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6423A - 双环网络系统及其通信控制方法、以及传送站、双环网络系统的通信控制的程序 - Google Patents

双环网络系统及其通信控制方法、以及传送站、双环网络系统的通信控制的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6423A
CN101536423A CNA2007800425847A CN200780042584A CN101536423A CN 101536423 A CN101536423 A CN 101536423A CN A2007800425847 A CNA2007800425847 A CN A2007800425847A CN 200780042584 A CN200780042584 A CN 200780042584A CN 101536423 A CN101536423 A CN 101536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mentioned
frame
communication port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425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6423B (zh
Inventor
河野慎哉
盐原康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36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6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6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64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04L12/423Loop networks with centralised control, e.g. po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04L12/437Ring fault isol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环网络,构成为在具备可以双向通信的两个通信端口(10、11)的两个以上的传送站(#ST1~#ST8)内,任意的相邻的两个传送站成为终端站,任意一个传送站成为基点,分别通过通信端口(10、11)经由传送路径相互连接为环状而可以在传送站相互间进行相互通信,传送站(#ST1~#ST8)判定是否从所邻接的传送站接收到帧信号,在没有接收到帧信号时,向邻接的传送站发送用于路径确认的路径确认帧信号,在从邻接的传送站没有回送路径确认帧时,代替当前的终端站而将本站设定为终端站,不送达到连接为环状的下一目的地的传送站。

Description

双环网络系统及其通信控制方法、以及传送站、双环网络系统的通信控制的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下网络:在多个传送站通过可以双向通信的通信路径而相互连接为环状的双环网络系统中,各传送站通常向环的两个方向同时送出传送帧,并由各个传送站接收传送帧并进行中继,从而与环内的所有传送站进行相互通信;特别是,本发明涉及一种如下的控制方式:以不使所送出的传送帧在环内持续循环的方式,将相邻的两个传送站作为终端站,禁止向双向中继传送帧,构成虽然是环状但与总线型等效的双环网络。
另外,涉及一种如下的冗长化的控制方式:在双环网络中一处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从维持健全功能的传送站,使位于新的位置的两个传送站变化为终端站,避免全面停止。
而且,在传送站间相互通信的、与它们的控制方式相关的传送帧、应用程序中使用的数据帧和接口依照ISO/IEC 8802-3以太网(注册商标)规格,进而作为OSI(ISO/IEC 7498-1)物理层,涉及作为上位层的数据链路层,特别是涉及作为没有对进行用于避免传送帧彼此的公用传送路径上的冲突的公共传送路径的访问控制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MAC)进行限定的物理层的双环网络的结构控制。
背景技术
一般在多个传送站的相互间可以进行双向通信的通信路径中,依次连接而构成环状的网络系统中,各传送站向两个方向送出传送帧。
在这些各传送站中,预先决定的一个传送站成为控制站,并使从各个传送站送出的传送帧不在环内持续循环。
作为在该传送站中切断传送帧流的方式的以往例子,有日本特许第3461954号公报(专利文献1)。
在该专利文献1中,在运行过程中,在任意一处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该传送站作为中央控制站,主要与网络内的传送站、特别是与检测出故障的传送站进行相互通信,从而切离故障部分。
另外,实施如下方式:通过正常进行相互通信的传送帧被切断的情形来判断故障,切离故障部分,并且作为控制站实施到此为止切断的传送帧的双向中继,从而避免由一处故障所引起的网络系统的全面故障停机(down)。
在同样的方式中,还有IEEE 802.5令牌环方式网络。
另一方面,作为如下的环状网络有ANSIX3T9.5FDDI,其中在所述环状网络中,各传送站始终向环上的一个方向送出传送帧,各传送站对其它传送站送出的传送帧进行中继,另外,在环上环绕而返回来的传送帧被送出该传送帧的传送站废弃,从而不会使传送帧在环内持续循环。
在该类型的网络中,在相互间可以进行双向通信的通信路径中,始终使用一个方向的通信路径,而另一方向的通信路径设为待机状态。
在运行过程中,在任意一处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发生传送帧的切断,预先指定的中央传送站主要与和故障处邻接的传送装置进行相互通信,从而在夹着故障部分的相邻的两个装置中在通信路径上返回,生成到此为止处于待机状态的逆方向的通信路径,从而虽然作为通信路径成为两倍长但构成新的环网络。由此,避免由一处故障所引起的网络的全面故障停机。
即,在以往例子中,通常在环状网络的固定的一处切断传送流。
进行切断的处所是预先固定地决定的中央的控制站、或临时提供了可以向共用传送路径送出传送帧的传送权的传送站,在保持传送权的期间成为控制传送路径的控制站。
另外,公开了如下的数据传送处理系统:从一处发送每个数据传送装置的应用程序,从一处远程维护各数据传送装置,从而可以提高维护作业效率以及省工(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4619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289968号公报
但是,在这些网络系统中,当一处发生故障时,按照这些网络中固有的传送路径控制方式的次序,在控制站与和故障处邻接的传送站之间取得定时而相互通信、或取得同步,在前者的情况下在切断的控制站内,另外在后者的情况下,在夹着故障处的两处返回,从而避免全面停止,避免传送帧持续循环。
任意一个方式都依赖于传送路径控制方式,存在通用性上有限制、或者即使进行了应用也在用于从故障恢复的控制中需要时间这样的课题。
因此,存在难以设为以与传送控制方式独立的形式来提供总线型的传送路径的、针对一处故障的通用性方式这样的课题。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在节点(传送站)与传送站之间断线了的情况下,通过返回来进行应对。但是,断线经常不限于一处。有时也在两处断线。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假设了一处断线,所以对于两处断线无法容易地应对,因此工作人员必需去现场来决定终端站。
另外,在修复了一处的断线之后,有时还在另一处产生断线。在这样的情况下,理想的是自动地切换终端站。
因此,理想的是与个数无关地自动地设定终端站从而不使传送帧循环的总线型的双环网络系统。
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应用程序的更新方法中,可以从与传送路径连接的一处的数据传送装置更新程序,但在更新作为基本程序的固件的情况下,为了向数据传送装置安装新的固件并重新起动,需要以硬性(hard)方式暂且停止装置的状态并重新起动。但是,由于无法进行其操作,所以无法更新固件。因此,在新设定终端站的情况下,必需更新固件,所以需要花费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多个(奇数个、偶数个)传送站连接到传送路径上的双环网络系统中自动地决定右侧循回的终端站以及左循回的终端站的不是循环型的、总线型的双环网络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初始化后的双环网络系统中的主站(master station)与两个终端站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2是说明双环网络系统中的各传送站通过双向传送路径相互连接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3是成为双环网络系统的传送站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其一)的硬件结构图。
图4是成为双环网络系统的传送站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其二)的硬件结构图。
图5是说明初始化后的两终端站中的开关状态的说明图。
图6示出初始化开始时的各站开关状态与各模式。
图7是说明初始化后的两个终端站以及正常站中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8是说明从初始化开始起的各站模式迁移的说明图。
图9是初始化时的传送站间的INZ帧相互通信的一个实施例(其一)的序列图。
图10是说明#STj传送站中的初始化处理(其一)的流程图。
图11是说明#STj传送站中的初始化处理(其一)的流程图。
图12是初始化时的传送站间的相互通信例子(其一)的序列图(传送站ST1、ST2、ST8的情况)。
图13是初始化时的传送站间的相互通信例子(其一)的序列图(传送站ST1、ST2、ST8的情况)。
图14是初始化时的传送站间的INZ帧相互通信的一个实施例(其二)的序列图。
图15是说明#STj传送站中的初始化处理(其二)的序列图。
图16是说明#STj传送站中的初始化处理(其二)的序列图。
图17是初始化时的传送站间的相互通信例子(其二)的序列图(传送站-ST1、ST2、ST8的情况)。
图18是初始化时的传送站间的相互通信例子(其二)的序列图(传送站-ST1、ST2、ST8的情况)。
图19是说明在#ST10与#ST9之间发生了传送异常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20是说明在#ST10与#ST9之间发生了传送异常之后通过接收异常检测、SYN无检测而得到的各站的开关状态的说明图。
图21是说明双环网络系统的从一处故障的重构的一个实施例(其一)的序列图。
图22是说明双环网络的从一处故障的重构的一个实施例(其二)的序列图。
图23是说明ISO/IEC 8802-3以太网(注册商标)传送帧结构的说明图。
图24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双环网络系统的自动终端站功能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25是说明初始的终端站的设定的说明图。
图26是说明终端站的切换的说明图。
图27是传送站的概要结构图。
图28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初始化处理的概要结构图。
图29是本实施方式的初始化处理时的序列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传送站(#ST1);2:传送站(#ST2);3:传送站(#ST3);4:传送站(#ST4);5:传送站(#ST5);6:传送站(#ST6);7:传送站(#ST7);8:传送站(#ST8);10:通信端口部;11:通信端口部;12:转发器A(FW-A);18:接收许可开关(SW-RVC-A);31:帧检知判定部;32:接收异常检测电路(RCV-ERR-A);34:SYN帧检测电路(SYN-DET-A);37:RRR帧接收检测电路(RRR-DET-A);38:RRR帧接收目的地地址保持电路(RRR-RCV-ADRS)。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发明1)
一种双环网络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双环网络构成为具备可以双向通信的两个通信端口的两个以上的传送站通过各自的该两个通信端口经由传送路径相互连接为环状从而可以在传送站相互间进行相互通信,在所述双环网络中,
所述传送站包括:
从该传送站的两个通信端口一块同时送出包含信息的传送帧的步骤;
对从该两个通信端口中的一方接收的从其它的该传送站送出的传送帧进行检测的步骤;以及
可以向相对于上述一方的通信端口成为另一方的另一方的通信端口进行中继,并从该另一方的通信端口送出上述的该传送帧的步骤,
在相互连接为环状的该两个以上的传送站中的相邻的两个该传送站的各自中包括:
从一方的该传送站的通信端口送出上述传送帧的步骤;以及
由该传送站对从经由传送路径连接的另一方的该传送站的通信端口接收的传送帧进行检测的步骤,
其中,根据包含在该传送帧中的信息进行应答,但不会通过从该接收的通信端口向另一方的通信端口进行中继而从该另一方的通信端口送出该传送帧,
由此不会将该接收到的传送帧送达至处于其中继方向上的、连接为环状的下一目的地的传送站,从而使上述的从该传送站送出的传送帧不在构成为环状的网络内循环。
(实施方式2:发明2)
在上述实施方式1(发明1)记载的双环网络的控制方法中,其特征在于,
关于上述传送站,在将一个该传送站作为基点而相互连接为环状的两个以上的该传送站中的、根据构成环状网络的该传送站的总数和连接该传送站相互间的传送路径的总长度而决定的位置的相邻的两个该传送站各自中,从一方的该传送站的通信端口送出上述传送帧。
(实施方式3:发明3)
在上述实施方式1(发明1)、实施方式2(发明2)记载的双环网络的控制方法中,其特征在于,
作为经由该通信端口送出并接收的该传送帧形式、该通信端口的传送路径接口,依照ISO/IEC 8802-3规格。
(实施方式4:发明4)
一种双环网络的初始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双环网络构成为具备可以双向通信的两个通信端口的两个以上的传送站通过各自的该两个通信端口经由传送路径相互连接为环状从而可以在传送站相互间进行相互通信,在该双环网络中,
在相互连接为环状的两个以上的该传送站中,将一个该传送站作为基点,该基点的传送站包括:
向两个方向周期性地送出指定初始化的传送帧(INZ帧)的步骤,
在对该传送帧进行接收检测的传送站中,包括:
将从接收的一侧的通信端口向另一方的通信端口的传送帧的中继从禁止状态设为许可状态的步骤;
另外,从接收的一侧的通信端口,以后许可传送帧的接收取入,另外从接收的通信端口侧送出应答确认的INZ帧(应答确认INZ帧),从而作为接收确认的应答的步骤;
并且,在送出了INZ帧之后,从该上述的从最初接收到INZ帧的通信端口向另一方的通信端口的中继方向上所处的一个相邻的传送站,对该上述的应答确认INZ帧进行接收检测时,将从接收的一侧的通信端口向另一方的通信端口的传送帧的中继从禁止状态设为许可状态的步骤;以及
另外,从该接收的一侧的通信端口,以后许可接收取入传送帧,在该传送站中,以后使得能够进行从双向侧的通信端口接收的传送帧的接收取入和向另一侧的中继的步骤,
并且,在根据构成环状网络的该传送站的总数和连接该传送站相互间的传送路径的总长度而决定的处于从两侧的通信端口接收上述INZ帧的位置上的传送站、和与该传送站经由传送路径成为相邻位置的传送站的各自中,包括:
在该传送站中对从一方的该传送站的通信端口送出而由该另一方的传送站的对向的通信端口接收的传送帧进行检测的步骤,
根据包含在该传送帧中的信息进行应答,但将从该接收的通信端口向另一方的通信端口的中继,包括:设为禁止状态的步骤,
其中,通过构成为接收取入也成为禁止状态的终端站,由此不会通过该终端站的各个而使从另一方的终端站接收到的传送帧中继发送到处于其中继方向上的连接为环状的下一目的地的传送站,从而使从构成双环网络的该各个传送站送出的传送帧不在构成为环状的网络内循环。
(实施方式5:发明5)
在上述实施方式4(发明4)记载的双环网络的初始化方法中,其特征在于,
在相互连接为环状的两个以上的该传送站中,将一个该传送站作为基点,该传送站包括:向两个方向送出指定初始化的传送帧(INZ帧)的步骤,
在对该传送帧进行接收检测的该传送站的一个相邻的传送站中,包括:
将从接收的一侧的通信端口向另一方的通信端口的传送帧的中继从禁止状态设为许可状态的步骤;
另外,从接收的一侧的通信端口,以后许可传送帧的接收取入的步骤;
另外,将该接收的INZ帧的发送源地址设定为接收目的地,向两个方向送出应答确认的INZ帧(应答确认INZ帧),从而作为接收确认的应答的步骤;
并且,在送出了INZ帧之后,从该上述的从最初接收到INZ帧的通信端口向另一方的通信端口的中继方向上所处的一个相邻的传送站,接收检测到该上述的该一个相邻的传送站的指定了本站的应答确认INZ帧时,将从接收的一侧的通信端口向另一方的通信端口的传送帧的中继从禁止状态设为许可状态的步骤;
另外,从该接收的一侧的通信端口,以后许可接收取入传送帧,从而使得在该传送站中以后能够进行从两侧的通信端口接收的传送帧的接收取入和向另一侧的中继;
以该上述的基点的传送站向两个方向送出的INZ帧为开始,在位于环状的两个方向上的各个传送站中,依次地,在接收到INZ帧时再次从两侧的通信端口送出INZ帧;
根据构成环状网络的该传送站的总数、和连接该传送站相互间的传送路径的总长度而进行决定的步骤,
在从两侧的通信端口接收INZ帧的位置上所处的传送站、和与该传送站经由传送路径成为相邻位置的传送站的各自中,包括:关于从一方的该传送站的通信端口送出而由该另一方的传送站的对向的通信端口接收的传送帧,在该传送站中进行检测并根据包含在该传送帧中的信息进行应答,但将从该接收的通信端口向另一个通信端口的中继设为禁止状态的步骤,
其中,通过构成为接收取入也成为禁止状态的终端站,由此不会通过该终端站的各个而将从另一方的终端站接收到的传送帧中继发送到处于其中继方向上的连接为环状的下一目的地的传送站,从而使从构成双环网络的该各个传送站送出的传送帧不在构成为环状的网络内循环。
(实施方式6:发明6)
在上述实施方式5(发明5)记载的双环网络的初始化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各个传送站中,在初始化期间内最初接收INZ帧时,作为与接收的通信端口(MS端口)侧对向的相邻的传送站的地址,将该接收的INZ帧中的发送源地址与该接收端口的标识符一起进行保持的步骤;以及
继续向两个方向送出将该相邻的传送站的地址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INZ帧的步骤,
其中,在该送出之后,在预先指定的时间内从MS端口的相反侧的通信端口接收到将本站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INZ帧时,作为来自与该通信端口侧对向的相邻的传送站的上述应答确认INZ帧,
将该INZ帧内的发送源地址与该接收端口的标识符一起进行保持,从而可以取得与该传送站的两侧相邻的各个传送站的地址。
(实施方式7:第七发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4(发明4)、实施方式5(发明5)或实施方式6(发明6)记载的双环网络的初始化方法中,其特征在于,
在将该一个传送站作为基点、并与根据构成环状网络的该传送站的总数和连接该传送站相互间的传送路径的总长度而决定的位置相邻而构成上述的该两个终端站的时刻,
或者,在初始化途中由于未从本站的邻站接收到应答确认INZ帧而成为终端站的时刻,
双环网络的两个终端站分别送出包含有初始化结束的显示以及终端站信息的INZ-COMP帧,另外由成为基点的该一个传送站对该INZ-COMP帧进行接收检测,从而可以确认双环网络的初始化是否完成,其中,所述终端站信息包括终端站地址及终端站模式。
(实施方式8:发明8)
一种双环网络的传送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环网络构成为具备可以双向通信的两个通信端口的两个以上的传送站通过各自的该两个通信端口经由传送路径相互连接为环状从而可以在传送站相互间进行相互通信,在该双环网络中,具备:
在初始化完成的状态下,一个以上的该传送站周期性地发送包含特定信息的一个以上的传送帧的单元;
上述传送站经由上述两个通信端口A、通信端口B(以后将该两个通信端口记载为通信端口A、-B。另外,对于经由通信端口A送出并接收传送帧的单元和功能以外,使后缀(suffix)-A同样地对应于通信端口B时,以后标记后缀-B而进行记载)接收传送帧,从该周期性地送出的传送帧中检测特定信息符合所设定的条件的传送帧(以后记载为SYN帧)的“SYN帧检测单元A、-B”;
从该SYN帧检测单元A、-B的输出信号中,检测在预先设定的期间内未接收到该SYN帧的“SYN无检测单元A、-B”;
经由一方的通信端口而在周期性地连续持续到来SYN帧的状态下,检测未在预先指定的期间内经由另一方的通信端口周期性地连续到来的“SYN截止检测单元”;
对经由通信端口接收的传送帧的接收信号状态的异常进行检测的“接收异常检测单元A、-B”,
具备:
对于在SYN无检测单元A、-B中检测到SYN无检测状态的经由通信端口-A或-B接收的传送帧,进行检测判别,根据包含在该传送帧中的信息进行应答,但使该通信端口(通信端口A)转移到不会通过从接收的通信端口(通信端口A)向另一方的通信端口(通信端口B)的中继而从另一方的通信端口(通信端口B)送出该传送帧的“阻塞状态”(另一方面,以后将通过从接收的通信端口向另一方的通信端口的中继而从另一方的通信端口送出传送帧的通信端口的状态记载为“非阻塞状态”)的单元;以及
将在接收异常检测单元A、-B中检测到接收异常检测状态的通信端口A或-B设为阻塞状态,从而在故障发生的检测至利用恢复过程的网络功能恢复的期间,将多个传送站的通信端口维持为非阻塞状态的单元,
其中,由多个传送站起到上述的该终端站的功能。
(实施方式9:发明9)
一种双环网络的异常发生时的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环网络构成为具备可以双向通信的两个通信端口的两个以上的传送站通过各自的该两个通信端口经由传送路径相互连接为环状从而可以在传送站相互间进行相互通信,在该双环网络中,
上述初始化完成,在通过两个邻接的终端站构成为使传送帧不在环状的网络内持续循环的状态下,一个以上的该传送站除了包括特定信息的一个以上的周期性地送出的传送帧以外,还按照未特别规定的避免双环网络上的传送帧彼此的冲突的传送路径控制方式(MAC),送出上述的该SYN帧、单发地送出的传送帧的状态下,
上述传送站具备:
对包括特定控制信息的传送帧(以后记载为RRR帧)的接收进行检测的“RRR帧接收检测单元A、-B”;
设定本站的识别信息的“本站地址设定”单元;
对与通信端口A、-B邻接的传送站的识别信息进行设定的“邻接站地址设定单元A、-B”;
通过RRR帧接收检测单元的接收输出,对所接收到的RRR帧中的接收目的地信息与本站识别信息的比较一致进行检测的“地址一致检测单元”;
接收地址一致检测单元的一致输出,将接收到该RRR帧的通信端口(以后记载为RRR接收端口)变更为非阻塞状态的“阻塞端口复位单元”;
接收地址一致检测单元的不一致输出,经由RRR接收端口,在RRR帧的接收完成的定时,立即送出从邻接站地址设定单元中读出与RRR接收端口对应的邻接的传送站的识别信息并指定为接收目的地而生成的RRR帧的“RRR接收应答单元”;以及
在送出RRR帧之后,在预先指定的时间以内,对将本站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RRR帧的接收进行监视并检测的“RRR应答确认单元”,
包括:
包括送出SYN帧的传送站(以后记载为同步站),从该传送站起在包括终端站的路径上,在传送路径、传送站中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在从异常发生处至终端站的传送站中,对应于异常发生,利用该SYN无检测单元和该接收异常检测单元检测异常状态的步骤;
另外,在从异常发生处朝向同步站的路径上与异常发生处邻接的传送站中,利用接收异常检测单元对异常状态进行检测的步骤;
将检测出的通信端口的状态分别设为阻塞状态,在该两个终端站中的、从同步站朝向异常处的路径上的前方所处的终端站中,利用该SYN截止检测单元的异常状态的检测输出和SYN无检测单元的SYN无检测输出,该终端站(以后记载为SYN截止检测终端站)判断为在朝向同步站的路径上发生了异常的步骤;以及
