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9032A - 一类席夫碱化合物及其检测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类席夫碱化合物及其检测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9032A
CN101619032A CN200910055844A CN200910055844A CN101619032A CN 101619032 A CN101619032 A CN 101619032A CN 200910055844 A CN200910055844 A CN 200910055844A CN 200910055844 A CN200910055844 A CN 200910055844A CN 101619032 A CN101619032 A CN 1016190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sense film
aniline
group
schiff ba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55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19032B (zh
Inventor
付艳艳
贺庆国
曹慧敏
程建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ew Micr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Microsyste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Microsyste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Microsyste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 20091005584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190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19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90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190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90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席夫碱化合物及其检测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属于化学传感器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的席夫碱类化合物,其结构特征在于它是由具有邻位羟基的芳香醛类化合物与单胺或者多胺反应所制得的,其结构通式如附图所示。其中n1为1-100的整数,n2为1-6的整数。R为脂肪烃取代基、芳香取代基、含杂原子取代的脂肪烃基或含杂原子取代的芳香烃基;R1,R2为吸电子基团或给电子基团。该类化合物固态荧光发光性能稳定,在苯胺类化合物存在的条件下,其荧光强度发生变化,根据其荧光强度的变化即可实现对苯胺类化合物的检测,是一类苯胺检测的新型荧光传感材料。

Description

一类席夫碱化合物及其检测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席夫碱类化合物及其检测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属有机荧光传感器材料的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苯胺及其衍生物除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橡胶和制药等工业生产外,还是合成药物、染料、炸药等重要原料。随着精细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对苯胺类化学品的需求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因苯胺及其衍生物可以通过吸入、食入或透过皮肤吸收而导致中毒;主要使氧和血红蛋白变为高铁红蛋白,影响组织细胞供氧而造成窒息;另外苯胺类化合物还具有致癌和致突变的作用。但是苯胺类化合物在生产过程中常随废水排放,并残留在环境中。这类化合物是构成有毒有害废水的重要成分之一,是水体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分析环境样品中的苯胺类化合物是非常重要的,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的快速测定方法,已成为环境监测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常用的用于检测苯胺的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溶出伏安法,电致发光和分光光度法等。其中,气相色谱-质谱技术设备比较复杂,显然不适合现场快速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溶出伏安法设备复杂且繁琐,检测周期长;电致发光方法制备工艺复杂,器件稳定性差;传统的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试剂难得,显色反应也十分缓慢,显色条件比较苛刻,更不能满足现场的快速测定。由于荧光传感器具有快速响应、操作简单、选择性高、检测限量低、信号直观简单、干扰小和易于辨别等优点,因而适合用于苯胺检测。
