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0224A - 用于装配检测装置的工具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装配检测装置的工具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0224A
CN101620224A CN200810063643A CN200810063643A CN101620224A CN 101620224 A CN101620224 A CN 101620224A CN 200810063643 A CN200810063643 A CN 200810063643A CN 200810063643 A CN200810063643 A CN 200810063643A CN 101620224 A CN101620224 A CN 1016202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tting element
instrument
kilocalorie
setting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63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20224B (zh
Inventor
杨宝华
方宏成
徐伟昌
高强
侯军
吴淑江
高飞
吴银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ere Switzerland GmbH
ABON Biopharm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verness Medical Switzerland GmbH
ABON Biopharm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rness Medical Switzerland GmbH, ABON Biopharm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verness Medical Switzerland GmbH
Priority to CN20081006364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202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20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02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202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02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装置装配的工具,该工具至少包括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该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可以定位检测装置上至少两个组件的位置。优选的,至少一个定位元件是固定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检测装置装配的方法,提供一种上述工具,将其中之一组件放置在第一定位元件的上,再将第二定位元件放置在检测装置上述组件上,沿着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的位置装配检测装置的其他各组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可以精确得将检测装置上的各个组件粘贴在正确的位置,各个组件之间的搭接紧密,检测装置之间比较均匀一致。

Description

用于装配检测装置的工具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装配检测装置的工具,尤其是用于诊断领域检测中检测装置各组件的装配。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装配检测装置的工具和方法,一种是完全手工操作,另一种是高度机械化的机器流水线操作。一般来说,手工操作应用得比较多,操作者通过肉眼判断检测装置上各个组件的位置。以检测试剂条为例,通过手工的装配,容易引起试剂条上各个组件的粘贴不均匀,也可能引起试剂条上各个组件之间的搭接不紧密。而且,手工装配的试剂条,整批产品的均一性会受到影响,很难做到每个产品都一致。而采用高度机械化的流水线操作来装配试剂条,成本比较高,因而应用得比较少。
另外,装配包括试剂条的检测装置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比如装配卡式的检测装置,这种检测装置通常用于传染病等方面的检测,一般可以包括底卡,检测用试剂条,检测结果读取窗口和粘贴部分。在装配这种检测装置时,因为检测结果的读取是通过底卡的闭合来实现的,这就需要非常精确得将检测试剂条上的检测区域和底卡上的检测结果读取窗口吻合起来。采用人工的方式,极有可能造成检测区域的结果不显示在检测结果读取窗口或者偏离该窗口上读取最佳的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装置装配的工具,该工具包括至少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该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可以定位检测装置上至少两个组件的位置。优选的,至少一个定位元件是固定的。
一个优选的方式是,检测装置的组件至少包括标记区域和大卡。其中优选的,第一定位元件是固定的,并包括可以支撑大卡的底板。
其中优选的,第二定位元件可以定位标记区域在大卡上的位置。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工具还包括第三定位元件,该定位元件可以确定标记区域在大卡上的位置;第二定位元件安装在第一定位元件上,可以使大卡固定在底板上。第三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铰接,处于可以翻转状态。第三定位元件和底板独立,在装配检测装置的组件的过程中和底板接触。工具上包括有可以将第三定位元件卡接在第二定位元件上的卡扣。
在另一个方式中,该工具还包括第三定位元件和第四定位元件;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安装在底板上,使大卡固定在底板上;第四定位元件用于确定标记区域在大卡上的位置。优选的,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平行,两个定位元件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大卡的宽度。更为优选的,第四定位元件为活动的并呈横向的“工”形,其两端的侧翼的宽度与大卡的宽度相同。在另一个优选的方式中,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第四定位元件与其他定位元件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调整。更为优选的,该工具还包括刻度尺,用于衡量各个定位元件之间距离调整的大小。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工具还包括第三定位元件、第四定位元件和第五定位元件;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安装在底板上,第四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铰接,第五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铰接。优选的,检测装置的组件还包括样本接受区域,检测区域,吸水区域和附加区域;第二定位元件可以确定样本接受区域的位置;第三定位元件可以确定吸水区域的位置;第四定位元件可以确定标记区域的位置;第五定位元件可以确定附加区域的位置。
另外优选的,本发明还提供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定位元件是固定的,第二定位元件与第一定位元件铰接处于可翻转状态。优选的,检测装置的组件包括试剂条和底卡,第一定位元件可以支撑底卡;第二定位元件上开有可以容纳试剂条的窗口。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检测装置装配的方法,提供一种工具,该工具包括至少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该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可以定位检测装置上至少两个组件的位置。将检测装置的其中之一组件放置在第一定位元件的上,再将第二定位元件放置在检测装置上述组件上,沿着第一定位元件或第二定位元件的位置装配检测装置的其他组件。优选的,至少一个所述的定位元件是固定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的组件包括标记区域和大卡;第一定位元件是固定的,并包括可以支撑大卡的底板;第二定位元件可以定位所述的标记区域在大卡上的位置。将大卡固定在所述的工具的上,再将第二定位元件放置在大卡上,沿着第一定位元件或第二定位元件的位置装配检测装置的各组件。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工具还包括第三定位元件,该第三定位元件可以确定标记区域在大卡上的位置;第二定位元件安装在第一定位元件上,可以使大卡固定在底板上。优选的,第三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铰接,处于可以翻转状态。打开第三定位元件,将大卡固定在所述的底板上,再闭合第三定位元件,沿着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的位置装配检测装置的组件。
