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9654A - 图像形成系统和薄片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系统和薄片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9654A
CN101639654A CN200910161712A CN200910161712A CN101639654A CN 101639654 A CN101639654 A CN 101639654A CN 200910161712 A CN200910161712 A CN 200910161712A CN 200910161712 A CN200910161712 A CN 200910161712A CN 101639654 A CN101639654 A CN 1016396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apparatus
sheet processing
image forming
structural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relev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1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39654B (zh
Inventor
冈本清志
早川琢哉
松井规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639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9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396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96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75Remote control machines, e.g. by a host
    • G03G15/5087Remote control machines, e.g. by a host for receiving image data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016Special arrangement of entire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和薄片处理设备。该图像形成系统能够缩短处理与该图像形成系统有关的结构信息所需的时间并且缩短通信时间。当在启动图像形成设备之前启动任一薄片处理设备时,用作子管理器的薄片处理设备的控制器配置包括连接到通信网络的薄片处理设备的子系统,并创建与该子系统有关的结构数据。当识别出该图像形成设备新连接到网络时,子管理器设备将已创建的结构数据通知给该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器基于该结构数据创建与系统有关的结构数据并将其存储到RAM中。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系统和薄片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图像形成设备和薄片处理设备的图像形成系统,并涉及一种薄片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知具有与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设备连接的自动整理器等的后处理设备以实现用户期望的各种后处理的图像形成系统。对于被称为POD(print-on-demand,按需打印)的用以在需要时打印期望份数的打印物的商业业务,期望有这样一种设备:该设备适合于快速和多样化的少量生产,即该设备在打印物的类型改变时不需要进行印版的准备、装订器调整或设置以及其它准备。
通过与专用于后处理的设备相结合地使用图像形成设备,可以快速地输出用户期望的各种产品(例如,装订好的薄片束、处理后的薄片等)。作为后处理,可以是打孔、薄片束排出、U形钉装订(stitching)、折叠、装订(bookbinding)、胶粘、叠置(lapping)、分类、插入等。
还提出了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能够在启动时不确认后处理设备的连接状态,而基于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系统信息来确定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同时通过初始化其基本部分而简单地进行启动(参见日本特开2006-23611号公报)。利用该图像形成设备,可以缩短系统启动时间。
然而,这些传统的图像形成系统仍存在以下问题。具体地,用于多样化少量生产的POD系统需要频繁地改变其结构以达到根据作业类型而变化的最佳系统结构。因此,花费了包括通信时间的很多时间来处理结构信息,从而导致在系统启动时用户的等待时间增加。
如日本特开2006-23611号公报中所公开的那样,如果在接通电源时不确认后处理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而基于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系统信息来确定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则引起以下问题:难以对后处理设备之间的顺序改变以及可选托盘的有无和/或位置、台车的有无和/或位置、后处理设备中的适配器和盒等的结构信息细节进行处理。
日本特开2008-090274号公报公开了这样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在该图像形成系统中,最下游的可选外围装置将可选结构信息(初始信息)发送到上游可选外围装置,该上游可选外围装置将其自身的可选结构信息添加到从最下游的装置接收到的结构信息中并将由此得到的可选结构信息发送到再上游的可选装置或图像形成设备。然而,利用该系统,如果可选装置各自具有配置为由用户单独或独立接通/关闭的电源,则除非用户按照从最下游装置到最上游装置的顺序接通可选装置的电源,否则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掌握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处理与系统有关的结构信息所需的时间并缩短通信时间的图像形成系统,并提供一种用于该系统的薄片处理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系统,该图像形成系统包括:图像形成设备,用于在薄片上形成图像;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和第二薄片处理设备,各自用于处理通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形成有图像的薄片;通信单元,用于将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或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是在将与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之后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还是在将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之后从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基于经由通信网络通知的与子系统(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创建与系统有关的结构信息,因此,可以缩短处理与系统有关的结构信息所需的时间和通信时间。因此,可以快速地启动图像形成系统并且可以缩短用户的等待时间。另外,可以有效地处理频繁的结构变化和薄片处理设备的结构信息细节。