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6210A - 改进安全性的圆柱形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改进安全性的圆柱形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6210A
CN101536210A CNA2007800409755A CN200780040975A CN101536210A CN 101536210 A CN101536210 A CN 101536210A CN A2007800409755 A CNA2007800409755 A CN A2007800409755A CN 200780040975 A CN200780040975 A CN 200780040975A CN 101536210 A CN101536210 A CN 1015362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imp regions
battery
secondary battery
regions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409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6210B (zh
Inventor
金成钟
李仁成
郑在汉
徐根浩
李东燮
金文城
李智贤
金落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36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62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6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62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7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7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 H01M50/57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in response to shoc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31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e.g. gas permeability, size or heat resistance
    • H01M50/133Thickne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66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s of assembling casings with lids
    • H01M50/167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s of assembling casings with lids by crimp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66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s of assembling casings with lids
    • H01M50/171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s of assembling casings with lids using adhesives or sealing ag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在此所公开的是一种被构造为如下结构的圆柱形二次电池,在该结构中一个卷边区域形成在一个圆柱形容器的上端,在该卷边区域处一个盖组件被安装至该圆柱形容器的开口上端,该圆柱形容器具有安装在其内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卷边区域被构造为如下结构:其上端以一预定的曲率半径(R)稍微弯曲,使得卷边区域围绕位于其内侧的衬垫,所述弯曲前端向内延伸,使得所述弯曲端压迫所述衬垫,以及在所述卷边区域的侧壁形成一预定角度的倾斜,使得所述卷边区域的上部向内指向。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提高了衬垫的密封性能,并且形成在卷边区域的倾斜部分地吸收了外部冲击。因此,最小化卷边区域的变形,防止了电解质泄露,并且极大地改进了电池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改进安全性的圆柱形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柱形二次电池,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被构造为如下结构的圆柱形二次电池,在该结构中,一个卷边区域(crimpingregion)形成在一个圆柱形容器的上端,在该卷边区域处一个盖组件(cap assembly)被安装至该圆柱形容器的开口上端,该圆柱形容器具有安装在其内的电极组件,其中该卷边区域是根据一预定条件形成,从而防止了电解质的泄露,并且防止了由于电池内部压力的增加而引起的所述卷边区域的变形。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的日益发展,以及对这些移动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作为移动设备的能源的二次电池的需求也已急剧增加。在这些二次电池中,锂二次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放电电压,已经对该锂二次电池进行了许多研究,并且现在该锂二次电池已投入市场并被广泛使用。