另外优选的,第三定位元件和底板独立,在装配检测装置的组件的过程中和底板接触。工具上包括有可以将第三定位元件卡接在第二定位元件上的卡扣。将大卡固定在在底板上,再将第三定位元件放置在大卡上,沿着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的位置装配检测装置的组件。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工具还包括第三定位元件和第四定位元件;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安装在底板上,使大卡固定在底板上;第四定位元件用于确定标记区域在大卡上的位置。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平行,两个定位元件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大卡的宽度。第四定位元件为活动的并呈横向的“工”形,其两端的侧翼的宽度与大卡的宽度相同。
另外优选的,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第四定位元件与其他定位元件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调整。该工具还包括刻度尺,用于衡量各个定位元件之间距离调整的大小。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工具还包括第三定位元件、第四定位元件和第五定位元件;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安装在底板上,第四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铰接,第五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铰接。优选的,检测装置的组件还包括样本接受区域,检测区域,吸水区域和附加区域;第二定位元件可以确定样本接受区域的位置;第三定位元件可以确定吸水区域的位置;第四定位元件可以确定标记区域的位置;第五定位元件可以确定附加区域的位置。打开第四定位元件和第五定位元件,将大卡放置在底板上并固定在所述的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之间,闭合第四定位元件,装配标记区域,再沿着第二定位元件装配样本接受区域,打开第四定位元件,沿着第三定位元件装配吸水区域,再闭合第五定位元件,装配附加区域。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的组件包括试剂条和底卡;第一定位元件是固定的,并包括支撑底卡的底板。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铰接在一起并且可以翻转;第二定位元件上开有可以容纳试剂条的窗口。将底卡固定在第一定位元件上,翻转第二定位元件,沿着第二定位元件上的窗口装配检测装置的各个组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检测装置上各个组件之间可以处于液体流通状态,因而组件之间搭接的厚度一致,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同样,检测装置上各个组件搭接均一,说明检测装置作为产品其效果比较稳定。因而,通过本发明,可以精确得将检测装置上的各个组件粘贴在正确的位置,各个组件之间的搭接紧密,检测装置之间比较均匀一致,提高产品的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某一试剂条的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中大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一检测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一个实施例夹具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另一个实施例夹具的结构爆炸图;
图6是图5中夹具的立体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中另一个实施例翻转夹具的结构爆炸图;
图8是图7翻转夹具的立体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通用夹具的结构爆炸图;
图10是图9通用夹具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大卡10,吸水区域11,检测区域12,标记区域13,样本接受区域14,大卡顶部101,大卡底部102;试剂条1,衬板1000,吸水垫110,硝酸纤维素膜120,标记垫130,样本接受垫140;夹具2,底板201,第一定位板202,第一定位板外侧2021,第一定位板内侧2022,第二定位板203,第二定位板外侧2031,第二定位板内侧2032,定位条204,横杆2040,侧翼2041,定位条内侧2042,定位条外侧2043,侧翼内侧2045,侧翼外侧2046,螺钉209;夹具3,底板301,第一定位板302,第一定位板外侧3021,第一定位板内侧3022,第二定位板303,第二定位板外侧3031,第二定位板内侧3032,第一定位条304,第一定位条横杆3040,第一定位条外侧3041,第一定位条内侧3042,第一定位条侧翼3043,第二定位条305,第二定位条横杆3050,第二定位条外侧3051,第二定位条内侧3052,第二定位条侧翼3053,螺钉309,垫片310;夹具4,上定位板401,下定位板402,第一窗口403,第二窗口404,第三窗口405,卡座406,突起4061,螺钉409,垫片410;夹具5,底板501,第一定位板502,第一定位板外侧5021,第一定位板内侧5022,第二定位板503,第二定位板外侧5031,第二定位板内侧5032,定位条504,定位条外侧5041,定位条内侧5042,定位模块505,刻度尺506,卡槽507,螺钉509;检测卡6,底卡601,试剂条602,透明片材603,检测结果读取窗口604,不干胶605,凹处606,检测卡中线60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装配检测装置的工具的结构或这些所使用的技术用语做进一步的说明。
检测装置
检测装置是用于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被分析物质的装置,在本发明中可以是指免疫领域内的检测,还可以是化学检测,也还可以是酶检测,比如免疫层析检测,胶体金标记免疫检测,ELISA检测等。检测装置的组件,是指作为检测装置的一部分,并能够互相配合完成检测过程的部件。检测装置可以包括试剂条1,即试剂条1可以是检测装置,也可以作为检测装置的一个组件。如图1所示,试剂条1也可以包括一些组件,这些组件也可以理解为检测装置的组件。在目前的产品中,具体的说,如图1所示,组成试剂条1的组件包括检测区域12,检测区域12可以是包含抗原抗体的硝酸纤维素膜;优选的,还可以将抗原抗体以及标记物质全部处理在检测区域12上,形成单一层次的试剂条1,如,所有的原料都处理在硝酸纤维素膜上。
优选的,组成试剂条1的组件还可以包括样本接受区域14,该样本接受区域14和检测区域12搭接,使两者之间处于液体流动状态。在样本接受区域14或检测区域12上处理标记物质,同样可以达到检测样本中是否含有被分析物质的效果。
更为优选的,试剂条1的各个组件,如图1所示,还可以包括样本接受区域14,标记区域13,检测区域12和吸水区域11,各个区域之间通常互相直接或间接搭接,使试剂条1本身可以处于液体流通状态。在样本接受区域14上包括完成反应所必须的物质,例如一些缓冲试剂、预处理样本试剂等等。样本接受区域14的主要目的是流畅得吸收流体样本,包括液体样本和半液体样本,比如血液、血浆、血清、尿液、唾液和各种分泌液,还可以包括固体样本和半固体样本经过预先处理后形成的液体溶液。在标记区域13包括荧光标记物质,胶体金标记颗粒,或以着色乳胶体标记颗粒,还可以是水溶性标记物质,这些标记物质可以连接抗体、抗原、半抗原或者被分析物类似物质等等。标记区域13上可以包括用于检测反应的标记物,通过浸泡,滴加等方式处理在标记区域上。比如胶体金颗粒或乳胶颗粒,以及抗原抗体共同组成的复合物。在有些试剂条1中,样本接受区域14和标记区域13之间还可以搭接其他区域,起到过渡的作用。检测区域12上通常可以有检测线。吸水区域11的作用是吸收完成检测反应后多余的样本溶液,使其不容易污染环境和测试者。
在另一个优选的方式中,检测装置的组件可以包括检测装置的载体,如图2所示,这种检测装置载体通常是被成为大卡10。大卡10的作用是支撑检测装置其他组件,共同完成检测反应。优选的,大卡10可以作为试剂条1的一部分。大卡10是提供试剂条1上各组件装配的载体,被切割成试剂条1后,该载体称为衬板100。本发明中,如图1所示,衬板100是组成试剂条1的一部分。组成试剂条1的其他各个部件,包括样本接受区域14,标记区域13,检测区域12或吸水区域11都可以位于衬板100上。如图2所示,大卡10是半成品,通过各个组件的组装得到最后的成品,即试剂条1。将试剂条1的各个组件按照顺序粘贴到大卡10上,最后通过均匀的切割,得到可以用于检测的试剂条1。更具体的,检测区域12为硝酸纤维素膜120,标记区域13包括标记垫130,样本接受区域14包括样本接受垫140,吸水区域11包括吸水垫110。组成试剂条的组件,还可以包括附加区域,如冲洗区域,搭接区域等。大卡10作为载体,材料可以是疏水的或者可以吸收液体的材料。该材料可以由滤纸组成,也可以由塑料组成。优选的,大卡10为疏水性或非吸水性材料组成。更佳的的材料为PVC,该材料可以长时间不被液体浸润,使得试剂条1的其他部件,比如检测区域12,吸水区11域等区域上流动足够的样本,不会因为样本的量不足引起的结果异常,也不会因为液体样本通过衬板100污染测试者或者环境。
检测装置还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比如卡式的,盒式的,笔式的。如图3所示,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卡6,可以包括试剂条602;优选的,检测装置还包括其他区域,如冲洗垫,不干胶605等。更为优选的,试剂条602可以做为检测装置组件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本发明来进行装配。具体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卡601,试剂条602,不干胶605和检测结果读取窗口604。优选的,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冲洗垫,用于洗脱有色样本残留在试剂条1检测区域上的背景颜色。
