时,根据1周旋转基准位置计算反馈位置变化量(ΔP),从而计算初次的Z1轴移动量。然后,直至螺纹切削指令的终点坐标为止,相对于反馈位置数据的变化量,计算Z1轴(螺纹切削导程轴)的移动量,计算Z1轴的移动量。
在螺纹的螺距为P[mm],NC装置101接收S2轴的反馈位置数据的每个周期ΔTs[ms]中的反馈位置数据的变化量为ΔP[度]的情况下,每个插补单位时间ΔTi[ms]中的螺纹切削导程轴(Z1轴)的插补移动量,可以通过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Z1轴插补移动量)=P×(ΔTi/ΔTs)×ΔP/360
例如,在NC装置101的插补处理周期(ΔTi)为4ms,NC装置101与NC装置201进行通信,从NC装置201接收反馈位置数据的周期(ΔTs)为8ms,在S2轴以300r/min旋转而进行螺距为0.5mm的螺纹切削的情况下,S2轴的反馈位置数据的值以ΔTs(8ms)的周期进行更新,变化量ΔP为19度的情况下,Z1轴的每个插补处理周期(ΔTi)中的插补移动量计算为
(Z1轴插补移动量)=0.5[mm]×(4/8)×19[度]/360
                =0.013mm
输出该插补移动量。此外,很显然,对于通过上述计算式计算出的插补移动量的尾数,必须进行尾数处理。通过进行上述插补移动量计算,使与NC装置101结合的Z1轴,在与NC装置201结合的S2轴每旋转一周时进行0.5mm的插补移动,由此进行螺纹切削。
此外,虽然在图1的例子中省略了记载,但也可以采用图11所示的构成,即,在NC装置101中设置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154、外部切换轴设定部156,它们具有与NC装置201的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254、外部切换轴设定部256实质相同的功能,另外,在NC装置201中设置假想轴控制部251、假想轴设定部255,它们具有与NC装置101的假想轴控制部151、假想轴设定部155实质相同的功能。
即,也可以使NC装置101与NC装置201采用相同的结构。
在采用如图11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将假想轴控制部151所发送的指令位置,通过外部通信部153、253向NC装置201的轴控制部223发送,并且,可以将向NC装置101反馈的位置信息,通过轴控制部123、外部通信部153、253、假想轴控制部251向NC装置201的插补控制部220发送。另外,可以将假想轴控制部251所发送的指令位置,通过外部通信部253、153向NC装置101的轴控制部123发送,并且,可以将向NC装置201反馈的位置信息,通过轴控制部223、外部通信部253、153、假想轴控制部151向NC装置101的插补控制部120输送。
另外,如果由NC装置201的假想轴设定部255将与NC装置101结合的规定轴(例如由主轴电动机107控制的轴)设定为假想轴,并且由NC装置101的外部切换轴设定部156将给被设定为假想轴的、与NC装置101结合的规定轴(例如由主轴电动机107控制的轴)设定为外部切换有效轴,则可以从NC装置201侧,控制与NC装置101结合的规定轴,使其同步于与NC装置201结合的轴。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1,在应用于需要进行超出1台硬件可以实现的能力的加工的工作机械中的情况下,即使进一步增加NC装置,机械操作人员也不会意识到正通过多台NC装置进行控制,就如同通过1台NC装置进行控制一样,进行NC装置间的协调加工(同步控制加工)等。
另外,即使使用廉价的硬件,每个NC装置的性能较低,也可以实现功能强大的多轴系统控制,所以只要集成对于通常的机械最合适的性能的NC装置即可,不需要在1台硬件上开发具有全部规格的多轴多系统的NC装置,这些规格对于通常的机械而言是过剩的,由此可以削减开发成本及制造成本。
另外,即使在各系统中执行速度指令的主轴与其他NC装置结合的情况下,机械操作人员也不会意识到与主轴结合的NC装置,就如同由1台NC装置控制一样,可以进行主轴的控制系统的切换、速度控制、与各系统的直线轴或者旋转轴的坐标值同步的圆周速度一定控制、与主轴的旋转同步的每次旋转进给及螺纹切削加工。
实施方式2
下面,使用图12~图1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此外,本实施方式2是将本发明应用于2台NC车床并列的加工线上的情况的例子。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NC系统的结构的要部框图,101、201是分别单独具有CPU并可分别独立地控制的NC装置,NC装置101搭载在一侧的NC车床上,而且,NC装置201搭载在另一侧的NC车床上。
102、103、108、109是与NC装置101结合的控制轴的伺服控制部,104是与NC装置101结合的主轴控制部,105、106、110、111是伺服控制部102、103、108、109驱动的伺服电动机,具有向NC装置101反馈位置信息的位置检测器。107是主轴控制部104驱动的主轴电动机,在由该主轴电动机控制的主轴上设置位置检测器,其向NC装置101反馈位置信息。另外,202、203、208、210是与NC装置201结合的控制轴的伺服控制部,204是与NC装置201结合的主轴控制部,205、206、209、211是伺服控制部202、203、208、210驱动的伺服电动机,具有向NC装置201反馈位置信息的位置检测器。207是主轴控制部204驱动的主轴电动机,在由该主轴电动机驱动的主轴上设置位置检测器,其向NC装置201反馈位置信息。
此外,向NC装置201的轴控制部223反馈的位置信息,也向NC装置101的插补控制部120反馈,向NC装置101的轴控制部123反馈的位置信息,也向NC装置201的插补控制部220反馈。
另外,NC装置101和NC装置201共用的显示装置130具有显示画面、键盘等,是公知的装置。
另外,NC装置101、201具有由CPU、存储器等构成的公知的硬件结构,而以下说明的处理部、控制部、设定部等通过软件构成,并进行搭载。
NC装置101具有:解析处理部111、插补控制部120、PLC控制部121、以及轴控制部123。
另外,NC装置201具有:解析处理部211、插补控制部220、PLC控制部221、以及轴控制部223。
解析处理部111、211将存储在存储器(未图示)中的NC程序一个程序块一个程序块地读出,为了进行插补处理等而进行解析。插补控制部120接受解析处理部111的结果,而且,基于通过轴控制部223、外部通信部253、外部通信部153、假想轴控制部151输送的来自NC装置201的反馈数据,对规定轴以规定时间为单位进行插补处理。另外,该插补控制部120,在针对与NC装置201结合的控制轴(例如由主轴电动机207控制的主轴)设定假想轴的情况下,也进行该假想轴的插补处理。生成插补处理的结果、各控制轴的每个插补单位的移动量后,轴控制部123将进行各控制轴的加减速等处理后的每个单位周期的移动量,向所结合的伺服控制部102、103以及主轴控制部104输出。伺服控制部102、103、108、109以及主轴控制部104,根据所指令的移动量,驱动所结合的电动机105~107、110、111。
另外,插补控制部220接受解析处理部211的结果,而且,基于通过轴控制部123、外部通信部153、外部通信部253、假想轴控制部251输送的来自NC装置101的反馈数据,对规定轴以规定时间为单位进行插补处理。另外,该插补控制部220,在针对与NC装置101结合的控制轴(例如由主轴电动机207控制的主轴)设定假想轴的情况下,也进行该假想轴的插补处理。生成插补处理的结果、各控制轴的每个插补单位的移动量后,轴控制部223将进行各控制轴的加减速等处理后的每个单位周期的移动量,向所结合的伺服控制部202、203、208、210以及主轴控制部204输出。伺服控制部202、203、208、210以及主轴控制部204,根据所指令的移动量,驱动所结合的电动机205~207、110、111。
另外,插补控制部120、220也按照使用图6、图9及图10记述的那样进行动作。
另外,PLC控制部121、221处理由NC程序指令的辅助指令(M指令)等,由于是公知的装置,所以省略其说明。
另外,NC装置101具有:轴交换控制部122、假想轴控制部151、延迟控制部152、外部通信部153、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154、假想轴设定部155、以及外部切换轴设定部156,NC装置201具有:轴交换控制部222、假想轴控制部251、延迟控制部252、外部通信部253、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254、假想轴设定部255、以及外部切换轴设定部256。
轴交换控制部122根据NC装置101的程序指令等,对属于系统的控制轴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进行交换。另外,轴交换控制部222根据NC装置201的程序指令等,对属于系统的控制轴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进行交换。在本实施方式2中的轴交换控制部122、222中,被设定为假想轴的轴是能够进行轴交换的控制轴的对象。
NC装置101所具有的假想轴控制部151,是为了控制由插补控制部120进行插补处理的控制轴中除了可以由NC装置101的轴控制部123控制的轴以外的轴而设置的,对由假想轴设定部155设定的假想轴进行控制。
