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06503A - 一种在养殖过程中海马体色的生态调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养殖过程中海马体色的生态调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06503A
CN101606503A CNA2009101008508A CN200910100850A CN101606503A CN 101606503 A CN101606503 A CN 101606503A CN A2009101008508 A CNA2009101008508 A CN A2009101008508A CN 200910100850 A CN200910100850 A CN 200910100850A CN 101606503 A CN101606503 A CN 1016065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ppocampus
breeding
body colour
regulation
tanglew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008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06503B (zh
Inventor
徐永健
韦玮
卢光明
陆慧贤
胡海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ingb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1010085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065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06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65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065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65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殖过程中海马体色的生态调控方法,通过养殖水体的构建和调控、养殖环境的构建和调控、养殖密度和时间的调控和日常养殖管理的调控;本发明在海马的养殖过程中,根据目标海马的体色需求,构建海马的生态养殖环境,通过在系统中投放所选择的大型海藻,一方面可以改善海马的养殖环境,促进海马的生长,使养殖的海马生长较快和成活率显著提高;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出海马养殖的背景色泽,定向地诱导和驯化养殖海马的体色向适应环境的色泽变化,使养殖的海马体色的色泽整体宜人;因此本发明一种海马成活率高、生长较快,色泽整体宜人,经济效益好的养殖过程中海马体色的生态调控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在养殖过程中海马体色的生态调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马养殖,具体涉及一种在养殖过程中海马体色的生态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海马是重要的小型海洋硬骨鱼类,为珍稀海洋药源动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些年,在欧美市场上,海马以其优雅的运动方式赢得了大众的喜爱,成为热门的水簇观赏名庞;尤其是一些颜色漂亮的海马,价格相当高。在美国市场上一尾漂亮的海马零售价可超过100美元,普通的成体海马也要在30美元以上。海马的漂亮与否与其体色有较大的关系,体色纯、艳者价格高,如纯黄、纯红、纯黑等品种,价格最高,且供不应求。
目前人工养殖海马的方法有多种,如网箱、聚酯纤维水槽、土池、水泥池和家用水簇缸等,最广泛采用的是水泥池养殖。如授权公告号为CN1219430,公告日为2005年9月21日,名称为一种大海马的幼苗及商品海马的人工培育方法和设备,就公开了大海马的养殖过程;当前这些养殖方法都没有关注海马体色及体色的生态调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海马成活率高、生长较快,色泽整体宜人,经济效益好的养殖过程中海马体色的生态调控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在养殖过程中海马体色的生态调控方法,包括下述调控步骤:
(1)养殖水体的构建和调控:在高为1.2m的水泥池内放入0.8~1.0m高的海水,所述海水为经120目网衣过滤的海水,所述海水的温度调控为15~32℃,所述海水的盐度调控为15~35(重量‰);海水过滤是为了除去自然海水中的鱼、虾及贝类的受精卵等,冬天时应避免池内海水的温度低于10℃,阴雨天时要防止池内海水的盐度过低。
(2)养殖环境的构建和调控:根据养殖的目标海马,选取大型海藻投放在所述水泥池内,在所述水泥池内大型海藻的鲜重密度构建和调控在1~2kg/m3,其中2/9~4/9的所述大型海藻挂养在水面下20~30cm处的所述水泥池的内壁上,其余的所述大型海藻放养在所述水泥池的池底上;水泥池内大型海藻的密度可通过不定期收割来保持,大型海藻既可作为海马的附着基和水质净化生物,还可形成稳定的海马生长环境,更可以诱导海马体色发生改变,构建出所需要的诱导海马体色的养殖环境;使得海藻构成了协调的、健康的海马仿自然生态环境,晴天时大型藻类还可以起到遮阴作用。大型藻类作为养殖环境构建者、海马体色的诱导者以及作为养殖生物天然活体生物饵料培育场所,还可以保证养殖良好的水质,促进养殖海马的生长,同时又可作为海马的天然附着基。海马一般生活在水面下几米至十几米的环境中,相对光线较暗,大型海藻也起到了一定的遮阴作用,使海马成活率较高。
