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3049B - 电梯顶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顶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3049B
CN101613049B CN2009102030509A CN200910203050A CN101613049B CN 101613049 B CN101613049 B CN 101613049B CN 2009102030509 A CN2009102030509 A CN 2009102030509A CN 200910203050 A CN200910203050 A CN 200910203050A CN 101613049 B CN101613049 B CN 1016130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ghting unit
ceiling structure
ceiling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30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13049A (zh
Inventor
池田恭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13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3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13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30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梯顶棚装置(1),设置于电梯轿厢室(11),具有形成轿厢室(11)的顶棚的顶棚构造物(21)和安装在顶棚构造物(21)上的照明单元(22)。照明单元(22)包括作为光源的发光体(32)和覆盖发光体(32)的下方的照明图案设计部(33),并且从轿厢室(11)内能够更换地固定在顶棚构造物(21)上。照明单元(22)具有当解除照明单元(22)在顶棚构造物(21)上的固定、使照明单元(22)从固定在顶棚构造物(21)上的固定位置下降到下方时,挂在顶棚构造物(21)上,将照明单元(22)保持在比上述固定位置靠下方的位置的保持部(49、61、62)。

Description

电梯顶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在电梯轿厢室上的顶棚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的轿厢室具有顶棚。该顶棚采用例如双重结构,包括构成下层部分的顶板和设置在该顶板的上方、构成上层部分的壳体(case)。在顶板与壳体之间形成容纳荧光灯的空间。并且,在靠近该空间的壳体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有荧光灯的灯座(socket)。在顶板的中央部位,设有比较大的开口部。该顶板的开口部用从轿厢室内安装的盖(cover)覆盖。
当在这种顶棚结构进行荧光灯周围的检修时,从顶板上卸下盖,使荧光灯通过上述开口部露出到轿厢室内。然后通过上述开口部进行荧光灯周围的检修作业。即,荧光灯周围的检修需要从顶板上卸下盖的作业或通过顶板上开设的开口部将手伸到荧光灯的作业,检修作业变得非常复杂。
因此,日本特开2003-212454号公报中公开了能够从轿厢室内更换安装有光源体的吊顶的顶棚装置。该顶棚装置具有与轿厢室的顶棚板的下表面相对配置、形成吊顶的壳体。光源体设置在壳体上。该顶棚装置中安装有光源体的壳体被搬入轿厢室内,壳体的上表面贴靠(attached to)在顶棚板的下表面上。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中的顶棚装置中光源的检修在壳体(即吊顶)安装在轿厢室的顶棚板上的状态下进行,或者在将壳体完全从顶棚板上卸下、放到轿厢室内的地板上的状态下进行。在前者的情况下,需要将手伸到安装有光源体的顶棚的最上部的作业。在后者的情况下,需要从顶棚板上卸下壳体的作业。即,无论哪种情况下都需要繁杂的作业。
并且,上述专利文献中的壳体通过将螺栓(bolt)之类的紧固件拧入焊接在顶棚板上的螺母(nut)中而固定在顶棚板上。因此,当从顶棚板上卸下上述壳体时,如果误操作了,存在壳体意外从顶棚板上脱落掉到轿厢室内的危险。即,从检修和更换光源的作业的安全性的角度来看,上述顶棚装置存在改进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能够安全并且效率良好地进行从轿厢室内检修和更换照明装置的电梯顶棚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顶棚装置为设置于电梯轿厢室的顶棚装置,具有形成上述轿厢室的顶棚的顶棚构造物和安装于上述顶棚构造物的照明单元(lighting unit)。上述照明单元包括作为光源的发光体和覆盖该发光体的下方的照明图案设计部,并且从上述轿厢室内能够更换地固定于上述顶棚构造物。上述照明单元还具有保持部,当解除该照明单元在上述顶棚构造物上的固定、使该照明单元从固定在上述顶棚构造物上的固定位置下降到下方时,在上述发光体比上述顶棚构造物靠下方的位置,该保持部挂在上述顶棚构造物上,将该照明单元保持在比上述固定位置靠下方的位置,通过解除该保持部挂在上述顶棚构造物上,上述照明单元可在上述轿厢室内卸下。
