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0343B - 一种自动陷印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陷印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0343B
CN101610343B CN2008101149821A CN200810114982A CN101610343B CN 101610343 B CN101610343 B CN 101610343B CN 2008101149821 A CN2008101149821 A CN 2008101149821A CN 200810114982 A CN200810114982 A CN 200810114982A CN 101610343 B CN101610343 B CN 1016103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pping
printing ink
color lump
border
col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149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10343A (zh
Inventor
贾文华
刘敏
李平立
姜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81011498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10343B/zh
Priority to US12/997,597 priority patent/US8675257B2/en
Priority to JP2011512809A priority patent/JP5112560B2/ja
Priority to PCT/CN2008/002078 priority patent/WO200915265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610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03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10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03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01Input data handling means
    • G06K15/1825Adapting the print data to an output condition, e.g. object trapping
    • G06K15/1826Object tra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22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 G06K2215/0082Architecture adapted for a particular fun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 Color Imag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包装印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陷印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首先将陷印对象转化为简单色块,得到陷印边界;然后采用基于油墨网点百分比和亮度的方式对陷印边界两边的色块是否满足陷印条件进行判断,通过区域分析,对陷印边界进行连接;最后生成陷印区域形状,填充陷印区域的油墨和减色。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陷印区域独立,连接效果不好的缺陷,提高了整体印刷的视觉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陷印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印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陷印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印刷过程中,套印是指在前一色版的相应区域镂空(Knockout)的情况下进行的印刷,多色套印时常常会出现套印不准的情况,尤其是柔版印刷。由于套印不准,在两个相邻的色块边界处就会出现一些细小的漏白,很不美观。为了避免这些漏白的发生,需要在不同对象边缘之间生成一些细小的叠印区域,也称为陷印区域,使人眼察觉不到这些漏白。 
陷印,在印刷行业里也习惯称作补漏白,又称为扩缩,主要是为了弥补因印刷套印不准而造成两个相邻的不同颜色之间的漏白。当人们面对印刷品时,总是感觉深色离人眼近,浅色离人眼远,因此,在对原稿进行陷印处理时,总是设法不让深色下的浅色露出来,而上面的深色保持不变。这样即使发生一点小小的偏移,叠印的油墨可以掩盖套印不准的错误,而不致使对象的形状发生扭曲,从而保证不影响视觉效果。 
现有技术中,陷印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手动陷印,该方式效率不高,而且效果不好。另一种基于颜色对进行自动陷印,该陷印方式只考虑两个相邻的色块。当陷印边界相邻,而且陷印方向都相同时,虽然有一进多的陷印区域连接但是没有多进一和多进多的陷印区域连接效果。美国专利US7123381B2公开了一种基于单个陷印边界的陷印方法,也未能实现陷印区域连接效果。由此可见,基于颜色对进行自动陷印所得到的陷印区域连接效果不理想,会影响最终的印刷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区域分析的方式进行自动陷印的方法及系统,来解决印刷中出现漏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陷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陷印对象转化为简单色块; 
(2)通过扫描所有色块,得到相邻色块的公共边界,即陷印边界; 