即,假想轴控制部151通过下述方式,对由假想轴设定部155设定的假想轴进行控制,即,将由插补控制部120进行插补处理后的、针对由假想轴设定部155设定的假想轴的指令位置(进行假想轴的加减速等处理后的每个单位周期的移动量),通过外部通信部153、外部通信部253,向NC装置201的轴控制部223发送。在图12所示的NC系统的情况下,如果将例如由与NC装置201结合的主轴电动机207控制的轴设定为假想轴,则假想轴控制部151对该主轴电动机207进行控制。
此外,外部通信部153和NC装置201的外部通信部253,通过双向串行通信、以太网(注册商标)或者总线的通信线路结合,以一定周期彼此进行通信。因此,可以将假想轴控制部151所发送的指令位置(进行假想轴的加减速等处理后的每个单位周期的移动量),通过外部通信部153、253向NC装置201的轴控制部223发送。另外,可以将向NC装置201反馈的位置信息,通过轴控制部223、外部通信部253、153、假想轴控制部151,向NC装置101的插补控制部120发送。
另外,NC装置201所具有的假想轴控制部251,也具有与NC装置101所具有的假想轴控制部151相同的功能。即,是为了控制由插补控制部220进行插补处理的控制轴中除了可以由NC装置201的轴控制部223控制的轴以外的轴而设置的,对由假想轴设定部255设定的假想轴进行控制。
即,假想轴控制部251通过下述方式,对由假想轴设定部155设定的假想轴进行控制,即,将由插补控制部220进行插补处理后的、针对由假想轴设定部255设定的假想轴的指令位置(进行假想轴的加减速等处理后的每个单位周期的移动量),通过外部通信部253、外部通信部153,向NC装置101发送。在图12所示的NC系统的情况下,如果将例如由与NC装置101结合的主轴电动机107进行控制的主轴设定为假想轴,则假想轴控制部251对该主轴电动机107进行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的NC装置中,将与NC装置201结合的轴作为NC装置101的假想轴而分配,在NC装置101的插补控制部120对与NC装置101结合的轴和假想轴进行插补处理时,将发送给用于驱动与NC装置201结合的控制轴的伺服控制部或者主轴控制部的指令,经由假想轴控制部155、外部通信部153、外部通信部253、轴控制切换处理部254、轴控制部223而输出,因此,相比于向用于驱动与NC装置101结合的控制轴的伺服控制部或者主轴控制部输出的情况,响应延迟。NC装置101的延迟控制部152,是为了校正由于该响应延迟导致的输出定时偏差而设置的,如图13的时序图所示,对于该定时的插补输出,暂时缓冲针对与NC装置101结合的轴的移动量,使向轴控制部123的输出延迟。其结果是,使该延迟成为直至NC装置101向与NC装置201结合的伺服控制部或者主轴控制部输出为止的时间或者周期,由此,可以使NC装置101、NC装置201均以相同的定时进行输出。
另外,NC装置201的延迟控制部252也具有与NC装置101的延迟控制部152相同的功能,在NC装置201中,通过对与NC装置201结合的轴和与NC装置101结合的假想轴实施插补处理,并对从插补控制部220向轴控制部223输出的移动量暂时进行缓冲,使向轴控制部223的输出延迟,以使各个移动量向所对应的伺服控制部或者主轴控制部发送的时间同步。
NC装置101所具有的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154,针对可由轴控制部123控制的轴中被NC装置101的外部切换轴设定部156设定为外部切换有效轴的控制轴,进行控制权的切换,即,选择是按照该NC装置101所具有的插补控制部120进行插补处理后所生成的插补移动量进行轴的移动,还是按照外部的NC装置201所具有的插补控制部220进行插补处理后所生成的针对假想控制轴的插补移动量进行轴的移动,该插补移动量经由外部通信部153进行接收。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154,根据在外部的NC装置201中运行的加工程序的指令或者在NC装置101中运行的加工程序的指令,按照优先级切换控制权。
此外,控制权的切换也可以根据来自PLC控制部的信号进行。
另外,NC装置201所具有的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254,具有与NC装置101的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154相同的功能。即,针对可由轴控制部223控制的轴中被NC装置201的外部切换轴设定部256设定为外部切换有效轴的控制轴,进行控制权的切换,即,选择是按照该NC装置201所具有的插补控制部220进行插补处理后所生成的插补移动量进行轴的移动,还是按照外部的NC装置101所具有的插补控制部120进行插补处理后所生成的针对假想控制轴的插补移动量进行轴的移动,该插补移动量经由外部通信部253进行接收。
此外,假想轴设定部155、255以及外部切换轴设定部156、256的功能,使用图15在后面记述。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NC系统的轴构成例的图。由于NC装置101和NC装置201是利用各自的CPU进行动作的装置,所以各个NC装置独立地通过各自的控制系统,按照各自的NC程序进行运行。另外,NC装置101和NC装置201通过外部通信部153和外部通信部253结合。
在该例子的情况下,NC装置101是由下述2个系统构成的NC装置,即,第1系统,其由X11轴、Z11轴、C11轴构成;以及第2系统,其由X12轴、Z12轴构成。通过由NC装置101的第1系统执行的NC程序140,可以利用各个X、Z、C地址对X11轴、Z11轴、C11轴进行定位指令。另外,通过由NC装置101的第2系统执行的NC程序140,可以利用各个X、Z轴地址对X12轴、Z12轴进行定位指令。此外,利用由S地址构成的速度指令,可以将C11轴分配作为可接受旋转指令的主轴C轴控制轴,C11轴不仅接受定位指令,也作为S11轴进行动作。
NC装置201是由1个系统构成的NC装置,该系统由X21轴、Z21轴、Y21轴、C21轴、V21轴(旋转轴)构成。通过由NC装置201的第1系统执行的NC程序240,可以利用各个X、Z、Y、C、V轴地址对X21轴、Z21轴、Y21轴、C21轴、V21轴进行定位指令。此外,利用由S地址构成的速度指令,可以将C21轴分配作为可接受旋转指令的主轴C轴控制轴,C21轴不仅接受定位指令,也作为S21轴进行动作。
而且,在NC装置101中,除了与NC装置101结合的控制轴(X11轴、Z11轴、C11轴、X12轴、Z12轴)以外,作为假想的定位轴,设定假想C21轴及假想V21轴。另外,在NC装置201中,除了与NC装置201结合的控制轴(X21轴、Z21轴、Y21轴、C21轴、V21轴)以外,作为假想的定位轴,设定假想C11轴。
图15表示采用如图14所示的轴构成的NC系统中的假想轴以及外部切换有效轴的设定例。在NC装置101中,将第1系统的X11轴、Z11轴、C11轴(S11轴)、第2系统的X12轴、Z12轴结合,将C21轴、V21轴分配作为假想轴。另外,在NC装置201中,将第1系统的X21轴、Z21轴、Y21轴、C21轴(S21轴)、V21轴结合,将C11轴分配作为假想轴。
在图15的设定例的情况下,通过假想轴设定部155,在NC装置101侧的假想轴通信站点V01~V04中的V01站点中,将C21轴设定为假想轴,作为通信的连接对象,分配为表示NC装置201的M02的外部切换有效轴的P01站点。另外,在V02站点中设定V21轴,作为通信的连接对象,分配为表示NC装置201的M02的外部切换有效轴的P02站点。
另外,通过外部切换轴设定部156,在NC装置201侧的外部切换有效轴的通信站点P01~P04中的P01站点中,将C21轴设定为外部切换轴,在NC装置101中针对假想C21轴进行指令的情况下,NC装置101的假想轴通信站点V01和NC装置201的外部切换轴通信站点P01以规定的周期进行通信,对在NC装置201的外部切换轴通信站点P01中设定的、与NC装置201结合的C21轴的控制权进行切换,从而使C21轴进行移动。另外,在P02站点中,将V21轴设定为外部切换轴,在NC装置101中针对假想V21轴进行指令的情况下,NC装置101的假想轴通信站点V02和NC装置201的外部切换轴通信站点P02以规定的周期进行通信,对在NC装置201的外部切换轴通信站点P02中设定的、与NC装置201结合的V21轴的控制权进行切换,从而使V21轴进行移动。
另外,通过假想轴设定部255,在NC装置201侧的假想轴通信站点V01~V04中的V01站点中,将C11轴设定为假想轴,作为通信的连接对象,分配为表示NC装置101的M01的外部切换有效轴的P01站点。
另外,通过外部切换轴设定部256,在NC装置101侧的外部切换有效轴的通信站点P01~P04中的P01站点中,将C11轴设定为外部切换轴,在NC装置201中针对假想C11轴进行指令的情况下,NC装置201的假想轴通信站点V01和NC装置101的外部切换轴通信站点P01以规定的周期进行通信,对在NC装置101的外部切换轴通信站点P01中设定的、与NC装置201结合的C11轴的控制权进行切换并设定,从而使C11轴进行移动。
此外,上述设定在机械运转前进行,而且,在显示装置130中显示如图15所示的设定画面,操作人员通过NC装置101、201所具有的键盘进行输入。
另外,也可以在各NC程序的头部记述上述设定内容,在读入各NC程序时,使各设定部155、156、255、256进行上述设定。
图17是表示在采用图14所示的轴构成,且如图15所示进行设定的状态下,执行如图16所示的轴交换(G140)指令的情况下,NC装置的轴交换控制部122、222的动作的流程图。
即,在步骤S1100中,对是否为G140指令进行判定,在为G140指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1101中检查需要交换的轴。具体地说,在执行G140X=X12Z=Z12C=C11;指令的情况下,对是否保有作为X指令的控制轴的X12轴,作为Z指令的控制轴的Z12轴,作为C指令的控制轴的C11轴进行判定,对不保有的控制轴,请求轴的交换。