目前,有机荧光传感材料大多存在聚集态下存在荧光淬灭的现象,特别是对于一维链状或者二维平面共轭有机分子,固态时极易形成面对面排布的H聚集,增加了激发态能量非辐射耗散的途径,因而固态下荧光存在不同程度的淬灭或无荧光。但是作为荧光传感材料,由于溶液中的传感主要受限于近独立的传感分子本身的传感性能,而其薄膜反映的相互堆砌在一起的传感分子构建的二维的或多维的的传感膜的性。传感膜中激子的迁移速率要比溶液中大得多,因此和溶液传感相比,其薄膜的性能包括传感灵敏度和速率都会大大由于溶液中的传感性能。所以寻找固态下可有效抑制聚集诱导荧光淬灭的和良好的传感性能的有机荧光传感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
考虑到由水杨醛及其衍生物和胺类化合物形成的席夫碱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包含由羟基和碳-氮双键形成分子内氢键组成的“潜在的六元环”结构。该类结构有望可以有效降低材料聚集态荧光淬灭现象。且其合成方法简单,化学修饰性强,通过引入不同结构的多胺,或改变芳基结构,或引入不同的吸电子基团或给电子基团,可以得到一系列固态发光性能良好的材料。该类材料可以和苯胺发生氢键相互作用作用,引起荧光淬灭进而达到检测苯胺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席夫碱化合物及其检测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席夫碱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产率高、易分离、纯度高,所得席夫碱化合物对苯胺的响应灵敏,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气相中的苯胺。
本发明提供的一类用于检测苯胺的席夫碱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席夫碱类化合物是由具有含邻位羟基的芳香醛类化合物与单胺或多胺反应所制得的,其结构通式如图1所示。
图1中n1为1-100的整数,n2为1-6的整数。R为脂肪烃取代基或芳香取代基以及含杂原子取代的脂肪烃基或芳香烃基;R1,R2为吸电子基团(如硝基,羰基、氰基、羧基、三氟甲基、酯基等)或给电子基团(如烷基,烷氧基,羟基、烷硫基、胺基等)。
所述的单胺或多胺为脂肪胺或芳香胺。
所述的苯胺类化合物可以为苯胺,硝基苯胺,溴苯胺,氯苯胺,烷基取代苯胺等。
所述的对苯胺类化合物有荧光响应的席夫碱化合物在溶液中不发光或发光较弱。而在无苯胺类物质存在的条件下,其固态薄膜或粉末的荧光发光性能稳定;在苯胺存在的条件下,其荧光强度发生变化,一般表现为荧光淬灭。根据其荧光强度的变化即可实现对苯胺类化合物的检测。
所述的对苯胺有荧光响应的席夫碱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席夫碱类化合物与苯胺类化合物间的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和疏水-疏水相互作用。其中氢键来自苯胺的N-H键与羟基的O或席夫碱C=N的N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苯胺类化合物中的苯环与席夫碱类化合物中的芳基之间具有π-π相互作用为疏水-疏水相互作用。作用的结果导致席夫碱化合物的分子间氢键被破坏,固态荧光迅速淬灭。
所述的利用席夫碱化合物检测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传感材料涂覆到固体支撑物上,其中所述的固体支撑物包括玻璃、石英、硅片和有机及高分子固体载体,还可以是微球体、纳米颗粒或珠和纳米线、纳米纤维和纳米管等。固体支撑物一方面用于负载传感材料,另一方面支持物的微结构或光学性能有助于提高光电信号的强度和变化率,进而提高传感灵敏度。
所述的固体支撑物的表面包含下述某种官能团:铵官能团、羧酸官能团、带电反应性基团及中性基团。表面活性基团可以增加支撑物与传感材料间的附着力,使其不易脱落。
所述的利用席夫碱化合物检测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传感材料可以通过单独制膜,还可以利用所述席夫碱化合物与惰性高分子材料共混制膜,所采用的高分子材料包括聚苯乙烯、聚丙烯腈、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芳醚。有些希夫碱化合物传感材料自身成膜性不够,所以有时候需要加入高分子物质帮助成膜,制备高性能的薄膜器件。
所述的利用席夫碱化合物检测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是将待检测的苯胺类化合物取少量置于石英池底部,在其上方垫一团脱脂棉,然后将由席夫碱类化合物支撑的传感薄膜置于脱脂棉上,石英池加盖密封后再进行荧光测试。
采用本发明的传感材料检测气相中的苯胺的过程详述如下:
(1)通过提拉、或旋涂及蒸镀的方法在固体支撑物(玻璃、石英、硅片、有机及高分子固体载体、微球体、纳米颗粒或珠和纳米线、纳米纤维和纳米管等)制备席夫碱类化合物支撑的传感薄膜。
(2)测试传感薄膜的荧光光谱及光稳定性。
(3)取一滴苯胺滴在石英池底部,在其上方垫一团脱脂棉避免与传感薄膜直接接触,石英池加盖密闭,放置一旁待测。
(4)将传感薄膜放置密闭的石英池后,迅速测其荧光最大发射峰的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a)所制备的席夫碱类化合物具有羟基和氮形成的潜在的六元环结构,溶液中荧光较弱或无荧光,固体薄膜具有高的发光效率,合成方法简单,结构易调节,是固态荧光传感膜的理想传感材料。
b)席夫碱化合物化学修饰性强,通过调控生色团或者改变化合物共轭结构可以容易地得到不同发射波长的荧光传感材料。
c)所得席夫碱类化合物与苯胺类化合物的作用灵敏,可在50秒内作出快速响应。
以实施例2为例[图3],考察了N,N’-双水杨醛缩连氮与苯胺饱和蒸气的相互作用。在苯胺饱和蒸汽下,其膜的荧光强度在50秒之内被淬灭了20%以上,300秒内被淬灭了30%。
以实施例3为例[图4],考察了对苯二胺缩水杨醛的与苯胺饱和蒸气的相互作用。在苯胺饱和蒸气下,其荧光强度50秒内淬灭了50%以上,300秒内被淬灭了80%。
以实施例4为例[图5],考察了对苯二胺缩双(2-羟基-1萘醛)的与苯胺饱和蒸气的相互作用。在苯胺饱和蒸气下,其荧光强度50秒内淬灭了20%以上,300秒内被淬灭了30%。
