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3937B - 与移动电话相关的间接通信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与移动电话相关的间接通信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3937B
CN101573937B CN2007800401236A CN200780040123A CN101573937B CN 101573937 B CN101573937 B CN 101573937B CN 2007800401236 A CN2007800401236 A CN 2007800401236A CN 200780040123 A CN200780040123 A CN 200780040123A CN 101573937 B CN101573937 B CN 1015739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system
calling device
point
point channel
indirect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Ceas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401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73937A (zh
Inventor
袁伯基
约翰·伊莱亚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dio Mira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865763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573937(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1573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3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73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3937B/zh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ubscribers to a common circuit, i.e. affording conference fac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ubscribers to a common circuit, i.e. affording conference facilities
    • H04M3/567Multimedia conferenc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间接通信的间接通信系统和方法包括移动电话作为呼叫装置(100)或接收装置(102)。移动电话呼叫另一个装置来建立预期的通信,然后使用互联网语音协议(VoIP)、通过互联网(114)与另一个装置通信。接收装置(102)接收通知接收装置与呼叫装置提议通信的生成信号。在呼叫装置已连接到服务器后,服务器(108)建立汇合点信道。服务器接收到来自呼叫装置的外发互联网语音协议包,并将外发互联网语音协议包重定向到接收装置。

Description

与移动电话相关的间接通信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性地涉及使用具有无线媒介和互联网语音协议(VoIP)的移动电话打出和接收相对廉价的高质量电话通话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移动电话打出的呼叫在携带建立连接的通知或铃声的同一信道内携带。因此,费用对于维持信道所需的通话时间以及对于通知或铃声累积。此外,移动电话的通信质量受无线通信和互联网语音协议通信的变幻无常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与移动电话相关的间接通信系统及其方法来克服上述相关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移动电话用户提供低成本和相对高质量的通话。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诸如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的协议将确保无线通信所用的射频(RF)在整个国际社会内兼容。在此实施例中,单个移动电话在任何国家都可以使用。互联网,特别是互联网语音协议,提供了广为接受的标准化的统一的环境,以便移动电话用户在世界各地都能发送和接收。因此,可以使用间接通信提供在全球范围内的低成本的移动电话通信。
在间接通信系统的一个方面中,将诸如短(一个或两个)铃声的一个独立的信号发送给可以是移动电话的接收装置。该独立信号让接收装置知道有具有互联网语音协议能力的人正在互联网上某处的“汇合点”等待。接收装置就可以连接到互联网并转到议定的汇合点并交谈。
在间接通信的方法的一个方面中,可以是移动电话的呼叫装置发给接收装置一个可以是一个或两个铃声信号的短信号。在发送铃声后,呼叫装置一般会挂断避免收电话费。呼叫装置连接到互联网并去议定的汇合点等待接收装置来(汇合)交谈。该互联网上的汇合点可以是诸如xxx.xxx.xxx.xxx的一个特定互联网协议(IP)地址,也可以是服务器(或个人计算机(PC))或专门Web网站。接收装置接收铃声后,它连接到互联网上议定的汇合点,开始使用互联网上的互联网语音协议与呼叫装置交谈。
在间接通信系统的一个方面中,间接通信系统包括:通知器,响应来自呼叫装置的指令,通知接收装置有潜在的通信;汇合点生成器,响应指令组织汇合点信道;和汇合点信道,接收来自呼叫装置的包并重定向到接收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装置或呼叫装置或两者都可以是手持机、电话、移动电话、蜂窝式电话、收音机、个人数码助理、网关、基站、服务器、手机发射塔、收发机或计算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驻在服务器或呼叫装置上的通知器会生成一个离散多音频(DMT)铃声,其中可包括汇合点信道的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汇合点信道的地址可以包括名称或标识码和互联网协议(IP)地址或确定通信信道的域名系统(DNS)名称。
在一个实施例中,汇合点信道是预定义的,代表一个固定的通信信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汇合点信道在有需要时产生。
在一个实施例中,汇合点信道的地址可以包括接收装置的标识码和互联网协议(IP)地址或域名系统(DNS)名称。
在一个实施例中,辨别接收装置的汇合点信道的地址属于接收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汇合点信道是接收装置的主汇合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呼叫装置连接到接收装置的汇合点信道,并等待接收装置开始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接收装置接受通信,接收装置就连接到主汇合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接收装置拒绝通信,接收装置就向汇合点信道发送拒绝消息,汇合点信道将拒绝消息中转到呼叫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接收(或发送)装置提出了替代汇合点信道,接收装置就连接到替代汇合点信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的包可以包括呼叫装置的源地址和汇合点信道的发送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重定向可以包括将每个重定向包报头的发送地址从汇合点信道的地址改变为接收装置的地址,以及将每一个重定向的包报头的源地址改为汇合点信道的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间接通信系统还包括多个接收装置,从呼叫装置接收的每个包在汇合点信道被多次复制,每一个复制的包被重定向到多个接收装置中的一个。
在间接通信方法的一个方面中,通信方法包括操作:响应来自呼叫装置的指令、通知接收装置有潜在的通信,响应指令组织汇合点信道,在汇合点信道接收来自呼叫装置的包,并在汇合点信道将包重定向到接收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包括在汇合点信道将从呼叫装置接收的每个包多次复制,并将每一个复制的包重定向到多个接收装置中的一个。
在间接通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装置是手持机、电话、网关、基站、服务器、手机发射塔、收发机或计算机。
在间接通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呼叫装置是手持机、电话、网关、基站、服务器、手机发射塔、收发机或计算机。
在间接通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服务器、计算机、基站、手持机、互联网语音协议手持机、互联网语音协议控制器、交换机盒(switch box)或专门的黑匣子装置和外围设备中生成汇合点信道。
在间接通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汇合点信道包括互联网语音协议控制和管理矩阵来同时处理大量的呼叫。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服务器、计算机、基站、手持机、互联网语音协议手持机、互联网语音协议控制器、交换机盒或带有外围设备的专门的黑匣子装置中生成汇合点信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汇合点信道包括互联网语音协议控制和管理矩阵来同时处理大量的呼叫。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知器生成一个多音铃声。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知器驻在服务器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知器驻在呼叫装置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汇合点信道的地址包括接收装置的标识码和汇合点生成器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或域名系统名称,即接收装置的主汇合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接收装置接受通信,接收装置就连接到主汇合点信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接收装置拒绝通信,接收装置就向汇合点信道发送拒绝消息,汇合点信道将拒绝消息中继给呼叫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接收装置提出了替代汇合点信道,接收装置就连接到替代汇合点信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收到的包可以使用互联网语音协议、互联网协议或用户数据报协议格式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重定向包括将每个包报头的发送地址从汇合点信道的地址改变为接收装置的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呼叫装置在第一个网络上运行,接收装置在第二个网络上运行,第二个网络与第一个网络不兼容,通知器包括关于第一个网络的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呼叫装置的网络通知接收装置,并在接收装置激活与呼叫装置的网络有关的软件。
在间接通信系统的另一个方面,间接通信系统包括:响应来自呼叫装置的指令通知接收装置有潜在通信的装置;响应指令组织汇合点信道的装置;在汇合点信道接收来自呼叫装置的包的装置;在汇合点信道将包重定向到接收装置的装置。
在间接通信系统的另一个方面,电话装置包括:发送器,向接收装置发送通知信号并挂断,通知信号通知接收装置有潜在通信;以及连接器,接收来自服务器的、作为向接收装置发送通知信号的结果的通信信号。
在间接通信系统的另一个方面,电话装置包括:接收器,接收来自呼叫装置的通知信号;连接器,响应来自呼叫装置的通知信号,向服务器发送通信信号,通信信号传达接受潜在的通信、拒绝潜在的通信、或同意潜在的通信使用替代汇合点的信息。
在间接通信系统的另一个方面,间接通信系统包括:发生器,接收到来自呼叫装置的指令后,发送两个振铃声的振铃信号;发送器,向接收装置发送两个振铃声的振铃信号,两个振铃声的振铃信号通知接收装置有潜在的通信,并发送汇合点信道的地址;汇合点生成器,在呼叫装置建立了到汇合点服务器的连接后,在该服务器生成汇合点信道,汇合点信道由接收装置的电话号码和服务器的地址标识;重定向器,在汇合点信道接收一种包报头所标识的外发互联网语音协议包中的捕获的语音数据,所述包报头发送地址为该服务器且源地址为呼叫装置,并且,通过将所述包报头的发送地址改为接收装置的地址以及将所述包报头的源地址改为该服务器的地址,将外发互联网语音协议包重定向到接收装置。
在间接通信方法的另一个方面,通信方法包括:在接收到来自呼叫装置的指令后,发送两个振铃声的振铃信号;向接收装置发送两个振铃声的振铃信号;在呼叫装置建立了与汇合点服务器的连接后,在汇合点服务器生成汇合点信道;在汇合点信道接收一种包报头所标识的外发互联网语音协议包中的捕获的语音数据,所述包报头发送地址为该服务器且源地址为呼叫装置;在汇合点信道,通过将所述包报头的发送地址改为接收装置的地址以及将所述包报头的源地址改为该服务器的地址,将外发互联网语音协议包重定向到接收装置。
在间接通信系统的另一个方面,间接通信系统包括:发生器,在接收到来自呼叫装置的指令后,发送两个振铃声的振铃信号;发送器,向接收装置发送两个振铃声的振铃信号,该两个振铃声的振铃信号通知接收装置有潜在的通信,并发送汇合点信道的地址;汇合点生成器,在呼叫装置建立了到汇合点服务器的连接后,在汇合点服务器生成汇合点信道,汇合点信道由接收装置的电话号码和服务器的地址标识;呼叫装置向重定向器发送在由一种包报头所标识的外发互联网语音协议包中的捕获的语音数据,所述包报头发送地址为该服务器且源地址为呼叫装置;重定向器通过将所述包报头的发送地址改为接收装置的地址以及将所述包报头的源地址改为该服务器的地址,将外发互联网语音协议包重定向到接收装置。
在间接通信方法的另一个方面,该通信方法包括:在接收到来自呼叫装置的指令后,发送两个振铃声的振铃信号;向接收装置发送该两个振铃声的振铃信号;在呼叫装置建立了与汇合点服务器的连接后,在汇合点服务器生成汇合点信道;从呼叫装置向在汇合点信道的重定向器发送在由一种包报头所标识的外发互联网语音协议包中的捕获的语音数据,其中所述包报头发送地址为该服务器且源地址为呼叫装置;通过将所述包报头的发送地址改为接收装置的地址以及将所述包报头的源地址改为该服务器的地址,在汇合点信道中将外发互联网语音协议包重定向到接收装置,因此,节省了成本,并允许移动电话在互联网上拨打和接收高质量的电话。
在间接通信系统的另一个方面,电话装置包括:发送器,向接收装置发送通知信号并挂断,通知信号通知接收装置有潜在的通信;连接器,能接收来自服务器的、作为向接收装置发出通知信号的结果的通信信号。
在间接通信系统的另一个方面,电话装置包括:接收器,接收来自呼叫装置的通知信号;连接器,能够响应来自呼叫装置的通知信号,向服务器发送通信信号,该通信信号传达接受潜在的通信、拒绝潜在的通信、或同意潜在的通信使用替代汇合点地址的信息。
在间接通信系统的另一个方面,间接通信系统包括呼叫装置和接收装置,接收装置有一个号码,和由接收装置的号码标识的汇合点信道,信号从呼叫装置发出到接收装置的号码,在汇合点信道中,接收装置响应来自呼叫装置的信号呼叫由接收装置的号码标识的汇合点信道,呼叫装置呼叫由接收装置的号码标识的汇合点信道,在汇合点信道收到的来自呼叫装置的包将在汇合点信道被重定向到接收装置。
在间接通信系统的另一个方面,间接通信系统包括呼叫装置和接收装置,接收装置有一个号码或名称,和汇合点信道,信号从呼叫装置发出到接收装置的号码或名称,汇合点信道在服务器内生成,由接收装置的号码或名称标识,汇合点信道响应来自呼叫装置的信号,汇合点信道响应由接收装置的号码或名称标识的呼叫,其中呼叫装置呼叫由接收装置的号码或名称标识的汇合点信道,并且其中在汇合点信道收到的来自呼叫装置的包将在汇合点信道被重定向到接收装置。