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薄片处理设备,该薄片处理设备包括:通信单元,用于与图像形成设备和第二薄片处理设备进行通信;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判断在从接通所述薄片处理设备的电源起过去预定时间之前是否已经从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接收到命令,从而判断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是否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在判断为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不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将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并且在判断为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将从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接收到的结构信息和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系统,该图像形成系统包括:图像形成设备,用于在薄片上形成图像;以及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和第二薄片处理设备,各自用于处理通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形成有图像的薄片,其中,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包括:通信单元,用于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和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进行通信;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判断在从接通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的电源起过去预定时间之前是否已经从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接收到命令,从而判断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是否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在判断为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不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将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并且在判断为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将从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接收到的结构信息和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系统,该图像形成系统包括:图像形成设备,用于在薄片上形成图像;以及多个薄片处理设备,各自用于处理通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形成有图像的薄片,其中,所述多个薄片处理设备中的各薄片处理设备均包括:通信单元,用于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和所述多个薄片处理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薄片处理设备进行通信;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判断在从接通该薄片处理设备的电源起过去预定时间之前是否已经从所述多个薄片处理设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薄片处理设备接收到命令,从而判断与所述多个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是否从该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在判断为与所述多个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不从该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将与该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发送到所述多个薄片处理设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薄片处理设备,并且在判断为与所述多个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从该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将从所述多个薄片处理设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薄片处理设备接收到的结构信息和与该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系统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显示单元的结构的正视图;
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器以及连接到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器的薄片处理设备的控制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出薄片处理设备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5是示出设备类型ID的示例的表;
图6是示出当接通新连接到网络的设备的电源时从该设备发送到其它设备的网络连接通知命令的示例的表;
图7是示出从子管理器发送到新连接到网络的设备的网络连接应答命令的示例的表;
图8是示出从子管理器发送到新连接到网络的设备的子管理器转移接受请求命令的示例的表;
图9是示出从新连接到网络的设备发送的子管理器转移应答命令的表;
图10是示出从子管理器发送到连接到网络的设备的结构信息发送请求命令的表;
图11是示出从子管理器发送到先前子管理器的子系统信息发送请求命令的表;
图12是示出从新连接到网络的图像形成设备发送到其它设备的网络连接通知命令的表;
图13是示出从子管理器发送到图像形成设备的网络连接应答命令的表;
图14是示出发送到子管理器的设备结构信息应答命令的表;
图15A和15B是示出从先前子管理器发送的子系统结构信息应答命令的表;
图16是示出首先启动薄片处理设备之一的情况的命令序列的图;
图17是示出没有转移子管理器功能的情况的命令序列的图;
图18是示出转移了子管理器功能的情况的命令序列的图;
图19是示出在接通薄片处理设备的电源之后进行的初始化操作的过程的流程图的一部分;
图20是紧接在图19所示的部分之后的流程图的剩余部分;
图21是示出用作子管理器的一个薄片处理设备的操作的过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22是示出在接通图像形成设备的电源时进行的初始化操作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示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
图1以截面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1的整体结构。该系统1包括图像形成设备10、薄片堆叠器500、700、薄片进给器600、折叠器800、装订器900和自动整理器1000。图像形成设备10包括图像读取器200、打印机300和操作/显示单元400。
图像读取器200安装有原稿进给器100,该原稿进给器100将正面面朝上放置在原稿托盘上的原稿逐一地进给到图1的左端,沿弯曲路径从左向右经由平板玻璃102上的移动原稿读取位置来输送原稿,并向外部薄片排出托盘112排出原稿。
当每张原稿通过平板玻璃102上的移动原稿读取位置时,由在与移动原稿读取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中保持的扫描器单元104读取原稿的图像。该读取方法通常被称为移动原稿读取方法。当原稿通过移动原稿读取位置时,由扫描器单元104的灯103照亮原稿的图像形成面,并且经由反射镜105~107将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引导到透镜108并聚焦到图像传感器109的摄像面上。
假定原稿输送方向被称为副扫描方向且与原稿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被称为主扫描方向,当在副扫描方向上输送原稿以通过移动原稿读取位置时,由图像传感器109在主扫描方向上逐行读取原稿图像,由此读取全部原稿图像。由传感器109将光学读取的图像转换为图像数据。
由后面所述的图像信号控制器202对从图像传感器109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定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作为视频信号提供给打印机300的曝光控制器110。