(3)判断陷印边界两边的色块是否满足陷印条件,如果不满足陷印条件则丢弃; 
(4)进行区域分析,即以一个色块为中心,同时结合其与周围所有色块的关系进行陷印边界连接;所述的区域分析首先进行一进多的陷印边界连接,然后进行多进一的陷印边界连接,最后进行多进多的陷印边界连接; 
(5)生成陷印区域形状,填充陷印区域的油墨和减色。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在步骤(1)中,首先将陷印对象进行处理得到平网、渐变和图像组成的简单对象;然后将作用于简单对象上的混色模式和透明度信息转换成叠印效果;最后进行合并和分割运算,得到简单色块。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在步骤(3)中,基于油墨网点百分比和亮度对陷印条件进行判断,所判断的陷印条件包括补漏白陷印发生条件和让色陷印发生条件。 
更进一步,在步骤(3)中对陷印条件进行判断时,色块的油墨是指在色块内部与陷印边界距离小于或等于设定值D的区域内油墨;色块的油墨网点百分比是指在色块内部与陷印边界距离小于或等于设定值D的区域内油墨的网点百分比的平均值,其中设定值D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等于陷印宽度。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在步骤(3)中,进行陷印条件判断时,如果陷印边界两边的色对中的一个色块靠近陷印边界的区域没有油墨,则进行让色陷印发生条件判断;否则进行补漏白陷印发生条件判断。 
再进一步,所述的补漏白陷印发生条件由油墨网点百分比来决定,其陷印方向由亮度决定。如果两个色块不含有相同油墨,则发生陷印;如果两个色块A 和色块B含有相同油墨,并且至少有两种相同油墨均符合|InkS(A)-InkS(B)|>Minimum Ink Difference,同时分别计算满足上述条件的两种相同油墨网点百分比之差InkS(A)-InkS(B),得到的两个数值必须为一个为正数和一个为负数,满足全部条件,则可以进行补漏白陷印,其中Minimum Ink Difference为最小油墨差,InkS(A)-InkS(B)为相同油墨S的网点百分比之差;若进行补漏白陷印,则将两个色块油墨成分转换到LAB空间,得到其亮度值,亮度值大的色块向亮度值小的色块进行陷印,其中亮度值大的是浅色,亮度值小的是深色。 
再进一步,所述的让色陷印发生条件的判断方法如下:在陷印边界两侧的色块中,取出有油墨的色块,将该色块的油墨成分转换到LAB空间,计算总亮度L、最深油墨亮度值L1和浅色油墨亮度值L2,其中最深油墨为亮度值最小的油墨,最深油墨以外剩余油墨称浅色油墨;最深油墨网点百分比应大于45%,且最深油墨亮度值应小于65;若浅色油墨亮度值L2和总亮度L的差值ΔL在规定范围之内,则需要进行让色陷印;陷印方向是陷印边界旁无油墨的色块向陷印边界旁有油墨的色块进行陷印。 
再进一步,所述的一进多的陷印边界连接是针对某个色块,得到所有需要做陷印的边界,取出其所有需要从该色块向外陷印的边界;如果某两个向外陷印的边界相邻,则把这两个陷印边界连接作为一个新的陷印边界。 
更进一步,所述的多进一的陷印边界连接是针对某个色块,得到未进行上述一进多的陷印边界连接的陷印边界,取出其所有需要向该色块内部陷印的边界;如果某两个向内陷印的边界相邻,则把这两个陷印边界连接作为一个新的陷印边界。 
更进一步,所述的多进多的陷印边界连接是针对未进行上述一进多和多进一陷印边界连接的某个陷印边界,得到与其相邻的陷印边界,如果这两个陷印边界陷印方向相同,则连接这两个陷印边界作为新的陷印边界;重复执行,直至不能连接为止。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在步骤(5)中,进行生成陷印区域形状的过程中,首先对发生陷印边界连接的陷印边界,合并多个进入色块作为新的进入色块,合并多个被进入色块作为新的被进入色块;然后判断是否生成 平滑过渡陷印区域。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在步骤(5)中,如需要生成平滑过渡陷印区域,则首先剖分陷印边界,生成陷印边界两侧的伴线;然后沿着陷印边界上的剖分点,根据剖分点两侧亮度调整其在两侧伴线对应点的位置,生成陷印区域形状,确定调整后的两侧伴线的形状,按照端点形状类型和裁剪方式生成陷印区域形状。 
再进一步,生成平滑过渡陷印区域的具体方法如下:分别计算陷印边界上某个剖分点Q在两侧色块的亮度L,规定亮度值小的为L1,该侧伴线的剖分点Q的对应点为Q1;亮度值大的为L2,该侧伴线的剖分点Q的对应点为Q2;计算Z=L1/L2,若Z<=SlidingLimit,则剖分点Q的对应点Q1保持不变,将剖分点Q的对应点Q2的坐标设置为与剖分点Q重合;若Z>SlidingLimit,则沿剖分点Q和对应点Q1和Q2所在的直线分别调整对应点Q1和Q2,使得同时满足下列条件:|Q2Q|L2=|QQ1|L1,|Q1Q|+|QQ2|=陷印宽度;最终由调整后的两侧伴线确定陷印区域形状,其中,Slidinglimit称作平滑过渡系数。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在步骤(5)中,如不需要生成平滑过渡陷印区域,则首先按照陷印参数得到陷印边界在被进入色块一侧的平行线段构成伴线;然后按照端点形状类型和裁剪方式生成陷印区域形状 
更进一步,所述的端点形状类型分为方形和自然延伸;方形是指连接陷印边界和伴线的对应端点所得到的形状;自然延伸是指确定陷印边界两端在进入色块边界上的两条切线后,调整伴线的端点使其分别落在两条切线上,连接陷印边界和伴线的对应端点所得到的形状。 
更进一步,所述的裁剪方式分为边缘裁剪和中轴线裁剪;边缘裁剪是指一个色块向另外一个色块做陷印时,如果出现超出被进色块边界的情况,则用被进色块的边界进行陷印区域形状裁剪,使其不超出被进色块的陷印区域形状;所述的中轴线裁剪是指一个色块向另外一个色块做陷印时,利用被进色块的中轴线进行裁剪,使陷印区域不超过被进色块的中间。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在步骤(5)中,填充陷印油墨和减色时,首先判断是否发生陷印边界连接,对发生陷印边界连接后所形成的陷印区域进行陷印区域分割;然后根据不同的陷印类型,填充陷印区域油墨和减色。 
更进一步,对于一进多的陷印边界连接后生成的陷印区域分割,利用被进入色块的边界对所形成的陷印区域进行分割。 
更进一步,对于多进一的陷印边界连接后生成的陷印区域分割,利用被进入色块发生陷印边界连接的点所在夹角的角平分线分割陷印区域。或者,在陷印边界连接点画一个小圆,该小圆与两个进入色块构成两个小区域,面积分别为S1,S2;定位分割线将该陷印边界连接点所在的夹角按照S1/S2=a/b分割成a,b两个角;利用该分割线来对陷印区域进行分割,得到分割的陷印区域。 
