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6766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26766B
CN101526766B CN2009100046818A CN200910004681A CN101526766B CN 101526766 B CN101526766 B CN 101526766B CN 2009100046818 A CN2009100046818 A CN 2009100046818A CN 200910004681 A CN200910004681 A CN 200910004681A CN 101526766 B CN101526766 B CN 1015267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temperature
image processing
endothermic peak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46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26766A (zh
Inventor
松本隼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ki Da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ki Data Corp filed Critical Oki Da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26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67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267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67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定影良好温度范围、显像剂具备优越的保存性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一个通过显像剂在媒介物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以及一个定影部,该定影部具有一个在预定的温度将所述媒介物加热的定影构件和一个根据预定的加压量与所述定影构件相压接的加压构件,并且在将所述媒介物以预定的速度输送的同时,将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的所述图像定影在所述媒介物上,其中,所述显像剂中包括由结晶性树脂和非晶质树脂构成的粘结剂树脂,并且所述结晶性树脂与所述非晶质树脂的吸热峰值的温度差在3℃以上、9℃以下。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彩色图像的高速打印,目前已经有使用了含有作为粘结剂的低分子量树脂、以及不同融点的多种脱模剂的显像剂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上述组合的显像剂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定影工序中可以扩大定影良好温度范围。(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公开2006-47332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显像剂中,由于作为粘结剂使用的是低分子量树脂,在保存该显像剂时显像剂自身会出现融结,存在会产生所谓的阻塞(blocking)现象的问题。另外,为防止产生这种阻塞现象,如果使用高分子量树脂作为粘结剂,则存在会缩小定影良好温度范围的低温范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显像剂;一个通过所述显像剂在媒介物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一个定影部,该定影部具有一个在预定温度将所述媒介物加热的定影构件和一个根据预定加压量与所述定影构件相压接的加压构件,并且在将所述媒介物以预定速度输送的同时,将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的所述图像 定影在所述媒介物上;以及一个控制部,控制所述定影构件达到所述预定温度,其中,所述显像剂中包括由结晶性树脂和非晶质树脂构成的粘结剂树脂,所述控制部在使用所述结晶性树脂与所述非晶质树脂的吸热峰值在55℃以上、80℃以下的范围内并且所述结晶性树脂与所述非晶质树脂的吸热峰值的温度差在3℃以上、9℃以下的显像剂作为所述显像剂的时候,控制所述定影构件使得所述预定温度在145℃以上、195℃以下,所述吸热峰值,是在示差扫描热量测定中第一次升温过程中的温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显像剂;一个通过所述显像剂在媒介物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一个定影部,该定影部具有一个在预定温度将所述媒介物加热的定影构件和一个根据预定加压量与所述定影构件相压接的加压构件,并且在将所述媒介物以预定速度输送的同时,将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的所述图像定影在所述媒介物上;以及一个控制部,控制所述定影构件达到所述预定温度,其中,所述显像剂至少包括吸热峰值是不同的二种树脂,所述控制部使用吸热峰值在55℃以上、80℃以下的范围内并且所述二种树脂的吸热峰值的温度差在3℃以上、9℃以下的所述显像剂,并且控制所述定影构件使得所述预定温度在145℃以上、195℃以下,所述吸热峰值,是在示差扫描热量测定中第一次升温过程中的温度。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定影良好温度范围的低温范围、显像剂具备优越的保存性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位结构说明图。 
图2是定影器的主要部位结构说明图。 
