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6592B - 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 - Google Patents

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6592B
CN101646592B CN2007800496062A CN200780049606A CN101646592B CN 101646592 B CN101646592 B CN 101646592B CN 2007800496062 A CN2007800496062 A CN 2007800496062A CN 200780049606 A CN200780049606 A CN 200780049606A CN 101646592 B CN101646592 B CN 1016465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bar
slider tube
rolling body
profile
vari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496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46592A (zh
Inventor
C·克卢科斯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yssenKrupp Presta AG
Original Assignee
ThyssenKrupp Presta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yssenKrupp Presta AG filed Critical ThyssenKrupp Presta AG
Publication of CN101646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65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465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65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20Connecting steering column to steering g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00Shafts; Axles; Cranks; Eccentrics
    • F16C3/02Shafts; Axles
    • F16C3/03Shafts; Axles telescopic
    • F16C3/035Shafts; Axles telescopic with built-in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02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adapted to specific functions
    • F16D3/06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adapted to specific fun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allow axial displacement
    • F16D3/065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adapted to specific fun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allow axial displacement by means of rolling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26/00Articles relating to transporting
    • F16C2326/20Land vehicles
    • F16C2326/24Steering systems, e.g. steering rods or colum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包括一外部的套筒形的、带有偏离圆形的横截面的型材(1),一内部的带有偏离圆形的横截面的型材,该内部的型材可用一端部部分插入外部的型材(1),其中外部的型材(1)的内圆周轮廓和内部的型材(2)的外圆周轮廓至少部分地由弧形部分构成,并且该弧形的部分朝着位于外部的型材(1)和内部的型材(2)的之间的间隙(6)、优选的是不仅外部的型材(1)而且内部的型材(2)交替地形成凸出的和凹进的部分(9,10,12,13),并且外部的型材(1)的凸出的部分(13)至少部分地位于内部的型材(2)的凹进的部分(9)的对面和/或者外部的型材(1)的凹进的部分(12)至少部分的位于内部的型材(2)的凸出的部分(10)的对面,和一布置在间隙(6)中的滑动套筒(7),该滑动套筒相对于两个型材(1,2)的一个不可扭转地并且沿着纵向不可移动地夹持,并且该滑动套筒与夹持滑动套筒(7)的型材(2)一起相对于另外的型材(1)沿着纵向是可移动的但是基本上是不可扭转的,其特征在于,滚动体(15)被布置在滑动套筒(7)的凹槽(14)中,该滚动体在滑动套筒(7)的侧面上至少在它的未负载的状态下由该滑动套筒(7)中凸出,相对于滑动套筒(7)纵向可移动的型材在装配状态下位于该滚动体上,并且该滚动体在转向轴的装配状态下分别相对于构成滚动面的、相对于滑动套筒(7)纵向可移动的型材(1)的表面(16)被预张紧,并且该滚动体可反抗回弹力沿着指向离开滚动面的方向是可移动的,其中在作用在两个型材(1,2)之间的转矩的极限值超过时导致在滑动套筒(7)的表面(17)和相对于它纵向可移动的型材(1)的表面(16)之间的接触。

