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8015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28015B
CN101528015B CN2009100079987A CN200910007998A CN101528015B CN 101528015 B CN101528015 B CN 101528015B CN 2009100079987 A CN2009100079987 A CN 2009100079987A CN 200910007998 A CN200910007998 A CN 200910007998A CN 101528015 B CN101528015 B CN 1015280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jut
state
axial region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79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28015A (zh
Inventor
渡边俊幸
谷祐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28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8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28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80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其当从箱体将用于关闭插口等开口部的盖部件拉出时,可防止因盖部件使箱体受伤。盖部件(2)能够在由盖部(21)堵塞插(11a)的压入状态和盖部件(21)从插口(11a)离开的拉出状态之间沿着轴部(22)的轴方向(92)往复移动。并且,在箱体(1)形成有侧壁部(13),在箱体(11)内设置有电路基板(14)。侧壁部(13)和电路基板(14),当盖部件处于在压入状态和拉出状态之间往复移动的过程中,通过阻挡突起部(23)阻止盖部件(2)围绕轴部(22)的转动,在拉出状态下,解除盖部件围绕轴部的转动阻止,并通过阻挡突起部(23)阻止围绕轴部转动了的盖部件(2)的压入。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特别是通过堵塞插口、输入输出端子或电池收纳室等开口部的盖来防止箱体的受损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携带电话机和手提摄影机等电子设备上设有存储卡用的插口、充电器用的插口。以往在插口上安装盖部件,以防止异物进入插口。
但是,若能够将盖部件从电子设备的箱体分离,则容易导致取出盖部件时的盖部件的遗失、以及盖部件从插口的脱落。因此,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提出了以不能分离的方式来连接盖部件和箱体的技术。
具体地,盖部件具有关闭插口的盖部、轴部、突起部。轴部在盖部的背面突出设置,并贯通在箱体上开设的孔。突起部比孔大,并固定在轴部的前端上。因此,即使将盖部件从箱体拉出,突起也不通过孔。这样,即使在盖部件从箱体拉出了的情况下,盖部件也一直与箱体连接,能够防止盖部件的遗失或脱落。另外,连接盖部件和箱体的其他技术在以下的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有公开。
专利文献1:特开平9-2492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4-214969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技术中,在从箱体拉出了盖部件的情况下,不管拉出的盖部件的位置如何,盖部件总是围绕轴部转动。因此,拉出的盖部件接触到箱体,存在因盖部件而使箱体受伤的问题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当从箱体将用于关闭插口等开口部的盖部件拉出时,可防止因盖部件而使箱体受伤。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具备:具有开口部(11a)的箱体(1);用于堵塞所述开口部的盖部件(2),具有以下特征。所述盖部件(2)具有:堵塞所述开口部的盖部(21);轴部(22);突起部(23)。所述轴部(22)突出设于所述盖部的背面(21a),并贯通在所述箱体上开设的孔(11b)。所述突起部(23)相对于所述孔在所述盖部的相反侧的位置,沿与所述轴部的轴方向(92)交叉的方向而突出设于所述轴部。所述盖部件(2)能够在由所述盖部堵塞所述开口部的压入状态和所述盖部从所述开口部离开的拉出状态之间沿着所述轴部的轴方向往复移动。在所述箱体(1)形成有第一阻挡部。在所述盖部件处于在压入状态和拉出状态之间往复移动的过程中,该第一阻挡部通过阻止所述突起部来阻止所述盖部件围绕所述轴部的转动,在所述拉出状态下,该第一阻挡部一边解除所述盖部件围绕所述轴部的转动阻止,一边通过阻止所述突起部来阻止围绕所述轴部转动了的所述盖部件的压入。
根据上述电子设备,能够进行盖部件的拉出和压入,同时在盖部件在压入状态和拉出状态之间往复移动的过程中,通过由第一阻挡部阻止盖部件围绕轴部的转动,从而避免盖部和箱体的接触。并且,在拉出状态下,通过将解除了转动阻止的盖部件围绕轴部转动,从而阻止盖部件的压入,因此,盖部停留在离开箱体的位置,避免盖部和箱体的接触。