图3是在第一次升温过程中DSC曲线的一个实例的说明图。 
图4是评价方法说明图。 
图5是评价方法说明图。 
图6是评价方法说明图。 
图7是定影性评价结果说明图。 
图8是定影性评价结果说明图。 
图9是定影器的主要部位结构说明图。 
图10是评价方法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对实施方式一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位结构以及图像形成的动作进行说明,然后对实施方式一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的显像剂进行说明。 
图1是显示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的结构实例的概略结构图。打印机100具备例如作为彩色电子照片打印机的结构,具有供纸盒22、作为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组件A部~D部及转印组件u1、作为定影部的定影器E部,另外还具有向上述各部输送作为媒介物的纸张14的输送辊15c~15f及15h~15x、可活动的纸张行进引导器19a及19b。 
供纸盒22的内部以层叠的状态收纳有纸张14,安装于打印机100的下部,可自由拆卸。供纸辊15a及15b按图1中的箭头(I)方向,将被收纳于该供纸盒22内的纸张14从最上面一页一页地输送至输送路径。输送辊15c、15d及15e、15f,是在沿图1中的箭头(e)输送纸张14的同时对纸张14的倾斜进行矫正,并将纸张输送至图像形成组件A部~D部。 
图像形成部,是由沿输送路径配置的可自由拆卸的4个图像形成组件A部~D部、以及将图像形成组件A部~D部形成的显像剂图像通过库仑力(Coulomb force)转印在纸张14上的转印组件u1构成。另外,被排成一列的4个图像形成组件A部~D部是完全相同的结构,只有其使用的显像剂的颜色,即黄(Y)(yellow)、红(M)(magenta)、蓝(C)(cyan)、黑(K)(black)不同。 
转印组件u1具有将纸张以静电吸附并输送的无接头转印带 16;由图中未标示的驱动部驱动旋转、对转印带16进行驱动的驱动辊18b;与驱动辊18b成对设置、拉伸架设转印带16的皮带空转辊18a;以及具有图像形成组件A部~D部、与后述的各感光鼓20A~20D对向压接设置,将形成于感光鼓20A~20D上的显像剂图像转印至纸张14上的外加有电压的转印辊17a~17d;刮取转印带16上附着的显像剂、对转印带16进行清洁的清洁片(cleaningblade)20;收纳由清洁片20刮取回收的显像剂的废弃显像剂回收箱21。纸张14在被沿图1中(f)方向输送的同时,图像形成部即将各色显像剂图像转印至纸张14上。 
纸张14通过图像形成部被转印了各颜色的显像剂图像后,被沿输送路径在图1中的(h)方向输送至定影器E部。如图2所示,定影器E部具有作为定影构件、由图中未标示的定影用驱动部即定影马达驱动的定影辊10;作为加压构件、与该定影辊10相压接、且与定影辊10联合旋转的无接头加压带12。 
定影辊10是在铁、铝等芯轴上包覆硅橡胶(silicone gum)等弹性材料形成的,该弹性材料的表面包覆有氟系树脂,通过该氟系树脂可防止显像剂的附着。而且,在芯轴内配设有例如卤素灯(halogen lamp)等的加热器(heater)11。加压带12例如可由薄铝板31、硅橡胶32、树脂33等构成,其外周由无接头的聚酰亚胺带(polyimide belt)34覆盖。加压带12被设置为与定影辊10相压接,通过加压带12与定影辊10的接触,形成NIP部。在本说明书的以下说明中,作为表示加压带12等的加压构件与定影辊10等的定影构件的NIP部(接触面)的物理量,使用NIP量(mm)进行表示。 
另外,在定影辊10的近旁,设置有不与定影辊10相接触的定影用热敏电阻器(thermistor)13。由定影用热敏电阻器13检测的定影辊10的表面温度信息被输送至图中未标示的温度控制手段。温度控制手段基于该定影辊10的表面温度信息,选择性地为卤素灯等的加热器11通电,从而控制定影辊10的表面温度,使其维持在预定的温度。到达上述NIP部的纸张14上的显像剂,通过定影辊10供给的热量而熔融,被固定在纸张14上。 
下面对打印机100的图像形成动作进行说明。首先,通过图中未标示的接口(interface)接收到打印执行信号后,图中未标示的主控制部向所述温度控制手段发出为加热器11加热的指示。温度控制手段接收到指示后为加热器11通电,加热器11发热。另外,主控制部向定影用驱动部发出使定影辊10旋转的指示。定影用驱动部接收到指示后使定影辊10旋转,随着该定影辊10的旋转,加压带12也开始旋转。 
热敏电阻器13检测到定影辊10的表面温度达到预定的温度后,在控制加热器11使温度控制部保持该预定温度的同时,通知主控制部定影辊10的表面温度已达到预定温度。主控制部接收到通知后,指示图中未标示的供纸控制手段开始供给纸张14。供纸控制手段接收到指示后使供纸辊15a及15b旋转。开始旋转的供纸辊15a及15b从供纸盒22中将纸张14一页一页地取出,并沿图1中箭头(I)的方向输送。随后,纸张14沿着图中未标示的纸张引导器,在由输送辊15c、15d及输送辊15e、15f被矫正倾斜的同时,沿图1中箭头(e)的方向输送,并通过旋转的皮带空转辊18a沿图1中箭头(f)的方向输送至旋转的转印带16。 
当纸张14由输送辊15c、15d及输送辊15e、15f在矫正倾斜的同时沿图1中箭头(e)的方向输送时,基于图像形成部的显像流程也被开启。如上所述,由于被排成一列的4个图像形成组件A部~D部是完全相同的结构,所以这里仅对图像形成组件A部进行说明。纸张14在被沿图1中箭头(e)的方向输送的同时,感光鼓20A开始以预定的周速度进行旋转。这时,图中未标示的被设置为与感光鼓20A的表面接触的带电辊,将图中未标示的带电辊用高压电源供给的直流电压附加在感光鼓20A的表面,使该表面带有同样均一的电压。随后,与感光鼓20A对向设置的曝光装置基于接收到的图像信号向感光鼓20A的表面照射光,使光照射部分的电位产生光衰减,从而形成静电潜像。 
由图中未标示的显像辊供给显像剂,在感光鼓20A的表面形成的静电潜像上形成显像剂图像。感光鼓20A的表面形成的显像剂图像,通过被附加了图中未标示的高压电压的转印辊17a被转印至纸张14上。通过图像形成组件A部及转印辊17a转印了显像剂图像的纸张14,被沿图1中箭头(f)的方向输送的途中,由图像形成组件B、C、D及转印辊17b、17c、17d依次执行同样的显像流程,显像剂图像被转印。被转印有各颜色的显像剂图像的纸张14被沿图1中箭头(h)的方向输送。 