Description

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操纵装置的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包括 
-一外部的套筒形的、带有不同于圆形的横截面的型材, 
-一内部的带有偏离圆形的横截面的型材,该内部的型材可用一端部部分插入外部的型材,其中外部的型材的内圆周轮廓和内部的型材的外圆周轮廓至少部分地由弧形部分构成,并且该弧形的部分朝着位于外部的型材和内部的型材之间的间隙、优选的是不仅外部的型材而且内部的型材交替地形成凸出的和凹进的部分,并且外部的型材的凸出的部分至少部分地位于内部的型材的凹进的部分的对面和/或者外部的型材的凹进的部分至少部分的位于内部的型材的凸出的部分的对面,和 
-一布置在间隙中的滑动套筒,该滑动套筒相对于两个型材中的一个不可扭转地并且沿着纵向不可移动地夹持,并且该滑动套筒与夹持滑动套筒的型材一起相对于另外的型材沿着纵向是可移动的但是基本上是不可扭转的。 
背景技术
一这样的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由US6149526A已是众所周知的。布置在内部的和外部的型材之间的间隙中的滑动套筒沿着它的圆周轮廓不仅逐段地并且交替地紧贴在围住间隙的型材的壁上,其中它交替地紧贴在内部的型材的凸出的部分上和外部的型材的凹进的部分上。在这里在部件之间必然地存在的间隙被补偿,其中在方向盘的旋转运动中一转向阻力方便地无间隙地被使用。必然地存在的间隙不再被操纵转向的汽车司机察觉到,因为滑动套筒相对于外部的型材被预张紧。尽管对于轴向型材的可移动性预先确定的值可以可靠地持续地被保持。在该结构中的缺点在于,在内部的和外部的型材之间的规定公差的实际的间隙越来越小时,这在实践中是符合理想的,在滑动套筒和相对于该滑动套筒可移动的型材之间可能导致所谓的“滑动粘附”。因此在纵向移动时滑动不再连续,而是导致一颤振的移动,该移动在方向盘上可察觉到,并且也可能导致不受欢迎的噪声。一这样的滑动粘附不仅在转向轴的长度调整时而且在转弯行驶时在汽车扭转中出现。 
除了在转向轴部件之间的滑动导向装置之外带有作用在轴部件之间的滚动体的移动导向装置、例如由DE3730393C2、DE10123413A1、DE19824477A1、EP1652748和EP1065397也已是众所周知的。作用在转向轴部件之间的转矩也必须通过该滚动体被传递。为了也能够接受高的转向力,该结构鉴于滚动体的滚道的结构费用昂贵,并且也必须被使用相应的数量和大小的滚动体,该滚动体几乎必须无间隙地工作。部分地滚动体也有一相对于该滚动体弹性支承型材的元件,该元件将滚动体相对于另外的型材预张紧。 
由EP1070865A2已知一不属于该类的用于转矩传递的线性轴承,该线性轴承构成直线往复运动球轴承。该直线往复运动球轴承在一布置在外部的和内部的型材之间的保持架中构成。为了型材相互无间隙的预张紧设有一作用在球体上的预张紧装置,该预张紧装置尤其是由一处在负载区的弹簧弹性构成的滚道部分在一处于型材的对面的壁的部分上构成。在一作用在型材之间的转矩导入时壁部分可以弹性支撑到这种程度,以使处于对面的型材的壁部分相互移动到这种程度,直到它们相互接触或者布置在它们之间的保持架的部分相互夹紧。此外该装置的缺点是由于直线往复运动球轴承导致的费用昂贵的结构。同样在该结构中不可能没有困难地在内部的和外部的型材之间达到一总共非常小的间隙,直到彼此对应的型材的壁部分相互接触或者一保持架的部分在自身之间夹紧,或者在这样的负载情况下在内部的和外部的型材之间的可移动的导向被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开头时提到的种类的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在该转向轴中在一在内部的和外部的型材之间非常小的总的可扭转的间隙时一轻松自如的长度可调整性被实现。 
因此根据本发明在开头时提到的种类的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中滚动体被布置在滑动套筒的凹槽中。在它的未负载的状态下该滚动体不管怎样在滑动套筒的那一侧由该滑动套筒中凸出,相对于滑动套筒纵向可移动的型材位于该滚动体上。在转向轴的装配状态下,该滚动体分别紧贴在纵向可移动的型材的表面上,该型材形成各自滚动体的滚动面,并且各自的滚动体相对于该滚动面被预张紧。滚动体分别可克服回弹力沿着指向离开各自的滚动面的方向压紧,其中在作用在型材之间的转矩的极限值超过时导致在滑动套筒的表面和相对于它可移动的型材之间的贴紧。因此作用大的转矩在纵向可移动的型材和滑动套筒之间直接传递,因此滚道和滚动体的负载被限制。没有作用的转矩或者在低的转矩时滚动体克服滑动粘附,因为它(重新)从滑动套筒中凸出在滑动部件之间强制形成一最小的间隙。在作用大的转矩时在可移动的型材和滑动套筒之间达到一可靠的并且因此相对摩擦小的力的传递,其中在实践中在这样大的例如在开进停车位时出现的转矩中带有滑动粘附的问题一般出现较少。一根据本发明的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可用一非常小的总的扭转的间隙在内部的和外部的型材之间构成,而且该间隙作为这样的间隙不可能被驾驶员察觉到。因此将滑动套筒沿着纵向不可移动的夹持的型材相对于另外的型材沿着纵向是可移动的,但是基本上(只带有一对于纵向可移动的最小的间隙)是不可扭转的。 
