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2126A - 转子固位板 - Google Patents

转子固位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22126A
CN101522126A CNA2007800375867A CN200780037586A CN101522126A CN 101522126 A CN101522126 A CN 101522126A CN A2007800375867 A CNA2007800375867 A CN A2007800375867A CN 200780037586 A CN200780037586 A CN 200780037586A CN 101522126 A CN101522126 A CN 1015221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fork bar
cable
trochanter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375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22126B (zh
Inventor
K-U·洛伦兹
H·德斯特
M·库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wissMedtechSolutio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wissMedtechSolutio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wissMedtechSolutions AG filed Critical SwissMedtechSolutions AG
Publication of CN101522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2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22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21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80Cortical plates, i.e. bone plates; Instrument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cortical plates, or for compressing bones attached to cortical plates
    • A61B17/8061Cortical plates, i.e. bone plates; Instrument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cortical plates, or for compressing bones attached to cortical plat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bo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74Devices for the head or neck or trochanter of the femu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80Cortical plates, i.e. bone plates; Instrument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cortical plates, or for compressing bones attached to cortical plates
    • A61B17/8085Cortical plates, i.e. bone plates; Instrument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cortical plates, or for compressing bones attached to cortical plates with pliable or malleable elements or having a mesh-like structure, e.g. small stri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82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for bone cercl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84Fasteners therefor or fasteners being 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 A61B17/842Flexible wires, bands or stra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03Automatic limiting or abutting means, e.g. for safety
    • A61B2090/037Automatic limiting or abutting means, e.g. for safety with a frangible part, e.g. by reduced diamet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重新固定已经被截骨或骨折的大转子(9)的移植物。所述移植物包括可被固定在近端股骨上的板(1),以及可将大转子(9)以形配合或力配合夹持在股骨(2)上的装置(20)。夹持装置(20)优选具有彼此间隔开一段距离的可弯曲叉条(16,17),这些叉条(16,17)的第一末端部分附接到基板(1)的上沿(37)。夹持装置(20)还具有柔性细长的部件(21,22),每个柔性细长部件均在一端附接到各个叉条(16,17)的自由末端部分(19)。在这些纵向部件(21,22)已经越过大转子的内侧面之后,所述纵向部件(21,22)的另一自由末端部分(142)被横向固定在基板(1)。这形成张力带结构,其中至少两种约束基于稳固地固定在近端外侧股骨上的板。

Description

转子固位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重新固定被截骨的或骨折的大转子的移植物,即,所谓的转子固位板,还涉及一种用于采用转子固位板来通过手术重新固定被截骨的或骨折的大转子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五六十年代广泛采用髋部内假体术以来,已经开发出了各种不同的对髋关节的访问途径,其中就有大转子的截骨术及随后的重新固定。应该在假体植入之后以解剖学方式实现对臀中肌和臀小肌以及不同的外部回旋肌的这个重要腱的重新固定。此外,对这个重要腱的重新固定应该经受外展肌的张力,此张力在特定情况下可等于体重的三倍。为此目的,已经开发出各种不同的技术。其中例如有环扎术技术,该技术采用线或缆起作用。这些可以由附加的移植物来补充。这些设计通过张力带/环扎术的方式在截骨位置/骨折位置上实现对现有片段的复位和压缩。对外展肌张力的实际抵消或者通过固定在近端股骨上的一种支架环扎术实现或者根本没有实现。所述移植物用作将线/缆固定在大转子的颅侧侧面上。并非实现将移植物直接、稳定地固定在近端股骨上。
又一种技术使用具有张力带功能的板状移植物,其用螺钉或环扎术固定在近端股骨的侧面上。对大转子的复位和固定主要通过板状移植物的叉条状尽头来实现,该移植物或者仅仅钩挂在转子内,或者以拱形方式在转子上方伸出。在转子区域中的固定,或者是仅以叉条或者是以围绕转子丘(股骨距)的环扎术来实现,或者通过将螺钉拧进大转子片段来实现。独自承受负荷的横躺的板状移植物,需要一种稳定且轮廓局部较高的设计,以便经受张力。在无名骨结节正上方的横向定位,可能导致对必然滑过这个区域的髂胫束产生刺激。此外,由于叉条在大转子片段周围的较大半径或路线,存在拱形叉条弯曲张开的危险,或者,对于骨质疏松的骨头,存在局部锋利的叉条切入的危险。另一种技术使用直接固定在假体主体上、髓内钉上或动力髋螺钉(DHS)上的移植物。所提到的许多移植物在临床和/或生物力学的研究中均未显示出足够的稳定性,或所提到的多种移植物在动态加载的过程中均遭受材料失效。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重新固定被截骨的或骨折的大转子的移植物,其避免了公知的移植物的缺陷。
此外,本发明的目标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重新固定被截骨的或骨折的大转子的方法,其避免了公知的方法的缺陷。