更进一步,对于多进多的陷印边界连接后生成的陷印区域分割,利用被进入色块的边界对所形成的陷印区域进行分割。或者,在陷印边界连接点画一个小圆,该小圆与两个进入色块构成两个小区域,面积分别为S1,S2;定位分割线将该陷印边界连接点所在的夹角按照S1/S2=a/b分割成a,b两个角;利用该分割线来对陷印区域进行分割,得到分割的陷印区域。 
进一步,所述的填充相应区域油墨和减色方法中,让色陷印区域的填充油墨方法为取出被进入色块的油墨成分,保留最深油墨,其它油墨的网点百分比设置为0.2%;补漏白陷印的填充油墨为进入色块的油墨,其油墨网点百分比根据陷印参数调整,若补漏白陷印区域和被进入区域含有某种相同油墨,而且陷印区域油墨网点百分比小于被进入区域的油墨网点百分比,需要进行减色,即除去陷印区域中该种油墨。 
一种自动陷印的系统,包括: 
-陷印对象色块化模块,用于将陷印对象转化为简单色块; 
-陷印边界定位模块,用于通过扫描所有色块,得到相邻色块的公共边界,即陷印边界; 
-陷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陷印边界两边的色块是否满足陷印条件; 
-区域分析模块,用于以一个色块为中心,同时结合其与周围所有色块的关系进行陷印边界连接; 
-陷印操作模块,用于生成陷印区域形状,填充陷印区域的油墨和减色。 
进一步,在上述自动陷印的系统中,所述的陷印判断模块基于油墨网点百分比和亮度对陷印条件进行判断,所判断的陷印条件包括补漏白陷印发生条件和让色陷印发生条件。 
进一步,在上述自动陷印的系统中,所述的区域分析模块首先进行一进多的陷印边界连接,然后进行多进一的陷印边界连接,最后进行多进多的陷印边界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及系统采用基于油墨网点百分比和亮度的方式对陷印边界两边的色块是否满足陷印条件进行判断,通过区域分析对陷印边界进行连接,以实现陷印区域连接的效果,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陷印区域独立,连接效果不好的缺陷,提高了整体印刷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生成陷印区域形状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填充陷印油墨和减色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按照各种端点形状类型和裁剪方式生成陷印区域形状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陷印对象色块化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平滑过渡陷印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整后得到平滑过渡陷印边界的两侧伴线的效果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陷印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一种自动陷印的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1)陷印对象色块化 
a.根据用户设置的陷印参数,对平网、渐变、图像、图案、网格、文字、符号、透明效果、剪切蒙板、不透明蒙板、多层对象、单层对象、混合对象、特殊效果进行处理等得到简单对象,即平网、渐变和图像组成的简单对象。 
这些处理均属于公知技术,包括描边和填充分离,分离图案为简单对象,嵌入外部对象,文字打散为简单路径等等。 
b.将作用于简单对象上的混色模式和透明度信息转换成叠印效果。 
c.将步骤(b)的结果进行合并和分割运算,得到简单色块。 
通过上述步骤,得到的简单色块呈相邻、不相邻的位置关系。如图5所示,图中a为色块化之前的图形实例,多种色彩效果混合,经色块化后,形成b所示的简单色块相邻的形式,色块1为黄色,色块2为红色,色块3为洋红色。 
(2)定位陷印边界 
通过扫描所有色块,得到相邻色块的公共边界,即陷印边界。 
(3)基于油墨网点百分比和亮度进行陷印判断 
基于油墨网点百分比和亮度判断陷印边界两边的色块是否满足陷印条件,如果不满足陷印条件则丢弃。陷印判断包括对两种方式的条件判断,即补漏白陷印和让色陷印。进行陷印条件判断时,如果色对中的一个色块靠近陷印边界的区域没有油墨,则进行让色陷印发生条件判断;否则进行补漏白陷印发生条件判断。 
本实施例中,进行陷印判断时,所述的色块的油墨是指在色块内部与陷印边界距离不大于设定值D的区域内油墨;所述的色块的油墨网点百分比是指在色块内部与陷印边界距离不大于设定值D的区域内油墨的网点百分比的平均值,其中D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等于陷印宽度,本实施例中D的取值为陷印宽度。 
a.补漏白陷印发生条件由油墨网点百分比来决定。 
如果两个色块A和B不含有相同油墨,则这两个色块之间就可以进行陷印。如果两个色块A和B含有相同油墨,则满足下列两个条件就可以发生陷印: 
I)色块A和色块B中至少有两种相同油墨均符合|InkS(A)-InkS(B)|>Minimum Ink Difference,这里的Minimum Ink Difference为最小油墨差,由用户设置,可以是0%到100%的任意值。 
II)分别计算满足I条件的两种相同油墨网点百分比之差InkS(A)-InkS(B),得到的两个数值必须一个为正数和一个为负数。 
其中,InkS(A)-InkS(B)为相同油墨S的网点百分比之差,就是对于油墨S而言,用色块A的油墨S网点百分比减去色块B中的油墨S网点百分比。 
例如:色块A的油墨网点百分比为C20%,M50%,色块B的油墨网点百分比为C30%,M20%,其中C表示为青色,M表示为洋红色; 
色块A和色块B含有相同油墨,其中, 
对于相同油墨青色C:InkC(A)-InkC(B)=20%-30%=-10%,该值为负数; 
对于相同油墨洋红色M:InkM(A)-InkM(B)=50%-20%=30%,该值为正数。 
若Minimum Ink Difference=5%,则色块A和色块B满足补漏白陷印条件。 
本实施例中,若色块A和色块B含有一种相同油墨,则依然进行条件I和II的判断,对于色块中没有包含的油墨种类,将该油墨网点百分比视为0%,进行判断。 
陷印方向由亮度决定,具体做法是将两个色块油墨成分转换到LAB空间,得到其亮度值,亮度值大的色块向进亮度值小的色块进行陷印,其中亮度值大的是浅色,亮度值小的是深色。 
b.让色陷印发生条件判断,其步骤包含: 
