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90809B - 工作机 - Google Patents

工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90809B
CN101590809B CN200910203579.0A CN200910203579A CN101590809B CN 101590809 B CN101590809 B CN 101590809B CN 200910203579 A CN200910203579 A CN 200910203579A CN 101590809 B CN101590809 B CN 1015908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ylinder
cylinder shell
boxlike
shells
work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35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90809A (zh
Inventor
伊藤智树
小林秀明
中谷友美
笹冈雅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4001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1942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3996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8493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399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0035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90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0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90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08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作机。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地安装有盒式气瓶的工作机。该盒式气瓶(21)容纳在气瓶外壳(26)中。用于容纳该盒式气瓶的气瓶外壳可拆卸地安装至该工作机,以使其中容纳有盒式气瓶的气瓶外壳可以与该气瓶一起运输。

Description

工作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作机,该工作机设置有用于向该工作机的主体上承载的发动机加燃料的盒式气瓶(cassette gas cylinder)。
背景技术
从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公报No.10-131809(JP 10-131809A)公知一种以燃气发动机提供动力的工作机。该已知的以燃气发动机提供动力的工作机包括承载在该工作机的主体上的燃气发动机、从机体的后部向上向后延伸的手柄柱、设置在手柄柱上的气瓶外壳、以及容纳在气瓶外壳中的盒式气瓶。
在该工作机中,盒式气瓶经由气瓶外壳安装至手柄柱。通过将盒式气瓶安装至手柄柱,将燃料从盒式气瓶馈送至燃气发动机来驱动该发动机。
然而,因为通过使用将气瓶外壳安装至手柄柱的结构来安装盒式气瓶,所以盒式气瓶在用手搬运时必须与气瓶外壳分离并且分开运输。因此,盒式气瓶在运输时可能经受碰撞或受热,并且灰尘还可能粘附至盒式气瓶。
因为盒式气瓶是圆筒状容器,所以盒式气瓶在存储在气瓶外壳中时可能对不准。因此,盒式气瓶必须精确地定位在适当位置。由此,安装盒式气瓶可能是一复杂操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机,由此,可以防止盒式气瓶经受碰撞或受热,并且在运输盒式气瓶期间可以防止灰尘粘附至盒式气瓶,由此可以容易地按适当取向定位盒式气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工作机,其包括:机体;安装至该机体的发动机;用于向该发动机馈送燃料的盒式气瓶;以及用于容纳该盒式气瓶的气瓶外壳,该气瓶外壳可拆卸地安装至该工作机。
因而,本发明使得气瓶外壳能够可拆卸地安装至工作机。由此,盒式气瓶可以在容纳在气瓶外壳中的同时被运输。由此,盒式气瓶在其运输时可以被气瓶外壳覆盖。从而,可以防止盒式气瓶经受直接碰撞或受热,并且可以防止灰尘粘附至盒式气瓶。
优选的是,所述盒式气瓶设置有基部,在该基部的法兰中形成有切口部,并且在气瓶外壳内部设置有能够与该切口部接合的定位突出部。由此,当将盒式气瓶容纳在气瓶外壳中时,可以通过将法兰中的切口部与定位突出部接合而容易地定位该盒式气瓶。
希望的是,该气瓶外壳包括用于从上下方向夹住所述法兰的外周部的上半外壳和下半外壳,所述上半外壳和所述下半外壳中的任一个设有锁紧凸起,所述上半外壳和下半外壳中的另一个设有用于保持该锁紧凸起的锁紧凸起接纳部,并且通过所述锁紧凸起接纳部保持所述锁紧凸起来将所述上半外壳和下半外壳维持在装配状态下。从而,例如,当切口部没有与定位突出部接合,从而法兰没有位于预定位置时,可以通过法兰阻止上半外壳和下半外壳的装配。由此,可以可靠地防止盒式气瓶在没有定位在预定位置的情况下容纳在气瓶外壳中。
在一优选形式中,该上半外壳和下半外壳具有配合部,并且该配合部为迷宫式结构。由此,增加了上半外壳和下半外壳中的每一个的配合部的防水性,从而可以防止水渗透到气瓶外壳中。
优选的是,该工作机还包括: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用于将所述气瓶外壳保持在安装至所述工作机的状态下;切换阀,该切换阀用于在将燃料馈送至发动机的燃料馈送状态与停止向发动机馈送燃料的燃料切断状态之间切换;以及阀联接装置,该阀联接装置用于在所述保持部件对所述气瓶外壳的保持被解除时与该保持部件的移动同时地将该切换阀从燃料馈送状态切换成燃料切断状态。从而,当容纳有盒式气瓶的气瓶外壳与工作机分离时,不需要单独操作切换阀从燃料馈送状态切换至燃料切断状态。由此,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顺序将气瓶外壳与工作机分离,从而可以增强使用的简易性。
希望的是,所述切换阀设置有操作杆,该操作杆用于在所述燃料馈送状态与所述燃料切断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阀联接装置设置有从所述操作杆突出的从动突出部和可以被该从动突出部接触的主动突出部,该主动突出部被设置至所述保持部件,在通过所述保持部件保持气瓶外壳的状态下通过所述操作杆切换至燃料馈送状态时,所述从动突出部和所述主动突出部接触,而在所述保持部件沿接触对所述气瓶外壳的保持的方向移动时,所述从动突出部通过所述主动突出部移动,并且所述操作杆移动至燃料切断状态的位置。从而,该切换阀可以通过简单结构而与所述保持部件的移动同时地从燃料馈送状态切换到燃料切断状态。
在一优选形式中,所述气瓶外壳具有闭锁部,该闭锁部用于将所述保持部件锁紧在适当位置,并且通过锁紧弹簧向该保持部件施力,以使所述保持部件保持在被所述锁紧弹簧闭锁至所述闭锁部的状态下。从而,可以仅通过克服锁紧弹簧的施加力使保持部件脱离闭锁部而通过简单操作从工作机移除气瓶外壳,并且可以增强使用的简易性。
