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5177A - 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5177A
CN101545177A CN200910132338A CN200910132338A CN101545177A CN 101545177 A CN101545177 A CN 101545177A CN 200910132338 A CN200910132338 A CN 200910132338A CN 200910132338 A CN200910132338 A CN 200910132338A CN 101545177 A CN101545177 A CN 1015451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feed
cutting knife
movable cutting
a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2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5177B (zh
Inventor
公文哲
石井一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45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51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51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51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其更可靠地进行缝线的切断。缝纫机具有:2根针棒,其保持2根缝针,通过缝纫机电动机而进行上下移动;摆动机构,其使针棒的下端部摆动;进给齿,其具有在针棒下降时使上述缝针插入的针孔;进给机构,其向进给齿施加进给动作;进给量调节机构,其对进给机构的进给齿的进给量进行调节;水平釜;切刀机构,其具有在进给齿和水平釜之间进行进退往复动作的可动切刀;进给控制电动机,其将进给机构的进给齿的进给量自动调节为0;以及动作控制单元,其使进给控制电动机动作。

Description

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使缝针贯穿被缝制物的状态下,与进给齿一起向进给方向移动而进行布料进给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例如,在具有沿布料进给方向摆动的2根缝针的缝针进给缝纫机中,在进给齿上设置有使各缝针插入的针孔,缝针通过在插入该针孔中的状态下与进给齿一起向布料进给方向移动,从而在缝针刺穿被缝制物的状态下进行布料进给。
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现有的缝针进给缝纫机,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具有:2根针棒,其分别保持缝针;摆动机构,其使各针棒沿布料进给方向摆动;上下移动机构,其使各针棒上下移动;一对水平釜101、102,其使下线分别向穿过各缝针的上线缠绕;釜轴台103,其可旋转地支撑各水平釜101、102;切刀机构150,其从作为各水平釜101、102的旋转驱动源的下轴104得到动力而进行驱动;进给机构,其具有进给齿201,该进给齿201具有在一对缝针下降时使各个缝针插入的针孔;以及进给量调节机构,其对进给机构的进给动作量进行调节。
各水平釜101、102配置为,隔着进给齿201而沿与布料进给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均顺时针进行旋转驱动。
切刀机构150具有:可动切刀151(152),其在水平釜101(102)和进给齿201之间,沿布料进给方向前后地进行往复动作;固定切刀153(154),其通过与后退的可动切刀151(152)的协同动作,切断上线;切刀底座155(156),其保持可动切刀151(152);切刀驱动腕157(158),其使切刀底座155(156)沿布料进给方向往复移动;连结轴159(160),其轴支撑切刀驱动腕157(158),同时上下贯穿釜轴台103;输入腕161(162),其固定支撑在连结轴159(160)的下端部附近;输出腕163,其仅固定支撑在连结轴160的下端部;外周凸轮164,其固定在下轴104上,在外周形成凸轮槽;凸轮滚轮腕165,其具有凸轮从动件,该凸轮从动件可以利用未图示的切线螺线管与外周凸轮164的凸轮槽卡合;切线驱动腕166,其在凸轮卡合时与凸轮滚轮腕165一起进行转动动作;连结杆167,其将切线驱动腕166的转动端部和输入腕162的转动端部连结;以及连结杆168,其将输出腕163的转动端部和输入腕161的转动端部连结。
另外,在缝线切断时,通过切线螺线管的驱动,凸轮滚轮腕165的凸轮从动件与外周凸轮164卡合,通过下轴104旋转,使凸轮滚轮腕165以及驱动腕166转动,经由连结连杆167以及输入腕162使连结轴160旋转。另外,经由输出腕163、连结连杆168以及输入腕161使连结轴159旋转。
通过各连结轴159、160的旋转,可动切刀151、152经由切刀驱动腕157、158,与各切刀底座155、156一起进行前进移动,进入从进给齿201的各针孔挂在各水平釜101、102的尖端的上线的线环。
如果下轴继续旋转,则凸轮滚轮腕165以及驱动腕166向与之前相反的方向转动,由此,使可动切刀151、152进行后退移动,从各上线的线环的内侧捕捉上线,移动至固定切刀153、154,将各个缝线切断。
