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6544B - 分析仪、分析仪用标本运送方法及分析仪的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分析仪、分析仪用标本运送方法及分析仪的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26544B CN101526544B CN200910008763XA CN200910008763A CN101526544B CN 101526544 B CN101526544 B CN 101526544B CN 200910008763X A CN200910008763X A CN 200910008763XA CN 200910008763 A CN200910008763 A CN 200910008763A CN 101526544 B CN101526544 B CN 10152654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mple
- determinator
- indication
- measure
- preferent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92—Schedul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36/00—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 Y10T436/11—Automated chemical analysis
- Y10T436/113332—Automated chemical analysis with conveyance of sample along a test line in a container or rack
- Y10T436/114165—Automated chemical analysis with conveyance of sample along a test line in a container or rack with step of insertion or removal from test li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仪,包括:测定标本的第一测定装置;测定标本的第二测定装置;可向上述第一测定装置和第二测定装置运送标本的运送装置;指示优先于其他标本测定指定标本的优先标本测定指示设备;及运送控制器,当上述优先标本测定指示设备指示在上述第二测定装置优先于其他标本测定上述指定标本时,控制上述运送装置保留向上述第二测定装置运送标本的操作,实施其他运送操作。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标本运送方法及一种分析仪的控制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仪、分析仪用标本运送方法及分析仪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人们已经知道有一种分析仪能够自动运送若干标本并分析所运送的标本(比如参照美国专利第7283217号公报和美国专利公开第2007-110617号公报)。这种分析仪在一个测定装置上连接着一个运送装置。
然而,上述美国专利第7283217号公报和美国专利公开第2007-110617号公报上记述的分析仪,对于一个运送装置只有一个测定装置,因此存在着难以大幅度提高标本处理能力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在这种分析仪上配置多个测定装置,标本的处理能力虽然可以大大提高,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对运送装置的结构/构成全然不知。比如,要提高标本的处理能力的话,就要高效地向多个测定装置运送标本,为此运送装置将变得庞大。而要使运送装置小型化就不能高效地运送标本,标本的处理能力就会低下。特别是如果要处理一些需要与其他标本比较,并尽快得出分析结果的优先标本的话,就很难高效地运送其他标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范围只由后附权利要求书所规定,在任何程度上都不受这一节发明内容的陈述所限。
从第一方面来说,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分析仪,包括:测定标本的第一测定装置;测定标本的第二测定装置;可向上述第一测定装置和第二测定装置运送标本的运送装置;指示优先于其他标本测定指定标本的优先标本测定指示设备;及运送控制器,当上述优先标本测定指示设备指示优先于其他标本,用上述第二测定装置测定上述指定标本时,控制上述运送装置保留向上述第二测定装置的标本运送,实施其他运送操作。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分析仪中,所述其他运送操作最好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操作之一:当上述优先标本测定指示设备不下达上述指示时,将应运往上述第二测定装置的标本运送到上述第一测定装置;当上述优先标本测定指示设备不下达上述指示时,将应运往上述第二测定装置的标本运送到用于确认有无装标本的标本容器的标本有无确认位置;及当上述优先标本测定指示设备不下达上述指示时,将应运往上述第二测定装置的标本运送到用于读取贴在装标本的标本容器上的识别信息的读取位置。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分析仪中,所述第一测定装置最好包含有可放入所述指定标本的第一置样部件,所述第二测定装置最好包含有可放入所述指定标本的第二置样部件。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分析仪中,所述第一置样部件最好可从所述第一测定装置拉出,所述第二置样部件最好可从所述第二测定装置拉出。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分析仪中,在所述优先标本测定指示设备指示优先于其他标本测定所述指定标本之前,所述运送控制器控制所述运送装置最好交替向所述第一测定装置和所述第二测定装置运送若干标本。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分析仪中,所述优先标本测定指示设备最好包含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测定装置和所述第二测定装置的测定指示按钮,以便下达测定所述指定标本的指示。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分析仪中,所述优先标本测定指示设备最好包含显示测定指示界面的显示器,测定指示界面用于下达测定所述指定标本的指示。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分析仪中,当所述优先标本测定指示设备指示优先于其他标本测定所述指定标本时,所述运送控制器最好从所述第一测定装置和所述第二测定装置中选择可更快开始测定所述指定标本的测定装置。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分析仪中,所述第一测定装置和所述第二测定装置最好是同一类型的测定装置。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分析仪中,所述第一测定装置和所述第二测定装置最好测定标本中所含血细胞。
从第二方面来说,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用于分析仪的标本运送方法,包括:(a)将第一标本运送到第一测定装置;(b)将第二标本运送到第二测定装置;(c)用上述第一测定装置测定上述第一标本;(d)用上述第二测定装置测定上述第二标本;(e)优先于其他标本接受测定指定标本的指示;及(f)优先于其他标本接受用上述第二测定装置测定上述指定标本的指示时,保留向上述第二测定装置运送上述第二标本的操作,实施其他运送操作。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标本运送方法中,所述其他运送操作最好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操作之一:当没有所述指示时,将应运往所述第二测定装置的所述第二标本运送到所述第一测定装置;当没有所述指示时,将应运往所述第二测定装置的所述第二标本运送到用于确认有无装标本的标本容器的标本有无确认位置;及当没有所述指示时,将应运往上述第二测定装置的所述第二标本运送到用于读取贴在装标本的标本容器上的识别信息的读取位置。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标本运送方法中,最好在接受优先于其他标本测定指定标本的指示之前,所述步骤(a)和步骤(b)反复交替进行。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标本运送方法中,最好还包含这样一个步骤:在收到优先于其他标本测定指定标本的指示时,从所述第一测定装置和所述第二测定装置中选择可更快开始测定所述指定标本的测定装置。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标本运送方法中,在步骤(c)的测定和在步骤(d)的测定最好由同一类型的测定装置实施。
从第三方面来说,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包含第一测定装置、第二测定装置和可向上述第一测定装置、第二测定装置运送标本的运送装置在内的分析仪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该分析仪的标本运送,包括:一个计算机可读介质;和一段存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可使一个通用计算机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a)将第一标本运送到第一测定装置;(b)将第二标本运送到第二测定装置;(c)用上述第一测定装置测定上述第一标本;(d)用上述第二测定装置测定上述第二标本;(e)接受优先于其他标本测定指定标本的指示;及(f)优先于其他标本接受用上述第二测定装置测定上述指定标本的指示时,保留向上述第二测定装置运送上述第二标本的操作,实施其他运送操作。
