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9745A - 一种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9745A
CN101579745A CNA2008100531452A CN200810053145A CN101579745A CN 101579745 A CN101579745 A CN 101579745A CN A2008100531452 A CNA2008100531452 A CN A2008100531452A CN 200810053145 A CN200810053145 A CN 200810053145A CN 101579745 A CN101579745 A CN 1015797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emulsion
preparation
air
nanometer iron
s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531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薇
金朝晖
李铁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ka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ka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ka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ka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A20081005314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797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79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97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ft Magne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及其制备方法。该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是以纳米零价铁粒子为核心,在其表面包覆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备方法是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异辛烷为油相,硫酸亚铁和硼氢化钾水溶液分别为水相配置两份微乳液,在两份微乳液中均加入油溶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将两微乳液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把反应体系置于恒温水浴中,引发单体在微乳液油水相界面上原位聚合,在新生成的纳米铁粒子外层形成稳定的高分子包覆层。该方法所需设备简单、工艺简便,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将纳米零价铁应用于环境污染物降解的研究已成为一个新的热点,纳米零价铁与普通铁粉相比,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能大的特点,在与其它物质的反应中具有较高的活性,处理效果远远优于普通铁粉,利用纳米材料高效的反应性能,采用简便、节能、对环境无负效应的方式进行污染修复,对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水资源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合成纳米铁的方法很多,但用于环境修复的纳米铁用量较大,要求具有高效的反应活性,同时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但高活性的纳米铁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缓慢接触空气时会被氧化,从而在其表面生成氧化铁膜而损失其表面活性。因此,研究一种高效、廉价、性能稳定的纳米铁的合成方法非常必要,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但这方面的研究尚未全面展开,且对纳米粒子进行原位包覆的研究也很少,而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的包覆型纳米铁粒子的制备方法目前还未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可将纳米粒子的生成、粒径控制、抗团聚、抗氧化保护在一个体系中一次性实现。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该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是以纳米零价铁粒子为核心,在其表面包覆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一种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微乳液A;
(2).配制微乳液B;
(3).在氩气保护下边搅拌边向微乳液A中滴加微乳液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待微乳液B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20-40min,然后将该反应体系置于水浴中加热并保持在60-70℃,引发聚合反应,2-4h后停止搅拌和加热;
(4)反应后所形成的混合液经磁选分离出黑色颗粒,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三次,真空干燥即得到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粒子。
而且,所述的微乳液A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1-16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12mL正丁醇、1-32mL异辛烷与1-4mL甲基丙烯酸甲酯和0.01-0.04g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均匀形成混合体系A;
(2).再称取0.001-0.278g的FeSO4·7H2O溶入1-20mL去离子水中,配成FeSO4水溶液;
(3).向混合体系A中加入FeSO4水溶液,超声分散1-4min,体系由浑浊变为澄清,得到添加了单体和引发剂的FeSO4反相微乳液即微乳液A。
而且,所述的微乳液B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1-16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12mL正丁醇、1-32mL异辛烷与1-4mL甲基丙烯酸甲酯和0.01-0.04g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均匀形成混合体系B;
(2).再称取0.001-0.108g KBH4,溶于1-18mL去离子水中,并滴加1-2mL0.5M NaOH溶液,配成KBH4的碱性水溶液;
(3).向混合体系B中加入KBH4的碱性水溶液,超声分散1-4min,体系由浑浊变为澄清,得到添加了单体和引发剂的KBH4反相微乳液即微乳液B。
