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7838B - 袜子 - Google Patents

袜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7838B
CN101627838B CN200910203676XA CN200910203676A CN101627838B CN 101627838 B CN101627838 B CN 101627838B CN 200910203676X A CN200910203676X A CN 200910203676XA CN 200910203676 A CN200910203676 A CN 200910203676A CN 101627838 B CN101627838 B CN 1016278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e
section
tightening force
brace
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367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27838A (zh
Inventor
吹上正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p Fujimot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p Fujimot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p Fujimoto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p Fujimot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27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7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27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78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B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HANDKERCHIEFS
    • A41B11/00Hosiery; Panti-ho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B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HANDKERCHIEFS
    • A41B11/00Hosiery; Panti-hose
    • A41B11/003Hosiery with intermediate sections of different elastic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ocks And Pantyhos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跑步或者步行时能提高坚持力或爆发力从而得以提高运动功能的袜子。所述袜子(1)包括:筒形的第一脚趾保持部(3);大体环形的脚后跟卡止部(4);第一连接片(5),连接第一脚趾保持部(3)和脚后跟卡止部(4);防滑移片(6);脚趾覆盖部(7),所述这些部分构成了比袜子其余部分收紧力强的强收紧力部(2)。这样,穿上所述袜子时,通过脚后跟卡止部(4)和第一连接片(5)施加力,从后侧拉紧第一脚趾保持部(3)所保持的第一脚趾,使第一脚趾朝向与其他四根脚趾相反方向的内侧。

Description

袜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袜子,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运动功能的袜子。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提出过各种可以提高运动功能的袜子。作为此类可以提高运动功能的袜子,例如提出了一种在从脚后跟到前面脚尖根部的脚部上,沿脚背到脚掌的整个周向,利用伸缩材料形成束紧对应部的袜子(专利文献1)。通过这样,可以促进脚心形成弓形等,即,支持脚心等的功能,可以减少疲劳保持舒适的状态。 
可是,所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袜子,虽然可以支持脚心等的功能,但是在跑步或行走时第一脚趾不容易发力,不容易发挥坚持力或爆发力,并不能提高运动功能。 
专利文献1特开2002-697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跑步或行走时容易发挥坚持力或爆发力,从而得以提高运动功能的袜子。 