然后,在步骤S1102中,对交换请求轴是否处于可交换的状态进行判定,在处于可交换的状态的情况下,在步骤S1103中确保轴的控制权,并进行交换。然后,在步骤S1104中,在交换请求轴全部交换完毕的情况下,在步骤S1105中结束G140指令程序块,并进入下一个程序块。
另外,图18是针对本实施方式2中的假想轴控制部151、251的假想轴的插补输出的流程图。在步骤S1150中,判定是否进行了假想轴的设定。在进行了假想轴的设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1151中对假想轴是否为主轴(例如S11轴、S21轴)或者旋转轴(例如V21轴、C11轴、C21轴)进行判定。在假想轴为主轴或者旋转轴的情况下,在步骤S1152中对假想轴是否为主轴控制模式进行判定。在选择了主轴控制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1153中对是否具有假想轴的控制权进行判定。在具有控制权的情况下,在步骤S1154中,向针对假想轴设定的输出站点输出该假想轴的速度控制的插补输出。
在步骤S1151中,假想轴为接受位置指令的直线轴(例如X11轴、Z11轴、X12轴、Z12轴、X21轴、Y21轴、Y21轴)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1152中,假想轴(主轴或者旋转轴)不是主轴控制模式,而是接受位置指令的旋转轴的情况下,在步骤S1155中对是否具有假想轴的控制权进行判定。在具有控制权的情况下,在步骤S1156中,向针对假想轴设定的输出站点输出该假想轴的位置控制的插补输出。
在采用图14所示的轴构成,如图15所示设定假想轴等的NC系统中,执行图16所示的NC程序的情况下,NC系统101、201按照下述方式进行动作。即,在NC装置101的第2系统运行的NC程序142的N2程序块中,利用G140X=X12Z=Z12C=C11;指令,使NC装置101的第2系统在最初构成该系统的X12轴及Z12轴的基础上,将NC装置101的第1系统的C11轴交换至第2系统并获得控制权,利用各个X、Z、C地址对X12轴、Z12轴、C11轴进行位置指令。
然后,在NC装置101的第1系统运行的NC程序141的N1程序块中,利用G140X=X11Z=Z11C=C21;指令,使NC装置101的第1系统在X11轴、Z11轴的控制权的基础上,获得与NC装置201结合的C21轴的控制权。此时,NC装置101以与图8中说明的时序相同的时序,从假想轴通信站点V01与NC装置201的外部切换有效轴通信站点P01进行通信,从而获得C21轴的控制权,NC装置201将C21轴的控制切换为外部切换有效轴通信站点P01。NC装置101的第1系统将针对C21的指令位置,以规定的周期向NC装置201发送,从而能够按照NC装置101的插补输出,进行C21轴的控制。
同样地,在NC装置201的第1系统运行的NC程序241的N4程序块中,利用G140X=X21Z=Z21Y=Y21C=C11;指令,使NC装置201可以进行与NC装置101结合的C11轴的控制。
然后,在NC装置101的第2系统运行的NC程序142的N3程序块中,利用G140X=X12Z=Z12V=V21;指令,使NC装置101获得X12轴、Z12轴、V21轴的控制权。NC装置201虽然在之前执行的N4程序块中事先将V21轴的控制权释放,但仍然接受NC装置101获得V21轴的控制权,NC装置101和NC装置201以规定周期进行通信,将由NC装置101生成的针对作为假想轴的V21轴的插补输出,以规定周期向与NC装置201的外部切换有效轴通信站点P02进行通信、并与NC装置201结合的V21轴输出。NC装置201将V21轴的反馈位置向NC装置101发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通过跨越NC装置101、201之间的系统对控制轴进行组合(例如,X11轴、Z11轴及S21轴的组合、X12轴、Z12轴及S21轴的组合、X21轴、Z21轴及S11轴的组合),可以实现图1中所说明的每次旋转进给控制、螺纹切削加工等的同步控制。例如,在采用X21轴、Z21轴及S11轴的组合构成(利用X21轴及Z21轴使固定有螺纹车刀的刀具台移动,利用S11轴使工件旋转的构成),根据来自NC装置201的插补输出进行螺纹切削加工的情况下,将来自NC装置101的S11轴的位置检测器的反馈位置数据读入至NC装置201的插补控制部220,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情况相同地,通过由插补控制部220计算出Z21轴的移动量并向Z21轴输出,由此可以使Z21轴向Z轴方向进给,在利用S11轴进行旋转的工件上实施螺纹加工。
如以上的说明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2,将与该NC装置结合的控制轴或者假想控制轴组合而构成系统,并且,在系统之间进行轴交换,调换构成系统的轴的组合,进行插补控制或同步控制。另外,由于与其他NC装置进行通信,将假想轴的插补输出,以向与其他NC装置结合的控制轴发送,从而可以控制假想轴,所以不仅是与该NC装置结合的控制轴,也可以将通过不同的CPU进行动作的NC装置的控制轴进行组合而构建系统,并进行插补控制或同步控制。
另外,由于可以将能应用于通常的NC工作机械的系统数、控制轴数的NC装置进行组合并进行插补,所以不需要开发专用的高性能的硬件,就能够使可同时运行的系统数增加,且无论NC装置的硬件如何,都可以在系统之间进行控制轴的交换,构成具有所需轴的系统,并进行NC控制。
另外,可以使跨越NC装置之间的轴的控制定时一致,进而可以高精度地进行跨越NC装置之间的轴的同步控制。
另外,即使在各系统中执行位置指令的直线轴或者旋转轴与其他NC装置结合的情况下,机械操作人员也不会意识到与直线轴或者旋转轴结合的NC装置,就如同由1台NC装置控制一样,可以对用于直线轴或者旋转轴的控制系统的切换、定位、将不同的NC装置的轴组合的移动指令进行插补控制。
另外,即使在各系统中执行速度指令的主轴与其他NC装置结合的情况下,或者,在各系统中执行位置指令的直线轴或者旋转轴与其他NC装置结合的情况下,机械操作人员也不会意识到与主轴结合的NC装置、或与直线轴或者旋转轴结合的NC装置,就如同由1台NC装置控制一样,可以进行主轴的控制系统的切换、速度控制、与各系统的直线轴或者旋转轴的坐标值同步的圆周速度一定控制、与主轴的旋转同步的每次旋转进给及螺纹切削,并且,可以对用于直线轴或者旋转轴的控制系统的切换、定位、将不同的NC装置的轴组合的移动指令进行插补。
此外,可以将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延迟控制部设置在实施方式1的NC装置101中,如果将该延迟控制部设置在NC装置101中,则在实施方式1中,也可以使与NC装置101结合的控制轴和与NC装置201结合的控制轴之间的控制定时一致。
实施方式3
下面,使用图19~图29,说明将本发明应用于多轴自动车床上的情况的实施方式3。
图19是表示通过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NC系统进行控制的工作机械的一个例子的图。该工作机械是多轴自动车床,在主轴转塔(drum)上搭载从S1至S6共计6个主轴,该主轴夹持所加工的工件并使其旋转,通过使主轴转塔旋转,从而将主轴的配置移动至已确定的工位。另外,为了在各工位处对工件进行加工,而在各工位处分别配置刀具T1至T6,并分别通过独立的系统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3中,刀具T1通过X1轴及Z1轴进行动作,刀具T2通过X2轴及Z2轴进行动作,刀具T3通过X3轴及Z3轴进行动作,刀具T4通过X4轴及Z4轴进行动作,刀具T5通过X5轴、Z5轴及Y5轴进行动作,刀具T6通过X6轴、Z6轴及Y6轴进行动作。另外,主轴S1轴可以作为C1轴而进行位置控制,主轴S2轴可以作为C2轴而进行位置控制,主轴S3轴可以作为C3轴而进行位置控制,主轴S4轴可以作为C4轴而进行位置控制,主轴S5轴可以作为C5轴而进行位置控制,主轴S6轴可以作为C6轴而进行位置控制。
为了对上述的工作机械进行NC控制,需要可以控制合计6个系统、20个轴的NC装置,但在本实施方式3中,刀具T1通过与NC装置1(以下记作NC#1)连接的X1轴及Z1轴进行动作,刀具T2通过与NCNC#1连接的X2轴及Z2轴进行动作,刀具T3通过与NC#1连接的X3轴及Z3轴进行动作,刀具T4通过与NC#1连接的X4轴及Z4轴进行动作,刀具T5通过与NC装置2(以下记作NC#2)连接的X5轴、Z5轴及Y5轴进行动作,刀具T6通过与NC#2连接的X6轴、Z6轴及Y6轴进行动作。另外,主轴S1轴至S6轴与NC#2连接,并分别配置为,主轴S1轴可以作为C1轴而进行位置控制,主轴S2轴可以作为C2轴而进行位置控制,主轴S3轴可以作为C3轴而进行位置控制,主轴S4轴可以作为C4轴而进行位置控制,主轴S5轴可以作为C5轴而进行位置控制,主轴S6轴可以作为C6轴而进行位置控制。另外,在NC#1中,作为假想轴而保有主轴S1轴(C1轴)、主轴S2轴(C2轴)、主轴S3轴(C3轴)、主轴S4轴(C4轴)、主轴S5轴(C5轴)、主轴S6轴(C6轴)的各主轴/C轴。
即,如图20所示,NC#1对下述共计14个轴进行控制,即,作为连接轴的X1轴、Z1轴、X2轴、Z2轴、X3轴、Z3轴、X4轴、Z4轴共计8个轴,以及作为假想轴的S1轴(C1轴)、S2轴(C2轴)、S3轴(C3轴)、S4轴(C4轴)、S5轴(C5轴)、S6轴(C6轴)共计6个轴,NC#2对下述共计12个轴进行控制,即,作为连接轴的X5轴、Z5轴、Y5轴、X6轴、Z6轴、Y6轴、S1轴(C1轴)、S2轴(C2轴)、S3轴(C3轴)、S4轴(C4轴)、S5轴(C5轴)、S6轴(C6轴)。而且,将与NC#2连接的S1轴(C1轴)、S2轴(C2轴)、S3轴(C3轴)、S4轴(C4轴)、S5轴(C5轴)、S6轴(C6轴)设定为外部切换轴,它们能够被切换为分别按照NC#1的针对假想轴S1轴(C1轴)、S2轴(C2轴)、S3轴(C3轴)、S4轴(C4轴)、S5轴(C5轴)、S6轴(C6轴)的指令进行驱动。
