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1717B - 一种识别检测板的两面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识别检测板的两面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01717B CN104101717B CN201310291457.8A CN201310291457A CN104101717B CN 104101717 B CN104101717 B CN 104101717B CN 201310291457 A CN201310291457 A CN 201310291457A CN 104101717 B CN104101717 B CN 10410171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tection plate
- supporting walls
- plate
- fixing post
- det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039 immun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5473 Communicable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8980 Neopla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91 ana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79593 drug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862 health statu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5181 infectious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071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5 pregna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296 saliv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966 ser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873 siev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3 si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90 sol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43 swea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700 uri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Measurement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识别检测板的两面的装置,包括支撑检测板的支撑壁,其中,该装置还包括识别检测板两面的部件,该部件的顶端距离支撑壁的间距为h3,h2>h3>=h1,其中,h1为检测板底板的厚度,h2为检测板的一面的固定柱的高度,并且h2>h1。同时,本发明还包括利用该装置来识别检测板的两面的方法。通过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来识别并排序检测板,能够使检测板按照同一面的方式排序,提高机器组装检测板的效率,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识别装置和方法,特别是识别安装试纸条的检测板的两面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免疫结合反应原理来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被分析物质的这一技术被广泛用在各个领域。可以用它来检测各种生物样本(唾液,血液,尿液,血清,汗液等等)中的被分析物质来监测疾病和人类的健康状况(早孕,肿瘤,传染病,毒品等等)。很多这样的检测都可以在固体基质材料上完成,例如常用的横向流动固相基质材料,玻璃或塑料多孔盘中,免疫层析装置等等。一些检测中,为了方便操作者自行检测,将检测的试纸条安放在检测板中。特别是针对同时利用同一样本进行多种成分检测的时候,将多个检测不同成分的试纸条安装在一个测试板上。
通常,利用手工操作来组装这些检测板,这样,不但效率低下,而且成本高。因此,现在很多的组装生产中尝试利用机器自动组装的方式来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在一些利用设备组装检测板的操作中,如何让检测板在设备中按照一个相同的面和相同的方向排序是非常关键的。一些实施例中,利用振动盘将检测板一个一个的振动掉到后续的输送带上,通过人工观察来去除排序方式和排序方式不对的检测板,另一些实施例中,当检测板掉到输送带上后,利用传感装置来感应该检测板的正反面和方向是否正确,将不正确的检测板利用机械手抓走。在这些方式中,检测板排序方式都是被动的,效率较低,通常会影响整个组转检测板的设备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提供了一种在利用机器或设备组装检测板时能够自动识别并排序检测板的装置。通过该装置,能够使检测板按照同一面排序,从而有序的进入下一道工序,提高操作的效率。
