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94912B - 口罩和口罩用被安装构件 - Google Patents

口罩和口罩用被安装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94912B
CN101594912B CN200880003109.3A CN200880003109A CN101594912B CN 101594912 B CN101594912 B CN 101594912B CN 200880003109 A CN200880003109 A CN 200880003109A CN 101594912 B CN101594912 B CN 1015949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
mask
mentioned
main body
body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031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94912A (zh
Inventor
竹内直人
石神信
寺冈裕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94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49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94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49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23/00Filters for breathing-protection purposes
    • A62B23/02Filters for breathing-protection purposes for respirators
    • A62B23/025Filters for breathing-protection purposes for respirators the filter having substantially the shape of a mask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41D13/1107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A41D13/113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with a vertical fold or weld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将挥发成分等供给到口罩戴用时在口部周围所形成的空间中有效的技术。本发明的口罩(1)具有覆盖口和鼻子的口罩主体部(2)、分别从口罩主体部(2)的右侧和左侧延伸的挂耳部(3)以及被安装构件(10)。被安装构件(10)具有透气性不同的3个薄片,各薄片以透气性最低的薄片被配置在一侧的方式层叠。而且,在被安装构件(10)的一侧的面被配置于与口罩戴用者相反的一侧的状态下,被安装构件(10)利用接合件(10a)的接合力被接合于口罩主体部(10)的戴用面(2d)侧。

Description

口罩和口罩用被安装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戴在脸部的口罩。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口罩(被称为“立体口罩”),在口罩戴用者的口部周围形成空间的口罩主体部在戴口罩时成为立体状。当戴用该口罩时,由于在口罩主体部与口罩戴用者的口部之间形成有空间(口部空间),所以能够消除呼吸不畅等的不适感。这种口罩一般用于防花粉或防感冒,近年来,对用于给口罩戴用者创造出一个舒适环境的口罩进行研究。例如,研究将芳香成分等挥发成分供给到口罩主体部与口罩戴用者的口部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因此,存在对将挥发成分等供给到口罩戴用者的口部空间的有效技术的要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753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在口罩中将挥发成分等供给到口部空间中有效的技术,该口罩具有口罩主体部,该口罩主体部构成为在口罩戴用时在口罩戴用者的口部形成空间(口部空间)。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涉及具有口罩主体部、左右一对挂耳部以及被安装构件的口罩。口罩也可以是被设定为一次性使用或多次使用的用后即弃型。或者也可以是通过洗涤而能够重复使用这样类型的口罩。 
口罩主体部至少覆盖口罩戴用者的口和鼻子。口罩主体部 由无纺布所构成的薄片形成,并构成为在口罩戴用时成为立体状。通过口罩主体部成为立体状,在口罩戴用者的口的周围(口罩主体部与口罩戴用者的口之间)形成空间(口部空间)。口罩主体部可以由1个薄片或多个薄片形成。例如,是将1个薄片局部接合而形成的。或将多个薄片全部或一部分接合而形成的。该口罩主体部只要是至少在口罩戴用时成为立体状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在口罩戴用时(口罩使用时)成为立体状,在口罩未戴用时(口罩未使用时)被折叠成平面状。或者,不仅在口罩戴用时而且在口罩未戴用时也成为立体状。形成口罩主体部的薄片是通过机械处理、化学处理、热处理等使纤维固定或互相缠绕而制作的薄片状的构成物。作为典型,由局部含有热熔性纤维(热塑性纤维)并能够热粘接(熔融)的无纺布构成。一对挂耳部是分别从口罩主体部的右侧和左侧延伸,挂在口罩戴用者的耳朵上。 
被安装构件是具有透气性不同的多个薄片,该多个薄片以透气性最低的薄片被配置在一侧的方式层叠,并且,以被安装构件的一侧的面(透气性最低的薄片的面)被配置在与口罩戴用者相反的一侧的状态将被安装构件安装在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被安装构件也可以预先被安装在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或者,也可以在口罩戴用时安装在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安装在口罩主体的戴用面侧”的形态包括:利用粘接带或表面紧固件等接合力将被安装构件贴附在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的形态;或者将构成口罩主体部的薄片作成双层构造,将被安装构件插到薄片之间的形态等。而且,“贴附在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的形态包括:贴附在口罩主体部或挂耳部的戴用面(口罩戴用者侧的面)的形态。 
