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7893A - 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的回收方法、以及使用它的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的回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的回收方法、以及使用它的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的回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7893A
CN101547893A CNA2008800009333A CN200880000933A CN101547893A CN 101547893 A CN101547893 A CN 101547893A CN A2008800009333 A CNA2008800009333 A CN A2008800009333A CN 200880000933 A CN200880000933 A CN 200880000933A CN 101547893 A CN101547893 A CN 1015478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phenylalanine
formula
boc
recovery method
ester cp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800009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7893B (zh
Inventor
田中正英
杉洁
河田义弘
笹山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8/05490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8120567A1/ja
Publication of CN101547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78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78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78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的回收方法,包括下列工序:在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在pH6~13的范围,用来自属于芽孢杆菌属微生物的蛋白酶使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1)水解,将含有生成的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的水层与含有未反应的D-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3)的有机层分离的工序;以及在该水层中加入无机盐和有机溶剂,萃取该水层中的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的工序。

Description

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的回收方法、以及使用它的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的回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因制造作为药品等的中间体有用的D-联苯丙氨酸化合物而生成的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的回收方法以及使用它的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的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D-联苯丙氨酸作为中性肽链内切酶抑制剂等药品的中间体是有用的。(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平6-2281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作为D-联苯丙氨酸的制造方法,考虑了由联苯丙氨酸酯利用酶进行水解(以下,也称为酶水解)的方法(生成D-联苯丙氨酸酯和L-联苯丙氨酸的盐)。但是L-联苯丙氨酸的盐被废弃,或者为了有效利用而必需在酸性下作为游离酸而分离、进行晶析等复杂的回收操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简便的操作对利用联苯丙氨酸酯的酶水解而生成的L-联苯丙氨酸的盐进行回收、有效利用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联苯丙氨酸酯经酶水解后的反应液分离为水层和有机层,并向分离后的水层中添加无机盐和有机溶剂进行萃取这样的简便操作,可以将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以盐的形态直接回收,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此外,本发明人等一并发现,通过将该回收的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进行酯化,然后进行外消旋化,可以转化成联苯丙氨酸酯,因此可以通过简便的操作回收酶水解的原料。
即,本发明如下。
[1]一种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工序:
在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在pH6~13的范围,用来自属于芽孢杆菌属微生物的蛋白酶使式(1)所示的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以下也称为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1))水解,将含有生成的式(2’)所示的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以下也称为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的水层与含有式(3)所示的未反应的D-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以下也称为D-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3))的有机层分离的工序;以及
在该水层中加入无机盐和有机溶剂,萃取该水层中的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的工序;
Figure A200880000933D00081
(式中,R1表示烷基、卤代烷基、链烯基、环烷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或者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R2表示氨基的保护基团。)
Figure A200880000933D00082
(式中,M表示碱金属原子或1/2碱土类金属原子。R2与上述同义。)
Figure A200880000933D00083
(式中,各符号与上述同义)。
[2]如上述[1]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水解用的有机溶剂是选自甲基叔丁基醚和甲苯中的一种以上。
[3]如上述[1]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萃取用的有机溶剂是选自甲基叔丁基醚和甲苯中的一种以上。
[4]一种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1)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工序:
在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在pH6~13的范围,用来自属于芽孢杆菌属微生物的蛋白酶使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1)水解,将含有生成的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的水层与含有未反应的D-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3)的有机层分离的工序;
在该水层中添加无机盐和有机溶剂,萃取该水层中的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的工序;
将萃取的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酯化,得到式(2)所示的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以下也称为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2))的工序;以及
用碱将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2)外消旋化,得到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1)的工序;