随着可应用二次电池的应用和产品的种类增加,电池的种类也已增加,使得电池可提供相应于各种应用和产品的输出和容量。例如,诸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数码照相机和膝上型电脑之类的小型移动设备,根据相应产品的尺寸和重量的减少,各个设备使用一个或数个小尺寸的、轻的二次电池(单元电池)。
基于二次电池的外部和内部结构的特性,二次电池通常可被分为圆柱形电池、棱形电池或袋形电池。基于构成二次电池的具有阴极/分隔板/阳极结构的电极组件的构造,二次电池可被构造为凝胶卷(卷绕)型结构或堆叠型结构。
通常使用的凝胶卷型电极组件通过以下过程制造,将待被用作集电器的金属箔涂以电极活性材料,干燥并压制该有涂层的金属箔,将所述已干燥并压制的金属箔切割成具有预定宽度和长度的带形,使用分隔板将阳极和阴极相互隔离,并以螺旋形状卷绕所述阳极/分隔板/阴极结构。所述凝胶卷型电极组件通常适合于圆柱形电池。视情况而定,所述凝胶卷型电极组件可被压挤成平板状结构,使得所述凝胶卷型电极组件可应用于棱形电池和袋形电池。
图1是一个示出常规圆柱形二次电池的结构的竖直截面图。
参考图1,圆柱形二次电池10通常包括圆柱形容器20、安装在容器20内的凝胶卷型电极组件30、结合至容器20上端的盖组件40,以及在其上安装盖组件40的卷边区域50。
电极组件30被构造为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阴极31和阳极32被卷绕为凝胶卷形状,同时分隔板33被插入在阴极31和阳极32之间。阴极31上附接着一个连接到盖组件40的阴极极耳34。阳极32上附接着一个连接到容器20的下端的阳极极耳(未示出)。
盖组件40包括:构成阴极端子的顶盖41;用于当电池的内部温度增加时,通过较大增加电池阻抗来截断电流的正温度系数(PTC)元件42;用于当电池的内部压力增加时,截断电流和/或排放气体的弯曲安全构件43;用于将弯曲安全构件43与除了特定部分的盖板45电绝缘的绝缘构件44;以及连接到附接于阴极31的阴极极耳34的盖板45。所述盖组件40被构造为其中将顶盖41、PTC元件42、弯曲安全构件43、绝缘构件44和盖板45顺序堆叠的结构。
卷边区域50被形成在容器20的上端,使得盖组件40可被安装至容器20的开口上端。更具体而言,通过以下过程形成卷边区域50:将容器20的上端缩口(beading),使得在容器20的内部形成凹陷21,安装一衬垫(gasket)60,顺序地插入盖板45的外周边部分、绝缘构件44、弯曲安全构件43和顶盖41,并且将容器20的上端弯曲。因此,所述卷边区域50被形成为围绕位于其内部的衬垫60的形状。通过卷边和压制将盖组件40安装在卷边区域50上。
然而已证明,当向具有上述构造的二次电池施加外部冲击时,所述二次电池的密封性降低,所述二次电池的电连接区域处的阻抗是可变的,并且降低了二次电池的安全性,从而很难使所述二次电池呈现出预期的电池性能。
出于该原因,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了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在韩国专利申请No.2006-22950中被公开(参见图2)。
参照图2,通过以下过程制造圆柱形二次电池100,将电极组件110插入容器200,将电解质注入容器200,然后将盖组件300安装至容器200的开口上端。制造圆柱形二次电池100的过程一般地相同于制造常规圆柱形二次电池的过程。然而,圆柱形二次电池100的结构不同于常规圆柱形二次电池的结构。该差别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
通过卷边区域500将盖组件300安装至容器200的开口上端,所述卷边区域500被构造为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顶盖310和用于降低电池的内部压力的弯曲安全构件320在安装至容器200的上缩口部分210的衬垫400的内侧处相互紧密接触,用于保持气密性。顶盖310被形成为使得顶盖310的中心部分向上突出,因而顶盖310用作外部电路连接到其上的阴极端子。顶盖310在沿着其突出部分的周边设置有多个通孔312,增压气体穿过所述通孔312排出容器200。
弯曲安全构件320是电流流经其中的薄膜结构。弯曲安全构件320的中心部分被降低从而形成一凹陷的中心部分322,并且具有不同深度的两个凹槽324和326被分别形成在中心部分322的上弯曲区域和下弯曲区域。弯曲安全构件320的下方安装一个电流截断构件600,该电流截断构件600用于将气体排出电池并同时可截断电流。弯曲安全构件320的端328围绕顶盖310的外周边表面314,一环形突出部316形成在顶盖310的下端表面。
具有上述构造的圆柱形二次电池100解决了电连接区域处的密封性相关问题和阻抗变化问题。然而,由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的实验表明,当向二次电池施加强外部冲击或者所述二次电池的内部压力突然增加时,被构造为图1的结构的卷边区域以及被构造为图2的结构的卷边区域容易变形,从而使得顶盖、弯曲安全构件与衬垫之间的接触表面相互分离,由此降低了二次电池的密封性能。
图3是一个示出圆柱形二次电池的卷边区域的局部放大图。为了便于描述,仅示出了容器的形成卷边区域的截面。
