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01423A - 一种发酵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酵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01423A
CN101601423A CNA2009101586692A CN200910158669A CN101601423A CN 101601423 A CN101601423 A CN 101601423A CN A2009101586692 A CNA2009101586692 A CN A2009101586692A CN 200910158669 A CN200910158669 A CN 200910158669A CN 101601423 A CN101601423 A CN 101601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lk
controlled
cooling
auxiliary material
acid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586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云鹏
王安平
胡新宇
刘卫星
陈望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Mengniu Dai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Mengniu Dai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Mengniu Dai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Mengniu Dai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91015866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014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01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14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airy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添加甜菜碱的发酵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所需的组分及重量份如下:发酵乳450kg,辅料溶液550kg。属于乳品领域。以全脂无抗鲜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甜菜碱,经过乳酸菌发酵,开发一款具有保护肝脏和预防脂肪肝功能的活性乳酸菌饮料。

Description

一种发酵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添加甜菜碱的发酵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乳品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酸奶由于具有较为丰富的营养成分,受到各个年龄段人群的青睐。酸奶是牛奶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经过发酵制成的,口味酸甜细滑,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专家称它是“21世纪的食品”,是一种“功能独特的营养品”,能调节机体内微生物的平衡。
尽管牛奶和奶饮料在目前市场上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但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加强,益生菌生理功效已被证实,含有益生菌的活菌酸乳制品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活菌酸乳的生理功能:
和鲜牛奶相比,酸奶不但具有新鲜牛奶的全部特有营养元素,而且酸奶能使蛋白质结成细微的乳块,乳酸和钙结合生成乳酸钙,更容易被消化吸收。摄取含有益生菌的酸乳制品可预防便秘、抑制病原菌、活化人体免疫系统、清除人体致癌物质、降低血中胆固醇、调节肠胃菌群、改善乳糖不耐症的代谢障碍、控制内毒素、抗辐射作用、提高矿物质的吸收、对腹泻的疗效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一种添加甜菜碱的发酵乳酸菌饮料
本发明产品中甜菜碱≥0.1‰,蛋白质≥1%,脂肪≥1%,总固形物≥15%。
本发明最终产品内容物特点:
甜菜碱
a)甜菜碱利用色谱法提取自甜菜糖蜜,是一种天然的保健品。
b)甜菜碱是甲基集团供体,而人体中甲基集团参与100个维持机体及细胞正常功能相关反应,包括DNA、RNA和神经传输物质的合成,及启动解毒反应,因此甜菜碱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
c)甜菜碱可以作为人体渗透压调节剂,保护细胞及酶不受环境应激的影响
d)甜菜碱无毒无害,故可作为新型营养保健食品添加剂直接加入到食品(或饮料)中,以提升产品的营养价值。
e)甜菜碱通过一系列的新陈代谢作用,来减少血液中脂肪浓度,进而减轻肝脏中脂肪,对肝脏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f)对一些动物试验的研究显示,甜菜碱有治疗和预防脂肪肝的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