在间接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装置的号码或名称是号码本身、号码加前缀、号码加后缀、与号码相关联的名称、互联网协议地址、代用名及上述的组合。
在间接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对所有权和管理工作而言,由接收装置的号码所标识的汇合点信道为接收装置所有。
在间接通信系统的另一个方面,间接通信系统包括呼叫装置和接收装置,接收装置有一个号码或名称,呼叫装置连接到服务器上,信号从服务器发送到接收装置的号码或名称,以及在服务器内生成的汇合点信道,汇合点信道由接收装置的号码标识,其中,呼叫装置在被转到由接收装置的号码标识的汇合点信道后等待接收装置,其中接收装置响应来自服务器的信号,呼叫由接收装置的号码或名称标识的汇合点信道,并且,其中在汇合点信道收到的来自呼叫装置的包将在汇合点信道被重定向到接收装置。
在间接通信系统的另一个方面,间接通信方法包括:从呼叫装置向接收装置发出信号;用接收装置呼叫由接收装置的号码标识的汇合点信道,来响应来自呼叫装置的信号,用呼叫装置呼叫由接收装置的号码标识的汇合点信道,在汇合点信道接收来自呼叫装置的包,以及在汇合点信道将包重定向到接收装置。
在间接通信系统的另一个方面,间接通信方法包括:从呼叫装置向接收装置发出信号;在信号发送时,呼叫装置连接到接收装置的主汇合点来等待,在接收到信号后,接收装置连接到其主汇合点,在汇合点信道接收来自呼叫装置的包,并在汇合点信道将包重定向到接收装置。
本发明通过提供与移动电话相关的间接通信系统及其方法实现了这些目的和其它。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接收装置没有必要在任何时候都活动地连接互联网。通信系统可以不知道移动电话的确切位置。移动电话可以找到最近的基站(或互联网接入点),并仅在需要时才连接到互联网。
下文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特点和优势以及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结构和操作。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或优势将在下面的说明书中部分阐明,通过阅读说明书将部分明显可知,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学到。
附图说明
此处并入的、构成说明书部分的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与文字说明一起进一步解释发明的原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做出和应用本发明。在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功能类似的组件。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及优势将是明显的和更容易为人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间接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汇合点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间接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间接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汇合点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5是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基站的示意图。
图6是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收发器的示意图。
图7是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汇合点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8是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通知信号的示意图。
图9是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汇合点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10是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汇合点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11是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汇合点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12是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汇合点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13是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汇合点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14是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汇合点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15是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汇合点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16是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汇合点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17是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汇合点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18是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汇合点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间接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0是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生成地址的流程图。
图21是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包重定向的流程图。
图22是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建立汇合点信道的流程图。
图23是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建立电话通话的流程图。
图24是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汇合点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25是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汇合点服务器的示意图。
定义:
互联网:有时也称为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网络,一般指使用TCP/IP协议的多个互联的网络。
互联网协议(IP)地址:一般指有由点隔开的、四个部分的、唯一性的数的地址,如165.113.223.2。每个部分的值都是从0到255。对于TCP/IP网(或互联网)来说,互联网协议地址可以用来唯一性地标识网络上的电脑。使用六个部分而不是四个部分的较新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地址称为IPv6。其中每台计算机都可以用其相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唯一性地标识的计算机网络也称作互联网协议网络。
网域名称系统(DNS)一般指把域名转换成互联网协议地址的互联网服务,在互联网上可以用域名系统把诸如www.pwt.com的名称翻译成例如165.113.223.2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宽带:一般指一种数据传输,其中,一种单一的介质(有线或无线)能在任何时候支持多个信道。也称为多路复用。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可以是宽带,速度从例如1Mbps(兆比特/秒)到20Mbps。
会话启动协议(SIP):是用于互联网语音协议和其它的文本和多媒体会话(如,即时通信、视频、在线游戏和其它服务)的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协议。
会话启动协议(SIP)电话:泛指例如电话等直接通过宽带调制解调器或类似装置连接到互联网以不涉入个人计算机就可以拨打和接听电话的装置。
互联网协议(IP)包:一般指互联网通信所用的数据包,它们的结构相同以确保在全球范围内兼容。互联网协议包包括一个互联网协议报头及其后的可变长度的数据域。
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网关:一般指安装在带有互联网语音协议的机器上的软件,允许互联网语音协议机器和普通电话(即公共交换电话网电话)之间拨打和接听电话。
基站(BS):一般指例如网关、WiFi路由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路由器、计算机或服务器等连接到收发器上、支持与移动电话通信的装置。基站还可以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互联网语音协议能力。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使用一系列可以是基站(BS)的无线电发送机将移动电话连接到蜂窝网络。亦称小区的基站的无线电频率覆盖离散区域内的一定范围内。基站可以相互联接,使移动电话可以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而不掉电话。一组基站连接到特定的基站控制器(BSC)。一组基站控制器连接到移动交换中心(MSC)。移动交换中心和其相关联的模块路由传入和传出呼叫,包括公共交换电话网呼叫和到其它网络的呼叫。
无线介质或频率:一般指移动电话和基站之间进行通信所用的无线电频率。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无线介质:一般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电话使用的五个射频(RF)段。这五个射频(RF)段是:
GSM-900-使用890-915MHz和从1到124的射频信道号;
GSM-1800-使用1710-1785MHz和从512到885的374个射频信道号;
GSM-850-使用824-849MHz和从128到251的信道号;
GSM-1900-使用1850-1910MHz和从512到810的信道号;
GSM-400-使用890-915MHz。
无线电频率和信道号都与第一代(1G)移动电话兼容。
无线保真(Wi-Fi):也称为IEEE 802.11标准,除了802.11a使用5GHz外,都在2.4GHz附近的频谱内运行。由于输出功率的要求,不同的国家可以有不同的Wi-Fi设置。通过使用标准化的信道号,射频(RF)差异可以很容易地在全球范围检测到。无线保真的标准覆盖范围很短,在几百米以下。
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也称为IEEE 802.16,是一个使用2至20GHz之间的射频的特定无线接入的标准。全球微波互联接入的发射和接收范围往往超过20公里,大于Wi-Fi技术的发射和接收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希望能允许移动电话使用互联网(或互联网语音协议网)以低成本和相对较高的质量拨打和接听电话。进一步希望呼叫人能够让接收装置知道有人正在在互联网上的汇合点等待通信,而无需过多的通话费。还希望接收装置能够连接到汇合点并使用互联网语音协议与呼叫装置通信,而无需付更多的通话时间费。还希望呼叫人能够通过向现有蜂窝网络的接收装置发送短信号让接收装置知道有人在汇合点等待,以减少通话时间的支出。还希望接收装置不一定要回答通知短音或可以与呼叫装置迅速挂断,从而可以尽量减少通话时间的开支,并与呼叫装置通过汇合点进行实际的通信。最后,还希望接收装置的位置并不需要为呼叫人所知。
互联网是所谓的包交换网络。包的结构相似以确保在全球范围内兼容。互联网协议包报头之后是可变长度的数据字段。在报头中有源IP和目的地IP,源IP是发出装置的地址,目的地IP是目标装置的地址。虽然在此说明书中使用了互联网协议,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数据包格式或互联网协议。本文的例子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另一种类型的网络是电路交换网络,如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也称为老式电话系统(POTS)。公共交换电话网一般是指基于铜线并承载模拟语音数据的国家和国际电话系统。公共交换电话网的电话服务常被称作“老式电话服务”(POTS)。老式电话服务是大多数家庭使用的标准的电话服务。一般情况下,老式电话服务只限于约52Kbps(52千比特/秒)。
第三种类型的网络是无线网络或射频(RF)网络。无线网络可以是例如互联网这样分组交换的,或者如公共交换电话网这样电路交换,或两者兼而有之。
网关通常用来把分组交换数据转换为电路交换数据,或者反之。因此,网关能够使互联网语音协议装置拨打和接听来自普通电话,如公共交换电话网电话的电话。网关一般是指配置来与另一使用不同协议的网络接口的硬件或软件的装置。网关可以包括例如协议或信号翻译器等装置来提供系统的互操作性。网关通常可以建立两个网络之间相互可以接受的程序。
互联网语音协议(VoIP)一般是例如会话初始化协议(SIP)和国际电信联盟(ITU)H.323的用于在例如互联网的分组交换网络上承载语音信号的协议。互联网语音协议能够为用户提供在互联网上的电话功能。可以使用带有互联网语音协议客户端(或互联网语音协议软件电话)的计算机,通过TCP/IP网络(即互联网)打电话到另一台计算机。一般情况下,可以用扬声器、麦克风和计算机的声卡来和另一端的人通话。可以用计算机的键盘来输入接收端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或域名系统来建立通信。整个使用TCP/IP网络的互联网语音协议客户端的社区通常称为互联网语音协议网络。
在互联网语音协议通信中,从麦克风接收到的语音信号被采样,采样点使用声卡例如通过使用离散傅立叶变换提取语音信号的频率内容,并用频率数据形成包有效载荷,转化成包有效载荷。可以用键盘输入数据包要发送的接收机的地址。在接收机,使用另一个声卡,使用傅里叶逆变换将频率数据转换回语音信号,并由扬声器发出。因此,互联网语音协议可以为用户在互联网上提供电话的能力。扬声器和麦克风可以用软件电话实施。
例如利用互联网传输信息的互联网语音协议的格式提供了平费通信的能力,费用支付给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对给定持续时间或频率的通信,与使用手机的通信费用相比,平费往往便宜。但是,在互联网上通信的一个缺点是,各通信方需要计划通信、通过至少知道他们的位置来参与建立通话。例如,每一方单独访问互联网,接触另一方,然后开始通信。
因此,一般情况下,没有移动电话服务供应商提供的通知功能的互联网类似,在通知功能中,一方拨打另一方的电话号码,移动电话服务供应商定位另一方的电话并连接呼叫。特别是互联网,没有蜂窝电话服务提供商提供的、致力于定位呼叫方的电话的任何基础设施。因此,希望能够利用电话服务供应商拥有的基础设施,通过定位和通知被叫方、然后切换到例如互联网通信进行实际时长的通话,来建立通信。