专利文献1:特开2007—976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现有的缝针进给缝纫机的进给机构,利用上下进给凸轮和下进给凸轮,从下轴获取上下方向的往复行程的运动和水平方向(进给方向)的往复行程的运动,通过适当调整它们的相位而向保持进给齿201的进给台传递,由此使进给齿201进行椭圆运动。在上述椭圆运动的上侧区间内,进给齿201的上端部从针板向上方突出,输送针板上的被缝制物。
另外,进给调节机构具有在动作中也能对水平方向的行程长度进行变更调节的构造,由此,进行进给量的调节。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进给调节机构的进给量调节,使进给齿201形成如图12所示的轨迹。P0、P1、P2表示将进给量调节为0、中、大的情况下的进给齿的轨迹。在图中,横方向表示进给方向宽度,纵方向表示上下方向宽度。根据该图可知,如果改变设定进给量,则除了上止点和下止点的相位以外,在相同的相位下进给齿201的进给方向上的位置不同。
如图13、图14(A)、图14(B)、图15(A)、图15(B)所示,在现有的缝纫机中,如果在正进给方向F上将进给量设定得较大,则在可动切刀151、152的动作定时,进给齿201的位置移动至布料进给方向前方。其结果,在将进给量设为较大时,左侧的水平釜151的尖端将上线U1从针孔201a中充分地拉出,使其线环变大,但右侧的水平釜152的尖端不能将上线U2从针孔201b中充分地拉出,其线环变小。
另一方面,切刀机构150,通过使可动切刀151、152前进,而使其进入由各水平釜101、102的尖端形成的上线的线环中,通过后退而捕捉上线并进行切断。
因此,如果将进给量调节为较大,则有时右侧的可动切刀152在前进时不能进入线环中,产生切断不良。
为了避免该问题,只要调整可动切刀的动作定时,以成为适当的相位即可。但是,该调整是通过松开输入腕162及输出腕163的紧固螺栓,相对于图11所示的连结轴160而调节为合适的角度,或相对于连结轴159将输入腕161调节为合适的角度等方法进行的。因此,切刀动作的定时的调节方法过于繁琐,在每次调节进给量时存在困难。
因此,当前,在一部分的进给量的范围内可以调整为合适的切刀驱动定时,而对于该范围以外的进给量的切断不良的抑制困难。
另外,由于2个可动切刀向反方向动作,所以如果以某个进给量将一侧的可动切刀调整为合适的动作定时,则有时另一侧的可动切刀会成为不合适的定时,特别是在2根缝针的缝纫机中,难以抑制切断不良。
此外,上述问题不限于右侧的可动切刀152,例如,如果进行逆进给,则左侧的可动切刀151也产生该问题。另外,不限于2根缝针,只要将缝纫机电动机作为可动切刀的驱动源,则在1根缝针的缝纫机中也产生该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不进行切线机构的调整,而更可靠地进行缝线的切断。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是一种缝纫机,其具有:针棒,其保持缝针,与缝纫机电动机联动而进行上下移动;摆动机构,其使所述针棒沿布料进给方向摆动;进给齿,其具有在所述针棒下降时使所述缝针可摆动地插入的针孔;进给机构,其与所述针棒的摆动动作同步地向所述进给齿施加沿布料进给方向的进给动作;进给量调节机构,其对所述进给机构的进给动作量进行调节;水平釜,其配置在所述进给齿的下侧,捕捉由所述缝针形成的上线线环;以及切刀机构,其具有在所述进给齿和所述水平釜之间进行往复动作的可动切刀,该缝纫机在使所述缝针插入所述进给齿的针孔中的状态下,进行布料进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量调节机构具有致动器,其进行自动调节,以使得所述进给机构的进给动作量成为规定的进给动作量,该缝纫机具有动作控制单元,其在从所述缝针下降开始至所述可动切刀进入与所述缝针和所述水平釜的尖端相连的上线线环的期间,使所述致动器动作,以成为所述规定的进给动作量。
此外,技术方案1中所谓“规定的进给动作量”是指下述进给动作量,即,因进给齿的进给量而发生变化的由缝针的上线和水平釜的尖端形成的上线的线环的大小、与进入该线环的可动切刀的进入定时之间的关系成为下述关系,即,在线环成为对于可动切刀适当地进入来说充分的大小的定时,使可动切刀进入该线环。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缝纫机的基础上,具有2根所述缝针,同时,与缝针对应而分别具有2个所述水平釜和所述可动切刀,所述2个水平釜一同向相同方向旋转,所述动作控制单元使所述致动器动作,以成为下述进给动作量,即,至少在所述可动切刀进入与所述2根缝针和所述各水平釜的尖端相连的上线线环的定时,使所述各针孔位于将所述各水平釜的旋转中心位置连结而成的直线上的进给动作量。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缝纫机的基础上,所述进给齿设置为,在进给动作量为0时,所述各针孔位于将所述各水平釜的旋转中心位置连结而成的直线上,所述动作控制单元使所述致动器动作,以使得在从最后一针的落针开始至所述可动切刀进入与所述2根缝针和所述各水平釜的尖端相连的上线线环的定时的期间,使所述进给动作量为0。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通过动作控制单元的控制,致动器将进给齿的进给动作量自动调节为规定的进给动作量。该调节是在从最后一针形成至可动切刀的动作开始之间进行的。另外,进给动作量是指,因进给齿的进给量而发生变化的在缝针的上线和水平釜的尖端之间形成的上线的线环的大小、与进入该线环的可动切刀的进入定时之间的关系成为下述关系,即,在线环成为对于可动切刀适当地进入来说充分的大小的定时,使可动切刀进入该线环。因此,在可动切刀的动作前,无论通过进给调节机构调节的进给动作量如何,可动切刀都可以适当地进入上线的线环,可以通过切刀机构适当地进行上线的切断。因此,不用进行在现有的缝纫机中所必要的过于繁杂的可动切刀的动作定时的调整,可以抑制上线的切断不良。