如果采用本发明,能够安全并且效率良好地从轿厢室内进行照明装置的检修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概略地表示应用本发明第1至第6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顶棚装置的电梯的剖视图。
图2为表示图1中所示轿厢室的内部的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顶棚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照明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局部放大表示图3中所示电梯顶棚装置的剖视图。
图6为图4中所示第2紧固部件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顶棚装置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基座(base)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10为沿图9所示F10-F10线剖切时的电梯顶棚装置的剖视图。
图11为沿图9所示F10-F10线剖切时的电梯顶棚装置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13为表示沿图12所示F13-F13线剖切时的电梯顶棚装置的剖视图。
图14为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顶棚装置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遮挡盖(blind cover)的立体图。
图16为从另外的角度看图15中所示遮挡盖的立体图。
图17为表示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顶棚装置的剖视图。
图18为表示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顶棚装置的剖视图。
图19为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涉及的遮挡盖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1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说明应用本发明第1至第6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顶棚装置1的电梯2。
如图1所示,电梯2具有分别配置在升降井道3内的轿厢4和平衡块5。在升降井道3的上方设置有机房6。在该机房6中不仅设置了卷扬机7,而且设置了控制例如整个电梯2的控制装置8。卷扬机7具有主滑轮(mainsheave)7a和驱动该主滑轮7a使其旋转的电动机7b。吊桶式(well buckettype)地连接有轿厢4和平衡块5的主缆绳(main rope)9卷绕在主滑轮7a上。
如图1所示,轿厢4具有轿厢框10和轿厢室11。轿厢框10由分别为钢材的上梁、下梁和沿铅垂方向延伸的一对纵框组装形成为框形。轿厢室11形成为使用者能够乘坐的箱形,而且配置在轿厢框10内。
图2表示轿厢室11的内部。轿厢室11具有地板13、侧板14a、14b、轿厢出入口15、横向长板(幕板)16、前侧壁板(return panel)17a、17b和电梯顶棚装置1等。侧板14a、14b为形成轿厢室11外壁的壁板。轿厢出入口15上设置有轿厢门18a、18b。电梯顶棚装置1设置在轿厢室11的上部,形成轿厢室11的顶棚部分。下面参照图3至图19详细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电梯顶棚装置1。
(第1实施方式)
图3-图7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顶棚装置1。如图3所示,电梯顶棚装置1具有形成轿厢室11顶棚的顶棚构造物21以及安装在该顶棚构造物21上的一个或多个照明单元22(即照明装置)。
如图3所示,顶棚构造物21具有顶板23和壳体24,为双重结构。详细为,顶板23设置在轿厢室11的上部。顶板23形成上述双重结构的下层部,露出到轿厢室11内。顶板23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具有与轿厢室11的中心相对的中央部23a和与侧板14a、14b的上端部相连的边缘部13b。顶板23的中央部23a上设置有用来配置照明单元22的比较大的开口部25。
壳体24设置在顶板23的上方,形成上述双重结构的上层部。壳体24具有上板部26和侧板部27。上板26在顶板23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顶棚部的上端部。
侧板部27例如从顶板23的整个外周边缘部向下方延伸,与顶板23的上表面相连。即,壳体24形成为下方开放的凹形形状,被顶板23从上方覆盖。在顶板23与壳体24之间形成配置照明单元22的空间S。该空间S经过在顶板23上开设的开口部25露出到轿厢室11内。
如图3所示,照明单元22具有电路板31、发光体32、照明图案设计部33、挡板34和基座(base)35。发光体32为照射轿厢室11内的光源。发光体32为例如LED(发光二极管)芯片(chip),安装在电路板31的下表面。电路板31上连接有电缆(cable)36。在该电缆36的中途设置有包括一对能够互相分离的连接器的连接器部37。
照明图案设计部33具有例如比电路板31大一圈的外形。照明图案设计部33例如与发光体32邻接配置,覆盖发光体32的下方。照明图案设计部33用例如丙烯酸玻璃(acrylic glass)之类的材料形成,具有透光性。如图4所示,照明图案设计部33具有形成得比较厚、装入发光体32的凹陷部33a。如图3所示,挡板34安装在多个照明图案设计部33之间。