Figure A200880000933D00091
(式中,各符号与上述同义)。
[5]如上述[4]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水解用的有机溶剂是选自甲基叔丁基醚和甲苯中的一种以上。
[6]如上述[4]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萃取用的有机溶剂是选自甲基叔丁基醚和甲苯中的一种以上。
[7]如上述[4]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酯化是在碱存在下,通过与对应的硫酸酯或卤化物反应而进行的。
[8]如上述[4]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R1为甲基。
[9]如上述[8]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酯化是在碱存在下,通过与硫酸二甲酯反应而进行的。
[10]如上述[4]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外消旋化中使用的碱,选自碱金属碳酸盐和碱金属醇盐。
[11]如上述[4]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外消旋化中使用的碱是碱金属醇盐。
[12]如上述[4]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外消旋化中使用的碱是甲醇钠。
[13]如上述[4]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R1是烷基,且R2是-CO2R3(式中,R3表示烷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或者9-芴甲基)所示的基团。
[14]如上述[13]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2)以固体分离后,进行外消旋化。
[15]一种D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1a)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工序:
在甲基叔丁基醚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利用牛磺酸和氢氧化钾水溶液,在pH6~13的范围,用来自属于芽孢杆菌属微生物的蛋白酶使式(1a)所示的D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以下也称为D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1a))水解,将含有生成的式(2’a)所示的L-N-Boc-联苯丙氨酸钾盐(以下也称为L-N-Boc-联苯丙氨酸钾盐(2’a))的水层与含有式(3a)所示的未反应的D-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以下也称为D-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3a))的有机层分离的工序;
在该水层中加入无机盐和甲基叔丁基醚,萃取该水层中的L-N-Boc-联苯丙氨酸钾盐(2’a)的工序;
在碱存在下,用硫酸二甲酯将萃取的L-N-Boc-联苯丙氨酸钾盐(2’a)酯化,得到式(2a)所示的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以下也称为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的工序;
将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以固体分离后,用甲醇钠进行外消旋化,得到D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1a)的工序;
Figure A200880000933D00111
[16]一种D-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3)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工序:
在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在pH6~13的范围,将采用上述[4]所述的回收方法得到的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1)用来自属于芽孢杆菌属微生物的蛋白酶水解,并将含有未反应的D-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3)的有机层分离的工序;以及
提纯D-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3)的工序。
[17]一种D-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3a)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工序:
在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在pH6~13的范围,将采用上述[15]所述的回收方法得到的D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1a)用来自属于芽孢杆菌属微生物的蛋白酶水解,并将含有未反应的D-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3a)的有机层分离的工序;以及
将D-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3a)提纯的工序。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通过简便的操作就可以从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酶水解后的反应液中以盐的形态直接回收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此外,通过将该回收的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酯化,然后外消旋化,可以转化成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因此可以通过简便的操作对酶水解的原料进行回收。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利用非酶水解目标物的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可以高效地制造D-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因此本发明的方法是在经济上有利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取代基定义进行说明。
作为“烷基”,可举出碳原子数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新戊基、己基等,优选甲基或乙基,更优选甲基。
作为“链烯基”,可举出碳原子数2~6的直链或支链的链烯基,例如烯丙基、1-丙烯基、异丙烯基、1-丁烯基、2-丁烯基、3-丁烯基等,优选烯丙基。
作为“环烷基”,可举出碳原子数3~8的环烷基,例如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基等,优选环戊基或环己基。
作为“卤原子”,可举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优选氟原子、氯原子或溴原子。
所谓“卤代烷基”是被卤原子取代的上述定义的“烷基”。该卤原子的取代数没有特别限定,优选1~3个。作为“卤代烷基”,可举出例如氯甲基、溴甲基、氟甲基、二氯甲基、二溴甲基、二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溴甲基、三氟甲基、2,2-二氯乙基、2,2,2-三氯乙基等,优选三氟甲基。
作为“烷氧基”,可举出碳原子数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戊氧基、异戊氧基、新戊氧基、己氧基等,优选甲氧基或乙氧基。
作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中的“芳基”,可举出碳原子数6~14的芳基,例如苯基、1-萘基、2-萘基等,优选苯基。
该芳基可以在能够取代的位置上具有取代基,作为这种取代基,可举出卤原子(可例示与上述中定义的卤原子相同的)、烷基(可例示与上述中定义的烷基相同的)、卤代烷基(可例示与上述中定义的卤代烷基相同的)、羟基、烷氧基(可例示与上述中定义的烷氧基相同的)、氰基、硝基等。该取代基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定,优选1~3个。取代基的个数为2个以上时,这些取代基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中的“芳烷基”,是被上述定义的“芳基”取代的上述定义的“烷基”。该芳基的取代数没有特别限定,优选1~3个。作为“芳烷基”,可举出例如苄基、苯乙基、1-苯基乙基、1-苯基丙基、2-苯基丙基、3-苯基丙基、1-萘基甲基、2-萘基甲基、二苯甲基、三苯甲基等,优选苄基。