而且,所述的KBH4可以用NaBH4替代。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需设备简单、工艺简便,将纳米材料制备与微乳聚合相结合,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微乳原位聚合包覆法制备纳米铁,该方法可将纳米粒子的生成、粒径控制、抗团聚、抗氧化保护在一个体系中一次性实现,让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微乳液油水界面原位聚合,在新制纳米粒子外层形成稳定的高分子包覆膜层。
2.通过进行表面包覆,纳米铁粒子的抗氧化性能得到了较大提高,从而为材料的存储、运输和使用带来了便利,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3.本方法制备出的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粒径均匀,比表面积大,表面为亲油性,与有机污染物的接触性好;包覆层无毒,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可广泛应用于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透射电镜照片;
图2为本发明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的红外光谱图;
图3为本发明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的热重分析曲线;
图4为本发明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在空气中存放两周后的XRD谱图;
图5为本发明包覆型纳米铁与水和三氯乙烯的接触特性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述,但本实施例所叙述的技术内容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不应依此来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该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是以纳米零价铁粒子为核心,在其表面包覆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微乳液A;
①取2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1mL正丁醇,2mL异辛烷,与1mL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0.01g偶氮二异丁腈(AIBN)混合均匀形成混合体系A;
②然后再称取0.002g的FeSO4·7H2O溶入2mL去离子水中,配成FeSO4水溶液;
③向混合体系A中加入FeSO4水溶液,超声分散1min,体系由浑浊变为澄清,得到添加了单体和引发剂的FeSO4反相微乳液即微乳液A。
(2).配制微乳液B;
①取2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1mL正丁醇,2mL异辛烷,与1mL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0.01g偶氮二异丁腈(AIBN)混合均匀形成混合体系B;
②然后再称取0.002g KBH4,溶于2mL去离子水中,并滴加1mL 0.5M NaOH溶液,配成3mL KBH4的碱性水溶液;
③向混合体系B中加入KBH4的碱性水溶液,超声分散1min,体系由浑浊变为澄清,得到添加了单体和引发剂的KBH4反相微乳液即微乳液B。
(3).在氩气保护下边搅拌边向微乳液A中滴加微乳液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待微乳液B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20min,然后将该反应体系置于水浴中加热并保持在60℃,引发聚合反应,2h后停止搅拌和加热;
(4)反应后所形成的混合液经磁选分离出黑色颗粒,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三次,真空干燥即得到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粒子。
实施例2:
在配制微乳液B时,采用NaBH4替代KBH4即可,其它均同于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该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是以纳米零价铁粒子为核心,在其表面包覆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微乳液A;
①取8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6mL正丁醇,16mL异辛烷,与2mL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0.02g偶氮二异丁腈(AIBN)混合均匀形成混合体系A;
②然后再称取0.139g的FeSO4·7H2O溶入10mL去离子水中,配成FeSO4水溶液;
③向混合体系A中加入FeSO4水溶液,超声分散2min,体系由浑浊变为澄清,得到添加了单体和引发剂的FeSO4反相微乳液即微乳液A。
(2).配制微乳液B;
①取8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6mL正丁醇,16mL异辛烷,与2mL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0.02g偶氮二异丁腈(AIBN)混合均匀形成混合体系B;
②然后再称取0.054g KBH4,溶于9mL去离子水中,并滴加1mL 0.5M NaOH溶液,配成10mL KBH4的碱性水溶液;
③向混合体系B中加入KBH4的碱性水溶液,超声分散3min,体系由浑浊变为澄清,得到添加了单体和引发剂的KBH4反相微乳液即微乳液B。
(3).在氩气保护下边搅拌边向微乳液A中滴加微乳液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待微乳液B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min,然后将该反应体系置于水浴中加热并保持在65℃,引发聚合反应,3h后停止搅拌和加热;
(4)反应后所形成的混合液经磁选分离出黑色颗粒,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三次,真空干燥即得到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粒子。
实施例4:
在配制微乳液B时,采用NaBH4替代KBH4即可,其它均同于实施例3。
实施例5:
一种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该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是以纳米零价铁粒子为核心,在其表面包覆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微乳液A;
①取16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12mL正丁醇,32mL异辛烷,与4mL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0.04g偶氮二异丁腈(AIBN)混合均匀形成混合体系A;
②然后再称取0.278g的FeSO4·7H2O溶入20mL去离子水中,配成FeSO4水溶液;
③向混合体系A中加入FeSO4水溶液,超声分散4min,体系由浑浊变为澄清,得到添加了单体和引发剂的FeSO4反相微乳液即微乳液A。
(2).配制微乳液B;
