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6290A - 嵌条缝制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嵌条缝制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86290A
CN101586290A CN 200910202960 CN200910202960A CN101586290A CN 101586290 A CN101586290 A CN 101586290A CN 200910202960 CN200910202960 CN 200910202960 CN 200910202960 A CN200910202960 A CN 200910202960A CN 101586290 A CN101586290 A CN 1015862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retainer
plate
base plate
filler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20296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86290B (zh
Inventor
薄井彻
高濑秀纪
小川达矢
平泽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86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6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862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62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嵌条缝制缝纫机,其可以与布料厚度对应而顺利地进行嵌条布的折入动作。具有:保持器,其具有底板部以及垂直直立设置的立板部,使主布料上的嵌条布沿着底板部以及立板部;以及折入装置,其具有配置在上方位置和初始位置的一对折入板以及使该各折入板向上方位置和初始位置移动的各折入驱动单元,各折入板利用对应的各折入驱动单元,从初始位置向上方位置移动,各折入板的前端部将从该底板部的左右两端延伸出的嵌条布的两端部向底板部的上表面侧折入,由此将嵌条布折入,该缝纫机具有:布料厚度检测单元,其检测主布料及嵌条布的布料厚度;以及上下移动驱动单元,其基于由布料厚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布料厚度,使折入板上下移动。

Description

嵌条缝制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条缝制缝纫机,其具有沿保持器将嵌条布折入的折入板。
背景技术
嵌条缝制缝纫机例如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所示,装备有:一对平板状的大压脚,其隔着落针点具有间隔地配置;保持器,其由底板部和与该底板部垂直地直立设置的立板部构成;以及折入装置,其具有一对折入板,该折入板配置在上述保持器的立板部的两侧,且可以在上述底板部的上表面进退。
并且,在嵌条缝制前,存在将嵌条布沿保持器折入的工序。在上述工序中,首先,通过使上述大压脚下降至配置在缝纫机工作台上的主布料上,将主布料保持在缝纫机工作台上。然后,在上述一对大压脚之间的主布料上重叠嵌条布并载置后,使上述保持器下降至该嵌条布上。接着,通过使各折入板向保持器的立板部侧接近移动,由此将从保持器的底板部的两侧延伸出的嵌条布的两端部,向保持器的底板部的上表面侧折入。
专利文献1:特开2007-294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现有的嵌条缝制缝纫机1的上述折入装置2中,如图7(A)、(B)所示,成为上述折入板3一边以设定的恒定高度保持水平,一边向上述保持器4的立板部侧接近移动的构造。但是,如图7(A)所示,在嵌条布5极厚的情况下,由于保持器4的位置升高,所以折入板3比底板部4b的侧缘低,因此有时无法进入底板部4b。或者存在下述情况,即,折入板3的压力变高,与嵌条布5之间的阻力变大,折入板3在向保持器4的立板部侧4a接近移动的中途停止。另外,如图7(B)所示,在嵌条布5极薄的情况下,在折入板3和嵌条布5之间会产生多余的间隙,存在对嵌条布5的保持不充分,折入量不稳定的问题。
因此,为了应对上述问题,通过将粘贴在位于折入板3的下部的大压脚6的下表面上的橡胶板7,更换为厚度不同的橡胶板7,对折入板3的高度进行调整。但是,由于在实际的缝制作业中,嵌条布的布料厚度频繁地变化,所以存在因橡胶板7的更换作业使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可以与嵌条布的布料厚度对应地,简单且顺利地调节折入板的高度,提高作业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嵌条缝制缝纫机,具有:保持器,其具有底板部以及从该底板部垂直地直立设置的立板部,该保持器可以上下移动,以使得所述底板部与载置于工作台上的主布料和载置于该主布料上的嵌条布的上表面接近/分离;一对折入板,其可移动地配置在位于所述保持器的立板部两侧的所述底板部上的上方位置、和从所述底板部向侧方分离的初始位置;以及折入驱动单元,其使该各折入板向上方位置和初始位置移动,各折入板利用所述折入驱动单元,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上方位置移动,所述各折入板的前端部,将从该底板部的左右两端延伸出的嵌条布的两端部,向所述底板部的上表面侧折回,其特征在于,具有:布料厚度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主布料以及嵌条布的布料厚度;以及上下移动驱动单元,其基于由所述布料厚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布料厚度,使所述折入板上下移动。