此外,该设定是通过图12所示的假想轴设定部及外部切换设定部进行设定的。
另外,作为初始配置,在NC#1中,由于对于假想轴的S1轴(C1轴)、S2轴(C2轴),系统1至系统4不具有控制权,所以作为未使用轴而处于自由状态。另外,在NC#2中,相同地由于对于连接轴的S3轴(C3轴)、S4轴(C4轴)、S5轴(C5轴)、S6轴(C6轴),NC#2的系统1至系统2不具有控制权,所以作为未使用轴而处于自由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3的工作机械中,在第1加工过程的加工开始前,使主轴转塔旋转,在工位1处配置主轴S1,在工位2处配置主轴S6,在工位3处配置主轴S5,在工位4处配置主轴S4,在工位5处配置主轴S3,在工位6处配置主轴S2。
然后,在加工开始前,将配置切换为图21所示的系统及轴构成,以使得在工位1处,通过刀具T1和主轴S1的组合进行加工,同时,在工位2处通过刀具T2和主轴S6的组合、在工位3处通过刀具T3和主轴S5的组合、在工位4处通过刀具T4和主轴S4的组合、在工位5处通过刀具T5和主轴S3的组合、在工位6处通过刀具T6和主轴S2的组合进行加工,在各系统中进行相对于程序指令的插补以及同步运行。
然后,在第2加工过程的加工开始前,使主轴转塔旋转,在工位1处配置主轴S2,在工位2处配置主轴S1,在工位3处配置主轴S6,在工位4处配置主轴S5,在工位5处配置主轴S4,在工位6处配置主轴S3。
然后,在工位1处通过刀具T1和主轴S2的组合进行加工,同时,在工位2处通过刀具T2和主轴S1的组合、在工位3处通过刀具T3和主轴S6的组合、在工位4处通过刀具T4和主轴S5的组合、在工位5处通过刀具T5和主轴S4的组合、在工位6处通过刀具T6和主轴S3的组合进行加工。即,配置为图22所示的系统及轴构成,在各系统中进行相对于程序指令的插补以及同步运行。
以后,在每个加工过程时使主轴转塔旋转,使配置在各工位处的主轴依次变化,配置为图23至图26所示的系统及轴构成,进行各加工过程中的加工,在第6加工过程中,配置为图27所示的系统及轴构成,在工位1处通过刀具T1和主轴S6的组合进行加工,同时,在工位2处通过刀具T2和主轴S5的组合、在工位3处通过刀具T3和主轴S4的组合、在工位4处通过刀具T4和主轴S3的组合、在工位5处通过刀具T5和主轴S2的组合、在工位6处通过刀具T6和主轴S1的组合进行加工。
然后,在第7加工过程中,使主轴转塔旋转,在工位1处配置主轴S1,在工位2处配置主轴S6,在工位3处配置主轴S5,在工位4处配置主轴S4,在工位5处配置主轴S3,在工位6处配置主轴S2,因此,返回图21所示的轴构成,通过与第1加工过程相同的构成进行加工,以后,反复操作执行与第1~6加工过程相同的加工。
如上述所示,在控制各刀具的系统中,依次切换使工件旋转或者定位的主轴,但在各工位处,与主轴的旋转同步地进行车削或者螺纹切削的情况下,必须与主轴的旋转同步地对刀具的移动进行插补。另外,在各工位处进行铣削加工等的情况下,需要将主轴切换为位置控制轴(C轴),并对刀具的进给轴和主轴的旋转轴(C轴)同时进行插补。
在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工作机械的NC系统的情况下,如图27所示,在NC#1的系统1中执行工位1(ST1)的加工程序P1,在NC#1的系统2中执行工位2(ST2)的加工程序P2,在NC#1的系统3中执行工位3(ST3)的加工程序P3,在NC#4的系统4中执行工位4(ST4)的加工程序P4,在NC#2的系统1中执行工位5(ST5)的加工程序P5,在NC#2的系统2中执行工位6(ST6)的加工程序P6,并执行适合各工位处所配置的刀具的加工。
另外,由于在执行加工前,需要使主轴转塔旋转,以使各主轴位于规定的工位位置,所以在工位1(ST1)处执行用于切换主轴工位的程序M1,在工位2(ST2)处执行用于切换主轴工位的程序M2,在工位3(ST3)处执行用于切换主轴工位的程序M3,在工位4(ST4)处执行用于切换主轴工位的程序M4,在工位5(ST5)处执行用于切换主轴工位的程序M5,在工位6(ST6)处执行用于切换主轴工位的程序M6,使主轴转塔旋转,使S1轴(C1轴)至S6轴(C6轴)的配置轮换。
此时,在NC#1的主轴工位切换程序内,按照图28的流程图,进行各系统的C轴(主轴)的轴交换请求,例如,在NC#1的系统1中,第1加工过程为X1轴、Z1轴、C1轴(S1轴)的轴构成,第2加工过程为X1轴、Z1轴、C2轴(S2轴)的轴构成,第3加工过程为X1轴、Z1轴、C3轴(S3轴)的轴构成,第4加工过程为X1轴、Z1轴、C4轴(S4轴)的轴构成,第5加工过程为X1轴、Z1轴、C5轴(S5轴)的轴构成,第6加工过程为X1轴、Z1轴、C6轴(S6轴)的轴构成,在每个加工过程中,随时切换各系统的控制主轴(C轴),而反复进行加工。
另外,在NC#2的主轴工位切换程序内,按照图29的流程图,进行各系统的C轴(主轴)的轴交换请求,例如,在NC#2的系统1中,第1加工过程为X5轴、Z5轴、Y5轴、C3轴(S3轴)的轴构成,第2加工过程为X5轴、Z5轴、Y5轴、C4轴(S4轴)的轴构成,第3加工过程为X5轴、Z5轴、Y5轴、C5轴(S5轴)的轴构成,第4加工过程为X5轴、Z5轴、Y5轴、C6轴(S6轴)的轴构成,第5加工过程为X5轴、Z5轴、Y5轴、C1轴(S1轴)的轴构成,第6加工过程为X5轴、Z5轴、Y5轴、C2轴(S2轴)的轴构成,在每个加工过程中,随时切换各系统的控制主轴(C轴),而反复进行加工。
此时,由NC#1的各系统控制的主轴(C轴),通过在各系统中判断是C轴控制(位置指令)模式还是主轴控制模式,分别将插补输出作为位置指令数据或者速度指令数据向NC#2发送,NC#2按照从NC#1发送的插补输出,对所对应的外部切换轴进行位置控制或者速度控制。另外,NC#2将控制轴的反馈位置数据向NC#1发送,NC#1周期性地获得从NC#2发送的反馈位置,可以与变化量同步地进行每次旋转进给或者螺纹切削加工等。
如以上所示,由于工序的切换而必须在系统之间进行交换的轴,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情况下,限定于S1轴(C1轴)至S6轴(C6轴)这6个轴,通过仅将需要交换的轴在连接该控制轴的NC装置中设定为外部切换轴,在没有连接该控制轴的NC装置中设定为假想轴,可以在各NC装置之间共通地进行控制,且机械操作人员不会意识到各NC装置的系统中与不同的NC装置连接的控制轴,可以将所需的轴进行组合,而进行插补控制及同步控制。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数控装置及数控系统,适用于在使多台NC工作机械并列地进行一系列加工的情况等中,使控制轴数或控制系统数增加。

Claims (15)

1.一种数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假想轴设定部,其将与外部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自己控制的轴;外部通信部,其将由该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向所述外部数控装置发送,并且,接收来自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解析处理部,其解析NC程序;插补控制部,其基于所述反馈数据对该解析处理部的解析结果进行插补处理;以及假想轴控制部,其在该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为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的情况下,将该插补数据通过所述外部通信部向所述外部数控装置输出,
该数控装置基于所述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对与自己结合的规定轴和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与外部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轴进行同步控制。
2.一种数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外部切换轴设定部,其将与自己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由外部数控装置控制的轴;外部通信部,其将自己的反馈数据向所述外部数控装置发送,并且,从所述外部数控装置接收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解析处理部,其解析NC程序;插补控制部,其对该解析处理部的解析结果进行插补处理;以及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其对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控制权进行切换,即,是由自己控制还是由所述外部数控装置控制,