在上述第三方面的分析仪的控制系统中,所述其他运送操作最好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操作之一:当没有所述指示时,将应运往所述第二测定装置的所述第二标本运送到所述第一测定装置;当没有所述指示时,将应运往所述第二测定装置的所述第二标本运送到用于确认有无装标本的标本容器的标本有无确认位置;及当没有所述指示时,将应运往上述第二测定装置的所述第二标本运送到用于读取贴在装标本的标本容器上的识别信息的读取位置。
在上述第三方面的分析仪的控制系统中,最好在接受优先于其他标本测定指定标本的指示之前,所述步骤(a)和步骤(b)反复交替进行。
在上述第三方面的分析仪的控制系统中,所述操作最好还包含这样一个步骤:在收到优先于其他标本测定指定标本的指示时,从所述第一测定装置和所述第二测定装置中选择可更快开始测定所述指定标本的测定装置。
在上述第三方面的分析仪的控制系统中,在步骤(c)的测定和在步骤(d)的测定最好由同一类型的测定装置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的整体结构的斜视图。
图2为详细说明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的各部分的斜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的测定装置和标本运送装置的略图。
图4为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的测定装置和标本运送装置的斜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的管架和标本容器的斜视图。
图6为说明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的标本运送装置的平面图。
图7为说明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标本运送装置的侧面图。
图8为说明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的标本运送装置的侧面图。
图9为说明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10为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的优先标本测定指示界面的显示图。
图11为说明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的测定处理程序进行测定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12为说明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的第一测定装置和第二测定装置状态变化的状态变化图。
图13为说明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的标本运送装置状态变化的状态变化图。
图14为说明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的标本运送装置决定下一步操作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5为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的事件通知的显示图。
图16为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的命令优先顺序的显示图。
图17为说明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进行优先标本测定时的运行过程的流程图。
图18为说明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的变形例中标本运送装置的运行的流程图。
图1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整体结构的斜视图。
图20为说明图19所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进行优先标本测定时的运行过程的流程图。
图2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的整体结构的斜视图。
图22为说明图21所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进行优先标本测定时运行过程的流程图。
图2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的变形例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的整体结构的斜视图。图2~图10为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的各部分的详细说明图。首先,参照图1~图10就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以本发明适用于作为分析仪一例的血液分析仪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1如图1和图2所示,有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两个测定装置、配置于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的前方的标本运送装置(取样器)4、由与第一测定装置2、第二测定装置3和标本运送装置4电路连接的PC(个人电脑)构成的控制装置5。血液分析仪1通过控制装置5连接到主计算机6(参照图3)。
血液分析仪1不是通过运送装置连接若干分析装置的运送系统,而是单机式的分析仪器。也可以将此血液分析仪1纳入运送系统中。
如图1~图4所示,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本质上是同一类型的测定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测定装置3用与第一测定装置2同样的测定原理,就同一测定项目测定标本。第二测定装置3也可对第一测定装置2不测定的测定项目进行测定),彼此相邻配置。在此,所谓同一类型不仅指两个测定装置就完全相同的测定项目对标本进行测定的情况,也包括第一测定装置2的若干测定项目和第二测定装置3的若干测定项目部分相同的情况。如图3所示,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分别包括:从标本容器(试管)100中吸移作为标本的血液的标本吸移部件21和31、由标本吸移部件21和31吸移的血液制备检测用试样的制样器22和32、从制样器22和32制备的检测用试样中检测血液中的血细胞的检测器23和33。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还分别有用于将标本运送装置4运送的管架101(参照图5)上的标本容器100收入其内的进样口24和34(参照图1和图2)、将标本容器100从管架101送入内部并运送到标本吸移部件21和31吸移位置(参照图3)的标本容器运送部件25和35。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外表面分别设有置样部件开关按钮26和36、优先标本测定开始按钮27和37。
标本吸移部件21和31的前端分别装配有针(无图示)。标本吸移部件21和31分别可向垂直方向(箭头Z方向)移动。标本吸移部件21和31通过向下移动,刺穿运送到吸移位置的标本容器100的密封盖,吸移里面的血液。
检测器23和33可以用鞘流DC检测法进行RBC检测(检测红细胞)和PLT检测(检测血小板),并能用SLS-血红蛋白法进行HGB检测(检测血液中的血色素)。检测器23和33还可以通过使用半导体激光的流式细胞技术进行WBC检测(检测白细胞)。
在检测器23和33得出的检测结果作为标本的测定数据(测定结果)被传至控制装置5。此测定数据是向用户提供的最终分析结果(红细胞数、血小板数、血红蛋白量、白细胞数等)的原始数据。
标本容器运送部件25和35如图3和图4所示,有能够夹住标本容器100的机械手251和351、分别开关机械手251和351以便夹住标本容器100的开关部件252和352、分别向垂直方向(箭头Z方向)直线移动机械手251和351的垂直移动部件253和353以及分别沿垂直方向(箭头Z方向)如钟摆状移动机械手251和351的搅拌部件254和354。标本容器运送部件25和35还分别有标本容器移动部件255(参照图3)和355以及条形码读取器256和356,其中标本容器移动部件255和355用于将机械手251和351从管架101上抓取的标本容器100固定到置样部件255a(参照图3)和355a,并沿箭头Y方向水平移动到标本吸移部件21和31的吸移位置。
机械手251和351分别配置在标本运送装置4运送管架101的运送途中的上方。当标本容器100被运送到向第一测定装置2提供标本的供样位43a和向第二测定装置3提供标本的第二供样位43b(参照图3)时,机械手251和351分别向下(箭头Z方向)移动后,通过开关部件252和352的张开和闭合抓取放在管架101的标本容器100。机械手251和351向上移动抓取的标本容器100,从管架101取出,然后由搅拌部件254和354分别作钟摆状运动(比如10个往返)。如此,机械手251和351即能搅拌所夹标本容器100内的血液。搅拌结束后,机械手251和351向下移动,通过开关部件252和352放开对标本容器100的夹持。如此,机械手251和351即可将标本容器100放置到标本容器移动部件255和355的置样部件255a和355a。
开关部件252和352分别靠气缸252a和352a的动力张开和闭合机械手251和351,以夹持标本容器100。
垂直移动部件253和353能够分别靠气缸253a和353a的动力沿轨道253b和353b垂直(箭头Z方向)移动机械手251和351。
搅拌部件254和354分别靠无图示的步进式电机的动力向垂直方向(箭头Z方向)如钟摆状移动机械手251和351。
标本容器移动部件255和355分别靠无图示的步进式电机的动力,向箭头Y方向水平移动置样部件255a和355a。以此,标本容器移动部件255和355可如图3所示,将设置在置样部件255a和355a的标本容器100运送到优先置样位、搅拌位置、读码位和吸移位置。标本容器移动部件255和355还可以经由管架101运送路径上方运送标本容器100,俯视犹如与向箭头X方向运送的管架101运送路径交叉。当用户按下置样部件开关按钮26和36(参照图1和图2)时,置样部件255a和355a可移动到优先置样位(参照图3)。标本容器移动部件255和355靠无图示的限制部件将标本容器100固定在各自的吸移位置。
