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6374A - 具有针对i类和iib类组蛋白脱乙酰酶的组合活性的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和蛋白酶体抑制剂的组合 - Google Patents

具有针对i类和iib类组蛋白脱乙酰酶的组合活性的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和蛋白酶体抑制剂的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6374A
CN101516374A CN200780034143.2A CN200780034143A CN101516374A CN 101516374 A CN101516374 A CN 101516374A CN 200780034143 A CN200780034143 A CN 200780034143A CN 101516374 A CN101516374 A CN 101516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ukemia
inhibitor
histone
drug resistance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341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6374B (zh
Inventor
J·阿茨
P·W·J·赫尔曼斯
M·M·F·贾尼科特
M·J·帕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nssen Pharmaceutica NV
Original Assignee
Janssen Pharmaceutica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nssen Pharmaceutica NV filed Critical Janssen Pharmaceutica NV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EP2007/05951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8031817A2/en
Publication of CN101516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6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6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63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用于治疗癌症的蛋白酶体抑制剂与具有针对I类和IIB类组蛋白脱乙酰酶的组合活性的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的组合。

Description

具有针对I类和IIB类组蛋白脱乙酰酶的组合活性的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和蛋白酶体抑制剂的组合
本发明涉及具有针对I类和II类组蛋白脱乙酰酶的组合活性的组蛋白脱乙酰酶(HDAC)抑制剂。其涉及包含它们的组合和组合物,以及它们作为药物的用途,例如用作抑制诸如淋巴瘤和白血病的血液系统肿瘤的药物。
HDAC酶家族以它们首先被鉴定的底物,即核组蛋白进行了命名。组蛋白(H2A、H2B、H3和H4)形成八聚体复合体,DNA螺旋围绕其缠绕以建立凝聚染色质结构。组蛋白的乙酰化状态处于动态平衡,该平衡由乙酰化的组蛋白乙酰化酶(HAT)和负责组蛋白尾部脱乙酰化作用的HDAC支配。HDAC酶的抑制作用促进核小体组蛋白尾部的乙酰化,促进染色质结构更强的转录活性,其随后导致参与例如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的细胞过程的基因表达改变。近年来,鉴定了越来越多其它的非组蛋白HDAC底物。
在白血病和淋巴瘤的特异形式例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非何杰金淋巴瘤和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AML)中观察到向下调控的和不断的HDAC募集和致癌转录因子。随着疾病从恶性损伤和分化良好的雄激素敏感的前列腺癌向表型去分化的雄激素不敏感的前列腺癌进展,在前列腺癌细胞中观察到在蛋白水平下HDAC1向上调控。另外,在大多数的人结肠癌外植体中发现增加的HDAC2表达,这是由抑癌基因结肠腺瘤息肉病(APC)的损失引起的。
与癌症中HDAC/HAT活性平衡一致,已经证实HDAC抑制剂在体外广谱人肿瘤细胞系中诱导细胞周期阻滞、终末分化和/或凋亡,抑制血管发生以及在裸小鼠的人异种移植模型中显示体内抗肿瘤活性。
HDAC家族的酶通常分为3类:即I类、II类和III类。目前在临床发展中只有I类和II类主要被暗示介导HDAC抑制剂的作用。
已经证实包括HDAC家族成员1-3和8的I类HDACs对肿瘤细胞增殖是重要的。
在多种利用I类HDACs沉默特异性启动子的转录因子中,最熟知的实例是核激素受体类,在没有它们的配体时其只连接HDAC3,并因此保持转录沉默状态。复合体以配体依赖性方式解离,例如,通过类视黄醇、雌激素、雄激素等等,导致基因表达和分化。另一个重要的实例是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1watl,cipl的HDAC1-依赖性沉默。与亲代HCT-116细胞相比,在p21wafl,cipl缺失细胞中显示对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耐药性6-倍的增长的研究证实了p21wafl,cipl诱导在HDAC抑制剂的抗增殖作用中的重要作用。另外,与真正的抑癌基因不同,p21wafl,cipl在肿瘤细胞中无所不在,并被HDAC抑制剂诱导。
组蛋白不是I类HDAC的唯一底物。例如,HDAC 1-3脱乙酰酶抑癌基因p53,p53因此被泛素化并降解。因为p53是有效的抑癌基因,包括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保持该蛋白的低水平对使肿瘤细胞存活和增殖失控是重要的。
II类HDAC可以分为2个亚类:包含HDAC 4、5、7、9和HDAC9剪接变体MITR的IIa类。包含HDAC6和HDAC10的IIB类,它们都具有重复的HDAC域。IIa类HDACs不具有内在的组蛋白脱乙酰酶活性,但由于他们与1类HDAC复合体和转录因子/DNA复合体连接,其能作为桥接因子调控基因表达。
作为IIB类的一员,HDAC6由于被鉴定为Hsp90脱乙酰酶而受到关注。现已证实HDAC抑制剂LAQ824和LBH589诱导Hsp90脱乙酰化,而trapoxin和丁酸钠不会。Hsp90脱乙酰酶导致Hsp90相关的前存活和前增殖客户蛋白降解。重要的实例包括Her-2、Bcr-Abl、糖皮质激素受体、FLT-3突变体、c-Raf和Akt。除Hsp90外,HDAC60也介导微管蛋白脱乙酰化,其导致在应激条件下微管去稳定化。
HDAC6的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tubacin引起α-微管蛋白超乙酰化以及减少细胞细胞运动性而不影响细胞周期进展的事实进一步证实了HDAC6的生物学作用。仅抑制HDAC6的α-微管蛋白脱乙酰酶域的Tubacin仅引起HSP90乙酰化的微小增加。
一致地,发现HDAC6对MCF-7乳腺癌细胞的雌二醇-刺激细胞迁移是重要的。
最后,HDAC6在错折叠蛋白的细胞管理和从细胞质清除这些蛋白中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HDAC在它们表达或活性水平下调控大量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HDAC抑制剂的抗增殖作用不能与单一的作用机制相关。HDAC抑制在抗癌治疗中具有特别的前景,而对生长抑制、分化和凋亡中涉及的多种途径的协调作用在治疗不同病症例如肿瘤形成和生长中可能是有利的。
这些年来,已经证实HDAC不但在癌症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在许多非恶性分化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这对于IIa类4、5、7和9是最明显的。例如,已经证实HDAC7在T细胞的胸腺成熟中发挥重要作用,而HDAC4涉及软骨细胞肥大和软骨内骨化的调控。但是,更多的关注聚焦于IIa类HDAC在肌肉分化中的作用。由于作为肌细胞增强因子2(MEF2)的转录共抑制因子,HDAC 4、5、7和9全都抑制肌细胞(肌肉细胞)的分化。
HDAC抑制剂最常见的毒性是轻度至中度的骨髓抑制。另外,在许多临床试验中出现以恶心/呕吐、疲劳和腹泻为特征的副作用。
在2003年9月18日出版的EP1485365公开了HDAC抑制剂R306465。