另外,被安装构件只要其一侧的面(透气性最低的薄片) 配置在口罩戴用者的相反面侧即可,可以适当地选择薄片数目。而且,作为将被安装构件安装在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的方法可以使用适当的方法。而且,被安装构件可以固定在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也可以能装卸地安装。在“被安装构件的一侧的面被配置在口罩戴用者的相反侧”的形态中,例如,被安装构件贴附在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的情况下,被安装构件的一侧的面被配置在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 
在本发明的口罩中,将挥发性物质配置在比构成被安装构件的薄片中的透气性最低的薄片更靠口罩戴用者侧的情况下,自挥发性物质产生的挥发成分向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相反侧(口罩戴用者相反侧)的排出被透气性最低的薄片抑制。作为配置挥发性物质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使配置在比透气性最低的薄片更靠近口罩戴用者侧的薄片含有挥发性物质等。由此,形成在口罩主体部与口罩戴用者的口部之间的空间(口部空间)内成为含有挥发成分等的有益的环境。 
在其它形态的口罩中,被安装构件形成为带状。并且,被安装构件以在口罩戴用时沿口罩戴用者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被安装在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为了防止妨碍到口部呼吸,被安装构件的安装部位优选除了口部正面之外的部位,特别优选比口部更靠上侧的部位。并且,为了防止鼻子呼吸受到妨碍,更优选被安装构件的安装部位为比鼻尖(鼻孔)更靠上侧的部位。根据这样的构成,可以形成良好的口部空间。 
并且,在其它形态的口罩中,在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及被安装构件的一例的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接合件。并且,利用该接合件的接合力,被安装构件被安装在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作为接合件,例如,使用具有粘接剂或粘着剂的接合件,具有构成表面紧固件的插入部或被插入部的接合件。另外,可 以适当选择将接合件设于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及被安装构件的一侧的面的这两者上的结构,或设在其中任一个上的结构。“将接合件设在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的形态也包括设在口罩主体或挂耳部的口罩戴用者的面上的形态。根据这样的构成,可以容易地将被安装构件安装在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 
并且,在其它形态的口罩中,接合件将被安装构件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例如,接合件的接合力被设定为高于保持将被安装构件安装在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的状态所必需的保持力,并低于用于将被安装构件卸下的规定的力。根据这样的构成,可以反复使用被安装构件。 
并且,在其它形态的口罩中,接合件设置在被安装构件的至少2个部位。这2个部位被设定在被安装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在本发明中,例如,具有粘接剂或粘着剂的接合件设于被安装构件上。将接合件仅设在被安装构件上的情况下,可以将被安装构件贴附在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的任意位置,因此可以容易地变更被安装构件的安装位置。 
并且,在其它形态的口罩中,接合件设置在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的至少2个部位。这2个部位被设定成在口罩戴用时配置在口罩戴用者的左右。在本发明中,例如,具有粘接剂或粘着剂的接合件设于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根据这样的构成,可以容易地辨别被安装构件的安装位置。 
并且,在其它形态的口罩中,设有接合件的2个部位被设定成在口罩戴用时沿口罩戴用者的上下方向错开。根据这样的构成,口罩主体部、被安装构件特别是在口罩主体部折叠时,可以防止设于左右的接合件彼此相互接合。 
并且,在其它形态的口罩中,作为设于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的接合件以及设于被安装构件的一侧的面上的接合件中的 一个接合件,使用具有构成表面紧固件的插入部及被插入部中的一个的接合件,作为另一接合件,使用具有构成表面紧固件的插入部及被插入部中的另一个的接合件。一般而言,插入部由钩构成,被插入部由环构成。根据这样的构成,可以容易将被安装构件安装在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另外,通过调整表面紧固件的接合力,可以装卸自如地将被安装构件安装在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 
并且,在其它形态的口罩中,作为设于被安装构件的一侧的面上的接合件,使用构成表面紧固件的插入部。并且,作为构成表面紧固件的被插入部,使用由口罩主体部或挂耳部的纤维构成的被插入部。根据这样的构成,由于不必再另行设置构成表面紧固件的被插入部,所以可以使结构简单化。 
并且,在其它形态的口罩中,被安装构件具有折叠线,在该折叠线处被折叠。由此,被安装构件成为以折叠线为突出顶端的凸形状。该凸形状与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的凹坑卡合。根据这样的构成,可以容易地将被安装构件定位于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另外,通过将折叠线形成于被安装构件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的中央,可以将接合件仅设于被安装构件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两侧的端部。 