可选地,可以将由原稿进给器100输送到平板玻璃102上的原稿保持在平板玻璃102上的预定位置处,并且在该状态下可以通过从左到右地扫描扫描器单元104来读取原稿图像。该方法被称为固定原稿读取方法。
为了不使用原稿进给器100而读取原稿,用户抬高原稿进给器100,并将原稿放置在平板玻璃102上。然后,从左到右地扫描扫描器单元104以读取原稿,由此进行固定原稿读取。
打印机300的曝光控制器110根据提供的视频信号来调制激光并输出调制后的激光,其中在通过旋转多面镜110a进行扫描的同时将该调制后的激光照射到感光鼓111上。根据扫描的激光在感光鼓111上形成静电潜像。在固定原稿读取中,曝光控制器110输出激光以例如形成正确图像(不是镜像图像)。
由从显影单元113提供的显影剂将感光鼓111上的静电潜像可视化为显影剂图像。与激光照射同步地,从盒114或115或者手动薄片进给器125或者双面输送路径124来进给薄片,并将薄片输送到感光鼓111和转印单元116之间。由转印单元116将形成在鼓111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薄片上。
将已经转印了显影剂图像的薄片输送到利用热和压力将显影剂图像定影在薄片上的定影单元117。将已经通过定影单元117的薄片经由挡板121和排出辊118从打印机300排出到外部薄片堆叠器500。
为了以图像形成面面朝下的状态排出薄片,通过挡板121的切换动作将已通过定影单元117的薄片引导到反转路径122。当薄片的后端通过挡板121时,将薄片转向并通过排出辊118将薄片从打印机300排出。当例如通过原稿进给器100读取图像或从计算机输出图像时,从开头页起连续形成图像以实现这种类型的薄片排出(薄片反转排出)。通过薄片反转排出,以正确的顺序排出薄片。
当从手动薄片进给器125进给OHP薄片等的硬薄片以用于图像形成时,不将这些薄片引导到反转路径122中,而是以图像形成面面朝上的状态由排出辊118排出这些薄片。
如果选择双面记录以在薄片的两个面上形成图像,则进行控制以例如通过挡板121的切换动作将薄片引导到反转路径122,将薄片输送到双面输送路径124,并与激光照射同步地将薄片从输送路径124再进给到感光鼓111和转印单元116之间。
将从打印机300排出的薄片输送到进行薄片堆叠处理的薄片堆叠器500。从打印机300排出的薄片通过薄片堆叠器500和薄片进给器600,并从薄片进给器600输送到进行薄片堆叠处理的薄片堆叠器700。
当从打印机300排出的薄片通过薄片堆叠器500、薄片进给器600和薄片堆叠器700时,将通过了堆叠器700的薄片输送到进行薄片折叠处理的折叠器800,并将折叠后的薄片向装订器900输送。
当从打印机300排出的薄片通过薄片堆叠器500、薄片进给器600、薄片堆叠器700和折叠器800时,将通过了折叠器800的薄片输送到进行装订处理的装订器900以将薄片聚集成束并堆叠薄片束。
在从打印机300排出的薄片通过薄片堆叠器500、薄片进给器600、薄片堆叠器700、折叠器800和装订器900的情况下,将通过了装订器900的薄片输送到进行U形钉装订、打孔和其它处理的自动整理器1000,然后排出并堆叠处理后的薄片。
图2以正视图示出了操作/显示单元400的结构,其中在操作/显示单元400上,设置有用于开始图像形成操作的开始按键402、用于停止图像形成操作的停止按键403、用于数字设置的十个按键404~412和414、ID按键413、清除按键415、复位按键416和维持按键417。
操作/显示单元400在其上部设置有具有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420。可以在显示器420的屏幕上显示软按键。作为后处理模式,存在非分类(组)模式、分类模式、装订分类模式(U形钉装订模式)、装订模式、折叠模式、打孔模式、薄片插入模式以及其它处理模式。根据在操作/显示单元400上的输入操作来进行处理模式的设置等。例如,当选择显示在显示器420上的软按键“后处理”时,在显示器420上显示菜单选择画面,并使用该菜单选择画面来设置期望的处理模式。
接着,将说明控制整个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器11的结构。图3以控制框图示出了图像形成设备10的控制器11和连接到控制器11的薄片处理设备(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和第二薄片处理设备)的控制器的结构。控制器11(第一控制单元)包括包含有CPU153、ROM 151和RAM 152的CPU电路单元150。ROM 151和RAM152经由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与CPU 153连接。CPU 153执行存储在ROM 151中的控制程序,从而CPU电路单元150进行块101、201、202、209、301、302和401的全部控制。
RAM 152由非易失性存储器实现并且即使切断电源也保持存储内容。RAM 152保持控制数据并被用作进行控制用计算的工作区域。RAM 152(结构信息存储单元)存储后面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数据。
原稿进给器控制器101根据来自CPU电路单元150的指令控制原稿进给器100的驱动。图像读取器控制器201控制扫描器单元104、图像传感器109等的驱动,并且将从图像传感器109输出的模拟图像信号传送到图像信号控制器202。
图像信号控制器202对来自图像传感器109或外部I/F单元209的图像信号进行各种处理,并将图像数据写入硬盘和由例如图像信号控制器202中的DRAM实现的页存储器中。图像信号控制器202读出图像并将其发送到外部I/F单元209或打印机控制器301,并且控制在页存储器上展开并布置原稿图像的功能、剪切并输出部分图像的功能和图像旋转的功能。根据由操作/显示单元400指定的编辑模式顺序输出存储在硬盘中的图像数据。
外部I/F单元209通过图像信号控制器202捕获由图像读取器控制器201读取的图像数据,并将捕获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形成设备10的外部。外部I/F单元209捕获来自图像形成设备10的外部的图像数据,并经由图像信号控制器202将该图像数据输出到进行图像形成的打印机控制器301。为此,外部I/F单元209包括用于与外部计算机210进行数据通信的接口、局域网(LAN)接口、USB接口、串行I/F、SCSI接口和用于输入打印机数据的Centronics I/F。外部I/F单元209还包括调制解调器,作为用于经由公共线路与传真机等进行数据通信的接口。
操作/显示单元控制器401在操作/显示单元400和CPU电路单元150之间交换信息。如上所述,操作/显示单元400包括用于设置与图像形成相关的各种功能的按键402~417和用于显示表示设置状态的信息的显示器420。将与对操作/显示单元400的按键操作相对应的按键信号经由控制器401输出到CPU电路单元150。根据来自CPU电路单元150的信号,控制器401控制操作/显示单元400的显示器420以在其上显示信息。
通信控制单元302(通信单元、接收单元)对在CPU电路单元150和经由通信线缆303(通信网络)与控制器302独立连接的后处理设备的控制器(控制单元)的通信控制单元(通信单元、通知单元)之间的数据通信进行控制。在本实施例中,薄片处理设备包括如前面所述的薄片堆叠器500、薄片进给器600、薄片堆叠器700、折叠器800、装订器900和自动整理器1000。图像形成设备10的控制器11包括用于将AC输入转换为DC输出和整流AC输出的电源单元(第一电源)和用于启动设备的电源开关。可以单独和独立地启动控制器11。
安装在薄片堆叠器500上的薄片堆叠器控制器501包括分别与控制器11的相应部件对应的CPU、ROM、RAM、用于控制传感器和电动机的I/O和通信控制单元。控制器501与控制器11的通信控制单元302交换信息,并与薄片进给器控制器601、薄片堆叠器控制器701、折叠器控制器801、装订器控制器901和自动整理器控制器1001的通信控制单元交换信息。基于这些信息,薄片堆叠器控制器501控制薄片堆叠器500。薄片堆叠器控制器501包括用于将AC输入转换为DC输出和整流AC输出的电源单元(第二电源)和用于启动设备500的电源开关,并且该薄片堆叠器控制器501被配置为能够被单独和独立地启动。
薄片进给器控制器601、薄片堆叠器控制器701、折叠器控制器801、装订器控制器901和自动整理器控制器1001均被配置为与薄片堆叠器控制器501基本相同。具体地,控制器601~1001均包括CPU、ROM、RAM、用于控制传感器和电动机的I/O和通信控制单元。控制器601~1001均包括电源单元(第二电源)和电源开关,并且控制器601~1001均被配置为能够被独立地启动。
安装在薄片进给器600上的薄片进给器控制器601的通信控制单元与控制器11的通信控制单元302交换信息,并且与控制器501、701、801、901和1001的通信控制单元交换信息。基于这些信息,薄片进给器控制器601控制薄片进给器600。
安装在薄片堆叠器700上的薄片堆叠器控制器701的通信控制单元与控制器11、501、601、801、901和1001的通信控制单元交换信息。基于这些信息,薄片堆叠器控制器701控制薄片堆叠器700。
安装在折叠器800上的折叠器控制器801的通信控制单元与控制器11、501、601、701、901和1001的通信控制单元交换信息。基于这些信息,折叠器控制器801控制折叠器800。
安装在装订器900上的装订器控制器901的通信控制单元与控制器11、501、601、701、801和1001的通信控制单元交换信息。基于这些信息,装订器控制器901控制装订器900。