本发明的一种发酵乳酸菌饮料,其中,所需的组分及重量份如下:发酵乳450kg,辅料溶液550kg,其中所述辅料为稳定剂。
上述的发酵乳1000kg所需的组分及重量份如下:甜菜碱0.1~1Kg,浓缩乳清蛋白10~30Kg,菌种200~250DCU;其中,牛奶的添加量为加入全部组份后用牛奶定容到1000kg。
上述的辅料溶液是利用牛奶溶解稳定剂的溶液,其组分及重量份如下:稳定剂5~10kg;还可以加入白砂糖50~150Kg。
上述的浓缩乳清蛋白是以牛奶乳清经分离提纯、浓缩、喷雾干燥制成。
上述的菌种是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的组合,其组成份量比例如下: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组成份量比例为1-3∶1-3∶1-3∶1-3,优选3∶3∶1∶1或者为3∶3∶2∶1。
上述的稳定剂的组分及重量比例如下:卡拉胶0.1-0.5kg、微晶纤维素0.3-1kg、琼脂0.1-2kg、变性淀粉4.5-6.5kg。
上述变性淀粉选自木薯或马铃薯变性淀粉,水分(%)≤15。
上述的浓缩乳清蛋白,浓缩乳清蛋白是牛奶乳清经分离提纯、浓缩、喷雾干燥制成。
上述的发酵乳酸菌饮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原料奶检测;原料奶标准化;按照上述的比例配料;混合、定量;
均质、杀菌;接种;发酵;翻缸、冷却;辅料溶解;辅料的杀菌、冷却;混和、调配、均质、冷却;灌装;入库冷藏;检验。
所述的原料奶检测步骤为:72°酒精蛋白质稳定,酸度≤18°T,煮沸正常;检测脂肪、蛋白质、非脂乳固体及抗生素残留;奶温≤4℃。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控制点)。
所述的原料奶标准化步骤为:标准化时注意奶温(40~45℃)和循环时间(10分钟),标准化后脂肪和非脂乳固体必须达到规定要求。
所述的配料步骤为:将白砂糖50~150Kg和浓缩乳清蛋白10~30Kg与甜菜碱0.1~1Kg混合,用300~500kg55~60℃奶液(或水)溶解,搅拌10min。
所述的混合、定量步骤为:把上述料液打入剩余的原料奶中混合,用原料奶定量到1000Kg;杀菌前冷却到10℃以下;
所述的均质、杀菌步骤为:物料在18~20Mpa/65~70℃条件下
行均质,在95~100℃、200~600S条件下杀菌;
所述的接种步骤为:物料冷却至42±2℃,撒入直投式粉末菌种菌种,混合10~30min
所述的发酵步骤为:42~45℃条件下发酵,终点酸度控制在70~75°T;
所述的翻缸、冷却步骤为:酸度达到要求后,打开冰水,开动搅拌器30秒,翻缸至缓冲罐,温度控制在18~20℃;
所述的辅料溶解步骤为:乳化稳定剂与白砂糖干混,撒入70~75℃水的高速混合罐中搅拌10min,最后加入其他辅料搅拌5min。
所述的辅料杀菌步骤为:在95~100℃/300S杀菌不均质,冷却后温度控制在20~25℃。
所述的混和、调配、均质、冷却步骤为:剧烈搅拌条件下,发酵乳和处理好的辅料按450∶550的比例混合,搅拌10分钟,检测酸度,控制在50~60°T之间,PH值控制在4.0~4.2之间。如果酸度不足,用稀释10倍的乳酸调节。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检测合格后,进行均质、冷却,均质压力控制在10~15Mpa,物料温度控制在8℃以下。加入香精搅拌均匀。
所述入库冷藏条件为:1小时之内温度降至10℃,完后在2~6℃下冷藏18小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工艺流程:
(1)白砂糖80Kg和浓缩乳清蛋白15Kg与甜菜碱0.2Kg混合,用300~500kg55~60℃奶液(或水)溶解,搅拌10min,备用;
(2)把上述料液打入剩余的原料奶中混合,用原料奶定量到1000Kg;杀菌前冷却到10℃以下;
(3)物料在18~20Mpa/65~70℃条件下进行均质,在95~100℃、200~600S条件下杀菌;
(4)物料冷却至42±2℃,撒入直投式粉末菌种200DCU,混合10~30min;其组成份量比例如下: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组成份量比例为3∶3∶1∶1;
(5)42~45℃条件下发酵,终点酸度控制在70~75°T;
(6)酸度达到要求后,打开冰水,开动搅拌器30秒,翻缸至缓冲罐,温度控制在18~20℃,备用;
(7)10kg稳定剂与70kg白砂糖干混,撒入70~75℃水的高速混合罐中搅拌10min,最后加入1kg口感淀粉搅拌5min;
(8)在95~100℃/300S杀菌不均质,冷却后温度控制在20~25℃;
(9)剧烈搅拌条件下,发酵乳和处理好的辅料按450∶550的比例混合,搅拌10分钟,检测酸度,控制在50~60°T之间,PH值控制在4.0~4.2之间。如果酸度不足,用稀释10倍的乳酸调节。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检测合格后,进行均质、冷却,均质压力控制在10~15Mpa,物料温度控制在8℃以下。加入香精搅拌均匀;
(10)灌装;
(11)入库冷藏,1小时之内温度降至10℃,完后在2~6℃冷藏18小时。
实施例2
工艺流程:
(1)白砂糖90Kg和浓缩乳清蛋白10Kg与甜菜碱0.1Kg混合,用300~500kg55~60℃奶液(或水)溶解,搅拌10min,备用;
(2)把上述料液打入剩余的原料奶中混合,用原料奶定量到1000Kg;杀菌前冷却到10℃以下;
(3)物料在18~20Mpa/65~70℃条件下进行均质,在95~100℃、200~600S条件下杀菌;
(4)物料冷却至42±2℃,撒入直投式粉末菌种210DCU,混合10~30min;其组成份量比例如下: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组成份量比例为3∶3∶2∶1;