另外,在另一方的终端站(以下记载为SYN正常终端站)中,根据正常地继续接收SYN帧的情形,判断为从该SYN正常终端站到同步站间正常地维持通信功能的步骤,
SYN截止检测终端站包括:
在从SYN截止检测和SYN无检测单元检测到SYN截止状态的异常发生时,立即经由通信端口A、-B送出将SYN正常终端站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RRR帧的步骤;
由RRR应答确认单元等待来自与SYN正常终端站相反的一侧邻接的传送站的应答的步骤;
在SYN正常终端站中,在接收到来自SYN截止检测终端站的RRR帧时,根据本站为接收目的地的情形,利用该阻塞端口复位单元,将作为终端站而处于阻塞状态的RRR接收端口设为非阻塞状态的步骤;
解除终端站状态,从SYN截止检测终端站至异常发生处的正常发挥功能的传送站的各个在接收到来自SYN截止检测终端站的RRR帧时,由于并非接收目的地,所以利用该RRR接收应答单元,经由RRR接收端口,在RRR帧的接收完成之后,立即送出将朝向SYN截止检测终端站的邻接的传送站作为接收目的地的RRR帧的步骤;
在SYN截止检测终端站中,通过RRR应答确认单元,从朝向同步站的邻接站存在指定了本站的RRR帧的时间内的接收时,将从异常检测时刻起处于阻塞状态的通信端口变更为非阻塞状态的步骤;
在该变更后,经过了RRR应答确认单元预先指定的时间之后,将作为终端站而原来处于阻塞状态的其它通信端口也变更为非阻塞状态而解除终端站状态的步骤;
在从SYN截止检测终端站至异常发生处的正常发挥功能的各个传送站中,通过RRR应答确认单元,从朝向同步站的邻接站确认指定了本站的RRR帧的接收时,将从异常检测时刻起处于阻塞状态的接收端口设为非阻塞状态的步骤;
在朝向SYN截止检测终端站的与异常处邻接的传送站中,通过RRR应答确认单元,即使经过了指定时间也没有接收到指定了本站的RRR帧,从而维持通信端口的阻塞状态,作为新的终端站而发挥功能的步骤;以及
另外,在与SYN截止检测终端站邻接的处所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同样地通过RRR应答确认单元,即使经过了预先指定的时间也没有接收到指定了本站的RRR帧的情况下,维持在异常检测时刻处于阻塞状态的通信端口的阻塞状态的步骤,
其中,将作为终端站而原来处于阻塞状态的另一方的通信端口设为非阻塞状态,设为新的终端站,将从异常发生处朝向同步站的邻接站、和从异常发生处朝向相反侧的邻接站变更为新的双环网络的终端站,在发生通信异常时,重构环状的网络。
(实施方式10:发明10)
在上述实施方式9(发明9)记载的双环网络的异常发生时的重构方法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初始化完成,通过两个邻接的终端站而构成为使传送帧不在环状网络内持续循环的状态下,一个以上的该传送站除了包括特定信息的一个以上的周期性地送出的传送帧以外,还按照未特别规定的避免双环网络上的传送帧彼此的冲突的传送路径控制方式,送出上述的该SYN帧、单发地送出的传送帧的状态下,
传送站具备:设定本站的识别信息的“本站地址设定”单元;以及设定与通信端口A、-B邻接的传送站的识别信息的“邻接站地址设定单元A、-B”,
包括:
包括送出SYN帧的传送站(以后记载为同步站),在从该传送站起包括终端站的路径上,在传送路径、传送站中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在从异常发生处至终端站的传送站中,对应于异常发生,利用该SYN无检测单元和该接收异常检测单元对异常状态进行检测的单元;
在从异常发生处朝向同步站的路径上与异常发生处邻接的传送站中,通过接收异常检测单元对异常状态进行检测的单元;
将检测出的通信端口的状态分别设为阻塞状态,在该两个终端站中的、从同步站朝向异常处的路径上的前方所处的终端站中,通过该SYN截止检测单元的异常状态的检测输出、和SYN无检测单元的SYN无检测输出,该终端站(以后记载为SYN截止检测终端站)判断为在朝向同步站的路径上发生了异常的单元;
另外,在另一方的终端站(以后记载为SYN正常终端站)中,根据正常地继续接收SYN帧的情形,判断为从该SYN正常终端站到同步站间正常地维持通信功能的单元;
SYN截止检测终端站对从SYN正常终端站接收的传送帧串进行监视,在按照避免双环网络上的传送帧彼此的冲突的传送路径控制方式向本站分配的传送帧的送出定时,经由通信端口A、-B送出将SYN正常终端站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包括特定控制信息的传送帧(以后记载为RRR帧),从朝向同步站的邻接站等待将本站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RRR帧的接收的单元;
在SYN正常终端站中,在接收到来自SYN截止检测终端站的RRR帧时,将所接收到的RRR帧中的接收目的地信息与本站识别信息进行比较的单元;
在该比较结果是本站为接收目的地的情况下,关于接收到该RRR帧的通信端口(以后记载为RRR接收端口),将作为终端站而原来处于阻塞状态的通信端口设为非阻塞状态,解除终端站状态的单元;
在从SYN截止检测终端站至异常发生处的正常发挥功能的传送站各自中,在接收到来自SYN截止检测终端站的RRR帧时,将所接收到的RRR帧中的接收目的地信息与本站识别信息进行比较的单元;
在该比较结果并非接收目的地的情况下,利用该RRR接收应答单元,经由RRR接收端口,在RRR帧的接收完成之后,立即送出将朝向SYN截止检测终端站的邻接的传送站设为接收目的地的RRR帧的单元;
在SYN截止检测终端站中,从朝向同步站的邻接站在预先指定的时间内接收到指定了本站的RRR帧时,将从异常检测时刻起处于阻塞状态的通信端口变更为非阻塞状态的单元;
之后,在经过了RRR应答确认单元预先指定的时间之后,将作为终端站而原来处于阻塞状态的其它通信端口也变更为非阻塞状态,解除终端站状态的单元;
在从SYN截止检测终端站至异常发生处的正常发挥功能的各个传送站中,当从朝向同步站的邻接站在指定了本站的RRR帧的预先指定的时间内确认了接收时,将从异常检测时刻起处于阻塞状态的RRR接收端口设为非阻塞状态的单元;
在朝向SYN截止检测终端站的与异常处邻接的传送站中,通过RRR应答确认单元,即使经过了预先指定的时间也没有接收到指定了本站的RRR帧,从而维持通信端口的阻塞状态,作为新的终端站发挥功能的单元;以及
另外,在与SYN截止检测终端站邻接的处所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同样地在即使经过了预先指定的时间也没有接收到指定了本站的RRR帧的情况下,维持在异常检测时刻处于阻塞状态的通信端口的状态的单元,
其中,将作为终端站而处于阻塞状态的另一方的通信端口设为非阻塞状态,设为新的终端站,将从异常发生处朝向同步站的邻接站、和从异常发生处朝向相反侧的邻接站变更为新的双环网络的终端站,在发生通信异常时,重构环状的网络。
(实施方式11:发明11)
在上述实施方式9(发明9)或实施方式10(发明10)记载的双环网络的异常发生时的重构方法中,其特征在于,
作为经由该通信端口送出并接收的该传送帧形式、该通信端口的传送路径接口,依照ISO/IEC 8802-3规格。
以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2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双环网络系统(有时简称为双环网络)的概要结构图。
在图2中,8台各传送站(传送站1~8)如图2所示通过双向传送路径相互连接而构成环状的网络。在图2中,将传送站1记载为#ST1,将传送站2记载为#ST2,将传送站3记载为#ST3,将传送站4记载为#ST4,将传送站5记载为#ST5,将传送站6记载为#ST6,将传送站7记载为#ST7,将传送站8记载为#ST8,分别表示各站的网络上的地址。
对于实施方式1(发明1),图1是本发明中所谓的双环网络系统的一个例子。在图1中,是传送站1(#ST1)为主站(MS)、传送站5(#ST5)以及传送站6(#ST6)为终端站的一个例子。上述的主站例如在最初被接通电源而起动。
在图1中,总共8台传送站与图2的双环网络系统同样地被相互连接,但在本发明的双环网络系统中,各传送站具有图2的环状网络系统所没有的上述的本站自动终端站功能。
该本站自动终端站功能是,由传送站对从一方的传送站的通信端口送出后从经由传送路径连接的另一方的传送站的通信端口接收的传送帧进行检测,根据包含在传送帧中的信息而进行应答,但不进行从进行接收的通信端口向另一方的通信端口的中继。
因此,关于具有从另一方的通信端口不送出其传送帧的功能的传送站,如图1所示传送站5(#ST5)成为终端站ST-T-L,传送站6(#ST6)成为终端站ST-T-R,包含在由该两个成为一组的结构中。
因此,可以使从传送站送出的传送帧在构成为环状的网络系统内不循环。
另外,在图1中,终端站ST-T-L以及终端站ST-T-R分别被图示为#ST5和#ST6,但不限于图1的网络结构。
即,图1是如下的双环网络系统,该双环网络系统构成为在具备可以双向通信的两个通信端口的两个以上的传送站中,通过各自的两个通信端口经由传送路径相互连接为环状,可以在传送站相互间进行相互通信。
传送站从两个通信端口一块同时向邻接的传送站分别送出包含信息的传送帧。
然后,对从两个通信端口中的一个通信端口接收的从其它传送站送出的传送帧进行检测,中继到另一个通信端口,并从另一个通信端口送出该传送帧。
在相互连接为环状的两个以上的传送站中的、相邻的两个传送站各自中,在后述的特定条件时在传送站中对从一方的传送站的通信端口送出后从经由传送路径连接的另一方的传送站的通信端口接收的传送帧进行检测,根据包含在传送帧中的信息而进行应答,但不进行从进行接收的通信端口向另一方的通信端口的中继。
即,不论是奇数个还是偶数个,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从另一方的通信端口都不送出该传送帧,从而不会送达到处于该中继方向上的连接为环状的下一目的地的传送站,可以使从传送站送出的传送帧不会在构成为环状的网络内循环。
对于实施方式2(发明2),图1中示出的#ST1作为主站,以#ST1为基点,根据传送站数(在本例子中是8台)和各个传送站间的传送路径长度,将#ST5和#ST6唯一地决定为终端站。
具体的直到决定为止的过程基于发明4以及发明5及其实施方式,从选择为主站的传送站来看,在环内的对向侧,从主站开始计数而位于传送站总数的一半的计数数值处的相邻的传送站分别成为终端站的位置。
即,通过构成从主站观察而决定位置的终端站,可以使从传送站送出的传送帧不在构成为环状的网络内循环。
即,与图1同样地将具备两个通信端口的多个传送站相互连接为环状而构成双环网络系统。另外,传送站同样地从两个通信端口一块同时送出传送帧,对于从另一方的通信端口接收的来自其它传送站的传送帧,检测其接收,中继到另一方的通信端口并从另一方的通信端口送出。
然后,以一个传送站为基点,将连接为环状的两个以上的传送站中的、在根据构成环状网络的传送站的总数和连接传送站相互间的传送路径的总长度而决定的位置(包含奇数、偶数)处相邻的两个传送站设定为终端站,在该传送站各自中,对于从一方的传送站的通信端口送出后从经由传送路径连接的另一方的传送站的通信端口接收到的传送帧,由该传送站进行接收检测。而且,成为终端站的各个传送站根据包含在传送帧中的信息进行应答,但不进行从进行接收的通信端口向另一方的通信端口的中继。
因此,成为终端站的各个传送站从另一方的通信端口不送出该传送帧,从而不会将所接收到的传送帧送达至处于该中继方向上的连接为环状的下一目的地的传送站,可以使从传送站送出的传送帧不在构成为环状的网络内循环。
在实施方式3(发明3)中,在性能提高和价格降低显著的发送器和接收器IC、数据发送接收LSI和电路部件等网络部件、附件用品、介质变换装置和接口装置、测试试验装置等的活用和嵌入、以太网(注册上标)上展开的通信协议扩展过程、协议处理固件和中间件、通用IT应用软件、测试试验过程等在整合性和实用方面具有优势。
在具体说明实施方式4(发明4)的实施方式、过程之前,对本发明的双环网络系统的传送站的装置结构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3以及图4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双环网络系统的传送站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其一)以及(其二)的硬件结构。
图3以及图4的硬件结构的差异点在于,尤其在图4中,是从图3的硬件结构省略了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0(RRR-DET-A)、INZ帧接收检测电路39(RRR-DET-B)、RRR帧接收目的地地址保持电路38(RRR-RCV-ADRS)的结构,为了与图3区分,在图4中称为帧检测部45。
作为一方的通信端口部10的端口A由接收器(RVR-A)、发送器(TVR-A)构成,使得可以进行与相邻站的双向通信。另外,作为另一方的通信端口部11的端口B由接收器(RVR-B)、发送器(TVR-B)构成,使得可以进行与相邻站的双向通信。
在从端口A的接收中,成为RVR-A输出的来自端口A的接收信号(SIG-RV-A)被导入到作为12的转发器A(FW-A)、接收许可开关18(SW-RVC-A)、帧检知判定部31内的接收异常检测电路32(RCV-ERR-A)、SYN帧检测电路34(SYN-DET-A)、RRR帧接收检测电路37(RRR-DET-A)、RRR帧接收目的地地址保持电路38(RRR-RCV-ADRS)、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0(INZ-DET-A)、INZ帧发送源地址保持电路41(INZ-TX-ADRS-A)。
同样地,在从作为另一方的通信端口部11的端口B的接收中,成为RVR-B输出的来自端口B的接收信号(SIG-RV-B)被导入到作为15的转发器B(FW-B)、接收许可开关19(SW-RCV-B)、接收异常检测电路33(RCV-ERR-B)、SYN帧检测电路36(SYN-DET-B)、RRR帧接收检测电路39(RRR-DET-B)、RRR帧接收目的地地址保持电路38(RRR-RCV-ADRS)、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2(INZ-DET-B)、INZ帧发送源地址保持电路43(INZ-TX-ADRS-B)。
来自通过以太网(注册商标)过程对传送帧的发送和接收进行控制的发送接收控制电路21(MAC/DLC)的发送输出被导入到发送许可开关16(SW-TX-A)、发送许可开关17(SW-TX-B)。在发送许可开关16(SW-TX-A)为接通(ON)的许可状态时,发送接收控制电路21(MAC/DLC)的发送输出信号被导入到作为一方的通信端口部10的端口A的TVR-A而送出,另外在发送许可开关17(SW-TX-B)为接通时,被导入到另一方的通信端口部11的TVR-B而送出。
在开关状态为断开(OFF)时,发送接收控制装置21(MAC/DLC:还称为传送路径控制装置)的发送输出信号被开关截断,作为结果从对应的通信端口不送出传送帧。
从端口A接收到的传送帧经由转发器12(FW-A)的输出、中继许可开关13(SW-FW-A),被导入到端口B的TVR-B中。在中继许可开关14(SW-FW-A)为接通的情况下,作为结果,从端口A接收到的传送帧被中继而从端口B送出。
另外,在断开的情况下,被中继许可开关13(SW-FW-A)截断而无法中继输出。同样地,从端口B接收到的传送帧经由转发器15(FW-B)的输出、中继许可开关14(SW-FW-B),被导入到端口A的TVR-A中。
在中继许可开关14(SW-FW-B)为接通的情况下,作为结果,从端口B接收到的传送帧被中继而从通信端口10(还简称为端口A)送出。在断开的情况下,被中继许可开关14(SW-FW-B)截断而无法中继送出。
从端口A接收到的传送帧经由接收许可开关18(SW-RCV-A)被导入到先到接收选择电路20(RCV-SEL)。同样地,从通信端口11(还简称为端口B)接收到的传送帧经由作为19的接收许可开关19(SW-RCV-B)被导入到先到接收选择电路20(RCV-SEL)中。
在先到接收选择电路20(RCV-SEL)中,判断来自端口A以及端口B的接收信号,在碰到一块的情况下,直到接收完成为止进行切换使得首先到达的从端口侧接收的传送帧优先。在后面详细叙述该先到判定。
来自该先到接收选择电路20(RCV-SEL)的RCV-SEL输出被导入到作为传送路径控制装置的发送接收控制装置21(MAC/DLC)而进行接收处理。在本发明的双环网络系统中,在健全状态下运行的期间,虽说是环状但与总线型网络等效,所以在除了终端站以外的传送站中,根据送出传送帧的传送站与本站的位置关系,临时从某一个端口接收传送帧。
然后,在终端站中,由于是环状的连接状态,所以从两个端口接收传送帧,但是通常将处于阻塞状态的端口侧的接收许可开关设为断开,从而设为从非阻塞状态的端口侧的接收输入。
在本发明中,切换控制这些接收许可开关、发送许可开关、中继许可开关的接通、断开状态。
MPU 24是成为核心的微处理器,通过存储在程序存储器(使用PROM和工作RAM存储器、RAM、PROM)中的程序过程,另外读出所需的设定值,进一步向RAM内写入所需的数据并临时保持或读出,对本发明的传送站中的序列过程、以太网(注册商标)传送过程进行处理。
IOC 22是输入输出控制电路,用于接收来自MPU 24的写入数据而向所需的电路输出控制信号,或者从各电路部接收状态输入而由MPU 24读出。
作为DP-RAM 26的双端口存储电路用于存储从MAC/DLC发送接收的传送帧的数据,而且成为与连接到传送站的外部主机装置29的主机连接接口电路28(经由HOST-IF的用于发送接收数据、控制指令/状态状况的交换的存储电路)。由于从MPU 24、HOST-IF 28、MAC/DLC 21访问DP-RAM 26,所以DPRAM控制器利用DPRC 27来控制读出、写入的定时。
接收异常检测电路32(RCV-ERR-A)、接收异常检测电路33(RCV-ERR-B)是对与端口A、端口B对应的接收异常进行检测的电路。
接收异常是,接收所到达的帧的载波信号分裂的、规定以上的以太网(注册商标)特有的接收时钟同步用信号即前同步码图形(preamble pattern)。
相反地,通过无法检测必须的前同步码图形的、以太网(注册商标)传送帧中具备的传送帧的检错码(FCS)的检查而连续检测规定以上的差错等的、利用接收差错被连续检测出规定次数以上的情形而判断为发生接收异常,但在检测电路中,从其范围中除去DLC/MAC中具备的FCS检查单元和MPU 24对该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的情形。
SYN帧检测电路34(SYN-DET-A)、SYN帧检测电路36(SYN-DET-B)是对与端口A、端口B对应的SYN帧的到来进行检测的电路。
另一方面,SYN截止检测电路35(NO-SYN-DET-A/-B)是对无SYN的长沉默(long silence)状态的发生进行检测的电路。
RRR帧接收检测电路37(RRR-DET-A)、RRR帧接收检测电路39(RRR-DET-B)是对与端口A、端口B对应的RRR帧接收进行检测的电路。
RRR帧接收目的地地址保持电路38(RRR-RCV-ADRS)是取入所接收到的RRR帧中的接收目的地地址(DA)部分并进行保持的电路。RRR-RCV-ADRS成为可以取入两侧的接收信号并取得定时而取入接收目的地地址部分的电路结构。
INZ帧接收检测电路37(INZ-DET-A)、INZ帧接收检测电路38(INZ-DET-B)是对与端口A、端口B对应的INZ帧接收进行检测的电路。
INZ帧发送源地址保持电路41(INZ-TX-ADRS-A)、INZ帧发送源地址保持电路41(INZ-TX-ADRS-B)是对应于端口A、-B而保持所接收到的INZ帧中的发送源地址(SA)部分的电路。
中断信号检测电路23(IRP)是将在传送站电路中检测出的现象发生作为中断信号而传给MPU 24的中断信号的检测电路。
在中断信号中,有接收异常发生检测(IRP-RE-A、-B)、SYN截止检测(IRP-NO-SYN)、SYN帧接收检测(IRP-SYN-A、-B)、RRR帧接收检测(IRP-RRR-A、-B)、INZ帧接收检测(IRP-INZ-A、-B)、MAC/DLC发送接收完成检测(IRP-DLC)、向MPU的处理要求(IRP-HOST)和从MPU向主机装置的处理要求(IRP-STN)等。
C-BUS成为与MPU 24连接的共用数据总线,MPU 24经由C-BUS可以特别读出NO-SYN-DET-A/B的检测状态、RRR-RCV-ADRS中保持的RRR帧接收目的地地址信息、INZ-TX-ADRS-A、-B中保持的INZ帧发送源地址信息。
在本发明中,作为实施方式11(发明11),将使用依照ISO/IEC8802-3以太网(注册商标)规格的传送帧作为前提。
另外,在图23中,示出ISO/IEC 8802-3以太网(注册商标)规格的传送帧格式。
在图23中,PRE是接收信号同步用的前同步码图形且为七个字节长度,SFD是帧开始图形且为一个字节长度,DA是接收目的地地址,SA是发送源地址,LEN/TYPE是表示传送帧的协议类型的类型码编号,Inf是传送帧的信息字段。
RRR帧接收保持电路41(RRR-RCV-ADRS)成为专用地取入并保持DA部分的电路,另外INZ帧发送源地址保持电路41(INZ-TX-ADRS-A)、INZ帧发送源地址保持电路43(INZ-TX-ADRS-B)分别成为专用地取入并保持SA部分的电路。
在与实施方式11(发明11)对应的实施例中,作为本控制方式中使用的SYN、RRR、INZ、INZ-COMP的传送帧,不限于特别限定的以太网(注册商标)帧格式。
只要是作为可以识别这些控制帧的格式的实施例即可。实际上,虽然有取得LEN/TYPE编号的方法,但这需要对Ethernet(注册商标)的协议Type编号进行管理的登记站的许可。
另外,有向用已经取得的协议Type编号来规定的信息字段中填入识别信息的方法。可以在Ethernet(注册商标)中由一般的TCP/IP协议所规定的TCP头扩展部或TCP信息部的数据字段的确定的位置填入识别信息的方法、或在UDP协议中实施专用的格式。
对于实施方式4(发明4)到实施方式10(发明10),要点之一是在上述传送站的装置结构中,中继许可开关13(SW-FW-A)、中继许可开关14(SW-FW-B)、发送许可开关16(SW-TX-A)、发送许可开关17(SW-TX-B)、接收许可开关18(SW-REC-A)、接收许可开关19(SW-REC-B)的各开关的状态控制,与所实施的过程相匹配。
例如,对于各传送站的初始化状态,如图6所示,计算机部30的CPU将中继许可开关13(SW-FW-A)设定为断开、将中继许可开关14(SW-FW-B)设定为断开、将发送许可开关16(SW-TX-A)设定为接通、将发送许可开关17(SW-TX-B)设定为接通、将接收许可开关18(SW-RCV-A)设定为断开、将接收许可开关19(SW-RCV-B)设定为断开,并且将MS端口设为未定,将站模式设为未定。即,成为与接通了传送站的电源的状态基本上相同的状态。
通过如图6所示进行设定,发送接收控制电路21(MAC/DLC)通过计算机部30的MPU 24向发送许可开关16(SW-TX-A)输出发送输出信号。
由此,从通信端口A的TVR-A送出到传送路径,并且经由发送许可开关17(SW-TX-B)从通信端口B的TRV-B向传送路径发送帧。
在有效使用本发明的双环网络和其控制方式的网络系统中,将作为第一层介质部分的本发明中所说的双环网络的初始状态作为前提。
在图6中,关于实施方式4(发明4)、实施方式5(发明5)、实施方式6(发明6)以及实施方式7(发明7),示出初始化开始时的各站开关状态和站模式。成为与接通了传送站的电源的状态基本上相同的状态。MS端口表示两个通信端口A、通信端口B中的最初对INZ帧进行接收检测的端口。
另外,在本发明的传送站的结构中,在发送系统以及接收系统中成为对称的硬件结构,所以无需将通信端口A、通信端口B唯一地限定为某一通信端口。即,在实施发明中记载的过程时,不论哪一个端口成为A或B都不会产生问题。
但是,在说明以后的具体的实施方式时,从减轻复杂度并使理解和说明变容易的理由出发,为了便于说明,在各传送站中按照图3以及图4中示出的硬件结构例子,将临近左侧的通信端口设为端口A,另外将临近右侧的通信端口设为端口B而在以后统一记载。
站模式对应于各发明而在后面进行叙述,如图8所示,从成为与电源接通相同的状态的“未定”状态(start:开始)经由“Not终端站”的中间模式,迁移到终端站“ST-T-L”、中继站“Normal”以及终端站“ST-T-R”的状态。
另外,如上所述,为了便于说明,根据所限定的端口A和端口B的传送站硬件结构中的对应,以下将端口B侧处于阻塞状态的传送站记载为终端站ST-T-L,另外将端口A侧处于阻塞状态的传送站记载为终端站ST-T-R。
对于实施方式4(发明4),图9示出在各传送站间相互通信的INZ帧的序列。关于该初始化的序列,在后面详细叙述。
在图9的序列图中,主站MS向传送站#ST1、...传送站#ST4以及传送站#ST8...传送站#ST5发送INZ帧。接收到INZ帧的传送站#ST1、...传送站#ST4以及传送站#ST8...传送站#ST5向地址小的邻接的传送站返回INZ帧。