而且,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涉及口罩用被安装构件。本发明的口罩用被安装构件具有覆盖口罩戴用者的口和鼻子的口罩主体部及左右一对挂耳部,被安装在口罩主体部至少在口罩戴用时成为立体状的口罩(立体口罩)上。口罩用被安装构件具有透气性不同的多个薄片体。该多个薄片以透气性最低的薄片被配置于一侧的方式层叠。并且,口罩用被安装构件以其一侧的面(透气性最低的薄片)被配置在与口罩戴用者相反的一侧的状态被安装在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将口罩用被安装构 件安装在与口罩戴用者相反的一侧的构成、口罩用被安装构件的构成如前所述。 
根据这样的构成,可以抑制口部空间内的挥发成分等排出到口罩主体部的戴用相反面侧。因此,可以将口部空间内创造成适于口罩戴用者的环境。 
在其它形态的口罩用被安装构件中,在一面侧的面上设置有接合件。并且,利用该接合件的接合力,口罩用安装构件被贴附在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根据这样的构成,可以容易地将口罩用被安装构件安装在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 
并且,其它形态的口罩用被安装构件形成为带状。并且,接合件设于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在本形态中,例如,具有粘接剂或粘着剂的接合件被设于口罩用被安装构件上。根据这样的构成,可以容易地变更口罩用被安装构件安装到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的安装位置。 
并且,其它形态的口罩用被安装构件具有折叠线,在该折叠线处被折叠。由此,口罩用被安装构件成为以折叠线为突出顶端的凸形状。该凸形状与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的凹坑卡合。根据这样的构成,可以容易将口罩用被安装构件定位于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另外,通过将折叠线形成在被安装构件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的中央,可以仅在口罩用被安装构件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两侧的端部设置接合件。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对于至少在口罩戴用时在口罩戴用者的口部周围形成空间(口部空问)的口罩,可以使口部空间内保持成含有挥发成分等的适宜环境。而且,对于至少在口罩戴用时在口罩戴用者的口部周围形成空间(口部空间)的口罩,可以获得用于将口部空间内保持成含有挥发成分等的适宜环境的口罩用被安装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例的口罩1的立体图。 
图2是从口罩戴用者侧观察到的将一实施例的口罩1展开后的状态的图。 
图3是一实施例的被安装构件10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5是被安装构件10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是从侧面观察到的戴用了一实施例的口罩1的状态的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测量口罩内压力的状态的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测量口罩内压力的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口罩内压力的测量结果1(口罩主体部的透气性:140cc/cm2·sec)的图表。 
图10是表示口罩内压力的测量结果2(口罩主体部的透气性:200cc/cm2·sec)的图表。 
图11是表示被安装构件的硬挺度的测量结果的图表。 
图12是表示另一实施例的口罩主体部102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口罩;2、口罩主体部;2a、右侧薄片;2b、左侧薄片;2c、接合缘;2d、戴用面;3、挂耳部;3a、开口;4、凹坑;5、口部空间;10、被安装构件;10a、接合件;11、薄膜薄片;12、第1薄片;13、第2薄片;14、接合部;102、口罩主体部;102a、薄片;102b、接合缘;B、安装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6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口罩的一实施例的构成。本实施例的口罩1构成预设可使用1次或数次的用后即弃型口罩。而且,本实施例的口罩1用作不仅具有防花粉或防病毒(例如,感冒病毒)的防护功能而且具有调整包括口部或鼻腔空间在内的环境的环境调整功能的口罩。 
图1和图2表示本实施例的口罩1的整体构成。图1表示口罩1的立体图;图2表示从口罩戴用者侧(内侧)观察到的将口罩1展开后的状态(“口罩戴用状态”或“口罩使用状态”)的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口罩1由覆盖口罩戴用者的口和鼻子的口罩主体部2、挂耳部3以及被安装构件10构成。被安装构件10与本发明的“口罩用被安装构件”相对应。 
口罩主体部2
口罩主体部2具有覆盖口罩戴用者的右脸的右侧薄片2a及覆盖左脸的左侧薄片2b。右侧薄片2a与左侧薄片2b是利用热熔融而接合的。在右侧薄片2a与左侧薄片2b的接合部分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接合缘2c。由此,口罩主体部2以接合缘2c为交界而分为左右部分。右侧薄片2a与左侧薄片2b的形状及接合部位被设定成在口罩未戴用时(口罩未使用时)右侧薄片2a与左侧薄片2b成为相互抵接的折叠状态(平面状)。而且,如图1和图2所示,被设定为在右侧薄片2a与左侧薄片2b分开了的口罩戴用时(口罩使用时),成为在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背面)2d侧形成有凹状空间(凹坑4)的立体状。即,本实施例的口罩1构成为立体口罩。另外,只要构成为口罩主体部2至少在口罩戴用时成为立体状即可,也可以构成为口罩戴用时(口罩使用时)及口罩未戴用时(口罩未使用时)都成为立体状。 
右侧薄片2a与左侧薄片2b与本发明的“构成口罩主体部的多个薄片”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口罩主体部2,即右侧薄片2a与左侧薄片2b由热塑性合成纤维的无纺布形成。作为热塑性纤维,可使用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酯等,通过热风法、纺粘法、热轧法、水刺法、点粘法、熔吹法、缝编法、化学粘合法、针刺法等制造的、可以适当地使用单位面积重量(密度)30~150g/m2的纤维。作为口罩主体部2的无纺布,可使用具有透气性、肌肤触感良好的无纺布。而且,在口罩戴用时,为了使口罩主体部2易于保持成立体状,优选使用伸缩性比挂耳部3低的材料。 