如图3所示,基座35具有支承部41、一对竖起部42和一对固定部43。支承部41的外形比例如电路板31大,并且沿水平方向延伸,从上方与电路板31相对。安装有发光体32的电路板31和照明图案设计部33安装在基座35的支承部41上。
详细为,如图4所示,基座35的支承部41具有供第1紧固部件45插入的螺栓插通孔41a。电路板31具有与基座35的螺栓插通孔41a连通的螺栓插通孔31a。照明图案设计部33具有与电路板31的螺栓插通孔31a连通 的螺纹孔33b。在该螺纹孔33b中形成有阴螺纹。
第1紧固部件45为例如螺钉或螺栓。如图4所示,当第1紧固部件45插入基座35的螺栓插通孔41a和电路板31的螺栓插通孔31a中而卡合到照明图案设计部33的螺纹孔33b中时,电路板31被夹在基座35与照明图案设计部33之间。由此,安装有发光体32的电路板31和照明图案设计部33一体地保持在基座35上。
如图3所示,一对竖起部42分别从支承部41的两端部向上方竖起。一对固定部43分别从竖起部42的上端部沿水平方向延伸。固定部43为固定在壳体24上的部分。固定部43与例如壳体24的上板部26邻接,并且沿该上板部26延伸。
固定部43安装在壳体24上,照明单元22固定在顶棚构造物21上。固定在顶棚构造物21上的照明单元22配置在顶板23与壳体24之间形成的空间S内,并且经过开口部25露出到轿厢室11内。如图3所示,照明单元22的下端部比顶板23向下方突出。换言之,上述基座35为用来使照明单元22的下端部比顶板23向下方突出的部件,根据顶棚的深度(空间S的深度)设定其大小(即竖起部42的长度)。
下面详细说明基座35在壳体24上的安装。
如图5所示,基座35的固定部43具有供第2紧固部件46插入的螺栓插通孔43a。壳体24的上板部26具有与基座35的固定部43的螺栓插通孔43a连通的螺纹孔24a。该螺纹孔24a为贯穿上板26的通孔,并且形成有阴螺纹。
第2紧固部件46为本发明的所谓紧固件的一个例子。第2紧固部件46为例如螺钉或螺栓。如图6所示,第2紧固部件46为所谓阶梯螺栓,具有螺栓头47和形成了阶梯部的螺杆48。即,螺杆48具有粗径部48a和细径部48b。
如图5所示,基座35的螺栓插通孔43a具有能够穿插第2紧固部件46的粗径部48a的内径。壳体24的螺纹孔24a具有能够拧合第2紧固部件46的粗径部48a的大小。当第2紧固部件46的粗径部48a从下方插入基座35的螺栓插通孔43a中、与壳体24的螺纹孔24a拧合时,基座35固定在壳体24上。由此,照明单元22能够从轿厢室11内更换地固定在顶棚构造物 21上。
图5表示位于固定在顶棚构造物21上的固定位置上的基座35。如图5所示,第2紧固部件46比较深地卡合(係合)到壳体24的螺纹孔24a中。在该固定位置,基座35的固定部43与壳体24接触。
另一方面,如图5和图6所示,在通过壳体24的螺纹孔24a向上方突出的第2紧固部件46的细径部48b上,安装有平垫圈49。该平垫圈49具有穿插第2紧固部件46的细径部48b的通孔49a。该通孔49a的内径比第2紧固部件46的细径部48b的外径大、并且比第2紧固部件46的粗径部48a的外径小。并且,平垫圈49的外径比壳体24的螺纹孔24a的内径大。为了使平垫圈49不从细径部48b脱出,在第2紧固部件46的细径部48b上拧合有螺母50。
上述平垫圈49为本发明的保持部的一个例子。如图7所示,当通过松开第2紧固部件46对壳体24的螺纹孔24a的卡合,使照明单元22在顶棚构造物21上的固定松开,使照明单元22从固定在顶棚构造物21上的固定位置向下方降落时,平垫圈49(即保持部件)挂在壳体24的上面。由此,平垫圈49限制照明单元22向下方移动,将照明单元22保持在比上述固定位置靠下方的位置上。
另外,本发明中所谓“解除照明单元在顶棚构造物上的固定”是指照明单元22的固定部(本实施方式中为基座35的固定部43)离开顶棚构造物21(本实施方式中为壳体24)的状态。即如图7所示,照明单元22通过第2紧固部件46部分地连接在顶棚构造物21上的状态(即松开固定的状态)也包含在本发明所谓的“解除了照明单元在顶棚构造物上的固定”的状态之中。
本实施方式的第2紧固部件46能够松弛移动地卡合在顶棚构造物21上。另外,“松弛移动”是指通过松开(即旋转)第2紧固部件46使第2紧固部件46相对于螺纹孔24a后退(本实施方式中为向下方移动)。
第2紧固部件46相对于顶棚构造物21松弛移动的量由平垫圈49(即保持部)限制在规定量L,通过松开第2紧固部件46的紧固,照明单元22在维持第2紧固部件46与螺纹孔24a的卡合的状态下向下方移动上述规定量L,照明单元22在平垫圈49挂在顶棚构造物21上、第2紧固部件46 松开的状态下被保持。
下面说明电梯顶棚装置1的作用。
检修和更换照明单元22从轿厢室11内进行。即,通过从轿厢室11内松开第2紧固部件46对壳体24的螺纹孔24a的紧固(即卡合),整个照明单元22在轿厢室11内下降到平垫圈49与壳体24的上表面接触。例如,包含发光体32的整个光源部分下降到顶板23的下方。
检修者在使照明单元22向轿厢室11内下降的状态下,不用将例如照明单元22从顶棚构造物21上卸下而进行照明单元22的检修作业。
或者,检修者通过松开与第2紧固部件46的细径部48b卡合的螺母50、从顶棚构造物21上卸下照明单元22,从轿厢室11内进行照明单元22的更换作业。
如果采用这种结构的电梯顶棚装置1,能够安全并且高效率地从轿厢室11内进行照明单元22的检修和更换。即,当使照明单元22从固定在顶棚构造物21上的固定位置向下方降落时,如果具有挂在顶棚构造物21上、将照明单元22保持在比固定位置靠下方的位置上的保持部(例如平垫圈49)的话,则能够在被该保持部保持的高度位置上进行照明单元22的检修。