鉴于以上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下述特征的袜子来解决所述问题。(1)一种袜子,具有放入第一脚趾的第一脚趾放入部、放入第五脚趾的第五脚趾放入部、容纳脚后跟的脚后跟容纳部、覆盖脚背的脚背覆盖部、覆盖脚掌的脚掌覆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袜子还包括强收紧力部以及弱收紧力部,所述弱收紧力部的收紧力比所述强收紧力部的弱,所述强收紧力部至少包括:第一脚趾保持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脚趾放入部,得以保持所述第一脚趾;脚后跟卡止部,设置在所述脚后跟容纳部,得以卡止所述脚后跟;第一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一脚趾保持部和脚后跟卡止部;第五脚趾覆盖部,具有围绕所述第五脚趾的形状,设置在整个所述第五脚趾放入部或其一部分上;以及第二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五脚 趾覆盖部和所述脚后跟卡止部,所述弱收紧力部至少包括下述部位之一:所述脚背覆盖部中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至少一部分相邻接的部位和所述脚掌覆盖部中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至少一部分相邻接的部位,所述第一连接片覆盖脚内侧端的上侧、侧面和下侧之中的任意一部分或两部分,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所述脚背覆盖部的前部和后部相邻接,且与所述脚掌覆盖部的前部和后部相邻接。其中,所谓“收紧力”指的是拉伸后的材料收缩时的收缩力。 
(2)如上所述的袜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后跟卡止部是除去脚后跟顶部的部分,并有着围绕此顶部的形状,所述弱收紧力部是所述脚后跟卡止部所围绕的部分,包括覆盖所述脚后跟顶部的脚后跟顶部覆盖部。 
(3)如上所述的袜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强收紧力部包括防滑移片,用于防止第一连接片沿脚的周向滑移,所述防滑移片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片上,至少将所述脚背覆盖部和脚掌覆盖部之一划分为前部和后部,所述弱收紧力部包括所述被划分成的前部和后部。 
(4)如上所述的袜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形成为带状的、覆盖脚的内侧端的形状,所述强收紧力部包括带状的防滑移片,用于防止第一连接片沿脚的周向滑移,所述防滑移片的长边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连接,并且所述防滑移片的中间部将所述脚背覆盖部和脚掌覆盖部分别划分成前部和后部,所述弱收紧力部包括所述被划分成的前部和后部。 
(5)如上所述的袜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弱收紧力部至少包括下述部位之一:所述脚背覆盖部中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的至少一部分相邻接的部位和所述脚掌覆盖部中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的至少一部分相邻接的部位。 
(6)如上所述的袜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袜子还具有分别放入第二脚趾、第三脚趾以及第四脚趾的第二脚趾放入部、第三脚趾放入部以及第四脚趾放入部,所述强收紧力部至少包括下述各部中的一个:第二脚趾覆盖部,具有围绕所述第二脚趾的形状,设置在整个所述第二脚趾放入部或者其一部分上;第三脚趾覆盖部,具有围绕所述第三脚趾的形状,设置在整个所述第三脚趾放入部或者其一部分上;第四脚趾覆盖部,具 有围绕所述第四脚趾的形状,设置在整个所述第四脚趾放入部或者其一部分上。 
根据(1)的发明,所述袜子包括强收紧力部以及收紧力比所述强收紧力部弱的弱收紧力部。而且,强收紧力部至少包括:第一脚趾保持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脚趾放入部,得以保持所述第一脚趾;脚后跟卡止部,设置在所述脚后跟容纳部,得以卡止所述脚后跟;以及第一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一脚趾保持部和脚后跟卡止部。另外,弱收紧力部至少包括下述部位之一:所述脚背覆盖部中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至少一部分相邻接的部位和所述脚掌覆盖部中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至少一部分相邻接的部位。 