在本发明的一有利的结构方案中滚动体沿着滑动套筒的纵向不可移动地可旋转地布置在凹槽中。一限制在限位之间的滚动体在凹槽中的纵向可移动性是可设想的和可行的,该限位由凹槽的纵向端部构成。 
优选的是滚动体由球体构成。在这里在滑动套筒中的凹槽可以由带有圆形横截面的盲孔或者长孔形的凹槽构成,其中球体紧贴在各自凹槽的底部。在滚动体相对底部压紧时从滑动套筒的材料获得一回弹力,由该回弹力也导致对纵向可移动的型材的预张紧。优选的是滑动套筒由一塑料材料组成。此外容纳各自的球体的凹槽也可以穿过滑动套筒的塑料材料。在这样的情况下弹簧弹性的元件可以被固定在滑动套筒的塑料材料上,该元件构成各自凹槽的底部。此外弹簧弹性的元件,球体可相对于该元件压入凹槽中,也可以被插入滑动套筒和沿着纵向将滑动套筒不可移动的夹持的型材之间或者被固定在该型材上。该弹性弹簧元件至少在各自滚动体的它的贴紧面上装备有滑动层或者滑动材料。原则上在所有的这些结构方案中代替球体也可以使用其它结构的滚动体、例如辊子形状的滚动体。 
优选的是滑动套筒整体地构成,并且沿着它的圆周被封闭,并且包围着内部的型材。 
在本发明的一有利的结构形式中滑动套筒在从间隙起看支撑它的 型材的圆周轮廓的凸出部分中紧贴在它上面,并且在支撑它的型材的圆周轮廓的位于中间的凹进的部分中与它保持一定间距。滚动体的滚道处在该从间隙起看处于凹进的部分的对面相对于滑动套筒纵向可移动的型材的圆周轮廓的凸出部分中。在支撑滑动套筒的型材的从间隙看处于相对于滑动套筒纵向可移动的型材的凹进的部分的对面的凸出的部分的区域中滑动套筒与它保持一定间距。 
在本发明的一有利的结构形式中规定,所有的滚动体与这一型材保持一定间距,滑动套筒沿着纵向不可移动地夹持在该型材上,也就是说即使有作用的转矩时,也没有作用的转矩,而且不仅在位于极限值之下的该转矩值时,在该转矩值时力传递直接在纵向可移动的型材和滑动套筒之间进行,而且在位于该极限值之上的转矩时。在这里间距至少部分地由一气隙构成或者该间距全部被一部件弥补,该部件在所提到的极限值之上也具有对各自滚动体的蠕变性,例如由一弹簧弹性的元件或者滑动套筒的材料。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的优点和细节下面借助于附图说明。其中在附图中: 
图1表示了一在可伸缩的型材的部分上根据本发明的转向轴的视图; 
图2部分地在纵剖面中表示了根据图1所示的转向轴; 
图3表示了一沿着图2所示的线A-A的横剖面图; 
图4在视图中表示了一滑动套筒(没有装入的滚动体); 
图5表示了一图3所示的局部放大图B; 
图6在一类似于图5所示的图示中表示了一根据本发明的转向轴的变型的结构形式; 
图7表示了另一变型的结构形式; 
图8表示了一类似于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第四种结构方案的横剖面图; 
图9表示了一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种结构形式的滑动套筒(没有滚动体)的视图; 
图10在视图中表示了另一滑动套筒的结构方案(没有滚动体); 
图11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种结构形式通过转向轴的横截面的部分视图; 
图12表示了根据第七种结构形式通过转向轴的横截面的部分视图; 
图13表示了根据第八种结构形式通过转向轴的横截面的部分视图; 
图14表示了根据第九种结构形式通过转向轴的横截面的部分视图。 
附图具有不同的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图5中表示了本发明的第一种结构形式。转向轴在图示的本发明重要的它的纵向延长的部分中包括一外部的套筒形的型材1和一内部的型材2,该型材用它的端部部分伸入外部的型材1,并且相对于该型材沿着转向轴中心纵轴线3的方向、即沿着转向轴的纵向是可以移动的。 
内部的型材2如图所示可以由实心的材料组成。一套筒形的结构同样是可设想的和可行的。外部的型材1在空腔的旁边也具有一实心的部分,内部的型材2伸入该空腔中。在图1和图2中模制件4、5安装在型材1、2的彼此的端部上,该模制件与另外的对本发明不重要的操纵装置的部件相连接。 
型材1、2具有一偏离圆形的横截面(参见图3)。在这里外部的型材1的内圆周轮廓和内部的型材2的外圆周轮廓至少部分地由弧形部分构成,其中该弧形部分的弯曲半径沿着各自的圆周轮廓交替地位于各自型材之内和之外。与此同时内部的型材2的外圆周轮廓和外部的型材1的内圆周轮廓至少逐段地并且几乎相互一致地构成。 
从位于型材1、2之间的间隙6看,该型材1、2的圆周轮廓的圆弧形的部分分别交替地形成型材1、2的凸出的或者凹形的区域或者部分9、10或者12、13。外部的型材1的凸出的部分13在这里位于内部的型材2的凹形的部分9的对面,并且外部的型材1的凹形的部分12基本上位于内部的型材2的凸出的部分10的对面。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外部的型材的内圆周轮廓和内部的型材的外圆周轮廓基本上只由弧形的部分构成。这原则上也是可以设想的和可行的,在外部的型材1的内圆周轮廓的弧形部分之间和/或者在内部的型材2的外圆周轮廓的弧形部分之间存在直线部分。 
外部的型材1的内部尺寸和内部的型材2的外部尺寸相互差别达到这一程度,以使在该两个型材1、2之间存在一明显的间隙。因此形成一环绕的间隙6,该间隙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沿着它的圆周具有一变化的 宽度。原则上这也是可以设想的和可行的,间隙6沿着它的圆周具有一不变的宽度。 
一圆周封闭的滑动套筒7布置在间隙6中,在外部的型材1和内部的型材2之间的间隙部分地被该滑动套筒弥补,并且该滑动套筒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内部的型材2上沿着内部的型材2的纵向不可移动地夹持。例如为此在滑动套筒7的纵向端部的两侧可有一布置在内部的型材2上的凸肩。 
