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8955A -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螺旋藻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螺旋藻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48955A CN101648955A CN200910170149A CN200910170149A CN101648955A CN 101648955 A CN101648955 A CN 101648955A CN 200910170149 A CN200910170149 A CN 200910170149A CN 200910170149 A CN200910170149 A CN 200910170149A CN 101648955 A CN101648955 A CN 1016489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lorophyll
- spirulina
- extraction
- extraction kettle
- extrac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4—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solvents, e.g. supercritical solvents or ionic liquid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螺旋藻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螺旋藻粉0.5-3g放入萃取釜中,通入二氧化碳,通过高压泵升压到20-40MPa,温度设定为30-60℃,二氧化碳的流量为50-120g/h,萃取1-5小时,在与萃取釜相连的分离器中得到叶绿素,也可以在萃取器中加入无水乙醇作为夹带剂,夹带剂的用量为每克螺旋藻粉采用0.05-0.15L的无水乙醇。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常规提取过程中经常发生的脱镁、酯化等反应,能最大程度地保持叶绿素原有特性;流程简单,步骤少,生产周期短,效率高,提取完全;不会产生任何新的“三废”物质,对环境保护极为有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离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螺旋藻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色素是食品、医药及化妆品中常用的染色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化学合成色素逐渐产生怀疑,而对天然色素的开发越来越重视。叶绿素是我国和大多数国家允许使用的天然食用色素。叶绿素在植物体中大量分布,其衍生物在医药上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抗溃疡、抗肿瘤、抗微生物、防癌、保肝、抗贫血等多方面生物活性。叶绿素是光合作用膜中的绿色色素,它是光合作用中捕获光的主要成分。叶绿素共有a、b、c和d四种。凡进行光合作用时释放氧气的植物均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b存在于高等植物、绿藻和眼虫藻中;叶绿素c存在于硅藻、鞭毛藻和褐藻中,叶绿素d存在于红藻。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主要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两种。叶绿素a的分子结构由4个吡咯环通过4个甲烯基(=CH-)连接形成环状结构,称为卟啉(环上有侧链)。卟啉环中央结合着1个镁原子,并有一环戊酮(V),在环IV上的丙酸被叶绿醇(C20H39OH)酯化、皂化后形成钾盐具水溶性。它们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乙醚、氯仿等。
叶绿素可以激活细胞的代谢机能,抗氧化,抑制氧自由基对细胞膜的损伤;对各种酶特别是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调节血糖;促进造血机能;解毒、抗过敏、抗补体;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去臭,促进肉芽新生和创伤愈合;抗癌作用,能有效抑制黄曲霉毒素的致癌作用。
螺旋藻是一种深青色的丝状微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β-胡萝卜素、维生素A、E、K、B1、叶绿素等物质含量较高,胡秋辉等在《超临界CO2萃取螺旋藻成分的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8,21(4)和廖传华等在《超临界CO2萃取螺旋藻的实验研究》》,中成药,2003,25(2)中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螺旋藻中的β-胡萝卜素,脂类、氨基酸等的研究,并未见到用超临界CO2从螺旋藻中萃取叶绿素的报道。但是,螺旋藻含有1.0%-2.0%的叶绿素,是一般绿色蔬菜含量的10倍。从螺旋藻粉中分离提取叶绿素既有利用螺旋藻的深加工,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传统从螺旋藻中提取叶绿素的工序,如《螺旋藻制取叶绿素铜钠盐》,马贵武等,湛江海洋大学学报,19(1),1999年3月,都是利用蒸馏、有机溶剂萃取等。但是这些传统的方法工序长,浸提转移、过滤水洗涤次数多,叶绿素的损失大,提取产率低,;若不充分水洗,则含杂质多;并且多数有机溶剂对健康不利且环境不友好,溶剂残留不可避免;提取温度高,时间长,叶绿素容易受到破坏,特别在提取过程中常常伴有脱镁、酯化等反应发生,其结果是不仅使产品质量难以稳定控制,而且改变了叶绿素的天然特性,给以后的应用带来了一系列的不确定因素。