优选的是,所述气瓶外壳包括两半部分(包括上半外壳和下半外壳),所述闭锁部设置至上半外壳,并且所述上半外壳和所述下半外壳设有防错位装置,使得所述上半外壳在所述保持部件被闭锁在所述闭锁部上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下半外壳沿纵向方向不错位。因此,上半外壳和下半外壳(即,气瓶外壳)可以令人满意地被保持部件保持。
希望的是,该防错位装置包括:被设置至所述下半外壳的左止动部和右止动部,和用于分别与左止动部和右止动部接合的左闭锁部和右闭锁部,该左闭锁部和右闭锁部被设置至上半外壳。由此,可以通过简单结构令人满意地保持由两半外壳组成的气瓶外壳。
优选的是,所述气瓶外壳可拆卸地安装至设置至工作机的外壳底座,该外壳底座具有用于支承设置至所述盒式气瓶的基部的基部支承件,所述气瓶外壳和所述外壳底座中的任一个具有用于与所述气瓶外壳和所述外壳底座中的另一个接合的多个滑块,而所述气瓶外壳和所述外壳底座中的所述另一个具有用于支承这些滑块以使这些滑块可以向所述基部支承件滑动的滑轨。
因而,这些滑块被滑轨支承,由此,这些滑块可以向基部支承件滑动,而不会脱落滑轨。因为气瓶外壳由此可以通过滑动所述滑块的简单操作而相对于基部支承件定位,所以容纳有盒式气瓶的气瓶外壳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顺序而安装至外壳底座。
希望的是,所述外壳底座具有用于排出碎屑的碎屑排出端口,该碎屑排出端口定位在所述外壳底座的底部的最低部处。由此,可以简化从外壳底座内部移除沙子、枯叶以及其它碎屑的操作。
在一优选形式中,该工作机设置有用于支承设置至盒式气瓶的基部的基部支承件,同时该基部支承件设置有与法兰进行接触的法兰接纳部,该法兰沿所述基部的外周形成。
沿所述基部的外周形成的法兰用作具有相对较大半径的轴环。从而,盒式气瓶因与法兰接纳部进行接触的盒式气瓶的法兰而可以由该法兰部可靠地支承。由此,可以防止盒式气瓶因工作机的振动而摇晃,并且可以稳定地支承盒式气瓶。
优选的是,容纳有所述盒式气瓶的所述气瓶外壳具有将所述盒式气瓶的法兰暴露至外部的开口,该开口位于所述气瓶外壳的远端部,并且在所述气瓶外壳的近端部设有用于将所述盒式气瓶推向所述开口的弹性部件。从而,盒式气瓶被该弹性部件施力,由此,可以维持将法兰暴露至外部的状态,可以防止盒式气瓶因工作机的振动而摇晃,从而可以稳定地支承盒式气瓶。
希望的是,所述气瓶外壳通过设置至工作机的保持部件保持,该保持部件闭锁到设置至所述气瓶外壳的闭锁部上,并且该气瓶外壳被闭锁到闭锁部上的所述保持部件推向所述法兰接纳部,由此使盒式气瓶的法兰和法兰接纳部接触。
因而,该保持部件通过所述闭锁部而被锁紧在适当位置,由此,该气瓶外壳可以被所述保持部件推向法兰接纳部,从而可以使盒式气瓶的法兰与法兰接纳部接触。由此,盒式气瓶可以被法兰部可靠地保持,并且可以稳定地支承容纳在气瓶外壳中的盒式气瓶。
所述弹性部件可以是螺旋弹簧,该气瓶外壳可以包括上半外壳和下半外壳,该气瓶外壳可以包括装配所述螺旋弹簧的近端部的装配槽,和用于保持所述螺旋弹簧的装配在该装配槽中的近端部的保持突出部,该装配槽和保持突出部设置在上半外壳和下半外壳中的一个的近端部处。由此,可以通过简单结构将弹性部件设置在气瓶外壳内部。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仅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在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工作机的侧视图,其中气瓶外壳容纳被安装的盒式气瓶;
图2是示出图1的气瓶外壳的安装方式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从接纳部脱离的气瓶外壳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图3的接纳部主体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图4的接纳部主体的俯视图;
图6A是沿图5的线6A-6A截取的截面图;而图6B是沿图5的线6B-6B截取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接纳部的切换阀和基部支承件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由接纳部的基部支承件所支承的盒式气瓶的基部的截面图;
图9是示出盒式气瓶与气瓶外壳的下半外壳之间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其中容纳有盒式气瓶的气瓶外壳的截面图;
图11是示出图10的气瓶外壳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图11的气瓶外壳的截面图;
图13是示出如沿图11的箭头13所指方向看到的下半外壳的视图;
图14是示出如沿图11的箭头14所指方向看到的上半外壳的视图;
图15是沿图3的线15-15截取的截面图;
图16A和16B是示出图15中的标注有16A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17A和17B是示出用于将气瓶外壳安装至接纳部的过程的视图;
图18A和18B是示出装配到滑轨中的滑块的视图;
图19是示出切换到燃料馈送状态的切换阀的视图;以及
图20A和20B是示出与保持杆同时移动并且切换到燃料切断状态的切换阀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在自走式(walk-behind)耕耘机中实施的本发明进行描述,但该耕耘机仅是示范性的,并且本发明不应被视为限用于这种耕耘机。
如图1所示,工作机10设置有:安装在机体11的上端处的燃气发动机12;设置在燃气发动机12下方的耕耘机轴13;设置于耕耘机轴13的多个耕耘机爪15;设置至机体11的支承托架(bracket)16;从支承托架16起向上并向后延伸的手柄柱18;设置至手柄柱18的盒式气瓶安装结构20;安装至盒式气瓶安装结构20的盒式气瓶21(图10);围绕盒式气瓶安装结构20设置的用于运输的搬运手柄22;以及设置至手柄柱18的上端部的操作手柄23。
这种工作机10是这样一种自走式耕耘机,即,在该自走式耕耘机中,燃气发动机12的动力被传送至耕耘机轴13以使该耕耘机轴13旋转,由此,该耕耘机在通过多个耕耘机爪15对土壤耕耘的同时行进。
燃气发动机12是通过供应从盒式气瓶21馈送来的液态燃气(下面称为燃料)24(参见图10)来驱动的发动机。
盒式气瓶安装结构20具有设置至手柄柱18的接纳部(外壳底座)25,和可拆卸地设置至接纳部25的气瓶外壳26。
首先,基于图2到图8对接纳部25进行描述。
接纳部25具有设置至手柄柱18的接纳部主体31、设置至接纳部主体31的远端部31a的安装托架32、与安装托架32一起紧固至接纳部主体31的远端部31a的基部支承件/切换阀33、设置至安装托架32的外壳保持装置34,以及用于将切换阀38联接至外壳保持装置34的阀联接装置35。
在接纳部25中,可以通过利用闭锁部42将外壳保持装置34的保持杆(保持部件)41锁紧在保持位置P1(图2)而将气瓶外壳26保持在接纳部25中。气瓶外壳26被保持在接纳部25中,由此,盒式气瓶21被保持在安装至工作机10的状态下。
可以通过从闭锁部42移除保持杆41并将该保持杆41放置在解除位置P2(参见图3)而从接纳部25移除气瓶外壳26。
因而,气瓶外壳26被可拆卸地安装至接纳部25,并由此可以从接纳部25移除。由此,盒式气瓶21(图8)可以在容纳在气瓶外壳26中的同时运输。由此,可以在运输盒式气瓶21期间通过气瓶外壳26覆盖该盒式气瓶21。从而,可以防止盒式气瓶21经受碰撞或受热,并且可以防止灰尘等粘附至盒式气瓶21。
如图4、5、6A以及6B所示,接纳部主体31设置有:从上方观察时大致为矩形形状的底部44;设置在底部44的远端部44a处的左和右凸起部45、46;从左凸起部45起沿底部44的左侧向后延伸的左侧壁部47;从右凸起部46起沿底部44的右侧向后延伸的右侧壁部48;以及设置至底部44的近端部44b的装饰盖49。