此外,对于“规定的进给动作量”,在如技术方案3所示,在下述情况下可以将进给量设为0,即,进给动作量为0时,因进给齿的进给动作量而发生变化的在针孔的位置和水平釜的尖端之间形成的上线线环的大小、与进入该线环的可动切刀的进入定时之间的关系为,在线环成为对于可动切刀适当地进入来说充分的大小的定时,使可动切刀进入该线环,另外,也可以在可动切刀可以适当地进入上线线环的范围内,将进给量设定为0以外的值。
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由于2个水平釜都向相同的方向旋转,所以在一侧的水平釜形成线环时,尖端的移动方向与进给齿的进给方向相同,在另一侧的水平釜形成线环时尖端的移动方向与进给齿的进给方向相反。即,进给动作量越大,在可动切刀进入一侧的线环时线环的大小越小,在现有的缝纫机中,容易因可动切刀的进入错误而产生切断不良。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动作控制单元使致动器动作,以成为下述进给动作量,即,至少在可动切刀进入与从2根缝针挂在各水平釜的尖端的上线线环的定时,各针孔位于将各水平釜的旋转中心位置连结而成的直线上。这时,通过使各针孔位于将各水平釜的旋转中心位置连结而成的直线上,使各针孔和各水平釜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因此,在各水平釜的尖端和各针孔之间的位置上形成的2个上线线环的大小大致相等。因此,通过以在可动切刀进入该上线线环的定时,该上线线环的大小成为对于使可动切刀进入来说充分的大小的方式,预先设定可动切刀的动作定时,从而在可动切刀进入时,可动切刀始终适当地分别进入2个上线的线环,适当地进行上线的切断。因此,通过进给齿的进给动作量,可以更可靠地解决现有的缝纫机中存在的下述问题,即,一侧的切刀不能进入上线的线环而产生切断不良。而且,由于不需要与进给动作量对应而进行可动切刀的动作定时的调节,所以可以更可靠地解决现有的缝纫机中存在的下述问题,即,由于有时与进给齿的进给动作量对应地,将一侧的可动切刀调整到合适的动作定时后,另一侧的可动切刀成为不合适的定时,所以难以在2根缝针的缝纫机中抑制切断不良。
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动作控制单元将进给动作量设为0。即,消除了由进给动作引起的2个针孔和各水平釜之间的水平方向的距离的变化。因此,对于抑制切断不良,不需要如现有的缝纫机那样,实现进给齿、各水平釜和各可动切刀的动作的同步,只要实现各水平釜和各可动切刀的同步即可。即,可以仅预先调节可动切刀的动作定时,以使各自的可动切刀都适当地进入所对应的、进给动作量为0时的2个上线的线环。因此,由于不需要与进给动作量对应地进行可动切刀的动作定时的调节,所以可以更可靠地解决现有的缝纫机中存在的下述问题,即,由于有时与进给齿的进给动作量对应地,将一侧的可动切刀调整到合适的动作定时后,另一侧的可动切刀成为不合适的定时,所以难以在2根缝针的缝纫机中抑制切断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缝针进给缝纫机的釜轴台的周围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对缝纫机的主要机构部进行图示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缝纫机的主要机构部的右侧视图。
图4是从与图2不同的角度对缝纫机的主要的机构部的一部分进行图示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进给调节台的转动角度的例子的说明图。图5(A)是进给调节轴与凸轮部的一侧的倾斜面抵接的情况下的例子,图5(B)是进给调节轴与凸轮部的另一侧的倾斜面抵接的情况下的例子,图5(C)表示在进给控制电动机进行驱动的情况下的进给调节台的转动角度位置。
图6是表示在进给量为0的情况下,设置在进给齿上的针孔的位置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缝针进给缝纫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8是在同一时间序列中表示切线控制时的缝纫机电动机的动作、进给控制电动机的动作以及可动切刀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9是表示由CPU根据切线动作的控制程序执行的各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现有的缝纫机的釜轴台周围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1是从下方观察的现有的缝纫机的釜轴台的仰视图。
图12是表示通过现有的进给调节机构的进给量调节而进给齿所形成的轨迹的变化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在正进给方向上进给量较大的情况下,在各可动切刀的动作刚开始前的定时,从进给齿的各针孔挂在各水平釜的尖端的上线的状态的釜机构周边的俯视图。
在图14中,图14(A)是表示在进给量较小的情况下,在可动切刀的动作刚开始前的定时,从进给齿的针孔挂在左侧的水平釜的尖端的上线的状态的釜机构周边的左侧视图,图14(B)是在进给量较大的情况下的左侧视图。
在图15中,图15(A)是表示在进给量较小的情况下,在可动切刀的动作刚开始前的定时,从进给齿的针孔挂在右侧的水平釜的尖端的上线的状态的釜机构周边的右侧视图,图15(B)是在进给量较大的情况下的右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缝针进给缝纫机的整体结构)