上述检测装置的装配,一般通过手工的形式,凭借操作人员对操作的熟练程度来进行的。这样的操作存在众多缺陷,会造成检测装置各个组件之间的搭接不严密,搭接的距离不均匀,甚至存在检测装置的组件之间不处于连接等问题,从而直接影响了检测的效果,使检测装置无法正常进行检测,检测没有结果,或者检测结果不准确,误导检测者判断等诸多情况。本发明致力于解决此问题,提供如下的一种装配检测装置的工具,可以使检测装置的组件之间搭接非常均匀一致,提高产品的质量。
工具
本发明中涉及的工具,是指用于帮助检测装置组件定位装配的工具。检测装置中各个组件的位置,关系到检测的灵敏度,准确性以及稳定性。同时,同一批次的检测装置,需要各个产品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均一性。采用本发明中的工具,可以将比较精确得分辨检测装置各个组件所在得位置,从而使装配检测装置显得比较简单,准确。优选的,工具的材料可以是金属的,也可以是塑料的,还可以是木质的。
定位是指确定检测装置各个组件的相互位置。例如在试剂条1中,如图1,样本接受区域14,标记区域13以及检测区域12之间的搭接重合距离非常重要,没有重合或者重合太少会造成无法检测,重合过多会造成检测的灵敏度降低等情况。而同一批产品中,各个产品之间的结构,效果是否一致,也非常重要。在其他检测装置中,组件的位置也是需要定位的,比如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的卡式的检测装置中,试剂条1和检测结果读取窗口604需要对称吻合。
定位元件是指组成上述工具的部件,并可以单独或者互相配合定位检测装置上各个组件的位置。在本发明中的第一定位元件、第二定位元件、第三定位元件等技术用语,是指工具的各个部件,并不由于其冠有“第一”“第二”等定语而限定其先后。用于装配检测装置的工具,包括至少两个定位元件,分别为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该第一定位元件或第二定位元件可以定位检测装置上至少两个组件的位置。定位元件中,至少有一个是可活动的。活动的形式有多种,可以是单独存在于工具之外,也可以是和工具连接在一起,形成可活动的元件。比如,通过铰接,链接,搭接,卡接等方式形成可活动的元件。定位元件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也可以是多个,在此不能穷尽,不仅限于本发明中涉及的具体实施例。定位元件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形状,优选的,可以是圆形的,例如可以通过两个圆形的元件确定检测装置上某个组件的位置。更为优选的,定位元件可以是长形的,具有直的边,在装配时可以直接沿着这样的边组装。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通过定位元件的位置来确定检测装置上组件的位置,如沿着突起的定位元件粘贴各个组件等。因而优选的,定位元件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其厚度应不小于检测装置组件的厚度。更为优选的,定位元件的厚度为大于0mm,如0.1mm,0.3mm,0.5mm,1mm,1.5mm,2mm,2.5mm,3mm,3.5mm,4mm,4.5mm,5mm,6mm,7mm,8mm,9mm,1cm或者更高。
用于装配检测装置的工具,第一定位元件可以包括操作用的工作台。如图4所示,201可以被视作工作台。具体地说,可以将工作台201作为工具的第一定位元件,再提供一个第二定位元件,如204所示部件。在具体的操作中,将检测装置的载体,无论是大卡,底卡还是其他形式的,放在工作台201上,再将第二定位元件204置于检测装置的载体上,以第二定位元件204为准绳,装配检测装置的各个组件。具体的说,第一定位元件201,如工作台,可以支撑大卡,放置第二定位元件204则可以共同将大卡固定在该工具上。第二定位元件的位置能够显示检测装置的组件在检测装置载体上的位置,以及检测装置组件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以第二定位元件204为准绳,沿着第二定位元件的内侧2042,或者外侧2043,均可以装配检测装置的组件,尤其是标记区域的位置。第二定位元件的形式,可以是直尺,也可以是圆形的。优选的,第二定位元件一端可以固定在第一定位元件上,另一端自由活动或翻转。这种方式的配合,使检测装置组件的装配比较精细,组件之间的搭接比较均匀紧密。
在一个优选的方式中,除了工作台,该工具还提供两个定位元件,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之间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检测装置组件的定位。例如,如图四中所示,201为第一定位元件,即工作台,202所指部件为第二定位元件,203所指部位为第三定位元件。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之间为平行的,沿着第二定位元件内侧可以装配检测装置上的吸水区域等组件,也可以沿着第三定位元件的内侧装配样本接受区域等。更为优选的,沿着第二定位元件的内侧或者第三定位元件的内侧直接装配试剂条1或其他组件。
包括工作台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可以是:如图4所述,201所指部件为工作台,203为第二定位元件,204为第三定位元件。第三定位元件的两侧具有侧翼2041,侧翼可以垂直于第二定位元件放置,使第三定位元件的横杆2040与第二定位元件平行。这种实施方式的工具,在装配检测装置的过程中,只需要将检测装置载体,如大卡,沿着第二定位元件203的内侧放置,然后将第三定位元件放置在大卡上,第三定位元件的两个侧翼2041刚好和第二定位元件203的两端垂直卡接。此时,可以沿着第三定位元件204的横杆2040粘贴标记区域。更为优选的,第二定位元件的两侧还包括有两个卡扣,用于卡接第三定位元件上的两个侧翼2041,使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处于卡接状态,该工具的各个组件之间不会轻易互相移动,方便操作。
包括工作台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可以包括更多的定位元件,以便更细致精确的确定检测装置组件的位置,另外,更多的定位元件可以定位多个检测装置组件。
用于装配检测装置的工具,可以是单独的,不包括操作用的工作台,而具有完整的独立的定位功能,该工具可以在操作的时候被放置在工作台上,也可以在不用的时候收纳起来。一般来说,如图4所示,工具可以包括底板201,其他组件可以被安装在底板上,也可以在使用的时候和底板互相配合。在实际中,该工具通常会放在工作台上,再进行操作。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优选的,本发明的工具包括两个定位元件,分别是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如图4所示,其中第一定位元件为底板201,第二定位元件204和底板201独立。底板201的形状大小不受限制,优选表面平整的底板,可以便于检测装置组件的放置。在装配的时候,将第二定位元件204放在底板上,沿着第二定位元件的内侧2042或者外侧2043一一装配检测装置的组件,如检测区域12,标记区域13,样本接受区域14,吸水区域11或者试剂条1等。在装配过程中,选用一定厚度的第二定位元件204,沿着这样的第二定位元件204,能够很明显得感觉到有突起于底板的棱,这种突起为识别检测装置组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另外优选的,第二定位元件204一端可以固定在底板201上,另一端自由活动或翻转。这种方式的配合,使检测装置组件的装配比较精细,组件之间的搭接比较均匀紧密。更为优选的,第二定位元件上包括刻度。该刻度可以衡量检测装置各个组件的大小。
更为优选的,本发明中的工具包括两个定位元件,如图7,图8所示,两个定位元件一端互相连接,定位元件之间可以翻转。其中,第一定位元件作为底板402,可以固定检测装置,第二定位元件401上可以开有容纳检测装置组件的窗口。更为优选的,第一定位元件上包括一个卡座406,卡座406上有一个突起4061,用于检测装置的载体的卡接,如图3所示的底卡。如图3所示的检测装置,检测卡6上包括凹处606,刚好固定在卡座406的突起4061上。同样优选的,第二定位元件401上可以包括粘贴试剂条1的标记区域,样本接受区域,吸水区域或者其他区域的窗口,窗口的大小形状和组件一致。在装配的时候,只需要在窗口内置入相应的组件,就可以达到精确定位的效果。窗口的大小需要预先设定,使其符合检测装置各个组件的长宽等要求。另外优选的,第二定位元件401可以包括粘贴试剂条1的窗口404。这种优选的方式涉及的工具特别适合做翻转卡片式的检测装置,如可以用于传染病检测,包括疟疾,流感等检测卡。例如,在装配卡式的流感病毒A+B的检测装置中,如图7,图8所示,第二定位元件上可以开有三个窗口,分别用于容纳试剂条1,不干胶605和用于检测结果读取窗口的透明片材603。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工具中的定位元件,可以包括三个定位元件,分别是作为第一定位元件的底板,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三者共同作用用于检测装置组件的定位。优选的,如图4所示,第二定位元件203固定在底板201上,第二定位元件可以用于固定大卡。第三定位元件204可以有多种形状,优选的,第三定位元件204可以是横向的“工”行的元件,其两端的侧翼2041可以和第二定位元件垂直接触。这样,第三定位元件的主要横杠2040可以和第二定位元件203平行。这种实施方式的工具,在装配检测装置的过程中,只需要将检测装置载体,如大卡,沿着第二定位元件203的内侧放置,然后将第三定位元件放置在大卡上,第三定位元件的两个侧翼2041刚好和第二定位元件203的两端垂直卡接。此时,可以沿着第三定位元件204的横杆2040粘贴标记区域。装配检测装置的组件,可以一方面通过该组件在检测装置上的位置,设置其在工具上的位置,以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为基准进行装配。具体的来说,以装配试剂条1为例,为了定位试剂条1上标记区域的位置,假如标记区域的上端与试剂条1底边的最远距离为10mm,那么在该工具上,设置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的横杠之间的距离为10mm。在装配的时候,将大卡沿着第二定位元件放置,然后置入第三定位元件,第三定位元件的侧翼与第二定位元件接触,然后沿着第三定位元件内侧(指靠近第二定位元件的一边)粘贴标记区域,则可以非常精确得完成标记区域的定位和装配。上述例子是为了详细表明实施的方式,本发明中并不局限于这种形式的定位。比如另外优选的,第一定位元件的形状不限,可以是“L”型的,也可以是方形的,还可以是其他形式的。
