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4898B - 整合触控式面板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整合触控式面板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4898B
CN101614898B CN2009101590429A CN200910159042A CN101614898B CN 101614898 B CN101614898 B CN 101614898B CN 2009101590429 A CN2009101590429 A CN 2009101590429A CN 200910159042 A CN200910159042 A CN 200910159042A CN 101614898 B CN101614898 B CN 1016148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hift register
order
sensing unit
arbitr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590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14898A (zh
Inventor
张峻荣
曾贵圣
石明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toelectronic Sc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14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48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148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48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e.g. a single continuous surface or two parallel surfaces put in conta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7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sets of wires, e.g. crossed wi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整合触控式面板,其具有多个显示像素,配置于二维阵列中,其中二维阵列的行列连接到多个栅线与数据线。每一栅线接收栅线信号,用以控制二维阵列的列上的像素,而每一数据线则提供显示数据给二维阵列的行上的像素。触控式面板连接具有多个串接移位寄存器的感应模块。触控式面板则具有多个感应单元,分别配置于感应列与感应行之中。每一感应列自栅线中接收栅线信号,而每一感应行则连接感应信号线,用以提供触碰信号给感应模块中的移位寄存器,因此连接于两相邻感应信号线的移位寄存器之间,被至少另一移位寄存器所间隔。

Description

整合触控式面板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式屏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整合于显示面板的触控式屏幕。
背景技术
触控式屏幕一般由多个感应元件所组成,其中感应元件配置于屏幕表面的阵列中或是基材上,用以提供位置信息给处理器。触控式屏幕可整合于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功能或一些触碰位置上的感应元件的相关信息。此外,显示面板可为液晶显示面板、发光二极管(例如:有机电激发光显示(OLED))面板以及其他等适用面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整合于显示面板的一种触控式面板,而此种显示面板具有多个显示像素,分别配置于二维阵列的行列之中。此外,显示面板具有多个栅线与数据线。每一栅线接收栅线信号,用以控制二维阵列的列上的像素,而每一数据线则提供显示数据给二维阵列的行上的像素。并且,触控式面板连接至少一个具有多个串接移位寄存器的感应模块。另外,触控式面板具有多个感应单元,并且配置于感应列与感应行之中。每一感应列从栅线接收栅线信号,而每一感应行则连接感应信号线,用以提供触碰信号给感应模块中的移位寄存器,因此连接于两相邻感应信号线的移位寄存器之间,被至少另一移位寄存器所间隔。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即为一种触控式面板,包含:
多个像素;
多个第一信号线,用以控制配置于像素阵列上的显示像素;
多个感应模块配置于一感应阵列之中,其中感应单元与多个第二信号线以及感应模式具有关联性。感应模块包含多个串接移位寄存器,每一感应单元则用以通过上述第二信号线,传送与上述第一信号线相关的感应信号给上述移位寄存器,其中每一第二信号线连接上述的移位寄存器,使得连接于两相邻第二信号线的移位寄存器之间,被至少另一移位寄存器所间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仅有一感应模块连接至第二信号线,用以感应触碰事件以及确定触碰事件于触控式面板上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两感应模块连接至两相异的第二信号线,用以感应触碰事件以及确定触碰事件于触控式面板上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不同实施方式,显示像素配置于像素阵列的行列之中,其中第一信号线包含多个栅线,而每一像素列则由栅线上的栅线信号所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不同实施方式,感应单元配置于具有多个感应列与感应行的感应阵列之中。每一感应列中的感应单元则用以接收栅线上的栅线信号,而感应行的感应单元连接至第二信号线。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为一种触碰感应的方法。此方法包含:
连接多个移位寄存器,而移位寄存器则彼此相互串接以接收时序信号;以及