然后,在这样的初始化结束时,即使向传送站发送了INZ帧,在未从该传送站返回的情况下,设与该传送站之间为异常(断线)。
另外,在图9的上述说明中设为向地址小的邻接的传送站返回INZ帧,但接收到INZ帧的传送站也可以不返回INZ帧。
另外,图10以及图11是示出除了主(MS)站以外的各传送站中的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在初始化时,设为未定状态而从两个通信端口送出INZ帧,决定邻接站或终端站。关于该流程,在后面叙述。
图12以及图13是包括MS站ST1的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特别是根据图10以及图11所示的各传送站中的初始化处理过程示出了成为MS站的临站的传送站ST2、ST8中的相互通信处理的动作。
另外,图9所示的双环网络系统的结构例对应于图1的例子,没有针对传送站的总数、传送站识别的#ST1至#ST9的编号附加的限定。而且,图3以及图4中示出的硬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适合发明4。
作为成为基点的一个传送站,在#ST1成为MS站时,如图9所示,另外如图12、图13的步骤S0所示,从MS站使由MPU24进行软件控制的ST定时器开始,并且进行初始化。
而且,通过S1步骤,进行临站的终端站检查,在该情况下进行ST2以及ST8所对应的临站的终端站检查。接下来,针对每个ST定时器到达定时(timer up)的时刻,直到成为初始化完成的S3步骤结束为止,MPU 24通过软件控制而周期性地生成指定初始化的INZ帧。然后,MPU 24起动发送接收控制电路21(MAC/DLC),将发送许可开关16(SE-TX-A)、发送许可开关17(SE-TX-B)保持为接通状态,从端口A、端口B这两个方向送出INZ帧。
传送站的初始时刻的各开关状态如图6所示,两个端口一起成为阻塞状态、接收禁止状态,所以在图12、图13中示出的各处理步骤中,由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0(INZ-DET-A)或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2(INZ-DET-B)对INZ帧的到来进行检测。
由此,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0(INZ-DET-A)在从通信端口A检测出INZ帧时,送出INZ帧检测信号(IRP-INZ-A),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2(INZ-DET-B)送出INZ帧检测信号(IRP-INZ-B)。
然后,利用IRZ帧接收检测信号(IRP-INZ-A)或IRZ帧接收检测信号(IRP-INZ-B)的中断信号,通过MPU24的软件处理来确认INZ帧的接收,确认从哪一个端口接收,从而确认接收端口。
即,在从端口A(L侧循回)接收到的帧中,关于SIG-RV-A接收信号,由帧检知判定部31进行帧的检知判定。在该帧检知判定部31的检知判定中,在接收异常检测电路32(RCV-ERR-A)检测到SIG-RV-A接收的异常时,向计算机部30输出IRP-RE-A信号(还称为接收信号A异常检测信号)。
SYN帧检测电路34(SYN-DET-A)在来自通信端口10的SIG-RV-A接收信号为SYN帧的情况下,向计算机部30以及SYN截止检测电路35(NO-SYN-DET-A/B)输出IRP-SYN-A信号(还称为SYN帧检测信号A)。
RRR帧接收检测电路37(RRR-DET-A)在作为RRR帧而检测到来自通信端口10(端口A)的TVR-A的SIG-RV-A接收信号时,向计算机部30输出IPR-RRR-A信号(RRR帧接收检测信号A)。
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0(INZ-DET-A)在检测到通信端口10(通信端口A)接收到的SIG-RV-A信号的INZ帧时,向计算机部30输出IRP-INZ-A(INZ帧接收检测信号A)。
INZ帧发送源地址保持电路41(INZ-TX-ADRS-A)保持端口A接收到的SIG-RV-A信号的INZ帧中的发送源地址(SA)部分。
而且,接收异常检测电路33(RCV-ERR-B)在检测到来自通信端口11(端口B)的SIG-RV-B接收信号的异常时,向计算机部30输出IRP-RE-B(接收异常发生检测信号)。
SYN帧检测电路36(SYN-DET-B)在来自通信端口11的SIG-RV-B接收信号为SYN帧的情况下,向计算机部30以及SYN截止检测电路35(NO-SYN-DET-A/B)输出IRP-SYN-B(还称为SYN帧检测信号B)。
另一方面,关于SYN截止检测电路35(NO-SYN-DET-A/B),当从SYN帧检测电路34(SYN-DET-A)在一定时间内没有输出IRP-SYN-A信号(SYN帧接收检测信号A)、从SYN帧检测电路36(SYN-DET-B)在一定时间内没有输出IRP-SYN-B(SYN帧接收检测信号B)的情况下,向计算机部30输出IRP-NO-SYN信号(SYN截止检测信号)。
RRR帧接收检测电路39(RRR-DET-B)对来自通信端口11(端口B)的RVR-B的SIG-RV-B的RRR帧进行检测,在检测出时,向计算机部30输出IPR-RRR-B信号(RRR帧接收检测信号B)。
RRR帧接收目的地地址保持电路38(RRR-RCV-ADRS)取入通信端口11(端口B)接收到的SIG-RV-B信号的RRR帧中的接收目的地地址(DA)部分并进行保持。
RRR接收地址保持电路38(RRR-RCV-ADRS)取入两侧的接收信号并取得定时而取入接收目的地地址部分。
INZ帧发送源地址保持电路43(INZ-TX-ADRS-B)保持端口B接收到的SIG-RV-B的接收到的INZ帧中的发送源地址(SA)部分。
更具体而言,从两个方向(通信端口A、B)送出用于指定初始化的INZ帧,并等待来自临站的INZ帧(应答确认帧(INZ-COMP))的到来(参照图12)。
在该INZ帧的送出中,计算机部30使用发送接收控制电路21(MAC/DLC)如图6所示设为阻塞状态、接收禁止状态(使SW-TX-A以及SW-TX-B成为接通状态),而从两个方向发送。
然后,在由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0(INZ-DET-A)或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2(INZ-DET-B)检测到来自通信端口A或B的SIG-RV-B接收信号或来自通信端口A的INZ帧的到来时,计算机部30将接收许可开关18(SW-RCV-A)、接收许可开关19(SW-RCV-B)设为接通状态而取入。
先到接收选择电路20(RCV-SEL)对接收许可开关18(SW-RCV-A)和接收许可开关19(SW-RCV-B)进行监视,判断从哪一个通信端口接收到,向发送接收控制装置21(MAC/DLC)通知其结果。将最初接收到的接收端口设定为MS端口。
由此,初始化的最初的INZ帧的接收端口被设定为MS端口。
接下来,在临站(#ST2、#ST8)通过图12、图13的步骤S01或S02接收来自主站MS的INZ帧时,通过将与接收端口对应的中继许可开关13(SW-FW-A)或中继许可开关14(SW-FW-B)设为接通,从而使从该接收端口朝向另一个通信端口的阻塞状态成为非阻塞状态。
同样地,通过将与接收端口对应的接收许可开关18(SW-RCV-A)或接收许可开关19(SW-RCV-B)设为接通,从而在以后许可从该接收端口接收取入传送帧。
而且,邻接站仅将与接收端口对应的发送许可开关16(SW-TX-A)或发送许可开关17(SW-TX-B)临时设为接通,从接收端口侧送出应答确认INZ帧,将站模式设为not终端站。之后,在S11中对来自主站的其次的INZ帧进行接收检测时,起动ST定时器,等待S2步骤的事件。
接下来,主站在S01或S02中送出了INZ帧之后,在S11中检测到接下来的INZ帧的到来的状态下,在S21或S23步骤中对与MS端口侧相反的一侧的邻接站所送出的应答确认INZ帧进行接收确认时,将从该接收端口朝向另一个通信端口的阻塞状态设为非阻塞状态,另外许可接收取入所到来的传送帧。其结果,在该传送站中,作为可以进行从双向侧的通信端口接收的传送帧的接收取入和向另一侧的中继的中继站,将站模式设为Normal。在图9中,示出ST2、ST3、ST4以及ST8、ST7成为Normal模式的例子。
另一方面,在主MS站中,在图12、图13的S11以及S12步骤中,当接收到来自成为临站的ST2、ST8的应答确认INZ帧时,成为Normal模式。INZ-DET-A、-B成为同时可靠地检测从两个方向到来的应答确认INZ的单元。
如上所述在本方式中,从MS站向两侧的方向逐个地增加Normal站,所以出现根据构成环状网络的传送站的总数和连接传送站相互间的传送路径的总长度而决定的、从两侧的通信端口具有时间差地或同时地接收MS站所送出的INZ帧的传送站。
在通过图10的S03或S04步骤确定了MS端口的状况下,从阻塞状态的端口接收INZ帧,从而根据该接收端口临时决定终端站ST-T-L以及ST-T-R。例如,当#ST5在从主(MS)接收到INZ帧的端口A中首先接收到之后在L侧循回中接收到INZ时,#ST5成为ST-T-R。
在S03或S04步骤中,从接收端口侧不送出应答确认INZ帧,从而在成为终端站另一方的传送站(例如#ST6)中,与S03对应地在S24步骤中、与S04对应地在S22步骤中,在ST定时器到达定时的规定时间以内无法接收到来自已经确定的另一个终端站的应答确认INZ帧的情况下,作为所对向的终端站的站模式而成为ST-T-R或ST-T-L。在图29中对该ST-T-L进行说明。
而且,在图9中示出了ST5以及ST6作为上述的正常的过程结果而成为终端站的情况,但在图11的步骤S22或S24中,从所期待的接收端口侧的临站未接收到应答确认INZ帧的情况下,在该时刻,根据所期待的接收端口,成为终端站ST-T-L或ST-T-R。
在MS站中也同样地,在直至临站的传送路径、以及临站通信功能和包括从临站至本站的传送路径的通信功能中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在图12的步骤S13以及S14中,站模式被决定为终端站ST-T-L或ST-T-R。
另外,图12、图13的#ST2以及#ST8的过程步骤编号与图10、图11的步骤编号匹配。
如上所述,可以实现初始化构成,使得从构成双环网络系统的各个传送站送出的传送帧不在构成为环状的网络内循环。
另外,图5示出通过初始化成为终端站的ST-T-L以及ST-T-R的开关状态。另外,图7还示出Normal站中的开关状态。
即,在成为ST-TL-L时,计算机部30将中继许可开关13(SW-FW-A)设为接通,将中继许可开关14(SW-FW-B)设为断开,将发送许可开关16(SW-TX-A)设为接通,将发送许可开关17(SW-TX-B)设为断开,将接收许可开关18(SW-RCV-A)设为接通,将接收许可开关19(SW-RCV-B)设为断开。即,如果ST-T-L与ST-T-R之间有断线,则取入来自端口A的接收信号,仅从端口A返回帧。
另外,在成为ST-T-R时,计算机部30将中继许可开关13(SW-FW-A)设为断开,将中继许可开关14(SW-FW-B)设为接通,将发送许可开关16(SW-TX-A)设为接通,将发送许可开关17(SW-TX-B)设为接通,将接收许可开关18(SW-RCV-A)设为断开,将接收许可开关19(SW-RCV-B)设为接通。
即,取入来自端口B的接收信号,仅从端口B返回帧。
对于实施方式5(发明5),图14示出并说明在各传送站间相互通信的INZ帧的序列。另外,图15、图16示出除了主(MS)站以外的各传送站中的初始化处理。
图17、图18是包括MS站ST1的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另外,特别是根据图14所示的各传送站中的初始化处理过程而示出了成为MS站临站的传送站ST2、ST8中的相互通信处理的动作。
另外,图14所示的双环网络系统的结构例子对应于图1的例子,没有针对传送站的总数、传送站识别的#ST1至#ST9的编号附加的限定。
而且,图3以及图4中示出的硬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适合实施方式5(发明5)。
作为成为基点的一个传送站,当#ST1成为MS站时,如图14所示、另外如图17以及图18的步骤S0所示,从MS站向两个方向送出指定初始化的INZ帧,并且启动ST定时器。然后,在图17的步骤S1中等待来自临站的、在本例子中是来自#ST2以及#ST8的应答确认INZ帧(INZ-COMP)的应答。
各传送站的初始时刻的各开关状态如图6所示,两个端口一起成为阻塞状态、接收禁止状态,所以在图17以及图18中示出的#ST2、#ST8的S01、S03步骤中,由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0(INZ-DET-A)或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2(INZ-DET-B)对INZ帧的到来进行检测。
然后,利用INZ帧接收检测信号(IRP-INZ-A)或INZ帧接收检测信号(IRP-INZ-B)的中断信号,通过MPU 24的软件处理来确认INZ帧的接收,确认从哪一个端口接收到INZ帧,从而确认接收端口(参照图17的S11~S15)。
即,判定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0(INZ-DET-A)是否输出了INZ帧接收检测信号A(IRP-INZ-A),并判定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2(INZ-DET-B)是否输出了INZ帧接收检测信号B(IRP-INZ-B),在输出了IRP-INZ-A时,将发送许可开关17(SW-TX-A)以及接收许可开关19(SW-RCV-A)设为接通状态。在输出了IRP-INZ-B时,将SW-TX-B以及SW-RCV-B设为接通状态。
先到接收选择电路20(RCV-SEL)判断从哪一个通信端口先接收到,向发送接收控制电路21(MAC/DLC)输出该判断结果。
由此,初始化的最初的INZ帧的接收端口被设定为MS端口。
在通过图15、图16的步骤S01或S03而接收到来自主MS站的INZ帧时,MPU24通过将与MS端口对应的中继许可开关13(SW-FW-A)或中继许可开关14(SW-FW-B)设为接通,从而将从该接收端口(MS端口)朝向另一个通信端口的阻塞状态设为非阻塞状态。
同样地,通过将与MS端口对应的接收许可开关18(SW-RCV-A)或接收许可开关19(SW-RCV-B)设为接通,从而在以后许可从该接收端口接收取入传送帧。
另外,从与接收端口对应的INZ帧发送源地址保持电路41(INZ-TX-ADRS-A)或INZ帧发送源地址保持电路42(INZ-TX-ADRS-B)读出所接收检测的INZ帧中的发送源地址信息而保持为MS端口侧临站地址。而且,将站模式设为not终端站。
而且,与MS端口对应地,在步骤S11或S12中,将应答确认INZ帧作为接收目的地,设定先前保持的临站地址,从两个端口送出,许可从与MS端口的相反侧的端口接收取入传送帧,并且起动ST定时器,等待S2步骤的事件。
在S11或S12中送出了作为接收目的地而设定了MS端口侧邻接站地址的INZ帧之后,在S21或S22步骤中对与MS端口侧相反的一侧的邻接站所送出的指定了本站的应答确认INZ帧进行接收确认时,将从该接收端口朝向另一个通信端口的阻塞状态设为非阻塞状态,另外许可接收取入所到来的传送帧。
其结果,在该传送站中,作为可以实现从双向侧的通信端口接收的传送帧的接收取入和向另一侧的中继的中继站,将站模式设为Normal。
在图14中,示出了ST2、ST3、ST4以及ST8、ST7成为Normal模式的例子。
另一方面,在MS站中,在图12、图13的S11以及S12步骤中,当接收来自成为临站的ST2、ST8的指定了本站的应答确认INZ帧时,成为Normal模式。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0(INZ-DET-A)、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2(INZ-DET-B)成为同时可靠地检测从两个方向到来的应答确认INZ的单元。
如上所述在本方式中,从主MS站向两侧的方向逐个地增加Normal站,所以出现根据构成环状网络系统的传送站的总数和连接传送站相互间的传送路径的总长度而决定的、从两侧的通信端口具有时间差地或同时地接收MS站所送出的INZ帧的传送站。
在图15、图16的步骤S02、S04中,在已经确定了MS端口的状态下,当从相反侧的端口接收到INZ帧的情况下,终端站ST-T-L或ST-T-R根据MS端口而决定。
而且,在成为终端站之后,通过步骤S11或S12,送出指定了MS端口侧邻接站的应答确认INZ帧。另一方面,在与决定了ST-T-L或ST-T-R的传送站A相对而成为另一侧终端站的传送站B中,针对传送站B已经送出的INZ帧,在对期待传送站A进行送出的指定了本站的应答确定INZ帧的接收进行等待的过程中,在ST定时器到达定时之前,对本站未被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INZ帧进行接收检测。
在从成为与MS端口相反的一侧的接收端口接收检测到未将本站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INZ帧的情况下,通过步骤S23或S24而成为与传送站A对向的终端站ST-T-R或ST-T-L。
而且,在图14中,示出了ST5以及ST6作为上述的正常的过程结果而成为终端站的情况,但通过图15、图16的步骤S25以及S26,从所期待的接收端口侧的临站没有接收到将本站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应答确认INZ帧的情况下,在该时刻,根据所期待的接收端口,成为终端站ST-T-L或ST-T-R。
在MS站中也同样地,在直至临站的传送路径、以及临站通信功能和包括从临站至本站的传送路径的通信功能中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在步骤S13或S14中决定终端站ST-T-L或ST-T-R。
另外,图17、图18的#ST2以及#ST8的过程步骤编号与图15、图16的步骤编号匹配。如上所述,可以实现初始化构成,使得从构成双环网络系统的各个传送站送出的传送帧不在构成为环状的网络内循环。
另外,图5示出如上所述通过初始化而成为终端站的ST-T-L以及ST-T-R的开关状态,另外图7还示出Normal站中的开关状态。
对于实施方式6(发明6),图14为INZ帧的相互通信序列,图15、图16为除了MS站以外的传送站,另外图17、图18为MS站的初始化处理。另外,图3以及图4成为传送站的结构例子。
在传送帧中,包括表示接收目的地的接收目的地地址、表示发送源的发送源地址。在图23所示的ISO/IEC 8802-3的以太网(注册商标)传送帧中,作为传送帧中的处于规定位置的字段信息,分别相当于DA、SA。
在与上述的实施方式5(发明5)对应的实施例中,除了MS站以外的传送站在初始化期间内最初接收到INZ帧时,将接收端口设为MS端口,取出所接收到的INZ帧中的发送源地址(DA),并作为与MS端口侧相邻的传送站的地址而保持。
并且,向两个方向送出将继续保持的MS端口侧的邻接站地址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应答确认INZ帧。在MS端口侧的邻接站中,从MS端口的相反侧的端口接收将本站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INZ帧,但该发送源地址成为从主MS站起处于本站的一个目的地的、即与MS端口的相反侧端口邻接的传送站的地址。
通过图17的主站MS中的步骤S11以及S12,另外在图15、图16的主站MS以外的传送站中,通过步骤S01或S03以及S11或S12以及图18的S21或S22的一系列过程向Normal模式迁移的迁移过程中,另外通过步骤S02或S04以及S11或S12以及S23或S24的过程向ST-T-L或ST-T-R模式迁移的迁移过程中,可以取得与MS端口侧以及相反侧端口邻接的传送站的地址信息并保持(参照图17、图18)。
另外,在该初始方法中,在从主站MS向环网络系统逐个地组入传送站的过程中,在各传送站中,如果在MS端口侧的接收系统的健全性、向与MS端口的相反侧端口邻接的各传送站的传送路径、邻接站的接收和发送功能、从邻接站返回到本站的传送路径和本站接收系统中没有异常,则一定可以通过对来自邻接站的应答确认INZ帧进行接收检测,从而邻接站成为一体而确认邻接站间的双向通信路径的健全性,并且取得与MS端口侧以及相反侧端口邻接的传送站的地址并保持。
对于实施方式7(发明7),在实施方式4(发明4)、实施方式5(发明5)中所述的初始化的实施例中,在将MS作为基点、且根据构成环状网络系统的传送站的总数和连接传送站相互间的传送路径的总长来决定的位置相邻的两个终端站ST-T-L以及ST-T-R被构成的时刻,或者在初始化的途中由于没有接收到来自本站的临站的应答确认INZ帧而判断为是终端站的时刻,即在实施方式4(发明4)的初始化方法中通过图10、图11的步骤S03或S04或S22或S24,另外在实施方式5(发明5)的初始化方法中通过图15、图16的步骤S02或S04或S23或S24或S25或S26决定了ST-T-L、ST-T-R之后,在各自的终端站中,送出包括终端站地址以及终端站模式的成为初始化结束的显示的INZ-COMP帧,从而可以对MS站、传送站,通知双环网络的初始化完成的情况。
在初始化完成的各传送站中,可以实现来自两侧端口的传送帧的送出以及接收取入,可以通过MPU的软件控制来生成INZ-COMP帧并通过MAC/DLC进行发送控制而从两侧端口送出,另外可以通过MAC/DLC进行接收控制而取入所到来接收的INZ-COMP帧,通过MPU的软件控制进行检测、判断、处理。
但是,由于初始化完成而功能上成为总线型网络,从而在各传送站中,两个终端站大致同时送出INZ-COMP帧时,产生接收重叠的时机。
在该情况下,通过先到接收选择电路50(RCV-SEL),可以利用MAC/DLC进行接收控制而取入先到的一个INZ-COMP帧。
因此,在与实施方式4(发明4)对应的初始化的方法中,作为图10、图11的步骤S3以及S4,将指定了MS站的INZ-COMP帧的相互通信过程表示为实施例的一个例子。
即,利用与MS站的应答确认序列,在MS站中可以可靠地接收INZ-COMP帧。成为如下的实施例:从主站MS,直到接收到将本站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接收确认INZ-COMP帧为止继续重发处理,但通过根据ST-T-L以及ST-T-R的站模式而使用于重发的等待时间在ST1以及ST2中不同,从而避免MS站中的INZ-COMP帧的持续的重叠。
在图12、图13的步骤S3中,在MS站侧对初始化完成进行检测,可以停止周期性的INZ帧的送出。
另外,在与实施方式5(发明5)对应的初始化的方法中,作为图15、图16的步骤S3以及S4,将广播地址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INZ-COMP帧的相互通信过程表示为实施例的一个例子。
主站MS在接收到指定了广播地址的INZ-COMP帧时,通过对该发送源地址目的地送出应答确认的INZ-COMP帧,可以根据与主MS的应答确认序列而在主站MS中可靠地接收INZ-COMP帧。
成为如下实施例:直到接收到来自主站MS的将终端站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接收确认INZ-COMP帧为止继续重发处理,但通过根据ST-T-L以及ST-T-R的站模式而使用于重发的等待时间在ST1以及ST2中不同,从而避免主站MS中的INZ-COMP帧的持续的重叠。
在图17、图18的步骤S3中,在MS站侧可以检测出初始化完成。另外,通过将从终端站送出的INZ-COMP的接收目的地设为广播地址,可以在所有传送站中检测出初始化的完成。
对于实施方式8(发明8),图3以及图4成为传送站的结构例子。在图19中,例示出在#ST5以及#ST6作为对向的终端站而构成的双环网络系统中当正常运行过程中在连接#ST10与#ST9的通信路径中发生了传送异常的状况。
另外,发生处和传送站数、与同步站及终端站的位置的关系不被限定。
另外,图20示出在连接#ST10与#ST9的通信路径中发生了传送异常后的各传送站中的各开关的状态。
在上述的初始化完成的状态下,在双环网络系统上,在一个以上的传送站送出一个以上的传送帧的一般的状况中,包括符合预先设定的条件的特定信息,在具有该特性信息而判别到来的SYN帧从某一个传送站(同步站)周期性地被送出的状况下,由SYN帧检测电路34(SYN-DET-A)、SYN帧检测电路36(SYN-DET-B)判别并检测SYN帧的到来,作为IRP-SYN-A、-B而被输出。
另外,SYN帧接收检测信号(IRP-SYN-A)、SYN帧接收检测信号(IRP-SYN-B)的输出是周期性地不继续,由此针对每个通信端口进行判定检测的SYN截止检测电路35(NO-SYN-DET-A/B),检测在预先设定的期间内没有接收到SYN帧的情况。