安装在自动整理器1000上的自动整理器控制器1001的通信控制单元与控制器11、501~901的通信控制单元交换信息。基于这些信息,自动整理器控制器1001控制自动整理器1000。
薄片处理设备的结构
参考图4,说明薄片处理设备即薄片堆叠器500和700、薄片进给器600、折叠器800、装订器900以及自动整理器1000的结构。图4以截面图示出了薄片处理设备的结构。由于薄片堆叠器500、700的结构相同,因而下面只说明薄片堆叠器500。
薄片堆叠器
薄片堆叠器500包括用于导入从打印机300排出的薄片并将该薄片引导到下游后处理设备的水平输送路径502。沿输送路径502设置输送辊对503~505。在输送路径502的入口处,设置有进行用于将水平输送路径502上的薄片引导至垂直可移动薄片堆叠单元530或薄片进给器600的切换动作的路径选择挡板510。
为了进行薄片堆叠处理,使路径选择挡板510关闭(off),并将薄片导入路径520,然后在薄片堆叠单元530上逐张顺序堆叠薄片。当不进行薄片堆叠处理时,使路径选择挡板510打开(on),并经由水平输送路径502将薄片从打印机300输送至薄片进给器600。
在水平输送路径502的出口处,设置挡板506。如果在下游后处理设备中发生卡纸或者其它故障,并且不能将薄片输送至后处理设备,则通过切换挡板506来退出图像形成系统中正被输送(处理)的薄片。
台车521在将薄片堆叠在薄片堆叠单元530上的状态下是可移动的。薄片堆叠器500能够可移除地安装有台车521,并且薄片堆叠器500被配置为能够检测台车的安装/拆卸状态以及安装的台车类型。即使没有将台车521设置在堆叠器500中,也可以将薄片堆叠在薄片堆叠单元530上。
薄片进给器
薄片进给器600包括用于导入经由薄片堆叠器500从打印机300排出的薄片并将其引导到下游后处理设备、或者用于将从薄片进给器600的内部进给的薄片引导到下游后处理设备的水平输送路径612。沿输送路径612设置输送辊对602~604。
薄片进给器600包括分别具有可以堆叠薄片的中间板633~635的薄片容纳单元630~632。可以利用薄片进给分离器636~638从薄片进给器600逐张地进给薄片,并通过沿垂直薄片进给路径611设置的输送辊对640~642中的相应辊对将薄片导入水平输送路径612。根据薄片的量垂直移动中间板633~635。
薄片容纳单元630~632各自能够可移除地安装有例如用于供给并输送标签薄片(tab sheet)的标签薄片供给模块、或用于供给并输送特殊类型薄片的具有加热器和分离/吸附风扇或喷嘴的特殊薄片供给模块。作为特殊类型薄片,可以是例如经过表面处理的有涂层薄片或者是预先经过其他打印机的打印然后经过特殊表面处理的薄片。薄片容纳单元630~632各自被配置为能够检测可移除薄片供给模块的安装/拆卸状态以及安装的模块类型。
折叠器
折叠器800包括导入从打印机300排出的或从薄片进给器600进给的薄片并将该薄片引导到下游后处理设备的水平输送路径802。沿输送路径802设置输送辊对803、804。在输送路径802的出口处,设置有进行用于选择性地将输送路径802上的薄片引导到折叠器路径820或下游后处理设备的切换动作的折叠器路径选择挡板810。
为了进行折叠处理,使折叠器路径选择挡板810打开,并且将薄片经由路径820导入折叠器路径822并进行输送,直到薄片前端到达第一折叠器止动器825为止。
随后,由折叠器辊821将薄片引导至折叠器路径823并在薄片的位于距离其端部预定距离的部分处进行折叠,然后进行输送,直到薄片端部到达第二折叠器止动器826为止。
此外,通过折叠器辊821将薄片导入折叠器路径824并在薄片中央部分处将其折叠成预定形状。另一方面,当不进行折叠处理时,使折叠器路径选择挡板810关闭并将薄片经由水平输送路径802从打印机300直接输送到下游后处理设备。
折叠器路径822和第一折叠器止动器825构成可移除下侧折叠器模块,并且折叠器路径823和第二折叠器止动器826构成可移除上侧折叠器模块。通过组合期望的上侧和下侧折叠器模块,可以根据用户期望的折叠类型来改变薄片折叠的方式。折叠器800被配置为能够检测上侧折叠器模块和下侧折叠器模块的安装/拆卸状态以及安装的模块类型。
装订器
装订器900包括用于导入从打印机300排出的或从薄片进给器600进给的薄片并将该薄片引导到下游后处理设备的水平装订器路径912。沿装订器路径912设置输送辊对902~904。在装订器路径912的入口处,设置有进行用于将装订器路径912上的薄片引导到装订器路径911或下游后处理设备的切换动作的装订器路径选择挡板910。
为了进行装订处理,使装订器路径选择挡板910打开,并且将薄片导入到装订器路径911,并由输送辊对905进行输送,直到薄片前端接触到可移动薄片定位构件925为止。设置在沿路径911的中间位置处的两个订书器915与砧(anvil)916相配合以闭合薄片束的中央部分。
折叠辊对920和突起构件921设置在订书器915的下游。通过突起构件921向容纳在装订器路径911上的薄片束突出,将薄片束推入折叠辊对920之间并由折叠辊对920进行折叠,然后排出到排出托盘930上。
为了折叠由订书器915装订后的薄片束,在装订处理完成之后薄片定位构件925向下移动预定距离,使得将薄片束的装订位置设置在折叠辊对920的中央位置。
另一方面,当不进行装订处理时,使装订器路径选择挡板910关闭并经由水平装订器路径912将薄片从折叠器800输送到下游后处理设备。订书器915、砧916、折叠辊对920、薄片定位构件925和突起构件921构成可移动装订器模块。
上面,已经说明了由具有两个订书器的装订模块进行的装订操作的示例。可选地,可以将具有用于在装订之后裁切薄片边缘以对齐的裁切器功能的装订模块可移除地安装到装订器900上。进一步可选地,装订器900能够可移除地安装有适合于装订类型的任何其它模块,例如通过向薄片束按压胶带并将它们加热来进行装订的胶粘装订模块等。装订模块被配置为能够检测模块的安装/拆卸状态以及安装的模块类型。
自动整理器
自动整理器1000包括用于导入从打印机300排出的或从薄片进给器600进给的薄片的入口辊对1002。由辊对1002输送的薄片被导入到自动整理器路径1011。设置在自动整理器路径1011的下游的切换挡板1010用于将薄片导入到非分类路径1012或分类路径1013。
为了进行非分类处理,使挡板1010打开。将薄片导入到非分类路径1012并通过沿非分类路径1012设置的输送辊对1006和非分类排出辊对1003将薄片排出到样品托盘1021。
另一方面,当进行装订处理或分类处理时,使挡板1010关闭。通过分类排出辊1004将导入到分类路径1013的薄片排出并堆叠到中间托盘1030上。
在按照需要经过了对齐处理、装订处理等之后,通过排出辊1005a、1005b将在托盘1030上堆叠成束的薄片排出到堆叠托盘1022上。订书器1020用于将在中间托盘1030上堆叠成束的薄片装订在一起的装订处理。堆叠托盘1022在垂直方向上可移动。
自动整理器1000可移除地安装有对薄片进行打孔处理的打孔模块1015。根据用户期望的打孔类型,例如孔数量(两个、三个、四个、二十个、三十个等)和孔直径来替换模块1015。自动整理器1000被配置为能够检测打孔模块的安装/拆卸状态以及安装的模块类型。
下面,将说明在启动图像形成系统1时该图像形成系统1的操作。具体地,将说明在启动图像形成设备10时该图像形成设备10的控制器11的操作,其中,控制器11使用从子系统中的后处理设备通知的子系统结构数据来准备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数据,并将所准备的结构数据存储到RAM 152中。
设备类型ID
图5是示出设备类型ID的示例的表。该表存储在CPU电路单元150的ROM 151中。在本实施例中,装订器900、折叠器800、薄片进给器600、薄片堆叠器700、自动整理器1000和控制器11具有各自的被分别设置为值31、41、51、21、11和1的设备类型ID(固有信息、识别信息)。随着设备优先级的增高,设备类型ID的值越小。应该注意,可以根据使用形式等任意设置设备类型ID。
图6~图15A和15B是示出在设备的电源接通时用于结构通信的示例参数的表。结构通信参数用于接通了电源的设备的初始化操作。图16~18示出命令序列。在图16中,示出用于首先启动薄片处理设备之一例如薄片堆叠器500的情况的命令序列。图17示出用于没有将子管理器功能从当前子管理器转移到接通了电源的设备的情况的命令序列,图18示出用于将子管理器功能从当前子管理器转移到接通了电源的设备(新的子管理器)的情况的命令序列。在图16~18中,由虚线框示出未启动的各设备。
在图6的数据结构(表)中,设置数据(网络连接通知命令)2001,其中接通了电源的设备通过该数据通知其它设备该接通了电源的设备加入到网络中。具体地,在数据2001中设置命令ID、发送目的地设备ID、发送源设备串行ID和设备类型ID。在接通连接到网络的任何设备的电源时,接通了电源的设备的控制器(例如,图16中的控制器501)将数据2001发送到连接到网络的所有其它设备的控制器。由于此时不知道是否存在连接到网络的其它设备,因而将发送目的地设备ID设置为表示未指定发送目的地的“00”。此外,将设备类型ID设置为“00”以使得用作子管理器的其它设备(例如,图17的示例中的自动整理器),如果有的话,能够判断是否应该将子管理器功能转移到新连接的(接通了电源的)设备。
在图7所示的数据结构中,设置数据(网络连接应答命令)2002,其中子管理器设备通过该数据通知子管理器设备确认已发送数据2001的设备加入了网络中。具体地,在数据2002中设置命令ID、发送目的地设备串行ID、发送源网络ID和发送目的地网络ID。当基于数据2001识别出设备(例如,图17的示例中的薄片进给器)新连接到网络时,子管理器设备的控制器(第二控制单元)(例如,图17中的控制器1001)将数据2002发送到新连接的设备。