被转印有各颜色的显像剂图像的纸张14被沿图1中箭头(h)的方向,输送至具有定影辊10和加压带12的定影器E部。被转印了显像剂图像的纸张14进入保持有预定的表面温度并旋转的定影辊10与加压带12之间。在这里,定影辊10的热量将纸张14上的显像剂熔融,并通过定影辊10与加压带12的NIP部对纸张 14上熔融的显像剂进行加压,将显像剂图像固定在纸张14上。 
被固定有显像剂图像纸张14由输送辊15g、15h及输送辊15i、15j沿图1中箭头(k)的方向,送出至打印机100的外部。 
另外,当在打印机100中对纸张14进行双面打印时,被固定有显像剂图像的纸张14由输送辊15k、151及输送辊15w、15x沿图1中箭头(m)的方向输送后,通过输送辊15w、15x的逆转,被沿图1中箭头(n)的方向输送,纸张14被反转。随后由输送辊15m~15v依次沿图1中箭头(o)的方向、图1中箭头(p)的方向、图1中箭头(q)的方向输送。随后,纸张14由输送辊15c、15d沿图1中箭头(e)的方向输送,在纸张14之前被固定有显像剂图像的面的反向面进行图像形成动作。 
下面对显像剂进行说明。该显像剂以颜色为单位被收容在上述打印机100的图像形成组件A部~D部。另外,本发明的显像剂,作为粘结剂的粘结树脂,在含有结晶性树脂及非晶质树脂的色母粒子中,至少添加有无机微粉体等的添加剂。对于结晶性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结晶性聚酯树脂。对于非晶质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非晶质聚酯。在这里,结晶性聚酯是指原子及分子均规则排列的聚酯,非晶质聚酯树脂是指构成聚酯的原子及分子的排列没有规则性的聚脂。另外,该粘结树脂中添加有脱膜剂、着色剂等,另外还可以适当添加荷电控制剂、导电性调整剂、体质颜料、纤维状物质等的增强填充剂、防氧化剂、防老化剂、流动性增强剂或清洁性增强剂等的添加剂。 
对于脱膜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低分子量聚乙烯(polyethylene)、低分子量聚丙烯(polypropylene)、烯(olefines) 的聚合物、微晶蜡(micro crystalline wax)、石蜡(paraffin wax)或合成蜡(fisher tropsch wax)等的脂肪族烃系蜡(wax)、氧化聚乙烯蜡(polyethylene wax)等的脂肪族烃系蜡的氧化物或它们的块聚合物、巴西棕榈蜡(carnauba wax)或褐煤酸酯蜡(montan esterwax)等将脂肪酸酯类的全部或一部分进行脱氧化的物质等。另外,也可使用软脂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n acid)、褐煤酸或更长链的带有烷基的长链烷羧(alkyl carbon)酸类等的饱和直链脂肪酸类、巴西烯酸(Brassidic acid)、桐酸(eleostearic acid)或十八碳四烯酸(Parinaric acid)等的不饱和脂肪酸类、硬脂醇(stearylalcohol)、芳烷醇(aralkyl alcohol)、山嵛醇(behenyl alcohol)、巴西棕榈醇(carnaubyl alcohol)、丝氨醇(seryl alcohol)、蜂花醇(melissyl alcohol)或更长链的具有烷基的长链烷基醇(alkylalcohol)类的饱和醇类、山梨糖醇(sorbitol)等的多价醇类、亚油酰胺(linoleic amide)、油酰胺(oleic amide)或月桂酸酰胺(lauricamide)等的脂肪酸酰胺类、亚甲基双硬脂酰胺(methylene bis stearicacid amide)、乙撑双癸酰胺(ethylene bis capramide)、乙撑双月桂酰胺(ethylene bis lauric amide)或环己烷双硬脂酰胺(hexa mechirenbis stearic acid amide)等的饱和脂肪酸双酰胺类、乙撑双油酰胺(ethylene bis oleic amide)、环己烷双油酰胺(hexa mechiren bisoleic amide)、N,N’-二油己二酸酰胺(dioleoyl adipic amide)或N,N’-二油癸二酸酰胺(dioleoyl sebacic amide)等的不饱和脂肪酸酰胺类、m-二甲苯双硬脂酰胺(xylene bis stearic acid amide)或N,N’-二硬脂异酞酸酰胺(distearic isophthalic acid amide)等的芳香族系双酰胺类、在脂肪族烃系蜡中使用苯乙烯(styrene)或丙烯酸等的 乙烯(vinyl)系单体(monomer)进行接枝(graft)的蜡类、山嵛酸单酸甘油酯(behenic acid monoglyceride)等的脂肪酸和多价醇的部分酯(ester)化物、或通过在氢中添加植物性油脂获得的具有羟基(hydroxy group)的甲酯(methyl ester)化合物等。 
对于着色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作为黑色、黄色、红色、蓝色的色粉用着色剂使用的染料、颜料等。例如:碳黑(carbonblack)、酞菁蓝(phthalocyanine blue)、永固茶色(permanent brown)FG、亮坚牢猩红(brilliant fast scarlet)、颜料绿(pigment green)B、若丹明B(rhodamine B)、溶剂红(solvent red)49、溶剂红146、颜料绿15:3、溶剂绿35、喹吖酮(quinacridone)、洋红(carmine)6B、双偶氮黄(disazo yellow)等。 
作为带电控制剂,可使用水杨酸络合物等。 
外部添加剂是为了提高环保稳定性、带电稳定性、显像性、流动性、保存性而添加的,可以使用例如二氧化硅(silica)粉末体等的无机粉末体。 
下面对显像剂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作为粘结树脂的非晶质树脂使用非晶质聚酯树脂90重量单位、结晶性树脂使作结晶性聚酯树脂a10重量单位、作为带电控制剂使用水杨酸络合物(ORIENT化学工业社制BONTRON E-84)0.2重量单位、作为着色剂使用MOGUL-L(KYABOTTO社)4.0重量单位、作为脱膜剂使用巴西棕榈蜡(加藤洋行社制巴西棕榈蜡1号粉末)3.0重量单位。 