本发明的识别检测板的两面的装置,包括支撑检测板的支撑壁,其中,该装置还包括识别检测板两面的部件,该部件的顶端距离支撑壁的间距为h3,h2>h3>=h1,其中,h1为检测板底板的厚度,h2为检测板的一面上具有的固定柱的高度,并且h2>h1。
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识别部件与支撑壁不在同一平面上。
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识别部件位于支撑壁的一侧,与支撑壁平行;或者识别部件与支撑壁形成角度D,0<D<180。因二者不能在同一平面上,因此,二者形成的角度不能包括0度和180度。
一个优选的方式中,支撑壁与水平面具有一定的角度。
本发明中,支撑壁用于支撑检测板,优选的,可以为垂直的或倾斜的,也就是说,该支撑壁与水平面具有一定的角度,这样,方便检测板能够沿支撑壁自由滑落;识别部件与支撑壁不能位于同一平面上,如果位于同一平面上,则识别部件相当于支撑壁的延伸,与支撑壁一样仅起支撑检测板的作用。所以,为了保证识别部件能够容纳检测板以及与支撑壁配合支撑检测板,并且能够识别不同面的检测板,识别部件与支撑壁不能位于同一平面上。更为具体的,别部件在支撑壁的一侧,二者平行或者具有0-180度之间的角度,这样,能够使识别部件与支撑壁形成一个间隙,该间隙用于容纳检测板。该识别部件距离支撑壁具有一定的距离,即间隙的大小,更具体的,识别部件的顶端距离支撑壁的间距为h3。更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因为检测板位于支撑壁上时,通常是与支撑壁平行,而识别部件的顶端用于卡合检测板,因此识别部件的顶端距离支撑壁的间距h3为垂直距离。
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检测板移动并经过识别部件后,不同的两面的检测板之间具有高度差。
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当检测板具有固定柱的一面位于支撑壁上时,检测板下部与识别部件顶部接触。
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当检测板不具有固定柱的一面位于支撑壁上时,检测板的固定柱与识别部件顶部接触。
一个实施方式中,经过识别部件后,具有固定柱的一面的检测板与不具有固定柱的一面之间具有高度差。
检测板的一面具有凸起的固定柱,该固定柱的高度h2高于检测板底板的厚度h1,即h2>h1;当识别部件的顶端与支撑壁的间距h3小于固定柱的高度h2,并且大于或等于检测板底板的厚度h1时,在沿支撑壁滑落的过程中,检测板的固定柱或检测板的下部会被识别部件阻挡。具体来说,当检测板不具有固定柱的一面(检测板的正面)位于支撑壁上时,即当检测板具有固定柱的一面朝向识别部件时,该识别部件的顶端与检测板的固定柱接触,同时,因识别部件顶端与支撑壁之间的间距h3大于或等于检测板底板的厚度h1,该检测板的一部分(固定柱以下到检测板下部的部分)会位于支撑壁和识别部件形成的间隙内;而当检测板具有固定柱的一面(检测板的反面)位于支撑壁上时,支撑壁和检测板上的固定柱接触,因此,该检测板的厚度由固定柱决定,为h2,当检测板滑落到识别部件的顶端时,因识别部件顶端与支撑壁的间距h3小于h2,所以整个检测板的下部与识别部件的顶端接触,也即整个检测板都位于识别部件之上。这样,通过识别部件就能够将不同面的检测板分隔出一个高度差,从而分隔出不同面的检测板。
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识别检测板两面的部件包括一个挡板。其中,该挡板位于支撑壁的一侧,并且,该挡板的顶端距离支撑壁的间距小于固定柱的高度,并且大于或等于检测板底板的厚度。
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识别检测板两面的部件包括与支撑壁底部相连接的凹槽。其中,凹槽外侧顶端与支撑壁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检测板底板的厚度,同时小于固定柱高度。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凹槽的外侧壁与支撑壁是平行的。
一个优选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检测板的厚度为2mm,固定柱高度为5mm,凹槽外侧壁顶端距离支撑壁的间距为2-4mm。在这个间距下,不具有固定柱的一面位于支撑壁上的检测板上的固定柱与凹槽顶端接触,检测板的一部份(检测板下部到固定柱部分)落入凹槽内;而具有固定柱的一面位于支撑壁上的检测板的下部与凹槽顶端接触,整个检测板位于凹槽上。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固定柱位于检测板的反面,即,反面接触支撑壁的检测板全部位于凹槽上,而正面接触支撑壁的检测板全部是部分位于凹槽内。这两面的检测板之间形成一个高度差。
为了检测板的两面能够被有效分离,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凹槽的深度大于等于检测板边缘距离固定柱的间距。
一个更为具体的方式中,凹槽深度大于等于2mm。
另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一个去除支撑壁上检测板的零件。
更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零件位于支撑壁上,零件距离凹槽外侧壁顶端的距离h4小于或等于检测板上盖的宽度b;并且该零件距离凹槽外侧壁顶端的距离h4大于检测板的固定柱与检测板上部的间距a,即 b>=h4>a。