在图8所示的数据结构中,设置数据(子管理器转移接受请求命令)2003,其中子管理器通过该数据请求新连接到网络的设备接受来自子管理器的子管理器功能的转移。具体地,在数据2003中设置命令ID、发送目的地设备串行ID、发送源网络ID、发送目的地网络ID、连接到子系统的设备的数量、子系统中的设备的设备类型ID和子系统中的设备的网络ID。子管理器设备的控制器(例如,图18中的控制器601)基于数据2001识别新连接到网络的设备(例如,自动整理器),并将数据2003发送到新连接的设备,从而请求该设备接受来自子管理器的子管理器功能的转移。如后面所述,如果接受请求,则子管理器设备将已准备的与子系统有关的结构信息2021发送到新连接的设备(新的子管理器设备)。
在图9所示的数据结构中,设置用于接受来自子管理器的子管理器功能的转移的数据(子管理器转移应答命令)2004。具体地,在数据2004中设置命令ID、发送目的地网络ID、发送源网络ID和子管理器转移结果。新连接到网络的设备的控制器(例如,图18中的控制器1001)响应于从子管理器设备的控制器(例如,图16中的控制器601)发送的数据2003,将数据2004发送到子管理器设备,从而接受来自当前子管理器设备的子管理器功能的转移。
在图10所示的数据结构中,设置数据(结构信息发送请求命令)2010,其中子管理器通过该数据请求各设备发送各设备的结构信息数据。具体地,在数据2010中设置命令ID、发送目的地网络ID、发送源网络ID和结构信息请求指定。子管理器设备的控制器(例如,图17中的控制器1001)将数据2010发送到已连接到网络的各设备。
在图11所示的数据结构中,设置数据(子系统信息发送请求命令)2011,其中通过该数据请求先前的子管理器发送由先前的子管理器管理的与子系统有关的结构信息数据。具体地,在数据2011中设置命令ID、发送目的地网络ID和发送源网络ID。子管理器设备的控制器(例如,图18中的控制器1001)响应于来自先前的子管理器(例如,薄片进给器)的命令2003,将数据2004、2011相继发送到先前的子管理器。
在图14所示的数据结构中,设置数据(设备结构信息应答命令)2020,其中通过该数据将与设备有关的结构数据通知给子管理器。具体地,在数据2020中设置命令ID、发送目的地网络ID、发送源网络ID、设备类型和后处理功能等的与设备有关的结构数据。响应于来自子管理器设备(例如,自动整理器)的结构信息发送请求命令2010,新连接到网络的设备的控制器(例如,图17中的控制器601)将数据2020发送到子管理器设备。
在图15A和15B所示的数据结构中,设置数据(子系统结构信息应答命令)2021,其中先前的子管理器通过该数据将由先前的子管理器管理的与子系统有关的结构信息数据通知给新的子管理器。具体地,在数据2021中设置命令ID、发送目的地网络ID、发送源网络ID、连接到子系统的设备的数量、设备类型ID、设备类型和后处理功能等的与子系统有关的结构数据。响应于从新的子管理器设备(例如,自动整理器)相继发送的数据2004、2011,先前的子管理器设备的控制器(例如,图18中的控制器601)将数据2021发送到新的子管理器设备。
在图12所示的数据结构中,设置数据(网络连接通知命令)2101,其中图像形成设备10通过该数据通知其它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10加入到网络中。与上述数据2001一样,在数据2101中设置命令ID、发送目的地设备ID、发送源设备串行ID和设备类型ID。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电源接通时,设备10的控制器11将数据2101发送到连接到网络的所有薄片处理设备。与数据2001一样,在数据2101中将发送目的地设备ID和设备类型ID均设置为“00”。
在图13所示的数据结构中,设置数据(网络连接应答命令)2102。具体地,在数据2102中设置命令ID、发送目的地设备串行ID、发送源网络ID、发送目的地网络ID、连接到子系统的设备的数量以及子系统中的设备的设备类型ID和网络ID。子管理器设备基于数据2101识别出图像形成设备10新连接到网络,并将数据2102发送到图像形成设备10。与上述子管理器转移接受请求命令2003一样,在数据2102中设置了构成子系统的设备的数量、这些设备的设备类型ID和网络ID。如果图像形成设备10接受了来自子管理器设备的子管理器转移接受请求2003,则子管理器设备迅速将已准备的与子系统有关的结构信息发送到图像形成设备10并取消子管理器设备的子管理器设置,而将图像形成设备10设置为新的子管理器。
初始化通信控制流程
图19和图20以流程图示出了在薄片处理设备的电源接通时该薄片处理设备的初始化操作的过程。该过程示出薄片处理设备的控制器共有的操作流程。
当用户接通任何薄片处理设备的电源时(在下文中将电源被接通的薄片处理设备称为接通了电源的设备),接通了电源的设备的控制器(CPU)执行初始化操作(步骤S1)。在初始化操作中,初始化RAM、I/O、电动机、离合器(clutch)、螺线管、传感器和显示LED等各种装置。
在完成了初始化操作时,接通了电源的设备的控制器收集与接通了电源的设备有关的状态信息(步骤S2)。作为要收集的状态信息的示例,可以是打开/关闭部分的打开/关闭状态、堆叠托盘上是否存在薄片以及薄片的量、用于后处理的胶或订书针等消耗品的剩余量、打孔和裁切废料的允许量、可移除地安装的单元的安装/拆卸状态以及安装的单元类型等。
接着,接通了电源的设备的控制器设置用于检测通信超时的定时器(步骤S3)。
然后,接通了电源的设备的控制器将用于通知接通了电源的设备加入到网络中的数据(网络连接通知命令)2001发送到连接到网络的所有设备(步骤S4)。
随后,接通了电源的设备的控制器判断是否接收到命令(步骤S5)。当在步骤S5中判断为没有接收到命令时,控制器判断在步骤S3中设置的用于检测通信超时的定时器的定时是否已经过去(步骤S6)。
当在步骤S6中判断为没有发生通信超时时,接通了电源的设备的控制器再次执行步骤S5中的处理。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6中判断为已发生通信超时时,控制器判断为不存在连接到网络的设备,并设置接通了电源的设备用作子管理器的子管理器模式(步骤S7),由此完成了初始化操作。设置了子管理器模式的设备对应于子管理器设备。
当在步骤S5中判断为接收到命令时,接通了电源的设备的控制器判断接收到的命令是否是表示子管理器设备已经确认接通了电源的设备加入到网络中的网络连接应答命令2002(步骤S8)。
当在步骤S8中判断为接收到网络连接应答命令2002时,控制器等待从子管理器设备接收结构信息发送请求命令2010(步骤S9)。
如果在步骤S9中判断为接收到结构信息发送请求命令2010,则控制器创建与接通了电源的设备有关的结构数据和结构信息应答命令2020(步骤S10),并将创建的结构信息应答命令2020发送到子管理器(步骤S11)。随后,控制器完成初始化操作。
如果在步骤S8中判断为没有接收到网络连接应答数据2002,则控制器判断接收到的命令是否是从子管理器设备发送的子管理器转移接受请求命令2003(步骤S12)。
如果判断为接收到子管理器转移接受请求命令2003,则接通了电源的设备的控制器将子管理器转移应答命令2004即对子管理器转移接受请求的应答发送到子管理器设备(步骤S13)。
接着,接通了电源的设备的控制器设置将接通了电源的设备设置为子管理器的子管理器模式(步骤S14)。具体地,控制器将数据(子管理器标志)写入内置的RAM并执行预先存储在ROM中的子管理器程序。
接着,控制器将子系统信息发送请求命令2011发送到先前的子管理器设备,以从先前的子管理器设备获取与加入到网络的所有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与子系统有关的结构信息)(步骤S15)。
然后,控制器等待从先前的子管理器接收包括与子系统有关的结构信息数据的子系统结构信息应答命令2021(步骤S16)。当判断为接收到子系统结构信息应答命令2021时,用作子管理器的控制器创建与由连接到网络的所有薄片处理设备构成的子系统有关的结构数据(步骤S17),然后完成初始化操作。如后面所述,将在步骤S17中创建的与子系统有关的结构数据存储到子管理器设备的ROM中,并在启动图像形成设备10时将该结构数据通知给控制器11。在将子管理器功能转移到其它薄片处理设备的情况下,将数据发送到用作新的子管理器的薄片处理设备。
图21以流程图示出了用作子管理器的一个薄片处理设备的操作的过程。该过程表示可以设置子管理器模式的薄片处理设备共有的操作流程。
设置了子管理器模式的设备(子管理器设备)的控制器(CPU)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通知加入到网络的数据(网络连接通知命令)2001(步骤S21)。步骤S21中的处理对应于设备判断单元。子管理器设备的控制器(下文中称为子管理器控制器)重复执行步骤S21中的处理,直到接收到数据2001为止。
当判断为接收到数据2001时,子管理器控制器判断接收到的数据2001中的设备类型ID是否小于其自身的设备类型ID(步骤S22)。如后面所述,如果接收到的数据中的设备类型ID小于自身的设备类型ID,则表示请求子管理器设备将其子管理器功能转移到已发送了数据2001的设备。步骤S22中的处理对应于转移判断单元。
如果判断为接收到的数据2001中的设备类型ID等于或大于自身的设备类型ID,则子管理器控制器将网络连接应答命令2002发送到已发送了数据2001的设备(步骤S23)。
接着,子管理器控制器发送结构信息发送请求命令2010,从而请求在步骤S21中已接收到网络连接通知命令的设备,即新连接到网络的设备发送与该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数据(步骤S24)。