条形码读取器256和356可以读取如图5所示贴在标本容器100上的条形码100a。条形码读取器256和356还能通过无图示的旋转装置一边将目标标本容器100在固定在置样部件255a和355a上的状态下水平旋转,一边读取标本容器100的条形码100a。以此,即使标本容器100的条形码100a贴在对条形码读取器256和356来说的反面,也能通过旋转标本容器100将条形码100a转到面对条形码读取器256和356的一侧。各标本容器100的条形码100a是贴在各标本上固有的东西,用于各标本分析结果的管理等。
置样部件开关按钮26和36可由用户在测定优先标本时按下。
优先标本测定开始按钮27和37可由用户按下。用户将优先标本放置到置样部件255a和355a后,按下优先标本测定开始按钮27和37,则放置有优先标本的置样部件255a和355a被送入测定装置内部,开始测定。
如图4和图6所示,标本运送装置4包括:分析前管架存放处41,可固定若干放置有盛放分析前标本的标本容器100的管架101;分析后管架存放处42,可固定若干放置有盛放分析后标本的标本容器100的管架101;向箭头X方向水平直线移动管架101的管架运送部件43;条形码读取器44;探知有无标本容器100的有无探知传感器45(参照图4);向分析后管架存放处42内移动管架101的管架送出部件46。
分析前管架存放处41有管架送入部件411,管架送入部件411通过向箭头Y方向移动,将存放在分析前管架存放处41的管架101逐个推到管架运送部件43上。管架送入部件411由设置在分析前管架存放处41下方的无图示步进式电机驱动。分析前管架存放处41在靠近管架运送部件43处有一限制部件412(参照图4),用于限制管架101的移动,以免已推入管架运送部件43上的管架101再回到分析前管架存放处41。
分析后管架存放处42在靠近管架运送部件43处有一限制部件421(参照图4),用于限制管架101的移动,以免已移到分析后管架存放处42的管架101再回到管架运送部件43。
管架运送部件43如图3所示,能够运送管架101,使标本运到向第一测定装置2提供标本的第一供样位43a和向第二测定装置3提供标本的第二供样位43b。管架运送部件43还能够通过运送管架101,使标本运送到有无探知传感器45确认有无装标本的标本容器100的标本有无确认位43c和条形码读取器44读取贴在装标本的标本容器100上的条形码100a的读码位43d。
管架运送部件43具有可分别独立移动的第一传送带431和第二传送带432两条传送带。第一传送带431和第二传送带432的箭头Y方向宽度b1(参照图6)分别在管架101箭头Y方向宽度B的一半以下。以此,当管架运送部件43运送管架101时,第一传送带431和第二传送带432并排配置,都不会超出管架101宽度B。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传送带431和第二传送带432形成环状,分别卷在带辊431a~431c和带辊432a~432c上。第一传送带431和第二传送带432的外圈分别形成两个突起片431d和432d,使其内宽w1(参照图7)和w2(参照图8)略(比如约1mm)大于管架101箭头X方向宽度W。第一传送带431,在突起片431d内侧放有管架101的状态下,由步进式电机431e(参照图4)带动,沿带辊431a~431c外圈移动,以此向箭头X方向移动管架101。第二传送带432,在突起片432d内侧放有管架101的状态下,由步进式电机432e(参照图4)带动,沿带辊432a~432c外圈移动,以此向箭头X方向移动管架101。第一传送带431和第二传送带432可分别相互独立地移动管架101。
条形码读取器44用于读取图5所示标本容器100的条形码100a,还读取贴在管架101的条形码101a。条形码读取器44可以一边靠无图示的旋转装置水平旋转放在管架101上的目标标本容器100,一边读取标本容器100的条形码100a。以此,标本容器100的条形码100a即使贴在对条形码读取器44来说的反面,也能够通过旋转标本容器100使条形码100a面向条形码读取44。管架101的条形码101a固有地贴在各管架上,用于标本分析结果的管理等。
有无探知传感器45是接触型传感器,有帘状接触片451(参照图4)、发光的发光元件(无图示)和受光元件(无图示)。有无探知传感器45的结构是这样的,其接触片451触及作为探测目标的被探测物时被碰弯,结果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被接触片451反射到受光元件。以此,当放在管架101的作为探知目标的标本容器100从有无探知传感器45下方通过时,接触片451被标本容器100碰弯,从而探测到有标本容器100。
管架送出部件46隔管架运送部件43与分析后管架存放处42相对配置,可向箭头Y方向水平移动。以此,当管架101被运到分析后管架存放处42和管架送出部件46之间(以下称管架送出位)时,通过向分析后管架存放处42移动管架送出部件64,即可将管架101推移到分析后管架存放处42。
控制装置5如图1、图2和图9所示,由个人电脑(PC)等构成,包含由CPU、ROM、RAM等组成的控制器51、显示器52和输入设备53。显示器52用于显示分析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传送的数字信号数据后所得的分析结果等。显示器52在测定需要优先于其他标本测定的优先标本时,显示优先标本测定指示界面520(参照图10),以便用户输入识别标本的标本识别码、设定测定项目等。
下面就控制装置5的结构进行说明。控制装置5如图9所示,由主要由控制器51、显示器52和输入设备53组成的计算机500构成。控制器51主要由CPU51a、ROM51b、RAM51c、硬盘51d、读取装置51e、输出输入接口51f、通信接口51g和图像输出接口51h构成。CPU51a、ROM51b、RAM51c、硬盘51d、读取装置51e、输出输入接口51f、通信接口51g和图像输出接口51h通过总线51i连接。
CPU51a可以执行存储在ROM51b的计算机程序和读到RAM51c中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500可通过CPU51a执行后述应用程序54a~54c来发挥作为控制装置5的作用。
ROM51b由掩膜ROM、PROM、EPROM、EEPROM等构成,存储由CPU51a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及其所用数据等。
RAM51c由SRAM或DRAM等构成,用于读取存储在ROM51b和硬盘51d的计算机程序。RAM51c还可以作为CPU51a执行这些计算机程序时的工作空间来使用。
硬盘51d储存有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等供CPU51a执行用的各种计算机程序及其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所用的数据。第一测定装置2用的测定处理程序54a、第二测定装置3用的测定处理程序54b及标本运送装置4用的测定处理程序54c也装在此硬盘51d中。第一测定装置2、第二测定装置3和标本运送装置4各部分的运行通过CPU51a执行这些应用程序54a~54c来控制。还装有测定结果数据库54d。
读取装置51e由软驱、CD-ROM驱动器或DVD-ROM驱动器等构成,可读取存储于便携型存储介质54的计算机程序或数据。便携型存储介质54存储有应用程序54a~54c,计算机500可从该便携型存储介质54读取应用程序54a~54c,将其装入硬盘51d。
上述应用程序54a~54c不仅可由便携型存储介质54提供,也可以通过电子通信线路由该电子通信线路(不论有线、无线)连接的、可与计算机500通信的外部机器提供。比如,上述应用程序54a~54c存储于网络服务器的硬盘中,计算机500可访问此服务器,下载该应用程序54a~54c,装入硬盘51d。
硬盘51d装有比如美国微软公司产销的Windows(注册商标)等提供图形用户界面的操作系统。在以下说明中,本实施方式的应用程序54a~54c均在上述操作系统上运行。
输出输入接口51f由比如USB、IEEE1394、RS-232C等串行接口、SCSI、IDE、IEEE1284等并行接口和由D/A转换器和A/D转换器等组成的模拟信号接口构成。输出输入接口51f连接输入设备53,用户可以通过使用该输入设备53直接向计算机500输入数据。
通信接口51g可以是比如Ethernet(注册商标)接口。计算机500通过该通信接口51g可以使用一定的通信协议与第一测定装置2、第二测定装置3、标本运送装置4及主计算机6之间传送数据。
图像输出接口51h与由LCD或CRT等构成的显示器52连接,将与从CPU51a接收的图像数据相应的映象信号输出到显示器52。显示器52可以按照输入的映象信号显示图像(画面)。
控制器51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实现如下功能:用从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传送的测定结果分析作为分析目标的成份,获取分析结果(红细胞数、血小板数、血红蛋白量、白细胞数等)。
管架101如图5所示,有10个容器放置部件101b,可一字排开地容纳10个标本容器100。容器放置部件101b设有开口101c,以便可视觉确认各自收纳的标本容器100上的条形码100a。
图11是说明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根据测定处理程序进行的测定处理的流程图。下面,参照图11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1根据测定处理程序54a和54b进行的测定处理操作。在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分别测定同样的分析对象的成份,因此,以下作为代表性的例子,仅就第一测定装置2测定分析对象的成份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在步骤S1,由标本吸移部件21从运到吸移位置(参照图3)的标本容器100中吸移标本。在步骤S2,制样器22从吸移的标本中制备出检测用试样,在步骤S3,检测器23从检测用试样中检出分析对象的成份。在步骤S4,测定数据从第一测定装置2传送至控制装置5。然后,在步骤S5,控制器51根据从第一测定装置2传送过来的测定结果解析分析对象的成份。标本分析以此步骤S5结束,操作完成。