I)在陷印边界两侧的色块中,取出有油墨的色块,将该色块的油墨成分转换到LAB空间,计算总亮度L、最深油墨亮度值L1和浅色油墨亮度值L2,其中,亮度值最小的油墨为最深油墨,最深油墨以外剩余油墨称浅色油墨; 
II)最深油墨网点百分比必须大于45%,且最深油墨的亮度值必须小于65; 
III)浅色油墨亮度值L2和总亮度L的差值ΔL在规定范围之内,则需要进行让色陷印。该差值的规定范围一般为15<ΔL<90。 
陷印方向是陷印边界旁无油墨的色块向陷印边界旁有油墨的色块进行陷印。 
(4)区域分析 
区域分析是以一个色块为中心,同时结合其与周围所有色块的关系进行陷印边界连接。 
首先,进行一进多的陷印边界连接。针对某个色块,得到所有需要做陷印的边界,取出其所有需要从该色块向外陷印的边界。如果某两个向外陷印的边界相邻,则把这两个陷印边界连接作为一个新的陷印边界。 
其次,进行多进一的陷印边界连接。针对某个色块,得到未进行上述一进多的陷印边界连接的陷印边界,取出其所有需要向该色块内部陷印的边界。如果某两个向内陷印的边界相邻,则把这两个陷印边界连接作为一个新的陷印边界。 
最后,进行多进多的陷印边界连接。针对未进行上述一进多和多进一陷印边界连接的某个陷印边界,得到与该陷印边界含有公共点的陷印边界,如果这两个陷印边界陷印方向相同,则连接这两个陷印边界作为新的陷印边界。重复执行此步骤,直至不能连接为止。 
(5)进行陷印 
首先,生成陷印区域形状,流程如图2所示: 
S21:判断是否发生陷印边界连接,如果发生,则执行S22,否则执行S23; 
S22:合并多个进入色块作为新的进入色块,合并多个被进入色块作为新的被进入色块; 
S23:确定进入色块和被进入色块; 
S24:判断是否需要生成平滑过渡陷印区域,如果需要,则执行S25,否则执行S28; 
S25:在陷印边界上定位N个剖分点,剖分陷印边界,其中剖分点等分陷印边界; 
S26:根据陷印参数生成位于陷印边界两侧与陷印边界平行的平行线段,则两条平行线段构成两条初始伴线,并且陷印边界上的每个剖分点与伴线上点一一对应,且剖分点和其两个对应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的平行线段与陷印边界形状相同且距离为陷印宽度; 
S27:沿着陷印边界上的剖分点,根据两侧亮度调整其在两侧伴线上的对应点的位置,最终确定两侧伴线的形状,执行S29; 
所述平滑过渡陷印由用户确定是否需要对渐变进行平滑过渡陷印。生成渐变陷印的区域形状具体实现如图6所示,两侧伴线分别为62和63,具体方法如下: 
分别计算陷印边界61上某个剖分点Q64在两侧色块的亮度L,规定亮度值小的为L1,剖分点在该侧伴线上的对应点为Q1;亮度值大的为L2,剖分点在该侧伴线上的对应点为Q2; 
计算Z=L1/L2,若Z<=SlidingLimit,则Q165保持不变,Q266沿直线67调整到与剖分点Q重合,所述直线通过剖分点Q和其伴线上对应点Q1和Q2。 
若Z>SlidingLimit,则沿直线67分别调整两侧伴线剖分点的对应点Q1和Q2,使得Q1Q2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Q2Q|L2=|QQ1|L1,|Q1Q|+|QQ2|=陷印宽度 
其中,SlidingLimit称作平滑过渡系数,其由用户设置,可以是0%到100%的任意值。 
最终确定调整后的两侧伴线的形状。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调整后得到的陷印边界两侧伴线形状的一种效果图。 
S28:按照陷印参数得到陷印边界在被进入色块一侧的平行线段构成伴线,所述的平行线段与陷印边界形状相同且平行,距离为陷印宽度; 
S29:按照端点形状类型和裁剪方式生成陷印区域形状,执行结束。 
端点形状类型分为方形和自然延伸。所述的方形是指连接陷印边界和伴线的对应端点所得到的形状;所述的自然延伸是指确定陷印边界两端在进入色块边界上的两条切线后,调整伴线的端点使其分别落在两条切线上,连接陷印边界和伴线的对应端点所得到的形状。 
裁剪方式分为边缘裁剪和中轴线裁剪。所述的边缘裁剪是指一个色块向另外一个色块做陷印时,如果出现超出被进色块边界的情况,则用被进色块的边界陷印区域形状进行裁剪,使其不超出被进色块的陷印区域形状;所述的中轴线裁剪是指一个色块向另外一个色块做陷印时,利用被进色块的中轴线进行裁剪,使陷印区域不超过被进色块的中间。 
以黄色和青色两个色块为例,黄色为进入色块,青色为被进入色块。如图4所示,a为自然延伸和边缘裁剪后得到的陷印轮廓,b为自然延伸和中轴线裁剪后得到的陷印轮廓,c为方形和边缘裁剪后得到的陷印轮廓,d为方形和中轴线裁剪后得到的陷印轮廓。 
其次,填充陷印区域的油墨和减色,流程如图3所示: 
S31:判断是否发生陷印边界连接,如果发生,则执行S32,否则执行S33; 
S32:针对不同的陷印边界连接类型,对所形成的陷印区域进行分割; 
对于一进多的陷印边界连接后生成的陷印区域,利用被进入色块的边界进行分割。用一个色块去分割该完整陷印区域,得到分割的陷印区域;然后用相同的方法得到其它色块的分割的陷印区域。 
对于多进一的陷印边界连接后生成的陷印区域,有两种方式进行陷印区域分割:利用角平分线的方法:利用被进入色块发生陷印边界连接的点所在夹角的角平分线分割陷印区域;利用面积比的方法:在陷印边界连接点画一个小圆,该小圆与两个进入色块构成两个小区域,面积分别为S1,S2;定位分割线将该陷印边界连接点所在的夹角按照S1/S2=a/b分割成a,b两个角;利用该分割线来对陷印区域进行分割,得到分割的陷印区域。 
对于多进多的陷印边界连接后生成的陷印区域,利用被进入色块进行分割或者利用面积比的方法进行。 
本实施例中对陷印边界连接后所形成的陷印区域进行分割的方法步骤中,所述的进入色块和被进入色块均为步骤(3)中确定的进入色块和被进入色块。 
S33:判断是否发生让色陷印,如果发生,则执行S34,否则执行S35; 
S34:填充让色陷印油墨,执行结束:其填充陷印的油墨为取出被进入色块的油墨成分,保留最深油墨,其它油墨的网点百分比设置为0.2%,执行结束; 
S35:填充补漏白陷印油墨,其填充陷印的油墨为进入色块的油墨,其油墨网点百分比根据陷印参数调整。 
填色方式为:如果色块为平网,则直接取出平网油墨填充到陷印区域;如果色块为渐变,则取出渐变填充到陷印区域;如果为图像,则取出图像像素成分,填充为平网,多个小平网构成了陷印区域。 
S36:进行减色:若陷印区域和被进入区域含有某种相同油墨,而且陷印区域油墨网点百分比小于被进入区域的油墨网点百分比,需要进行减色,即除去陷印区域中该种油墨,执行结束。 
本实施例中,需要针对每个陷印边界分别生成陷印区域形状,填充陷印油墨和减色。 
如图8所示,实现本发明所述方法的系统由如下软件模块组成: 
(1)陷印对象色块化模块 
将陷印对象转化为简单色块,得到的简单色块呈相邻或不相邻位置关系。 
(2)陷印边界定位模块 
通过扫描所有色块,得到相邻色块的公共边界,即陷印边界。 
(3)陷印判断模块 