这样,当袜子穿在脚上时,通过脚后跟卡止部和第一连接片,从后侧拉紧第一脚趾保持部保持的第一脚趾,可以施加力使所述第一脚趾朝向与其余四根脚趾相反方向的内侧,由此,在步行或者跑步时,可以使第一脚趾容易发力。特别是使第一脚趾朝向其余四根脚趾方向的外侧的人,可以容易发力。 
因此,在步行或者跑步时,可以容易发挥更大的坚持力或爆发力等,可以提高脚的运动功能。此外,也可以矫正脚拇指外翻。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脚后跟卡止部卡止在脚后跟处,在步行或者跑步时即使脚掌的肌肉有伸缩等情况下,也可以一直保持从脚后跟处向第一脚趾保持部施加拉紧力的状态。通过这样,可以防止强收紧力部的功能降低。 
根据(2)的发明,脚后跟卡止部是除去脚后跟顶部的部分,并有着围绕此顶部的形状。此外,弱收紧力部是脚后跟卡止部所围绕的部分,包括有覆盖脚后跟顶部的脚后跟顶部覆盖部。 
通过这样,可以使脚后跟下侧的顶部处于进入脚后跟卡止部内侧的状态,可以使脚后跟卡止部处于可靠地卡止在脚后跟后侧的状态。 
根据(3)和(4)的发明,强收紧力部包括防滑移片,用于防止第一连接片沿脚的周向滑移。 
通过这样,步行或者跑步时,可以防止第一连接片沿脚的周向滑移, 可以始终保持第一脚趾保持部处于得以被施加力使其朝向与其余四根脚趾相反方向的内侧的状态。 
根据(5)的发明,强收紧力部包括:第五脚趾覆盖部,具有围绕所述第五脚趾的形状,设置在整个所述第五脚趾放入部或者其一部分上;以及第二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五脚趾覆盖部和所述脚后跟卡止部。 
通过这样,在步行或者跑步时,可以向第五脚趾覆盖部所覆盖的第五脚趾施加力,使其朝向与第一脚趾相反方向的外侧。其结果,在步行或者跑步时,可以向第一脚趾施加力使其朝向内侧。这样,可以更加容易向第一脚趾施加力,还可以矫正脚小趾内翻。 
根据(6)的发明,强收紧力部至少包括第二脚趾覆盖部、第三脚趾覆盖部、第四脚趾覆盖部、第五脚趾覆盖部中的一个。 
这样,不仅是第一脚趾,还可以束紧第二脚趾~第五脚趾中的至少一个。因此,在步行或者跑步时可以获得容易发力的感觉,并能够处于更容易发挥坚持力或爆发力等的状态,可以进一步提高脚的运动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袜子的俯视图。 
图2是所述袜子的仰视图。 
图3是穿上所述袜子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其他实施方式袜子的仰视图。 
图5是穿上其他实施方式袜子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另一实施方式的袜子的仰视图。 
图7是又一实施方式的袜子的俯视图。 
图8是穿上该又一实施方式袜子的状态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袜子 
2 强收紧力部 
3 第一脚趾保持部 
4 脚后跟卡止部 
5 第一连接片 
6 防滑移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袜子的俯视图,图2是所述袜子的仰视图,图3是穿上所述袜子的状态的立体图。 
此实施方式的袜子1与普通的袜子相同,在后侧具有脚放入部11,可以从该脚放入部11放入脚100(图3所示),穿上袜子。此外,该袜子1具有覆盖脚背的脚背覆盖部、覆盖脚掌的脚掌覆盖部、覆盖脚踝的脚踝覆盖部,并且具有容纳脚后跟的脚后跟顶部(脚后跟下侧)、脚后跟侧面以及脚后跟后侧的脚后跟容纳部19。 
此外,袜子1具有放入第一脚趾(拇趾、脚的大拇指)的第一脚趾放入部13,并且具有分别放入第二脚趾~第五脚趾的4个脚趾放入部14。 
具体说,脚趾放入部14由4部分构成:放入第二脚趾的第二脚趾放入部15、放入第三脚趾的第三脚趾放入部16、放入第四脚趾的第四脚趾放入部17、放入第五脚趾(小趾或脚的小指)的第五脚趾放入部18。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袜子1具有:强收紧力部2;以及弱收紧力部,设置在所述强收紧力部2以外的其余部分上,收紧力比强收紧力部2弱。在此实施方式中,强收紧力部2由第一脚趾保持部3、脚后跟卡止部4、连接第一脚趾保持部3和脚后跟卡止部4的第一连接片5、防滑移片6、脚趾覆盖部7所构成。 
在此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所示,第一脚趾保持部3在除去第一脚趾放入部13顶端的大体整个范围内,由具有设置成沿周向一周围绕第一脚趾的形状的筒状物所构成。通过这样,可以通过第一脚趾保持部3来保持几乎整体被覆盖的第一脚趾。 
在此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脚后跟卡止部4设置在脚后跟容纳 部19上,是除去脚后跟容纳部19的脚后跟顶部的部分,形成围绕所述顶部的大体环形形状。而且,如图3所示,通过脚后跟卡止部4,可以覆盖脚100的脚后跟120的脚后跟左右侧面121、脚后跟后侧122以及脚后跟顶部123(脚后跟下侧)的前部。 
