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7561A - 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7561A
CN101637561A CN200810135060A CN200810135060A CN101637561A CN 101637561 A CN101637561 A CN 101637561A CN 200810135060 A CN200810135060 A CN 200810135060A CN 200810135060 A CN200810135060 A CN 200810135060A CN 101637561 A CN101637561 A CN 1016375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e powder
fritillary
bulbus fritillariae
loquat
fritillariae cirrhos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35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德江
陈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IL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IL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IL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IL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350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375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37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75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选用川贝母、桔梗、枇杷叶、薄荷脑四味原料药;将川贝母粉碎成细粉备用,再将桔梗粉碎成细粉,取一定量桔梗细粉备用,将其余桔梗粉与枇杷叶混合加水煎煮,分次滤过,合并滤液,静置,取上清液浓缩至清膏,加入桔梗细粉,混匀,干燥,研细,加入川贝母细粉,混匀,制粒,干燥,加入薄荷脑和辅料,混匀,根据临床所需制得各种剂型。本发明药物采用无毒纯中药原料,利用上述工艺制备出的药物更易于吸收,药物有效成分利用率更高,食用及携带方便,制作成本低廉。如果先取1/3川贝母细粉加70%乙醇提取后再进行后续操作所制得药物疗效更佳。

Description

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000年版一部公开的川贝枇杷糖浆是传统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及支气管炎的常用药,其处方为川贝母流浸膏45ml、桔梗45g、枇杷叶300g、薄荷脑0.34g。其制法为川贝母流浸膏系取川贝母45g,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IO),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5天后,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38ml,另器保存,继续渗漉,待可溶性成分完全漉出,续漉液浓缩至适量,加入初漉液,混合,继续浓缩至45ml,滤过;将桔梗和枇杷叶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蔗糖400g及防腐剂适量,煮沸使溶解,滤过,滤液与川贝母流浸膏混合,放冷,加入薄荷脑和适量杏仁香精的乙醇溶液,随加随搅拌,加水至1000ml,搅匀,即得。
由于上述制备方法中将川贝母粉碎成粗粉,致使该药活性成分提取不完全,生物利用度不高,疗效缓慢,并且由于采用糖浆剂,剂量不易控制,服用不便,所以各药厂为了克服上述弊端纷纷加以改进。
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为01100336.7(公开号CN1362181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纳米川贝枇杷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药是以纳米川贝母30-70份、纳米桔梗30-70份、纳米枇杷叶200-400份、纳米薄荷脑0.2-0.5份,采用下述方法制成:选择配方用中药材炮制加工成中药饮片;置于提取罐中,加溶剂并导入微波萃取,使其以20-30亿次/秒速度作极性变化运动,其微波萃取的温度为30-60℃,时间为1-10小时;将上述萃取液进行减压浓缩,温度为30-60℃,时间为3-72小时,同时另收取中药中挥发性物质;将减压浓缩液与可挥发性物质合并置于喷雾干燥塔,用超音射流技术,在30-60℃,0至0.05MPa的压力下,以超音速速度瞬时射流干燥,其中超音速射流速度为330米-990米/秒,即制成纳米中药饮片。
该纳米技术虽然药材的生物利用度较高,但弊端是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过高,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不利于实现。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发明对制作工艺中的一些方法进行了改进,可以更好的达到该药的疗效,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出一种川贝枇杷组合物,克服上述诸品种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由纯中药不含化工成分,不含激素,无毒副作用,表里兼治,达到更好的清热宣肺,化痰止咳之功效。另外该药剂可针对患者需要制备成不同剂型,便于服用,携带方便。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研究出利用该组合物中的四味药材为原料,制备出性能优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的川贝枇杷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制作成本高、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服用方便,更好的满足医疗需求和原料的利用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成:川贝母50-90份、桔梗50-90份、枇杷叶330-600份、薄荷脑0.35-0.7份。