图1示出了间接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该间接通信系统包括可以有收发器104的呼叫装置100和也可以有收发器104的接收装置102。如果是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的蜂窝网络在服务呼叫装置100和接收装置102,呼叫装置100和接收装置102可以通过一系列基站106连接到网络上。基站106可接着连接到移动交换中心(MSC),移动交换中心接着连接到其它网络。
每一基站106服务一个称为小区的地区,呼叫装置100或接收装置102在进入小区时通过该基站106与网络通信。从小区到小区移动时,呼叫装置100和接收装置102还可能会从一个基站106越区切换到另一个。基站106可以是带有公共交换电话网网关、调制解调器和/或与常规公共交换电话网的交换机盒的个人计算机(PC)。
间接通信系统也可以有汇合点服务器108进行与呼叫装置100和接收装置102的通信,以及与通信网络114的连接。汇合点服务器108可以是带有公共交换电话网网关、调制解调器和/或交换机盒的服务器。呼叫装置100、接收装置102或二者可以是移动电话。呼叫装置100和接收装置102的角色可以倒过来而不失普遍性。
呼叫装置100能够通过收发器104发送和接收信号110。呼叫装置100通过收发器104连接到基站106。呼叫装置100也能够通过收发器104或基站106连接到汇合点服务器108。对最低限度的服务,基站106和呼叫装置100之间的完全的互联网访问是没有必要的。事实上,在基站106和呼叫装置100之间的音频通信是足够的,因而,呼叫装置100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和/或计算能力可以保持在最低限度。
如图1所示,呼叫装置100可以通过向接收装置102发送信号110来呼叫接收装置102。信号110可以是短(一鸣或两鸣)铃声。信号110提醒接收装置102有与呼叫装置的潜在的通信。在一个实施例中,呼叫装置100通过向接收装置102发送信号110并挂断来通知接收装置102有意通信,而不承担任何额外的通话时间费。在一个实施例中,呼叫装置100通过与基站106断开来挂断。
可以用多种装置和方法来传送信号110。呼叫装置100可以传统方式通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向接收装置102发送信号110。信号110也可以用呼叫装置100的收发器104来生成或发送。在一替换实施例中,基站106可以向接收装置102发送信号110。在另一替换实施例中,汇合点服务器108可以向接收装置102发送信号110。
信号110可以是离散多音(DMT)信号,如具有一个或两个音调的离散多音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号110包括接收装置102用以确定汇合点服务器108的例如地址的位置的信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信号110包括汇合点服务器108用于确定呼叫装置100或接收装置102的电话号码或地址的信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信号110可以并不包括任何其它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110可以是适合把呼叫装置100连接到基站106或汇合点服务器108的任何模拟或数字信号,如扩频信号、时分多路信号、频分多路信号、码分多路信号或上述的组合。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号110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信号。信号110可以使用分配给接收装置102的电话号码定向到接收装置102。在这种情况下,信号110可以是上述两音离散多音信号,即通知接收装置102有潜在通信的短信号。
发出信号110后,呼叫装置100一般可挂断电话以避免额外的电话费或通话时间费产生。在一个实施例中,呼叫装置100通过从基站106断开来挂断。呼叫装置100可随后连接到汇合点服务器108内部的接收装置102的主汇合点信道,等待接收装置102响应。接收装置102没有必要一直连接到基站106或互联网。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装置102能够发送和接收信号112。信号112可以是一个离散多音信号,例如有两个声调的离散多音信号。在呼叫装置100和接收装置102直接通信的情况下,信号112可以是信号110,尽管二者时间或空间上偏离。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号112包括呼叫装置100用以确定汇合点服务器108的例如地址的位置的信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信号112包括汇合点服务器108用以确定呼叫装置100或接收装置102的电话号码或地址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112可以是适合把基站106或汇合点服务器108连接到接收装置102的任何模拟或数字信号,如扩频信号、时分多路信号、频分多路信号、码分多路信号或上述的组合。信号112也可以用于通过收发器104或基站106将接收装置102连接到汇合点服务器108上。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号112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信号。
接收装置102可以不接听电话,也可以接听电话并挂断以使使用通话时间的费用最小化。在一个实施例中,挂断意味着从基站106断开。呼叫装置100也可以在向接收装置102发出短通知信号后立即挂断,还是为了使费用最小化。特别是,信号110可以提醒接收装置102有潜在的通信,而不需要自己进行通信。信号110也可以传递汇合点服务器108的标识信息。
接收装置102在收到来自呼叫装置100的信号110时,可以连接到汇合点服务器108上的汇合点信道。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装置102通过基站106连接到服务器10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装置102可以直接连接到例如在互联网上的汇合点服务器108上的汇合点信道,并开始与呼叫装置100通信。在呼叫装置100和接收装置102都已连接到服务器108后,可以使用互联网语音协议开始通信。
汇合点服务器108能够支持呼叫装置100和接收装置102之间的通信连接。连接可以包括提醒接收装置102有与呼叫装置100间的潜在的通信的信号110。在这种情况下,接收装置102收到信号110后,可以建立与汇合点服务器108的连接。
但是,接收装置102可能不需要接听短的双音信号所代表的电话。相反,信号110本身可以给接收装置102传递足够的信息,使接收装置102意识到在汇合点服务器108有与呼叫装置100的潜在通信。替代地,接收装置102可以接听电话但立即挂断电话从而使通话时间费最小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挂断可指从基站106断开。因此,本实施例的优点是,间接通信系统允许任何移动装置例如通过互联网语音协议(VoIP),通过汇合点服务器108与另一个装置通信,同时避免使用通话时间。
汇合点服务器108还能支持呼叫装置100与多个接收装置102之间的连接,例如在会议电话中。在这种情况下,汇合点服务器108将复制接收到的来自呼叫装置100的每一个数据包,并将其重定向到每一个接收装置102。每一个接收装置102在收到各自的信号110后,将形成与汇合点服务器108的连接。
但是,接收装置102可能没有接电话,或者,如果确实接了,它们可能立即就挂断了。因此,每一个接收装置102都将听到呼叫装置100而不引起额外的通话时间费。因此,本实施例的一个优点是,间接通信系统装置可以允许呼叫装置100例如通过互联网语音协议电话(VoIP),通过汇合点服务器108与多个接收装置102通信,同时避免使用通话时间。
汇合点服务器108可以使用通信网络114连接到其它服务器。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网络114可以是互联网通信网络。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网络114可以是一个内部通信网络,如一家公司的专有网络。
汇合点服务器108可以有一个标识符,如通信网络114的互联网协议地址。该地址可以是一个有四个或六个部分、由点隔开的独一无二的数,例如:165.113.223.2。该地址可以用于唯一性地确定通信网络114上的汇合点服务器108。汇合点服务器108也可以有域名,如www.pwt.com。域名可以由域名系统转换成一个互联网协议地址。
在例如互联网语音协议应用的一个实施例中,汇合点服务器108可能只是具有例如165.113.223.2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或诸如网站地址(例如www.voip mobilephone.com或www.pwt.com)的域名系统名称的个人计算机。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呼叫装置100和/或接收装置102的基站106还可以用来作为汇合点服务器108。许多汇合点(位置或信道)可以建立在汇合点服务器108中供呼叫装置100和接收装置102汇合和交谈。
在一个实施例中,呼叫装置100可能有电话号码1111。呼叫装置100呼叫可能有电话号码2222的接收装置102。呼叫装置100通过向接收装置102发送短铃声形式的、可能包括接收装置102的电话号码2222的信号110来呼叫接收装置102。
发出信号110后,呼叫装置100连接到汇合点服务器108上,该汇合点服务器108可能有一个例如165.113.223.2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可以通过适当的基站106与汇合点服务器108连接。汇合点服务器108在汇合点服务器108上建立与接收装置102的通信信道,并将呼叫装置100导向到该信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呼叫装置100、汇合点服务器108、接收装置102共有的信息只有接收装置102的电话号码。在本实施例中,汇合点服务器108上的汇合点信道可以有结合接收装置102的电话号码(即2222)和服务器108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即165.113.223.2)而形成的地址。因此,汇合点信道的地址的可能的形式是2222165.113.223.2。数2222来自接收装置102的号码,而互联网协议地址165.113.223.2是源自汇合点服务器108的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已经预先安排了汇合点信道,并且接收装置102和呼叫装置100都知道汇合点服务器108上的汇合点信道的地址。在本实施例中,当号码为2222的接收装置102收到短铃声,接收装置102就去预确定的或默认的由2222165.113.223.2表示的汇合位置,开始与呼叫装置100通信。在本实施例中,号码为2222的接收装置可以拥有由2222165.113.223.2表示的信道,从而建立了汇合点信道的所有权。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装置102可以只知道汇合点服务器108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自己的电话号码。在本实施例中,可能会在呼叫装置100和接收装置102之间有一个预先安排的协议,可以理解,在协议中,将信号110发送到接收装置102表明有一个汇合点信道在汇合点服务器108等待。还可以理解,汇合点信道的地址由接收装置102的电话号码和汇合点服务器108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当电话号码为2222的接收装置102收到短铃声,接收装置102就执行主呼叫。在本实施例中,接收装置102将去汇合点服务器108,在那里,汇合点服务器108将接收装置102转到由2222165.113.223.2表示的其主汇合点信道。之后,接收装置102将开始与呼叫装置100通信。这样,接收装置102将能够根据自己的电话号码和汇合点服务器108的地址译解汇合点信道的地址。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信号110可包括表示汇合点服务器108上汇合点信道的地址的铃声。在本实施例中,接收装置102可能不知道汇合点服务器108的地址。在本实施例中,实际上,接收装置102能够解释信号110的铃声来译解汇合点服务器108上汇合点信道的地址。
还可以是,接收装置102不接听由信号110所代表的呼叫就译解汇合点信道的地址。举例来说,如果接收装置102有“来电显示”或类似的功能,其中呼叫装置100的电话号码或其它信息在接收装置102的显示器上表示出来,就是一种情况。在替代中,接收装置102可以接听信号110,并通过信号110保持与呼叫装置100的连接足够长的时间以接收到代表汇合点服务器108上的汇合点信道的地址的信息,之后接收装置102就挂断。
呼叫装置100可能需要知道接收装置102的号码,并且呼叫装置100和接收装置102可能需要知道网关或汇合点服务器108的相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呼叫装置100可以点击“VoIP通话”按钮呼叫。对接收装置102来说,使用“接受网络电话”的按钮来接收呼叫。
在一个实施例中,专门的移动电话手持机或带有存储网关(或汇合点服务器(MPS))互联网协议地址的内置功能的移动电话所使用的呼叫格式是接收装置的号码,如2222。在本实施例中,例如,按下“VoIP呼叫”按钮呼叫接收装置的号码。没有必要明确地输入互联网协议地址,因为互联网协议地址存储在电话中。诸如2222165.113.223.2的间接汇合点信道(IMPC)在短铃声后自动建立。因此,用户只需要知道接收装置的号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没有存储网关互联网协议地址的内置功能的移动电话的呼叫格式可以是2222165.113.223.2。在按下“VoIP通话”按键后,系统将向接收装置号码2222发送短铃声,设立例如2222165.113.223.2的间接汇合点信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道2222165.113.223.2可以作为两个单独项输入。接收装置102的号码,如2222,输入到号码域。如165.113.223.2的互联网协议地址输入到例如网关域。当网关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是在互联网上的某个地方且和例如165.113.223.2的默认互联网协议地址不同时,也可以使用这一呼叫的格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供从网关互联网协议地址到默认互联网协议地址的转换功能。
也可以在没有默认网关或默认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可用时打移动电话呼叫。代之以能够使用基站106或任何在互联网上的带有互联网语音协议的个人计算机作为汇合点服务器108。在这种情况下,呼叫装置100应该有能力发送短铃声并把汇合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传给接收装置102。这样,不涉及默认网关就设立了间接汇合点信道。
注意,通过有一个诸如汇合点服务器108的默认网关,可以由网关迅速地和唯一性地发出短信号(或铃声)。如没有默认网关,呼叫装置100就将需要向接收装置102发送汇合点信息,尽管移动电话中的软件可以编程这一点。
在呼叫装置100向接收装置102发送信号110表明一个汇合点信道已经在汇合点服务器108建立了之后,呼叫装置100也连接到汇合点信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汇合点信道和网关是在专用的服务器上。在本实施例中,呼叫装置100连接到服务器,服务器发送信号110到接收装置102,表明汇合点信道已经在汇合点服务器108上建立。在一个实施例中,呼叫装置100将被转移到汇合点信道地址。如上文所讨论的,汇合点信道地址的形式可以是接收装置102的电话号码和汇合点服务器108的地址。在一个实施例中,汇合点服务器108可以在会议在场者等待其它参加者到达时为他们提供音乐或其它娱乐。
在收到信号110后,接收装置102也将连接到汇合点服务器108的汇合点信道,以便与呼叫装置100通信。如果接收装置102在呼叫装置100之前到达汇合点信道,接收装置102就等待呼叫装置100。在一个实施例中,汇合点信道为接收装置102“拥有”。这一实施例规定了汇合点信道的所有权,可以提供更好的控制和避免混乱。