而且,从该脚后跟卡止部4到第一脚趾保持部3的长度L1(图2所示),设定成比从脚后跟后侧122到第一脚趾根部的长度稍短。这样,当穿上袜子1,脚后跟卡止部4卡止在脚后跟后侧122上时,脚后跟卡止部4以及后述的第一连接片5处于拉伸状态,通过脚后跟卡止部4以及后述的第一连接片5使第一脚趾保持部3保持的第一脚趾处于向后侧拉紧的状态。 
此外,在脚后跟容纳部19的脚后跟卡止部4的内侧(内周一侧),即,脚后跟卡止部所围绕的部分上,设置有脚后跟顶部覆盖部41,用于覆盖除去所述前部的脚后跟顶部123。此外,此脚后跟顶部覆盖部41构成弱收紧力部(所述其余部分)的一部分,收紧力比脚后跟卡止部4弱。 
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片5为带状。此外,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片5的宽度是覆盖脚内侧端的上侧、侧面以及下侧。而且,此第一连接片5的宽度,不限定于此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合适的变更,例如宽度也可以为覆盖脚内侧端的上侧、侧面、下侧之中的任意一部分或两部分。 
在此实施方式中,脚趾覆盖部7在分别除去脚趾放入部14的第二脚趾放入部15~第五脚趾放入部18的顶端的大体整个范围内,由具有设置成沿所述周向一周分别围绕第二脚趾~第五脚趾的形状的第二脚趾覆盖部7a、第三脚趾覆盖部7b、第四脚趾覆盖部7c以及第五脚趾覆盖部7d这4个筒状物所构成。 
而且,在此实施方式中,相邻接的第二脚趾覆盖部7a~第五脚趾覆盖部7d之间在根部相连,并且第二脚趾覆盖部7a与第一脚趾保持部3的根部之间也是相连的。 
防滑移片6为带状,用于防止所述第一连接片5沿脚的周向滑移。此实施方式中防滑移片6的长边方向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片5的大 体前后方向的中央的上部。另一方面,长边方向的另外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片5的大体前后方向的中央的下部。 
此外,防滑移片6的中间部设置成:分别在脚背覆盖部和脚掌覆盖部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分别横穿脚背覆盖部和脚掌覆盖。具体说,防滑移片6的中间部设置成在与第一连接片5的长边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上,从第一连接片5到脚背以及外侧端,再从所述外侧端通过脚掌延伸到第一连接片5,得以在宽度方向上绕脚一周。由此,脚背覆盖部和脚掌覆盖部分别通过防滑移片6被划分成前部和后部。这样,此实施方式中的脚背覆盖部和脚掌覆盖部分别由设置有防滑移片6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通过防滑移片6划分成的前部和后部所构成。 
在此实施方式中,弱收紧力部包括通过所述防滑移片6划分成的脚背覆盖部的前部和后部、脚掌覆盖部的前部和后部、脚后跟顶部覆盖部41、脚踝覆盖部以及第一脚趾放入部13~第五脚趾放入部18的各顶端部。 
此外,如图1、图2所示,脚背覆盖部的前部分别与强收紧力部2的第一脚趾保持部3、第一连接片5、防滑移片6以及脚趾覆盖部7相邻接,脚背覆盖部的后部分别与第一连接片5和防滑移片6相邻接。 
此外,如图2所示,脚掌覆盖部的前部分别与第一脚趾保持部3、第一连接片5、防滑移片6以及脚趾覆盖部7相邻接,脚掌覆盖部的后部分别与第一连接片5、防滑移片6以及脚后跟卡止部4相邻接。 
此外,在此实施方式中,构成强收紧力部2的所述第一脚趾保持部3、脚后跟卡止部4、脚趾覆盖部7以及第一连接片5,使用四根将30旦尼尔耐纶覆盖到70旦尼尔聚氨酯上的线(SCY PU70d/NY30d),采用天竺编(平编)编织而成。 
此外,构成强收紧力部2的防滑移片6,使用聚酯和绵混纺得到的32号的单线(32/1 T/C)作为面线,并使用将70旦尼尔耐纶覆盖到20旦尼尔聚氨酯上的线(SCY PU20d/NY70d)作为底线,采用罗纹编编织而成。 
另一方面,所述第一脚趾保持部3、脚后跟卡止部4、脚趾覆盖部7、 第一连接片5以及防滑移片6以外的其余部分,即弱收紧力部,使用与防滑移片6相同的面线和底线,采用天竺编编织而成。 
通过这样,所述第一脚趾保持部3、脚后跟卡止部4、脚趾覆盖部7以及第一连接片5,相对于所述弱收紧力部(所述其余的部分),通过改变使用的线和编织方法,收紧力比所述弱收紧力部强。 
此外,相对于所述第一脚趾保持部3、脚后跟卡止部4、脚趾覆盖部7以及第一连接片5,通过改变使用的线和编织方法,使防滑移片6的收紧力比所述这些部分弱。此外,相对于所述弱收紧力部,通过改变编织方法,使防滑移片6的收紧力比所述弱收紧力部强。 
根据以上的构成,如果把此袜子1穿在脚上,则脚后跟卡止部4和第一连接片5处于被拉伸的状态,脚后跟卡止部4卡止在脚后跟后侧122上。这样,可以通过脚后跟卡止部4和第一连接片5施加力使第一脚趾保持部3保持的第一脚趾处于向后侧拉紧的状态,第一脚趾朝向与其余四根脚趾相反方向的内侧(图1的X方向),使第一脚趾处于朝向内侧的状态。 