用亨舍尔混合机(三井矿山社制)将上述原料混合后,使用双轴挤出机在100℃的温度下进行混炼,冷却后使用带有直径2mm 的屏幕的切碎机(cutter mill)切碎后,用冲突版式粉碎机“分散分离器(dispersion separator)”(日本PNEUMATIC工业社制)进行粉碎,然后用风力分级机进行分级,获得平均粒径为6um的显像剂母体。随后,作为外添加工序,在获得的100重量单位的显像剂母体中,加入解碎(有享舍尔混合机等的高速搅拦机对凝集的无机微粒子分离)的排水性二氧化硅R972(日本AEROSIL社制平均一次粒子16nm)2.5重量单位、以及用上述同样方法解碎的排水性二氧化硅RY-50(日本AEROSIL社制平均一次粒子40nm)2.0重量单位,在10公升容量的享舍尔混合机中以3200(转/分)的旋转速度搅拌2分钟。在这里获得的显像剂设为显像剂A。另外,使用各种重量平均分子量不同的结晶性聚酯b、c、d、e、f替代结晶性聚酯a,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配制、制造的显像剂分别设为显像剂B、显像剂C、显像剂D、显像剂E、显像剂F。 
下面对制造的显像剂的试验(评价)方法进行说明。 
[吸热峰值测定] 
使用示差扫描热量计((Parkin Elmer社制DSC7)以下简称DSC)对制造的显像剂进行吸热峰值测定。DSC测定条件是,在升温速度为10℃/min的条件下,从30℃加热至150℃(第1次升温过程),求温度与热量的关系。随后,在降温速度为10℃/min的条件下冷却至30℃,再次在升温速度为10℃/min的条件下加热至150℃(第2次升温过程)。作为DSC测定结果,第1次升温过程中的DSC曲线的一个实例如图3所示。所述的吸热峰值,是指通过玻璃转移温度在吸热峰值的顶点的温度。如图3所示,在存在多个峰值时,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峰值,是在55 ℃~80℃的范转显现的、在树脂历来的峰值中显现在最低温侧的峰值;非晶质树脂的峰值,是在相同范围内显现的、在树脂历来的峰值中显现在最低温侧的第二个峰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结晶性树脂与非晶质树脂的吸热峰值不足55℃时,则难以确保各树脂在保存性方面的良好性能;而当吸热峰值超过80℃时,则难以确保其在定影性方面的良好性能。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际的定影器E部同样,使用了显像剂从粉末状态至熔融状态的第一次升温过程中的DSC测定结果。 
[定影评价及定影强度评价] 
使用改变了NIP量和定影辊10及加压带12的旋转周速度的打印机100,对制造的显像剂进行定影评价及定影强度评价。用这两种评价法对制造的显像剂的定影性进行评价,是因为这些评价根据显像剂不同会显示相反的结果,未必是相关的特性。另外,在本评价法中使用A4型的Xerox J纸,定影辊10的表面温度设为145℃和195℃。作为比较实例,使用显像剂1、2。显像剂1、2中均不含结晶性聚酯树脂。在显像剂1中,为使其在低温侧具有定影效果(低温定影性),使用了脂肪族系单体的比例较高的聚酯树脂。在显像剂2中,为使其具有保存性,使用了芳香属系单体的比例较高的聚酯树脂。其它原料及制造方法与上述对显像剂A~F的说明相同。下面先对定影评价进行说明,然后对定影强度评价进行说明。 
[定影评价] 
首先,如图4所示,从打印方向看,在纸张14的上、下端,将高=40mm,宽=可打印的全部范围的打印纸样以100%色粉浓度显像并定影。这时,由于显像剂被赋予的热量过大,显像剂附着在 定影辊10上,旋转一周的定影辊10上附着的显像剂附着在纸张14上、出现所谓高温偏移(offset)的情况,目视纸张14的上端至下端方向86mm的位置(图4中的位置(1)),当附着有显像剂时,则为高温偏移(×)。如果显像剂被赋予的热量过小,显像剂则会从纸张上剥离。在从打印方向看的纸张14的下端、中央(图4中的位置(2))的打印部粘贴胶带(胶接磁带(mending tape)住友3M社制),并用500g的重物在胶带上往返一次,对所谓的未定影进行评价。这时,对于重物除其自重以外不在上方施加压力,重物的移动速度标准为10mm/sec。使用X-rite分光浓度计(X-rite社制)对胶带剥离部和胶带未剥离部的浓度进行测定,其浓度差在10%以上,即定影率在90%以下的则为未定影(×)。 
[定影强度评价] 
对定影后的纸张-显像剂间的强度即定影强度进行评价。首先,将上述图4所示的打印纸样以300%色粉浓度显像并定影。然后如图5所示,将打印面向内将纸张14轻轻折弯。这时,尽可能不使用多余的力量、不触碰折线。在该折线上用500g的重物往返一次。这时,除重物的自重以外不在上面施加力量,重物的移动速度标准为10mm/sec。随后,将折线慢慢展开,在放置于折线上的布(BEMCOT旭化成社制)上放置重物,在相当于折线的位置往返2次。这时,除重物的自重以外不在上面施加力量,重物的移动速度标准为10mm/sec。被定影的显像剂从纸张14上剥离时,若该剥离位置的宽度在2mm以上,则定影强度为弱(×)。若剥离的显像剂的宽度在2mm以下,则定影强度为强(○)。 
[保存性试验] 
如图6所示,在玻璃板上设置直径30mm、高80mm的金属制圆筒,在圆筒内分别投入显像剂10g。在上面放置20g的重物,在气温50℃、湿度55%的环境下放置48小时。放置48小时后,慢慢取下重物和圆筒,在显像剂上放置重物,每次增加10g,确认显像剂崩溃时的载重。另外,若在取下圆筒的阶段显像剂即崩溃,则其崩溃载重=0g。该试验的评价标准为:崩溃载重在30g以下的为保存性良好(○),崩溃载重超过30g的为保存性不良(×)。 
使用改变了NIP量和定影辊10及加压带12的旋转周速度的打印机100,对显像剂A~F及未添加结晶性聚酯的显像剂1、2进行定影评价及定影强度评价的结果,见表1~4。表1是使用NIP量=8.0mm的定影器E部进行评价的结果。同样,表2是使用NIP量=9.1mm、表3是使用NIP量=10.5mm、表4是使用NIP量=11.8mm的定影器E部进行评价的结果。另外,显像剂A~F及显像剂1、2的保存性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在这些表中,记载了通过DSC测定获得的、在各显像剂中添加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吸热峰值温度,以及结晶性聚酯树脂与非晶质树脂的吸热峰值温度差。另外,表中没有记载作为各显像剂中共用原料的非晶质树脂的吸热峰值温度,如上所述这里使用在55℃~80℃的范围显现吸热峰值的非晶质树脂,该温度为72℃。 
