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04120A - 网络抽象网关及对端点进行抽象相应方法 - Google Patents

网络抽象网关及对端点进行抽象相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04120A
CN103404120A CN2012800114711A CN201280011471A CN103404120A CN 103404120 A CN103404120 A CN 103404120A CN 2012800114711 A CN2012800114711 A CN 2012800114711A CN 201280011471 A CN201280011471 A CN 201280011471A CN 103404120 A CN103404120 A CN 1034041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tract
network
user
nag
communic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14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04120B (zh
Inventor
阿莫里·吉恩·罗伯特·德米利
乔迪·皮埃尔·维克托·瑟吉·内利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scaux NV
Original Assignee
Escaux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scaux NV filed Critical Escaux NV
Publication of CN103404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41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04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41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229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e. services related to one subscriber independent of his terminal and/or location
    • H04M3/42263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e. services related to one subscriber independent of his terminal and/or location where the same subscriber uses different terminals, i.e. nomadism
    • H04M3/42272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e. services related to one subscriber independent of his terminal and/or location where the same subscriber uses different terminals, i.e. nomadism whereby the subscriber registers to the terminals for personalised service provi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1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the purpose or context of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1091Fixed mobile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7/00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 H04M2207/20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hybrid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12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 H04M7/1205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where the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ement comprises PSTN/ISDN equipment and switching equipment of 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e.g.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s
    • H04M7/125Details of gateway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网络抽象网关(NAG),包括:至少一个抽象网络接口(AN-I),用于与至少一个抽象网络(AN)相连接,其中一个用户具有一个抽象端点(AE),该端点在该抽象网络(AN)中具有一个第一身份;至少一个通信系统接口(CS-I),用于与至少一个用户的通信系统(CS)相连接,该通信系统接口(CS-I)在该用户的通信系统(CS)中经由一个第二身份暴露抽象端点行为;装置(REG),被适配成用于在该第一身份和该第二身份之间注册一种一对一关系;用于提取该抽象端点(AE)的行为的装置,包括该抽象端点(AE)的多种通信特征和/或状态;以及端点抽象装置(AM),被适配成用于在该用户的通信系统(CS)中、经由一个端点抽象(EA)、使用该第二身份对该抽象端点(AE)进行抽象,该端点抽象(EA)响应于该抽象端点(AE)的行为,被适配成用于实现该用户的通信系统(CS)的至少一种特征和/或状态,并且经由一个由该用户的通信系统(CS)支持的协议被适配成用于双向地将该抽象端点(AE)的行为与该用户的通信系统(CS)的特征和/或状态进行映射。

Description

网络抽象网关及对端点进行抽象相应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端点的抽象,例如,在一个移动手持机中的一个GSM客户端,在该客户端上,一个用户发起并接收通信会话。当在该抽象端点处(例如他的GSM客户端)、在他的优选物理端点中(例如他的普通移动手持机)发起或接收通信会话时,本发明将使该用户能够在该用户的优选通信系统中(例如IP-PABX)暴露该抽象端点的行为。换言之,本发明将使能够对例如来自或去往GSM客户端的所有呼叫进行抽象,如同这些呼叫是来自或终止于该用户的通信系统中的一个电话或端点处。通过这种方式,本发明为统一通信铺平了道路,使得例如任何普通移动手持机的用户能够在连接到他/她的通信系统的他/她的普通电话、从他/她享受的这些应用中受益,例如一个专用(企业)PABX。
在一个具体的用例中,本发明使一个抽象网络(例如,一个GSM网络、WiFi SIP网络、Skype网络、专属网络等)的用户能够暴露一个SIP(会话发起协议)身份。该用户可以暴露他的优选抽象端点(例如他的卫星客户端、GSM客户端、WiFi SIP客户端、软电话客户端、DECT电话客户端等),如同该抽象端点连接到他的通信系统上一样,例如基于企业IP的PABX,该PABX要求用于IP连接的一个SIP身份。
发明背景
一种用于统一固定和移动通信的已知方式依赖于所谓的IP多媒体子系统或IMS体系结构。例如题为“用于基于网络的固定移动融合的方法和装置(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Based Fixed Mobile Convergence)”(达菲(Duffy)等人)的美国专利申请US 2010/0111079描述了这样一个基于网络的IMS方案,其中来自SIP(会话发起协议)端点和非SIP端点二者的呼叫被一个单一应用服务器处理。
然而,IMS要求专用的端点,例如支持SIP的UMTS电话,或者要求通过软件升级来适配现有电话。例如从US 2010/0111079已知的方案要求在该移动设备上安装一个基于网络的固定移动融合(NB-FMC)客户端,并且安装一个NB-FMC应用服务器来调用基于网络的FMC服务特征(如呼叫请求处理)。由于该用户必须购买支持某些协议的一个新终端或升级他的现有终端,部署基于IMS的方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且市场渗透率小。
题为”动态呼叫锚定(Dynamic Call Anchoring)”(奥尔森)的美国专利申请US 2009/0262733公开了一种基于呼叫锚定逻辑的可替代的现有技术方案,该方案使得能够从一个移动手持机(US 2009/262733的图4中的152)发起呼叫并且在该用户的PBX(US 2009/0262733的图4中的IPPBX164)处锚定该呼出电话,例如在企业专用网络、以家庭为基础的网络、或VoIP网络中。其所需的呼叫锚定逻辑(172,168)位于该移动手持机中、在该专用网络中、或者在该移动手持机和专用网络的一个结合中,如在US 2009/0262733的第[0025]段中所提到的。其结果是,奥尔森还必须修改该移动手持机和/或该专用网络。