基于油墨网点百分比和亮度判断陷印边界两边的色块是否满足陷印条件;所判断的陷印条件包括补漏白陷印发生条件和让色陷印发生条件。 
(4)区域分析模块 
以一个色块为中心,同时结合其与周围所有色块的关系进行区域的边界连接;首先进行一进多的陷印边界连接,然后进行多进一的陷印边界连接,最后进行多进多的陷印边界连接。 
(5)陷印操作模块 
生成陷印区域形状,填充陷印区域的油墨和减色。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及系统采用基于油墨网点百分比和亮度的方式对陷印边界两边的色块是否满足陷印条件进行判断,通过陷印边界连接分析对陷印区域的边界进行连接,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陷印区域独立,连接效果不好的缺陷,提高了整体印刷的视觉效果。 
考虑到在此公开的对本发明的描述和特殊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这些说明和实施例仅作为例子来考虑,它们都属于由所附权利要求所指示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精神之内。 

Claims (24)

1.一种自动陷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陷印对象转化为简单色块;
(2)通过扫描所有色块,得到相邻色块的公共边界,即陷印边界;
(3)判断陷印边界两边的色块是否满足陷印条件,如果不满足陷印条件则丢弃;
(4)进行区域分析,即以一个色块为中心,同时结合其与周围所有色块的关系进行陷印边界连接;所述的区域分析首先进行一进多的陷印边界连接,然后进行多进一的陷印边界连接,最后进行多进多的陷印边界连接;
(5)生成陷印区域形状,填充陷印区域的油墨和减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首先将陷印对象进行处理得到平网、渐变和图像组成的简单对象;然后将作用于简单对象上的混色模式和透明度信息转换成叠印效果;最后进行合并和分割运算,得到简单色块。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基于油墨网点百分比和亮度对陷印条件进行判断,所判断的陷印条件包括补漏白陷印发生条件和让色陷印发生条件;
所述的补漏白陷印发生条件由油墨网点百分比来决定,其陷印方向由油墨亮度决定;如果两个色块不含有相同油墨,则发生补漏白陷印;如果两个色块A和色块B含有相同油墨,并且至少有两种相同油墨均符合|InkS(A)-InkS(B)|>Minimum Ink Difference,同时分别计算满足上述条件的两种相同油墨网点百分比之差InkS(A)-InkS(B),得到的两个数值必须一个为正数和一个为负数,满足全部条件,则进行补漏白陷印,其中Minimum Ink Difference为最小油墨差,InkS(A)-InkS(B)为相同油墨S的网点百分比之差;
所述的让色陷印发生条件的判断方法如下:在陷印边界两侧的色块中,取出有油墨的色块,将该色块的油墨成分转换到LAB空间,计算总亮度L、最深油墨亮度值L1和浅色油墨亮度值L2,其中最深油墨为亮度值最小的油墨,最深油墨以外剩余油墨称浅色油墨;最深油墨网点百分比应大于45%,且最深油墨的亮度值应小于65;若浅色油墨亮度值L2和总亮度L的差值ΔL在规定范围之内,则需要进行让色陷印;陷印方向是陷印边界旁无油墨的色块向陷印边界旁有油墨的色块进行陷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对陷印条件进行判断时,色块的油墨是指在色块内部与陷印边界距离小于或等于设定值D的区域内油墨;色块的油墨网点百分比是指在色块内部与陷印边界距离小于或等于设定值D的区域内油墨的网点百分比的平均值,其中设定值D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等于陷印宽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进行陷印条件判断时,如果陷印边界两边的色对中的一个色块靠近陷印边界的区域没有油墨,则进行让色陷印发生条件判断;否则进行补漏白陷印发生条件判断。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进行补漏白陷印,则将两个色块油墨成分转换到LAB空间,得到其亮度值,亮度值大的色块向亮度值小的色块进行陷印,其中亮度值大的是浅色,亮度值小的是深色。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进多的陷印边界连接是针对某个色块,得到所有需要做陷印的边界,从中取出其所有从该色块向外陷印的边界;如果某两个向外陷印的边界相邻,则把这两个陷印边界连接作为一个新的陷印边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进一的陷印边界连接是针对某个色块,得到未进行上述一进多的陷印边界连接的陷印边界,取出其所有需要向该色块内部陷印的边界;如果某两个向内陷印的边界相邻,则把这两个陷印边界连接作为一个新的陷印边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进多的陷印边界连接是针对未进行上述一进多和多进一陷印边界连接的某个陷印边界,得到与其相邻的陷印边界,如果这两个陷印边界陷印方向相同,则连接这两个陷印边界作为新的陷印边界;重复执行,直至不能连接为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生成陷印区域形状的过程中,首先对发生陷印边界连接的陷印边界,合并多个进入色块作为新的进入色块,合并多个被进入色块作为新的被进入色块;然后判断是否生成平滑过渡陷印区域。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如需要生成平滑过渡陷印区域,则首先剖分陷印边界,生成陷印边界两侧的伴线;然后沿着陷印边界上的剖分点,根据剖分点两侧亮度调整其在两侧伴线对应点的位置,确定调整后的两侧伴线的形状,按照端点形状类型和裁剪方式生成陷印区域形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平滑过渡陷印区域的具体方法如下:分别计算陷印边界上某个剖分点Q在两侧色块的亮度L,规定亮度值小的为L1,剖分点Q在该侧伴线上的对应点为Q1;亮度值大的为L2,剖分点Q在该侧伴线上的对应点为Q2;计算Z=L1/L2,若Z<=SlidingLimit,则对应点Q1位置保持不变,对应点Q2的位置调整到与剖分点Q重合;若Z>SlidingLimit,则沿剖分点Q和对应点Q1和Q2所在的直线分别调整对应点Q1和Q2,使得同时满足下列条件:|Q2Q |L2=|QQ1|L1,|Q1Q|+|QQ2|=陷印宽度;最终确定调整后的两侧伴线的形状,其中,SlidingLimit称作平滑过渡系数。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如不需要生成平滑过渡陷印区域,则首先按照陷印参数得到陷印边界在被进入色块一侧的平行线段构成伴线;然后按照端点形状类型和裁剪方式生成陷印区域形状。