然后,子管理器控制器等待接收结构信息应答命令2020(步骤S25)。当判断为接收到命令2020时,子管理器控制器将与新连接的设备有关的结构数据和已创建的与子系统有关的结构数据进行合并(步骤S26),并再次执行步骤S21。如后面所述,将在步骤S26中创建的与子系统有关的结构数据存储到子管理器设备的ROM中,并在启动图像形成设备10时,将该结构数据通知给控制器11。如果要将子管理器功能转移给其它薄片处理设备,则将数据发送到用作新的子管理器设备的其它设备。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2中判断为接收到的数据2001中的设备类型ID小于自身的设备类型ID,则子管理器控制器将子管理器转移接受请求命令2003发送到已发送了数据2001的设备,从而请求该设备接受子管理器功能从子管理器设备向该设备的转移(步骤S27)。应该注意,步骤S27中的子管理器转移接受请求命令2003和步骤S23中的网络连接应答命令2002是发送到新连接至通信网络的薄片处理设备的特定数据。
然后,子管理器控制器等待接收作为对子管理器转移接受请求命令2003的应答的子管理器转移应答命令2004(步骤S28)。
当判断为接收到子管理器转移应答数据2004时,子管理器控制器取消子管理器模式(步骤S29)。已经取消了子管理器模式的设备的控制器等待从新的子管理器设备接收子系统信息发送请求命令2011(步骤S30)。
当接收到子系统信息发送请求命令2011时,已经取消了子管理器模式的设备的控制器创建结构数据(步骤S31)。该结构数据包括与加入到网络中的且由已经取消了子管理器模式的设备的控制器所管理的所有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与子系统有关的结构信息)。
已经取消了子管理器模式的设备的控制器将子系统结构信息应答命令2021发送到新的子管理器(步骤S32),并完成由子管理器进行的一系列操作。
随后,已经取消了子管理器模式的设备将包括与子系统有关的结构数据的网络连接应答数据2102通知给新的子管理器设备,例如通知给新连接到网络的图像形成设备10。
图22以流程图示出了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电源接通时该图像形成设备10的初始化操作的过程。当用户接通图像形成设备10的电源(第一电源)时,设备10的控制器11(CPU 153)进行初始化操作(步骤S51)以初始化如RAM、I/O、离合器、螺线管、传感器和显示LED等的各种装置。
在完成了初始化操作时,控制器11收集与图像形成设备10有关的状态信息(步骤S52)。
接着,控制器11将网络连接通知命令2101发送到连接到网络的所有薄片处理设备(步骤S53),并等待从子管理器设备接收网络连接应答命令2102(步骤S54)。子管理器设备将网络连接应答命令2102发送到图像形成设备10,以将已经准备的与子系统有关的结构信息迅速发送到图像形成设备10。如前所述,应答命令2102包括表示连接到子系统的设备的数量和子系统中的设备的设备类型ID和网络ID的数据,并且与子系统结构信息应答命令2021一样,还可以包括与子系统中的设备有关的详细结构数据。如果命令2102不包括与子系统中的设备有关的详细结构数据,则控制器11可在启动之后添加该数据。
当接收到网络连接应答命令2102时,控制器11创建与图像形成系统1有关的结构数据。具体地,控制器11将与图像形成设备(自身设备)有关的结构数据与接收到的已经创建的与子系统有关的结构数据合并以形成一个数据,从而创建与图像形成系统1有关的结构数据(步骤S55),并将创建的结构数据存储到RAM 152中(步骤S56)。随后,控制器11完成被启动时的处理。
在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1中,如上所述,图像形成设备10和薄片处理设备(后处理设备)经由通信线缆303(通信网络)相互连接。当在启动图像形成设备10之前启动任一薄片处理设备时,作为子管理器的薄片处理设备的控制器(第二控制单元)配置包括启动或连接到通信线缆303的薄片处理设备的子系统。然后,子管理器设备创建与子系统中的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数据。当识别出图像形成设备10新连接到网络时,子管理器设备将已经创建的与子系统有关的结构数据通知给图像形成设备10。基于通知的结构数据,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器11(CPU 153)创建与图像形成系统1有关的结构数据并将其存储到RAM 152中。
利用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1,可以缩短启动时通过通信处理与系统有关的结构信息所需的时间,并可以缩短其通信时间,因而可以迅速地启动图像形成系统并可以缩短用户的等待时间。该配置对频繁改变结构的情况是有效的,并且能够处理与薄片处理设备(后处理设备)有关的详细结构信息。
应该注意,本发明在结构上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具有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功能或能够实现实施例的功能的任意结构。
例如,在实施例中,在新连接的薄片处理设备的设备类型ID小于自身设备的设备类型ID的情况下发送子管理器转移接受请求命令,但是在以与本实施例相反的顺序来应用设备类型ID的情况下,可以在设备类型ID大于自身设备的设备类型ID时发送该命令。
图像形成设备不仅可以由打印设备来实现,还可以由具有打印功能的传真机或具有打印功能、复印功能、扫描功能等的多功能外围设备(MFP)来实现。
图像形成设备可以由单色或彩色图像形成设备来实现。作为彩色图像形成设备,可以是例如这样一种设备:该设备具有中间转印构件,并被配置为将彩色调色剂图像逐一地顺序转印到中间转印构件上,并将中间转印构件上所承载的调色剂图像共同转印到记录介质上。转印系统不局限于此,而可以将图像形成设备配置为具有对应YMCK颜色的感光鼓并将鼓上所承载的彩色调色剂图像顺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在实施例中,以示例方式说明了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应用于喷墨方法、热转印方法、热敏成像(thermography)方法、静电方法和放电击穿方法等的打印方法。
图像形成设备可以与用户期望的用于功能扩展的各种可选设备(薄片处理设备)连接。本发明可应用于将任何薄片处理设备连接到图像形成设备的任意图像形成系统。作为薄片处理设备,可以是能够提供并输送大量薄片的大容量纸柜、用于U形钉装订形成有图像的薄片的订书器、用于折叠薄片的折叠器、用于将薄片分类的分类器、用于在薄片上形成U形钉装订孔的打孔机、用于在薄片两面上形成图像的自动双面输送机、用于在薄片之间插入薄片的插入器、用于同时裁切大量薄片的裁切机、用于将薄片自动进给到扫描器的自动薄片进给器以及高质量处理输出图像的定影后处理设备。
薄片不局限于特定的薄片,而可以是纸张介质、OHP薄片、厚纸等。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08年7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8-198558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Claims (9)

1.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
图像形成设备,用于在薄片上形成图像;
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和第二薄片处理设备,各自用于处理通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形成有图像的薄片;
通信单元,用于将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或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以及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是在将与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之后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还是在将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之后从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各自具有独立的电源,以及
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的电源接通的顺序来控制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的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基于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固有信息来控制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的发送。