题为“一种用于在互联网通信环境和移动通信环境之间的建立呼叫的方法和安排(A Method of and an Arrangement for Call Establishment Betweena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and a Mobile CommunicationEnvironment)”的国际专利申请WO 2009/076971描述了一种方案来将GSM服务、或者更普遍地移动服务扩展到互联网云。通过将网关6中的用户的移动设备2仿真为一个互联网客户端并且在网关6中维护该用户的移动身份(即MSISDN)和该互联网用户名(例如John_Smith)之间的绑定,该用户可以在他的移动设备2上建立/接收呼叫,出于节省成本的原因这些呼叫最大限度地在互联网4上进行路由。如WO 2009/076971的第2页第12-23行所指示的,该用户维护移动性,同时在互联网上使呼叫免费的可能性被最大限度地利用。为了进一步优化成本,该移动设备的状态被该网关6维护,即在其上可能会影响终接呼叫的成本的该移动设备的状态参数被维护,就像该用户设备是一个移动设备的一个指示、地理位置、成本指示、可用性以及消息传送容量。
WO 2009/076971只教导提取该移动设备的一些与成本有关的状态参数,以便使用这些状态参数对向该用户的呼叫/来自该用户的呼叫的终接来进行成本优化。在WO 2009/076971中披露的系统不能使该用户在他的移动2上体验他的优选通信系统(例如他的PBX)的状态和特征。从WO2009/076971中已知的网关6只是没有到此类优选通信系统的连接,并且也不建议将某种互联网行为扩展至该移动设备。因此,从WO 2009/076971中已知的网关6不能使该用户在他的移动设备上双向地享受PBX行为(例如,像一个目录、占线通知、语音邮件等),并且在他的VoIP电话上享受移动系统行为(例如,像SMS服务)。更普遍地,WO 2009/076971不将该用户的优选通信系统的特征和状态扩展到该用户的移动端点,这是由于它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减少通信成本,而不是扩展特征和成本。
题为“基于移动和分组的呼叫控制(Mobile and Packet-Based CallControl)”(Mussman等人)的美国专利申请US 2007/0070976被认为构成了最接近的现有技术解决方案。US 2007/0070976描述了一个网络融合网关(NGG)在一个移动网络中的存在,该移动网络用于将去往VoIP电话的呼叫递送至相应的移动终端,即相同用户的GSM电话,以及用于将该固定网络中提供的服务扩展至该移动网络。
然而,从US 2007/0070976已知的NCG作为一个常规的移动交换中心(MSC),以及包含VLR(拜访者位置寄存器)和路由选择功能的SS7网关,如US 2007/0070976的第[0079]段所指示的。因此,此NCG是一个相当复杂、昂贵的GSM特定节点。
从US 2007/0070976已知的该NCG的另一个缺点是:此NCG只将来话呼叫扩展到该用户的GSM终端,并且因此当从该GSM终端进行去话呼叫时,该固定网络中不暴露该GSM终端的行为。换言之,该已知的NCG不能使进行双向的端点抽象,导致其在该固定网络中不能暴露抽象端点行为(或甚至存在)。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披露一种改进的用于在该用户的通信系统中暴露抽象端点的行为的方案,例如,像应用服务器、PBX、IP中央交换机、基于云的PBX系统等。更具体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披露一种网络抽象网关和一种相应的用于端点抽象的方法,该方法不依赖于或受限于一种具体的技术(如GSM),使得能够在双向通信中(即从该抽象端点的观点进入和发出)暴露该抽象端点的行为,不要求端点的软件升级或者购买支持如SIP的新的、专用的端点,并且不依赖于集成MSC、VLR、和路由选择功能的一个复杂的节点(如来自Mussman等人的上面提到的NCG)。
发明概述
根据本发明,上面定义的这些目的由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的网络抽象网关实现,该网络抽象网关包括:
-至少一个抽象网络接口,用于与至少一个抽象网络相连接,其中一个用户拥有一个抽象端点,该端点在该抽象网络中具有一个第一身份;
-至少一个通信系统接口,用于与至少一个用户的通信系统相连接,该通信系统接口在该用户的通信系统中经由一个第二身份暴露抽象端点行为;
-被适配成用于在该第一身份和该第二身份之间注册一种一对一关系的装置;
-用于提取该抽象端点的行为、包括该抽象端点的多种通信特征和/或状态的装置;以及
-端点抽象装置,被适配成用于在该用户的通信系统中、经由一个端点抽象、使用该第二身份对该抽象端点进行抽象,该端点抽象响应于该抽象端点的行为,被适配成用于实现该用户的通信系统的至少一个特征和/或状态,并且经由一个由该用户的通信系统支持的协议被适配成用于双向地对该抽象端点的该行为与该用户的通信系统的特征和/或状态进行映射。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该网络抽象网关(NAG)通过在暴露该抽象设备的行为的一个通信系统中产生一个端点抽象来实现端点抽象。该用户可以选择性地登录该NAG服务来命令该NAG,并且最终这个或这些抽象网络来使用该NAG服务。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的该抽象设备的行为使得该抽象端点的这些通信特征和/或状态成为必需,例如,像振铃状态、呼叫接受等。当该用户已经登录到该网络抽象服务中时,该网络抽象网关将提取该抽象端点的行为,并且在该网络抽象网关中的抽象软件将该抽象端点的行为映射到该端点抽象的一套可比的特征和状态上。反之亦然,在该用户的通信系统中的特征和状态(例如PBX或通常在该PBX上实现为状态机的应用服务器特征)被提取并扩展到该抽象端点。注意到一个单一的物理端点(例如一个移动手持机)可以包含若干抽象端点,这些端点各自连接到不同的抽象网络。例如,该抽象端点可以是与一个GSM网络相连接的一个GSM客户端(即一个第一抽象网络)、与一个SMS网络相连接的一个SMS客户端(即一个第二抽象网络)等,所有的都位于该相同的移动手持机中。因此,多个抽象端点的行为可以被根据本发明的网络抽象网关所映射或统一成一个单一端点抽象的多种行为,例如在该用户的通信系统中的一个单一SIP端点。该端点抽象是在该用户的通信系统中的一个端点,能够在这个通信系统中通过一个专用协议(例如SIP)暴露行为。例如,该用户的通信系统可以是一个应用服务器(AS)、一个企业专用网络、一个基于网络的VoIP应用(像谷歌语音)等。通过在连接到该用户的通信系统的该端点抽象上映射该用户的抽象端点的行为,该用户可以继续使用他的抽象端点(例如在他的GSM电话中),同时受益于在他的优选通信系统(例如该企业PABX)中可用的服务、应用、和特征。传入和传出通信将被控制,如同来自于或终接于该通信系统的一个端点处一样(例如该用户的固定电话),同时该用户继续使用他的优选设备(例如他的手机),并因此也继续享受他的优选设备可用的基于位置的服务。该用户在该通信系统中的存在是符合该端点抽象一个益处-如果该系统是一个SIP IP PBX,与该端点抽象第二身份相连接的用户的通信系统协议,例如他的SIP用户名/密码。
然而在该抽象网络中的该抽象端点的身份在整个本专利申请中被称为第一身份,在该(专用或非专用)用户通信系统中的身份在整个本专利申请中被称为该设备的第二身份。这个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通过在该网络抽象网关中的预注册被一对一连接。对于出局呼叫,即来自于该抽象端点的呼叫或通信会话,主叫方标识应对应该第一身份,即在该抽象网络中的该身份。对于入局呼叫(即终接于该抽象端点处的呼叫或通信会话),该被叫方标识应对应在该抽象网络中的该用户的第一身份。这些通信会话将被转接到该端点抽象,其结果是该用户将暴露行为并且最终还暴露该用户的通信系统中的存在,同时终接该抽象网络中、他的抽象端点上的双向通信会话。
根据本发明的NAG可以安装在该抽象网络中、该(专用)系统中、或在这两者之间,并且不要求在该抽象端点、或在托管这些抽象端点的物理设备上做任何适配、协议或软件升级。该NAG不需要集成路由选择和/或位置登记功能。它只维护登录或注销该服务的一个用户列表,并且它对为了服务登录该用户的通信系统的登录相应的端点进行抽象,从而使用该用户的通信系统已知的一个专用协议,例如会话发起协议(SIP)。取决于实现方式,登录该NAG服务可以被预先配置或可以由于来自该用户的明确要求而发生。
有利地,该NAG将位于该公共的、抽象网络中,使运营商能够以一种合法的方式使用公共属性,例如最终用户的主叫ID。如果该用户具有一个固定的主叫ID和一个移动主叫ID,该NAG可以选择以一种可扩展的方式设置该固定的或移动的主叫ID。相比之下,如果该NAG将位于该用户的通信系统中,主叫ID操控可能只能通过特定的附加服务(例如从该用户的公司到该移动运营商的一条专用线路)和该PBX的特定配置来体验。
由于本发明,基于位置的服务(例如,基于该抽象端点连接到其上的GSM基站)可以继续被使用。
进一步注意到,在整个本专利申请中使用的该术语“通信会话”不仅涵盖了对该抽象端点的入局/出局电话呼叫,而且使即时消息传送成为必需,如SMS或MMS消息传送、视频会话、网络会话、多方会议呼叫等。
可选地,如权利要求2所定义的,在根据本发明的网络抽象网关中,用于提取该抽象端点的行为的装置可以包括:
-用于经由在该抽象网络中实现的强制路由选择接收通信会话的装置,这些通信会话来自或去往该抽象端点;以及
-用于分析所述通信会话的装置,以便提取其至少该第一身份。
因此,为了提取该抽象端点的行为,所有到该抽象端点抽象的入局/出局通信会话优选被强制路由到该NAG。该强制路由选择将往复于该抽象端点的所有话务量路由到该NAG,并且可以通过现有机制在该抽象网络中被实现。出于可伸缩性原因,然而期望的是,不强制所有的话务量穿过该NAG,但是可替代地依赖信令、信令的一部分、甚至是信令的一个副本,如将在下面解释的。
在该NAG中经由强制路由选择接收所有话务量的该部件将分析该话务量,以便在该抽象网络中建立该抽象端点的身份,即,该第一身份。该NAG将使用这个第一身份将在该抽象网络中的该抽象端点的行为映射到在该用户的通信系统中的相应的行为上。该NAG对此检测在该抽象网络中的该抽象端点的身份并且将那个抽象端点的这些通信特征和状态映射到在该用户的通信系统中的该相应端点抽象一个唯一连接的身份上。
如权利要求3进一步指示的,根据本发明的到该网络抽象网关的强制路由选择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
-在该抽象网络和智能网络或基于IN的强制路由选择中的交换机配置;
-与二次拨号一起使用的电话卡;
-使用回叫机制和二次拨号的电话卡;或者
-在实现该强制路由选择的SIM卡中的一种应用。
实际上,该强制路由选择可以通过不同的现有机制在该抽象网络中实现。