该芳烷基可以在能够取代的位置上具有取代基,作为这种取代基,可举出卤原子(可例示与上述中定义的卤原子相同的)、烷基(可例示与上述中定义的烷基相同的)、卤代烷基(可例示与上述中定义的卤代烷基相同的)、羟基、烷氧基(可例示与上述中定义的烷氧基相同的)、氰基、硝基等。该取代基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定,优选1~3个。取代基的个数为2个以上时,这些取代基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作为R2所示的“氨基的保护基团”,可以使用作为氨基的保护基团使用的本身公知的保护基团,没有特别限制。作为这种保护基团,可举出-CO2R3(式中,R3表示烷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或者9-芴甲基)、-COR4(式中,R4表示烷基、卤代烷基、链烯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或者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等。作为“氨基的保护基团”的具体例,可举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异丁氧基羰基、叔丁氧基羰基(Boc)、烯丙氧基羰基、苄氧基羰基、对甲氧基苄氧基羰基、对硝基苄氧基羰基、9-芴甲氧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二苯甲基、三苯甲基等。
R1优选是烷基,更优选是碳原子数1~4的烷基,进一步优选是甲基或乙基,特别优选是甲基。
R2优选是-CO2R3(式中,R3与上述同义),更优选是叔丁氧基羰基(Boc)。
作为“碱金属原子”,可举出钾、钠、锂等。
作为“碱土类金属原子”,可举出钙、镁等。
M优选是碱金属原子,更优选是钾、钠,特别优选是钾。
作为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的原料的、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1)例如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制造。
Figure A200880000933D00141
(式中,各符号与上述同义)
工序1
在碱存在下,使化合物(4)和乙内酰脲反应,由此可以得到化合物(5)。
工序2
通过将化合物(5)还原,可以得到化合物(6)。
还原可以优选通过催化加氢来进行。
工序3
通过将化合物(6)水解,可以得到化合物(7)。
工序4
通过将化合物(7)供给氨基的保护和羧基的酯化反应,可以得到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1)。氨基的保护和羧基的酯化可以依照常法来进行。氨基的保护和羧基的酯化的顺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以任意的顺序进行。
虽然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1)存在以α位的碳原子为手性中心的两种光学异构体(L体和D体),但是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的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1)可以是等量含有这些光学异构体的外消旋体,也可以是过剩地(以任意比例)含有一种光学异构体的混合物。优选是外消旋体。
将如此获得的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1)用来自属于芽孢杆菌属微生物的蛋白酶水解。使用该蛋白酶进行水解时,L体优先被水解。
作为来自属于芽孢杆菌属微生物的蛋白酶,从对映选择性优异的角度出发,优选来自地衣芽孢杆菌的蛋白酶。作为来自地衣芽孢杆菌的蛋白酶的具体例,可举出包含枯草杆菌蛋白酶(subtilisin)的来自地衣芽孢杆菌的蛋白酶,优选Alcalase(注册商标,Novozym公司),特别优选Alcalase2.4L(注册商标,Novozym公司)。
对于上述蛋白酶的纯度或形态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以提纯酶、粗制酶、微生物培养物、菌体、它们的处理物等各种形态使用。此处,所谓处理物是指例如冻干菌体、菌体破碎物、菌体提取物等。进而,还可以将上述的各种纯度或形态的酶固定在例如硅胶、陶瓷等无机载体、纤维素、离子交换树脂等上来使用。
上述蛋白酶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定,但是相对于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1)1g,以提纯酶换算,通常是0.001~0.5g,优选是0.001~0.1g。
利用上述蛋白酶的水解虽然根据蛋白酶的种类而异,但是在pH6~13,优选pH6~10,更优选pH6.0~9.5的范围进行。通过在上述pH范围进行水解,可以得到光学纯度很高的产物。
为了将pH保持在上述范围,可以适当地使用碱和/或缓冲剂。
作为缓冲剂,可举出例如磷酸缓冲剂、乙酸缓冲剂、氨基酸缓冲剂、氨基磺酸缓冲剂等缓冲剂等。
作为磷酸缓冲剂,可举出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等。
作为乙酸缓冲剂,可举出乙酸钠、乙酸钾等。
所谓氨基酸缓冲剂中的氨基酸,是在1分子中具有氨基(也包括取代氨基、成为环状结构的取代氨基)和羧基这两者的有机化合物(也包括氨基的氢原子与侧链部分形成环状结构的亚氨基酸),不仅包括α-氨基酸,也包括β-氨基酸、γ-氨基酸、δ-氨基酸等。作为α-氨基酸的具体例,可举出甘氨酸、丙氨酸、α-氨基丁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脯氨酸、羟基脯氨酸、天冬酰胺、谷酰胺等中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等酸性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精氨酸、鸟氨酸、组氨酸、羟基赖氨酸等碱性氨基酸等。作为β-氨基酸的具体例,可举出β-丙氨酸、β-氨基丁酸等。作为γ-氨基酸的具体例,可举出γ-氨基丁酸等。作为δ-氨基酸的具体例,可举出5-氨基戊酸等。作为氨基酸,优选甘氨酸。
所谓氨基磺酸缓冲剂中的氨基磺酸,是具有磺基取代上述氨基酸中的羧基的有机化合物,作为具体例,可举出牛磺酸、N-甲基牛磺酸、2-(4-吗啉代)乙磺酸等,优选牛磺酸。
作为缓冲剂,优选牛磺酸或磷酸缓冲剂,特别优选牛磺酸。
缓冲剂的浓度通常是0.05~0.8M,优选0.1~0.8M,更优选0.1~0.5M。通过使缓冲液的浓度为上述范围,可得到光学纯度高的产物。
缓冲剂的使用量虽然因浓度的不同而异,但是相对于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1)1g,通常为0.1~100mL,优选是0.4~10mL。缓冲剂的使用量若在该范围内,则可以使反应顺利地进行。
使用碱时,以固体或水溶液使用,但是在操作上优选水溶液。作为碱水溶液,可举出碱金属氢氧化物(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水溶液、碱土类金属氢氧化物(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水溶液、碱金属碳酸盐(碳酸钠、碳酸钾)水溶液、碱土类金属碳酸盐(碳酸钙、碳酸镁)水溶液、碱金属碳酸氢盐(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水溶液、碱土类金属碳酸氢盐(碳酸氢钙、碳酸氢镁)水溶液等。其中,优选氢氧化钠水溶液或氢氧化钾水溶液,特别优选氢氧化钾水溶液。
碱的使用量,只要是可以将pH调节到6~13的量即可。
pH的调整,优选利用牛磺酸和氢氧化钾水溶液;或者磷酸缓冲剂和氢氧化钾水溶液来进行,特别优选用牛磺酸和氢氧化钾水溶液来进行。
上述的水解在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中进行。
作为水解用的有机溶剂,可举出疏水性有机溶剂、亲水性有机溶剂。
作为疏水性有机溶剂,可举出甲基叔丁基醚(MTBE)、二异丙基醚等的醚类;甲苯、己烷、环己烷、庚烷等烃类等。作为亲水性有机溶剂,可举出四氢呋喃(THF)等醚类;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叔丁醇等醇类;二甲基亚砜等亚砜类;丙酮等酮类;乙腈等腈类等。这些有机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有机溶剂,优选MTBE或甲苯,特别优选MTBE。
有机溶剂的使用量,相对于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1)1g,通常为1~50mL,优选是1~5mL。有机溶剂的使用量若在该范围内,则可以使反应顺利地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缓冲剂和碱水溶液中的水也兼作溶剂。
上述的水解通过混合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1)、来自属于芽孢杆菌属微生物的蛋白酶、溶剂、碱或其水溶液和/或缓冲剂来进行。
它们的添加顺序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如下的方法。
(i)将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的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1)添加于碱和/或缓冲剂中,然后添加上述蛋白酶;