在2006年2月2日出版的WO2006/010750描述了具有下列马库式结构的化合物,其N-氧化物形式、药学上可接受的加成盐和立体化学异构体形式的制剂、制剂和药学性质,
Figure A20078003414300072
其中n、m、R1、R2、R3、X和Y具有如所述说明书中定义的含义。
然而HDAC抑制剂治疗的潜力超出了单一药物应用。HDAC抑制剂影响的分子途径使其成为组合研究有前景的候选者。
存在对具有针对I类和IIB类HDAC的组合活性的抑制剂的需要,考虑到疗效和/或毒性其能够提供临床优势。其单独或与其他治疗药物组合。
蛋白酶体抑制也代表了近来癌症治疗中重要的发展策略。蛋白酶体是存在于所有细胞中的多酶复合体,其在涉及细胞周期调控的蛋白降解中发挥作用。许多重要的调控蛋白,包括p53、细胞周期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p21wafl,cipl在泛素-蛋白酶体途径调控的细胞周期中暂时降解。这些蛋白有序的降解对细胞经历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是必需的。进一步地,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对转录调控是必需的。
EP788360、EP1312609、EP1627880、US6066730和US6083903公开了用作蛋白酶体抑制剂的肽硼酸酯(peptide boronic ester)和酸化合物。化合物N-吡嗪羰基-L-苯丙氨酸-L-亮氨酸硼酸(PS-341,现称为硼替佐米(bortezomib)或Velcade(Millenium))在人肿瘤异种移植模型中具有抗肿瘤活性并已在患有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病人的治疗中获得认可,目前其正处于包括血液癌症和固体瘤的其它适应症的临床试验中。硼替佐米通过引起错折叠和其他损伤蛋白的聚集诱导细胞死亡,从而激活凋亡的线粒体途径,例如通过Bax-或活性氧簇依赖性机制。
硼替佐米会引起泛素结合蛋白多价螯合形成称为聚集体的结构。聚集体似乎参与响应蛋白酶体抑制激活的细胞保护应答,可能是通过将泛素化蛋白穿梭至溶酶体降解。
使用HDAC抑制剂SAHA(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能够中断硼替佐米诱导的聚集体形成。SAHA在体外和体内原位胰腺癌异种移植模型中也显示对细胞凋亡的协同作用(Cancer Research 2006;66:(7)3773-3781)。
另一HDAC抑制剂LAQ824与硼替佐米也显示细胞死亡的协同水平(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5;280:(29)26729-26734)。
SAHA和LAQ824与硼替佐米的协同作用与它们的HDAC6抑制活性相关。
存在增加蛋白酶体抑制剂对肿瘤生长抑制效果和降低这类药物剂量以减少对病人毒副作用可能性的进一步的需要。
现在还没有乙酰化程度和肿瘤应答相关性的强大数据。快速、简便和容易再现的定量下文描述的HDAC抑制剂或包含所述HDAC抑制剂的组合引起的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底物乙酰化程度的方法对它们的未来是重要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HDAC抑制剂和蛋白酶体与下文描述的类型的HDAC抑制剂的治疗组合,其具有强大和特征的乙酰化作用、I类和IIB类HDACs的抑制作用、对肿瘤细胞生长有利的抑制作用和更少的不希望的副作用。
因此根据本发明,我们提供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式(I)HDAC抑制剂、其药学上可接受的酸或碱加成盐和立体化学异构形式的组合,
Figure A20078003414300091
其中R4选自氢或卤素。
感兴趣的化合物是那些R4是氟的式(I)化合物。
更感兴趣的化合物是那些R4位于吲哚4或7位的式(I)化合物。
优选的式(I)化合物是对应于WO2006/010750中所示编号的化合物1a、化合物30和化合物39。
其他优选的式(I)化合物是R4是氢的化合物。
最优选的化合物是化合物1a(JNJ26481585)
Figure A20078003414300093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加成盐。
由取代基画向二环系统的线表示该键可以连接于任何合适的二环系统的环原子上。
如上文定义和下文中使用的,卤素是氟、氯、溴和碘的统称。
本文所用的术语“组蛋白脱乙酰酶”和“HDAC”指任意一个从组蛋白N端的赖氨酸残基的ε-氨基消除乙酰基的酶家族的成员。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指明,术语“组蛋白”是指来源于任意物种的任意组蛋白,包括H1、H2A、H2B、H3、H4和H5。人HDAC蛋白或基因产物包括但不限于HDAC-1、HDAC-2、HDAC-3、HDAC-4、HDAC-5、HDAC-6、HDAC-7、HDAC-8、HDAC-9、HDAC-10和HDAC-11。组蛋白脱乙酰酶也可以得自原生动物或真菌来源。
术语“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或者“组蛋白脱乙酰酶的抑制剂”用于表示能够与组蛋白脱乙酰酶作用并抑制其活性,更具体地是其酶活性的化合物。抑制组蛋白脱乙酰酶的酶活性是指降低组蛋白脱乙酰酶从组蛋白或其他蛋白底物中消除乙酰基的能力。优选地,这种抑制是特异性的,即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在一定浓度下降低组蛋白脱乙酰酶从组蛋白或其他蛋白底物中消除乙酰基的能力,该浓度低于产生某些其它不相关生物学效应所需的抑制剂浓度。
术语“具有针对I类和IIB类HDAC的组合活性的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或“I类和IIB类HDAC的抑制作用”是在低于其他种类的HDAC酶例如IIa类产生抑制作用所需的抑制剂浓度或低于某些其他不相关生物学效应的产生抑制作用所需的抑制剂浓度的浓度下,表示降低I类HDAC家族成员(HDAC1-3或8)和IIB类HDAC家族成员(HDAC6或10)的酶活性的化合物。
本文所用的术语“蛋白酶体”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是指UPS中所有组分的任意一个结构和功能,其包括但不限于:
a)泛素(Ub)和泛素样蛋白(Ulp);f.e.SUMO、NEDD8、ISG15等,
b)泛素单体,K48-连接的多泛素链,K63-连接的多泛素链等,
c)E1泛素-活化酶;f.e.E1Ub、E1SUMO、E1NEDD8、E1ISG15等,
d)E1泛素-活化酶的亚基;f.e.APPBP1、UBA3、SAE1、SAE2等,
e)E2泛素-结合酶,f.e.UBC9、UBC12、UBC8等,
f)E3泛素连接酶,f.e.RING-finger E3s、simple RING-finger E3s、cullin-based RING-finger E3s、RBX1-/RBX2-依赖性E3s、HECT-域E3s、U-box E3s等,
g)SCF(SKPl-Cullinl-F-box)E3泛素连接复合体,f.e.SCFSKP2、SCFB-TRCP、SCFFBW7等,
h)cullins,f.e.CUL1、CUL2、CUL3、CUL4、CUL5等,
i)F-box蛋白,f.e.SKP2、B-TRCP蛋白、FBW蛋白等,
j)其他底物特异性接合体,f.e.BTB蛋白、SOCS-box蛋白、DDB1/2、VHL等,
k)蛋白酶体,其组分等,
l)金属外肽酶(metalloisopeptidase)RPN11、在UPS目标破坏前去泛素化它们的蛋白酶体lid亚基等,
m)金属外肽酶CSN5、负责从cullins移除NEDD8的COP9信号复合体亚基等,
n)通过E1泛素-活化酶的活化步骤,其中Ub/Ulp首先在其C端甘氨酸残基上腺苷酰化,然后变为带电的硫酯,在其C端重复进行,
o)Ub/Ulp从E1泛素-活化酶向E2泛素-结合酶的转移,
p)泛素-结合物识别,
q)底物-泛素复合体转移并连接于蛋白酶体,
r)泛素消除,
s)底物降解。
术语“蛋白酶体抑制剂”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抑制剂”用于表示能够与UPS中正常的、改变的、活性亢进的或过表达的组分相互作用并抑制其活性,特别是其酶活性的化合物。抑制UPS酶活性是指降低UPS组分发挥其活性的能力。优选地,这种抑制是特异性的,即,蛋白酶体抑制剂在一定浓度下降低UPS组分的活性,该浓度低于产生某些其他不相关的生物学作用所需的浓度。UPS组分活性的抑制剂包括但不限于:
a)通过阻断Ub/Ulp进入腺苷酸位点或者通过阻断ATP进入的Ub或Ulp腺苷酰化抑制剂;f.e.伊马替尼(Gleevec;Novartis)等,
b)E3或E3-复合体与E2相互作用的干扰剂,
c)底物和E3或E3-复合体上的底物相互作用域之间相互作用的阻断剂,例如阻断p53(底物)和MDM2(RING-finger E3)之间的相互作用,f.e.nutlins(通过连接于MDM2)、RITA(通过连接于p53的N端)等,