在通过该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将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控制权赋予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的情况下,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基于来自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的插补数据,被所述外部数控装置控制,从而同步于与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结合的轴。
3.一种数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假想轴设定部,其将与外部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自己控制的轴;外部切换轴设定部,其将与自己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由外部数控装置控制的轴;外部通信部,其将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及自己的反馈数据,向所述外部数控装置发送,并且,从所述外部数控装置接收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及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解析处理部,其解析NC程序;插补控制部,其基于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对该解析处理部的解析结果进行插补处理;假想轴控制部,其在该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为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的情况下,将该插补数据通过所述外部通信部向所述外部数控装置输出;以及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其对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控制权进行切换,即,是由自己控制还是由所述外部数控装置控制,
该数控装置,基于所述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对与自己结合的规定轴和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与外部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轴进行同步控制,并且,在通过所述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将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控制权赋予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的情况下,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基于来自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的插补数据,被所述外部数控装置控制,从而同步于与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结合的轴。
4.一种数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假想轴设定部,其将与外部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自己控制的轴;外部切换轴设定部,其将与自己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由外部数控装置控制的轴;外部通信部,其将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及自己的反馈数据,向所述外部数控装置发送,并且,从所述外部数控装置接收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及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轴交换控制部,其进行轴交换,使与自己结合的规定系统的轴、和与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结合的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规定系统的轴进行交换;解析处理部,其解析NC程序;插补控制部,其基于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对该解析处理部的解析结果进行插补处理,并且,在由所述轴交换控制部交换的轴的组合的系统中,进行插补处理;假想轴控制部,其在该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为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的情况下,将该插补数据通过所述外部通信部向所述外部数控装置输出;以及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其对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控制权进行切换,即,是由自己控制还是由所述外部数控装置控制,
该数控装置,在通过所述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将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控制权赋予自己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将与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结合且已经和与自己结合的规定系统的轴进行了轴交换的轴,作为与自己结合的规定系统的轴而进行控制,使其同步于与自己结合的轴;在通过所述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将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控制权赋予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的情况下,与自己结合且已经和与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系统的轴进行了轴交换的规定轴,基于从所述外部数控装置发送的插补数据,作为与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系统的轴而被所述外部数控装置控制。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延迟控制部,其使向与该数控装置自己结合的轴的插补输出延迟,以使与该数控装置自己结合的轴和与外部数控装置结合的轴的控制定时一致。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为速度指令数据,来自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为位置数据。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为位置指令数据,来自所述外部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为位置数据。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补控制部对应于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对速度指令数据及位置指令数据中的某一个进行插补输出。
9.一种数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一数控装置和第二数控装置,
第一数控装置具有:假想轴设定部,其将与第二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自己控制的轴;第一外部通信部,其将由该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向所述第二数控装置发送,并且,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第一解析处理部,其解析NC程序;第一插补控制部,其基于所述反馈数据对该解析处理部的解析结果进行插补处理;以及假想轴控制部,其在该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为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的情况下,将该插补数据通过所述外部通信部向所述第二数控装置输出,