滑动套筒7鉴于它的圆周轮廓至少在装配状态下在它圆周的大部分上与支撑它的型材2的圆周轮廓相一致。当滑动套筒7按照规定装配时,它的圆周轮廓可能与那个在未装配的状态下具有的轮廓有小尺寸的差别。因此通过装配滑动套筒7有一点变形,并且由此被预张紧。滑动套筒7在装配状态中相对于支撑它的型材2不可扭转。 
滑动套筒7的壁厚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它的圆周上基本上是不变的。仅仅在纵向走向的槽8的区域中它的壁厚在实施例中有一点变小。这也是可设想的和可行的,提供一带有在它的圆周上变化的壁厚的滑动套筒。 
滑动套筒7由一能滑动的塑料材料、优选的是由一高分子材料组成。在有利的方式下在滑动套筒和相对于它纵向可移动的型材1、但是也相对于下面要进一步说明的滚动体15之间应该被达到一尽可能低的摩擦系数。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滑动套筒7紧贴在朝着间隙6的内部的型材2的外圆周轮廓的凸出的部分10上,参见图3。在位于中间的朝着间隙6的内部的型材2的外圆周轮廓的凹进的部分9中滑动套筒7与该内部的型材保持一定间距。一过渡点11分别位于部分9和10之间。在朝向间隙6的外部的型材1的内圆周轮廓的凹进的部分12中滑动套筒7与外部的型材1保持一定间距。在位于中间的朝着间隙6的外部的型材1的内圆周轮廓的凸出的部分13中在外部的型材1和滑动套筒7之间实现纵向导向。 
滑动套筒7具有凹槽14,该凹槽在该实施例中以盲孔的形式构成,该盲孔从滑动套筒7的外表面17开始。构成球体的滚动体15以微小的间隙可旋转地布置在凹槽14中。 
在图3和图5中(并且同样在下面要进一步说明的剖视图中关系到 的本发明的其它的结构形式)表示了带有布置在它的凹槽14中的滚动体15的滑动套筒7的这一状态,该滚动体处在没拉开外部的型材1的状态。滚动体15从凹槽14中凸出一尺寸a,并且在这里表示伸入被外部的型材1占有的空间。因此在转向轴的装配状态中在外部的型材1拉开时滚动体15沿着到内部的型材2的方向移动,其中滑动套筒7逐段地被变形。因此滚动体15相对于外部的型材1的内表面16构成使置中的预张紧力。滚动体15紧贴在外部的型材1的内表面16上的区域表示滚动体15的滚道,该滚道沿着转向轴的纵向走向。 
在带有在滑动套筒中无轴地可旋转支撑的滚动体15的滑动套筒7的中间联接下,型材1、2基本上、即不考虑剩余的、对于传动杆由于对滚动体15作用的预张紧力不可察觉的间隙是相互不可扭转的。 
在根据图1至图5的实施例中滑动套筒7与内部的型材2的间距b比滚动体15的超出部分a稍大一点。 
当在型材1、2之间作用一转矩时,那么滚动体15根据该转矩的大小通过被可相对于滑动套筒7移动的型材施加到滚动体上的力仍然继续沿着到内部的型材2的方向被移动,而且反抗滑动套筒7的材料的回弹力。在提高的转矩时从转矩的极限值起导致外部的型材1的内表面16与滑动套筒7的外表面17的贴紧。从该转矩的极限值起外部的型材1相对于滑动套筒7通过在该两个部件之间的滑动摩擦实现纵向移动。 
在根据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带有布置在里面的滚动体15的两个沿着滑动套筒7的纵向相互保持一定间距的凹槽14分别以离该顶点相同的间距位于在外部的型材1的内圆周轮廓的凸出的部分13的顶点29的两侧。在顶点29的每一侧也可以有两个以上带有滚动体15的沿着纵向保持一定间距的凹槽14或者只有一个带有一个或者多个滚动体15的单独的凹槽14。各自顶点29的两侧也可以分别有两个或者多个沿着圆周方向保持一定间距的带有在里面布置的滚动体15的凹槽14。 
不用作用在型材1、2之间的转矩通过弹性嵌入的滚动体15的预张紧力一个力被该滚动体施加到相对于滑动套筒7纵向可移动的型材1上,该力在置中的意义下相对于另外的型材2对纵向移动的型材1产生影响。该置中的作用一方面涉及到两个型材的纵轴线的取向而且涉及到两个型材的角位置,即沿着中性位置的方向(=中间位置)施加一个力。因此该力在不考虑滚动体15的紧贴位置时在一环绕的间隙结构的意义 下作用在滑动套筒7和相对于它纵向可移动的型材1之间。 
圆形凹槽14的轴线18、19在根据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每个凹槽14的区域中垂直于滑动套筒7的壁,并且例如包括相互40°的角。 
图6表示了一结构方案,在该结构方案中凹槽14的轴线18、19近似平行于滑动套筒7的法线20,该法线在凸出的部分13的顶点的区域中穿过滑动套筒7。相对于前面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差别在于,在滑动套筒7制造时它的脱模可以更简单。 
图7表示了另一结构方案,在该结构方案中凹槽14的轴线通过过渡点11走向。相对于前面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差别在于,这里在各自的滚动体15压入时沿着到内部的型材2的方向导致滑动套筒7的材料的塑性流变,其中滑动套筒7的塑料材料通过它的努力,至少很大程度地恢复它的原始的形状,对滚动体15施加一回弹力(=滑动套筒7的材料的“弹性蠕变”或者“记忆效应”)。 
在图8和图9所示的结构形式中滚动体分别布置在外部的型材1的内圆周轮廓的凸出部分13的顶点29的区域中,即滚动体15的滚道沿着具有顶点的凸峰走向。例如沿着每个凸峰滑动套筒7的纵向分别有两个以上的滚动体15,参见由图9可清楚地看见的一排凹槽14。通过相对于对滑动套筒7纵向可移动的型材1预先张紧的滚动体15这里至少关于两个型材1、2和滑动套筒7的纵轴线同轴的取向产生一置中的效果。 
代替滚动体15沿着滑动套筒7的纵向不可移动的夹持,该滚动体沿着纵向也可以有限制的移动。由图10所示得知在滑动套筒7中相应的长孔形的凹槽14。各自凹槽14的纵向端部构成用于限制在凹槽中布置的滚动体15的纵向移动的限位30。这里各自的滚动体15以相对于滑动套筒7的纯粹的滚动摩擦作用在长孔的长度上。 