另外,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嵌条缝制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嵌条缝制缝纫机中,所述布料厚度检测单元与保持器关联配置,对保持器的底板部与主布料以及嵌条布的上表面接触时的保持器的高度位置进行检测。
另外,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嵌条缝制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嵌条缝制缝纫机中,所述上下移动驱动单元具有:电动机,其配置为使旋转件向水平方向延伸;小齿轮,其与所述电动机的旋转件连结;以及齿条,其与所述小齿轮啮合,向铅垂方向延伸,所述电动机或者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折入装置上。
另外,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嵌条缝制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本缝制缝纫机中,所述保持器可以移动至使底板部与嵌条布接触而按压嵌条布的下降位置、和从下降位置上升的退避位置,所述布料厚度检测单元具有电位计,其对应于所述保持器的高度而使电阻值变化,所述布料厚度检测单元根据所述保持器移动至下降位置时的电阻值,检测布料厚度。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嵌条缝制缝纫机,上述折入装置可以通过上下移动驱动单元,升降至基于由上述布料厚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上述主布料以及上述嵌条布的布料厚度的适当的高度。由此,可以使被调整至适当的高度的折入板,顺利地进行与各种布料厚度对应的嵌条布5的折入动作。
因此,即使对于不同布料厚度的布料,也可以始终进行折入量稳定的嵌条缝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嵌条缝制缝纫机的整体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保持器以及保持器支撑单元的斜视图。
图3是表示保持器以及大压脚装置的要部放大图。
图4是表示折入装置以及上下移动驱动单元的要部放大图。
图5是表示嵌条缝制缝纫机的缝制动作的图。
图6是表示布料厚度及折入板的高度位置的图。
图7是表示现有的折入动作的正视图(布料厚度较厚的情况(A)和布料厚度较薄的情况(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至图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嵌条缝制缝纫机1。
在图1中,本实施方式的嵌条缝制缝纫机1由下述部分等构成:缝纫机工作台8,其成为缝制的作业台;缝纫机主体9,其配置为与缝纫机工作台8正交;保持器4,其与缝纫机主体9连结;以及大压脚装置10,其具有使嵌条布5沿保持器4折入的折入装置2,在缝纫机工作台8上,将主布料17及嵌条布5向经过缝纫机的两根缝针的布料输送方向输送。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图1所示的XYZ轴为基准,确定各个方向。使Z轴方向为与后述保持器4的上下移动方向一致的方向,使X轴方向为与缝纫机工作台8上的平面平行、且输送布料的布料输送方向(图1中的箭头F的方向),使Y轴方向为与缝纫机工作台8上的平面平行、且与后述折入板3的移动方向一致的方向。
在缝纫机主体9的缝纫机臂部9a的前端部,设置双针11,其由在Y轴方向上并列排列两根缝针构成,在双针11的Y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设置中央切刀12。另外,作为作业台的缝纫机工作台8配置为与缝纫机主体9正交。在缝纫机工作台8上设置针板13,在该针板13上,在双针11的各缝针分别落针的落针位置T上形成2个针孔14。
在图2、图3中,保持器4由整体为大致长方形状的底板部4b和整体为平板状的立板部4a构成,立板部4a在底板部4b的上表面,以长度方向与底板部4b的长度方向一致的状态,垂直地直立设置在该底板部4b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的中间位置。即,底板部4b和立板部4a一体地形成,从剖面观察成为倒T字状。另外,在底板部4b的前端部,在隔着立板部4a的2个位置上形成U字状的未图示的凹部,双针11的各缝针的落针位置T位于该各凹部内,各缝针在不与底板部4b抵接的位置分别落针。
保持器4的立板部4a的上部如图2所示,由保持器支撑单元16支撑,该保持器支撑单元16具有作为保持器驱动单元的气缸15。保持器4在待机时,如图1所示,从针板13退避至斜上方的退避位置。另外,在设置主布料17以及嵌条布5时及缝制时,下降至重叠在主布料17上的嵌条布5上,位于使底板部4b的前端部成为落针位置T的布料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
在图2中表示保持器支撑单元16。在缝纫机臂部9a的前面固定平板状的支撑板18,在该支撑板18上支撑臂机构19。臂机构19的连结轴19c可旋转地支撑在支撑板18上,利用该连结轴19c一体地固定支撑第1臂部19a以及第2臂部19b的一端部,在上述第2臂部19b的另一端部连结气缸15的气缸轴15a,在上述第1臂部19a的另一端部连结保持器轴20。另外,上述保持器轴20插入保持器4的立板部4a的上部而连结。
