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4964A - 具干燥实物的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干燥实物的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64964A
CN101564964A CNA2008100950403A CN200810095040A CN101564964A CN 101564964 A CN101564964 A CN 101564964A CN A2008100950403 A CNA2008100950403 A CN A2008100950403A CN 200810095040 A CN200810095040 A CN 200810095040A CN 101564964 A CN101564964 A CN 1015649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e
multilayer film
dry substance
shell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950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木财
郑定群
康兆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ustek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to CNA20081009504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649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64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49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干燥实物的外壳的制作方法,其制作方法包括取得一多层膜,该多层膜的一面浮凸有一干燥实物的轮廓;使多层膜浮凸有干燥实物轮廓的一面紧附于一凹槽中,而形成符合凹槽的形状;以及,在凹槽内形成一附有多层膜的壳体;本发明也揭露了具干燥实物的电子产品外壳。

Description

具干燥实物的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壳,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模内装饰成型(In-MoldDecoration,IMD)的技术,所制成的具干燥实物的电子产品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让消费者于使用电子产品时,添加更多的乐趣,追求更时尚多风貌的电子产品,电子产品主题造型的设计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考虑因素之一,而渐渐被业者受到重视,近年来更有业者针对简约朴实且亲近大自然的题材,而采用皮革、竹片及木材等突破传统观念的材料在其壳体的表面装饰上,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目前用以制作电子产品具主题造型的表面装饰技术通常在其壳体表面上进行多色涂装、印刷、电镀或粘贴装饰贴纸等方式,其中粘贴装饰贴纸的方式尤其需要非常小心地完整平贴装饰贴纸于壳体表面上,否则可能造成贴纸浮贴或移位的情况发生,而且时间一久,壳体表面上的装饰贴纸可能因环境潮湿等原因,造成翘起、卷曲的情况发生。
因此为了提供消费者在市场上具有更多主题风格的选择,也避免粘贴装饰贴纸恼人的缺点,故而开发出一种具干燥实物的外壳及其制作方法,以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让业者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即成为亟待解决的一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干燥实物的外壳及其制作方法,以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让业者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干燥实物的外壳的制作方法,包括取得一多层膜,多层膜的一面浮凸有一干燥实物的轮廓;使多层膜浮凸有干燥实物轮廓的一面紧附于一凹槽中;以及在凹槽中形成一附有该多层膜的壳体,且该壳体可为电子产品的壳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上述制造方法所制成的一种具干燥实物的电子产品外壳,包括一壳体以及一具有一第一膜层、一第二膜层以及一干燥实物的多层膜,其中干燥实物被密封于第一膜层及第二膜层之间,且干燥实物的轮廓浮凸于第二膜层的表面。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具干燥实物的电子产品外壳,使得电子产品外壳上的表面装饰可增加其外观寿命,不至如装饰贴纸般地卷曲或翘起,同时更提供消费者对于电子产品的表面装饰具有更新颖及创新的选择,展现大自然素材的产品独一性及个人化的风格。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具干燥实物的电子产品外壳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模具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制造流程图;
