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8461B - 葫芦状、哑铃状或棒状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葫芦状、哑铃状或棒状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8461B
CN101618461B CN2009100673922A CN200910067392A CN101618461B CN 101618461 B CN101618461 B CN 101618461B CN 2009100673922 A CN2009100673922 A CN 2009100673922A CN 200910067392 A CN200910067392 A CN 200910067392A CN 101618461 B CN101618461 B CN 1016184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nanometer particle
golden nanometer
chlorauric acid
tetra chlorau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673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18461A (zh
Inventor
杨文胜
吴红丽
纪小会
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1006739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184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18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84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184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84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etal Powder And Suspension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葫芦状、哑铃状或棒状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以球形金纳米粒子作为金种子,四氯金酸和柠檬酸钠的混合溶液作为生长溶液;在金种子溶液中加入柠檬酸钠和四氯金酸,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为4~9,温度为10~90℃,反应时间1~24小时;产物离心纯化后重新分散在柠檬酸钠溶液中,得到金纳米粒子。本发明的方法无需引入其他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和外加离子,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产率高、成本低廉、粒子形貌可控等特点,制备的各向异性的金纳米粒子可满足生物标记和生物检测应用的要求。

Description

葫芦状、哑铃状或棒状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通过调控晶种生长法中金纳米粒子生长和熟化速度的平衡,制备葫芦状、哑铃状以及棒状的金纳米粒子。
背景技术
金纳米粒子在电子器件、生物传感、生物制药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因此,金纳米粒子的制备一直都是纳米科技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金纳米粒子独特的光学、电学以及催化性质与粒子的尺寸及形貌密切相关。目前各向同性的球形金纳米粒子制备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相比之下形貌可控、产率较高、稳定性好的各向异性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目前,在具有模板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和外加离子存在下进行的晶种生长反应是获得各向异性金纳米粒子的一种普遍方法。例如,Chen等人利用十八烷基溴化胺和Ag+作模板剂,以球形金纳米粒子为晶种制备了单脚、双脚、三脚以及多脚的金纳米粒子;Murphy小组利用相同的模板剂,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模板剂量等条件从球形金纳米粒子晶种出发制备了长径比可控的棒状金纳米粒子。最近,一些研究小组以棒状金纳米粒子为晶种,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分子在不同晶面的吸附能力,制备了花生状、骨棒状、哑铃状、刺状以及十面体等多种形貌的各向异性金纳米粒子。尽管表面活性剂分子和外加离子可以有效地调控种子生长法中所制备的金纳米粒子的形貌,但引入的表面活性剂和外加离子往往难于纯化分离,从而给纳米粒子的进一步应用带来不便。