优选方案,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川贝母61-80份、桔梗61-80份、枇杷叶400-530份、薄荷脑0.45-0.6份。
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工艺一),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上述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分别取原料药备用;
2)将川贝母粉碎成细粉备用,再将桔梗粉碎成细粉,取36.9-66.5份桔梗细粉备用,将其余桔梗粉与枇杷叶混合后加水煎煮,分次滤过,合并滤液,静置10-1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清膏,向清膏中加入桔梗细粉,混匀,干燥,研细,再加入川贝母细粉,混匀,制粒,干燥,得药物活性成分;
3)向药物活性成分中加入薄荷脑和可药用辅料,混匀,制得临床上可以接受的剂型。
所述水煎煮条件为:加水煎煮1-3次,每次加水量为枇杷叶的6-12倍,每次煎煮0.5-1.5小时。
分别将川贝母、桔梗粉碎成过80目-150目筛的细粉,经发明人多次试验,综合药效和制备工艺多方面因素考虑,分别将川贝母、桔梗粉碎成过100目筛的细粉最为恰当。所述清膏的相对密度为1.20-1.25(60℃)。
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的另一种制备方法(工艺二),包括如下步骤:
1)取原料药川贝母50-90份、桔梗50-90份、枇杷叶330-600份、薄荷脑0.35-0.7份备用;
2)分别将川贝母和桔梗粉碎成细粉,取36.9-66.5份桔梗细粉备用,将其余桔梗细粉与1/3量的川贝母细粉混合均匀,向桔梗川贝母混合细粉中加入乙醇溶液温浸30分钟,加热回流提取2-3次,每次2-3小时,合并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滤过,得桔梗川贝母滤液备用,药渣与枇杷叶混合后加水煎煮,分次滤过,合并滤液,静置10-1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清膏,向清膏中加入36.9-66.5份桔梗细粉,混匀,干燥,研细,再加入桔梗川贝母滤液和其余2/3川贝母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得药物活性成分;
3)向药物活性成分中加入薄荷脑和可药用辅料,混匀,制得临床上可以接受的剂型。
所述水煎煮条件为:加水煎煮1-3次,每次加水量为枇杷叶的6-12倍,每次煎煮0.5-1.5小时。
分别将川贝母、桔梗粉碎成过80目-150目筛的细粉,经发明人多次试验,综合药效和制备工艺多方面因素考虑,分别将川贝母、桔梗粉碎成过100目筛的细粉最为恰当。
所述加入乙醇溶液的量为桔梗川贝母混合细粉量的3-5倍;乙醇溶液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60-80%。
所述清膏的相对密度为1.20-1.25(60℃)。
第二种制备方法的优选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1)取原料药川贝母65g、桔梗65g、枇杷叶430g、薄荷脑0.5g备用;
2)分别将川贝母和桔梗粉碎成过100目筛的细粉,取48g桔梗细粉备用,将其余17g桔梗粉与21.7g川贝母细粉混合均匀,向桔梗川贝母混合细粉中加入155g、重量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温浸30分钟,加热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滤过,得桔梗川贝母滤液备用,药渣与枇杷叶混合后加水煎煮,分次滤过,合并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60℃)的清膏,向清膏中加入48g桔梗细粉,混匀,干燥,研细,再加入桔梗川贝母滤液和其余43.3g川贝母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得药物活性成分;
3)向药物活性成分中加入薄荷脑0.5g和可药用辅料,混匀,制得临床上可以接受的剂型。
本发明的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具有清热宣肺,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风热犯肺,内郁化火所致的咳嗽痰黄火吐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感冒咳嗽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症状。用法用量为:口服,每日服用量相当于原生药材5.0445g。
分别采用上述工艺一和工艺二,按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制剂通则制备成临床上所需的各种剂型。
本发明的第一种制备方法(工艺一)的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强药效,制备工艺简单,方便制造。
本发明的第二种制备方法(工艺二)较申请号为01100336.7的发明专利申请和第一种制备方法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一、药物在制备过程中的颗粒及片芯性质不同
取1/3川贝母细粉加70%乙醇提取后制得的颗粒圆整、均匀,流动性好,易于压片,制得的片芯光洁、硬度好。结果如下:
表1  工艺一、二制得颗粒流动性比较(n=2)
Figure S2008101350609D00041
表2  工艺一、二制得片芯质量比较
Figure S2008101350609D00042
从以上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取1/3川贝母细粉加70%乙醇提取后,制得的川贝枇杷片的外观、硬度、脆碎度均有显著改善。
二、工艺一、工艺二制成的药物溶出度不同
取1/3川贝母细粉加70%乙醇提取后,药物更疏松,在水中更易溶,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度大大提高,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分别取6片川贝枇杷片,每份各1片,在不同时间测定活性成分齐墩果酸的溶出度,结果如下:
表3工艺一、二制成的川贝枇杷片不同时间溶出度比较(n=2)
Figure S2008101350609D00043
以上数据表明,取1/3川贝母细粉加70%乙醇提取后,制成的川贝枇杷片的溶出度明显优于工艺一,溶出度曲线见附图1。
三、药学试验
川贝枇杷片处方中,1/3川贝母细粉加70%乙醇提取后主要药学指标有明显提高:本研究分别以按工艺二和工艺一制成的片剂为试验药物,以申请号为01100336.7的发明专利制得的药物为阳性对照、0.9%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开展止咳、排痰、消肿等药学试验。结果如下:
1、止咳试验
取昆明种小鼠50只,体重体重(20±2)g,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组,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川贝枇杷片工艺一组、工艺二组,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灌胃给药3天,第3天给药40min后,将小鼠放入喷雾装置内,用超声雾化器喷入氨水(3∶2)激发小鼠咳嗽,以小鼠周时出现腹肌收缩、缩胸、张嘴、(咳声有无均可)为咳嗽标准,记录小鼠的咳嗽潜伏期(min)和5min内小鼠咳嗽次数,并计算止咳率。结果见表4。
Figure S2008101350609D00052
表4川贝枇杷浸膏对小鼠的止咳作用(氨水喷雾法)(x±s,n=12)
Figure S2008101350609D00053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与工艺一比较,P<0.05。
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川贝枇杷片工艺一组和工艺二组小鼠咳嗽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5或P<0.01,咳嗽次数也明显降低,且川贝枇杷工艺二组止咳作用明显优于工艺一组;工艺一与采用高科技纳米技术的阳性对照的止咳作用接近。
2、化痰实验
取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按体重随机分组,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川贝枇杷片工艺一组、工艺二组,各组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2小时,乌拉坦1g/kg腹腔注射麻醉,仰位固定,剪开颈中闻皮肤,分离出气管,在甲状腺软骨下缘正中两软骨环之间用尖锐的注射针头扎一小孔,然后插入内径为0.8cm玻璃毛细管一根,使毛细管刚好接触气管底部表面,借以吸取气管后部之痰液,以毛细管吸取痰液长度为评价药物的化痰效果。记录给药前1小时的正常分泌量后,和给药组按剂量灌胃给药,记录给药1小时各组大鼠的痰液分泌量。结果见表5
表5川贝枇杷浸膏对大鼠的排痰量的影响(毛细玻璃管法)(x±s,n=12)
Figure S2008101350609D00061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与工艺一比较,P<0.05
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川贝枇杷片工艺一组和工艺二组小鼠痰液分泌量有所增加,P<0.05或P<0.01,且川贝枇杷工艺二组明显优于工艺一组;工艺一与采用高科技纳米技术的阳性对照作用接近。
3、抗炎试验(蛋清性足肿胀)
取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川贝枇杷片工艺一组、工艺二组,各组按剂量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3天。末次给药前,在每只大鼠右后跖处作一标记,以容积测量右后足跖体积,作为致炎前右后足正常体积。末次给药后1h,在每只大鼠右后足跖皮注射蛋清0.1ml/只,测量注入致炎后1h、2h、3h后右足体积,并减去致炎前大鼠右后足正常体积,作为各鼠在不同时间的足肿胀度。结果见表6。
表6川贝枇杷浸膏对蛋清性足肿的影响(毛细玻璃管法)(x±s,n=12)
Figure S2008101350609D00062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与工艺一比较,P<0.05
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川贝枇杷片、工艺一组和工艺二组的小鼠消肿作用显著,P<0.05或P<0.01,且川贝枇杷工艺二组止咳作用明显优于工艺一组;工艺一与采用高科技纳米技术的阳性对照的消肿作用相当。
综上所述,本发明第二种方法制备出的川贝枇杷组合物的外观、硬度、脆碎度均有显著改善,且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度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另外通过药效学试验,本发明的第二种方法制备出的川贝枇杷片在止咳、化痰、抗炎等方面的效果优于本发明第一种方法,略优于纳米技术;第一种方法制备出的组合物与采用高科技纳米技术的阳性对照效果相当。由于纳米技术的制备工艺复杂,成本昂贵,不利于实现,所以,综合考虑,本发明的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节省成本,更容易被生产商和患者接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采用工艺二和工艺一的溶出度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说明,有助于对本发明理解,实施例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其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来决定。
实施例1
以川贝母65g、桔梗65g、枇杷叶430g、薄荷脑0.5g四味药材为原料;将川贝母65g粉碎成过100目筛的细粉备用,将桔梗65g粉碎成过100目筛的细粉,取48g桔梗细粉备用,将其余桔梗粉与枇杷叶430g混合后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混合物的10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第二次加入混合物的8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60℃)的清膏,向清膏中加入48g桔梗细粉,混匀,干燥,研细,加入川贝母细粉,混匀,制粒,干燥,加入薄荷脑0.5g和杏仁香精5ml,混匀,压片,制得片剂。