在一个实施例中,呼叫装置100或接收装置102可以通过呼叫自己的号码在汇合点服务器108设立汇合点信道。在本实施例中,汇合点服务器108将设立带有地址的汇合点信道,地址的形式是以呼叫装置100或接收装置102的电话号码加上汇合点服务器108本身的地址。通过呼叫自己的电话号码设立汇合点信道可以被称为“主呼叫”。在一个实施例中,呼叫装置100或接收装置102拨的号码包括前缀和扩展。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呼叫”可以在国家和国际范围内进行,从而绕开了呼叫者ID传送的非兼容性方法所造成的壁垒。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呼叫”免除了诸如短消息服务(SMS)消息等替代通知方法的需要。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呼叫”对由与服务接收装置102的通信网络不兼容的通信网络所服务的呼叫装置100是可操作的。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即使接收装置102是在与呼叫装置100不兼容的网络上,信号110也将指示接收装置102有人正在等待通话。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出信号110后,呼叫装置100和接收装置102议定汇合点服务器108上的固定的汇合点信道。固定的汇合点信道的地址可以有特定的格式,例如汇合点服务器108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处的编号。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潜在的通话参与者必须了解固定的汇合点信道的地址。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发出信号110后,汇合点服务器108可以安排呼叫装置100和接收装置102连接到未占的汇合点信道。在本实施例中,当呼叫装置102联系汇合点服务器108时,汇合点服务器108可以将呼叫装置102转移到未占的汇合点信道。对本实施例,汇合点服务器可能需要知道接收装置102的标识码,例如接收装置102的电话号码,这样,汇合点服务器108也可以把接收装置102转到呼叫装置100正在那里等待的正确的汇合点信道。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替代号码与在汇合点服务器108上注册的每一个号码相关联。在该实施例中,发出信号110后,使用替代号码作为接收装置102的号码生成汇合点信道。在接收到信号110后,接收装置102呼叫替代号码以汇合呼叫装置100并通信。在该实施例中,每一个装置将需要了解两个号码,替代号码和它自己的电话号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汇合点信道的所有者即接收装置102可以有权在任何时候关闭汇合点信道。在另一实施例中,汇合点信道的所有者即接收装置102可被允许要求连接到汇合点信道的所有其它装置挂断电话。
在替代实施例中,接收装置102可以拒绝通信,在这种情况下,呼叫装置100和接收装置102之间没有进一步的通信进行。在另外的替代实施例中,接收装置102可以回应以反提议(counter-offer)替代汇合点信道,连接到那里面并等待呼叫装置100响应。如果呼叫装置100接受反提议并连接替代汇合点信道,就也开始与接收装置102通信。
收发器104、基站106或汇合点服务器108都能够传送接收装置102接收的信号110。信号110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产生的铃声,信号110也可以由呼叫装置100正联系的基站、计算机、公共交换电话网网关、调制解调器或用于公共交换电话网的交换机盒生成。
如果使用汇合点服务器108来产生短信号铃声,铃声也可以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网关、调制解调器、或用于公共交换电话网的交换机盒生成。最后,短信号铃声可以由收发器或与间接通信系统相关的天线生成。
如图2所示,包含在间接通信系统中的汇合点服务器206可以包括发生器214、发送器216、汇合点生成器218、汇合点信道220和重定向器222。发生器214响应来自呼叫装置200的指示产生信号212。所产生的信号212是两鸣的铃声或短信号。发送器216是响应来自可以是移动电话的呼叫装置200的指示,通知可以是移动电话的接收装置202有潜在通信的通知器。如果呼叫装置200是移动电话,呼叫装置200就可以通过使用产生的信号提醒接收装置202有潜在的通信,但实际却在别处进行通信来降低通话时间。
汇合点生成器218响应来自呼叫装置200的指示生成汇合点信道220。汇合点信道220可以在呼叫装置200建立了与汇合点服务器208的连接后产生。在服务器上建立汇合点信道220使得来自呼叫装置200的信号210和来自接收装置202的信号212能够在汇合点信道220相会,通过汇合点信道220形成呼叫装置200和接收装置202之间的通信路径。
但是,不能直接从呼叫装置200到接收装置202通信。呼叫装置200和接收装置202都各自单独地与汇合点信道220通信,汇合点信道220将相应的通信重定向到适当的目的地。因此,通过经由汇合点信道220例如使用互联网语音协议在互联网上而不是在空中通信,通话分钟可以减少。
汇合点信道220可以包括重定向器222。重定向器能够接收来自呼叫装置200的转换的互联网语音数据包并将互联网语音数据包重定向到接收装置202,反之亦然。互联网语音数据包从呼叫装置200或接收装置202直接发送到汇合点信道220。然后互联网语音协议包通过将包的目标地址酌情改变为呼叫装置200或接收装置202的地址来重定向到目标装置。呼叫装置200和接收装置202的角色可以倒过来而不失一般性。
如图3A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间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汇合点服务器308a,它能够通过基站306a和307a接收来自呼叫装置300a或接收装置302a的通信。呼叫装置300a或接收装置302a或两者都可以是移动电话。
呼叫装置300a可以有电话号码1111。呼叫装置300a打电话到可以有电话号码2222的接收装置302a。在一个实施例中,呼叫装置300a通过以短铃声的形式发送信号312a来呼叫接收装置302a,信号312a可以不包括诸如呼叫装置300a的主叫号的任何信息或指示。
在发送信号312a后,呼叫装置300a连接到汇合点服务器308a,汇合点服务器308a可能有诸如165.113.223.2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可以通过适当的基站306a与汇合点服务器308a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汇合点服务器308a可以动态地建立与接收装置302a之间的通信信道,将呼叫装置放在该信道等待接收装置302a。汇合点信道可以是2222165.113.223.2,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个数字2222可以用于确定接收装置。在信号312a没有任何信息的情况下,可以用接收装置的号码来完成连接。
电话号码为2222的接收装置302a接收到短铃声后,接收装置302a可以用诸如2222165.113.223.2的自己的号码打电话。通过使用接收装置直接拨打这个电话,将把接收装置连接到汇合点服务器308a,并转到汇合点信道2222165.113.223.2,开始与呼叫装置300a通信。拨打自己的号码是所谓的主呼叫。在本实施例中,接收装置302a就像回家见人一样。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呼叫装置300a通过直拨2222165.113.223.2与接收装置通话。这个操作通过识别互联网协议地址165.113.223.2把呼叫装置连接到汇合点服务器308a。然后服务器308a可以把信号312a发送到号码为2222的接收装置302a。发出信号后,服务器308a生成汇合点2222165.113.223.2,并把接收装置放到这个信道等待接收装置进行主呼叫。
替代地,取决于基站307a的网络,呼叫装置300a可以捕获语音数据并将其转换为“外发互联网语音协议包”。在本实施例中,基站307a的工作仅仅是把包传给汇合点服务器内的汇合点信道。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通话装置和接收装置都有作为参数或内置功能而存储的汇合点服务器308a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时,主呼叫的操作与在装置上拨打自己的号码相同。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装置2222拥有服务器308内的汇合点信道2222165.113.223.2。建立汇合点信道的所有权会允许所有者履行诸如在任何时间关闭汇合点信道迫使在该信道内的人们挂断电话等管理工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间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汇合点服务器308,其能够通过基站306和307接收来自呼叫装置300或接收装置302的通信。呼叫装置300、接收装置302或两者都可以是移动电话。
在呼叫装置300把信号312发送给接收装置302后,呼叫装置300和接收装置302都可以连接到服务器308上。在本实施例中,信号312可以包括诸如呼叫装置300的主叫号、汇合点服务器308的地址、替代汇合点或回拨号码等信息或指示。
在呼叫装置300和接收装置302连接到汇合点服务器308上后,呼叫装置300和接收装置302可以开始发送意图给对方的信息到汇合点服务器308。汇合点服务器308然后把通信重定向到相应的呼叫装置300或接收装置302。因此,通过使呼叫装置300和接收装置302能够通过汇合点服务器308使用互联网语音协议彼此通信,通话分钟可以减少,从而降低了通信成本,提高了电话通信的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重定向如下进行。呼叫装置300向接收装置302发送短铃声,并连接到基站306。基站306可能有一个诸如BS1_IP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当呼叫装置300连接到基站306时,呼叫装置300可能知道BS1_IP的细节。在收到短铃声后,接收装置302连接到基站307。基站307可能有一个诸如BS2_IP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汇合点服务器308可以位于互联网上诸如165.113.223.2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处。汇合点服务器308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可以为呼叫装置300或基站306或两者知道。呼叫装置300连接到互联网协议地址为BS1_IP的基站306。互联网协议地址为BS1_IP的基站306从呼叫装置300捕获语音数据,并将其转换为“外发互联网语音协议包”。外发互联网语音协议包有报头,根据报头将外发互联网语音协议包从互联网协议地址为BS1_IP的基站306发送到汇合点服务器308(即165.113.223.2)。互联网协议地址为BS1_IP的基站306将这个数据包发送到汇合点服务器308。
当来自互联网协议地址为BS1_IP的基站306的外发包抵达汇合点服务器308时,汇合点服务器308改变互联网协议包报头中的目的地地址。汇合点服务器308将目的地地址从汇合点服务器308的地址165.113.223.2改变为与接收装置302相关的基站307的互联网协议地址BS2_IP。汇合点服务器308然后将互联网协议包发送到基站307。
当带有地址BS2_IP的基站307收到该包,它会认为这是一个传入的互联网语音协议包并将语音内容传给接收装置302。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了从呼叫装置300到接收装置302的通信。同样,通过将每一个互联网协议包的目的地地址从汇合点服务器308的地址165.113.223.2改变为与呼叫装置300相关的基站306的互联网协议地址BS1_IP,可以建立从接收装置302到呼叫装置300的通信,即逆向通信。
如图4所示,包括在间接通信系统中的汇合点服务器408可以包括发生器414、发送器416、汇合点生成器418、汇合点信道420和重定向器422。发生器414响应来自呼叫装置的指示,产生信号。所产生的信号是两响铃声或短信号。发送器416是响应来自呼叫装置的指示、通知接收装置有潜在通信的通知器。因此,如果呼叫装置是移动电话,呼叫装置就可以通过使用产生的信号提醒接收装置有潜在通信来降低通话时间费。
汇合点生成器418响应来自呼叫装置的指示,产生汇合点信道420。汇合点信道420可以在呼叫装置与汇合点服务器408建立了连接之后产生。在汇合点服务器408上建立汇合点信道420可以使呼叫装置和接收装置能够在汇合点信道420相会并彼此通信,而不必使用更多的通话时间。
在图5中示出了包括在间接通信系统中的基站506,该间接通信系统可能也包括可以是移动电话的呼叫装置500和可以是移动电话以及其它装置的接收装置502。基站506可以是带有收发器、连接到呼叫装置500或接收装置502并配备了互联网语音协议功能,公共交换电话网网关,调制解调器,和/或用于连接到公共交换电话网的交换机盒的计算机。基站506能在接到来自呼叫装置500的指示时传送信号512。信号512能够通知接收装置502有潜在通信。呼叫装置500和接收装置502的角色可以倒过来而不失一般性。
在图6中示出了在间接通信系统中包括的收发器604,该间接通信系统中也可以包括可以是移动电话的呼叫装置600和可以是移动电话以及其它装置的接收装置602。以天线为代表的收发器604能够一旦接到来自呼叫装置600的指示就发送信号612。信号612能够通知接收装置602有潜在通信。呼叫装置600和接收装置602的角色可以倒过来而不失一般性。
在图7中示出了包括在间接通信系统中的汇合点服务器708,间接通信系统可以也包括可以是移动电话的呼叫装置700和可以是移动电话以及其它装置的接收装置702。汇合点服务器708例如可以是互联网上的有地址或者域名的计算机或基站。该地址可以是固定的,以避免与基站的地址混淆。作为替代,汇合点服务器708的域名可以保持不变,而地址允许改变。
汇合点服务器708也可以配备了公共交换电话网网关、调制解调器和/或与汇合点服务器708有关的交换机盒。汇合点服务器708能够传送信号712。信号712能够通知接收装置702有潜在通信。汇合点服务器708将发送给它的包从呼叫装置700重定向到接收装置702,反之亦然。呼叫装置700和接收装置702的角色可以倒过来而不失一般性。
在图8中示出了包括在间接通信系统中的呼叫装置800,间接通信系统也可以包括可以是移动电话以及其它装置的接收装置802。呼叫装置800可以产生信号812。所产生的信号812通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接收。呼叫装置800可以配备硬件或软件,用于发送短的两响信号、连接到互联网、直接或通过基站或公共交换电话网设立汇合点信道。
软件可以通过蜂窝网络下载到呼叫装置800和可能也是移动电话的接收装置802。在这种情况下,呼叫装置800和接收装置802可以由第三方编程和控制以下载软件。该软件可以包括菜单、界面、单选框、复选框和选择按钮。呼叫装置800和接收装置802也可以有开关,以便在通过蜂窝网络发送短的双音信号后,切换到汇合点信道。
呼叫装置800和接收装置802可以有内置功能来储存诸如默认网关的汇合点服务器的地址。在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明确输入地址。为形成汇合点服务器的地址,只需要接收装置802的电话号码。呼叫装置800和接收装置802的角色可以倒过来而不失一般性。
如图9所示,汇合点服务器908包括汇合点信道920。可以是移动电话的呼叫装置900呼叫汇合点服务器908设立到也可以是移动电话的接收装置的通话。汇合点服务器908可以有多个汇合点信道920用于多通信。汇合点信道920由接收装置的地址和系统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或域名系统名标识。典型的汇合点信道920标识信道的形式可以是电子邮件地址。
如果接收装置的电话号码是22222、互联网协议地址是165.113.223.2或系统的域名名称是www.mps_VoIP.com,那么信道位置可以是22222165.113.223.2或22222www.mps_VoIPcom。因此,在连接到服务器908后,接收装置将拥有必要的信息连接到信道920,然后完成与呼叫装置900的通话。
在图10中示出了有汇合点信道1020的汇合点服务器1008。在汇合点服务器1008中创建汇合点信道1020后,可以是移动电话的呼叫装置1000和也可以是移动电话的接收装置1002在汇合点信道1020汇合。呼叫装置1000和接收装置1002的角色可以反过来而不失一般性。