挂耳部3
挂耳部3分别从口罩主体部2的右侧和左侧延伸,也就是从右侧薄片2a及左侧薄片2b各自的端部延伸。各挂耳部3与口罩主体部2分体地形成,局部与口罩主体部2重叠地被接合。另外,各挂耳部3也可以与口罩主体部2一体地形成。 
而且,各挂耳部3形成为具有开口3a的环状。在口罩戴用时,利用口罩主体部2将口罩戴用者的脸包覆、特别是将鼻子和口包覆的状态下,挂耳部3的开口3a挂在口罩戴用者的耳朵上。挂耳部3与口罩主体部2同样地由热塑性合成纤维的无纺布形成。而且,为了不对耳朵造成痛楚,优选使用具有伸缩性的材料来形成。例如,可以适宜地采用:由能够非弹性地伸长的伸长性纤维构成的伸长层(例如,聚丙烯连续纤维相互熔融而成的无纺布)与由能够弹性伸缩的弹性伸缩性纤维构成的弹性层(例如,使用了由热塑性合成纤维的弹性体或尿烷等构成的弹性线的无纺布)相互层叠而成的结构。 
被安装构件10
在本实施例中,被安装构件(被固定构件)10是形成为带状(“胶带状”或“板状”)的薄片。被安装构件10以细长方向(长度方向)成为左右方向(在口罩戴用时的口罩戴用者的左 右方向)的方式被安装在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特别是,被安装构件10能装卸地安装在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的规定的安装区域(被固定区域)B。即,可以选择如下两种状态:将被安装构件10安装在戴用面2d侧的安装区域B的状态(图1中以虚线所表示的状态或图2中以实线所表示的状态);将被安装构件10从戴用面2d侧的安装区域B卸下的状态(图1中以双点划线所表示的状态)。另外,被安装构件10也可以预先安装在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的安装区域B。或者,被安装构件10也可以在口罩戴用时安装在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的安装区域B。“安装在口罩主体2的戴用面2d侧”的形态包括:利用粘接带或表面紧固件等的接合力将被安装构件10贴附在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的形态;将构成口罩主体部2的薄片作成双层构造,将被安装构件10插入到薄片之间的形态等。“贴附到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的形态包括贴附到口罩主体部2、挂耳部3的戴用面(口罩戴用者侧的面)上的形态。 
被安装构件10的具体构造如图3和图4所示。图3表示被安装构件10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图1的A-A截面构造。 
如图3和图4所示,被安装构件10是将第1薄片12与第2薄片13相叠合地接合在树脂制(例如,聚乙烯制)的薄膜薄片11上而形成为长方形的薄片。薄膜薄片11由透气性比第1薄片12和第2薄片13低的薄膜材料形成为薄片状形。第1薄片12含有规定的挥发性物质等,形成为薄片状。第1薄片12被夹在薄膜薄片11与第2薄片13之间。第1薄片12可以含有挥发性物质等,只要能够将自挥发性物质等产生的挥发成分释放出即可。例如,可以使用无纺布来形成。或者,也可以使用凝胶状物质来形成。第2薄片13只要使第1薄片所含有的挥发性物质等所产生的挥发成分能够透过即可。例如,第2薄片13可以使用与第1薄片12同样 的无纺布来形成。利用该第2薄片13来防止含有挥发物质等的第1薄片12直接接触于口罩戴用者的脸部。 
薄膜薄片11、第1薄片12和第2薄片13与本发明的“透气性不同的多个薄片”相对应,薄膜薄片11与本发明的“透气性最低的薄片”相对应,被安装构件10与本发明的“具有透气性不同的多个薄片,多个薄片以将透气性最低的薄片配置在一侧的方式层叠的被安装构件”相对应。 
被安装构件10例如形成为具有其纵向方向(正交于长度方向的方向)的长度d1为10~40mm、横向方向(长度方向)的长度d2为100~150mm的长方形的薄片(带状体)。而且,详情后述,为了确保口罩主体部2的所期望的透气性,优选将被安装构件10的面积(d1×d2)相对于口罩主体部2(戴用面2d)的面积的比例(面积比例)处于规定范围内的方式形成被安装构件10。被安装构件10只要是其面积比例满足该规定范围内的面积比例的形状,可以形成为长方形以外的形状,例如,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形状。 
而且,被安装构件10在长度方向(左右方向)的中央位置(包括大致中央位置)具有沿与长度方向正交(包括大致正交)的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折叠线L。并且,被安装构件10在该折叠线L处被折叠。 
在口罩收纳时或口罩未戴用时(口罩未使用时),被安装构件10沿折叠方向施加有力。由此,如图3的“折叠时”所示,折叠线L的右侧的部分与左侧的部分相叠合。此时,口罩主体部2也在接合缘2c处被折叠。 
另一方面,将被安装构件10安装在口罩主体部2上的情况下,朝向折叠方向的力被除去。由此,如图3的“安装时”所示,以折叠线L为支点而展开。即,通过除去朝向折叠方向的力, 使折叠线L的右侧的部分与左侧的部分分开。此时,被安装构件10成为以折叠线L为突出顶端的凸形状。该凸形状与戴用面2d侧的凹坑4卡合,因此可以容易将被安装构件10定位于口罩主体部2上。而且,利用该凸形状与戴用面2d侧的凹坑4卡合,可以将用于使被安装构件10贴附于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上的接合件10a(详情后述)仅设于被安装构件10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两端部。被安装构件10的折叠线L处所形成的凸形状与卡合于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的凹坑4的“卡合部”相对应。 
图5表示被安装构件10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在图5所示的被安装构件10中,折叠线L的右侧的部分与左侧的部分在折叠线L的附近相互接合。在图5中,折叠线L的右侧的部分与左侧的部分沿着沿折叠线L形成的接合部14接合成线状。在图5所示的被安装构件10中,形成有接合部14的部分变硬,因此突出顶端部分(折叠线L与接合部14之间的部分)变硬。因此,将以折叠线L为突出顶端的顶端部分定位于戴用面2d侧的凹坑4中的定位作业变得容易,可以容易地将被安装构件10定位于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2d侧。 
而且,本实施例的被安装构件10在薄膜薄片11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设有接合件10a。该接合件10a用于将被安装构件10贴附到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的安装区域B。通过使用接合件10a,将被安装构件10安装到口罩主体部上的作业变得简单。 