(ii)在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的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1)中,添加碱和/或缓冲剂,然后添加上述蛋白酶;
(iii)在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的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1)中,添加上述的蛋白酶(根据需要也添加水),然后添加(优选滴加)碱和/或缓冲剂;
(iv)在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的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1)中,添加上述的蛋白酶和缓冲剂(根据需要也添加水),然后添加(优选滴加)碱等。
上述蛋白酶还可以根据需要在反应中追加。此外,在反应中反应液的pH低于上述范围时,使用上述碱或它们的水溶液将反应液的pH调整到上述范围。
从酶的稳定性和反应速度的观点出发,水解的反应温度优选30~60℃,更优选35~55℃,特别优选40~45℃。
水解的反应时间通常是3~24小时,优选4~15小时。
通过将水解后的反应混合物分为水层和有机层,可以将经水解而生成的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和未反应的D-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3)分离。此时,水层中含有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有机层中含有D-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3)。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从有机层中提纯D-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在含有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的上述水层中加入无机盐和有机溶剂,用有机溶剂萃取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由此,可以从该水层中以盐的形态直接回收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
此处,作为无机盐,可举出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等,从经济性和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的溶解度的观点出发,优选氯化钾或氯化钠。从萃取率等观点出发,无机盐的使用量相对于含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的水溶液100g,通常为6g以上,优选6~9g。无机盐还可以在上述水层中添加饱和量以上。
作为萃取用有机溶剂,可举出MTBE、甲苯、乙酸乙酯等溶剂,其中,优选MTBE或甲苯,特别优选MTBE。
有机溶剂的使用量相对于含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的水溶液100g,通常为20g~100g,优选为25g~50g。
萃取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2次以上。
萃取通常在10~50℃进行。
含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的萃取液,可以用碱水溶液进行洗涤。作为碱水溶液,可举出氢氧化钾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等,通常是5~15%浓度(w/w)。碱水溶液的使用量相对于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1摩尔为0.95~1.01摩尔。
在用碱水溶液洗涤时,为了提高收率,可以在该水溶液中添加氯化钾、溴化钾、氯化钠等无机盐。无机盐的使用量可以是使得碱水溶液中的无机盐浓度为5%(w/w)以上的量。
这样一来,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无需将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暂时转化成游离酸,就可以直接以盐的形态进行回收。
回收的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经酯化、接着外消旋化,而转化成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1),由此可以将酶水解的原料进行回收。
另一方面,D-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3)作为制造中性肽链内切酶抑制剂等药品的中间体是有用的。例如,可以使用特开平6-228187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由D-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3)制备该公报中记载的N-膦酰基甲基-联苯取代二肽衍生物。
以下,对于将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酯化、然后外消旋化,而转化成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1)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酯化,从而得到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2)。
酯化通常在溶剂中进行,但是优选直接使用上述含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的萃取液。根据需要,还可以添加溶剂。作为该溶剂,优选MTBE或甲苯,其中更优选MTBE。
酯化可以依照常法进行,例如,利用甲醇、乙醇等的醇类和酸的方法;利用硫酸二甲酯、硫酸二乙酯等硫酸酯((R1O)2SO2)和碱的方法;利用R1OH和DCC等缩合剂的方法;利用碘甲烷、溴乙烷、苄基氯等卤化物(R1X,X:卤原子)和碱的方法;等,其中,从副产物和简便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利用硫酸酯和碱的方法。
以下,对于利用碱和硫酸酯的方法进行说明。
作为碱,通常可举出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无机碱类;二异丙基乙胺、2,6-二甲基吡啶、三乙胺、吡啶等有机碱类,其中,优选碳酸氢钠。
碱的使用量相对于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1摩尔,通常是0.3~1.2摩尔,优选0.8~1.2摩尔。
作为硫酸酯,可根据作为目的的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2)进行选择,但是在本发明中优选甲基酯,因此适宜使用硫酸二甲酯。
硫酸酯的使用量相对于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1摩尔,通常是1.2~2.5摩尔,优选1.6~2.0摩尔。
作为酯化的顺序,从反应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在含有碱和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2’)的溶液中滴加硫酸酯。
酯化的温度通常是30~50℃。反应时间虽然根据试剂量、反应温度等而异,但是通常是1~10小时。反应的结束可以通过HPLC分析来确认。
反应结束后,加入三乙胺等的胺,在30~50℃的温度搅拌2~5小时,由此可以使残存的硫酸酯分解。胺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使用的硫酸酯为10摩尔%左右。
接着,将分离的水层进行分液除去,将有机层脱水。脱水可以使用无水硫酸镁、无水硫酸钠、分子筛等脱水剂,但是从操作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用与水共沸的溶剂(例如甲苯等)进行共沸脱水的方法。
与水共沸的溶剂的使用量,只要是可以充分脱水的量即可,但是相对于溶液量,通常是50~100重量%。
接下来的外消旋化,可以不分离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2)而直接采用脱水后的溶液进行,或者可以暂时作为结晶等的固体、油状物等分离后进行外消旋化。
前者的情况下,优选溶液中的水分量为500ppm以下,因此优选充分地进行脱水。
后者的情况下,例如是R1为烷基、且R2为-CO2R3的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2)时,可以将脱水后的溶液浓缩,由甲醇和水使其结晶化。这样,通过暂时作为结晶等的固体、油状物等进行分离,可以防止因上述酯化反应的残留物(例如来自硫酸酯的化合物)所导致的碱的消耗,因此可以用更少量的碱来进行外消旋化,此外,由此还可以防止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2)的水解。
以下,对于由甲醇和水使其结晶化的优选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甲醇的使用量相对于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2)100g通常是380~520g,优选是450~490g。