参照图3,卷边区域500被构造为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卷边区域500的端被弯曲为使得盖组件300(参见图2)被稳定安装至容器200的开口上端(参见图2),同时衬垫400(参见图2)被放置在盖组件300和容器200的开口上端之间。以与电池的侧面相同的方式竖直形成卷边区域500的侧壁520,并且卷边区域500的弯曲前端510向内延伸,同时卷边区域500的弯曲前端510倾斜一预定角度,使得卷边区域500的弯曲前端510压迫衬垫400(参见图2)。
然而,在该结构中,例如当向电池的侧面施加强外力时(沿水平箭头所示的方向),卷边区域500的侧壁520被向内弯曲或压迫,导致卷边区域500的弯曲前端510向上移动(参见线a)。此外,例如当向电池的拐角施加强外力时(沿大约45度倾斜的箭头所示的方向),卷边区域500的侧壁520向外突出,导致卷边区域500的弯曲前端510扩展(参见线b)。这些变形可作为通过卷边区域500降低衬垫的密封力的因素。
另一方面,当电池被暴露在高温环境或者由于施加到电池的外部冲击使电池内发生局部短路时,在阴极界面上发生电解质的分解反应,导致产生大量气体。所产生的气体增加了电池的内部压力。当电池的内部压力超过一预定的压力等级时,弯曲安全构件320(参见图2)起作用将高压气体排放到外部。然而,在弯曲安全构件320起作用之前,卷边区域由于高压气体而变形,衬垫的密封性被降低,导致电解质与高压气体一起都被排放出电池,由此较大地降低了电池的安全性。
具体而言,当所述卷边区域变形时,在顶盖、弯曲安全构件和衬垫之间的接触表面相互分离,或者所述卷边区域的弯曲前端不能强有力地压迫所述衬垫,从而部分地释放了所述衬垫的密封。结果,弯曲安全构件和顶盖之间的接触表面被瞬间相互分离。从而,电解质通过间隙泄露出电池,这使得电池可能会着火或者爆炸。结果,极大地降低了电池的安全性。
因此,非常需要一种能够抵抗外部冲击或内部压力来保持电池密封性的圆柱形二次电池。
发明内容
因此,作出了本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和其他仍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大量广泛深入研究和实验的结果,本发明的发明人已发现,当圆柱形二次电池的卷边区域被成形为,使得卷边区域的侧壁和上端向内倾斜一预定角度,并且根据一特定条件构造弯曲结构时,外部冲击被部分地吸收,使得衬垫与卷边区域紧密接触,从而将由于强外部冲击和电池的内部压力所造成的卷边区域的变形最小化,并因而保持卓越的密封性,并且较大地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本发明基于这些发现而完成。
根据本发明,可通过提供一种被构造为如下结构的圆柱形二次电池来实现上述和其他目的,在该结构中,一个卷边区域形成在一个圆柱形容器的上端,在该卷边区域处一个盖组件被安装至该圆柱形容器的开口上端,该圆柱形容器具有安装在其内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卷边区域被构造为这样的结构,其中卷边区域的上端以一预定曲率半径R稍微弯曲,使得所述卷边区域围绕位于其内侧的衬垫,弯曲前端向内延伸,使得所述弯曲端压迫所述衬垫,在所述卷边区域的侧壁形成一预定角度的倾斜,使得所述卷边区域的上部向内指向。
在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中,所述卷边区域的侧壁和上端以预定角度向内倾斜。因此,最小化了由施加到电池的外部物理冲击——摔落或振动——所导致的卷边区域的变形,从而防止了从电池中泄露电解质。
尤其是当以侧面方向或以拐角方向将一强外部冲击施加至电池时,所述冲击被卷边区域侧壁的倾斜部分所部分地吸收,并且所述冲击相对地集中在卷边区域侧壁的下部分上,从而保持与衬垫的弹性紧密接触。因此,即使向电池施加强外部冲击,所述卷边区域也一点都不变形,或者所述卷边区域被变形到确保电池安全性的某一程度,因此显著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电池安全性的显著提高,这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
而且,当在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中根据预定条件设定卷边区域的弯曲前端的角度时,由于电池内部压力的增加所导致的卷边区域的变形被最小化,因此更加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中,所述倾斜是一种在竖直截面不弯曲的直线区域。当所述倾斜在竖直截面形成弯曲时,形成一个集中冲击的区域,导致未呈现出预期的外部冲击吸收效应和预期的卷边区域变形防止效应。根据卷边区域的长度和倾斜起始点,改变在垂直截面形成直线的倾斜的长度。所述倾斜的长度优选地是1~3mm,更优选地是2~3mm。
考虑到容器的机械强度以及衬垫的弹性力和耐久性,所述卷边区域的侧壁倾斜的角度可被适宜地确定在一个不导致盖组件变形的范围内。所述倾斜角度优选地是与容器的侧面成1至8度,更优选地是成1至5度。
当倾斜角度超过8度时,所述衬垫被过度压迫,导致由于衬垫的弹性力而很难保持所述倾斜,并且内部的安全性相关的部分可被变形。另一方面,当倾斜角度小于1度时,不会出现根据本发明的效果。
在所述卷边区域的侧壁形成的倾斜区的起始点不受特别限制;然而,所述倾斜区的起始点可始自卷边区域的下端或者始自卷边区域的中心附近的区域。
例如,当以侧面方向水平地向电池施加外部冲击时,所述冲击集中在一个窄区上,在侧壁倾斜是始自侧壁的最下端的结构中,导致可能形成破裂或者使得非常大的压力可能被施加到所述卷边区域,从而可能使所述卷边区域较大地变形。另一方面,当所述侧壁倾斜是始自一个较大地朝向侧壁的上端偏离的位置时,具有几乎相同于施加到卷边区域下端的冲击幅度的冲击被施加到卷边区域的上端,导致所述冲击消除效果很小,并且因此,很难最小化所述卷边区域的变形。因此,优选的是将所述侧壁倾斜设置在一个将卷边区域的变形最小化的范围内。更优选的是,在从侧壁的中心、上下为侧壁的总长度的30%的范围内开始所述侧壁倾斜。