第1接合构造
在第1接合构造中,使用粘接剂带或粘着剂带作为接合件10a。作为粘接剂带或粘着剂带,可以采用在与无纺布之间具有规定接合力的公知构成的胶带。此时,优选设定为将粘接剂带或粘着剂带与无纺布之间的接合力高于用于保持将被安装构件10粘接在口罩主体部2上的状态所必需的保持力,并低于用于将 被安装构件10从口罩主体部2卸下的规定的力。通过这样设定接合力,能将被安装构件10贴附到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或从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卸下,因此被安装构件10可以重复使用。 
另外,粘接剂带或粘着剂带可以设在被安装构件10的薄膜薄片11及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中的至少一个上。当然,也可以设置在两者之上。“将接合件10a设置在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的形态也包括将接合件10a设置在口罩主体部2或挂耳部3的戴用面(口罩戴用者侧的面)上的形态。而且,在第1接合构造中,优选设定为配置左右(口罩戴用者的左右)两端部的接合件10a的部位沿上下方向(口罩戴用者的上下方向)错开。通过这样配置接合件10a,口罩主体部2被折叠时,可以防止配置在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的左右两端部处的接合件10a彼此相互接合。另外,被安装构件10的戴用面2d侧与口罩主体部2的薄膜薄片11这两者都设置接合件10a的情况下,将被安装构件10的薄膜薄片11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两端部的接合件10a沿上下方向以与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两端部的接合件10a的上下方向的错开量相对应的错开量错开地配置。 
第2接合构造
在第2接合构造中,使用表面紧固件来构成接合件10a。作为表面紧固件,可以使用公知构成的表面紧固件。表面紧固件由设置在一侧的构件上的插入部以及设在另一侧的构件上的被插入部构成。例如,插入部具有小蘑菇型的钩(或钥匙型的钩),被插入部具有环。当将一方的构件与另一方的构件贴合时,利用插入部的钩卡挂(缠绕)于被插入部的环而将两者贴合。而且,将一方的构件与另一方的构件朝相反方向拉开时,通过插入部的钩从被插入部的环拔出而使两者分开。通过将该表面紧固件的接合力设定为高于用于将被安装构件10保持成贴附在口罩主体部2上的状态所需的保持力,并低于用于将被安装构件10从口罩主体部2卸下的规定的力,将被安装构件10能够装卸于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的安装区域B。 
在第2接合构造中,在被安装构件10的薄膜薄片11和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中的一个上配置具有插入部的接合件10a,在另一个上配置具有被插入部的接合件10a。 
另外,在第2接合构造中,可以将具有插入部的接合件10a配置在被安装构件10的薄膜薄片11上,将具有被插入部的构件配置在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或挂耳部3上。 
或者,也可以将具有插入部的接合件10a配置在被安装构件10的薄膜薄片11上,将形成口罩主体部2或挂耳部3的无纺布本身的纤维作为被插入部来使用。将无纺布本身的纤维作为被插入部来使用的情况下,不需要另外设置被插入部,可以将结构简单化。利用伸缩性比形成口罩主体部2的无纺布高的较粗无纺布形成挂耳部3的情况下,优选形成挂耳部3的无纺布作为表面紧固件的被插入部来使用。 
图6表示从侧面观察到的口罩戴用者戴用本实施例的口罩1的状态的图。如图6所示,在口罩戴用时口罩主体部2成为立体状的口罩(立体口罩)中,口罩戴用者的口部周围(口罩主体部2与口罩戴用者的口部之间)形成有空间(口部空间)5。利用该空间5,可以消除呼吸不畅等的不适感。 
并且,通过将含有挥发性物质等的被安装构件10安装在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从挥发性物质等所产生的挥发成分释放到空间5内。由此,在口部周围的空间5内,可以创造出对口罩戴用者有益的环境。 
此时,为了防止会妨碍到口呼吸,安装被安装构件10的安装区域B优选除了口部正面之外的区域,例如,选择比口更靠上侧的区域(图6中虚线所示的位置)。为了防止会妨碍到鼻子呼吸,因此更优选比鼻尖(鼻孔)更靠上侧的区域(图6中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将被安装构件10安装在比鼻尖(鼻孔)更靠上侧的区域的情况下,释放到空间5内的挥发成分等从口罩戴用者的鼻尖向上方移动被抑制。由此,由于挥发成分等被滞留在形成于比鼻尖更靠下方的口罩主体部2与口罩戴用者的口部之间的空间(口部空间)5内,所以可以长时间维持对口罩戴用者有益的环境。 
另外,被安装构件10的面积(戴用面2d侧的面积)相对于口罩主体部2的面积(戴用面2d的面积)的比例(面积比例)过大时,则口罩主体部2的透气性会降低。此时,有可能口罩戴用者会感到呼吸不畅。 
因此,本发明人为了形成口罩主体部2的良好的透气性,对较佳的面积比例进行研究。具体来说,设定口罩戴用者难以感到呼吸不畅的口罩内压力的范围。并且,测量使被安装构件的面积变化、即、使被安装构件10的面积相对于口罩主体部2的面积的比例(面积比例)变化时的口罩内压力。由此,能够判断出优选的面积比例。 
图7及图8示意性地表示测定口罩内压力的状态。 
首先,如图7所示,先设定测量机器。作为测量机器,使用配置在口罩内的压力检测管(例如,MISUMI公司制的SPLS2-1000φ2×φ1)、压力检测软管(例如,SMC公司制的TH0425BU-20)、压力检测转换器(例如,Aivision公司制的0580D型)、数据记录器(例如,ROHRM理研公司制的Lab-Pico-Q2型)、PC(个人计算机)。接着,在口罩戴用者所戴 用的口罩上开孔,将压力检测管穿过开孔。然后,将压力检测管的顶端以与鼻子气息垂直的方式配置在口罩戴用者的鼻子下1cm的位置(参照图8)。被安装构件10优选安装(被固定)在比口罩戴用者的口部更靠上侧的区域。接着,通过PC设定好数据收集方法之后,按压数据记录器的开始按钮而开始测量。由此,将口罩内压力的数据读入到PC中。开始测量后,在经过了规定的测量时间(例如,100秒)的时刻结束测量。从读入到PC中的数据计算出口罩戴用者吐气时的压力峰值的平均值、口罩戴用者吸气时的压力峰值的平均值。 