图4a-4f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所使用的模内装饰成型机的使用操作图;以及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制造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发明的精神,如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在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本发明揭示一种具干燥实物的电子产品外壳及其制造方式,图1是本发明具干燥实物的电子产品外壳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1,该外壳100包括一壳体110及一多层膜120,可应用于电脑、笔记型电脑、手机、PDA、相机或电脑周边产品等电子产品上,该壳体110由一胶材(如: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ABS等)在高温下,以射出成型的方式所浇铸而成,胶材被射出成型时,其一侧接触于该多层膜120,多层膜120包括有一第一膜层121(如:塑料膜)、第二膜层122(如:塑料膜)及一干燥实物123。
第一膜层121及第二膜层122分别为多层膜120的两对应外侧,而干燥实物123被密封于第一膜层121及第二膜层122之间,第一膜层121的一侧位于壳体110的表面,由于第一膜层121的厚度及硬度较第二膜层122大,因此,干燥实物123的轮廓较可浮凸于第二膜层122的表面,以提供该干燥实物123的立体轮廓于多层膜120的一面,增加触摸的感觉,而干燥实物123的轮廓较无法浮凸于第一膜层122的表面,使得第一膜层121的表面呈平滑状,以供结合于壳体110。
而本发明所谓的干燥实物123可为一种经干燥、脱水或防腐处理等的实体,如压花劳作(包括:花类、草类、叶类、菜类或蕨类等)、昆虫标本(如:蝴蝶、独角仙等)及海洋元素的创作(如:海螺、海星、珊瑚、星砂等)等等,而非由色彩所组合而成的图案。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制造过程中所用模具的示意图,而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制造流程图。上述的外壳100可由本发明的一第一实施例所揭露的制造方式所制成,为一种半自动的制程,应用于深度及复杂度较高的壳体110的成型上,请同时搭配参阅图2、图3,包括:
步骤(301)取得包覆有干燥实物123的多层膜120:
此步骤是洗明多层膜120的制作方式,首先取得一第一膜层121、一第二膜层122及一干燥实物123,接着将干燥实物123放置于第一膜层121及第二膜层122之间,并使第一膜层121及第二膜层122夹合并密封此干燥实物123,使得干燥实物123的轮廓可浮凸于第二膜层122的表面;
步骤(302)定型多层膜120:
首先将该多层膜120放置于一第一模块200的一凹槽201上,对此多层膜120进行加热,使该多层膜120因而开始软化,同时,在凹槽201内抽出空气,使得软化的多层膜120被吸附而附于凹槽201内,而形成符合凹槽201的形状;
步骤(303)裁切多层膜120冗余的部份:
检查多层膜120的两端是否超出凹槽201的部份,若是,则将该多层膜120两端超出凹槽201的部份予以切除,使得该多层膜120符合凹槽201的大小尺寸;
步骤(304)使一第二模块210盖合于该第一模块200的凹槽201上:
将第二模块210的一突出部220盖合于该第一模块200的凹槽201上,以封闭凹槽201,使得贴附于凹槽201中的多层膜120被隔绝于凹槽201中;
步骤(305)注入一胶材至凹槽201中:
此步骤便开始进行铸模的程序,由第二模块210的一注胶道230注入胶材至凹槽201中,使得胶材充满于凹槽201的空间内,并直接接触第一膜层121;以及
步骤(306)待胶材冷却而在背对多层膜120浮凸有干燥实物123轮廓的一面形成壳体110后,进行脱膜程序,以移走该具干燥实物123的外壳100。
另外,图4a至图4f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所使用的模内装饰成型机的使用操作图,而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制造流程图。上述的外壳100也可由本发明的一第二实施例所揭露的制造方式所制成,此制造方式可应用于一模内装饰成型机(In-Mold Decoration,IMD),应用于复杂度及深度较低的壳体110的大量生产上。
请参阅图4a至图4f,模内装饰成型机包括一机台1,机台1上分别架设有一移动模块21、一固定模块22、一送膜装置3、一胶料射出单元4及一治具5,其中移动模块21可活动地设于固定模块22的一侧,可被一气动装置25带动而朝固定模块22的方向接近,以闭合固定模块22的一凹槽221,或者移动模块21被气动装置25带动而远离固定模块22。
送膜装置3包括代表输出端的一第一滚轮31及代表回收端的一第二滚轮32,第一滚轮31可承载并输出一捆装的移动膜33,该移动膜33上面对移动模块21的一面等距地贴附多个多层膜120,如此,移动膜33可自第一滚轮31而朝第二滚轮32出发,经其多层膜120被脱离后,而移动膜33不具多层膜120的部份将被输送并收集至第二滚轮32上。
而胶料射出单元4设于固定模块22邻近凹槽221的一侧,并在移动模块21夹合于固定模块22时,对凹槽221中注入胶材401。另外,治具5活动地设于机台1上,其一侧设有发热器501(heater)以对外发出热能,另一侧设有一抓具502(robot arm),以取走完成的外壳100,治具5可在移动模块21远离固定模块22时,伸入移动模块21及固定模块22之间,同时进行两种工作,其一为对多层膜120予以加热,其二取走上一次已完成的外壳100。