①取16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12mL正丁醇,32mL异辛烷,与4mL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0.04g偶氮二异丁腈(AIBN)混合均匀形成混合体系B;
②然后再称取0.108g KBH4,溶于18mL去离子水中,并滴加2mL 0.5MNaOH溶液,配成20mL KBH4的碱性水溶液;
③向混合体系B中加入KBH4的碱性水溶液,超声分散4min,体系由浑浊变为澄清,得到添加了单体和引发剂的KBH4反相微乳液即微乳液B。
(3).在氩气保护下边搅拌边向微乳液A中滴加微乳液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待微乳液B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40min,然后将该反应体系置于水浴中加热并保持在70℃,引发聚合反应,4h后停止搅拌和加热;
(4)反应后所形成的混合液经磁选分离出黑色颗粒,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三次,真空干燥即得到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粒子。
实施例6:
在配制微乳液B时,采用NaBH4替代KBH4即可,其它均同于实施例5。
本发明利用强还原剂KBH4或NaBH4还原Fe2+得到Fe0,其反应方程式为:
Fe2++2BH4 -+6H2O→Fe0+2B(OH)3+7H2
使用TEM(透射电子显微镜)、FT-IR(红外光谱)、DSC-TGA(热重分析)、XRD(X射线衍射)测定本发明获得的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的结果分析如下:
(1).TEM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所制的包覆型纳米铁的TEM照片如图1所示,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粒子呈现出明显的核壳结构,平均粒径为80-90nm,其中铁核直径为60nm,周围包覆层厚度约10nm。
(2).FT-IR的测试结果:
如图2所示,FT-IR谱图中出现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特征峰,显示纳米铁表面包覆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3).DSC-TGA(热重分析)测试结果:
图3中TG曲线分析进一步表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是通过化学键的作用结合在纳米铁表面的,其质量含量为68%。
(4).XRD的测试结果:
XRD测试结果见图4,图中出现的衍射峰与α-Fe的特征衍射峰吻合的较好,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铁氧化物的特征峰,表明所制备的纳米铁在空气中存放两周后没有被氧化。
将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和普通纳米铁(未包覆)分别置于有机污染物三氯乙烯(TCE)和水的混合液中,如图5所示,其中a为水和TCE混合;b为纳米铁、水和TCE混合;c为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水和TCE混合,发现包覆型纳米铁的表面亲油性和在有机物中的分散性均明显提高。

Claims (5)

1.一种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其特征在于:该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是以纳米零价铁粒子为核心,在其表面包覆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微乳液A;
(2).配制微乳液B;
(3).在氩气保护下边搅拌边向微乳液A中滴加微乳液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待微乳液B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20-40min,然后将该反应体系置于水浴中加热并保持在60-70℃,引发聚合反应,2-4h后停止搅拌和加热;
(4)反应后所形成的混合液经磁选分离出黑色颗粒,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三次,真空干燥即得到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粒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乳液A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1-16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12mL正丁醇、1-32mL异辛烷与1-4mL甲基丙烯酸甲酯和0.01-0.04g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均匀形成混合体系A;
(2).再称取0.001-0.278g的FeSO4·7H2O溶入1-20mL去离子水中,配成FeSO4水溶液;
(3).向混合体系A中加入FeSO4水溶液,超声分散1-4min,体系由浑浊变为澄清,得到添加了单体和引发剂的FeSO4反相微乳液即微乳液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乳液B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1-16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12mL正丁醇、1-32mL异辛烷与1-4mL甲基丙烯酸甲酯和0.01-0.04g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均匀形成混合体系B;
(2).再称取0.001-0.108g KBH4,溶于1-18mL去离子水中,并滴加1-2mL0.5M NaOH溶液,配成KBH4的碱性水溶液;
(3).向混合体系B中加入KBH4的碱性水溶液,超声分散1-4min,体系由浑浊变为澄清,得到添加了单体和引发剂的KBH4反相微乳液即微乳液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KBH4可以用NaBH4替代。
CNA2008100531452A 2008-05-15 2008-05-15 一种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15797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531452A CN101579745A (zh) 2008-05-15 2008-05-15 一种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531452A CN101579745A (zh) 2008-05-15 2008-05-15 一种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9745A true CN101579745A (zh) 2009-11-18

Family

ID=41362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531452A Pending CN101579745A (zh) 2008-05-15 2008-05-15 一种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79745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5419A (zh) * 2011-03-28 2011-10-05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新型负载型纳米零价铁的制备方法