通过多个信号线,使多个感应单元耦接至移相寄存器,其中每一感应单元连接移位寄存器,因此,连接于两相邻信号线的移位寄存器之间,被至少另一移位寄存器所间隔,其中每一感应单元用以提供第一信号,而第一信号通过信号线显示触碰事件,并且其中每一移位寄存器包含闩柄单元,用以操作于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中。所以,只有当闩柄单元操作于第一状态时,移位寄存器则用以输出,对应于时序信号的第二信号到下一串接的移位寄存器,并且其中只有当上述所对应的移位寄存器,从第一信号线中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号与从所串接的前一移位寄存器中接收第二信号时,闩柄单元才操作于第二状态。
施加一连串时序信号到每一移位寄存器,其中每一移位寄存器则包含一输出端,用以输出第二信号;
从最后串接的移位寄存器中的输出端中,撷取对应于上述时序信号的输出信号;以及
根据输出信号检测触碰事件;
当感应单元用以从多个控制线中接收控制信号,并且感应单元配置形成一个具有多行与多列的阵列。阵列中的感应单元的每一列,分别用以接收在不同控制线上的控制信号,并且其中所提供用于显示触碰事件的第一信号,仅对应于一控制信号,而此方法更包含:
连续提供控制信号给每一控制线,用以连续检测于感应单元上的每一列相关联的触碰事件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则为一种触控式感应方法。此方法包含配置多个显示像素与多个第一信号线在面板上,其中第一信号线用以传送控制信号,进而控制显示像素;提供多个感应单元于面板上,而感应单元用以接收于第一信号线上的控制信号;以及配置多个第二信号线在面板上,其中第二信号线电性连接于感应模块,而感应模块则包含多个相互串接的移位寄存器,其中每一感应单元用以通过第二信号线,提供感应信号给感应模块,并且其中每一第二信号线连接一移位寄存器,使得连接于两相邻信号线的移位寄存器之间,被至少另一移位寄存器所间隔。
此外,当上述每一该感应单元的相关触碰事件产生一控制信号时,就会对应提供该感应信号。显示像素配置于多个像素列中,而像素列上的显示像素则用以接收第一信号线上的控制信号,并且其中感应信号由感应单元上的触碰事件以及与感应单元相关联的第一信号线上的控制信号,所引起产生。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不同实施方式,显示像素配置形成一具有多个像素列与像素行像素阵列,而且第一信号线包含多个栅线用以提供栅线信号,其中触碰信号则是提供以对应于,与感应单元相关联的栅线上的栅线信号。
为了使本发明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请搭配参照下列图2至图10。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绘示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触控式面板,其具有一邻接触控式屏幕的感应信号处理模块;
图2绘示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触控式面板;
图3绘示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触控式面板;
图4绘示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与触控式屏幕相关联的移位寄存器的配置方式;
图5绘示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与触控式屏幕相关联的移位寄存器的配置方式;
图6a~6d绘示为依照本发明的各种触控式感应器;
图7绘示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介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两基材间的触控式感应器;
图8a绘示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串移位寄存器的配置示范;
图8b绘示为一显示每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信号与时序信号的关系的时序图;
图9a~9c绘示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操作触控式屏幕的一实施例;
图10绘示为依照本发明各种不同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触控式面板系统的移位寄存器的一实施例。
其中,附图标记
100:触控式面板            30’:感应信号处理模块
110:显示像素              151~159:移位寄存器
130:感应单元              161:移位寄存器
10:数据驱动器             163:移位寄存器
20:栅极驱动器             165:移位寄存器
30:感应信号处理模块       170:感应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触控式屏幕一般由多个感应元件所组成,用以提供位置信息给处理器,其中感应元件配置于屏幕表面的阵列中或是基材上。如图1所示,整合触控式面板1包含触控式面板100,其中触控式面板100具有多个显示像素110,配置于二维阵列中并沿着其X与Y方向排列。栅极驱动器20用以控制显示像素110。数据驱动器10用以提供数据给显示像素110。感应信号处理模块30则用以自触控式面板接收感应信号(触碰信号)。如图2与图3所示,多个栅极线G_1,G_2,...用以接收栅极驱动器中的栅线信号,进而开启或关闭显示像素110(参照图1)。多个数据线D_1,D_2,...用以接收数据驱动器中的数据信号,并且传送数据信号给显示像素110(参照图1)。根据任一沿着X方向的栅线G_1,G_2,...上的栅线信号,决定显示像素110的启闭状态,并且视作为列像素。同理可知,接收自任一沿着Y方向的数据线D_1,D_2,...上的数据信号的显示像素110,皆可视作为行像素。触控式面板100更包含多个感应单元130,允许使用者选择功能或通过触碰一或多个感应单元130以提供输入信号。例如:提供给显示像素110的信号可以用于指示感应单元130的位置与所触碰位置相关的功能。由于感应单元连接一些栅线,因此,当任一感应单元产生触碰感应时,栅线信号可用于提供感应信号给移位寄存器。