即,如果采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顶棚装置1,不需要现有技术那样的下述繁杂的作业:从顶板上卸下盖的作业;通过顶板上开口的开口部将手伸到荧光灯,在顶棚的最上部附近进行的检修作业;或者在吊顶固定在轿厢室的顶棚板上的状态下将手伸到光源体而进行的检修作业;或者从顶棚板上完全卸下吊顶的作业。
如果采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顶棚装置1,能够使照明单元22从固定位置向下方降落,在被保持部保持的状态下进行照明单元22的检修作业。在由该保持部保持的状态下,照明单元22位于检修者手比较容易伸到的高度(手容易够着的高度),并且照明单元22大部分露出在轿厢室11内。由于能够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检修照明单元22的作业,因此能够高效率地进行照明单元22的检修。
并且,由于更换照明单元22的作业也能够在使照明单元22下降到比固定在顶棚构造物21上的固定位置靠下的位置上的状态下进行作业,因此操作性良好,能够高效率地进行照明单元22的更换。
而且,保持部(例如平垫圈49)起到作为防止落下的阻挡器(stopper)的效果。即,如果只是螺钉那样的紧固件拧入螺纹孔中,则在进行松开紧固件的作业过程中照明单元22有意外从壳体24脱落而落下到轿厢室11内的可能。但是,如果采用具有保持部的电梯装置的话,则即使照明单元22意外脱离壳体24也由于保持部而防止落下。由此,能够安全地进行照明单元22的检修和更换。
如果具备能够松弛移动地与顶棚构造物21卡合并且相对于顶棚构造物21的松弛移动量被平垫圈49(即保持部)限制在规定量L的第2紧固部件46的话,则只要松开第2紧固部件46使平垫圈49钩挂在顶棚构造物21上,照明单元22的高度位置自然就确定。如果采用这样的电梯顶棚装置1,由于不需要从顶棚构造物21上卸下第2紧固部件46等,因此能够更高效地进行照明单元22的检修和更换作业。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8说明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顶棚装置1。另外,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或者具有类似功能的结构添加相同的标记,省略其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顶棚装置1只有基座35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不同。
如图8所示,基座35的固定部43具有供第2紧固部件46(即紧固件)插入的螺栓插通孔43a。该螺栓插通孔43a为本发明中所谓的接合部的一个例子,与第2紧固部件46卡合,而且当第2紧固部件46紧固在壳体24上时不能从第2紧固部件46上卸下,当第2紧固部件46从壳体24上松开时,能够从该第2紧固部件46上卸下。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螺栓插通孔43a的一个例子为所谓圆孔。如图8所示,螺栓插通孔43a具有大小互不相同、而且互相连接的第1和第2孔部52、53。第1孔部52形成为比第2紧固部件46的螺栓头47的外径大,能够穿插螺栓头47。第2孔部53形成为比螺栓头47的外径小、并且,比螺杆48的外径大,只能够穿插螺杆48。
当在第2紧固部件46穿插到第2孔部53中的状态下紧固第2紧固部件46时,基座35固定在壳体24上。另一方面,当松开第2紧固部件46,将基座35向横向错开,通过这样使第2紧固部件46处于穿插到第1孔52 中的状态时,能够从壳体24上卸下照明单元22。上述说明以外的电梯顶棚装置1的剩余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
如果采用这种结构的电梯顶棚装置1,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一样,能够安全并且高效率地从轿厢室11内进行照明单元22的检修和更换。
如果具有与第2紧固部件46卡合、并且当第2紧固部件46处于松弛状态时能够从第2紧固部件46上卸下的螺栓插通孔43a的话,则通过松开第2紧固部件46,能够从壳体24上卸下照明单元22。即,不用进行松开螺母50这样的作业就能够从轿厢室11内更换照明单元22,能够高效率地进行照明单元22的检修和更换作业。并且由于不用大幅度地松开第2紧固部件46就能够取出照明单元22,从这一观点上讲也提高了作业效率。
(第3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9-图11说明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顶棚装置1。另外,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或者具有类似功能的结构添加相同的标记,省略其说明。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基座35具有支承部41、竖起部42以及第1和第2保持部61、62。竖起部42从支承部41的沿长度方向的一个边缘向上方竖起。第1和第2保持部61、62分别设置在竖起部42的上端部,并且彼此向相反的方向突出,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
第1保持部61起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固定部43相同的作用,为例如与壳体24的上板部26邻接、固定在壳体24上的部分。第1保持部61具有供第2紧固部件46穿插的螺栓插通孔43a。