一种第一机制在于基于网络的强制路由选择。当该用户从他的抽象端点发起一个呼叫时,在该抽象网络中处理该呼叫的这些交换机之一可以被预先配置来激活一个智能触发器,该触发器触发一个智能网络服务控制点(IN SCP)的逻辑以将一个接续消息发送回该交换机,指令该交换机经由一个指示如何达到根据本发明的该NAG的一个前缀来对该呼叫进行路由。
一种第二机制在于使用一个在该抽象端点中实现二次拨号的标准电话卡客户端。当该用户从他的抽象端点拨打一个目的号码时,在该用户的终端中的软件将会拦截该呼叫、呼叫一个特定的特定直接拨号(DDI)(即与到该用户的PBX或网关的一个专用中继线相关联的一个号码),提供直接拨入系统访问(DISA)、并且通过DTMF拨打最初呼叫的号码。
一种第三机制依赖于一个电话卡和一种回叫机制的使用。当该用户从他的抽象端点拨打一个目的号码时,在该用户的终端中的软件将会拦截该呼叫、呼叫一个占线和等待的特定的特定直接拨号(DDI)。该DDI回叫机制将回叫该终端并且通过DTMF提供直接拨入系统访问(DISA)来拨打最初呼叫的号码。
一种第四实现方式可以依赖于实现该强制路由选择的一个GSM SIMJava卡中的一个程序或应用。
对于强制路由选择可替代地,如权利要求4所定义的,用于提取该抽象端点的行为的装置可以包括:
-用于监测来自或去往该抽象端点的通信会话的信令的至少一部分的装置。
事实上,在提取该抽象端点的行为的NAG中的该部件可以监测信令(和介质)或者信令(和介质)的一部分,信令与由该抽象端点产生或去往该抽象端点的业务量相关。为了实现这一点,与所有通信会话(既有入局又有出局)相关的信令或信令的一个副本必须被路由到该NAG的一个抽象网络入口接口,由此保留某些会话属性,如主叫方标识和被叫方标识。该NAG然后将分析该信令,以便在该抽象网络中建立该用户的身份,即该第一身份。该NAG使用此第一身份将在该抽象网络中的该抽象端点的行为映射到在该用户的通信系统中相应的行为上。
尽管不限制于此,权利要求5列出了PBX或应用服务器特征的示例,这些特征可以被移动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网络抽象网关中的该端点抽象。优选的示例是:
-目录服务;
-占线指示灯特征;
-指定转接服务;
-即时消息传送;
-传递给该抽象端点的呼叫者姓名;
-视频服务;
-语音邮件通知;
-隐私管理;
-来自所述用户的通信系统的302临时移动;
-来自所述网络抽象网关(NAG)的302临时移动;
-所述网络抽象网关(NAG)的自动设定;
-呼叫拒绝;
-临时会议技术;
-在智能电话上的WiFi SIP端点和GSM端点之间的语音连续性服务;
-作为单个端点抽象的固定和移动电话的统一;
-呼叫记录;
-呼出限制管理;
-呼叫隐私管理;
-呼叫报告;
-回拨占线和/或回拨无应答;
-由固定电话进行的移动端点线路监视;
-固定和移动呼叫分叉;
-单一号码连系;以及
-单一语音邮件。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该网络抽象网关使该用户能够在他的移动电话上享受他的PBX的特征和状态。换言之,PBX服务被扩展到移动世界。保留在这些PBX数据库中的某些信息因此必须使该网络抽象网关是可用的。这些特征一般可以被分类为三种不同的类别:要求在该NAG中的一个IP电话抽象IP/PBX协议解释的一种第一类别的特征;可以在该NAG中实现,而不是在该IP/PBX中实现的一种第二类别的通信特征,因此减少在该IP/PBX中的实现复杂性;以及一种第三类别的IP/PBX特征,这些特征在任何移动端点上是可用的,因为该NAG将由一个移动端点放置的所有呼叫解释为由该端点抽象做出的呼叫以及将由一个移动端点接收的所有呼叫解释为对该端点抽象振铃的一个IP/PBX呼叫。在下面的段落中给出了这三种不同类别中的示例特征的一个不详尽的列表。
在该NAG中要求一个IP电话抽象IP/PBX协议解释的该第一类别特征的示例:
-目录服务:例如,该IP/PB提供一个LDAP(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目录,该目录可以被该IP电话抽象访问、在一个NAG数据库中被合并、并且在大多数GSM手持机上通过SYNCML(同步标记语言)同步;
-占线指示灯特征:例如,该IP/PBX对其他电话的状态提供一个SIP(会话发起协议)订阅特征,该特征可以被该IP电话抽象访问并且经由托管在该NAG上的一个网页在该移动或任何网页浏览器上被渲染;
-指定转接服务:例如,当该NAG的IP电话抽象具有两个IP/PBX同时会话时,在该GSM手持机上按下该按钮可以被该NAG检测到并且解释为经由一种由该IP/PBX实现的SIP引用机制将该第一被叫方转接到该第二被叫方的命令;
-即时消息传送:例如,当该NAG的IP电话抽象接收到一个SIPMESSAGE消息时,他可以经由SMS将该消息转发到该GSM手持机;另一方面,当该NAG检测到该GSM网络为一个IP/PBX用户接收到一个SMS时,他可以利用该IP/PBX SIP实现方式发送一个SIP MESSAGE消息;
-呼叫者姓名传递:通常,该IP/PBX将通过一个SIP INVITE消息将该主叫方的姓名发送到该IP电话抽象;这个主叫方姓名可以或者经由将一个网页推送到该移动电话或者通过文本至语音转换技术被传递到该GSM手持机;
-视频:如果由该NAG托管的该IP电话抽象接收到具有一种视频编码译码器能力的一个再次邀请,该NAG可以经由邮件发送一个URL,当被选定时,该URL将该网页浏览器(在该移动或任何其他机器上)连接到一个NAG服务,该服务将该来自于/发送到该IP/PBX的视频翻译为例如一个FLASH播放器中的一个RTMP(实时消息传送协议)流;
-语音邮件通知:例如,当该NAG的IP电话抽象接收到有一个指示有等待的语音消息的NOTIFY消息时,该NAG能够解释这个消息并且向该移动电话发送一个SMS以通知有一个新的语音邮件等待;
-隐私管理:该NAG能够将一个特定的访问代码翻译为在该IP/PBX上放置一个私人呼叫的命令。
-来自该IP/PBX的302临时移动:当将一个呼叫被放置到该IP/PBX时,该NAG能够接收到一个302临时移动并且实现这个SIP特征以再次连接到一个临时目的地。
-来自该NAG的302临时移动:该NAG能够检测到一个GSM手持机被配置成用于将该呼叫重定向到一个特定的目的地,或者通过查询该移动网络,或者因为在该IN(智能网络)中实现的该强制路由选择产生了一个到具有一个特定重定向头的NAG的呼叫;在任何情况下,该NAG能够对其进行解释并且产生一个到该IP/PBX的302临时移动从而将该主叫方连接到该特定的目的地;
-该NAG的自动设定:时常一个IP/PBX提供自动设定服务,用于配置一个IP电话,该电话具有一个特定的MAC地址、IP/PBX注册机构、SIP资格证明、呼叫转发配置等;通过用一个必须设定的移动号码替换该MAC地址,这个设定协议可以被该NAG再次使用,从而在该GSM网络上针对一个特定的移动号码配置该GSM的行为;
-GSM呼叫拒绝:当该端点抽象“振铃”并且该GSM用户拒绝该呼叫时,该移动网络能够发送一个消息到该NAG,这样该NAG将该IP/PBX呼叫重定向到一个特定目的地,例如,语音邮件、秘书等。
可以在该NAG中而非在该IP/PBX中实现、因此减少在该IP/PBX中的该实现复杂性的该第二类别的通信特征的示例:
-临时会议技术:当该NAG IP电话抽象具有若干IP/PBX同时呼叫时,在任何对话中按下“#”按钮可以触发一个会议桥来透明地桥接所有的IP/PBX对话和GSM对话;
-在智能电话上的WIFI SIP连接性和GSM连接性之间的语音连续性服务:该NAG实现一个附加的SIP对等层,使得一个智能电话能够经由一个SIP WIFI端点与该NAG连接;当该NAG检测到一个好的质量可以与这个WIFI SIP端点一起使用时,他可以停止该GSM通信并且与一个新的WIFI SIP端点对话流畅地进行交换;
-作为单个端点抽象的一个固定和移动电话的统一以及对在一个给定IP/PBX上第三方IP电话的即插即用配置的支持:该NAG实现一个特定的IP电话的自动设定,以便这个固定IP电话注册到该NAG;当为该端点抽象接收到一个呼叫时,该NAG呼叫该移动的和该固定的IP电话,当从或者该GSM或者该IP电话呼叫时,该NAG通过该端点抽象将该呼叫放置在该IP/PBX上;
-呼叫记录:该NAG可以记录被连接到该IP/PBX上的一个端点抽象所放置或接收的所有呼叫。
因为该NAG将由一个移动端点放置的所有呼叫解释为由该端点抽象做出的呼叫并且将由一个移动终端接收的所有呼叫解释为对该端点抽象振铃的一个IP/PBX呼叫,在任何移动端点上可用的该第三类别的IP/PBX特征的示例是:
-呼叫限制管理:IP/PBX管理员可以通过使用IP/PBX管理接口为一个特定的GSM阻止某个目的地;
-呼叫隐私管理:该IP/PBX管理员可以通过使用该IP/PBX管理接口(或者通过配置一个特定访问代码,或者通过强制在该IP/PBX配置中的用于该端点抽象的隐私)为特定的GSM呼叫阻止该CLI(呼叫线路识别);
-GSM呼叫报告:该IP/PBX管理员可以使用他的标准报告工具,以便监测一个特定的GSM手持机的活动;
-回拨占线、回拨无应答;由于该IP/PBX知道该GSM电话是占线还是空闲,当呼叫一个端点抽象时,该IP/PBX的该回拨占线和回拨无应答可以工作;
-由一个固定电话作出的GSM线路监视:该IP/PBX知道该端点抽象是占线还是空闲,以便另一个端点可以订阅该端点抽象的状态;
-固定和移动呼叫分叉:当该用户的分机被该拨打时,该IP/PBX可以被配置成用于对该NAG端点抽象和该用户的固定IP电话振铃;
-单一号码连系:该IP/PBX可以具有一个单一的DDI(直接拨号),该直接拨号可以被映射到该NAG端点抽象和该固定IP电话;
-单一语音邮件:该IP/PBX语音邮件成为用于该用户的该端点抽象和固定电话的单一语音邮件。
如在权利要求6中进一步指定的,利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网络抽象网关将被抽象的抽象端点可以是: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或GSM客户端;
-会话发起协议或SIP WiFi电话客户端;
-软电话客户端;
-模拟电话客户端;
-数字增强无绳电信或DECT电话客户端;
-互联网协议-数字增强无绳电信或IP-DECT电话客户端;
-WiFi-会话发起协议或WiFi-SIP电话客户端;
-互联网协议或IP电话客户端;
-卫星电话客户端;
-专属时分复用或TDM电话客户端;
-即时消息传送客户端;或
-蓝牙耳机或汽车套件设备客户端。
然而本专利的申请并不限制于此。由于本专利无需该抽象端点的适配就可以实现,基本上在一个移动手持机或固定终端中集成的任何现有的或进一步的通信会话客户端将能够从本发明中受益。