如图2所示,感应单元130配置于二维阵列之中,其中配置在同一行方向的感应单元可共用相同信号线,而配置在同一列方向的感应单元则可从相同栅线接收栅信号。如图所示,一列感应单元130连接至栅线G_1,而另一列感应单元130连接至栅线G_N+1。此外,一行感应单元130连接至信号线S_1,而另一行感应单元130连接至信号线S_2。信号线连接至多个串接的移位寄存器。当连接信号线S_1上的任一感应单元130发生触碰时,感应信号则将从信号线S_1传送到移位寄存器SR_1。当连接信号线S_2的任一感应单元130发生触碰时,感应信号将从感应线S_2传送到移位寄存器SR_3,以此类推。此外,连接于两相邻信号线的移位寄存器之间,则被另一移位寄存器所隔开,如图2与图3所示。唯有奇数移位寄存器S_2x-1用以从信号线S_x接收信号,其中x为一正整数。如图4所示,移位寄存器151,152,153,154,155,156,...依序相互串接,而最后串接的移位寄存器则连接至感应信号处理模块30中的感应芯片170。而连接至两两相邻信号线(S_1,S_2,S_3,...,S_m)的移位寄存器(151,153,155,...)之间,则被另一移位寄存器(152,154,156,...)所间隔。
图3与图5绘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移位寄存器的配置。如图3与图5所示,两独立感应信号处理模块30与30’,用以处理由触控式面板100所产生的感应信号。在此配置中,感应信号由奇数信号线S_1,S_3,...传送至感应信号处理模块30,以进行信号处理。然而,移位寄存器153,154,157,...配置于感应信号处理模块30’之中。举例而言,于感应信号处理模块30中,任两相邻的感应信号接收移位寄存器151,155,...之间,被另一移位寄存器152,156,...所间隔。同理推之,于感应信号处理模块30’中,任两相邻的感应信号接收移位寄存器153,157,...间被另一移位寄存器154,158,...所间隔。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感应单元130可以为众多不同形式。举例而言,栅线G_1,G_2,...可形成于基材上,而信号线S_1,S_2,S_3,...则可形成于另一基材上以及具一间隙的两基材上。当中,任一信号线可通过闭合感应单元上的两基材间的间隙,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栅线。图6a中的感应单元130即可等效为机械式的开关SW,如图6b所示。当由于触碰事件使得开关SW闭合时,开关SW则使得栅线G_1上的栅线信号,通过信号线S_1传输到移位寄存器SR_1,以作为感应信号或触碰信号(请参照图3)。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栅线与信号线可经适当设计使其具有电容,如图6d所示。当感应单元被触碰时,其电容值将随之改变,如此将可确切感应出感应单元上所发生的触碰。而当栅线与信号线皆形成于单一基材时,例如:感应单元130可为电阻衰减器,如图6c所示。电阻衰减器可具有一预定电阻值范围,而经触碰将可造成其电阻值的衰减,进而达到感应其目的。
图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绘示一较佳的触控式感应器,其中触控式感应器位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两基材之间。感应单元130作为触碰开关,用以提供介于两个氧化锡(Indium tin oxide;ITO)膜片的电性触碰作用。如图7所示,液晶显示面板具有上基材、下基材以及液晶材质,其中液晶材质介于上基材与下基材之间。于上基材中,介质层(感应器PS或感光型柱状间隙物(photo-spacer))与导电膜片ITO3皆形成于BM层(黑材质,一般用于彩色滤光片),以作为一部分的感应电桥,例如:感光型柱状间隙物可由光阻材料所组成。于下基材中,栅线M1提供以选择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像素列。部分栅线则由介质层所覆盖,例如:氮化物,而部分导电膜片ITO2亦与栅线M1相接。氮化层则用以将栅线电性分隔于移位寄存器信号线。图中所示的导电线M2即为其中的一信号线。导电膜片ITO1位于信号线M2上方,提供作为触碰接触点。在触碰事件中,上基材由于受到挤压,使得导电膜片ITO1电性触碰导电膜片ITO2与导电膜片ITO3。
于此剖面图中,信号线M2与导电膜片ITO1由PV层所隔离开来,而PV层即为介质层。值得注意的是,信号线M2与导电膜片ITO1电性连接至液晶显示面板的周围区域。然而,当触控式感应器未触发时,导电膜片ITO1与导电膜片ITO2彼此电性分离,而信号线M2与栅线M1也彼此电性分离。当感应区域由于触碰事件而受到挤压时,导电膜片ITO3将使导电膜片ITO1与导电膜片ITO2相互电性连接,而信号线M2则可读取出栅线M1上的信号,例如,栅线与信号线可分别为图6b所示的G_1与S_1。
图8a绘示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绘示另一较佳的串接移位寄存器。举例而言,如图8a所示,每一移位寄存器具有第一切换元件(TFT1)连接至第二切换元件(TFT2),并且可分别为TFT或薄膜晶体管。通过前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信号,移位寄存器N-1,N,N+1,...中的切换元件作为闩柄,用以闭锁触碰信号Vst(当触碰事件产生时,提供一致能状态信号)。移位寄存器N-1,N,N+1,...中的切换元件的输出,则提供赋能信号给第二切换元件。第二切换元件用以接收Vck或Vxck其中之一的信号脉冲,而Vck或Vxck的信号脉冲则于相位上彼此相互补。当第一切换元件启动第二切换元件时,每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出即为Vck或Vxck其中的一信号脉冲。第一切换元件通过触碰信号Vst或前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信号,使得具有传导性。当第一切换元件处于传导状态时,第二切换元件则变为具有传导性。举例而言,当移位寄存器N-1接收一触碰信号Vst,移位寄存器N-1的输出端则产生输出脉冲给移位寄存器N,并与时序脉冲Vxck同步。下一时序脉冲Vck,移位寄存器N产生输出脉冲给移位寄存器N+1,以此类推,直至一X方向循环的最末项移位寄存器。
在X方向循环中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信号,则为如图8b所示的连续脉冲,假若触碰信号仅为移位寄存器N-1所接收,并且移位寄存器N-1的输出启动邻接移位寄存器N。X方向循环中的最末项移位寄存器,所接收的信号即如下所示:
....0   0  1    0....