在溶解于甲醇的溶液中,在约45~55℃的温度下滴加水。加入的水量相对于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2)100g通常是160~220g,优选是190~210g。加水后,加入少量晶种,在同一温度下进行搅拌。确认结晶析出后,在同一温度下加入水使结晶充分析出。此时的水量相对于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2)100g通常是0~60g,优选40~60g。冷却至约5℃,将结晶过滤,用约70%甲醇水溶液进行洗涤。通过在减压下干燥,可以得到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2)的结晶。
然后,将经酯化得到的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2)进行外消旋化,转化成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1)。
在该外消旋化工序中,可以将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2)以上述酯化工序中得到的脱水后的溶液状态直接使用,也可以使用暂时分离的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2)。后者的情况下,将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2)溶解于溶剂中。此处,作为溶剂,优选甲苯或MTBE,其中更优选MTBE。相对于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2)100g,溶剂通常使用150~230g,优选使用180~220g。
外消旋化使用碱来进行。
作为碱,可举出三乙胺等有机碱;碳酸氢钾、碳酸氢钠等碱金属碳酸氢盐;碳酸钾、碳酸钠等碱金属碳酸盐;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钾等碱金属醇盐;氢化钠、氢化钾等碱金属氢化物等;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优选碱金属醇盐、碱金属碳酸盐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其中,从操作的观点出发,优选碱金属醇盐,从经济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甲醇钠。碱可以在溶液的状态下进行滴加。
将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2)以上述酯化工序中得到的脱水后的溶液状态直接使用时,碱的使用量相对于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2),通常是20~120摩尔%,优选50~100摩尔%。
此外,在使用暂时分离的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2)时,碱金属碳酸盐通常是5~50摩尔%,优选10~50摩尔%;碱金属醇盐通常是1~5摩尔%,优选2~4摩尔%。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暂时分离的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2),可以消除因所述酯化的残留物而导致的碱的消耗,因此可以用更少量的碱来进行外消旋化。此外,由此,还可以防止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2)的水解。
从促进外消旋化的观点出发,优选加入甲醇、乙醇、异丙醇等醇类。
醇类的使用量相对于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2)通常是10~120重量%,优选10~30重量%。
外消旋化的温度通常是30~70℃,优选30~60℃,更优选30~40℃。反应时间虽然根据试剂使用量、温度等而异,但是通常是10分钟~25小时,优选10分钟~6小时。外消旋化反应的结束可以通过HPLC来确认。
优选外消旋化结束后,在反应液中加入乙酸等酸来抑制酯的分解。这里,酸的使用量相对于外消旋化中使用的碱通常是1.1~1.3倍摩尔量。
外消旋化结束后的后处理依照常法进行。
如此得到的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1)的溶液,可以直接供给酶水解,也可以在浓缩后溶解于其他有机溶剂中后,供给酶水解。
实施例
以下,列举制造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光学活性体的光学纯度(对映异构体过剩率)和外消旋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来确定。
HPLC分析条件:
色谱柱:Chiralpak AD-RH(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4.5mmφ×15cm,5μm)
流动相:A液:0.1%磷酸水溶液
        B液:乙腈
洗脱条件:B液40%(15分钟)-30分钟-80%(0分钟)梯度
柱温:40℃
流速:1.0mL/分钟
检测器:UV(254nm)
保留时间:L-N-Boc-联苯丙氨酸      10分钟
          D-N-Boc-联苯丙氨酸      13分钟
          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  27分钟
          D-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  30分钟
          (Boc是叔丁氧基羰基的简称)
酯化在以下的条件下进行分析。
HPLC分析条件:
色谱柱:SUMIPAX A212 ODS(住化分析中心株式会社制)(φ:6mm×L:15cm)
流动相:A液:25mM磷酸氢二钾水溶液(用磷酸将pH调整到6.8)
B液:乙腈
洗脱条件:B液40%(5分钟)-20分钟-80%(5分钟)梯度
柱温:40℃
流速:1.0mL/分钟
检测器:UV(254nm)
保留时间:L-N-Boc-联苯丙氨酸  7分钟
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        24分钟
Figure A200880000933D00241
制造例1(DL-联苯丙氨酸(7)的制造)
将4-联苯甲醛(1)(100.0g,0.549mol)、乙内酰脲(82.4g、0.823mol)和乙酸铵(63.5g、0.824mol)在乙酸(360mL)中加热回流5小时。加入水(360mL)后,冷却到室温,过滤得到所析出的结晶,用异丙烷-水(1:1,400mL)洗涤后,得到乙内酰脲体(5)(143.14g,收率98.7%)。
向乙内酰脲体(5)(60.2g)、THF(540mL)和水(60mL)的混合物中加入5%钯-碳(50%含水物,2.7g),在0.5MPa的氢气氛下,在60℃搅拌3小时。经过滤将催化剂除去后,将滤液浓缩,得到还原体(6)(60.63g,收率100%)。
在还原体(6)(59.7g,0.224mol)、乙二醇(300mL)和水(10mL)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36.65g),在130~140℃搅拌5小时。冷却到室温,加入水(130mL),并加入由浓盐酸(85g)和水(99g)形成的盐酸水溶液,使混合物的pH为6.9。过滤得到所析出的结晶,用水(300mL),接着用甲醇(300mL)洗涤。将结晶干燥,得到DL-联苯丙氨酸(7)(53.25g,收率98.4%)。
制造例2(D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1a)的制造)
将DL-联苯丙氨酸(7)(20.0g,0.0829mol)加入10%氢氧化钠(116g,0.29mol)水溶液中。加入THF(50mL)后,在30℃用1小时滴加二碳酸二叔丁酯(23.5g,0.108mol)的THF(20mL)溶液。然后,加入四丁基溴化铵(0.20g,0.62mmol)后,在30℃滴加硫酸二甲酯(12.5g,0.099mol)。在室温搅拌16小时后,加入硫酸二甲酯(5.4g,0.0428mol),在35℃搅拌4.5小时。然后,加入硫酸二甲酯(2.93g,0.0232mol),在35℃搅拌2.5小时。
加入MTBE(40mL)和水(100mL)后,分液除去水层,得到D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1a)的MTBE溶液104.1g。
以HPLC定量的结果是,D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1a)的含量是29.4g,由DL-联苯丙氨酸(7)算出的收率是99.8%。
将如此得到的D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1a)的MTBE溶液中的78.1g进行浓缩固结。由异丙醇(9mL)和庚烷(80mL)将残渣重结晶,作为无色结晶得到D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1a)(19.1g)(重结晶收率86.6%)。
1H-NMR(CDCl3);1.42(9H,s),3.09(1H,dd,J=5,14Hz),3.16(1H,dd,J=5,14Hz),3.74(3H,s),4.55-4.70(1H,m),4.90-5.08(1H,m),7.20(2H,d,J=8Hz),7.33(1H,t,J=8Hz),7.43(2H,t,J=8Hz),7.52(2H,d,J=8Hz),7.57(2H,d,J=8Hz).