第二数控装置具有:外部切换轴设定部,其将与自己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由第一数控装置控制的轴;第二外部通信部,其将自己的反馈数据向所述第一数控装置发送,并且,从所述第一数控装置接收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第二解析处理部,其解析NC程序;第二插补控制部,其对该解析处理部的解析结果进行插补处理;以及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其对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控制权进行切换,即,是由自己控制还是由所述第一数控装置控制,
该数控系统,在通过所述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将控制权赋予所述第一数控装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数控装置基于其第一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对与第一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轴和与所述第二数控装置结合的由所述第一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规定轴进行同步控制。
10.一种数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一数控装置和第二数控装置,
第一数控装置具有:第一假想轴设定部,其将与第二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自己控制的轴;第一外部切换轴设定部,其将与自己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由第二数控装置控制的轴;第一外部通信部,其将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及自己的反馈数据,向所述第二数控装置发送,并且,从所述第二数控装置接收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及所述第二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第一解析处理部,其解析NC程序;第一插补控制部,其基于所述第二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对该解析处理部的解析结果进行插补处理;第一假想轴控制部,其在该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为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的情况下,将该插补数据通过所述外部通信部向所述第二数控装置输出;以及第一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其对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控制权进行切换,即,是由自己控制还是由所述第二数控装置控制,
第二数控装置具有:第二假想轴设定部,其将与第一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自己控制的轴;第二外部切换轴设定部,其将与自己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由第一数控装置控制的轴;第二外部通信部,其将由所述第二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及自己的反馈数据向所述第一数控装置发送,并且,从所述第一数控装置接收由所述第二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及所述第一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第二解析处理部,其解析NC程序;第二插补控制部,其基于所述第一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对该解析处理部的解析结果进行插补处理;第二假想轴控制部,其在该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为由所述第二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的情况下,将该插补数据通过所述第二外部通信部向所述第一数控装置输出;以及第二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其对由所述第二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控制权进行切换,即,是由自己控制还是由所述第一数控装置控制,
该数控系统,在所述第二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将控制权赋予所述第一数控装置的情况下,第一数控装置基于其第一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对与第一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轴和与所述第二数控装置结合的由所述第一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规定轴进行同步控制,并且,在所述第一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将控制权赋予第二数控装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数控装置基于其第二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对与第二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轴和与所述第一数控装置结合的由所述第二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规定轴进行同步控制。
11.一种数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一数控装置和第二数控装置,
第一数控装置具有:第一假想轴设定部,其将与第二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自己控制的轴;第一外部切换轴设定部,其将与自己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由第二数控装置控制的轴;第一外部通信部,其将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及自己的反馈数据,向所述第二数控装置发送,并且,从所述第二数控装置接收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及所述第二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第一轴交换控制部,其进行轴交换,使与自己结合的规定系统的轴、和与所述第二数控装置结合的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规定系统的轴进行交换;第一解析处理部,其解析NC程序;第一插补控制部,其基于所述第二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对该解析处理部的解析结果进行插补处理,并且,在由所述轴交换控制部交换的轴的组合的系统中,进行插补处理;第一假想轴控制部,其在该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为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的情况下,将该插补输出通过所述外部通信部向所述第二数控装置输出;以及第一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其对由所述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控制权进行切换,即,是由自己控制还是由所述第二数控装置控制,
第二数控装置具有:第二假想轴设定部,其将与第一数控装置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自己控制的轴;第二外部切换轴设定部,其将与自己结合的规定轴设定为由第一数控装置控制的轴;第二外部通信部,其将由所述第二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及自己的反馈数据,向所述第一数控装置发送,并且,从所述第一数控装置接收由所述第二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及所述第一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第二轴交换控制部,其进行轴交换,使与自己结合的规定系统的轴、和与所述第一数控装置结合的由所述第二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规定系统的轴进行交换;第二解析处理部,其解析NC程序;第二插补控制部,其基于所述第一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对该解析处理部的解析结果进行插补处理,并且,在由所述第二轴交换控制部交换的轴的组合的系统中,进行插补处理;第二假想轴控制部,其在该插补控制部的插补输出为由所述第二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插补数据的情况下,将该插补输出通过所述第二外部通信部向所述第一数控装置输出;以及第二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其对由所述第二外部切换轴设定部设定的轴的控制权进行切换,即,是由自己控制还是由所述第一数控装置控制,