优选的,第二定位元件的一端和第三定位元件的一端连接,两者处于可翻转状态。如图5,图6所示,该工具包括底板301,第二定位元件303和第三定位元件305。其中,第三定位元件305包括两个侧翼3051和一个横杆3052,侧翼3051的下方和第二定位元件303通过螺钉309和垫片310来形成一个可翻转的面。在装配检测装置的组件的时候,可以先将第三定位元件305翻转开来,置入检测装置载体,如大卡等,大卡的放置位置是沿着第二定位元件303的内侧3032放置,使其在底板上处于水平状态并固定不动;翻转第三定位元件305使其和第二定位元件303处于同一平面,沿着第三定位元件305的内侧3052粘贴检测装置的组件,如标记区域等。
另外优选的,第二定位元件203也可以不固定在底板201上。例如,第二定位元件203可以有一端或一部分和底板201连接,形成可活动的元件。优选的,底板上包括一个可以与第二定位元件连接的部件,比如搭扣等,第二定位元件游离于底板之外,在装配需要的时候,第二定位元件才和底板搭接,用于检测装置组件的固定和装配。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也可以是配合在一起的。配合的方式有,第二定位元件上提供两个卡扣,使第三定位元件可以通过卡扣和第二定位元件卡接在一起。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可以单独定位,也可以共同定位检测装置上组件上的位置。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工具可以由四个定位元件组成:作为第一定位元件的底板以及第二定位元件、第三定位元件和第四定位元件。优选的,如图4所示,第二定位元件202和第三定位元件203固定在底板上,两个定位元件之间的距离相当于检测装置载体,即大卡10的宽度,大卡10可以刚好固定在第二定位元件202和第三定位元件203之间。第四定位元件204可以是横向的“工”行的元件,其两端的侧翼2041可以和第二定位元件202以及第三定位元件203垂直接触。这样,第四定位元件的主要横杠2040可以和第二定位元件202和第三定位元件203平行。检测装置组件的位置决定第四定位元件204所在的位置。例如,在大卡10上粘贴试剂条1的各个组件,如标记区域13,样本接受区域14和吸水区域11等,按照液体流动的方向定义上端和下端,设置第四定位元件204的内侧与其上方的第三定位元件203之间的距离为标记区域13下方与大卡顶部之间的距离。在操作过程中,大卡10上预先粘贴了检测区域12,将第四定位元件204安放在大卡10上,可以沿着第四定位元件204的内侧2042粘贴标记区域13,沿着上方的第三定位元件203粘贴样本接受区域14,沿着下方的第二定位元件202粘贴吸水区域11。优选的,检测装置在工具上的固定,还可以通过借助其他部件进行,如可摆动的臂,可以在大卡的两侧通过调节压住大卡的边缘,使其不易移动,便于检测装置上各组件的定位。
另外,本发明中的包括四个定位元件的工具,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也是可活动的。如图9,图10所示,该工具包括:底板501作为第一定位元件,第二定位元件502,第三定位元件503和第四定位元件504。其中,第二定位元件502和第三定位元件503平行,第二定位元件502和第三定位元件503被螺钉固定在底板501上,第二定位元件502和第三定位元件503上还具有可以供螺钉移动的卡槽507。上述的定位元件,可以通过调节螺钉在第二定位元件502或者第三定位元件503上的位置,来适配不同大小的检测装置载体,如大卡。这种形式的定位元件,可以不必根据一种大卡的尺寸,来设计一种该工具的尺寸,而使该工具成为不同尺寸的通用工具。优选的,第四定位元件504在底板501上的位置,也可以通过可调节的螺钉509来实现。如提供如图9或图10中描述的定位模块505,使第四定位元件504的一端被两个定位模块505固定,定位模块505上也包括有卡槽507,可以使螺钉509在卡槽507上自由地移动,以此来达到第四定位元件504地活动。更为优选的,该工具5上还包括有刻度尺506,可以和第四定位元件504结合,精确定位检测装置上的各个组件的位置。刻度尺506可以和第四定位元件504垂直,分别在第四定位元件504的两侧。这样的刻度尺506,在检测装置上的任何组件的定位,都可以通过随意得移动第四定位元件504的位置,比如,当标记区域13距离大卡10底部2cm,就可以在距离2cm处将第四定位元件504固定住,粘贴标记区域13;当吸水区域11距离试剂条1顶部3cm,就调整第四定位元件504的螺钉,使其处于距离大卡10顶部3cm处,粘贴吸水区域11。更为优选的,所述的检测区域12为硝酸纤维素膜120,膜上预先处理各种抗原或者抗体等反应原料;标记区域12包括标记垫120,样本接受区域14包括样本接受垫140,吸水区域11包括吸水垫110。可调节的螺钉509或者螺栓,优选的,螺钉或螺栓上还带有可供拧动的部件,可以在没有螺丝刀等工具的情况下,调节第二定位元件、第三定位元件和第四定位元件的位置。
包括四个定位元件的工具,还可以是如图5,图6中所示,包括作为第一定位元件的底板301,第二定位元件302,第三定位元件303和第四定位元件304。其中优选的,第二定位元件302和第三定位元件303安装在底板301上;第四定位元件304和第二定位元件302铰接,两者处于可翻转状态。第二定位元件302和第三定位元件303固定在底板上,之间的距离为检测装置载体,如大卡10或者底卡601的宽度。第二定位元件302和第三定位元件303其中之一或者两者可以如上述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方式一样,处于可以活动状态。在装配检测装置的组件时,通过翻转第四定位元件304,使第四定位元件304与第二定位元件302处于同一平面。沿着第四定位元件304的内侧3042或者外侧3041进行检测装置组件的装配,这取决于对第四定位元件的尺寸的设置。
在另外优选的方式中,本发明中的工具3,还可以包括五个定位元件,分别是作为第一定位元件的底板301,第二定位元件302、第三定位元件303、第四定位元件304和第五定位元件305。其中优选的,如图5,图6所示,第二定位元件302和第三定位元件303安装在底板301上;第四定位元件304和第二定位元件302铰接,两者处于可翻转状态;第五定位元件305和第三定位元件303铰接,两者也处于可翻转状态。第二定位元件302和第三定位元件303固定在底板上,之间的距离为检测装置载体,如大卡10或者底卡601的宽度。处于闭合状态下第四定位元件304和第五定位元件305,与第二定位元件302和第三定位元件303之间有这样的位置关系:第二定位元件302内侧3022与第四定位元件304的内侧3042之间的距离为检测装置上某一组件上端距离检测装置载体底部的距离;第三定位元件303的内侧3032和第五定位元件305的内侧3052之间的距离为检测装置上某一组件下端距离检测装置载体顶部的距离。这样的工具5,在操作的时候,可以先将检测装置的大卡10镶嵌到第二定位元件302和第三定位元件303之间,第四定位元件304和第五定位元件305都处于打开的状态,然后翻转第五定位元件305,粘贴上检测装置的某个组件,比如标记区域13等,然后将这一第五定位元件305翻回打开的位置,接着翻转第四定位元件,将其压在检测装置载体上,粘贴其他组件,如附加区域等。这种工具,可以用于组成比较复杂的检测装置,比如某些特定的试剂条1,其组成部件可以是样本接受区域14,标记区域13,检测区域12和吸水区域11,更甚的,还包括有另一个附加的缓冲区域。这样的检测装置的组装过程,通过使用类似的工具,可以非常精确得将每个组件粘贴到预想的位置上去。以装配试剂条1为例,具体的说,试剂条1包括样本接受区域14,标记区域13,检测区域12,吸水区域11和附加区域,这样的附加区域可以是用于冲洗背景色的冲洗区域,也可以是其他作用的区域。以本方式中提供的工具3,在大卡10上预先粘贴检测区域12,设置第五定位元件305的内侧3052和第三定位元件303的内侧3032之间的距离等于标记区域下端距离大卡顶部的距离,设置第四定位元件304的内侧3042和第二定位元件302的内侧3022之间的距离等于附加区域上端距离大卡10底部的距离。在操作过程中,先打开第四定位元件304和第五定位元件305,将粘贴了检测区域12的大卡10置于第二定位元件302和第三定位元件303之间,闭合第五定位元件305,沿着第五定位元件305的内侧3052粘贴标记区域13,沿着第三定位元件303的内侧粘贴样本接受区域14,然后打开第五定位元件305,翻转第四定位元件304使之处于闭合状态(即和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处于同一平面),沿着第二定位元件302的内侧3022粘贴吸水区域11,沿着第四定位元件304的内侧3042粘贴附加区域,取出组装好的大卡,进行切割,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检测试剂条1。当然,和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是,也可以通过第四定位元件304的外侧3041和第五定位元件305的外侧3051装配检测装置的组件。
本发明中涉及的工具,还可以包括有更多定位元件或者其他组合的各种方式,比如包含六个定位元件等,在此不一一例举。
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装配检测装置的方法,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工具,对检测装置的组件进行定位,并且完成装配的过程。定位元件可以包括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将其中之一组件放置在第一定位元件的上,再将第二定位元件放置在检测装置上述组件上,沿着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的位置装配检测装置的其他各组件。该方法需要通过和本发明中的工具结合,体现方法的各个操作过程。