同时,形成所述倾斜的方法和过程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在电池容器的制造过程中形成所述倾斜,或者在电极组件被安装在电池容器之后形成所述卷边区域的过程中形成所述倾斜。然而,优选地是,在盖组件被安装至电池容器的开口上端之后,形成所述倾斜,使得容易安装盖组件,并且充分压迫位于卷边区域内侧的衬垫。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卷边区域被稍微弯曲,使得所述卷边区域可围绕位于其内侧的衬垫。所述衬垫用于将弯曲安全构件与顶盖电绝缘并且密封电池的内部。然而,当由于电池的过充电或类似情况而导致电池的内部压力增加时,所述衬垫可被过度变形,导致极大地降低电池的密封性,从而可能会发生电解质从电池泄露。因此,为了防止卷边区域变形,所述卷边区域的弯曲前端向内延伸,使得所述弯曲前端充分地压迫所述衬垫,同时使得所述弯曲前端防止衬垫的严重变形。此外,卷边区域的弯曲前端从该卷边区域的侧面倾斜一预定角度。
考虑到容器的机械强度以及衬垫的弹性力和耐久性,可适当地确定所述卷边区域的弯曲前端向内延伸的长度。在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卷边区域的弯曲前端从该卷边区域的侧面延伸2~3mm。
此外,卷边区域的弯曲前端优选地以与该卷边区域的侧壁成60~85度的角度被弯曲,使得衬垫和卷边区域之间的紧密接触被保持,并且向所述衬垫施加一预定压力。因此,所述衬垫与卷边区域的弯曲端紧密接触,同时通过卷边区域的弯曲前端适宜地压迫所述衬垫,从而防止由于电池的内部压力所导致的液体泄露出电池(电解质泄露出电池),从而较大地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当卷边区域的弯曲前端的向内延伸长度太小,或者卷边区域的弯曲前端的角度太大时,不能够充分地压迫所述衬垫,因此,所述卷边区域变形时就会发生电解质的泄露现象。另一方面,当卷边区域的弯曲前端的向内延伸长度太大,或者卷边区域的弯曲前端的角度太小时,卷边区域的弯曲端严重地压迫所述衬垫,导致所述衬垫可能被损坏。
所述弯曲过程不受特别限制。例如,所述弯曲过程可能被间歇进行。具体而言,所述卷边区域的弯曲前端从该卷边区域的侧面被首次弯曲,使得所述卷边区域的弯曲前端大约与顶盖中心轴线成直角,所述卷边区域的弯曲前端被再次以60~85度的角度弯曲,使得卷边区域的该弯曲端与所述衬垫的上端紧密接触,然后压迫所述卷边区域的弯曲前端。此时,在首次弯曲过程和再次弯曲过程之间的时间间隔是指微小时间间隔,应力在该微小时间间隔中从在弯曲时集中压力的弯曲区充分地分散。该间歇弯曲过程极大地降低了弯曲区断裂的可能性。
如前所限定的,卷边区域被构造为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所述卷边区域的上端以一预定的曲率半径R被轻微弯曲,并且优选地,所述曲率半径具有0.3~2mm的值。
当曲率半径R超过2mm时,所述弯曲区容易由于应力而变形,当以侧面方向将一外力施加至电池时,如图3中所示,导致卷边区域的弯曲前端与衬垫相分离,并且因而可能发生电解质泄露现象。另一方面,当曲率半径R小于0.3mm时,防止了由于以侧面方向施加到电池的外力所导致的弯曲区的变形或弯曲端的分离。然而,当向电池的顶部施加外力时,压力集中在所述弯曲区,导致在相应区域出现裂纹。此外,形成一截面锐角,从而很难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处理电池。
优选的是,所述圆柱形容器具有0.15~0.35mm的厚度。当圆柱形容器的厚度太小时,电池的机械强度被不可避免地降低,并且当阴极引线被焊接至圆柱形容器的底部时可能会出现焊接缺陷。因此,当焊接时,所述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可能会破裂或被严重损坏。另一方面,当圆柱形容器的厚度太大时,增加了整个电池的重量,并且相对减少了电极组件的面积,从而降低了电池的容量。此外,不容易对容器的开口上端进行缩口和卷边处理。
用于圆柱形容器的材料不受特别限制。优选的是,所述圆柱形容器由从包括不锈钢、钢、铝及其等同物的组中所选择的一种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电池可被用作由于外部冲击被频繁地施加至电池,或者电池内部短路的可能性非常大,但均需要高等级安全性的设备的电源。优选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电池被用作膝上型个人电脑(PC)的圆柱形电池,在膝上型个人电脑的使用过程中其可能频繁地易于受到外部冲击。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其他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一个典型示出根据一常规圆柱形二次电池的代表性上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一个典型示出在韩国专利申请No.2006-22950中所公开的圆柱形二次电池的截面图;
图3是一个在图2中所示的卷边区域的放大图;
图4是一个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案的圆柱形二次电池的卷边区域的放大图;
图5是一个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方案的圆柱形二次电池的卷边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然而,应注意的是,本发明的范围不受所示出的实施方案限制。