在底部44中,在沿远端部44a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形成有前安装孔51,并且在沿近端部44b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形成有后安装孔52。在底部44中,在底部44的后半外壳中形成有凹入部53,在凹入部53的前面形成有第一凹陷部54,在第一凹陷部54的右前端部处形成有第二凹陷部55,并且在第二凹陷部55的远端部55a(即,右凸起部46的后面)处形成有用于排出的碎屑排出端口56。
因为接纳部主体31定位成朝向前部向下倾斜,所以第二凹陷部55的远端部55a处于底部。由此,将碎屑排出端口56设置在底部44的最低位置中。
将碎屑排出端口56设置在接纳部主体31的底部44的最低部处使得接纳部主体31中的碎屑(沙子、枯叶等)能够容易地从碎屑排出端口56排出。由此,可以便于移除接纳部主体31的碎屑的维护。
底部44还可以通过从接纳部主体31移除气瓶外壳26来暴露。由此,更容易将碎屑从接纳部主体31的底部44移除。
将螺栓57(图6A)插入到前和后安装孔51、52中的每一个中,并且经由托架58将被插入的螺栓57安装至手柄柱18。由此,经由托架58(图6A)将接纳部主体31固定至手柄柱18。在这种状态下,手柄柱18的上端部18a(图2)和操作手柄23的下端部23a被装饰盖49覆盖。
在左和右凸起部45、46中分别形成有用于通过螺栓59(图3)将安装托架32和基部支承件/切换阀33紧固在一起的安装孔45a、46a。
如图6所示,右侧壁部48的后半外壳48a由右外侧壁部61、右内侧壁部62和右顶部63以U形截面形状形成。如图4所示,右导向槽64形成在靠近右内侧壁部62的远端部62a的位置中,右前滑轨(滑轨)65形成在右导向槽64的前面,而右后滑轨(滑轨)66形成至右导向槽64的后面(即,右内侧壁部62的近端部处)。右导向槽64具有倾斜表面64a,并且右导向槽64的下部连接至底部44。
如图6B所示,右前滑轨65具有设置在底部44的右侧部上的下导向部65a,和形成在右内侧壁部62的下端部处的上导向部65b。下导向部65a和上导向部65b隔开预定距离设置。在右前滑块82插入到右前滑轨65中的状态下,通过上导向部65b来防止右前滑块82离开底部44。由此,右前滑块82保持在右前滑轨65中被保持的状态。
如图6A所示,右后滑轨66具有设置在底部44的右侧部上的下导向部66a,和形成在右内侧壁部62的下端部处的上导向部66b。下导向部66a和上导向部66b与右前滑轨65中相同地隔开预定距离设置。在右后滑块84插入到右后滑轨66中的状态下,通过上导向部66b来防止右后滑块84离开底部44。由此,右后滑块84被保持在右后滑轨66中保持的状态。
左侧壁部47与右侧壁部48左右对称。
具体来说,如图6A和6B所示,左侧壁部47的后半外壳47a(图5)由左外侧壁部71、左内侧壁部72和左顶部73以U形截面形状形成。
如图5所示,左导向槽74形成在靠近左内侧壁部72的远端部72a的位置中,左前滑轨(滑轨)75形成在左导向槽74的前面,而左后滑轨(滑轨)76形成Z在左导向槽74的后面(即,左内侧壁部72的近端部处)。
如图6B所示,左前滑轨75具有设置在底部44的左侧部上的下导向部75a,和形成在左内侧壁部72的下端部处的上导向部75b。下导向部75a和上导向部75b隔开预定距离设置。在左前滑块81插入到左前滑轨75中的状态下,通过上导向部75b来防止左前滑块81离开底部44。由此,左前滑块81保持在左前滑轨75中被保持的状态下。
如图6A所示,左后滑轨76具有设置在底部44的左侧部上的下导向部76a,和形成在左内侧壁部72的下端部处的上导向部76b。下导向部76a和上导向部76b与左前滑轨75中相同地隔开预定距离设置。在左后滑块83插入到左后滑轨76中的状态下,通过上导向部76b来防止左后滑块83离开底部44。由此,左后滑块83保持在左后滑轨76中被保持的状态下。
左和右前滑轨75、65分别支承气瓶外壳26的左和右前滑块81、82(图13),以使左和右前滑块81、82能够向基部支承件37(图3)滑动。
左和右后滑轨76、66分别支承气瓶外壳26的左和右后滑块83、84(图13),以使左和右后滑块83、84能够向基部支承件37(图3)滑动。
由此,将左和右前滑轨75、65以及左和右后滑轨76、66设置至接纳部主体31,从而将左和右前滑块81、82以及左和右后滑块83、84设置至气瓶外壳26。左和右前滑块81、82分别被左和右前滑轨75、65支承,而左和右后滑块83、84分别被左和右后滑轨76、66支承。由此,左和右前滑块81、82以及左和右后滑块83、84可以在不从接纳部主体31上移的情况下向基部支承件37(图3)滑动。由此,气瓶外壳26(盒式气瓶21)可以通过仅滑动左和右前滑块81、82以及左和右后滑块83、84的简单过程而定位在预定安装位置中。由此,容易安装(定位)气瓶外壳26。
而且,可以通过将左和右前滑块81、82或左和右后滑块83、84插入在左和右前滑轨75、65或左和右后滑轨76、66中来将气瓶外壳26牢固地固定在适当位置。由此,可以进一步抑制气瓶外壳26的振动。
利用图17、18,对用于将气瓶外壳26可拆卸地安装至接纳部主体31的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7和8所示,接纳部25的基部支承件/切换阀33是其中基座支承件37和切换阀38一体地形成的部件,并且通过一对螺栓59(该图中仅示出了其中一个)安装至左和右凸起部45、46。
基部支承件37支承盒式气瓶21的基部86。在基部支承件37中,与基部支承件37同心地设置有用于收纳盒式气瓶21的喷嘴87的喷嘴容纳凹陷部88,在喷嘴容纳凹陷部88内部设置有用于接触盒式气瓶21的座部90的O型环91,并且与喷嘴容纳凹陷部88同心地设置有法兰接纳部92。
通过将容纳有盒式气瓶21的气瓶外壳26安装至接纳部25来使盒式气瓶21的座部90接触O型环91。座部90接触O型环91,由此O型环91围绕喷嘴87保持密封。
法兰接纳部92是沿基部支承件37的外周壁部37a形成的环状接纳部。法兰接纳部92沿外周壁部37a形成,并由此使法兰接纳部92的半径R保持相对较大。
法兰接纳部92在盒式气瓶21被设置在基部支承件37上时接触盒式气瓶21的法兰95。法兰95是沿基部86的外周形成的、具有相对较大半径的轴环部。盒式气瓶21的法兰95与具有相对较大半径R的法兰接纳部92接触,并由此通过法兰接纳部92可靠地支承盒式气瓶21。
在切换阀38中,设置有与基部支承件37整体地形成的塞体97,和位于塞体97内部的阀体(未示出),并且该阀体设置有操作杆98。通过将操作杆98放置在燃料馈送位置P3(参见图2)中,将该阀体定位成用以使塞体97内部的流动通道打开。由此,将切换阀38维持在向图1所示的燃气发动机12馈送燃料24(参见图10)的燃料馈送状态下。
通过将操作杆98放置在燃料切断位置P4(参见图3)中,将该阀体定位成用以使塞体97内部的流动通道关闭。由此,将切换阀38维持在停止向燃气发动机12供应燃料24的燃料切断状态下。
接纳部25设置有用于阻挡基部支承件37的闸板(shutter)部件99。该闸板部件99在将盒式气瓶21从接纳部25拆下时通过弹簧部件101的推进力而阻挡基部支承件37。
如图2和3所示,接纳部25的外壳保持装置34具有设置至安装托架32从而能够旋转的保持杆(保持部件)41、设置至保持杆41的基部盖104和用于将保持杆41保持在保持位置P1中的锁紧弹簧部件105。
保持杆41的左和右腿部106、107的近端部均被安装托架32旋转地支承,左和右钩状部108、109分别从左和右腿部106、107的远端部106a、107a起延伸,并且左和右钩状部108、109的远端部108a、109a通过抓握部111而彼此连接。
基部盖104被设置成延伸至左和右腿部106、107的近端部,并且覆盖盒式气瓶21的基部86或基部86附近。
锁紧弹簧部件105是用于将保持杆41保持在保持位置P1中的螺旋弹簧,并且被紧固至安装托架32和右腿部107的近端部。
左和右腿部106、107定位在气瓶外壳26的外侧上。
左和右钩状部108、109从气瓶外壳26的外侧起向中央延伸。使左和右钩状部108、109向中央延伸使得该钩状部108、109能够闭锁到气瓶外壳26的闭锁部42上。将钩状部108、109闭锁到气瓶外壳26的闭锁部42上使其可以防止气瓶外壳26向后移动。