4.一种薄片处理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与图像形成设备和第二薄片处理设备进行通信;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判断在从接通所述薄片处理设备的电源起过去预定时间之前是否已经从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接收到命令,从而判断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是否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
其中,在判断为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不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将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并且在判断为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将从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接收到的结构信息和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片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过去所述预定时间之前从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没有接收到所述命令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判断为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并且在过去所述预定时间之前已经从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接收到所述命令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判断为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不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片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包括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识别信息,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识别信息判断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是否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片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的电源的接通,向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命令。
8.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
图像形成设备,用于在薄片上形成图像;以及
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和第二薄片处理设备,各自用于处理通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形成有图像的薄片,
其中,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和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进行通信;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判断在从接通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的电源起过去预定时间之前是否已经从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接收到命令,从而判断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是否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
其中,在判断为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不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将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并且在判断为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将从所述第二薄片处理设备接收到的结构信息和与所述第一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
9.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
图像形成设备,用于在薄片上形成图像;以及
多个薄片处理设备,各自用于处理通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形成有图像的薄片,
其中,所述多个薄片处理设备中的各薄片处理设备均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和所述多个薄片处理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薄片处理设备进行通信;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判断在从接通该薄片处理设备的电源起过去预定时间之前是否已经从所述多个薄片处理设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薄片处理设备接收到命令,从而判断与所述多个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是否从该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
其中,在判断为与所述多个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不从该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将与该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发送到所述多个薄片处理设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薄片处理设备,并且在判断为与所述多个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从该薄片处理设备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将从所述多个薄片处理设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薄片处理设备接收到的结构信息和与该薄片处理设备有关的结构信息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
CN200910161712.0A 2008-07-31 2009-07-31 图像形成系统和薄片处理设备 Active CN1016396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98558 2008-07-31
JP2008198558A JP5219677B2 (ja) 2008-07-31 2008-07-31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シート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8-198558 2008-07-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9654A true CN101639654A (zh) 2010-02-03
CN101639654B CN101639654B (zh) 2014-07-09

Family

ID=41608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1712.0A Active CN101639654B (zh) 2008-07-31 2009-07-31 图像形成系统和薄片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22072B2 (zh)