在图11中示出了包括汇合点生成器1118和替代汇合点信道1120的汇合点服务器1108。接收装置1102选择“替代汇合点位置”时,建立替代汇合点信道1120。汇合点生成器1118生成替代汇合点信道1120。有时替代汇合点信道1120可以在互联网上某处的另一汇合点服务器中。
替代汇合点信道1120接收来自可以是移动电话的呼叫装置1100和也可以是移动电话的接收装置1102的连接。因此,替代汇合点信道1120的一个优点是可以在汇合点服务器1108的任何信道中建立通信。呼叫装置1100和接收装置1202的角色可以反过来而不失一般性。
在图12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间接通信系统包括一个专门的汇合点服务器1208。汇合点服务器1208能接收来自有互联网语音协议功能的个人计算机1200的指令。接收到的指令包括可以是移动电话的接收装置1202的号码和网关域中的例如88.169.11.1的互联网协议地址。通过有一个专门的汇合点服务器1208,汇合点服务器1208能够发送两响铃声或短信号1212。
计算机1200然后等待接收装置连接到汇合点服务器1208的汇合点信道1220。汇合点服务器1208还能够通过基站1206接收来自接收装置1202的连接。基站1206是离接收装置1202最近的基站。计算机1200将因此能够使用互联网语音协议与另一个移动电话通信,而不必实际知道接收装置位于哪里。
在另一个如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间接通信系统包括汇合点服务器1308。汇合点服务器1308能够通过基站1306接收来自可以是移动电话的呼叫装置1300的指令,该指令指示汇合点服务器1308连接到有互联网语音协议功能的计算机1302。该指令包含计算机1302的地址和汇合点服务器1308的地址。汇合点服务器1308能够有由计算机1302的地址和汇合点服务器1308的地址所标识的汇合点信道1320。
例如,如果计算机1302的地址是66.168.100.2,汇合点服务器1308的地址是250.19.2.10,那么,汇合点信道的地址可以是66.168.100.2250.19.2.10。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1302也可以是汇合点。在这种情况下,呼叫装置1300将输入接收计算机1302的地址,允许呼叫装置1300通过基站直接连接到计算机1302。
也可以从呼叫装置1300呼叫带有宽带和互联网语音协议的个人计算机。在直接互联网语音协议电话的情况下,在呼叫装置1300输入诸如66.168.100.2的接收计算机1302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在这种情况下,汇合点是在接收计算机1302上(即66.168.100.2)。
另外,在通过汇合点服务器1308呼叫的情况下,可以输入诸如66.168.100.2的接收计算机1302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或诸如165.113.223.2的汇合点服务器1308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汇合点服务器1308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可以是一个专门的汇合点服务器或任何其它带有互联网语音协议的个人计算机。此外,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带有互联网语音协议的个人计算机相当于会话启动协议电话,这样,本部分的通信格式也可以适用于会话启动协议电话。
在图14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间接通信系统使用汇合点服务器1408建立带有调制解调器1401的呼叫计算机1400和可以是移动电话的接收装置1402之间的连接。汇合点服务器1408接收来自具有调制解调器的呼叫计算机1400的指令,通知接收装置1402有潜在的通信。指令包括接收装置1402的电话号码和汇合点服务器1408的地址。
汇合点服务器1408向接收装置1402发送产生的信号1412。汇合点服务器1408根据接收装置1402的电话号码和汇合点服务器1408的地址创建汇合点信道1420。在建立了与汇合点服务器1408的连接后,呼叫计算机1400等待接收装置1402连接到汇合点服务器1408。汇合点服务器1408能够接收从呼叫计算机1400传到汇合点服务器1408的互联网语音协议包,将互联网语音协议包重定向到接收装置1402。因此,该系统可以让移动电话与另一个装置在互联网上通信,节省了金钱同时还有高质量的通话。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从可以带有宽带和互联网语音协议的个人计算机拨打移动电话。在该实施例中,互联网语音协议的客户端(软件)被激活,诸如2222的接收装置的号码和诸如88.192.168.11.1的汇合点服务器(MPS)的互联网协议地址被输入。请注意,国际电联(ITU)H.323标准指定的许多互联网语音协议软件客户端应该包含电话号码和网关地址的域。如果汇合点服务器是专门的汇合点服务器,那么汇合点服务器就可以产生短铃声并等待来自接收装置的连接。
在图15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间接通信系统包括能够传送信号1512并创建汇合点信道1520的汇合点服务器1508。当汇合点服务器1508通过基站1506接收到来自可以是移动电话的呼叫装置1500的指令时,生成信号1512。指令包括带有调制解调器1501的接收计算机1502的电话号码和汇合点服务器1508的地址。
汇合点服务器1508把所产生的信号传送到接收计算机1502。汇合点服务器1508中的汇合点信道1520能够接收来自基站1506的互联网语音协议包。基站1506将从呼叫装置1500接收到的语音数据转换成互联网语音协议包。汇合点服务器1508能够把导向汇合点服务器1508的互联网语音协议包重定向到带有调制解调器1501的接收计算机1502。
在图16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间接通信系统包括含有公共交换电话网网关1630的汇合点服务器1608。汇合点服务器1608能够通过公共交换电话网网关1630来接收来自诸如使用公共交换电话网线路的电话1600等呼叫装置的通信。汇合点服务器1608还能够通过基站1608来接收来自可以是移动电话的接收装置1602的通信。汇合点服务器1608还能够一旦从电话1600接收到指令就通过公共交换电话网网关1630把信号从使用公共交换电话网线路的电话1600传送给接收装置1602。该指令包括接收装置1602的电话号码和汇合点服务器1608的地址。
汇合点服务器1608创建汇合点信道1620。合并接收装置1602的电话号码和汇合点服务器1608的地址来标识汇合点信道1620。汇合点信道1620能够接收互联网语音协议包,互联网语音协议包是之前在公共交换电话网网关1630处在使用公共交换电话网线路1601从呼叫装置接收到时转换成的。汇合点信道1620能够将互联网语音协议包重定向到最近的基站1606,并从基站1606重定向到接收装置1602。因此,使用公共交换电话网线路的电话1600可以呼叫接收装置1602,从而使移动电话支付低的通信成本并接收高质量的通话。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用例如调制解调器连接到公共交换电话网线路(普通电话线)的个人计算机(PC)通过拨号网络来建立互联网连接。在该实施例中,个人计算机将通过调制解调器拨一个到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的号码。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将通过公共交换电话网线路给个人计算机提供互联网接入。一旦连接到互联网,就可以用互联网语音协议软件客户端给移动电话打电话。这个过程与从个人计算机(带有宽带和互联网语音协议)打给移动电话是一样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从移动电话呼叫用拨号网络连接到公共交换电话网的计算机。首先,移动电话生成诸如123456165.113.223.2的呼叫格式,其中123456是公共交换电话网的电话号码。汇合点服务器向调制解调器发出短信号并挂断。调制解调器以及特定的软件将激活计算机连接到互联网和汇合点服务器,使互联网语音协议会话成为可能。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从诸如无直接互联网接入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线路之类的独立公共交换电话网线路呼叫移动电话。在该实施例中,公共交换电话网网关可以安装在汇合点服务器中。例如,如果公共交换电话网网关的电话号码是464530,移动电话号码例如是2222,第一个号码可以用来形成电话123456与汇合点服务器内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网关(即464530)的连接。一旦连接到汇合点服务器,汇合点服务器可以向移动电话产生短信号,并通过创建汇合点信道2222165.113.223.2来形成与移动电话的最终连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从移动电话拨打一个没有直接的互联网接入的独立公共交换电话网线路。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在汇合点服务器中安装带有号码464530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网关。移动电话(2222)可以通过汇合点服务器和公共交换电话网网关打电话到独立公共交换电话网电话123456。首先,输入独立公共交换电话网线路的号码,即123456,按下“公共交换电话网呼叫”按钮或类似选项。移动电话将连接到汇合点服务器并组织诸如2222165.113.223.2的汇合点信道。通过输入号码123456和按下“公共交换电话网呼叫”,移动电话将指令汇合点服务器和公共交换电话网网关拨出号码123456。
在图17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间接通信系统包括带有临时汇合点信道1720的汇合点服务器1708。汇合点服务器1708通过公共交换电话网网关1730和公共交换电话网线路连接到电话1702。汇合点服务器1708能够支持通过基站1706在可以是移动电话的呼叫装置1700和使用公共交换电话网线路1712的电话1702之间的连接。
在通过基站1706接收到来自呼叫装置1700的指令后,汇合点服务器1708产生信号并传送到电话1702。指令包含汇合点信道1720的地址,地址的形式是结合电话1702的电话号码和汇合点服务器1708的地址。汇合点信道1720能接收互联网语音协议包,该互联网语音协议包是之前在基站1706从呼叫装置1700接收到语音数据时从语音数据转换成的。汇合点信道1720也能将互联网语音协议包重定向到公共交换电话网网关1730。公共交换电话网网关1730使用互联网语音协议软件将包转换成语音数据并将其传送给电话1702。
在图18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间接通信系统包括能接收外发互联网语音协议包并重定向外发互联网语音协议包的汇合点服务器1808。接收的外发互联网语音协议包从可以是移动电话的呼叫装置1800的基站1806接收。接收的外发互联网语音协议包包括互联网协议报头。互联网协议报头包含发送地址和源地址。发送地址是汇合点服务器1608的地址。源地址是呼叫装置1800的基站1806的地址。
汇合点服务器1808通过将发送地址从汇合点服务器1808的地址改变为也可以是移动电话的接收装置1802的基站1807的地址,把包重定向到接收装置1802的基站1807。汇合点服务器1808还把源地址从呼叫装置1800的基站1806的地址改变为汇合点服务器1808的地址。这种实施方式使移动电话能使用互联网与任何装置通信。呼叫装置1800和接收装置1802的角色可以换过来而不失一般性。
在图19中示出了间接通信方法的流程图。该过程在操作1900开始。在操作1902,将信号发送到接收装置,通知接收装置有潜在的通信。在操作1904,呼叫装置连接到汇合点服务器。在操作1906,汇合点服务器产生一个间接的汇合点信道。在操作1908,接收装置连接到间接汇合点服务器。在操作1910,在汇合点信道将收到的来自呼叫装置的包重定向到接收装置。在操作1912,该过程结束。
在图20中示出了与间接通信方法的实施例一起使用的地址生成的流程图。该过程在操作2000开始。在操作2002,输入汇合点服务器的公共交换电话网号码。在操作2004,输入移动装置的号码。在操作2006,汇合点服务器接收移动装置的号码。在操作2008,汇合点服务器生成包括短的两鸣音、服务器的地址和移动电话的号码的信号。在操作2010,移动接收装置接收信号。在操作2012,移动接收装置连接到汇合点服务器。在操作2014,汇合点服务器把从呼叫装置接收的包重定向到接收装置。在操作2016,该过程结束。
在图21中示出了与间接通信方法的实施例一起使用的包重定向的流程。该过程在操作2100开始。在操作2102,汇合点服务器从呼叫装置接收传入包。在操作2104,汇合点服务器通过将发送地址改为接收装置的地址以及将源地址改为汇合点服务器的地址将传入包转换为外发包。在操作2106,汇合点服务器将从呼叫装置接收的外发包发送到接收装置。在操作2108,这一过程结束。
在图22中示出了与间接通信方法的实施例一起使用的建立汇合点信道的流程图。在操作2200,该过程开始。在操作2202,汇合点服务器接收接收装置的号码和互联网语音协议呼叫。在操作2204,汇合点服务器建立汇合点信道。在操作2208,汇合点服务器产生由接收装置的号码和汇合点服务器的地址构成的汇合点信道地址。在操作2210,该过程结束。
在图23中示出了与间接通信方法的实施例一起使用的建立电话呼叫的流程图。在操作2300,该过程开始。在操作2302,按下呼叫装置上的VoIP呼叫按钮。在操作2303,呼叫装置连接到服务器。在操作2304,呼叫装置向接收装置发出信号。在操作2306,除非接收装置正忙,接收装置就接收呼叫、拒绝呼叫或者反提议替代汇合点。在操作2308,接收装置拒绝呼叫。在操作2310,接收装置接收呼叫,并连接到汇合点服务器。在操作2312,接收装置反提议替代汇合点,并连接替代汇合点。在操作2314,将操作2308的拒绝消息发送到汇合点服务器。在操作2316,这一过程结束。
在图24中示出了能够例如在会议电话期间支持在呼叫装置2400和多个接收装置2402之间连接的汇合点服务器2408。在这种情况下,汇合点服务器2408将在汇合点信道2420中复制从呼叫装置2400接收的每个数据包,并将复制包重定向到连接到汇合点信道2420的各单个接收装置2402。
在接收到短的双音信号后,每个接收装置2402将形成与汇合点服务器2408的连接,但不接听以短的双音信号为代表的呼叫,否则也立即挂断。因此,每一个接收装置2402将会听到呼叫装置2400。即使会议电话已经进行,移动电话也可以加入会议电话。这可以通过与汇合点信道或主移动电话进行连接来进行。在正常情况下,当汇合点信道是“222288.168.11.1”,时,主移动电话号码是2222。因此,本实施例的一个优点是,间接通信系统允许任何移动装置诸如通过互联网语音协议电话(VoIP),通过汇合点服务器2408与多个装置进行通信,同时避免使用通话时间。
在图25中示出了能够例如在会议电话期间支持在多个呼叫装置2500和多个接收装置2502之间的连接的汇合点服务器2508。在这种情况下,汇合点服务器2508将在汇合点信道2520中复制收到的来自每个呼叫装置2500的每个包,并在汇合点信道2520将复制包重定向到各单个接收装置2502。汇合点服务器2508还支持多个汇合点信道2520。多个汇合点信道2520中的每一个可以反过来支持多个呼叫装置2500或接收装置2502。呼叫装置2500和接收装置2502可功能上类似,不同的只是在当前的通信方向是发向汇合点服务器2508还是从汇合点服务器2508发出。
每个接收装置2502可以在接收到短的双音信号后已经建立了与汇合点服务器2508的连接,但不应答短的双音信号所代表的呼叫,否则也立即挂断。因此,每一个接收装置2502将听到每一个呼叫装置2500。因此,本实施例的一个优点是,间接通信系统允许任何移动装置例如通过互联网语音协议电话(VoIP),通过汇合点服务器2508与多个装置进行通信,同时避免使用通话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间接通信系统通过制造专用的硬件移动电话来实现。通过这种方式,以下的新功能可以加到现有的移动功能中:发送和接收与诸如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的无线媒体兼容的射频并连接到基站;生成到接收装置(移动电话)的间接铃声;在带有互联网语音协议的互联网(如汇合点服务器)上设置汇合点信道;用互联网语音协议与接收装置通信。