d)E3连接酶复合体阻断剂,
e)泛素连接酶底物的人工募集物,f.e.protacs等,
f)蛋白酶体及其组分的抑制剂,f.e.硼替佐米、carfilzomib、NPI-0052、Bsc2118等,
g)泛素/Ulp消除抑制剂,例如金属外肽酶RPN11和CSN5的抑制剂,或者
h)修饰多泛素链,f.e.ubistatins等。
如上文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酸加成盐是指包含式(I)化合物能够形成的有治疗活性的无毒的酸加成盐的形式。具有碱性的式(I)化合物可以通过使用合适的酸处理所述碱形式而转化成它们药学上可接受的酸加成盐。合适的酸包括,例如,无机酸例如氢卤酸,如氢氯酸或氢溴酸;硫酸;硝酸;磷酸等酸;或有机酸,例如,乙酸、三氟乙酸、丙酸、羟基乙酸、乳酸、丙酮酸、草酸、丙二酸、琥珀酸(即,丁二酸),马来酸、富马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甲磺酸、乙磺酸、苯磺酸、对甲基苯磺酸、环己烷氨基磺酸、水杨酸、对氨基水杨酸、扑酸等酸。
具有酸性的式(I)化合物可以通过使用合适的有机或无机碱处理所述的酸形式而转化为它们药学上可接受的碱加成盐。合适的碱盐的形式包括,例如,铵盐,碱和碱土金属盐,例如,锂、钠、钾、镁、钙盐等,与有机碱的盐,例如苄星(benzathine)、N-甲基-D-葡糖胺、hydrabamine盐,以及与氨基酸例如精氨酸、赖氨酸等的盐。
术语酸或碱加成盐也包括式(I)化合物能够形成的水合物和溶剂加成形式。这种形式的实例是例如水合物、醇化物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式(I)化合物的立体化学异构体形式,定义了通过相同键顺序键合的相同原子构成但具有不能互换的不同三维结构的式(I)化合物可能具有的所有可能的化合物。除非另有提及或指明,化合物的化学名称包括所述化合物可能具有的所有可能的立体化学异构体形式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可以含有所述化合物的基本分子结构的所有非对映体和/或对映体。所有以纯形式或者相互混合物形式的式(I)化合物的立体化学异构体形式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某些式(I)化合物也可以以其互变异构体形式存在。虽然这种形式在上式中没有明确地指明,但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在下文中使用时,术语式(I)化合物也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酸或碱加成盐和所有的立体异构体形式。
本发明使用的特别优选的蛋白酶体抑制剂是硼替佐米。硼替佐米可以商标名Velcade从Millennium购得,并且可以如EP788360、EP1312609、EP1627880、US6066730和US6083903描述的或其他类似过程制备。
本发明也涉及用于例如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医学治疗的本发明组合。
本发明也涉及本发明组合用于制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组合物的用途。
本发明也涉及抑制人类个体中肿瘤细胞生长的方法,其包含给予个体有效量的本发明组合。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通过给予有效量的本发明组合,抑制包括变异细胞在内的细胞的异常生长的方法。细胞的异常生长是指不依赖于正常调控机制的细胞生长(例如失去接触抑制)。该方法包括通过引起癌细胞生长停滞、终末分化和/或凋亡直接抑制肿瘤生长,以及通过抑制肿瘤细胞迁移、浸润和存活或肿瘤的新生血管形成而间接抑制肿瘤生长。
本发明还提供通过给予需要这种治疗的个体,例如哺乳动物(尤其是人)有效量的本发明组合抑制肿瘤生长的方法。特别地,本发明提供通过给予有效量的本发明组合抑制肿瘤生长的方法。本发明特别适用于治疗胰腺癌、淋巴系统的血液肿瘤,例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慢性B细胞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急变、Burkitt′s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非何杰金淋巴瘤、黑素瘤、前列腺癌、乳腺癌和结肠癌。可以抑制的其他肿瘤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状腺滤泡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原发间质瘤(例如纤维肉瘤和横纹肌肉瘤)、畸胎瘤、成神经细胞瘤、神经胶质瘤、良性皮肤瘤(例如角化棘皮瘤)、肾癌、卵巢癌、膀胱癌和表皮癌。
本发明还提供通过给予需要这种治疗的个体,例如哺乳动物(尤其是人)有效量的式(I)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慢性B细胞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急变、Burkitt′s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方法。
本发明也提供通过给予需要这种治疗的个体,例如哺乳动物(尤其是人)单独或与蛋白酶体抑制剂组合的有效量的式(I)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治疗耐药性肿瘤的方法,耐药性肿瘤例如但不限于淋巴系统血液肿瘤,例如,耐药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耐药性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耐药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耐药性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耐药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耐药性淋巴瘤、耐药性慢性B细胞白血病、耐药性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耐药性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急变、耐药性Burkitt′s淋巴瘤和耐药性多发性骨髓瘤。本发明特别适用于治疗耐药性多发性骨髓瘤,更特别适用于治疗对蛋白酶体抑制剂耐药的多发性骨髓瘤,甚至更特别适用于治疗硼替佐米耐药的多发性骨髓瘤。
术语“耐药性多发性骨髓瘤”包括但不限于对选自下列一种或多种药物耐药的多发性骨髓瘤:沙利度胺、地塞米松、来那度胺(revlimid)、多柔比星、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帕米膦酸(pamidronate)、美法仑、去纤苷、泼尼松、darinaparsin、belinostat、vorinostat、PD 0332991、LBH589、LAQ824、MGCDO103、HuLuc63、AZD 6244、Pazopanib、P276-00、plitidepsin、苯达莫司汀、坦螺旋霉素(tanespimycin)、恩扎妥林(enzastaurin)、哌立福辛、ABT-737或RADOO1。术语“耐药性多发性骨髓瘤”也包括复发性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术语“耐药性”是指显示内在性耐药性或者获得性耐药性的情况。“内在性耐药性”是指癌细胞相关路径中关键基因的特异性表达性质,包括但不限于凋亡、细胞进展和DNA修复,与它们正常的相似物相比,其导致癌变细胞更快速生长的能力。“获得性耐药性”是指发生于肿瘤形成和进展中的多因子现象,其能够影响癌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获得性耐药性可能是由于一些机制,例如但不限于:改变的药物靶点、减少的药物蓄积、改变的细胞内药物分布、降低的药物-靶点相互作用、增加的脱毒应答、细胞周期失调、增加的损伤DNA修复和降低的凋亡应答。一些所述的机制可以同时发生和/或可以相互作用。它们的活化和/或失活可能是由于遗传或非遗传事件或者oncoviral蛋白的存在。获得性耐药性可以发生于个别药物,但也可以更广泛地发生于许多具有不同化学结构和不同作用机制的不同药物。这种形式的耐药性被称为多药耐药性。
本发明组合可以用于其它治疗目的,例如:
a)通过在对肿瘤进行放射治疗癌症之前、期间或之后给予本发明的化合物以促进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