CN102861924A (zh) * 2012-10-23 2013-01-09 南开大学 一种纳米铁钯金三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924647A (zh) * 2012-11-15 2013-02-13 安徽理工大学 超声引发溶液聚合制备纳米铁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4342431A (zh) * 2014-11-03 2015-02-11 遵义医学院 一种固定化酶用磁性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
CN106115892A (zh) * 2016-06-28 2016-11-16 陈建峰 一种包覆型黑糖改性纳米铁地下水修复剂的制备方法
CN110833817A (zh) * 2019-11-27 2020-02-25 南开大学 一种稻壳生物炭负载纳米铁材料的干式合成方法
CN111531183A (zh) * 2020-05-11 2020-08-14 南昌航空大学 适用于重质非水相卤代污染物降解的有机改性的黑云母负载超细纳米零价锌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49023A (zh) * 2020-04-22 2020-08-18 杭州医学院 一种磁性纳米材料及其在提取人全血基因组dna中的应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5419A (zh) * 2011-03-28 2011-10-05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新型负载型纳米零价铁的制备方法
CN102861924A (zh) * 2012-10-23 2013-01-09 南开大学 一种纳米铁钯金三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861924B (zh) * 2012-10-23 2014-01-29 南开大学 一种纳米铁钯金三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924647A (zh) * 2012-11-15 2013-02-13 安徽理工大学 超声引发溶液聚合制备纳米铁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2924647B (zh) * 2012-11-15 2014-11-05 安徽理工大学 超声引发溶液聚合制备纳米铁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4342431A (zh) * 2014-11-03 2015-02-11 遵义医学院 一种固定化酶用磁性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
CN106115892A (zh) * 2016-06-28 2016-11-16 陈建峰 一种包覆型黑糖改性纳米铁地下水修复剂的制备方法
CN110833817A (zh) * 2019-11-27 2020-02-25 南开大学 一种稻壳生物炭负载纳米铁材料的干式合成方法
CN111549023A (zh) * 2020-04-22 2020-08-18 杭州医学院 一种磁性纳米材料及其在提取人全血基因组dna中的应用
CN111531183A (zh) * 2020-05-11 2020-08-14 南昌航空大学 适用于重质非水相卤代污染物降解的有机改性的黑云母负载超细纳米零价锌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9745A (zh) 一种空气稳定包覆型纳米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70956B (zh) 一种改性纳米金属氧化物/光敏染料墨水的制备方法
CN102881898A (zh) 碳包覆石墨烯基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417867A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改性复合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6566227A (zh) 石墨烯改性的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821240A (zh) 一种一步水热合成SnS2/MoS2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3433044B (zh) 一种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5399080A (zh) 一种制备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3480406A (zh) 一种氮掺杂石墨烯/氮掺杂碳纳米管/四氧化三钴复合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57893B (zh) 一种超薄二氧化锰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530302A (zh) 一种高硅含量的硅溶胶/聚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7022A (zh)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氢氧化镍和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986429A (zh) 一种碳包覆的纳米LiCoO2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911474A (zh) 聚乙烯吡咯烷酮杂化石墨烯催化剂载体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316715B (zh) 一种原位制备金属衍生碳基光子晶体的方法
CN106298263A (zh) 一种铋/炭超级电容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2847A (zh) 一种二硫化钼/钛酸钡超声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2873337A (zh) 一种聚烯丙基胺导向的铂纳米立方体的制备方法
CN108641049A (zh) 一种无氟单体水性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404982A (zh) 一种由聚多巴胺还原的氮化碳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8448098A (zh) 一种花状结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2CoFe(CN)6的制备方法
CN102861923A (zh) 一种绿色稳定的纳米零价铁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7497455A (zh) 一种微量硫表面修饰的超薄钨酸铋纳米片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744870A (zh) 一种三氧化二铝-羰基铁微球吸波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4213A (zh) 聚合物包覆的二元双功能纳米簇核壳微球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