这些目标由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固位板以及根据独立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转子固位板允许抵消外展肌张力,而不必明显切入大转子的骨质。这显然有利,尤其是在存在骨质疏松时。
在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板”,不仅包括狭义的板,也包括板状设计,例如,由各种适合材料构成的强化[交织]织物,或者由彼此活动连接的数个部分构成的板。
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移植物或转子固位板的板、螺钉、螺栓、缆、带等的适合材料,优选地选自不锈钢、不锈钢合金、钛、钛合金、医用塑料、碳、凯夫拉尔(Kevlar)、合成材料或生物可降解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具有易于进行移除手术的优点,但是对于许多应用而言不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上文所提到的材料的不同组合是有可能的,也是有利的。因此,举例而言,通过选择各种适合材料,远端板柄可以采用刚性方式设计,且至少一个近端板叉条可采用柔性方式设计。
根据优选实施方案,该板以紧密方式设计,或者用相似方式强化的织物设计。该板也可以由紧密的或织物(交织)构件的组合构成,如上所述,材料的属性诸如为弹性,例如可以局部更改。也可以分区域来修改板材料的孔隙度,这同样允许对诸如强度和/或弹性的局部属性进行适配。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在下文通过附图更详细地解释。下列各图示出:
图1转子固位板的前视图,其包括基板并被附接在左髋的近端股骨上,其中所述基板包括下节段;
图2根据图1的移植物,以侧向视图示出;
图3根据图1和图2的移植物,以背侧-内侧-颅侧视图示出;
图4图1的基板的下节段的简化的截面图,所述下节段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骨上;
图5图4的固定装置的第一实施方案,以侧向视图示出;
图6所述固定装置的第二实施方案,以侧向视图示出;
图7根据本发明的移植物的又一实施方案,对于该移植物,基板的下节段被设计为又长又窄的板柄;
图8根据本发明的移植物的又一实施方案,对于该移植物,基板的下节段被设计为具有两个纵向翼的叉状板柄,这两个纵向翼彼此间隔开;
图9根据本发明的移植物的又一实施方案,对于该移植物,基板的下节段被设计为又长又宽的板柄;
图10根据本发明的移植物的又一实施方案,对于该移植物,基板被设计为又长又窄的板柄,该板柄具有垂直突出的六个侧翼;
图11根据本发明的移植物的又一实施方案,对于该移植物,没有形成基板上节段的横向腹板;
图12a至12c在股外侧肌的起端的远侧引入根据图1的移植物的示意性图示;
图13a至13c在切入股外侧肌的起端的一短部分之后,从近端引入根据图7的移植物的示意性图示;
图14a根据本发明的移植物的又一实施方案,对于该移植物,没有形成布置在夹钳装置前方的导轨尽头;
图14b到图14d从腹侧、背侧和近端视角观察的根据图14a的移植物;
图14e和14f从背内侧和腹外侧透视视角观察的根据图14a所示的移植物;
图15以根据图14e的视角观察的根据图14a的移植物的远侧柄端的详细放大F;
图16以根据图14f的视角观察的根据图14a的移植物的近端区域的详细放大D;
图17以根据图14e的视角观察的根据图14a的移植物的近端区域的详细放大E;
图18a和18b以背内侧和背外侧透视分解视角观察的,根据图14的移植物以及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案的夹持板,以及;
图19根据又一实施方案的移植物,其与比赛用弓形式的植入辅助设备活动连接,该植入辅助设备带有不同直径的钻头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下文所述,转子固位板也简称为移植物,除了别的用途之外,用于在截骨或骨折之后将大转子9解剖复位以及稳定固定于近端股骨2上。图2中在“OF”处示出大转子片段的截骨平面或骨折平面。所示平面基本对应于标准截骨术。对于完全截骨,截骨线将限定一平面,其具有近似相同的起始点而进一步引向远侧。对于所谓的延长转子截骨术(ETO),截骨线将仍基本上进一步导向远侧直到进入近端股骨。
在所示的实施方案的示例中,本发明基于张力带原理采用两个固位体实现,缘自侧向卧式板和内向卧式固位体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的移植物,包括基板1(图1和图2),其在所示实例中分配给侧向近端股骨2。基板1基本平坦,因此它可以容易地布置在股外侧肌下方以及无名骨结节10周围。基板1包括:下节段3,其远离股骨2的上端;以及上节段4,上节段4更靠近股骨2上端而卧。
基板1的上节段4包括平整主部分5,其以细长方式拱起。这种拱状结构的纵轴线与股骨2的外表面的曲线的纵轴线重合,或者至少与之平行延伸。基板1的此上节段4的曲线的进程应该对应于股骨2的基板1的该节段4将分配到的节段的表面的曲线的进程。应该理解,基板1的该节段4的曲线半径,可沿着其实际竖直延伸的纵轴线而变化,这取决于股骨2的表面的曲线如何沿其纵向方向变化。基板1还包括两个窄肢6和7,它们彼此间隔一段距离,且在一端连接到基板1的上节段4的上沿39,且偏离沿37。肢6和7与基板1的上节段4一体形成,且它们从基板1的上节段4向上延伸。各个肢6和7位于无名骨结节10的腹侧或背侧。肢6和7具有以基本弧形方式延伸的基体11和12,并且它们被布置为相互凸出。基板1还包括平整的腹板13,其通过其下沿连接到肢6和7的上自由端部分。腹板13将肢6和7的这些端部分桥接,且将它们彼此机械连接。于是这两个肢6和7通过腹板13在无名骨结节10的近端彼此连接。
上板节段4的基体5的上沿部分39,以及肢6、肢7和腹板13的内沿,界定基板1中的开口14,开口14具有基本椭圆形的轮廓。当移植物被附接在股骨2上时,无名骨结节10可以位于此开口14内。因此,肢6和7绕过无名骨结节10,以使得髂胫束可以非常容易地或者不受阻碍地滑动。
基板1的近端区域4包括四个细长孔351、352、353和354,螺钉36通过这些孔,在螺钉的帮助下,基板1可被固定在骨2上。在每种情况下,这些细长孔中的两个,351和353以及352和353,分别被设计在基板1的肢6和7之一中,并且特别地彼此间距一段竖直距离。各个孔对的第一细长孔351和352位于肢6和肢7分别和腹板13汇合之处。各个孔对的第二细长孔353和354分别大致位于基板1的肢6和7的长度中心处。细长孔351到354的纵轴以尾侧-内侧方式对齐。
在穿过孔351至354的螺钉36的帮助下,基板1被固定于近端股骨8上。这些螺钉36可以仅仅穿过骨2的表面,或者可被设计为足够长以穿过转子片段9,或是螺钉36的带螺纹螺杆的前部区域51被拧在近端股骨8中(图2)。在螺钉36穿过转子片段9且螺杆的螺纹不与转子片段9的材料啮合的情况下,人们称这样的螺钉为涨紧螺钉。
螺丝孔351到354的对齐结合它们细长的孔形,这允许以尾侧-内侧方式导向的螺钉36的锐角定位,以将转子片段9固定在截骨或骨折平面“OF”上。当需要时,这些螺钉36可采用角度稳定的方式结合于基板1中。这意味着螺钉36头部下侧以锥形方式设计,且此头部节段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有用的是,将基板1中的凹口351至354的侧表面以锥形或渐缩方式设计,以使得凹口351至354具有倾斜走向的侧面。螺钉36的头的材料比基板1的材料更硬,以使得在拧入螺钉36时螺钉头的锥形节段的螺纹切入基板1的材料中,且以此方式确保螺钉36相对于基板1的角度不变的定位。在基板1和螺钉36的相应部分之间的此连接可以在长时间内经受反复的负载。
如果不能直接拧入,则转子片段9可被固定到基板1的近端区域4上。因此,使用所提及的角度稳定螺钉36是有利的。另两个孔355和356被设计在近端节段4的主部分5的上沿区域39中。在每种情况下,这些孔355和356之一被定位在肢6和7与基板1的近端节段4的主部分5的上沿区域39叠合之处。也可以将螺钉36引导经过孔355和356,且拧在近端股骨2中。
该移植物还包括用于将大转子9力配合地固位在股骨2上的装置。在所展现情况中的夹持装置20包括两个基本柔性的固位器41和42。各个固位器41和42分别包括条形的叉条16和17。这些叉条16和17定位为彼此隔开一段距离。叉条16和17向近端偏离腹板13,且它们被设计为可以适应于大转子的解剖学结构。为此目的,整个叉条16和17,或者各个叉条16和17的至少一区域43,以柔性方式设计。柔性的叉条16和17具有拱形进程,其中此拱形向上朝向。因此,人们可以认为叉条16和17被预弯成钩形。为此原因,转子片段9以近端的方式被合适地包围或抓握,且在人工牵拉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转子片段9的良好复位。为了保持叉条16和17尽可能小地切入大转子片段,叉条16和17应被设计为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因此,叉条16和17也被设计为使得各个叉条16和17的刚度随着到腹板13的距离增加而减少,以使得叉条16和17随着到腹板13的距离增加而变得更柔软。也可采用叉条16和17的如下设计,其中通过将具有不同柔性的材料用于叉条16和17的单独部分来实现叉条16和17的柔性变化。