(3)养殖密度和时间的调控:将海马一次性投放在水泥池内,海马的放养密度为150~250尾/m3,海马在水泥池中养殖不少于2个月时间;海马要一次性投足,养殖期间不再添加海马;海马可以为7日龄左右的海马幼体,也可以用已养殖一段时间的成体海马,但都要养足2个月以上。海马品种可以为中国沿海土著物种大海马或三斑海马等。
(4)日常养殖管理的调控:每天投喂饵料1~2次,若海马规格不大于7cm,所用饵料为活体的轮虫、枝角类和/或桡足类,若海马规格大于7cm,所用饵料为1~2cm的仔虾和/或糠虾每天傍晚时需及时把剩余饵料吸出。若海马过于幼小,在饲喂上述饵料前48h要用纤细裸藻、小球藻等强化剂作为开口饵料进行营养强化培育,海马个体较大时也可以用冰冻小虾类作为投喂饵料。养殖管理时由于栽培了大型海藻,虽起到了一定的遮阴作用,海马休息时也缠绕在海藻丛中,但建议在晴好天气时还要采取适当遮阴措施。
所述海水的温度为26~30℃,所述海水的盐度为20~30(重量‰);根据我们研究海马最适宜温度为28℃左右,其生长及成活率都较理想,海马较喜欢在盐度相对较高且盐度较稳定的海水环境中生存。
所述大型海藻为绿藻,绿藻类(如硬毛藻Chaetomorpha spp)可诱使海马体色形成黄褐色或浅黄色的色泽。
所述大型海藻为褐藻,褐藻类(如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鼠尾藻S.thunbergii)可诱使海马体色形成棕黑色或黑色的色泽。
所述大型海藻为红藻,红藻类(如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真江蓠G.verrucosa)可诱使海马体色形成棕褐色或棕红色的色泽。
所述海马的放养密度为200~250尾/m3,此放养密度海马的生长速率及成活率都较适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种在养殖过程中海马体色的生态调控方法,通过养殖水体的构建和调控、养殖环境的构建和调控、养殖密度和时间的调控和日常养殖管理的调控;海马的体色主要由其内在基因所决定,但养殖的环境(背景色泽等)也能影响海马的体色变化,或者说,海马能适应环境的变化,部分或全部改变身体的色泽来保护自己;本发明在海马的养殖过程中,根据目标海马的体色需求,构建海马的生态养殖环境,通过在系统中投放所选择的大型海藻,一方面可以改善海马的养殖环境,促进海马的生长和提高海马的成活率,成活率可以达到70%左右;另一方面,通过大型海藻构建出海马养殖的背景色泽,定向地诱导和驯化养殖海马的体色向适应环境的色泽变化,使养殖的海马体色的色泽整体宜人;这也增加了海马产品价格,提高了养殖海马的经济效益。因此本发明一种海马成活率高、生长较快,色泽整体宜人,经济效益好的在养殖过程中海马体色的生态调控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在养殖过程中海马体色的生态调控方法,首先建高为1.2m的水泥池,对水泥池内进行杀菌消毒,将经120目筛网过滤后的海水注入水泥池内,池内海水的水位为0.8~1.0m;池内海水的温度始终控制在15~32℃,盐度始终控制在15~35(重量‰)(若温度控制在26~30℃盐度控制在20~30对大海马生长更好),养殖水体完成后,将硬毛藻投放在水泥池内,在水泥池内硬毛藻的投放鲜重密度为1~2kg/m3,并在海马养殖过程中,硬毛藻始终保持该鲜重密度,有超过该密度现象时要收割去部分硬毛藻,大约1/3的硬毛藻挂养在离水面下面20~30cm处的水泥池的内壁上,其余的硬毛藻就投放在水经池的池底上,养殖环境构建完成后,以放养密度为200~250尾/m3,将大海马一次性投入池内,大海马个体小于7cm时用采集活的轮虫、枝角类和/或桡足类作为投喂饵料进行喂养,培养到大海马个体大于7cm后,就用1~2cm的仔虾和/或糠虾喂养,大海马成年后也可以用冰冻小虾类饵料喂养,投喂饵料每天1~2次,每天傍晚时需及时把多余的饵料吸出,以防止细菌滋生,晴天时给水泥池采取适当遮阴措施,这样连续养殖2个月,观察培养的大海马体色,大部分大海马的体色为浅黄色和黄褐色,只有不到5%的大海马的体色为黑色;连续养殖5个月左右,绝大部分大海马的体色为黄色,少部分大海马的体色为棕色,不见有黑色大海马。
实施例2
一种在养殖过程中海马体色的生态调控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用鼠尾藻代替硬毛藻构建养殖环境系统,连续养殖2个月,观察培养的大海马体色,黑色的达近6成,而黄色的个体不足5%,养殖5个月左右,绝大部分为黑色大海马,少部分个体为棕色,无黄色个体。
实施例3
只是没有用大型海藻构建的养殖环境,即不用硬毛藻或鼠尾藻就在水泥池中培养大海马,其它培养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连续养殖2个月和5个月左右,观察培养的大海马体色,海马个体的体色杂乱,约40%为黑色、35%为棕色和25%为黄色。
上述实施例中一次性放养的密度也可以150~199尾/m3
上述实施例1中也可以用其它绿藻如石莼、浒苔等代替硬毛藻。
上述实施例2中也可以用其它褐藻如羊栖菜等代替鼠尾藻。
上述实施例1中硬毛藻也可以用如龙须菜、真江蓠等红藻代替。
上述实施例中可以用三斑海马等海马种类代替大海马,用本发明和方法培养具有同样的成活率提高和色泽整体宜人效果,在此不一一列举。
成活率对比试验