具体来说,可以维持其中将图13所示的左和右前滑块81、82保持在左和右前滑轨75、65中(参见图6)并且将图13所示的左和右后滑块83、84保持在左和右后滑轨76、66中(参见图6)中的状态。由此,可以维持气瓶外壳26至接纳部25的安装。
将保持杆41闭锁到闭锁部42上使得气瓶外壳26能够通过保持杆41而被推向基部支承件37的法兰接纳部92(还参见图7)。通过这样将气瓶外壳26推向法兰接纳部92,可以使盒式气瓶21的法兰95接触法兰接纳部92。由此,可以通过法兰接纳部92可靠地保持盒式气瓶21。由此,可以稳定地支承容纳在气瓶外壳26中的盒式气瓶21。
在这种状态下,如图8所示,盒式气瓶21的座部90适当地接触O型环91。通过使座部90适当地接触O型环91,而由该O型环91来确保围绕喷嘴87的密封。
在其中将保持杆41闭锁到闭锁部42上的状态下,气瓶外壳26的远端部26a不接触基部支承件37,如图8所示。由此,气瓶外壳26的远端部26a维持在自由状态下,不受基部支承件37限制。由此,可以移动气瓶外壳26,直到盒式气瓶21的法兰95接触法兰接纳部92为止。从而,可以使盒式气瓶21的法兰95可靠地接触法兰接纳部92。
后面,将对气瓶外壳26的闭锁部42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3所示,形成抓握部111,以使操作员能够用手抓住该抓握部111。抓握部111可以用手抓住,从而可以克服锁紧弹簧部件105的推进力而将保持杆41从保持位置P1拖拉至解除位置P2。
接纳部25的阀联接装置35具有从操作杆98起突出的从动突出部114,和设置至基部盖104的左腿部104a的主动接触部(主动突出部)116。
从动突出部114设置有从操作杆98的上端部98a起向上延伸的大致L状区域117,和从L状区域117的远端部117a(参见图7)起向保持杆41以悬置方式延伸的从动闭锁件118(还参见图7)。
主动接触部116设置有从基部盖104的左边缘起向外侧(向操作杆98侧)以悬置方式延伸的悬置件121,和从该悬置件121起向从动闭锁件118沿左腿部106延伸的主动闭锁件122。悬置件121和主动闭锁件122被形成为能够和操作杆98的从动闭锁件118接触。
通过阀联接装置35,在盒式气瓶21被保持杆41保持的状态下,从动闭锁件118在操作杆98切换到燃料馈送位置P3时接触主动闭锁件122,如图2和3所示。
当沿其中对盒式气瓶21的保持被解除的解除位置P2的方向从该状态起移动保持杆41时,通过主动接触部116(主动闭锁件122或悬置件121)移动从动闭锁件118,从而使得操作杆98以联动方式移动至燃料切断位置P4。
具体来说,当解除被外壳保持装置34保持的盒式气瓶21时,切换阀38可以与保持杆41的移动同时地从燃料馈送状态切换到燃料切断状态。因为这样不需要在从接纳部主体31移除气瓶外壳26时单独操作切换阀38以使其切换到燃料切断状态,所以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顺序来移除气瓶外壳26。
在起动燃气发动机12时,操作员将操作杆98从燃料切断位置P4切换到燃料馈送位置P3,并且将切换阀38切换到燃料馈送状态。由此,可以增强操作员在燃气发动机12起动期间的操作意识。
接下来,基于图9到16,对气瓶外壳26进行描述。
如图9到11所示,可以在盒式气瓶21容纳在内部空间125中的状态下将气瓶外壳26可拆卸地安装至接纳部25中。气瓶外壳26在其远端部26a处设置有开口126。开口126将盒式气瓶21的基部86暴露至外部。
如图10所示,使基部86从开口126暴露至外部使得盖帽128能够在盒式气瓶21容纳在气瓶外壳26中时安装至盒式气瓶21和从盒式气瓶21拆下。在盒式气瓶21容纳在气瓶外壳26中的同时将盖帽128安装至盒式气瓶21和从盒式气瓶21拆下的能力使得能够增加使用的简易性。
气瓶外壳26由两半部分组成,这两半部分包括可拆卸地设置至接纳部主体31(图3)的下半外壳131,和装配在下半外壳131上的上半外壳132。将螺旋弹簧(弹性部件)133设置至下半外壳131。螺旋弹簧133将盒式气瓶21推向开口126。
如图11所示,下半外壳131的下前外周壁部144和下后外周壁部145均以大致半圆形截面形成,而中央下外周壁部146以大致U形截面形成。
中央下外周壁部146由左和右侧壁部161、162以及底部163以大致U形截面形成(参见图15)。
下前壁部147设置至下前外周壁部144的远端部144a。下后壁部148设置至下后外周壁部145的近端部145a。
下空间149在其顶部处开口,并由下前外周壁部144、下后外周壁部145、中央下外周壁部146、下前壁部147以及下后壁部148形成。下空间149是用于容纳盒式气瓶21的下半部分的空间。
在上半外壳132中,上外周壁部151以大致半圆截面形成,上前壁部152设置至上外周壁部151的远端部151a,上后壁部153设置至上外周壁部151的近端部151b。上空间154(参见图10)在其底部处开口,并由上外周壁部151、上前壁部152以及上后壁部153形成。上空间154是用于容纳盒式气瓶21的上半部分的空间。
气瓶外壳26通过装配上半外壳132和下半外壳131而形成。由此,气瓶外壳26的内部空间125由下空间149和上空间154形成。
将盒式气瓶21容纳在由上半外壳132和下半外壳131组成的气瓶外壳26的内部(内部空间125)中。在这种状态下,设置至盒式气瓶21的法兰95的外周部95c(还参见图8)被下半外壳131和上半外壳132从顶部和底部方向夹住。
盒式气瓶21是其中容器89充满主要由丁烷组成的液化丁烷(液态燃气)24的从商业上可获得的气瓶。在盒式气瓶21中,基部86设置至容器89的远端部处,喷嘴87从基部86的中央突出,并且在容器89内部设置有大致L状的引入管135。
向容器89按压喷嘴87使存储在容器89中的液态燃料24从引入管135引导至喷嘴87并且从喷嘴87向外汲取。引入管135由与喷嘴87同心地延伸的第一引入管部136和从第一引入管部136的端部沿大致正交方向向下延伸的第二引入管部137以大致L状形成。第二引入管部137向下延伸,由此,第二引入管部137的引入端口137a定位在容器89的前下外周壁部89a附近。
法兰95形成在基部86的外周86a上,并且在法兰95中形成有切口部141。切口部141形成为能够与定位突出部142接合。定位突出部142形成在气瓶外壳26的内部(即,开口126附近的内部)中。当将盒式气瓶21容纳在气瓶外壳26中时,切口部141与定位突出部142接合。由此,可以将盒式气瓶21容易地定位在适当的安装位置中,在该安装位置,第二引入管部137的引入端口137a面向下。
盒式气瓶21被定位成当被安装至工作机10时使容器89的前下外周壁部89a位于底部上。由此,第二引入管部137的引入端口137a定位在容器89的前下外周壁部89a附近,由此,容器89中的全部燃料24都可以被吸入到引入端口137a中,由此,容器89中的燃料24可以被完全使用,而不会在容器89中剩余任何燃料24。
气瓶外壳26由上半外壳132和下半外壳131组成,并且法兰95的外周部95c被上和下半外壳132、131从顶部和底部方向夹住。由此,当切口部141没有与定位突出部142接合时(例如法兰95没有定位(设置)在预定位置中时),通过法兰95来防止上和下半外壳132、131的装配。由此,可以可靠地防止盒式气瓶21在盒式气瓶21没有设置在预定位置中的情况下容纳在气瓶外壳26中。
法兰95具有能够与设置至气瓶外壳26的开口126的周向边缘126a接触的外周部95a,和能够与基部支承件37的法兰接纳部92(参见图7)接触的内周部95b。可以通过使法兰95的外周部95a接触开口126的周向边缘126a来将盒式气瓶21保持在气瓶外壳26内部。
法兰95的内周部95b接触基部支承件37的法兰接纳部92(参见图7)。在法兰接纳部92中维持相对较大半径R(参见图7)。如前所述,盒式气瓶21的法兰95接触法兰接纳部92,由此,通过法兰接纳部92来可靠地支承盒式气瓶21。由此,可以防止因工作机10(参见图1)的振动而对盒式气瓶21造成摇晃,从而可以通过法兰接纳部92稳定地支承盒式气瓶21。