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本质特征是用无毒、无残留的流体,如CO2,代替有机溶剂作提取介质并在接近室温的条件下萃取;其物理化学基础源于超临界CO2流体的溶剂性质在很宽的范围内可以调控,只要简单地改变体系的温度或压力就可使溶质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发生很大的改变,从而为高选择性提取和分离及高质量产品提取提供了可能;其最大的优点莫过于可将萃取、分离和去除溶剂等多个单元过程合为一体,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好处如下:CO2无色、无味、无毒,且通常条件下为气体,无溶剂残留问题,用它作萃取剂使绝对安全健康的纯天然原料的获取成为易事,并且CO2价廉易得,可循环使用,使产品的成本大为降低;萃取温度接近室温,整个提取分离过程在暗场中进行,叶绿素对光敏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常规提取过程中经常发生的脱镁、酯化等反应,能最大程度地保持叶绿素原有特性;流程简单,步骤少,生产周期短,效率高;超临界CO2流体的溶解能力和渗透力强,扩散速率快,叶绿素产品不断被移走,提取完全;超临界CO2流体只对溶质起作用,不改变溶质之外的任何成分或原料基体,因此不会产生任何新的“三废”物质,对环境保护极为有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螺旋藻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螺旋藻粉0.5-3g放入萃取釜中,通入二氧化碳,通过高压泵升压到20-40Mpa,温度设定为30-60℃,二氧化碳的流量为50-120g/h,萃取1-5小时,在与萃取釜相连的分离器中得到叶绿素。
优选地,在萃取器中加入无水乙醇作为夹带剂,夹带剂的用量为每克原料采用0.05-0.25L的无水乙醇。
可以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即:萃取实验结束后,在分离器中加入少量乙醇,晃动分离器将叶绿素产品溶于乙醇,然后将乙醇溶液倒入25ml容量瓶中,在分离器中再次加入少量乙醇冲洗,将冲洗液同样倒入前一容量瓶中,如此反复几次,直至将分离器中产品全部溶解并倒入容量瓶中,在在容量瓶中加入乙醇定容至25ml,溶解均匀后放置10分钟备用。将待测溶液加入比色皿中,以乙醇作为空白溶液,在550nm-700nm波长内扫描,扫描后到如产品溶液吸收光谱图。记录664nm和645nm波长下吸光度。
利用经验公式计算叶绿素a浓度、叶绿素b浓度、叶绿素总浓度及叶绿素收率:
叶绿素a浓度:Ca=12.7A664-2.69A645
叶绿素b浓度:Cb=22.9A645-4.68A664
叶绿素总浓度:Ca+b=Ca+Cb
叶绿素收率=(萃取出总叶绿素量/g)/(原料量/g)
式中A664、A645分别代表测试样品在664nm和645nm波长下的吸光度;Ca、Cb代表叶绿素a和叶绿素b浓度,单位为mg/L。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其中A-CO2钢瓶;B-控制系统;C-用来输送二氧化碳的高压泵;D-温度控制系统;E-用来输送夹带剂的高压泵;F-萃取釜;G-分离器。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将螺旋藻粉放入萃取釜F中,通过钢瓶A将二氧化碳输入到萃取釜F中,利用控制系统B控制萃取条件,其中通过高压泵C升压到25Mpa,通过温度控制系统D将温度设定为50℃,二氧化碳的流量为60g/h,萃取5小时,在萃取器中用高压泵E加入无水乙醇作为夹带剂,夹带剂的用量为每克原料采用0.15L的无水乙醇,在分离器G中得到叶绿素。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得出叶绿素收率为0.89%,其中叶绿素a的浓度占总叶绿素浓度的78%,叶绿素b浓度占总叶绿素浓度的22%。
实施例2:
将螺旋藻粉放入萃取釜F中,通过钢瓶A将二氧化碳输入到萃取釜F中,利用控制系统B控制萃取条件,其中通过高压泵C升压到30Mpa,通过温度控制系统D将温度设定为55℃,二氧化碳的流量为100g/h,萃取4小时,在萃取器中用高压泵E加入无水乙醇作为夹带剂,夹带剂的用量为每克原料采用0.2L的无水乙醇,在分离器G中得到叶绿素。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得出叶绿素收率为1.02%,其中叶绿素a的浓度占总叶绿素浓度的80%,叶绿素b浓度占总叶绿素浓度的20%。
实施例3:
将螺旋藻粉放入萃取釜F中,通过钢瓶A将二氧化碳输入到萃取釜F中,利用控制系统B控制萃取条件,其中通过高压泵C升压到40Mpa,通过温度控制系统D将温度设定为50℃,二氧化碳的流量为120g/h,萃取5小时,在萃取器中用高压泵E加入无水乙醇作为夹带剂,夹带剂的用量为每克原料采用0.25L的无水乙醇,在分离器G中得到叶绿素。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得出叶绿素收率为1.19%,其中叶绿素a的浓度占总叶绿素浓度的81%,叶绿素b浓度占总叶绿素浓度的19%。
Claims (2)
1、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螺旋藻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将螺旋藻粉0.5-3g放入萃取釜中,通入二氧化碳,通过高压泵升压到20-40Mpa,温度设定为30-60℃,二氧化碳的流量为50-120g/h,萃取1-5小时,在与萃取釜相连的分离器中得到叶绿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萃取器中加入无水乙醇作为夹带剂,夹带剂的用量为每克螺旋藻粉采用0.05-0.15L的无水乙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70149A CN101648955A (zh) | 2009-09-04 | 2009-09-04 |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螺旋藻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70149A CN101648955A (zh) | 2009-09-04 | 2009-09-04 |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螺旋藻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48955A true CN101648955A (zh) | 2010-02-17 |
Family