如上所述这样测量的口罩戴用时的口罩内压力如图9和图10所示。图9是表示使用透气性(140cc/cm2·sec)的口罩主体部2的情况下的测量结果1。图10是表示使用透气性(200cc/cm2·sec)的口罩主体部2的情况下的测量结果2。另外,在以下的评估中,口罩戴用者难以感觉到呼吸不畅的口罩内压力的范围以及口罩戴用者易于感觉到呼吸不畅的口罩内压力的范围是根据统计资料进行设定的。具体来说,将口罩戴用者难以感觉到呼吸不畅的口罩内压力设定在(±0.6mmaq)内的范围内,将口罩戴用者易于感觉到呼吸不畅的口罩内压力设定在超出(±0.6mmaq)的范围。 
如图9所示,使用透气性(140cc/cm2·sec)的口罩主体部2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所期望的透气性优选实施例1~3。因此,通过将面积比例设定在10~60%的范围内可以确保所期望的透气性。 
而且,如图10所示,使用透气性(200cc/cm2·sec)的口罩主体部2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所期望的透气性,优选实施例1~4。因此,通过将面积比例设定在10~75%的范围内可以确保所期望的透气性。 
另外,关于面积比例的下限值,优选在被安装构件10所含有的挥发性物质等能够赋予口罩戴用者的最低限度的效果的范围内,根据挥发性物质等的特性等来进行适当设定。而且,作为口罩主体部2,为了确保一定的防护特性,优选使用透气性(200cc/cm2·sec)以下的口罩主体部。 
而且,被安装构件10的刚性较低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被安装构件10的弯曲、挠弯、褶皱等,将被安装构件10安装在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的安装区域B中的作业有可能变得困难。在此,本发明人对于被安装构件10的安装作业性良好的被安装构件10的优选的硬挺度进行了研究。 
被安装构件10的硬挺度(硬度、柔软度)的测量结果如图11所示。图11表示定性评估出以悬臂法(JIS L1096)测量使用硬挺度不同的被安装构件10的情况的安装作业性的结果。从图11的测量结果可知,为了易于进行安装被安装构件20的作业(例如,贴附作业),优选将被安装构件10的长度方向的硬挺度设定为100mm以上。另外,图11中的PE、PP、PET分别表示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酯。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将含有挥发性物质等的第1薄片12配置在比构成被安装构件10的薄片中的透气性最低的薄膜薄片11更靠近口罩戴用者的一侧。由此,可以抑制从挥发性物质等所产生的挥发成分释放到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相反侧。因此,口部空间5内成为包含挥发成分等的良好的环境。 
特别是,被安装构件10形成为带状,长度方向沿着口罩戴用者的左右方向延伸地安装在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的安装区域B。由此,可以抑制口部空间5内的挥发成分等从口部空间5的上方排出。因此,口部空间5内成为包含挥发成分等的良好的环境。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设置在被安装构件10和口罩主体部2上的接合件10a的接合力将被安装构件10安装在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由此,可以容易地将被安装构件10安装在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并可以提高将被安装构件10安装到口罩主体部2上的安装作业性。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将含有挥发性物质等的第1薄片12配置在比构成被安装构件10的薄片中的透气性最低的薄膜薄片11更靠近口罩戴用者的一侧。由此,可以抑制从挥发性物质等所产生的挥发成分释放到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相反侧。因此,口部空间5内成为包含挥发成分等的良好的环境。 
特别是被安装构件10形成为带状,长度方向沿着口罩戴用者的左右方向延伸地安装在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的安装区域B。由此,可以抑制口部空间5内的挥发成分等从口部空间5的上方排出。因此,口部空间5内成为包含挥发成分等的良好的环境。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将接合件10a设置在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的安装区域B和被安装构件10中的至少一个上。由此,利用接合件10a的接合力,可以容易地将被安装构件10安装在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的安装区域B。 
而且,本实施例可以将接合件10a设置在长度方向沿着口罩戴用者的左右方向延伸地配置的被安装构件10的两端部。在该情况下,可以容易地变更被安装构件10安装到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的安装位置。 
而且,本实施例可以将接合件10a设置在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的安装区域B。在该情况下,利用设置在安装区域B的接合件10a,可以容易把握被安装构件10的大致的安装位置。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在被安装构件10的折叠线L处形成 有卡合于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的凹坑4的凸形状。由此,可以容易地将被安装构件10定位于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而且,被安装构件10的折叠线L处利用凸形状进行定位,因此可以将接合件10a仅设于被安装构件10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两端部。在将接合件10a仅设于被安装构件10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两端部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变更被安装构件10安装到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的安装位置。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接合件10a,可以使用粘接剂带或粘着剂带、或构成表面紧固件的插入部或被插入部。在该情况下,通过调整接合件10a的接合力,并将被安装构件10在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装卸自如地构成,可以反复使用被安装构件10。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能够进行各种应用、变形。例如,也可以将上述实施例以下所述这样进行变更。 