装配检测装置,可以有多种形式,如搭接,粘贴,装订等。其中优选的,在大卡上设置有可供粘贴的不干胶,在装配前,这些被不干胶涂抹的位置被一种膜或者类似纸质的材料包裹,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将不干胶暴露出来,然后将检测装置的各个组件,如标记区域等粘贴到特定的位置上去。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工具包括两个定位元件,检测装置的组件包括标记区域和大卡;第一定位元件是固定的,并包括可以支撑大卡的底板;第二定位元件可以定位所述的标记区域在大卡上的位置。将大卡固定在所述的工具的上,再将第二定位元件放置在大卡上,沿着第一定位元件或第二定位元件的位置装配检测装置的各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元件包括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第一定位元件是固定的,第二定位元件可活动的。优选的,检测装置为试剂条1,试剂条1可以由大卡10和其他区域组成,如样本接受区域14,标记区域13,检测区域12和吸水区域11等。优选的,用于检测装置装配的方法可以包括:将大卡10固定在第一定位元件上,再将第二定位元件放置在大卡上,沿着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的位置粘贴检测装置的各个组件。具体的说,工具可以包括一个第一定位元件和一个第二定位元件,沿着第二定位元件的内侧粘贴标记区域13,沿着第二定位元件的外侧粘贴吸水区域11,沿着第一定位元件的内侧粘贴样本接受区域14。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的组件包括试剂条和底卡;第一定位元件是固定的,并包括支撑底卡的底板。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铰接在一起并且可以翻转;第二定位元件上开有可以容纳试剂条的窗口。如图7,图8所示,两个定位元件一端互相连接,定位元件之间可以翻转。其中,第一定位元件作为底板402,可以固定检测装置,第二定位元件401上可以开有容纳检测装置组件的窗口。更为优选的,第一定位元件上包括一个卡座406,卡座406上有一个突起4061,用于检测装置的载体的卡接,如图3所示的底卡。如图3所示的检测装置,检测卡6上包括凹处606,刚好固定在卡座406的突起4061上。将底卡601固定在第一定位元件402上,翻转第二定位元件401,沿着第二定位元件上402的窗口装配检测卡6的试剂条602。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工具包括三个定位元件,第三定位元件可以确定标记区域在大卡上的位置;第二定位元件安装在第一定位元件上,可以使大卡固定在底板上。优选的,第三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铰接,处于可以翻转状态。打开第三定位元件,将大卡固定在所述的底板上,再闭合第三定位元件,沿着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的位置装配检测装置的组件。在装配检测装置的组件的时候,可以先将第三定位元件305翻转开来,置入检测装置载体,如大卡等,大卡的放置位置是沿着第二定位元件303的内侧3032放置,使其在底板上处于水平状态并固定不动;翻转第三定位元件305使其和第二定位元件303处于同一平面,沿着第三定位元件305的内侧3052粘贴检测装置的组件,如标记区域等。
另外优选的,第三定位元件和底板独立,在装配检测装置的组件的过程中和底板接触。工具上包括有可以将第三定位元件卡接在第二定位元件上的卡扣。将大卡固定在在底板上,再将第三定位元件放置在大卡上,沿着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的位置装配检测装置的组件。优选的,如图4所示,这种实施方式的工具,在装配检测装置的过程中,只需要将检测装置载体,如大卡,沿着第二定位元件203的内侧放置,然后将第三定位元件放置在大卡上,第三定位元件的两个侧翼2041刚好和第二定位元件203的两端垂直卡接。此时,可以沿着第三定位元件204的横杆2040粘贴标记区域。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工具包括四个定位元件,其中,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安装在底板上,使大卡固定在底板上;第四定位元件用于确定标记区域在大卡上的位置。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平行,两个定位元件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大卡的宽度。如图4所示,在大卡10上粘贴试剂条1的各个组件,如标记区域13,样本接受区域14和吸水区域11等,按照液体流动的方向定义上端和下端,设置第四定位元件204的内侧与其上方的第三定位元件203之间的距离为标记区域13下方与大卡顶部之间的距离。在操作过程中,大卡10上预先粘贴了检测区域12,将第四定位元件204安放在大卡10上,可以沿着第四定位元件204的内侧2042粘贴标记区域13,沿着上方的第三定位元件203粘贴样本接受区域14,沿着下方的第二定位元件202粘贴吸水区域11。另外优选的,第二定位元件202和第三定位元件203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第四定位元件204与其他定位元件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调整。该工具还包括刻度尺,用于衡量各个定位元件之间距离调整的大小。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工具还包括第三定位元件、第四定位元件和第五定位元件;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安装在底板上,第四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铰接,第五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铰接。如图5,图6所示,打开第四定位元件和第五定位元件,将大卡放置在底板上并固定在所述的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之间,闭合第四定位元件,装配标记区域,再沿着第二定位元件装配样本接受区域,打开第四定位元件,沿着第三定位元件装配吸水区域,再闭合第五定位元件,装配附加区域。在大卡10上预先粘贴检测区域12,设置第五定位元件305的内侧3052和第三定位元件303的内侧3032之间的距离等于标记区域下端距离大卡顶部的距离,设置第四定位元件304的内侧3042和第二定位元件302的内侧3022之间的距离等于附加区域上端距离大卡10底部的距离。在操作过程中,先打开第四定位元件304和第五定位元件305,将粘贴了检测区域12的大卡10置于第二定位元件302和第三定位元件303之间,闭合第五定位元件305,沿着第五定位元件305的内侧3052粘贴标记区域13,沿着第三定位元件303的内侧粘贴样本接受区域14,然后打开第五定位元件305,翻转第四定位元件304使之处于闭合状态,沿着第二定位元件302的内侧3022粘贴吸水区域11,沿着第四定位元件304的内侧3042粘贴附加区域,取出组装好的大卡,进行切割,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检测试剂条1。
上述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具体方法,结合上述的工具中不同的组合,对检测装置组件进行定位。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子来进行详细的说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子仅仅是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下的有限列举,并不排除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把现有技术和本发明结合而产生的其他具体的实施方案。
以下各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的组件,包括样本接受区域14,标记区域13,检测区域12,吸水区域11等其他涉及的区域,均已预处理,检测反应中需要的原料,包括抗原抗体等均已经标记在特定的位置上,本发明中主要涉及检测装置的装配过程。其中,检测区域12可以为带原料的硝酸纤维素膜,即NC膜。
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需要装配的是长6cm,宽0.4cm的试剂条1,提供这样的大卡10:长20cm,宽6cm,用于试剂条1的装配,并最后均匀切割成50条试剂条1。大卡10上其中样本接受区域14宽18mm,标记区域13宽8mm,检测区域12宽19mm,吸水区域11宽18mm,各个区域之间的搭接距离为1mm。即装配好的试剂条1,具有以下特征:试剂条1上样本接受垫140长18mm,宽4mm,标记垫130长8mm,宽4mm,硝酸纤维素膜长19mm,宽4mm,吸水垫长18mm,宽4mm。如图4所示的夹具2,包括底板201,第一定位板202,第二定位板203和定位条204。底板为宽15cm,长20cm的矩形。定位条204包括两个侧翼2041和横杆2040,侧翼2041垂直于横杆2040,侧翼2041的的宽度等于大卡的宽度,也等于第一定位板202和第二定位板203之间的距离,即6cm。横杆2040宽1cm,并且侧翼内侧2045的长度和侧翼外侧2046的长度相同,为2.5cm。底板201和第一、第二定位板的材质均为塑料。定位条204是塑料或者金属制品。第一定位板202,第二定位板203和底板20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并定义第二定位板203位于第一定位板201的上方。定位条204独立于底板201之外,处于可活动状态,装配试剂条1时,大卡上预先处理了不干胶,供各个组件的粘贴。先将硝酸纤维素膜(NC膜)12粘贴在大卡10上检测区域12的位置上,硝酸纤维素膜12距离大卡顶部24cm,距离大卡底部17cm,粘贴了NC膜的大卡10被固定在夹具的第一定位板202和第二定位板203之间。接着,将定位条204放在大卡10上,定位条204上的两个侧翼2041使定位条204处于第一定位板202和第二定位板203之间的固定位置,不容易发生移动。定位条204的内侧2042距离第二定位板203的内侧2032距离25mm。沿着定位条204内侧2042粘贴标记区域13;在粘贴了标记区域13的一侧,沿着第二定位板203内侧2032粘贴样本接受区域14,在另一侧,沿着第一定位板202内侧2022粘贴吸水区域11。粘贴完毕后,将定位条204从夹具2中拿出,再取出大卡10,这时,大卡10上已经精确地粘贴了试剂条1各个组件,可以用于下一步的切割了。