....N+1 N  N-1  N-2....
图9a至图9c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绘示的触控式屏幕。如图所示,触控式屏幕具有10列×8行的触碰感应元件,而且显示屏幕具有100列像素。假若,于一触碰事件中,标号为(A)、(B)与(C)的感应器同时发生触碰时,如图9b所示,移位寄存器所读取的信息如下:
于一帧扫描时间内:
于扫描栅线信号G_1至栅线信号G_10所得的第一输出数据为=>(00000101)
于扫描栅线信号G_11至栅线信号G_20所得的第二输出数据为=>(00000001)
于扫描栅线信号G_21至栅线信号G_30所得的第三输出数据为=>(00000000)
于扫描栅线信号G_91至栅线信号G_100所得的第十输出数据为=>(00000000)
其中上述逻辑“1”显示为移位寄存器上的一致能状态。扫描脉冲G_1,G_2,...,G_12皆显示于图9c。
根据第一输出数据(00000101),将可检测出触控式感应器的行位置。根据第一输出数据(00000101)与第二输出数据(00000001),则可检测出触控式感应器的列位置。根据行位置与列位置,将可检测出触控式感应器位置为(x,y)=(1,1),(3,1)以及(1,2)。
如图9a至图9c所示,触控式感应器上的列总数为n=10,而触控式感应器上的行总数则为m=8。由于显示器具有100列像素,因此触控式感应器上的每一列则覆盖10列像素。另外,因为列总数n大于行总数m,输出数据将可以如下方式撷取:
由于栅线信号连续经栅线G_1至栅线G_n扫描,因此触碰事件所产生的信号也连续地寄存于SR_1与SR_m。自SR_1与SR_m所读取的输出数据中,将可检测出触碰事件上的行位置。
通过列位置与行位置,则可检测出触碰位置。
此外,可以明了的是,信号线S_1,S_2,...上的数据是以平行方式提供至其对应的移位寄存器SR_1,SR_3,...(参考图2与图3),其中移位寄存器上的数据则以串联方式提供至感应芯片。
从图8a到图9b绘示的触控式感应方法,将可归纳为下例步骤:
串接多个移位寄存器,其中每一移位寄存器用以接收时序信号;以及
通过多个信号线,耦接多个感应单元至移位寄存器,其中每一信号线连接至一个移位寄存器,而使得连接于两相邻信号线的移位寄存器之间,被至少另一移位寄存器所间隔,其中每一感应单元则通过其中一信号线,用以提供指示触碰事件的第一信号,并且其中每一移位寄存器包含一闩柄单元,用以操作于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因此唯有当其闩柄单元操作于第一状态时,移位寄存器才用以输出对应于时序信号的第二信号到下一串接的移位寄存器。并且其中唯有当移位寄存器,从第一信号线中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号与从所串接的前一移位寄存器中接收第二信号时,闩柄单元才操作于第二状态。
施加一串时序信号至每一移位寄存器,其中每一移位寄存器包含输出端,用以输出第二信号;
从最后串接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中,撷取对应于上述时序信号的输出信号;以及
根据输出信号检测触碰事件。
当多个感应单元配置形成一阵列在面板上,并定义出多个坐标;以及相互串接的移位寄存器中的闩柄单元的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提供触碰数据以显示触碰事件的坐标,并且其中相互串接的移位寄存器具有一串接端,而此触碰感应的方法更包含:
提供多个时序信号给每一移位寄存器,用以移动触碰数据至串接端;
从串接端撷取触碰数据,用以检测触碰事件的坐标。
当感应单元用以从多个控制线中接收控制信号,并且感应单元配置形成一个具有多行与多列的阵列时,阵列的感应单元中的每一列,分别用以接收于不同控制线上的控制信号,并且其中所提供的显示触碰事件的第一信号,仅对应于一控制信号,而此触碰感应方法更包含:
连续提供控制信号给每一控制线,用以连续检测与感应单元的每一列相关联的触碰事件。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感应单元配置于显示面板上并且包含多个显示像素,其中显示像素包含多个像素列,并且由其中的一控制线上的控制信号控制,在像素列上的显示像素。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方式,所绘示用于触控式面板系统的位移寄存器的实施例。如图所示,位移寄存器连接至下拉模块。举例而言,当相邻阶中的移位寄存器提供其输出脉冲(N+1Output),当前阶的移位寄存器上的第二开关元件(TFT2)的栅极端与源极端,则由TFT3与TFT4下拉至一负电压值。此外,任何在TFT1与TFT2的输出端的残余电压电位皆将可移除,以避免移位寄存器N产生错误输出信号。
由图7可知,电性导电膜片ITO、ITO2以及信号线M2皆形成于同一基材的栅线M1周围附近。每一信号线连接至一移位寄存器(参照图2与图3),而且移位寄存器所产生的信号则连续提供至一或二个感应芯片170(参照图4与图5)。移位寄存器与感应芯片,皆可形成于邻接液晶显示面板的同一非晶硅电路上(参照图1)。因此,将可降低其工艺成本。
另外需要注意到的是,图8a仅是用于显示像素列上的触碰信号如何通过一串内部连接的移位寄存器,产生感应作用。如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仅只移位寄存器SR_1、SR_3、SR_5...是用以接收触碰信号。这代表着,SR_2、SR_4...中的TFT1的栅极端用以接收前一阶的输出脉冲。同理可知,图3与图5中所绘示的实施方式中的每一串接移位寄存器,则通过每间隔一移位寄存器的方式配置以接收触碰信号。如图3与图5所示,仅有模块30中的移位寄存器151、155、159(未显示)与163(未显示)用以接收触碰信号。并且,仅有模块30’中的移位寄存器153、157、161(未显示)与165(未显示)用以接收触碰信号。如此,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在感应模块或感应信号处理模块的串接移位寄存器中,每两个移位寄存器之间至少配置一虚设移位寄存器,用以接收触碰信号。当虚设移位寄存器接收自上一级所产生的输出信号,而对应提供输出信号至下一级时,则虚设移位寄存器并非用以用接收触碰信号。换句话说,触控式面板具有多个信号线用以传送触碰信号给移位寄存器,而移位寄存器则连接到至少中间存在另一移位暂存线的两相邻信号线。
总而言之,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触控式面板包含
多个像数(110);
多个第一信号线(G_m)用以控制显示像素,而像素则配置形成为一阵列;以及