图中所示的叉条16和17包括第一端部分18、第二端部分19以及在这些端部分18和19之间延伸的中间部分43。细长的叉条基部的第一端部分18连接到腹板13上,且有用地与之一体设计。叉条16和17的第二端部分19被设计为增厚的延伸部分,且位于臀中肌的腱板之内以及大转子片段9的末梢之内。
增厚的延伸部分19的宽度大致等于叉条16和17的宽度。另一方面,增厚的延伸部分19的高度相当于叉条16和17的中间部分43的厚度的数倍。延伸部分19包括终端面44(图2和3)。孔23穿过增厚部分19。孔23的其中一个尽头位于增厚部分19的端面44中。孔23倾斜向上地穿过增厚部分19,以使得孔23的第二尽头45位于增厚部分19或叉条16和17的表面中。
各个固位器41和42还分别包括柔性的细长部件21和22,所述细长部件可行地具有圆形横截面。纵向部件21和22的直径分别小于叉条16和17的宽度。在所示情况下,这些细长部件21和22被设计为缆。这些缆21和22可以是细绳或是电缆,且可由不锈钢、钛或塑料制成。这样的细长部件或缆21和22的第一端部分141分别连接到对应的叉条16和17的第二自由端部分19(图1和图3)。
在缆21和22已经交叉之后,纵向部件或缆21和22的第二或自由端部分142被固定到基板1。缆21和22的第一端部分141分别穿过叉条16和17的增厚部分19中的孔23,其中第一端部分141的末端节段46分别从叉条16和17中的孔23的上尽头45伸出来。从孔尽头45向后伸出的末端节段46设置有帽25,所述帽附接于该缆末端节段46上。帽25防止该缆末端节段46穿过叉条16和17的增厚部分19内的孔23。凹口可以被设计在增厚部分19的上侧,被设计在上部尽头45区域中,在此凹口中帽25具有空间。在叉条末端部分19中的这一凹口可被设计为足够深,以使得帽25的上轮廓位于此叉条末端部分19的表面下方。在该叉条末端部分19和缆21和22的端部141之间的连接的其他选择为紧固压连接或可移动的孔眼、接头设计等。在从叉条16和17的端面44出来之后,缆21和22跨过转子窝15。由此得到的结果为:连接到腹侧横躺的叉条16的端部21相对于转子窝15向背侧以及远方延伸。连接到背侧横躺的叉条17的缆22相对于转子窝15向腹侧以及远方延伸。交叉跨越转子窝的缆在叉条16和17的自由端19处在张力的状态下彼此阻挡。在交叉之后,缆21和22被引导到基板1,在该处它们的第二或自由端部分142被夹卡装置30所夹持。
夹卡装置30被布置在基板1的外侧,且其实际上被布置在基板1的下节段3和上节段4之间。夹卡装置30(图1和2)包括夹板31以及在所示的情况下的螺钉32,优选为细螺纹螺钉。如果该细螺纹螺钉32的螺纹螺杆具有尽可能大的直径,则尤为有利。基板1在此区域具有螺纹孔(未示出),可将螺钉32的螺纹螺栓拧入其中。缆21和22的两个末端部分142位于基板1和夹板31之间。从而,第一缆21的第二末端部分142位于螺钉32的螺钉螺杆下方,而第二缆22的第二末端部分142位于螺钉32的螺钉螺杆上方。为了保持此移植物的此区域的高度尽可能低,在基板1和/或夹板31中设计有凹口33,其中定位有缆21和22的两个末端部分142。这些凹口33容纳缆21和22的末端部分142。
通常在每种情况下发现总是有利的是,在板主要部分的外侧的螺纹孔上方和下方结合有细长的凹口,用于容纳缆的各个自由末端部分。这些凹口优选地几乎垂直于板肢的纵向方向延伸,且被设计为深度仅仅使得当螺钉被拧紧时,进入到各个凹口的缆可以被夹持在凹口的底和夹板之间。
如将在下文根据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描述的,固位器,或纵向部件,并不接合于各个叉条的自由末端部分,而是接合于沿叉条基部方向被阻滞的位置。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它们接合于叉条基部自身上,沿着叉条被引导,且穿过被布置在叉条相对自由末端部分的增厚部分。如果有人在纵向部件的自由端进行牵拉,那么各个叉条就在纵向部件的影响下弯曲,其中纵向部件将这个力沿长度均一地引入该叉条。
提供有细长的延伸部分26和27(图1至3),用于引导缆21和22的横躺在此的第二末端部分142,以使得缆21和22不因固定在夹卡装置30中而扭住。第一延伸部分26以内侧方式被腹侧引导于转子丘(股骨距)上,而第二延伸部分27以内侧方式被背侧引导于转子丘(股骨距)上。这些导向延伸部分26和27被布置在夹卡装置30前方。各个导向延伸部分26或27从基板1的上节段4的其中一个侧沿突出。各个导向延伸部分26或27在主部分5的水平走向的上沿部分39和此主部分5的水平走向的下沿部分38之间连接到基板1的主部分5。
各个导向延伸部分26或27的细长基体沿两个方向弯曲。细长的导向延伸部分26或27的第一弯头基本位于水平平面内,且该弯头的进程基本对应于延伸部分26和27所分配到的骨2的表面的弯曲进程。细长的导向延伸部分26和27的第二弯头基本位于竖直平面内。各个导向延伸部分26和27在该竖直平面内向上弯曲,且特别地对应于交叉的缆21和22的第二末端部分142的进程,其在基板1的这一区域内被夹卡装置30所夹持。
在所示情况下,弯曲导向延伸部分26和27的暴露的末端部分29,比导向延伸部分26和27的与基板1的主部分5相连的末端部分34更厚。延伸部分26和27的暴露的末端部分29包括孔28。这个孔28从导向延伸部分26和27的暴露的末端部分29的末端面49延伸向基板1,并且特别地向上倾斜延伸,以使得此孔28的第二尽头48位于弯曲的导向延伸部分26和27的外表面中。在腹侧延伸部分26中的孔28被设置用于将缆22导引穿过,缆22从背侧叉条17引出。在背侧延伸部分27中的孔28被设计为将缆21导引穿过,缆21从腹侧叉条16引出。
特别针对根据本发明的移植物的实施方案,移植物与ETO一起使用,如下文将更为详细阐释的,已经发现的益处在于:直接在离开叉条之后,在转子窝15上方将柔性细长部件交叉,将它们从该处引导到转子丘(股骨距)的内侧周边,并且在那里再次将它们交叉,然后将它们近似垂直于柄的纵轴地导引,再次回到基板的夹卡装置。因此,可以不用导向延伸部分26和27,如图14、17和18的基板所示。
基板1的下节段3连接到上板节段4的主部分5的下沿38,且特别地处于夹卡装置30下方。基板1的下节段3与上板节段4一体形成。
基板1的下节段3,和基板1的上节段4相似,包括平整的基体或主部分,其被设计为细长的形式。这个细长的弯曲部分的纵轴线与股骨2的外表面的弯曲部分的纵轴线重合,或者走向至少与之平行。基板1的这个下节段3的弯曲部分应该对应于股骨2的一节段的表面的弯曲部分,其中基板1的该节段3被分配到股骨2的该节段。应该理解,基板1的节段3的弯曲部分可以沿着其实际上竖直走向的纵轴线而变化,这种变化取决于股骨2的该节段的表面的水平走向弯曲部分在其纵向方向上如何变化。
基板1的下节段3的第一主要任务在于,抵消横向来自叉条而内侧来自缆端部的外展肌力。基板1的下节段3的第二主要任务是,确保该设计在外展肌张力矢量不再与股骨2的纵轴线一致的情况下的旋转稳定性。
基板1的远端节段3包括三个区域81、82和83(图1)。基板1的远端节段3的上区域81连接到基板1的近端区域4的下沿38。第一凹槽67被设计在这些部分之间、在基板1的远端节段3的外侧,并且走向几乎垂直于基板1的远端节段3的纵轴线。彼此定位相距一段距离的两个细长的孔68和69被设计在基板1的远端节段3的上区域81中。这些细长的孔68和69的纵轴线竖直走向。第二凹槽77被设计在基板1的远端节段3的外侧中、在基板1的远端节段3的上区域81和中部区域82之间。相似地,两个孔72和73被设计在基板1的远端节段3的中部区域82中,然而可具有圆形轮廓。在每种情况下,这些圆形孔72和73之一分别位于在上区域81中的细长的孔68和69之一的下方。孔74形成于基板1的远端节段3的下区域83的中央。将基板1的远端节段3固定在股骨2的近端外侧上,这可以通过螺钉元件实现,所述螺钉元件穿过基板1的远端节段3的上区域81中的孔68和69,和/或穿过在基板1的远端节段3的中区域82中的孔72和73。
图4示出了基板1的下节段3的剖切面,下节段3在固定装置或缆环扎装置50的帮助下固定于骨2上。固定装置50包括细长且柔性的部件53(图1和4),其以环形方式应用于股骨周围。部件53可行地为缆。缆53位于基板1的下节段3的凹槽67或77之一中,且其剩余部分环绕股骨2。缆53具有末端部分55和56。固定装置50还包括夹卡工具54,其可以将应用于股骨2周围的缆53的末端部分55和56夹持在一起。夹卡工具54具有由如下材料构成的基体57,该材料尽管形状稳定,却可在施加(例如由钳子施加)显著机械力的情况下变形。两个连续的孔58和59形成于夹卡工具54的基体57中,且在夹卡工具54的纵向方向上延伸。这些孔58和59彼此相邻而处,且它们几乎彼此相邻地延伸。这些孔58和59的直径被选择而使得缆末端55和56之一可以分别以径直方式穿过孔58和孔59。在夹卡工具54的基体57如所述已被变形,特别被压到一起之后,孔58和59的横截面的形状也被改变,特别被压到一起。以此方式,缆的末端55和56被牢固地夹卡在这些孔58和59之中,并且被夹卡工具54牢固夹卡。
基板1的远端节段3可以通过用螺钉主要占据细长孔68和69和/或72和73以临时方式固定在股骨2上。选择性地采用涨紧螺钉或成角稳定螺钉来占据基板1的远端节段3的中区域82中的孔73和73。位于基板1的远端节段3的下区域83中的中央和远端处的开口74用于使用板合拢器,以便将整个张力带设计拉向远侧。随后,附接一个或两个固定装置50,其中各个固定装置50的缆53推进而位于凹槽67或77之一内。
