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77763A -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箬竹叶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箬竹叶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77763A CN105777763A CN201410827542.6A CN201410827542A CN105777763A CN 105777763 A CN105777763 A CN 105777763A CN 201410827542 A CN201410827542 A CN 201410827542A CN 105777763 A CN105777763 A CN 1057777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lorophyll
- extraction
- entrainer
- carbon dioxide
- indocalam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4—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solvents, e.g. supercritical solvents or ionic liquid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箬竹叶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箬竹叶烘干、粉粹成箬竹叶粉0.1-3g放入萃取釜中,通入二氧化碳,通过高压泵升压到10-50Mpa,温度设定为30-60℃,二氧化碳的流量为5-50kg/h,萃取0.5-2h,在分离器中得到叶绿素。可以在萃取器中加入无水乙醇作为夹带剂,夹带剂的用量为每克原料采用0.005-0.05L的无水乙醇,叶绿素收率可达0.46%,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常规提取过程中经常发生的脱镁、酯化等反应,能最大程度地保持叶绿素原有特性;流程简单,步骤少,生产周期短,效率高,提取完全;不会产生任何新的“三废”物质,对环境保护极为有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离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箬竹叶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色素是食品、医药及化妆品中常用的染色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化学合成色素逐渐产生怀疑,而对天然色素的开发越来越重视。叶绿素是我国和大多数国家允许使用的天然食用色素。叶绿素在植物体中大量分布,其衍生物在医药上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抗溃疡、抗肿瘤、抗微生物、防癌、保肝、抗贫血等多方面生物活性。叶绿素是光合作用膜中的绿色色素,它是光合作用中捕获光的主要成分。叶绿素共有a、b、c和d四种。凡进行光合作用时释放氧气的植物均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b存在于高等植物、绿藻和眼虫藻中;叶绿素c存在于硅藻、鞭毛藻和褐藻中,叶绿素d存在于红藻。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主要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两种。叶绿素a的分子结构由4个吡咯环通过4个甲烯基(=CH—)连接形成环状结构,称为卟啉(环上有侧链)。卟啉环中央结合着1个镁原子,并有一环戊酮(Ⅴ),在环Ⅳ上的丙酸被叶绿醇(C20H39OH)酯化、皂化后形成钾盐具水溶性。它们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乙醚、氯仿等。
叶绿素可以激活细胞的代谢机能,抗氧化,抑制氧自由基对细胞膜的损伤;对各种酶特别是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调节血糖;促进造血机能;解毒、抗过敏、抗补体;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去臭,促进肉芽新生和创伤愈合;抗癌作用,能有效抑制黄曲霉毒素的致癌作用。
箬竹属阳性竹类,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生长适应性强,较耐寒,喜湿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轻度盐碱土中也能正常生长。箬竹生长快,叶大、产量高,资源丰富,用途广泛,其秆可用作竹筷、毛笔秆、扫帚柄等,其叶可用作食品包装物(如粽子)、茶叶、斗笠、船篷衬垫等,还可用来加工制造箬竹酒、饲料、造纸及提取多糖等;其笋可作蔬菜(笋干)或制罐头;其植株可作园林绿化。箬竹叶、笋及产品,药用价值高,对癌症特有的恶液质具有防治功效。
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本质特征是用无毒、无残留的流体,如CO2,代替有机溶剂作提取介质并在接近室温的条件下萃取;其物理化学基础源于超临界CO2流体的溶剂性质在很宽的范围内可以调控,只要简单地改变体系的温度或压力就可使溶质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发生很大的改变,从而为高选择性提取和分离及高质量产品提取提供了可能;其最大的优点莫过于可将萃取、分离和去除溶剂等多个单元过程合为一体,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好处如下:CO2无色、无味、无毒,且通常条件下为气体,无溶剂残留问题,用它作萃取剂使绝对安全健康的纯天然原料的获取成为易事,并且CO2价廉易得,可循环使用,使产品的成本大为降低;萃取温度接近室温,整个提取分离过程在暗场中进行,叶绿素对光敏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常规提取过程中经常发生的脱镁、酯化等反应,能最大程度地保持叶绿素原有特性;流程简单,步骤少,生产周期短,效率高;超临界CO2流体的溶解能力和渗透力强,扩散速率快,叶绿素产品不断被移走,提取完全;超临界CO2流体只对溶质起作用,不改变溶质之外的任何成分或原料基体,因此不会产生任何新的“三废”物质,对环境保护极为有利。