通过开发专门的移动电话,可以得到对菜单、包括选项的界面、单选框、复选框和按钮的完全访问和控制。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电话的电路设计可以包括例如芯片组的硬件。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间接通信系统通过例如利用无线媒介将软件下载到移动电话上来实施。所述移动电话可以是由第三方控制的可编程的移动电话。可下载软件可以包括菜单、界面、单选框、复选框和选项按钮。移动电话将能生成或切换到与连接到基站的无线媒介兼容的射频,以便与基站通信。移动电话的软件可以升级并增加新的特征,也可以增加附加功能。在一个实施例中,间接通信系统可以纯粹由软件实施。在其它实施例中,除无线下载外,向移动电话下载的机制还可以是经由个人计算机的光盘(CD)、直接或间接的存储卡和记忆棒、互联网Web网站和其它。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向现有的移动电话(即双向或对讲机式电话)添加一个添加装置来实施间接通信系统。为了达到更广泛的移动电话用户,可以提供要在移动电话底部添加的添加(或插入)硬件。在实现中,添加装置将现有的移动电话转变成“双向对讲机”型。也就是说,添加装置在移动电话处捕获语音并通过无线媒介将信号发送给基站。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添加装置和基站间的通信与对讲机类似。除了硬件附加装置外,添加装置内的软件还可以是可下载软件,这样容易更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呼叫装置100和接收装置102可以是在不同的网络中。一般来说,语音互联网协议网络可以被认为是在互联网上运行的特殊“服务器”,以及安装在计算机或其它装置上用于建立连接的、称为“客户端”的特别软件(或硬件)的实现。在某些情况下,语音互联网协议网络将不能直接打电话到另一个语音互联网协议网络。这可以是例如在发起呼叫的服务器与目的地服务器的实现之间的不兼容,例如有不同的协议、标准和所有权问题。
也可以是客户端实施方式间的不兼容,这也可以是由于有不同的协议或标准以及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呼叫装置100例如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电话而接收装置102是码分多址电话。在这种情况下,呼叫装置100不需要知道接收装置102用什么样的网络操作。
开始拨打电话时,呼叫装置100除向接收装置102发出短的铃声外,还发出关于呼叫装置100的网络的指令。接收装置102收到呼叫装置100的网络的细节后,就激活相应的客户端软件以便适应呼叫装置100的网络,并连接到互联网114和特定的汇合点服务器108。
对语音互联网协议网络来说,只需要在呼叫装置100上安装一个客户端软件。客户端软件可以下载到呼叫装置100,并且只在需要时才激活。这种安排可以减少带宽占用时间,因为语音互联网协议网络将不再需要在任何时候都激活、在线或带宽占用。
上面说明了本发明的原则、实施例和运作模式。然而,本发明不应被理解为限定于上文所述的特定实施例,所述实施例是说明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应该认识到,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而对实施例进行更改。
虽然上面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应该认识到,说明是示例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的广度和范围不应局限于上述示例性的实施例。
很显然,可以鉴于上述教义对本发明做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发明可以以与这里具体说明的方式不同的方式来实施。
利用详细的说明书,本发明的许多特征和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附权利要求意在涵盖在本发明的真正精神和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和优点。此外,由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容易做许多修改和变化,不希望将发明的实施例限制在与所示和所述完全相同的结构及操作,相应地,所有适当的修改和等同物都可能诉诸为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29)

1.一种间接通信系统,包括:
呼叫装置和接收装置,接收装置具有号码;以及
通知器,响应来自所述呼叫装置的指令,通知所述接收装置有预期的通信;
其中接收装置响应呼叫装置,呼叫由接收装置的号码标识的汇合点信道;
其中呼叫装置挂断从呼叫装置到接收装置的信号;
其中呼叫装置呼叫由接收装置的号码标识的汇合点信道;以及
其中在汇合点信道上从呼叫装置接收的包在汇合点信道被重定向到接收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通信系统,其中,接收装置是手持机、电话、网关、基站、服务器、小区发射塔、收发机或计算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间接通信系统,其中,呼叫装置是手持机、电话、网关、基站、服务器、小区发射塔、收发机或计算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通信系统,其中,在服务器、计算机、基站、手持机、互联网语音协议手持机、互联网语音协议控制器、交换机盒或专门的黑匣子装置和外围设备中生成汇合点信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通信系统,其中汇合点信道包括互联网语音协议控制和管理矩阵来同时处理大量的呼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通信系统,其中,信号是多音铃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通信系统,其中,汇合点信道的地址包括接收装置的标识码和汇合点生成器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或域名系统名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通信系统,其中,如果接收装置接受通信,接收装置就连接到汇合点信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通信系统,其中,如果接收装置拒绝通信,接收装置就向汇合点信道发送拒绝消息,并且汇合点信道将拒绝消息中转到呼叫装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通信系统,其中,如果接收装置提出了替代汇合点信道,接收装置就连接到替代汇合点信道。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通信系统,其中,所接收到的包以从以下组成的组中选出的格式格式化:
互联网语音协议、
互联网协议、和
用户数据报协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通信系统,其中,重定向包括:
将每个包报头的发送地址从汇合点信道的地址改变为接收装置的地址。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通信系统,其中,通信包括语音、互联网电视、音频、电影、视频会议、静止图像或动画。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通信系统,还包括
多个接收装置;
其中从呼叫装置接收的每个包在汇合点信道被多次复制;且
其中每一个复制的包被重定向到多个接收装置中的一个。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通信系统,其中:
该呼叫装置在第一个网络上运行;
该接收装置在第二个网络上运行,该第二个网络与该第一个网络不兼容;且
该通知器包括关于第一个网络的指令。
16.一种间接通信方法,包括:
将信号从呼叫装置发送到接收装置;
响应来自呼叫装置的信号,用接收装置呼叫由接收装置的号码标识的汇合点信道;
挂断从呼叫装置到接收装置的信号;
用呼叫装置呼叫由接收装置的号码标识的汇合点信道;
在汇合点信道接收来自呼叫装置的包;和
在汇合点信道将包重定向到接收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间接通信方法,还包括:
在汇合点信道将从呼叫装置接收的每个包多次复制;和
将每一个复制的包重定向到多个接收装置中的一个。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间接通信方法,其中接收装置是手持机、电话、网关、基站、服务器、小区发射塔、收发机或计算机。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间接通信方法,其中呼叫装置是手持机、电话、网关、基站、服务器、小区发射塔、收发机或计算机。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间接通信方法,其中,在服务器、计算机、基站、手持机、互联网语音协议手持机、互联网语音协议控制器、交换机盒或专门的黑匣子装置及外围设备中生成汇合点信道。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间接通信方法,其中,汇合点信道包括互联网语音协议控制和管理矩阵来同时处理大量的呼叫。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间接通信方法,其中,信号是多音铃声。
23.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间接通信方法,其中,汇合点信道的地址包括接收装置的标识码和汇合点生成器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或域名系统名称。
24.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间接通信方法,其中,如果接收装置接受通信,接收装置就连接到汇合点信道。
25.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间接通信方法,其中,如果接收装置拒绝通信,接收装置就向汇合点信道发送拒绝消息,并且汇合点信道将拒绝消息中转给呼叫装置。
26.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间接通信方法,其中,如果接收装置提出了替代汇合点信道,接收装置就连接到替代汇合点信道。
2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间接通信方法,其中,接收的包以以下组成的组中选出的格式格式化:
互联网语音协议、
互联网协议、和
用户数据报协议。
2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间接通信方法,其中,重定向包括:
将每个包报头的发送地址从汇合点信道的地址改变为接收装置的地址。
2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间接通信方法,还包括:
将呼叫装置的网络通知接收装置;和
在接收装置上激活与呼叫装置的网络有关的软件。
CN2007800401236A 2006-08-25 2007-08-22 与移动电话相关的间接通信系统和方法 Ceased CN1015739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4000506P 2006-08-25 2006-08-25
US60/840,005 2006-08-25
US11/808,753 2007-06-12
US11/808,753 US8503431B2 (en) 2006-08-25 2007-06-12 Mobile phone related indirect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PCT/GB2007/003200 WO2008023173A1 (en) 2006-08-25 2007-08-22 Mobile phone related indirect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3937A CN101573937A (zh) 2009-11-04
CN101573937B true CN101573937B (zh) 2013-11-20

Family

ID=38657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401236A Ceased CN101573937B (zh) 2006-08-25 2007-08-22 与移动电话相关的间接通信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3) US8503431B2 (zh)
EP (1) EP2060090B1 (zh)
JP (1) JP5193205B2 (zh)
KR (1) KR101532220B1 (zh)
CN (1) CN101573937B (zh)
AR (1) AR062525A1 (zh)
BR (2) BR122019018229B1 (zh)
CA (1) CA2661138C (zh)
DK (1) DK2060090T3 (zh)
ES (1) ES2560093T3 (zh)
HK (1) HK1136409A1 (zh)
MX (1) MX2009001976A (zh)
PL (1) PL2060090T3 (zh)
RU (1) RU2455774C2 (zh)
TW (1) TWI463840B (zh)
WO (1) WO20080231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56702B1 (ko) * 2011-02-01 2019-03-1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앱스토어와 무선 ap를 활용한 모바일 기기용 기업 어플리케이션 및 콘텐츠 유통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2694767A (zh) * 2011-03-21 2012-09-26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支持协议间网络电话互通的通信终端及方法
EP2665331B1 (en) * 2012-05-16 2021-03-03 Icomera Ab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moving vehicles
US9503927B2 (en) 2012-06-13 2016-11-22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Multiple-use wireless network
US8565689B1 (en) 2012-06-13 2013-10-22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Optimized broadband wireless network performance through base station application server
US9084143B2 (en) 2012-06-13 2015-07-14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Network migration queuing service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137675B2 (en) 2012-06-13 2015-09-15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Operational constraints in LTE TDD systems using RF agile beam forming techniques
US9107094B2 (en) 2012-06-13 2015-08-11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of an all purpose broadband network
US9179352B2 (en) 2012-06-13 2015-11-03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Efficient delivery of real-time synchronous services over a wireless network