b)治疗关节病和骨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幼年型关节炎、痛风、多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c)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包括血管性增殖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和再狭窄;
d)治疗炎性疾病和皮肤疾病,例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氏病、过敏性鼻炎、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结膜炎、哮喘、ARDS、白塞病、移植排斥、荨麻疹(uticaria)、变应性皮炎、斑秃、硬皮病、疹病、湿疹、皮肌炎、痤疮、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川崎病、多发性硬化病、肺气肿、囊性纤维化和慢性支气管炎;
e)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平滑肌瘤、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和子宫内膜增生;
f)治疗眼睛血管化,包括影响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的血管病变;
g)治疗心脏功能障碍;
h)抑制免疫抑制疾病,例如治疗HIV感染;
i)治疗肾功能障碍;
j)抑制内分泌疾病;
k)抑制糖异生功能障碍;
l)治疗神经病,例如帕金森病或导致认知障碍的神经病,例如,阿尔海默茨病或多聚谷胺酰胺相关的神经性疾病;
m)治疗精神病,例如精神分裂症、双极性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病;
n)抑制神经肌肉性疾病,例如,肌萎缩性侧索硬化;
o)治疗脊髓性肌萎缩;
p)治疗易于通过基因表达治疗的其它疾病;
q)增强基因治疗;
r)抑制脂肪形成;
s)治疗寄生虫病,例如疟疾。
因此,本发明公开了用作药物的上文描述的组合以及具有针对I类和IIB类HDAC的组合活性的式(I)的HDAC抑制剂,单独或与蛋白酶体抑制剂组合,用于制备治疗一种或多种上述病症的药物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公开了具有针对I类和IIB类HDAC的组合活性的式(I)的HDAC抑制剂,单独或组合,用于制备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慢性B细胞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急变、Burkitt′s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的用途。
本发明还公开了具有针对I类和IIB类HDAC的组合活性的式(I)的HDAC抑制剂,单独或组合,用于制备治疗耐药性肿瘤的药物的用途,例如但不限于淋巴系统的血液肿瘤,例如,耐药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耐药性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耐药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耐药性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耐药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耐药性淋巴瘤、耐药性慢性B细胞白血病、耐药性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耐药性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急变、耐药性Burkitt′s淋巴瘤和耐药性多发性骨髓瘤。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具有针对I类和IIB类HDAC的组合活性的式(I)的HDAC抑制剂,单独或组合,用于制备治疗耐药性多发性骨髓瘤,更特别地对蛋白酶体抑制剂耐药性多发性骨髓瘤,甚至更特别地硼替佐米耐药性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的用途。
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式(I)的HDAC抑制剂可以同时(例如,以分开的或单一的组合物)或以任一顺序连续给药。在后一情况中,两种化合物在一段时间内以足以保证获得有利或协同作用的量和方式给药。应当理解优选的给药方法和顺序和组合每种成份的各自的剂量和方案取决于给药的具体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和HDAC抑制剂、组合给药的途径、治疗的具体肿瘤和治疗的具体主体。本领域技术人员使用常规的方法并根据本文所述的信息可以容易地确定最适宜的给药方法和顺序和剂量和方案。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包含作为第一活性成分的式(I)的HDAC抑制剂和作为第二活性成分的蛋白酶体抑制剂的产品,作为组合制剂同时、分开或连续用于治疗患有癌症的病人。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通过下文提供的试验结果确定有效量。通常预期式(I)的化合物和蛋白酶体抑制剂的治疗有效量是0.005mg/kg-100mg/kg体重,特别是0.005mg/kg-10mg/kg体重。在一天中将所需的剂量分为2、3、4或更多亚剂量以适当的间隔给药可能是合适的。所述的亚剂量可以配制成单位剂型,例如,每单位剂量剂型包含0.5-500mg、特别是10mg-500mg的活性成分。
鉴于它们有用的药理学性质,本发明组合的组分,即蛋白酶体抑制剂和HDAC抑制剂可以配制成用于给药目的的各种药物剂型。组分可以分开配制于单独的药物组合物或配制于包含两种成分的单一药物组合物中。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并特别地根据本文提及并通过参考引入的已出版的专利说明书描述的方法制备HDAC抑制剂并配制成药物组合物。
因此本发明也涉及包含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式(I)的HDAC抑制剂以及一种或多种药物载体的药物组合物。为了制备本发明使用的药物组合物,有效量的碱或酸加成盐形式的特定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结合形成紧密的混合物,该载体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取决于给药所需的制剂形式。这些药物组合物理想地是优选适合于口服、直肠给药、经皮给药或胃肠外注射的单位剂型。例如,在制备口服剂型的组合物时,可以使用任意常用的药物介质,例如,在例如混悬液、糖浆剂、酏剂和溶液剂的口服液体制剂情况中的水、乙二醇、油、醇等;或在粉剂、丸剂、胶囊剂和片剂的情况中例如淀粉、糖、高岭土、润滑剂、粘合剂、崩解剂等固体载体。由于易于给药,片剂和胶囊剂代表了最有利的口服剂量单位剂型,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会使用固体药学载体。对于非肠道组合物,载体通常至少包括大部分的无菌水,虽然也可以包括例如辅助溶解的其它组分。例如,可以制备注射溶液,其中载体包括盐水溶液、葡萄糖溶液或盐水和葡萄糖溶液的混合物。也可以制备可注射混悬液,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合适的液体载体、混悬剂等。在适于经皮给药的组合物中,载体任选包含渗透促进剂和/或合适的润湿剂,任选与以较小比例的任何性质的合适添加剂组合,所述添加剂不会对皮肤引起显著的有害作用。所述添加剂可以促进向皮肤给药和/或有助于制备所需的组合物。这些组合物可以以多种方式给药,例如作为透皮贴剂、点剂(spot-on)或软膏。
将上述药物组合物配制成剂量单位剂型对方便给药和剂量一致性是特别有利的。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剂量单位剂型是指适合作为单位剂量的物理分散的单位,每个单位含有经计算产生所需治疗效果的预定量的活性成分以及所需的药物载体。这种剂量单位剂型的实例是片剂(包括刻痕片或包衣片)、胶囊剂、丸剂、粉末袋、糯米纸囊剂(wafers)、可注射溶液或混悬液、茶匙量制剂(teaspoonfuls)、汤匙量制剂(tablespoonfuls)等,及其分开的复合体(segregated multiples)。
在整个疗程中将组合中的每种成分所需的剂量分为2、3、4或更多亚剂量以适当的间隔给药可能是合适的。亚剂量可以配制成单位剂型,例如,在每种情况中每单位剂量剂型独立地包含0.01-500mg,例如0.1-200mg以及特别地1-100mg的每种活性成分。
术语“组蛋白或其他蛋白乙酰化的诱导作用”是指HDAC底物乙酰化状态的诱导作用,HDAC底物例如但不限于组蛋白,例如组蛋白3、组蛋白4等;微管蛋白,例如α微管蛋白等;热休克蛋白,例如Hsp90等。