在至少几个或者所有的凹槽14中也可以布置一个以上的滚动体15。 
凹槽14在相对于外表面17的槽口区域也可以变窄或者具有向内伸出的边缘,以便防止滚动体15从凹槽14中掉出。 
在图11中表示了另一结构方案。为了滚动体15的弹性嵌入这里从滑动套筒7的内表面21开始的凹槽22布置在凹槽14的区域中,由此凹槽14的底部23相对于内部的型材2的外表面24被实现松动安装。 
在各自凹槽14相对于外表面17的槽口区域中,该凹槽重新变窄到一直径d,该直径小于在凹槽中可旋转布置的滚动体15的直径D,以便防止该滚动体的掉出。 
底部23沿着到外部的型材1的方向也可以构成拱形。 
此外底部23可带有一例如围绕着底部23的圆周的一部分走向的间隙,以便构成一用于滚动体15弹性嵌入的弹簧臂。该间隙例如可以在超过底部23的外圆周的一半上走向。代替一间隙底部23可以变薄,该间隙则穿过底部23。 
在图12中表示了另一结构方案。各自的滚动体15的凹槽14这里穿过滑动套筒7的塑料材料。凹槽14的底部由一弹性元件25构成,该弹性元件被固定在滑动套筒7的材料中。以该方式各自的滚动体15的弹性嵌入重新被实现。凹槽14在它到外表面17的槽口区域中重新变窄(直径d),以便防止滚动体15(直径D)掉出。 
弹性元件在滑动套筒7的材料中的夹持也可以不同于图示的另一方式进行。 
在根据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各自的凹槽14的底部再次由一弹性元件25构成。该弹性元件这里表示一弹簧弹性嵌入部件26的弹簧臂,该嵌入部件图示被卡入滑动套筒7中。沿着各自的弹性元件25的纵向以一定间距分别至少有另一弹簧臂27,该弹簧臂支撑在内部的型材2上。 
在根据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凹槽14又穿过滑动套筒7的塑料材料构成。滚动体15这里在未负载状态中从滑动套筒7的两侧凸出。在朝向内部的型材2的一侧它紧贴在弹性元件28上,该弹性元件被固定在内部的型材2的材料中。弹性元件28在内部的型材2的材料上的其它的固定也是可设想的和可行的。此外这也是可设想的和可行的,弹簧弹性的元件只被插入内部的型材2和滑动套筒7之间,不用被固定在内部的型材2上或者被固定在滑动套筒7上。 
在实施例中表示的球形滚动体优选具有在0.5mm和4mm之间的范围中的直径。同样其它的滚动体、例如辊子,该辊子优选位于该直径范围中,原则上可作为滚动体使用。 
优选的是在所有描述的实施例中,滚动体相对于滑动套筒7的超出部分a在未负载的状态下(=滑动套筒的自由状态)位于在0.02mm和0.3mm之间的范围中,其中在0.08mm和0.12mm之间的范围是特别优 选的。 
当滚动体15放在弹性元件25、28上时,如对于几个实施例示范性地说明的,那么该弹性元件25、28优选的方式是由弹性金属组成。这样的弹性元件25、28有利的方式是为了降低相对于滚动体15的摩擦可装备有一滑动涂层或者具有一滑动材料,滚动体15放在该滑动材料上。 
当在型材1、2之间没有转矩作用时,那么在所有实施例中通过紧贴在外部的型材1的滚道上的滚动体15实现在型材1、2之间的纵向移动,因此外部的型材1相对于滑动套筒7构成一滚动支承。这同样适合于在有转矩作用时,该转矩位于极限值、例如6牛顿米之下。当作用的转矩达到或者超过该极限值时,那么纵向导向通过在滑动套筒7和外部的型材1之间的滑动支承实现。 
对于纵向可移动的型材预张紧的滚动体15在对中心的意义下至少相对于型材1、2和滑动套筒7的纵轴线起作用,优选的是也相对于在沿着纵向不可移动地夹持滑动套筒7的型材2和纵向可移动的型材1之间的旋转位置起作用。 
这也是可设想的和可行的,滑动套筒7沿着纵向与外部的型材1不可移动地相连接。因此滚动体15将与内部的型材2的外表面24共同起作用。前面所描述的不同的结构方案在该情况下在相应的合适的形式下也可以使用。 
在外部的型材1和内部的型材2之间也可以布置两个或者多个沿着纵向相互紧接着的或者相互保持一定间距的滑动套筒7。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内部的型材2在横截面上看沿着圆周方向具有四个传递转矩的凸起,所述凸起与外部的型材的相应的轮廓共同起作用(通过滑动套筒7或者滚动体15)。沿着圆周方向例如也可以设有三个或者两个或者四个以上的凸起。不取决于凸起的数量优选的是该凸起沿着圆周方向以相同的角度相互保持一定间距,有利的方式是型材1、2相对于各自的以这样的角度的扭转是对称的。 
所示实施例的不同的变型、例如关于型材1、2的凸出的和凹进的部分9、10、12、13的结构、是可设想的和可行的,其中在相互至少部分地重叠的圆周区域中至少外部的型材1的凸出的部分13的若干个适合于内部的型材2的凹进的部分9和/或者外部的型材1的凹进的部分12的若干个适合于内部的型材2的凸出的部分10。 
对附图标记的说明 
1外部的型材   16内表面 
2内部的型材   17外表面 
3纵轴线       18轴线 
4模制件       19轴线 
5模制件       20法线 
6间隙         21内表面 
7滑动套筒     22凹槽 
8槽           23底部 
9进部分       24外表面 
10凸出部分    25弹性元件 
11过渡点      26部件 
12凹进部分    27弹簧臂 
13凸出部分    28弹性元件 
14槽          29顶点 
15滚动体      30限位 

Claims (16)

1.用于汽车转向装置的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包括
-一外部的套筒形的、带有偏离圆形的横截面的型材(1),
-一内部的带有偏离圆形的横截面的型材,该内部的型材可用一端部部分插入外部的型材(1),其中外部的型材(1)的内圆周轮廓和内部的型材(2)的外圆周轮廓至少部分地由弧形部分构成,并且所述弧形部分朝着位于外部的型材(1)和内部的型材(2)之间的间隙(6)交替地形成外部的型材(1)和内部的型材(2)的凸出的和凹进的部分(9,10,12,13),并且外部的型材(1)的凸出的部分(13)至少部分地位于内部的型材(2)的凹进的部分(9)的对面和/或者外部的型材(1)的凹进的部分(12)至少部分地位于内部的型材(2)的凸出的部分(10)的对面,和