在图1至图4中,缝针进给缝纫机10具有:2根针棒13、14,其分别保持缝针11、12;摆动机构110,其使各针棒13、14摆动;未图示的上下移动机构,其利用缝纫机电动机1(参照图7)使各针棒13、14上下移动;一对水平釜101、102,其使下线分别与穿过各缝针11、12的上线缠绕;釜轴台103,其可旋转地支撑各水平釜101、102;切刀机构50,其从作为各水平釜101、102的旋转驱动源的下轴104获得动力而进行驱动;进给机构200,其具有进给齿201,该进给齿201具有在一对缝针11、12下降时使各个缝针11、12插入的针孔201a、201b;进给量调节机构250,其对进给机构200的进给动作量进行调节;以及动作控制单元70,其对上述各结构进行控制。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缝针进给缝纫机10的结构中,对于与现有的缝针进给缝纫机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进给机构)
进给机构200具有:进给齿201;进给台202,其保持进给齿201;上下进给用偏心凸轮203,其固定安装在下轴104上;上下进给用偏心连杆204,其一端部抱持上下进给用偏心凸轮203,同时另一端部与进给台202连结;水平进给用偏心凸轮205,其固定安装在下轴104上;水平进给用偏心连杆206,其一端部抱持水平进给用偏心凸轮205;水平进给轴208,其经由进给台腕207,向进给台202施加水平方向的往复动作;水平进给腕209,其固定并轴支撑在水平进给轴208上;以及连结杆210,其将水平进给腕209的转动端部和水平进给用偏心连杆206的另一端部连结。
通过上述结构,如果下轴104进行全周旋转,则通过上下进给用偏心凸轮203使上下进给用偏心连杆204进行往复动作,向进给台202施加与下轴104相同周期的上下移动。
另外,通过水平进给用偏心凸轮205使水平进给用偏心连杆206进行往复动作,经由连结杆210以及水平进给腕209向水平进给轴208施加往复转动动作。这时,水平进给用偏心凸轮205、水平进给用偏心连杆206、连结杆210、水平进给腕209以及水平进给轴208,构成类似四连杆的机构,通过成为利用后述的进给调节机构250限制四个连杆内的一个的移动轨迹的状态,从水平进给用偏心连杆206向水平进给腕209进行动作传递,成为水平进给轴208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往复转动的构造。
并且,通过使水平进给轴208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往复转动,经由进给台腕207向进给台202施加与下轴104相同周期的水平往复动作。
如上述所示,由于向进给台202施加相同周期的上下移动和水平往复动作,所以通过对它们的相位适当地进行调节,可以使其进行椭圆运动。另外,由于进给齿201配置为,在椭圆运动的上部区间内,齿尖从缝纫机底座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所以在上部区间内移动时,可以输送缝纫机底座上表面的被缝制物。另外,如果由进给调节机构250调节水平进给量的往复宽度,则可以与其对应地调节进给量。
(进给调节机构)
进给调节机构250具有:一对方形滑块251(仅图示1个),其轴支撑在连结轴210a上,该连结轴210a在连结杆210和水平进给用偏心连杆206的连结部处将它们连结;圆柱状的进给调节体252,其具有引导槽252a,方形滑块251在该引导槽252a中往复运动;输入腕253,其使进给调节体252以其中心线为基准旋转;作为进给量输入单元的进给调节刻度盘254,其用于设定并输入进给量;进给调节轴255,其通过对进给调节刻度盘254进行旋转操作而进行进退移动;进给调节台256,其具有与进给调节轴255的前端部抵接的凸轮部256a,同时与进给调节轴255的进退移动对应而进行转动;进给调节杆257,其将进给调节台256和输入腕253连结;螺旋弹簧258,其向进给调节台256施加弹性力,以维持进给调节台255的前端部相对于进给调节台256的凸轮部256a抵接的状态;转动轴259,其可转动地轴支撑进给调节台256;以及作为“致动器”的进给控制电动机260,其可旋转驱动地设置转动轴259。
在进给调节机构250中,如果对进给调节刻度盘254进行旋转操作,则进给调节轴255进退移动,使进给调节台256转动,经由进给调节杆257以及输入腕253,使进给调节体252旋转,由此使方形滑块251的往复动作方向变化,使进给机构200的水平进给量变化,从而调节被缝制物的进给量。
如上述所示,方形滑块251设置在连结杆210和水平进给用偏心连杆206之间的连结部上,该方形滑块251仅可以沿设置在进给调节体252的半径方向上的引导槽252a运动。
另外,在通过水平进给用偏心连杆206使方形滑块251进行往复运动的情况下,由于在其往复方向朝向相对于连结杆210的长度方向成大致直角的方向时,连结杆210仅以水平进给腕209侧的端部为中心进行转动,所以不会经由水平进给腕209向水平进给轴208传递转动运动。另一方面,由于随着方形滑块251的往复方向偏离相对于连结杆210的长度方向成直角的方向,而产生沿连结杆210的长度方向的运动分量,所以经由水平进给腕209向水平进给轴208施加转动运动。
因此,通过对进给调节体252进行旋转操作,使水平进给轴208的往复转动角度发生变化,可以调节被缝制物的进给量。
上述进给调节体252的旋转操作是通过进给调节刻度盘254的旋转操作而进行的。
图5是表示进给调节台256的转动角度的例子的说明图。图5(A)是进给调节轴255与凸轮部256a的一侧的倾斜面抵接的情况下的例子,图5(B)是进给调节轴255与凸轮部256a的另一侧的倾斜面抵接的情况下的例子,图5(C)表示进给控制电动机260进行驱动的情况下的进给调节台256的转动角度位置。
上述进给调节台256,其一端部附近轴支撑在转动轴259上,另一端部与进给调节杆257连结。另外,在进给调节台256的一端部具有凸轮部256a,该凸轮部256a具有凹状的凹陷形状的凸轮面,该凸轮面具有2个倾斜面。
另一方面,如果通过进给调节刻度盘254的旋转操作,进给调节轴255前进,直至进入凸轮部256a的最深部,则进给调节台256被限制转动而处于固定状态。将这时的进给调节台256的转动角度设定为进给量为0。
