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8899A - 一种蒲公英益生菌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蒲公英益生菌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8899A
CN101558899A CNA2009100744699A CN200910074469A CN101558899A CN 101558899 A CN101558899 A CN 101558899A CN A2009100744699 A CNA2009100744699 A CN A2009100744699A CN 200910074469 A CN200910074469 A CN 200910074469A CN 101558899 A CN101558899 A CN 1015588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ndelion
probio
probiotic
beverage
fer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744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敏
郎肖靖
李爱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91007446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588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58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88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一种蒲公英益生菌发酵饮料,是蒲公英浸出液与绿豆粉的混浆作为培养基,在一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发酵、培养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然后将完成发酵的益生菌液体灭活,加入适量的白砂糖和蜂蜜制成饮料。生产蒲公英益生菌发酵饮料的料渣还可生产动物饲料。本发明极大地拓宽了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培养基选材的应用范围,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益生菌灭活发酵饮料,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稳定,生产设备投资少,操作简单,易推广,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蒲公英益生菌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生物发酵制成的益生菌饮料,特别是涉及一种蒲公英益生菌发酵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三分治病七分养,预防保健是中医中药的精髓。作为预防保健用的各种药膳、药茶,古往今来,在我国民间从南到北品种繁多、功能各异,发酵饮料在民间也有不同的配方,并广为流传。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中药发酵预防保健饮料在市场上出现。
利用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通过发酵酿制的功能饮料起步不久,目前世界上兴起的乳酸饮料和醋酸饮料已经证明,发酵饮料的地位在今后保健饮料的市场是不容忽视的。我国饮料市场上非酒精性发酵饮料还十分缺乏,因此,开发营养性发酵饮料有着巨大的潜力。
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等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益生菌,在临床上普遍被应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特别是对幽门螺旋杆菌具有杀灭和抑制作用,是被临床实验证明有益健康、可增强人体免疫的益生菌类。目前,市场上有以鲜牛乳、羊乳为培养基发酵制成的双歧益生菌奶制品或药品制剂出现。但是,以酸奶和药品活菌制品出现的双歧益生菌制品受到保存和细菌活性周期的限制,益生菌的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黄种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个体对牛、羊乳蛋白有过敏反应,单纯用牛乳作为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发酵乳制品和药品的培养基,极大地限制了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市场使用范围和临床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接种在蒲公英浸出液培养基上,发酵制成的蒲公英益生菌发酵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蒲公英益生菌发酵饮料是用蒲公英浸出液与绿豆粉的混浆制成培养基,接种培养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的活菌苗,再将完成发酵的益生菌液体灭活制成饮料,并得到蒲公英绿豆粉混浆益生菌料渣副产品。
本发明的蒲公英益生菌发酵饮料的制作方法如下:
(1)益生菌液的制备:取未开花的嫩蒲公英投入不锈钢蒸煮器内,加入蒲公英3倍重量的饮用水,煮沸3~5分钟,捞出蒲公英,得到蒲公英浸出液;将32~35℃的蒲公英浸出液与绿豆粉混合得到混浆,投入消毒后的陶瓷或不锈钢发酵容器中,连续搅拌下加入混浆重量0.3%的益生菌活菌苗,包括≥1×107cfu/g的双歧杆菌、≥1×106cfu/g的保加利亚乳杆菌、≥1×106cfu/g的嗜热链球菌和≥1×106cfu/g的乳酸杆菌,控温在25~30℃发酵42~48h,过180~200目筛,得到蒲公英益生菌原浆液,蒲公英益生菌料渣另贮备用;
(2)益生菌饮料的制作:将蒲公英益生菌原浆液移入不锈钢蒸煮器内,加入益生菌原浆液重量15~20%的糖、5~10%的蜂蜜、5~10%的饮用水,在常压下煮沸15~20min灭活,灌装、封口、灭菌制成产品。