术语“所述乙酰化功能性调控的蛋白的诱导作用”是指次级效应,例如但不限于Hsp70的诱导作用,p21的诱导作用等。
本发明也涉及表征单独或与蛋白酶体抑制剂组合的式(I)的HDAC抑制剂的方法,包括测定样品中组蛋白或其他蛋白乙酰化的诱导作用的量,或所述乙酰化功能性调控的蛋白的诱导作用的量。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表征单独或与蛋白酶体抑制剂组合的式(I)的HDAC抑制剂的方法,包括测定样品中下述作用的量
a)组蛋白3乙酰化的诱导作用、组蛋白4乙酰化的诱导作用或p21的诱导作用和
b)α-微管蛋白乙酰化的诱导作用、Hsp90乙酰化的诱导作用或Hsp70的诱导作用。
最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上述方法,其中在a)情况下获得诱导作用需要的浓度与在b)情况下获得诱导作用的浓度是相同的范围。
样品中组蛋白或其他蛋白乙酰化的诱导作用或所述乙酰化功能性调控的蛋白的诱导作用的量的测定可能包括鉴别对治疗应答的病人,并且因此可能对治疗人癌症具有有利的作用。
样品中组蛋白或其他蛋白乙酰化的诱导作用或所述乙酰化功能性调控的蛋白的诱导作用的量的测定可能包括监测治疗在病人中的有效性,并且因此可能对治疗人癌症具有有利的作用。
样品中组蛋白或其他蛋白乙酰化的诱导作用或所述乙酰化功能性调控的蛋白的诱导作用的量的测定可能包括预测对治疗的治疗性应答,并且因此可能对治疗人癌症具有有利的作用。
因此本发明还涉及单独或与蛋白酶体抑制剂组合的具有针对I类和II类HDAC组合活性的式(I)的HDAC抑制剂的用途,其中组蛋白或其他蛋白的超乙酰化的诱导作用或所述乙酰化功能性调控的蛋白的诱导作用对治疗人癌症具有有利的作用。
样品可以来源于使用所述HDAC抑制剂或所述组合处理过的细胞。样品也可以来源于疾病侵袭的组织和/或式(I)的HDAC抑制剂或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式(I)的HDAC抑制剂的组合治疗的个体。
细胞可以是已经接触过所述HDAC抑制剂或所述组合的培养细胞。所述抑制剂或所述组合可以添加至细胞的培养基中。
细胞也可以来源于组织和/或所述抑制剂或所述组合治疗的个体。
优选地,表征方法只包括体外实施的步骤。因此,根据该实施方案本发明不包括从人或动物体获取组织材料的步骤。
通常处理细胞以使其处于适合所用方法的条件下,以测定组蛋白或其他蛋白乙酰化的诱导作用或所述乙酰化功能性调控的蛋白的诱导作用。处理可以包括匀浆化、提取、固定、洗涤和/或透化。处理的方式很大程度取决于用于测定组蛋白或其他蛋白乙酰化的诱导作用或所述乙酰化功能性调控的蛋白的诱导作用的方法。样品可以来源于病人的活检组织。可以进一步处理活检组织以得到样品,该样品处于适合用于测定组蛋白或其他蛋白乙酰化的诱导作用或所述乙酰化功能性调控的蛋白的诱导作用的条件。
蛋白乙酰化的量或诱导蛋白的量可以使用抗体测定。
本文所用的术语“抗体”是指免疫球蛋白或其具有相同结合特异性的衍生物。本发明使用的抗体可以是单克隆抗体或来源于或包含于多克隆抗血清中的抗体。术语“抗体”进一步是指衍生物,例如Fab、F(ab’)2、Fv或scFv片段。抗体或其衍生物可以是天然来源或(半)合成生产的。
可以使用本领域普遍已知的Western印迹法。可以将细胞材料或组织匀浆化以及使用变性剂和/或还原剂进行处理从而获得样品。样品可以加样于聚丙烯酰胺凝胶上以分离蛋白,随后转移至膜或直接点样于固定相上。然后抗体与样品接触。在一个或多个洗涤步骤后使用本领域已知的技术检测结合抗体。
在组织材料例如实体瘤切片固定和透化后可以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然后将抗体与样品进行培养,在一个或多个洗涤步骤后检测结合抗体。
可以通过ELISA测定组蛋白或其他蛋白乙酰化的诱导作用或所述乙酰化功能性调控的蛋白的诱导作用的量。可以设想多种形式的ELISA。在一种形式中,将抗体固定化于例如微孔滴定板的固定相上,然后封闭非特异性结合位点并与样品进行培养。在另一种形式中,首先将样品与固定相接触以固定包含于样品中的乙酰化的和/或诱导的蛋白。在封闭和任选的洗涤之后,将抗体与固定的样品接触。
可以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组蛋白或其他蛋白乙酰化的诱导作用或所述乙酰化功能性调控的蛋白的诱导作用的量。固定并透化细胞,例如细胞培养物细胞或血细胞或骨髓细胞,以使抗体接触乙酰化的和/或诱导的蛋白。在任选的洗涤和封闭步骤后将抗体接触细胞。然后根据本领域已知的操作进行流式细胞术以测定具有抗体结合于乙酰化和/或诱导蛋白的细胞。
为了测定HDAC抑制剂或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式(I)的HDAC抑制剂的组合是否具有活性,人们可以测定参照样品中蛋白乙酰化或蛋白诱导作用的量,其中参照样品来源于没有使用所述HDAC抑制剂或所述组合处理的细胞。可以平行进行样品和参照样品中蛋白乙酰化的量和/或诱导蛋白的量的测定。就细胞培养物细胞而言,提供两种细胞组合物,其中一种使用所述HDAC抑制剂或所述组合处理,而另一种不进行处理。随后进一步处理两种组合物并测定各自蛋白乙酰化的量和/或诱导蛋白的量。可选择地,为了测定HDAC抑制剂或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式(I)的HDAC抑制剂的组合是否具有活性,人们可以测定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就病人而言,样品来源于使用式(I)的HDAC抑制剂或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式(I)的HDAC抑制剂的组合治疗的病人。参照样品来源于另一个患有相同疾病但没有使用所述HDAC抑制剂或所述组合治疗的病人或者来源于健康个体。参照样品来源的组织对应于样品来源的组织。例如,如果样品来源于乳腺癌病人的肿瘤组织,参照样品也来源于乳腺癌病人的肿瘤组织或者健康个体的乳腺组织。也可以设想样品和参照样品来源于相同的个体。在这种情况下,参照样品来源的组织是在使用所述HDAC抑制剂或所述组合治疗个体之前或之后从个体获取的。优选地,在治疗之前获取组织以排除在治疗中断后抑制剂治疗可能的后效应。
实验部分
A.药理学实施例
对于在A2780肿瘤细胞中使用测定细胞毒性或存活的比色测定法测定式(I)化合物的细胞活性(Mosmann Tim,Journal of ImmunologicalMethods 65:55-63,1983),参考WO2006/010750的实验部分。
HDAC抑制剂的抗增殖作用与I类HDACs的抑制作用相关,I类HDACs包括HDAC家族成员1-3和8。与R306465、SAHA、LBH-589和LAQ-824相比,JNJ26481585对由A2780细胞免疫沉淀的HDAC 1的活性和其效力可见实施例A.1.。与R306465、SAHA、LBH-589和LAQ-824相比,JNJ26481585对HDAC 8人重组酶的活性和其效力可见实施例A.2.。
进一步研究R306465是否调控HDAC 1底物组蛋白3(H3)和组蛋白4(H4)的乙酰化状态。还研究了A2780卵巢癌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1wafl,cipl的诱导作用。由于组蛋白乙酰化,p21wafl, cipl被抑制,并且在响应HDAC抑制剂的细胞周期停滞的诱导作用中起到重要作用(参见实施例A.3.)。
为了评价HDAC 6的抑制作用,以及化合物对HDAC 1对HDAC6的相对效力,监测HDAC 6的底物微管蛋白的乙酰化和Hsp70的诱导作用,Hsp70的诱导作用是Hsp90乙酰化的结果(参见实施例A.4.)。
实施例A:式(I)化合物的I类特异性和乙酰化作用
实施例A.1:由A2780细胞免疫沉淀的HDAC 1酶的抑制作用
对于HDAC1活性测定,HDAC1由A2780细胞溶解产物免疫沉淀,并使用指明的HDAC抑制剂的浓度曲线,以及H4肽的[3H]乙酰基-标记的片断(50.000cpm)[生物素-(6-氨基己酸)Gly-Ala-(乙酰基[3H]Lys-Arg-His-Arg-Lys-Val-NH2)(Amersham Pharmacia Biotech,Piscataway,NJ)培养。通过测定游离乙酰基的释放评价HDAC活性。三组独立试验的结果以平均IC50值±SD表示。
  HDAC1抑制作用IC50nM
  JNJ26481585   0.16±0.02
  R306465   3.31±0.78
  SAHA   73±26
  LAQ-824   0.29±0.05
  LBH-589   0.23±0.06
实施例A.2:HDAC 8人重组酶的抑制作用
对于人重组HDAC 8的抑制作用,使用HDAC 8色度法/荧光活性测定/药物发现试剂盒(Biomol;Cat.nr.AK-508)。三组独立试验的结果以平均IC50值(nM)±SD表示。测定进行两份,使用Graphpad Prism(Graphpad软件)计算IC50的标准误。
  HDAC8抑制作用IC50nM
  JNJ26481585   34±41
  R306465   23±17
  SAHA   370±314
  LAQ-824   37±23
  LBH-589   283±29
实施例A.3:细胞HDAC 1底物的乙酰化和p21wafl,cipl的诱导作用