-一布置在间隙(6)中的滑动套筒(7),该滑动套筒相对于两个型材(1,2)的内部的型材(2)不可扭转地并且沿着纵向不可移动地夹持,并且该滑动套筒与夹持滑动套筒(7)的型材(2)一起相对于外部的型材(1)沿着纵向是可移动的但是基本上是不可扭转的,
其特征在于,
滚动体(15)被布置在滑动套筒(7)的凹槽(14)中,该滚动体在滑动套筒(7)的侧面上至少在它的未负载的状态下从该滑动套筒(7)中凸出,相对于滑动套筒(7)纵向可移动的型材在装配状态下位于该滚动体上,并且该滚动体在转向轴的装配状态下分别相对于构成滚动面的、相对于滑动套筒(7)纵向可移动的型材(1)的表面(16)被预张紧,并且该滚动体可克服回弹力沿着指向离开滚动面的方向移动,其中在作用在两个型材(1,2)之间的转矩超过极限值时导致在滑动套筒(7)的表面(17)和相对于它纵向可移动的型材(1)的表面(16)之间的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其特征在于,滚动体(15)沿着滑动套筒(7)的纵向是不可移动的,或者在由凹槽(14)的纵向边缘构成的限位(30)之间可有限制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其特征在于,滚动体(15)与内部的型材(2)保持一定间距,滑动套筒(7)沿着纵向不可移动地夹持在该型材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其特征在于,凹槽(14)以盲孔的形状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其特征在于,滚动体(15)的回弹力由一反抗滑动套筒的形状变化的、滑动套筒(7)的材料的力产生。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其特征在于,凹槽(14)穿过滑动套筒(7)的塑料材料,并且滚动体(15)放在弹性元件(25,28)上,该弹性元件产生回弹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25)被固定在滑动套筒(7)的塑料材料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28)被插入内部的型材(2)中或者被固定在该内部的型材上,滑动套筒(7)沿着纵向不可移动地夹持在该内部的型材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其特征在于,分别在外部的型材(1)的内圆周轮廓的从间隙(6)看凸出的部分(13)的顶点(29)的两侧布置至少一滚动体(1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其特征在于,布置在各自的顶点(29)两侧的滚动体(15)离顶点(29)的间距是相同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其特征在于,滚动体(15)被布置在外部的型材(1)的内圆周轮廓的从间隙(6)看凸出的部分(13)的顶点(29)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其特征在于,分别至少两个沿着纵向保持一定间距的滚动体(15)被布置在滑动套筒(7)的相同的圆周位置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其特征在于,内部的型材(2)的外圆周轮廓和外部的型材(1)的内圆周轮廓至少逐段地并且近似相互一致地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其特征在于,在各自的凹槽(14)中仅布置一单个的滚动体(15)。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其特征在于,在若干个凹槽(14)中布置一个以上的滚动体(15)。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其特征在于,在所有的凹槽(14)中布置一个以上的滚动体(15)。
CN2007800496062A 2007-01-10 2007-12-21 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 Active CN1016465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7002380A DE102007002380B3 (de) 2007-01-10 2007-01-10 Längenveränderbare Lenkspindel
DE102007002380.6 2007-01-10
PCT/EP2007/011309 WO2008083829A1 (de) 2007-01-10 2007-12-21 Längenveränderbare lenkspinde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6592A CN101646592A (zh) 2010-02-10
CN101646592B true CN101646592B (zh) 2011-11-02

Family

ID=39259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496062A Active CN101646592B (zh) 2007-01-10 2007-12-21 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435124B2 (zh)