在表1~4的“定影强度评价”中,由于定影评价结果为不良时用(×)表示,所以“-”表示的是不可评价。在“定影评价”中,仅在温度设定为145℃及195℃时定影评价均为良好时,在“综合”中以(○)表示;若在任一设定温度的评价为不良(×)时,则在“综合”中以(×)表示。另外在“定影强度评价”中的“综合” 也与此相同。在“综合评价”中,“定影评价”的结果与“定影强度评价”的结果均为良好(○)时,“综合评价”以◎表示;若“定影评价”的结果为良好(○)、“定影强度评价”的结果为不良(×)时,“综合评价”中以(○)表示;若“定影评价”及“定影强度评价”的结果均为不良(×)时,“综合评价”中以(×)表示。 
另外,表中的记号及缩略语的含意如下。 
TP=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吸热峰值温度(℃) 
吸热峰值温度差=结晶性聚酯树脂与非晶质树脂的吸热峰值温度差(℃) 
VF=定影辊10及加压带12的外周的周速度(纸张输送速度:mm/sec) 
Tnip=定影时的NIP时间(ms),以NIP量/VF定义。 
【表1】 
NIP量=8.0mm 
Figure G2009100046818D00141
Figure G2009100046818D00161
【表2】 
NIP量=9.1mm 
Figure G2009100046818D00162
Figure G2009100046818D00171
Figure G2009100046818D00181
【表3】 
NIP量=10.5mm 
Figure G2009100046818D00182
Figure G2009100046818D00191
【表4】 
NIP量=11.8mm 
Figure G2009100046818D00201
Figure G2009100046818D00211
【表5】 
  显像剂   TP  (℃)   吸热峰值  温度差(℃)   保存性  试验结果
  显像剂A   71   1   ○
  显像剂B   69   3   ○
  显像剂C   67   5   ○
  显像剂D   65   7   ○
  显像剂E   63   9   ○
[0081] 
  显像剂F   61   11   ○
  显像剂1   -   -   ×
  显像剂2   -   -   ○
通过表1~4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含有结晶性聚酯的显像剂,由于吸热峰值温度差较大,且Tnip较大,所以可以进行低温定影。前者是由于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吸热峰值温度较偏向(shift)低温侧。而后者是由于显像剂从定影器E部接受的热量增加。定影强度评价是依存于定影评价的结果的,但如果吸热峰值温度差过大,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质聚酯树脂的吸热量会产生差值,定影强度会被恶化。另一方面,在使用不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的显像剂时,即,在使用显像剂1时,为了使其具有低温定影性,作为低分子量非晶质聚酯使用了脂肪族系单体比例较高的聚酯树脂,得到了预定程度的低温定影性;但是在使用显像剂2时,为了使其具有保存性使用了芳香族系单体比例较高的聚酯树脂,没有得到低温定影性。 
在保存性试验中,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的显像剂均获得了良好的试验结果。这是由于添加了具有锐熔(sharp melting)性的结晶性聚酯树脂所获得的效果。另外,使用了脂肪族系单体比例较高的聚酯树脂的显像剂1的保存性为不良。 
将上述结果总结后如图7所示。图7是在X轴上取吸热峰值温度差、在Y轴上取NIP时间Tnip,将表1~4中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图形表示。在这里,×表示定影性及定影强度不良、○表示仅定影性良好、◎表示定影性及定影强度均良好。在图7中,用虚线围起的部分,即NIP时间在53ms以上、86ms以下,且结晶性聚 酯树脂与非晶质聚酯树脂的吸热峰值温度差在3℃以上、9℃以下时,定影性为良好。而更加理想的是,用实线围起的部分,即NIP时间在53ms以上、86ms以下,且结晶性聚酯树脂与非晶质聚酯树脂的吸热峰值温度差在5℃以上、9℃以下时,定影性及定影强度均为良好。 
如图8所示,上述定影性及定影强度均为良好的NIP时间(53ms以上、86ms以下),是在图8中的斜线部,即NIP量在8.0mm以上、9.1mm以下,且定影辊10及加压带12的外周的周速度在106mm/sec以上、138mm/sec以下的条件下,或,NIP量在9.1mm以上、11.8mm以下,且定影辊10及加压带12的外周的周速度在138mm/sec以上、171mm/sec以下的条件下才能被满足。另外,在图8中,“NIP时间良好范围”的范围,根据显像剂的特性可以从理论上或实验上求得。这是因为在该范围以上进行打印时,由于NIP时间过短,显像剂无法获得充分溶化的时间;而在这个范围以下进行打印时,由于NIP时间过长,接触定影辊10的显像剂溶化过度,不仅在纸张上溶化附着,还很有可能发生该显像剂附着在定影辊10上的高温偏移。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该“NIP时间良好范围”以外的设定值未被设为“良好”。 
如上所述,可以说在满足上述NIP时间(53ms以上、86ms以下)的条件下(NIP量在8.0mm以上、9.1mm以下,且定影辊10及加压带12的外周的周速度在106mm/sec以上、138mm/sec以下的条件下,或,NIP量在9.1mm以上、11.8mm以下,且定影辊10及加压带12的外周的周速度在138mm/sec以上、171mm/sec以下),在55℃~80℃的范围显现吸热峰值的结晶性聚酯树脂与非晶质聚 酯树脂的吸热峰值温度差在3℃以上、9℃以下,定影器E部的定影温度在145℃以上195℃以下的范围,本发明的显像剂的定影性为良好。更加理想的是,在满足NIP时间(53ms以上、86ms以下)的条件下(NIP量在8.0mm以上、9.1mm以下,且定影辊10及加压带12的外周的周速度在106mm/sec以上、138mm/sec以下的条件下,或,NIP量在9.1mm以上、11.8mm以下,且定影辊10及加压带12的外周的周速度在138mm/sec以上、171mm/sec以下),结晶性聚酯树脂与非晶质聚酯树脂的吸热峰值温度差在5℃以上、9℃以下,定影器E部的定影温度在145℃以上、195℃以下的范围,本发明的显像剂的定影性及定影强度均为良好。另外,本发明的显像剂A~F还显示了良好的保存性。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可以提供具有优良的低温侧的定影良好温度范围、且具备优良的保存性的现像剂的图像形成装置。 