在上述实施例中,被安装构件10构成为将第1薄片12和第2薄片13层叠在薄片薄膜11上而形成的3层构造,但只要将透气性最低的薄片配置于戴用者相反侧,可以适当地选择构成被安装构件10的薄片数目(层数)。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由薄片薄膜11与第2薄片13夹着的第1薄片12含有挥发性物质等,但将挥发性物质等设置在被安装构件10上的构成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在透气性不同的两片薄片中的透气性较高的薄片上涂布液体状、膏状、或凝胶状的挥发性物质等的构成,或在两片薄片之间夹有固体状或凝胶状的挥发性物质等的构成。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接合件10a的接合力将被安装构件10安装在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但是将被安装有构件10安装在口罩主体部2的戴用面2d侧的构成并不限于此。例如, 也可以采用由双层构造的薄片构成口罩主体部2并将被安装构件10插入到该薄片之间的结构。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将右侧薄片2a与左侧薄片2b热熔融接合而形成口罩主体部2,但可以适当选择薄片的数目或接合方法。 
使用一个薄片形成口罩主体部102的立体图如图12所示。图12所示的口罩主体部102是将一个薄片102a在上端部切开并将切开的部分相互接合而形成的。在口罩主体部102的上端部与口罩主体部2的接合缘2c同样地形成有沿口罩戴用者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接合缘102b。 

Claims (14)

1.一种口罩,其具有覆盖口罩戴用者的口和鼻子的口罩主体部以及分别从上述口罩主体部的右侧和左侧延伸的挂耳部,上述口罩主体部构成为至少在口罩戴用时在戴用面侧形成空间,其特征在于,
具有安装在上述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的被安装构件,
上述被安装构件具有透气性不同的多个薄片,上述多个薄片以将透气性最低的薄膜薄片配置在一侧、在上述薄膜薄片上还层叠有第1薄片和第2薄片的方式配置,该第1薄片含有规定的挥发性物质,而且,以上述被安装构件的一侧的面被配置在与口罩戴用者相反的一侧的状态,将上述被安装构件安装在上述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上述被安装构件形成为带状,在口罩戴用时,沿口罩戴用者的左右方向延伸地安装在上述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上述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与上述被安装构件的一侧的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安装有接合件,利用上述接合件的接合力,上述被安装构件被安装在上述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合件能够装卸自如地将上述被安装构件安装在上述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合件被设置在上述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的2个部位,上述2个部位被设定为在口罩戴用时配置在口罩戴用者的左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合件被设置在上述被安装构件的一侧的面的2个部位,上述2个部位被设定在上述被安装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上述2个部位被设定为在口罩戴用时沿口罩戴用者的上下方向错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被安装构件的一侧的面与上述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中的一个上设有构成表面紧固件的插入部与被插入部中的一个,在上述被安装构件的一侧的面与上述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中的另一个上设有构成表面紧固件的插入部与被插入部中的另一个,上述被安装构件利用上述表面紧固件的接合力被安装在上述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作为设于上述被安装构件的一侧的面上的接合件,使用构成表面紧固件的插入部,作为构成表面紧固件的被插入部,使用由上述口罩主体部或上述挂耳部的纤维构成的被插入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上述被安装构件具有折叠线,并在该折叠线处被折叠。
11.一种口罩用被安装构件,其是安装在口罩上的口罩用被安装构件,该口罩具有覆盖口罩戴用者的口和鼻子的口罩主体部以及分别从上述口罩主体部的右侧和左侧延伸的挂耳部,上述口罩主体部构成为至少在口罩戴用时在戴用面侧形成空间,其特征在于,
上述口罩用被安装构件具有透气性不同的多个薄片,上述多个薄片以将透气性最低的薄片配置在一侧、在上述薄膜薄片上还层叠有第1薄片和第2薄片的方式配置,该第1薄片含有规定的挥发性物质,而且,以上述口罩用被安装构件的一侧的面被配置在与口罩戴用者相反的一侧的状态,将上述被安装构件安装在上述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口罩用被安装构件,其特征在于,
该口罩用被安装构件的一侧的面设有接合件,利用上述接合件的接合力被安装在上述口罩主体部的戴用面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口罩用被安装构件,其特征在于,
该口罩用被安装构件形成为带状,上述接合件被设置在一侧的面上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被安装构件,其特征在于,
该口罩用被安装构件具有折叠线,并在该折叠线处被折叠。
CN200880003109.3A 2007-01-24 2008-01-22 口罩和口罩用被安装构件 Active CN1015949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14345A JP4912167B2 (ja) 2007-01-24 2007-01-24 マスク、マスク用被着部材
JP014345/2007 2007-01-24