采用0、1、3、10、30、100、300、1000和3000nM的化合物培养人A2780卵巢癌细胞24小时。
制备总的细胞溶解产物并通过SDS-PAGE分析。使用兔多克隆抗体和小鼠单克隆抗体检测乙酰化的H3和H4组蛋白水平、总的H3蛋白水平和p21wafl,cipl蛋白的水平,随后进行增强化学发光(ECL)检测。
采用来自Upstate Biotechnology(Cat.nr.06-299和06-866)的抗体检测乙酰化的H3和H4的水平,使用来自Abeam(Cat.Nr.abl791)的抗体检测总的H3蛋白水平,使用来自Transduction实验室(Cat.nr.C24420)的抗体检测p21wafl,cipl蛋白的水平。合适的抗体稀释剂在室温下培养1-2小时或在4℃下过夜培养。为了控制相等的装量,剥离印迹,用小鼠单克隆抗-actin IgM(Ab-I,肿瘤基因研究产品)再探测。为了控制核蛋白提取的效率,剥离印迹,用抗-lamin B1(Zymed;Cat.nr.33.2000)再探测。然后根据制造商的说明通过化学发光(Pierce Chemical Co)或荧光(Odyssey)使蛋白-抗体复合体可视化。试验进行三次。
  观察到组蛋白H3和H4乙酰化的诱导作用和p21wafl,cipl的诱导作用时的浓度(nM)
  JNJ26481585   10
  R306465   100
  SAHA   3000
  LAQ-824   10
  LBH-589   10
实施例A.4.微管蛋白的乙酰化和Hsp70的诱导作用
采用0、1、3、10、30、100、300、1000和3000nM的化合物培养人A2780卵巢癌细胞24小时。
制备总的细胞溶解产物并采用SDS-PAGE分析。使用Sigma的抗体:克隆DM1A(Cat.nr.T9026)和6-111B(Cat.nr.T6793)检测总的和乙酰化的微管蛋白的水平。采用Stressgen的抗体(Cat.nr.SPA-810)检测Hsp70蛋白,然后进行ECL检测。合适的抗体稀释剂在室温下培养1-2小时或在4℃过夜培养。为了控制相等的装量,剥离印迹,用小鼠单克隆抗-actinIgM(Ab-I,肿瘤基因研究产品)再探测。为了控制核蛋白提取的效率,剥离印迹,用抗-lamin Bl(Zymed;Cat.nr.33.2000)再探测。然后根据制造商的说明通过化学发光(Pierce Chemical Co)或荧光(Odyssey)使蛋白-抗体复合体可视化。试验进行三次。
 观察到微管蛋白乙酰化的诱导作用和Hsp70的诱导作用开始时的浓度(nM)
  JNJ26481585   30
  R306465   1000
  SAHA   100
  LAQ-824   30
  LBH-589   30
实施例B:人血液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人血液肿瘤细胞系中JNJ26481585的抗增殖活性的评价外包于Oncodesign(第戎,法国)。肿瘤细胞以细胞混悬液形式在相应的适宜的培养基中在37℃下于增湿的5%CO2培养箱中生长。无支原体的肿瘤细胞接种于96孔平底微量滴定板并在含有10%FCS的培养基中37℃下培养24小时。然后肿瘤细胞暴露于载体(对照)或增加浓度的JNJ26481585(5种不同浓度*)、硼替佐米(5种不同浓度*)或两种药物不同比例的组合。然后再培养细胞72小时。使用标准的MTS测定通过测定490nm的吸光度显示化合物的细胞毒性。通过多重药物作用分析计算化合物的相互作用(协同、相加或拮抗),并根据Chou&Talalay描述的方法论通过中位数方程原则进行[CHOU等。(1984)Adv.Enzyme Regul。22:27-55;CHOU等。(1991)Encyclopaedia of human Biology。Academic Press。2:371-379;CHOU等。(1991)Synergism and antagonism in chemotherapy。Academic Press:61-102;CHOU等。(1994)J.Natl.Cancer Inst。86:1517-1524]
*基于每种药物用作单一药物的抗增殖活性的预测定,选择在每种选定的细胞系中抑制作用不超过50%的浓度。
实施例B.1.:JNJ26481585引起的人血液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表F.1:从3个独立的可信试验测得结果以平均IC40值(即达到细胞增殖40%抑制作用所需的浓度,以nM表示)±SD表示。
  细胞系   类型   平均值   SD
  CCRF-CEMJurkat clone E6-1KG-1MOLT-4SUP-B15HL-60OCI-AML2THP-1EHEBBV-173K-562KCL-22LAMA-84U-937DaudiNamalwaRajiRamosARH-77RPMI 8226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慢性B细胞白血病慢性B细胞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急变淋巴瘤Burkitt’s淋巴瘤Burkitt’s淋巴瘤Burkitt’s淋巴瘤Burkitt’s淋巴瘤骨髓瘤骨髓瘤   11.939.2213.3942.961.1324.2819.5650.65165.814.5415.917.7130.4023.679.084.6526.344.6640.426.41   7.181.7810.4856.2510.7213.9322.84128.154.288.295.1419.9310.141.274.3216.112.8224.325.44
实施例B.2.:硼替佐米引起的人血液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表F.2:从3个独立的可信试验测得结果以平均IC40值(即达到细胞增殖40%抑制作用所需的浓度,以nM表示)±SD表示。
  细胞系   类型   平均值   SD
  CCRF-CEMJurkat clone E6-1KG-1MOLT-4SUP-B15HL-60OCI-AML2THP-1EHEBBV-173K-562KCL-22LAMA-84U-937DaudiNamalwaRajiRamosARH-77RPMI 8226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慢性B细胞白血病慢性B细胞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急变淋巴瘤Burkitt’s淋巴瘤Burkitt’s淋巴瘤Burkitt’s淋巴瘤Burkitt’s淋巴瘤骨髓瘤骨髓瘤   4.405.633.3612.142.4013.3811.645.836.022.7712.831.742.615.682.684.485.201.837.214.23   0.842.680.8312.911.9911.610.940.340.204.111.560.461.070.541.000.690.102.220.99
实施例B.3:JNJ26481585和硼替佐米的组合引起的人血液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表3:结果以每个独立试验(3个独立可信试验)中位数CI值的平均组合指数(CI±SD)表示,并由每个独立组合比例计算。CI低于0.9表示‘协同’(灰色),CI在0.91-1.09间表示‘相加’(白色)。
  平均值     SD
  CCRF-CEMJurkatKG-1MOLT-4SUP-B15HL-60OCI-AML2THP-1EHEBBV-173K-562KCL-22LAMA-84U-937DaudiNamalwaRajiRamosARH-77RPMI 8226   0.75       0.100.80       0.150.96       0.260.85       0.170.81       0.030.81       0.240.71       0.120.94       0.250.62       0.110.76       0.050.75       0.250.96       0.261.05       0.270.67       0.060.87       0.180.58       0.080.80       0.080.89       0.360.90       0.340.76       0.06

Claims (14)

1.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式(I)的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酸或碱加成盐和立体化学异构形式的组合,
其中R4选自氢或卤素。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其中式(I)的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选自化合物1a、化合物30和化合物39
Figure A2007800341430002C2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其中式(I)的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是化合物1a(JNJ26481585)