EP (1) EP2099669B1 (zh)
CN (1) CN101646592B (zh)
AT (1) ATE462634T1 (zh)
DE (2) DE102007002380B3 (zh)
ES (1) ES2343765T3 (zh)
PL (1) PL2099669T3 (zh)
WO (1) WO20080838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215539D0 (en) * 2012-08-31 2012-10-17 Hewson Peter G Connection device
US8931805B2 (en) * 2012-11-30 2015-01-13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Telescoping shaft roller assembly in steering column
US8915521B2 (en) * 2013-03-15 2014-12-23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teering column telescoping bushing with roller springs
CN103273956B (zh) * 2013-06-27 2016-05-1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的转向管柱组件和具有其的汽车
KR101790682B1 (ko) * 2016-03-16 2017-10-26 주식회사 드림텍 자동차용 유니버설 조인트의 슬라이딩케이지
US10518798B2 (en) * 2016-10-07 2019-12-31 Yamada Manufacturing Co., Ltd. Steering device
DE102016222795A1 (de) 2016-11-18 2018-05-24 Thyssenkrupp Ag Lenkwel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08340963B (zh) * 2018-02-12 2020-01-14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长度可调的转向传动轴组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07410A (en) * 1965-08-05 1970-09-30 Bendix Corp No-lash axially movable steering column
DE19750005C1 (de) * 1997-11-12 1999-04-22 Supervis Ets Längenveränderbare Lenkspindel für Lenkvorrichtungen bei Kraftfahrzeugen
CN2658016Y (zh) * 2003-10-16 2004-11-24 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转向柱管
CN1766359A (zh) * 2004-10-25 2006-05-03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32674C3 (de) * 1975-07-22 1979-10-25 Jean Walterscheid Gmbh, 5204 Lohmar Längenverstellbare Gelenkwelle
SE450153B (sv) * 1985-01-22 1987-06-09 Ffv Affersverket Teleskopstyrning, speciellt for overforing av vridmoment
SE461605B (sv) * 1987-03-12 1990-03-05 Ffv Autotech Ab Vridmomentoeverfoerande teleskopaxel med oeverbelastningsskydd
DE3730393C2 (de) * 1987-09-10 1994-01-13 Lemfoerder Metallwaren Ag Lenkwelle für Kraftfahrzeuge, bestehend aus axial ineinander verschieblichen Wellenteilen
JP3222998B2 (ja) * 1993-07-21 2001-10-29 日本トムソン株式会社 ボールスプライン
IT1280397B1 (it) * 1995-03-14 1998-01-20 Iat Istituto Analitico Tuscane Dispositivo decalcificatore anticalcare a risonanza variabile, collegato a trasformatore del tipo a rifasamento sequenzionale
DE19824477A1 (de) * 1998-05-30 1999-12-02 Daimler Chrysler Ag Teleskopische Lenkwelle für Kraftfahrzeuge
US6200225B1 (en) * 1998-09-04 2001-03-13 Trw Inc. Variable length shaft assembly having a bearing system
FR2795785B1 (fr) * 1999-06-30 2002-06-28 Nacam Dispositif d'accouplement a billes de deux arbres coulissants