以实施例5为例[图6],考察了S,S’过硫化对苯胺缩水杨醛与苯胺饱和蒸气的相互作用。在苯胺饱和蒸气下,其荧光强度50秒内淬灭了90%以上,淬灭达到饱和。
以实施例6为例[图7],考察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N,N′-双水杨醛缩连氮共混膜与苯胺饱和蒸气的相互作用。在苯胺饱和蒸气下,其膜的荧光强度在50秒之内被淬灭了25%以上,300秒内被淬灭了55%。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类席夫碱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类席夫碱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图3是在苯胺蒸气中N,N′-双水杨醛缩连氮最大发射波长处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其中曲线1是化合物自身的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2是化合物在苯胺蒸气中荧光强度的变化;
图4是在苯胺蒸气中对苯二胺缩水杨醛最大发射波长处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其中曲线1是化合物自身的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2是化合物在苯胺蒸气中荧光强度的变化;
图5是在苯胺蒸气中对苯二胺缩双(2-羟基-1萘醛)最大发射波长处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其中曲线1是化合物自身的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2是化合物在苯胺蒸气中荧光强度的变化;
图6是在苯胺蒸气中S,S’过硫化对苯胺缩水杨醛最大发射波长处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其中曲线1是化合物自身的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2是化合物在苯胺蒸气中荧光强度的变化;
图7是在苯胺蒸气中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N,N′-双水杨醛缩连氮的共混膜最大发射波长处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其中曲线1是化合物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混膜自身的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2是化合物在苯胺蒸气中荧光强度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席夫碱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图2所示
(1)N,N′-双水杨醛缩连氮的合成(n1=2,n2=1,R1=R2=H)
Figure G2009100558445D00051
称取1.20g水杨醛溶于无水乙醇中,水浴加热至80℃,慢慢滴加0.16g85wt%水合肼,冷凝回流1.5h,得黄色沉淀。重结晶后抽虑,烘干,得目标化合物1,为亮黄色固体,质量1.20g(产率88.6%)。
质谱(EI):m/z240
熔点:219℃
核磁氢谱1H-NMR(400MHz,CDCl3,25℃,TMS):δ=11.12(s,2H),9.00(s,2H),7.71-7.68(m,2H),7.41(m,2H),6.97(m,4H)。元素分析C14H12N2O2(240.09)计算值:C,69.99;H,5.03;N,11.66。测量值:C,70.05;H,5.04;N,11.61。
(2)N,N′-双2-硝基水杨醛缩连氮的合成(n1=2,n2=1,R1=-NO2,R2=H)
Figure G2009100558445D00061
制备方法与1的合成类似。
质谱(EI):m/z330
熔点:>350℃
元素分析C14H10N4O6(330.06)计算值:C,50.92;H,3.05;N,16.96;测量值:C,50.90;H,3.04;N,16.78。
(3)N,N′-双(3-二乙基氨基)水杨醛缩连氮(n1=2,n2=1,R1=H,R2=-N(CH2CH3)2)
Figure G2009100558445D00062
制备方法与1的合成类似。
质谱(EI):m/z388
熔点:239℃
核磁氢谱1H-NMR(400MHz,CDCl3,25℃,TMS):δ=11.49(s,2H),8.61(s,2H),7.27(d,2H),6.31(m,2H),6.11(d,2H),3.36(m,8H),1.11(m,12H)。
元素分析C22H30N4O2(382.24)计算值:C69.08,H7.91,N14.65;测量值:C69.09,H7.75,N14.47。
(4)正丁二胺缩双水杨醛的合成(R=-(CH2)4-,n1=2,n2=1,R1=R2=H)
Figure G2009100558445D00071
制备方法与1的合成类似。
质谱(EI):m/z296
熔点:89℃
核磁氢谱1H-NMR(400MHz,CDCl3,25℃,TMS):δ=13.53(s,2H),8.39(s,2H),7.34-7.26(m,4H),6.98(m,2H),6.90(m,2H),3.67(m,4H),1.86(m,4H)。
元素分析C18H20N2O2(296.15)计算值:C72.95,H6.80,N9.45;测量值:C72.67,H6.84,N9.37。
(5)正己二胺缩双水杨醛的合成(R=-(CH2)6-,n1=2,n2=1,R1=R2=H)
Figure G2009100558445D00072
制备方法与1的合成类似。
质谱(EI):m/z324
熔点:76℃
核磁氢谱1H-NMR(400MHz,CDCl3,25℃,TMS):δ=13.62(s,2H),8.33(s,2H),7.29-7.22(m,4H),6.96-6.84(m,4H),3.59(m,4H),1.73(m,4H),1.43(m,4H)。