如在权利要求7中进一步指定的,在该端点上的、将被根据本发明的该网络抽象网关仿真的该用户的通信系统可以是:
-应用服务器;
-专用分机交换机或PBX;
-互联网协议中央交换机或IP中央交换机;
-交互式语音应答或IVR;
-基于网络的互联网协议语音或VoIP应用;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或GSM网络;或者
-关键环境网络;或者
-由可用的蓝牙手持机或耳机以及由所述网络抽象网关(NAG)可到达的多个汽车套件设备形成的一个网络。
再者,这个列表是示例性的而非详尽的。由于本发明不要求适配该用户的通信系统,基本上通过可以与该NAG共享的一个身份和协议来暴露一个端点的行为的任何系统可以从本发明中受益。关键的环境网络的示例是部署在太空、矿山、海洋等地的网络。
可选地,如权利要求8所定义的,由该用户的通信系统支持的专用协议可以是:
-会话发起协议或SIP;
-可扩展消息传送和存在协议或XMPP;
-Skype协议;
-时分复用或TDM协议;
-专属时分复用或TDM协议;或者
-蓝牙协议。
在该用户期望对来自/存在于一个IP PBX、IP中央交换机、或VoIP应用中的行为进行暴露,如同该用户放置和接收来自他的标准IP电话或PC的呼叫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网络抽象网关通常将在该IP PBX、IP中央交换机、或VoIP平台中使用他/她的SIP身份代表该用户执行SIP端点抽象以及启动SIP会话。还可以使用可以被映射到该抽象端点的行为上的其他协议。再者,以上列表是非详尽的。
根据权利要求9定义的另一个可选的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网络抽象网关可以包括:
-被适配成用于一旦没有从该抽象端点接收定期的位置更新就自动注销该端点抽象的装置。
具体地,当朝向该NAG的强制路由选择在该抽象网络中被实现时,后者将继续转发一些来话呼叫,甚至当该抽象端点位于其中的该物理终端(例如该用户的移动电话)被关断时。通过验证是否从该抽象端点接收到位置更新,以及当没有接收到定期的位置更新时从该网络抽象服务的自动注销,避免了这些来话呼叫继续转发到该关断的终端。
根据权利要求10定义的又一个可选的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网络抽象网关可以包括:
-文本至语音转换装置。
因此,该网络抽象网关可以用文本语音转换功能进行补充,以便将例如呼叫者姓名信息、即时消息等传送到该抽象端点。
除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的网络抽象网关之外,本发明还涉及到一种对用户的抽象端点进行抽象方法,在一个抽象网络中该抽象端点具有一个第一身份,如权利要求11所定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安装一个网络抽象网关,该网络抽象网关经由一个抽象网络接口与该抽象网络相连接,并且经由一个通信系统接口与一个用户的通信系统相连接;
-在该网络抽象网关中注册在该第一身份和该用户的通信系统中的一个第二身份之间的一种一对一关系;
-在该用户的通信系统中、经由一个端点抽象、使用该第二身份对该抽象端点进行抽象;
-提取该抽象端点的行为,包括该抽象端点的通信特征和/或状态;
-实现该用户的通信系统的至少一个特征和/或状态;以及
-经由一个由该用户的通信系统(CS)支持的协议双向地将该用户的通信系统的特征和/或状态与该抽象端点的该行为进行映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该网络抽象网关的一个第一实施例;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该网络抽象网关的一个第二实施例,与多个抽象网络和多个用户通信系统相连接;
图3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该网络抽象网关的一个客户专用的实施例;
图4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该网络抽象网关的一个共享实施例;
图5在一个场景中展示了图4的该共享的网络抽象网关的一个第一用例,在该场景中从一个移动手持机到一个外部电话建立了一个呼叫;
图6在一个场景中展示了图4的该共享的网络抽象网关的一个第二用例,在该场景中从一个移动手持机到一个内部电话建立了一个呼叫。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一个网络抽象网关NAG,该NAG与一个抽象网络AN和一个用户的通信系统CS相连接。正在考虑的用户经由一个抽象端点AE可以访问该抽象网络。
该网络抽象网关NAG具有一个抽象网络入口接口和一个抽象网络出口接口,这两个接口集成在图1所示的抽象网络接口AN-I中。在图1中画出的该网络抽象网关NAG还具有一个端点抽象SIP用户代理EA,与一个端点抽象SIP对等层具有SIP连接,图1中未示出但通常在该用户的通信系统CS的一个应用服务器中被实现。这个连接性是通过该NAG的通信系统接口CS-I实现的,即直接或间接耦合到该用户的专用网络CS的一个端点抽象SIP接口。在这个专用网络CS中,图1中未画出的一个物理端点SIP对等层将通过物理端点连接与在该用户的端点中的一个物理端点SIP用户代理(例如他的办公电话)相连接。
该网络抽象网关NAG实现一个或多个通信服务器,这个或这些通信服务器提供所有呼叫的抽象,这些呼叫在穿过该网络抽象网关NAG的该抽象网络AN上被执行。这种抽象在该抽象网络AN上每物理实体仿真一个SIP端点EA,这样使得这个SIP端点EA可以被连接到任何基于SIP的PABX开发的任何应用上。
该网络抽象网关NAG的目标是通过分析话务量来产生一个端点抽象SIP用户代理EA,该话务量是由在该抽象网络AN上的该抽象端点AE产生的。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图1中的该抽象网络AN被假定来实现强制路由选择:该抽象网络AN将所有由该抽象端点AE产生的去话呼叫经由该抽象网络接口AN-I路由到该网络抽象网关NAG,从而保留呼叫属性,即像主叫方标识、被叫方标识等信息。
注意到要将该抽象网络AN连接到该网络抽象网关NAG,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如SIP中继线、EuroISDN PRI、EurolSDN BRI、SS7、H323等。
相反的,当该端点抽象SIP用户代理EA振铃时,该抽象网络AN还必须能够呼叫该抽象端点AE并且保留这些呼叫属性(例如主叫ID和被叫ID),如该端点抽象EA所要求的一样。这个端点的抽象用户代理EA的作用是在该用户的专用通信系统CS中的一个端点抽象SIP对等层中注册一个SIP身份以及模拟该端点抽象SIP连接,如同一个PEP(物理端点)SIP用户代理将在应用服务器的一个PEP SIP对等层中注册和通过一个PEP SIP连接进行通信。当做到这一点时,每一个与该公共网络的通信对于该端点抽象SIP用户代理EA和对于PEP SIP用户代理来说是完全相同的。例如,如果一个公共网络网关将被使用,该公共网络网关不能将来自该端点抽象SIP用户代理EA的呼叫从来自于该用户的PABX中的一个PEP SIP用户代理的呼叫中辨别出来。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下列缩写和术语将被使用:
-AN:抽象网络
-AE:抽象端点
-AN-I:抽象网络入口接口
-AN-I:抽象网络出口接口
-EA:端点抽象
-EA SIP UA:端点抽象SIP用户代理
-EA SIP对等层:端点抽象SIP对等层
-EA SIP连接:端点抽象SIP连接
-PE:物理端点:
-PE SIP对等层:物理端点SIP对等层
-PE SIP UA:物理端点SIP用户代理
-PE SIP连接:物理端点SIP连接
-NAG:网络抽象网关
-CS:用户的通信系统
重要的是要注意到,这样一种方案的优点在于:该CS看到所有实现由该EA SIP UA实现的这些特征的协议,正如那些在任何其他的PE SIPUA中实现这些相同特征的协议。作为一个示例,如果用户已经在他的AE上收到或放置了两个呼叫,该EA SIP UA可以发送一个SIP REFER消息以便实现该指定转接特征,例如,如果在第二次通信期间该用户在他的AE上按下一个数字。在另一种方案中,该指定转接实际上是在CS中实现的。从一个用户的角度来看,该指定转接的EA实现方式更好,因为该NAG为该用户关联这两个呼叫,这种关联是独立于这些呼叫是如何发出的(通过该通过SMS、网页等接收到的地址簿)。通常情况下,在一个PABX中,该用户必须与他的手机建立一个呼叫、按下DTMF并接收到一个拨号音。然后,该用户必须手动形成这个号码。这的确是因为实际上,在这种场景中,只有从该GSM到该PABX的一个单一的呼叫。这个示例清楚地展示了该端点抽象的好处。
图1中示出的该网络抽象网关NAG的一个具体重要的用例在于为一个GSM网络提供一个固定移动融合服务。在这个范围内,该FMC或固定移动融合网络服务是在一个IP-PABX中注册一个GSM电话的能力,如同它是一个正常的SIP电话。为了实现这个FMC服务,所有由一个GSM发出和接收的呼叫必须被强制路由到该网络抽象网关NAG。对于每个被连接到一个SIM卡上的号码,该网络抽象网关NAG仿真一个SIP端点,该端点可以被注册在一个应用服务器(该PABX或专用CS)中。注意到,在这样一个固定移动融合服务的实现方式的环境中,该抽象端点AE是在该用户的GSM电话中的该GSM客户端,并且该端点抽象SIP用户代理EA是在该IP-PABX上仿真该GSM电话的行为的该SIP用户代理。
图2展示了该网络抽象网关NAG的一个实施例201,该网络抽象网关与多个用户通信系统(即IP PBX202、IP中央交换机203、到一个用户的PC204的点对点SIP连接、和谷歌语音205)相连接,并且与多个抽象网络(即抽象网络AN1或206、AN2或207、和AN3或208)相连接。该NAG201因此配备有多个用户通信系统接口CS-I1、CS-I2、CS-I3、和CS-I4,用来分别与IP PBX202、IP中央交换机203、到一个用户的PC204的点对点SIP连接、和谷歌语音205连接。该NAG201还配备有抽象网络入口/出口接口AN-I1、AN-I2、和AN-I3,用来分别与抽象网络206、207、和208连接。