制造例3(D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1a)的酶水解)
在将D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1a)25.0g(70.3mmol)溶解于MTBE41.14g而得到的溶液中,添加水11.25g和牛磺酸1.76g(14.1mmol)和Alcalase2.4L FG(来自地衣芽孢杆菌)(Novozym公司)4.50g,在40℃搅拌。一边向其中滴加5%氢氧化钾水溶液47.28g(40.67mmol),一边在40℃搅拌17小时。此时的反应液的pH的范围是6.30~8.16。
分析反应液的结果是,D-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3a)的光学纯度是99.4%ee,L-N-Boc-联苯丙氨酸钾盐(2’a)的光学纯度是99.9%ee。
将反应液静置5分钟后,分液,得到有机层A35.72g和水层A83.46g。向该水层中加入甲苯37.5g,在40℃搅拌30分钟。静置5分钟后,分液,得到有机层B42.80g和水层B76.80g。将有机层A和有机层B合并,加入水58g和碳酸钠1.49g,在40℃搅拌30分钟。静置5分钟后,分液,得到有机层C76.07g。一边将得到的有机层C76.07g保温于50℃一边进行浓缩,蒸馏除去63.2g。
在该浓缩残液12.87g中加入甲醇75mL,一边保温于40℃一边加入水18.75g。加入D-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3a)的晶种2mg,在40℃搅拌30分钟。向其中用30分钟滴加水12.5g,在40℃保温1小时。接着,冷却到20℃,进行过滤。将结晶用混合甲醇8.75g和水3.75g而得到的溶液洗涤。
通过将该结晶减压干燥,得到D-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3a)的白色结晶10.94g。D-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3a)的收率相对于D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1a)为43.8%。
实施例1
(i)L-N-Boc-联苯丙氨酸钾盐(2’a)的回收
在用与制造例3同样的方法得到的含L-N-Boc-联苯丙氨酸钾盐(2’a)55.4g(0.146mol)的水溶液328.54g(水层B)中加入甲苯50g和食盐37.5g,在40℃搅拌20分钟。静置5分钟后,分液,得到有机层156.23g。
(ii)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的制造
在该有机层中加入碳酸氢钠12.27g(0.146mol),在40℃搅拌。向其中用两小时滴加硫酸二甲酯33.15g(0.263mol),在40℃搅拌1小时。将反应液用HPLC分析的结果是,原料为检测限以下。
向该反应液中加入三乙胺2.95g(0.029mol),在40℃搅拌3小时。静置5分钟后,将分离的水层分液除去,得到有机层114.04g。向其中加入甲苯86.72g,一边保温于50℃一边进行浓缩,蒸馏除去甲苯57.92g。向其中加入甲苯7.39g,得到甲苯溶液150.23g。将所得的甲苯溶液定量时,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的收率相对于L-N-Boc-联苯丙氨酸钾盐(2’a)为96.2%。此外,用卡尔费休水份测定仪进行测定,得到的甲苯溶液的水分含量是204ppm。
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
1H-NMR(CDCl3);1.42(9H,s),3.09(1H,dd,J=6,12Hz),3.17(1H,dd,J=6,12Hz),3.73(3H,s),4.60-4.65(1H,m),5.01(1H,d,J=8Hz),7.20(2H,d,J=8Hz),7.33(1H,t,J=8Hz),7.43(2H,t,J=8Hz),7.52(2H,d,J=8Hz),7.57(2H,d,J=8Hz).
(iii)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的外消旋化
在含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50g(0.141mol)的甲苯溶液150.23g中加入甲醇50g,在40℃搅拌。向其中用1小时滴加28%甲醇钠甲醇溶液27.20g(0.141mol),在40℃搅拌1小时。
对反应溶液进行分析,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的光学纯度是0.02%ee,D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1a)的HPLC面积百分率值是89.3%。
在该反应溶液中用15分钟滴加乙酸10.16g(0.169mol),在40℃搅拌30分钟。
接着加入水50g,在40℃搅拌5分钟。静置5分钟后,分液,得到有机层151.90g。在有机层中加入水45g和碳酸氢钠2.37g(0.028mol),在40℃搅拌50分钟。静置5分钟后,分液,得到有机层147.67g。将得到的溶液用HPLC定量时,D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1a)的收率相对于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为89.7%。
一边将该溶液保温于54~56℃一边进行浓缩,蒸馏除去62.67g。向其中加入MTBE 75g,一边保温于52℃一边进行浓缩,蒸馏除去74.23g。向其中加入MTBE 75g,一边保温于52℃一边进行浓缩,蒸馏除去84.71g。向其中加入MTBE 51.46g,得到127.52g的溶液。将所得的溶液用HPLC定量,D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1a)的收率相对于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为89.5%。此外,MTBE溶液中的甲苯含量为18.5%。
实施例2
(i)L-N-Boc-联苯丙氨酸钾盐(2’a)的回收
在含L-N-Boc-联苯丙氨酸钾盐(2’a)50.0g(0.132mol)的水溶液227.19g中加入MTBE 70.0g和氯化钾25.0g,在40℃搅拌30分钟。静置5分钟后,分液,得到有机层204.97g。在该有机层中,加入10%氢氧化钾水溶液73.9g(0.132mol)和氯化钾10g,在40℃搅拌15分钟。静置5分钟后,分液,得到有机层190.18g。
(ii)L-N-Boc-联苯丙氨酸酯(2a)的制造
在得到的有机层95.1g(相当于L-N-Boc-联苯丙氨酸钾盐22.5g)中加入碳酸氢钠5.55g(0.066mol),在35℃搅拌。向其中用30分钟滴加硫酸二甲酯15.0g(0.119mol),在35℃搅拌5小时。对反应液进行分析的结果是,未反应的L-N-Boc-联苯丙氨酸钾盐(2’a)在HPLC分析中为0.19%。
向该反应液中加入三乙胺1.33g(0.013mol)和水35g,在35℃搅拌3小时。静置5分钟后分液,将水层(78.16g)除去。向有机层中加入2.5wt%碳酸钠水溶液41.9g(0.010mol),搅拌1小时20分钟。静置5分钟后,分液,得到有机层60.74g。将有机层定量的结果是,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的收率相对于L-N-Boc-联苯丙氨酸钾盐(2’a)为92.3%。
(iii)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的晶析
将用上述方法得到的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的MTBE溶液408.12g减压浓缩,得到油状的浓缩残液130.3g。向其中加入甲醇617.4g,在40℃搅拌,得到甲醇溶液747.65g(含有相当于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130.3g)。
一边将所得的甲醇溶液373.82g(含有相当于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65.1g)保温于50℃,一边加入水130.3g。加入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的晶种1mg,搅拌1小时。向其中用30分钟滴加水32.6g,在50℃搅拌1小时。接着,冷却到5℃,将析出的结晶过滤。结晶用混合甲醇45.6g和水19.5g而得到的溶液洗涤。
通过将该结晶减压干燥,得到白色的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的结晶60.77g。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的收率相对于L-N-Boc-联苯丙氨酸钾盐(2’a)为93.3%。
实施例3(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的外消旋化)
将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20g(56.3mmol)溶解于MTBE 40g中,保温于30℃。向其中添加混合了甲醇4.0g和28%甲醇钠甲醇溶液0.22g(1.1mmol)而得到的溶液,在30℃搅拌2小时。
对反应溶液进行分析,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的光学纯度是0.44%ee,D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1a)的HPLC面积百分率值是98.9%。
在该反应溶液中添加乙酸0.07g(1.2mmol),在30℃搅拌5分钟。然后加入水20g,在30℃搅拌5分钟。静置5分钟后,分液,得到有机层(上层)61.56g。向其中加入水18g和碳酸氢钠0.94g(11.3mmol),在30℃搅拌30分钟。静置5分钟后,分液,得到有机层58.80g。将得到的有机层用HPLC定量时,D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的收率相对于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1a)为100%。HPLC定量值为101.6%。
实施例4(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的外消旋化)
将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2.0g(5.63mmol,81.25%ee)溶解于MTBE 2.0g和甲醇12.0g,保温于60℃。向其中添加碳酸钾0.15g(1.13mmol),在60℃搅拌8小时。
对反应液进行分析,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的光学纯度是2.25%ee,D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1a)的HPLC面积百分率值是81.3%。
实施例5(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的外消旋化)
将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2.0g(5.63mmol,81.25%ee)溶解于MTBE 2.0g和甲醇12.0g,保温于60℃。向其中添加碳酸钠0.12g(1.13mmol),在60℃搅拌25小时。