如图12、13以及14所示,下半外壳131中的下前外周壁部144的底部形成为使远端部144a向前向上倾斜。定位突出部142在向上倾斜的远端部144a的峰部144b的中央向上突出。法兰95的切口部141(参见图9)与定位突出部142接合。切口部141与定位突出部142的接合使得盒式气瓶21能够被定位在适当的安装位置中,以使第二引入管部137的引入端口137a面向下。
在如图13所示的下半外壳131中,左锁紧凸起接纳部156在下前外周壁部144的外表面上设置在左外周边缘远端部144c上。而且在下前外周壁部144的外表面上,右锁紧凸起接纳部157设置至右外周边缘远端部144d。
左和右锁紧凸起接纳部156、157分别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闭锁孔156a、157a,用于接纳设置至上半外壳132的左和右锁紧凸起158、159(图14)。左锁紧凸起158可以通过将该左锁紧凸起158插入到左锁紧凸起接纳部156的闭锁孔156a中而闭锁在左锁紧凸起接纳部156中。右锁紧凸起159也可以通过将该右锁紧凸起159插入到右锁紧凸起接纳部157的闭锁孔157a中而闭锁在右锁紧凸起接纳部157中。由此,将下半外壳131和上半外壳132维持在装配状态下。
如图11所示,中央下外周壁部146的左侧壁部161形成为在从侧面观察时的大致矩形形状,右侧壁部162与左侧壁部161对称地形成。左止动部165在左侧壁部161的外表面上设置在左外周边缘中央部161a上,而右止动部166在右侧壁部162的外表面上设置在右外周边缘中央部162a上。
左和右止动部165、166设置有后壁部165a、166a,该后壁部165a、166a分别能够与设置至上半外壳132的左和右闭锁部167、168接触(图14)。
左和右止动部165、166以及左和右闭锁部167、168构成防错位装置164。
防错位装置164能够防止在保持杆41(参见图3)闭锁到闭锁部42上的状态下上半外壳132相对于下半外壳131在纵向方向(朝向前方)上错位。
防错位装置164由下半外壳131的左和右止动部165、166以及上半外壳132的左和右闭锁部167、168组成。由此,上和下半外壳132、131(即,气瓶外壳26)可以通过由左和右止动部165、166以及左和右闭锁部167、168组成的简单结构而被令人满意地保持。
左和右突出部171、172形成在下后外周壁部145的内表面上的近端部处。左和右突出部171、172形成为距后壁部148预定距离。由此,通过左突出部171和下后壁部148形成左装配槽174,并且通过右突出部172和下后壁部148形成右装配槽175。
螺旋弹簧133的近端部133a装配在左和右装配槽174、175中。该近端部133a接触保持突出部176。由此,通过保持突出部176来防止该近端部133a离开左和右装配槽174、175。保持突出部176形成在下后壁部148的内表面上。
因而,将螺旋弹簧133的近端部133a装配在左和右装配槽174、175中,并且通过保持突出部176来保持该近端部133a。由此,可以通过简单结构将螺旋弹簧133设置在气瓶外壳26内部。具体来说,螺旋弹簧133的近端部133a设置至下半外壳131的近端部131a(气瓶外壳26的近端部),从而,螺旋弹簧133的远端部133b推靠盒式气瓶21的底部21a(参见图10),由此,盒式气瓶21被推向开口126。
如图10所示,通过螺旋弹簧133推靠盒式气瓶21,由此,使法兰95面对开口126,并且可靠地维持其中将法兰暴露至外部的状态。
而且,通过螺旋弹簧133推靠盒式气瓶21,由此,可以防止盒式气瓶21因工作机10的振动而摇晃,从而可以稳定地支承盒式气瓶21。
而且,在下半外壳131的左和右侧壁部161、162的外表面上,左和右前滑块81、82在下远端部161b、162b处延伸至外侧。左和右前滑块81、82与中央下外周壁部146的底部163(参见图15)齐平地形成。
左和右前滑块81、82成锥形,使得其远端部81a、82a的宽度尺寸向远端部逐渐减小,并且如图11所示,左和右前滑块81、82成锥形,使得其远端部81a、82a的厚度尺寸向远端部逐渐减小。
在左和右侧壁部161、162的外表面上,左和右后滑块83、84在下近端部161c、162c处延伸至外侧。
将左和右后滑块83、84形成为具有与左和右前滑块81、82相同的形状。具体来说,左和右后滑块83、84与中央下外周壁部146的底部163(参见图15)齐平地形成。
左和右后滑块83、84成锥形,使得其远端部83a、84a的宽度尺寸向远端部逐渐减小,并且如图11所示,左和右后滑块83、84成锥形,使得其远端部83a、83a的厚度尺寸向远端部逐渐减小。
左和右前滑块81、82是可以滑动地插入到设置至图6所示的接纳部主体31的左和右前滑轨75、65中的突出凸起。左和右后滑块83、84是可以滑动地插入到设置至图6A所示的接纳部主体31的左和右后滑轨76、66中的突出凸起。通过将左和右前滑块81、82插入到左和右前滑轨75、65中并且将左和右后滑块83、84插入到左和右后滑轨76、66中而将下半外壳131可拆卸地设置至接纳部主体31。
如前所述,左和右前滑块81、82的远端部81a、82a或左和右后滑块83、84的远端部83a、84a成锥形。由此,可以将左和右前滑块81、82或左和右后滑块83、84平滑地插入到如图6A和6B所示的接纳部主体31的左和右前滑轨75、65或左和右后滑轨76、66中。
沿下前壁部147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形成有向上开口的半圆形下半开口126b(还参见图11)。通过装配下半开口126b和上半外壳132的上半开口126c(还参见图11)而形成开口126(参见图9和10)。
左和右支承翼片181、182设置至下后壁部148的外周边缘的左和右端部148a、148b,并且铰链杆183在左和右支承翼片181、182之间延伸。铰链杆183距下后壁部148按预定距离设置,并且平行于下后壁部148设置。
形成在上半外壳132中的铰链支承件184可旋转地连接至铰链杆183。在其中上和下半外壳132、131的铰链支承件184和铰链杆183连接的状态下,上半外壳132以铰链杆183的轴线为中心相对于下半外壳131打开和关闭。
上半外壳132中的上外周壁部151的远端部151a的峰部151b形成为如图12所示那样朝向远端部向下倾斜。左锁紧凸起158设置至上半外壳132的上外周壁部151的外表面上的左外周边缘远端部151c。在上外周壁部151的外表面上,右锁紧凸起159设置至右外周边缘远端部151d。
左锁紧凸起158能够围绕上端部158a沿左右方向弹性变形,如图15所示,并且在左锁紧凸起158的下端部处形成有夹持凸起158b。
右锁紧凸起159是与左锁紧凸起158左右对称的部件,如图15所示。右锁紧凸起159能够围绕上端部159a沿左右方向弹性变形,并且在右锁紧凸起159的下端部处形成有夹持凸起159b。
下面将利用图15、16A以及16B详细描述将左和右锁紧凸起158、159闭锁在左和右锁紧凸起接纳部156、157中的实施例。
在上外周壁部151的外表面上,左闭锁部167设置至左外周边缘中央部151e,右闭锁部168设置至右外周边缘中央部151f。左闭锁部167接触左止动部165的后壁部165a(参见图13),而右闭锁部168接触右止动部166的后壁部166a(参见图13)。
下面将利用图17B对左和右闭锁部167、168接触左和右止动部165、166的后壁部165a、166a的原因进行描述。
在沿上半外壳132的上前壁部152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形成有向下开口的半圆形上半开口126c(还参见图11)。如前所述,该上半开口126c与下半外壳131的下半开口126b(参见图11)装配在一起而形成开口126(参见图9和11)。
将铰链支承件184设置至上后壁部153的外周边缘部153a。铰链支承件184按大致U形截面形成,以使能够与铰链杆183接合。使铰链支承件184和铰链杆183接合将铰链支承件184可旋转地连接至铰链杆183。因而,在通过铰链杆183和铰链支承件184使上和下半外壳131、132连接的状态下,上半外壳132可以以铰链杆183的轴线为中心相对于下半外壳131打开和关闭,如前所述。