JP (1) JP5219677B2 (zh)
CN (1) CN1016396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6399A (zh) * 2021-08-12 2021-11-12 宁波荣华数码印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折页机及压痕折页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23132A (ja) * 2009-12-08 2011-06-23 Canon Inc 印刷システムとその制御方法
JP6355418B2 (ja) * 2014-05-13 2018-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07219850A (zh) * 2017-05-25 2017-09-29 深圳众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机器人自动寻路系统
JP7054371B2 (ja) * 2018-08-22 2022-04-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7191260B2 (ja) * 2018-08-22 2022-1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シート搬送装置
JP7242223B2 (ja) 2018-09-06 2023-03-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
JP7003073B2 (ja) 2019-01-31 2022-01-2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磁気テープ、磁気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磁気テープ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59139A (ja) * 2005-03-16 2006-09-28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後処理装置
CN1929540A (zh) * 2005-09-06 2007-03-14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和控制图像形成系统的方法
CN101064761A (zh) * 2006-04-26 2007-10-31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
CN101105661A (zh) * 2006-07-14 2008-01-16 株式会社理光 周边单元,图像形成装置和采用它们的图像形成系统
US20080063422A1 (en) * 2006-09-05 2008-03-13 Junichi Iid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69674B2 (ja) * 2004-07-09 2011-04-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455206B2 (ja) * 2004-07-29 2010-04-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7076006A (ja) * 2005-09-09 2007-03-29 Canon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423278B2 (ja) * 2005-09-12 2010-03-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8037088A (ja) * 2006-07-14 2008-02-2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周辺機器、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59139A (ja) * 2005-03-16 2006-09-28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後処理装置
CN1929540A (zh) * 2005-09-06 2007-03-14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和控制图像形成系统的方法
CN101064761A (zh) * 2006-04-26 2007-10-31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
CN101105661A (zh) * 2006-07-14 2008-01-16 株式会社理光 周边单元,图像形成装置和采用它们的图像形成系统
US20080063422A1 (en) * 2006-09-05 2008-03-13 Junichi Iid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6399A (zh) * 2021-08-12 2021-11-12 宁波荣华数码印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折页机及压痕折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422072B2 (en) 2013-04-16
JP5219677B2 (ja) 2013-06-26
JP2010036360A (ja) 2010-02-18
US20100027039A1 (en) 2010-02-04
CN101639654B (zh) 2014-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9654B (zh) 图像形成系统和薄片处理设备
US7140611B2 (en)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KR101239522B1 (ko) 인쇄 제어 장치, 정보 처리 장치, 인쇄 장치 제어 방법, 정보 처리 장치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저장매체
CN101551610B (zh) 打印设备和该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0432848C (zh) 图像形成系统、控制方法、记录介质和程序
CN101576813B (zh) 打印系统和打印方法
CN101436012B (zh) 打印系统及控制该打印系统的方法
US2007018015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job control method
CN101135959B (zh) 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7599639B2 (en)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power saving control method
US7738809B2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including finisher applying punching processing and staple processing to printed paper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mechanism for printing on both surfaces of paper
JP2003234887A (ja) 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US5881352A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finisher
CN100506558C (zh) 装订装置和装订方法
CN100451946C (zh) 打印设备、系统和打印作业处理方法
JPH1019456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60097A (ja) 画像形成装置システム
CN101931726A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752740B2 (ja) 製本機構付き画像記録装置
JP2010064388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116089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07213A (ja) 用紙出力装置
JPH0431886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