实施例2
以川贝母50g、桔梗50g、枇杷叶330g、薄荷脑0.35g四味药材为原料;将川贝母50g粉碎成过120目筛的细粉备用,将桔梗50g粉碎成过120目筛的细粉,取36.9g桔梗细粉备用,将其余桔梗粉与枇杷叶330g混合后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入混合物的8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第二次加入混合物的6倍量的水,煎煮0.5小时,分次滤过,合并煎液,静置10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60℃)的清膏,向清膏中加入36.9g桔梗细粉,混匀,干燥,研细,加入川贝母细粉,混匀,制粒,干燥,加入薄荷脑0.35g和淀粉45g,混匀,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3
以川贝母90g、桔梗90g、枇杷叶600g、薄荷脑0.7g四味药材为原料;将川贝母90g粉碎成过150目筛的细粉备用,将桔梗90g粉碎成过150目筛的细粉,取66.5g桔梗细粉备用,将其余桔梗粉与枇杷叶600g混合后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入其余桔梗粉和枇杷叶混合物的12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入混合物的10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第三次加入混合物的8倍量的水,煎煮0.5小时,分次滤过,合并煎液,静置1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60℃)的清膏,向清膏中加入66.5g桔梗细粉,混匀,干燥,研细,加入川贝母细粉,混匀,制粒,干燥,加入薄荷脑0.7g和淀粉84g,混匀,制粒,装胶囊,制得胶囊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用采用原料药及其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唯有不同的是,以川贝母61g、桔梗61g、枇杷叶400g、薄荷脑0.45g四味药材为原料;
将桔梗61g粉碎成过150目筛的细粉,取45g桔梗细粉备用,将其余桔梗粉与枇杷叶400g混合后加水煎煮2次;
加入薄荷脑0.45g和杏仁香精5.4ml,混匀,压片,包薄膜衣,制得薄膜衣片。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所采用原料药及其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唯有不同的是,以川贝母80g、桔梗80g、枇杷叶530g、薄荷脑0.6g四味药材为原料;
将桔梗80g粉碎成过80目筛的细粉,取59g桔梗细粉备用,将其余桔梗粉与枇杷叶530g混合后加水煎煮2次;
加入薄荷脑0.6g和杏仁香精5ml,混匀,压片,包糖衣,制得糖衣片。
实施例6
以川贝母65g、桔梗65g、枇杷叶430g、薄荷脑0.5g四味药材为原料;分别将65g川贝母和65g桔梗粉碎成过100目筛的细粉,取48g桔梗细粉备用,将其余17g桔梗粉与21.7g川贝母细粉混合均匀,向桔梗川贝母混合细粉中加入155g、重量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温浸30分钟,加热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滤过,得桔梗川贝母滤液备用,药渣与枇杷叶430g混合后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其余桔梗粉和枇杷叶混合物的10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第二次加入混合物的8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60℃)的清膏,向清膏中加入48g桔梗细粉,混匀,干燥,研细,加入桔梗川贝母滤液和其余43.3g川贝母细粉,混匀,制粒,干燥,再加入薄荷脑0.5g和杏仁香精5ml,混匀,压片,制得片剂。
实施例7
以川贝母50g、桔梗50g、枇杷叶330g、薄荷脑0.35g四味药材为原料;分别将50g川贝母和50g桔梗粉碎成过120目筛的细粉,取36.9g桔梗细粉备用,将其余13.1g桔梗粉与16.7g川贝母细粉混合均匀,向桔梗川贝母混合细粉中加入89g、重量百分比浓度为60%的乙醇溶液温浸30分钟,加热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滤过,得桔梗川贝母滤液备用,药渣与枇杷叶330g混合后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其余桔梗粉和枇杷叶混合物的10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第二次加入混合物的8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静置10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60℃)的清膏,向清膏中加入36.9g桔梗细粉,混匀,干燥,研细,加入川贝母滤液和其余33.3川贝母细粉,混匀,制粒,干燥,加入薄荷脑0.35g和淀粉40g,混匀,制粒,制得颗粒剂。
实施例8
以川贝母90g、桔梗90g、枇杷叶600g、薄荷脑0.7g四味药材为原料;分别将90g川贝母和90g桔梗粉碎成过80目筛的细粉,取66.5g桔梗细粉备用,将其余23.5g桔梗粉与30g川贝母细粉混合均匀,向桔梗川贝母混合细粉中加入268g、重量百分比浓度为80%的乙醇溶液温浸30分钟,加热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5小时,第三次2小时,合并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滤过,得桔梗川贝母滤液备用,药渣与枇杷叶600g混合后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入其余桔梗粉和枇杷叶混合物的12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入混合物的10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第三次加入混合物的8倍量的水,煎煮0.5小时,分次滤过,合并煎液,静置1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60℃)的清膏,向清膏中加入66.5g桔梗细粉,混匀,干燥,研细,加入川贝母滤液和其余60g川贝母细粉,混匀,制粒,干燥,加入薄荷脑0.7g和淀粉84g,混匀,制粒,装胶囊,制得胶囊剂。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所采用原料药及其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6,唯有不同的是,以川贝母61g、桔梗61g、枇杷叶400g、薄荷脑0.45g四味药材为原料;