图12为说明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第一测定装置和第二测定装置状态变化的状态变化图。下面,参照图12,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血液分析仪1的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的状态变化。在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由于分别发生同样状态变化,因此以下作为代表性的例子仅就第一测定装置2的状态变化进行说明。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测定装置2的状态因接通电源而从非启动状态(开始)进入取样模式待机状态2a。第一测定装置2在取样模式待机状态2a下,如果用户下达开始取样测定的指示,则进入取样模式测定中状态2b。在此取样模式测定中状态2b下,第一测定装置2进行图11所示测定处理。在取样模式测定中状态2b下,当标本测定结束时,第一测定装置2返回取样模式待机状态2a。在取样模式待机状态2a下,如切断电源,则第一测定装置2进入非启动状态(结束)。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取样模式待机状态2a和取样模式测定中状态2b下,用户一按下置样部件开关按钮26,第一测定装置2就进入优先标本测定模式待机状态2c。第一测定装置2一进入优先标本测定模式待机状态2c,向第一测定装置2供应标本的操作就保留(暂时搁置)。即,此时标本运送装置4不向第一供样位43a运送标本,仅向第二供样位43b运送标本。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都进入优先标本测定模式待机状态2c时,向第一供样位43a和第二供样位43b运送标本的操作都保留。
在优先标本测定模式待机状态2c下,一按下优先标本测定开始按钮27,则第一测定装置2进入优先标本测定模式测定中状态2d。优先标本测定一结束,第一测定装置2又返回优先标本测定模式待机状态2c。当所有优先标本测定均完成时,用户按下置样部件开关按钮26,则第一测定装置2又进入取样模式待机状态2a。
在取样模式待机状态2a、取样模式测定中状态2b、优先标本测定模式待机状态2c和优先标本测定模式测定中状态2d各自的状态下,一旦发生故障,则第一测定装置2进入中止·中断发生状态2e。故障解除后,第一测定装置2返回各状态模式的待机状态。具体而言,当在取样模式待机状态2a和取样模式测定中状态2b下发生的故障被解除时,第一测定装置2返回取样模式待机状态2a。而当在优先标本测定模式待机状态2c和优先标本测定模式测定中状态2d下发生的故障被解除时,第一测定装置2返回优先标本测定模式待机状态2c。
第一测定装置2发生状态变化时,通知第一测定装置2进入哪个状态的状态通知由第一测定装置2传送至控制装置5。具体而言,当第一测定装置2由取样模式测定中状态2b、优先标本测定模式待机状态2c和中止·中断发生状态2e转为取样模式待机状态2a时,通知第一测定装置2将转为取样模式待机状态2a的状态通知由第一测定装置2送至控制装置5。当转为取样模式待机状态2a以外的其他状态时,通知第一测定装置2为各状态的状态通知也由第一测定装置2送至控制装置5。当从中止·中断发生状态2e返回各状态时,通知第一测定装置2将转为哪个状态的状态通知由第一测定装置2送至控制装置5,同时告知故障已解除的通知也一并发出。
图13为说明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标本运送装置的状态变化的状态变化图。图14为说明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决定标本运送装置下一步操作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5和图16为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详细结构的说明图。首先,参考图13就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1的标本运送装置4的状态变化进行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当用户下达开始取样测定的指示时,标本运送装置4进入下一步操作的决定处理中状态4a。这一状态是指,标本运送装置4为了实施登录到命令队列的操作而处于正在待机的状态。在此,在第一实施方式,所谓命令队列,是登录了向标本运送装置4下达的操作指令的数据结构,标本运送装置4在控制装置5的CPU51a的控制下实施登录在命令队列中的操作。此命令队列存储在控制装置5的RAM51c或硬盘51d中。
在此,参考图14~图16,就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血液分析仪1,在标本运送装置4处于下一步操作的决定处理中状态4a时,决定标本运送装置4所要实施的下一步操作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14所示步骤S11,CPU51a等待事件通知。在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谓事件通知,是图15所示的11种事件的通知,包括通知指定操作完成的通知和通知测定装置状态的状态通知等。具体而言,管架101从标本运送装置4的分析前管架存放处41送入管架运送部件43上之后,管架送入完成通知由标本运送装置4传送至控制装置5。管架运送部件43上的管架101被管架送出部件46送到分析后管架存放处42后,管架送出完成通知由标本运送装置4传送至控制装置5。标本运送装置4的有无探知传感器45探测有无标本容器100后,试管有无确认完成通知被发出。当条形码读取器44读取标本容器100的条形码100a、且测定命令(order)已分配时,发出标本ID和测定命令分配完成的通知。此外,第一测定装置试管放入完成通知、第二测定装置试管放入完成通知、第一测定装置试管取出完成通知和第二测定装置试管取出完成通知分别在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各项操作结束时,由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发送至控制装置5。另,从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除了向控制装置5发送通知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的状态通知外,还向控制装置5发送通知可以从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取出标本容器100的试管取出要求通知及通知可吸移下一个新标本的下一标本可吸移通知。
在步骤S12,CPU51a判断是否有上述11种事件通知中的某一个事件通知,且等待事件通知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收到通知为止。当收到某一个事件通知时,在步骤S13,CPU51a从登录在命令队列中的操作中,对一直设为保留状态、不执行的操作解除操作保留。
在此就操作保留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登录到命令队列的各操作如图16所示设有优先顺序,原则上,在执行操作时,标本运送装置4在CPU51a的控制下从登录在命令队列的操作中优先度高的操作开始执行。但是,比如在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内存在正在测定的其他标本,且不能提取下一个新标本时,会出现“试管放入第一测定装置”和“试管放入第二测定装置”这两个操作不能立即执行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后所述,“试管放入第一测定装置”和“试管放入第二测定装置”的操作会被CPU51a设定为保留状态,以跳过“试管放入第一测定装置”和“试管放入第二测定装置”的操作,先进行下一个优先度高的操作。如此,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1即使不能执行“试管放入第一测定装置”和“试管放入第二测定装置”的操作,也可以先实行“试管放入第一测定装置”和“试管放入第二测定装置”以外的其他操作,从而得以更快速地进行标本处理。
在步骤S14,CPU51a检索在目前状态下登录在命令队列中的优先度最高的操作。在步骤S15,判断所检索的优先度最高的操作是否为“试管放入第一测定装置”或“试管放入第二测定装置”中的某一个,如果不是“试管放入第一测定装置”或“试管放入第二测定装置”中的任何一项的话,在步骤S16执行所检索的优先度最高的操作。此时,如果实行管架送出操作,则管架送出部件46在CPU51a的控制下,将管架运送部件43上的管架101送到分析后管架存放处42,如果执行管架送入操作,则管架送入部件411在CPU51a的控制下,将分析前管架存放处41的管架101送入管架运送部件43。当执行从第一测定装置取出试管的操作或从第二测定装置取出试管的操作时,管架运送部件43在CPU51a的控制下运送管架101,使要取出的标本容器100的容器放置部件101b移到对应于第一供样位43a或第二供样位43b其中之一的位置。如果执行试管有无确认操作,则管架运送部件43在CPU51a的控制下运送管架101,使放在管架101上的未确认标本容器100移至标本有无确认位43c。而当执行标本ID·测定命令分配操作时,管架运送部件43在CPU51a的控制下运送管架101,使放在管架101上且尚未分配测定命令的标本容器100移到读码位43d。然后结束操作。
另一方面,如果是“试管放入第一测定装置”或“试管放入第二测定装置”的其中之一的话,在步骤S17,CPU51a根据测定命令和第一测定装置2及第二测定装置3的状态,判断能否执行“试管放入第一测定装置”或“试管放入第二测定装置”中相应的操作。具体而言,CPU51a根据各测定装置发送的状态通知、试管取出要求通知及下一标本可吸移通知,判断第一测定装置2或第二测定装置3中将要对应的测定装置是否处于能够放入试管的状态。比如,如果第一测定装置2未发出下一标本可吸移通知,则CPU51a判断第一测定装置2不处于可放入试管的状态。如果可放入,则在步骤S18执行“试管放入第一测定装置”或“试管放入第二测定装置”中的相应操作。此时,管架运送部件43在CPU51a的控制下,运送管架101,使要取出的标本容器100的容器放置部件101b移到第一供样位43a或第二供样位43b的相应位置。然后结束处理。如果不能,则在步骤S19,由CPU51a将“试管放入第一测定装置”或“试管放入第二测定装置”中的相应操作的执行设定为保留状态。
如此,标本运送装置4下一步要执行的操作由CPU51a根据标本运送装置4要执行下一个操作之前的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各自的最新状态决定。以此,标本运送装置4可以基于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各自的最新状态进行高效率的运送,从而得以快速进行标本处理。