因此,在SYN截止检测电路35(NO-SYN-DET-A/B)中,还可以从IRP-SYN-A、-B信号中,检测出在经由一方的通信端口使周期性的SYN帧的到来连续继续的状态下未在预先指定的期间内经由另一方的通信端口而使周期性地到来连续的情况,MPU可以在作为SYN截止状态的检测输出信号的IRP-NO-SYN的状态变化中断时刻,经由C-BUS读出从哪一个通信端口没有SYN帧的周期性地继续的到来接收。另外,根据对上述的接收信号状态进行监视而判断为异常的条件,由接收异常检测电路32(RCA-ERR-A)、接收异常检测电路33(RCV-ERR-B)对经由通信端口A、-B接收的传送帧的接收信号状态的异常进行检测。
接下来,MPU 24响应于SYN截止检测电路35(NO-SYN-DET-A/B)和IRP-NO-SYN中断信号,通过MPU24的软件控制,针对SYN截止状态的端口A或端口B,作为经由各通信端口接收的传送帧,对上述的INZ帧、与图3的传送站结构对应的后述的RRR帧进行检测判别而进行应答,但将与SYN截止检测的通信端口对应的中继许可开关SW-FW-A、-B从接通变更为断开状态,设为成为端口间的中继禁止的阻塞状态,使得不会通过从SYN截止检测的通信端口向另一个通信端口的中继而从另一个通信端口送出传送帧。
而且,将对应的接收许可开关18(SW-REC-A)、接收许可开关19(SW-REC-A)-B的状态从接通变更为断开状态,而将来自检测到SYN截止的端口的传送帧的接收和取入设为接收禁止状态。在由REC-ERR-B检测到接收异常的通信端口中,同样地控制所对应的中继许可开关13(SW-FW-A)、中继许可开关14(SW-FW-B)而设为阻塞状态。另外,控制SW-REC-A、-B而设为接收禁止状态。从MPU 24经由IOC输出针对各开关的控制信号。
如上所述,根据故障发生的检测,在通过恢复过程恢复网络功能的期间,可以将多个传送站的通信端口维持为非阻塞状态,从而由多个传送站发挥终端站的功能。
对于实施方式9(发明9),图3成为传送站的结构例子。图21示出从检测出对应的故障发生起的恢复过程。图19是#ST5以及#ST6作为相对的终端站而构成的双环网络。另外,例示出如下状况:该#ST5与#ST6的传送路径被恢复,#ST5与#ST6在作为通常模式而正常地运行过程中,在连接#ST10与#ST9的通信路径中发生了传送异常。另外,发生处和传送站数、与同步站、终端站的位置的关系不被限定。图20示出在连接#ST10与#ST9的通信路径中发生了传送异常后的各传送站中的各开关的状态。图21是说明实施方式5的双环网络系统的各传送站的动作的流程图。
该图21是说明双环网络系统的从一处故障的重构的一个例子。
通过图3的实施例的传送站结构,在连接#ST10与#ST9的通信路径中发生了传送异常时,#ST6经由#ST9、#ST8、#ST7从通信端口B侧进行接收。
#ST6通过RRR-DET-A、-B对RRR帧的到来进行判别并检测,作为IRP-RRR-A、-B而输出。在接收到RRR帧的情况下,#ST6通过将RRR帧中的接收目的地地址信息保持在RRR-RCV-ADRS中,在IRP-RRR-A、-B的状态变化中断时刻,可以由MPU经由C-BUS进行读出,可以包括是从哪一个通信端口接收来进行判断并处理。
成为本站识别信息的本站地址信息预先设定在PROM内,或者通过利用开关的设定等,还将与端口-A、-B侧邻接的传送站的地址信息,在上述实施方式6(发明6)的初始化过程、本方式的从故障的恢复过程的开始前,作为邻接站地址信息而设定保持到RAM内。而且,MPU可以读出它们,将所接收到的RRR帧中的接收目的地地址信息与本站地址信息进行比较,通过MPU的软件控制判断并处理该一致或不一致。
即,判断地址一致,并将RRR帧的接收端口(通信端口:以下还称为RRR接收端口)变更为非阻塞状态,或者判断地址的不一致,而读出与RRR接收端口对应的邻接站地址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ST7、#ST5),生成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RRR帧,经由RRR接收端口,在RRR帧的接收完成的定时立即送出到#ST7、#ST5。
而且,#ST6的MPU 24在送出RRR帧之后起动通过上述软件控制构成的ST定时器,在预先指定的时间以内,监视并检测将本站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RRR帧的接收等,这些处理可以通过MPU的软件控制来进行判断并处理。另一方面,#ST10在利用RRR帧接收检测电路37(RRR-DET-A)等检测出在通信端口A侧接收到的接收信号的异常时,将各开关控制为图20的#ST10 O-R-M1模式的状态。即,#ST10成为终端站ST-T-R。
并且,#ST5在从通信端口B侧(成为#ST6侧的端口)检测到SYN截止检测时,如果接收到来自#ST6侧的以本站为目的地的RRR帧,则从终端站成为中继站模式。
即,从图20的(a)的开关状态,关于开关状态,将SW-FW-B、SW-RCV-B、SW-FW-A、SW-RCV-A设为接通状态。
因此,在同步站被设为#ST1的情况下,#ST5与#ST6成为中继站,#ST10与#ST9代替地自动成为终端站。
因此,不会使双环网络系统故障停机,工作人员可以修复#ST10与#ST9的传送路径。
在双环网络系统上,除了来自同步站的SYN帧以外,从各传送站周期性地送出的传送帧、单发地送出的传送帧,以按照对于本发明无需特别规定的用于避免成为OSI上位层的双环网络系统上的传送帧彼此的冲突的传送路径控制方式被送出的状态,在图19例示出的连接#ST10与#ST9的通信路径中发生了传送异常的情况下,对于实施方式8(发明8)如上所述在#ST10以及成为同步站的#ST1到终端站#ST5的路径上的各站#ST2、#ST3、#ST4和#ST5中,可以依然检测来自同步站的周期性地连续的SYN帧的到来和接收,所以不进行SYN截止检测。
另一方面,在#ST9至终端站#ST6的路径上的#ST9、#ST8、#ST7与#ST6中,进行SYN截止检测,以及根据状况来进行接收异常检测。另外,在#ST10中,检测SYN帧的周期性的到来接收,但作为结果通过上述条件进行接收异常检测。
在图19的例子中,在连接#ST10与#ST9的通信路径中发生了传送异常的状况下,各传送站中的各开关的状态成为图20。在#ST9、#ST8、#ST7与#ST6中,跟着将SW-FW-B设为断开(参照图20(c)),另外将SW-REC-B设为断开,从而#ST9、#ST8、#ST7与#ST6的端口B侧成为阻塞状态、接收禁止状态。在#ST10中,通过将SW-FW-A以及SW-REC-A设为断开,从而端口A侧成为阻塞状态、接收禁止的终端站ST-T-R(参照图20(d))。
如图21所示,在两个终端站中的从同步站#ST1朝向异常处的路径上的位于目的地的#ST6终端站中,通过图21所示的步骤S-R0,在图7所示的ST-T-R的开关状态T-R-M0模式下,除了原来处于阻塞状态、接收禁止状态的端口A侧以外,本次端口B也变化为成为同一状态的图20中示出的终端站#ST6的开关状态(T-R-M1)。
而且,在#ST6中,由SYN截止检测电路35(NO-SYN-DET-A/B)、IRP-SYN-A、-B判断为在端口B侧、即在朝向同步站的路径上发生了异常,作为SYN截止检测终端站,通过步骤S-R1立即从保持有成为对向的终端站ST-T-L的#ST5的地址信息的RAM中进行读出,经由端口-A、-B向两个方向送出指定为接收目的地(ST5)的RRR帧,另外ST6起动设定了预先指定的定时器时间的ST定时器,待机来自朝向同步站的端口B侧的邻接站的、在该情况下是来自#ST7的应答确认RRR帧的到来接收。
在被指定为RRR传送帧的接收目的地的所对向的终端站ST-T-L的#ST5中,在接收到从#ST6送出的指定了本站的RRR帧时,通过步骤S-L1,将作为终端站而处于阻塞状态的端口B侧SW-FW-B设为接通以及将SW-REC-B设为接通,从而使端口B为非阻塞状态、接收许可状态,从终端站状态成为中继站Normal模式。
在从SYN截止检测终端站#ST6至异常发生处的正常发挥功能的各个传送站#ST7、#ST8、#ST9中,维持了该方向的中继功能,所以通过步骤S1,在传送系统路径上虽然分别有延迟但几乎同时接收来自SYN截止检测终端站#ST6的RRR帧。
在各个传送站中,通过图21的步骤S1,由RRR-DET-A对RRR帧的到来接收进行检测,在判断为本站并非接收目的地时,生成将朝向SYN截止检测终端站的邻接站的地址从所保持的RAM内读出并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RRR帧。然后,通过将SW-TX-B临时设为断开,经由成为RRR接收端口的端口A,通过MAC/DLC的发送接收控制而在RRR帧的接收完成之后立即送出。
在SYN截止检测终端站#ST6中,在送出了将ST-T-L终端站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RRR帧之后,由朝向同步站的邻接站#ST7通过步骤S-R2在直到ST定时器到达定时为止的时间内对指定了本站的RRR帧进行接收检测。
然后,在等待到ST定时器到达定时之后,将从异常检测时刻起成为阻塞状态的朝向同步站的一侧的端口B以及原来处于阻塞状态的与ST-T-L对向的端口A设为非阻塞状态,另外使两个端口为接收许可状态而从终端站状态设为中继站Normal模式。
在从SYN截止检测终端站#ST6至异常发生处的正常发挥功能的各个#ST7、#ST8、#ST9中,在图21中从RRR接收端口侧送出了通过步骤S1将RRR接收端口侧的邻接站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RRR帧之后,在送出时起动的ST定时器到达定时之前,在步骤S21中从朝向同步站的邻接站确认指定了本站的RRR帧的接收。然后,在等待到ST定时器到达定时为止之后,将从异常检测时刻处于阻塞状态的端口B设为非阻塞状态而恢复到中继站Normal模式。
另一方面,在朝向SYN截止检测终端站#ST6的与异常处邻接的传送站#ST9中,通过步骤S22即使是ST定时器到达定时也无法接收来自#ST10的指定了本站的RRR帧,从而维持端口B的阻塞状态。
因此,成为新的终端站ST-T-L。同样地,在与SYN截止检测终端站邻接的处所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即使是经过了预先指定的时间的ST定时器到达定时,也无法接收指定了本站的RRR帧,从而通过步骤S-R2,维持在异常检测时刻设为阻塞状态的端口的阻塞状态。
另外,作为终端站而原来处于阻塞状态的另一个通信端口成为非阻塞状态,从终端站ST-T-R成为ST-T-L。
如上所述,在双环网络系统上发生了由一处故障所致的传送异常状态的情况下,通过使终端站的位置从异常发生处变化为朝向同步站的邻接站、以及从异常发生处变化为朝向相反侧的邻接站,从而可以避免网络的全面停止。
另外,在使终端站变化时,可以确认与邻接站的双向通信的健全性,并且可以在到达成为新终端站的传送站处的路径上的多个传送站间大致同时地临时完成,可以将从异常状态至恢复的恢复时间设为非常短的时间。而且,各个传送站不用进行与特别的中央站之间的信息交换,而可以在邻接站彼此间分散地进行直至恢复为止的处理,从而可以省去复杂的相互通信过程。
对于实施方式10(发明10),图4成为传送站的结构例子。图22是表示从对应的故障发生的检测起的恢复过程的流程图。图22的流程图是双环网络系统的从一处故障的重构的一个实施例(其29),是在#ST10与#ST9间发生异常而等待由MAC向本站分配的定时之后由终端站可送出RRR帧的实施例。
图19例示出如下的状况:在#ST5以及#ST6作为对向的终端站而构成的双环网络中,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在连接#ST10与#ST9的通信路径中发生了传送异常。
另外,发生处和传送站数、与同步站、终端站的位置的关系没有被限定。图20示出在连接#ST10与#ST9的通信路径中发生了传送异常后的各传送站中的各开关的状态。
除了上述实施方式9(发明9)中记述的RRR帧接收检测电路37(RRR-DET-A)、RRR帧接收检测电路39(RRR-DET-B)及其检测输出信号IRP-RRR-A、-B以及RRR帧接收目的地保持电路38(RRR-RCV-ADRS),对于构成传送站的各电路的功能和作用,在本站地址信息、邻接站地址信息的设定保持等功能、作用方面也相同。
另外,如实施方式9(发明9)所述,在双环网络系统上,除了来自同步站的SYN帧以外,从各传送站,在周期性地送出的传送帧、单发地送出的传送帧按照相对于本发明无需特别规定的用于避免成为OSI上位层的双环网络系统上的传送帧彼此的冲突的传送路径控制方式而被送出的状态下,当图19中例示的连接#ST10与#ST9的通信路径中发生了传送异常的情况下,对于实施方式8(发明8)如上所述在从#ST10以及成为同步站的#ST1到终端站#ST5的路径上的各站#ST2、#ST3、#ST4与#ST5中,可以依然检测来自同步站的周期性地连续的SYN帧的到来和接收,所以不进行SYN截止检测。
另一方面,在从#ST9到终端站#ST6的路径上的#ST9、#ST8、#ST7和#ST6中,可以进行SYN截止检测,以及根据状况来进行接收异常检测。另外,在#ST10中,虽然检测SYN帧的周期性的到来接收,但作为结果根据上述条件进行接收异常检测。
在图19的例子中,在连接#ST10与#ST9的通信路径中发生了传送异常的状况下,各传送站中的各开关的状态成为图20。即,在#ST9、#ST8、#ST7中通过图22的步骤S0,另外在#ST6中通过步骤S-R0,将SW-FW-B设为断开,另外将SW-REC-B设为断开,从而分别成为图20中示出的O-L-M1状态(参照图20(c))以及T-R-M1状态(参照图20(b))。
另外,在#ST10中,通过步骤S-O1将SW-FW-A以及SW-REC-A设为断开,而成为新的终端站ST-T-R。另一方面,在终端站#ST5中,从成为同步站侧端口的端口A可以周期性地连续进行SYN帧的到来检测,但无法从与其它终端站#ST6对向的端口B进行SYN帧的到来检测,所以虽然在传送路径上具有信号延迟但可以与终端站#ST6大致同时检测出发生了传送异常。
通过步骤S-L1,在与同步站侧端口相反的一侧的端口B中,将SW-REC-B设为接通而允许接收取入,通过程序控制起动ST定时器。对于在步骤S-L1中设定的ST定时器值,按照避免双环网络上的传送帧彼此的冲突的没有特别规定的传送路径控制方式,设定比直到#ST6被许可送出传送帧为止的最大等待时间大的值。
在两个终端站中的从同步站#ST1朝向异常处的路径上的位于目的地的终端站#ST6中,通过步骤S-R1,将与其它终端站对向的一侧的端口A所对应的SW-REC-A从断开设为接通,从而可以从端口A接收取入传送帧。
在该状态下,利用MAC/DLC接收取入从其它终端站#ST5送出的传送帧串,通过MPU的程序控制进行判断,按照避免双环网络上的传送帧彼此的冲突的传送路径控制方式,等待向本站分配的传送帧的送出定时。在步骤S-R2中,当送出定时Tmac成为true(真)状态时,将SW-REC-A从接通设为断开,从而使端口A再次成为接收禁止状态之后,SW-REC-B从断开设为接通从而使端口B成为接收许可状态,从两个端口送出将接收目的地指定为#ST5的RRR帧,并且起动ST定时器,等待来自朝向同步站的邻接站#ST7的将本站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RRR帧的接收。
在成为SYN正常终端站的#ST5中,在检测到传送异常以后,当在步骤S-L21中接收到来自对向的SYN截止检测终端站#ST6的RRR帧时,将所接收到的RRR帧的接收目的地判断为本站,作为终端站在处于阻塞状态的RRR帧的接收端口B中,将SW-FW-B设为接通从而设为非阻塞状态,从终端站状态成为中继站Normal模式。另一方面,在直到首先起动的ST定时器到达定时为止没有接收的情况下,使SW-REC-B返回到断开,维持终端站ST-T-L。
在从SYN截止检测终端站#ST6至异常发生处的正常发挥功能的各个传送站#ST7、#ST8、#ST9中,该方向的中继功能被维持,所以在步骤S1中,虽然具有传送路径延迟但一起接收到#ST6送出的RRR帧时,由于接收目的地并非本站,所以通过将SW-TX-B临时设为断开,从RRR帧接收的端口A,在RRR帧的接收完成之后,立即送出将成为RRR帧的接收端口的端口A侧的邻接站地址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RRR帧,起动ST定时器。
在#ST6中,在步骤S-R31中,从朝向同步站的端口B侧的邻接站#ST7在ST定时器到达定时前接收检测指定了本站的RRR帧时,等待到ST定时器到达定时之后,将从异常检测时刻起处于阻塞状态的朝向同步站的一侧的端口B以及与原来处于阻塞状态的ST-T-L对向的端口A设为非阻塞状态,另外将两个端口设为接收许可状态,而从终端站状态设为中继站Normal模式。
在从SYN截止检测终端站#ST6至异常发生处的正常发挥功能的各个#ST7、#ST8、#ST9中,在从RRR接收端口侧送出了通过步骤S1将RRR接收端口侧的邻接站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RRR帧之后,在送出时起动的ST定时器到达定时之前,从朝向同步站的邻接站在步骤S21中确认了指定了本站的RRR帧的接收时,在等待到ST定时器到达定时为止之后,将从异常检测时刻起处于阻塞状态的端口B设为非阻塞状态而恢复为中继站Normal模式。
另一方面,在朝向SYN截止检测终端站#ST6的与异常处邻接的传送站#ST9中,通过步骤S22即使ST定时器到达定时也无法接收来自#ST10的指定了本站的RRR帧,从而维持端口B的阻塞状态,因此,成为新的终端站ST-T-L。同样地,在与SYN截止检测终端站邻接的处所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即使是经过了预先指定的时间的ST定时器到达定时也没有接收指定了本站的RRR帧,从而通过步骤S-R2,维持在异常检测时刻处于阻塞状态的端口的阻塞状态,另外作为终端站将原来处于阻塞状态的另一个通信端口设为非阻塞状态,从终端站ST-T-R成为ST-T-L。
如上所述,与实施方式9(发明9)所述同样地,在双环网络上发生了由一处故障所致的传送异常状态的情况下,通过使终端站的位置从异常发生处变化为朝向同步站的邻接站、以及从异常发生处变化为朝向相反侧的邻接站,可以避免网络的全面停止。另外,在使终端站变化时,可以确认与邻接站的双向通信的健全性,并且可以在到达成为新终端站的传送站的路径上的多个传送站间大致同时地一块完成,可以将从异常状态开始到恢复的恢复时间设为非常短的时间。
而且,各个传送站不用进行与特别的中央站的交换,而可以在邻接站彼此间分散地进行直到恢复为止的处理,从而可以省去复杂的相互通信过程。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初始化的方式,由两个终端站不对分别接收的传送帧进行中继,所以逻辑上可以构成总线型的网络,使得从传送站送出的传送帧不在构成为环状的网络内循环。
另外,在网络的初始化时刻,从初始化用的特别是在双环网络上没有限定位置的主站来看,按照网络的结构可以唯一地决定终端站的位置。
另外,控制方式中使用的传送帧以以太网(注册上标)规格为前提,但本方式中定义的SYN帧、RRR帧、INZ帧、INZ-COMP只要是可以确定各自的传送帧即可,不限定特别的帧格式。
而且,在本方式的初始化方式中,在直至临站的传送路径、以及临站通信功能和包括从临站到达本站的传送路径的通信功能中,可以确认是否在两个方向分别存在异常,可以在没有异常的通信路径中初始构成双环网络。
这在从MS站向双环网络逐个地组入传送站的过程中,在各传送站中,如果在MS端口侧的接收系统的健全性、向与MS端口的相反侧端口邻接的传送站的传送路径、邻接站接收和发送功能、从邻接站返回到本站的传送路径和本站接收系统中没有异常,则一定接收检测来自邻接站的应答确认INZ帧,所以邻接站成为一体而可以确认邻接站间的双向通信路径的健全性。
另外,在嵌入的过程中,可以取得本站的邻站的地址信息,通过应用,可以在初始化时刻容易地掌握构成网络的传送站的连接状态。
在双环网络上发生了由一处故障所致的传送异常状态的情况下,通过使终端站的位置从异常发生处变化为朝向同步站的邻接站、从异常发生处变化为朝向相反侧的邻接站,可以避免网络的全面停止。
另外,在使终端站变化时,可以确认与邻接站的双向通信的健全性,并且可以在到达成为新终端站的传送站的路径上的多个传送站间大致同时地一起完成,可以将从异常状态开始到恢复的恢复时间设为非常短的时间。
而且,各个传送站不用进行特别的与中央站的交换,而可以在邻接站彼此间分散地进行直到恢复为止的处理,从而可以省去复杂的相互通信过程。
(自动终端站功能的补充说明)
具有上述结构的双环网络系统进行以下说明的处理。
图24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双环网络系统的自动终端站功能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25是说明初始中的终端站的设定的说明图。图26是说明终端站的切换的说明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5所示说明如下情况:设为由九个传送站#ST1、...传送站#ST9构成的双环网络系统,#ST1成为主站MS,通过上述INZ帧以及INZ-COMP帧等,#ST5以及#ST6作为终端站而被初始设定。
如图24所示,终端站#ST5(以下称为终端站LT)以及#ST6(以下称为终端站RT)成为虚拟地与终端站RT切断线路的状态(S241、S243)。即,终端站LT虽然接收来自左侧传送站#ST4的帧,但不向#ST6发送该帧。另外,终端站RT虽然接收来自右侧传送站#ST7的帧,但不向#ST5发送该帧。
另外,终端站LT判定是否从左侧的#ST4接收到SYN帧(S245)。另外,终端站RT判定是否从右侧的#ST7接收到SYN帧(S247)。
然后,终端站RT、LT在一定时间内未接收到SYN帧时,从终端站脱离(S249、S251)。即,#ST5与#ST6从终端站脱离从而#ST5向#ST6发送帧,#ST6向#ST5发送帧。
另一方面,成为基点的主站MS(还称为同步站)向各传送站双向(以右循回、左循回发送)发送SYN帧(S253)。该SYN帧输入到各传送站的一个通信端口A、另一个通信端口而被接收(S255)。
然后,其它各传送站判定是否从双向接收到SYN帧(S257)。
例如,如图3所示,由设置在各传送站中的SYN帧检测电路34(SYN-DET-A)以及SYN帧检测电路36(SYN-DET-B)判别并检测SYN帧的接收,作为表示是来自右侧的接收的IRP-SYN-A信号、表示是来自左侧的接收的IRP-SYN-B信号而输出。
另外,SYN截止检测电路35(NO-SYN-DET-A/-B)在未连续输入IRP-SYN-A/B时,输出IPR-NO-SYN。
因此,MPU 24在连续输出了IRP-SYN-A时,可知经由一个通信端口而连续输入了SYN帧。另外,在输出了IRP-SYN-B之后,当输出IPR-NO-SYN时,可知经由另一个通信端口连续地在预先指定的期间未输入周期性的到来。
另外,MPU 24根据监视上述接收信号状态而判断为异常的条件,通过RCV-ERR-A、-B对经由通信端口A、-B接收的传送帧的接收信号状态的异常进行检测。
即,在步骤S257中判定为未从双向接收到SYN帧。在未从双向接收到SYN帧的情况下,其它各传送站双向送出RRR帧(S259)。
在本实施方式中,#ST8无法从#ST9接收SYN帧,#ST9无法从#ST8接收SYN帧。
#ST8向#ST9以及#ST7这两者发送RRR帧,并且#ST9向#ST8以及#ST1这两者发送RRR帧。
与#ST8邻接的传送站(#ST9以及#ST7)以及与#ST9邻接的传送站(#ST8以及#ST1)在接收到RRR帧的情况下,双向送出RRR帧,在没有接收到RRR帧的情况下,不进行RRR帧的送出(S261)。
另一方面,传送站#ST8以及传送站#ST9在发送了RRR帧之后,监视是否从邻接的传送站接收到RRR帧(S263)。
在步骤S263中,在#ST8以及#ST9判断为未从发送了RRR帧的邻接的传送站接收到RRR帧时,判断为该邻接的传送站#ST8以及#ST9之间异常(S265)。通过该判断,如图26所示,#ST8以及#ST9成为终端站(S276)。
即,具备如下功能:对于即使发送了RRR帧也没有回送的邻接的传送站,不发送来自基点的帧。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双环网络系统的各传送站具备图27所示的自动终端站设定单元50。在本实施方式中,以#ST3以及#ST6为代表进行了图示。
自动终端站设定单元50具备本站终端设定单元52、终端站解除单元54和帧发送单元58等。
本站终端设定单元52判定是否从邻接的传送站连续输入SYN帧,在未连续输入的情况下,在存储器56中设定与邻接的传送站之间为异常的标志。帧发送单元58在存储器56中设定了邻接的传送站之间为异常的标志时,向邻接的传送站双方发送RRR帧,并且向本站终端设定单元52通知RRR帧的发送。
本站终端设定单元52判定是否接收到RRR帧,在未接收到RRR帧时,在存储器56中设定表示本站成为终端站的标志。
帧发送单元58在本站成为终端站的情况下,即使接收到来自基点的SYN帧,也不向后级的传送站发送。
另外,终端站解除单元54在从邻接的传送站双方连续输入了SYN帧时,使RRR帧从帧发送单元58发送到邻接的传送站,在回送了RRR帧时,删除存储器56的表示本站成为终端的标志。