晶种生长法中,在没有表面活性剂和外加离子的条件下,通常采用还原能力较强的还原剂来制备各向异性的金纳米粒子,如羟胺和抗坏血酸等。但由于纳米粒子沿不同晶面的生长速度难于控制,因此很难获得具有特定形貌的各向异性金纳米粒子。最近Gu小组使用还原能力较弱的柠檬酸钠作为还原剂,在没有外加表面活性剂和外加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利用小粒子在高温下的球形聚集和在低温下的线性聚集制备了蝌蚪状金纳米粒子。遗憾的是,此制备方法需要在反应过程中变换温度,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此外,这种非定向聚集合成方法不具有高的重复性和可控性,影响反应物产率,而且很难有效推广到其他形貌粒子的制备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利用晶种生长法,在不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外加离子等添加剂的前提下,在反应温度恒定条件下,使用还原能力较弱的柠檬酸钠作为还原剂,从而降低纳米粒子的生长速度;同时由于生长速度的减缓,纳米粒子的熟化作用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通过调控金纳米粒子生长和熟化速度的平衡,可实现对纳米粒子形貌的调控。
本发明的多种形貌的金纳米粒子(包括葫芦状、哑铃状以及棒状)的制备方法是:以合成好的球形金纳米粒子作种子,柠檬酸钠作还原剂,四氯金酸和柠檬酸钠的混合溶液作为生长溶液,通过改变体系的pH值、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反应时间等条件来调控粒子的生长和熟化速度,从而得到不同形貌的纳米粒子。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葫芦状、哑铃状或棒状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以球形金纳米粒子作为金种子,四氯金酸和柠檬酸钠的混合溶液作为生长溶液,在反应体系中四氯金酸摩尔浓度为5.0×10-5~1.0×10-3mol/L,四氯金酸与金种子的摩尔比为0.5∶1~6.0∶1,柠檬酸钠与四氯金酸的摩尔比为20∶1~3∶1;在金种子溶液中加入柠檬酸钠和四氯金酸,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为4~9,反应体系的温度为10~90℃,反应时间1~24小时;产物离心纯化后重新分散在柠檬酸钠溶液中,得到金纳米粒子。
比较好的加样顺序为:向金种子中加入还原剂柠檬酸钠,再加入四氯金酸,随即用氢氧化钠或盐酸调控体系的pH值。比较好的反应pH值范围为5.0~7.5,即此时容易长出各向异性的金纳米粒子。
反应体系中纳米粒子生长速度与反应体系的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浓度相关,因此可以通过选择反应体系的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浓度等条件来控制粒子生长和熟化的平衡。如果金纳米粒子生长速度过慢或熟化速度过快最后将会生成各项同性的金纳米粒子;而在生长与熟化速度达到平衡时,金纳米粒子会延一点生长,长出一个尾巴,形成各项异性金纳米粒子。在此范围内,如调快金纳米粒子的生长速度,金纳米粒子长出的尾巴较长,之后形成蝌蚪状,最后熟化成棒状;如调慢金纳米粒子的生长速度,粒子长出的尾巴较短,形成葫芦状纳米粒子。若要调快金纳米粒子的生长速度,可以通过降低反应体系的pH值,升高反应体系温度或加大反应物浓度等手段来实现。
更具体的制备葫芦状金纳米粒子的技术方案是:在反应体系中四氯金酸摩尔浓度为2.8×10-4~1.0×10-3mol/L,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范围为5.0~9.0,反应时间6~24小时,产物离心纯化后重新分散在柠檬酸钠溶液中,得到葫芦状金纳米粒子。
更具体的制备哑铃状或棒状金纳米粒子的技术方案是:在反应体系中四氯金酸摩尔浓度为5.0×10-5~5.0×10-4mol/L,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范围为4.0~7.5,反应时间1~10小时,产物离心纯化后重新分散在柠檬酸钠溶液中,得到哑铃状或棒状金纳米粒子。
作为金种子的球形金纳米粒子,其大小和加入量对生成的各向异性金纳米粒子的形貌影响不明显,只对生成的各向异性金纳米粒子的大小或产率有影响。一般的金种子的粒度可使用15~40nm;金种子的用量按摩尔比计,可以使四氯金酸∶金种子在0.5∶1~6∶1的范围。
本发明的方法无需引入其他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和外加离子,具有操作简便(不需要分离表面活性剂分子和外加离子的过程、不需要高温下的球形聚集和在低温下的线性聚集的变温过程)、重复性好、产率高(可达到70%)、成本低廉、粒子形貌可控等特点,利用本发明的方法所制备的各向异性的金纳米粒子可满足生物标记和生物检测应用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获得的葫芦状金纳米粒子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8获得的哑铃状金纳米粒子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3获得的棒状金纳米粒子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有限次试验就可以制备出所需要形貌的金纳米粒子。
实施例1
金种子采用现有技术制备:取5ml浓度为1%的HAuCl4溶液,用水稀释到100ml,加热到沸腾,在搅拌的条件下一次性加入1%的柠檬酸钠溶液3ml,保持沸腾5min,即可得到平均尺寸为25nm的金纳米溶胶。其它尺寸的金纳米粒子可以通过改变反应体系的pH值、柠檬酸钠与四氯金酸的摩尔比来调控,详见专利ZL 200510017119.0。
以下各实施例中所说的金种子就是按本实施例制得的球形金纳米粒子。
第一部分:实施例2~7为制备葫芦状金纳米粒子的实施例。
实施例2
向粒度为25nm金种子溶液中分别加入柠檬酸钠和四氯金酸,在反应体系中四氯金酸摩尔浓度为2.8×10-4mol/L,四氯金酸与金种子的摩尔比约为1.4∶1,柠檬酸钠与四氯金酸的摩尔比为6∶1。用氢氧化钠(0.1mol/L)将反应体系pH值调至6.5,在30℃条件下反应12h,产物离心纯化后重新分散在摩尔浓度为1.5×10-3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中,即可得到底部为25nm,头部约为10nm的葫芦状金纳米粒子。