具体来说,通过识别部件区分出两面的检测板具有一定高度差,在这个高度差的区域中设置一个零件,并且通过该零件去除掉位于较高位置的检测板,就能够实现将不同的两面的检测板分离开来。检测板的正反两面被识别部件区分出的高度差其实就是检测板下部到固定柱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该零件位置最高点为检测板的宽度b,这样,可以保证下部与识别部件接触的检测板,即有固定柱一面(检测板的反面)接触支撑壁的检测板能够被零件从支撑壁上去除;而该零件位置的最低点必须大于检测板宽度减去检测板下部到固定柱的距离,即检测板上部到固定柱的距离a,这样,能够保证该零件不会接触到无固定柱的一面(检测板的正面)接触支撑壁的检测板,从而保证该类检测板不会被从支撑壁上去除。因此,该零件距离凹槽顶端的距离h4在a与b之间,即b>=h4>a
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检测板的宽度为50mm,检测板边缘的固定柱距离检测板下部的距离c为3mm,因此,零件距离凹槽顶端的距离为大于47mm,并且小于或等于50mm。当固定柱位于检测板的反面时,这一距离使得该零件接触反面接触支撑壁的检测板,并将使检测板脱离支撑壁;同时不能够接触到正面接触支撑壁的检测板,保证该检测板继续保留在支撑壁上。这样,该零件能够使反面接触支撑壁的检测板脱离支撑壁和凹槽,使留在支撑壁上的检测板全部是正面接触支撑壁,实现了使检测板按照同一面排列的功能。
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零件为位于支撑壁上的气管,通过该气管吹出的气体使固定柱一面接触支撑壁的检测板,即反面接触支撑壁的检测板被气压冲击而脱离凹槽和支撑壁。
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零件为位于支撑壁上的凸起。通过该凸起将固定柱一面接触支撑壁的检测板,即反面接触支撑壁的检测板顶出,脱离支撑壁。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包括一种识别检测板两面的方法,具体来说,让检测板位支撑壁上,让检测板移动到识别部件处并与识别部件接触,其中,使识别部件与支撑壁的间距h3小于h2并且大于或等于h1,并且,h1为检测板底板的厚度,h2为检测板的一面的固定柱的高度,h2>h1。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识别部件与支撑壁不在同一平面上;二者平行或具有一定的角度。
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当检测板具有固定柱的一面位于支撑壁上时,检测板下部与识别部件顶部接触;当检测板不具有固定柱的一面位于支撑壁上时,检测板的固定柱与识别部件顶部接触。
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识别部件包括连接在支撑壁底部的凹槽,并且凹槽外侧壁顶端与支撑壁的间距h3为:h2>h3>=h1。
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一个使具有固定柱的一面位于支撑壁上的检测板离开支撑壁的零件。
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零件为气管,该气管位于支撑壁上,气管与凹槽外侧壁顶端的间距h4在检测板宽度b和检测板的固定柱与检测板上部的间距a之间。
有益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来识别并排序检测板,能够使检测板按照同一面的方式排序,提高机器组装检测板的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包含本发明装置的设备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检测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检测板的反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检测板的侧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识别检测板两面的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图5a,图5d中支撑壁与识别部件均为垂直位置;图5b,图5e中支撑壁与识别部件均是倾斜的,并具有一定的角度;图5c,图5f中支撑壁与识别部件均是倾斜的,并且是平行的;
图6为检测板与支撑壁及识别部件配合的示意图;
图7为检测板与支撑壁及识别部件配合的投影示意图;
图8为检测板与支撑壁及识别部件配合的另一投影示意图;
图9a和图9b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检测板示意图;
图10a和图10b为本发明的再一个检测板示意图;
图11a为第一方向检测板经过筛选块的路径(第一路径)图
图11b为第二方向检测板经过筛选块的路径(第二路径)图
图12-图14为本发明的识别检测板不同方向的装置中检测板在支撑体上的路径示意图;