实施方式二 
实施方式二的打印机中,用具有加压辊36的定影器F部取代了实施方式一中具有加压带12的定影器E部。因此,与实施方式一中的定影器E部相比,NIP幅度减小。在实施方式二的打印机中,除定影器F部以外,其结构及图像形成动作均与实施方式一相同,所以在此省略其说明。 
如图9所示,定影器F部具有作为定影构件、由图中未标示的定影用驱动部即定影马达驱动的定影辊35;作为加压构件、与该定影辊35相压接、并与定影辊35联合旋转的加压辊36。 
定影辊35是在铁、铝等芯轴上包覆硅橡胶(silicone gum)等弹性材料形成的,该弹性材料的表面包覆有氟系树脂,通过该氟系 树脂可防止显像剂的附着。而且,在芯轴内配设有例如卤素灯(halogen lamp)等的加热器(heater)11。加压辊36例如可由在铝芯轴上包覆硅橡胶等的耐热弹性层、并在其上面包覆PFA(四氟乙烯-全氟乙烯基醚共聚物(tetrafluoroethylene-perfluoroethyl vinylether copolymer))管构成,加压辊36被设置为与定影辊35相压接,通过加压辊36与定影辊35的接触,形成NIP部。 
另外,在定影辊35的近旁,设置有不与定影辊10相接触的定影用热敏电阻器(thermistor)13。由定影用热敏电阻器13检测的定影辊35的表面温度信息被输送至图中未标示的温度控制手段。温度控制手段基于该定影辊35的表面温度信息,选择性地为卤素灯等的加热器11通电,从而控制定影辊35的表面温度,使其维持在预定的温度。到达上述NIP部的纸张14上的显像剂,通过定影辊35供给的热量而熔融,被固定在纸张14上。 
使用实施方式一中的定影器E部和本实施方式中的定影器F部,在以下条件下、通过下述评价顺序,对打印物进行卷曲评价。 
环境:温度20℃/湿度30%(以下简称NN环境)及温度28℃/湿度80%(以下简称HH环境) 
显像剂:显像剂C 
定影器:定影器E部(NIP量11.8mm)及定影部F部(NIP量6.6mm) 
纸张:薄纸(Xerox P纸。64g/m2)及官制明信片(157g/m2
打印模式:100%色粉浓度 
打印速度:155mm/sec 
定影温度:175℃ 
评价程序:将具有显像剂的打印机、各定影器、各纸张放置12小时。之后在NN环境下或HH环境下,将100%色粉浓度打印在10页各纸张上。将各打印物放置5分钟后,如图10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定卷曲量(h)。这时,薄纸的卷曲量在30mm以上的为打印不良,官制明信片的卷曲量在10mm以上的为打印不良。 
表6显示的是上述评价试验的结果。从表6中可以看出,作为具有定影器的加压构件,如果使用无接头的加压带12,由于NIP量大、纸张受热时间长,所以容易产生卷曲。而使用加压辊36作为加压构件,则可以良好的打印物。 
【表6】 
Figure G2009100046818D00261
(打印不良数) 
如上所述,使用具有加压辊36作为定影器的加压构件、NIP量6.6mm、打印速度(输送速度)155mm/sec的定影器F部,同时使用结晶性聚酯树脂与非晶质聚酯树的吸热峰值温度差为7℃的显像剂,在定影温度175℃的条件下,可获得无卷曲的良好打印物。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说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可进行适当变更。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仅以打印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还可适用于复印机、FAX、MFP等。 

Claims (13)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显像剂;
一个通过所述显像剂在媒介物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
一个定影部,该定影部具有一个在预定温度将所述媒介物加热的定影构件和一个根据预定加压量与所述定影构件相压接的加压构件,并且在将所述媒介物以预定速度输送的同时,将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的所述图像定影在所述媒介物上;以及
一个控制部,控制所述定影构件达到所述预定温度,
其中,所述显像剂中包括由结晶性树脂和非晶质树脂构成的粘结剂树脂,
所述控制部在使用所述结晶性树脂与所述非晶质树脂的吸热峰值在55℃以上、80℃以下的范围内并且所述结晶性树脂与所述非晶质树脂的吸热峰值的温度差在3℃以上、9℃以下的显像剂作为所述显像剂的时候,控制所述定影构件使得所述预定温度在145℃以上、195℃以下,
所述吸热峰值,是在示差扫描热量测定中第一次升温过程中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结晶性树脂与所述非晶质树脂的所述吸热峰值的温度差在5℃以上9℃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结晶性树脂为聚酯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定影构件的NIP时间为53ms以上、86ms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加压构件的所述预定加压量是被设定在使得NIP量在8.0mm以上、9.1mm以下,所述媒介物的所述预定速度被设定在106mm/sec以上、138mm/sec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加压构件的所述预定加压量是被设定在使得NIP量为9.1mm以上、11.8mm以下,所述媒介物的所述预定速度在138mm/sec以上、171mm/sec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加压构件的所述预定加压量是NIP量为约6.6mm时的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所述定影部的所述媒介物的所述预定速度约为155mm/sec。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显像剂;