另外,如果使进给调节轴255从上述位置后退,则可以与该后退量对应地,使进给调节台256转动,但由于从与进给调节杆257之间的连结端部侧受到螺旋弹簧258的按压力或者张力,所以在进给调节轴255的前端部与凸轮部256a内部的任意一侧的倾斜面抵接,在该状态下,进给调节台256的转动角度处于固定的状态。调节为如果从上述的“0”位置开始的转动角度变大,则进给量变大。另外,如图5(A)所示,在进给调节轴255与一侧的倾斜面抵接时,对正进给方向的进给量进行调节,如图5(B)所示,在与另一侧的倾斜面抵接时,对逆进给方向的进给量进行调节。
此外,螺旋弹簧258的拉伸方向设定为,以进给调节轴255进入凸轮部256a的最深部时的进给调节台256的转动角度为正好“止点”,无论进给调节台256从止点位置向哪个方向转动,均可以向其转动方向施加张力。因此,如果在进给调节轴255从凸轮部256a的最深部后退时,人为地使进给调节台256转动,则可以从进给调节轴255与一侧的倾斜面抵接的状态切换到与另一侧的倾斜面抵接的状态。在上述缝纫机中,具有未图示的切换杆,其用于进行上述切换。
另外,如图2至图4所示,转动轴259与进给控制电动机260的旋转轴连结。进给控制电动机260是所谓脉冲电动机,通过后述的动作控制单元70的控制而进行驱动,由此,如图5(C)所示,将进给调节台256的转动角度位置维持在下述位置,即,与进给调节轴255前进而直至进入凸轮部256a的最深部时的进给调节台256的固定状态相同的转动角度位置。即,如果进给控制电动机260进行驱动,则无论进给调节刻度盘254的旋转操作如何,进给机构200的水平进给量均为0。此外,进给控制电动机260,在没有通过动作控制单元70进行驱动控制的情况下,处于可以自由旋转的状态,进给调节机构250可以与进给调节刻度盘254的旋转操作对应地调节进给量。
在这里,详细说明在进给量为0的情况下的设置在进给齿201上的针孔201a、201b的位置和切线动作之间的关系。图6是表示在进给量为0的情况下的设置在进给齿201上的针孔201a、201b的位置的说明图。
如图6所示,在进给量为0的情况下,设置在进给齿201上的针孔201a、201b的中心位于将水平釜101、102的各旋转中心连结而成的直线L上。另外,这时,可动切刀151、152进入从各针孔201a、201b挂在各水平釜101、102的尖端的上线线环U1、U2的定时,设置为相同定时。另外,通过使各针孔201a、201b位于将各水平釜的旋转中心位置连结而成的直线L上,使针孔201a和水平釜101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与针孔201b和水平釜102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因此,在水平釜101的尖端和针孔201a之间的位置上形成的上线线环U1的大小、与在水平釜102的尖端和针孔201b之间的位置上形成的上线线环U2的大小,在相同的定时始终相等。另外,各水平釜101、102的相位设置为,在可动切刀151、152前进而进入上线线环U1、U2的定时,线环成为足够适于可动切刀151、152进入的大小。即,设置为在进给量为0的情况下,可动切刀151、152进入上线线环U1、U2,通过后退而捕捉上线,适当地进行切线。
(摆动机构)
摆动机构110具有:针棒摆动台111,其可上下移动地支撑2根针棒13、14;针棒摆动轴112,其可摆动地轴支撑针棒摆动台111;针棒摆动后部腕113,其以固定状态轴支撑在针棒摆动轴112上;针棒摆动进给腕114,其以固定状态轴支撑在水平进给轴208上;以及针棒摆动杆115,其将针棒摆动后部腕113和针棒摆动进给腕114连结。由针棒摆动后部腕113、针棒摆动进给腕114、针棒摆动杆115构成四连杆,将水平进给轴208的往复转动动作在规定的转动角度范围内进行变换,并传递至针棒摆动轴112。此外,这时的变换比率调整为,使得保持在下降的各针棒13、14上的缝针11、12的针摆动幅度和进给齿201的进给幅度一致。
(缝针进给缝纫机的控制系统)
图7是表示缝针进给缝纫机10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如图7所示,踏板81和同步器82经由输入电路75与动作控制单元70连接,该踏板81用于输入缝制开始以及切线的指示,该同步器82设置在通过缝纫机电动机1进行旋转驱动的上轴(省略图示)上。另外,缝纫机电动机1的电动机驱动器86、进给控制电动机260的电动机驱动器87、在切线时使上述凸轮滚轮腕165与外周凸轮164的凸轮槽卡合的切线螺线管170的驱动器88经由输出电路76与动作控制单元70连接。
踏板81可以通过前踏而输入缝制开始,通过后踏而输入切线。
同步器82设置在由缝纫机电动机1旋转驱动的上轴(省略图示)上,对上轴的轴角度进行检测,并向动作控制单元70输出。动作控制单元70的CPU71,利用从同步器82输出的上轴的轴角度的检测结果,对下轴的相位进行检测。例如,对可以使凸轮滚轮腕165与外周凸轮164的凸轮槽卡合的相位(可动切刀动作开始相位)的判定,是基于同步器82的输出而进行的。在可动切刀动作开始相位时,2根针棒通过下止点。在可动切刀151、152进入2根针棒从该下止点上升时所形成的上线线环中,捕捉上线并切断的情况下,由该下止点时的落针形成的线迹为最后一针。另外,在缝线切断完成后,对缝纫机停止时的缝纫机停止相位的判定也是基于同步器82的输出而进行。在缝纫机停止相位时,2根针棒位于从最后一针落针后上升而不进行下一次落针的位置。
切线螺线管170与动作控制单元70的控制对应地进行驱动,使凸轮滚轮腕165与外周凸轮164的凸轮槽卡合。
动作控制单元70具有:CPU 71,其进行各种控制;ROM 72,其存储各种设定数据及控制程序;RAM 73,其将与CPU 71的处理相关的各种数据存储在工作区域;以及EEPROM 74,其存储需要更新的数据和程序。
动作控制单元70,在检测到踏板81的前踏的期间,除了继续进行缝纫机电动机1的旋转驱动的通常的缝制控制以外,还检测踏板81的后踏而执行切线控制。