图15-图16为本发明的识别检测板不同方向的装置中检测板在支撑体上的另一路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识别检测板两面的装置10;识别检测板不同方向的装置20;包含两个装置的设备30;检测板100;检测板窗口101;检测板间隔102,1021,1022,1023,1024,1025,1026,1027;检测板反面固定柱103;检测板正面(检测板无固定柱一面)107;检测板反面(检测板有固定柱一面)108;检测板下部105;检测板上部106;支撑壁200;识别检测板的部件300,400;识别部件的顶部301,401;零件&气管500;支撑体700;检测板上的支撑柱104;检测板的前端109;检测板的后端110;筛选块600;筛选块的顶端601;第一路径701;第二路径702;另一气管800;另一气管出口8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涉及的结构或这些所使用的技术术语做进一步的说明。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图例附带的参考文字是这里的一个部分,它以举例说明本发明可能实行的特定具体方案的方式来说明。我们并不排除本发明还可以实行其它的具体方案和在不违背本发明的使用范围的情况下改变本发明的结构。
如图1为一个具体的用于将检测板100按照同一面以及同一方向顺序排列的设备30,本发明的识别检测板两面的装置10应用于该设备30上,能够使该设备30顺利的将检测板按照同一面的方式排列。同时,该设备30上还包括一个使检测板按照同一方向排列的装置20,该装置20能够使同一面的检测板再次按照同一个方向顺序排列。装置10和装置20能够使设备30将检测板按照同一面同一方向排序,方便进入下一工序的操作,同时,提高了设备30的效率。
通常,用于组装成检测装置的检测板分为上盖和下板,将检测用的试纸条安装在检测板的下板上,再将上盖与下板配合盖合,形成最终的检测试剂板。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用于本发明设备组装的检测板的一部分如图2和图3所示,为检测板上盖。图2为检测板上盖100的正面示意图,而图3为检测板上盖100的反面示意图。该检测板100由板材构成,在板材上具有能够观测到试纸条结果显示区域的窗口101,在每个窗口之间具有间隔102。在检测板的边缘处具有能够与另一检测板(检测板下板)配合的凸起—-固定柱103。这些固定柱103高度h2大于检测板100的厚度h1。通常,检测板100的厚度在1-3mm之间,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检测板100的厚度为2mm,固定柱103高度为5mm。固定柱103位于检测板100的边缘处,距离检测板的边缘处(检测板下部105)有一定的间距,该间距为c,如图4所示,同时,该固定柱103距离检测板的另一边缘(检测板上部106)有另一距离a。该两个间距a和c之和则为检测板的宽度b。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检测板100的宽度为50mm,并且,固定柱103到检测板下部105的间距c为3mm,则另一距离a为47mm。
另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该检测板上还包括另一个支撑柱104,该固定柱用于支撑检测板上盖100,以保证检测板在盖合后上盖和下板之间的间距,从而避免检测板压迫到位于其内的试纸条。
本发明中,识别检测板两面的装置包括支撑壁200,以及识别部件300或400。如图5a-图5f中所示,该支撑壁200用于承载检测板100,并且能够使检测板100沿该支撑壁200滑动,因此,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该支撑壁200不是处于水平位置,与水平面存在一定的角度。如图5a和图5d所示,支撑壁200是垂直的,而在图5d和图5c中,该支撑壁200是倾斜的。识别检测板两面的部件300,400位于支撑壁200的一侧,用于承接从支撑壁200上滑落的检测板100,该识别部件300,400与支撑壁200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形成一定的角度;并且,该识别部件400可以是与支撑壁200相连接,如图5d-图5f所示;也可以不连接,如图5a-图5c所示。不管识别部件300,400与支撑壁200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识别部件的顶端301,401与支撑壁200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形成一个间隙,该间隙距离为间距h3。为了保证从支撑壁200上滑落的检测板100能够被识别部件300,400区分出不同的两面,该间距h3有一定的限制,具体来说,该间距h3在检测板100的厚度h1和固定柱的高度h2之间。本发明中,主要是通过检测板100正反两面的不同来区分出两面,具体的来说,利用检测板的反面108具有凸起的固定柱103来区分不同面的检测板100,即通过识别部件300,400来接触固定柱103的方式来识别检测板100的不同面。更为具体的来说,是通过识别部件300,400与支撑壁200之间的间距h3来卡合不同面的检测板100,因为,当检测板的正面107位于支撑壁200上时,反面108的固定柱103朝向识别部件300,400,当h3在一个合适的间距下时,固定柱103会被识别部件(顶端301,401)卡住,使检测板100无法再下滑,因此该检测板100在支撑壁200上具有一个高度H1;而当检测板的反面108,即有固定柱104的一面接触支撑壁200时,为了使此时的检测板100与正面接触支撑壁200的检测板100区分开来,需要识别部件的顶端301,401与支撑壁200的间距h3能够使整个检测板100不落入该间距h3内,即通过识别部件的顶端301,401来卡住这类检测板100的下部105,此时,因固定柱104接触支撑壁200的反面的检测板100在支撑壁200上具有另一个高度H2;高度H1和H2不相同,即两个面的检测板在100经过识别部件300,400后在支撑壁200上具有不同的高度,从而,就可以区分出正反面不同的检测板100。因此,该间距h3为了能够保证正面接触支撑壁200的检测板100能够落入识别部件300,400与支撑壁200形成的间隙内,需要该间隙的间距h3大于或等于检测板100的厚度h1;而为了保证反面接触支撑壁200的检测板100能够被识别部件的顶端301,401卡住,不落入间隙内,又需要该间隙的间距h3要小于检测板100上最宽的部分—固定柱104的高度h2。