如图10所示,顶板23具有在配置照明单元22的区域具有开口部25、并且从下方与第1保持部61相对的第1卡定部63,以及从下方与第2保持部62相对的第2卡定部64。并且,在本实施方式及以后的实施方式中,第2紧固部件46不是带台阶的紧固件,而是所谓普通的螺钉或螺栓。即,不设置上述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平垫圈49和螺母5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和第2保持部61、62合起来形成本发明中所谓的保持部。
图11表示解除了照明单元22在顶棚构造物21上的固定的状态。如图11所示,当通过松开第2紧固部件46与壳体24的螺纹孔24a的卡合,解除照明单元22在顶棚构造物21上的固定,使照明单元22从固定在顶棚构 造物21上的固定位置(参照图10)降落到下方时,第1和第2保持部61、62钩挂在顶板23的第1和第2卡定部63、64上。由此,第1和第2保持部61、62限制照明单元22向下的移动,将照明单元22保持在比上述固定位置靠下方的位置上。上述说明以外的电梯顶棚装置1的剩余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
如果采用这种结构的电梯顶棚装置1,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一样,能够安全并且高效率地从轿厢室11内进行照明单元22的检修和更换。即,如果具有下述第1和第2保持部61、62的话,则能够在该第1和第2保持部61、62保持照明单元22的高度位置上进行照明单元22的检修:当解除照明单元22在顶棚构造物21上的固定使照明单元22从固定在顶棚构造物21上的固定位置下降到下方时,卡定在顶棚构造物21上,将照明单元22保持在比固定位置靠下的位置上。由此,由于能够在使照明单元22从固定位置下降到下方而大部分露出到轿厢室11内的状态下,进行照明单元22的检修,因此能够高效率地进行照明单元22的检修。
并且,由于在更换照明单元22的作业中也能够在使照明单元22从上述固定位置下降到下方位置的状态下进行作业,因此操作性好,能够高效率地进行照明单元22的更换。
而且,第1和第2保持部61、62起到作为防止落下的阻挡器的效果。即,如果采用具有第1和第2保持部61、62的电梯顶棚装置1的话,则即使在松开第2紧固部件46的作业过程中照明单元22意外从壳体24上脱落,第1和第2保持部61、62也防止照明单元22落下。由此,能够安全地进行照明单元22的检修和更换。
(第4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2和图13说明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顶棚装置1。另外,对与上述第1和第3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或者具有类似功能的结构添加相同的标记,省略其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基座35具有包括支承部41、竖起部42和第1保持部61的基座主体71以及与该基座主体71分开设置的第2保持部62。即,本实施方式由能够互相分离的多个部件(第1和第2保持部61、62)构成本发明所谓的保持部。第2保持部62用例如第3紧固部件 72装卸自由地固定在基座主体71上。第3紧固部件72为例如螺钉或螺栓。
如图13所示,在第1和第2保持部61、62与顶板23的第1和第2卡定部63、64接触的状态下,第3紧固部件72位于例如比顶板23靠下的位置,即位于维修者的手容易够着的高度上。如果在该状态下解除第3紧固部件72的紧固,第1和第2保持部61、62能够互相分离。并且,通过例如从第1保持部61(本发明中的所谓剩余部件)上卸下第2保持部62(本发明中的所谓一部分部件),能够解除第1和第2保持部61、62对照明单元22的保持,能够卸下照明单元22到轿厢室11内。上述说明以外的电梯顶棚装置1的剩余结构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相同。
如果采用这种结构的电梯顶棚装置1,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一样,能够安全并且高效率地从轿厢室11内进行照明单元22的检修和更换。
如果用能够互相分离的多个部件(例如第1和第2保持部61、62)构成保持部,通过从剩余部件上卸下一部分部件而解除对照明单元22的保持的话,则能够容易地卸下照明单元22。由此,检修和更换照明单元22的操作性更好。
(第5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4-图16说明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电梯顶棚装置1。另外,对与上述第1至第4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或者具有类似功能的结构添加相同的标记,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基座35与例如第3和第4实施方式一样具有第1和第2保持部61、62。并且,顶板23具有第1和第2卡定部63、64。另外,基座35也可以采用与上述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一样、用具有粗径部48a和细径部48b并且安装作为保持部的平垫圈49的第2紧固部件46紧固的结构取代上述结构。
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顶棚装置1具有装卸自由地安装在顶棚构造物21和照明单元22中的至少一个上、覆盖第2紧固部件46下方的遮挡盖(目隠しカバ一)81。通过从顶棚构造物21和照明单元上卸下该遮挡盖81使第2紧固部件46露出到轿厢室11内。