此外,由于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脚趾保持部3、脚后跟卡止部4和第一连接片5的收紧力比所述弱收紧力部强,所以可以使第一脚趾保持朝向内侧的状态。 
通过这样,在步行或者跑步时,第一脚趾可以容易发力。因此,在步行或者跑步时,可以发挥更大的坚持力或爆发力等,可以提高脚的运动功能。特别是,使第一脚趾朝向其余四根脚趾方向外侧的人的第一脚趾,可以保持朝向内侧的状态,从而第一脚趾容易发力。 
此外,由于在这种情况下脚后跟卡止部4卡止在脚后跟后侧,所以在行走或者跑步时即使有脚掌肌肉伸缩等的情况,也可以始终保持能够施加从脚后跟后侧拉紧第一脚趾保持部3的力的状态。 
而且脚后跟卡止部4为大体环形,在其内周一侧由于设置有收紧力比脚后跟卡止部4弱的脚后跟顶部覆盖部41,所以可以使脚后跟下侧容易放入脚后跟卡止部4的内周一侧,可以使脚后跟卡止部4可靠地卡止在脚后跟后侧。 
此外,通过防滑移片6,在步行或者跑步时,可以防止第一连接片5沿脚的周向滑移,并可以施加力使第一脚趾保持部3始终朝向与其余四根脚趾相反方向的内侧。 
此外,通过脚趾覆盖部7,可以分别束紧第二脚趾~第五脚趾。更优选的是,可以分别束紧第二脚趾~第五脚趾的根部。这样,在步行或者跑步时,各脚趾更容易发力,可以获得容易发挥坚持力或爆发力等的感觉,能更进一步提高脚的运动功能。 
此外,所述实施方式中,脚后跟卡止部4形成围绕脚后跟顶部的大体环形形状,但不限定于形成大体环形形状(包括圆环形状)的方式,可以做适当变更。例如,图4和图5所示,脚后跟卡止部4也可以在脚后跟容纳部19的大体整个范围上,形成为圆形或者椭圆形状,来覆盖脚后跟的顶部、脚后跟侧面和脚后跟后侧。即使这样,也可以将脚后跟卡止部4卡止在脚后跟上。此外,脚后跟卡止部4也可以是方形。 
此外,当脚后跟卡止部4形成围绕脚后跟顶部的圆环形状时,不限定于如所述实施方式那样在周向上全部相连接的形状,也可以在周向上有一部分不连接。 
此外,所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脚趾保持部3、脚后跟卡止部4和第一连接片5,使只有第一脚趾朝向内侧,但并不限定于此方式,例如也可以向第五脚趾施加力,使第五脚趾朝向外侧。 
具体的说,如图6所示,设置连接第五脚趾覆盖部7d和脚后跟卡止部4的第二连接片8。使第二连接片8与脚背覆盖部的前部和后部相邻接,同时使第二连接片8与脚掌覆盖部的前部和后部相邻接。通过这种结构,当袜子穿在脚上时,可以通过脚后跟卡止部4和第二连接片8施加力从后侧拉紧被第五脚趾覆盖部7d所覆盖的第五脚趾,使其朝向外侧(图6的Y方向)。 
其结果,在步行或者跑步时,可以进行处理使第一脚趾朝向内侧。通过这样,可以更容易向第一脚趾施加力,并且可以矫正脚小趾内翻。 
此外,所述实施方式中,脚趾覆盖部7由第二脚趾覆盖部7a~第五脚趾覆盖部7d这四部分所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方式,也可以做适当 变更,由第二脚趾覆盖部7a~第五脚趾覆盖部7d之中的1个或者2个以上部分构成脚趾覆盖部7。 
此外,即使完全不设置脚趾覆盖部7也可以。在完全不设置脚趾覆盖部7时,袜子1的脚趾放入部14不具有第二脚趾放入部15~第五脚趾放入部18的形状,可以是同时放入第二脚趾~第五脚趾的形状。 
此外,所述实施方式中,第一脚趾保持部3设置在第一脚趾放入部13的一部分上,但并不限定于此方式,例如,也可以做适当变更,将第一脚趾保持部3设置在整个第一脚趾放入部13上。此外,第二脚趾覆盖部7a~第五脚趾覆盖部7d也不限定于分别设置在第二脚趾放入部15~第五脚趾放入部18的一部分上,例如,也可以做适当变更,在整个的第二脚趾放入部15~第五脚趾放入部18上设置第二脚趾覆盖部7a~第五脚趾覆盖部7d之中任意一个以上的部分。 
此外,所述实施方式中,第一脚趾保持部3和脚趾覆盖部7沿周向相连接成圆筒形状,不过也可以是沿周向一部分没有连接的圆筒形状。 
此外,所述实施方式中,将构成弱收紧力部一部分的脚被覆盖部和脚掌覆盖部的各自的前部和后部作为弱收紧力部,使所述前部和后部与第一连接片5相邻接。但弱收紧力部只要至少包括脚背覆盖部中与第一连接片5的至少一部分相邻接的部位和脚掌覆盖部中与第一连接片5的至少一部分相邻接的部位之一即可,可以做适当变更。 
例如至少使脚背覆盖部或脚掌覆盖部的前部或后部与第一连接片5相邻接,或者所述前部和后部都与第一连接片5相邻接。或者,至少把脚背覆盖或脚掌覆盖部的全部作为弱收紧力部,使所述弱收紧力部与第一连接片5相邻接。 
此外,当除了设置有第一连接片5以外还设置有第二连接片8时,同样,弱收紧力部只要至少包括脚背覆盖部中与第二连接片8的至少一部分相邻接的部位和脚掌覆盖部中与第二连接片8的至少一部分相邻接的部位之一即可,可以做适当变更。 
此外,在脚趾覆盖部7设置有两个以上时,可以互相连接,也可以不连接而分别独立,可以做适当变更。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防滑移片6只设置1个,但并不限于此方式,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例如图7、图8所示,也可以具有两端连接在第一连接片5的大体前后方向中央的第一防滑移片61和两端连接在脚后跟卡止部4的第二防滑移片62。 