图4是一个典型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案的圆柱形二次电池的卷边区域的放大图,图5是一个典型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方案的圆柱形二次电池的卷边区域的放大图。图4和图5的卷边结构对应于图3的卷边区域。所述附图示出了卷边区域的侧壁的倾斜、卷边区域的弯曲区的曲率半径,以及卷边区域的弯曲前端的延伸形状和角度。
参照这些附图,卷边区域501和502在形状上类似于图3的卷边区域500。然而,在卷边区域的侧壁区上形成一预定的倾斜,因此,所述侧壁的上端以相同角度稍微平缓。
在图4所示的结构中,侧壁区521被构造为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倾斜始于从侧壁区521的中心向下偏离的大约为卷边区域总长度的30%范围内的区。另一方面,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侧壁区522被构造为其中倾斜始自接近卷边区域中心的结构。
所述倾斜具有与侧壁的竖直表面成1~8度的角度θ。因此,相比于图3的侧壁520,即使在向内延伸长度相同的条件下,侧壁区521和522呈现出作用在衬垫(未示出)的较大压力以及高密封性能。
因此,当以侧壁方向将一强外力施加至电池时,以预定角度θ形成的侧壁倾斜部分地吸收了所述冲击,并且所述冲击集中到卷边区域的侧壁区521和522的下端上。因此,相对较小的冲击被施加至位于卷边区域上端的弯曲前端511和512,从而,保持了与位于卷边区域501内侧的衬垫的紧密接触。
此外,当以拐角方向将一强外力施加至电池时,侧壁区521和522向外变形,导致弯曲前端511和512向上移动。然而,此时,与衬垫的紧密接触被所述侧壁倾斜保持。因此,被构造为其中以预定角度θ形成倾斜的结构的卷边区域500,呈现出对于外力的高阻力并因而抑制了形状变形。
而且,即使当电池的内部压力增加时,以60~85度的α角度弯曲的弯曲前端511呈现出高形状保持性。因此,与衬垫的紧密接触不会被大幅降低,从而防止了电解质泄露。
弯曲前端511向内延伸,同时弯曲前端511以与卷边区域501的侧面成一预定角度α被弯曲。曲率半径R、弯曲角度α以及向内延伸长度与上述描述相同。
在下文中,将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应注意的是,本发明的范围不受所示出的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使用镀有镍(Ni)的冷轧碳钢板(SPCE)制造顶盖和圆柱形容器,将一电极组件安装在圆柱形容器中,在圆柱形容器的对应于电极组件上端的区域进行缩口处理以形成卷边区域,将一衬垫插入卷边区域的内部,然后将一盖组件安装至卷边区域。接着,将所述卷边区域稍微弯曲为图4中所示的结构,使得卷边区域的侧壁自容器的侧面倾斜2度。此外,卷边区域的端被向内弯曲,使得卷边区域的弯曲端自容器侧面倾斜70度。此时,弯曲所述卷边区域的端,使得卷边区域的弯曲端具有1.3mm的曲率半径。接着,进行卷曲和压制过程以制造标准的18650圆柱形二次电池(具有18mm的直径以及65mm的长度)。所述卷边区域的弯曲前端从卷边区域的侧面向内延伸大约2.4mm。
[实施例2]
以相同于实施例1的方式制造圆柱形二次电池,除了卷边区域的侧壁倾斜如图5中所示地开始。
[比较例1]
根据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圆柱形二次电池,除了卷边区域的侧壁与容器侧面形成0度的角度。
[比较例2]
根据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圆柱形二次电池,除了卷边区域的侧壁与容器侧面形成9度的角度。
[比较例3]
根据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圆柱形二次电池,除了卷边区域的端被弯曲,使得所述卷边区域的弯曲端与容器侧面形成90度的角度。
[比较例4]
根据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圆柱形二次电池,除了卷边区域的端被弯曲,使得所述卷边区域的弯曲端与容器侧面形成50度的角度。
[实验例1]
对于处于4.2V电压的根据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所述来制造的10个电池,以及根据比较例1和比较例2所述来制造的10个电池进行冲击实验。在冲击实验中,使得以4.2V电压充电的电池从1m的高度自由下落到木地板上,使得各个电池的顶部、底部和侧面与木地板相撞,以确认是否从电池中泄露出电解质。在此实验中,使得各个电池下落,以使得各个电池的顶部、底部和侧面与木地板各相撞30次。
实验结果表明,在根据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述来制造的所有电池中都不泄露电解质;然而,在从根据比较例1所述来制造的电池中的三个电池中发生了电解质泄露;在从根据比较例1所述来制造的电池中的一个电池中发生了电解质泄露。
[实验例2]
当根据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述来制造的30个电池,和根据在比较例1至比较例4中所述来制造的30个电池被颠倒放置时,向电池内施加15Kgf的压力以确认在电流截断构件(弯曲安全构件)起作用之前,是否有电解质从各个电池中泄露。所述结果在下表1中示出。
<表1>
 
在电流截断构件断开前发生泄露 在电流截断构件断开后发生泄露 不发生泄露
实施例1 0/30 0/30 30
实施例2 0/30 0/30 30
比较例1 1/30 5/29 24
比较例2 0/30 2/30 28
比较例3 2/30 5/28 23
比较例4 0/30 3/30 27