实施例3
向粒度为15nm金种子溶液中分别加入柠檬酸钠和四氯金酸,在反应体系中四氯金酸摩尔浓度为2.8×10-4mol/L,四氯金酸与金种子的摩尔比约为1.4∶1,柠檬酸钠与四氯金酸的摩尔比为6∶1。用氢氧化钠(0.1mol/L)将反应体系pH值调至6.5,在30℃条件下反应6h,产物离心纯化后重新分散在摩尔浓度为1.5×10-3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中,即可得到底部为15nm,头部约为5nm的葫芦状金纳米粒子。
实施例4
向粒度为40nm金种子溶液中分别加入柠檬酸钠和四氯金酸,在反应体系中四氯金酸摩尔浓度为2.8×10-4mol/L,四氯金酸与金种子的摩尔比约为1.4∶1,柠檬酸钠与四氯金酸的摩尔比为6∶1。用氢氧化钠(0.1mol/L)将反应体系pH值调至6.5,在30℃条件下反应24h,产物离心纯化后重新分散在摩尔浓度为1.5×10-3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中,即可得到底部为40nm,头部约为15nm的葫芦状金纳米粒子。
实施例5
向粒度为25nm金种子溶液中分别加入柠檬酸钠和四氯金酸,在反应体系中四氯金酸摩尔浓度为2.8×10-4mol/L,四氯金酸与金种子的摩尔比约为1.4∶1,柠檬酸钠与四氯金酸的摩尔比为6∶1。用盐酸(0.1mol/L)将反应体系pH值调至5.0,在10℃条件下反应12h,产物离心纯化后重新分散在摩尔浓度为1.5×10-3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中,即可得到底部为25nm,头部约为10nm的葫芦状金纳米粒子。
实施例6
向粒度为25nm金种子溶液中分别加入柠檬酸钠和四氯金酸,在反应体系中四氯金酸摩尔浓度为2.8×10-4mol/L,四氯金酸与金种子的摩尔比约为1.4∶1,柠檬酸钠与四氯金酸的摩尔比为6∶1。用氢氧化钠(0.1mol/L)将反应体系pH值调至9.0,在90℃条件下反应12h,产物离心纯化后重新分散在摩尔浓度为1.5×10-3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中,即可得到底部为25nm,头部约为10nm的葫芦状金纳米粒子。
实施例7
向粒度为25nm金种子溶液中分别加入柠檬酸钠和四氯金酸,在反应体系中四氯金酸摩尔浓度为1.0×10-3mol/L,四氯金酸与金种子的摩尔比约为4∶1,柠檬酸钠与四氯金酸的摩尔比为6∶1。用氢氧化钠(0.1mol/L)将反应体系pH值调至9.0,在60℃条件下反应12h,产物离心纯化后重新分散在摩尔浓度为1.5×10-3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中,即可得到底部为25nm,头部约为10nm的葫芦状金纳米粒子。
第二部分:实施例8~12为制备哑铃状金纳米粒子的实施例。
实施例8
向粒度为25nm金种子溶液中分别加入柠檬酸钠和四氯金酸,在反应体系中四氯金酸摩尔浓度为2.8×10-4mol/L,四氯金酸与金种子的摩尔比约为1.4∶1,柠檬酸钠与四氯金酸的摩尔比为6∶1。用氢氧化钠(0.1mol/L)将反应体系pH值调至5.5,在30℃条件下反应2h,产物离心纯化后重新分散在摩尔浓度为1.5×10-3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中,即可得到哑铃状金纳米粒子。
实施例9
向粒度为25nm金种子溶液中分别加入柠檬酸钠和四氯金酸,在反应体系中四氯金酸摩尔浓度为2.8×10-4mol/L,四氯金酸与金种子的摩尔比约为1.4∶1,柠檬酸钠与四氯金酸的摩尔比为6∶1。用氢氧化钠(0.1mol/L)将反应体系pH值调至4.0,在10℃条件下反应2h,产物离心纯化后重新分散在摩尔浓度为1.5×10-3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中,即可得到哑铃状金纳米粒子。
实施例10
向粒度为25nm金种子溶液中分别加入柠檬酸钠和四氯金酸,在反应体系中四氯金酸摩尔浓度为2.8×10-4mol/L,四氯金酸与金种子的摩尔比约为1.4∶1,柠檬酸钠与四氯金酸的摩尔比为6∶1。用氢氧化钠(0.1mol/L)将反应体系pH值调至7.5,在90℃条件下反应2h,产物离心纯化后重新分散在摩尔浓度为1.5×10-3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中,即可得到哑铃状金纳米粒子。
实施例11
向粒度为25nm金种子溶液中分别加入柠檬酸钠和四氯金酸,在反应体系中四氯金酸摩尔浓度为2.8×10-4mol/L,四氯金酸与金种子的摩尔比约为1.4∶1,柠檬酸钠与四氯金酸的摩尔比为3∶1。用氢氧化钠(0.1mol/L)将反应体系pH值调至6.5,在70℃条件下反应4h,产物离心纯化后重新分散在摩尔浓度为1.5×10-3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中,即可得到哑铃状金纳米粒子。
实施例12
向粒度为25nm金种子溶液中分别加入柠檬酸钠和四氯金酸,在反应体系中四氯金酸摩尔浓度为2.8×10-4mol/L,四氯金酸与金种子的摩尔比约为1.4∶1,柠檬酸钠与四氯金酸的摩尔比为20∶1。用盐酸(0.1mol/L)将反应体系pH值调至5.0,在20℃条件下反应4h,产物离心纯化后重新分散在摩尔浓度为1.5×10-3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中,即可得到哑铃状金纳米粒子。
第三部分:实施例13~15为制备棒状金纳米粒子的实施例。
实施例13