图2进一步展示了一个物理端点(例如,像PE1或PE4的一个移动手持机)可以经由若干抽象端点来连接到若干抽象网络。通常情况下,一个单一物理端点将包含若干虚拟端点,每个端点表示连接到不同抽象网络的抽象端点。例如像PE1的一个物理移动手持机包含一个GSM客户端AE1.1、一个SMS客户端AE2.1等。该物理端点PE1因此连接到若干抽象网络上:该GSM客户端AE1.1连接到一个GSM网络AN1、该SMS客户端AE2.1连接到一个SMS网络AN2等。一般来说,由PEy引用的一个物理端点包含若干由AEx.y指示的抽象端点,其中x是指该抽象网络以及y是指该物理端点。
作为一个示例,图2中的物理端点PE1是分别经由该GSM客户端AE1.1和SMS客户端AE2.1来连接到GSM抽象网络206和GSM抽象网络207的一个移动手持机。当该移动手持机PE1发出一个GSM呼叫时,这个呼叫行为然后经由IP PBX202中的端点抽象EA1被NAG201映射到一个SIP呼叫,在该IP PBX202中手持机PE1的用户具有他的办公IP电话221。当该移动手持机PE1发送一条SMS消息时,这种发短信行为经由在IP PBX202中的同一个端点抽象EA1被映射到一条被发送的SIP IM消息上。综上所述,位于同一个物理端点中的若干虚拟抽象端点的行为在一个单一的SIP端点抽象上被映射或统一成多种行为。
图2进一步示出了抽象端点AE1.2,该端点形成了一个第二物理终端的一部分,图2中未明确画出。这个第二终端属于一个第二用户,该用户在图2中被该IP电话222所表示的IP PBX202中具有一个第二身份。该NAG201因此将抽象端点AE2.1的行为映射到一个端点抽象EA2的相应的SIP呼叫行为上,该EA2经由该通信系统接口CS-I1与IP PBX202接口连接。一个第三物理端点(图2中未明确画出)托管与该抽象SMS网络207相连接的一个SMS客户端AE2.3。AE2.3的消息传送行为在该IPCentrex203中被映射到端点抽象EA3上,在该EA3中该三个物理端点的用户被假定具有一个来自他的IP电话231的被使用的第二身份。一个第四物理端点PE4再次托管两个虚拟抽象端点:一方面,抽象端点AE2.4表示与SMS网络207相连接的一个SMS客户端,另一方面,抽象端点AE3.4表示与WiFi-SIP网络AN3相连接的一个WiFi SIP电话客户端。PE4的消息传送行为和呼叫行为将被NAG201映射到一个端点抽象EA4的相应的行为上,该EA4具有与该第四用户的PC204的点对点SIP连接。最后,图2示出了一个抽象端点EA3.5,该端点位于在图2中未画出的一个第五物理端点中并且与WiFi-SIP抽象网络208相连接。该第五物理端点属于一个具有谷歌语音订阅的用户,该谷歌语音订阅由该第五用户的PC251用于呼叫。因此,该NAG201将该AE3.5的呼叫行为抽象成一个端点抽象EA5的相应的行为,该EA5与谷歌语音205相连接。
如图3和图4所展示的,根据本发明的该网络抽象网关可以部署在不同的拓扑结构上。
图3示出了一个客户专用的NAG301,即物理地安装在一个客户站点(例如在拥有该用户的通信系统并且期望具有为它的用户实现的网络抽象网关服务的公司的一个站点处)的NAG。其一个优点是,该客户可以实现他自己的服务水平协议(SLA),并且可以定制该NAG行为。
图3中所画出的该客户专用的NAG301具有经由一个专用网关305到一个移动SIP抽象网络304的连接性以及经由具有主速率接口(PRI)的另一个专用网关308到一个ISDN网络307的连接性。该用户可以经由它的移动手持机303和网关306来访问该移动SIP网络304。此外,图3展示了一个启用了再次邀请设施的对应于该用户的通信系统的应用服务器322。在一个特定的用例中,在该抽象移动SIP网络304上的、来自于移动手持机303的一个呼叫被该客户专用的NAG301映射到一个相应的ISDN呼叫上。
注意到,为了冗余的目的,可以在两个不同的客户物理站点中安装两个NAG。假设该SIP中继线服务提供商可以在连接到这两个NAG的SIP中继线上实现搜索,这两个NAG可以在一个不平衡的主动/主动模式中运行。
可替代地,一个客户专用的NAG可以被托管,即在一个服务提供商数据中心中每客户物理地安装一个NAG。然而,该客户仍然可以实现他自己的服务水平协议(SLA),并且定制该NAG行为,该IP/VPN带宽使用可以通过托管被优化。
在后者的实现方式中,冗余可以通过在两个不同的服务提供商数据中心中每客户物理地安装两个NAG来提供。
图4示出了一个共享的NAG实现方式:由多个客户共享的一个NAG401被托管在服务提供商数据中心中。根据该服务提供商的能力,可以实现不同的阶段来提供该共享的NAG服务。
注意到在该共享的NAG实现方式中,冗余可以通过在至少两个不同的服务提供商数据中心中安装两个或更多个NAG来提供。
为了进一步展示这些不同的拓扑结构来实现一个共享的NAG,使用了该固定移动融合(FMC)服务。在此背景中,该NAG也可以被称为“移动接入网关”或MAG。
图4、图5、和图6描绘了共享该网络抽象网关401的两个客户的配置。这些客户通过一个该第二客户专用的IP/VPN431或在该第一客户的情况下仅仅通过互联网410连接到该NAG401。该第二个客户的IP/VPN431通过该CPE2路由器412连接到该NAG的公共IP地址。该第一个客户的LAN402通过该CPE1路由器411连接到该NAG的公共IP地址。该NAG的公共IP地址经由一个路由器407和对应的移动SIP和固定SIP网络405和408连接到这些不同的CPE411和412、该移动VoIP网关406和该固定VoIP网关409。这些附图进一步示出了一个用户的移动手持机404,该手持机在图5中将被假定为发起一个到外部电话的呼叫以及在图6中将被假定为发起一个到内部电话的呼叫。
在图5中,移动电话404向一个外部目的地发出一个呼叫。随着该强制路由选择在该移动网络中被激活,信令被发送到网关406。结果,网关406发送一个SIP邀请消息501到该NAG401。在轮到他时,该NAG在该客户的通信系统402中向PBX422发送一个SIP邀请消息502。该客户的通信系统定位该外部目的地,就像被定位在它可以通过NAG401达到的该网关409后面。因此轮到他时,该客户的通信系统422向该NAG401发送一个邀请消息503并且该NAG向该网关409发送一个邀请消息504。一旦在网关409后面的该外部电话接受该呼叫,该客户的通信系统402仅用来将来自NAG401的呼叫桥接回该NAG402。这不够高效的,因为这会在该客户的互联网或VPN连接上消耗资源。因此该客户的通信系统402将要求该NAG401走出循环。它通过发送两个再次邀请请求505和506来实现这一点,各自用于每个SIP呼叫502和503。结果,该双向的RTP媒体流511、512跟随在该移动电话404和网关409后面的该外部目的地之间的可能的最短路由。
在图6中,移动电话404向一个内部目的地421发出一个呼叫。在这里,该呼叫建立更加简单明了。移动电话404发出一个呼叫。由于该移动网络中激活了该强制路由选择,信令被发送到网关406。结果,网关406向该NAG401发送一个SIP邀请消息601。在轮到他时,该NAG401在该客户的通信系统402中向PBX422发送一个SIP邀请消息602。该客户的通信系统402定位该目的地421,就像被定位在同一个LAN网络的内部,并且在轮到他时,向该目的电话421发送一个邀请消息603。一旦该内部电话421接受该呼叫,该双向的RTP媒体流被建立并且跟随该路由611、612、和613。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这可以参照图1的体系结构来进行描述,该用户可能想要暴露他的GSM身份,例如他的GSM主叫ID和GSM服务,同时该用户从一个固定电话(例如连接到SIP IP PABX的会议室电话)的便利中受益。参照图1,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的该通信系统CS对应于连接到GSM供应商的该用户的启用了蓝牙的GSM手持机。该抽象网络AN是刚刚提到的SIP IP PABX。该抽象端点AE是一个会议室电话,并且该端点抽象EA是在该网络抽象网关NAG中实现的类似于蓝牙汽车套件的蓝牙接口。
该NAG以一个SIP身份连接到该PABX(AN)。在该PABX上实现的一个IVR(交互式语音应答)请求该用户的GSM手持机的蓝牙个人识别码,以便将该EA接口CS-I和该移动手持机配对。例如当通过该会议电话呼叫这个IVR时,该PABX将所有由该会议室电话发起的呼叫路由到实现强制路由选择的该NAG。当接收到这样一个呼叫时,该NAG在该EA蓝牙接口上构成该请求的号码并且将该蓝牙信号变换成一个SIP信号。可替代地,当该EA蓝牙NAG接口检测到该GSM手持机振铃时,该NAG通过SIP呼叫该会议室电话号码。其结果是,该用户仅通过将他的GSM电话留在一个NAG蓝牙接口附近,即可经由该会议室电话或任何其他连接到该PABX上的电话方便地透明地使用他的GSM身份。
然而通过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可以向一个不提供移动性的IPPABX添加移动性服务。在本实施例中,该用户的通信系统CS是不实现固定的电话移动性的一个SIP IP PABX。一个第一抽象网络AN1是将SIP电话互连到该NAG的一个SIP网络。一个第二抽象网络AN2是一个GSM网络,该网络通过如上面已经描述的该强制路由选择将该用户的GSM电话互连到该NAG上。AE1.1,AE1.2,...是必须为其启用该移动性服务的SIP电话。AE2.3是连接到抽象网路AN2上的该用户的GSM手持机。该端点抽象EA是在该CS(即SIP IP PABX)中注册的一个SIP身份。这些SIP电话的一个设定网络使得该NAG能够基于存储在NAG中的用户配置文件配置这些SIP电话(电话上的标签、快速拨号等)。
该NAG提供一个登录用户接口,例如一个IVR,这使该用户能够将暴露在CS上的该用户的EA SIP身份映射到用于登录的该物理电话。同时,作为一个可选项,该NAG也可以使用该设定网络来配置与该用户配置文件参数(标签、快速拨号等)一起使用的该物理SIP电话。通过这样做,由任何已登录的电话为该用户身份做出的所有动作(呼叫、转接......)在该EA SIP身份上产生类似的动作,并且在该EA SIP身份上接收的所有呼叫在该用户已经被登录的所有这些物理SIP电话上被分叉。一个注销用户界面(例如一个IVR系统)使该用户能够删除该物理电话和该给定的EASIP身份之间的关联,并可选地不配置该物理端点。类似地,该GSM AE2可以使用相同的登录/注销程序来将该GSM电话添加/删除到该EA SIP身份。
又一个实施例展示了本发明在一个非GSM环境中的使用。在此,该NAG例如再次连接到2个抽象网络。第一个抽象网络是由覆盖在该NAG周围的蓝牙所形成的。连接到这个第一抽象网络的这些抽象端点是蓝牙耳机。第二个抽象网络是由一个IM(即时消息传送)网络形成的,例如由一个XMPP(可扩展消息传送和存在协议)服务器实现。此处,这些抽象端点是XMPP客户端。该NAG被进一步连接到一个SIP IP PBX,即在本专利申请的术语中的该用户的通信系统CS。