DE19933875B4 (de) * 1999-07-22 2014-10-1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Linearwälzlager zum Übertragen von Drehmomenten
US6350203B1 (en) * 1999-11-18 2002-02-26 Ina Walzlager Schaeffler Ohg Torque-transmitting linear rolling bearing
ATE203803T1 (de) * 1999-12-10 2001-08-15 Skf Linearsysteme Gmbh Wälzlager für längsbewegungen
DE10123413B4 (de) * 2001-05-14 2006-03-16 Gkn Driveline Deutschland Gmbh Antriebswelle
DE10324480A1 (de) * 2003-05-30 2004-12-16 Ina-Schaeffler Kg Linearwälzlager zum Übertragen von Drehmomenten
EP1652748A4 (en) * 2003-07-02 2007-07-18 Nsk Ltd TELESCOPIC SHAFT FOR THE STEERING OF A MOTOR VEHICLE
DE602005022459D1 (de) * 2004-09-16 2010-09-02 Jtekt Corp Teleskopische well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07410A (en) * 1965-08-05 1970-09-30 Bendix Corp No-lash axially movable steering column
DE19750005C1 (de) * 1997-11-12 1999-04-22 Supervis Ets Längenveränderbare Lenkspindel für Lenkvorrichtungen bei Kraftfahrzeugen
CN2658016Y (zh) * 2003-10-16 2004-11-24 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转向柱管
CN1766359A (zh) * 2004-10-25 2006-05-03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502007003363D1 (de) 2010-05-12
EP2099669A1 (de) 2009-09-16
ES2343765T3 (es) 2010-08-09
CN101646592A (zh) 2010-02-10
US20090272220A1 (en) 2009-11-05
PL2099669T3 (pl) 2010-08-31
ATE462634T1 (de) 2010-04-15
EP2099669B1 (de) 2010-03-31
WO2008083829A1 (de) 2008-07-17
DE102007002380B3 (de) 2008-06-19
US8435124B2 (en) 2013-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6592B (zh) 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
CN105317955B (zh) 滚珠丝杠装置
CN103492758B (zh) 直线移动导向机构
EP1734285B1 (en) Ball screw
JP2007100730A5 (zh)
EP2075488A1 (en) A selfadapting screw transmission mechanism with variable lead
WO2006135038A1 (ja) ねじ装置及びねじ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090057675A (ko) 볼부시
CN102187123A (zh) 具有防转动机构的蜗杆传动器
JP4633846B2 (ja) ボールねじスプライン
WO2006028124A1 (ja) ローラねじ
JPH11210858A (ja) 循環式ねじ装置
US11047459B2 (en) Ball screw device
JP5173030B2 (ja) スライドレール、線運動案内装置、及び線運動案内装置用の移動体
KR101517078B1 (ko) 차량용 가변형 스티어링 샤프트의 토크 전달 장치
JP2007010060A (ja) ローラ用リテーナ及びローラねじ
KR101517085B1 (ko) 차량용 가변형 스티어링 샤프트의 토크 전달 장치
CN101676164B (zh) 车辆用转向设备
EP2045485A1 (en) Rotation urging device
EP3036456B1 (en) Gearless speed reducer or increaser
JP2014088957A (ja) ボールねじ
TW201727091A (zh) 可傳達扭矩之線性軸襯
US20070142159A1 (en) Zero clearance hinge mounting for an adjustment apparatus of a motor vehicle seat
JPH08295254A (ja) 作動閾値を持つ制御弁
TWI388745B (zh) 滾子螺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