更为具体的,检测板100在支撑壁200上一直是向前移动的,则,两个面不同的检测板100则分为两列不同的高度分别向前移动,从而更高效的实现了区分检测板100的功能。
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该识别部件为位于支撑壁一侧的一个挡板300,该挡板可以与支撑壁200平行,如图5a和图5c所示,也可以是不平行的,如图5b所示。该挡板300长度不限,但需要在挡板300的顶端301与支撑壁200之间的垂直距离h3在检测板厚度h1和固定柱高度h2之间。
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识别部件为连接在支撑壁底部的凹槽400,这样,落入间隙的检测板100即落入凹槽400内,方便下一步的操作,比如,由设备带动沿凹槽400将凹槽内的检测板100输送到下一工序。如图5d,图5e和图5f所示,该凹槽的外侧壁401可以与支撑壁200平行或者形成一定的角度,但是该凹槽400的外侧顶部401处与支撑壁200的间距h3同样要满足小于检测板固定柱103的高度h2,并且大于或等于检测板100的厚度h1。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间距h3在2-4mm之间。
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支撑壁200底端连接有凹槽400,该凹槽外侧壁401与支撑壁200平行,外侧壁401与支撑壁200形成一个间距为3mm的间隙,此时,凹槽外侧壁的顶端401处距离支撑壁200的垂直距离h3同样为3mm。如图5所示,当厚度为2mm,并且反面边缘处具有高度为5mm固定柱的检测板的正面107与支撑壁200接触时,该检测板100因厚度2mm小于凹槽400的宽度3mm(即凹槽外侧壁顶端与支撑壁之间的间距),检测板100落入到凹槽400中,同时,又因为凹槽400的宽度3mm小于检测板100的固定柱103的高度5mm,检测板100在下落到固定柱103与凹槽外侧壁顶端401接触后被卡住,停止继续向凹槽300内移动,如图6和图7所示。而如图8所示,当该检测板100的正反面相反时,即检测板的反面108接触支撑壁200时,该检测板100由于有固定柱103的支撑,在支撑壁200上的整体厚度变为5mm,大于凹槽400的宽度3mm,因此在滑落的过程中,不能落入凹槽400内,而是检测板的下部105落在凹槽的顶端401处。因此,正面的检测板100与反面的检测板100就分别处在不同的高度上,形成一个高度差。这样,正面的检测板与反面的检测板被区分开来。
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检测板100的两面能够被有效的分开,该凹槽400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检测板的固定柱103到检测板下部105的间距c。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间距c为3mm,则凹槽400间距为3-5mm。
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正面和反面的检测板100能够被分离开来,在装置10中还包括一个去除检测板的零件500,如图6,图7和图8所示,该零件500位于支撑壁200上,并且在凹槽400的上方。更为具体的,该零件500位于由支撑壁200底部的凹槽400形成的正面和反面检测板100之间的高度差内。如图7和图8所示,该零件500与凹槽顶端401的间距h4在检测板100的宽度b和检测板的固定柱103到检测板上部106之间的距离a之间。为了使被区分开的正面的检测板100与反面的检测板100彻底分离开,一个方式就是使其中的某一种检测板100(正面的或反面的检测板)从支撑壁200上去除,而之前由凹槽400使正面的检测板100与反面的检测板100之间形成了一个高度差h0,如图8所示,本发明设置在支撑壁200上的零件500要实现这一功能,就必须在这个高度差h0之内。当零件500在这个位置内时,正面的检测板100(即反面接触支撑壁的检测板)由于所处位置较高,会接触到处于该位置内的零件500而被零件从支撑壁200上去除,同时,由于反面的检测板(即正面接触支撑壁的检测板)最上部106低于这个高度差区域,从而,不会接触到零件500,因此能够继续留在支撑壁200上。高度差h0的大小其实就是检测板的最下部105到与之相邻的固定柱103之间的间距c的大小,同时,该零件500在支撑壁200上的最低位置需要保证不能接触到反面的检测板100并且一定要接触到正面的检测板100。因此,零件500距离凹槽顶端401的距离h4就应该大于检测板100宽度b减去检测板的最下部105到与之相邻的固定柱103之间的间距c,即a,也即是a=b-c,h4>a(即b-c);并且,该距离h4应该小于检测板100的宽度b,即h4<b。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检测板宽度b为50mm,间距c为3mm,因此a为47mm,h4在47-50mm之间。更为具体的,该零件500距离凹槽顶端401的距离h4为48mm。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去除检测板的零件为一个气管500,气管500的另一端可以连接有气泵,气泵通过气管500将气体连续的吹向检测板,使接触到气管的检测板100被气体吹离支撑壁200。
而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零件500为位于支撑壁上的凸起。通过该凸起将固定柱一面108接触支撑壁的检测板,即反面接触支撑壁的检测板100顶出,脱离支撑壁200。该凸起的高度稍高于检测板上固定柱的高度,这样,凸起能够接触到检测板100并将其顶离支撑壁200。