US9219541B2 (en) 2012-06-13 2015-12-22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Baseband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an LTE wireless base station employing periodically scanning RF beam forming techniques
US9144075B2 (en) 2012-06-13 2015-09-22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Baseband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an LTE wireless base station employing periodically scanning RF beam forming techniques
US9031511B2 (en) 2012-06-13 2015-05-12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Operational constraints in LTE FDD systems using RF agile beam forming techniques
US9882950B2 (en) 2012-06-13 2018-01-30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of an all purpose broadband network
US9094803B2 (en) * 2012-06-13 2015-07-28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Wireless network based sensor data collection, processing, storage, and distribution
US9179392B2 (en) 2012-06-13 2015-11-03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Efficient delivery of real-time asynchronous services over a wireless network
US9179354B2 (en) 2012-06-13 2015-11-03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Efficient delivery of real-time synchronous services over a wireless network
US9125064B2 (en) 2012-06-13 2015-09-01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Efficient reduc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using RF agile beam forming techniques
US9131385B2 (en) 2012-06-13 2015-09-08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Wireless network based sensor data collection, processing, storage, and distribution
US9084155B2 (en) 2012-06-13 2015-07-14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Optimized broadband wireless network performance through base station application server
US9125123B2 (en) 2012-06-13 2015-09-01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Efficient delivery of real-time asynchronous services over a wireless network
US9144082B2 (en) 2012-06-13 2015-09-22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Locating and tracking user equipment in the RF beam areas of an LTE wireless system employing agile beam forming techniques
ITAR20130032A1 (it) * 2013-08-29 2015-03-01 Cristina Bachechi Sistema e metodo di comunicazione per dispositivi mobili in assenza di copertura cellulare.
CN105656915B (zh) * 2016-01-29 2019-01-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即时通话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0660115B1 (en) * 2016-10-19 2020-05-19 Sprint Spectrum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a semi-persistent scheduler
WO2020101747A1 (en) 2018-01-08 2020-05-22 All Purpose Networks, Inc. Publish-subscribe broker network overlay system
EP3662370B1 (en) 2018-01-08 2023-12-27 All Purpose Networks, Inc. Internet of things system with efficient and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1077365B2 (en) * 2018-06-27 2021-08-03 Niantic, Inc. Low latency datagram-responsive computer network protocol
CN110536014B (zh) * 2019-08-29 2021-08-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39114A1 (en) * 2003-10-16 2005-04-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ccess to cdma/umts services over a wlan access point, using a gateway node between the wlan access point and the service providing network
CN1630263A (zh) * 2003-09-30 2005-06-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移动通信系统和无线局域网之间进行耦合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40626A (en) * 1990-06-21 1992-08-18 Andrew D. Ory Paging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telephone connection between calling party and paged party
JP3190790B2 (ja) 1994-09-02 2001-07-23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制御装置
JP3120220B2 (ja) 1996-03-28 2000-12-25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呼出し機能付き通信装置
US6069890A (en) * 1996-06-26 2000-05-30 Bell Atlantic Network Services, Inc. Internet telephone service
US5867495A (en) * 1996-11-18 1999-02-02 Mci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s System, method and article of manufacture for communications utilizing calling, plans in a hybrid network
JP3758808B2 (ja) 1997-05-15 2006-03-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および通信方法
EP1021757A1 (en) * 1997-07-25 2000-07-26 Starvox,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grated voice gateway
JPH11122388A (ja) 1997-10-17 1999-04-30 Nec Corp インターネット電話システムと接続方法
US6133277A (en) * 1997-12-05 2000-10-17 Janssen Pharmaceutica N.V. (Benzodioxan, benzofuran or benzopyran) derivatives having fundic relaxation properties
JPH11177719A (ja) 1997-12-05 1999-07-02 Chuo System Giken Kk データ交換方式及びデータ交換処理をコンピュータ上で実行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憶媒体
US6236716B1 (en) * 1998-02-11 2001-05-22 Nortel Networks Ltd Call parking and pag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US6285753B1 (en) 1998-03-31 2001-09-04 Sieme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lly intelligent and adaptive dialing of telephone and other network access numbers
US6574239B1 (en) * 1998-10-07 2003-06-03 Eric Morgan Dowling Virtual connection of a remote unit to a server
US6940847B1 (en) * 1999-01-15 2005-09-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service nodes from entities disposed in an integrate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6990094B1 (en) * 1999-01-29 2006-01-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independent initiation of telephony
US6411704B1 (en) * 1999-02-18 2002-06-25 Ameritech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s to remote subscribers
JP2000244491A (ja) 1999-02-24 2000-09-08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多地点会議装置
US7103167B2 (en) * 2002-05-20 2006-09-05 Callwav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ll screening
US7257205B2 (en) * 1999-06-14 2007-08-14 Ascendent Tele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one of plural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a single telephone number during a disaster and disaster recovery
US6404746B1 (en) * 1999-07-13 2002-06-11 Intervoice Limited Partnershi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cket network media redirection
US6982985B1 (en) * 1999-09-02 2006-01-03 Verso Technologies, Inc. Interaction of VoIP calls and cellular networks
EP1085734A3 (en) 1999-09-09 2002-11-27 Han, Tae Hee Internet telephony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public telephone network terminal adapters
GB2356105A (en) 1999-11-04 2001-05-09 Inventec Electronics Method of setting up an internet telephone call
US6868080B1 (en) * 2000-01-27 2005-03-15 Cisco Technology, Inc.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call fallback for quality of service degradation
AU2001239880A1 (en) 2000-02-25 2001-09-03 Pulsar Communication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enhanced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US6697806B1 (en) * 2000-04-24 2004-02-24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Access network authorization
FI110297B (fi) * 2000-08-21 2002-12-31 Mikko Kalervo Vaeaenaenen Lyhytäänisanomajärjestelmä, -menetelmä ja -päätelaite
US20060129691A1 (en) * 2000-09-11 2006-06-15 Grid Data, Inc. Location aware wireless data gateway
GB2368223B (en) * 2000-10-17 2004-01-07 Hewlett Packard Co Associating parties with communication sessions
GB2368246B (en) * 2000-10-17 2004-09-01 Hewlett Packard Co Overview subsystem for information page server
US6965914B2 (en) * 2000-10-27 2005-11-15 Eric Morgan Dowling Negotiated wireless peripheral systems
US8996698B1 (en) * 2000-11-03 2015-03-31 Truphone Limited Cooperative network for mobile internet access
ES2296708T3 (es) * 2000-12-05 2008-05-01 Ivar Plahte Intercambio de ramificacion movil.