标本运送装置4在图13所示下一操作决定处理中状态4a下,一旦经过上述图14的处理过程实施了下一步操作,就转入各操作相应的状态4b~4i。具体而言,标本运送装置4不仅仅能转为下一操作决定处理中状态4a,还能转为以下九种状态:管架送入中状态4b、试管有无确认中状态4c、标本ID·测定命令分配中状态4d、试管放入第一测定装置中状态4e、试管放入第二测定装置中状态4f、试管从第一测定装置取出中状态4g、试管从第二测定装置取出中状态4h和管架送出中状态4i。
在图13中,“次;”表示在下一个操作状态要执行的操作。在图13中,“I;”表示从各操作状态转为下一操作决定处理中状态4a时,通知控制装置5的事件,同时,“C;”则表示登录在命令队列中的操作。比如当标本运送装置4为管架送入中状态4b时,“次;”所表示的管架送入操作将被执行。当标本运送装置4由管架送入中状态4b转为下一操作决定处理中状态4a时,作为“I;”所表示的通知管架送入完成的事件通知将发送至控制装置5,同时,作为“C;”所表示的试管有无确认操作由CPU51a登录到命令队列。关于图15所示其他事件,也和管架送入完成通知一样发出通知。关于图16所示其他操作,也和试管有无确认操作一样,登录到命令队列。关于“试管从第一测定装置取出”和“试管从第二测定装置取出”这两个操作根据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发出的试管取出要求登录到命令队列。
在标本运送装置4处于试管放入第一测定装置中状态4e的情况下,当拟放入第一测定装置2的标本容器100运送到一定位置时,通知已运送到一定位置的要求放入通知发送至第一测定装置2。根据此通知,CPU51a可控制第一测定装置2让机械手251抓取标本容器100。对第二测定装置3也与第一测定装置2一样,发出要求放入通知。
图17为说明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进行优先标本测定时的操作的流程图。下面参照图1、图2、图10和图17就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1进行优先标本测定时的操作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可以分别独立地进行优先标本的测定,在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测定优先标本时的操作是相同的。因此,在此仅以在第一测定装置2进行优先标本测定时的操作为代表性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17所示步骤S101,CPU51a判断是否按下置样部件开关按钮26(参照图1和图2),此判断反复进行直至按下该按钮。当按下时,在步骤S102,置样部件255a(参照图2)从进样口24向外伸出。在步骤S103,优先标本测定指示界面520(参照图10)出现在显示器52上。在步骤S104,CPU51a判断用户输入标本识别码和设定测定项目后是否按下优先标本测定指示界面520上显示的确认按钮520a。此判断一直继续到确认按钮520a被按下为止。当按下时,在步骤S105,CPU51a判断用户将装有优先标本的标本容器100放置到置样部件255a后是否按下优先标本测定开始按钮27(参照图1和图2)。如果尚未按下,则反复进行此判断,如按下,则在步骤S106,置样部件255a从进样口24退回第一测定装置2内。以此,优先标本被放入第一测定装置2内。
在步骤S107,进行优先标本测定,在步骤S108,判断测定是否结束。此判断重复至测定完成,当测定完成时,在步骤S109,置样部件255a又从进样口24伸到外面。以此,测完的优先标本的标本容器100被送出,可从第一测定装置2取出。然后,在步骤S110,判断是否按下优先标本测定开始按钮27。
在此,在第一实施方式,用户从置样部件255a取走已测优先标本的标本容器100后,将装下一个新优先标本的标本容器100置于置样部件255a上,并按下优先标本测定开始按钮27,即可连接测定优先标本。当用户将下一个装有新优先标本的标本容器100置于置样部件255a,并按下优先标本测定开始按钮27时,操作转到步骤S106,接着进行下一个优先标本测定。此时,即使用户不输入标本识别码、不设定测定项目,CPU51a也会自动分配连续的识别码,并按与已设定的测定项目相同的项目进行测定。
另一方面,如果优先标本测定开始按钮27未按下,则在步骤S111,CPU51a判断置样部件开关按钮26是否按下。用户通过按下置样部件开关按钮26,可以结束优先标本的测定。若未按下置样部件开关按钮26,则这些判断反复进行,直至优先标本测定开始按钮27或置样部件开关按钮26的某一个被按下。一旦置样部件开关按钮26按下,则在步骤S112,置样部件255a从进样口24退回到第一测定装置2里面,优先标本的测定操作结束。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设有指示优先于其他标本测定优先标本的置样部件开关按钮26和36,用户在用置样部件开关按钮26或36指示测定优先标本时,因为优先标本可先于其他标本进行测定,所以能快速处理需要先于其他标本处理的优先标本。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1,当通过操作置样部件开关按钮26或36而指示在第一测定装置2或第二测定装置3其中之一测定优先标本时,由于设有CPU51a用于控制标本运送装置4分别保留向第一供样位43a或第二供样位43b的标本运送操作而执行其他操作,比如当指示在第二测定装置3测定需要优先于其他标本处理的优先标本时,可以一方面在第二测定装置3进行优先标本的测定,一方面与测定优先标本的同时,进行其他标本的处理。这样因为不必保留对其他标本的处理,即使有很多需要优先于其他标本处理的优先标本,也可避免其他标本处理的大幅置后。另外,如果用户直接向有保留其他标本运送的第二测定装置3提供优先标本的话,标本运送装置4就没有必要运送优先标本,从而能够节省优先标本运送时间,更快速地处理需要先于其他标本处理的优先标本。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1可以在避免仪器大型化的同时,快速处理优先标本,而不必大幅度推迟需要优先于其他标本处理的优先标本以外的其他标本的处理。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分别在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各自设有指示优先标本测定的置样部件开关按钮26和36,用户可以通过选择置样部件开关按钮26或36,轻松地下达优先标本测定指示。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用户从置样部件255a取走装有已测优先标本的标本容器100后,将下一个盛放新优先标本的标本容器100放置于置样部件255a上,按下优先标本测定开始按钮27,即可连续进行优先标本的测定,因此,当测定优先标本时,可以减轻用户的负担。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由CPU51a根据标本运送装置4进行下一步操作之前第一测定装置2、第二测定装置3和标本运送装置4各自的最新状态决定标本运送装置4下一个要进行的操作,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如果用户没有指示测定优先标本的话,也可以由CPU51a控制标本运送装置4交替地向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运送大量标本。以此,当没有优先标本需要优先于其他标本处理时,可以高效地分别向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运送其他标本,从而得以加快标本的处理。
图18为说明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的变形例中标本运送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下面,参照图3和图18就标本运送装置4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1的变形例中的操作进行说明。在此变形例中,装入控制装置5的标本操作处理程序54c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不同。此变形例的标本操作处理程序54c连续地控制标本运送装置4。
首先,用户一下达标本测定开始指示,则在步骤S21,管架101从分析前管架存放处41(参照图3)送入管架运送部件43(参照图3)。步骤S22判断用户是否下达优先标本测定指示。具体而言,由控制装置5的CPU51a判断用户是否按下置样部件开关按钮26或36。如果没有指示,则在步骤S23,第N个标本容器100的标本运送到第一测定装置2,在步骤S24,再次由CPU51a判断用户是否下达优先标本测定指示。在此,N为从1开始的实数。因此,最初进行步骤S23的操作时,N=1,第一个标本容器100的标本被送往第一测定装置2。
当有优先标本测定指示时,操作移到后述步骤S46。无指示时,在步骤S25,第(N+1)个标本容器100的标本由管架运送部件43运送到第二测定装置3。在步骤S26,判断用户有无优先标本测定指示,若无指示,则在步骤S27判断是否N=9。若非N=9,则在步骤S28,N变为(N+2)。即如果移到步骤S28之前N=1的话,则在步骤S28,N变为N=3。此处理的目的是CPU51a控制标本运送装置4,使其交替地向第一测定装置2和第二测定装置3运送标本。然后,操作移到步骤S23。如果在步骤S27判断N=9,则在步骤S36,管架101从管架运送部件43上送出到分析后管架存放处42,结束操作。而当在步骤S26有优先标本测定指示时,操作移到步骤S45,N变为(N+2)。
在步骤S22,当判断有优先标本测定指示时,在步骤S29,判断优先标本测定指示是否在第一测定装置2。如果不是第一测定装置2,则操作移到后述步骤S52。如果是第一测定装置2,则在步骤S30,第N个标本容器100的标本被运送到第二测定装置3。在步骤S31,判断有无结束优先标本测定的指示,若无指示,则在步骤S32,第(N+1)个标本容器100的标本也运送到第二测定装置3。然后,在步骤S33,判断有无结束优先标本测定的指示,若无指示,则在步骤S34判断是否N=9。如果N=9,则CPU51a判断,标本运送装置4将放在管架101的第十个标本容器100运送到第二测定装置3,操作移到步骤S36。如果非N=9,则CPU51a判断,标本运送装置4尚未将放在管架101的十个标本容器100全部运送到测定装置,在步骤S35,N变为(N+2)。接着操作返回到步骤S30。当在步骤S33判断有指示时,在步骤S37,N变为(N+2),操作转移到步骤S23。