基板1的下节段3的基体相对较薄,以使得凹槽67和77在其中不至太深。在特定情况下,这会导致缆53离开凹槽67和77,从而可能导致固定装置50在骨2的纵向方向移位。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基板1的下节段3的基体包括细长孔78和79(一个位于另一个上方),它们的纵轴线均以几乎竖直的方式走向。提供一夹持器60,其被构思和设计为沿基板1的下节段3的纵向方向将缆53定位于股骨2上。
图5以侧向视图示出固定装置50的这样的夹持器60的第一实施方案。夹持器60包括基体61,其被构思和设计为插入基板1的下节段3之中的细长孔78和79之一。夹持器基体61大致为锥形,其中此锥体61具有上端面62和下端面63。下端面63具有小于上端面62的直径。在端面62和63之间的距离可以等于基板1的下节段3的厚度,或者可以略大于此。锥体61的表面64设置有螺纹,或者至少设置有突起。孔眼65从锥形61的较大的端表面62伸出,且与环形夹持器60的基体61一体形成。在孔眼65中形成开口66,缆53的在该缆的端部分之间延伸的节段穿过开口66。有利地,开口66被设计为细长孔,其中在环形夹持器60中的此细长孔66的纵轴线基本平行于环形夹持器60的上端面62而延伸。首先,缆53被引导穿过环形夹持器60的孔眼65上的开口66。然后,环形夹持器60被插入基板1的下节段3中的开口78和79之一。此后,缆53被绕在骨2周围,且缆末端55和56被插入通过夹卡工具54的孔58和59。夹持工具54的基体在缆末端55和56的张力下变形,特别被压在一起。环形导向装置60的这种设计的优势在于如下事实,环形导向装置60牢固地居于基板的下节段3中,且因此其不接触骨2或仅以最小程度接触。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可用环形夹持器70的第二实施方案,其在图6中以侧向视图示出。环形夹持器70包括基本平整的基体71,其横截面可为椭圆形。从而,这个基体71可以通穿过基板1的下节段3中的椭圆形开口78和79之一。在环形导向装置70的上区域,存在已描述的用于引导缆53穿过的开口66。钉80从环形夹持器70的基体的下端面76突出。此钉80的自由末端部分75为圆形。为了能够插入这个环形导向装置70,必须首先在骨2中钻一凹口(未示出),在环形夹持器70已经被插入细长孔78和79之一之后,钉80进入此凹口。
被固定在近端股骨2上的所述基板1、叉条16和17、以及缆21和22形成一种张力带设计,其外侧、颅侧和内侧地环绕转子片段9以使其被固定在解剖位置。
被截骨/骨折的大转子9被手动固定或以夹钳固定,且从背侧-内侧界定以一管状缆适配器(未示出)。从而,来自内侧-背侧的腱板,在腹侧半部,被直接插到转子片段9的末梢上方。腹侧叉条16的缆21被引导穿过如此放置的缆适配器,以使得缆21从腹侧越过转子末梢被拉到背侧-内侧。从此处,缆21被进一步沿着近端股骨2在背侧上引导回基板1。随后,第二缆22相应地从背侧越过转子末梢引到腹侧-内侧,且随后进一步在近端股骨8上从腹侧引到基板1。通过在两个缆自由末端142处牵拉并同时在基板1的近端区域4上向内侧轻压,叉条16和17被推过臀中肌的腱板,直到叉条16和17的预弯曲曲线围绕转子末梢为止。通过同时牵拉两条缆21和22的自由端142并通过同时在基板1上施加压力,现在可以为测试目的执行对转子片段9的复位。对于此复位,有利地应该将腿夹持处于外展和向外旋转。以此方式,臀中肌的张力被降低,而复位也被简化。对于解剖复位,基板1应该位于无名骨结节10的远端,且腹板肢6应该位于无名骨结节10的腹侧,而背板肢7应该位于无名骨结节10的背侧。如果盘1高度定位不正确,尤其是位置太高,即,位于无名骨结节10之上,则叉条16和17应该向后弯曲,以实现最优定位。对于正确的板定位,基板1的远端区域3中两个细长孔68和69现在可在远端的孔末端设置有螺钉(未示出)。随后,缆21和22的自由末端142被分别引导穿过基板1的导向延伸部分26和27,直到夹卡装置30,且处于夹板31下方。从而,缆21和22的末端142被应用于夹板31下方,这样,随着以后对夹卡装置30的细螺纹螺钉32(右手向螺纹)的紧固,缆21和22趋于被额外拉紧。
现在缆21和22被双向的缆张力器(未示出)所拉紧。从而,柔性板叉条16和17的末端部分19阻挡于缆21和22的交叉部分处,即,在转子窝15上方。对于进一步牵拉,基板1的柔性叉条16和17适配于大转子9的颅侧周围的轮廓,并且在解剖学位置处将其勒紧。缆21和22被张拉到如此程度,以达到足够高的张力,而不使得大转子9变形,或者使其脱出正骨位置。
在图16中示出柔性的板叉条的增厚部分128、129的末端部分的一种优选设计,并且此设计支持通过正向配合接接合对应的有齿内表面137、138来阻挡叉条。
根据优选的实施方案,接下来的步骤存在如下数个选项:
选项1:放弃双向缆张力器,采用螺钉36占据下述至少两个选项——基板1的远端区域3之中的孔68和69,或基板1的远端区域3的中部82中的两个孔72和73。螺丝孔355和356应该用螺钉36来占据。在基板1的近端柔性节段4之中的四个有可能的角度稳定的螺钉36中,至少两个应被占据。此后,缆张力器应被再次重新拉紧,从而形成缆21和22的确定张力。最后,夹卡装置的细螺纹螺钉32被拧紧,且伸出的缆末端142被切去。
选项2:通过拧紧夹卡装置30的细螺纹螺钉32以及在细长孔68和69中螺钉36的细小开口来固定缆21和22。在基板1的远端孔74处安装合拢器,以此方式,整个板-缆设计被拉向远侧,在转子截骨/转子片段的上方产生甚至更高的压制压力。如选项1所描述,将细长孔68和69之中的螺钉拧紧,并且占据螺纹孔72和73。螺纹孔355和256必须被占据。最后,缆末端142被切去。
选项3:将基板1固定于近端股骨2上,可以通过基板1中的远端节段3中的为此而设置的凹槽或凹口67和77,排他地或者结合缆21和22来实现。如果将不惜一切代价避免由于在引入螺钉36时可能做的钻孔对假腿造成损伤,可使用此变化方式。然后,不通过设置螺钉36,而通常通过应用固定装置50,如选项2一样实现所述的固定安装。螺纹孔355和356必须被占据。
选项4:缆21和22,在离开叉条16和17并在转子窝15处的交叉之后,可被另行引导到在小转子内侧下方的近端股骨8的周围,然后被引导回基板,并且在此固定。以此方式,缆21和22的张力矢量被引导向尾侧-内侧,且因此防止从外侧横跨截骨平面OF的张力带设计可能脱位。螺纹孔355和356必须被占据。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又一有利的实施方案,用于重新固定被截骨的或骨折的大转子的移植物,包括至少一个板,所述板可被固定在近端股骨上且以力配合地配合被夹持在股骨上。该板包括至少一个近端延伸部分,其采用至少一个固位器连接到大转子的反向侧,所述固位器延伸回到该板,如上所述在此固定,并且和所述至少一个近端延伸部分形成“封闭系统”。所述至少一个近端延伸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固位器,一同形成延伸跨过大转子9的张力带设计。
具体而言,基板的下节段,下文也称为板柄或简称为柄,经受了在优选实施方案中的修改,如下文所简述。
柄的长度可被变化,其中最大长度是股骨长度。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短柄的移植物,特别适用于传统的大转子截骨,其中只将大转子的末梢倾斜地安装。中等的柄长度已经显示其足以用于完全截骨,而具有长柄的移植物则特别适于所谓的延长截骨。长柄形式可以用于所有类型的截骨,其中尽管在技术上可用于传统截骨和完全截骨,它们经常并非必要。
具体对于完全截骨,为了防止移植物堆积并且成为阻碍,可能要将柄完全简化掉,以使得基板例如仅仅通过两个螺钉固定在股骨上。
在图7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案,其中基板100的下节段被设计为长且窄的板柄101,也将如下文所述,板柄101非常适合于滑到移植物上的股外侧肌下方。根据未在图中示出的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该柄被设计成波形方式,从而关于此结构,该柄相当于蛇形柄,如从Icotec公司所知。关于此波形柄,用于螺钉的容纳开口并非以直线配置,从而不产生断线。
图8示出了又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其中基板的下节段被设计为叉形柄102,其具有两个纵向翼103、104,它们基本平行且彼此间隔开。纵向翼103、104接合在上节段远端处的夹持装置下方。在当前实施方案中,每个单独的翼可被设计为比具有单翼变型的柄(例如根据图7)更窄,但不以牺牲稳定性为代价。窄的纵向翼优势在于,它们可在手术时甚至更容易地滑到股外侧肌下方。从而,如果带双翼板102的移植物从近端引入,则股外侧肌的起肌不需要被切开或仅仅将移植物上的起肌切开。在进一步的未示出的实施方案中的翼103、104,可以用刚性或关节连接方式彼此连接。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移植物的基板的又一个有利实施方案。基板的下节段特此被设计为宽柄105,其允许在骨上甚至更好的固定。与窄板相比,这种宽固定提高对旋转运动的杠杆效应的阻力。这种宽柄的又一优势,是关于所谓的延长转子截骨(ETO)的应用。柄105包括三个节段106、107和108,其中背侧节段106和腹侧节段108突出而超出延长转子截骨的截骨线,以使得柄105可优选地通过螺钉而固定在截骨线的这一侧(区域a)和另一侧(区域b)上。板状的柄105以螺钉固定在截骨线的两侧上,这意味着它被固定在股骨的远端片段上以及截骨片段/转子片段中,由此阻止了截骨片段/转子片段的近端移动。