(详细说明)
接下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传送站以图3为例子进行说明。图3的传送站包括通信端口10(端口A)、通信端口11(端口B)、发送接收许可开关部9、先到接收控制电路20(RCV-SEL)、发送接收控制电路21(MAC/DLC)、计算机部30、和帧检知判定部31等。
通信端口部10(端口A)由接收器(RVR-A)、发送器(TVR-A)构成,使得可以进行与邻站(例如左侧的邻站)的双向通信。
另外,通信端口部11(端口B)由接收器(RVR-B)、发送器(TVR-B)构成,使得可以进行与邻站(例如右侧的邻站)的双向通信。
发送接收许可开关部9具备转发器12(FW-A:还称为转发器A)、中继许可开关13(SW-FW-A)、中继许可开关14(SW-FW-B)、转发器15(FW-B:还称为转发器B)、发送许可开关16(SW-TX-A)、发送许可开关17(SW-TX-B)、接收许可开关18(SW-RCV-A)、和接收许可开关19(SW-RCV-B)等。
计算机部30由IOC 22、IRP 23、MPU 24、PROM/RAM 25、DP-RAM 26、DPRC 27、和HOST-IF 28等构成。该HOST-IF 28进行与主机装置29的通信。
另外,帧检知判定部31具有以下说明的多个电路而判定帧的种类以及异常。
具备接收异常检测电路32(RCV-ERR-A)、接收异常检测电路33(RCV-ERR-B)、SYN帧检测电路34(SYN-DET-A)、SYN截止检测电路35(NO-SYN-DET-A/B)、SYN帧检测电路36(SYN-DET-A)、和RRR帧接收检测电路37(RRR-DET-A)。
而且,具备RRR帧接收目的地地址保持电路38(RRR-RCV-ADRS)、RRR帧接收检测电路39(RRR-DET-B)、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0(INZ-DET-A)、INZ帧发送源地址保持电路41(INZ-TX-ADRS-A)、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2(INZ-DET-B)、和INZ帧发送源地址保持电路43(INZ-TX-ADRS-B)等。
上述的通信端口10的RVR-A(接收器A:在将基点站设为左侧的情况下,从左侧接收)将所接收到的信号作为SIG-RV-A接收信号而输出。
另外,通信端口11的RVR-B(接收器B:接收来自顺时针方向的信号)将所接收到的信号作为SIG-RV-B接收信号而输出。
另一方面,通信端口10的TRV-A将来自中继许可开关14(SW-FW-B)的接收信号(通信端口11的RVR-B接收而经由转发器B的接收信号)或来自发送许可开关16(SW-TX-A)的信号作为发送信号A而送出到传送路径中。
另外,通信端口11的TRV-B将来自中继许可开关13(SW-FW-A)的接收信号(通信端口10的RVR-A接收而经由转发器A的接收信号)或来自发送许可开关17(SW-TX-B)的信号作为发送信号B而送出到传送路径中。
转发器A连接到通信端口10的RVR-A与中继许可开关13(SW-FW-A)上,向中继许可开关13(SW-FW-A)送出由RVA-A接收到的SIG-RVR-A接收信号。
中继许可开关13(SW-FW-A)与通信端口11的TRV-B(发送器B)连接,在设为接通状态的情况下,向通信端口11的TRV-B输出所接收到的SIG-RVR-A接收信号。
中继许可开关14(SW-FW-B)与通信端口10的TRV-A(发送器)连接,在设为接通状态的情况下,向通信端口10的TRV-A输出所接收到的SIG-RVR-B接收信号。
来自成为上述RVR-A输出的端口A的SIG-RV-A信号除了转发器A(FW-A)以外,如图3所示还被输出到接收许可开关18(SW-RVC-A)、帧检知判定部31内的接收异常检测电路32(RCV-ERR-A)、SYN帧检测电路34(SYN-DET-A)、和RRR帧接收检测电路37(RRR-DET-A)。
另外,被送出到RRR帧接收目的地地址保持电路38(RRR-RCV-ADRS)、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0(INZ-DET-A)、和INZ帧发送源地址保持电路41(INZ-TX-ADRS-A)。
同样地,在来自作为另一方的通信端口部11的端口B的接收中,成为RVR-B输出的来自端口B的接收信号(SIG-RV-B)被输出到转发器B(FW-B)、接收许可开关19(SW-RCV-B)、接收异常检测电路33(RCV-ERR-B)、SYN帧检测电路36(SYN-DET-B)、和RRR帧接收检测电路39(RRR-DET-B)。
另外,被输出到RRR帧接收目的地地址保持电路38(RRR-RCV-ADRS)、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2(INZ-DET-B)、和INZ帧发送源地址保持电路43(INZ-TX-ADRS-B)。
(各电路的说明)
发送许可开关16(SW-TX-A)在接通的许可状态时,向作为一方的通信端口部10的端口A的TVR-A送出发送接收控制电路21(MAC/DLC)的发送输出信号(传送帧)。另外,在断开时,MAC/DLC的发送输出信号被开关截断,作为结果从对应的通信端口10的TVR-A不送出传送帧。
发送许可开关17(SW-TX-B)在接通时,向另一方的通信端口部11的TVR-B送出发送接收控制电路21(MAC/DLC)的发送输出信号(传送帧)。另外,在断开时,发送接收控制电路21(MAC/DLC)的发送输出信号被开关截断,作为结果从对应的通信端口11的TVR-B不送出传送帧。
接收许可开关18(SW-RCV-A)输入SIG-RV-A接收信号,向先到接收选择电路20(RCV-SEL)输出该接收信号的帧。
接收许可开关19(SW-RCV-B)输入SIG-RV-B接收信号,向先到接收选择电路20(RCV-SEL)输出该接收信号的帧。
先到接收选择电路20(RCV-SEL)判断来自接收许可开关18(SW-RCV-A)的帧、来自接收许可开关19(SW-RCV-B)的帧,在有重叠的情况下,使首先到达的从端口侧接收的接收信号(传送帧)优先,直到接收完毕后进行切换。
该RCV-SEL输出被导入到发送接收控制电路21(MAC/DLC),而进行接收处理。在本实施方式的双环网络系统中,在健全状态下运行的期间,虽说是环状但与总线型网络等效,所以发送接收控制电路21(MAC/DLC)在除了终端站的传送站中,根据送出传送帧的传送站与本站的位置关系,同时从某一个端口接收传送帧。
发送接收控制电路21(MAC/DLC)控制利用太网(注册商标)过程的传送帧的发送和接收(SIG-RV-A、SIG-RV-B),向发送许可开关16(SW-TX-A)和发送许可开关17(SW-TX-B)送出来自发送接收控制电路21(MAC/DLC)的发送输出。
另外,向计算机部30的IRP23输出IRP-DLC(MAC/DLC发送接收完成检测信号)。
计算机部30具有切换控制上述接收许可开关、发送许可开关、中继许可开关的接通、断开状态的功能。
MPU 24是成为核心的微处理器,通过存储在程序存储器(使用PROM和 工作RAM存储器、RAM、PROM)中的程序过程,另外读出所需的设定值,而且向RAM内写入所需的数据并临时保持或读出,而对本发明的传送站中的序列过程、以太网(注册商标)传送过程进行处理。
IOC 22是输入输出控制电路,用于接收来自MPU 24的写入数据而向所需的电路输出控制信号、或者从各电路部接收状态输入而由MPU 24读出。
中断信号检测电路23(IRP)是将在传送站电路中检测到的现象发生作为中断信号而传给MPU 24的中断信号的检测电路。
在中断信号中,有接收异常发生检测(IRP-RE-A、IRP-RE-B)、SYN截止检测(IRP-NO-SYN)、SYN帧接收检测(IRP-SYN-A、IRP-SYN-B)、RRR帧接收检测(IRP-RRR-A、IRP-RRR-B)、INZ帧接收检测(IRP-INZ-A、IRP-INZ-B)、MAC/DLC发送接收完成检测(IRP-DLC)。
另外,有来自IOC 22的向主机装置的处理要求(IRP-STN)和从MPU向主机装置的处理要求(IRP-HOST)等。
IRP 23输入来自发送接收控制电路21(MAC/DLC)的IRP-DLC信号、来自帧检知判定部31的后述的IRP-RE-A(接收异常发生信号A)、IRP-RE-B(接收异常发生信号B)、IRP-NO-SYN(SYN截止检测信号)、IRP-SYN-A(SYN帧接收检测信号A)、IRP-SYN-B(SYN帧接收检测信号B)、IRP-RRR-A(RRR帧接收检测信号A)、IRP-RRR-B(RRR帧接收检测信号B)、IRP-INZ-A(INZ帧接收检测信号A)、IRP-INZ-B(INZ帧接收检测信号B)、IRP-DLC(MAC/DLC发送接收完成检测信号)、IRP-HOST(向主机的处理要求信号),在输入了它们中的任一个或以多个的组合方式进行了输入时,向MPU24输出通知是哪种异常检测的中断。
将上述IRP-RE-A、IRP-RE-B总称为接收异常发生检测信号,将IRP-SYN-A、IRP-SYN-A-B总称为SYN帧接收检测信号。
另外,将IRP-RRR-A、IRP-RRR-B总称为RRR帧接收检测信号,将IRP-INZ-A、IRP-INZ-B总称为INZ帧接收检测信号。
C-BUS成为与MPU 24连接的共用数据总线,MPU 24经由C-BUS可以特别读出SYN截止检测电路35(NO-SYN-DET-A/B)的检测状态、RRR帧接收目的地地址保持电路38(RRR-RCV-ADRS)中保持的RRR帧接收目的地地址信息、INZ帧发送源地址保持电路41(INZ-TX-ADRS-A)和INZ帧发送源地址保持电路43(INZ-TX-ADRS-B)中保持的INZ帧发送源地址信息。
作为DP-RAM 26的双端口存储电路用于存储从MAC/DLC发送接收的传送帧的数据,而且成为与连接到传送站的外部主机装置29的主机连接接口电路28(经由HOST-IF的用于发送接收数据、控制指令/状态状况的交换的存储电路)。
DP-RAM 26被MPU 24、HOST-IF 28、MAC/DLC 21访问,所以DPRAM控制器通过DPRC 27控制读出、写入的定时。
上述程序执行如下处理:在双环网络系统中,在健全状态(通常模式)下运行的期间,虽说是环状但与总线型网络等效,所以在成为除了终端站以外的传送站的情况下,根据送出传送帧的传送站与本站的位置关系,将临时从哪个端口接收传送帧的指令输出给中继许可开关13(SW-FW-A)或中继许可开关14(SW-FW-B)。
另外,在成为终端站时,由于是环状的连接状态,所以从两个端口接收传送帧,但通常执行送出如下指令的处理:将处于阻塞状态的端口侧的接收许可开关设为断开,设为从非阻塞状态的端口侧进行接收输入。而且,进行后述的处理。
接收异常检测电路32(RCV-ERR-A)是对与通信端口10(端口A)对应的接收异常进行检测的电路。即,是对来自通信端口10(端口A)的SIG-RV-A接收信号的异常进行检测的电路,在检测到异常时向计算机部30输出IRP-RE-A信号(还称为接收异常检测信号A)。
接收异常检测电路33(RCV-ERR-B)是对与通信端口11(端口B)对应的接收异常进行检测的电路。在检测到异常时,向计算机部30送出IRP-RE-A信号。即,是对来自通信端口11(端口B)的SIG-RV-B接收信号的异常进行检测的电路,在检测到异常时向计算机部30输出IRP-RE-B(接收异常发送检测信号B)。
接收异常是,接收到所到达的帧的载波信号分裂的、规定以上的以太网(注册商标)特有的接收时钟同步用信号即前同步码图形。
相反地,通过无法检测必须的前同步码的、以太网(注册商标)传送帧中具备的传送帧的检错码(FCS)的检查而连续检测规定以上的差错等的、利用接收差错被连续检测出规定次数以上的情形而判断为发生接收异常,但在检测电路中,从其范围中除去DLC/MAC中具备的FCS检查单元和MPU24对该结果进行的统计处理。
SYN帧检测电路34(SYN-DET-A)是对与通信端口10(端口A)对应的SYN帧的到来进行检测的电路。
即,SYN帧检测电路34(SYN-DET-A)是在来自通信端口10的SIG-RV-A接收信号为SYN帧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检测的电路,在检测到SYN帧的情况下,向计算机部30以及SYN截止检测电路35(NO-SYN-DET-A/B)输出IRP-SYN-A信号(还称为SYN帧检测信号A)。
SYN帧检测电路36(SYN-DET-B)是对与通信端口11(端口B)对应的SYN帧的到来进行检测的电路。即,SYN帧检测电路36(SYN-DET-B)是在来自通信端口11的SIG-RV-B接收信号为SYN帧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检测的电路,在检测到SYN帧的情况下,向计算机部30以及SYN截止检测电路35(NO-SYN-DET-A/B)输出IRP-SYN-B信号(还称为SYN帧检测信号B)。
另一方面,SYN截止检测电路35(NO-SYN-DET-A/B)是对无SYN的长沉默状态的发生进行检测的电路。即,在一定时间内没有从SYN帧检测电路34(SYN-DET-A)输出IRP-SYN-A信号(SYN帧接收检测信号A)、没有从SYN帧检测电路36(SYN-DET-B)输出IRP-SYN-B(SYN帧接收检测信号B)的情况下,SYN截止检测电路35(NO-SYN-DET-A/B)向计算机部30输出IRP-NO-SYN信号(SYN截止检测信号)。
RRR帧接收检测电路37(RRR-DET-A)是对与通信端口10(端口A)对应的RRR帧接收进行检测的电路。即,对来自通信端口10(端口A)的RVR-A的SIG-RV-A接收信号的RRR帧(通知检测到断线截止的信号)进行检测,在检测出时,向计算机部30输出IPR-RRR-A信号(RRR帧接收检测信号A)。
RRR帧接收检测电路39(RRR-DET-B)是对与通信端口11(端口B)对应的RRR帧接收检测信号进行检测的电路。即,对来自通信端口11(端口B)的RVR-B的SIG-RV-B的RRR帧进行检测,在检测出时,向计算机部30输出IPR-RRR-B信号(RRR帧接收检测信号B)。
RRR帧接收目的地地址保持电路38(RRR-RCV-ADRS)是取入通信端口11(端口B)所接收到的SIG-RV-B信号的RRR帧中的接收目的地地址(DA)部分并进行保持的电路,在该部分的期间向C-BUS例如输出H电平的信号。RRR接收地址保持电路38(RRR-RCV-ADRS)成为如下的电路结构:可以取入两侧的接收信号并取得定时而取入接收目的地地址部分。
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0(INZ-DET-A)是对与端口A对应的INZ帧接收进行检测的电路。即,在检测到通信端口10(通信端口A)所接收到的SIG-RV-A信号的INZ帧时,向计算机部30输出IRP-INZ-A(INZ帧接收检测信号A)。
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2(INZ-DET-B)是对与通信端口11(端口B)对应的INZ帧接收检测信号进行检测的电路。即,在检测到通信端口11(通信端口B)所接收到的SIG-RV-B信号的INZ帧时,向计算机部30输出IRP-INZ-B(INZ帧接收检测信号B)。
INZ帧发送源地址保持电路41(INZ-TX-ADRS-A)是对应于端口A而保持端口A所接收到的SIG-RV-A信号的INZ帧中的发送源地址(SA)部分的电路。
INZ帧发送源地址保持电路43(INZ-TX-ADRS-B)是对应于端口B而保持端口B所接收到的SIG-RV-B的接收到的INZ帧中的发送源地址(SA)部分的电路。
如上所述构成的传送站如图1所示,组入双环网络中。
对如上所述构成的传送站的初始化处理进行补充说明。
初始化如图28所示,在利用由第一通信线、第二通信线构成的双重的传送路径分别连接以任意一个为基点站的多个传送站、且这些传送站进行双向通信的双环网络系统中,所述传送站具备:第一通信端口,在一端侧(右端侧)接收来自上述基点站的左循回的信息,并且从一端侧(右端侧)向右循回方向输出来自上述基点站的以右循回输入的信息或由该站生成的信息;以及第二通信端口,在另一端侧(左端侧)接收来自上述基点站的以右循回输入的信息,并且从另一端侧(左端侧)向左循回方向输出上述左循回的信息或由该站生成的信息,其中,上述基点站具备INZ帧发送单元(初始化信号送出单元63),该INZ帧发送单元在起动初期,从上述第一通信端口以及第二通信端口同时以右循回以及左循回发送将发送源作为上述基点站、且包括指定传送站的接收目的地的信息的用于初始化的第一帧。理想的是在其它传送站中也具备该初始化信号送出单元63。
其它传送站具备:INZ帧接收许可单元,在起动初期,设为可以接收来自上述第一通信端口以及第二通信端口的信息(在图28中利用初始化完成应答单元61、开关组控制单元62、开关控制单元62来实现);先到判定单元,在上述第一通信端口以及第二通信端口接收到上述第一帧时,判断首先接收到该第一帧的通信端口(在图28中由先到接收选择电路20进行);本站位置确定单元,在上述第一通信端口以上述右循回以及第二通信端口以上述左循回分别接收到将该站设为接收目的地的右循回、左循回的上述第一帧时,根据这些第一帧中包含的经由上述右循回、左循回而来的各传送站的识别信息以及从上述基点站到本站为止的线长度,判定是位于左循回端或右循回端中的某一个的传送站,输出对成为某一侧的终端站进行设定的终端站设定信号(图28的71);第一终端站决定单元,在输出了上述终端站设定信号时,在上述先到的判断结果为上述第一通信端口首先接收到上述右循回的第一帧的情况下,将本站设定为从上述基点站起左侧端的终端站模式,在临时向左侧的邻接站发送了上述第二通信端口接收到的上述左循回的第一帧之后,停止从上述第二通信端口的信息送出;以及第二终端站决定单元,在输出了上述终端站设定信号时,在上述先到的判定结果为上述第二通信端口首先接收到第一帧、并且第一通信端口从右侧的邻接站接收到上述左循回的第一帧的情况下,将本站设定为从上述基点站起右侧端的终端站模式,停止从上述第一通信端口的信息送出。在图28中,中继站/终端站模式单元68实施第一、第二终端站决定单元。
在图28中,伴随着起动,初始化信号送出单元63利用帧送出单元69送出INZ帧。该帧送出单元69从存储器70读入本站地址和接收源地址,并将其组入到帧中而发送。
另一方面,伴随着初始化信号送出单元63发送INZ帧,开关组控制单元62从开关表64中读入初始化时的开关设定数据,并将其从输出单元65输出。图6、图7、图20示出开关设定数据。利用该开关设定数据,对各开关进行接通、断开控制。
然后,本站位置确定单元71读入SW-RCV-A、SW-RCV-B所接收到的帧,根据存储器70的本站地址和所发送的帧的发送源地址来确定本站位置。根据该确定的位置,中继站/终端站模式单元68使定时器67启动,并且成为中继站或终端站。
然后,初始化完成应答单元66在初始化时设定了中继站或终端站的情况下,利用帧送出单元69送出初始化完成帧。
图29是对作为在各传送站间相互通信的初始化时的INZ帧的序列的图9进行补充的序列图。
在图29的序列图中,主站MS(传送站#ST1)向左方向(传送站#ST2、...传送站#ST4)以及向右方向(传送站#ST8...传送站#ST5)发送用于初始化处理的INZ帧。
即,MPU 24使发送许可开关16(SW-TX-A)成为接通状态,并且使发送许可开关17(SW-TX-B)成为接通状态,而成为从发送接收控制装置21(MAC/DLC)双向发送INZ帧的初始化处理用的INZ帧发送单元。
然后,各传送站的MPU 24将接收许可开关18(SW-RCV-A)以及接收许可开关19设为接通状态,而成为可以使INZ帧的回送从两个通信端口取入到先到接收选择电路20(RCV-SEL)并将其结果输入到发送接收控制装置21(MAC/DLC)的帧接收检测单元。
在该先到的判定中,有时根据传送路径的线长度、传送站数等,帧同时输入到通信端口A、通信端口B。在这样的情况下,理想的是将预定的一方判定为先到。
另外,由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0(INZ-DET-A)和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2(INZ-DET-B)对INZ帧进行检测。帧接收检测单元包括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0(INZ-DET-A)和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2(INZ-DET-B)。
在图29中,#ST5经由#ST8、#ST7、#ST6接收以R侧循回(从通信端口A)来自主站的INZ帧(接收目的地#ST5)(图29的圈“1”),并且以L侧循回,来自主站(MS)的INZ帧(接收目的地#ST5)经由#ST2、#ST3、#ST4到达#ST5(图29的圈“2”)。即,接收两个INZ帧(da)。
然后,INZ帧以R侧循回、L侧循回而到达#ST5,所以在该INZ帧中包含有各传送站的地址的情况下,通过对该个数进行计数,得知本站在右循回以及左循回中是第几个。
另外,在针对INZ帧送出了应答确认帧时,对时间进行计数,在该帧循环回来时的时间得知从本站到主站(R侧以及L侧)的线长度。由本站位置确定单元进行该处理(参照图10以及图11)。
接下来,在该位置确定之后以主(MS站)为目的地而以R侧循回发送告知在初始设定中成为终端站的INZ-COMP帧(db)。即,在最初通信端口A(R侧循回)首先接收到INZ帧之后,在通信端口B(L侧循回)中接收到的情况下,作为R侧的终端而以R侧循回向主MS发送INZ-COMP。
由先到接收选择电路20(RCV-SEL)进行是该通信端口A首先接收到还是通信端口B首先接收到的判定。
另外,#ST5被设定为如下:在以R侧循回向主(MS)送出了INZ-COMP之后,从主站(MS站)以R侧循回送出了INZ帧的情况下,设定不中继该INZ帧(不从通信端口B输出:终端站决定单元)。例如,使中继许可开关13(SW-FW-A)成为断开状态。
另一方面,在#ST6中,在初始化时如图29的三角标记的“1”所示从主站(MS)以R侧循回向#ST6发送INZ帧。另外,从主站(MS)以L侧循回向#ST6发送INZ帧(dc)。
由于与#ST4及#ST5连接,所以该L侧循回的INZ帧到达#ST4、#ST5、#ST6。此时,#ST5使本次的INZ帧通过。
即,在#ST6中,以R侧循回和L侧循回接收到两次INZ帧(图29的三角标记“2”)。由此,作为终端站(R侧)向主站(MS)发送INZ-COMP帧(dd)。因此,R侧的终端站成为#ST5,L侧的终端站成为#ST6。
在R侧的终端站、L侧的终端站的决定中,各传送站掌握着网络上的各个传送站的地址。例如,在通信端口A先到且对该帧附加直到该传送站为止的各传送站的地址或个数而发送、另外对从通信端口B接收到的帧附加直到该传送站为止的各传送站的地址(顺序为正序)或个数而发送过来的情况下,可以确定网络整体中的自己的位置。此时,理想的是考虑网络的整体线长度和直到主站为止的与该站之间的长度来决定R侧、L侧。
在包括各传送站的地址的帧的情况下,邻接站还可以判断是比自己小的序号还是大的序号。
接下来,使用图10以及图11对传送站的初始化处理进行详细的补充说明。
图10的步骤S101是传送站双向(R侧循回、L侧循回)发送INZ帧的处理(图10的S01、S02)。
从图10所示的步骤S0开始进行说明。
具体而言,在步骤S01中,判断是否为INZ帧接收检测、接收端口A(通信端口A)是BLOCK(阻塞)状态且MS端口=B是false(假)、终端站=false的条件。…第一条件
即,计算机部30的CPU如图6所示,将中继许可开关13(SW-FW-A)设定为断开、将中继许可开关14(SW-FW-B)设定为断开、将发送许可开关16(SW-TX-A)设定为接通、将发送许可开关17(SW-TX-B)设定为接通、将接收许可开关18(SW-RCV-A)设定为断开、将接收许可开关19(SW-RCV-B)设定为断开,而判断是否为步骤S01的条件。
通过如图6所示进行设定,来自发送接收控制电路21(MAC/DLC)的发送输出信号经由发送许可开关16(SW-TX-A)从通信端口A的TVR-A被送出到传送路径中,并且经由发送许可开关17(SW-TX-B)从通信端口B的TRV-B被发送到传送路径中。基点站(在成为MS站的情况下:由工作人员设定)使各传送站的地址包含在来自发送接收控制电路21(MAC/DLC)的发送输出信号中。由此,成为图9或图29所示的序列。
MPU 24通过将SW-FW-A或B设为接通而设为非阻塞状态,同时通过将SW-RCV-A或B设为接通而在以后许可从接收端口中接收取入传送帧。
而且,仅将与接收端口对应的SW-TX-A或B临时设为接通而从接收端口侧送出应答确认帧,将站模式设为not终端。
另外,通过在确定了MS端口的状况下从阻塞状态的端口接收INZ帧,从而根据该接收端口来决定终端站ST-T-L以及ST-T-R。
在图10的步骤S01的条件的情况下,计算机部30的MPU 24(以下简称为计算机部30)成为将MS站地址设为发送源地址、将接收端口A(通信端口A)(取入来自通信端口A的信号)设为保持状态。
计算机部30将中继许可开关13(SW-FW-A)和接收许可开关18(SW-RCV-A)设为接通。即,来自通信端口A的接收信号经由中继许可开关13(SW-FW-A)被通信端口11中继,并且来自通信端口10的接收信号(SIG-RV-A)通过接收许可开关18(SW-RCV-A)被输入到先到接收选择电路20(RVC-SEL)中,判断是否为先到,并向发送接收控制电路21(MAC/DLC)输出其结果。