向粒度为25nm金种子溶液中分别加入柠檬酸钠和四氯金酸,在反应体系中四氯金酸摩尔浓度为2.8×10-4mol/L,四氯金酸与金种子的摩尔比约为1.4∶1,柠檬酸钠与四氯金酸的摩尔比为6∶1。用氢氧化钠(0.1mol/L)将反应体系pH值调至5.5,在30℃条件下反应6h,产物离心纯化后重新分散在摩尔浓度为1.5×10-3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中,即可得到长径比为2∶1的棒状金纳米粒子。
实施例14
向粒度为25nm金种子溶液中分别加入柠檬酸钠和四氯金酸,在反应体系中四氯金酸摩尔浓度为5.0×10-5mol/L,四氯金酸与金种子的摩尔比约为0.5∶1,柠檬酸钠与四氯金酸的摩尔比为6∶1。用氢氧化钠(0.1mol/L)将反应体系pH值调至5.0,在30℃条件下反应10h,产物离心纯化后重新分散在摩尔浓度为1.5×10-3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中,即可得到长径比为1.3∶1的棒状金纳米粒子。
实施例15
向粒度为25nm金种子溶液中分别加入柠檬酸钠和四氯金酸,在反应体系中四氯金酸摩尔浓度为5.0×10-4mol/L,四氯金酸与金种子的摩尔比约为6∶1,柠檬酸钠与四氯金酸的摩尔比为6∶1。用氢氧化钠(0.1mol/L)将反应体系pH值调至5.5,在90℃条件下反应1h,产物离心纯化后重新分散在摩尔浓度为1.5×10-3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中,即可得到长径比为4∶1的棒状金纳米粒子。

Claims (6)

1.一种葫芦状、哑铃状或棒状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以球形金纳米粒子作为金种子,四氯金酸和柠檬酸钠的混合溶液作为生长溶液,在反应体系中四氯金酸摩尔浓度为5.0×10-5~1.0×10-3mol/L,四氯金酸与金种子的摩尔比为0.5∶1~6.0∶1,柠檬酸钠与四氯金酸的摩尔比为20∶1~3∶1;在金种子溶液中加入柠檬酸钠和四氯金酸,用氢氧化钠或盐酸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为4~9,反应体系的温度为10~90℃,反应时间1~24小时;产物离心纯化后重新分散在柠檬酸钠溶液中,得到金纳米粒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葫芦状、哑铃状或棒状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料顺序为:向金种子中加入柠檬酸钠,再加入四氯金酸。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葫芦状、哑铃状或棒状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体系中四氯金酸摩尔浓度为2.8×10-4~1.0×10-3mol/L,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范围为5.0~9.0,反应时间6~24小时,产物离心纯化后重新分散在柠檬酸钠溶液中,得到葫芦状金纳米粒子。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葫芦状、哑铃状或棒状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种子,其粒度为15~40nm。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葫芦状、哑铃状或棒状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体系中四氯金酸摩尔浓度为5.0×10-5~5.0×10-4mol/L,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范围为4.0~7.5,反应时间1~10小时,产物离心纯化后重新分散在柠檬酸钠溶液中,得到哑铃状或棒状金纳米粒子。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葫芦状、哑铃状或棒状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种子,其粒度为15~40nm。
CN2009100673922A 2009-08-12 2009-08-12 葫芦状、哑铃状或棒状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84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673922A CN101618461B (zh) 2009-08-12 2009-08-12 葫芦状、哑铃状或棒状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673922A CN101618461B (zh) 2009-08-12 2009-08-12 葫芦状、哑铃状或棒状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8461A CN101618461A (zh) 2010-01-06
CN101618461B true CN101618461B (zh) 2011-02-16

Family

ID=41511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6739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8461B (zh) 2009-08-12 2009-08-12 葫芦状、哑铃状或棒状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184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4491B (zh) * 2010-06-24 2013-01-16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一种“蝌蚪”状金属铜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71356B (zh) * 2010-08-23 2014-12-24 清华大学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4722773B (zh) * 2015-02-12 2016-08-17 苏州大学 刺形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用该方法制备的刺形金纳米粒子