通过这样,第一防滑移片61主要可以防止第一连接片5相对于脚的周向的滑移。另一方面,第二防滑移片62在可以防止第一连接片5相对于脚的周向的滑移的同时,还可以防止脚后跟卡止部4相对于脚后跟的滑移。 
此外,所述实施方式中,防滑移片6的收紧力比第一脚趾保持部3、脚后跟卡止部4以及第一连接片5弱,但并不限定于此方式,可以做适当变更。例如防滑移片6的收紧力可以与第一脚趾保持部3、脚后跟卡止部4以及第一连接片5相同。 
但是,如果防滑移片6的收紧力与第一脚趾保持部3、脚后跟卡止部4以及第一连接片5相同,则穿上袜子时,通过脚后跟卡止部4和第一连接片5施加在第一脚趾保持部3所保持的第一脚趾上的拉紧力,与所述收紧力弱时相比,可能会变小。因此,优选如所述实施方式,使防滑移片6的收紧力比第一脚趾保持部3、脚后跟卡止部4以及第一连接片5弱。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第一脚趾保持部3、脚后跟卡止部4、脚趾覆盖部7和第一连接片5形成同样大小的收紧力,不过例如也可以使它们之中的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收紧力与其他部分的收紧力的大小不同。 
此外,作为强收紧力部2以外的其余部分的弱收紧力部,可以如所述实施方式那样使收紧力全部相同,也可以使一部分不同。此外,编织方法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可以做适当变更。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强收紧力部2和其余部分的弱收紧力部都是所有部分均采用相同的编织方法,但不限定于此方式,可以做适当变更。例如使用指定的线、指定的编织方法来形成强收紧力部2或者其余部分的弱收紧力部,在编织过程中,也可以混合不同的线或不同的编 织方法,或者不同的线和不同的编织方法。 
更具体地说,例如强收紧力部2使用所述线(SCY PU70d/NY30d)采用天竺编的编织方法,在编织过程中,也可以配置使用构成所述其余部分的单线(32/1 T/C)和所述线(SCY PU20d/NY70d)采用罗纹编的部分。此外,混合所述不同的线或不同的编织方法的范围只要是强收紧力部2的收紧力比所述其余的部分强的范围即可。 
此外,所述强收紧力部2相对于所述其余的部分的弱收紧力部,可以做适当变更,通过改变使用的线和/或编织方法,可以使收紧力比所述其余的部分的弱收紧力部强。 
或者,例如通过使用同样的线和同样的编织方法,形成大体所有部分收紧力相同的袜子主体。并且,也可以把收紧力比所述袜子主体强的合成树脂等的片材或者织物,通过印花、粘合、缝合等粘贴装置来粘贴。此外,还可以通过将液体状合成树脂印花在袜子主体的一部分上,使该部分形成为收紧力强的部分。 
此外,第一脚趾保持部3、脚后跟卡止部4和第一连接片5的收紧力的值,不做特别限定,只要所述收紧力在穿上袜子1时,通过第一脚趾保持部3、脚后跟卡止部4和第一连接片5的拉紧力,能够使第一脚趾保持朝向内侧的状态即可。 
此外,所述实施方式中的袜子有着覆盖到脚踝的形状,但并不限定于此方式,可以做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是覆盖到膝盖的袜子、紧身裤、长筒袜、连裤袜等。 

Claims (6)

1.一种袜子,具有放入第一脚趾的第一脚趾放入部、放入第五脚趾的第五脚趾放入部、容纳脚后跟的脚后跟容纳部、覆盖脚背的脚背覆盖部、覆盖脚掌的脚掌覆盖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袜子还包括强收紧力部以及弱收紧力部,所述弱收紧力部的收紧力比所述强收紧力部的弱,
所述强收紧力部至少包括:第一脚趾保持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脚趾放入部,得以保持所述第一脚趾;脚后跟卡止部,设置在所述脚后跟容纳部,得以卡止所述脚后跟;第一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一脚趾保持部和脚后跟卡止部;第五脚趾覆盖部,具有围绕所述第五脚趾的形状,设置在整个所述第五脚趾放入部或其一部分上;以及第二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五脚趾覆盖部和所述脚后跟卡止部,
所述弱收紧力部至少包括下述部位之一:所述脚背覆盖部中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至少一部分相邻接的部位和所述脚掌覆盖部中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至少一部分相邻接的部位,
所述第一连接片覆盖脚内侧端的上侧、侧面和下侧之中的任意一部分或两部分,
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所述脚背覆盖部的前部和后部相邻接,且与所述脚掌覆盖部的前部和后部相邻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袜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后跟卡止部是除去脚后跟顶部的部分,并有着围绕此顶部的形状,