另一方面,本发明中,识别检测板前后方向的装置20包括支撑体700,为了能够区分支撑体上的检测板100的前后方向,还包括一个筛选块600,该筛选块600被固定在支撑体700上,并且,位于检测板100移动的路径中。如图10a所示,当第一方向的检测板100经过筛选块600时,筛选块600与检测板100不接触,这样,检测板100在支撑体700上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即为一条直线701.而当第二方向的检测板100经过筛选块600时,二者相接触,并且,因固定的筛选块600对检测板100产生的阻力,导致检测板100沿与筛选块接触的路径(筛选块的三角形的斜边)来改变方向,形成新的移动路径,如图10b中的路径702所示。
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筛选块600能够更好的区分不同方向的检测板100,该筛选块600为三角形的块状结构;当检测板100移动经过筛选块600处时,筛选块的三角形的顶端601处首先进入检测板100。同样的,为了保证某一个方向的检测板100能够顺利通过该筛选块600,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筛选块600在支撑体700上的凸起高度(即筛选块的高度)不超过检测板100及检测板上的所有部件的最高厚度。此外,在检测板100上有能够与筛选块600配合识别检测板100方向的支撑柱104,该支撑柱104在检测板100上的位置以及筛选块600在支撑体700上的位置需要满足:当检测板100为一个方向在支撑体700上移动时,检测板100能够顺利通过筛选块600区域;而当检测板100为另一相反方向在支撑壁700上移动时,检测板100能够被筛选块600阻挡,即检测板上的支撑柱104被筛选块600阻挡。这种另一方向的检测板100被阻挡后不能继续沿支撑体700向前移动,而之前的方向检测板100在继续向前移动,从而两个相反方向的检测板100被区分开来。为了使筛选块600能够充分发挥阻挡检测板100的作用,筛选块600通过三角形的斜边来接触检测板上的支撑柱104,这样,使检测板100能够顺利按照斜边的方向来改变方向,偏离支撑体700。
适用于装置20的检测板100可以具有两个及以上的间隔102,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a和图9b所示,检测板100的间隔为2个,1021和1022,间隔1021和间隔1022相对称。在其中的一个间隔1022上具有支撑柱104。当检测板的前端109在前在装置20的支撑体700上移动时,如图9a,检测板的一面108(具有支撑柱的一面)与支撑体700接触,当检测板100移动到固定位于支撑体上的筛选块600处时,筛选块600位于间隔1021内,此时,整个筛选块600的宽度小于间隔的宽度,同时筛选块的高度低于检测板100的高度(此时为支撑柱的高度加检测板的厚度),检测板100顺利通过筛选块600;而当后端110在前的检测板在支撑体700上移动时,如图9b所示,因间隔1021和间隔1022对称,该含有支撑柱104的间隔1022在支撑体700上的位置为之前间隔1021所在的位置,从而检测板100经过筛选块600时,间隔1022位于筛选块600上,间隔1022内的支撑柱104也会与筛选块600接触,产生阻力使检测板100改变移动的方向。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a和图10b中所示,检测板100的间隔为3个,1023,1024和1025,间隔1023与间隔1025对称。在其中的一个间隔1025上具有支撑柱104,在与间隔1025对称的间隔1023上没有设置支撑柱。当检测板的前端109在前在支撑体700上移动时,如图10a所示,该筛选块600的位置位于间隔1023的下方,而当检测板的后端110在前在支撑体700上移动时,如图10b所示,筛选块600则位于检测板间隔1025的下方,与支撑柱104接触。这两个实施例中,都是当检测板100为一个方向时,检测板100顺利通过筛选块600;而当检测板100为另一个方向时,检测板的支撑柱104与筛选块600接触,检测板100不能通过筛选块600,从而,两个方向的检测板被区分开来。依次类推,当检测板的间隔102为一个以上时,当检测板位于支撑体上时,使筛选块600位于其中的一个间隔位置处,则支撑柱104需要位于与该间隔对称的另一个间隔内。
下面就一个具体的区分检测板的装置进行描述,需要被区分的检测板如图2-图4示,具有能够安装5个试纸条的检测板100,因此检测板具有5个窗口,在5个窗口之间具有4个间隔102,每个间隔之间间距相同,并且每个间隔的宽度相同,因此,第一个间隔与第四个间隔对称,第二个间隔1026与第三个间隔1027对称,在第三个间隔1027上设置有支撑柱104。如图12所示,支撑体700与检测板100的宽度相同,为50mm。支撑体700上具有一个固定的筛选块600,该筛选块的高度为3mm,筛选块的三角形的底边宽度为2mm,筛选块的顶端601朝着检测板移动来的方向。该筛选块600在支撑体700上的位置由检测板上的支撑柱104的位置确定,即需要当检测板的后端朝前在支撑体700上时,筛选块600会碰触到支撑柱104。本实施例中,检测板宽度为50mm,并且,支撑柱中心距离检测板的一边为20mm,距离另一边为30mm,因此该筛选块600的中心距离支撑体700的外边缘的间距h5为30mm,如图12所示。
如图12-14所示为方向正确的检测板100(前端朝前的检测板)在支撑体700上移动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当方向正确的检测板100位于支撑体700上时,检测板的前端109在前,后端110在后,向着筛选块600方向移动。由图12示意图可以看出,此时,筛选块600的位置与检测板100的第二间隔1026相对应。当检测板100移动到筛选块600的正上方时,如图13所示,该三角形的筛选块的顶端601先进入第二间隔1026,而后整个筛选块600都进入第二间隔1026,并顺利通过第二间隔1026,而后当检测板100通过筛选块600后,仍然沿着支撑体700向前移动,如图14所示,直至到下一工序。