具体的结构中,在所述箱体(1)还设置有第二阻挡部。在所述拉出状态下,该第二阻挡部不受该状态下的所述盖部件(2)的转动角度的影响,通过阻止所述突起部(23)来阻止所述盖部件从所述箱体的脱出。更具体地,从所述盖部件(2)的拉出方向(91)观察时,所述突起部(23)不受所述盖部件(2)的转动角度的影响,而总是重叠在所述第二阻挡部上。
在所述箱体(1)中,在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之间形成有容许所述突起部(23)的围绕所述轴部(22)转动的空间(33),在所述拉出状态下,所述突起部位于该空间内。并且,从所述盖部件(2)的拉出方向(91)观察时,所述突起部(23)通过处于所述拉出状态的所述盖部件(2)的围绕所述轴部(22)的转动,而重叠在所述第二阻挡部上。
另外,所述突起部(23)具有沿着所述轴部的轴方向(92)的侧面(231、232),所述第一阻挡部具有沿着所述拉出方向(91)的侧面(131、141)。并且,当所述盖部件(2)处于在所述压入状态和所述拉出状态之间往复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突起部的侧面(231、232)接近所述第一阻挡部的所述侧面(131、141)而与其相对或与其面接触。
具体地,接近而相对或面接触的所述突起部(23)的所述侧面(231、232)和所述第一阻挡部(13、14)的所述侧面(131、141)有两组,属于所述两组的每一组的所述突起部的所述侧面彼此相对,所述突起部的从所述轴部(22)的中心到该两个侧面(231、232)的距离(L3、L4)不同。
其他具体方式中,当所述盖部件处于在所述压入状态和所述拉出状态之间往复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阻挡部形成有收容所述突起部的空间(32)。并且,从所述盖部件(2)的拉出方向(91)观察时的所述突起部(23)的外缘(233)的最大宽度(L1)比从所述拉出方向观察时的该空间的最小宽度(L2)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中,从箱体拉出用于关闭插口等开口部的盖部件时,能够防止因盖部件而使箱体受伤。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前面侧观察到的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手提摄影机的立体图。
图2是从背面侧观察到的图1所示的手提摄影机的立体图。
图3是从背面侧观察到的打开图像显示面板的手提摄影机的立体图。
图4是手提摄影机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手提摄影机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6(a)是盖部件的放大立体图,图6(b)是从轴方向观察到的突起部的图。
图7是表示处于压入状态的盖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从压入状态移动到拉出状态的盖部件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在拉出状态下围绕轴部转动了的盖部件的立体图。
图10是手提摄影机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从拉出方向观察到的图7所示的盖部件的突起部的图。
图12是从拉出方向观察到的图8所示的盖部件的突起部的图。
图13是从拉出方向观察到的图9所示的盖部件的突起部的图。
图14是从拉出方向观察到的图9所示的盖部件的突起部的图。
图15是从拉出方向观察到的以小于90°的角度转动了的突起部的图。
图16是从拉出方向观察到的以小于90°的角度转动了的突起部的图。
图17是从拉出方向观察到的围绕轴部转动了180°的突起部的图。
图18是从拉出方向观察到的围绕轴部转动了180°的突起部的图。
图19是从拉出方向观察到的突起部的图。
图20是表示变形例2的手提摄影机的图。
图21是表示变形例2的手提摄影机的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箱体
11a插口(开口部)
11b孔
12孔形成部(第二阻挡部)
13侧壁部(第一阻挡部)
131侧壁部的侧面
14电路基板(第一阻挡部)
141电路基板的侧面
2盖部件
21盖部
21a盖部的背面
22轴部
23突起部
231、232突起部的侧面
233突起部的外缘
32、33空间
91拉出方向
92轴部的轴方向
L1外缘(233)的最大宽度
L2空间(32)的最小宽度
L3、L4距离中心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手提摄影机如图1和图2所示,具有箱体1、盖部件2以及图像显示面板5。图像显示面板5能够如图3所示打开,能够一边进行摄影一边确认图像。
在箱体1上,如图4和图5所示,设有存储卡用的插口11a。盖部件2在能够开闭插口11a的状态下安装在箱体1上。另外,插口11a能够作为设于箱体1上的开口部理解。
盖部件2如图6(a)所示,具有用于堵塞插口11a的盖部21、突出设于盖部21的背面21a的轴部22、突起部23。轴部22如图7所示,在插口11a的附近位置,贯通在箱体1上开设的孔11b。
突起部23如图7所示,在相对于孔11b位于盖部21的相反侧的位置,沿与轴方向92交叉的方向突出设置在贯通过孔11b的轴部22上。在突起部23上如图6(a)和(b)所示,形成有沿着轴部22的轴方向92的两个侧面231、232。并且,如图6(b)所示,从轴部22的中心到侧面231的距离L3和从该中心到侧面232的距离L4不同。