在步骤S31如果有结束优先标本测定的指示,则在步骤S38,第(N+1)个标本容器100的标本运送到第一测定装置2,在步骤S39,判断有无优先标本测定指示。若有指示,则在步骤S40,N变为(N+2),操作转移到步骤S45。而如果没有指示,则在步骤S41,判断是否N=9,如果非N=9,则在步骤S42,N变为(N+2)。在步骤S43,第N个标本容器100的标本运送到第二测定装置3,在步骤S44判断有无优先标本测定指示。在此,如果没有指示,则操作转移到步骤S38,如果有指示,则在步骤S46,判断优先标本测定指示是否在第一测定装置2。如果在第一测定装置2,则在步骤S47,第(N+1)个标本容器100的标本运送到第二测定装置3,在步骤S48,判断是否有结束优先标本测定的指示。若无指示,则在步骤S49,判断是否N=9,如果N=9,则移到步骤S36。若非N=9,则在步骤S50,N变为(N+2),操作移到步骤S30。在步骤S48如果有指示,则在步骤S51,N变为(N+2)。在步骤S46如果不是第一测定装置2,则操作转移到步骤S54。
如果在步骤S29优先标本测定指示不在第一测定装置2的话,则在步骤S52,第N个标本容器100的标本运送到第一测定装置2。在步骤S53,判断是否有结束优先标本测定的指示,若有指示,则转移到步骤S25。若无指示,则在步骤S54,第(N+1)个标本容器100的标本也运送到第一测定装置2。然后在步骤S55,判断有无结束优先标本测定的指示,若有指示,则操作移到步骤S42。若无指示,则在步骤S56,判断是否N=9,如果N=9,操作移到步骤S36。若非N=9,则在步骤S57,N变为(N+2),操作移到步骤S52。
(第二实施方式)
图1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的整体结构斜视图。图20为说明图19所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进行优先标本测定时的操作的流程图。下面,参考图10、图19和图20,就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600进行优先标本测定时的操作进行说明。此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600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1不同,仅在第一测定装置601或第二测定装置602中的某一个测定装置进行优先标本测定。
首先,在图20所示步骤S201,CPU51a判断用户是否指示显示在显示器52(参照图19)上显示的优先标本测定指示界面520(参照图10)。此判断反复进行,直至有显示指示,当有指示时,在步骤S202,显示器52上出现优先标本测定指示界面520。在步骤S203,CPU51a判断,用户输入标本识别码和设定测定项目等后,是否按下优先标本测定指示界面520上所显示的确认按钮520a。此判断继续到确认按钮520a被按下。
在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当确认按钮520a被按下时,在步骤S204,CPU51a判断,在现状,第一测定装置601是否能早于第二测定装置602开始测定优先标本。具体而言,CPU51a根据传送到控制装置5的第一测定装置601和第二测定装置602的状态通知及各事件通知等进行判断。如果第一测定装置601能早于第二测定装置602开始测定优先标本,则在步骤S205,置样部件255a从进样口24向外伸出。在步骤S206,CPU51a判断用户将装有优先标本的标本容器100设置到置样部件255a后是否按下优先标本测定开始按钮27(参照图19)。如果尚未按下,则此判断反复进行,如果按下,则在步骤S207,置样部件255a从进样口24返回第一测定装置601内。以此优先标本被运进第一测定装置601里面。
在步骤S208,进行优先标本测定,在步骤S209,判断是否测定结束。此判断反复直至测定结束,当测定结束时,在步骤S210,置样部件255a从进样口24伸出。以此,测定完的优先标本的标本容器100被送到可从第一测定装置601取出的状态。此后,在步骤S211,CPU51a判断测定完的优先标本的标本容器100是否从置样部件255a取出,在取出前一直重复此判断。一旦取出,则在步骤S212,置样部件255a从进样口24返回第一测定装置601内,在步骤S213,再次在显示器52出现优先标本测定指示界面520。在步骤S214,CPU51a判断用户输入下一个优先标本用识别码和设定测定项目后是否按下优先标本测定指示界面520上显示的确认按钮520a。当按下时,操作转入步骤S204,如果尚未按下,则在步骤S215,CPU51a判断是否按下优先标本测定指示界面520上显示的取消按钮520b。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用户通过按取消按钮520b可以结束优先标本的测定。在步骤S215,如果没有按下取消按钮520b,则反复进行这些判断,直至按下确认按钮520a或取消按钮520b其中之一。当按下取消按钮520b时,优先标本的测定操作立即结束。
在步骤S204的判断中,当第二测定装置602能够更快地开始优先标本的测定时,操作转入步骤S216。在此,从步骤S216到S226的第二测定装置602测定优先标本的操作与步骤S205~S215所示的第一测定装置601的测定操作一样,故有关第二测定装置602的优先标本测定操作的说明省略。
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方式中,CPU51a判断在第一测定装置601或第二测定装置602中的哪个测定装置进行优先标本的测定,不需要用户选择测定优先标本的测定装置。因此,如图19所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600的第一测定装置601和第二测定装置602没有设置样部件开关按钮。
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600其他部分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当用户从优先标本测定指示界面520下达了优先标本测定指示后,在结构上由CPU51a选择在第一测定装置601或第二测定装置602中可更快地进行优先标本测定的测定装置,因此,可以在第一测定装置601或第二测定装置602中CPU51a所选择的能更快开始测定的一方测定优先标本,从而得以迅速处理优先标本。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CPU51a选择第一测定装置601和第二测定装置602中能更快地进行优先标本测定的一方,只有所选一方的置样部件才向外侧伸出,因此,可以避免用户不知道将优先标本的标本容器100设置在第一测定装置601和第二测定装置602中的哪个置样部件。
(第三实施方式)
图2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的整体结构的斜视图。图22为说明图21所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进行优先标本测定时的操作的流程图。下面参考图10、图21和图22就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700测定优先标本时的操作进行说明。此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700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600不同,不用就每个标本从优先标本测定指示界面520下达指示,可连续进行下一个新的优先标本的测定。
首先,在图22所示步骤S301,CPU51a判断,用户是否下达了在显示器520(参照图21)上显示优先标本测定指示界面520(参照图10)的指示。此判断反复至有显示指示,当有指示时,在步骤S302,优先标本测定指示界面520显示在显示器520上。在步骤S303,CPU51a判断用户输入优先标本用识别码和设定测定项目后是否按下优先标本测定指示界面520上显示的确认按钮520a。此判断反复进行,直至按下确认按钮520a。
在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当确认按钮520a被按下时,在步骤S304,CPU51a判断,在现状,第一测定装置701是否能早于第二测定装置702开始测定优先标本。具体而言,CPU51a根据传送到控制装置5的第一测定装置701和第二测定装置702的状态通知及各事件通知等进行判断。如果第一测定装置701能更快地开始测定优先标本,则在步骤S305,置样部件255a从进样口24向外伸出。在步骤S306,CPU51a判断用户将装有优先标本的标本容器100设置到置样部件255a后是否按下优先标本测定开始按钮27(参照图21)。如果尚未按下,则此判断反复进行,如果按下,则在步骤S307,置样部件255a从进样口24返回第一测定装置701内。以此优先标本被运进第一测定装置701里面。
在步骤S308,进行优先标本测定,在步骤S309,判断测定是否结束。此判断反复直至测定结束,当测定结束时,在步骤S310,置样部件255a从进样口24伸出。以此,测定完的优先标本的标本容器100被送到可从第一测定装置701取出的状态。此后,在步骤S311,CPU51a判断是否按下优先标本测定开始按钮27。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用户从置样部件255a取走已测优先标本的标本容器100后,将下一个装新优先标本的标本容器100放到置样部件255a,按下优先标本测定开始按钮27,即可连续进行优先标本的测定。当用户将下一个装新优先标本的标本容器100设置到置样部件255a、并按下优先标本测定开始按钮27时,操作转入步骤S307,连续进行下一个优先标本的测定。此时,用户即使不输入标本识别码、不设定测定项目等,CPU51a也会自动地分配连续的识别码,并按与已设测定项目相同的项目进行测定。
另一方面,如果未按下优先标本测定开始按钮27,则在步骤S312,CPU51a判断是否按下置样部件关闭按钮701a(参照图21)。用户按下置样部件关闭按钮701a可以结束优先标本测定。如果置样部件关闭按钮701a未被按下,则反复进行这些判断,直至优先标本测定开始按钮27或置样部件关闭按钮701a的其中之一被按下。当置样部件关闭按钮701a被按下时,在步骤S313,置样部件255a从进样口24返回第一测定装置701内,结束优先标本的测定操作。
在步骤S304的判断中,当第二测定装置702能够更快地开始测定优先标本时,操作转入步骤S314。在此,从步骤S314到S322的第二测定装置702测定优先标本的操作与步骤S305~S313所示的第一测定装置701的测定操作一样,故有关第二测定装置702的优先标本测定操作的说明省略。