14.如权利要求11或13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点形状类型分为方形和自然延伸;方形是指连接陷印边界和伴线的对应端点所得到的形状;自然延伸是指确定陷印边界两端在进入色块边界上的两条切线后,调整伴线的端点使其分别落在两条切线上,连接陷印边界和伴线的对应端点所得到的形状。
15.如权利要求11或13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裁剪方式分为边缘裁剪和中轴线裁剪;边缘裁剪是指一个色块向另外一个色块做陷印时,如果出现超出被进色块边界的情况,则用被进色块的边界进行陷印区域形状裁剪,使其不超出被进色块的陷印区域形状;所述的中轴线裁剪是指一个色块向另外一个色块做陷印时,利用被进色块的中轴线进行裁剪,使陷印区域不超过被进色块的中间。
1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填充陷印油墨和减色时,首先判断是否发生陷印边界连接,对发生陷印边界连接后所形成的陷印区域进行陷印区域分割;然后根据不同的陷印类型,填充陷印区域油墨和减色。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对于一进多的陷印边界连接后生成的陷印区域分割,利用被进入色块的边界对所形成的陷印区域进行分割。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对于多进一的陷印边界连接后生成的陷印区域分割,利用被进入色块发生陷印边界连接的点所在夹角的角平分线分割陷印区域。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对于多进一的陷印边界连接后生成的陷印区域分割,在陷印边界连接点画一个小圆,该小圆与两个进入色块构成两个小区域,面积分别为S1,S2;定位分割线将该陷印边界连接点所在的夹角按照S1/S2=a/b分割成a,b两个角;利用该分割线来对陷印区域进行分割,得到分割的陷印区域。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对于多进多的陷印边界连接后生成的陷印区域分割,利用被进入色块的边界对所形成的陷印区域进行分割。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对于多进多的陷印边界连接后生成的陷印区域分割,在陷印边界连接点画一个小圆,该小圆与两个进入色块构成两个小区域,面积分别为S1,S2;定位分割线将该陷印边界连接点所在的夹角按照S1/S2=a/b分割成a,b两个角;利用该分割线来对陷印区域进行分割,得到分割的陷印区域。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动陷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相应区域油墨和减色方法中,让色陷印区域的填充油墨方法为取出被进入色块的油墨成分,保留最深油墨,其它油墨的网点百分比设置为0.2%;补漏白陷印的填充油墨为进入色块的油墨,其油墨网点百分比根据陷印参数调整,若补漏白陷印区域和被进入区域含有某种相同油墨,而且陷印区域油墨网点百分比小于被进入区域的油墨网点百分比,需要进行减色,即除去陷印区域中该种油墨。
23.一种自动陷印的系统,包括:
-陷印对象色块化模块,用于将陷印对象转化为简单色块;
-陷印边界定位模块,用于通过扫描所有色块,得到相邻色块的公共边界,即陷印边界;
-陷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陷印边界两边的色块是否满足陷印条件;
-区域分析模块,用于以一个色块为中心,同时结合其与周围所有色块的关系进行陷印边界连接;首先进行一进多的陷印边界连接,然后进行多进一的陷印边界连接,最后进行多进多的陷印边界连接;
-陷印操作模块,用于生成陷印区域形状,填充陷印区域的油墨和减色。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自动陷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陷印判断模块基于油墨网点百分比和亮度对陷印条件进行判断,所判断的陷印条件包括补漏白陷印发生条件和让色陷印发生条件;
所述的补漏白陷印发生条件由油墨网点百分比来决定,其陷印方向由油墨亮度决定;如果两个色块不含有相同油墨,则发生补漏白陷印;如果两个色块A和色块B含有相同油墨,并且至少有两种相同油墨均符合|InkS(A)-InkS(B)|>Minimum InK Difference,同时分别计算满足上述条件的两种相同油墨网点百分比之差InkS(A)-InkS(B),得到的两个数值必须一个为正数和一个为负数,满足全部条件,则进行补漏白陷印,其中Minimum Ink Difference为最小油墨差,InkS(A)-InkS(B)为相同油墨S的网点百分比之差;
所述的让色陷印发生条件的判断方法如下:在陷印边界两侧的色块中,取出有油墨的色块,将该色块的油墨成分转换到LAB空间,计算总亮度L、最深油墨亮度值L1和浅色油墨亮度值L2,其中最深油墨为亮度值最小的油墨,最深油墨以外剩余油墨称浅色油墨;最深油墨网点百分比应大于45%,且最深油墨的亮度值应小于65;若浅色油墨亮度值L2和总亮度L的差值ΔL在规定范围之内,则需要进行让色陷印;陷印方向是陷印边界旁无油墨的色块向陷印边界旁有油墨的色块进行陷印。
CN2008101149821A 2008-06-16 2008-06-16 一种自动陷印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16103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49821A CN101610343B (zh) 2008-06-16 2008-06-16 一种自动陷印的方法及系统
US12/997,597 US8675257B2 (en) 2008-06-16 2008-12-25 Automatic trapping method and system