该数控系统,在所述第二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将控制权赋予第一数控装置的情况下,第一数控装置基于其第一插补控制部的输出,将与第二数控装置结合且已经和与自己结合的规定系统的轴进行了轴交换的轴,作为与自己结合的规定系统的轴而进行控制,使其同步于与自己结合的规定系统的轴,并且,在所述第一轴控制权切换处理部将控制权赋予第二数控装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数控装置基于其第二插补控制部的输出,将与第一数控装置结合且已经和与自己结合的规定系统的轴进行了轴交换的轴,作为与自己结合的规定系统的轴而进行控制,使其同步于与自己结合的规定系统的轴。
12.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数控装置及第二数控装置的至少一个中设置延迟控制部,其使向与该数控装置自己结合的轴的插补输出延迟,以使与该数控装置自己结合的轴和该数控装置所连接的另一个数控装置上结合的轴的控制定时一致。
13.如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补控制部及第二插补控制部的至少一个的插补输出为速度指令数据,来自所述第一、第二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为位置数据。
14.如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补控制部及第二插补控制部的至少一个的插补输出为位置指令数据,来自所述第一、第二数控装置的反馈数据为位置数据。
15.如权利要求9~1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补控制部及第二插补控制部的至少一个,对应于由所述假想轴设定部设定的轴对应,对速度指令数据及位置指令数据中的某一个进行插补输出。
CN2007800527376A 2007-04-26 2007-04-26 数控装置及数控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27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7/059014 WO2008136110A1 (ja) 2007-04-26 2007-04-26 数値制御装置及び数値制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2728A true CN101652728A (zh) 2010-02-17
CN101652728B CN101652728B (zh) 2013-03-06

Family

ID=39943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5273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2728B (zh) 2007-04-26 2007-04-26 数控装置及数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31396B2 (zh)
JP (1) JP4840506B2 (zh)
CN (1) CN101652728B (zh)
DE (1) DE112007003475T5 (zh)
WO (1) WO2008136110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4994A (zh) * 2012-10-09 2013-02-06 苏州新代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立卧可调式加工中心的轴交换数值控制器
CN104508580A (zh) * 2012-07-17 2015-04-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数控装置以及数控系统
CN105278456A (zh) * 2014-06-17 2016-01-27 发那科株式会社 具有在同步控制中切换位置控制增益功能的数值控制装置
CN106444644A (zh) * 2015-08-10 2017-02-22 发那科株式会社 进行平行的两轴的轴控制的数值控制装置
CN107924177A (zh) * 2015-08-31 2018-04-17 马波斯S.P.A.公司 数据处理和传输系统及其方法
WO2019014863A1 (zh) * 2017-07-19 2019-01-24 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机床轴移动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480128A (zh) * 2017-12-18 2020-07-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数控装置
CN112612245A (zh) * 2020-12-08 2021-04-06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轴运动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94106A (zh) * 2019-12-04 2021-06-04 发那科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87436B2 (ja) * 2009-02-17 2013-04-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数値制御装置、数値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JP4620156B2 (ja) * 2009-03-11 2011-01-26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軸の再構成機能を有する数値制御装置
CN102365595B (zh) * 2009-03-27 2014-03-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数控装置以及该数控装置的控制方法
TWI402641B (zh) * 2009-12-04 2013-07-21 Ind Tech Res Inst 聯結多系統達成多軸同步插值裝置與方法
GB2505367B (en) * 2011-05-13 2014-09-17 Ibm Anomaly Detection System for Detecting Anomaly In Multiple Control Systems
CN102654760B (zh) * 2012-05-29 2014-06-18 苏州新代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工具机的数值控制方法
JP6114156B2 (ja) * 2013-10-02 2017-04-12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加工装置
JP5845321B1 (ja) * 2014-07-08 2016-01-20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ネジピッチを算出するシステム
JP6046102B2 (ja) * 2014-11-27 2016-12-14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高速応答の軸制御系統を持つ多系統数値制御装置
US20170038760A1 (en) * 2015-08-08 2017-02-0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achine toolpath compensation using vibration sensing
WO2017195578A1 (ja) * 2016-05-10 2017-11-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US10437698B2 (en) * 2018-01-24 2019-10-08 Joseph Matthew Sinclair Leader-follower system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JP2021096498A (ja) * 2019-12-13 2021-06-24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7464386B2 (ja) * 2019-12-20 2024-04-09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8908A (ja) 1989-06-26 1991-02-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数値制御装置