如图14所示,例如基座35的竖起部42具有第1被卡合部82。该第1被卡合部82为例如基座35上设置的孔、切口或凹陷部。例如顶板23具有 第2被卡合部83。第2被卡合部83为例如顶板23上设置的开口部25的边缘的一部分。
如图14-图16所示,遮挡盖81具有主体部分84和第1及第2卡合部85、86。主体部分84从下方与第2紧固部件46相对,从轿厢室11内覆盖遮挡第2紧固部件46。第1卡合部85设置在主体部84的第1端部上,与基座35的第1被卡合部82卡合。第1卡合部85为卡挂在例如孔、切口或凹陷部边缘上的爪部。第2卡合部86设置在主体部84的位于与第1端部相反一侧的第2端部上,与顶板23的第2被卡合部83卡合。第2卡合部86为卡挂在例如开口部25的边缘上的爪部。
另外,遮挡盖81既可以仅装卸自由地与顶棚构造物21卡合,也可以仅装卸自由地与照明单元22卡合。上述说明以外的电梯顶棚装置1的剩余结构与上述第1或上述第3实施方式相同。
如果采用这种结构的电梯顶棚装置1,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一样,能够安全并且高效率地从轿厢室11内进行照明单元22的检修和更换。
如果具有装卸自由地安装在顶棚构造物21和照明单元22中的至少一个上、从下方覆盖第2紧固部件46的遮挡盖81的话,则不仅能够确保露出到轿厢室11内的顶棚部的图案设计良好,而且能够确保检修照明单元22的操作性。
(第6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7-图19说明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顶棚装置1。另外,对与上述第1至第5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或者具有类似功能的结构添加相同的标记,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基座35与例如第3和第4实施方式一样具有第1和第2保持部61、62。并且,顶板23具有第1和第2卡定部63、64。另外,基座35也可以采用与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一样、用具有粗径部48a和细径部48b并且安装作为保持部的平垫圈49的第2紧固部件46紧固的结构取代上述结构。
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顶棚装置1具有安装在顶棚构造物21上、覆盖第2紧固部件46下方的遮挡盖81。该遮挡盖81能够在位于第2紧固部件46下方的第1位置(参照图17)与离开第2紧固部件46下 方的第2位置(参照图18)之间旋转或滑动地被顶棚构造物21支承。照明单元22通过将遮挡盖81移动到第2位置使第2紧固部件46露出到轿厢室11内。即,照明单元22能够在将遮挡盖81留在顶棚构造物21上的状态下从顶棚构造物21上卸下。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第2被卡合部83为设置在顶板23上并向照明单元22突出的突出部。如图14至图16所示,遮挡盖81具有主体部84和第1及第2卡合部85、86。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第2卡合部86为穿插例如作为凸起部的第2被卡合部83的通孔。遮挡盖81能够沿作为突出部的第2被卡合部83滑动。
另外,遮挡盖81也可以通过例如设置在顶板23上的铰链(hinge)在上述第1与第2位置之间旋转。上述说明以外的电梯顶棚装置1的剩余结构与上述第5实施方式相同。
如果采用这种结构的电梯顶棚装置1,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一样,能够安全并且高效率地从轿厢室11内进行照明单元22的检修和更换。
如果遮挡盖81能够在位于第2紧固部件46下方的第1位置与离开第2紧固部件46下方的第2位置之间旋转或滑动地被顶棚构造物21支承的话,则能够在遮挡盖81留在顶棚构造物21上的状态下从顶棚构造物21上卸下照明单元22。由此,则不仅能够确保顶棚部的图案设计,而且能够确保检修照明单元22的操作性,另外,能够防止遮挡盖81的丢失或掉下等问题的发生。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第1至第6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顶棚装置1,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在实施阶段能够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改变构成要素进行具体实施。例如,第5和第6实施方式涉及的遮挡盖81也可以应用于第1至第4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方式的电梯顶棚装置1中。并且,照明单元22的结构也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

Claims (6)

1.一种电梯顶棚装置,设置于电梯轿厢室(11),其特征在于,
具有:顶棚构造物(21),形成上述轿厢室(11)的顶棚;以及
照明单元(22),安装于上述顶棚构造物(21);
上述照明单元(22)包括作为光源的发光体(32)和覆盖该发光体(32)的下方的照明图案设计部(33),并且从上述轿厢室(11)内能够更换地固定于上述顶棚构造物(21);