多个感应单元(130)配置形成一感应阵列,其中感应单元与多个第二信号线(S_x)以及一感应模块(30)相关联,感应模块包含多个相互串接的移位寄存器(SR_1,SR_2,SR_3,...)。因此,每一感应单元(130)用以通过上述其中的一第二信号线(S_x),传送与上述第一信号线(G_m)相关联的感应信号,到感应信号线(模块30)。当中,每一第二信号线连接至上述其中的一移位寄存器,使得两连接于相邻第二信号线(S_x,S_x+1)的移位寄存器之间,由上述至少另一移位寄存器(SR_K+1)所间隔。
另外需要注意到的是,于图4所示的触控式面板中,一串接移位寄存器配置于触控式面板的一面,用以感应触碰事件。如图5所示的触控式面板,一串接移位寄存器配置于触控式面板的每一面,用以感应触碰事件。另外,配置一个以上串接移位寄存器于触控式面板的每一面,是有可能的。移位寄存器与感应芯片分别采用不同的配置方式,这也是有可能的。
除此之外,图7中所绘示的显示面板为一具有一基材与第二基材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二基材由一间隙与第一基材相互隔开。如图所示,第一信号线与第二信号线提供至第一基材,而第一信号线则电性隔离于第二信号线。而且,每一感应单元包含一电性导电段,用以提供于第一基材上,因此电性导电段则使得第一信号线,分别电性连接于第二信号线,进而提供感应信号以对应于上述第一信号线在触碰事件中所产生的控制信号。
尚需要注意到的是,触控式面板可为一专属触控式装置或是整合于一显示面板。此外,本发明同样可以提供运用于另一种型态的显示面板上,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与高分子发光二极管等。每一感应单元可为如图7所示的触碰开关,或图6c所示的电阻感应器、或是如图6d所示的电容感应器。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多个第一信号线,用以传送多个控制信号;
一感应模块,包含多个相互串接的移位寄存器;
多个第二信号线,电性耦接于该感应模块;以及
多个感应单元,用以接收从所述第一信号线所传送的控制信号,其中每一该感应单元用以通过任一该第二信号线,提供一感应信号给该感应模块,并且其中每一该第二信号线连接至任一该移位寄存器,使得连接于两相邻第二信号线的移位寄存器之间,被至少另一移位寄存器所间隔;
其中,相互串接的移位寄存器中每一该移位寄存器用于接收一时序信号,且每一该移位寄存器包含一闩柄单元,操作于一第一状态与一第二状态,唯有当该闩柄单元操作于该第一状态时,一移位寄存器才用以输出一第二信号到下一串接的移位寄存器中,以对应于该时序信号,并且唯有当该对应的移位寄存器,从该第一信号线中接收至少一第一信号与从所串接的前一移位寄存器中接收该第二信号时,该闩柄单元才操作于该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多个显示像素,由所述第一信号线上的控制信号所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当每一该感应单元的相关触碰事件产生一控制信号时,就会对应提供该感应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显示像素配置于多个像素列,并且一像素列上的显示像素用以接收任一该第一信号线上的控制信号,其中所述感应信号,是由所述感应单元上的触碰事件以及与所述感应单元相关的第一信号线的控制信号,所引起产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单元包含一列感应器,用以接收任一该第一信号线的控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单元包含一行感应器,每一该感应器用以接收于任一相异第一信号线上的控制信号,并且该行感应器用以传送所述触碰信号,其中所述触碰信号是由任一该第二信号线上的 触碰事件,所造成产生。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面板包含一显示区域与多个显示像素配置于该显示区域,并且其中所述显示单元亦配置于该显示区域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另一感应模块包含多个相互串接的另一移位寄存器;
多个另一第二信号线,电性连接于该另一感应模块;以及
多个另一感应单元,用以接收从所述第一信号线所传送的控制信号,其中每一该另一感应单元,用以通过任一该另一第二信号线,提供一感应信号给该另一感应模块,并且其中每一该另一第二信号线连接至任一该另一移位寄存器,使得连接于另两相邻第二信号线的移位寄存器之间,被至少另一移位寄存器所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第一基材;以及
一第二基材,与该第一基材相互隔开,因而定义一间隙位于两者之间,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提供至该第一基材,而第一信号线电性隔离于该第二信号线,并且其中每一该感应单元包含一电性导电段,提供至该第一基材,因此该电性导电段则使得任一该第一信号线,电性连接于任一该第二信号线,进而提供该感应信号以对应一触碰事件中的该第一信号线上的控制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显示像素包含液晶显示像素。
11.一种触碰感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相互串接多个移位寄存器,其中每一该移位寄存器用以接收一时序信号;以及
通过多个信号线,耦接多个感应单元至所述移相寄存器,其中每一该感应单元连接至任一该移位寄存器,使得连接于两相邻信号线的移位寄存器之间,由至少另一移位寄存器所间隔,其中每一该感应单元,用以提供一第一信号,而该第一信号系通过其中的一信号线显示该触碰事件,并且其中每一该移位寄 存器包含一闩柄单元,操作于一第一状态与一第二状态,因此唯有当该闩柄单元操作于该第二状态时,一移位寄存器才用以输出一第二信号到下一串接的移位寄存器中,以对应于该时序信号,并且唯有当该对应的移位寄存器,从该第一信号线中接收至少一第一信号与从所串接的前一移位寄存器中接收该第二信号时,该闩柄单元才操作于该第二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移位寄存器包含一输出端,用以输出该第二信号,其中该方法更包含:
施加一连串的时序信号到每一该移位寄存器上;
从最后串接的移位寄存器中的一输出端中,撷取对应于该时序信号的一输出信号;以及
根据该输出信号检测该触碰事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感应单元配置形成一阵列于一面板上,借以定义出多个坐标;以及在一相互串接移位寄存器中的闩柄单元的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则用以提供触碰数据,进而显示触碰事件的坐标,并且其中该相互串接的移位寄存器具有一串接端,而该方法更包含:
提供多个时序信号给每一该移位寄存器,以移动所述触碰数据至该串接端;
自该串接端撷取所述触碰数据,用以检测该触碰事件的坐标。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单元用以从多个控制线中接收多个控制信号,并且所述感应单元配置形成一阵列,而该阵列包含多个行与多个列,该阵列的感应单元中的每一列,则分别用以接收于不同控制线上的控制信号,并且其中所提供的显示触碰事件的第一信号,仅对应于一控制信号,该方法更包含:
连续提供所述控制信号给每一该控制线,用以连续检测与所述感应单元的每一该列相关的触碰事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单元配置于一显示面板,而该显示面板包含多个显示像素,其中所述显示像素包含多个像素列,并且在所述像素列上的显示像素则被任一该控制线上的控制信号所控制。
16.一种用于触碰感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配置多个显示像素与多个第一信号线于一面板上,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线,用以传送多个控制信号,进而控制所述像素;
提供多个感应单元于该面板上,所述感应单元用以接收从第一信号线上的控制信号;以及
配置多个第二信号线于该面板上,其中所述第二信号线电性连接至一感应模块,而该感应模块包含多个相互串接的移位寄存器,其中每一该感应单元,用以通过任一该第二信号线,提供一感应信号给该感应模块,并且其中每一该第二信号线连接至任一该移位寄存器,使得连接于两相邻第二信号线的移位寄存器之间,被至少另一移位寄存器所间隔;
其中,相互串接的移位寄存器中每一该移位寄存器用于接收一时序信号,且每一该移位寄存器包含一闩柄单元,操作于一第一状态与一第二状态,唯有当该闩柄单元操作于该第一状态时,一移位寄存器才用以输出一第二信号到下一串接的移位寄存器中,以对应于该时序信号,并且唯有当该对应的移位寄存器,从该第一信号线中接收至少一第一信号与从所串接的前一移位寄存器中接收该第二信号时,该闩柄单元才操作于该第二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每一该感应单元的相关触碰事件产生一控制信号时,就会对应提供该感应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显示像素配置于多个像素列中,而一像素列上的显示像素则用以接收任一该第一信号线上的控制信号,并且其中所述感应信号,则由一感应单元上的触碰事件以及与该感应单元相关联的第一信号线上的控制信号,所造成产生。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配置多个电性连接所述感应模块的第二信号线于该面板;以及
提供多个感应单元于该面板上,用以接收从该第一信号线上的控制信号,其中每一该感应单元,用以通过任一该第二信号线,提供一感应信号给该感应模块,并且其中每一该第二信号线连接至任一该移位寄存器,使得连接于另两相邻第二信号线的移位寄存器之间,被至少另一移位寄存器所间隔。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面板包含:
一第一基材;以及 
一第二基材,与该第一基材相互隔开,因而定义一间隙位于两者之间,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提供至该第一基材,而第一信号线电性隔离于该第二信号线,并且其中每一该感应单元包含一电性导电段,提供至该第一基材,因此该电性导电段则使得任一该第一信号线,电性连接于任一该第二信号线,进而提供该感应信号以对应一触碰事件中的该第一信号线上的控制信号。 
CN2009101590429A 2009-03-19 2009-08-04 整合触控式面板及其方法 Active CN1016148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383,093 2009-03-19
US12/383,093 US8363018B2 (en) 2009-03-19 2009-03-19 Integrated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4898A CN101614898A (zh) 2009-12-30
CN101614898B true CN101614898B (zh) 2011-06-08

Family

ID=41494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590429A Active CN101614898B (zh) 2009-03-19 2009-08-04 整合触控式面板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63018B2 (zh)
EP (1) EP2230585B1 (zh)
JP (1) JP5306954B2 (zh)
CN (1) CN101614898B (zh)
TW (1) TWI4807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94069B (zh) * 2009-09-08 2013-04-2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面板之觸控感測結構及其觸碰感測方法
KR101623008B1 (ko) * 2009-10-23 2016-05-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CN102116951B (zh) * 2009-12-31 2013-05-1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集成式触摸显示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KR101682220B1 (ko) * 2010-01-11 2016-12-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표시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스크린 표시장치
US8576187B2 (en) * 2010-11-08 2013-11-05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Touch sensing device having a plurality of gate drivers on array adjacent to each of a plurality of touch modules
TWI420369B (zh) * 2011-05-12 2013-12-21 Wistron Corp 影像式觸控裝置及影像式觸控系統