分别将61g川贝母和61g桔梗粉碎成过120目筛的细粉,取45g桔梗细粉备用,将其余16g桔梗粉与20.3g川贝母细粉混合均匀,向桔梗川贝母混合细粉中加入145g乙醇溶液;
加入川贝母滤液和其余40.7g川贝母细粉,混匀,制粒,干燥,加入薄荷脑0.45g和杏仁香精5.4ml,混匀,压片,包薄膜衣,制得薄膜衣片。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所采用原料药及其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6,唯有不同的是,以川贝母80g、桔梗80g、枇杷叶530g、薄荷脑0.6g四味药材为原料;
分别将80g川贝母和80g桔梗粉碎成过150目筛的细粉,取59g桔梗细粉备用,将其余21g桔梗粉与26.7g川贝母细粉混合均匀,向桔梗川贝母混合细粉中加入143g乙醇溶液;
加入川贝母滤液和其余53.3g川贝母细粉,混匀,制粒,干燥,加入薄荷脑0.6g和蔗糖100g,加水至1000ml,分装,制得糖浆剂。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所采用原料药及其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6,唯有不同的是,加入薄荷脑0.5g和杏仁香精4ml,混匀,压片,包糖衣,制得糖衣片。

Claims (6)

1、一种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成:川贝母50-90份、桔梗50-90份、枇杷叶330-600份、薄荷脑0.35-0.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川贝母61-80份、桔梗61-80份、枇杷叶400-530份、薄荷脑0.45-0.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其中任一所述的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按各组分的重量份取原料药备用;
2)将川贝母粉碎成细粉备用,再将桔梗粉碎成细粉,取36.9-66.5份桔梗细粉备用,将其余桔梗粉与枇杷叶混合后加水煎煮,分次滤过,合并滤液,静置10-1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清膏,向清膏中加入桔梗细粉,混匀,干燥,研细,再加入川贝母细粉,混匀,制粒,干燥,得药物活性成分;
3)向药物活性成分中加入薄荷脑和可药用辅料,混匀,制得临床上可以接受的剂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煎煮的条件为:加水煎煮2-3次,每次加水量为枇杷叶的6-12倍,每次煎煮0.5-1.5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将川贝母、桔梗粉碎成过80目-150目筛的细粉。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膏的相对密度为1.20-1.25(60℃)。
CN200810135060A 2008-07-29 2008-07-29 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16375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35060A CN101637561A (zh) 2008-07-29 2008-07-29 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35060A CN101637561A (zh) 2008-07-29 2008-07-29 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312603A Division CN102362966A (zh) 2008-07-29 2008-07-29 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7561A true CN101637561A (zh) 2010-02-03

Family

ID=41612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5060A Pending CN101637561A (zh) 2008-07-29 2008-07-29 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37561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1773A (zh) * 2010-11-10 2011-03-30 胡枝清 一种枇杷肉提炼成枇杷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47522A (zh) * 2011-08-26 2011-11-23 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 川贝母流浸膏及川贝枇杷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3083528A (zh) * 2011-11-08 2013-05-08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六中药厂 治咳川贝枇杷滴丸及制备方法