将约2cm左右的规格基本相同的大海马苗种,以相同放养密度为200尾/m3,用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三种方法培养,在培育30天、90天和150天三个时间点测定每种方法的大海马的个体体长和大海马的成活率,得到如表1所示的结果,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方法大海马的成活率能达到70%左右,比无海藻的单独培养有显著的提高,本发明的方法海马个体生长也较快。
表1:不同培养条件大海马体长和成活率对比表
  培养方式   培养时间   体长规格(cm)   成活率(%)
  实施例1   30天   3.94±0.23   74.8±5.2
  实施例1   90天   9.04±0.64   71.6±3.4
  实施例1   150天   11.13a±0.75   71.0±6.2
  实施例2   30天   3.84±0.27   75.3±4.6
  实施例2   90天   8.75±0.57   70.7±4.2
  实施例2   150天   11.32a±0.81   69.0±5.7
  实施例3   30天   3.83±0.15   61.0±3.3
  实施例3   90天   8.51±0.82   45.5±7.4
  实施例3   150天   10.04±1.43   42.5±7.7

Claims (6)

1、一种在养殖过程中海马体色的生态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调控步骤:
(1)养殖水体的构建和调控:在高为1.2m的水泥池内放入0.8~1.0m高的海水,所述海水为经120目网衣过滤的海水,所述海水的温度调控为15~32℃,所述海水的盐度调控为15~35(重量‰);
(2)养殖环境的构建和调控:根据养殖目标海马,选取大型海藻投放在所述水泥池内,在所述水泥池内大型海藻的鲜重密度构建和调控在1~2kg/m3,其中2/9~4/9的所述大型海藻挂养在水面下20~30cm处的所述水泥池的内壁上,其余的所述大型海藻放养在所述水泥池的池底上;
(3)养殖密度和时间的调控:将海马一次性投放在所述水泥池内,所述海马的放养密度为150~250尾/m3,在所述水泥池中所述海马的养殖时间不少于2个月;
(4)日常养殖管理的调控:每天投喂饵料1~2次,若海马规格不大于7cm,所用饵料为活体的轮虫、枝角类和/或桡足类,若海马规格大于7cm,所用饵料为1~2cm的仔虾和/或糠虾,每天傍晚时需及时把剩余饵料吸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养殖过程中海马体色的生态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的温度为26~30℃,所述海水的盐度为20~30(重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养殖过程中海马体色的生态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海藻为绿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养殖过程中海马体色的生态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海藻为褐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养殖过程中海马体色的生态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海藻为红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养殖过程中海马体色的生态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马的放养密度为200~250尾/m3
CN2009101008508A 2009-07-16 2009-07-16 一种在养殖过程中海马体色的生态调控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065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008508A CN101606503B (zh) 2009-07-16 2009-07-16 一种在养殖过程中海马体色的生态调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008508A CN101606503B (zh) 2009-07-16 2009-07-16 一种在养殖过程中海马体色的生态调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6503A true CN101606503A (zh) 2009-12-23
CN101606503B CN101606503B (zh) 2011-08-17

Family

ID=41480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0085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06503B (zh) 2009-07-16 2009-07-16 一种在养殖过程中海马体色的生态调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0650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0277A (zh) * 2011-06-17 2011-10-1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诱导幼体线纹海马体色变化的方法