闭锁部42设置至上外周壁部151的中央部151g,如图11所示。闭锁部42具有左和右闭锁部185、186。左闭锁部185从上外周壁部151的中央左侧151h以脊形形状向外隆起。右闭锁部186从上外周壁部151的中央右侧151i以脊形形状向外隆起。图3所示的保持杆41(即,左和右钩状部108、109)闭锁到左和右闭锁部185、186上。
如图15、16A以及16B所示,下外壳肩部192在下半外壳131的上边缘191上以大致矩形形状沿整个外周形成。上外壳肩部195在上半外壳132的下边缘194上以大致矩形形状沿整个外周形成。
在上和下半外壳131、132装配的状态下,上边缘191的凸角部193接触上外壳肩部195,下边缘194的凸角部196接触下外壳肩部192,如图16B所示。由此,可以形成其中下半外壳131的上边缘191与上半外壳132的下边缘194的配合部198大致弯曲成曲柄形状的迷宫式结构(参见图16A)。由此,可以增加配合部198的防水性,从而可以防止水渗透到气瓶外壳26中。
接下来,基于图17到19,对用于将气瓶外壳26安装至接纳部25的过程进行描述。
因为接纳部25和气瓶外壳26均大致左右对称,所以将在图17A和17B中对右侧部件进行描述,而不再对左侧部件进行描述。
在图17A中,为了将气瓶外壳26安装至接纳部25,首先,克服锁紧弹簧105(参见图3)的施加力将保持杆41保持在解除位置P2中。将切换阀38定位在燃料切断状态下,即,燃料切断位置P4中。在这种状态下,将气瓶外壳26定位在接纳部25的接纳部主体31上。
接着,沿右导向槽64的倾斜表面64a,如箭头A所示移动气瓶外壳26的右前滑块82。同时,如箭头B所示移动气瓶外壳26的右后滑块84。
右前滑块82接触接纳部主体31的底部44,并且定位在右前滑轨65的插入嘴65c的后部。同时,将右后滑块84定位至右后滑轨66的插入嘴66c的后部。
在这种状态下,将气瓶外壳26的底部163(还参见图15)放置在接纳部主体31的底部44上。
通过向前移动气瓶外壳26,右前滑块82如箭头C所示从插入嘴65c插入到右前滑轨65中。同时,右后滑块84如箭头D所示从插入嘴66c插入到右后滑轨66中。由此,通过右前滑轨65支承右前滑块82,通过后滑轨66支承右后滑块84,从而通过简单操作将气瓶外壳26定位在接纳部主体31的安装位置中。
盒式气瓶21容纳在气瓶外壳26中。通过法兰95的与定位突出部142接合的切口部141将盒式气瓶21相对于气瓶外壳26定位在适当的安装位置,如图9所示。从而,通过定位气瓶外壳26而使盒式气瓶21相对于接纳部25(接纳部主体31)适当地定位。
在图17B中,通过锁紧弹簧105(图3)的施加力使保持杆41返回至如箭头E所示保持位置P1。左和右钩状部108、109闭锁到具有左和右闭锁部185、186(图11)的闭锁部42上。从而,气瓶外壳26被保持而不能向后移动。由此将气瓶外壳26安装至接纳部25。
在防错位装置164中,左闭锁部167闭锁到左止动部165的后壁部165a上,并且右闭锁部168闭锁到右止动部166的后壁部166a上。当保持杆41闭锁到闭锁部42上时,可以由此防止上半外壳132沿纵向相对于下半外壳131向前错位。由此,可以通过保持杆41来令人满意地保持上和下半外壳132、131(即,气瓶外壳26)。
图18A和18B示出了其中滑块插入到滑轨中的状态。
在图18A中,左后滑块83保持在左后滑轨76中,右后滑块84保持在右后滑轨66中。
在图18B中,左前滑块81保持在左前滑轨75中,右前滑块82保持在右前滑轨65中。
气瓶外壳26由此被保持安装至接纳部25(接纳部主体31)。
图19示出了其中切换阀38被切换到燃料馈送状态的状态。
操作员操作切换阀38的操作杆98,以使操作杆98从燃料切断位置P4移动至燃料馈送位置P3,如箭头F所示。由此,切换阀38被保持在向图1所示的燃气发动机12馈送燃料24(图10)的燃料馈送状态,从而燃气发动机12可以起动。在这种状态下,操作杆98的从动闭锁件118从上方与主动接触部116(主动闭锁件122或悬置件121)接触。
由此,将操作杆98放置在燃料馈送位置P3中,并且在起动燃气发动机12之前将切换阀38切换到燃料馈送状态。
接下来,基于图20A和20B,对用于从接纳部25移除气瓶外壳26的过程进行描述。
在图20A中,将保持杆41从闭锁部42移除并如箭头G所示向解除位置P2提起。主动接触部116如箭头G所示和保持杆41一起移动。
主动接触部116的移动使从动突出部114的从动闭锁件118被主动接触部116上推,从而如箭头H所示那样移动。由此,通过主动接触部116移动从动突出部114(从动闭锁件118),从而,可以使操作杆98向燃料切断位置P4移动。
因而,可以通过其中主动接触部116设置至保持杆41和从动突出部114设置至操作杆98的简单结构使切换阀38与保持杆41的移动同时地从燃料馈送状态切换到燃料切断状态。
在图20B中,从闭锁部42(左和右闭锁部185、186)移除保持杆41(左和右钩状部108、109)使得气瓶外壳26能够沿箭头I所示方向移动。可以通过如箭头I所示那样移除气瓶外壳26而将气瓶外壳26从接纳部25的接纳部主体31移除。
仅通过克服锁紧弹簧105(图3)的施加力从闭锁部42移除保持杆41就可以将气瓶外壳26从接纳部主体31容易地移除,由此可以增强使用的简易性。
于是,切换阀38与保持杆41的移动同时地移动,从而被切换到燃料切断状态。因此,不存在当将图17所示的盒式气瓶21的喷嘴87从基部支承件37移除时盒式气瓶21中的燃料24(图10)从喷嘴87流出的风险。
当解除保持杆41对气瓶外壳26(盒式气瓶21)的保持时,切换阀38能够与保持杆41的移动同时地从燃料馈送状态移动至燃料切断状态。因此,不需要在从接纳部25的接纳部主体31移除气瓶外壳26(盒式气瓶21)时单独操作切换阀38以将其从燃料馈送状态切换到燃料切断状态。由此,可以通过简单过程将气瓶外壳26(盒式气瓶21)从接纳部主体31移除,从而增强了使用的简易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手扶式耕耘机作为应用盒式气瓶安装结构的工作机10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例,而是还可以应用于割草机、舷外马达、发电机,或其它工作机。
该实施方式参照其中将左和右锁紧凸起158、159设置至上半外壳132,并将左和右锁紧凸起接纳部156、157设置至下半外壳131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是限制性的,而是可以采用其中将左和右锁紧凸起接纳部156、157设置至上半外壳132,并将左和右锁紧块158、159设置至下半外壳131的构造。
该实施方式参照其中将滑块81到84设置至气瓶外壳26,并将滑轨65、66、75、76设置至接纳部25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是限制性的,而是可以采用其中将滑轨65、66、75、76设置至气瓶外壳26,并将滑块81到84设置至接纳部25的构造。
另外,将沙子、枯叶等作为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碎屑排出端口56排出的碎屑的示例进行了描述,但碎屑不限于这些示例。
本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盒式气瓶21、接纳部25、气瓶外壳26、接纳部主体31、阀联接装置35、基部支承件37、切换阀38、保持杆41、闭锁部42、碎屑排出端口56、滑轨65、66、75、76、滑块81到84、法兰接纳部92、法兰95、操作杆98、锁紧弹簧部件105、从动突出部114、主动接触部116、开口126、下半外壳131、上半外壳132、螺旋弹簧133、切口部141、定位突出部142、左锁紧凸起接纳部156、右锁紧凸起接纳部157、左锁紧凸起158、右锁紧凸起159、防错位装置164、左和右止动部165、166、左和右闭锁部167、168、左装配槽174、右装配槽175、保持突出部176、配合部198,以及其它部件不限于所描述的形状,而是可以恰当地修改。