ID=41671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70149A Pending CN101648955A (zh) | 2009-09-04 | 2009-09-04 |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螺旋藻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48955A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99239A (zh) * | 2011-11-25 | 2012-06-20 |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 一种家用缓释杀虫组合物 |
CN102499238A (zh) * | 2011-11-25 | 2012-06-20 |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 一种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缓释杀虫剂微胶囊的方法 |
US8591825B2 (en) | 2011-05-18 | 2013-11-26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Extraction apparatus |
CN103965205A (zh) * | 2014-05-29 | 2014-08-06 | 山东广通宝医药有限公司 | 一种超临界提纯生产叶绿素铜钠的方法 |
CN105061437A (zh) * | 2015-08-25 | 2015-11-18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从钝顶螺旋藻制备高纯度叶绿素a的方法 |
CN105777761A (zh) * | 2014-12-24 | 2016-07-20 |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绿竹叶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
CN105777762A (zh) * | 2014-12-24 | 2016-07-20 |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毛竹叶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
CN105777763A (zh) * | 2014-12-25 | 2016-07-20 |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箬竹叶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
CN106074624A (zh) * | 2016-07-28 | 2016-11-09 | 南京正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螺旋藻提取方法和治疗高脂血症的保健茶 |
WO2020009422A1 (ko) * | 2018-07-06 | 2020-01-09 | 주식회사 에이블 | 클로로필 함유 추출물의 제조방법 |
CN113122018A (zh) * | 2021-04-19 | 2021-07-16 | 广东普萃特医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藻蓝色素的超临界裂解工艺 |
CN114181221A (zh) * | 2021-12-27 | 2022-03-15 | 江西丹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从螺旋藻中制取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工艺 |
CN114213423A (zh) * | 2021-12-27 | 2022-03-22 | 江西丹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从螺旋藻中提取叶绿素的工艺 |
-
2009
- 2009-09-04 CN CN200910170149A patent/CN10164895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591825B2 (en) | 2011-05-18 | 2013-11-26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Extraction apparatus |
CN102499239A (zh) * | 2011-11-25 | 2012-06-20 |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 一种家用缓释杀虫组合物 |
CN102499238A (zh) * | 2011-11-25 | 2012-06-20 |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 一种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缓释杀虫剂微胶囊的方法 |
CN102499238B (zh) * | 2011-11-25 | 2013-06-05 |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 一种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缓释杀虫剂微胶囊的方法 |
CN102499239B (zh) * | 2011-11-25 | 2013-06-05 |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 一种家用缓释杀虫组合物 |
CN103965205A (zh) * | 2014-05-29 | 2014-08-06 | 山东广通宝医药有限公司 | 一种超临界提纯生产叶绿素铜钠的方法 |
CN105777762A (zh) * | 2014-12-24 | 2016-07-20 |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毛竹叶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
CN105777761A (zh) * | 2014-12-24 | 2016-07-20 |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绿竹叶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