在上述第1臂部19a的另一端部,未图示的凸起部向与上述支撑板18相对的一侧延伸。该凸起部嵌入沿铅垂方向形成于支撑板18上的圆弧形状的圆弧槽18a中,在臂机构19动作时,通过使该凸起部在圆弧槽18a内移动,引导第1臂部19a的另一端部的移动。在支撑板18上固定上述气缸15,如果通过气缸15的动作使气缸轴15a进行伸缩动作,则通过使臂机构19以连结轴19c为轴心进行转动,使保持器4进行升降。
在支撑板18的保持器4侧的侧面,配置布料厚度检测单元21,其由电位计21a、与该电位计21a连结的滑动元件21b、以及从该滑动元件21b延伸出的凸起部21c构成。上述电位计21a,在支撑板18的侧面,配置在与第1臂部19a的中间部对应的位置上。在该电位计21a的与第1臂部19a相对的平面上,与第1臂部19a平行地连结平板状的滑动元件21b。另外,在上述滑动元件21b的前端部,凸起部21c沿Y轴方向延伸,在臂机构19以连结轴19c为轴心转动的期间,上述凸起部21c被载置于第1臂部19a的中间部的上部。因此,在臂机构19转动而保持器4的高度位置变化的同时,电位计21a的滑动元件21b进行旋转,电位计21a的电阻值变化。
由此,主布料17以及嵌条布5的布料厚度,可以在保持器4从上述退避位置下降至主布料17和嵌条布5上(下降位置)时,通过配置于与保持器4的下降联动的臂机构19附近的电位计21a的电阻值(电压值)进行检测。另外,将由电位计21a检测出的电压值数据,向后述未图示的控制单元输出。
大压脚装置10由下述部分等构成:一对大压脚6,其相对地载置在主布料17上的线迹形成位置的两侧;折入装置2,其利用配置于上述各大压脚6的上方的一对折入板3,将载置于主布料17上的嵌条布5折入;以及未图示的移动单元,其用于在缝制前待机的待机位置(在图1中以虚线表示)、和上述布料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缝制后的结束位置(在图1中以实线表示)之间进行往复移动。而且构成为,在缝制时利用上述移动单元使大压脚装置10移动时,在上述大压脚6和缝纫机工作台8之间夹持并按压主布料17,利用其摩擦力将主布料17以及缝制在主布料17上的嵌条布5向布料输送方向输送。
上述大压脚6是从宽度方向观察剖面为L字状长条的一对平板状,通过将长度方向设为与X轴方向平行,隔着线迹形成位置以及保持器4而在两侧载置于主布料17上,由此保持主布料17。在各大压脚6的上部分别装备长条的平板状的顶板23,在大压脚6和顶板23之间形成空隙部分。该空隙部分在待机时收容后述折入板3。另外,在各大压脚6的下表面粘贴可更换的橡胶板7。
折入装置2由下述部分构成:长条平板状的折入板3,其配置在保持器4的立板部4b的两侧;作为折入驱动单元的气缸26,其使折入板3在立板部4b两侧的上述底板部4b的上方位置、和与保持器4的底板部4b分离而待机的初始位置之间移动;以及折入板支撑部件25等。通过将折入板支撑部件25的一端部与折入板3的上表面连结,另一端部与气缸26连结,从而与折入装置2连结为一体。
各折入板3在待机时,被收容在大压脚6和顶板23之间的空隙部分的收容位置中。另外,在气缸26和折入板支撑部件25之间安装拉伸弹簧27,在折入板3待机时,该拉伸弹簧27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在气缸26进行驱动的同时,拉伸弹簧27的恢复力向Y轴方向作用,由此使在收容位置待机的折入板3朝向位于Y轴方向上的折入装置,向Y轴方向移动。
在图4中,上下移动驱动单元28,配置在各折入装置2的附近,可以使折入装置2的折入板3升降。上下移动驱动单元28由下述部分等构成:脉冲电动机29,其施加用于使折入装置2升降的驱动力;小齿轮30,该脉冲电动机29的旋转件的前端部插入该小齿轮30中;以及齿条31,其与该小齿轮30啮合。
剖面为L字状的平板状的基座32与大压脚装置10连结,该基座32配置为,包围折入装置2的气缸26以及上下移动驱动单元28。脉冲电动机29固定在上述基座32的上表面上,以使得旋转件向与布料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水平地延伸。另外,齿条31的未被切削成齿的侧面、以及折入装置2的气缸26的侧面,相连结而成为一体,载置在基座32的上表面上。
在脉冲电动机29的旋转件的前端部,使小齿轮30的中心部插入其中,在小齿轮30的保持器4侧的侧部,平板状的齿条31以与小齿轮30啮合的方式向铅垂方向延伸。在基座32的与齿条31相对的平面上,彼此分离地安装与Z轴方向平行的一对引导部33。在齿条31的与引导部33相对的侧面上形成空隙部,该引导部33可以在其中滑动。因此,如果通过脉冲电动机29的驱动使小齿轮30旋转,则与小齿轮30啮合的齿条31以及折入装置2一体地升降。
设置在支撑板18上的电位计21a,经由未图示的接口等,与上述控制单元连接。在该控制单元中,分别经由上述接口连接下述等部分:气缸15,其使成为控制的对象的保持器4进行上下移动;未图示的电磁阀,其对用于切换折入板3的收容位置和折入位置的气缸26的动作进行控制;上下移动驱动单元28的脉冲电动机29,其对折入装置2的升降进行控制。另外,控制单元具有:CPU,其进行各种控制;ROM,其中写入用于执行嵌条缝制缝纫机1的各种功能、动作的控制程序、控制数据、缝制数据;以及RAM,其存储与CPU的处理相关的各种数据。
下面,根据图5,说明由上述结构构成的本发明的嵌条缝制缝纫机1的嵌条缝制动作。
首先,在布料设置位置,通过在标记所指示的缝纫机工作台8上的设置位置上放置主布料17,使大压脚装置10的一对大压脚6与X轴方向平行地,下降并载置在主布料17上的线迹形成位置的两侧,由此将主布料17保持在缝纫机工作台8上。
然后,在一对大压脚6之间的主布料17的线迹形成位置上重叠嵌条布5。