盖部件2,能够在如图7所示的通过盖部2堵塞插口11a的压入状态(以下简称为“压入状态”)和如图8及图9所示的盖部21从插口11a离开的拉出状态(以下简称为“拉出状态”)之间沿着轴部22的轴方向92往复移动。
如图10所示,在箱体1形成有侧壁部13,在箱体1内设置有电路基板14。另外,电路基板14也可以形成在箱体1上。并且,通过电路基板14的侧壁部141侧的侧面141和侧壁部13的电路基板14侧的侧面131,在电路基板14和侧壁部13之间形成有空间31、32。侧面131、141中形成空间32的空间形成面131a、141a在与轴方向92一致的盖部件2的拉出方向91上延伸。
另外,通过箱体1中形成孔11的孔形成部12和电路基板14以及侧壁部13,在电路基板14以及侧壁部13和孔形成部12之间形成空间33。
在空间31中收容插入插口11a的存储卡。在空间32中以能够移动的状态收容突起部23。空间33是用于容许突起部23的围绕轴部22转动的空间。另外,“转动”包含“旋转”的内容,以下相同。
接着,具体说明进行盖部件2的开闭时盖部件2处于何种状态。首先,在盖部件2处于压入状态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盖部21关闭插口11a,突起部23被收容在空间32内。
图11为处于压入状态的盖部件2的突起部23从拉出方向91看的图,示出了突起部23和空间形成面131a、141a的关系。突起部23的侧面231与侧壁部13的空间形成面131a接近相对。突起部23的侧面232与电路基板14的空间形成面141a接近相对。另外,侧面231、232也可以分别与空间形成面131a、141a接触。
在盖部件2从压入状态移动到拉出状态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盖部21从箱体1离开,打开处于关闭状态的插口11a。此时,轴部22从孔11b被向箱体1的外侧拉出,随之,固定在轴部22上的突起部23在空间32内向孔11b一侧移动,到达空间33。
突起部23在空间32内移动时,如图11所示,保持突起部23的侧面231、232分别与空间形成面131a、141a接近相对(或接触)的状态。因此,在拉出盖部件2的过程中,突起部23围绕轴部22的转动被侧壁部13和电路基板14阻止。在压入盖部件2的情况下也同样。即,当盖部件2处于在压入状态和拉出状态之间往复移动的过程中,侧壁部13以及电路基板14通过阻挡突起部23来阻止盖部件2围绕轴部22的转动。
这样,在从箱体1拉出盖部件2的过程以及将盖部件2压入箱体1的过程的任一过程中,盖部21与围绕轴部22堵塞插口11a时保持相同的位置,由此,能够防止箱体1被盖部21弄伤。
并且,突起部23在空间32内移动而到达空间33,则侧壁部13以及电路基板14对突起部23的转动阻止被解除。由此,能够使盖部件2围绕轴部22(方向93)转动。
另外,到达空间33的突起部23,如图12所示,从拉出方向91观察时,重叠在孔形成部12上。因此,处于拉出状态的盖部件2要进一步从箱体1拉出时,突起部23挂定在孔形成部12上。这样,能够通过孔形成部12防止处于拉出状态的盖部件2从箱体1脱出而脱落。另外,在图12中,由斜线表示突起部23和孔形成部12的重叠不分,后述的图14和图16也同样。
使处于拉出状态的图8所示的盖部件2围绕轴部22(方向93)转动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盖部21在离开箱体1的位置上,围绕轴部22(方向93)转动。
图13是围绕轴部22(方向93)转动了的盖部件2的突起部23从拉出方向91看的图,示出了突起部23和空间形成面131a、141a的关系。后述的图15也同样。另外,在图13中,示出了从图9所示的状态围绕轴部22(方向93)转动了大约90°的突起部23。
在拉出状态下使盖部件2围绕轴部22(方向93)转动了的情况下,突起部23重叠在侧壁部13以及电路基板14上。另外,图13中,侧壁部13以及电路基板14和突起部23的重叠部分由斜线表示,在后述的图15中也同样。
这样,在拉出状态下围绕轴部22(方向93)转动了的盖部件要向箱体1压入时,突起部23挂定在侧壁部13的空间33侧的端部132以及电路基板14的空间33侧的端部142上。即,在拉出状态下,侧壁部13以及电路基板14通过阻挡突起部23来阻止围绕轴部22转动了的盖部件2的压入。
由此,盖部21停留在离开箱体1的位置,从而能够避免盖部21和箱体1的接触。这样,即使盖部件2变成了拉出状态后,也能够防止因盖部21而使箱体1受伤。另外,侧壁部13以及电路基板14通过阻挡突起部23而阻止盖部件2的转动和压入,鉴于此,侧壁部13以及电路基板14能够作为阻挡部理解。
并且,不仅是图12所示的情况,在拉出状态下围绕轴部22(方向93)转动了盖部件2的情况下,突起部23也如图14所示,重叠在孔形成部12上。这样,能够通过孔形成部12防止盖部件2从箱体1脱出而脱落的情况。即,孔形成部12不管处于拉出状态的盖部件2的转动角度如何,而通过阻挡突起部23来阻止盖部件2从箱体1的脱出。另外,孔形成部12阻挡突起部23而阻止盖部件2的脱出,鉴于此,孔形成部12作为阻挡部理解。
如图11所示,在突起部23处于空间32内的位置的情况下,在侧面231、232分别与侧面131、141的一部分131a、141a接近相对(或者面接触)的手提摄影机中,如图15所示,从图12所示的拉出状态以小于90°的角度使突起部23围绕轴部22转动。
其理由是:由于侧面231与侧面131的一部分131a接近相对(或面接触),所以仅使从空间32到了空间33的突起部23围绕轴部22(方向93)稍作转动,则从拉出方向91观察时的侧面231的阴影与侧面131的一部分131a交叉。关于侧面232也同样地,侧面232的阴影与侧面141的一部分141a交叉。