PCT/JP2008/050830 WO2008090894A1 (ja) 2007-01-24 2008-01-22 マスク及びマスク用被取付部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94912A CN101594912A (zh) 2009-12-02
CN101594912B true CN101594912B (zh) 2012-09-26

Family

ID=39644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3109.3A Active CN101594912B (zh) 2007-01-24 2008-01-22 口罩和口罩用被安装构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4912167B2 (zh)
CN (1) CN101594912B (zh)
AU (1) AU2008208314A1 (zh)
TW (1) TW200902116A (zh)
WO (1) WO20080908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12019008611A2 (pt) * 2016-10-28 2019-07-0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respirador que inclui elemento de reforço
US11959166B2 (en) 2018-08-14 2024-04-16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thods of fabricating thin films comprising lithium-containing materials
US20210316173A1 (en) * 2020-04-09 2021-10-14 Nile Hudson LLC Face Mask With Replaceable Filter
CN111493411A (zh) * 2020-05-07 2020-08-07 安徽海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护口罩及其改进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13293A (ja) * 2003-04-14 2004-11-11 Meisei Sansho Kk 衛生マスク
JP2005328937A (ja) * 2004-05-19 2005-12-02 Yokoi:Kk 立体マスク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709Y2 (ja) * 1987-05-22 1994-01-19 ト−コ−衛材株式会社 抗菌性清涼マスク
JPH01165053A (ja) * 1987-12-21 1989-06-29 Ricoh Co Ltd 光デイスク複製用スタンパ作製方法
JPH0880356A (ja) * 1994-09-13 1996-03-26 Keiko Kito メガネの曇らない日よけ・花粉用マスク
JPH09192248A (ja) * 1995-11-15 1997-07-29 Toray Ind Inc マスク
JP3901660B2 (ja) * 2002-06-20 2007-04-04 花王株式会社 水蒸気発生具
JP3923864B2 (ja) * 2002-07-17 2007-06-06 明星産商株式会社 衛生マス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13293A (ja) * 2003-04-14 2004-11-11 Meisei Sansho Kk 衛生マスク
JP2005328937A (ja) * 2004-05-19 2005-12-02 Yokoi:Kk 立体マス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94912A (zh) 2009-12-02
AU2008208314A1 (en) 2008-07-31
WO2008090894A1 (ja) 2008-07-31
JP2008178555A (ja) 2008-08-07
TW200902116A (en) 2009-01-16
JP4912167B2 (ja) 2012-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8844B (zh) 口罩和口罩用被安装构件
JP3742107B2 (ja) 伸縮性膝当てラップ
RU2175259C2 (ru) Многосекционное оголовье и маска респиратора в сборе и способ их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JP2693200B2 (ja) 使い捨て衣類
JP2007021029A (ja) マスク
CN101594912B (zh) 口罩和口罩用被安装构件
JPH11508783A (ja) ダイヤモンド形状の熱素子パターンと滑り止め手段とを備えた伸縮性背当てラップ
CZ285598A3 (cs) Elastomerní kompozitní hlavová páska
MXPA05000844A (es) Aparato protector para la punta de los dedos de las manos y de los pies.
WO2006113163A1 (en) Sealing arrangement for wearable article
CN101626810B (zh) 口罩及口罩用被安装构件
CN105451703A (zh) 具有扣合系统的吸收性物品
US20100199401A1 (en) Garment liner
JP6861977B2 (ja) 使い捨てマスク
EP3096720A1 (en) Anti-snoring device
JP4574437B2 (ja) 簡易マスク包装体
JP2007021027A (ja) マスク
JP2007021027A5 (zh)
US5690121A (en) Clearing nasal passage product
US5996119A (en) Barber's neck strip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JP2007021028A (ja) マスク
JP2007021028A5 (zh)
EP3461465B1 (en) Extensible dressings
KR20110010116U (ko) 시트 마스크 팩
US9744327B1 (en) Facial skin indentation preven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