实施例2:以装配检测疟疾的试剂条1为例,提供这样的大卡10:长20cm,宽8cm,用于试剂条1的装配,并最后均匀切割成50条试剂条1。该试剂条1包括样本接受区域14,标记区域13,检测区域12,吸水区域11和冲洗区域。试剂条1长8cm,宽0.4cm,样本接受区域14长25mm,标记区域13长8mm,检测区域12长18mm,吸水区域11长32mm,以上各个区域之间的搭接距离为1mm,冲洗区域和吸水区域11一部分重合,冲洗区域长18mm,冲刺区域的下游与大卡底部距离2mm,与吸水区域11的上游距离10mm。即装配好的试剂条1,具有以下特征:试剂条1上样本接受垫140长25mm,宽4mm,标记垫130长8mm,宽4mm,硝酸纤维素膜长18mm,宽4mm,吸水垫长32mm,宽4mm,冲洗垫长18mm,宽4mm。疟疾的检测,一般以全血作为样本。冲洗区域的作用是在样本在试剂条1上进行反应完毕后,滴加冲洗液,通过冲洗垫的作用,使冲洗液逆着样本流动的方向流动,带走样本残留在检测区域上的背景色。如图5和图6所示的夹具3,包括底板301,第一定位板302,第二定位板303,第一定位条304和第二定位条305,以及固定用的螺钉309和垫片310。第一定位板302和第二定位板303固定在底板上,第一定位板302和第二定位板303之间的距离为8cm。第一定位条304通过螺钉和第一定位板302处于活动连接状态,即第一定位条304的一边与第一定位板302固定,第一定位条304的另一边可以翻转,第一定位条304的内侧3042与第一定位板302的内侧3022的距离为48mm。同理,第二定位条305和第二定位板303之间的连接也如此,第二定位条305的内侧3052与第二定位板303的内侧3032的距离为60mm。在装配试剂条1的时候,如实施例中相通,将NC膜粘贴到大卡10上,再将大卡10固定在第一定位板302和第二定位板303之间,此时,第一定位条304和第二定位条305处于打开状态。先闭合第一定位条304,沿着第一定位条304的外侧3041粘贴标记区域13,再沿着第二定位板303的内侧3032粘贴样本接受区域14,沿着第一定位板302的内侧3022粘贴吸水区域11。接着打开第一定位条304,闭合第二定位条305,沿着第二定位条305的外侧3051粘贴冲洗垫。粘贴完毕后,再取出大卡10,这时,大卡10上已经精确地粘贴了试剂条1各个组件,可以用于下一步的切割了。
实施例3:本实施例以装配检测卡6为例,该检测装置为卡片式可折叠的装置,包括装配好的试剂条602,透明片材603和不干胶605。试剂条601和透明片材603分别位于检测卡6的中线6010的对称的两侧,使试剂条602上的检测结果可以恰好在检测结果读取窗口604上显示。试剂条602是用于检测流感A+B的,试剂条602上的各个组件均已经处理完毕,试剂条长6cm,宽0.4cm。透明片材603长5.5cm,宽1cm,不干胶605长5cm,宽0.8cm。如图3所示的检测卡6,图7和图8所示的夹具4,包括上定位板401和下定位板402,定位板之间通过螺钉409和垫片410连接在一起,形成可翻转的夹具4。上定位板401还包括三个窗口,分别用于粘贴试剂条602,透明片材603和不干胶605,窗口的大小形状与各组件吻合。第一窗口403的长度5.5cm,宽度1cm,用于粘贴透明片材603;第二窗口404的长度6cm,宽0.4cm,用于粘贴试剂条;第三窗口405的长度5cm,宽0.8cm,用于粘贴不干胶。下定位板402上包括可以固定检测装置的突起4061,该突起的形状与检测装置的下边缘吻合。在装配检测装置的时候,先将未组装的卡片置于下定位板402的突起上,突起4061和凹处6010吻合,使卡片6不会随意移动,然后盖上上定位板401,在第一窗口上粘贴透明片材603,在第二窗口上粘贴试剂条602,在第三窗口上粘贴不干胶605。粘贴完毕的卡片就是可以用于检测的卡式检测装置6。本实施例中,需要卡式的检测装置在闭合时,试剂条602的检测区域正好位于透明片材603的中间。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夹具4,可以非常准确得定位试剂条602和透明片材603的位置关系,另外,也能使不干胶605的粘贴保持平整。
实施例4:本实施例可以用于装配任何一种试剂条1。以装配实施例1中的试剂条为例,如图9和图10所示的夹具5,包括底板501,第一定位板502,第二定位板503,定位条504,用于调整定位条位置的定位模块505,以及固定各个组件的螺钉509和垫片510。第一定位板502通过可调节的螺钉509和底板501连接,第二定位板503固定不动。第一定位板502和第二定位板503以及定位模块505上均有可供螺钉509调节的卡槽507存在。在第一定位板502和第二定位板503平行,其两侧的相同位置上,安装有平行的两个刻度尺506,这两个刻度尺506的刻度一致。定位条504为长条形,通过底板501上的模块505被固定在夹具5上。模块505一共有4个,模块505上各有卡槽507,可以同步调整定位条在第一定位板502和第二定位板503之间的位置。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先调整第一定位板502的位置,使第一定位板502和第二定位板503之间的距离等于大卡10的宽度6cm,然后将大卡10放入夹具5中。标记区域13的下端距离试剂条1的顶部25mm,调整定位条504内侧5042距离第二定位板503为25mm,直接粘贴标记区域13,就可以得到定位比较精确的产品。接着粘贴其他部件,沿着第二定位板503的内侧5032粘贴样本接受区域14,沿着第一定位板502的内侧5022粘贴吸水区域11。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夹具5,可以适用任一一种试剂条1的装配,无论何种规格,都可以通过调整位置来实现精确定位。

Claims (43)

1.一种用于装配检测装置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具至少包括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所述的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可以定位检测装置上至少两个组件的位置。
2.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定位元件是固定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的组件至少包括大卡和标记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定位元件是固定的,并包括可以支撑大卡的底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定位元件可以定位所述的标记区域在所述的大卡上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工具还包括第三定位元件,该第三定位元件可以确定标记区域在大卡上的位置;所述的第二定位元件安装在第一定位元件上,可以使大卡固定在底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铰接,处于可以翻转状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定位元件和底板独立,在装配检测装置的组件的过程中和底板接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具上包括有可以将所述的第三定位元件卡接在所述的第二定位元件上的卡扣。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具还包括第三定位元件和第四定位元件;所述的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安装在底板上,使所述的大卡固定在所述的底板上;所述的第四定位元件用于确定所述的标记区域在大卡上的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平行,两个定位元件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大卡的宽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定位元件为活动的并呈横向的“工”形,其两端的侧翼的宽度与大卡的宽度相同。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所述的第四定位元件与其他定位元件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调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工具还包括刻度尺,用于衡量各个定位元件之间距离调整的大小。
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工具还包括第三定位元件、第四定位元件和第五定位元件;所述的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安装在底板上,所述的第四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铰接,所述的第五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铰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的组件还包括样本接受区域,检测区域,吸水区域和附加区域;所述的第二定位元件可以确定样本接受区域的位置;所述的第三定位元件可以确定吸水区域的位置;所述的第四定位元件可以确定标记区域的位置;所述的第五定位元件可以确定附加区域的位置。