Figure A2007800341430002C3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其中所述蛋白酶体抑制剂是硼替佐米。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其为包含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式(I)的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以及一种或多种药物载体的药物组合物的形式。
6.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其是用于同时、分别或相继使用。
7.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其是用于医学治疗。
8.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在制备用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中的用途。
9.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单独或与蛋白酶体抑制剂的组合在制备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慢性B细胞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急变、Burkitt′s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的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是式(I)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酸或碱加成盐和立体化学异构形式,
Figure A2007800341430003C1
其中R4选自氢或卤素。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的药物是用于治疗耐药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耐药性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耐药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耐药性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耐药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耐药性淋巴瘤、耐药性慢性B细胞白血病、耐药性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耐药性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急变、耐药性Burkitt′s淋巴瘤和耐药性多发性骨髓瘤。
11.权利要求9和10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的药物是用于治疗硼替佐米耐药性多发性骨髓瘤。
12.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组蛋白或其他蛋白超乙酰化的诱导作用或通过所述乙酰化功能性调控的蛋白的诱导作用对人类癌症的治疗具有有利的作用。
13.一种表征单独或与蛋白酶体抑制剂组合的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定义的式(I)的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测定样品中组蛋白或其他蛋白乙酰化的诱导作用的量,或通过所述乙酰化功能性调控的蛋白的诱导作用的量。
14.一种表征单独或与蛋白酶体抑制剂组合的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定义的式(I)的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测定样品中下述作用的量
a)组蛋白3乙酰化的诱导作用、组蛋白4乙酰化的诱导作用或p21的诱导作用,和
b)α-微管蛋白乙酰化的诱导作用、Hsp90乙酰化的诱导作用或Hsp70的诱导作用。
CN200780034143.2A 2006-09-15 2007-09-11 具有针对i类和iib类组蛋白脱乙酰酶的组合活性的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和蛋白酶体抑制剂的组合 Active CN1015163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6120726.2 2006-09-15
EP06120726 2006-09-15
US91589507P 2007-05-03 2007-05-03
US60/915,895 2007-05-03
PCT/EP2007/059518 WO2008031817A2 (en) 2006-09-15 2007-09-11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 with combined activity on class-i and class-iib histone deacetylases in combination with proteasome inhibito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6374A true CN101516374A (zh) 2009-08-26
CN101516374B CN101516374B (zh) 2013-04-24

Family

ID=41040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34143.2A Active CN101516374B (zh) 2006-09-15 2007-09-11 具有针对i类和iib类组蛋白脱乙酰酶的组合活性的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和蛋白酶体抑制剂的组合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16374B (zh)
BR (1) BRPI0716992A2 (zh)
DK (1) DK2066327T3 (zh)
ES (1) ES2399670T3 (zh)
ME (1) ME01514B (zh)
NZ (1) NZ575030A (zh)
PT (1) PT2066327E (zh)
RS (1) RS52638B (zh)
SG (1) SG177219A1 (zh)
SI (1) SI2066327T1 (zh)
UA (1) UA97249C2 (zh)
ZA (1) ZA20090181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5871A (zh) * 2016-02-22 2017-08-29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Quisinostat,一种新型的高效抗疟药物
CN109906216A (zh) * 2016-07-20 2019-06-18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理事会 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激活剂及其组合物和用途
CN111747948A (zh) * 2013-03-15 2020-10-09 生物马林药物股份有限公司 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
CN114409638A (zh) * 2022-02-09 2022-04-29 深圳大学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8选择性降解剂、制备方法及其在抗肿瘤活性中的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8678A (zh) * 2022-07-08 2022-09-09 杭州医学院 基于vhl配体诱导bcr-abl蛋白降解的双功能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10750A1 (en) * 2004-07-28 2006-02-02 Janssen Pharmaceutica N.V. Substituted indolyl alkyl amino derivatives as novel inhibitors of histone deacetylase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7948A (zh) * 2013-03-15 2020-10-09 生物马林药物股份有限公司 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