本发明适用于这样的工作机,即,该工作机被设置成用于向该工作机的发动机馈送燃料的盒式气瓶可经由气瓶外壳可拆卸地安装至该工作机的主体。

Claims (14)

1.一种工作机,该工作机包括:
机体(11);
安装至所述机体的发动机(12);
盒式气瓶(21),该盒式气瓶存储有要馈送至所述发动机的燃料;
气瓶外壳(26),该气瓶外壳用于容纳所述盒式气瓶,所述气瓶外壳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工作机;
保持部件(41),该保持部件用于将所述气瓶外壳(26)保持在安装至所述工作机的状态下;
切换阀(38),该切换阀用于在将燃料馈送至所述发动机的燃料馈送状态与停止向所述发动机馈送燃料的燃料切断状态之间切换;以及
阀联接装置(35),该阀联接装置用于在所述保持部件对所述气瓶外壳(26)的保持被解除时与该所述保持部件的移动同时地将所述切换阀从所述燃料馈送状态切换到所述燃料切断状态,
其中,所述切换阀(38)设置有操作杆(98),该操作杆用于在所述燃料馈送状态与所述燃料切断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阀联接装置(35)包括从所述操作杆突出的从动突出部(114)和能够被所述从动突出部接触的主动突出部(116),所述主动突出部(116)被设置至所述保持部件(41),在通过所述保持部件保持所述气瓶外壳(26)的状态下通过所述操作杆切换到所述燃料馈送状态时所述从动突出部与所述主动突出部接触,而在所述保持部件沿解除对所述气瓶外壳的保持的方向移动时,所述从动突出部通过所述主动突出部移动,并且所述操作杆移动至所述燃料切断状态的位置(P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机,其中,所述盒式气瓶(21)包括基部(86),所述基部具有形成有切口部(141)的法兰(95),并且所述气瓶外壳(26)包括能够与所述切口部(141)接合的定位突出部(1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机,其中,所述气瓶外壳(26)包括用于在上下方向上夹住所述法兰(95)的外周部(95c)的上半外壳(132)和下半外壳(131),所述上半外壳和所述下半外壳中的一个设有锁紧凸起(158、159),所述上半外壳和所述下半外壳中的另一个设有用于保持所述锁紧凸起的锁紧凸起接纳部(156、157),并且通过所述锁紧凸起接纳部保持所述锁紧凸起来将所述上半外壳和所述下半外壳维持在装配状态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作机,其中,所述上半外壳和所述下半外壳具有配合部(198),所述配合部在配合时形成迷宫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机,其中,所述气瓶外壳(26)具有闭锁部(42),该闭锁部用于将所述保持部件(41)锁紧在适当位置,并且通过锁紧弹簧(105)向所述保持部件施力,以使所述保持部件保持在被所述锁紧弹簧闭锁至所述闭锁部的状态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作机,其中,所述气瓶外壳(26)包括上半外壳(132)和下半外壳(131),所述闭锁部(42)设置至所述上半外壳,并且所述上半外壳和所述下半外壳设有防错位装置(164),使得所述上半外壳在所述保持部件(41)被闭锁在所述闭锁部上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下半外壳沿纵向方向不错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作机,其中,所述防错位装置(164)包括:被设置至所述下半外壳(131)的左止动部和右止动部(165、166),和用于分别与所述左止动部和所述右止动部接合的左闭锁部和右闭锁部(167、168),所述左闭锁部和所述右闭锁部被设置至所述上半外壳(13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机,其中,所述气瓶外壳(26)可拆卸地安装至设置至所述工作机的外壳底座(25),所述外壳底座具有用于支承设置至所述盒式气瓶(21)的所述基部(86)的基部支承件(37),所述气瓶外壳和所述外壳底座中的一个具有用于与所述气瓶外壳和所述外壳底座中的另一个接合的多个滑块(81、82、83、84),而所述气瓶外壳和所述外壳底座中的所述另一个具有用于支承所述多个滑块以使这些滑块能够向所述基部支承件滑动的滑轨(65、66、75、7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作机,其中,所述盒式气瓶(21)包括基部(86),该基部具有形成在其法兰(95)中的切口部(141),并且在所述气瓶外壳(26)内部设有能够与所述切口部接合的定位突出部(14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作机,其中,所述外壳底座(25)具有用于排出碎屑的碎屑排出端口(56),所述碎屑排出端口定位在所述外壳底座的底部(44)的最低部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机,其中,所述工作机包括用于支承设置至所述盒式气瓶(21)的基部(86)的基部支承件(37),并且所述基部支承件设置有法兰接纳部(92),沿着所述基部的外周形成的法兰(95)与该法兰接纳部(92)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作机,其中,容纳有所述盒式气瓶(21)的所述气瓶外壳(26)具有将所述盒式气瓶的所述法兰(95)暴露至外部的开口(126),所述开口位于所述气瓶外壳的远端部,并且在所述气瓶外壳的近端部(131a)设有用于将所述盒式气瓶推向所述开口的弹性部件(133)。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作机,其中,所述气瓶外壳(21)由设置至所述工作机的保持部件(41)保持,所述保持部件闭锁到设置至所述气瓶外壳的闭锁部(42)上,并且所述气瓶外壳被闭锁到所述闭锁部上的所述保持部件推向所述法兰接纳部(92),使得所述盒式气瓶(21)的所述法兰(95)和所述法兰接纳部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工作机,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包括螺旋弹簧(133),所述气瓶外壳(26)包括上半外壳(132)和下半外壳(131),并且所述气瓶外壳设置有装配所述螺旋弹簧的近端部(133a)的装配槽(174、175),和用于保持所述螺旋弹簧的装配在所述装配槽中的所述近端部的保持突出部(176),所述装配槽和所述保持突出部设置在所述上半外壳和所述下半外壳中的一个的近端部(131a)处。
CN200910203579.0A 2008-05-28 2009-05-27 工作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908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39965 2008-05-28
JP2008-140019 2008-05-28
JP2008139893A JP4619422B2 (ja) 2008-05-28 2008-05-28 作業機のカセットガスボンベ取付構造
JP2008140019A JP4619423B2 (ja) 2008-05-28 2008-05-28 作業機のカセットガスボンベ取付構造
JP2008-139935 2008-05-28
JP2008139965A JP4484937B2 (ja) 2008-05-28 2008-05-28 作業機のカセットガスボンベ取付構造
JP2008139935 2008-05-28