目前竹叶中提取叶绿素的工艺已有相当的研究,本人已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从毛竹叶、绿竹叶中萃取叶绿素,但叶绿素得率较低。本研究从箬竹中提取叶绿素,对拓宽竹叶的综合利用,提高其经济价值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箬竹叶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风干箬竹叶利用高速中药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后形成箬竹叶粉末,选取含水量小于5%的箬竹叶粉末0.1-3g放入萃取釜中,通入二氧化碳,通过高压泵升压到10-50Mpa,温度设定为30-60℃,二氧化碳的流量为5-50kg/h,萃取0.5-2h,在与萃取釜相连的分离器中得到叶绿素。
优选地,在萃取器中加入无水乙醇作为夹带剂,夹带剂的用量为每克原料采用0.005-0.05L的无水乙醇。
可以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即:萃取实验结束后,在分离器中加入少量乙醇,晃动分离器将叶绿素产品溶于乙醇,然后将乙醇溶液倒入25ml容量瓶中,在分离器中再次加入少量乙醇冲洗,将冲洗液同样倒入前一容量瓶中,如此反复几次,直至将分离器中产品全部溶解并倒入容量瓶中,在在容量瓶中加入乙醇定容至25ml,溶解均匀后放置10分钟备用。将待测溶液加入比色皿中,以乙醇作为空白溶液,在550nm-700nm波长内扫描,扫描后到如产品溶液吸收光谱图。记录664nm和645nm波长下吸光度。
利用经验公式计算叶绿素a浓度、叶绿素b浓度、叶绿素总浓度及叶绿素收率:
叶绿素a浓度:Ca=12.7A664-2.69A645
叶绿素b浓度:Cb=22.9A645-4.68A664
叶绿素总浓度:Ca+b=Ca+Cb
叶绿素收率=(萃取出总叶绿素量/g)/(原料量/g)
式中A664、A645分别代表测试样品在664nm和645nm波长下的吸光度;Ca、Cb代表叶绿素a和叶绿素b浓度,单位为mg/L。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其中A—CO2钢瓶;B-控制系统;C-用来输送二氧化碳的高压泵;D-温度控制系统;E-用来输送夹带剂的高压泵;F-萃取釜;G-分离器。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将烘干、粉碎后的箬竹叶粉放入萃取釜F中,通过钢瓶A将二氧化碳输入到萃取釜F中,利用控制系统B控制萃取条件,其中通过高压泵C升压到15Mpa,通过温度控制系统D将温度设定为50℃,二氧化碳的流量为10kg/h,萃取40min,在萃取器中用高压泵E加入无水乙醇作为夹带剂,夹带剂的用量为每克原料采用0.01L的无水乙醇,在分离器G中得到叶绿素。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得出叶绿素收率为0.35%,其中叶绿素a的浓度占总叶绿素浓度的78%,叶绿素b浓度占总叶绿素浓度的22%。
实施例2:
将烘干、粉碎后的箬竹叶粉放入萃取釜F中,通过钢瓶A将二氧化碳输入到萃取釜F中,利用控制系统B控制萃取条件,其中通过高压泵C升压到30Mpa,通过温度控制系统D将温度设定为55℃,二氧化碳的流量为25kg/h,萃取90min,在萃取器中用高压泵E加入无水乙醇作为夹带剂,夹带剂的用量为每克原料采用0.01L的无水乙醇,在分离器G中得到叶绿素。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得出叶绿素收率为0.46%,其中叶绿素a的浓度占总叶绿素浓度的81%,叶绿素b浓度占总叶绿素浓度的19%。
实施例3:
将烘干、粉碎后的箬竹叶粉放入萃取釜F中,通过钢瓶A将二氧化碳输入到萃取釜F中,利用控制系统B控制萃取条件,其中通过高压泵C升压到40Mpa,通过温度控制系统D将温度设定为50℃,二氧化碳的流量为50kg/h,萃取120min,在萃取器中用高压泵E加入无水乙醇作为夹带剂,夹带剂的用量为每克原料采用0.21L的无水乙醇,在分离器G中得到叶绿素。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得出叶绿素收率为0.42%,其中叶绿素a的浓度占总叶绿素浓度的71%,叶绿素b浓度占总叶绿素浓度的29%。
Claims (2)
1.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箬竹叶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将箬竹叶烘干,粉碎成箬竹叶粉0.1-3g放入萃取釜中,通入二氧化碳,通过高压泵升压到10-50Mpa,温度设定为30-60℃,二氧化碳的流量为5-50kg/h,萃取0.5-2h,在与萃取釜相连的分离器中得到叶绿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萃取器中加入无水乙醇作为夹带剂,夹带剂的用量为每克箬竹叶采用0.005-0.05L的无水乙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827542.6A CN105777763A (zh) | 2014-12-25 | 2014-12-25 |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箬竹叶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827542.6A CN105777763A (zh) | 2014-12-25 | 2014-12-25 |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箬竹叶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77763A true CN105777763A (zh) | 2016-07-20 |
Family