一个通过所述显像剂在媒介物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
一个定影部,该定影部具有一个在预定温度将所述媒介物加热的定影构件和一个根据预定加压量与所述定影构件相压接的加压构件,并且在将所述媒介物以预定速度输送的同时,将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的所述图像定影在所述媒介物上;以及
一个控制部,控制所述定影构件达到所述预定温度,
其中,所述显像剂至少包括吸热峰值是不同的二种树脂,所述控制部使用吸热峰值在55℃以上、80℃以下的范围内并且所述二种树脂的吸热峰值的温度差在3℃以上、9℃以下的所述显像剂,并且控制所述定影构件使得所述预定温度在145℃以上、195℃以下,
所述吸热峰值,是在示差扫描热量测定中第一次升温过程中的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二种树脂中至少一种为结晶性树脂。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二种树脂为结晶性树脂与非晶质树脂,其所述吸热峰值的温度差在5℃以上9℃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结晶性树脂为聚酯树脂。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定影构件的NIP时间为53ms以上、86ms以下。
CN2009100046818A 2008-03-07 2009-02-26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67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58551 2008-03-07
JP2008-058551 2008-03-07
JP2008058551 2008-03-07
JP2009-036462 2009-02-19
JP2009036462A JP2009237550A (ja) 2008-03-07 2009-02-19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36462 2009-02-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6766A CN101526766A (zh) 2009-09-09
CN101526766B true CN101526766B (zh) 2013-09-25

Family

ID=40677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468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6766B (zh) 2008-03-07 2009-02-26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77052B2 (zh)
EP (1) EP2098919B1 (zh)
JP (1) JP2009237550A (zh)
CN (1) CN1015267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59463B2 (ja) * 2019-03-25 2023-04-18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4729A (zh) * 2005-08-29 2007-03-0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101460A (zh) * 2006-07-07 2008-01-0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和使用该调色剂的静电图像显影剂及成像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62640B1 (en) 1993-12-29 2001-03-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s and heat fixing method
US6472117B2 (en) * 2000-07-25 2002-10-29 Konica Corporation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3246920A (ja) * 2002-02-26 2003-09-05 Kao Corp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
JP2004264803A (ja) * 2002-07-30 2004-09-24 Sekisui Chem Co Ltd トナー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トナー
JP2005077928A (ja) * 2003-09-02 2005-03-24 Seiko Epson Corp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05181848A (ja) * 2003-12-22 2005-07-07 Sharp Corp 現像剤、トナーおよびキャリア
JP4322182B2 (ja) 2004-07-30 2009-08-26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7625684B2 (en) * 2004-08-06 2009-12-01 Kao Corporation Toner for electrophotography