即,仅使从空间32到了空间33的突起部33围绕轴部22(方向93)稍作转动,则突起部23重叠在侧壁部13以及电路基板14上。这样,拉出盖部件2后,仅围绕轴部22(方向93)稍作转动,则盖部件2不会向箱体1压入,从而能够防止因盖部21而使箱体1受伤。
接着,如图6(b)所示,关于突起部23的从轴部22的中心到两个侧面231、232的距离L3、L4不同的手提摄影机所起的效果进行说明。首先,考虑从轴部22的中心到侧面231、232的距离相等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从如图12所示的拉出状态使突起部23围绕轴部22转动大约180°时,侧面231移动到侧面232所处的位置,侧面232移动到侧面131所处的位置。因此,不管如何转动突起部23,突起部23与侧壁部13以及电路基板14任一个都不重叠,不能够阻止盖部件2向箱体1的压入。
但是,根据上述图6(b)的手提摄影机,从轴部22的中心到侧面231、232的距离L3、L4不同,因此,如图17所示,使突起部23围绕轴部22转动大约180°,则侧面232位于侧壁部13上。即,变为突起部23重叠在侧壁部13上的状态。
这样,即使突起部23围绕轴22转动了180°的情况下,突起部23也挂定在侧壁部13上,从而能够阻止盖部件2向箱体1的压入。
另外,与图12和图14所示,同样地,使突起部23围绕轴部22转动大约180°的情况下,如图18所示,突起部23重叠在孔形成部12上,从而可通过孔形成部12来阻止盖部件2的脱出。
变形例1:
当盖部件2处于在压入状态和拉出状态之间往复移动的过程中,为了阻挡突起部23而阻止盖部件2围绕轴部22的转动,并且在拉出状态下阻挡突起部23而阻止围绕轴部22(方向93)转动了的盖部件2的压入,侧壁部13以及电路基板14和突起部23也可以如图17所示的关系。
具体地,从拉出方向91观察时的突起部23的外缘233的最大宽度L1比从拉出方向91观察时的空间32的最小宽度L2大。在此,空间32的最小宽度L2为侧面131a、141a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施例的上述关系,如图17所示,通过使突起部23的最大宽度方向94沿着空间32的最小宽度方向95,从而突起部23重叠在侧壁部13以及电路基板14上。这样,若为突起部23的外缘233的最大宽度L1比收容突起部23的空间32的最小宽度L2大的手提摄影机,则在拉出状态下,使盖部件2围绕轴部22(方向93)转动,而使盖部件2不能向箱体1压入,从而防止盖部21损伤箱体1。
变形例2:
当盖部件2处于在压入状态和拉出状态之间往复移动的过程中,为了阻挡突起部23而阻止盖部件2围绕轴部22的转动,并且在拉出状态下阻挡突起部23而阻止围绕轴部22(方向93)转动了的盖部件2的压入,手提摄影机也可以为图18所示的方式。
具体地,手提摄影机具有阻挡部15而代替侧壁部13以及电路基板14。阻挡部15与侧壁部13以及电路基板14同样地在其与孔形成部12之间形成空间33。并且,在阻挡部15上形成有孔15a。另外,阻挡部15也可以作为箱体11的一部分形成。
当盖部件2处于在压入状态和拉出状态之间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孔15a以能够移动的状态收容突起部23。并且,收容在孔15a中的突起部23其侧面234整体与孔15a的内表面151接近相对或面接触。另外,在图18中,示出了侧面234整体与内表面151接近相对的情况。
根据本实施例的手提摄影机,与上述的手提摄影机同样地,能够防止盖部21弄伤箱体1的情况。即,收容在孔15中的突起部23的侧面234整体与孔15a的内表面151接近相对或面接触,因此,当盖部件2处于在压入状态和拉出状态之间往复移动的过程中,突起部23围绕轴部22的转动被阻挡部15阻止。
而且,在孔15a内的位置上,由于突起部23的侧面233整体与孔15a的内表面151接近相对或面接触,所以仅使从孔15a到了空间33的突起部23围绕轴22(方向93)稍作转动,则突起部23可重叠在阻挡部15上。这样,盖部件2向箱体1的压入被阻挡部15阻止。
本实施例的技术,从拉出方向91观察时的形状不限于椭圆状的突起部23,如图19所示,也能够适用于呈现其他形状的突起部23。不过,呈现圆形的突起部23除外。另外,在图19中,示出了呈现十字状的突起部23。
变形例3:
上述的手提摄影机中,由侧壁部13以及电路基板14执行盖部件2在压入状态和拉出状态之间往复移动的过程中的盖部件2的转动的阻止和、拉出状态下的盖部件2的压入的阻止,但是,也可以仅由任一者执行。
另外,也可以由侧壁部13以及电路基板14的至少一者来阻止往复移动的过程中的盖部件2围绕轴部22的转动,由与侧壁部13以及电路基板14不同的部件来阻止拉出状态下的盖部件2的压入。
另外,本发明的各部分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上述的技术也能够适用于存储卡用的插口11a以外的插口例如充电器用的插口、AC适配器用的插口、玉外部设备连接用的电缆用的输入及/或输出端子。另外,上述的技术也能够适用于手提摄影机以外的各种电子设备例如携带电话机、音乐播放器、视频播放器、电视机等。
进而,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在盖体的开口部的内侧设置不是插口或输入输出端子而是操作部件或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另外,也可以将盖体的开口部的内侧作为电池的收纳室或附属品的保管场所。

Claims (8)

1.一种电子设备,其具备:具有开口部的箱体;用于堵塞所述开口部的盖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具有:
盖部,其堵塞所述开口部;
轴部,其突出设于所述盖部的背面,并贯通在所述箱体上开设的孔;
突起部,其相对于所述孔在所述盖部的相反侧的位置,沿与所述轴部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而突出设于所述轴部,
其中,
所述盖部件能够在由所述盖部堵塞所述开口部的压入状态和所述盖部从所述开口部离开的拉出状态之间沿着所述轴部的轴方向往复移动,
在所述箱体形成有第一阻挡部,
在所述盖部件处于在所述压入状态和所述拉出状态之间往复移动的过程中,该第一阻挡部通过阻挡所述突起部来阻止所述盖部件围绕所述轴部的转动,
在所述拉出状态下,该第一阻挡部解除所述盖部件围绕所述轴部的转动阻止,并通过阻挡所述突起部来阻止围绕所述轴部转动了的所述盖部件的压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箱体还形成有第二阻挡部,
在所述拉出状态下,该第二阻挡部不受该状态下的所述盖部件的转动角度的影响,通过阻止所述突起部来阻止所述盖部件从所述箱体的脱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盖部件的拉出方向观察时,所述突起部不受所述盖部件的转动角度的影响,而总是重叠在所述第二阻挡部上。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箱体中,在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之间形成有容许所述突起部围绕所述轴部转动的空间,
在所述拉出状态下,所述突起部位于该空间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盖部件的拉出方向观察时,所述突起部通过处于所述拉出状态的所述盖部件围绕所述轴部的转动,而重叠在所述第二阻挡部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具有沿着所述轴部的轴方向的侧面,
所述第一阻挡部具有沿着所述拉出方向的侧面,
在所述盖部件处于在所述压入状态和所述拉出状态之间往复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突起部的所述侧面接近所述第一阻挡部的所述侧面而与其相对或与其面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接近而相对或面接触的所述突起部的所述侧面和所述第一阻挡部的所述侧面存在两组,
属于所述两组的每一组的所述突起部的所述侧面彼此相对,且从所述突起部的所述轴部的中心到两组所述突起部的所述侧面的距离不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盖部件处于在所述压入状态和所述拉出状态之间往复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阻挡部形成有收容所述突起部的空间,
从所述盖部件的拉出方向观察时的所述突起部的外缘的最大宽度比从所述拉出方向观察时的该空间的最小宽度大。
CN2009100079987A 2008-03-06 2009-03-06 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80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55721 2008-03-06
JP2008055721A JP5058029B2 (ja) 2008-03-06 2008-03-06 電子機器
JP2008-055721 2008-03-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8015A CN101528015A (zh) 2009-09-09
CN101528015B true CN101528015B (zh) 2011-09-28

Family

ID=41053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799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8015B (zh) 2008-03-06 2009-03-06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28424B2 (zh)
JP (1) JP5058029B2 (zh)
CN (1) CN10152801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28424B2 (en) 2008-03-06 2012-07-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0742A (zh) * 2004-02-10 2007-03-1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便携式电话机以及电子设备的端子保护盖装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29903B2 (ja) 1995-06-20 2004-05-24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目隠し蓋
JPH09249243A (ja) 1996-03-14 1997-09-22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ヒンジキャップの取り付け構造