可以从上述表1中看到,电解质不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电池泄露,然而,在电流截断构件起作用之前和之后,电解质从比较例3中的七个电池和比较例4中的三个电池泄露。因此,可看到即使在电流截断构件起作用之后,根据本发明的电池仍呈现出了卓越的密封性。
工业适用性
正如从上述说明中显而易见的,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被构造为其中在卷边区域的侧壁形成一预定角度的倾斜的结构,从而能够部分地吸收外部冲击。此外,根据一预定条件将卷边区域的上端弯曲,从而使得与衬垫的密封性卓越,并且最小化了卷边区域的变形。因此,当向电池施加外部物理冲击时,例如,当电池跌落时,可限制电池的接触表面的接触阻抗增加,并且可防止电解质泄露,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尽管已出于示例性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做出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而不偏离在附属权利要求书中所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主旨。

Claims (9)

1.一种圆柱形二次电池,该圆柱形二次电池被构造为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一个卷边区域形成在一个圆柱形容器的上端,在该卷边区域处一个盖组件被安装至该圆柱形容器的开口上端,该圆柱形容器具有安装在其内的电极组件,其中
所述卷边区域被构造为这样的结构,其中所述卷边区域的上端以一预定的曲率半径(R)稍微弯曲,使得该卷边区域围绕位于其内侧的衬垫,所述弯曲前端向内延伸,使得所述弯曲端压迫所述衬垫,在所述卷边区域的侧壁形成一预定角度的倾斜,使得所述卷边区域的上部向内指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倾斜是在竖直截面内不弯曲的2~3mm的直线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二次电池,其中所述预定角度是与所述容器的侧面成1~8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形二次电池,其中所述预定角度是与所述容器的侧面成1~5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倾斜是始自所述侧壁的中心,上下为所述侧壁的总长度的30%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弯曲前端从所述卷边区域的侧面延伸2~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弯曲前端以与所述卷边区域的侧壁成60~85度的角度被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曲率半径(R)具有0.3~2mm的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圆柱形容器具有0.15~0.35mm的厚度。
CN2007800409755A 2006-09-11 2007-09-08 改进安全性的圆柱形二次电池 Active CN1015362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60087129 2006-09-11
KR1020060087129A KR100912789B1 (ko) 2006-09-11 2006-09-11 안전성이 향상된 원통형 이차전지
KR10-2006-0087129 2006-09-11
PCT/KR2007/004354 WO2008032957A1 (en) 2006-09-11 2007-09-08 Cylindrical secondary battery of improved safet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6210A true CN101536210A (zh) 2009-09-16
CN101536210B CN101536210B (zh) 2011-06-29

Family

ID=39183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409755A Active CN101536210B (zh) 2006-09-11 2007-09-08 改进安全性的圆柱形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062786B2 (zh)
EP (1) EP2062309B1 (zh)
JP (1) JP5269793B2 (zh)
KR (1) KR100912789B1 (zh)
CN (1) CN101536210B (zh)
WO (1) WO2008032957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8423A (zh) * 2011-04-07 2012-10-17 Sb锂摩托有限公司 可充电电池
CN103996819A (zh) * 2013-02-18 2014-08-20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电化学电池
CN107302062A (zh) * 2016-04-14 2017-10-27 三星Sdi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