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定位元件是固定的,所述的第二定位元件与第一定位元件铰接处于可翻转状态。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装置的组件包括试剂条和底卡,所述的第一定位元件可以支撑底卡;所述的第二定位元件上开有可以容纳试剂条的窗口。
1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工具的材料选自于塑料,木质或金属。
20.一种用于检测装置装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工具,该工具至少包括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所述的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可以定位检测装置上至少两个组件的位置。
21.如权力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定位元件是固定的。
22.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检测装置的其中之一组件放置在第一定位元件的上,再将第二定位元件放置在检测装置上述组件上,沿着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的位置装配检测装置的其他组件。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的组件包括标记区域和大卡。
24.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定位元件是固定的,并包括可以支撑大卡的底板。
25.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定位元件可以定位所述的标记区域在大卡上的位置。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大卡固定在所述的工具的上,再将所述的第二定位元件放置在大卡上,沿着所述的第一定位元件或第二定位元件的位置装配检测装置的各组件。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具还包括第三定位元件,该第三定位元件可以确定标记区域在大卡上的位置;所述的第二定位元件安装在第一定位元件上,可以使大卡固定在底板上。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铰接,处于可以翻转状态。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打开第三定位元件,将所述的大卡固定在所述的底板上,再闭合第三定位元件,沿着所述的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的位置装配检测装置的组件。
3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定位元件和底板独立,在装配检测装置的组件的过程中和底板接触。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具上包括有可以将第三定位元件卡接在第二定位元件上的卡扣。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大卡固定在在底板上,再将所述的第三定位元件放置在大卡上,沿着所述的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的位置装配检测装置的组件。
33.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具还包括第三定位元件和第四定位元件;所述的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安装在底板上,使大卡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第四定位元件用于确定标记区域在大卡上的位置。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平行,两个定位元件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大卡的宽度。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定位元件为活动的并呈横向的“工”形,其两端的侧翼的宽度与大卡的宽度相同。
36.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第四定位元件与其他定位元件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调整。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工具还包括刻度尺,用于衡量各个定位元件之间距离调整的大小。
3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工具还包括第三定位元件、第四定位元件和第五定位元件;所述的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安装在底板上,所述的第四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铰接,所述的第五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铰接。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的组件还包括样本接受区域,检测区域,吸水区域和附加区域;所述的第二定位元件可以确定样本接受区域的位置;所述的第三定位元件可以确定吸水区域的位置;所述的第四定位元件可以确定标记区域的位置;所述的第五定位元件可以确定附加区域的位置。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打开第四定位元件和第五定位元件,将大卡放置在底板上并固定在所述的第二定位元件和第三定位元件之间,闭合第四定位元件,装配标记区域,再沿着第二定位元件装配样本接受区域,打开第四定位元件,沿着第三定位元件装配吸水区域,再闭合第五定位元件,装配附加区域。
41.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的组件包括试剂条和底卡;所述的第一定位元件是固定的,并包括支撑底卡的底板。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铰接在一起并且可以翻转;所述的第二定位元件上开有可以容纳试剂条的窗口。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底卡固定在第一定位元件上,翻转第二定位元件,沿着第二定位元件上的窗口装配检测装置的各个组件。
CN200810063643.5A 2008-06-30 2008-06-30 用于装配检测装置的工具及使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02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63643.5A CN101620224B (zh) 2008-06-30 2008-06-30 用于装配检测装置的工具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63643.5A CN101620224B (zh) 2008-06-30 2008-06-30 用于装配检测装置的工具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0224A true CN101620224A (zh) 2010-01-06
CN101620224B CN101620224B (zh) 2014-06-04

Family

ID=41513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6364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0224B (zh) 2008-06-30 2008-06-30 用于装配检测装置的工具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2022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61432A1 (en) * 2013-04-03 2014-10-09 Abon Biohparm (Hangzhou) Co., Ltd A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the front and the rear of a test board
CN104101717A (zh) * 2013-04-03 2014-10-15 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检测板的两面的装置及方法
CN107219355A (zh) * 2017-08-02 2017-09-29 东莞合安机电有限公司 试纸防损坏贴合机构
CN107290528A (zh) * 2017-08-02 2017-10-24 东莞合安机电有限公司 试纸纸条辅助翻折结构
CN109187946A (zh) * 2018-10-22 2019-01-11 湖南达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胶体金/免疫荧光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70964A (ja) * 1991-02-27 1992-09-28 Inax Corp 尿検査方法及び尿検査装置付便器