(5)42~45℃条件下发酵,终点酸度控制在70~75°T;
(6)酸度达到要求后,打开冰水,开动搅拌器30秒,翻缸至缓冲罐,温度控制在18~20℃,备用;
(7)8kg稳定剂与70kg白砂糖干混,撒入70~75℃水的高速混合罐中搅拌10min,最后加入1kg口感淀粉搅拌5min;
(8)在95~100℃/300S杀菌不均质,冷却后温度控制在20~25℃;
(9)剧烈搅拌条件下,发酵乳和处理好的辅料按450∶550的比例混合,搅拌10分钟,检测酸度,控制在50~60°T之间,PH值控制在4.0~4.2之间。如果酸度不足,用稀释10倍的乳酸调节。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检测合格后,进行均质、冷却,均质压力控制在10~15Mpa,物料温度控制在8℃以下。加入香精搅拌均匀;
(10)灌装;
(11)入库冷藏,1小时之内温度降至10℃,完后在2~6℃冷藏18小时。
实施例3
工艺流程:
(1)白砂糖100Kg和浓缩乳清蛋白30Kg与甜菜碱1Kg混合,用300~500kg  55~60℃奶液(或水)溶解,搅拌10min,备用;
(2)把上述料液打入剩余的原料奶中混合,用原料奶定量到1000Kg;杀菌前冷却到10℃以下;
(3)物料在18~20Mpa/65~70℃条件下进行均质,在95~100℃、200~600S条件下杀菌;
(4)物料冷却至42±2℃,撒入直投式粉末菌种220DCU,混合10~30min;其组成份量比例如下: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组成份量比例为3∶1∶1∶1;
(5)42~45℃条件下发酵,终点酸度控制在70~75°T;
(6)酸度达到要求后,打开冰水,开动搅拌器30秒,翻缸至缓冲罐,温度控制在18~20℃,备用;
(7)10kg稳定剂与80kg白砂糖干混,撒入70~75℃水的高速混合罐中搅拌10min,最后加入1kg口感淀粉搅拌5min;
(8)在95~100℃/300S杀菌不均质,冷却后温度控制在20~25℃;
(9)剧烈搅拌条件下,发酵乳和处理好的辅料按450∶550的比例混合,搅拌10分钟,检测酸度,控制在50~60°T之间,PH值控制在4.0~4.2之间。如果酸度不足,用稀释10倍的乳酸调节。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检测合格后,进行均质、冷却,均质压力控制在10~15Mpa,物料温度控制在8℃以下。加入香精搅拌均匀;
(10)灌装;
(11)入库冷藏,1小时之内温度降至10℃,完后在2~6℃冷藏18小时。
实施例4
工艺流程:
(1)白砂糖125Kg和浓缩乳清蛋白25Kg与甜菜碱1Kg混合,用300~500kg  55~60℃奶液(或水)溶解,搅拌10min,备用;
(2)把上述料液打入剩余的原料奶中混合,用原料奶定量到1000Kg;杀菌前冷却到10℃以下;
(3)物料在18~20Mpa/65~70℃条件下进行均质,在95~100℃200~600S条件下杀菌;
(4)物料冷却至42±2℃,撒入直投式粉末菌种200DCU,混合10~30min;其组成份量比例如下: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组成份量比例为3∶2∶2∶2;
(5)42~45℃条件下发酵,终点酸度控制在70~75°T;
(6)酸度达到要求后,打开冰水,开动搅拌器30秒,翻缸至缓冲罐,温度控制在18~20℃,备用;
(7)15kg稳定剂与90kg白砂糖干混,撒入70~75℃水的高速混合罐中搅拌10min,最后加入0.5kg口感淀粉搅拌5min;
(8)在95~100℃/300S杀菌不均质,冷却后温度控制在20~25℃;
(9)剧烈搅拌条件下,发酵乳和处理好的辅料按450∶550的比例混合,搅拌10分钟,检测酸度,控制在50~60°T之间,PH值控制在4.0~4.2之间。如果酸度不足,用稀释10倍的乳酸调节。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检测合格后,进行均质、冷却,均质压力控制在10~15Mpa,物料温度控制在8℃以下。加入香精搅拌均匀;
(10)灌装;
(11)入库冷藏,1小时之内温度降至10℃,完后在2~6℃冷藏18小时。
实施例5
工艺流程:
(1)白砂糖150Kg和浓缩乳清蛋白30Kg与甜菜碱1Kg混合,用300~500kg  55~60℃奶液(或水)溶解,搅拌10min,备用;
(2)把上述料液打入剩余的原料奶中混合,用原料奶定量到1000Kg;杀菌前冷却到10℃以下;
(3)物料在18~20Mpa/65~70℃条件下进行均质,在95~100℃、200~600S条件下杀菌;
(4)物料冷却至42±2℃,撒入直投式粉末菌种250DCU,混合10~30min;其组成份量比例如下: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组成份量比例为3∶3∶3∶3;
(5)42~45℃条件下发酵,终点酸度控制在70~75°T;
(6)酸度达到要求后,打开冰水,开动搅拌器30秒,翻缸至缓冲罐,温度控制在18~20℃,备用;
(7)10kg稳定剂与80kg白砂糖干混,撒入70~75℃水的高速混合罐中搅拌10min,最后加入1kg口感淀粉搅拌5min;
(8)在95~100℃/300S杀菌不均质,冷却后温度控制在20~25℃;
(9)剧烈搅拌条件下,发酵乳和处理好的辅料按450∶550的比例混合,搅拌10分钟,检测酸度,控制在50~60°T之间,PH值控制在4.0~4.2之间。如果酸度不足,用稀释10倍的乳酸调节。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检测合格后,进行均质、冷却,均质压力控制在10~15Mpa,物料温度控制在8℃以下,加入香精搅拌均匀;
(10)灌装;
(11)入库冷藏,1小时之内温度降至10℃,完后在2~6℃冷藏18小时。