另外,计算机部30将发送许可开关17(SW-TX-B)设为断开,由发送接收控制电路21(MAC/DLC)从MS端口=A(通信端口A)送出INZ帧(接收目的地MS站)。
另外,根据来自计算机部30的指示,发送接收控制电路21(MAC/DLC)将发送许可开关17(SW-TX-B)设为接通而许可接收来自端口B的接收信号后,输出到先到接收选择电路20(RVC-SEL)而判定先到。此时,计算机部30的CPU关于站模式将终端站设为not(未定)。
另一方面,由帧检知判定部31对从端口A接收到的SIG-RV-A接收信号进行检知判定。在该帧检知判定部31的检知判定中,在接收异常检测电路32(RCV-ERR-A)检测到SIG-RV-A接收的异常时,向计算机部30输出IRP-RE-A信号(还称为接收信号A异常检测信号)。
SYN帧检测电路34(SYN-DET-A)在来自通信端口10的SIG-RV-A接收信号为SYN帧的情况下,向计算机部30以及SYN截止检测电路35(NO-SYN-DET-A/B)输出IRP-SYN-A信号(还称为SYN帧检测信号A)。
RRR帧接收检测电路37(RRR-DET-A)在检测到来自通信端口10(端口A)的RVR-A的SIG-RV-A的RRR帧时,向计算机部30输出IPR-RRR-A信号(RRR帧接收检测信号A)。
INZ帧接收检测电路40(INZ-DET-A)在检测到通信端口10(通信端口A)所接收到的SIG-RV-A信号的INZ帧时,向计算机部30输出IRP-INZ-A(INZ帧接收检测信号A)。
INZ帧发送源地址保持电路41(INZ-TX-ADRS-A)保持端口A所接收到的SIG-RV-A信号的INZ帧中的发送源地址(SA)部分。
而且,接收异常检测电路33(RCV-ERR-B)在检测到来自通信端口11(端口B)的SIG-RV-B接收信号的异常时,向计算机部30输出IRP-RE-B(接收异常发生检测信号)。
SYN帧检测电路36(SYN-DET-B)在来自通信端口11的SIG-RV-B接收信号为SYN帧的情况下,向计算机部30以及SYN截止检测电路35(NO-SYN-DET-A/B)输出IRP-SYN-B(还称为SYN帧检测信号B)。
另一方面,在一定时间内从SYN帧检测电路34(SYN-DET-A)没有输出IRP-SYN-A信号(SYN帧接收检测信号A)、从SYN帧检测电路36(SYN-DET-B)没有输出IRP-SYN-B(SYN帧接收检测信号B)的情况下,SYN截止检测电路35(NO-SYN-DET-A/B)向计算机部30输出IRP-NO-SYN信号(SYN截止检测信号)。
RRR帧接收检测电路39(RRR-DET-B)对来自通信端口11(端口B)的RVR-B的SIG-RV-B的RRR帧进行检测,在检测出时,向计算机部30输出IPR-RRR-B信号(RRR帧接收检测信号B)。
RRR帧接收目的地地址保持电路38(RRR-RCV-ADRS)取入通信端口11(端口B)所接收到的SIG-RV-B信号的RRR帧中的接收目的地地址(DA)部分并进行保持。
RRR接收地址保持电路38(RRR-RCV-ADRS)取入两侧的接收信号并取得定时而取入接收目的地地址部分。
INZ帧发送源地址保持电路43(INZ-TX-ADRS-B)保持端口B所接收到的SIG-RV-B的接收到的INZ帧中的发送源地址(SA)部分。
另外,在图10的步骤S02中,判断是否为INZ帧接收检测、接收端口B(通信端口B)是BLOCK状态且MS端口=A是false、终端站=not的条件。
在图10的步骤S02的条件的情况下,计算机部30成为将MS站地址设为发送源地址、将接收端口B(通信端口B)设为保持状态(取入来自通信端口B的信号)。
计算机部30将中继许可开关14(SW-FW-B)和接收许可开关19(SW-RCV-B)设为接通。即,来自通信端口B的接收信号经由中继许可开关14(SW-FW-B)被通信端口10中继,并且来自通信端口11的接收信号(SIG-RV-B)通过接收许可开关19(SW-RCV-B)被输入到先到接收选择电路20(RVC-SEL),判定是否为先到,并向发送接收控制电路21(MAC/DLC)输出其结果。
另外,计算机部30将发送许可开关16(SW-TX-A)设为断开,而由发送接收控制电路21(MAC/DLC)从MS端口=B(通信端口B)送出INZ帧(接收目的地MS站)。
另外,根据来自计算机部30的指示,发送接收控制电路21(MAC/DLC)将发送许可开关16(SW-TX-A)设为接通而许可接收来自端口A的接收信号后输出到先到接收选择电路20(RVC-SEL)而判定先到。此时,计算机部30的CPU关于站模式将终端站设为not(未定)。
在图10的步骤S03的条件的情况下,计算机部30将站模式设为终端站STL-T-L,INZ-COMP=time…正常终端,进行INZ-COM帧送出。
此时,将MS站地址设为发送源地址、将接收端口B(通信端口B)设为保持状态(取入来自通信端口B的信号)。
在图10的步骤S04中,判断是否为INZ帧接收检测、接收端口A(通信端口A)是BLOCK状态且MS端口=B、终端站=not的条件。
在该条件的情况下,将站模式设为终端站ST-T-R,INZ-COMP=true…正常终端,进行INZ-COMP帧送出。
接下来,在步骤S0的处理之后,启动图10的步骤S1的定时器。
图10的步骤S102是定时器启动处理。
在图10的步骤S102的步骤S1中,在从主站接收检测到接下来的INZ帧时,起动定时器而等待S2的事件。
在INZ帧接收检测、站模式为not终端站、INZ-COMP=false、接收端口=A/B的条件的情况下,启动定时器。
即,从两个方向(通信端口A、B)送出指定初始化的INZ帧,等待来自邻站的应答确认帧(INZ-COMP)的到来。
此时,计算机部30使用发送接收控制电路21(MAC/DLC)如图6所示设为阻塞状态、接收禁止状态(使SW-TX-A以及SW-TX-B为接通状态),从两个方向进行发送。
然后,将SW-RCV-A、SW-RCV-B设为接通状态,利用帧检知判定部31的INZ-DET-A对来自通信端口A的SIG-RV-A接收信号的INZ帧的到来进行检知,并且利用INZ-DET-B对来自通信端口B的SIG-RV-B接收信号的INZ帧的到来进行检知。
另外,先到接收选择电路20(RCV-SEL)监视SW-RCV-A和SW-RCV-B,判断从哪个通信端口进行了接收,并向发送接收控制装置21(MAC/DLC)通知其结果。将最初接收到的接收端口设定为MS端口。
图11的步骤S103是将传送站设定为中继站(对向站)或终端站模式的处理。
在S0中送出了INZ帧之后,在SI中检测接下来的INZ帧的到来的状态下,在接收到从与MS端口侧相反的一侧的邻接站送出的应答确认INZ帧时,将从该接收端口向另一个通信端口的阻塞状态设为非阻塞状态,另外许可接收取入所到来的传送帧。
由此,在该传送站中,作为可以实现从双向侧的通信端口接收的传送帧的接收取入和向另一侧的中继的中继站,将站模式设为Normal。
在S21中,在定时器到达定时前、INZ帧接收检测、接收端口=B、站模式=not终端站的条件的情况下,设为定时器复位、使SW-FW-B成为接通、站模式=Nomal、MS端口=A。
在S22中,在定时器到达定时、INZ帧接收检测、(接收端口=B)=false、MS端口A、站模式=not终端站的条件的情况下,设为站模式=终端站ST-T-L、MS端口=A、INZ-COMP=ture…异常终端或S04中对向站;在S23中,在定时器到达定时前、INZ帧接收检测、(接收端口=A)、MS端口B、站模式=not终端站的条件的情况下,设为定时器复位、使SW-FW-A成为接通、站模式=Nomal、MS端口=B。
在S24中,在定时器到达定时、INZ帧接收检测、(接收端口=A)=false、MS端口B、站模式=not终端站的条件的情况下,设为站模式=终端站ST-T-R、MS端口=B、INZ-COMP=ture…异常终端或S03中对向站。
图11的步骤S104为决定是R侧的终端站还是L侧的终端站的处理。在图11的步骤S3中,即,在MS站中,可以通过与MS站的应答确认序列而可靠地接收INZ-COMP帧。成为如下的实施例:从主站MS,直到接收到将本站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接收确认INZ-COMP帧为止继续重发处理,但根据ST-T-L以及ST-T-R的站模式使重发用的等待时间在ST1以及ST2中不同,从而避免MS站中的INZ-COMP帧的持续的重叠。
在图11的步骤S3中,在MS站侧对初始化完成进行检测,可以停止送出周期性的INZ帧。
在S31中,在INZ-COMP、ST-T-L的条件的情况下,送出SW-TX-B=断开、INZ-COMP帧(接收目的地=MS站)、站模式=ST-T-L,SW-TX-B=接通、ST定时器(定时器值=ST1)启动、INZ-COMP-SENT=ture;在S32中,在INZ-COMP、ST-T-R的条件的情况下,送出SW-TX-A=断开、INZ-COMP帧(接收目的地=MS站)、站模式=ST-T-R,SW-TX-A=接通、ST定时器(定时器值=ST2)启动、INZ-COMP-SENT=ture。
图11的步骤S105是在决定了两个终端站的情况下复位定时器的处理和INZ-COMP无法发送的情况下进行重发的处理。
在S41中,在ST定时器到达定时前、INZ-COMP-REC(INZ-COMP-SENT)、INZ-COMP帧接收、接收目的地(本站)、发送源=MS站的条件的情况下,ST定时器复位、INZ-COMP=false、INZ-COMP-sent=true…通过终端站的确定而结束INZ进程;在S42中,在定时器到达定时、INZ-COMP-REC=false的条件的情况下,进行INZ-COMP帧的重发处理。因此,在电源接通等起动时,即使是连接了多个的网络,传送站也自动地成为R侧的终端站、L侧的终端站、或者中继站。

Claims (32)

1.一种双环网络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双环网络构成为具备可以双向通信的两个通信端口的两个以上的传送站通过各自的该两个通信端口经由传送路径相互连接为环状从而可以在传送站相互间进行相互通信,在所述双环网络中,
所述传送站包括:
从该传送站的两个通信端口一次同时送出包含信息的传送帧的步骤;
对从该两个通信端口中的一方接收的从其它该传送站送出的传送帧进行检测的步骤;以及
可以向相对于上述一方的通信端口成为另一方的另一方的通信端口进行中继,并从该另一方的通信端口送出上述的该传送帧的步骤,
在相互连接为环状的该两个以上的传送站中的相邻的两个该传送站的各自中,包括:
从一方的该传送站的通信端口送出上述传送帧的步骤;以及
由该传送站对从经由传送路径连接的另一方的该传送站的通信端口接收的传送帧进行检测的步骤,
其中,根据包含在该传送帧中的信息进行应答,但不会通过从该接收到的通信端口向另一方的通信端口进行中继而从该另一方的通信端口送出该传送帧,
由此不会将该接收到的传送帧送达至处于其中继方向上的、连接为环状的下一目的地的传送站,从而使上述的从该传送站送出的传送帧不在构成为环状的网络内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环网络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关于上述传送站,在将一个该传送站作为基点而相互连接为环状的两个以上的该传送站中的、根据构成环状网络的该传送站的总数和连接该传送站相互间的传送路径的总长度而决定的位置的相邻的两个该传送站各自中,从一方的该传送站的通信端口送出上述传送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环网络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经由该通信端口送出并接收的该传送帧形式、该通信端口的传送路径接口,依照ISO/IEC 8802-3规格。
4.一种双环网络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双环网络构成为具备可以双向通信的两个通信端口的两个以上的传送站通过各自的该两个通信端口经由传送路径相互连接为环状从而可以在传送站相互间进行相互通信,在所述双环网络中,
在相互连接为环状的两个以上的该传送站中,将一个该传送站作为基点,该基点的传送站包括:
向两个方向周期性地送出指定初始化的传送帧(INZ帧)的步骤,
在对该传送帧进行接收检测的传送站中,包括:
将从接收的一侧的通信端口向另一方的通信端口的传送帧的中继从禁止状态设为许可状态的步骤;
另外,从接收的一侧的通信端口,以后许可传送帧的接收取入,另外从接收的通信端口侧送出应答确认的INZ帧(应答确认INZ帧),从而作为接收确认的应答的步骤;
并且,在送出了INZ帧之后,从该上述的从最初接收到INZ帧的通信端口向另一方的通信端口的中继方向上所处的一个相邻的传送站,对该上述的应答确认INZ帧进行接收检测时,将从接收的一侧的通信端口向另一方的通信端口的传送帧的中继从禁止状态设为许可状态的步骤;以及
另外,从该接收的一侧的通信端口,以后许可接收取入传送帧,在该传送站中,以后使得能够进行从双向侧的通信端口接收的传送帧的接收取入和向另一侧的中继的步骤,
并且,在根据构成环状网络的该传送站的总数和连接该传送站相互间的传送路径的总长度而决定的处于从两侧的通信端口接收上述INZ帧的位置上的传送站、和与该传送站经由传送路径成为相邻位置的传送站的各自中,包括:
在该传送站中对从一方的该传送站的通信端口送出而由该另一方的传送站的对向的通信端口接收的传送帧进行检测的步骤,
根据包含在该传送帧中的信息进行应答,但将从该接收的通信端口向另一方的通信端口的中继,包括:设为禁止状态的步骤,
其中,通过构成为接收取入也成为禁止状态的终端站,由此不会通过该终端站的各个而使从另一方的终端站接收到的传送帧中继发送到处于其中继方向上的连接为环状的下一目的地的传送站,从而使从构成双环网络的该各个传送站送出的传送帧不在构成为环状的网络内循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环网络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双环网络的通信控制方法的初始化方法中,
在相互连接为环状的两个以上的该传送站中,将一个该传送站作为基点,该传送站包括:向两个方向送出指定初始化的传送帧(INZ帧)的步骤;
在对该传送帧进行接收检测的该传送站的一个相邻的传送站中,包括:
将从接收的一侧的通信端口向另一方的通信端口的传送帧的中继从禁止状态设为许可状态的步骤;
另外,从接收的一侧的通信端口,以后许可传送帧的接收取入的步骤;
另外,将该接收的INZ帧的发送源地址设定为接收目的地,向两个方向送出应答确认的INZ帧(应答确认INZ帧),从而作为接收确认的应答的步骤;
并且,在送出了INZ帧之后,从该上述的从最初接收到INZ帧的通信端口向另一方的通信端口的中继方向上所处的一个相邻的传送站,接收检测到该上述的该一个相邻的传送站的指定了本站的应答确认INZ帧时,将从接收的一侧的通信端口向另一方的通信端口的传送帧的中继从禁止状态设为许可状态的步骤;
另外,从该接收的一侧的通信端口,以后许可接收取入传送帧,从而使得在该传送站中以后能够进行从两侧的通信端口接收的传送帧的接收取入和向另一侧的中继;
以该上述的基点的传送站向两个方向送出的INZ帧为开始,在位于环状的两个方向上的各个传送站中,依次地,在接收到INZ帧时再次从两侧的通信端口送出INZ帧;
根据构成环状网络的该传送站的总数、和连接该传送站相互间的传送路径的总长度而进行决定的步骤,
在从两侧的通信端口接收INZ帧的位置上所处的传送站、和与该传送站经由传送路径成为相邻位置的传送站的各自中,包括:关于从一方的该传送站的通信端口送出而由该另一方的传送站的对向的通信端口接收的传送帧,在该传送站中进行检测并根据包含在该传送帧中的信息进行应答,但将从该接收的通信端口向另一个通信端口的中继设为禁止状态的步骤,
其中,通过构成为接收取入也成为禁止状态的终端站,由此不会通过该终端站的各个而将从另一方的终端站接收到的传送帧中继发送到处于其中继方向上的连接为环状的下一目的地的传送站,从而使从构成双环网络的该各个传送站送出的传送帧不在构成为环状的网络内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环网络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各个传送站中,在初始化期间内最初接收INZ帧时,作为与接收的通信端口(MS端口)侧对向的相邻的传送站的地址,将该接收的INZ帧中的发送源地址与该接收端口的标识符一起进行保持的步骤;以及
继续向两个方向送出将该相邻的传送站的地址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INZ帧的步骤,
其中,在该送出之后,在预先指定的时间内从MS端口的相反侧的通信端口接收到将本站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INZ帧时,作为来自与该通信端口侧对向的相邻的传送站的上述应答确认INZ帧,
将该INZ帧内的发送源地址与该接收端口的标识符一起进行保持,从而可以取得与该传送站的两侧相邻的各个传送站的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双环网络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该一个传送站作为基点、并与根据构成环状网络的该传送站的总数和连接该传送站相互间的传送路径的总长度而决定的位置相邻而构成上述的该两个终端站的时刻,
或者,在初始化途中由于未从本站的邻站接收到应答确认INZ帧而成为终端站的时刻,
双环网络的两个终端站分别送出包含有初始化结束的显示以及终端站信息的INZ-COMP帧,另外由成为基点的该一个传送站对该INZ-COMP帧进行接收检知,从而可以确认双环网络的初始化是否完成,其中,所述终端站信息包括终端站地址及终端站模式。
8.一种双环网络的传送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环网络构成为具备可以双向通信的两个通信端口的两个以上的传送站通过各自的该两个通信端口经由传送路径相互连接为环状从而可以在传送站相互间进行相互通信,在所述双环网络中,
具备:
在初始化完成的状态下,一个以上的该传送站周期性地发送包含特定信息的一个以上的传送帧的单元;
上述传送站经由上述的两个通信端口A、通信端口B接收传送帧,从该周期性地送出的传送帧中检测特定信息符合所设定的条件的SYN帧的“SYN帧检测单元A、-B”;
从该SYN帧检测单元A、-B的输出信号中,检测在预先设定的期间内未接收到该SYN帧的“SYN无检测单元A、-B”;
经由一方的通信端口而在周期性地连续持续到来SYN帧的状态下,检测未在预先指定的期间内经由另一方的通信端口周期性地连续到来的“SYN截止检测单元”;以及
对经由通信端口接收的传送帧的接收信号状态的异常进行检测的“接收异常检测单元A、-B”,
具备:
对于在SYN无检测单元A、-B中检测到SYN无检测状态的经由通信端口-A或-B接收的传送帧,进行检测判别,根据包含在该传送帧中的信息进行应答,但使该通信端口(通信端口A)转移到不会通过从接收的通信端口(通信端口A)中继到另一方的通信端口(通信端口B)而从另一方的通信端口(通信端口B)送出该传送帧的“阻塞状态”的单元;以及
将在接收异常检测单元A、-B中检测到接收异常检测状态的通信端口A或-B设为阻塞状态,从而在故障发生的检测至利用恢复过程的网络功能恢复的期间,将多个传送站的通信端口维持为非阻塞状态的单元,
其中,由多个传送站起到上述的该终端站的功能。
9.一种双环网络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环网络构成为具备可以双向通信的两个通信端口的两个以上的传送站通过各自的该两个通信端口经由传送路径相互连接为环状从而可以在传送站相互间进行相互通信,在所述双环网络中,
上述初始化完成,在通过两个邻接的终端站构成为使传送帧不在环状的网络内持续循环的状态下,一个以上的该传送站除了包括特定信息的一个以上的周期性地送出的传送帧以外,还按照未特别规定的避免双环网络上的传送帧彼此的冲突的传送路径控制方式,送出上述的该SYN帧、单发地送出的传送帧的状态下,
上述传送站具备:
对包括特定控制信息的RRR帧的接收进行检测的“RRR帧接收检测单元A、-B”;
设定本站的识别信息的“本站地址设定”单元;
对与通信端口A、-B邻接的传送站的识别信息进行设定的“邻接站地址设定单元A、-B”;
通过RRR帧接收检测单元的接收输出,对所接收到的RRR帧中的接收目的地信息与本站识别信息的比较一致进行检测的“地址一致检测单元”;
接收地址一致检测单元的一致输出,将接收到该RRR帧的RRR接收端口变更为非阻塞状态的“阻塞端口复位单元”;
接收地址一致检测单元的不一致输出,经由RRR接收端口,在RRR帧的接收完成的定时,立即送出从邻接站地址设定单元中读出与RRR接收端口对应的邻接的传送站的识别信息并指定为接收目的地而生成的RRR帧的“RRR接收应答单元”;以及
在送出RRR帧之后,在预先指定的时间以内,对将本站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RRR帧的接收进行监视并检测的“RRR应答确认单元”,
具有:
包括送出SYN帧的传送站(以后记载为同步站),从该传送站起在包括终端站的路径上,在传送路径、传送站中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在从异常发生处至终端站的传送站中,对应于异常发生,利用该SYN无检测单元和该接收异常检测单元检测异常状态的步骤;
另外,在从异常发生处朝向同步站的路径上与异常发生处邻接的传送站中,利用接收异常检测单元对异常状态进行检测的步骤;
将检测出的通信端口的状态分别设为阻塞状态,在该两个终端站中的、从同步站朝向异常处的路径上的位于目的地的终端站中,利用该SYN截止检测单元的异常状态的检测输出和SYN无检测单元的SYN无检测输出,该终端站(以后记载为SYN截止检测终端站)判断为在朝向同步站的路径上发生了异常的步骤;以及
另外,在另一方的终端站(以下记载为SYN正常终端站)中,根据正常地继续接收SYN帧的情形,判断为从该SYN正常终端站到同步站间正常地维持通信功能的步骤,
SYN截止检测终端站包括:
在从SYN截止检测和SYN无检测单元检测到SYN截止状态的异常发生时,立即经由通信端口A、-B送出将SYN正常终端站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RRR帧的步骤;
由RRR应答确认单元等待来自与SYN正常终端站相反的一侧邻接的传送站的应答的步骤;
在SYN正常终端站中,在接收到来自SYN截止检测终端站的RRR帧时,根据本站为接收目的地的情形,利用该阻塞端口复位单元,将作为终端站而处于阻塞状态的RRR接收端口设为非阻塞状态的步骤;
解除终端站状态,从SYN截止检测终端站至异常发生处的正常发挥功能的各个传送站在接收到来自SYN截止检测终端站的RRR帧时,由于并非接收目的地,所以利用该RRR接收应答单元,经由RRR接收端口,在RRR帧的接收完成之后,立即送出将朝向SYN截止检测终端站的邻接的传送站作为接收目的地的RRR帧的步骤;
在SYN截止检测终端站中,通过RRR应答确认单元,从朝向同步站的邻接站存在指定了本站的RRR帧的时间内的接收时,将从异常检测时刻起处于阻塞状态的通信端口变更为非阻塞状态的步骤;
在该变更后,经过了RRR应答确认单元预先指定的时间之后,将作为终端站而原来处于阻塞状态的其它通信端口也变更为非阻塞状态而解除终端站状态的步骤;
在从SYN截止检测终端站至异常发生处的正常发挥功能的各个传送站中,通过RRR应答确认单元,从朝向同步站的邻接站确认指定了本站的RRR帧的接收时,将从异常检测时刻起处于阻塞状态的接收端口设为非阻塞状态的步骤;
在朝向SYN截止检测终端站的与异常处邻接的传送站中,通过RRR应答确认单元,即使经过了指定时间也没有接收到指定了本站的RRR帧,从而维持通信端口的阻塞状态,作为新的终端站而发挥功能的步骤;以及
另外,在与SYN截止检测终端站邻接的处所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同样地通过RRR应答确认单元,即使经过了预先指定的时间也没有接收到指定了本站的RRR帧的情况下,维持在异常检测时刻处于阻塞状态的通信端口的阻塞状态的步骤,
其中,将作为终端站而原来处于阻塞状态的另一方的通信端口设为非阻塞状态,设为新的终端站,将从异常发生处朝向同步站的邻接站、和从异常发生处朝向相反侧的邻接站变更为新的双环网络的终端站,在发生通信异常时,重构环状的网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环网络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初始化完成,通过两个邻接的终端站而构成为使传送帧不在环状网络内持续循环的状态下,一个以上的该传送站除了包括特定信息的一个以上的周期性地送出的传送帧以外,还按照未特别规定的避免双环网络上的传送帧彼此的冲突的传送路径控制方式,送出上述的该SYN帧、单发地送出的传送帧的状态下,
传送站具备:设定本站的识别信息的“本站地址设定”单元;以及设定与通信端口A、-B邻接的传送站的识别信息的“邻接站地址设定单元A、-B”,
包括:
包括送出SYN帧的传送站(以后记载为同步站),在从该传送站起包括终端站的路径上,在传送路径、传送站中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在从异常发生处至终端站的传送站中,对应于异常发生,利用该SYN无检测单元和该接收异常检测单元对异常状态进行检测的步骤;
另外,在从异常发生处朝向同步站的路径上与异常发生处邻接的传送站中,通过接收异常检测单元对异常状态进行检测的步骤;
将检测出的通信端口的状态分别设为阻塞状态,在该两个终端站中的、从同步站朝向异常处的路径上的位于目的地的终端站中,通过该SYN截止检测单元的异常状态的检测输出、和SYN无检测单元的SYN无检测输出,该终端站(以后记载为SYN截止检测终端站)判断为在朝向同步站的路径上发生了异常的步骤;
另外,在另一方的终端站(以后记载为SYN正常终端站)中,根据正常地继续接收SYN帧的情形,判断为从该SYN正常终端站到同步站间正常地维持通信功能的步骤;
SYN截止检测终端站对从SYN正常终端站接收的传送帧串进行监视,在按照避免双环网络上的传送帧彼此的冲突的传送路径控制方式向本站分配的传送帧的送出定时,经由通信端口A、-B送出将SYN正常终端站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包括特定控制信息的传送帧(以后记载为RRR帧),从朝向同步站的邻接站等待将本站指定为接收目的地的RRR帧的接收的步骤;
在SYN正常终端站中,在接收到来自SYN截止检测终端站的RRR帧时,将所接收到的RRR帧中的接收目的地信息与本站识别信息进行比较的步骤;
在该比较结果是本站为接收目的地的情况下,关于接收到该RRR帧的通信端口(以后记载为RRR接收端口),将作为终端站而原来处于阻塞状态的通信端口设为非阻塞状态,解除终端站状态的步骤;
在从SYN截止检测终端站至异常发生处的正常发挥功能的传送站各自中,在接收到来自SYN截止检测终端站的RRR帧时,将所接收到的RRR帧中的接收目的地信息与本站识别信息进行比较的步骤;
在该比较结果并非接收目的地的情况下,利用该RRR接收应答单元,经由RRR接收端口,在RRR帧的接收完成之后,立即送出将朝向SYN截止检测终端站的邻接的传送站设为接收目的地的RRR帧的步骤;
在SYN截止检测终端站中,从朝向同步站的邻接站在预先指定的时间内接收到指定了本站的RRR帧时,将从异常检测时刻起处于阻塞状态的通信端口变更为非阻塞状态的步骤;
之后,在经过了RRR应答确认单元预先指定的时间之后,将作为终端站而原来处于阻塞状态的其它通信端口也变更为非阻塞状态,解除终端站状态的步骤;
在从SYN截止检测终端站至异常发生处的正常发挥功能的各个传送站中,当从朝向同步站的邻接站在指定了本站的RRR帧的预先指定的时间内确认了接收时,将从异常检测时刻起处于阻塞状态的RRR接收端口设为非阻塞状态的步骤;
在朝向SYN截止检测终端站的与异常处邻接的传送站中,通过RRR应答确认单元,即使经过了预先指定的时间也没有接收到指定了本站的RRR帧,从而维持通信端口的阻塞状态,作为新的终端站发挥功能的步骤;以及
另外,在与SYN截止检测终端站邻接的处所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同样地在即使经过了预先指定的时间也没有接收到指定了本站的RRR帧的情况下,维持在异常检测时刻处于阻塞状态的通信端口的状态的步骤,
其中,将作为终端站而处于阻塞状态的另一方的通信端口设为非阻塞状态,设为新的终端站,将从异常发生处朝向同步站的邻接站、和从异常发生处朝向相反侧的邻接站变更为新的双环网络的终端站,在发生通信异常时,重构环状的网络。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双环网络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环网络的异常发生时的重构方法中,
作为经由该通信端口送出并接收的该传送帧形式、该通信端口的传送路径接口,依照ISO/IEC 8802-3规格。
12.一种双环网络系统,经由传送路径将具备可以双向通信的第一通信端口以及第二通信端口的传送站连接为环状,在这些传送站内,基点站通过右循回的路径以及左循回的路径发送帧信号,右循回的路径的终端站以及左循回的路径的终端站分别回送来自上述基点站的帧信号,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送站、终端站以及基点站具备:
判定是否从可以通过上述右循回的路径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端口以及可以通过上述左循回的路径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端口接收到上述帧信号的单元;
在上述没有接收到时,从上述第一以及第二通信端口向邻接的传送站发送用于路径确认的路径确认帧信号的单元;以及
在从邻接的传送站没有回送上述路径确认帧时,将本站设定为上述终端站的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环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在本站成为上述终端站时,在上述帧信号没有通过右循回的路径或左循回的路径输入时,解除作为终端站的设定的单元。
14、一种双环网络系统,利用由第一通信线、第二通信线构成的双重的传送路径分别连接将任意一个设为基点站的多个传送站,这些传送站具备第一通信端口和第二通信端口而相互进行双向通信,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端口在一端侧接收来自上述基点站的左循回的信息,并且从一端侧向右循回方向输出来自上述基点站的以右循回输入的信息或由该站生成的信息;所述第二通信端口在另一端侧接收来自上述基点站的以右循回输入的信息,并且从另一端侧向左循回方向输出上述左循回的信息或由该站生成的信息,所述双环网络系统的特征在于,
上述基点站在起动初期,具备INZ帧发送单元,该INZ帧发送单元从上述第一通信端口以及第二通信端口同时以右循回以及左循回发送包含将发送源设为上述基点站、并且指定传送站的接收目的地的信息的用于初始化的第一帧,
其它传送站在起动初期,具备:
INZ帧接收许可单元,设为可以接收来自上述第一通信端口以及第二通信端口的信息;
先到判定单元,在上述第一通信端口以及第二通信端口接收到上述第一帧时,判断首先接收到该第一帧的通信端口;
本站位置确定单元,在上述第一通信端口以上述右循回、以及第二通信端口以上述左循回分别接收到将该站设为接收目的地的右循回、左循回的上述第一帧时,根据这些第一帧中包含的经由上述右循回、左循回而来的各传送站的识别信息以及从上述基点站到该站为止的线长度,判定是位于左循回端的传送站还是位于右循回端的传送站,输出设定成为某一侧的终端站的终端站设定信号;
第一终端站决定单元,在输出了上述终端站设定信号时,在上述先到的判断结果为上述第一通信端口首先接收到上述右循回的第一帧的情况下,将本站设定为从上述基点站起左侧端的终端站模式,在临时向左侧的邻接站发送了上述第二通信端口接收到的上述左循回的第一帧之后,停止从上述第二通信端口的信息送出;以及
第二终端站决定单元,在输出了上述终端站设定信号时,在上述先到的判定结果为上述第二通信端口首先接收到第一帧、并且第一通信端口从右侧的邻接站接收到上述左循回的第一帧的情况下,将本站设定为从上述基点站起右侧端的终端站模式,停从上述第一通信端口的信息送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双环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本站位置确定单元在以上述右循回或左循回接收到上述第一帧时,以上述右循回或左循回发送应答确认的帧并测量应答时间,利用该计数值求出从本站起右循回左循回中的与基点站之间的线长度,使用该线长度和用上述传送站的识别信息求出的个数来确定从上述基点站起右循回端以及左循回端的上述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双环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送站的上述第一终端站决定单元具备:在停止了从上述第二通信端口的信息送出之后,向上述基点站发送包含成为该左侧的终端站在网络上的地址的左侧的终端站设定完成信号的单元,
上述传送站的上述第二终端站决定单元具备:在停止了从上述第一通信端口的信息送出之后,向上述基点站发送包含成为该右侧的终端站在网络上的地址的右侧的终端站设定完成信号的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双环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送站的上述第一终端站决定单元具有:在停止了从上述第二通信端口的信息送出之后,从上述第一通信端口向邻接站以左循回发送上述信息的单元,
上述传送站的上述第二终端站决定单元具有:在停止了从上述第一通信端口的信息送出之后,从上述第二通信端口向邻接站以右循回发送上述信息的单元。
18.根据权利要求14~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双环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送站的上述本站位置确定单元具有:在上述第一通信端口以上述右循回、以及第二通信端口以上述左循回分别接收到将该站设为接收目的地的上述第一帧时,根据这些第一帧经由的中继站的地址和基点站及该本站的地址,将本站判定为中继站的单元,
具有:在将本站判定为中继站时,将该站的上述第一通信端口以及第二通信端口分别设为接收许可以和发送许可状态以及中继许可状态的单元。
19.根据权利要求14~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双环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送站具有:
异常信号发送单元,在存在异常时,从第一通信端口以及第二通信端口发送包括本站地址的通知异常的第二帧;
异常信号接收/发送单元,在从上述第一通信端口或第二通信端口接收到上述第二帧时,发送输出异常检测信号;
在输出了上述异常检测信号时,对上述第一终端站决定单元、第二终端站决定单元解除作为终端站的设定模式而设为上述中继站模式的单元;
读取接收到上述第二帧的通信端口的上述判断结果,在第一通信端口的情况下,读取包含在上述第二帧中的传送站的地址,对于与该地址的传送站邻接的左侧的传送站,从上述第一通信端口送出用于设定终端站的上述第三帧的单元;
读取接收到上述第二帧的通信端口的上述判断结果,在第二通信端口的情况下,读取包含在上述第二帧中的传送站的地址,对于与该地址的传送站邻接的右侧的传送站,从上述第二通信端口送出用于设定为终端站的第三帧的单元;以及
在接收到用于设定为终端站的上述第三帧时,使上述第一终端站决定单元以及上述第二终端站决定单元再次执行而重构的单元。
20.一种网络系统的通信控制方法,在该网络系统中,经由传送路径连接具备可以双向通信的第一通信端口以及第二通信端口的传送站,在这些传送站内基点站通过右循回的路径以及左循回的路径发送帧信号,而右循回的路径的终端站以及左循回的路径的终端站分别回送来自上述基点站的帧信号,在任意一个传送路径中发生了异常时,新设定终端站,该网络系统的通信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使上述传送站和终端站以及基点站进行如下步骤:
判定是否从可以通过上述右循回的路径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端口以及可以通过上述左循回的路径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端口接收到上述帧信号的步骤;
在上述没有接收到时,从上述第一以及第二通信端口向邻接的传送站发送用于路径确认的路径确认帧信号的步骤;
在从邻接的传送站没有回送上述路径确认帧时,将本站设定为上述终端站的步骤;以及
当本站在右循回的路径中成为终端站时,不将来自上述基点站的来自右循回的帧信号传送到后级的邻接的右边的传送站,或者当本站在左循回的路径中成为终端站时,不将来自上述基点站的来自右循回的帧信号传送到后级的邻接的左边的传送站的步骤。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系统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行如下步骤:在本站成为上述终端站时,当上述帧信号没有通过右循回的路径或左循回的路径输入时,解除作为终端站的设定的步骤。
22.一种传送站,配置在双环网络系统的传送路径间,具备可以以右循回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端口以及可以以左循回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端口,其特征在于,具有:
判定是否从可以通过上述右循回的路径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端口以及可以通过上述左循回的路径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端口接收到上述帧信号的单元;
在上述没有接收到时,从上述第一以及第二通信端口向邻接的传送站发送用于路径确认的路径确认帧信号的单元;
在没有从邻接的传送站回送上述路径确认帧时,将本站设定为上述终端站的单元;以及
当本站在右循回的路径中成为终端站时,不将来自上述基点站的来自右循回的帧信号传送到后级的邻接的右边的传送站,或者当本站在左循回的路径中成为终端站时,不将来自上述基点站的来自右循回的帧信号传送到后级的邻接的左边的传送站的单元。
23.一种传送站,其特征在于,是使用由第一通信线、第二通信线构成的双重的传送路径分别连接了将任意一个作为基点站的多个传送站的双环网络系统的传送站,这些传送站具备第一通信端口和第二通信端口而进行双向通信,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端口在一端侧接收来自上述基点站的左循回的信息,并且从一端侧向右循回方向输出来自上述基点站的以右循回输入的信息或由该站生成的信息;所述第二通信端口在另一端侧接收来自上述基点站的以右循回输入的信息,并且从另一端侧向左循回方向输出上述左循回的信息或由该站生成的信息,
上述基点站在起动初期,具备INZ帧发送单元,该INZ帧发送单元从上述第一通信端口以及第二通信端口同时以右循回以及左循回发送包括将发送源作为上述基点站、并且指定传送站的接收目的地的信息的用于初始化的第一帧,
其它传送站在起动初期,具备:
INz帧接收许可单元,设为可以接收来自上述第一通信端口以及第二通信端口的信息;
先到判定单元,在上述第一通信端口以及第二通信端口接收到上述第一帧时,判断首先接收到该第一帧的通信端口;
本站位置确定单元,在上述第一通信端口以上述右循回、以及第二通信端口以上述左循回分别接收到将该站设为接收目的地的右循回、左循回的上述第一帧时,根据这些第一帧中包含的经由上述右循回、左循回而来的各传送站的识别信息以及从上述基点站到该站为止的线长度,判定是位于左循回端的传送站还是位于右循回端的传送站,输出设定成为某一侧的终端站的终端站设定信号;
第一终端站决定单元,当输出了上述终端站设定信号时,在上述先到的判断结果为上述第一通信端口首先接收到上述右循回的第一帧的情况下,将本站设定为从上述基点站起左侧端的终端站模式,在临时向左侧的邻接站发送了上述第二通信端口接收到的上述左循回的第一帧之后,停止从上述第二通信端口的信息送出;以及
第二终端站决定单元,当输出了上述终端站设定信号时,在上述先到的判定结果为上述第二通信端口首先接收到第一帧、并且第一通信端口从右侧的邻接站接收到上述左循回的第一帧的情况下,将本站设定为从上述基点站起右侧端的终端站模式,停止从上述第一通信端口的信息送出。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传送站,其特征在于,
上述本站位置确定单元对于以上述右循回或左循回接收到上述第一帧时的接收,以上述右循回或左循回发送应答确认的帧并测量应答时间,根据该计数值求出从本站起右循回左循回中的与基点站的线长度,利用该线长度和用上述传送站的识别信息求出的个数来确定从上述基点站起右循回端以及左循回端的上述位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传送站,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送站的上述本站位置确定单元在上述第一通信端口以上述右循回、以及第二通信端口以上述左循回分别接收到将该站设为接收目的地的上述第一帧时,将这些第一帧经由的中继站的地址以及基点站和该本站的地址设为上述特定信息,并据此,将本站判断为在从上述基点站观察而将多个传送站按照规定个数左右分开时应位于左循回端或右循回端的传送站时,输出上述终端站设定信号。
26.根据权利要求23~2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传送站,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送站的上述第一终端站决定单元具备:在停止从上述第二通信端口的信息送出之后,向上述基点站发送包括成为该左侧的终端站在网络上的地址的左侧的终端站设定完成信号的单元,
上述传送站的上述第二终端站决定单元具备:在停止从上述第一通信端口的信息送出之后,向上述基点站发送包括成为该右侧的终端站的网络上的地址的右侧的终端站设定完成信号的单元。
27.根据权利要求23~2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传送站,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送站的上述第一终端站决定单元具有:在停止从上述第二通信端口的信息送出之后,从上述第一通信端口向邻接站以左循回发送上述信息的单元,
上述传送站的上述第二终端站决定单元具有:在停止从上述第一通信端口的信息送出之后,从上述第二通信端口向邻接站以右循回发送上述信息的单元。
28.根据权利要求22~2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传送站,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送站的上述本站位置确定单元具有:在上述第一通信端口以上述右循回、以及第二通信端口以上述左循回分别接收到将该站设为接收目的地的上述第一帧时,根据这些第一帧经由的中继站的地址以及基点站和该本站的地址,将本站判定为中继站的单元,
具有:在将本站判定为中继站时,将该站的上述第一通信端口以及第二通信端口分别设为接收许可和发送许可状态以及中继许可状态的单元。
29.根据权利要求23~2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传送站,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送站具有:
异常信号发送单元,在存在异常时,从第一通信端口以及第二通信端口发送包括本站地址的通知异常的第二帧;
异常信号接收/发送单元,在从上述第一通信端口或第二通信端口接收到上述第二帧时,输出异常检测信号;
在输出了上述异常检测信号时,对上述第一终端站决定单元、第二终端站决定单元解除作为终端站的设定模式而设为上述中继站模式的单元;
读取接收到上述第二帧的通信端口的上述判断结果,在第一通信端口的情况下,读取包含在上述第二帧中的传送站的地址,对与该地址的传送站邻接的左侧的传送站,从上述第一通信端口送出用于设定终端站的上述第三帧的单元;
读取接收到上述第二帧的通信端口的上述判断结果,在第二通信端口的情况下,读取包含在上述第二帧中的传送站的地址,对与该地址的传送站邻接的右侧的传送站,从上述第二通信端口送出用于设定为终端站的第三帧的单元;以及
在接收到用于设定为终端站的上述第三帧时,使上述第一终端站决定单元以及上述第二终端站决定单元再次执行而重构的单元。
30.一种双环网络系统的通信控制的程序,配置在双环网络系统的传送路径间,具备可以以右循回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端口以及可以以左循回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端口,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作为如下的单元执行功能:
判定是否从可以通过上述右循回的路径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端口以及可以通过上述左循回的路径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端口接收到上述帧信号的单元;
在上述没有接收到时,从上述第一以及第二通信端口向邻接的传送站发送用于路径确认的路径确认帧信号的单元;
在从邻接的传送站没有回送上述路径确认帧时,将本站设定为上述终端站的单元;以及
当本站在右循回的路径中成为终端站时,不将来自上述基点站的右循回的帧信号传送到后级的邻接的右边的传送站,或者当本站在左循回的路径中成为终端站时,不将来自上述基点站的右循回的帧信号传送到后级的邻接的左边的传送站的单元。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双环网络系统的通信控制的程序,其特征在于,使上述计算机作为如下的单元执行功能:
当本站成为上述终端站时,在上述帧信号没有通过右循回的路径或左循回的路径输入时,解除作为终端站的设定的单元。
32.一种双环网络系统的通信控制的程序,其特征在于,在双环网络系统中,利用由第一通信线、第二通信线构成的双重的传送路径分别连接了将任意一个作为基点站的多个传送站,
这些传送站具备如下的第一通信端口和第二通信端口而相互进行双向通信,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端口在一端侧接收来自上述基点站的左循回的信息,并且从一端侧输出来自上述基点站的以右循回输入的信息或由该站生成的信息;所述第二通信端口在另一端侧接收来自上述基点站的以右循回输入的信息,并且从另一端侧向上述左循回输出信息或由该站生成的信息,
这些传送站具备如下的第一通信端口和第二通信端口而相互进行双向通信,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端口在一端侧接收来自上述基点站的左循回的信息,并且从一端侧向右循回方向输出来自上述基点站的以右循回输入的信息或由该站生成的信息;所述第二通信端口在另一端侧接收来自上述基点站的以右循回输入的信息,并且从另一端侧向左循回方向输出上述左循回的信息或由该站生成的信息,
上述基点站在起动初期,作为INZ帧发送单元而执行功能,其中,该INZ帧发送单元从上述第一通信端口以及第二通信端口同时以右循回以及左循回发送包含将发送源作为上述基点站、并且指定传送站的接收目的地的信息的用于初始化的第一帧,
其它传送站在起动初期,作为如下单元而执行功能:
INZ帧接收许可单元,设为可以接收来自上述第一通信端口以及第二通信端口的信息;
先到判定单元,在上述第一通信端口以及第二通信端口接收到上述第一帧时,判断首先接收到该第一帧的通信端口;
本站位置确定单元,在上述第一通信端口以上述右循回、以及第二通信端口以上述左循回分别接收到将该站设为接收目的地的右循回、左循回的上述第一帧时,根据这些第一帧中包含的经由上述右循回、左循回的各传送站的识别信息以及从上述基点站到该站为止的线长度,判定是位于左循回端的传送站还是位于右循回端的传送站,输出设定成为某一侧的终端站的终端站设定信号;
第一终端站决定单元,当输出了上述终端站设定信号时,在上述先到的判断结果为上述第一通信端口首先接收到上述右循回的第一帧的情况下,将本站设定为从上述基点站起左侧端的终端站模式,在临时向左侧的邻接站发送了上述第二通信端口接收到的上述左循回的第一帧之后,停止从上述第二通信端口的信息送出;
第二终端站决定单元,在输出了上述终端站设定信号时,在上述先到的判定结果为上述第二通信端口首先接收到第一帧、并且第一通信端口从右侧的邻接站接收到上述左循回的第一帧的情况下,将本站设定为从上述基点站起右侧端的终端站模式,停止从上述第一通信端口的信息送出。
CN2007800425847A 2006-11-17 2007-03-15 双环网络的通信控制方法 Active CN1015364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11274A JP4991254B2 (ja) 2006-11-17 2006-11-17 二重リング・ネットワーク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二重リング・ネットワークの伝送局
JP311274/2006 2006-11-17