为了提供该SIP AE,该NAG对这两个抽象端点行为进行多路复用是通过例如:
-将由该XMPP客户端发送的聊天消息像‘拨号’、‘呼叫’解释为SIP会话发起(INVITE);
-将由该XMPP客户端发送的聊天消息像‘转接’、‘重定向’解释为SIP会话重定向(REFER);
-将从该RTP堆栈的语音呼叫路由到蓝牙耳机或从该蓝牙耳机路由;
-通过该蓝牙耳机检测来检测可用性(通过一个REGISTER SIP消息来进行模拟);以及
-通过使用该蓝牙耳机来关闭和接收呼叫。
在最后注意到,本发明可以对不同的抽象端点进行多路复用。一个特定的应用可以例如是一个GSM客户端和一个SIP客户端的多路复用,该应用提供视频,以便向该CS提供一个AE,该AE是一个语音/视频客户端,该客户端在该桌面和该GSM上使用用于该语音的视频。
虽然本发明已经通过参考特定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清楚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示意性实施例的细节,并且本发明可以用各种变化和修改来实施,而不偏离其范围。因此,本实施例应在所有方面视为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非前述描述来指示,并且在权利要求的同等意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都因此旨在包括在本发明内。换言之,拟覆盖落在基本潜在原则范围内并且本质属性是本专利申请中所要求保护的任何并且所有的修改、变动或等价物。本专利申请的读者应进一步理解,用词“包括”或“包含”不排除其他的元件或步骤;用词“一个”或“一种”不排除多个;并且一个单个元件,如一个计算机系统、一个处理器、或另一个整合单元,可以满足权利要求中描述的若干个工具的功能。权利要求中的任何参考符号都不应解释成限制相关的对应权利要求。描述或权利要求中所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a”、“b”、“c”、以及类似术语的引入是用来区分类似的元件或步骤,而不一定描述一种先后或时间顺序。类似地,术语“顶部”、“底部”、“在上方”、“在下方”,以及类似物被引入用于描述性的目的并且不必须指示这些相对位置。应当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的情况下是可以互换的,并且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根据本发明以其他的顺序,或以与上文所描述或说明的一个或多个取向不同的取向进行操作。

Claims (11)

1.一种网络抽象网关(NAG),包括:
-至少一个抽象网络接口(AN-I),用于与至少一个抽象网络(AN)相连接,其中一个用户具有一个抽象端点(AE),该端点在所述抽象网络(AN)中具有一个第一身份;
-至少一个通信系统接口(CS-I),用于与至少一个用户的通信系统(CS)相连接,所述通信系统接口(CS-I)在所述用户的通信系统(CS)中经由一个第二身份暴露抽象端点行为;
-装置(REG),被适配成用于在所述第一身份和所述第二身份之间注册一种一对一关系;
-用于提取所述抽象端点(AE)的行为的装置,包括所述抽象端点(AE)的多种通信特征和/或状态;以及
-端点抽象装置(AM),被适配成用于在所述用户的通信系统(CS)中、经由一个端点抽象(EA)、使用所述第二身份对所述抽象端点(AE)进行抽象,所述端点抽象(EA)响应于所述抽象端点(AE)的行为,被适配成用于实现所述用户的通信系统(CS)的至少一种特征和/或状态,并且经由一个由所述用户的通信系统(CS)支持的协议被适配成用于双向地对所述抽象端点(AE)的所述行为与所述用户的通信系统(CS)的特征和/或状态进行映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抽象网关(NAG),用于提取所述抽象端点(AE)的行为的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经由在所述抽象网络(AN)中实现的强制路由选择来接收多个通信会话的装置,这些通信会话来自或去往所述抽象端点(AE);以及
-用于分析所述通信会话的装置,以便提取其至少所述第一身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抽象网关(NAG),其中所述强制路由选择通过以下方式被实现:
-在所述抽象网络和智能网络或基于IN的强制路由选择中的交换机配置;
-使用二次拨号的电话卡;
-使用回叫机制和二次拨号的电话卡;或者
-在实现该强制路由选择的一张SIM卡中的一种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抽象网关(NAG),用于提取所述抽象端点(AE)的行为的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监测通信会话的信令的至少一部分的装置,这些通信会话来自或去往所述抽象端点(AE)。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抽象网关(NAG),其中所述用户的通信系统的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
-多个目录服务;
-一个占线指示灯特征;
-指定转接服务;
-即时消息传送;
-传递给所述抽象端点(AE)的呼叫者姓名;
-一个视频服务;
-语音邮件通知;
-隐私管理;
-来自所述用户的通信系统的302移动临时;
-来自所述网络抽象网关(NAG)的302移动临时;
-所述网络抽象网关(NAG)的自动设定;
-呼叫拒绝;
-临时会议技术;
-在智能电话上的WiFi SIP端点和GSM端点之间的语音连续性服务;
-作为一个单一端点抽象固定和移动电话的统一;
-呼叫记录;
-呼叫限制管理;
-呼叫隐私管理;
-呼叫报告;
-回拨占线和/或回拨无应答;
-由固定电话进行的移动端点线路监视;
-固定和移动呼叫分叉;
-单一号码连系;以及
-单一语音邮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抽象网关(NAG),其中所述抽象端点(AE)是以下各项中的任何一个: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或GSM客户端;
-会话发起协议-WiFi或SIP-WiFi电话客户端;
-软电话客户端;
-模拟电话客户端;
-数字增强无绳电信或DECT电话客户端;
-互联网协议-数字增强无绳电信或IP-DECT电话客户端;
-WiFi-会话发起协议或WiFi-SIP电话客户端;
-互联网协议或IP电话客户端;
-卫星电话客户端;
-专属时分复用或TDM电话客户端;
-即时消息传送客户端;或者
-蓝牙耳机或汽车套件设备客户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抽象网关(NAG),其中所述用户的通信系统(CS)是以下各项中的任何一个:
-应用服务器;
-专用分机交换机或PBX;
-互联网协议中央交换机或IP中央交换机;
-交互式语音应答或IVR;
-基于网络的互联网协议语音或VoIP应用;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或GSM网络;
-关键环境网络;或者
-由一个可用的蓝牙手持机或耳机以及由所述网络抽象网关(NAG)可到达的多个汽车套件设备形成的一个网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抽象网关(NAG),其中由所述用户的通信系统(CS)支持的所述协议是:
-会话发起协议或SIP;
-可扩展的消息传送和存在协议或XMPP;
-Skype协议;
-时分复用或TDM协议;
-专属时分复用或TDM协议;或者
-蓝牙协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抽象网关(NAG),进一步包括:
-被适配成用于一旦没有从所述抽象端点(AE)中接收到定期位置更新就自动注销所述端点抽象(EA)的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抽象网关(NAG),进一步包括文本至语音转换装置。
11.一种用于对用户的抽象端点(AE)进行抽象方法,所述抽象端点(AE)在一个抽象网络(AN)中具有一个第一身份,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安装一个网络抽象网关(NAG),该网络抽象网关经由一个抽象网络接口(AN-I)与所述抽象网络(AN)相连接,并且经由一个通信系统接口(CS-I)与一个用户的通信系统(CS)相连接;
-在所述网络抽象网关(NAG)中注册在所述第一身份和所述用户的通信系统(CS)中的一个第二身份之间的一种一对一关系;
-在所述用户的通信系统(CS)中、经由一个端点抽象(EA)、使用所述第二身份对所述抽象端点(AE)进行抽象;
-提取所述抽象端点(AE)的行为,包括所述抽象端点(AE)的多种通信特征和/或状态;以及
-实现所述用户的通信系统(CS)的至少一种特征和/或状态;以及
-经由一个由所述用户的通信系统(CS)支持的协议,双向地对所述抽象端点(AE)的所述行为与所述用户的通信系统(CS)的特征和/或状态进行映射。
CN201280011471.1A 2011-01-25 2012-01-24 网络抽象网关及对端点进行抽象相应方法 Active CN1034041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1000569.1A EP2479969B1 (en) 2011-01-25 2011-01-25 A network abstraction gateway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to abstract an endpoint
EP11000569.1 2011-01-25