JP4729950B2 (ja) 2005-03-11 2011-07-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7193099A (ja) * 2006-01-19 2007-08-0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696973B2 (ja) * 2006-03-01 2011-06-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イエロー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用イエロートナーの製造方法、静電荷像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8015244A (ja) * 2006-07-06 2008-01-24 Fuji Xerox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静電荷像現像用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US8163457B2 (en) * 2007-04-26 2012-04-24 Kao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eparing toner for electrophotography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4729A (zh) * 2005-08-29 2007-03-0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101460A (zh) * 2006-07-07 2008-01-0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和使用该调色剂的静电图像显影剂及成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98919A2 (en) 2009-09-09
US7877052B2 (en) 2011-01-25
EP2098919B1 (en) 2017-09-27
JP2009237550A (ja) 2009-10-15
US20090226226A1 (en) 2009-09-10
CN101526766A (zh) 2009-09-09
EP2098919A3 (en) 2010-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3255B (zh) 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
US8455166B2 (en) UV curable toner with improved scratch resistance
JP4936481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8231760B2 (en) Image removing device, image remov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removing system
EP307332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526766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4619295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059994B2 (en) Image form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738888A (zh) 显影剂、显影剂存储体、显影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US7745086B2 (en) Developer material, developer material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9304964A (ja) カラートナー及び定着装置
US8182972B2 (en) Developer, developer storage unit,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597910B2 (en) Toner for thermal transfer printing sheet, thermal transfer printing sheet,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US20090080940A1 (en) Developer, developer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6030945A (ja) 定着装置
US6060203A (en) High gloss electrostatographic substrates
US20230107991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method for providing foil images
US739501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O2023059442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method for providing foil images
JP467816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2225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54236A (ja) 現像剤、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9865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19554A (ja) 現像剤、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47365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25

Termination date: 2017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