PCT/JP2007/055292 WO2008059621A1 (fr) 2006-11-17 2007-03-15 Système de réseau en double anneau, procédé de commande de communication de celui-ci, station de transmission et programme de commande de communication du système de réseau en double anneau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41842.2A Division CN102307131B (zh) 2006-11-17 2007-03-15 双环网络系统及其通信控制方法、以及传送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6423A true CN101536423A (zh) 2009-09-16
CN101536423B CN101536423B (zh) 2012-06-27

Family

ID=3940143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41842.2A Active CN102307131B (zh) 2006-11-17 2007-03-15 双环网络系统及其通信控制方法、以及传送站
CN2007800425847A Active CN101536423B (zh) 2006-11-17 2007-03-15 双环网络的通信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41842.2A Active CN102307131B (zh) 2006-11-17 2007-03-15 双环网络系统及其通信控制方法、以及传送站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3) US8411559B2 (zh)
EP (4) EP2728807B1 (zh)
JP (1) JP4991254B2 (zh)
KR (1) KR101149837B1 (zh)
CN (2) CN102307131B (zh)
AU (1) AU2007320662B2 (zh)
ES (4) ES2569065T3 (zh)
RU (1) RU2420899C2 (zh)
WO (1) WO2008059621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7563A (zh) * 2009-10-23 2012-07-11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接入控制系统、接入控制方法、中继站装置、终端站装置、发送侧处理方法、接收侧处理系统以及接收侧处理方法
CN102640454A (zh) * 2009-11-11 2012-08-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通信装置以及时刻同步方法
WO2012159429A1 (zh) * 2011-05-25 2012-11-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频阅读器的组网方法及其环形网
CN103036610A (zh) * 2012-12-11 2013-04-10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带冗余的链式储能系统通讯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7995309A (zh) * 2017-12-18 2018-05-04 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数据节点的协调方法及系统
CN108809791A (zh) * 2018-07-05 2018-11-13 福州福大海矽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设备环形结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9391531A (zh) * 2017-08-04 2019-02-26 Tttech 电脑技术股份公司 计算机网络中的容错消息传输的方法及计算机网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536681T1 (de) * 2007-10-04 2011-12-15 Harman Becker Automotive Sys Datennetzwerk mit zeitsynchronisationsmechanismus
US9425916B2 (en) * 2008-12-10 2016-08-23 Sun Patent Tru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signal spreading method
US8391160B2 (en) 2010-06-01 2013-03-05 Litepoin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multiple network addresses to establish synchronization of a device under test and test equipment controlling the test
JP5537410B2 (ja) * 2010-12-28 2014-07-02 株式会社東芝 二重リング・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二重リング・ネットワークの送信順位決定方法並びに伝送局装置
DE112013007257T5 (de) * 2013-07-19 2016-04-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ingförmiges synchrones Netzwerksystem und Zeit-Slave-Station
US10205666B2 (en) * 2013-07-29 2019-02-12 Ampere Computing Llc End-to-end flow control in system on chip interconnects
KR101344393B1 (ko) 2013-10-28 2013-12-23 김봉국 링 구조를 갖는 필드버스 네트워크 시스템
CN105814867B (zh) * 2013-12-11 2021-01-12 易希提卫生与保健公司 用于将协议帧定址到目标设备的方案
JP6392093B2 (ja) 2014-11-18 2018-09-19 株式会社東芝 制御装置
US10114355B2 (en) * 2015-01-20 2018-10-30 Ultra Electronics Techniques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networked nodes
CN104683153B (zh) * 2015-03-09 2019-03-05 佛山市轻遣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路由器主备mpu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07210940B (zh) * 2015-08-12 2020-12-04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控制网络系统、及其节点装置
CN105214188B (zh) 2015-11-09 2017-07-28 汤立 多管腔喉罩
RU2730390C1 (ru) * 2017-04-20 2020-08-21 Сино-Телеком Технолоджи Ко., ИНК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топологии межузловой связи в совместно используемом резервном кольце трансокеанской мультиплексной секции
CN112660212A (zh) * 2021-01-04 2021-04-16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区间方向控制方法及联锁系统
KR102513610B1 (ko) * 2021-04-05 2023-03-24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이더넷 네트워크의 단선 구간 확인 장치 및 방법
CN115189986B (zh) * 2022-05-31 2024-02-27 武汉迈威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网网络冗余备份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89150A (en) * 1979-12-20 1981-07-20 Hitachi Ltd Line control method for duplex data highway system
JPS59138151A (ja) * 1983-01-28 1984-08-08 Nec Corp ロ−カルエリアネツトワ−クにおける初期化方式
EP0140712B1 (en) * 1983-10-31 1989-08-23 Beale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Limite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US5159595A (en) * 1988-04-08 1992-10-27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Ring transmission system
JPH05289968A (ja) 1992-04-10 1993-11-05 Toshiba Corp データ伝送・処理システム
JPH06303248A (ja) * 1993-04-19 1994-10-28 Hitachi Ltd ループドバスシステム
US5517498A (en) * 1993-09-20 1996-05-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patial reuse of bandwidth on a ring network
US5740158A (en) 1993-10-01 1998-04-14 Hitachi, Ltd. ATM communication system
FR2714559B1 (fr) * 1993-12-23 1996-01-26 Plas Patrick Réseau d'accès en anneau d'un réseau de radiotéléphonie mobile.
US5535035A (en) * 1994-09-15 1996-07-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ptical fiber ring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s method
IT1267645B1 (it) * 1994-12-09 1997-02-07 Cselt Centro Studi Lab Telecom Struttura di comunicazione ad anello su vettore ottico e relativo nodo riconfigurabile.
US5528594A (en) * 1994-12-22 1996-06-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sub-tokens on a token ring network
JP3461954B2 (ja) 1995-03-13 2003-10-27 株式会社東芝 データ伝送装置
US5680235A (en) * 1995-04-13 1997-10-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Optical multichannel system
US5663950A (en) * 1995-04-27 1997-09-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ault isolation and bypass in a dual r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2524916A (ja) * 1998-08-31 2002-08-06 シーメンス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Wdmリングネット
US20020024929A1 (en) * 1998-09-22 2002-02-28 Dieter Brueckner Network and coupling device for connecting two segments in a network
US20030021251A1 (en) * 2001-07-30 2003-01-30 Ramin Moshiri-Tafreshi Self-heal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3931088B2 (ja) * 2002-01-22 2007-06-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構成方法
CA2495139A1 (en) * 2002-07-10 2004-01-15 I/O Controls Corporation Fiber optic control network and related method
KR100471928B1 (ko) * 2002-11-18 2005-03-1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중 링형 네트워크의 링 선택 방법
US20050037394A1 (en) 2002-12-03 2005-02-17 Keefe Anthony D. Method for in vitro selection of 2'-substituted nucleic acids
DE102004018319A1 (de) * 2004-04-13 2005-11-03 Robert Bosch Gmbh System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 und Teilnehmer des Systems
US7974272B2 (en) * 2004-07-29 2011-07-05 Conexant Systems, Inc. Remote control of a switching node in a stack of switching nodes
DE102005016596A1 (de) * 2005-04-11 2006-10-19 Beckhoff Automation Gmbh Teilnehmer, Master-Einheit, Kommunikationssystem und Verfahren zu deren Betreiben
US8050183B2 (en) * 2005-05-06 2011-11-0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reflector ports within hierarchical networks
TWI308435B (en) * 2006-01-23 2009-04-01 Penton Media Technologies Co Ltd Ring-connected surveillance system with real-time backup monitoring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7563A (zh) * 2009-10-23 2012-07-11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接入控制系统、接入控制方法、中继站装置、终端站装置、发送侧处理方法、接收侧处理系统以及接收侧处理方法
US8982770B2 (en) 2009-10-23 2015-03-17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Relay station, wireless relay system, and access control method in the system that perform random access in accordance with transmission right
CN102577563B (zh) * 2009-10-23 2015-03-25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接入控制系统、接入控制方法、中继站装置、发送侧处理方法、接收侧处理系统以及接收侧处理方法
CN102640454B (zh) * 2009-11-11 2015-05-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通信装置以及时刻同步方法
CN102640454A (zh) * 2009-11-11 2012-08-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通信装置以及时刻同步方法
US8953645B2 (en) 2009-11-11 2015-02-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WO2012159429A1 (zh) * 2011-05-25 2012-11-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频阅读器的组网方法及其环形网
CN103036610A (zh) * 2012-12-11 2013-04-10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带冗余的链式储能系统通讯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3036610B (zh) * 2012-12-11 2015-08-19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带冗余的链式储能系统通讯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9391531A (zh) * 2017-08-04 2019-02-26 Tttech 电脑技术股份公司 计算机网络中的容错消息传输的方法及计算机网络
CN109391531B (zh) * 2017-08-04 2021-12-10 Tttech工业自动化公司 计算机网络中的容错消息传输的方法及计算机网络
CN107995309A (zh) * 2017-12-18 2018-05-04 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数据节点的协调方法及系统
CN108809791A (zh) * 2018-07-05 2018-11-13 福州福大海矽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设备环形结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8809791B (zh) * 2018-07-05 2020-10-13 福州福大海矽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设备环形结构通信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28807B1 (en) 2015-06-03
US9100211B2 (en) 2015-08-04
WO2008059621A1 (fr) 2008-05-22
EP2709315A1 (en) 2014-03-19
KR101149837B1 (ko) 2012-05-29
EP2728807A1 (en) 2014-05-07
EP2675115B1 (en) 2014-12-31
ES2544314T3 (es) 2015-08-28
EP2093942A4 (en) 2013-08-21
EP2093942B1 (en) 2016-02-03
US20100067408A1 (en) 2010-03-18
CN102307131A (zh) 2012-01-04
US8705343B2 (en) 2014-04-22
RU2009122995A (ru) 2010-12-27
US8411559B2 (en) 2013-04-02
EP2093942A1 (en) 2009-08-26
ES2569065T3 (es) 2016-05-06
AU2007320662A1 (en) 2008-05-22
CN102307131B (zh) 2014-10-29
JP2008131132A (ja) 2008-06-05
EP2675115A1 (en) 2013-12-18
CN101536423B (zh) 2012-06-27
US20120236711A1 (en) 2012-09-20
AU2007320662B2 (en) 2011-08-04
JP4991254B2 (ja) 2012-08-01
ES2532388T3 (es) 2015-03-26
ES2537927T3 (es) 2015-06-15
KR20090091171A (ko) 2009-08-26
US20120236764A1 (en) 2012-09-20
RU2420899C2 (ru) 2011-06-10
EP2709315B1 (en) 2015-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7131B (zh) 双环网络系统及其通信控制方法、以及传送站
US8244838B2 (en) Industrial controller employing the network ring topology
JP5073812B2 (ja) 分散型イーサネットシステムおよび該システムに基づいて障害を検出する方法
US8971179B2 (en)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node, and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CN203747852U (zh) 用于可冗余操作的工业通信网络的通信设备
KR100595984B1 (ko) 원전용 분산 제어시스템의 제어 통신망 전송 프레임 구조
EP0877322B1 (en) State information manag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107940A (zh) 用于设备级环网的冗余网关系统
JP5433671B2 (ja) 二重リング・ネットワークの伝送局及び二重リング・ネットワークの異常発生時の再構築方法
JP2006174422A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障害通知方法
JP5586760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伝送局、伝送局のプログラム
CN116530058B (zh) 具有主从结构的自动化系统、分配器和电报传输方法
JP5077153B2 (ja) リング型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リング型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の復旧方法
JPH0955761A (ja) 多重化ネットワーク接続装置
JPS6276839A (ja) デ−タ転送制御方式
JP2000244542A (ja) 二重ループ伝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