元素分析C20H24N2O2(324.18)计算值:C74.04,H7.46,N8.64;测量值:C74.18,H7.657,N8.69。
(6)正丁二胺缩双(3-二乙基氨基)水杨醛的合成(R=-(CH2)4-,n1=2,n2=1,R1=H,R2=-N(CH2CH3)2)
Figure G2009100558445D00081
质谱(EI):m/z438
熔点:127℃
核磁氢谱1H-NMR(400MHz,CDCl3,25℃,TMS):δ=11.49(s,2H),8.61(s,2H),7.27(d,2H),6.31(m,2H),6.11(d,2H),3.36(m,8H),1.11(m,12H)。
元素分析C26H38N4O2(438.61)计算值:C71.20,H8.73,N12.77;测量值:C71.40,H8.98,N12.79。
(7)对苯二胺缩双水杨醛的合成7的合成(R=-Ph-,n1=2,n2=1,R1=R2=H)
Figure G2009100558445D00082
制备方法与1的合成类似。
质谱(EI):m/z316
熔点:217℃
核磁氢谱1H-NMR(400MHz,CDCl3,25℃,TMS):δ=8.67(s,2H),7.43-7.39(m,4H),7.37(s,2H),7.03(d,2H),6.94(m,2H)。
元素分析C20H16N2O2(316.12)计算值:C75.93,H5.10,N8.86;测量值:C76.22,H5.12,N8.91。
(8)对苯二胺缩双(2-羟基-1萘醛)的合成(R=-Ph-,n1=2,n2=2,R1=R2=H)
制备方法与1的合成类似。
质谱(EI):m/z416
熔点:311℃
核磁氢谱1H-NMR(400MHz,CDCl3,25℃,TMS):δ=9.46(s,1H),9.33(s,1H),8.20(d,1H),8.12(d,1H),7.81-7.74(m,3H),7.56-7.52(m,3H),7.42-7.37(m,2H),7.30(m,2H),7.18(m,2H),6.80(m,2H)。
元素分析C28H20N2O2(438.61)计算值:C80.75,H4.84,N6.73;测量值:C80.41,H4.92,N6.57。
(9)2,2’-二羟基-4,4’-二苯基偶氮苯缩连氮的合成(n1=2,n2=1,R1=-Ph-N=N-Ph-)
Figure G2009100558445D00091
将24mL盐酸溶于24ml冰水中充分搅拌,置于0℃左右的冰水浴中,慢慢滴加120mmol(11.16g)对苯胺,搅拌30min。再缓慢的滴加配制好的30%的NaNO2溶液27.6mL,搅拌1.5h,反应结束后过滤,得到亮黄色的澄清溶液。
在另一个烧杯中将40mmol(4.88g)的水杨醛溶于200mL 2%的KOH水溶液中,加入碎冰,并将反应容器至于冰浴中,充分搅拌下滴加上述亮黄色澄清溶液,同时用饱和NaOAc溶液调节pH=5-6,搅拌3h,得到红色沉淀,过滤,烘干,用层析柱分离,得橙色粉末。
取0.466g上述粉末,溶于无水乙醇中,水浴加热至80℃,慢慢滴加0.0515g85%水合肼,冷凝回流1.5h,得黄色沉淀。抽虑,烘干,得目标化合物5(2,2’-二羟基-4,4’-二苯基偶氮苯缩连氮),为橙色固体,质量0.2464g(产率45.8%)。
质谱:EI(226)熔点:318℃。
核磁碳谱:(400Hz,solid):δ=167.384,162.186,151.761,145.061,137.513,130.779,129.118,121.948,118.342,117.435,116.350ppm
元素分析:C26H20N6O2(448.16)计算值:C,69.63;H,4.49;N,18.74实测值:C,69.40;H,4.63;N,18.39
(10)S,S’过硫化对苯胺缩水杨醛的合成(R=-Ph-S-S-Ph-,n1=2,n2=1,R1=R2=H)
Figure G2009100558445D00101
将5g对氯硝基苯与20克九水合硫化钠与50mL水一起剧烈搅拌,混合液回流15h,此时溶液呈橙红色,冷却,过滤掉不溶物,母液浓缩至三分之二,然后在65-70℃左右,逐渐滴入50mL过氧化氢,此时反应比较剧烈,一定要小心滴加。反应一小时后产生淡黄色沉淀。过滤抽干,得1.3g。
取1.24g上述粉末,溶于无水乙醇中,水浴加热至80℃,慢慢滴加0.515g85%水合肼,冷凝回流1.5h,得黄色沉淀。抽虑,烘干,得目标化合物6,为橙色固体,质量1.33g(产率58.3%)。
核磁氢谱(400Hz,CDCl3):δ=13.05(s,2H),8.60(s,2H),7.57(m,4H),7.38(m,4H),7.02(m,2H),6.94(m,2H),5.29(m,4H)ppm.
熔点:168℃.
元素分析:C26H20N2O2S2(456.10):计算值C 68.40,H 4.42,N 6.14;实测值C 68.23,H 4.57,N 6.0016
实施例2
通过提拉的方法在石英片基底(即支撑物下同)上制备基于N,N′-双水杨醛缩连氮的传感薄膜。测试传感薄膜的荧光光谱及光稳定性。把一滴苯胺滴在石英池底部,在其上方垫一团脱脂棉避免与传感薄膜直接接触,石英池加盖密闭。将传感薄膜放置密闭的石英池后,迅速测其荧光最大发射峰处峰强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
实施例3
通过提拉的方法在石英片基底上制备基于对苯二胺缩双水杨醛的传感薄膜。测试传感薄膜的荧光光谱及光稳定性。把一滴苯胺滴在石英池底部,在其上方垫一团脱脂棉避免与传感薄膜直接接触,石英池加盖密闭。将传感薄膜放置密闭的石英池后,迅速测其荧光最大发射峰处峰强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
实施例4
通过提拉的方法在石英片基底上制备基于对苯二胺缩双(2-羟基-1萘醛)的传感薄膜。测试传感薄膜的荧光光谱及光稳定性。把一滴苯胺滴在石英池底部,在其上方垫一团脱脂棉避免与传感薄膜直接接触,石英池加盖密闭。将传感薄膜放置密闭的石英池后,迅速测其荧光最大发射峰处峰强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
实施例5