JP2011512809A JP5112560B2 (ja) 2008-06-16 2008-12-25 自動トラッピング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PCT/CN2008/002078 WO2009152655A1 (zh) 2008-06-16 2008-12-25 一种自动陷印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49821A CN101610343B (zh) 2008-06-16 2008-06-16 一种自动陷印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0343A CN101610343A (zh) 2009-12-23
CN101610343B true CN101610343B (zh) 2011-05-11

Family

ID=41433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149821A Active CN101610343B (zh) 2008-06-16 2008-06-16 一种自动陷印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75257B2 (zh)
JP (1) JP5112560B2 (zh)
CN (1) CN101610343B (zh)
WO (1) WO20091526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30413B1 (en) * 2008-06-26 2012-03-06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Trapping objects
CN102196150B (zh) * 2010-03-11 2013-04-03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陷印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16243B (zh) * 2010-06-30 2014-09-10 北京大学 图像陷印的方法与装置
CN102404491B (zh) * 2010-09-08 2014-08-27 方正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渐变色块的陷印方法及系统
CN102404490B (zh) * 2010-09-08 2014-08-27 方正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陷印区域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2404492B (zh) * 2010-09-14 2014-07-02 北京大学 一种图形噪音的删除方法及系统
CN102547059A (zh) * 2010-12-16 2012-07-04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边界的陷印方法及系统
JP2012203298A (ja) * 2011-03-28 2012-10-22 Brother Ind Ltd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285264B (zh) * 2011-07-14 2013-10-23 广东金玉兰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精准定位形成局部镭射图案工艺
CN103108104B (zh) * 2011-11-09 2015-08-05 北京大学 一种让色陷印的方法及系统
CN102547060B (zh) * 2011-12-21 2014-11-05 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陷印方法及系统
CN102568020B (zh) * 2012-01-11 2014-02-19 广东壮丽彩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叠印制版方法
CN102801898A (zh) * 2012-06-13 2012-11-28 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交互陷印方法
CN102873999A (zh) * 2012-10-31 2013-01-16 贵州劲嘉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套印镂空图文时底色版的处理方法
US9135535B1 (en) * 2014-06-09 2015-09-15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rating trapping parameters globally with respect to object size
JP6213517B2 (ja) * 2015-04-21 2017-10-1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9816635B (zh) * 2018-12-31 2023-08-22 方正株式(武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陷印区域优化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1277723B (zh) * 2020-01-09 2022-03-15 方正株式(武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陷印区域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27239A2 (en) * 2006-04-28 2007-11-08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Trapping method for digital color print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2052A (en) * 1991-03-04 1996-07-30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Applying traps to a printed page specified in a page description language format