CN107095871A (zh) * 2016-02-22 2017-08-29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Quisinostat,一种新型的高效抗疟药物
WO2017143964A1 (zh) * 2016-02-22 2017-08-31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Quisinostat,一种新型的高效抗疟药物
CN109906216A (zh) * 2016-07-20 2019-06-18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理事会 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激活剂及其组合物和用途
CN114409638A (zh) * 2022-02-09 2022-04-29 深圳大学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8选择性降解剂、制备方法及其在抗肿瘤活性中的应用
CN114409638B (zh) * 2022-02-09 2023-02-14 深圳大学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8选择性降解剂、制备方法及其在抗肿瘤活性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0716992A2 (pt) 2013-09-17
ZA200901818B (en) 2010-05-26
PT2066327E (pt) 2013-02-06
ME01514B (me) 2014-04-20
SI2066327T1 (sl) 2013-04-30
SG177219A1 (en) 2012-01-30
UA97249C2 (ru) 2012-01-25
CN101516374B (zh) 2013-04-24
RS52638B (en) 2013-06-28
NZ575030A (en) 2012-07-27
DK2066327T3 (da) 2013-02-11
ES2399670T3 (es) 2013-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6375B (zh) 类别-i具体组织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与蛋白酶体抑制剂的组合
Skok et al. Dual inhibitors of human DNA topoisomerase II and other cancer-related targets
CA2659070C (en)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 with combined activity on class-i and class-iib histone deacetylases in combination with proteasome inhibitors
Zagni et al. The search for potent, small‐molecule HDACIs in cancer treatment: a decade after vorinostat
Tisato et al. MDM2/X inhibitors under clinical evaluation: perspectiv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and pediatric cancer
Lee et al. Advances in epigenetic glioblastoma therapy
Shen et al. Discovery of a new isoxazole-3-hydroxamate-based histone deacetylase 6 inhibitor SS-208 with antitumor activity in syngeneic melanoma mouse models
Spiegel et al. Endogenous modulators and pharmacological inhibitors of histone deacetylases in cancer therapy
ES2322950T3 (es) Derivados de aminocarbonilo como nuevos inhibidores de histona-desacetilasa.
CN101516374B (zh) 具有针对i类和iib类组蛋白脱乙酰酶的组合活性的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和蛋白酶体抑制剂的组合
EP3808349B1 (en) 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cancer
Li et al.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 an attractive strategy for cancer therapy
Zhang et al. Strategies in developing promising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
JP7013453B2 (ja) 内皮安定化及び抗炎症活性を有する非触媒基質選択的p38α特異的MAPK阻害剤、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Rao et al. HDAC inhibitors and chaperone function
Carafa et al.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 recent insights from basic to clinical knowledge & patenting of anti-cancer actions
Kumalo et al. Heat‐Shock Protein 90 (Hsp90) as Anticancer Target for Drug Discovery: An Ample Computational Perspective
Zhang et al.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1H-pyrazolo [3, 4-d] pyrimidine derivatives as PAK1 inhibitors that trigger apoptosis, ER stress and anti-migration effect in MDA-MB-231 cells
Kahlon et al. Structure guided development of potent piperazine-derived hydroxamic acid inhibitors targeting falcilysin
WO2013021032A1 (en)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proteasome inhibitors and dexamethasone
Barbaraci et al. Discovery of first novel sigma/HDACi dual-ligands with a potent in vitro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y
Srinivasan et al. Allosteric Inhibitors of Hsp70: Drugging the second chaperone of tumorigenesis
Nimal et al. Apigenin and its combination with Vorinostat induces apoptotic-mediated cell death in TNBC by modulating the epigenetic and apoptotic regulators and related miRNAs
Phillips et al. Largazole as a novel and selective anti-breast cancer ag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3677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3677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