TWI450151B (zh) * 2012-01-06 2014-08-21 Wintek China Technology Ltd 觸控顯示面板
KR101924624B1 (ko) 2012-05-21 2019-02-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1953250B1 (ko) * 2012-07-12 2019-02-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3885223B (zh) * 2012-12-21 2017-04-1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
KR101691492B1 (ko) * 2012-12-28 2016-12-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쉬프트 레지스터, 이의 구동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402000B2 (en) * 2013-03-04 2019-09-03 Apple Inc. Display with integrated pressure sensing utilizing capacitive coupling to circuit elements
US9798397B2 (en) * 2013-04-25 2017-10-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ouch panel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4103253B (zh) * 2014-07-04 2016-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电极扫描电路、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TWI538197B (zh) * 2014-10-06 2016-06-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CN104298404B (zh) * 2014-10-28 2017-05-3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10146346B2 (en) * 2015-01-27 2018-12-04 Innolux Corporation Touch display device with capacitor having large capacitance
TWI590117B (zh) * 2015-01-27 2017-07-0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CN105718105B (zh) * 2015-12-25 2018-12-11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
KR102354076B1 (ko) * 2017-09-07 2022-01-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게이트 구동 회로 및 게이트 구동 회로의 구동 방법
TWI843928B (zh) * 2019-12-30 2024-06-01 薩摩亞商明世知識產權集團有限公司 觸控偵測電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06676A (ja) * 1987-10-20 1989-04-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固体イメージセンサ
JPH084676B2 (ja) 1987-12-09 1996-01-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コードレスアイロン
JPH01151500U (zh) * 1988-04-01 1989-10-19
US5060245A (en) * 1990-06-29 1991-10-2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ir Force Interline transfer CCD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JP2991354B2 (ja) * 1990-11-07 1999-1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情報処理装置
JPH04214299A (ja) * 1990-12-10 1992-08-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シフトレジスタ
JP2641802B2 (ja) * 1990-12-27 1997-08-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GB9108226D0 (en) * 1991-04-17 1991-06-05 Philips Electronic Associated Optical touch input device
JPH09270677A (ja) * 1995-09-05 1997-10-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フリップフロップ回路及びスキャンパス並びに記憶回路
JPH1186586A (ja) * 1997-09-03 1999-03-30 Furontetsuku:Kk シフトレジスタ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TW462180B (en) * 2000-03-29 2001-11-01 Avision Inc CCD image sensor device and method to sense image quickly
US7012644B1 (en) * 2000-09-06 2006-03-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ultiple output node charge coupled device
JP2002133890A (ja) * 2000-10-24 2002-05-10 Alps Electric Co Ltd シフトレジスタ
JP2002342014A (ja) 2001-05-21 2002-11-29 Nec Microsystems Ltd タッチパネルとそのデータ取得方法