对反应液进行分析,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2a)的光学纯度是6.02%ee,D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1a)的HPLC面积百分率值是90.0%。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通过简便操作从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的酶水解后的反应液中将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以盐的形态直接回收。此外,通过将该回收的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酯化,然后进行外消旋化,可以转化成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因此可以回收酶水解的原料。这样,就可以有效利用不是酶水解目的物的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因此本发明的方法是经济上有利的方法。

Claims (17)

1、一种由式(2’)所示的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工序:
在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在pH6~13的范围,用来自属于芽孢杆菌属微生物的蛋白酶使式(1)所示的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水解,将含有生成的式(2’)所示的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的水层与含有式(3)所示的未反应的D-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的有机层分离的工序;以及
在该水层中加入无机盐和有机溶剂,萃取该水层中的式(2’)所示的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的工序;
Figure A200880000933C00021
式中,R1表示烷基、卤代烷基、链烯基、环烷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或者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R2表示氨基的保护基团,
Figure A200880000933C00022
式中,M表示碱金属原子或1/2碱土类金属原子,R2与上述同义,
Figure A200880000933C00023
式中,各符号与上述同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水解用的有机溶剂是选自甲基叔丁基醚和甲苯中的一种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萃取用的有机溶剂是选自甲基叔丁基醚和甲苯中的一种以上。
4、一种式(1)所示的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工序:
在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在pH6~13的范围,用来自属于芽孢杆菌属微生物的蛋白酶使式(1)所示的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水解,将含有生成的式(2’)所示的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的水层与含有式(3)所示的未反应的D-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的有机层分离的工序;
在该水层中添加无机盐和有机溶剂,萃取该水层中的式(2’)所示的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的工序;
将萃取的式(2’)所示的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酯化,得到式(2)所示的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的工序;以及
用碱将式(2)所示的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外消旋化,得到式(1)所示的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的工序;
Figure A200880000933C00031
式中,R1表示烷基、卤代烷基、链烯基、环烷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或者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R2表示氨基的保护基团,
Figure A200880000933C00032
式中,M表示碱金属原子或1/2碱土类金属原子,R2与上述同义,
Figure A200880000933C00033
式中,各符号与上述同义,
Figure A200880000933C00034
式中,各符号与上述同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水解用的有机溶剂是选自甲基叔丁基醚和甲苯中的一种以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萃取用的有机溶剂是选自甲基叔丁基醚和甲苯中的一种以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酯化是在碱存在下,通过与对应的硫酸酯或卤化物反应而进行的。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R1为甲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酯化是在碱存在下,通过与硫酸二甲酯反应而进行的。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外消旋化中使用的碱,选自碱金属碳酸盐和碱金属醇盐。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外消旋化中使用的碱是碱金属醇盐。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外消旋化中使用的碱是甲醇钠。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R1是烷基,且R2是-CO2R3所示的基团,式中,R3表示烷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或者9-芴甲基。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式(2)所示的L-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以固体分离后,进行外消旋化。
15、一种式(1a)所示D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工序:
在甲基叔丁基醚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利用牛磺酸和氢氧化钾水溶液,在pH6~13的范围,用来自属于芽孢杆菌属微生物的蛋白酶使式(1a)所示的D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水解,将含有生成的式(2’a)所示的L-N-Boc-联苯丙氨酸钾盐的水层与含有式(3a)所示的未反应的D-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的有机层分离的工序;
在该水层中加入无机盐和甲基叔丁基醚,萃取该水层中的式(2’a)所示的L-N-Boc-联苯丙氨酸钾盐的工序;
在碱存在下,用硫酸二甲酯将萃取的式(2’a)所示的L-N-Boc-联苯丙氨酸钾盐酯化,得到式(2a)所示的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的工序;以及
将式(2a)所示的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以固体分离后,用甲醇钠进行外消旋化,得到式(1a)所示D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的工序;
Figure A200880000933C00051
16、一种式(3)所示D-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工序:
在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在pH6~13的范围,将采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方法得到的式(1)所示的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用来自属于芽孢杆菌属微生物的蛋白酶水解,并将含有式(3)所示的未反应的D-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的有机层分离的工序;以及
提纯D-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的工序;
Figure A200880000933C00052
式中,各符号与上述同义,
Figure A200880000933C00053
式中,各符号与上述同义。
17、一种D-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工序:
在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在pH6~13的范围,将采用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回收方法得到的式(1a)所示的DL-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用来自属于芽孢杆菌属微生物的蛋白酶水解,并将含有式(3a)所示的未反应的D-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的有机层分离的工序;以及
将D-N-Boc-联苯丙氨酸甲酯提纯的工序;
CN2008800009333A 2007-03-20 2008-03-17 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的回收方法、以及使用它的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的回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78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73646/2007 2007-03-20
JP2007073646 2007-03-20