如此,通过上述各元件的运作,使得模内装饰成型机被启动而开始进行操作时,模内装饰成型机便控制上述的各元件,请同时参阅图5及第4a-4f图其中之一,依下列步骤进行制作具干燥实物123表面装饰的壳体110:
请参照图4a:
步骤(401)送出一装载有多层膜120的移动膜33:
启动送膜装置3,使其开始转动第一滚轮31及第二滚轮32,第一滚轮31便开始朝第二滚轮32的方向送出具多层膜120的移动膜33。此时图4a中也具有前一轮所制作完成的外壳100;
步骤(402)判断移动膜的其中一多层膜120的位置是否位于正确:
启动机台1上的一侦测单元222,以对多层膜120的位置进行侦测,判断其中一多层膜120是否面对凹槽221,若是,则即代表多层膜120恰巧位于移动模块21及固定模块22间,处于可进行下一步骤的位置,便可进行步骤(403),反之,则回步骤(401),继续输送移动膜33;
请参照图4b:
步骤(403)对多层膜120进行加热:
此步骤中,使治具5伸入移动模块21及固定模块22之间后,启动发热器501,以对多层膜120予以加热,用以软化多层膜120。同时间下,脱膜用具211在移动模块21中朝外伸出,用以在移动模块21上脱离前一轮所制作完成的外壳100,如此,该治具5另一侧的抓具502便可抓取前一轮所制作完成的外壳100,并在发热器501对多层膜120加热完成后,抓具502可顺便带走前一轮所制作完成的外壳100;
请参照图4c:
步骤(404)固定多层膜120的外形:
启动机台1上的一抽气装置23,使得多层膜120连同移动膜33被吸附而贴附于凹槽221,由于被加热的多层膜120开始软化,使得软化的多层膜120形成符合凹槽221的形状;
请参照图4d:
当发热器501对多层膜120加热完成后,治具5另一侧的抓具502顺便取走前一轮所制作完成的外壳100,便进行这一轮的外壳100制作,而脱膜用具211接着缩回移动模块21中,用以脱离这一轮所制作完成的外壳100。
请参照图4e:
步骤(405)闭合移动模块21与固定模块22:
启动气动装置25,使气动装置25推动移动模块21,而朝固定模块22的方向接近,以与固定模块22相结合,并闭合凹槽221;
步骤(406)注满胶材401于凹槽221内:
启动胶料射出单元4,以对凹槽221的空间注入胶材401,直到胶材401充满于凹槽221的空间为止,此时高温的胶材401直接接触多层膜120的第一膜层121上;
步骤(407)移动模块21待壳体110成形后脱离固定模块22:
待胶材401冷却而形成壳体110后,再次启动气动装置25,以带动移动模块21远离固定模块22,对壳体110进行脱膜程序,同时启动一脱膜用具211,使得脱膜用具211推出此外壳100,以供治具取走外壳100;
请参照第4f图:
步骤(408)取走已完成的外壳100:以及
此步骤中,使治具5伸入移动模块21及固定模块22之间后,启动抓具502,以取走已完成的外壳100,接着模内装饰成型机再接续步骤(401),以进行另一组外壳100的制作;而对于已完成的外壳100可继续进行步骤(409)。
步骤(409)裁切多层膜120冗余的部份:
将外壳100上多层膜的两端超出壳体110的部份予以切除,使得该多层膜120符合该外壳100的尺寸。
最后有别于粘贴装饰贴纸的装饰方式,本发明的具干燥实物的多层膜直接镕接于未冷却的壳体上,使得外壳上的表面装饰可增长其外观寿命,不至卷曲或翘起,同时更提供消费者对于电子产品的表面装饰具有更新颖及创新的选择,展现大自然素材的产品独一性及个人化的风格。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型,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干燥实物外壳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取得多层膜,所述多层膜的一面浮凸有干燥实物的轮廓;
b、使所述多层膜浮凸有所述干燥实物轮廓的一面紧附于凹槽中;以及
c、在所述凹槽中形成附有所述多层膜的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膜包括第一膜层、第二膜层及干燥实物,所述干燥实物被密封于所述第一膜层及所述第二膜层之间,且所述干燥实物浮凸于所述第二膜层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之前,还包括对所述多层膜进行加热,以软化所述多层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
对所述凹槽抽真空,以使所述软化后的多层膜变形为符合所述凹槽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配合模内装饰成型技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电子装置的外壳。
7.一种具干燥实物的电子产品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以及具有第一膜层、第二膜层以及干燥实物的多层膜,其中所述干燥实物被密封于所述第一膜层及所述第二膜层之间,且所述干燥实物的轮廓浮凸于所述第二膜层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的厚度较所述第二膜层的厚度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的硬度较所述第二膜层的硬度高。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产品为电脑、笔记型电脑、手机、PDA、相机或电脑周边产品。