品尝方式:采用不记名打分的方式进行。100位评测者针对整体感觉、奶香味、稀稠度、新鲜度、甜度、幼滑度、爽口度和回味八项指标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
Figure G2009101586692D00111
Figure G2009101586692D00121

Claims (9)

1.一种发酵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所需的组分及重量份如下:
发酵乳450kg,辅料溶液550kg,其中所述辅料为稳定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乳1000kg所需的组分及重量份如下:甜菜碱0.1~1Kg,浓缩乳清蛋白10~30Kg,菌种200~250DCU;其中,牛奶的添加量为加入全部组份后用牛奶定容到1000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料溶液是利用牛奶溶解稳定剂的溶液,其组分及重量份如下:稳定剂5~10kg;还可以加入白砂糖50~150Kg。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酵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浓缩乳清蛋白是以牛奶乳清经分离提纯、浓缩、喷雾干燥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酵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种是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的组合,其组成份量比例如下: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组成份量比例为1-3∶1-3∶1-3∶1-3,优选3∶3∶1∶1或者为3∶3∶2∶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的组分及重量比例如下:卡拉胶0.1-0.5kg、微晶纤维素0.3-1kg、琼脂0.1-2kg、变性淀粉4.5-6.5kg。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酵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性淀粉选自木薯或马铃薯变性淀粉,水分(%)≤15。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发酵乳酸菌饮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奶检测;
2)原料奶标准化;
3)按照上述的比例配料;
4)混合、定量;
5)均质、杀菌;
6)接种;
7)发酵;
8)翻缸、冷却;
9)辅料溶解;
10)辅料的杀菌、冷却;
11)混和、调配、均质、冷却;
12)灌装;
13)入库冷藏;
14)检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酵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的原料奶检测步骤为:72°酒精蛋白质稳定,酸度≤18°T,煮沸正常;检测脂肪、蛋白质、非脂乳固体及抗生素残留;奶温≤4℃。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控制点)。
所述的原料奶标准化步骤为:标准化时注意奶温(40~45℃)和循环时间(10分钟),标准化后脂肪和非脂乳固体必须达到规定要求。
所述的配料步骤为:将白砂糖50~150Kg和浓缩乳清蛋白10~30Kg与甜菜碱0.1~1Kg混合,用300~500kg55~60℃奶液溶解,搅拌10min。
所述的混合、定量步骤为:把上述料液打入剩余的原料奶中混合,用原料奶定量到1000Kg;杀菌前冷却到10℃以下;
所述的均质、杀菌步骤为:物料在18~20Mpa/65~70℃条件下行均质,在95~100℃、200~600S条件下杀菌;
所述的接种步骤为:物料冷却至42±2℃,撒入直投式粉末菌种菌种,混合10~30min
所述的发酵步骤为:42~45℃条件下发酵,终点酸度控制在70~75°T;
所述的翻缸、冷却步骤为:酸度达到要求后,打开冰水,开动搅拌器30秒,翻缸至缓冲罐,温度控制在18~20℃;
所述的辅料溶解步骤为:乳化稳定剂与白砂糖干混,撒入70~75℃水的高速混合罐中搅拌10min,最后加入其他辅料搅拌5min。
所述的辅料杀菌步骤为:在95~100℃/300S杀菌不均质,冷却后温度控制在20~25℃。
所述的混和、调配、均质、冷却步骤为。剧烈搅拌条件下,发酵乳和处理好的辅料按450∶550的比例混合,搅拌10分钟,检测酸度,控制在50~60°T之间,pH值控制在4.0~4.2之间。如果酸度不足,用稀释10倍的乳酸调节。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检测合格后,进行均质、冷却,均质压力控制在10~15Mpa,物料温度控制在8℃以下。加入香精搅拌均匀。
所述冷藏条件,1小时之内温度降至10℃,完后在2~6℃下冷藏18小时。
CNA2009101586692A 2009-07-04 2009-07-04 一种发酵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16014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1586692A CN101601423A (zh) 2009-07-04 2009-07-04 一种发酵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1586692A CN101601423A (zh) 2009-07-04 2009-07-04 一种发酵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1423A true CN101601423A (zh) 2009-12-16