PCT/EP2012/051044 WO2012101119A1 (en) 2011-01-25 2012-01-24 A network abstraction gateway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to abstract an endpoi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04120A true CN103404120A (zh) 2013-11-20
CN103404120B CN103404120B (zh) 2016-03-02

Family

ID=44072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1471.1A Active CN103404120B (zh) 2011-01-25 2012-01-24 网络抽象网关及对端点进行抽象相应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8457140B2 (zh)
EP (1) EP2479969B1 (zh)
CN (1) CN103404120B (zh)
AU (1) AU2012210619B2 (zh)
CA (1) CA2826256C (zh)
ES (1) ES2439690T3 (zh)
RU (1) RU2528616C1 (zh)
SG (1) SG192192A1 (zh)
WO (1) WO201210111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5567A (zh) * 2014-12-12 2017-08-01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实现通信事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96620B2 (en) 2013-02-04 2016-11-15 Ubiquiti Networks, Inc. Radio system for long-range high-spe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836601B2 (en) 2013-02-04 2014-09-16 Ubiquiti Networks, Inc. Dual receiver/transmitter radio devices with choke
US9397820B2 (en) 2013-02-04 2016-07-19 Ubiquiti Networks, Inc. Agile duplexing wireless radio devices
US9373885B2 (en) 2013-02-08 2016-06-21 Ubiquiti Networks, Inc. Radio system for high-spe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P2770713B1 (en) * 2013-02-25 2017-11-15 Alcatel Lucent Enterprise phone that can provide professional services during a communication set up on a private cellular phone
US9246988B2 (en) * 2013-06-17 2016-01-26 Google Inc. Managing data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phone calls between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EP3648359A1 (en) 2013-10-11 2020-05-06 Ubiquiti Inc. Wireless radio system optimization by persistent spectrum analysis
US9172605B2 (en) * 2014-03-07 2015-10-27 Ubiquiti Networks, Inc. Cloud device identific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EP3120642B1 (en) 2014-03-17 2023-06-07 Ubiquiti Inc. Array antennas having a plurality of directional beams
US9912034B2 (en) 2014-04-01 2018-03-06 Ubiquiti Networks, Inc. Antenna assembly
CN109905842B (zh) 2014-06-30 2020-11-17 优倍快公司 确定无线传输特征的方法
US9906568B2 (en) * 2014-08-28 2018-02-27 Avaya Inc. Hybrid cloud media architecture for media communications
CN105874839B (zh) 2014-08-31 2019-11-15 优倍快网络公司 用于监测及改善无线网络健康的方法和装置
US9881070B2 (en) 2014-12-12 2018-01-3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ntrolling service functions in response to service instigation and service reactivation messages
PL3353989T3 (pl) 2015-09-25 2021-08-30 Ubiquiti Inc. Kompaktowe i zintegrowane urządzenie sterujące kluczami do monitorowania sieci
DE102016000870B4 (de) * 2016-01-27 2019-04-04 Unify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Ausführen einer Anrufsteuerung eines Clients auf einem einer Benutzer repräsentierenden Telefonie-Endpunkt sowie einen hierfür ausgebildeten Porthandler
US10153993B2 (en) 2016-07-18 2018-12-11 T-Mobile Usa, Inc. RCS origination forking
US10237212B2 (en) * 2016-07-18 2019-03-19 T-Mobile Usa, Inc. RCS origination forking
US10798246B2 (en) * 2016-12-23 2020-10-06 Telecom Italia S.P.A. Call collision resolu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80198544A1 (en) * 2017-01-11 2018-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ent provider network interface
US10616419B1 (en) * 2018-12-12 2020-04-07 Mi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s that include social media clients
US10708441B1 (en) * 2019-01-29 2020-07-07 Fuze, Inc. Direct inward dialing pool lease for originating and terminating services in a unified communication platform
CN112822090B (zh) * 2019-11-15 2023-03-31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移动终端的即时通信工具的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265076B2 (en) * 2020-04-10 2022-03-01 Totum Lab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ng across multiple satellit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3636A (zh) * 2007-07-18 2007-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互联网邮件业务与移动应用互通的实现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145982A (zh) * 2007-10-29 2008-03-19 广州复旦奥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对象模型与协议组态配置的通用网关设计方法
US20080287148A1 (en) * 2007-05-18 2008-11-20 Tango Networks,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Using Alternative Numbers for Routing Voice Calls and Short Message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09076971A1 (en) * 2007-12-14 2009-06-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of and an arrangement for call establishment between a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and a mobil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40885A1 (en) * 1995-10-13 2001-11-15 Howard Jona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outing voice telephone calls over a packet switched computer network