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分析仪700其他部分的结构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只有CPU51a所选测定装置的置样部件才向外侧伸出,因此,可以避免用户不知道将优先标本的标本容器100设置在第一测定装置701和第二测定装置702中的哪个置样部件。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用户从置样部件255a取走已测优先标本的标本容器100后,将下一个装新优先标本的标本容器100设置到置样部件255a,并按下优先标本测定开始按钮27,即可连续进行优先标本测定,从而可以在测定优先标本时,减轻用户的负担。
第三实施方式的其他效果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
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认为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绝无限制性。本发明的范围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所限,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示,而且包括与权利要求范围具有同样意思及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变形。
比如,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举血液分析仪作为分析仪器的一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是具备多个测定装置的分析仪器,本发明也可以用于其他分析仪器。
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例示的血液分析仪具备第一测定装置和第二测定装置二个测定装置,本发明不限于此,血液分析仪也可以有三个以上测定装置。
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例示,如果没有优先标本测定指示,标本运送装置向第一测定装置和第二测定装置交替运送标本,本发明不限于此,标本运送装置也可以向第一测定装置和第二测定装置中、在标本运送过程中能够更快开始测定标本的测定装置运送标本。以此,血液分析仪即使第一测定装置和第二测定装置的处理能力各不相同也可以快速处理标本。
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列举了控制装置设有一个控制器的例子,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第一测定装置和第二测定装置各设一个控制器。这些控制器也可以分别组装在第一测定装置和第二测定装置内。
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例示中,第一测定装置和第二测定装置分别装在独立的机壳中(参照图1、图2、图19和图21),本发明不限于此,如图23所示,也可以将第一测定装置和第二测定装置均装在一个机壳7中。
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例示,第一测定装置和第二测定装置实质上是同一类型的测定装置,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测定装置和第二测定装置也可以是各不相同的测定装置。
Claims (15)
1.一种分析仪,包括:
测定标本的第一测定装置;
测定标本的第二测定装置;
可向所述第一测定装置和第二测定装置运送标本的运送装置;
指示优先于其他标本测定指定标本的优先标本测定指示设备;及
运送控制器,当所述优先标本测定指示设备指示在所述第二测定装置优先于其他标本测定所述指定标本时,控制所述运送装置保留向所述第二测定装置运送标本的操作,实施其他运送操作,其中,
当所述优先标本测定指示设备指示在所述第二测定装置测定所述指定标本时,在所述第二测定装置测定所述指定标本。
2.权利要求1所述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运送操作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操作之一:
将当所述优先标本测定指示设备不下达所述指示时本要运往所述第二测定装置的标本运送到所述第一测定装置;
将当所述优先标本测定指示设备不下达所述指示时本要运往所述第二测定装置的标本运送到用于确认有无装标本的标本容器的标本有无确认位置;及
将当所述优先标本测定指示设备不下达所述指示时本要运往所述第二测定装置的标本运送到用于读取贴在装标本的标本容器上的识别信息的读取位置。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定装置包含可放入所述指定标本的第一置样部件,
所述第二测定装置包含可放入所述指定标本的第二置样部件。
4.权利要求3所述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置样部件可从所述第一测定装置伸出;
所述第二置样部件可从所述第二测定装置伸出。
5.权利要求1所述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优先标本测定指示设备指示优先于其他标本测定所述指定标本之前,所述运送控制器控制所述运送装置交替向所述第一测定装置和所述第二测定装置运送若干标本。
6.权利要求1所述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标本测定指示设备包含分别设在所述第一测定装置和所述第二测定装置的测定指示按钮,以便指示测定所述指定标本。
7.权利要求1所述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标本测定指示设备包含显示测定指示界面的显示器,测定指示界面用于下达测定所述指定标本的指示。
8.权利要求1所述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优先标本测定指示设备指示优先于其他标本测定所述指定标本时,所述运送控制器从所述第一测定装置和所述第二测定装置中选择可更快开始测定所述指定标本的测定装置。
9.权利要求1所述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定装置和所述第二测定装置是同一类型的测定装置。
10.权利要求1所述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定装置和所述第二测定装置测定标本中所含血细胞。
11.一种用于分析仪的标本运送方法,包括:
(a)将第一标本运送到第一测定装置;
(b)将第二标本运送到第二测定装置;
(c)在所述第一测定装置测定所述第一标本;
(d)在所述第二测定装置测定所述第二标本;
(e)接受优先于其他标本测定指定标本的指示;
(f)接受在所述第二测定装置优先于其他标本测定所述指定标本的指示时,在所述第二测定装置测定所述指定标本;及
(g)接受在所述第二测定装置优先于其他标本测定所述指定标本的指示时,保留向所述第二测定装置运送所述第二标本的操作,实施其他运送操作。
12.权利要求11所述标本运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运送操作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操作之一:
将当没有所述指示时本要运往所述第二测定装置的所述第二标本运送到所述第一测定装置;
将当没有所述指示时本要运往所述第二测定装置的所述第二标本运送到用于确认有无装标本的标本容器的标本有无确认位置;及
将当没有所述指示时本要运往所述第二测定装置的所述第二标本运送到用于读取贴在装标本的标本容器上的识别信息的读取位置。
13.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标本运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受优先于其他标本测定指定标本的指示之前,所述步骤(a)和步骤(b)反复交替进行。
14.权利要求11所述标本运送方法,还包含这个步骤:在收到优先于其他标本测定指定标本的指示时,从所述第一测定装置和所述第二测定装置中选择可更快开始测定所述指定标本的测定装置。
15.权利要求11所述标本运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的测定和在步骤(d)的测定由同一类型的测定装置实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057972 | 2008-03-07 | ||
JP2008057972 | 2008-03-07 | ||
JP2008057972A JP5289798B2 (ja) | 2008-03-07 | 2008-03-07 | 分析装置および検体の搬送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26544A CN101526544A (zh) | 2009-09-09 |
CN101526544B true CN101526544B (zh) | 2012-06-06 |
Family
ID=41054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08763XA Active CN101526544B (zh) | 2008-03-07 | 2009-03-06 | 分析仪、分析仪用标本运送方法及分析仪的控制系统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134331B2 (zh) |
JP (1) | JP5289798B2 (zh) |
CN (1) | CN10152654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362529B2 (ja) * | 2009-03-31 | 2013-12-11 |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 検体分析装置及び検体分析方法 |
EP2299282B1 (en) * | 2009-09-16 | 2020-08-26 | Sysmex Corporation |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sample transporting device, and sample rack transporting method |
JP5550950B2 (ja) * | 2010-03-10 | 2014-07-16 |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 検体分析装置 |