JP2008019651A JP2008260755A (ja) 2007-03-20 2008-01-30 L−ビフェニルアラニン化合物の塩の回収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ビフェニルアラニンエステル化合物の回収方法
JP019651/2008 2008-01-30
PCT/JP2008/054906 WO2008120567A1 (ja) 2007-03-20 2008-03-17 L-ビフェニルアラニン化合物の塩の回収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ビフェニルアラニンエステル化合物の回収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7893A true CN101547893A (zh) 2009-09-30
CN101547893B CN101547893B (zh) 2012-07-25

Family

ID=39983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093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7893B (zh) 2007-03-20 2008-03-17 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的回收方法、以及使用它的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的回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260755A (zh)
CN (1) CN101547893B (zh)
DE (1) DE112008000311T5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5279A (zh) * 2015-02-12 2015-06-24 威海迪素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N-Boc-联苯丙氨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57997B2 (ja) * 2009-03-31 2013-03-06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DL−tert−ロイシンアミド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947214A (en) * 1971-04-02 1974-05-14 Antoine D'iorio Resolution of racemates of ring-substituted phenylalanines
JPS5233194B2 (zh) * 1973-04-24 1977-08-26
US3963573A (en) * 1975-03-03 1976-06-15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Process for producing N-acyl-L-methionine
US4262092A (en) * 1979-05-08 1981-04-14 Ethyl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N-acyl-D-phenylalanine ester
US4636470A (en) * 1984-08-17 1987-01-13 Stauffer Chemical Company Resolution of racemates of amino acids
JPS6183150A (ja) * 1984-08-17 1986-04-26 ストウフア− ケミカル カンパニ− 不飽和ヒダントインからのアミノ酸の製造法
EP0475255A3 (en) * 1990-09-12 1993-04-14 F. Hoffmann-La Roche Ag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optically pure (s)-alpha-((tert-butylsulfonyl)methyl)hydro cinnamic acid
US5294632A (en) * 1991-05-01 1994-03-15 Ciba-Geigy Corporation Phosphono/biaryl substituted dipetide derivatives
US5155100A (en) * 1991-05-01 1992-10-13 Ciba-Geigy Corporation Phosphono/biaryl substituted dipeptide derivatives
PL185541B1 (pl) * 1995-12-20 2003-05-30 Aventis Pharmaceuticals Sposób wytwarzania N-acetylo-(L)-4-cyjanofenyloalaniny i N-acetylo-(L)-p-amidynofenyloalaninocykloheksyloglicyno-beta-(3-N-metylopirydynio)-alaniny
FR2778671B1 (fr) * 1998-05-14 2002-07-05 Rhone Poulenc Agrochimie Nouveau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intermediaires de synthese
JP5010266B2 (ja) * 2006-01-17 2012-08-2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活性ビフェニルアラニン化合物またはその塩およびその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5279A (zh) * 2015-02-12 2015-06-24 威海迪素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N-Boc-联苯丙氨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4725279B (zh) * 2015-02-12 2018-03-02 威海迪素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N‑Boc‑联苯丙氨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08000311T5 (de) 2010-01-28
CN101547893B (zh) 2012-07-25
JP2008260755A (ja) 2008-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0943B (zh) 旋光联苯基丙氨酸化合物或其盐或酯的制备方法
CN100482636C (zh) 取代的辛酰胺的制备方法
Scrimin et al. Chiral Lipophilic Ligands. 1. Enantioselective Cleavage of. alpha.-Amino Acid Esters in Metallomicellar Aggregates
CN1032786A (zh) N-酰基氨基酸衍生物及其用途
CN101223132A (zh) 制备磺酰胺衍生物的方法
CN101547893B (zh) L-联苯丙氨酸化合物的盐的回收方法、以及使用它的联苯丙氨酸酯化合物的回收方法
WO2002070512A1 (fr)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derive d'azetidinone-2
JP2013223458A (ja) 光学活性なトリプチセ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CN102203274A (zh) L-氨基酸的制造方法
US6124472A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3-pyrroline-2-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Lee et al.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α, α-disubstituted-3-mercaptopropanoic acids as inhibitors for carboxypeptidase A and implications with respect to enzyme inhibitor design
CN100413972C (zh) 制备取代的2-氨基-3-(2-氨基-苯硫基)-丙酸的酶催化方法
US7470525B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optically active 2-alkycysteine, derivative thereof, and processes for production
JP2507163B2 (ja) 光学活性4―フェニル酪酸エステル誘導体のラセミ化方法
WO2001092554A1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an r- or s-form of alpha-substituted heterocyclic carboxylic acid and a counter enantiomeric form of alpha-substituted heterocyclic carboxylic acid ester thereto using enzyme
JP2002171994A (ja) 光学活性なテトラヒドロフラン−2−カルボン酸またはその対掌体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JPH0649005A (ja) ビニルグリシン(2−アミノ−3−ブテン酸)の簡単な製造方法および誘導体の簡便な分割
US5688985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keto nitrile derivative
EP1290208A1 (en) Method for optically resolving a racemic alpha-substituted heterocyclic carboxylic acid using enzyme
Laumen et al. Easy access to enantiomerically pure nonproteinogenic amino acids
JP2007217402A (ja) 光学活性ビフェニルアラニン化合物またはその塩およびその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JPH05227991A (ja) 光学活性な3−ピロリジノール誘導体の製造法
CN100526304C (zh) 取代的辛酰胺的制备方法
JP5092465B2 (ja) ピペコリン酸の立体選択的なエステル化方法
JPH06192221A (ja) 光学活性な1−(4−t−ブチルフェニル)−5−オキソ−3−ピロリジンカルボン酸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