而图15-16所示为方向相反的,即方向不正确的检测板100(后端朝前的检测板)在支撑体700上移动的示意图。当后端110在前,前端109在后的检测板100在支撑体700上移动时,由图15中所示,此时筛选块600对应的位置为检测板的第三间隔1027,即具有支撑柱104的间隔。并且,由图15中所示,当该方向的检测板100移动到筛选块600区域后,筛选块顶端601进入第三间隔1027,在继续移动的过程中,筛选块的顶端601碰触到位于第三间隔内的支撑柱104,因筛选块600固定不动,检测板100在继续向前移动的过程中接收到来自筛选块600的阻力,并且,因筛选块600的斜面的阻挡,使检测板100相支撑体的外侧偏移,如图16所示。从而,该检测板100不能再继续沿着支撑体700向前移动。
一个更具体的实施例中,该区分检测板方向的装置20还包括另一个气管800,用于提供气体以及气压。该另一气管出口801位置在筛选块600的后上方,更具体的,在因筛选块600而偏移位置的检测板100的上方。如图16所示,更具体的,该另一气管出口801位于偏移的检测板100偏离支撑体的边缘处。这样,当气体吹到检测板100的该处时,该处因气体的压力向下压,此处因无支撑物而向下坠落,进而使整个检测板100向下坠落,从而离开该支撑体700。实现了这一个方向的检测板100全部脱离支撑体700,从而使得支撑体700上仅剩余另一方向的检测板100,方便下一工序的操作。
Claims (7)
1.一种识别检测板的两面的装置,包括支撑检测板的支撑壁,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装置还包括识别检测板两面的部件,该部件的顶端距离支撑壁的间距为h3,h2>h3≥h1,其中,h1为检测板底板的厚度,h2为检测板的一面的固定柱的高度,并且h2>h1;识别部件位于支撑壁的一侧,与支撑壁平行;或者识别部件与支撑壁形成角度D,0°<D<180°;当检测板移动并经过识别部件后,不同的两面的检测板之间具有高度差;当检测板具有固定柱的一面位于支撑壁上时,检测板的下部与识别部件的顶部接触;当检测板不具有固定柱的一面位于支撑壁上时,检测板的固定柱与识别部件顶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检测板两面的部件包括与支撑壁底部相连接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外侧壁与支撑壁是平行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凹槽外侧壁顶端距离支撑壁的间距为2-4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一个去除支撑壁上检测板的零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位于支撑壁上,零件距离凹槽外侧壁顶端的距离h4小于或等于检测板上盖的宽度b,并且距离h4大于检测板的固定柱与检测板上部的间距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包括位于支撑壁上的气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91457.8A CN104101717B (zh) | 2013-04-03 | 2013-07-11 | 一种识别检测板的两面的装置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162475 | 2013-04-03 | ||
CN201310116247.5 | 2013-04-03 | ||
CN201310116247 | 2013-04-03 | ||
CN201310291457.8A CN104101717B (zh) | 2013-04-03 | 2013-07-11 | 一种识别检测板的两面的装置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01717A CN104101717A (zh) | 2014-10-15 |
CN104101717B true CN104101717B (zh) | 2016-08-17 |
Family
ID=51670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29145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01717B (zh) | 2013-04-03 | 2013-07-11 | 一种识别检测板的两面的装置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10171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38610B (zh) * | 2016-01-28 | 2018-06-08 | 上海金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及卡盒组件定向输送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59324A (en) * | 1989-03-16 | 1990-09-25 | Chemtrak, Inc. | Sample pad assay initi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
CN201047844Y (zh) * | 2007-04-29 | 2008-04-16 | 沈一珊 | 带旋转式校正机构的试纸输送装置 |