上述照明单元(22)还具有保持部(49、61、62),当解除该照明单元(22)在上述顶棚构造物(21)上的固定、使该照明单元(22)从固定在上述顶棚构造物(21)上的固定位置下降到下方时,在上述发光体(32)比上述顶棚构造物(21)靠下方的位置,该保持部(49、61、62)挂在上述顶棚构造物(21)上,将该照明单元(22)保持在比上述固定位置靠下方的位置,通过解除该保持部(49、61、62)挂在上述顶棚构造物(21)上,上述照明单元(22)可在上述轿厢室(11)内卸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顶棚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紧固件(46),将上述照明单元(22)固定在上述顶棚构造物(21)上;
上述顶棚构造物(21)具有上述紧固件(46)螺合的螺纹孔(24a),上述照明单元(22)向下方移动上述紧固件(46)相对于该螺纹孔(24a)松开的量,并且相对于上述顶棚构造物(21)的移动量由上述保持部(49)限制为规定量;通过松开上述紧固件(46)而将上述保持部(49)挂在上述顶棚构造物(21)上,在松开上述紧固件(46)的状态下保持上述照明单元(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顶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照明单元(22)具有卡合部(43a),所述卡合部(43a)具有比上述紧固件(46)的螺栓头(47)的外径大的第1孔部(52)、和与该第1孔部(52)连续并比上述紧固件(46)的螺栓头(47)的外径小的第2孔部(53),当上述紧固件(46)以插通于上述第2孔部(53)的状态被紧固时,上述照明单元(22)不能从上述紧固件(46)上卸下,当松开上述紧固件(46)、上述紧固件(46)处于插通于上述第1孔部(52)的状态时,上述照明单元(22)能够从上述紧固件(46)上卸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顶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61、62)包括可以互相分离的多个保持部(61、62);
上述顶棚构造物(21)具有支承上述多个保持部(61、62)中的第1保持部(61)的第1卡定部(63)、和支承上述多个保持部(61、62)中的第2保持部(62)的第2卡定部(64);
通过将上述第2保持部(62)从上述第1保持部(61)分离而解除对上述照明单元(22)的保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顶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紧固件(46),将上述照明单元(22)固定到上述顶棚构造物(21)上;以及,
遮挡盖(81),装卸自由地安装在上述顶棚构造物(21)和上述照明单元(22)中的至少一个上,并覆盖上述紧固件(46)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顶棚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紧固件(46),将上述照明单元(22)固定到上述顶棚构造物(21)上;以及,
遮挡盖(81),安装在上述顶棚构造物(21)上,并覆盖上述紧固件(46)的下方;
上述遮挡盖(81)能够在位于上述紧固件(46)下方的第1位置与离开上述紧固件(46)下方的第2位置之间旋转或滑动地被上述顶棚构造物(21)支承;上述照明单元(22)能够在上述遮挡盖(81)留在上述顶棚构造物(21)上的状态下从上述顶棚构造物(21)上卸下。
CN2009102030509A 2008-06-24 2009-05-19 电梯顶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30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64878A JP4662381B2 (ja) 2008-06-24 2008-06-24 エレベータ天井装置
JP164878/2008 2008-06-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3049A CN101613049A (zh) 2009-12-30
CN101613049B true CN101613049B (zh) 2011-09-21

Family

ID=41492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305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3049B (zh) 2008-06-24 2009-05-19 电梯顶棚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662381B2 (zh)
CN (1) CN1016130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34987B2 (ja) * 2010-07-13 2014-07-02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室内照明装置
JP2012046322A (ja) * 2010-08-27 2012-03-08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照明器具
FI20106044A (fi) * 2010-10-11 2012-04-12 Kone Corp Hissi
JP6000827B2 (ja) * 2012-11-28 2016-10-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の照明装置