US20020082028A1 (en) * 2000-12-22 2002-06-27 Wittenkamp Peter David Forsling Paging and selective call rout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US6571092B2 (en) * 2001-02-15 2003-05-27 Nokia Networks Oy Technique for enabling emergency call callback of a terminal without a valid subscriber identity
US20030021400A1 (en) * 2001-04-30 2003-01-30 Grandgent Charles M. Audio conferencing system and method
FI112140B (fi) * 2001-05-23 2003-10-31 Nokia Corp Informaation kommunikointi
KR100401193B1 (ko) 2001-05-26 2003-10-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보이스 오버 인터넷 프로토콜 게이트웨이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20030043787A1 (en) * 2001-09-04 2003-03-06 Emerson Harry E. Interactive device control system for integrating the internet with the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US6970909B2 (en) * 2001-10-11 2005-11-29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Multi-protocol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wireless telephony and content delivery
WO2003054574A1 (en) 2001-12-21 2003-07-03 Nokia Corporation 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 individual module for short 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03096669A2 (en) * 2002-05-10 2003-11-20 Reisman Richard 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rowsing using multiple coordinated device
US20040133668A1 (en) * 2002-09-12 2004-07-08 Broadcom Corporation Seamlessly networked end user device
TW576086B (en) * 2002-09-17 2004-02-11 Ambit Microsystems Corp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device
US8037202B2 (en) * 2002-10-31 2011-10-11 Oracle America, Inc. Presence detection using mobile agents in peer-to-peer networks
DE03729744T1 (de) 2002-11-04 2006-04-13 Research In Motion Ltd., Waterloo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aufrechterhalten einer drahtlosen datenverbindung
JP4028793B2 (ja) 2002-12-03 2007-12-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移動端末装置および端末間パケット通信方法
US7925246B2 (en) * 2002-12-11 2011-04-12 Leader Technologies, Inc. Radio/telephony interoperability system
US20040114581A1 (en) * 2002-12-16 2004-06-17 Hans Mathieu Claude Voice-over-IP communicator
US7920690B2 (en) 2002-12-20 2011-04-0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Interworking of multimedia and telephony equipment
JP2004236294A (ja) 2003-01-10 2004-08-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網制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US6904029B2 (en) * 2003-01-23 2005-06-0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source-initiated handoff from a source cellular wireless network to a target non-cellular wireless network
US6931249B2 (en) * 2003-01-23 2005-08-1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target-initiated handoff from a source cellular wireless network to a target non-cellular wireless network
JP4012082B2 (ja) 2003-01-28 2007-1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040176128A1 (en) * 2003-01-30 2004-09-09 3Com Corporation System, mobile communications unit, and softswitc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n Internet Protocol communication link
US8005070B2 (en) 2003-03-12 2011-08-23 Lon Communication Mgmt. Llc Extension of a local area phone system to a wide area network with handoff features
US7251216B2 (en) * 2003-04-23 2007-07-31 At&T Cor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figuring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 quality of service
US7450566B2 (en) * 2003-06-05 2008-11-11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unified telephony solution
US7657270B2 (en) * 2003-06-06 2010-02-0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single telephone number for use with a plurality of telephone handsets
US7904068B2 (en) * 2003-06-06 2011-03-0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tegrated voice and data services utilizing wired cordless access with unlicensed spectrum and wired access with licensed spectrum
US7742584B2 (en) 2003-07-14 2010-06-22 Cisco Technology, Inc. Mobile device calls via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US8140980B2 (en) * 2003-08-05 2012-03-20 Verizon Business Global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conferencing services
US20050048981A1 (en) * 2003-08-27 2005-03-03 Vinod Anupa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nnecting dropped wireless calls
JP4452474B2 (ja) 2003-09-30 2010-04-21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案内誘導システム、その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7099309B2 (en) * 2003-10-10 2006-08-29 Air-Bank Llc Using a handh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a hot spot network
US20050086344A1 (en) * 2003-10-15 2005-04-21 Eaxi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unrestricted, symmetric remote scripting
KR101123068B1 (ko) * 2003-10-16 2012-03-16 텔레폰악티에볼라겟엘엠에릭슨(펍) Wlan 액세스 포인트와 서비스 제공 네트워크 간의 게이트웨이 노드를 이용하여 wlan 액세스 포인트를 통한 cdma/umts 서비스에 대한 액세스
US7577427B2 (en) * 2003-11-05 2009-08-1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itioning between cellular and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communication
US20050105705A1 (en) * 2003-11-14 2005-05-19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Personalized caller identification
US7792093B2 (en) 2003-11-15 2010-09-07 At&T Mobility Ii, Llc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wireless identification to standard telephone
GB2426157B (en) * 2003-11-20 2009-03-11 Research In Motion Ltd Seamless call switching in a dual mode environment
CN100544518C (zh) * 2004-01-06 2009-09-23 哈瓦公司 在蜂窝网络与因特网协议语音网络之间自动转换的电话
US20050152343A1 (en) * 2004-01-08 2005-07-14 Bala Rajagopala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cellular voice, data and messaging services over IP networks
US20050152347A1 (en) * 2004-01-14 2005-07-14 Chen Christopher Y.W.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voic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a telephone, a circuit switching network and/or a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
US7616741B2 (en) * 2004-02-06 2009-11-1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a custom ring in connection with a call
WO2005081962A2 (en) 2004-02-23 2005-09-09 Roamware, Inc. INTEGRATED CELLULAR VoIP FOR CALL REROUTING
US7496360B2 (en) * 2004-02-27 2009-02-2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ulti-function telephone
US20050227670A1 (en) * 2004-04-07 2005-10-13 Bicker Dennis 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communications via an intranet
US7308476B2 (en) 2004-05-11 2007-12-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rticipant automatic re-invite and updating during conferencing
US7424008B2 (en) * 2004-06-04 2008-09-09 Broadcom Corporation Cellular network/WLAN VoIP service interaction by home wireless router
US7214037B2 (en) 2004-06-28 2007-05-0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Retention of ball bearing cartridge for turbomachinery
ATE552708T1 (de) * 2004-07-16 2012-04-15 Bridgeport Networks Präsenzdetektion und weiterreichung für die zellulare und internet-protokoll-telefonie
US7406330B2 (en) * 2004-07-29 2008-07-29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tending IP PBX services to cell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JP4267543B2 (ja) 2004-08-27 2009-05-2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情報送受信方法および情報送受信システム
JP4766860B2 (ja) 2004-09-07 2011-09-0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ハンドオーバ制御装置及び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US20060079238A1 (en) 2004-10-12 2006-04-13 Mino Holdings, Inc. User interface method and system for cellular phone
US20060079237A1 (en) 2004-10-12 2006-04-13 Mino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least call routing for one or more telephone calls
US20060077943A1 (en) * 2004-10-12 2006-04-13 Mino Holdings, Inc. C/O M&C Corporate Service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international calls using a voice over IP process
JP4499526B2 (ja) 2004-10-19 2010-07-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端末間のデータ伝送路確立システム
US20060101116A1 (en) * 2004-10-28 2006-05-11 Danny Rittman Multifunctional telephone, walkie talkie, instant messenger, video-phone computer, based on WiFi (Wireless Fidelity) and WiMax technology, for establishing glob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video conferencing via the internet
US7519075B2 (en) * 2004-12-10 2009-04-14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rverless VoIP service in person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613106B2 (en) * 2005-01-04 2009-11-03 Avaya Inc. Dial plan transparency for fragmented networks
KR100685976B1 (ko) * 2005-01-27 2007-02-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션 개시 프로토콜의 세션 연결시 링톤 전송 방법
US9363370B2 (en) * 2005-04-06 2016-06-07 Qwest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s of delivering calls on dual-mode wireless handsets
US7965822B2 (en) 2005-09-28 2011-06-21 Siemens Enterprise Communications, Inc. Telephony dialing using speech recognition
US7613136B2 (en) * 2005-12-20 2009-11-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L.P.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implementing communications re-connection services
US7873573B2 (en) * 2006-03-30 2011-01-18 Obopay, Inc. Virtual pooled account for mobile banking
US20070244811A1 (en) * 2006-03-30 2007-10-18 Obopay Inc. Mobile Client Application for Mobile Payments
US20070255662A1 (en) * 2006-03-30 2007-11-01 Obopay Inc. Authenticating Wireless Person-to-Person Money Transfers
US7421067B2 (en) * 2006-04-19 2008-09-02 Emotive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ology for peer-to-peer voice communication employing a pushed interactive multimedia announcement
US8364711B2 (en) 2006-05-09 2013-01-29 John Wilkins Contac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8090401B2 (en) * 2006-05-19 2012-01-03 Agere Systems Inc. Virtual gateway node for dual-mode wireless phones
CN101110853B (zh) 2006-07-21 2012-01-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遗失保护功能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及其遗失保护方法
US20080137642A1 (en) * 2006-12-08 2008-06-12 Microsoft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call to computing device
US9350716B2 (en) 2007-03-20 2016-05-2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on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442521B2 (en) 2007-09-04 2013-05-14 Apple Inc. Carrier configuration at activation
US8131259B2 (en) * 2008-12-31 2012-03-0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cure-voice-communication session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0263A (zh) * 2003-09-30 2005-06-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移动通信系统和无线局域网之间进行耦合的系统和方法
WO2005039114A1 (en) * 2003-10-16 2005-04-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ccess to cdma/umts services over a wlan access point, using a gateway node between the wlan access point and the service providing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3937A (zh) 2009-11-04
WO2008023173A1 (en) 2008-02-28
US8503431B2 (en) 2013-08-06
BRPI0714641A2 (pt) 2013-11-26
US20130201951A1 (en) 2013-08-08
EP2060090B1 (en) 2015-12-09
ES2560093T3 (es) 2016-02-17
US20080049722A1 (en) 2008-02-28
RU2009110765A (ru) 2010-09-27
HK1136409A1 (zh) 2010-06-25
BRPI0714641B1 (pt) 2019-12-10
CA2661138C (en) 2016-01-12
US9544925B2 (en) 2017-01-10
JP2010502076A (ja) 2010-01-21
DK2060090T3 (en) 2016-02-01
TW200830803A (en) 2008-07-16
EP2060090A1 (en) 2009-05-20
PL2060090T3 (pl) 2016-08-31
AR062525A1 (es) 2008-11-12
JP5193205B2 (ja) 2013-05-08
BR122019018229B1 (pt) 2020-03-24
RU2455774C2 (ru) 2012-07-10
CA2661138A1 (en) 2008-02-28
KR101532220B1 (ko) 2015-07-06
US20130208683A1 (en) 2013-08-15
US9642168B2 (en) 2017-05-02
MX2009001976A (es) 2009-06-26
KR20090071572A (ko) 2009-07-01
TWI463840B (zh) 2014-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3937B (zh) 与移动电话相关的间接通信系统和方法
CA2453069C (en)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accessing mobile and voice over ip telephone networks with a mobile handset
CN1859480B (zh) 被叫用户收听多彩振铃音方法及系统
CN101222551A (zh) 使用次级信道来传送ip地址以用于点对点通信
CN103404120A (zh) 网络抽象网关及对端点进行抽象相应方法
RU2252488C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тонального сигнала вызова
KR100937067B1 (ko) 유무선 통합 부가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06107034A1 (ja) Ip電話システム及びip電話方法
KR20050040605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로 멀티미디어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상기 멀티미디어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서버
US7836150B2 (en) Point-to-point communication using UPnP protocol
US9270799B2 (en) Using indirect communication to provide a solution to use international dialing convention and incorporating phone numbers for non-phone devices
KR101469575B1 (ko) 하나의 게이트웨이에 접속된 모든 단말기들에 대한 호의 분배
CN1878218B (zh) 拦截信号以变更移动装置响铃模式的方法及其应用的装置
JP4687917B2 (ja) Ip電話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信号制御方式
KR101539117B1 (ko) 통신 단말기의 자동 통화 전환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통신단말기
SA08280758B1 (ar) نظام اتصال غير مباشر
JP2006013638A (ja) Ip電話接続システム
WO2005055555A1 (e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a videophone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
JP2010062857A (ja) 電話転送装置及び電話転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3640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3640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09

Address after: British Virgin Islands toto

Patentee after: Radio miracle Co.,Ltd.

Address before: British Hillingdon

Co-patentee before: Johan Eliasch

Patentee before: Yuan Boji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211231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5313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