JP4008777B2 (ja) 2002-07-26 2007-11-14 東芝松下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GB2398916A (en) 2003-02-28 2004-09-01 Sharp Kk Display and sensor apparatus
JP4257221B2 (ja) * 2003-03-31 2009-04-22 東芝松下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情報端末装置
TWI281673B (en) * 2005-02-21 2007-05-21 Au Optronics Corp Shift registers, display panels using same, and improving methods for leakage current
JP2006244218A (ja) * 2005-03-04 2006-09-14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センサ内蔵表示装置
TWI331237B (en) 2006-09-04 2010-10-01 Au Op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s and realted display devices
KR101293559B1 (ko) * 2007-04-06 2013-08-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접촉 감지 기능이 있는 표시 장치, 그 구동 장치 및 구동방법
JP4697552B2 (ja) 2008-04-18 2011-06-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30585A3 (en) 2012-05-30
CN101614898A (zh) 2009-12-30
US8363018B2 (en) 2013-01-29
TW201035826A (en) 2010-10-01
JP5306954B2 (ja) 2013-10-02
EP2230585A2 (en) 2010-09-22
TWI480772B (zh) 2015-04-11
JP2010225132A (ja) 2010-10-07
US20100238122A1 (en) 2010-09-23
EP2230585B1 (en) 2014-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4898B (zh) 整合触控式面板及其方法
US10170535B2 (en) Active-matrix touchscreen
CN104007869B (zh) 具有集成式触摸屏的显示装置
US10303291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detection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CN104731426B (zh) 集成有触摸屏面板的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03871378B (zh) 以显示结构提供触控功能的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器
CN105159513B (zh) 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KR102330586B1 (ko) 터치/지문 센싱 장치
US10061455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679365B (zh) 触摸感测系统
CN205068348U (zh) 内嵌式触控面板
EP3043245B1 (en) Touch sensor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3728755A (zh) 具有触控功能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设备
CN104067205B (zh) 部分地与lcd显示器集成的电容式触摸感应器
US20140225844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panel
CN112925448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检测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EP3719621B1 (en) Touch panel, touch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ouch panel
WO2014045602A1 (ja) 表示装置
US20100283771A1 (en) Information detec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information in the display device
CN104317456B (zh) 内嵌式触摸屏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457176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10132719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4808839A (zh) 触敏式显示装置和触敏式输入装置
CN206610273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446535B (zh) 触摸感应元件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8

Address after: 825 Waterscreek Avenue, Unit 250, Allen, Texas 75013, USA

Patentee after: Optoelectronic Scie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China Taiwan

Patentee before: AU OPTRONICS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