CN113394422A (zh) * 2020-03-12 2021-09-1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用金属隔板以及发电单电池
CN113767510A (zh) * 2019-05-31 2021-12-07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圆筒形电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96349B2 (ja) * 2010-08-10 2014-01-22 日立ビークル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
KR101240717B1 (ko) * 2010-10-13 2013-03-1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KR101464964B1 (ko) * 2012-04-30 2014-11-2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원통형 전지
US10164306B2 (en) * 2013-11-15 2018-12-25 Energizer Brands, Llc Battery cell having inward extending cup edg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JP6662377B2 (ja) * 2015-03-27 2020-03-1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円筒形電池
KR102063462B1 (ko) 2016-12-22 2020-01-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2차 크림핑 금형을 포함하는 원통형 전지셀 제조장치
WO2018225394A1 (ja) 2017-06-07 2018-12-1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二次電池、電池パック、電動車両、電力貯蔵システム、電動工具および電子機器
EP3726622A4 (en) 2017-12-13 2021-06-16 Samsung SDI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US10930900B2 (en) * 2018-03-23 2021-02-23 Sf Motors, Inc. Battery cell for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pack
US20220029232A1 (en) * 2018-12-28 2022-01-27 Sanyo Electric Co., Ltd. Cylindrical batter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09580A (en) * 1971-06-01 1974-05-07 Power Conversion Inc Battery sealing and component connecting method
US5150602A (en) * 1990-09-10 1992-09-29 Duracell Inc. Crimping method for electrochemical cells
JPH06251758A (ja) * 1993-02-24 1994-09-09 A T Battery:Kk 高容量円筒形電池
JPH0877986A (ja) * 1994-09-05 1996-03-22 Fuji Elelctrochem Co Ltd 筒形電池
JPH0950792A (ja) * 1995-08-03 1997-02-1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円筒形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JP3016065B2 (ja) * 1995-11-10 2000-03-06 古河電池株式会社 円筒形ニッケル・水素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US6322292B1 (en) * 1997-01-29 2001-11-27 Lloyd P. Zenari Backfilling underground voids
JP4250779B2 (ja) 1998-01-12 2009-04-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池
CN1329760A (zh) * 1998-12-10 2002-01-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扁平形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JP4223134B2 (ja) * 1999-04-20 2009-02-12 三桜工業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池の容器封口構造
JP4207451B2 (ja) * 2002-04-19 2009-01-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円筒型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51207B2 (ja) * 2005-02-09 2012-06-13 Fdk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筒形密閉電池