JP5602603B2 (ja) * | 2010-12-01 | 2014-10-08 |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 検体測定装置 |
CN105378487B (zh) | 2013-03-15 | 2018-08-21 | 雅培制药有限公司 | 具有竖直布置的圆盘传送带的自动化诊断分析仪及相关方法 |
WO2014149118A2 (en) | 2013-03-15 | 2014-09-25 | Abbott Laboratories | Diagnostic analyzers with pretreatment carousels and related methods |
JP6169245B2 (ja) | 2013-03-15 | 2017-07-26 | アボット・ラボラトリーズAbbott Laboratories | 後部アクセス可能トラックシステムを有する自動診断分析装置および関連方法 |
CN104155465A (zh) * | 2014-08-27 | 2014-11-19 | 爱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送样方法及机构 |
EP3153864B1 (en) | 2015-10-06 | 2019-11-20 | Roche Diagniostics GmbH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at least one sample |
CN108706259B (zh) * | 2018-03-26 | 2020-10-02 | 孟祥英 | 一种用于医学检验科的样品存储及管理系统及方法 |
WO2020037670A1 (zh) * | 2018-08-24 | 2020-02-27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血样分析仪及血样混匀方法 |
CN109239377A (zh) * | 2018-09-29 | 2019-01-18 |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送样方法和送样装置 |
CN114544984A (zh) * | 2020-11-25 | 2022-05-27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以及样本调度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67256A (zh) * | 2005-11-15 | 2007-05-23 |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 试样分析装置、试样分析主体装置及试样容器供给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69026B2 (ja) * | 1990-07-16 | 1998-06-25 | 三菱化学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検体仕分け装置 |
US5282149A (en) * | 1991-06-03 | 1994-01-25 | Abbott Laboratories | Adaptive schedu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biological analyzer with reproducible operation time periods |
JP3260814B2 (ja) * | 1992-04-23 | 2002-02-2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自動搬送システムの搬送制御方法、および搬送制御装置 |
US5720377A (en) * | 1995-07-14 | 1998-02-24 | Chiron Diagnostics Corporation | Magnetic conveyor system |
JP3579515B2 (ja) | 1995-07-26 | 2004-10-20 | 株式会社エイアンドティー | 検体搬送システム |
JP3031237B2 (ja) * | 1996-04-10 | 2000-04-10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検体ラックの搬送方法及び検体ラックを搬送する自動分析装置 |
JPH1090276A (ja) * | 1996-09-12 | 1998-04-10 | Hitachi Ltd | 検体検査自動化システム |
JP3776235B2 (ja) | 1998-04-11 | 2006-05-17 | 株式会社堀場製作所 | 検体検査装置の検体容器支持装置 |
JP3175729B2 (ja) * | 1999-03-10 | 2001-06-11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自動分析装置 |
JP4818496B2 (ja) * | 1999-09-07 | 2011-11-16 | ベックマン コールター,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自動分析装置 |
JP4733315B2 (ja) * | 2001-08-23 | 2011-07-27 |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 検体検査システム及び搬送制御装置並びに方法 |
JP4355590B2 (ja) * | 2004-02-23 | 2009-11-04 |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 分析システム |
US7028831B2 (en) * | 2004-03-05 | 2006-04-18 | Beckman Coulter, Inc. | Magnetic specimen-transport system for automated clinical instrument |
JP4417143B2 (ja) * | 2004-03-11 | 2010-02-17 |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 試料分析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
2008
- 2008-03-07 JP JP2008057972A patent/JP5289798B2/ja active Active
-
2009
- 2009-03-06 CN CN200910008763XA patent/CN101526544B/zh active Active
- 2009-03-06 US US12/399,461 patent/US913433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67256A (zh) * | 2005-11-15 | 2007-05-23 |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 试样分析装置、试样分析主体装置及试样容器供给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26544A (zh) | 2009-09-09 |
US9134331B2 (en) | 2015-09-15 |
US20090227033A1 (en) | 2009-09-10 |
JP5289798B2 (ja) | 2013-09-11 |
JP2009216439A (ja) | 2009-09-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26544B (zh) | 分析仪、分析仪用标本运送方法及分析仪的控制系统 | |
CN101526545B (zh) | 分析仪、用于分析仪的标本运送方法及分析仪的控制系统 | |
JP5339853B2 (ja) |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 |
CN101852797B (zh) | 样本分析仪及样本分析方法 | |
CN101769934B (zh) | 标本检测装置及运送装置 | |
JP5198094B2 (ja) | 分析装置 | |
JP5372460B2 (ja) |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検体の搬送方法 | |
JP5378859B2 (ja) | 検体検査システム | |
JP5372734B2 (ja) |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検体搬送ユニット | |
WO2009110581A1 (ja) | 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析方法 | |
EP2299281B1 (en) | Rack collecting unit and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 |
CN101620222A (zh) | 分析仪 | |
JP2011075445A (ja) | ラック回収ユニット | |
JP5341492B2 (ja) |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検体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JP5945573B2 (ja) | 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析方法 | |
JP2003083994A (ja) | 自動分析装置 | |
JP2015028492A (ja) | 尿分析装置および尿分析方法 | |
JP5651721B2 (ja) | 分析装置および検体測定方法 | |
JP5646005B2 (ja) | 分析装置および検体の測定方法 | |
JP2021009054A (ja) | 検査システム、収容装置、及びラック収容方法 | |
JP5520363B2 (ja) | 検体搬送装置 | |
JP2009216422A (ja) | 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析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