在这里,详细说明切线控制。图8是在同一时间序列中表示切线控制时的缝纫机电动机1的动作、进给控制电动机260的动作以及可动切刀151、152的动作的时序图。图9是表示由CPU 71根据切线动作的控制程序执行的各处理的流程图。此外,该切线控制,是通过由CPU 71从ROM 72或者EEPROM 74中调用并执行切线动作的控制程序而进行的。
如果在图8的A1定时检测到踏板81的后踏(步骤S1),则CPU 71根据同步器82输出的上轴的轴角度检测下轴的相位(步骤S2),判定该相位是否为可动切刀动作开始相位(步骤S3)。在是可动切刀动作开始相位的情况下(步骤S3:是),CPU 71使缝纫机电动机1暂时停止(OFF)(步骤S4),使进给控制电动机260驱动(ON)(定时A1,步骤S5)。由此,如上述所示,由于进给调节台256的转动角度位置为进给量为0时的角度,所以进给齿201的水平进给量为0。然后,CPU 71使切线螺线管170驱动(ON)(定时A2,步骤S6),使凸轮滚轮腕165与外周凸轮164的凸轮槽卡合。这时,如图8所示,进给控制电动机260变为ON的定时A1,比切线螺线管170变为ON的定时A2靠前。此外,在步骤S3中,在不是可动切刀动作开始相位的情况下(步骤S3:否),CPU 71使缝纫机电动机1驱动(ON),直至下轴的相位成为可动切刀动作开始相位。
然后,CPU 71使缝纫机电动机1驱动(ON)(定时A3,步骤S7)。由此,各水平釜101、102进行旋转,形成上线线环U1、U2,同时,通过使外周凸轮164进行旋转,可动切刀151、152动作。通过缝纫机电动机1的驱动,可动切刀151、152前进,进入上线线环U1、U2,然后后退,通过与固定切刀153、154的协同动作,将上线切断。
另外,在定时A3以后,CPU 71根据同步器82输出的上轴的轴角度检测下轴的相位(步骤S8),判定该相位是否为缝纫机停止相位(步骤S9)。在是缝纫机停止相位的情况下(步骤S9:是),CPU71将螺线管170设为OFF(定时A4,步骤S10)。由此,解除凸轮滚轮腕165和外周凸轮164的凸轮槽之间的卡合。然后,CPU 71使缝纫机电动机1停止(OFF)(定时A5,步骤S11),切线控制结束。
此外,在从定时A3到A4之间的A6区间内,进给控制电动机260为OFF,但在A6区间内,CPU 71进行扭矩控制,以将进给控制电动机260的旋转角度维持为在定时A1使进给控制电动机260驱动(ON)时的旋转角度。即,CPU 71,在从定时A1到A3之间,使进给控制电动机260驱动,以将进给调节台256的转动角度位置设定在下述位置,即,与使进给调节轴255前进直至进入凸轮部256a的最深部时的进给调节台256的固定状态相同的转动角度位置,在A6区间内,对进给控制电动机260进行控制,以维持该转动角度位置。
另外,在切线控制结束后,CPU 71使进给控制电动机260的旋转角度控制结束。由此,进给控制电动机260处于可自由旋转的状态,进给调节台256成为与进给控制刻度盘254的旋转操作对应的转动角度。
(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由上述结构构成的缝针进给缝纫机10中,通过动作控制单元70的CPU 71的控制,进给控制电动机260将进给齿的进给量自动调节为0。进给控制电动机260的动作,是在下轴的轴角度成为可动切刀动作开始相位后、且切线螺线管170的动作前,即从最后一针形成后到可动切刀151、152的动作开始前之间进行的。因此,无论进给量调节机构250由进给调节刻度盘254调节后的进给量如何,在可动切刀151、152的动作开始时,进给量均为0。因此,可动切刀151、152可以适当地进入上线线环U1、U2,可以通过切刀机构150适当地将上线切断。因此,不用进行在现有的缝纫机中必须进行的过于繁杂的可动切刀的动作定时的调整,可以抑制上线的切断不良。
另外,动作控制单元70使致动器动作,以使得成为下述进给量,即,在可动切刀151、152进入从2个针孔201a、201b挂在各水平釜101、102的尖端的上线线环U1、U2的定时,各针孔201a、201b位于将各水平釜的旋转中心位置连结而成的直线L上。这时,如上述所示设置为,上线线环U1、U2的大小大致相同,而且,可动切刀151、152进入该上线线环U1、U2的定时也相同,在该条件下,可动切刀151、152适当地进入上线线环U1、U2。因此,在可动切刀151、152动作时,始终使可动切刀151、152适当地进入2个上线线环U1、U2中,适当地进行缝线切断。因此,可以解决现有的缝纫机中存在的下述问题,即,由于进给齿的进给动作量,使一侧的切刀不能进入上线的线环中而产生切断不良。而且,由于不需要与进给动作量对应而进行可动切刀的动作定时的调节,所以可以更可靠地解决现有的缝纫机中存在的下述问题,即,由于如果与进给齿的进给动作量对应而将一侧的可动切刀调整到合适的动作定时,则另一侧的可动切刀成为不合适的定时,所以难以在2根缝针的缝纫机中抑制切断不良。
(其他)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缝纫机电动机1的驱动(图8的定时A3)前,进给控制电动机260进行驱动(图8的定时A2),但只要在从最后一针的落针到可动切刀进入从针孔挂在水平釜的尖端的上线线环的期间内,也可以是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定时。在此情况下,只要这样设定进给齿的进给量的控制定时即可,即,上线的线环的大小和进入该线环的可动切刀的进入定时之间的关系为,在线环成为足够适于可动切刀进入的大小的定时,使可动切刀进入该线环。