通过提拉的方法在石英片基底上制备基于S,S’过硫化对苯胺缩水杨醛的传感薄膜。测试传感薄膜的荧光光谱及光稳定性。把一滴苯胺滴在石英池底部,在其上方垫一团脱脂棉避免与传感薄膜直接接触,石英池加盖密闭。将传感薄膜放置密闭的石英池后,迅速测其荧光最大发射峰处峰强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6所示。
实施例6
通过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N,N′-双水杨醛缩连氮共混成膜的方法在石英片基底上制备了传感薄膜。测试传感薄膜的荧光光谱及光稳定性。把一滴苯胺滴在石英池底部,在其上方垫一团脱脂棉避免与传感薄膜直接接触,石英池加盖密闭。将传感薄膜放置密闭的石英池后,迅速测其荧光最大发射峰处峰强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7所示。
应强调的是本发明为了叙述方便,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均针对苯胺类化合物中的苯胺,对其它权利要求种所述的苯胺类化合物也有相似或相仿的结果。同样的制备传感薄膜时,使用旋涂或蒸镀方法也能获得相同的效果。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类席夫碱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席夫碱类化合物是由具有邻位羟基的芳香醛类化合物与单胺或者多胺反应所制得的,其结构通式为:
Figure A2009100558440002C1
其中n1为1-100的整数,n2为1-6的整数。R为脂肪烃取代基、芳香取代基、含杂原子取代的脂肪烃基或含杂原子取代的芳香烃基;R1,R2为吸电子基团或给电子基团。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席夫碱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胺或多胺为脂肪胺或芳香胺。
3、胺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席夫碱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1)所述的吸电子基团为硝基、羰基、氰基、羧基、三氟甲基或酯基;
(2)所述的给电子基团为烷基、烷氧基、羟基、烷硫基或胺基。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席夫碱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查的席夫碱类化合物具有羟基和氮形成的六元环结构。
5、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席夫碱类化合物检测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检测的苯胺类化合物取少量置于石英池底部,在其上方垫一团脱脂棉,然后将含由席夫碱类化合物传感薄膜置于脱脂棉上,石英池加盖密封后再进行荧光测试。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步骤包括:
(1)通过提拉、旋涂或蒸镀的方法在固体支撑物上制备出含席夫碱类化合物的传感薄膜;
(2)测试传感薄膜的荧光光谱及光稳定性;
(3)取苯胺类化合物滴在石英池底部,在其上方垫一团脱脂棉,避免与传感薄膜直接接触,石英池加盖密闭,放置一旁待测;
(4)将传感薄膜放置密闭的石英池后,迅速测其荧光最大发射峰的荧光强度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7、按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1)所述的苯胺类化合物为苯胺、硝基苯胺、溴苯胺、氯苯胺或烷基取代苯胺;
(2)席夫碱类化合物与苯胺类化合物间的作为力为分子间作用力。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子间作用力为氢键或疏水-疏水相互作用,其中氢键来自苯胺的N-H键与羟基的氧或席夫碱类化合物中C=N的N之间相互作用;疏水-疏水相互作用来自苯胺类化合物中的苯环与席夫碱类化合物中的芳基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
9、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1)所述的固体支撑物为石英、硅片、有机物固体载体、微球体、纳米颗粒、纳米珠、纳米线、纳米纤维或纳米管;
(2)固体支撑物的表面包含铵官基团、羧酸官能团、带电反应性基团或中性基团。
10、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的传感薄膜或为席夫碱类化合物与惰性高分子材料共混制得的传感薄膜,所述的惰性高分子材料包括聚苯乙烯、聚丙烯腈、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芳醚。
11、按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薄膜为N,N’-双水杨醛缩连氮传感薄膜、对苯二胺缩双水杨醛的传感薄膜、对苯二胺缩双(2-羟基-1萘醛)的传感薄膜、S,S’过硫化对苯胺缩水杨醛的传感薄膜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N,N’-双水杨醛连氮的共混的传感薄膜。
12、按权利要求5、6或10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席夫碱类化合物与苯胺类化合物在50秒内快速反应,传感薄膜的荧光强度在50秒内被淬灭了20-90%。
CN 200910055844 2009-08-04 2009-08-04 一类席夫碱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90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55844 CN101619032B (zh) 2009-08-04 2009-08-04 一类席夫碱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55844 CN101619032B (zh) 2009-08-04 2009-08-04 一类席夫碱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9032A true CN101619032A (zh) 2010-01-06