然后,通过气缸15的驱动,使位于退避位置的保持器4在一对大压脚6之间下降至下降位置,以使保持器4的前端部的上述各凹部与落针位置T一致的方式,载置在嵌条布5上。
如果保持器4从退避位置开始下降而经过一定时间,则视为保持器4已经到达底板部4b与主布料17以及嵌条布5的上表面接触的布料保持位置(下降位置),通过由电位计21a对该保持器4的高度位置进行检测,作为与将主布料17和嵌条布5重叠后的布料厚度N(图7)相当的高度位置,将电压值数据向控制单元输出。这样,控制单元基于检测出的电压值数据,使脉冲电动机29驱动,使小齿轮30旋转,经由齿条31使各折入板3在收容位置上升或者下降,而位于规定的高度位置。该高度位置自动调整为下述位置,即,与将主布料17和嵌条布5重叠后的布料厚度对应地,折入板3的下表面和保持器的底板部4b的上表面大致一致,成为增加了嵌条布5的厚度量的高度(H),即增加了保持器的底板部4b的厚度和嵌条布5的厚度的高度位置。
然后,使气缸26驱动,将一对折入板3从收容位置向保持器4的立板部4a侧移动至底板部4b的上表面的位置。由此,即使将主布料17和嵌条布5重叠后的布料厚度随着缝制的不同而变化,也不会因折入板3与保持器4的底板部4b抵接而产生折入不良,可以可靠地将折入板3移动至底板部4b的上表面侧。由此,从保持器4的底板部4b的两侧延伸出的嵌条布5的两端部,通过折入板3向底板部4b的上表面的移动,可靠地沿保持器4的底板部4b的上表面侧进行折回。
然后,在嵌条布5被折回的状态下,使缝纫机臂部9a的双针11下降至保持器4的前端凹部内的落针位置T,在落针位置T进行缝制。与此同时,通过上述移动单元,将大压脚装置10慢慢地向布料输送方向输送。在输送大压脚装置10时,保持器4固定在下降位置,由于在大压脚6和主布料17之间、以及在折入板3和被折入的嵌条布5之间,摩擦力分别起作用,所以主布料17和嵌条布5沿保持器4的长度方向,从前端凹部依次被抽出,与大压脚装置10一体地向落针位置T输送,主布料17和嵌条布5以沿保持器4的形状被折入的状态形成线迹。
如上述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嵌条缝制缝纫机1,首先利用配置在与保持器4的升降联动的臂机构19的附近的布料厚度检测单元,检测主布料17以及嵌条布5的布料厚度。然后,基于该检测出的布料厚度,使脉冲电动机29进行驱动,使小齿轮30旋转,经由齿条31使折入装置2升降。
由此,可以使被调整至适当的高度的一对折入板3向保持器4的立板部4a侧接近移动,进行嵌条布5的折入动作。因此,可以与不同的布料厚度对应,顺利地进行嵌条布5的折入动作,可以进行折入量稳定的嵌条缝制。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作为布料厚度检测单元21,也可以取代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使用电位计21a,而是在保持器支撑单元16的连结轴19c上,配置磁性旋转式传感器、编码器等传感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上下移动驱动单元28中,齿条31以及折入装置2的气缸26相连结并载置在基座32上,通过脉冲电动机29的驱动,使齿条31以及折入装置2一体地升降。但是,也可以将脉冲电动机29的侧面与气缸26的背面连结,并载置在基座32上,将齿条31固定在基座33上。在此情况下,不需要在基座32以及齿条31之间设置用于引导部33的空隙部,通过脉冲电动机29的驱动,使脉冲电动机29以及折入装置2一体地升降。

Claims (4)

1.一种嵌条缝制缝纫机,其具有:
保持器,其具有底板部以及从该底板部垂直地直立设置的立板部,该保持器可以上下移动,以使得所述底板部与载置于工作台上的主布料和载置于该主布料上的嵌条布的上表面接近/分离;
一对折入板,其可移动地配置在位于所述保持器的立板部两侧的所述底板部上的上方位置、和从所述底板部向侧方分离的初始位置;以及
折入驱动单元,其使该各折入板向上方位置和初始位置移动,
各折入板利用所述折入驱动单元,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上方位置移动,所述各折入板的前端部,将从该底板部的左右两端延伸出的嵌条布的两端部,向所述底板部的上表面侧折回,
其特征在于,具有:
布料厚度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主布料以及嵌条布的布料厚度;以及
上下移动驱动单元,其基于由所述布料厚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布料厚度,使所述折入板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条缝制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料厚度检测单元与保持器关联配置,对保持器的底板部与主布料以及嵌条布的上表面接触时的保持器的高度位置进行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条缝制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下移动驱动单元具有:电动机,其配置为使旋转件向水平方向延伸;小齿轮,其与所述电动机的旋转件连结;以及齿条,其与所述小齿轮啮合,向铅垂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条缝制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器可以移动至使底板部与嵌条布接触而按压嵌条布的下降位置、和从下降位置上升的退避位置,
所述布料厚度检测单元具有电位计,其对应于所述保持器的高度而使电阻值变化,所述布料厚度检测单元根据所述保持器移动至下降位置时的电阻值,检测布料厚度。