KR100878701B1 (ko) 2006-03-13 2009-01-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율 충방전 원통형 이차전지
JP4346637B2 (ja) * 2006-11-24 2009-10-21 日立ビークル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円筒型二次電池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8423A (zh) * 2011-04-07 2012-10-17 Sb锂摩托有限公司 可充电电池
CN102738423B (zh) * 2011-04-07 2016-06-15 三星Sdi株式会社 可充电电池
CN103996819A (zh) * 2013-02-18 2014-08-20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电化学电池
CN103996819B (zh) * 2013-02-18 2017-05-17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电化学电池
CN107302062A (zh) * 2016-04-14 2017-10-27 三星Sdi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
CN107302062B (zh) * 2016-04-14 2021-11-23 三星Sdi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
CN113767510A (zh) * 2019-05-31 2021-12-07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圆筒形电池
CN113394422A (zh) * 2020-03-12 2021-09-1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用金属隔板以及发电单电池
CN113394422B (zh) * 2020-03-12 2024-05-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用金属隔板以及发电单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62309A1 (en) 2009-05-27
EP2062309A4 (en) 2011-04-06
US20100119935A1 (en) 2010-05-13
JP2010503186A (ja) 2010-01-28
EP2062309B1 (en) 2012-10-31
WO2008032957A1 (en) 2008-03-20
KR100912789B1 (ko) 2009-08-18
CN101536210B (zh) 2011-06-29
US8062786B2 (en) 2011-11-22
KR20080023372A (ko) 2008-03-14
JP5269793B2 (ja) 2013-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6210B (zh) 改进安全性的圆柱形二次电池
CN101601149B (zh) 增强安全性的卷曲状锂离子电池
CN101540414B (zh) 柱形二次电池
CN101404338B (zh) 可再充电电池
CN107667443B (zh) 用于二次电池的盖组件
KR101240717B1 (ko) 이차 전지
US8142921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battery module
US9190634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CN113661603A (zh) 防止电池壳体被腐蚀的用于圆柱形电池的衬垫及包括该衬垫的圆柱形电池
KR100865405B1 (ko) 이차전지
KR101464964B1 (ko) 원통형 전지
CN102110790B (zh) 二次电池及其形成方法
US7459232B2 (en) Secondary battery having safety valv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KR101065422B1 (ko) 이차 전지
KR100544106B1 (ko) 이차전지의 캔
KR101040976B1 (ko) 비딩부를 포함하지 않는 원통형 전지
CN114284542B (zh) 一种电池的制造方法及电池
US20220223987A1 (en) Cylindrical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Positive Electrode Tab Fixing Member
KR20070078860A (ko) 이차전지
KR20240048467A (ko) 이차전지
KR20090116450A (ko) 이차 전지
JPS59139550A (ja) 円筒形電池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5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LG Energy Solution,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CHEM,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