US7701924B1 (en) * 1998-02-27 2010-04-20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signaling on behalf of a stateless client
US6515997B1 (en) * 1999-05-17 2003-02-04 Ericsson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a gateway translation function
GB0324696D0 (en) 2003-10-23 2003-11-26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ccessing content at a geographical location
KR20070074553A (ko) * 2004-09-22 2007-07-12 지멘스 커뮤니케이션스 인코퍼레이티드 단일 번호를 갖는 유-무선 통합에서 의사 번호 이동성
CA2616485A1 (en) 2005-07-25 2007-02-01 Bridgeport Networks, Inc. Mobile and packet-based call control
US9094947B2 (en) * 2006-01-16 2015-07-28 Nokia Corporation Combining IP and cellular mobility
US8929360B2 (en) * 2006-12-07 2015-01-06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s, methods, media, and means for hiding network topology
US8270346B2 (en) 2008-04-21 2012-09-18 Shoretel, Inc. Dynamic call anchoring
US8351461B2 (en) 2008-11-03 2013-01-0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based fixed mobile convergen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87148A1 (en) * 2007-05-18 2008-11-20 Tango Networks,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Using Alternative Numbers for Routing Voice Calls and Short Message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1083636A (zh) * 2007-07-18 2007-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互联网邮件业务与移动应用互通的实现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145982A (zh) * 2007-10-29 2008-03-19 广州复旦奥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对象模型与协议组态配置的通用网关设计方法
WO2009076971A1 (en) * 2007-12-14 2009-06-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of and an arrangement for call establishment between a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and a mobil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5567A (zh) * 2014-12-12 2017-08-01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实现通信事件
CN107005567B (zh) * 2014-12-12 2020-07-28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实现通信事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92192A1 (en) 2013-08-30
CA2826256A1 (en) 2012-08-02
CA2826256C (en) 2014-04-15
AU2012210619B2 (en) 2013-11-14
US20120188892A1 (en) 2012-07-26
RU2528616C1 (ru) 2014-09-20
WO2012101119A1 (en) 2012-08-02
EP2479969A1 (en) 2012-07-25
CN103404120B (zh) 2016-03-02
EP2479969B1 (en) 2013-11-20
US8457140B2 (en) 2013-06-04
AU2012210619A1 (en) 2013-08-15
ES2439690T3 (es) 2014-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4120B (zh) 网络抽象网关及对端点进行抽象相应方法
AU2018208684B2 (en) User controlled call management
US665090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ser-configured telephone service in a data network telephony system
US7248577B2 (en) Virtual PBX based on SIP and feature servers
US8179791B2 (en) Sequentially calling groups of multip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based on user-specified lists of communication devices having assigned priorities
WO2005010712A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ressing early media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2007282230A (ja) データ変換
US701667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lephone service using a wireless personal information device
WO2007010541A8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 redirection of incoming and outgoing multimedia sessions over a data network
US20030008643A1 (en) Supplementary call grabber service for mobile networks
EP1248445B1 (en) Call appearance shared by PSTN phone and Voice over IP phone
JP4864999B2 (ja) 発信者情報通知要請サービスシステム、セッション制御サーバ、呼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3008777A5 (zh)
KR101190347B1 (ko) 메신저/웹(/왑) 클라이언트를 이용한 통화 서비스 시스템및 그 방법
CN106464750A (zh) 用于经由VoIP平台和移动电话装置选择电话号码的系统和方法
Wang et al. A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 creation model for internet-based unifi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20170042876A (ko) 착신전환 서비스의 발신 호 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통신 단말
EP152761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telecom network
US8948160B1 (en) Controlling services in a circuit-switched network from a packet network
CN117157944A (zh) 用于促进并发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Moza et al. METHODS OF INTEGRATING mVoIP IN ADDITION TO A VoIP ENVIRONMENT
KR20170042106A (ko) Ip 기반의 착신전환 서비스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통신 단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