另外,进给控制电动机260对进给量的自动调节,可以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将进给量设为0,也可以在适于可动切刀进入上线的线环的范围内,将进给量设定为0以外的规定的进给量。在此情况下,在2根缝针的缝针进给缝纫机中,必须将下述进给量作为规定的进给量,即,对于2个可动切刀进入2个上线线环的定时都合适的进给量。因此,优选对进给量进行调节,以使针孔位于将2个水平釜的旋转中心连结的直线上。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进给控制电动机260旋转驱动转动轴259,但只要可以将进给量设定为0(或者0以外的规定的进给量),也可以驱动其他部件。例如,也可以旋转驱动进给控制刻度盘254而对进给量进行调节。在此情况下,优选动作控制单元70在缝线切断完成后,使进给控制电动机260驱动,以使进给控制刻度盘254返回之前的旋转操作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2根缝针的缝针进给缝纫机中的情况进行了例示,当然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1根缝针的缝针进给缝纫机中。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缝针进给缝纫机中的情况进行了例示,但只要是在进给齿上设置针孔,与被缝制物的进给动作一起移动的缝纫机即可,并不限于缝针进给缝纫机。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综合进给缝纫机中,该综合进给缝纫机是在缝针进给缝纫机的结构中,还具有从进给齿的上方按压被缝制物而与进给齿一起进行进给动作的进给脚。

Claims (3)

1.一种缝纫机,其具有:
针棒,其保持缝针,与缝纫机电动机联动而进行上下移动;
摆动机构,其使所述针棒沿布料进给方向摆动;
进给齿,其具有在所述针棒下降时使所述缝针可摆动地插入的针孔;
进给机构,其与所述针棒的摆动动作同步地向所述进给齿施加沿布料进给方向的进给动作;
进给量调节机构,其对所述进给机构的进给动作量进行调节;
水平釜,其配置在所述进给齿的下侧,捕捉由所述缝针形成的上线线环;以及
切刀机构,其具有在所述进给齿和所述水平釜之间进行往复动作的可动切刀,
该缝纫机在使所述缝针插入所述进给齿的针孔中的状态下,进行布料进给,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给量调节机构具有致动器,其进行自动调节,以使得所述进给机构的进给动作量成为规定的进给动作量,
该缝纫机具有动作控制单元,其在从所述缝针下降开始至所述可动切刀进入与所述缝针和所述水平釜的尖端相连的上线线环的期间,使所述致动器动作,以成为所述规定的进给动作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2根所述缝针,同时,与缝针对应而分别具有2个所述水平釜和所述可动切刀,
所述2个水平釜一同向相同方向旋转,
所述动作控制单元使所述致动器动作,以成为下述进给动作量,即,至少在所述可动切刀进入与所述2根缝针和所述各水平釜的尖端相连的上线线环的定时,使所述各针孔位于将所述各水平釜的旋转中心位置连结而成的直线上的进给动作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给齿设置为,在进给动作量为0时,所述各针孔位于将所述各水平釜的旋转中心位置连结而成的直线上,
所述动作控制单元使所述致动器动作,以使得在从最后一针的落针开始至所述可动切刀进入与所述2根缝针和所述各水平釜的尖端相连的上线线环的定时的期间,使所述进给动作量为0。
CN 200910132338 2008-03-28 2009-03-30 缝纫机 Active CN1015451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87841A JP2009240389A (ja) 2008-03-28 2008-03-28 ミシン
JP2008-087841 2008-03-28
JP2008087841 2008-03-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5177A true CN101545177A (zh) 2009-09-30
CN101545177B CN101545177B (zh) 2013-05-29

Family

ID=41192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32338 Active CN101545177B (zh) 2008-03-28 2009-03-30 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240389A (zh)
CN (1) CN10154517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9813A (zh) * 2011-07-25 2013-01-3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CN103451857A (zh) * 2012-05-31 2013-12-18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EP3321409A1 (de) * 2016-11-15 2018-05-16 Dürkopp Adler AG Fadenmesser-baugruppe für eine zwei-nadel-nähmaschine, zwei-nadel-nähmaschine mit einer derartigen fadenmesser-baugruppe sowie paspeltaschen-nähanlage mit einer derartigen zwei-nadel-nähmaschine