如图10所示,对于延长转子截骨,类似有益效果可以由根据又一个实施方案的具有基板109的移植物来实现。基板109被设计为长且窄的板柄110,从该板柄110以基本垂直的方式突出有三对侧翼111、112和11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在图中显示为与柄110大致在一平面内的侧翼111、112和113,在手术中被适配于股骨的几何形状,并且在固定之后偏斜出此共同平面。设置有侧翼111、112和113的柄110再次以螺钉固定在股骨的远端片段中以及在截骨片段/转子片段中的截骨线的两侧上,并且非常有效地防止截骨片段/转子片段的近端移动。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的又一个实施方案的移植物的基板114,其中基板的上节段被设计为不具有横向腹板。如图12a至12c所概括显示,以此方式,基板114可用两个板叉条115、116一起,从股外侧肌的起点的远端,被引导围绕此肌的起点的前部和后部,而所述起点不必被切开,特别对于最小侵入性移植(首先针对完全截骨)。基板114在制造商方面已经被制造为不带有腹板,或者带有横向腹板设计的板设置有适当的凹槽或者相似的折断位置,以使得当需要时横向腹板可在手术中被施术者去除。
图13a至13c示出了基板120的手术应用的一个实施例,该基板在上节段处带有横向腹板123,例如图14所示。具有横向腹板123的基板在切入股外侧肌(如图13a中短黑横向虚线E所示)的小部分之后,从股外侧肌的起点上方/近端下方被插入。
在下文中,本发明的更多有利特征通过基板120来实现,如图14到19所示,而且这些特征,因其未被明确提及,也可以用根据本发明的移植物的其他实施方案来实现。
人们可以轻易地从图14的各种不同的视图中,尤其从如图16中所表示的详细放大部分D中识别出,固位器的末端节段可以不仅接合于第一末端部分上(意味着接合于叉条121、122的末梢处),而且接合于相对的横躺的末端部分处,从而接合于叉条基部。为此,在每种情况下,增厚部分123、124被布置在叉条121、122的基部,且此增厚部分设置有用于引导穿过柔性细长部件的孔,如已在上文针对根据图1至3的实施方案的叉条末梢上的增厚部分所描述。所述部件,优选为缆,在图14至18中未示出,优选地在它们向后突出的末端部分处再次设置有帽,以免各个缆节段能被拉动穿过增厚部分124、125中的孔。叉条在上侧设置有导向凹槽126、127,其将缆沿着叉条121、122导引到叉条末梢处的增厚部分128、129中的纵向孔,并且确保其免于在张力负荷下脱位。
在图12中示出的带有长柄130的基板120,已被示出对于延长转子截骨(ETO)有利,其中提供一种固位器的替代方式,优选形式为缆。基板120不具有用于容纳被引回的缆的导向延伸部分。对于上述实施方案(根据图2),这样的导向延伸部分被布置在基板1的主部分5的侧沿上,在主部分5的水平走向的上沿部分39和主部分5的水平走向的下沿部分38之间,处于夹卡装置30的高度。对于根据图14的基板,人们可以不采用用于容纳被引回的缆的导向延伸部分,导向延伸部分可能成为阻碍,尤其对于最小侵入性植入物而言,因为缆水平地围绕转子丘(股骨距)而返回到基板。这两条缆,在离开叉条之后,以交叉方式延伸跨过转子窝,从转子窝延伸到转子丘(股骨距)的内侧外围。在该处,缆再次交叉,且它们大致垂直于柄的纵轴线而延伸,回到基板120的夹卡装置130。从而,对于ETO,人们有效地防止了缆滑入截骨中且无法夹持在股骨上。
对于标准截骨或更困难的用于将缆内侧地沿股骨(股骨距)引导的情况,这些缆,在第一次交叉跨越转子窝之后,可以可选地被直接引回到该板,如前面的实施方案所述。对于这些情况,可以应用如图18所示的夹板,或是带有横向延伸部分133、134的压缩板132,以更好地在末端区域中导引缆。在每种情况下,在尽头133、134的末梢处的导通开口135容纳一缆并且将其引导到压缩板的中心处的实际夹卡区域。从而,对缆的夹卡,以及用于在夹卡装置区域中降低移植物的结构高度的凹槽或凹口136的设计,并不明显异于上文所述的实施方案。
对于标准截骨和完全截骨,和ETO相反,人们通常使用移植物,其中基板在所有必要特征方面均对应于根据图18的基板,但是柄被设计得大为缩短。
根据另一实施方案,基板被组装在离骨数毫米或数厘米距离之处。这种不接触或微接触设计具有的优点在于,骨、骨膜或肌肉不在该板下方受损。因为在板下方的骨、骨膜或肌肉的血液循环并未受损或者仅仅微微受损,所以减少在板下方的骨和/或肌肉坏死的危险,骨/肌肉保持活力和完整,这就意味着所述板以稳定方式保持固定。没有坏死,则细菌感染就没有繁殖地,且骨和/或肌肉的完整循环意味着,截骨的愈合——至少在截骨线经过基板周围的区域——不会受到负面影响。
为了实现无接触或微接触设计,在基板一侧上布置有多个面向骨的间隔凸轮,或间隔器140被布置在基板同一侧上而围绕螺纹孔139,如图17所示。
如果角度稳定的螺钉系统用于将柄或基板紧压在股骨上,或者可用其他合适的螺丝孔,那么在板和骨之间的距离也可以通过可螺旋螺杆来设定,所述螺杆公知为间隔器,例如ZIMMER公司的NCB系统。这些螺杆在板植入之前就被旋入螺丝孔/螺杆孔之中,而且,根据螺杆的类型,允许设定可变距离,且如需要,可在植入板之后再次去除。
通常,为了将板柄固定在骨上,人们可能认为,传统的、非角度稳定或角度稳定/模块化的螺钉系统适用于将板柄固定在骨上。如果使用角度稳定/模块化的螺钉系统,则已经发现可用单轴系统或多轴螺钉系统,对于单轴系统,可仅有一个预定的螺钉方向(例如,SYNTHES公司的LCP系统),对于多轴螺钉系统,可以自由选择螺钉方向(例如,DEPUY公司的Polyax或ZIMMER公司的NCB系统)。
对根据本发明的移植物的基板的固定,可以用单皮层或双皮层螺钉来实现。单皮层螺钉的一个好处在于如下事实,假腿或假腿的粘合剂外壳不受螺钉影响,且因此不存在使假腿松动的危险。双皮层螺钉的好处在于固位得到改进。在对其进行优选或者不考虑螺钉固定的情况下,则也可以使用缆、线或带进行固定。
通过可再吸收或不可再吸收的螺纹的方式来固定也同样是可以的,并且具有避免金属磨损的好处,金属磨损可由假体松动导致。
使用以临时方式装配在基板上的比赛用弓已被显示出对于带长柄的基板的最小侵入性植入而言有益,该基板如图7或14至19中通过例示所示,且此比赛用弓允许对板孔的占据,而不打开肌肉和/或将其推开。在图19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的比赛用弓150,以及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案的基板143。在图中,比赛用弓150在夹卡装置的下方可松脱地固定在该柄的近端区域处,以使得带有比赛用弓150的基板143可以临时方式夹持,并且被推到股外侧肌之下。带有远轴块151的L形比赛用弓与该柄接触,该远轴块在所述柄上基本垂直。以直角布置于远轴块151的弓臂152,以位置精确的方式延伸,平行于柄143并且与之间隔开,这样,在紧固所述缆之后,角度稳定的螺钉可通过钻头套筒160被引到穿过比赛用弓150的弓臂152进入板柄143中的螺丝孔144。用于容纳钻头套筒160的定位孔153被布置在弓臂152中,该定位孔对应于板柄143中的螺丝孔。在图19的实施方案示例中,定位孔153以基本垂直的方向穿过弓臂152而朝向柄143,以使得形成孔,由此固定螺钉也垂直于股骨纵轴线而对准。如果需要将孔和/或螺钉在骨中进行不同的角度定位,则可以据此选择弓臂中的定位孔相对于柄的位置和倾角。
根据一种优选的、最小侵入性植入方法,第一步,即,在将基板插入股外侧肌下方之前,对缆进行预布置。第二步,基板在比赛用弓的帮助下插入,且随后这些缆采用双向缆张力器放松,并且通过夹卡装置牢固地夹卡在基板上。随后,具有钻头套筒组的比赛用弓用于在骨中形成孔,并且用于在角度稳定的螺钉中旋转,并且确保以精确定位方式有效固定,而将软组织创伤保持为最小。当装配比赛用弓时,以线或缆围绕股骨和板柄的环扎术难于应用。
如果将要应用非角度稳定的螺钉(也即,使用在头部区域不具有螺纹的带螺纹螺钉),则优选地在基板中并入组合孔,如公知为Synthes公司的LCP系统的实施例。这些组合孔具有两个区域,其中可在第一区域内引入具有压迫效应的螺钉,或者可以在同一孔的第二区域内引入角度稳定的螺钉。两个螺钉可以不同时植入,而是相继植入。如果植入具有组合孔的柄,则针对每个孔相应地需要在比赛用弓中有两个定位孔,其中用于并入角度稳定螺钉的定位孔根据期望的角度位置倾斜地延伸。
尤其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移植物或它们的基板通过上述技术的组合而固定。因此例如,单皮层、角度稳定的螺钉(单轴的或多轴的)防止板柄的“风档刮水器效应”,而不影响髋关节假体的植入腿或其粘合剂外壳,而另外的使用缆的环扎提供额外的稳定性。
通常情况是,基板的叉条和翼可以在制造商方面预先弯曲或成为平直的。可以完全根据施术者的意愿,通过手术中的弯曲,将平直的实施方案适配于骨处的情况。然而,优选地,人们使用部分地或完全地预弯曲的变体,其不仅在手术期间使时间得到节省,而且在预弯曲叉条的情况下也有助于转子片段的握紧和正骨。部分预弯曲的变体已被显示为对于叉条的情况尤为有益。