CNA2008100950403A 2008-04-23 2008-04-23 具干燥实物的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15649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950403A CN101564964A (zh) 2008-04-23 2008-04-23 具干燥实物的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950403A CN101564964A (zh) 2008-04-23 2008-04-23 具干燥实物的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4964A true CN101564964A (zh) 2009-10-28

Family

ID=41281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950403A Pending CN101564964A (zh) 2008-04-23 2008-04-23 具干燥实物的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6496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98A (zh) * 1994-08-18 1996-02-21 何继荣 填充型纸基覆膜凸体字的制作方法
CN2663170Y (zh) * 2003-11-11 2004-12-15 西南民族大学 丝绸立体工艺画
CN1739984A (zh) * 2004-08-27 2006-03-01 品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表面装饰的电子产品的外壳的制造方法
CN1947998A (zh) * 2005-10-14 2007-04-18 陈福生 具有立体纹路的多层材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98A (zh) * 1994-08-18 1996-02-21 何继荣 填充型纸基覆膜凸体字的制作方法
CN2663170Y (zh) * 2003-11-11 2004-12-15 西南民族大学 丝绸立体工艺画
CN1739984A (zh) * 2004-08-27 2006-03-01 品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表面装饰的电子产品的外壳的制造方法
CN1947998A (zh) * 2005-10-14 2007-04-18 陈福生 具有立体纹路的多层材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2437B (zh) 一种皮革雕花造型工艺
CN101797789B (zh) 一种形状自适应模内装饰的方法
JP3185929U (ja) インモールド・デコレーション体
CN103029405A (zh) 多彩碳纤外壳的制作方法
CN103252957B (zh) 表面具有立体纹路的碳纤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TW201627167A (zh) 真空熱成型用裝飾片及使用其而形成的物品、真空熱成型用裝飾片的製備方法
CN202428858U (zh) 转印膜
US20160229092A1 (en) Textured film on substrate
CN101564964A (zh) 具干燥实物的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CN116814173A (zh) 一种膜片、具有可触摸纹理的塑胶件及其制作工艺
CN106808643A (zh) 射出成形方法及由该方法制造的成形品
KR101295919B1 (ko) 입체 사출물 표면장식용 데코레이션 시트와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사출물 표면장식 방법
US8303880B2 (en)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a plastic product with decorated surfaces
CN102431259A (zh) 三维可成行拉丝片材在iml工艺中的应用方法
WO2004014627A3 (en) Method of forming a composite article with a textured surface
US10875280B2 (en) Wooden decorative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insert molding using wooden decorative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nsert molding
CN103991265B (zh) 一种皮纹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1456268A (zh) 皮革饰板及其成型方法
CN103373164A (zh) 多层装饰膜结构
CN105538591A (zh) 一种用于塑料产品表面的膜片热压方法
CN105904752A (zh) 中底生产过程中与大底一体成型的方法及制得的鞋底
KR101786360B1 (ko) 저온 엠보싱 공정을 이용한 천연소재의 질감 및 패턴 복제방법
CN110435173A (zh) 一种imd式汽车卷帘门制造工艺
TW200944355A (en) Shell with embedded dehydrated object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568174A (zh) 防开裂防划伤硅胶治具制作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