US5668931A (en) * 1993-03-31 1997-09-16 Dermer; Richard A. Method for automatic trap selection for correcting for plate misregistration in color printing
JP4234281B2 (ja) * 1998-10-22 2009-03-04 ゼロックス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US6992798B2 (en) * 2000-03-09 2006-01-31 Agfa-Bevaert N.V. Apparatus, product, and method of trapping using a distance buffer
US7088469B1 (en) * 2000-03-23 2006-08-08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nting halftone recipe color images
JP4024744B2 (ja) * 2003-11-06 2007-12-19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トラッピング方法、トラッピング装置、トラッピング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US20060033960A1 (en) * 2004-08-13 2006-02-16 Quark,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k selection in the trapping zone
JP4636974B2 (ja) 2005-09-01 2011-02-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963954B2 (ja) * 2006-12-27 2012-06-27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印刷製版用の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27239A2 (en) * 2006-04-28 2007-11-08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Trapping method for digital color print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0343A (zh) 2009-12-23
WO2009152655A1 (zh) 2009-12-23
US20110090522A1 (en) 2011-04-21
JP5112560B2 (ja) 2013-01-09
US8675257B2 (en) 2014-03-18
JP2011523311A (ja) 2011-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0343B (zh) 一种自动陷印的方法及系统
CN102568020B (zh) 一种叠印制版方法
CN105118383A (zh) 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9267753A (zh) 一种基于bim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法
MX2012007012A (es) Metodo para el control de calidad de impresiones con multiples colores primarios.
CN102088540B (zh) 一种陷印方法及装置
CN103786456B (zh) 一种加密印刷方法
CN1323543C (zh) 处理彩色图像数据的方法
ATE550744T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mischen von bildern
CN102404491B (zh) 一种包含渐变色块的陷印方法及系统
CN104908469A (zh) 数码印花一体化工艺
CN100334297C (zh) 数码喷射协同四分色印花方法
US20220161546A1 (en) Screen Printing Method
CN102111528B (zh) 一种印刷铺底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73999A (zh) 套印镂空图文时底色版的处理方法
CA3113572C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ecurity feature
CN103692844B (zh) 一种单面印刷透明膜实现双面同步效果的装饰纸
US11241874B2 (en) Screen printing method
CN203580481U (zh) 一种单面印刷透明膜实现双面同步效果的装饰纸
CN1273910A (zh) 纺织品四色合成真彩印花工艺
CN108391030B (zh) 一种基于网点并列的无色荧光半色调彩色图像加网方法及装置
CN110315877A (zh) 一种镭射纸胶印一次完成条码印刷工艺
CN102404490B (zh) 一种陷印区域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JP2018160894A (ja) 対象物の黒色構成を維持する方法
CN101863172A (zh) 一种有声读物的印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Founder International Co., Ltd.

Assignor: Peking University | Founder International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0110000047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trapping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Open date: 20091223

Record date: 20100506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