CN103446412A (zh) * 2012-06-05 2013-12-18 北京亚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78700A (zh) * 2016-04-29 2016-08-24 江西南昌济生制药厂 川贝枇杷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684599A (zh) * 2016-08-05 2018-02-13 广州白云山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7890524A (zh) * 2017-12-08 2018-04-10 湖南康寿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川贝枇杷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76878A (zh) * 2020-11-10 2022-01-04 深圳蔚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津止咳草本配方及制作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1773A (zh) * 2010-11-10 2011-03-30 胡枝清 一种枇杷肉提炼成枇杷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91773B (zh) * 2010-11-10 2013-01-02 胡枝清 一种枇杷肉提炼成枇杷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47522A (zh) * 2011-08-26 2011-11-23 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 川贝母流浸膏及川贝枇杷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3083528A (zh) * 2011-11-08 2013-05-08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六中药厂 治咳川贝枇杷滴丸及制备方法
CN103446412A (zh) * 2012-06-05 2013-12-18 北京亚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78700A (zh) * 2016-04-29 2016-08-24 江西南昌济生制药厂 川贝枇杷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684599A (zh) * 2016-08-05 2018-02-13 广州白云山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7684599B (zh) * 2016-08-05 2020-05-08 广州白云山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7890524A (zh) * 2017-12-08 2018-04-10 湖南康寿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川贝枇杷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76878A (zh) * 2020-11-10 2022-01-04 深圳蔚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津止咳草本配方及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7561A (zh) 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62966A (zh) 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13010383A1 (zh) 一种润肠通便上下饮及其制备方法
WO2006122485A1 (fr) Préparation pharmaceutique pour le traitement du diabète et procédé de mise en œuvre dudit traitement
CN101366844B (zh) 枇杷花及其提取物的新用途
CN102813801A (zh) 一种治疗咳嗽的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19357B (zh) 一种降脂灵分散片及其制备工艺
CN100477984C (zh) 一种小儿咳喘灵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32389A (zh)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及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709326A (zh)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浓缩丸制备方法
CN102895620A (zh) 一种甘草泻心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CN102204963B (zh) 复方鼠妇提取物及制备方法和在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CN107854671A (zh) 阿那日系列蒙药胃内漂浮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47767B (zh) 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CN101647885B (zh) 治疗咳嗽的药物组合物
CN100408058C (zh) 一种胃动力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21727A (zh) 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106999A (zh) 一种治疗中风病后吞咽困难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80087A (zh) 一种治疗咳喘的中药组合物
CN1562143A (zh) 一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及疮疹性口腔炎的中药贴片的制备方法
CN100355440C (zh) 治疗ⅱ型糖尿病、降低血糖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38049A (zh) 一种蛤壳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2058830B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79801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综合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47094A (zh) 一种桂枝加芍药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