CN103960185A (zh) * 2014-05-12 2014-08-06 福建港德水产有限公司 一种日本海马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06069894A (zh) * 2016-06-13 2016-11-09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提高大海马人工育苗成活率的方法
CN106259117A (zh) * 2016-08-23 2017-01-04 蓬莱宗哲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线纹海马健康养殖方法
CN112753641A (zh) * 2020-12-31 2021-05-07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海马鱼菜共生循环水养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9430C (zh) * 2001-04-09 2005-09-21 中山大学 一种大海马的幼苗及商品海马的人工培育方法及设备
CN101401554A (zh) * 2007-10-07 2009-04-08 常庆发 人工养殖海马苗方法
CN101248769A (zh) * 2008-03-31 2008-08-27 李秉记 一种养殖三斑海马幼海马饵料的投喂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0277A (zh) * 2011-06-17 2011-10-1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诱导幼体线纹海马体色变化的方法
CN103960185A (zh) * 2014-05-12 2014-08-06 福建港德水产有限公司 一种日本海马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03960185B (zh) * 2014-05-12 2015-12-02 福建港德水产有限公司 一种日本海马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06069894A (zh) * 2016-06-13 2016-11-09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提高大海马人工育苗成活率的方法
CN106259117A (zh) * 2016-08-23 2017-01-04 蓬莱宗哲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线纹海马健康养殖方法
CN112753641A (zh) * 2020-12-31 2021-05-07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海马鱼菜共生循环水养殖方法
CN112753641B (zh) * 2020-12-31 2022-06-21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海马鱼菜共生循环水养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6503B (zh) 201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4304B (zh) 生态养殖优质红膏河蟹的方法
CN108967085B (zh) 一种稻田-南美白对虾异位生态养殖系统
CN105746404A (zh) 一种赤点石斑鱼苗种培育方法
CN103493765A (zh) 螃蟹的养殖方法
CN101606503B (zh) 一种在养殖过程中海马体色的生态调控方法
CN105360026A (zh) 一种青虾养殖方法
CN103891640A (zh) 一种水产苗种孵化繁育的方法
CN101790967B (zh) 一种日本蟳早繁苗的培育方法
CN110419472A (zh) 一种单环刺螠立体生态养殖方法
CN107751050B (zh) 一种长鳍吻鮈苗种批量化培育方法
CN106804497A (zh) 一种长江江蟹标准化养殖方法
CN1742570A (zh) 褐塘鳢育苗方法
AU2020102960A4 (en) A Breeding method of polyculture of Panulirus ornatus and Caulerpa lentillifera
CN109496927A (zh) 一种珍珠龙胆石斑鱼高效综合养殖方法
CN101828532A (zh) 富含天然类胡萝卜素的华贵栉孔扇贝金黄色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CN107295997A (zh) 一种生物饵料高密度混合养殖养殖池的建造方法
CN107173324A (zh) 一种提高青蛙养殖变态期成活率的方法
CN111771648A (zh) 一种藕塘套养小龙虾和加州鲈的方法
CN111280102A (zh) 一种淡水青虾工厂化循环水苗种培育方法
CN104642089B (zh) 一种江蓠与石斑鱼的混养方法
CN106386588B (zh) 一种红鳍东方鲀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12369352B (zh) 一种大口黑鲈与凡纳滨对虾池塘反季节轮养方法
CN111134058B (zh) 一种适用于海湾扇贝的节水育苗方法
CN107079873A (zh) 一种山溪鲵的人工促繁方法
CN107306861A (zh) 一种生物饵料饲喂鱼类幼苗的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407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