JP2008139935A JP4500355B2 (ja) 2008-05-28 2008-05-28 作業機のカセットガスボンベ取付構造
JP2008140019 2008-05-28
JP2008139893 2008-05-28
JP2008-139965 2008-05-28
JP2008-139893 2008-05-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90809A CN101590809A (zh) 2009-12-02
CN101590809B true CN101590809B (zh) 2014-02-26

Family

ID=41405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357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90809B (zh) 2008-05-28 2009-05-27 工作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619422B2 (zh)
CN (1) CN101590809B (zh)
ES (1) ES2353941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9307B (zh) * 2018-07-05 2021-02-02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液化天然气瓶供气装置
CN112664831A (zh) * 2020-12-14 2021-04-16 天津安易达复合气瓶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容器用气瓶位置及瓶内液位智能监测机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4891A (zh) * 1996-12-10 1998-06-17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小型发动机的储气瓶保持架
US5799640A (en) * 1996-10-30 1998-09-01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uel feed device for gas engines and gas-engine-powered working machine
US5901687A (en) * 1997-03-28 1999-05-11 Kioritz Corporation Cassette-type fuel tank and working machin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FR2882011A1 (fr) * 2005-02-11 2006-08-18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verrouillage d'un rack amovible et voiture equipee d'un tel dispositif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7314Y2 (zh) * 1987-10-31 1990-07-24
JPH07117496A (ja) * 1993-10-20 1995-05-09 Nissan Motor Co Ltd 簡易型lpgボンベ取付け構造
JP3869697B2 (ja) * 2001-10-19 2007-01-1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パック電池
DE602005011657D1 (de) * 2004-10-29 2009-01-22 Ford Global Tech Llc Fahrzeug und brennstoffspeichersystem für ein fahrzeu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9640A (en) * 1996-10-30 1998-09-01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uel feed device for gas engines and gas-engine-powered working machine
CN1184891A (zh) * 1996-12-10 1998-06-17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小型发动机的储气瓶保持架
US5901687A (en) * 1997-03-28 1999-05-11 Kioritz Corporation Cassette-type fuel tank and working machin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FR2882011A1 (fr) * 2005-02-11 2006-08-18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verrouillage d'un rack amovible et voiture equipee d'un tel dispositif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62-132818U 1987.08.2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19422B2 (ja) 2011-01-26
JP2009286224A (ja) 2009-12-10
CN101590809A (zh) 2009-12-02
ES2353941T3 (es) 2011-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49213B1 (ko) 작업기
CN101590809B (zh) 工作机
CN202878425U (zh) 手锯和适于与手锯一起使用的手锯刀片
CN105705408A (zh) 骑乘式电动车
JP2007099059A (ja) 水素貯蔵容器搭載自動二輪車
JP2013000027A (ja) 電動芝刈機
JP5320320B2 (ja) 土壌消毒機
EP3058931B1 (en) Tablet cutting blade replacement jig
JP4669035B2 (ja) 作業機
JP2009126301A (ja) ガスエンジン搭載型作業機
JP5912305B2 (ja) 電動芝刈機
JP4500355B2 (ja) 作業機のカセットガスボンベ取付構造
JP2010127354A (ja) カセットガスボンベ取付構造
JP4484937B2 (ja) 作業機のカセットガスボンベ取付構造
JP4864859B2 (ja) ガスエンジン搭載型作業機
JP2006015208A (ja) 背負式噴霧装置
JP4619423B2 (ja) 作業機のカセットガスボンベ取付構造
JP2008238852A (ja) 歩行型管理機
JP2005118674A (ja) 噴霧機
JP2007064036A (ja) エンジン作業機
JP2023170641A (ja) 鞍乗車両
US20230373584A1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JP4709171B2 (ja) 背負式動力噴霧機
CN212357217U (zh) 辅助转移单元及复苏装置
JP2011178303A (ja) ガスエンジン搭載型船外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