IT201700049595A1 (it) * 2017-05-08 2018-11-08 Tor Mec Ambrosi S R L Macchina da cucire industriale a doppio ago indipendente dotata di sistema di controllo dei rasafilo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1380B (zh) * 2013-12-20 2015-09-30 宁波三合鑫自动化有限公司 薄料平缝机上、下同步送料机构及其送料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62C (zh) * 1995-04-20 2000-11-22 重机公司 缝纫机的给线装置
JP2006180977A (ja) * 2004-12-27 2006-07-13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の送り調節機構
JP4782526B2 (ja) * 2005-09-30 2011-09-28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
JP2008011915A (ja) * 2006-07-03 2008-01-24 Juki Corp ミシン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9813A (zh) * 2011-07-25 2013-01-3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CN103451857A (zh) * 2012-05-31 2013-12-18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3451857B (zh) * 2012-05-31 2017-03-01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EP3321409A1 (de) * 2016-11-15 2018-05-16 Dürkopp Adler AG Fadenmesser-baugruppe für eine zwei-nadel-nähmaschine, zwei-nadel-nähmaschine mit einer derartigen fadenmesser-baugruppe sowie paspeltaschen-nähanlage mit einer derartigen zwei-nadel-nähmaschine
CN108070961A (zh) * 2016-11-15 2018-05-25 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上线切割组件、双针缝纫机和滚边袋缝纫系统
CN108070961B (zh) * 2016-11-15 2021-12-03 杜尔克普-阿德勒有限责任公司 上线切割组件、双针缝纫机和滚边袋缝纫系统
IT201700049595A1 (it) * 2017-05-08 2018-11-08 Tor Mec Ambrosi S R L Macchina da cucire industriale a doppio ago indipendente dotata di sistema di controllo dei rasafilo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240389A (ja) 2009-10-22
CN101545177B (zh) 2013-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5177B (zh) 缝纫机
CN103710905B (zh)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CN103451857B (zh) 缝纫机
CN101831768B (zh) 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CN1789537B (zh) 缝纫机
JP4261698B2 (ja) ミシンの布送り機構
CN202227092U (zh) 缝纫机
CN101525816B (zh) 针进给缝纫机
US4462320A (en) Workholder for an automatic sewing machine
CN101892563A (zh) 缝纫机
SK12198A3 (en) Method for sewing various kinds of articles, in particular made of leather, and machine for carrying out this method
CN1948584B (zh) 链式线迹钉扣缝纫机及钉扣方法
JP5084296B2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
CN101418497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CN102653902B (zh) 缝纫机
CN101353849B (zh) 双针缝纫机
CN1045324C (zh) 具有针线切割和夹持装置的锁眼机
CN101377038A (zh) 缝纫机
CN101724985A (zh) 带环缝制缝纫机的控制方法及带环缝制缝纫机
US4465002A (en) Button sewing machine
CN101481857A (zh)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JP5059688B2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
CN106048906B (zh)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CN106498629A (zh) 孔锁边缝纫机
CN101245534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