CN105777763A (zh) * | 2014-12-25 | 2016-07-20 |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箬竹叶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
CN105061437A (zh) * | 2015-08-25 | 2015-11-18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从钝顶螺旋藻制备高纯度叶绿素a的方法 |
CN106074624A (zh) * | 2016-07-28 | 2016-11-09 | 南京正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螺旋藻提取方法和治疗高脂血症的保健茶 |
WO2020009422A1 (ko) * | 2018-07-06 | 2020-01-09 | 주식회사 에이블 | 클로로필 함유 추출물의 제조방법 |
US20210267941A1 (en) * | 2018-07-06 | 2021-09-02 | Abl Co.,Ltd | Method for preparing chlorophyll-containing extract |
CN113122018A (zh) * | 2021-04-19 | 2021-07-16 | 广东普萃特医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藻蓝色素的超临界裂解工艺 |
CN113122018B (zh) * | 2021-04-19 | 2023-11-14 | 普萃超临界(广东)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藻蓝色素的超临界裂解工艺 |
CN114181221A (zh) * | 2021-12-27 | 2022-03-15 | 江西丹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从螺旋藻中制取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工艺 |
CN114213423A (zh) * | 2021-12-27 | 2022-03-22 | 江西丹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从螺旋藻中提取叶绿素的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48955A (zh) |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螺旋藻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 |
CN106860492B (zh) | 一种大麻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A2996386C (en) | Improved process for producing fucoxanthin and/or polysaccharides from microalgae | |
CN101215424B (zh) | 越桔酒渣花色素的提取精制方法 | |
CN1951931A (zh) |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北冬虫夏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 |
CN111995880B (zh) | 一种生物发酵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 | |
CN105777698A (zh) | 火龙果皮花青素的提纯方法 | |
CN101648956B (zh) |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蚕砂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 |
CN101333203A (zh) | 落叶松中萃取二氢化槲皮素的方法 | |
CN101591680B (zh) | 氧化白藜芦醇的提取方法 | |
CN106832045B (zh) | 一种银杏外种皮同时提取果胶和酚酸类化合物的方法 | |
CN1749253A (zh) | 从葡萄籽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 | |
CN101352616B (zh) | 采用膜分离集成工艺技术制备松树皮提取物的方法 | |
CN108929256A (zh) | 破壁乳杆菌超临界co2静态与动态协同提取虾青素的方法 | |
CN101390975A (zh) | 柑橘活性成分的萃取方法 | |
CN101333204B (zh) | 落叶松中萃取二氢化槲皮素的制备方法 | |
CN110713450A (zh) | 一种基于雨生红球藻的虾青素提取方法 | |
CN105777763A (zh) |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箬竹叶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 |
CN102648939A (zh) | 一种路边青多酚的制备方法 | |
CN1472207A (zh) | 莲藕中多酚的提取方法 | |
JP2017088522A (ja) | 遺伝子修復の活性化作用を呈するヘスペレチン誘導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10484409A (zh) | 一种同时降低樱桃酒中氰化物和氨基甲酸乙酯的方法 | |
CN105777761A (zh) |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绿竹叶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 |
Saparbekova | Extraction of resveratrol from the pomace of various grape varieties using an enzyme preparation | |
CN110845315B (zh) | 一种高效提取丹皮酚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100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