本发明所述的天然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酸菌、嗜热链球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活菌苗是从发酵牛羊乳制品中提取、分离制成的固体粉状活菌苗,可以自制,也可以购买专业生产厂家提供的商品活菌药,其性状为固体粉末。
本发明所述的蒲公英是指产于中国南北方、春秋两季的野生或人工种植的蒲公英;所述的混浆是将蒲公英浸出液与绿豆粉按照100∶10~30的重量比混合。
本发明在生产蒲公英益生菌发酵饮料的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蒲公英益生菌料渣和蒲公英茎叶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可以分别加工制成蒲公英益生菌动物饲料和蒲公英山野菜,其制作方法分别如下:
在过滤蒲公英益生菌原浆液后所剩蒲公英益生菌料渣中分别加入料渣重量30~35%的骨粉、30~35%的鱼粉、95~100%的玉米粉、30~35%的豆粕、1~2%的食盐、0.3~0.6%的微量元素,经饲料颗粒机造粒制成动物饲料。
将浸出蒲公英浸出液后的蒲公英茎叶置于干净网筛中控干水分,在-15℃以下速冻24h后,制成蒲公英山野菜成品;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用蒲公英作为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培养基质,进一步拓宽了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培养基的选材范围;
(2)用蒲公英与绿豆粉浆作为接种益生菌的培养基质,不仅可以从培养基质中提取蒲公英的中药成分,而且可以将在这种特殊益生菌生长环境下培育出的益生菌活菌制剂灭活制成饮料,蒲公英的完整茎叶还可以冷冻制成蒲公英山野菜,蒲公英与绿豆粉浆益生菌发酵料渣副产品可以进一步加工制成动物饲料,使培养基原料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3)为市场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优质益生菌发酵灭活保健饮料;
(4)本发明的原材料来源丰富,成本较低,制备工艺稳定,生产设备投资较少,操作简单,易推广,为蒲公英进一步深加工开拓了一条新的转化渠道,可极大地提高蒲公英的附加值,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及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准备去腐老黄叶、泥土、根须,清洗干净并控水的新鲜蒲公英100Kg、成熟的鲜绿豆10Kg备用。
先将300Kg饮用水投入适当容量的不锈钢蒸煮器内,煮沸后投入蒲公英,煮4分钟后捞出,置于不锈钢网筛中控水。将煮沸后浸出的大约290Kg蒲公英浸出液抽入不锈钢发酵反应罐中,冷至32~35℃,加入磨成120目的绿豆粉,混合搅拌均匀,搅拌下加入益生菌混合活菌苗0.9Kg,其中,双歧杆菌≥1×107cfu/g,保加利亚乳杆菌≥1×106cfu/g,嗜热链球菌≥1×106cfu/g,乳酸杆菌≥1×106cfu/g。温度控制在30℃,发酵42h,通过180目不锈钢筛过滤,得到蒲公英益生原浆液240Kg。将蒲公英益生菌原浆液置于不锈钢蒸煮器内,加入白砂糖40Kg、蜂蜜15Kg,补充加入饮用水15Kg,常压下煮沸15min灭活后,灌装入马口铁、铝合金饮料罐、玻璃或聚乙烯饮料瓶封口,经超高温瞬时灭菌,冷却至常温,检验合格,即为成品。
实施例2
准备去腐老黄叶、泥土、根须,清洗干净并控水的新鲜蒲公英150Kg、成熟的鲜绿豆15Kg备用。
先将450Kg饮用水投入适当容量的不锈钢蒸煮器内,煮沸后投入蒲公英,煮5分钟后捞出,置于不锈钢网筛中控水。将煮沸后浸出的大约385Kg蒲公英浸出液抽入不锈钢发酵反应罐中,冷至32~35℃,加入磨成120目的绿豆粉,混合搅拌均匀,搅拌下加入益生菌混合活菌苗1.2Kg,其中,双歧杆菌≥1×107cfu/g,保加利亚乳杆菌≥1×106cfu/g,嗜热链球菌≥1×106cfu/g,乳酸杆菌≥1×106cfu/g。温度控制在25℃,发酵48h,通过200目不锈钢筛过滤,得到蒲公英益生原浆液400Kg。将蒲公英益生菌原浆液置于不锈钢蒸煮器内,加入白砂糖80Kg、蜂蜜30Kg,补充加入饮用水20Kg,常压下煮沸20min灭活,灌装入马口铁、铝合金饮料罐、玻璃或聚乙烯饮料瓶封口,经超高温瞬时灭菌,冷却至常温,检验合格,即为成品。
实施例3
取浸出蒲公英浸出液后的蒲公英蒲公英茎叶100Kg,分装到200~500g聚乙烯塑料保鲜袋中,放入-15~-20℃的冷柜中冷冻24小时,经检验合格制成冰鲜蒲公英山野菜。
实施例4
取蒲公英益生菌料渣100Kg,加骨粉30Kg、鱼粉30Kg、玉米粉100Kg、食盐1.5Kg,豆粕30Kg,微量元素0.5Kg,以饲料颗粒机混合制成肉牛精饲料。

Claims (6)

1、一种蒲公英益生菌发酵饮料,其特征是以蒲公英浸出液与绿豆粉的混浆作为培养基培养益生菌,将完成发酵的益生菌液体灭活制成饮料,并得到蒲公英茎叶及蒲公英益生菌料渣副产品,其中所述的益生菌为天然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蒲公英益生菌发酵饮料,其特征是所述的天然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乳酸杆菌是从发酵牛羊乳制品中提取制成的固体粉状活菌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蒲公英益生菌发酵饮料,其特征是所述的混浆是按照蒲公英浸出液∶绿豆粉=100∶10~30的重量比得到的混浆。
4、权利要求1所述蒲公英益生菌发酵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益生菌液的制备:取春秋两季的无花蕾败酱嫩草,投入不锈钢蒸煮器内,加入蒲公英3倍重量的饮用水,煮沸3~5分钟,捞出蒲公英,得到蒲公英浸出液;将32~35℃的蒲公英浸出液与绿豆粉混合得到混浆,投入消毒后的陶瓷或不锈钢发酵容器中,连续搅拌下加入混浆重量0.3%的益生菌活菌苗,包括≥1×107cfu/g的双歧杆菌、≥1×106cfu/g的保加利亚乳杆菌、≥1×106cfu/g的嗜热链球菌和≥1×106cfu/g的乳酸杆菌,控温在25~30℃发酵42~48h,过180~200目筛,得到蒲公英益生菌原浆液,蒲公英益生菌料渣另贮备用;
(2)益生菌饮料的制作:将蒲公英益生菌原浆液移入不锈钢蒸煮器内,加入益生菌原浆液重量15~20%的糖、5~10%的蜂蜜、5~10%的饮用水,在常压下煮沸15~20min灭活,灌装、封口、灭菌制成产品。
5、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蒲公英益生菌发酵饮料生产中得到的蒲公英益生菌料渣副产品生产动物饲料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过滤蒲公英益生菌原浆液后所剩蒲公英益生菌料渣中分别加入料渣重量30~35%的骨粉、30~35%的鱼粉、95~100%的玉米粉、30~35%的豆粕、1~2%的食盐、0.3~0.6%的微量元素,经饲料颗粒机造粒制成动物饲料。