JPH10255900A (ja) * 1997-03-12 1998-09-25 Saitama Nippon Denki Kk 電子機器の外部接続端子のキャップ構造
JPH11273780A (ja) * 1998-03-26 1999-10-08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コネクタ保護カバーの取付構造
JP2004214969A (ja) 2002-12-27 2004-07-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電子機器
JP4443261B2 (ja) * 2004-02-27 2010-03-31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4558439B2 (ja) 2004-10-14 2010-10-06 京セラ株式会社 小型電子機器
JP4152956B2 (ja) * 2005-01-13 2008-09-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通信端末用の蓋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携帯通信端末
JP4574376B2 (ja) * 2005-02-08 2010-11-04 京セラ株式会社 小型電子機器
JP4370287B2 (ja) * 2005-07-14 2009-11-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通信機器の端子カバー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携帯通信機器
JP2007200604A (ja) * 2006-01-24 2007-08-09 Canon Inc 端子カバー
JP5058029B2 (ja) 2008-03-06 2012-10-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0742A (zh) * 2004-02-10 2007-03-1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便携式电话机以及电子设备的端子保护盖装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6-114300A 2006.04.27
JP特开2007-200604A 2007.08.09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28424B2 (en) 2008-03-06 2012-07-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212022A (ja) 2009-09-17
US8228424B2 (en) 2012-07-24
US20090225503A1 (en) 2009-09-10
JP5058029B2 (ja) 2012-10-24
CN101528015A (zh) 2009-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3073049A1 (ja) 充電装置
EP1976091A2 (en)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 battery charger and adaptor to set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 thereon
CN101099369B (zh) 电子装置
WO2018130033A1 (zh) 一种智能手表
WO2016136864A1 (ja) コネクタ構造、ジャック、プラグ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0244510A (ja) 電子装置のカバーモジュールとその制御方法
CN101528015B (zh) 电子设备
KR102072141B1 (ko) 차량용 파워 아울렛
KR101962722B1 (ko) 차량용 파워 아울렛
JPH10255900A (ja) 電子機器の外部接続端子のキャップ構造
CN215819053U (zh) 控制面板用防护装置
CN108666794A (zh) 翻盖式插座
JP6730494B1 (ja) 蝶番、及び蝶番を備えたキャビネット
JP2006037425A (ja) 電気機器収納用箱体の扉体施錠構造
JP4979728B2 (ja) コンセント装置
CN108683430B (zh) 卡托、插卡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11044236A (ja) カバー支持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CN101854785B (zh) 电子设备
JP2013150397A (ja) 車両用充電スタンド
JP4578509B2 (ja) 車両用コンソールパネル
KR20130005650A (ko) 고정부용 덮개 장치
WO2013121633A1 (ja) 防水構造、該防水構造を備えた携帯型電子機器、および防水方法
JP2010168772A (ja) 壁取り付け型機器
JP2012199102A (ja) 電子機器
JP2009021125A (ja) コネクタ装置、コネクタ及び電気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