CN107849726B (zh) * 2015-06-08 2021-07-13 芝加哥大学 单分散贵金属纳米晶体的双锥体模板化合成
CN106984825B (zh) * 2016-01-20 2018-07-20 中国药科大学 基于银还原和咖啡酸氧化聚合制备哑铃型双面纳米粒子
CN106001606A (zh) * 2016-06-30 2016-10-12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柠檬酸钠还原法调节金纳米粒子颗粒尺寸的制备方法
CN109396457B (zh) * 2018-12-05 2022-02-15 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 一种形状及尺寸可控的纳米金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193608B (zh) * 2019-06-06 2022-03-11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微刻蚀的从金纳米哑铃到金纳米颗粒的调控方法
CN113579245A (zh) * 2021-07-19 2021-11-02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一种一步法调控纳米金组装体形貌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8461A (zh) 2010-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8461B (zh) 葫芦状、哑铃状或棒状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4538145B (zh) 一种多尺度、均一、单分散磁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4258B (zh) 一种在水溶液里制备金属银纳米结构的方法
CN103738969B (zh) 介孔二氧化硅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39210B (zh) 一种钼酸钴微晶的制备方法
CN102030374B (zh) 一种微波水热法制备铁酸铋粉体的方法
CN105328206A (zh) 一种油相化学还原制备铜纳米线的方法
CN102701288B (zh)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FeO3单分散微米空心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8283B (zh) 一种尺寸、形貌和组成可调的铁氧化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4775185B (zh) 一种四氧化三钴珠链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18708B (zh) 以介孔二氧化硅为模板合成高比表面积纳米铁酸镧的方法
CN102329613A (zh) 一种空心结构的硼酸钇掺铕的球形荧光粉的水热制备方法
CN107651713B (zh) 一种由纳米片组装的空心钼酸镍纳米花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59622B (zh) 一种不同长径比的铜纳米线的合成方法
CN103537237A (zh) 一种Fe3O4@C@PAM核壳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641736A (zh) 一种海胆状氧化铜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3770372B (zh) 一种金纳米颗粒聚集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447549A (zh) 钴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CN102936050A (zh) 一种四氧化三铁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CN110921708A (zh) 一种MoO3自组装六棱柱结构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830092B (zh) 一种具有一维纳米纤维结构的钼酸铁/钨酸铁的制备方法及产品和应用
CN101049977A (zh) 纳米Fe3O4的制备方法
CN104971703A (zh) 一种聚吡咯包覆磁性还原石墨烯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133144A (zh) 一种单分散超小粒径二氧化铈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CN108971509A (zh) 一种可控粒径的铁镍合金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16

Termination date: 2013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