6、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蒲公英益生菌发酵饮料生产中得到的蒲公英茎叶副产品生产蒲公英山野菜的方法,其特征是将浸出蒲公英浸出液后的茎叶置于网筛中控干水分,在-15℃以下速冻24h后,制成蒲公英山野菜成品。
CNA2009100744699A 2009-05-25 2009-05-25 一种蒲公英益生菌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15588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0744699A CN101558899A (zh) 2009-05-25 2009-05-25 一种蒲公英益生菌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0744699A CN101558899A (zh) 2009-05-25 2009-05-25 一种蒲公英益生菌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8899A true CN101558899A (zh) 2009-10-21

Family

ID=41218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0744699A Pending CN101558899A (zh) 2009-05-25 2009-05-25 一种蒲公英益生菌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5889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8261A (zh) * 2010-12-10 2011-04-20 段宇飞 黄芪益生菌发酵凉茶饮料及制作方法
CN105638877A (zh) * 2016-01-11 2016-06-08 薛传校 白毛鲜原浆、由其制成的白毛鲜酸奶及相关制备方法
US10912757B2 (en) * 2012-12-12 2021-02-09 Herrens Mark Aps Product comprising red clover extract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8261A (zh) * 2010-12-10 2011-04-20 段宇飞 黄芪益生菌发酵凉茶饮料及制作方法
US10912757B2 (en) * 2012-12-12 2021-02-09 Herrens Mark Aps Product comprising red clover extract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5638877A (zh) * 2016-01-11 2016-06-08 薛传校 白毛鲜原浆、由其制成的白毛鲜酸奶及相关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2473A (zh) 一种苹果益生菌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
CN101632475A (zh) 一种沙棘益生菌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
CN101632477A (zh) 一种草莓益生菌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
CN101637287A (zh) 益生菌二元混合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
CN101632472A (zh) 一种胡萝卜益生菌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
CN102309051A (zh) 干鲜枸杞益生菌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5595349B (zh) 一种高原植物固体酵素食品
CN105249099B (zh) 一种南酸枣功能性乳酸菌饮料的制作方法
CN101637290A (zh) 一种葡萄益生菌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
CN102309036A (zh) 鲜椰子肉益生菌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1632471A (zh) 一种菠萝益生菌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
CN102018261A (zh) 黄芪益生菌发酵凉茶饮料及制作方法
CN101703290A (zh) 一种西红柿益生菌发酵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1427782B (zh) 玉米双歧益生菌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2326804A (zh) 冰鲜桑椹益生菌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2309040A (zh) 鲜蓝莓益生菌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5104532A (zh) 一种荸荠营养果粒的制备方法
CN106901336A (zh) 一种高原酵素发酵工艺
CN102309042A (zh) 鲜石榴益生菌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36310A (zh) 一种竹笋饮料的制作方法
CN101637286A (zh) 一种益生菌三元混合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
CN101558899A (zh) 一种蒲公英益生菌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
CN101558896A (zh) 一种败酱草益生菌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
CN101637289A (zh) 一种益生菌混合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
CN104430867A (zh) 一种活菌型红枣酸乳饮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