JPH0635528A (ja) * 1992-07-14 1994-02-10 Fanuc Ltd Cncの軸制御分配方式
JP3282470B2 (ja) * 1995-11-08 2002-05-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パソコンを用いた数値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423536B2 (ja) * 1996-06-25 2003-07-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系統間軸交換制御機能を有する多系統数値制御装置
JP3517403B2 (ja) * 2000-06-23 2004-04-12 ヤマザキマザック株式会社 複合加工工作機械
JP3577028B2 (ja) * 2001-11-07 2004-10-13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ロボットの協調制御システム
US6757583B2 (en) * 2002-06-27 2004-06-29 Joe Giamona Interpolated motion control over a serial network
JP3857662B2 (ja) * 2003-03-24 2006-12-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系統間軸交換制御機能を有する多系統数値制御装置
JP4525593B2 (ja) * 2003-10-10 2010-08-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シリアル通信による制御システム
CN100420213C (zh) * 2003-11-20 2008-09-17 上海交通大学 车间局域网内分布式数控机床的实时监控系统
JP2005173849A (ja) 2003-12-10 2005-06-30 Yaskawa Electric Corp 自動機械制御システム
JP2005246543A (ja) * 2004-03-04 2005-09-15 Yaskawa Electric Corp 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8580B (zh) * 2012-07-17 2016-08-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数控装置以及数控系统
CN104508580A (zh) * 2012-07-17 2015-04-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数控装置以及数控系统
CN102914994B (zh) * 2012-10-09 2014-10-22 苏州新代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立卧可调式加工中心的轴交换数值控制器
CN102914994A (zh) * 2012-10-09 2013-02-06 苏州新代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立卧可调式加工中心的轴交换数值控制器
CN105278456B (zh) * 2014-06-17 2017-10-31 发那科株式会社 具有在同步控制中切换位置控制增益功能的数值控制装置
CN105278456A (zh) * 2014-06-17 2016-01-27 发那科株式会社 具有在同步控制中切换位置控制增益功能的数值控制装置
CN106444644A (zh) * 2015-08-10 2017-02-22 发那科株式会社 进行平行的两轴的轴控制的数值控制装置
CN106444644B (zh) * 2015-08-10 2019-03-08 发那科株式会社 进行平行的两轴的轴控制的数值控制装置
CN107924177A (zh) * 2015-08-31 2018-04-17 马波斯S.P.A.公司 数据处理和传输系统及其方法
WO2019014863A1 (zh) * 2017-07-19 2019-01-24 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机床轴移动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799914A (zh) * 2017-07-19 2020-02-14 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机床轴移动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480128A (zh) * 2017-12-18 2020-07-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数控装置
CN111480128B (zh) * 2017-12-18 2022-12-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数控装置
CN112894106A (zh) * 2019-12-04 2021-06-04 发那科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
CN112612245A (zh) * 2020-12-08 2021-04-06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轴运动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185316A1 (en) 2010-07-22
JP4840506B2 (ja) 2011-12-21
CN101652728B (zh) 2013-03-06
DE112007003475T5 (de) 2010-07-08
US8131396B2 (en) 2012-03-06
WO2008136110A1 (ja) 2008-11-13
JPWO2008136110A1 (ja) 2010-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2728B (zh) 数控装置及数控系统
US8190287B2 (en) Tool vector display apparatus for a machine tool with rotational axes
JP4361071B2 (ja) サーボ制御装置
CN102318180B (zh) 多轴驱动驱动器的控制方法及多轴驱动驱动器和具有多轴驱动驱动器的多轴驱动控制系统
CN201979219U (zh) 一种激光焊接机床
US8751044B2 (en) Control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n industrial robot
US7035710B2 (en) Device for automating and/or controlling of machine tools or production machines
CN101288032B (zh) 数控装置及数控工作机械
EP1704025B1 (en) Control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sychronizing several robots.
CN103348295B (zh) 数控装置
CN102339035A (zh) 多轴数控铣床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20170100028A (ko) 적어도 2개의 매니퓰레이터의 협력된 제어를 위한 매니퓰레이터 시스템
US7026778B2 (en) Numerical controller
CN102075125A (zh) 数控机床多轴联动伺服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WO1989008288A1 (en) Numeric control unit for multiple-spindle and multiple-system machine tool
CN100445910C (zh) 一个数控轴控制多个伺服轴的方法及其轴扩展控制装置
JP5687302B2 (ja) 負荷駆動制御装置及び負荷駆動制御方法
JP2006285885A (ja) 分散型モーション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の並列処理方法およびモーションコントローラ
JP2015231255A (ja) サーボモータドライブ装置
US20040059460A1 (en) Numerical controller
CN101295175A (zh) 在路径表操作中具有减速参考变量的功能的数值控制器
US20070100493A1 (en) Numerical controller
JP5049566B2 (ja) 工作機械
WO2023053349A9 (ja) 数値制御装置
JP2654228B2 (ja) 数値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