CN101619032B CN101619032B (zh) 2012-12-26

Family

ID=41512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05584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9032B (zh) 2009-08-04 2009-08-04 一类席夫碱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19032B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6086A (zh) * 2012-07-30 2012-12-12 天津师范大学 水杨醛缩肼受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890076A (zh) * 2012-10-25 2013-01-23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希夫碱的荧光-磷光双通道的检测铂离子的方法
CN103254099A (zh) * 2013-05-31 2013-08-21 桂林理工大学 5-溴水杨醛缩水合肼双希夫碱的原位合成方法
CN103254097A (zh) * 2013-06-11 2013-08-21 桂林理工大学 乙氧基水杨醛缩水合肼双希夫碱的原位合成方法
CN103450064A (zh) * 2013-07-30 2013-12-18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芳基乙烯基丙二酰亚胺的制备及伯胺的检测方法
CN103773360A (zh) * 2014-01-07 2014-05-07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希夫碱荧光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27235A (zh) * 2014-11-19 2015-02-04 广西民族大学 一种半硬质聚氨酯泡沫及其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5541660A (zh) * 2016-01-15 2016-05-0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芳基水杨醛-二苯基-吖嗪联肼类化合物及制备与应用
CN106645065A (zh) * 2016-12-13 2017-05-10 三峡大学 一种特异性识别及灵敏检测人血清蛋白的荧光试剂合成方法及应用
CN107573366A (zh) * 2017-09-17 2018-01-12 桂林理工大学 邻羧基苯甲醛缩1,3‑丙二胺席夫碱铜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8358814A (zh) * 2018-02-09 2018-08-03 许昌学院 一种基于水杨酰腙衍生物的aie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8640888A (zh) * 2018-06-14 2018-10-12 淮阴师范学院 一种双卤代水杨醛缩3-氟-4-吗啉基苯胺席夫碱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24961A (zh) * 2019-01-21 2019-05-07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光子晶体荧光增强检测痕量有机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0174386A (zh) * 2019-06-11 2019-08-27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检测精胺的主客体传感对及其应用
CN110849856A (zh) * 2019-12-03 2020-02-28 浙江大学 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水杨醛腙衍生物在检测亚硝酸根离子中的应用
CN114230485A (zh) * 2021-12-20 2022-03-25 江南大学 一种多官能度的吖嗪衍生物及其制备的聚氨酯弹性体
CN114805748A (zh) * 2022-05-27 2022-07-29 杨骏 可持续和高模量席夫碱功能性聚氨酯预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1901A (zh) * 2008-08-29 2009-03-11 东华大学 一种采用有机荧光化合物制备荧光聚丙烯腈纤维的方法
CN101403143A (zh) * 2008-08-29 2009-04-08 东华大学 一种采用有机荧光化合物制备荧光聚丙烯纤维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1901A (zh) * 2008-08-29 2009-03-11 东华大学 一种采用有机荧光化合物制备荧光聚丙烯腈纤维的方法