所述叉条优选地为柔性的,且通过束紧缆的方式,允许完美适配于转子末梢或转子片段的单独解剖。通过缆的封闭路线,可以实现高度的稳定性,其中被引导跨过叉条的缆,被进一步引导到外侧-远端,直到夹持装置。
如果内在的稳定性或辅助性装置确保对柔性部件的引导,则足以以内侧方式布置这样的例如形式为缆的部件。从而,根据这样的实施方案,仅需要一个叉条。
具有外侧叉条路线和内侧缆路线的移植物,已被发现是可能的替代物,但是在手术中更为费事,因此并不完美。牢固连接到所述基板——例如焊接或粘接到叉条的内侧末梢——的缆,相反地,是如上所述用于螺纹拧入或插入的缆的实用的替代方式。
根据进一步的实施方案,可以在缆并不内侧交叉的情况下,通过将缆内侧环绕通过孔眼、环或夹,而实现对叉条的内侧阻断,这样人们就可不经交叉而完成。
对于一条缆和两个叉条的又一实施方案,将所述一条缆环绕穿过叉条或钩上的它们的末端处的孔眼,或固定于此,这样,当如最初所构思的拉紧此缆,则叉条弯曲直到它们彼此内侧接触,且缆的两端均可在张力条件下固定在夹卡装置之上。
图15是详细的放大图,示出了尖锐的柄端,所述柄端简化了将柄插入股外侧肌下方且可以用不同的实施方案实现,尤其采用用于最小侵入性植入的移植物来实现。
附图标记列表
1   基板
2   股骨
3   下节段
4   上节段
5   平整的主部分
6   窄肢
7   窄肢
8   转子丘/近端股骨
9   转子片段/大转子
10  无名骨结节
11  6的基体
12  7的基体
13  平整的腹板
15  转子窝
16  叉条
17  叉条
18  叉条基底
19  末端部分,增厚的延伸部分
20  夹持装置
21  41的柔性部件
22  42的柔性部件
23  穿过19的孔
25  46上的帽
26  细长的延伸部分
27  细长的延伸部分
28  穿过29的孔
29  26/27的暴露的末端部分
30  夹卡装置
31  夹板
32  细螺纹螺钉
33  凹口
36  螺钉
37  沿
38  5的下沿
39  5的上沿
41  固位器
42  固位器
43  叉条区域的中部
44  19的端面
45  23的第二尽头
46  141的末端节段
48  29的端面
50  固定装置或缆环扎
53  缆/细长且柔性部件
54  夹卡工具
55  53的缆末端/末端部分
56  53的缆末端/末端部分
57  54的基体
58  57的连续的孔
59  57的连续的孔
60  夹持器/环形导向装置
61  60的锥体/基体
62  61的上端面
63  61的下端面
64  61的外壳
65  孔眼
67  凹槽
68  81中的细长孔
69  81中的细长孔
70  环形夹持器
71  70的基体
72  82中的孔
73  82中的孔
74  83中的孔
75  76的自由末端部分
76  71的端面
77  凹槽
78  细长孔
79  细长孔
80  钉
81  3的上区域
82  3的中区域
83  3的下区域
100 基板
101 窄板柄
102 双翼板柄
103 102的纵向翼
104 102的纵向翼
105 宽板柄
106 柄节段
107 柄节段
108 柄节段
109 基板
110 板柄
111 翼
112 翼
113 翼
114 基板
115 叉条
116 叉条
120 基板
121 叉条
122 叉条
123 横向腹板
124 增厚部分
125 增厚部分
126 导向凹槽
127 导向凹槽
128 增厚部分
129 增厚部分
130 夹卡装置
131 柄
132 带延伸部分的夹板
133 延伸部分
134 延伸部分
135 穿通开口
136 凹口/凹槽
137 内侧
138 内侧
139 螺丝孔
140 间隔器
141 41的第一末端部分
142 41的第二/自由末端部分
143 板柄
144 螺丝孔
150 比赛用弓
151 远轴块
152 弓臂
153 定位孔
160 钻头套筒
351 4中的细长孔
352 4中的细长孔
353 4中的细长孔
354 4中的细长孔
355 螺丝孔
356 螺丝孔

Claims (14)

1.一种用于重新固定被截骨或骨折的大转子(9)的转子固位板,其特征在于,提供基板(1,100,102,105,109,114,120),其能够被固定到近端股骨(2),该基板被力配合地固位在股骨(2)上且用作经过所述大转子(9)的张力带结构的基础,此张力带结构包括至少一个,优选两个的固位器(41,42),且能够将被截骨或骨折的大转子形配合地和/或力配合地重新固定到股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固位板,其特征在于,两个叉条(16,17,116,117,121,122)在近端被布置在所述基板(1,100,102,105,109,114,120)上,其中所述叉条(16,17,116,117,121,122)与作用于所述叉条的细长柔性部件(21,22)形成封闭的张力带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固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100,102,105,109,114,120)优选设计为刚性,所述叉条(16,17,116,117,121,122)优选为柔性,且所述细长柔性部件(21,22)优选为缆或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转子固位板,其特征在于,被布置为彼此间隔开一段距离的所述叉条(16,17,116,117,121,122)采用第一末端部分连接到所述基板(1,100,102,105,109,114,120),且各个叉条(16,17,116,117,121,122)的至少另一个的自由末端部分可选地与柔性细长的连接件(21,22)互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固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柔性部件(21,22)的第一末端部分采用第一末端部分连接到所述基板(1,100,102,105,109,114,120),或连接到各个叉条(16,17,116,117,121,122)的另一个自由末端部分的区域中,且该细长柔性部件(21,22)的另一自由末端部分(142)延伸回到其所固定在的所述基板(1,100,102,105,109,114,120)。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固位板,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细长柔性部件(21,22)上进行牵拉,在增大所述张力带结构的内在稳定性的张力下,所述叉条(16,17,116,117,121,122)的自由末端部分彼此可互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固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100,102,105,109,114,120)能够横向固定于近端股骨,所述叉条(16,17,116,117,121,122)的自由末端部分能够在大转子的内侧互锁,并且优选在所述细长柔性部件(21,22)已经至少在转子窝(15)上方彼此交叉之后,尤其优选在小转子下方再次交叉之后,所述细长柔性部件(21,22)延伸回到所述基板(1,100,102,105,109,114,12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固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具有下远端节段(3)和上近端节段(4),上近端节段(4)接着包括平整的主部分(5)以及在所述主部分上彼此间隔开地布置的肢(6,7),所述肢沿近端方向延伸,以使得所述近端节段(4)的前述部件包围无名骨结节,而所述肢(6,7)优选在它们的近端通过腹板(13,123)彼此连接。
9.一种用于采用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转子固位板对被截骨或骨折的大转子作手术重新固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被截骨的/骨折的大转子(9)片段被正确定位,此后,基板(1,100,102,105,109,114,120)的板柄被定位于近端股骨(2)上,而张力带结构被定位为经过大转子(9),而下一步,通过在柔性细长的柔性部件上进行牵拉,它们都被弯曲,而两个叉条(16,17,116,117,121,122)的末端部分彼此互锁,以使得被截骨或骨折的大转子形配合地和/或力配合地重新固定到股骨(2),随后,柔性细长的柔性部件采用其第二或自由末端部分(142)通过夹卡装置(30)固定到基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来自所述叉条的柔性细长的柔性部件在转子窝(15)上方彼此交叉,且从该处被引导到基板(1),在该处它们的第二或自由末端部分通过夹卡装置(30)被夹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细长柔性部件在离开叉条之后立即在转子窝(15)上方彼此交叉,从该处被引导到转子丘(股骨距)的内侧周围,在该处它们再次彼此交叉,然后被大致垂直于柄的纵轴线地引导回基板的所述夹卡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横向腹板的基板(123),在切入股外侧肌的起点的一小部分之后,从顶部/近端滑入股外侧肌。