所述弱收紧力部是所述脚后跟卡止部所围绕的部分,包括覆盖所述脚后跟顶部的脚后跟顶部覆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袜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强收紧力部包括防滑移片,用于防止第一连接片沿脚的周向滑移,
所述防滑移片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片上,至少将所述脚背覆盖部和脚掌覆盖部之一划分为前部和后部,
所述弱收紧力部包括所述被划分成的前部和后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袜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片形成为带状的、覆盖脚的内侧端的形状,
所述强收紧力部包括带状的防滑移片,用于防止第一连接片沿脚的周向滑移,
所述防滑移片的长边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连接,并且所述防滑移片的中间部将所述脚背覆盖部和脚掌覆盖部分别划分成前部和后部,
所述弱收紧力部包括所述被划分成的前部和后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袜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弱收紧力部至少包括下述部位之一:所述脚背覆盖部中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的至少一部分相邻接的部位和所述脚掌覆盖部中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的至少一部分相邻接的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袜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袜子还具有分别放入第二脚趾、第三脚趾以及第四脚趾的第二脚趾放入部、第三脚趾放入部以及第四脚趾放入部,
所述强收紧力部至少包括下述各部中的一个:第二脚趾覆盖部,具有围绕所述第二脚趾的形状,设置在整个所述第二脚趾放入部或者其一部分上;第三脚趾覆盖部,具有围绕所述第三脚趾的形状,设置在整个所述第三脚趾放入部或者其一部分上;第四脚趾覆盖部,具有围绕所述第四脚趾的形状,设置在整个所述第四脚趾放入部或者其一部分上。
CN200910203676XA 2008-06-16 2009-06-15 袜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78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56404 2008-06-16
JP2008156404A JP5199743B2 (ja) 2008-06-16 2008-06-16 靴下
JP2008-156404 2008-06-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7838A CN101627838A (zh) 2010-01-20
CN101627838B true CN101627838B (zh) 2013-06-12

Family

ID=41546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367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7838B (zh) 2008-06-16 2009-06-15 袜子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199743B2 (zh)
KR (1) KR101580598B1 (zh)
CN (1) CN101627838B (zh)
HK (1) HK1136473A1 (zh)
TW (1) TWI4639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13301A (ja) * 2012-04-04 2013-10-17 Toscom:Kk 靴下類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715702B (zh) * 2012-06-17 2015-02-04 无锡市优耐特石化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脚掌保护套装置
JP6449036B2 (ja) * 2015-02-02 2019-01-09 岡本株式会社 レッグウェア
JP6305960B2 (ja) * 2015-04-28 2018-04-04 学校法人山野学苑 靴下
JP6377580B2 (ja) * 2015-07-27 2018-08-22 美津濃株式会社 靴下