ID=56388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827542.6A Pending CN105777763A (zh) | 2014-12-25 | 2014-12-25 |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箬竹叶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77776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59341A (zh) * | 2019-09-25 | 2019-12-13 | 山东大学 | 一种同时制备桑叶食用粉和桑叶叶绿素的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48955A (zh) * | 2009-09-04 | 2010-02-17 |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螺旋藻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
CN101648956A (zh) * | 2009-09-04 | 2010-02-17 |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蚕砂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
CN102443007A (zh) * | 2010-10-15 | 2012-05-09 | 南通玺运贸易有限公司 | 一种叶绿素的提取工艺 |
-
2014
- 2014-12-25 CN CN201410827542.6A patent/CN10577776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48955A (zh) * | 2009-09-04 | 2010-02-17 |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螺旋藻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
CN101648956A (zh) * | 2009-09-04 | 2010-02-17 |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蚕砂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
CN102443007A (zh) * | 2010-10-15 | 2012-05-09 | 南通玺运贸易有限公司 | 一种叶绿素的提取工艺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吴 浩,等: "超临界CO2 萃取毛竹叶中的叶绿素",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 |
王 戈,等: "超临界CO2萃取绿竹叶中叶绿素的实验研究",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 |
罗金岳,等: "超临界CO2从箬竹叶中提取叶绿素的研究", 《林产化学与工业》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59341A (zh) * | 2019-09-25 | 2019-12-13 | 山东大学 | 一种同时制备桑叶食用粉和桑叶叶绿素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269160B2 (ja) | 生理活性液状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1648955A (zh) |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螺旋藻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 |
CN105175380B (zh) | 一种制备云南松树皮原花青素的方法 | |
CN105524482A (zh) | 红龙果果肉、果皮红色色素及其提取方法 | |
CN102417546B (zh) | 一种玫瑰花粗多糖的提取方法 | |
CN1951931A (zh) |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北冬虫夏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 |
CN103224862B (zh) | 一种葛根黄酒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4059163B (zh) | 青海柴达木枸杞多糖提取分离制备新方法 | |
CN107552536B (zh) | 葡萄酒废渣综合提取工艺 | |
CN104098641B (zh) | 一种从罗汉果中提取罗汉果甙v的方法 | |
CN104435005A (zh) | 一种牛樟芝中三萜化合物的精制方法 | |
CN104357332B (zh) | 黑曲霉jh‑2及在生物转化合成积雪草酸中应用 | |
CN103880805B (zh) | 一种从花生红衣中提取原花青素的工艺 | |
CN1911101A (zh) | 一种从竹叶中提取竹叶抗氧化物的生产方法 | |
CN101648956B (zh) |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蚕砂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 |
CN1966499B (zh) | 超临界流体萃取橄榄黄酮方法 | |
CN103146473A (zh) | 同时提取澳洲茶树精油及黄酮甙的方法 | |
CN104547286A (zh) | 一种沉香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2432578A (zh) | 一种提取沙棘籽中原花青素的方法 | |
CN105777763A (zh) |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箬竹叶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 | |
CN101390975A (zh) | 柑橘活性成分的萃取方法 | |
CN101311225A (zh) | 蔓箐色素提取方法 | |
CN104274496B (zh) | 一种铜藻多酚的提取方法 | |
CN110042000A (zh) | 一种超声辅助超临界流体萃取栀子叶中精油的方法 | |
CN102260587A (zh) | 一种提取葡萄籽油和原花青素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