CN101403143A (zh) * 2008-08-29 2009-04-08 东华大学 一种采用有机荧光化合物制备荧光聚丙烯纤维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ILLIAM G. RICE ET AL: "(Evaluation of Selected Chemotypes in Coupled Cellular and Molecular Target-Based Screens Identifies Novel HIV-1 Zinc Finger Inhibitors", 《J.MED.CHEM.》 *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6086A (zh) * 2012-07-30 2012-12-12 天津师范大学 水杨醛缩肼受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890076A (zh) * 2012-10-25 2013-01-23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希夫碱的荧光-磷光双通道的检测铂离子的方法
CN102890076B (zh) * 2012-10-25 2015-10-14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希夫碱的荧光-磷光双通道的检测铂离子的方法
CN103254099A (zh) * 2013-05-31 2013-08-21 桂林理工大学 5-溴水杨醛缩水合肼双希夫碱的原位合成方法
CN103254097A (zh) * 2013-06-11 2013-08-21 桂林理工大学 乙氧基水杨醛缩水合肼双希夫碱的原位合成方法
CN103450064A (zh) * 2013-07-30 2013-12-18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芳基乙烯基丙二酰亚胺的制备及伯胺的检测方法
CN103773360A (zh) * 2014-01-07 2014-05-07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希夫碱荧光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73360B (zh) * 2014-01-07 2015-02-18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希夫碱荧光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27235A (zh) * 2014-11-19 2015-02-04 广西民族大学 一种半硬质聚氨酯泡沫及其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5541660B (zh) * 2016-01-15 2018-01-1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芳基水杨醛‑二苯基‑吖嗪联肼类化合物及制备与应用
CN105541660A (zh) * 2016-01-15 2016-05-0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芳基水杨醛-二苯基-吖嗪联肼类化合物及制备与应用
CN106645065B (zh) * 2016-12-13 2019-02-05 三峡大学 特异性识别及灵敏检测人血清蛋白的荧光试剂合成方法
CN106645065A (zh) * 2016-12-13 2017-05-10 三峡大学 一种特异性识别及灵敏检测人血清蛋白的荧光试剂合成方法及应用
CN107573366A (zh) * 2017-09-17 2018-01-12 桂林理工大学 邻羧基苯甲醛缩1,3‑丙二胺席夫碱铜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7573366B (zh) * 2017-09-17 2020-04-14 桂林理工大学 邻羧基苯甲醛缩1,3-丙二胺席夫碱铜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8358814A (zh) * 2018-02-09 2018-08-03 许昌学院 一种基于水杨酰腙衍生物的aie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8640888A (zh) * 2018-06-14 2018-10-12 淮阴师范学院 一种双卤代水杨醛缩3-氟-4-吗啉基苯胺席夫碱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24961A (zh) * 2019-01-21 2019-05-07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光子晶体荧光增强检测痕量有机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0174386A (zh) * 2019-06-11 2019-08-27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检测精胺的主客体传感对及其应用
CN110174386B (zh) * 2019-06-11 2021-11-23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检测精胺的主客体传感对及其应用
CN110849856A (zh) * 2019-12-03 2020-02-28 浙江大学 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水杨醛腙衍生物在检测亚硝酸根离子中的应用
CN114230485A (zh) * 2021-12-20 2022-03-25 江南大学 一种多官能度的吖嗪衍生物及其制备的聚氨酯弹性体
CN114805748A (zh) * 2022-05-27 2022-07-29 杨骏 可持续和高模量席夫碱功能性聚氨酯预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05748B (zh) * 2022-05-27 2024-02-27 宁波微循科技有限公司 可持续和高模量席夫碱功能性聚氨酯预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9032B (zh) 2012-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9032B (zh) 一类席夫碱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Roy et al. Aggregation induced emission switching based ultrasensitive ratiometric detection of biogenic diamines using a perylenediimide-based smart fluoroprobe