Family

ID=41467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1586692A Pending CN101601423A (zh) 2009-07-04 2009-07-04 一种发酵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0142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6523A (zh) * 2012-07-03 2012-10-17 浙江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零添加益生菌酸奶加工方法
CN106107335A (zh) * 2016-06-17 2016-11-16 四川农业大学 马铃薯淀粉加工汁液乳酸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55635A (zh) * 2017-09-27 2017-12-12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气型发酵乳清蛋白透明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6523A (zh) * 2012-07-03 2012-10-17 浙江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零添加益生菌酸奶加工方法
CN106107335A (zh) * 2016-06-17 2016-11-16 四川农业大学 马铃薯淀粉加工汁液乳酸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55635A (zh) * 2017-09-27 2017-12-12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气型发酵乳清蛋白透明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uttriss Nutritional properties of fermented milk products
CN101180989B (zh) 一种活菌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64044B (zh) 一种含有海藻的酸奶及其制作方法
CN100429980C (zh) 直投式酸奶发酵菌剂的生产方法
CN102986874A (zh) 开菲尔活菌型酸乳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1554187A (zh) 一种养胃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00252A (zh) 发酵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原料组合物,植物乳杆菌应用
CN101554186B (zh) 一种护肠胃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72522B (zh) 益生菌牛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80988A (zh) 一种大豆甜点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80986A (zh) 一种低脂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36214A (zh) 一种零乳糖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76485B (zh) 一种酸羊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87382A (zh) 一种乳酸菌发酵剂、益生菌饮用型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07077A (zh) 一种常温饮用型红枣谷物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43244A (zh) 一种南瓜发酵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31865A (zh) 一种富含γ-氨基丁酸的食用氨基酸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15091A (zh) 一种发酵乳的原料组合物、搅拌型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02309A (zh) 一种二次发酵脱除乳糖的活菌型无糖酸奶的制备方法
CN101558790A (zh) 一种发酵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60445A (zh) 一种阿胶红枣酸奶
CN101601423A (zh) 一种发酵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31866A (zh) 一种食用氨基酸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13740B (zh) 一种含葛根的褐色乳酸菌饮品及其生产方法
CN109717245A (zh) 只用嗜酸乳杆菌作发酵剂的益生菌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