US5416000A (en) * 1989-03-16 1995-05-16 Chemtrak, Inc. Analyte immunoassay in self-contained apparatus
CN1046035C (zh) * 1993-03-31 1999-10-27 罗赫诊断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检验条片分析系统的检验条片定位装置
CN1252338A (zh) * 1998-10-23 2000-05-10 法塔自动化股份公司 装配工作台及其操作方法
CN1319762A (zh) * 2000-01-21 2001-10-31 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 多项目测试具的制造方法及测试具检测装置
CA2327013A1 (en) * 2000-07-19 2002-01-19 Virotek, Llc Web assembly machine
CN2479507Y (zh) * 2001-07-06 2002-02-27 北京倍爱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物质测试板
EP1271147A1 (en) * 2000-03-17 2003-01-02 Sanwa Kagaku Kenkyusho Co., Ltd. Test paper
CN201229336Y (zh) * 2008-06-30 2009-04-29 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用于装配检测装置的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70964B2 (ja) * 2003-07-31 2009-06-03 修 野崎 赤血球膜糖化度分布測定法およびその測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16000A (en) * 1989-03-16 1995-05-16 Chemtrak, Inc. Analyte immunoassay in self-contained apparatus
JPH04270964A (ja) * 1991-02-27 1992-09-28 Inax Corp 尿検査方法及び尿検査装置付便器
CN1046035C (zh) * 1993-03-31 1999-10-27 罗赫诊断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检验条片分析系统的检验条片定位装置
CN1252338A (zh) * 1998-10-23 2000-05-10 法塔自动化股份公司 装配工作台及其操作方法
CN1319762A (zh) * 2000-01-21 2001-10-31 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 多项目测试具的制造方法及测试具检测装置
EP1271147A1 (en) * 2000-03-17 2003-01-02 Sanwa Kagaku Kenkyusho Co., Ltd. Test paper
CA2327013A1 (en) * 2000-07-19 2002-01-19 Virotek, Llc Web assembly machine
CN2479507Y (zh) * 2001-07-06 2002-02-27 北京倍爱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物质测试板
CN201229336Y (zh) * 2008-06-30 2009-04-29 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用于装配检测装置的工具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61432A1 (en) * 2013-04-03 2014-10-09 Abon Biohparm (Hangzhou) Co., Ltd A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the front and the rear of a test board
CN104101717A (zh) * 2013-04-03 2014-10-15 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检测板的两面的装置及方法
CN104330550A (zh) * 2013-04-03 2015-02-04 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检测板前后方向的装置和方法
CN105122061A (zh) * 2013-04-03 2015-12-02 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检测板前后方向的装置和方法
CN104101717B (zh) * 2013-04-03 2016-08-17 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检测板的两面的装置及方法
CN104330550B (zh) * 2013-04-03 2017-05-10 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检测板前后方向的装置和方法
CN107219355A (zh) * 2017-08-02 2017-09-29 东莞合安机电有限公司 试纸防损坏贴合机构
CN107290528A (zh) * 2017-08-02 2017-10-24 东莞合安机电有限公司 试纸纸条辅助翻折结构
CN107219355B (zh) * 2017-08-02 2018-12-25 东莞合安机电有限公司 试纸防损坏贴合机构
CN107290528B (zh) * 2017-08-02 2019-01-11 东莞合安机电有限公司 试纸纸条辅助翻折结构
CN109187946A (zh) * 2018-10-22 2019-01-11 湖南达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胶体金/免疫荧光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9187946B (zh) * 2018-10-22 2022-02-15 湖南达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胶体金/免疫荧光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0224B (zh) 2014-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78361B (fi) Anordning foer kemiska analyser och anvaendning daerav.
US5399486A (en) Disposable unit in diagnostic assays
EP2176659B1 (en) Microfluidic sensor complex structure
US6248598B1 (en) Immunoassay that provides for both collection of saliva and assay of saliva for one or more analytes with visual readout
CN202886374U (zh) 一个进行多个测试的设备
US10073091B2 (en) Lateral flow assay device
AU2005316581B2 (en) Automated immunoassay cassette,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1620224B (zh) 用于装配检测装置的工具及使用方法
US8303910B2 (en) Biosensor
US9903798B1 (en) Dried specimen storage slides, systems and methods
JPH08240591A (ja) 免疫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用試験片上での被検物質の定量法
JPH03504465A (ja) 検定要素
JP2810238B2 (ja) 検定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
EP3833735A1 (en) Lateral flow immunoassay device with separation membrane
JPH05209872A (ja) 流体の分析のためのテストキャリア
CN201229336Y (zh) 用于装配检测装置的工具
WO2016014771A1 (en) Multiplexing with single sample metering event to increase throughput
US9784733B1 (en) Rapid diagnostic test device by driven flow technology
JPWO2019124532A1 (ja) イムノ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装置
CN209264735U (zh) 一种用于两步法免疫层析的高通量检测装置
CN112462052A (zh) 一种免疫层析的检测试纸条及其使用方法
CN106370849A (zh) 免疫侧向层析检测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JP2002071684A (ja) 多項目生体成分測定用試験具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30070913A (ko) 시험 장치
JP2013113690A (ja) 分析素子、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Termination date: 201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