CN101620224A (zh) * | 2008-06-30 | 2010-01-06 | 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 用于装配检测装置的工具及使用方法 |
CN102862804A (zh) * | 2012-10-12 | 2013-01-09 | 苏州金科信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正反面自动识别装置 |
CN203561635U (zh) * | 2013-04-03 | 2014-04-23 | 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 一种识别检测板的两面的装置 |
-
2013
- 2013-07-11 CN CN201310291457.8A patent/CN10410171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59324A (en) * | 1989-03-16 | 1990-09-25 | Chemtrak, Inc. | Sample pad assay initi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
CN201047844Y (zh) * | 2007-04-29 | 2008-04-16 | 沈一珊 | 带旋转式校正机构的试纸输送装置 |
CN101620224A (zh) * | 2008-06-30 | 2010-01-06 | 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 用于装配检测装置的工具及使用方法 |
CN102862804A (zh) * | 2012-10-12 | 2013-01-09 | 苏州金科信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正反面自动识别装置 |
CN203561635U (zh) * | 2013-04-03 | 2014-04-23 | 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 一种识别检测板的两面的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01717A (zh) | 2014-10-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297817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omated pipette tracking | |
US11609224B2 (en)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white blood cell analyses | |
CN104330550B (zh) | 一种识别检测板前后方向的装置和方法 | |
MX364959B (es) | Aparato para la realizacion automatica de analisis de inmunohematologia en tarjetas de gel. | |
US9146217B2 (en) | Rack with movable shielding component, and auto-sampler having the rack | |
JP2006320323A (ja) | 多重断面を有するレシーバプレート | |
CN203561635U (zh) | 一种识别检测板的两面的装置 | |
CN104101717B (zh) | 一种识别检测板的两面的装置及方法 | |
US11215628B2 (en) | Methods of automatized sample loading and processing and devices and systems related thereto | |
US9034279B2 (en) | Bio-chip | |
CN104097044B (zh) | 一种识别检测板前后方向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5142860B (zh) | 一种识别检测板的正反两面的装置及方法 | |
CN203414466U (zh) | 一种识别检测板的前后方向的装置 | |
US10662466B2 (en) | Magnetic base for collection and release of paramagnetic particles | |
RU2019112684A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биологических образцов | |
CN207091399U (zh) | 一种基因测序芯片 | |
CN205608001U (zh) | 试纸条检测装置 | |
CN206057044U (zh) | 一种血型分析仪的血型卡打孔装置 | |
CN105510630B (zh) | 一种识别检测板正反方向的装置 | |
CN207456907U (zh) | 模块化八连管架、模块化支撑底座及模块化八连管磁力架 | |
US20040175298A1 (en) | Microfluidic system | |
CN208547525U (zh) | 一种自动破、放环机 | |
CN207351784U (zh) | 一种96孔板用磁力底座 | |
CN204405668U (zh) | 生物芯片阅读仪的检测卡 | |
CN217189655U (zh) | 一种组合式生物检测芯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