CN101891642B (zh) 一种荧光化合物及其在检测痕量硝基苯类物质中的应用
Zou et al. A new carbazole-based colorimetric and fluorescent sensor with aggregation induced emission for detection of cyanide anion
CN108246271B (zh) 一种用于2,4,6-三硝基苯酚检测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1963581B (zh) 对痕量TNT检测的ZnS:Cu2+纳米晶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
US8263018B2 (en) Environment sensor and conjugated polyene for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ensors
Bao et al. A fluorescent conjugated polymer for trace detection of diamines and biogenic polyamines
Zhang et al. A solvatochromic cyanostilbene derivative as an intensity and wavelength-based fluorescent sensor for water in organic solvents
CN108801990B (zh) 一种基于CsPbBr3钙钛矿量子点-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的氧化乐果的检测方法
CN101899021A (zh) 一类荧光化合物及其在检测痕量甲基苯丙胺中的应用
CN110387137B (zh) 一种吲哚半花菁结构的水溶性染料及其合成方法
Cao et al. Design of large π-conjugated α-cyanostilbene derivatives as colorimetric sensors for volatile acids and organic amine gases
Barot et al. Di-Triphenylamine-based AIE active Schiff base for 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fluorescence sensing of Cu2+ and Fe3+
CN104151326A (zh) 一种苝二酰亚胺-罗丹明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060733B (zh) 铁离子分子荧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Wang et al. The synthesis and highly sensitive detection of water content in THF using a novel solvatochromic AIE polymer containing diketopyrrolopyrrole and triphenylamine
CN104592263A (zh) 一种镉配位聚合物及其在水中对硝基类化合物检测的应用
CN111208125B (zh) 一种双模式传感器阵列及其区分识别肼和有机胺的应用
US11427532B2 (en) Fluorescent compound for detection of isocyanate substance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as test-paper-type detection probe
CN102295743A (zh) 含笼型poss的荧光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759504B (zh) 一种固液态均具较强荧光的双相有机荧光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0117235B (zh)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和力致变色特性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836414B (zh) 一种五蝶烯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多胺检测中的用途
CN109187457A (zh) 一种用于tnt检测的荧光试纸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16

Address after: 201800 Shanghai city Jiading District Pingcheng Road No. 1455 new micro building block B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ew Micr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050 Changning Road, Shanghai, No. 865, No.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Institute of Microsyste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