KR102180657B1 (ko) 2016-10-07 2020-11-19 남소현 타이즈
TWI657811B (zh) 2018-03-02 2019-05-01 許文華 下肢矯正裝具
RU197002U1 (ru) * 2020-01-31 2020-03-24 Мария Сергеевна Михайлова Носок с вшитым в него противовальгусным корсетом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0822Y2 (zh) * 1989-12-18 1992-03-17
JP3083525U (ja) 2001-07-19 2002-02-08 賢明 薛 靴下構造
JP2006225802A (ja) * 2005-02-18 2006-08-31 Sayuri Ono ふくらはぎ引締め具及び脚用衣類
JP4734040B2 (ja) * 2005-06-14 2011-07-27 株式会社ワコール 足コンディショニングウエア
DE202006001379U1 (de) * 2006-01-27 2006-06-22 X-Technology Swiss Gmbh Socke
JP4538470B2 (ja) * 2006-10-20 2010-09-08 一夫 長谷川 靴下及びサポータ
JP3137194U (ja) * 2007-09-04 2007-11-15 五生 安川 足のアーチをサポートする靴下およびサポート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6-225802A 2006.08.31
JP特开2006-348406A 2006.12.28
JP特开2008-121177A 2008.05.2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63949B (zh) 2014-12-11
KR101580598B1 (ko) 2015-12-28
CN101627838A (zh) 2010-01-20
JP5199743B2 (ja) 2013-05-15
HK1136473A1 (en) 2010-07-02
KR20090130816A (ko) 2009-12-24
JP2009299236A (ja) 2009-12-24
TW201012402A (en) 2010-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7838B (zh) 袜子
CN110799058B (zh) 具有带缆绳的横向翼片的闭合系统的鞋类物品
CN100591232C (zh) 尤其为运动或休闲的鞋
EP1753313B1 (en) Adjustable ankle support for an article of footwear
EP2443950A1 (en) Article of footwear for snowboarding
JP3137194U (ja) 足のアーチをサポートする靴下およびサポート装置
TWI679008B (zh) 足關節用繃帶
US20140352170A1 (en) Modern dance shoe
WO2011007739A1 (ja) 足部障害用サポーター
US20220030959A1 (en) Support for body portion
US10583046B2 (en) Compression garments and uses thereof
US20090265954A1 (en) Shoe and Sandal Footwear Combination
US20170354203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king and using an elastic shoelace with a hollow core
US20150230547A1 (en) Footwear article
EP2605675A1 (en) Footwear for modern dan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JP2005013365A (ja) レーシング股付シューズ
CN107373872A (zh) 一种鞋
CN207803599U (zh) 一种动态束紧的鞋子
JP6537586B2 (ja) 外反母趾矯正用サポータ
CN216651335U (zh) 一种防滑双面瑜伽袜
CN201388595Y (zh) 便携式雨鞋
JP2002266104A (ja) 靴下とその製造方法
KR20230167294A (ko) 양말
CN202385827U (zh) 一种多用鞋套
TWM547868U (zh) 鞋扣帶之裝置改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3647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3647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