13.根据权利要求9到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带有横向腹板的基板用上方的两个板叉条(115,116),从股外侧肌的起点的远端,被引导围绕此肌的起点的前方和后方,而所述起点不必被切开。
14.根据权利要求9到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比赛用弓(150)被可拆卸地固定到用于最小侵入性植入的基板。
CN2007800375867A 2006-08-15 2007-07-16 转子固位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21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H1309/06 2006-08-15
CH13092006 2006-08-15
PCT/CH2007/000344 WO2008019511A1 (de) 2006-08-15 2007-07-16 Trochanter-zügelplatt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2126A true CN101522126A (zh) 2009-09-02
CN101522126B CN101522126B (zh) 2013-02-13

Family

ID=38015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3758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2126B (zh) 2006-08-15 2007-07-16 转子固位板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8764809B2 (zh)
EP (1) EP2053980B1 (zh)
JP (1) JP5176153B2 (zh)
CN (1) CN101522126B (zh)
AU (1) AU2007283989B2 (zh)
BR (1) BRPI0716133B8 (zh)
CA (1) CA2661444C (zh)
EA (1) EA014509B1 (zh)
NO (1) NO20090964L (zh)
PL (1) PL2053980T3 (zh)
WO (1) WO2008019511A1 (zh)
ZA (1) ZA200901774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7206A (zh) * 2011-08-28 2011-11-23 泰州市中兴医械科技有限公司 微创股骨组合式植入系统
CN102319109A (zh) * 2011-08-28 2012-01-18 泰州市中兴医械科技有限公司 微创粗隆粉碎性骨折后侧加压型固定接骨板
CN102319108A (zh) * 2011-08-28 2012-01-18 泰州市中兴医械科技有限公司 微创粗隆粉碎性骨折环型固定接骨板
CN103298431A (zh) * 2010-08-13 2013-09-11 朴智善 用于牢固固定股骨小转子和周围而可以稳定进行人工骨关节置换术的小转子固定装置
CN103445847A (zh) * 2013-07-03 2013-12-18 厦门大博颖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线缆锁定板
CN103610494A (zh) * 2013-12-13 2014-03-05 李照文 一种带弧形板的接骨板
CN104665909A (zh) * 2015-03-04 2015-06-03 王金成 记忆合金大粗隆环抱器
CN110621246A (zh) * 2017-03-13 2019-12-27 德普伊新特斯产品公司 近侧股骨板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35365B2 (en) * 2003-08-28 2009-12-22 Ellis Thomas J Bone plates
US8142434B2 (en) 2007-10-17 2012-03-27 Stryker Trauma Gmbh Cam-locking of cable for fracture plate
US8894693B2 (en) * 2008-06-12 2014-11-25 Valorisation Recherche Hscm, Limited Partnership Orthopaedic fixation component and method
US9237910B2 (en) 2012-01-26 2016-01-19 Acute Innovations Llc Clip for rib stabilization
US20100179548A1 (en) * 2009-01-13 2010-07-15 Marin Luis E External fixator assembly
US8808333B2 (en) 2009-07-06 2014-08-19 Zimmer Gmbh Periprosthetic bone plates
US8834532B2 (en) 2009-07-07 2014-09-16 Zimmer Gmbh Pl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bone fractures
US8568417B2 (en) 2009-12-18 2013-10-29 Charles River Engineering Solutions And Technologies, Llc Articulating tool and methods of using
IT1398575B1 (it) * 2010-03-05 2013-03-01 Intrauma S R L Dispositivo per il cerchiaggio di ossa fratturate e sistema di cerchiaggio utilizzante un dispositivo siffatto.
IT1401010B1 (it) * 2010-07-13 2013-07-05 Intrauma S R L Dispositivo migliorato per il cerchiaggio di ossa fratturate e sistema di cerchiaggio utilizzante un dispositivo siffatto.
DE102011011509A1 (de) * 2010-10-29 2012-05-03 Königsee Implantate GmbH Femur- oder Tibiaplatte für die Seilosteosynthese
US9387020B2 (en) * 2011-01-10 2016-07-12 Ascension Orthopedics, Inc. Bone plate system for repair of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
EP2564797B1 (en) * 2011-08-31 2020-10-14 Stryker European Holdings I, LLC Bone place with hook portion
GB2509668B (en) 2011-09-30 2018-04-11 Acute Innovations Llc Bone fixation system with opposed mounting portions
CH706288A2 (fr) * 2012-03-28 2013-09-30 Chirmat Sarl Implant pour les fractures proximales d'os longs.
EP2671542A1 (en) * 2012-06-06 2013-12-11 Universitätsspital Basel Bone plate for the greater trochanter
US9265542B2 (en) * 2012-06-27 2016-02-23 DePuy Synthes Products, Inc. Variable angle bone fixation device
US8998904B2 (en) 2012-07-17 2015-04-07 Fastforward Surgical Inc. Winged tether plate and method of use for reducing angular bone deformity
FR2994380B1 (fr) * 2012-08-13 2015-07-17 Biotech Ortho Plaque de coaptation de fragments d'os et procedes de fabrication d'une telle plaque.