JP2014234291A (ja) * 2013-06-05 2014-12-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室及びかご室照明装置
BR112016030788A2 (pt) * 2014-08-12 2017-08-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Dispositivo de iluminação de carro de elevador
JP6300960B2 (ja) * 2015-01-14 2018-03-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かご室の照明装置
JP6240292B1 (ja) * 2016-10-27 2017-11-29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乗りかごの天井照明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7087A (zh) * 1986-02-19 1987-09-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室的照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96289A (ja) * 1985-10-23 1987-05-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かご室の照明装置
JPH01162693A (ja) * 1987-12-18 1989-06-27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室内照明装置
JP3245019B2 (ja) * 1995-09-07 2002-01-07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室
JP4828048B2 (ja) * 2001-07-16 2011-11-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かご室
JP5066838B2 (ja) * 2006-06-09 2012-11-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かご照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7087A (zh) * 1986-02-19 1987-09-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室的照明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26379A 2003.01.29
JP特开2007-326697A 2007.12.20
JP特开平9-77431A 1997.03.2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06491A (ja) 2010-01-14
CN101613049A (zh) 2009-12-30
JP4662381B2 (ja) 201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3049B (zh) 电梯顶棚装置
CN110844743B (zh) 跃层电梯和跃层方法
EP3484805A1 (en) Elevator arrangement with low headroom
JP5351500B2 (ja) 仕切壁構造
JPWO2016175297A1 (ja) 天板昇降式什器
KR101186997B1 (ko) 조명장치를 구비한 목재 데크
CN103848325A (zh) 电梯的照明装置
DE60210662T2 (de) Lampe und tisch
JP6535968B2 (ja) 天井用led照明装置及び昇降式天井用led照明装置
KR20150019709A (ko) 엘이디 조명기구
KR100639684B1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KR20100009604U (ko) 조명장치의 천정 장착구조
CN210312994U (zh) 电梯用底坑接线箱
KR20100084765A (ko) 승강기능을 갖는 엘이디 조명등 및 이를 이용한 에너지 절감방법
KR102073866B1 (ko) 탈부착형 천장등
JP2015016961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乗りかご内照明装置
CN211780607U (zh) 一体式升降灯具
JP2013159440A (ja) エレベータの照明装置
KR101270959B1 (ko) 엘리베이터용 엘이디조명장치
KR20190140234A (ko) 천장등 마운팅 장치
CN215112501U (zh) 一种用于宿舍走廊的便于维修的照明灯
CN214360110U (zh) 一种吊篮式高层建筑消防装置
JP3220522U (ja) Led照明装置、及びled照明システム
CN215174824U (zh) 一种电梯用自动应急照明装置
CN216952761U (zh) 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

Termination date: 201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