CN 200910202960 2008-05-23 2009-05-22 嵌条缝制缝纫机 Active CN1015862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35376 2008-05-23
JP2008135376 2008-05-23
JP2008135376A JP2009279234A (ja) 2008-05-23 2008-05-23 玉縁縫いミシ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6290A true CN101586290A (zh) 2009-11-25
CN101586290B CN101586290B (zh) 2013-03-27

Family

ID=41370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202960 Active CN101586290B (zh) 2008-05-23 2009-05-22 嵌条缝制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279234A (zh)
CN (1) CN10158629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5337A (zh) * 2011-10-11 2012-06-20 天津市金纬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衬绳成型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00153B2 (ja) * 2010-02-04 2013-09-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方法及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64115B2 (ja) * 2004-12-03 2009-11-11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
JP4769505B2 (ja) * 2005-07-27 2011-09-07 Juki株式会社 玉縁縫いミシン
JP4943035B2 (ja) * 2006-03-27 2012-05-30 Juki株式会社 玉縁縫いミシン
JP2007289586A (ja) * 2006-04-27 2007-11-08 Juki Corp 玉縁縫いミシ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5337A (zh) * 2011-10-11 2012-06-20 天津市金纬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衬绳成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279234A (ja) 2009-12-03
CN101586290B (zh)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84513B2 (ja) ミシン
CN103710905A (zh)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CN101135090A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CN101358412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CN101171380A (zh) 刺绣框架支承装置
CN104005189A (zh) 双针缝纫机
CN101864644A (zh) 上下进给缝纫机
CN101067262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CN101469490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的嵌条布压脚机构
CN102108606A (zh) 缝制装置
CN101638834A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CN101586290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JP4769505B2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
CN101063257B (zh) 缝制装置及嵌条缝制装置
CN1800476B (zh) 嵌条缝纫机
CN101195949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JP6185295B2 (ja) 刺繍機
JP5059435B2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
CN101892563A (zh) 缝纫机
CN100432317C (zh) 锁扣眼缝纫机
CN101424012A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CN102877219A (zh) 带环缝制缝纫机
JP5084296B2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
JP4769537B2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
CN101144231A (zh) 缝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