US9101426B2 (en) 2012-10-11 2015-08-11 Stryker Trauma Sa Cable plug
KR101400790B1 (ko) 2012-10-30 2014-05-29 주식회사 코렌텍 골절된 뼈 고정용 와이어 지지판
US10980655B1 (en) 2013-03-14 2021-04-20 Mdpo Llc Dynamic foot plate
US10463522B2 (en) 2013-03-14 2019-11-05 Mdpo Llc Dynamic foot plate
US10993868B2 (en) 2013-03-14 2021-05-04 Mdpo Llc Dynamic foot plate
EP3021773B1 (en) 2013-07-16 2018-11-07 Fastforward Surgical Inc. Bone plate for reducing angular bone deformity
FR3010300B1 (fr) * 2013-09-10 2015-08-28 D L P Sarl Plaque pour osteosynthese de l'extremite superieure du femur
US9549768B2 (en) * 2014-04-17 2017-01-24 Biomet Manufacturing, Llc Medical implant system for securing bone fragments
US10499968B2 (en) 2014-08-08 2019-12-10 Stryker European Holdings I, Llc Cable plugs for bone plates
WO2016154550A1 (en) 2015-03-25 2016-09-29 Coracoid Solutions, Llc Joint repair system
RU2606339C1 (ru) * 2015-07-02 2017-01-1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Тюмен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медицин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ФГБОУ ВО Тюменский ГМУ Минздрава России) Способ пластики дефекта основания черепа
EP3178424A1 (en) * 2015-12-08 2017-06-14 Arthrex Inc Bone fixation plate for the distal fibula and device for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fixation
EP3184064B1 (en) * 2015-12-23 2019-05-01 Stryker European Holdings I, LLC Bone plate with guiding channels
KR101604668B1 (ko) * 2016-02-01 2016-03-18 주식회사 아이피컨텍 대퇴골 고정용 가변형 임플란트
TWI583345B (zh) * 2016-05-12 2017-05-21 國立成功大學 骨板組件
US10172645B2 (en) 2016-05-20 2019-01-08 Fastforward Surgical Inc. Method of correcting hallux varus joint deformity
EP3522802A4 (en) 2016-10-07 2020-06-24 Acumed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BONE FIXING WITH A PLATE SPREADED BY A HOLDER
WO2018072100A1 (zh) * 2016-10-18 2018-04-26 陈华 一种护翼型角钢板以及骨干固定系统
RU2655108C1 (ru) * 2016-12-19 2018-05-23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Дагестан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медицин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РФ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акостного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длинных трубчатых костей
EP3357443B1 (en) 2017-02-03 2019-08-21 Stryker European Holdings I, LLC Tensioning cable locking device
US10499966B2 (en) 2017-10-24 2019-12-10 DePuy Synthes Products, Inc. Bone fixation system including an implant having a plate portion and a mesh portion
EP3479798B1 (en) * 2017-11-03 2023-06-21 Howmedica Osteonics Corp. Flexible construct for femoral reconstruction
US10675072B2 (en) * 2018-01-02 2020-06-09 Acumed Llc Bone fixation with a plate and a coupler connected by flexible members
RU2676461C1 (ru) * 2018-05-30 2018-12-28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Российский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медицин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 Н.И. Пирогова"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ФГБОУ ВО РНИМУ им. Н.И. Пирогова Минздрава России) Способ хирургического лечения оскольчатого перелома большого вертела
EP3581131B8 (en) 2018-06-15 2023-03-01 Stryker European Operations Holdings LLC Trochanter plates
GB2586181A (en) 2019-06-24 2021-02-10 Nextremity Solutions Inc Fracture fix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2021010690A (ja) * 2019-07-09 2021-02-04 株式会社ビー・アイ・テック 骨固定プレート
AU2021202888A1 (en) * 2020-05-26 2021-12-16 Howmedica Osteonics Corp. Medial trochanteric plate fixation
US11925397B2 (en) 2020-06-25 2024-03-12 Medartis Ag System and method for bone fixation
GB2602333A (en) * 2020-12-23 2022-06-29 Nextremity Solutions Inc Fracture fixation system and method
WO2022255970A1 (en) * 2021-06-03 2022-12-08 Cumhuriyet Universitesi Rektorlugu Femur periprosthetic fracture fixation plate
US20240008882A1 (en) * 2022-07-06 2024-01-11 Vilex In Tennessee, Inc. Bone hook plate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92889A (en) * 1989-04-14 1992-03-03 Campbell Robert M Jr Expandable vertical prosthetic rib
US5324291A (en) * 1992-12-21 1994-06-28 Smith & Nephew Richards, Inc. Bone section reattach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US5702399A (en) 1996-05-16 1997-12-30 Pioneer Laboratories, Inc. Surgical cable screw connector
US5797916A (en) * 1996-12-10 1998-08-25 Johnson & Johnson Professional, Inc. Trochanteric reattachment cerclage device
GB9715440D0 (en) * 1997-07-22 1997-09-24 Dall Desmond Meiring Bone grip
FR2778090B1 (fr) 1998-05-04 2000-10-06 Michel Porte Element de prothese de hanche a appui cortical externe pour fractures trochanteriennes et pince passe-cable pour la mise en place d'un tel element
DE10226074A1 (de) * 2001-06-13 2003-01-16 Willmen Hans Rainer Vorrichtung zur Osteosynthese von Knochenfrakturen
US7250054B2 (en) 2002-08-28 2007-07-31 Smith & Nephew,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lamping and reclamping an orthopedic surgical cable
EP1464295A3 (de) * 2003-04-01 2006-04-26 Zimmer GmbH Implantat
KR101050877B1 (ko) * 2003-09-08 2011-07-20 신세스 게엠바하 뼈 고정 장치
US7229444B2 (en) * 2004-08-25 2007-06-12 Howmedica Osteonics Corp. Trochanteric cerclage plate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8431A (zh) * 2010-08-13 2013-09-11 朴智善 用于牢固固定股骨小转子和周围而可以稳定进行人工骨关节置换术的小转子固定装置
CN102247206A (zh) * 2011-08-28 2011-11-23 泰州市中兴医械科技有限公司 微创股骨组合式植入系统
CN102319109A (zh) * 2011-08-28 2012-01-18 泰州市中兴医械科技有限公司 微创粗隆粉碎性骨折后侧加压型固定接骨板
CN102319108A (zh) * 2011-08-28 2012-01-18 泰州市中兴医械科技有限公司 微创粗隆粉碎性骨折环型固定接骨板
CN103445847A (zh) * 2013-07-03 2013-12-18 厦门大博颖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线缆锁定板
CN103610494A (zh) * 2013-12-13 2014-03-05 李照文 一种带弧形板的接骨板
CN104665909A (zh) * 2015-03-04 2015-06-03 王金成 记忆合金大粗隆环抱器
CN110621246A (zh) * 2017-03-13 2019-12-27 德普伊新特斯产品公司 近侧股骨板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0716133B1 (pt) 2018-12-26
WO2008019511A1 (de) 2008-02-21
CN101522126B (zh) 2013-02-13
EP2053980B1 (de) 2016-09-07
PL2053980T3 (pl) 2017-01-31
US20100234896A1 (en) 2010-09-16
CA2661444A1 (en) 2008-02-21
AU2007283989A1 (en) 2008-02-21
BRPI0716133A2 (pt) 2013-04-02
CA2661444C (en) 2015-12-29
EA014509B1 (ru) 2010-12-30
AU2007283989B2 (en) 2012-11-01
NO20090964L (no) 2009-03-02
JP5176153B2 (ja) 2013-04-03
US8764809B2 (en) 2014-07-01
ZA200901774B (en) 2010-03-31
BRPI0716133B8 (pt) 2021-06-22
JP2010500134A (ja) 2010-01-07
EP2053980A1 (de) 2009-05-06
EA200970208A1 (ru) 2009-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2126B (zh) 转子固位板
US11638598B2 (en) Spine surgery device and method
US720799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pairing the femur
EP1419747B1 (en) Apparatus for anchoring autologous or artificial tendon grafts in bone.
US5665088A (en) Bone section reattach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JP5221008B2 (ja) 舟状月状骨間解離を修復する装置
JP3388741B2 (ja) 骨固定系
JPH06217992A (ja) 取り付け装置および方法
WO2014089534A2 (en) Universal method for repairing bone, ligament and tendon
CN111050675B (zh) 在用于降低近侧交界性后凸的系统和方法中使用的连接器
US8496705B2 (en) Method of anchoring autologous or artificial tendon grafts in bone
JP2004160250A (ja) 外科用緊締具
AU8278198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nchoring autologous or artificial tendon grafts in bone
US7611513B2 (en) Greater trochanteric re-attachment device
AU2004229471B2 (en) Fracture fixation system including buttress pin and post washer
KR20160131022A (ko) 골 플레이트 및 골 플레이트 시스템
EP2316378B1 (en) Device for the fixation of a tendon graft
US20130304133A1 (en) Cable anchor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230210514A1 (en) Fixation device, implant and implant assembly for use in tissue repair
CN110680575A (zh) 前后联合寰枢椎融合装置
KR20030045862A (ko) 뼈 고정용 임플란트
GR1009280B (el) Ορθοπαιδικος κοχλιας με εργαλειο τοποθετησης
AU5070602A (en) Methods for anchoring autologous or artificial tendon grafts in bo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507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